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2024-05-28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精选10篇)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第1篇

该事件在短时间之内出现了多次“剧情”反转, 网民在该事件中的态度亦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而新闻背后的网络舆论态势则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多次出现快速大反转。

一、从天堂到地狱, 舆论多次反转后达成共识

横观整个事件, 可以大致将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划分为四个阶段:

(“女司机被暴打”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图)

(一) 舆情发生阶段。

该事件发生的初期“女司机被暴打”的视频被数万人转载, 网络舆论对男司机暴力行为的谴责呈一边倒的趋势, “变态”“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等评论不断。女司机则获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同情, 还有媒体人站出来为女司机正名。如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张丰就认为:贴标签式的污名化让女司机成了恶魔。 (1)

(二) 舆情反转阶段。

4日晚男司机张某的行车记录仪被曝光后, 不少网民指出女司机故意变道别车, 险造成交通事故。此时舆情也开始反转:从一边倒对男司机的谴责转向批评女司机的危险驾驶。不少网民还认为其之前是在“装可怜”, 并不无辜, 被打也不值得同情。之后又有网民通过人肉爆出女司机4年前的不安全、不文明的驾驶行为, 甚至女司机在宾馆的开房记录也被曝光。“打得好”“女司机活该被打”等声音开始占据舆论的主流, 男司机张某也从一个“暴力变态”成为了一个保护妻儿, 教训路霸女司机的“侠义”形象。根据搜狐新闻调查的数据显示, 截至5日15时, 参加调查的21.9万名网友中66.3%则认为女司机过错在先, 乱开车险些酿成大祸, 20.8%的网友表示打人者行为不对, 即使占理也不该动用暴力, 仅12.9%网友表示, 当事双方都应谴责。 (2)

(三) 舆情发酵阶段。

面对网络舆论的大反转, 卢某父亲作出回应称:怀疑有人过意引导“网络水军”, 而自己家中并没有任何特别背景, 对网上的不实攻击已采取报案措施处理, 反而引起了新一轮的舆论轰炸。6日新京报发表评论《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 自食其果谁都不冤》, 被多家媒体转载, 呼吁“倘若社会在热议这一事件的同时, 能够形成‘变道不对, 打人也不对’的共识, 借此我们就离汽车文明更近了一步。 (3) 女司机的隐私被曝光也成为了网络舆论场中的附属议题, 人肉者曝光他人隐私和反对者对人肉行为的严厉指责成为舆论矛盾点, 包头晚报发表张松超的评论《被打女司机被“扒皮”网络暴力何时休?》, 狠批人肉者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 称其:“增加了网络空间的戾气”, “失去约束而对个人权利肆意践踏”, “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4) 之后多家媒体相继发表评论员对该事件的评论, 主流声音是“暴力私刑”并不能解决矛盾, 甚至会违反法律, 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而不是被带上道德的光环, 法律途径才是最理想解决方式。同时还痛斥网络暴力和人肉他人隐私等社会陋习。媒体的评论在舆论导向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网络舆论再次发生反转, 从声讨女司机逐渐转向舆论中立, 达成“双方都有错”的共识。

(四) 舆情平息阶段。

5月11日, 女司机卢某称“身陷舆论漩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故独家授权南都发表公开致歉信, 在致歉信中, 卢某在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致歉的同时, 也恳请广大网民停止人肉搜索, 希望事件逐渐平息, 希望停止各类信息的暴露对自己及家人的情感伤害。致歉信在网络一经流传便引来了网民的再次关注, 引发了对致歉信真实性的新一轮讨论, 随即中新网记者前往医院采访当事人及家属, 卢某父亲向媒体表示:“《致歉信》是女儿这几天反省后亲自写的, 并没有找人代写。”卢父同时也表示病人需要康复休息, 希望此事到此为止。

二、网络舆情多次反转的原因分析

“成都女司机被暴打”整个事件如同“雾里看花”, 而当“新闻迷雾”被层层拨开之后的真相却让各媒体、受众、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大跌眼镜”。然而又是什么导致了舆情迅速反转和民意的数次“倒戈”?笔者总结发现以下导致舆情逆转的关键性因素。

(一) 信息的暴露程度主导舆情发展态势

身处于网络时代, 互联网因其信息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阔等特性, 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地, 然而这不代表互联网能够完全满足所有人对信息的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 信息多是以碎片化形式出现。碎片式的单一讯息内容有限, 难以完全囊括整个讯息的全貌, 人们也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了解某个讯息或事件。即使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查找到大量相关信息, 但也难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处于这样一个信息传播不对等环境下的网民, 对讯息的认识往往是主观、片面的。

刘建明在其《舆论学概论》中提到, 网络舆论属于“风吹浪起”式, 即出现之前没有任何意见迹象, 经由外界刺激, 舆论形成又没有加温过程。 (5) 网络舆论中隐藏着巨大的社会情绪, 只需要这些情绪受到新闻“由头”的引发, 就将立刻引起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爆发。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多是有网络中的某个突然爆红的帖子、视频或新闻所引发。整个事件信息的聚集需要时间, 但非理性舆论却一触即发, 然后立刻造成了一边倒的舆情态势。

反观“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中, 舆情发展态势出现了三个关键的节点:女司机被打视频网络疯传、男司机行车记录仪曝光、媒体发评论呼吁达成“双方都有错”的共识。“女司机被暴打”的视频成为3日的主要信息, 引发了网民对男司机谴责的共识。然而在4日晚司机行车记录仪曝光后, 网络舆论立即转向“路霸女司机活该被打”的言论。舆论转变如此迅速, 究其原因是信息的暴露程度增加, 事件细节和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网民在接受更多信息后会重新思考和审视原来的心理预期, 转变态度。而后媒体评论则提出“双方都有错”的观点, 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观点, 促使网民对事件归责作更深入的思考, 得出和以前不同的结论和态度。事件的发展及多样化的观点通过在群体内外传播增加暴露程度, 从而主导群体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的转变。民意作为舆情的载体, 舆情的偏向也顺其转变。

(二) 中心议题与次生议题相互转化, 推动舆情反转

在事件前期, 对男司机的谴责和对女司机的同情是舆论的首发议题, 并占据时间前期的议题主线。在行车记录仪被曝光之后, 开始衍生出“女司机危险驾驶, 活该被打”等次议题, 之后有网民爆出女司机之前的不文明驾驶行为和个人隐私, 则引发了更多次生议题产生:如“女司机过去多次违章记录被曝出”;“对女司机的集体控诉”;“人肉曝光他人隐私的道德争论”等。如果说核心议题的意见集中导致舆论、舆情的一边倒倾向, 那么, 随着衍生的舆论客体议题讨论范围的扩大和参与讨论者的数量规模的不断加大, 加剧了核心议题舆论客体的群体意见分化, 将会直接导致网络舆情逆转的发生。 (6)

当中心议题与多种次生议题交织在一起时, 讨论参与者增多, 更多元的意见产生, 社会群体利益、价值观开始产生分化, 群体意见开始变得混乱、不稳定、非理性中心议题和次生议题的波动将会产生刺激性因素, 对舆情的发展态势造成影响。此时如果某次生议题的讨论参与数增加, 范围扩广, 影响力开始撼动核心议题时, 将出现核心议题与次生议题互相转化现象。“女司机危险驾驶, 活该被打”作为次生议题出现后便引起众多网民的讨论, 之后女司机的各种负面信息被曝光, 议题持续加温, 舆论客体重心发生偏移, 中心议题也从“同情女司机, 谴责男司机”转化成“女司机活该被打”。同时, 中心议题的转化加速了舆论、舆情的反转速度, 推动舆情发生反转。

(三) 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20世纪40年代, 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 他们认为, 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 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模式。 (7) 而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意见领袖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未减反增, 并以新的形式对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意见领袖往往是在某方面拥有发言权的专家或是作为对某方面论点的收集整理者, 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影响网民的意见和态度、挑起网民的情绪变化, 从而影响舆论, 导致网络舆情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 意见领袖的门槛变低, 出现“意见领袖的民主化”的现象。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舆论领袖相比, 不再需要专业身份门槛, 但对于扎实的专业技能、社会百科式的各种知识、很深的文字功底和很强的领导力等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如事件初期, “女司机被暴打”视频疯传, 知名博主李伯清也转发了视频并称谴责男司机打人“太不像话”, 引发网民群体对男司机的群体谴责;事件后期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 自食其果谁都不冤》呼吁达成“变道不对, 打人也不对”的共识, 网络舆论也开始自省, 反对人肉和曝光他人隐私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网络舆情慢慢回归理性方向。

三、群体情绪的宣泄

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开放等特性使其成为了一个自由运作的信息体, 即在互联网上没有阶级之分, 互联网不会偏向某一个单独的群体更不会被单一群体所操控, 每个人在互联网中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力。对弱势群体来说,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发声机会。网民则借此机会, 冲破社会障碍公开发表意见, 并利用对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表明态度、宣泄情感、提出自己的利益需求等。特别是当一些涉及到许多人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件产生时, 就会刺激公众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价值认同等已有信息的“化合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能量继续推动信息的扩张并不断转化为动力, 并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情绪和情感, 使对此发表意见、见解、看法成为公众的一种即时需要。 (8) 中国作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 庞大的汽车拥有量促使了数量众多的驾驶群体。然而在“鱼龙混杂”的驾驶群体中, 驾驶员水准参差不齐, 素质高低不一, 导致各种交通奇葩事件层出不穷。“路霸”的出现使“路怒”现象成为社会常态, 却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背后的舆论场就是驾驶群体们在经年累月司乘旅途中遭遇各种恶习无力感后集体的情绪宣泄。“积怨”太久的司机们不仅是在对女司机声讨, 更是对社会中频频出现的“路霸”的集体谴责和问题难以解决的无奈控诉。

“成都女司机被暴打”舆情还在继续, 无论最后事件发展趋势走向哪一方, 我们都反对网络暴力、道德审判和用不理性的泄愤言语“绑架民意”。在网络舆论“众声喧哗”之后, 该事件为交通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哪些建议?为网络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哪些启示?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思考?这是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探究的。

四、总结与反思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便利了人们对更多数据的攫取, 但同时也对现代人的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保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个人信息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个人重要信息和个人关键信息等, 个人重要及关键信息包含很大程度的隐私部分, 即私密的、隐匿的、不公开的, 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密信息, 有权独处而不受外界干扰的信息。在本起事件中, 被打女司机卢某由最开始希望引发社会关注的被同情者, 转为之后主动道歉希望事件到此为止的息事者, 促使其态度转变的重要力量便是个人信息的泄露, 使其无法忍受网民人肉搜索对其过往的“扒皮”。此事件孰是孰非不说, 与案件无关信息的超限度泄露 (如女司机开房记录等) 却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也值得每一个互联网公民关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反思。

