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形式范文

2024-07-01

作业形式范文(精选12篇)

作业形式 第1篇

从教师方面分析, 目前的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作业布置的量不适当, 要么作业量不足, 要么不顾学生实际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搞一刀切,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没有针对性、选择性等;布置作业往往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 作业缺乏趣味性,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学生方面分析, 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 或是由于作业态度不端正, 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不能按时交作业或者抄袭、应付作业.一部分学生态度端正, 但作业方法不当, 缺乏完成作业的科学方法, 如做作业前不复习, 一味机械模仿例题, 以致作业正确率及效率低下.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如何科学有效的布置作业, 成了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作业对教师而言主要提供教学反馈, 教师通过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作业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作业设计与教学一体化原则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 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把学的知识与技能持久地保持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作业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 教师设计作业应该从备课就开始, 要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学情, 预测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在设计作业时, 要找准主干知识, 题型要具有典型性、目的性, 主要针对重点知识或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而拟.此外, 当前的作业与前期作业、后续作业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 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

(二) 适量原则

没有一定量的作业是不可能熟练和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 但是大量单调、机械重复地做数学题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而且会扼杀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据专家研究, 科学的习题量只能是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分别设计3-4个问题, 让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完成, 题量一般在10题左右.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 突出年级特点, 精心选配题目, 保持作业的新颖性.

(三) 实践性、生活应用化原则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如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 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

(四) 个体化 (因人而异) 原则

高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大都来自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 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拟一些合适的数学作业.教师设计作业时, 要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练习, 要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例如函数的性质的作业设计, 可以设计先求定义域或值域等简单的小问题, 再拾级而上求解一些综合问题.

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分层次设计作业, 把作业分成基础题和发展题.基础题主要是些基础巩固型作业, 以课本练习和练习册基础习题为主, 重在数学知识的构建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发展题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 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 以拓展型、探索型和开放性习题为主.习题以练习册能力题和补充习题为主.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做题, 能力强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做, 能力差的学生对难题可以适当地放弃.

二、在新理念指导下,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由封闭走向开放, 形式要多样

(一) 课堂作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 以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的方式来达到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口头作业, 它能很好地处理动心与动脑的关系, 能使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至于课堂练笔作业, 教师在放手学生训练时, 要多巡回察看作业情况,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 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学生最主要的作业形式,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巩固型作业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主要采用这种作业形式.其主要功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种作业不仅能起到检查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 而且能起到深入理解概念, 简单应用知识的作用.

这类作业除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外, 还可设计培养能力型的作业, 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2. 阅读型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预习、复习、学习心得之类的, 以数学作文为主.每次上新课要求学生预习, 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例题之前先尝试解解, 会解则略读, 不会解则详读.学习一章节之后, 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题型和方法小结.如复习完圆锥曲线后, 要求学生总结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 并列举几道常见的题型.每次考试之后, 要求学生分析情况, 写考试心得.

3. 可操作的实践作业

张奠宙先生说过:“中国是解题的王国, 如果能在传统题的基础上, 插上应用题和开放题这两只翅膀, 那么中国式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也能够起飞, 走向世界.”作业中增加实践作业,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这样的题目在立体几何中较常见, 在解析几何中, 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抓住特点, 归纳定义, 并对其他可能情况给予说明.

三、作业批改与评价

(一) 作业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要求.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的外部评价, 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作业的批改有监督功能、评价功能、反馈功能.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准确.教师批改作业的主要形式是全批全改, 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改变, 比如面批、边讲边批、学生自批、互批等形式.在教学实际中作业批改要不拘泥于某种形式.

(二) 数学作业的讲评

作业的讲评是在作业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 作业的讲评课属于补救性的教学, 可以课前、课后, 或者整堂课进行, 目的仍然是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批改作业后要及时归纳学生的易错点和盲点, 并通过评讲使学生解惑, 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好的讲评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澄清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 能起到督促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作业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性.作业批改讲评要及时给学生解惑, 纠正错误.