数据的便捷提供和“无辜的大多数”的群体情感宣泄, 往往会催发网络暴力的形成, 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及其他侵权行为, 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及情感心理造成伤害。而这种网络暴力也同时具有线上和线下的延伸性, 对于线上来说, 事件可能虽已平息, 但相关信息却长时间滞留于搜索库中;对于线下来说, 当初信息的泄露与传播亦会对当事人之后的社会生活造成影响, 网络暴力继而延续为社会暴力。除了网络的隐匿性、网络相关道德和制度建设的约束缺失之外, 我国网民的个人素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较大缺口。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 “女司机被暴打”上演了一场新闻反转闹剧, 其身后的舆论场的多次惊人反转则更像是一场网民的群体情绪宣泄。现在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阶段, 社会改革的各项制度调整必然导致利益结构的变化, 使不同群体对利益需求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在这个利益关系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 政治经济力量的不对等使社会阶层开始分化, 形成了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因势小力微, 却缺少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 在维护本群体利益前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 透过每一起社会事件的发生, 政府应透过其窥测到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积压已久的社会矛盾。在群众与政府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 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宣泄口, 网民们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透过网络宣泄, 并渴求获得关注。从某些角度来说, 互联网平台上的情感宣泄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另一种补偿渠道。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涉及面广, 加之网民人肉搜索力量的驱动, 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和和较完善的条文保障, 一旦当事人被卷入舆论漩涡, 其隐私安全便已难自保。虽然近年来, “被遗忘权”逐渐熟络于人们的视野, 但对于个人信息删除的把握却很难界定。因此, 业界与网民的自律, 公民对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立法与技术的跟进亦迫在眉睫。而对于政府来说, 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加强对网民道德意识提升的引导也更加责无旁贷。

注释

11晓航.惊天逆转成都被打女司机如何从舆论天堂掉入地狱?[EB/OL].http://news.sina.com.cn/c/zg/jpm/2015-05-05/18211000.html?qq-pf-to=pcqq.c2c

22搜狐网.女司机变道别车挨打66 %网友:理解打人者窝火[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505/c395947-26952384-2.html

33于德清.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 自食其果谁都不冤[N].新京报, 2015-05-06 (13)

44张松超.被打女司机被“扒皮”网络暴力何时休?[N].包头晚报, 2015-05-06 (03)

55刘建明, 纪忠慧, 王莉丽.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66殷婷网.络舆情逆转研究——以网络公共事件“范跑跑”为例[D]河北:河北大学, 2010

7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单学刚:网络舆情发展及其应对办法 第2篇

发布时间:2011-05-24 08:39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猛,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上网普及率达到31.8%。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到2.77亿人,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11.7%。几大中央门户网站,加上几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每天的新闻更新超过两万条,浏览量达到21亿次。由此可见,现在网络已经日益成为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网络舆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什么是舆情?针对这个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舆情是指一切社情民意,报纸上发的,电视上播的都是舆情。狭义的舆情是指普通老百姓对某一事件的反映或评论,且未经过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再次加工。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必须具备一定的特点——必须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网民、同一事件或话题、较为集中的评论,从这个特点上就可以看出仅仅是一条新闻在网络上被点阅并不能成为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必须有一定的反馈。

中国互联网舆情的发展大概经过了两大高峰:第一个高峰是2003年。2003年被称为网络媒体元年,原因是这一年发生了两起重要事件,一起是广州的孙志刚案,他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期间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收容,收容过程中又被打死,这起事件被媒体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网上、网下的热烈讨论,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另一起是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围绕着撞人者的身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网络讨论,最终导致黑龙江官场大规模地震。2003年之后,互联网开始逐渐介入中国社会的热点公共事务;第二个高峰是2007年,它的重要标志在于网络已经不再单单是跟在传统媒体后面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而是变成独立的重点新闻源头,甚至有些时候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线索,出现了一种倒挂的局面,同时,2007年所发生的重点事件影响都非常大,比如重庆的钉子户事件、山西的黑砖窑等等,这些事件逐渐推动中国网民上网意识的提升,互联网已经不再是每年出几件大事,而是全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小到老百姓日常的文娱体育都有互联网的身影。

互联网舆情现在的主要载体既有传统的、比较经典的载体,又有新兴的载体。

主要载体中第一类是BBS,它是传统载体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用户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或事件展开讨论。中国现在大约有130万个BBS,大部分还是一些同学、同事或者相同爱好者组成的非时事性的论坛,比如说旅游、集邮、收藏。BBS可以分类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以中央媒体作为依托的‚BBS国家队‛,比如强国社区等;第二种是新浪、搜狐、腾讯等商业门户网站的BBS,这些网站每天的访问量都上亿,它们的BBS基本上每天的浏览量都很大,而且很多人会在上面爆料和讨论问题,在这几年发生的很多事件多是从网易的BBS发端的;第三种是一些不以传统的新闻媒体为依托的、单独存在的独立BBS,比如天涯社区、凯迪社区、中华网等,天涯社区现在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社区,网络界没有不提天涯社区的,它追求观点的平衡,并不是特别的偏重于某一种观点。凯迪社区中知识分子很多,批判性强,什么问题都喜欢批判,喜欢唱反调,相对比较自由化一点,同时,它的海外用户十分活跃。中华网年轻人比较多,因而受此影响对一些关于民族利益的事情,如家乐福事件、奥运火炬传递等,反映比较强烈。第四种是比较特殊的论坛形态,比如说百度贴吧和豆瓣的讨论组,众所周知,百度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搜索引擎,用户使用率达80%以上,它是以一个主题来聚合事件,聚焦性非常强,因为大家都是围绕这个词出现的。

第二类是新闻跟帖。新闻跟帖是最草根化,也最中国化的一种载体。草根化是指它没有门槛,用户想回就回,中国化是指国外基本没有这种新闻跟帖的形式,但在国内非常普及。网易提出了‚无跟贴不新闻‛的概念,它将一条新闻受不受关注的标志定义为回复数量的多少,而不取决于版面和时段。目前,有关部门在推行实名制,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民的回帖数量,因为实名制一个突出问题在于容易让人担心个人信息安全,比如用真实名字发的内容是不是会有人秋后算账。

第三类是博客和个人网站。如果说前述的两种载体类型是‚大众茶馆‛的话,那么,博客和个人网站就是‚私家客厅‛,也就是说主人是发表言论的主体,大家可以围观,可以参与,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它带有更强的个人烙印。中国有大概两亿人拥有博客,其中有将近七、八千万还在更新。博客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聚焦,比如5〃12地震之后,一周之内出现新浪博文2310万篇;文强二审维持原判,有108万篇博文;唐骏的‚学位门‛事件更是多达700多万篇博文。博客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三种不同的博客类型:一是官员博客,坦率地说,国内大部分官员对互联网还是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对互联网怎么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好的认识,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发达地区,在一些意识比较前卫的领导的身上,互联网已经开始被主动应用,比如广东省卫生厅的副厅长寥新波、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委部长张建华,不但评论一些问题,也发表一些与官话并不太相同的、非常个性化的观点;二是新闻记者的博客。新闻记者是新闻的创造者,但有时受到媒体限制,有些东西无法完整地表达出来,需要借助博客进行补充;三是网络意见领袖的博客。他们是网上影响力、号召力、带动性比较强的一批人,这批人有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但也有可能就是一些普通人。

第四类是微博。如今,微博的影响力已经特别巨大,超出我们过去对它的预想。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通过140个字符把用户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随地发到网络上,非常便捷。微博最早诞生于美国,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出现了twitter,twitter是全世界微博的鼻祖,2006年开始类似功能的网络产品在中国出现,但使用数量很少,进入2008年,用户数开始猛增。2008年微博开始普及之后,出现了饭否、嘀咕、叽歪这样一些模仿twitter的中国本土微博,这些网站迅速聚集人气形成影响力,但是因为在2008年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有关部门对它又没有清醒的认识就将它们关闭了,虽然后来又重新开始运营,但是属于它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现在大家重点关注的微博是第二代微博——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微博。新浪网率先在2009年8月推出微博,因为当时这是个市场空白点,为了规避风险,他们率先请了一大堆明星八卦人物,利用明星人物善于晒自己的生活八卦、晒自己的艳遇等特点,迅速聚集了大批的粉丝,关注的人多了人气自然就开始变得旺盛。去年以来大批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和事件当事人纷纷在新浪上开微博,使得在新浪微博上出现‚三分天下之势‛,不但有草根的声音,也有明星八卦,还有一部分就是社会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

微博在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过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就是石首事件,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在2009年6月,当时是青年厨师涂远高坠楼身亡,死因争执不下,家属认为是被杀,酒店认为是跳楼,双方就围绕着尸体展开抢夺,在死者家属的号召下大量的市民出门开始涌到街上参与这个事件。石首是个县级市,人口不多,但这次事件最多的时候聚集了六、七万人,出动的军警也有近万人,局面一度失控,后来有群众放火烧了案发现场的酒店。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仍然采取信息封锁的态度,希望把事件压下去不让外界知道,湖北新闻网发了三条消息,这三条消息还都是费尽心思的,其中一条非常滑稽,说是湖北石首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消防演习,显然,老百姓是不会相信这样的信息。传统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的做法,不仅没有推动事件得到透明解决,反而把问题搞得更复杂化。与此同时,一名用户在现场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更新自己的微博内容,实时发送140条,当天晚上他把所有现场的进展,源源不断地发上去,当时,全国的主要媒体记者、海外记者全部都在关注他的微博,大家都在通过他的微博第一时间了解石首事件。两种强烈的反差,一下子就让宣传部门陷入了被动,主流媒体报与不报、说真话与说假话没有任何区别与意义,因为源源不断的真相,用现场直播的形式已经报道出来了。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微博的现场直播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任何时间只要手机有信号,就有可能被现场直播。

单学刚:网络舆情发展及其应对办法

发布时间:2011-05-24 08:39

第五类是网民留言。它是一种新兴的官民互动载体,人民网最早在2006年开通留言版,但是当时没什么人注意,在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以后,掀起了网络留言的高潮,后来,甘肃省委书记第一个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从此之后形成了一个势头,现在已经有45个书记、省长实名回复,全国有28个省市都有人回复。留言板已成为非常强势的新兴载体,大量的信息都开始通过留言板形式出现。

第六类是网络社群。这是年轻人很喜欢玩的网络载体,很多年轻人都会玩校内网、开心网、QQ群。现在QQ群大概有五千多万个,人人网大概有1.2亿用户,开心网有八千万用户,他们成员之间往往存在着现实的关系,这种关系就使得传播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在形成多对多传播的同时,又有一定的隐蔽性。包括‚7〃5‛事件在内,QQ群在很多突发事件的早期传播、酝酿和组织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说明对QQ群的监测一定要加大力度,这种苗头性的东西发展的非常快。

第七类是博客微视频。现在网上的一个共识就是无图无真实,发文字可信度低,真假难辨,但是如果配上图片和视频,可信度就会大大地提升,所以视频网站的发展非常快。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拍照设备的拍摄能力不断提高,很多突发事件都很容易被拍下来发到网上去,比如北京站37号售票员被人拍下在自己的售票窗口打票的照片,虽然有关部门多次澄清,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这个事件对铁路运输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上面这些都是互联网的载体,BBS、跟贴、论坛是传统的三大载体,微博客、新闻跟贴、视频网站和网络社群是这两年的新兴载体,但是它们大有超越传统载体的势头。可以说,传统载体在萎缩,新兴载体在不断蓬勃发展。另外,词媒体也在兴起,未来也会有更大的影响。

网络舆论传播也要遵循一定的传播机制。它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发挥突出作用)→媒体跟进呼应网络议题,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政府应对→再掀波澜(假设出现应对不当)→政府解决问题和官员问责→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散。

互联网具有四点社会功能,前面三点非常好理解,包括民意表达、监督权力、推进改革,重要的是理解第四点——疏导社会情绪。现在很多基层领导对互联网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他们认为互联网把很多问题搞得愈发棘手和难办,其实不尽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地凸显,但这些社会矛盾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发生的,而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实问题。互联网的出现,恰恰为这些现实的矛盾提供一个窗口让大家去发现,能够早发现,早应对,早处臵,早解决,也就不会因此而引发更大的问题。反过来,假设没有互联网这个窗口,很多社会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的群体事件,后果无疑会更加的严重。因此,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起到‚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事实证明,互联网发达的地区,往往现实的社会矛盾就少,互联网被打压的比较严重的地区,往往现实社会矛盾迭出。当然,互联网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互联网的放大作用,有些小问题、局部化的问题会被放大成全国皆知的大事。

现在网民都在关心什么问题呢?总结一下,大概包括国家层面的问题,比如祖国统一、民族尊严、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台湾问题、中美中日关系、南海问题等等,社会层面的问题,比如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等。其中,关注比较多的有社会道德和诚信问题、收入差距、公权力的形象、拆迁问题、公民上访等等。其中要重点强调的是公权力的形象。有关公权力引发的问题不一定是大事,细节问题决定成败,比如湖北宜城的29岁市长,29岁的处级干部在中央机关还是有的,但是出现一个市的主要领导年仅29岁,在全国可能都没有第二位,确实太年轻了,于是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发现大量的信息,其中就有一张照片是他出去考察的时候,一位年龄比他大的人在边上帮他打伞,与这张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温总理出去考察时都是自己打伞,两相对比,结果立现,于是周森锋的形象迅速下滑,尽管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他的形象还是造成巨大打击。再比如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的‚官话事件‛,当时江西受到严重的洪水威胁,央视记者同他联线,要求谈一谈灾民转移情况,这位平主任倒是很规矩,按照官僚体系的话没有错,他反复强调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如何重视,主持人两次打断他希望他谈一谈灾民情况,他还是没有进入正题,节目播出之后迅速引发反响,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民把平其俊称为‚史上最牛马屁官员‛,在江西还出现有人上街举牌子,要求他立刻下岗。百度的‚平其俊‛词条中对此事的介绍颇具代表性:‚在一段3分钟左右的电话连线里,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臵主持人强调询问的百姓安全问题不顾,争分夺秒、不吝口舌、有板有眼、有名有姓有职务地指出了五位高级官员的‘重要指示’。期间,平主任提书记3次,省长2次,部长厅长各1次,明显事前做了精心准备并且将大小、远近、轻重、缓急分得十分清楚。整个电话连线,除了百姓生死,面面俱到,处处逢源,官腔浓郁,八股十足,平其俊平主任的官场大局观透彻,思路清晰,‘只唯上’的立场坚定不移,堪称官僚典范,当代公务员样板。‛这些事件其实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也不是违法乱纪的问题,但是全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什么?就是涉及到公务员形象,涉及到公权力形象,没有一件是小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在网上成为热点。

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过去是互联网跟在传统媒体后边,现在是传统媒体跟在互联网后面找材料。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23件率先在互联网曝光,占到了总数的1/3,像周久耕案、林嘉祥案、内蒙古女检察长豪车案都是网上率先曝光。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增加,相信再过几年,绝大部分的事件都会从互联网上率先曝光。周久耕案被奉为网络曝光的经典案例。2008年年底,江苏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因为一次会议上讲房价不能降,引起网民的反感,因此对他进了人肉搜索,进而在很多他的会议照片中发现他抽烟、穿戴很奢侈,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他同房地产商有勾结,于是向纪委举报,江苏有关部门对网民的意见高度重视,开始立案调查此事,通过网络上提供的线索,发现了大量周久耕违法乱纪的证据,对其进行了依法处理,被判有期徒刑13年。周久耕案以后,大家对网络反腐有了信心,但是2009年内蒙古女检察长刘丽洁案又给网民泼了一盆冷水。两起案件非常相似,刘丽洁因为借包工头的豪车,被网民拍下来发到网上,引起了网民对她进行人肉搜索,发现她违规建设办公楼、个人房产超标等事实,并搜集了很多证据,于是对她进行举报,但是内蒙古方面采取了同江苏相反的做法,政府袒护、包庇,希望这件事情能够不了了之,而网民意见越来越大,最后做出了折中的处理办法,要求她主动辞职。然而,她的辞呈被人大常委会驳回。春节过后,有人发现刘丽洁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于是对她进行第二轮攻击,迫使她再次提出辞职,并最终获得批准。两起案件,两种处理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周久耕案被奉为经典,对南京的形象大大加分,但是刘丽洁案,对内蒙形象受到非常大的打击。

单学刚:网络舆情发展及其应对办法

发布时间:2011-05-24 08:39

第二,网络应用载体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微博客等新兴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依靠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对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在这里我们更应该关注和强调一下微博的现场直播的意义,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防灾救灾,过去我们是在广播里听到唐山地震,电视里看到印度洋海啸,博客里讨论汶川地震,如今像青海玉树地震、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等都是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和讨论,可以说,微博成了主要的载体。在记者赶到受灾现场的时候,发现许多当地的年轻人用手机短信发微博,报道灾区情况,调配资源,起到了记者的作用,与过去相比,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对基层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权力监督和社会维权。因为大部分事件都发生在县一级,统计显示,每年因为处理突发事件不利被免职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有二、三十位。社会维权中的一件经典案例是钟如九事件,钟如九是自焚者钟如琴最小的妹妹,2010年9月10日自焚事件前在南昌做服装销售员,强拆来临时回家照顾母亲,当天在现场拍摄工作人员形态,被4、5个人强行抢夺去相机。2010年9月16日想随姐姐进京申冤,被宜黄政府控制,悲愤交加晕倒在机场,后躲进女厕,求助记者,通过在新浪微博上信息直播,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自此,她的个人微博拥有3万粉丝,几乎每天都有人关注她的生活状态。换言之,她已经不再是弱者,不再向父辈那样需要乞求别人帮她维权,她已经变成了维权的强势力量,有一天,她的母亲病危,在南昌住院,当天晚上在微博发出消息以后,就有十几万人参与,帮助她转发,然后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帮她寻找大夫,301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广州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的国家级顶级烫伤科专家被找到,第二天专家们纷纷坐飞机飞到南昌去给她妈妈会诊,三天之后,她母亲又被转到解放军总医院去住院。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营救活动之后,很多维权当事人都开始开微博,在微博上广泛的发布自己的信息,然后引发大家的关注和转载,这是微博今年发展的重要的态势。

第三,官民互动的良好格局在形成。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留言板,现在留言板不但人民网有,好多地方政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开通留言板,而且对留言板的留言有制度化办理的趋势,现在有15个省市通过政府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如何办理人民网留言,不再是过去想办就办,不想办就不办,而是谁去办、如何办、用多长时间办、如何回复等步骤都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规范。吉林省委办公厅组建了一个网友留言督办处,有5个编制,专门回复人民网留言。山东、河北成立了社区民意办公室,云南、天津等地设立网络信访处,这些都是专门回复人民网留言的机构。与此同时,领导也积极参加在线访谈,现在每年到人民网访谈的领导有20多位,部委领导、企业领导就更多了。伍皓因为在处理‚躲猫猫‛事件中表现突出,被任命为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把民意比作蒸汽,认为拿东西盖着,早晚有一天壶底烧穿,但是盖子掀开,虽然一时会烫伤手,但是沸腾的民意往往会随着蒸发而化解。他在上台之后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开通第一个官方微博、设立网络媒体义务监督员、要求媒体报道事件不能用不明真相等等,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第四,新意见阶层迅猛崛起,意见领袖作用突出。2008年我们提出了新意见阶层的概念,我们把这些关注社会时政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他们的核心就是意见领袖。现在很多人不是记者,却扮演着记者的角色,比如在四川、重庆一带很活跃的周曙光,‚最牛钉子户‛就是他率先报道出来的;李根和新湘报在湖南很活跃,很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由他们率先曝光。新意见阶层的核心——意见领袖,更是不可忽略的群体,研究互联网不能不提意见领袖,这些人往往比传统的报刊、电视台影响力更大。这些意见领袖有可能是传统的专家,比如傅德志,也有可能是年轻人,比如连岳、韩寒。韩寒现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的意见领袖,而且他的粉丝是遍布各个阶层,观点比较犀利,韩寒的新浪博客的访问量达到4.3亿人次,除去炒股博客之外,这可以说全球第一,他在新浪微博只发一个字,就瞬间引发了5000条转载和上万条评论,号召力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他的每一条东西基本都有50-100万的点击。美国《时代周刊》曾把他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韩寒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对很多知名人物的影响力很大,年初我到日本参加研讨会,同行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传媒学教授,在聊天的时候,一位教授告诉我他每天上班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看韩寒的博客。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进步,网民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演变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网民社会阶层分裂。网民在现实中的地位导致他们网上的观点各异,草根和精英阶层的反差越来越大。