(2) 互动性.讲评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作业讲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所以, 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易错、易混概念, 总结归纳基本的重要方法技巧. (3) 直观、灵活.教师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灵活地处理各种情况.在作业讲评中要增强直观性、趣味性,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4) 作业讲评要因人因题而异, 有的用统一讲评的方式进行, 有些仅仅是个别的错误, 可以给予个别辅导.

形式与政策作业 第2篇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02班魏峒峒010504228 如果说新世纪中国面临的领土领海丧失的最大威胁在什么地方,无疑就是目前纷纷扰扰的南海了。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原因造成今天的被动,也有建国后我们国家发展缓慢,注重国内事务,忽视海洋权益,当然更主要的是我们缺乏维护海洋领土、保卫主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尽管我们有着维护领土主权的政治意志,但国家的实力决定维护领土、领海的实际可能。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中国政府应对南海问题的主要政策:(1)1990年12月,中国总理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友好协商的倡议。(2)最大限度的保持克制态度。(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的形势,中国政府以多种形式继续进行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宣示,比如派遣渔政船到南海巡航护渔。(4)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南海政策服务于中国的东盟政策。

(5)照顾域外国家的利益,反对域外大国涉入。面对周边国家对南海的蚕食,中国主要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并希望与周边国家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在照顾域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不希望域外大国涉入。中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海不断地被菲律宾和越南等声索国实际蚕食和领海开发,则是我们在八十年代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善意下,被这些国家看到我们在领土、领海主权意志上有所松动和息事宁人有关,以及在随后的南海开发和占领下,我们顾虑过大以致这些国家在获得经济和资源利益情况下的继续冒进和冲撞。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面对被蚕食的领海主权往往采取发言人谈话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声明我们的权益和主张,这种缺少行动的表态,往往被这些国家看作是软弱和不想恶化关系的表现,因而得寸进尺,不断挑战中国政府的底线。我们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保持克制和理性,对于象越南与菲律宾这样的不断蚕食中国领土、领海的南海声索国,起到的不是对方的善意回应和行动保留,而是得寸进尺式的变本加厉抢占,尽管美国近期表态要重返亚洲主导亚洲事务,更是使菲律宾和越南以及远在东海的日本联手应对中国,相互配合来抢夺中国固有的领海主权,而他们的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而我们最大的败笔就在于我们始终对自己的行动有所控制,不想升高对抗的态势,而这些国家好像看到了中国的为难,不断地加码这种极端行为,并且南北互动,日本要发动民间募捐款买钓鱼岛,菲律宾是摆出一副不惜鱼死网破的架势,采取恶人先告状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又是要上告国际海洋法院,又是请美国协助保卫黄岩岛。

对这样的局面,中国是强硬展示自己的力量还是静观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是意志的比拼还是实力的最终较量,还是两者皆有,是退让失去主动,还是暂时的忍耐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和解决余地,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答案。但中国的被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总是被菲律宾、越南和日本牵着鼻子走,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行动方法,和做法步骤,只有我们自己能把握主动,我们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也会得到国内民众的支持和配合,我们需要行动。哪怕是低强度的行动都会给搅局的一方造成被动。

减负增效的作业形式 第3篇

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传统模式作文教学不仅使语文老师为为堆积如山的案头作文所累,更使学生将作文当成了“苦差”和 “负担”,写作处于一种无效的应付状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措施,活页作文设计就是落实这一要求和目标的一种有效作业形式。

一、活页作文的样式

所谓“活页作文”,就是作文不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而是写在专门印制的单篇作文活页纸上。它综合书写、各种评改方式、编辑为一体,是将学生作文由“作业”提升到“作品”高度的作文形式。活页作文纸要求用8开纸型或A4纸型,正反两面共两页。它的板块设计基本分为两部分:

作文格稿纸部分。在纸面的正面和背面上半部分,按作文稿纸的标准样式印制,约500字左右的作文格子,供学生写作使用。

评改栏设计部分。在纸的背面下半页部分,可设计为不同风格版本的评改栏目,供师生根据不同的评改要求使用。其基本式是“学生自改——同学互改——教师评改”,在此基础上,演化为三种变体样式:①课标版评改栏(作者自改,同学互改,教师评价),较适合学生自改、两人互改;②网络版评改栏(版主告白,网友跟贴,教师留言),较适合学生自改、小组互改;③通用版评改栏(量化评价,等级评价),较适合教师评改、两人互改。

二、学生自改互改流程

(一)评改准备

1.统一使用修改符号

(5)调位号: ∽ (6)留空号∧ ⑺错别字 ㊣

(8)优美句子﹏ ﹏ ﹏

(9)句子不通 →← (10)用词准确好词语 ……

2.明确修改要求

(1)常规要求

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字迹是否工整。③有无错别字。④有无病句。⑤标点是否正确。这是作文的常规要求,是每次习作都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2)专项要求

⑥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选材是否符合要求。⑧结构是否符合理。⑨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⑩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这是是作文专项要求,每次可以突出一两点进行专项训练。

(二)学生自改自评

1.文从字顺的修改

学生拿起自己已完成的作文大声地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有没有什么地方疙疙瘩瘩需要进行修改的,可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读完后再进行修改;对朗读中发现的错别字、标点也应随手修改。

2.完成写作感悟

在对全文进行完修语言的修改后,在评改栏要完成写作感悟:课标版在“作者自改·写作心得”栏,网络版在“版主告白”栏。写作感悟的内容应反应自己作文的心路历程,如有关作文素材的联想与选择,中心的确定,思路的设计,作文的的满意之处和亮点,以及写作的困难等等。

3.错别字勘误、病句修改

这其实是第二次自改活动。当同学互改互评完成后,要将作文反馈给作者本人,每个人会重新拿到别的同学已经修改过的本人的作文,对于被指出来的错别字、病句,要及时的改正。

(三)学生互改互评

1.两人互改

同桌或随意两人进行互评互改,课标版的活页作文比较适合这一形式。评改过程中按归评改标准和要求做好常规修改的同时,还要再评改栏的“同学互改”栏写出互评评语:(1)吹毛求疵——缺点,(2)特色赏品——优点,(3)评改感悟——对自己的启发,最后要给出评价等级。

2.小组互改

将学生随机分组,每小组四人,设好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修改,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单独轮改四本作文,写上自己的评语,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成员评出写得最好的一篇。网络版、和通用版的活页作文比较适合这一形式。尤其是网络版活页作文,它采用网络跟贴的形式,更能让学生写出个性飞扬、形象生动的评语。

(四)教师审阅,反馈提高

在学生自改互改完成后,教师要把学生评改后的作文进行细心审阅,包括原作和学生评语。对评改认真,富有创意的学生提出表扬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典型的批改和优秀作文可专门登记,以便以后编辑。之后应将互评互改的作文返还给作者本人,进行信息反馈,让他们明白作文的缺点,今后需要提高的地方。

三、活页作文设计的意义

1.激发了兴趣,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水平。

活页作文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写作和评改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写作、交流和评改习作,让他们完全感觉不到以往写作时的为难情绪和心理负担,使被动的写作变成主动的期待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能力。

2.便于编辑装订,成果展示,激励后进。

每次作文批改完后,学生的习作还可进行编辑,装订成册。可将板块分为“十佳习作”“进步习作”“普通习作”“经典评改”等,再配上封面、封底及目录,制作出习作集,平时放在班内供学生阅览。这对优秀作文者是一种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也让那些写作水平差的同学得到学习借鉴,起到激励作用。

3.灵活简便,利于收发批阅,提高了效率

小学体验式作业形式探究 第4篇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应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在作业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 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开放性、合作性、综合性, 将知识融入其中的同时尽量设计得新奇有趣, 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他们才会愿做、乐做。所以, 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应当形式多样并且特点鲜明。