第二,人文关怀大幅度提升。过去很多人上网是发邮件、聊天、购物,现在很多人已经发展到关注时政,这个比例越来越大,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第三,组织化程度提升。网络载体的丰富多样,使得网民之间组织活动越来越容易。

第四,网民开始走下互联网,网上舆论向网下空间扩散的趋势在逐渐加大,给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一点在2009年邓玉娇案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009年5月10日晚,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涉嫌对当时在该处做服务员的邓玉娇主动进行骚扰挑衅,邓玉娇用水果刀刺向两人,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邓玉娇当即拨打110报警,次日,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对邓玉娇采取强制措施。邓玉娇案发后,网络上出现《烈女邓玉娇传》、《侠女邓玉娇传》、《生女当如邓玉娇》等赞美之文,舆论几乎呈一边倒,纷纷攻击淫官黄德智、邓贵大等人。武汉有一个叫‚屠夫‛的网友赶到巴东,把大量第一手消息发到网上,在他的带动下,大量网民开始走到巴东去实地考察,巴东全县如临大敌,码头关闭、大小宾馆一律不对外住宿。如果说过去的网友还是单枪匹马地冒进调查的话,那么,以‚北京厨子‛为代表的新一代活跃网民已经开始兴起,这些人有勇有谋,善于组团作战,比如去山西探访尘肺病患者,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组织了很多网友,带着记者一起组团前往。他们把各个力量、各个团体的人全带上,这样的声势、影响力无疑会更大。进入2010年以后,网民到现实中把网上围观和网下行动结合起来的事情越来越多。

第五,网民深度探求事件欲望增强,‚关联性‛话题层出不穷。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小事如果处理的不好,容易引发更多的连锁事件,比如河北的‚我爸是李刚‛,引出13万造句。李刚案本来是一起简单的肇事案件,但是因为河北大学下了封口令,家丑不可外扬,不让学生接受媒体采访,其实这位校长不见得同李刚家有什么关系,只是出于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维稳观念,才要求封锁消息,但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被网民抓到,纷纷把焦点从李刚转移到校长身上,后来被人肉搜索出来,被指大量的论文抄袭、学术不端等等,自己变成了网民攻击的焦点,由局外人变成了当事人,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单学刚:网络舆情发展及其应对办法

发布时间:2011-05-24 08:39

第六,网上的非理性情绪和非正常秩序不断滋生,‚网络暴力‛、‚网络打手‛、低俗恶搞不断出现。首先是搜索的滥用,从东北的虐猫事件开始,大家开始发明一种搜索方式,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转递,最后把目标的信息公布出来,但后来逐渐被滥用,成为侵害他人隐私的手段。其次就是群体极化现象,比如通钢暴力事件,当时通钢国企改制,表示工人都要下岗,东北的工人很有力量,当即冲上去就把他打死,本来是一起恶性暴力事件,但是网上却出现了极化现象,不但没有人谴责暴力,还有很多人说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起来消灭资本家等等。

应对网络舆论的方法和技巧

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是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部分。中央外宣办在一次处理突发事件的讲话中提到,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改变对互联网的‚不理、不用、不管‛的状态,而是要提倡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和反复讲。现在的很多问题都很复杂,但是绝大部分事件是利益冲突造成的,真正的敌我矛盾还是少数,所以现在领导应该善于把这些社会问题用社会化的方式去解决,而不要动不动就使用警力,使用政治化的东西,把矛盾归结到别有用心上。现在很多地方把维稳当作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可以往里头装,社科院的吕建荣老师就认为,现在维稳压倒一切的口号是有问题的,压不倒矿难、腐败、强拆,却压倒了民生、人权、法制以及改革,就是说该压倒的影响稳定的因素一个也没去掉,而把一些本来是正常权益的事情,用维稳这个大棒全都打掉了,很多人维的其实是地区行业的利益,并不是整体利益,维稳维的就是官位,而这种维稳,恰恰是在破坏全国性的稳定。

应对网络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处理突发事件要有大局意识。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不能与现实问题脱钩,解决问题第一位,舆论引导第二位。很多领导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先找宣传部,这个思路是不对的。哪个部门出的问题,哪个部门先去解决,解决好之后,宣传部才能去‚化妆‛。宣传部是‚化妆师‛,不是‚整形师‛,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宣传部‚唱独角戏‛是没有用。还要有应急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臵问题。谁也不敢说不会出事,这就要在平时做好突发状况应对,怎么发现问题,怎么处臵问题,都要有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辽宁铁岭国土局副局长和情人的性爱视频外泄,本来可能会引发很大网络反响,但是铁岭方面处臵还是比较得当的,在第一时间发现后,马上向市领导汇报,第二天早晨市委书记做批示,两位市委常委召集国土局、监察局、铁岭县领导人立即开会,当即对这位副局长进行处理,下午媒体再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丑闻已经得到有效化解。设想没有这样一个充分的应急机制,没有领导这样重视,经过两三天的炒作,这个事情可能就负面的东西满天飞了。另外,我们要提倡‚一把手‛到场,特别是在基层,‚一把手‛能不能到场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一把手‛到场往往能够迅速平息事件,反之,事件往往会变得拖沓,甚至于变成更大的事件。

第二,‚封堵‛、‚删除‛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要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论。每每在出现问题后,封和删还是很多领导的‚原始反应‛。不是说不可以封,但是你封得住吗?可以断言,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把所有网站封住,总有一些负面消息会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所以说我们要积极去面对,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要积极澄清,纯粹情绪性的东西要以冷处理为主。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很成功,大部分人获救,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遇难,陕西电影制片厂很滑稽,还想把这件事拍成电视剧向建党90周年献礼,这简直就是向党抹黑,还有大连的油管爆炸之后,没看到有什么人被问责,反而高调表扬扑火英雄,辩证地看,扑火有功,确实应该表扬,但是责任事故首先应该问责,应该高调问责,低调表彰,现在恰恰相反,这导致网民非常的不认可。所以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只要有人遇难就是事故,救援再成功也不能抹杀事故本身。还有一点就是要尊重网民,江苏常州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当时一位网友在常州论坛发贴,认为环保工作做得不好,要求局长引咎辞职,常州环保局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通过网站找到这个网民,把他请到环保局跟他座谈,还向他颁发了2000元奖金,这种积极应对网民和网民互动,无疑会带来一种良好的互动气氛。

第三,信息公开透明是解决的第一要务。公开透明才能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公开透明才能避免谣言散布。2009年杞县钴60事件在40天时间里,既没有对上面有一个报告,也没有对群众有一个交代,导致谣言四起,最终导致全县人民举家外逃,事后当地的宣传部长不仅不承认自己在隐瞒信息上的责任,反而把居民外逃归结为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的煽动。

第四,回应网络疑问,要及时抓住实际。过去我们讲,回应网络疑问要第一时间抢占山头,就像打仗,山头谁先抢占谁就是主动,另一方要想打上去,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在这个山头空白的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纸媒体时代,我们讲黄金24小时,但是现在24小时太长了,已经变成黄金4小时,为什么?新媒体出现了,之前是BBS和博客,现在又出现了微博。一件事通过微博能够在40分钟后成为议论的热点,从事发到全国皆知只需要40分钟,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传媒达到这种效果。在这种情况下,4小时恐怕也还是太长了。对于政府机关来说,40分钟从发现到处理到开会到申请领导批示,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悲观一点看,我们已经很难在第一时间抢占高点,只能被动去应对。

第五,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既不失语,也不要妄语。很多问题比较复杂,一时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要试图一次发布会全部说清,很多地方开新闻发布会很积极,比如说邓玉娇案,每场发布会措词都不一样,一会儿说是特殊服务,一会儿说是陪洗澡,一会儿说是陪聊天,到底是什么,连自己都搞不清楚,长此以往,老百姓也就不相信政府了。所以,很多问题没有查清不要乱说,查一点说一点,用滚雪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说,像成都公交车燃烧,3天开5场发布会,查清一点说一点,大家关心什么说什么,不要试图一次全说清,很多问题你没有查清就贸然说出去了,再想改就不好改了。

第六,发展本地论坛。必须纠正一个传统的错误观点,就是本地的论坛,当地的宣传部可以管就要把它管住,什么负面东西都不能有,但是这恰恰印证了一个成语——掩耳盗铃。网络是没有国界,也没有省界的,在这个地方不让发,就会去另一个地方发,对网民来说只是做同样一件事情而已。本地论坛恰恰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本地发现问题,本地处理,那么影响也仅限于本地,你不让人在本地发,表面上本地很和谐,但是负面消息全发到外面去了,等事情被炒作完之后,再回过来处理,压力无疑会更大。所以一定要优先发展本地论坛,本地搞得好,外面的负面消息就少。

第七,善于运用切割战术。很多问题是很基层、很个性化的问题,甚至是8小时以外的个人问题,不要把它和政府联系在一起,像邓玉娇案,就是属于个人8小时以外的道德失衡,该切掉的切掉。2010年辽宁辽阳一位检察院的女书记员因为打一个孩子被网民曝光,检察院处理的非常好,首先承认这个人是检察院的人,其次,这个人是8小时以外的个人活动与检察院无关,公安机关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检察院即不袒护也不包庇,果断地做了切割,这样大家就会去谴责个人,而不会把这件事同检察院相联系。因此,要敢于和部分责任人‚切割‛,不能让任何个体的都去‚代表‛整个机构,不假思索、不计代价地去维护。

第八,发展盟友,促进不同表达。说白了就两个字——统战。统战是我们党的法宝,革命年代讲统战,台港澳侨胞、非公经济、民族宗教什么都进行统战,为什么网上有点不同声音就是敌人了呢?我们要将政法思维向统战思维转变。政法思维是什么呢?非友即敌,但是统战不一样,虽然不是朋友,但也是可以团结的人,也可以进行交往,我们应当团结大部分,孤立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那些为了推动政府改革、推动政府良政的人,尽管会发出一些不同声音,也还是要以团结为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第九,利用Web2.0声音,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放大主流,缩小负面。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种和网民进行沟通的方式,如果说Web1.0是宣传,那么Web2.0就是互动,在这种背景下,互动媒体的运用非常重要,比如开通微博,现在微博发展的很快,我们只有掌握这种工具,才能和敌人进行对抗,才能和谣言进行对抗,它快我也要快,一定要用它去正面评论,去发表政府声音,去疏导民意。网络留言板回复起来容易,但是想让大家满意还是很难的,大部分人都是官腔,简单的一回就过去了,网民并不满意。留言板搞得比较好的一个地方是成都的新都区,那里有一个网站叫做香城新都网,上面专门给书记和区长设了一个留言板,非常活跃,《人民日报》曾专门发了一篇文章介绍当地的做法和经验。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网评员,去年我们给中组部干校局做了一个调研报告,发现除了中组部、中纪委这样的部门比较好以外,十有八九不成功。为什么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起不到作用。该不该有网评员存在争议,但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有的,因为网上草根声音过大,年轻人特别爱发帖,公务人员反而不爱发帖,喜欢潜水,光看不说,所以说,正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网络代言人以公务员的身份去发声,自然只有挨骂的份。组织人发帖的目的是要解释问题、澄清问题,而不是为了颠倒黑白。现在很多地方都设臵了网评员,但是网评员成不成功还是需要讲方法的,比如说ID维护,不是简单注册一个就行,这个ID号在平时必须经常同网民沟通,多评论,不管是否与本部门相关都评论一番,长此以往,这个ID在网上就有一定的名气,当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发挥作用,以这个名字去做疏导工作。现在很多地方出现的问题是,一旦遇到情况,马上就会有大量的新ID,然后上来就说话,说的都是一个腔调,马上就遭到网友‚拍砖‛。还有一种情况是网评员的发帖高峰很多是在上班时间,下班之后就不发了,可网络上的情况恰恰相反,很多热帖都是晚上出现的,这就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时机。网评员说话应该注意长度和风格,洋洋洒洒几千字,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然后行文风格比我们的党报还党报,那无疑是网评员,网民没有这么说话的,不用多看,看完第一段,就把你围起来骂一顿。所以,网评员一定要会骂人,小骂大帮忙,政府做的不对,有缺陷的,网评员要敢于骂,骂得目的是和网民缩小距离,缩小距离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疏导。总之,发网评一定要用网络化的语言,网络化的技巧,尊重网民的智商,尊重网民的判断力,不能在网上搞有违网络常识的东西。

第十,谨慎言行,善于和媒体打交道。2009年钓鱼执法案中的辩护律师说:‚你的每句话都能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这句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任何时候一句不当的言词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反响,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把自身臵于漩涡之中,引发很大的负面作用。关键时刻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特别谨慎地说话。

总而言之,良好的舆论传播有利于平息事态,恢复公信力。深圳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曾提出宣传部门承担的是国资委的角色的观点,这个观点值得大家共勉,宣传部要维护党的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让党的形象在宣传部门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差。当前,宣传部更多的是扮演‚救火队‛的角色,事情发生了就赶紧去平息,平息完了以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其实不然,往往一些事件过后留下的段子、笑话和新词,日久天长都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很多事情过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过两天就没有人提了,但并不代表它就过去了,任何时候它都是一个定时炸弹,任何的线索都有可能再度引发,为什么?因为这件事的处理没有让百姓真正满意。《联合早报》上就有评论说:‚任何一次不公正得逞必将造成民心的进一步丧失,而一旦民愤积累最终必将酿成大祸。‛宣传部更多的是要维护党的无形资产,不要让很多娱乐化的东西损害党的形象,如果每次都没有完全修复,那么矛盾就会越来越多,一点星星之火都有可能引发大事,所以网络舆论绝不可忽视。

高校危机的网络舆情发展阶段研究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危机 网络传播有效管理

一、研究背景

网络很多时候直接导致危机事件发生,而高校有较高的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形象、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人们心中拥有较高的被尊重度。高校危机发生后,危机舆论在网络上广泛快速的传播,使高校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

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危机的发生传播阶段分析

在百度指数输入关键词“河北大学”和“李刚”。16日晚到18日掀起舆论高潮。截止1 8日已有多家网媒转载新闻570篇;关注度最高峰值为3732的日期21日,媒体发布新闻的数量已达2690篇。而河北大学卷入抄袭门事件的时间是22日,正好与李刚门事件第一个高峰的时间衔接。

1.危机蛰伏阶段

根据图示,高校危机在爆发以前,A至B都可以看成是危机蛰伏阶段,没有任何明显特征表象。本阶段我们认为是“无倾向的事实发布和转载”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的相关言论刚进行发布和少量的转载,暂未引起全体网民的关注,暂未形成意见倾向的集聚。

2.危机征兆阶段

将B到c的过程定义成危机的征兆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危机舆论酝酿、不断积蓄和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不一定,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几小时,但征兆期内时间均较短。如下图所示。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谣言、误解、诽谤。

3.危机爆发阶段

本阶段,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讨力量,表现是所有的网站显眼部位都是危机事件内容、所有网民都自发转发该事件、讨论并发表意见。下图是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爆发阶段的表现形式。

按“河北大学”和“李刚”关键词搜索,统计如下。18日危机爆发,随后趋势减弱,接着到22日又返回关注度高峰值,这个表象和上面的图表一致,E到G可看成是反复阶段。此阶段,危机舆论态势强劲,反复时间也较短,3~5天左右,主要是由于牵连事件的发生或对处理结果的大讨论。

5.危机渐弱阶段

本阶段为G至I,在这个阶段,由于管理者的适时介入和有效干预、控制,网络危机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和干预,因此网络危机舆论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阐述,相关危机舆论逐渐减少,网络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6.危机修复阶段

本阶段即以后的曲线。这个阶段网络继续回复到各自为营的状态,网民继续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获取,网络环境的表现开始趋于平淡,沟通交流开始转移话题。高校和当事人,也陆续以正面形象或以公正处理结果来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修复和重新的塑造。

三、高校危机发生时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1.危机蛰伏期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机构,是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成立舆情信息管理部门,有专门的部门、人员、经费、场所等;合署办公,将工作机构挂靠相关部门,专职人员专门从事相关工作;增加职能,不成立新工作机构,只是在相关处室增加职能;委托方式,将工作委托给一定专业能力的单位,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机构等。

(2)建立多级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高校可组建三级纵向横向相互贯通的舆情信息管理网络:校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校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办公室、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院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学生管理机构,由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班干部等组成。

(3)完善相关网络舆情制度、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完备的工作制度,可保证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分析制度、通报制度、重大舆情分析制度、应急制度、责任追究问责制度等等。同时,经费是推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高效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4)建立强大的舆论检测和危机处理系统。高校要做到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对危机信息及时预测,即需要搭建完善的网络危机预警系统。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第4篇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的产生发展是一个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地理分布的网络型发展从单一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全球分解到各个产业间的价值链的分解, 以至通过各个产业各企业间的全球价值链的组合, 形成了了全球内的生产、分销、消费、服务的巨大的生产网络。在这个生产网络下, 能够建立起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分析基础和由此带来的针对国际经济领域的宏观分析的视角,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国际贸易效应、全球实体经济失衡、全球服务网络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可以从这张巨大的网络中找到分析问题的框架和答案的部分来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现实中来看,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入开展, 世界经济正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 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全球生产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场”的角色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正日益凸显重要的地位。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动因、机制对于了解全球生产体系现状以及未来走向, 特别是全球生产网络对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影响将对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脉络

从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来看, 鲍鲁 (Borr, 1997) 提出了“生产网络”的概念, 意指一种跨国界的生产组织, 在这个组织体系里面包含了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并相互作用, 如研发、产品设计、制造、分配以及服务等。根据格里芬 (1999) 的研究, 全球生产网络是指产品的生产活动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生产网络。它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至少由两个在地理上较为邻近的国家的企业所形成的生产网络, 也称之为跨境生产网络或国际生产网络;第二种情况:由位于同一贸易区范围之内的多个国家的企业所形成的生产网络, 也叫做区域生产网络或区域生产体系;第三种情况:生产网络由至少两个大洲或两个贸易区以上的国家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 也叫做全球生产网络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 。

Sturgeon.T. (2002) 的观点认为, 生产网络是指将一群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的企业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 侧重于强调企业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程度。生产网络不仅仅是指企业在同一产品内垂直分工形成的价值链关系, 还包括为生产同一产品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之间的集成关系。相对于价值链着重关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纵向关系来说, 生产网络的概念范畴更加宽泛一些, 不仅包括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纵向联系, 同时也关注同一生产环节上的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及生产网络研究基础上, 以汉德森 (Henderson, 2002) 、迪肯 (Dicken, 2003) 、科尔 (Coe, 2004) 等人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大学学派及夏威夷大学的恩斯特 (Ernst, 2002) 相继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新的研究框架, 基本概念都表述为以一定正式的规则 (契约) , 通过网络参与者等级层次的平行整合进程来组织跨企业及跨界价值链的一种全球生产组织治理模式。

在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它们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互动的研究上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都开始在此框架内分析其结构及互动机制。现有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试图探索全球范围内价值创造和产业升级的多层级过程 (Bair&Gereff, i 2003;Palpacuer&Parisotto, 2003;Liu et a.l, 2004;Coe&Hess, 2005) 。Schmitz (2005) 和Gereffi等 (2005) 通过其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研究了关于产业升级、价值创造、增殖和获得的过程。Kaplinsky (2005) 把公司纳入全球经济范畴, 详细考察了公司和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是如何影响其发展前景的。Parthasarathy&Aoyama (2006) 通过研究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的发展, 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制度背景和地方企业家的观念, 试图证明非正式的全球生产网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经济中的地方升级。

现有研究表明, 根据全球生产网参与者的社会嵌入性、文化背景、权力不对称性等指标显示, 全球生产网络结构和管理方式在同一模式的跨国生产体系中存在很大的不同。Depner和Bathelt (2005) 通过研究上海汽车集群中的供应链, 阐述了德国公司是如何在一个不熟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克服运行的困难。Smith等 (2002) 和Bair (2005) 对全球商品链条分析说明, 应当对于全球生产网络企业运作的文化、政治和制度环境的有新的认知。

国内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李健 (2008) 从地方化与全球化 (全球化表现在全球生产网络) 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 从而为目前中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

赵君丽 (2009) 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 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

邓智团 (2009) 基于系统经济思想构建了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对计算机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演变过程进行再解读。新技术制度系统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网络化, 其空间响应的结果是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从特定行业的选择来看, 张臖 (2006) 分析了台湾电脑及外设产业的升级路径对中国电脑及外设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卜国琴 (2006) 以世界家具产业为例, 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分析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与资源优化。蒲华林 (2008) 和张文杰 (2008) 都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定产业特点。李健 (2008) 则以全球计算机产业为例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特点。

三、全球生产网络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现有研究对于全球生产网络内产业升级的区域比较没有全面深入的分析, 对于可能的研究方向而言, 将中国与全球生产网络间的互动关系置于“金砖四国”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合适的, 这是因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巴西三国在加工贸易和全球生产网络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 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提升产业地位的问题。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和以上三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同样可以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展开比较, 可以选取俄罗斯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具有升级需求的产业开展比较研究。