一、收集与整理

1.搜集信息类作业。当今社会信息资源繁杂, 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 培养学生利用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首先, 要利用书籍、网络、多媒体等各类渠道, 广泛涉猎。其次, 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针对图书馆阅读作了简要概述, 教师可教授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 帮助学生高效地筛选有用信息。语文课文中关于描述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内容的篇目数量众多, 所涉及的知识相当丰富, 因此, 在学习此类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充实课文内容。例如, 一至二年级对四季的识字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科学类书籍等方式获取与季节相关的常识类知识。在学习《有趣的发现》这一课时, 也可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故事。通过查询和阅读, 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2.读写积累类作业。这类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名篇名句摘记、读书心得交流、精彩片段模仿等。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可以有效地丰富语文知识, 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圈画出好词好段, 说一说, 背一背, 在交流中分享, 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相介绍, 将阅读资源交流整合, 丰富阅读的类别, 拓展阅读的广度。

二、活动与表演

1.学科融合类。

(1) 绘画展现。根据一些课文的特点, 设计创新画作业, 把有关文意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例如, 结合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开天辟地》等文章,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课文中的情景, 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时, 会感到新鲜, 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2) 音乐怡情。语文作业与音乐学科相融合, 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例如, 学完《一株紫丁香》一课后, 可以要求学生学唱《我爱米兰》《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帮助学生再次感知教师工作的辛苦, 体会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再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 欣赏乐曲、赏析歌词。有一些课文学完后,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课文内容的背景音乐, 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练习时, 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还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体验丰富的情感, 享受生活的乐趣。

(3) 语数融合。在语文和数学学习中皆会涉及相通的知识。例如, 一年级语文中的《月份歌》和二年级练习4中的《认识金额》与数学涉及的《年月日》和《圆角分》相结合, 通过运用和辨别让知识深入内心, 自然实现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表演编排类。

有一些课文故事情节性强, 富有童趣, 可以选择合适的课文进行课本剧的编排, 师生共同演一演。如《青蛙看海》《狐狸和乌鸦》等童话类课文, 让学生自行表演, 深化对人物动作和语言的理解。或者将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改动或续写, 与他人分享。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 使作业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三、实践与操作

1. 观察记录类。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学生, 对自然和乡土缺少应有的感知, 在常识方面也比较匮乏, 因此, 设计此类作业适合学生深入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记录, 也可以仿照课文, 进行实物实地考察, 然后通过各类活动展示出他们的收获。二年级学习《秋游》时, 可以让学生去野外放风筝, 学着课文中孩子们的样子在草地上打滚逮蚂蚱, 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相信这样的作业, 比枯燥的抄词语、读段落要形象生动得多。学习《有趣的发现》时,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寻找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品质。

2. 实践操作类。有些知识是识记层面的, 而有的知识则需要通过实际操作, 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理解所学的内容, 将其付诸生活运用。这类作业重点在于动手操作、亲身实践, 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实践操作是对课文描述的验证。在学习《鲁班和橹板》时, 可以让学生用简易筷子削成橹板的样子, 同时比较用橹板划船和用竹篙撑船的不同, 让学生在做中学。

四、合作与创新

1.亲子合作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可以弥补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 也能很好地践行语文实践的要求。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可以让呆板的作业浸染浓浓的亲情, 同时也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赋予更为饱满的内涵。作业形式可以是亲子交流、亲子阅读或者是亲子活动, 比如, 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完成作业“我与爸爸妈妈比朗读”“幸福家庭手抄报”“和爸爸妈妈忆童年”等, 促进两辈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互关爱。

2.创新激趣类。语文实践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 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鼓励学生在求异中创新, 不走寻常路, 打破思维定式, 这也迎合了学生乐于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 在学习《司马光》一文后, 可以设计“假如你是司马光, 除了砸破缸, 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在缸里的小孩”的实践作业;在学习《乌鸦喝水》时设计“乌鸦在投石喝水时要注意些什么”, “除了扔石子, 还有什么办法能喝到瓶子里的水”, 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作业评价的不同形式 第5篇

五年级组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评价的永恒追求。数学作业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1)学生参与的作业评价方式

把全班分组,成绩稍好的作为组长,适当负责本组的作业。这样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成绩稍差的学生则会主动去问组长自己做错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另

①学生自评后同桌互评

一些比较基础的练习,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桌互评。通过内省与反思,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养成练习后能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同桌互评,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悟出真理。

②小组互相评价

对于一些书上拓展思维的题和同步练习上数学万花筒的题,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学习结果,然后老师在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激励个人要积极思考,更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优生带动差生,增强学生见到交流,在交流中感悟真理。

(2)家长参与的作业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后实践活动增多了,为了增强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一部分是布置回家做的,这类作业就要求家长评价,并将评价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的检查和指导。探索作业评价策略

1、多主体评价策略

在作业评价的手段和形式上,提倡学生自评、家长督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查评相结合,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操作方法:无论什么作业都先学生自评,家作 1 由家长督评后教师查评;课堂作业小组互评后教师查评。教师查评不用全班都查,可一半一半查,也可针对后进生查。学生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不断对照自我,反省在作业和评价中的表现,促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索学习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

2、多载体评价策略

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评语和图形符号等载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做到学生作业有做就有评,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快乐,感受教师的关注,感受同伴羡慕,感受家长的赞许。

3、多维度评价策略

对于数学作业的评价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第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第三、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必须做到: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价的视角上,要站在学生的高度上,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多层次评价策略

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别差异。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满足内在的需要,按照既定目标主动发展。操作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三层进行评价,一层:优秀生。二层:一般生;三层:学困生。这样的做法使75%以上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当优秀生的喜悦,消除过度竞争给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还通过特殊的等级评价方式,使不同类型的学生满足了应有的心理需求,鼓励优秀生,带动一般生,向着更高的目标主动发展。

数学作业评价体系和策略的改革,对数学教育教学的影响。

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和“淘汰”,而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数学作业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过程,打破传统作业评价方式,进行“符号纠错,评语指导”的数学作业评价研究。变 2 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变批改走向对话,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修正错误的机会,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转变与发展。

创新作业形式 提升语文素养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效创新;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28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毫不懈怠,创新作业形式,精彩的内容,灵活趣味的方式,将给初中学生的语文作业带来全新的体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

一、注重质量数量,灵活作业方式

1. 注重作业质量和数量。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计划,不“偏”不“怪”,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代表性,这样既能使学生消化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注重质量也要注重分量。分量太多,质量自然就上不去,大家就会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完成。如果作业都是比较精辟的、比较典型的,量不多,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专心完成而不会抄袭或者以其他方式敷衍忽悠。

2.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减少机械的抄写作业,增加培养兴趣,体现能力的作业;既要有当堂或当天完成的短期作业,又要有几天甚至几周思考完成的长期作业(如搜集口语交际材料、搜集作文素材、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作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才能提高作业质量,使作业的布置从应付了事转向主动积极完成,从教师主动布置作业到学生主动问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既消化巩固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二、注重类型多变,提高作业趣味

“抄抄抄,教师的法宝。”传统的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了学生学习包袱,查找答案、抄袭作业甚至请人代劳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利于学科教学。针对如此现象,教师应“依标据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作业。如教完《变色龙》后,教师以“口头训练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文章的主旨。在议论文《谈骨气》的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为“搜集积累型”,让学生将自己听到过或看到过的古今中外“有骨气”或“无骨气”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传播,将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了解,从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为今后写作积累了素材。

当然,作业的“可变性”并非指“多量性”,它应该依附于课标要求,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引导。只要做到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本”,就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完成。