如前所述, 现有研究针对一些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内升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发展, 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把即将跃升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位的中国汽车产业放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 着重考察汽车行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布局, 中国融入汽车全球生产网络及升级状况, 以及相关的产业升级措施。

现有全球生产网络特定产业研究大多集中于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 可是计算机产业硬件生产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加工贸易的特点, 计算机软件生产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产业的特点, 计算机产业不能很好地代表高科技产业, 所以未来的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方向, 在产业研究方面可以针对高科技产业, 可以将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关注集中在生物制药行业, 对生物制药行业全球生产网络发展升级机制展开研究。这是未来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产业研究的一个方向。

现有的文献表明, 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注缺少对服务业的关注, 全球生产网络中涉及的生产并非专指制造业的生产, 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必须要关注到为生产网络运行提供支持的服务产业, 我们认为, 这类产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缺少从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全球服务网络的视角给予一定的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建立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服务网络互动机制的分析框架, 并选择代表性产业分析, 比如, 针对全球生产网络有重要影响的物流产业展开分析。

现有研究对于全球生产网络内的知识创新机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全球生产网络不仅带来了知识转移扩散机制以及实现网络内升级的路径, 而且也为网络中的成员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机制。但是, 知识的扩散在全球生产网络内部和国界之间, 以及各国的治理结构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 现有文献并不支持未来的研究, 验证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现有研究对于影响全球经济深远的金融危机的分析内容较少, 对于新的引领型产业能否在现有框架中产生, 或者现有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否在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系中产生新变化是比较模糊的。现有研究的难点在于能否建立经得起统计数据验证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 验证这种变化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发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影响, 以及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 能否采集到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些也都是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可能的研究发展态势。

总之, 未来研究全球生产网络,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下研究全球生产网络, 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全球生产体系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动因和内部机理的深入分析, 并且把这样的分析置于全球生产网络与不同国家和不同产业相互作用的区域比较框架下进行。同时, 借助分析中国特定工业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 解释全球生产网络对于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相关产业升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摘要:全球生产网络理论首先从全球价值链的分解出发, 并且在全球分工体系进程中产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不同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理论分析视角, 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对于解释世界投资和贸易方向及其模式的改变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全球生产网络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有很强的针对性。全球生产网络今后在区域比较、产业深化、服务网络等方面可能有新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全球生产体系,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曾铮.生产片断化、离岸外包和工序贸易——21世纪世界产业“外包革命”的基本范式讨论稿[J].财贸经济, 2009, (11) .

[2]李健, 宁敏越.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竞争性分析——兼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 2010, (5) .

[3]许南, 李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财贸经济, 2010, (4) .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第5篇

有效提升网络舆情处理能力

当今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通互动构成了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也孕育了全新的舆论格局。随着互联网技术地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驰骋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页、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快捷、更便利、更高效、更广泛的鲜明特点。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成了我们宣传文化工作必须正面的问题。

今天,我十分有幸地听取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网信办主任蔡丽新副部长关于《网络舆情的把握与应对》的讲座。蔡部长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引出了网络舆情新形势、新特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提升基层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方法。作为一名宣传文化战线的新人,蔡部长的讲座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全新形式

蔡部长用“天津港舆情”和“青岛大虾事件”两个案例引出了当前新媒体传播的四个特点,信息发布的四大问题,提出了关注网络舆情的五点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四点知识:一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为我们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也给我们带来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战场。二是网络舆情随时可能酝酿发生。由于互联网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网络成了社会舆论的集散地、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工具。三是网络舆情需要及时处理、有效控制、积极疏导、正面报道。四是基层宣传工作要重视网络舆情,提高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二、把握处理网络舆情有效方法

“青岛大虾事件”的舆情发生、酝酿、处理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一个网络事件发展的五个阶段,即舆论酝酿阶段、形成热点阶段、集中报道阶段、牵出更多问题阶段、恶搞渲染放大阶段。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我学习到处理网络舆情的三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把握时间节点。网络舆情一旦酝酿发生,当地政府应该及时对舆情进行反应,充分把握舆情发展的事件节点,将事情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尽量在事件没有大范围扩散前及时回应、积极处理、正面疏导,防止舆论的扩散化和热点化。“青岛大虾事件”就是没有及时处理造成的舆情扩散。

2、有效性原则,全面收集信息。无论舆情反应的情况是事实,还是夸大其词,亦或是凭空杜撰,当地政府部门都应积极上网查看舆情,关注舆情发展,收集问题相关信息,了解事情始末,将第一手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便于有效做出回应。我镇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网上信息投诉平台,每天查阅投诉平台信息,及时将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转交给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求责任人详细了解实情,及时给投诉人做出答复,防止投诉人做出让舆情发酵的事情。

3、正面性原则,诚实公开回应。蔡部长指出要“实、快、诚、巧、断”地处理舆情危机。由于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查询、交换、沟通、发布一触即发。权威信息的缺失容易为不实言论的传播提供温床。因此,舆情处理忌“捂、瞒、假、骗、推”,应该诚实地做出公开回应,积极做出正面引导。前段时间,“嘉定垃圾焚烧场事件”在太仓的微信圈、QQ群也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太仓市委、市政府、宣传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及时关注舆情发展动态,了解事件发生始末,掌握民众诉求,协调解决问题,及时在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做出回应,有效地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三、注重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1、加强阵地建设。网络是新形势下宣传文化工作的新战场。既然敌人在新战场上安兵布局,我们也应该积极在新媒体阵地上安营扎寨。通过“政府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介不断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着力巩固“红色地带”,勇于颠覆“黑色地带”,敢于引导“灰色地带”。

2、完善人员队伍。思想宣传文化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要建强基层宣传干部队伍。一方面要配好配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及时应对处理网络舆情;另一方面要团结壮大网上舆论引导骨干队伍,紧密协作正面引导网络舆情。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特点 第6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特点

2005年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可视为开启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标志性文献。其后短短8年时间,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迅速发展, 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力量、研究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逐步细分化

互联网的日渐普及使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显, 网络舆情随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其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和细分化。

从理论研究来看, 既有网络舆情一般性概念的界定和比较研究, 也有网络舆情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并且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传媒学等传统学科的引入,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 学科交叉和融合性研究更加频繁。

从应用研究来看, 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而社会是复杂多样的, 因此网络舆情充满了多样性, 这一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应用研究同样具有多种需求、多种视角。除了通常有关社会管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网络舆情研究外, 还出现了经济网络舆情研究、政法网络舆情研究、农业网络舆情研究、教育网络舆情研究、军事网络舆情研究等分支, 更有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企业网络舆情研究等更细分支, 研究成果如湖南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唐亚阳负责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 (2011) 》、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萧国政主持完成的“2012年中国教育热点网络舆情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2年企业网络舆情报告》、《2012年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等。网络舆情研究细分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出现了大量专门性研究刊物 (内刊) 。有的侧重某一行业或领域, 如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三农内参》、正义网主办的《政法网络舆情》、中国交通报社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交通网络舆情》等, 有的是地域性的, 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合办的《首都网络舆情》、山东省省委宣传部下属大众网主办的《大众舆情参考》等。从应用研究的重点看, 网络舆情研究的对策性成分增加, 实践应用性大大增强, 内容更加具体, 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等方面内容明显增多。

网络舆情研究内容的细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团体对网络舆情研究的现实需求, 同时也反映了网络舆情研究自身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更多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2 网络舆情研究手段趋向技术化

网络舆情的即时性、海量性、动态性特点决定了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网民数量剧增, 网络热点事件频发, 网络舆情影响增大, 由此对网络舆情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 而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社会需求加上技术推动使网络舆情研究手段快速发展, 出现专门用于网络舆情分析、预警、监控的软件, 如方正智思舆情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军犬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得到研究机构和人员认可, 并在研究中得以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了网络舆情研究的量化分析和科学性。

3 网络舆情研究力量日益组织化

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引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社团等组织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 网络舆情研究力度加大, 研究力量也由最初的单个、分散、自发状态向有组织的、团队化方向发展。几年内迅速发展为数百家相关研究机构, 如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人大――方正舆情监测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舆情信息研究基地、陕西省社会舆情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独自成立的, 有的则是其与政府共建成立的, 还有的是与企业联合成立的。总之, 网络舆情研究力量出现加速组织化的趋势。

4 网络舆情研究模式呈现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源动力是社会需求,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舆情具有易发、突发、放射、难控的特点, 更加剧了这种现实需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社团, 都迫切需要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防范、管控网络舆情危机, 以避免危及自身形象和利益的事件发生、蔓延。需求与利益驱动刺激了网络舆情研究模式的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一些研究机构大量开展有偿服务, 进行订单式、专题式网络舆情研究, 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报告和相关对策;二是研究手段的商业化, 网络舆情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研究手段越来越借重信息技术, 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研究相关分析监控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是信息技术公司开发出来然后再出售给相关研究机构, 或者双方开展一种商业化的合作, 网络舆情研究软件的商品属性更加直接明显;三是研究组织的企业化。一些研究组织本身就是企业或企业的部门机构, 其研究活动和目的自然具有商业性。比如从事网络舆情研究相关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公司, 广义上讲也属于网络舆情研究力量, 其本身就是企业性质。还比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作为上市公司人民网的下属机构, 其《网络舆情》刊物的出版发行模式具有典型的商业化特点。

网络舆情研究的商业化一方面推动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不无隐忧, 如何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保证网络舆情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淑敏.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论文的计量规律分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2]申楠.我国网络舆情监管研究.东北大学, 2010.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第7篇

1 人人网可用以高校舆情研究可能性

1.1 人人网的媒介属性

一般认为, 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连结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所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SNS网站, 如人人网, 用户间好友关系的连结, 所倚借的依据并不是“六度空间”理论, 而是人人网对受众的学校信息相一致时的自动提示匹配, 或受众本人对熟知校友的网络检索。在大学生群体中, 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的达成并不是通过人际间复杂的迁跃, 而只是简单地透过真实的校友关系而结成基本圈层, “六度空间”的效用层次基本是“一度空间”, 甚至是“零度空间”。圈层之间因经验交集而形成沟通的交集, 沟通的交集为舆情的形成提供了话题与传播可能, 这一点是我们阐释可通过人人网分析高校舆情的基本缘由, 可以说, 之前关于SNS方面的论述均未对此一点进行厘清与阐释。

用户可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 将现实中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迁跃并促成话题的快速传播, 最后再次反映到现实生活中。那么, 为什么选择人人网, 而不是博客、微博、BBS等媒介进行媒介的研判与引导, 其原因在于, 相对于BBS具有较强的议程设置功能, SNS为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 青年人更加青睐选择;相对于微博, SNS在同样具有碎片化的表述优势的同时, 媒介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相对于博客, 其社交性更强、更新速率更快。

1.2 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行为

在大学生群体用以沟通交流的网络行为中, 社交网络的普及率高达86.4%, 远高于BBS (60.4%) 、微博客 (32.9%) 。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填写的真实头像率、真实居住地率高达91.3%与94.2%, 加之SNS网站的实名注册, 可见SNS的社交关系是具有真实性的。在SNS网站的主要功能中, 群组、日志、相册的使用率分别为87.2%、78.7%、66.2%, 均为舆情的产生发酵提供了内容载体。

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中, 人人网在其中可谓独占鳌头, 其最常使用率高达3 0.8%, 远高于第二名Q Q校友录 (20.9%) 、第三名开心网 (17.0%) 。在人人网所有用户中, 16—30岁的受众占据了91.9%的比重, 可谓是名符其实的青年人舆论场。有50%的用户每天都会登陆, 有20%的用户周均发布信息21条以上, 有85%的用户同意“开朗、愿意跟别人分享交流”的使用习惯描述。因此, 选择人人网作为大学生群体的舆情进行分析, 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

1.3 高校的舆情环境

大学偏重于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 因此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 不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 更多的是网络媒体, 而在接触的网络媒体当中, 又不是网络媒体中较为传统的门户型网站, 而是网络化的社交媒体。那么在舆论价值取向与传播语境风格上相较之前渠道就会出现不同。此意在说明社会话题舆情没有传统媒体性质的把关, 在校园内易发生偏颇发酵。

由于同校的共同生活而产生共同的经验交集, 加之大学生群体活跃的媒介表达行为与强烈的媒介表达欲望, 因而容易对校园内的话题而阐发探讨与语意延伸, 因此, 除之前所提及的社会话题舆情, 校园话题舆情更易在学校内部产发并迅速扩展。

2 基于人人网的舆情态势量化研判体系

2.1 舆情等级评定模型

(1) 模型假设, 舆情监测者可获得某一时间点以前被监测群体的每条动态, 包括状态、日志、照片、视频、转发、分享等。

(2) 舆情监测者预先设定若干个欲进行监测的讨论话题。这些话题可以是由人工设定的热点话题, 也可以是由搜索引擎自动统计生成的搜索热词。

(3) 非被监测群体的动态被全部屏蔽, 不予显示。

2.2 模型内容

i代表第i类动态, 需满足以下条件:1≤i≤n且n∈N+;

t代表截至t时刻;

Ai (t) (i=1..n) 代表t时刻显示在舆情监测者主页新鲜事中的第i类动态的总数量;

Ti (t) (i=1..n) 代表t时刻关于某一话题的第i类动态的数量;

Ci (t) (i=1..n) 代表t时刻关于该话题的第i类动态的相关比率, 即:

0

Sij (i=1..n, j=1..Ti (t) ) 代表t时刻关于该话题的第i类动态的转发 (评论、分享) 量;

Isub (t) 主观关注度函数, 代表t时刻该话题的主观关注度指数, 即:

注: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任意给定的t, 显然有:0

Iobj (t) 客观关注度函数, 代表t时刻该话题的客观关注度指数, 即:

2.3 影响力权重系数

(1) 影响力权重系数的含义

本模型中影响力权重系数代表的是每条第i类动态对人人网上看到这条动态的用户所造成影响的大小。

(2) 影响力权重系数的确定

我们通过对一个年龄分布在18至22岁的200人的人人网用户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得到了一组参考值, 这组参考值可较好的反映人人网用户这个群体的偏好情况, 因而使通过本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我们共计发出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6份。以下为随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 若要将本模型用于其他场合, 应先对新的目标用户群体重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得到一组新的值后再将其他数据输入模型进行计算。

2.4 舆情等级设置

通过对截至2012年2月29日 (即t0) 人人网上一些热点讨论话题的测算, 我们可以相对的设置以下五个等级:

等级越高代表该话题的关注度越大、影响力越强。

3 舆情发展趋势模型

(1) 模型假设

同“舆情等级评定模型”。

(2) 模型内容

本模型在“舆情等级评定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以下内容:

Ri (t) (i=1..n) t时刻关于该话题的第i类动态的一阶边际量, 即:

Di (t) (i=1..n) t时刻关于该话题的第i类动态的二阶边际量, 即:

发展等级设置

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t0时刻, 舆情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通过判断Ri (t0) 与Di (t0) 的符号即可对事件发生、发展阶段以及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4 基于人人网的高校舆情应对策略

4.1 第一时间做好“两个研判”

对舆情的准确把握与研判是做出应对行动的基本前提, 第一“研判”意为将舆情的已发程度与预期趋向交互联合, 对其整体态势进行综合评估。虽就其趋势来讲, 无非渐强抑或渐弱两种可能, 但由于已发程度不同, 演变的速度与加速度又有差别, 则态势可有多重组合。因而可将其设立划分若干等预警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强度措施。第二“研判”意为研判舆情是否已延伸至线下, 演变为现实群体性事件或存有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如有可能, 则采取应急措施, 干预舆情继续向线下行动演化;如已演变为现实群体性事件, 则应联合学校各级相关职能部门, 阻止群体性事件规模进一步扩大, 形成难挽之势。

4.2 发挥不同主体的话语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 高校学生中存在着“校园明星”, 社交网络同一高校的用户中, 也存在着明星般的“舆论领袖”, 他们或有着较有影响力的话语权, 或有着多泛的好友数量, 对于舆情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管理部门可重点把握高校学生干部与高校舆论领袖重叠的部分, 鼓励其正确地引领舆论趋向。与此同时, 高校的权威部门的话语权亦至关重要, 在危机舆情发生之时, 及时释疑澄清, 因此, 有关部门注册人人网官方账号, 日常经营与危机应急均有较强的传播效用。

4.3 建立多主体联动的现实问题解决机制

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探析 第8篇

旅游业网络营销就是营造网上旅游经营环境的活动, 也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根据CNN公布的数据预测, 到2010年全球旅游网上交易将超过1250亿美元, 将占所有电子商务交易的半壁江山。2005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达到7700亿元, 但同期网上旅游年交易额才40亿元至50亿元人民币, 仅占整个旅游市场规模的1%。由此可见,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网络营销在国内旅游业市场大有可为。

2旅游业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整体网络营销专业水平不高, 用专业眼光看, 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网站是不合格的。如:参与DMS的企业还太少, 平台本身的网络营销也未显示应有效果。旅行社网站产生的营销效能很小, 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加强。旅游业网络营销服务商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业网络营销市场的繁荣, 急需第三方服务组织提供符合旅游行业营销特点的网络营销综合方案。旅游业网络营销理论研究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供给, 严重滞后于旅游业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的快速需求。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和人才体系, 是解决旅游产业化和产业升级的问题之一。

3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对策

信息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航空公司的计算机预订系统、饭店集团的中央预订系统、GDS组织的全球分销系统及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均已成为旅游预订和营销的重要工具。以下就此提出若干对策, 即完善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有重点地建设各种旅游信息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就旅游业而言, 饭店、旅行社、旅游主管部门都已开始重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旅游预订和营销。积极建设旅游业信息网络, 利用信息网络开展旅游预订和营销是旅游业界面临的新课题。我国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则刚刚起步。开发我国旅游信息网络, 积极开展网络预订与营销, 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1完善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旅游信息网络是网络预订和销售的基础。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 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低。除航空售票和酒店业广泛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外, 其它领域的计算机化程度较低。因此, 我国旅游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游指南、旅游手册、电话、信函、传真、旅游问讯等传统的信息传播与处理方式, 而视传系统、光盘只读存储器、与旅游电子市场联网的个人计算机等新型的电子信息传播与处理方式发展不够。大力开展旅游业网络销售, 就必须提高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程度, 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售票和酒店经营的计算机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 旅行社、风景名胜区、公园、博物馆、旅游局的旅游信息处理要尽快实现计算机化。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网络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和日益复杂化, 旅游信息日益丰富和繁杂。为满足旅游信息广泛传播和迅速获取的需要, 信息处理必须网络化。旅游业内部必须建立起各种横向的、纵向的联系, 构成复杂的网络, 以方便旅游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过信息化基础建设, 最终完成饭店、风景名胜区、旅行社、旅游局之间的相互联结, 建立起结构合理的网络体系。

3.2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

旅游信息是旅游业网络销售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因此, 旅游业网络销售的关键之一是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 提供全面、详细、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旅游信息首先要全面、详细。旅游信息愈丰富, 愈能增进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 进而发现他所感兴趣的旅游设施和旅游节目。由于旅游行为日趋多样化, 客观上也要求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详细的旅游信息, 以满足各类旅游者群体对各种不同旅游信息的需要, 进而采取相应的旅游行为。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都应尽力满足旅游者对各种旅游信息的要求。旅游主管部门应提供所辖区域的全方位的旅游信息, 包括食宿、风景名胜区、公园、博物馆、艺术画廊、旅游节目以及入出境管理、卫生检查法律条款、公共交通、天气情况等;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的同时力求详细, 如公共交通信息方面提供方式、价格、时刻表、目的地等详细信息。旅游企业重点在于提供详细的信息, 如客房方面提供设施、价格等详细信息。其次, 旅游信息还应准确、及时, 这是对旅游信息在质量上的要求。旅游设施、旅游节目、旅游交通时刻表、天气状况、入出境管理等旅游信息必须准确, 以帮助旅游者确定相应的旅游计划或者完成预定的旅游活动。相反, 旅游信息不准确, 就可能影响到预定旅游计划的完成, 例如无法按时抵达目的地。旅游信息的及时性也就是信息的现势性。房价、票价、旅游节目等旅游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很容易成为过时的信息, 必须及时更新以确保其现势性。

参考文献

[1]阿拉斯塔莫里森.旅游服务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演变 第9篇

关键词: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对策

近年来各种网络危机事件频发, 已有的安全有序的网络公共秩序受到威胁, 并且遵循蝴蝶效应影响, 极易因为一个小型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当引发大型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只有对此深刻分析, 才能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 使政府与媒体能第一时间主导舆论动向, 控制舆论发展方向, 稳定民心, 帮助网络舆论转危为机。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据考证,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中的“朕采于群议, 询彼舆情, 有冀小康, 遂登大用。”本文选择将舆情界定为“在特定时间内, 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所形成的意见、情绪、态度的总和。”因为, 网络舆情即“公众在网络空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形成的意见、情绪、态度的总和。”

2015年1月21日, 因饰演《爱情公寓》中的“好男人”曾小贤一炮走红并在当红真人秀综艺节目《奔跑吧, 兄弟》中吸粉无数的明星陈赫, 疑似婚内出轨并与爱情长跑十三年的妻子许婧离婚之事迅速引爆网络, 各种舆论势力在陈赫的微博留言下方针锋相对, 其中一个微博名称为“软柿子jampasg”的网友在其微博下方留言:“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随后, 陈赫回复:“好, 对不起。”这名网友继续回复:“对不起没用。”正是该回复被微博网友迅速顶上热门评论, 很快陈赫的微博粉丝开始对该网友进行侮辱、谩骂与人肉搜索, 其中侮辱性的评论多达38万条, 而后这名网友的家庭住址、家人情况、电话号码及很多私密信息都被公诸于网络, 还有部分网友按照其他人曝光的信息找到该网友的家, 对该网友当面辱骂。仅仅数日, 这件陈赫离婚事件下的插曲便从发酵直至轰动社会, 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实际上, 这名被人肉搜索的“软柿子jampasg”的真正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同样, 2016年8月14日凌晨, 演员王宝强在个人微博中发表离婚声明, 称其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有婚外不正当性关系, 所以决定离婚, 该声明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 引起网友群情激奋, 在网络的隐匿性庇护下, 数百万网友加入声讨事件中, 与马蓉以及经纪人宋喆相关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被曝光, 网友的言论一边倒, 痛骂马蓉“不守妇道”、“当世之潘金莲”。本为家务事的离婚事件却因网络被放大成为全民狂欢的一场盛宴, 其社会影响力、波动力在近些年的网络危机事件中, 可谓名列榜首、无出其右。还有“Facebook表情包大战”、“魏则西事件”、“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案”等等, 这些案例虽不同, 但其背后的传播模式、传播手段、传播效果等如出一辙, 加以概括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自由性、多元性、交互性

互联网的飞速普及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 兼容并融的网络使得受众不单单是“皮下注射论”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参与门槛低, 人人都有了麦克风, 拥有了信息发布权, 因此每个人还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接收者, 民意表达更为畅通。

(2) 即时性、突发性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在于能够及时将新近发生的事传递到受众面前,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可以接收信息的手机或者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都可以迅速接收到信息, 因而舆论形成的迅速性再加上当前网络传播的高互动性, 使公众表达的观点可以迅速聚集并联动, 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推动事件的发展。王宝强事件中, 不到一天时间, 相关视频、照片、截图在网上纷纷扬扬、持续酝酿, 其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以及走向都具有随机突发性。

(3) 隐蔽性、非理性

“在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话是对网络隐蔽性最直接的概括。网络中多为匿名发声, 情绪化和感性化往往成为发言的主要特点, 匿名发言降低了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媒介审判甚嚣尘上, 网络平台作为这些非理性网民情绪发泄的渠道, 难免会导致网络舆情中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声音和偏差性言论, 造成网络舆情的哄客效应, 侵害他人利益, 造成不良影响。

(4) 集群性及群体极化性

新媒体的集群性特征极为明显,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都在信息的甄选、接收上有着一定的类似性, 这种不谋而合的趋同推动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又不断影响着趋同性走向深入。从另一方面来讲, 先入为主的舆论传播规律使得舆论中最早出现的言论具有极强的指向性, 加上一些受众的从众跟风心理, 很容易形成意见和观点一致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里面, 个人的观点或者情绪很容易被群体的观点或情绪同化, 在这种情况下更易出现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二、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规律

有学者研究发现, 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已形成其独特的演进规律:事件发生后, 有人将该事件通过网络传递到大众面前, 然后引发社会关注, 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趋同意见态势, 舆情事件开始大规模地扩散与传播, 接着主流媒体不断加入跟进报道, 形成巨大的主流舆论压力, 在沉默的螺旋效果影响下, 主流意见影响力逐步扩大, 反对声音变小, 主导性的舆论之势越来越强, 政府部门等行政力量开始介入, 舆论逐渐平息, 而后该事件若有最新进展, 极可能产生一批新的舆论高潮, 但其影响的深度、扩散的规模以及传播的力度大不如事件最初。例如王宝强事件中, 由王宝强发布的一条微博引爆舆论, 消息被迅速转播, 网友形成统一战线——心疼宝宝、痛骂马蓉, 紧接着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纷纷迅速加入、跟进报道, 事件继续发酵、官方媒体加入, 最后舆论慢慢平息, 直到10月18日离婚案开庭, 舆论再次迎来小高潮。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化解

第一, 建立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监控机制, 应建立一个多方面、多角度、全覆盖的舆情监控体系, 在危机事件爆发之初就能尽早发现端倪、及早进行预测, 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 防患于未然, 对已经出现的事件以及议题, 可利用信息技术加以精确分析, 时刻掌握舆论发展的走向。

第二, 政府部门积极应对并建立与公众有效沟通的机制, 危机事件发生后, 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 利用好新媒体及时引导舆论, 让民众远离不实谣言, 做好政府部门的正面引导工作, 避免舆情危机进一步恶化。

第三, 大众传媒被誉为环境的监测者, 在网络环境中, 大众传媒应发挥引导作用, 阻隔网络暴力事件中沉默的螺旋过程。

第四, 不断提升网民的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 规范网络秩序, 清理网络环境。应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推动网络空间的有序及净化, 培养网民正确的价值观, 使之传递信息时能够明辨是非、理性解读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天津大学学报, 2009, (4) :56-57.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张海文.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以“广西玉林狗肉节”事件为例[D].广西师范学院, 2016, (6) .

[4].朱四倍.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机制研究[J].新闻界, 2011 (2) .

[5]东磊.网络舆情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9) .

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第10篇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地不断加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与发展,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网络舆情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在大数据环境中,开展对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工作,已然成为政府、科研等政府和机构的主要研究课题。然而在研究中所面临的一项难题是,怎样才能在繁多的网络数据中实施有效分析,以构建出舆情监控有效机制,以便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决策指引。因此开展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与控制的分析工作,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可以为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2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产生的动力因素

2.1 网民社会情绪

随着科技发展浪潮地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当前处在大数据这一背景条件下,网民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在网络环境中基于共同爱好或者对某一热点有共同关注点人们之间所组建成的网络圈。在这个网络圈中,人与人之间可进行倾诉与交流,在情感交流过程中,一些不可预知事件就在网络这一环境中发生。众所周知,现实事件一般是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而引发的,而随着信息时代地来临,网络中存在这海量的信息,这些庞大的信息资源也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主要根源,网民在网络社交中由于个人利益等原因所爆发出的个人情绪则是网络舆情事件出现的诱导剂。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一些突发状况的出现,会使得部分网民的情绪发生大的变化,当其与社会矛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时,也由此引发出了网络群体社会情绪的出现,并会更进一步地刺激网民个体社会情绪的发生,有的网民若不能正确对待,甚至会迷失自我,情感失控,从而引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

2.2 信息的碎片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个体可享受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有效宣传地权利,他们会按照自己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宣传,由于不同的网民在喜好以及关注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相同的信息会在平台中被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模式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信息的准确度在传播中逐渐丧失,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虚假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为了获取精确的舆情信息,导致数据量大幅膨胀

随着网络地日益普及以及技术地不断革新,使得数据生成的速度较之前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为了获取精确的舆情信息,技术人员需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甄别与处理,这无疑加大了工作难度。为了便于处理,可使用采样技术,将数据规模缩小到一定程度,借助现有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与分析。

3.2 数据深度分析需求的增长

要从庞杂的数据资源中获取到精准的舆情信息,从而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必要对大数据展开全面地分析,而要使分析工作有效化,构建复杂的分析模型则是很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中还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的解决对策

4.1 构建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平台

构建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平台。在平台的建设中应从几点加以强化:一是平台的功能应多样化,满足相关网络舆情的宣传、评价等需求;二是平台的确立要能实现对当前网络中的焦点问题的实时跟踪与分析,并对其作出有效的评价;三是能够对所发布地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处理,并定期发布舆情报告。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平台的有效运行,可使相关人员能掌握到舆情处置的决定权。舆情分析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4.2 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突发事件的处置不仅可用于网络舆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而且也对网络舆情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因此构建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机制的构建可将存在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尽可能地减小其影响范围,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其加以引导,避免矛盾的加剧。

4.3 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善后机制

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众多工作中善后工作也是值得重视的地方,善后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网络舆论的正常运转,并对后期同类型事件在处理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所以在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善后机制中,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事件处置方案的评估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多方了解事出原因;二是事件的总结过程,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好有效的处置结果,在处置中要做好公平、公正,并对此次事件进行一个总结,以供同类型事件在处置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5 网络舆情发展方向

5.1 实现更加复杂和更大规模的分析和挖掘

在大数据新型计算模式中实现复杂的分析是网络舆情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各个舆情主体之间既是相关联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需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子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更加复杂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

5.2 网络舆情信息的实时分析和挖掘

对于这些庞杂的数据资源,有效筛选出有用地数据资源是网络舆情分析中所面临的难题。通过综合分析后,借助舆情运用个体及时获取到有用的决策信息,可为网络舆情信息的实时分析与挖掘提供一定的帮助。

5.3 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

众所周知,网络上所存在的众多信息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群所散布并随机产生的,而开展网络舆情研究的人员要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到有用的资源犹如大海捞针。因此在众多的数据资源中,作为技术人员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一些无用的信息可直接摒弃,提高工作效率。

5.4 词汇理解的复杂性研究

在大数据环境下,了解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是应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将词汇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其所表示的含义;二是按照语义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语义模式的构建中考虑机器设备的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需要人为对其进行准确地理解。此外,随着信息时代地日益普及,网络用语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很多网络语言具有双重含义,而且在很多网络语境中经常使用谐音或者暗语等进行表达,而若使用机器设备对其含义进行分析,则不能准确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环境,并结合当前的网络氛围,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处在大数据这一环境中,相关人员在处理问题中应改变传统的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对现有的网络舆情方式进行不断地改进,采取大数据思维方式,将其有效应用于网络舆情分析中。

参考文献

[1]张庆青.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舆情预警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6).

[2]戴媛,郝晓伟,郭岩.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模型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5).

上一篇:送变电企业的社会责任下一篇:粤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