三、注重分层设计,体验成功愉悦

语文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设计。班级学生由于语文水平不同,语文能力也存有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能同等对待。我们要分层设计,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作业兴趣。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在接任新班的语文科教学之前,将班里的优、差生分为两组,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将优生编在“单号”位上,把差生编在“双号”位上。对有些课文的作业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作业布置给“单号”位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作业给“双号”位的学生做。这样,既使优生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使差生顺利地完成了作业,有力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作业兴趣。又如在学生作文布置时,以不同要求对待优、差生,既提高优生的作文质量,又降低差生的作文要求,既激励了差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还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实践运用,激发作业动机

初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习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教完《看云识天气》后,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诚然,实践性作业不局限于授课后完成,在课前引导学生去参与实践,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就以课前预习来说,这是教师常用的前置作业,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学习实践的良好机会。但如果教师总以常用的一句话“这课讲完了,请预习好下一课”作为作业题,就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激发不起学生的实践兴趣。因此,在学生预习作业中,教师必须先设立预习目标,如查找生字、弄清结构、讨论主旨、体会修辞等。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懂得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什么问题,这才能提高学法实践的效果。运用实践性作业,就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中的“模仿题型”“题海战术”的作业形式,避免了作业中的机械性与烦琐性,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作业趣味性,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只要牢牢地把住作业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就有利于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 琳.小学语文实施分层作业的不足及对策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1).

[2] 吴江芳.浅谈小学语文如何优化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2015(5).

转变作业形式演绎生活英语 第7篇

然而, “传统英语作业”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的层面上, 存在着众多弊端, 如:作业内容仅限于英语学科知识范围, 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作业形式单一、机械、呆板, 主要形式是:抄写、背课文、听写等;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 强调语言层面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的负担, 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 我们设计的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做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那么如何让完成课外作业成为学生的心理意愿, 做为一件开心的事情来完成?现根据6AUnit1 Public Signs这一单元的教学来作具体说明:

一、来自生活

【作业1】在学习6AUnit1 Public Signs这一单元话题之前, 我让学生观察并收集公共场所中常见的一些公共标志。

【思考】这样设计作业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以及独立完成任务, 查阅有关资料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 充分地利用了作业这个平台, 迎合学生的需求,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导向生活

【作业2】在学完6AUnit1B部分的“No smoking”, “No parking”, “No littering”等9个公共标志短语后, 我让学生各抒己见, 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这些公共标志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然后我让学生把这些标志画出来, 写上英文。在公园、动物园、图书馆、阅览室、生活小区等公共场所的许多地方贴上这些公共标志, 并用学过的“It means…”的句型, 向他人介绍。

【思考】这一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书本中学过的公共标志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将学生的视角导向实际社会, 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学英语也是生活的需要, 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 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社会交往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这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 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演绎生活

【作业3】在学完6AUnit1A, C部分以后, 我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标志创设情景表演, 或编写话剧;可先写再演, 也可先演再写。有同学编出来以下对话:

A:Hello.This is A.Who’s that?

B:This is B.Are you free this afternoon?

A:Yes.

B:I want to go to the park.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A:Great!But how?

B:By bike.Let’s meet at 2 o’clock at the park gate.OK?

A:OK.See you.

…… (in the afternoon)

B:Hi, A

A:Hi.Let’s go.

A:Let’s park our bikes here.

B:No.Look, here’s a sign.It means“No parking.”

A:But where can we park the bikes?B:Look, there’s sign“P”over there.Let’s park them over there.

A:Does the sign”P”mean“Park”?

B:Yes.You’re right.

【思考】英语作业的布置要着眼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适应力, 积极创设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 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社会角色”演练中既长知识, 又增才干, 既高效完成课本学习与语言训练的任务, 又切实增强处事能力。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时, 不仅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回忆标志的贴放位置、标志的指示含义, 还要解说标志。在分组排练对话时, 学生情绪高涨, 这样不但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有话可说,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逐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学会与人合作。

四、创造生活

【作业4】当学生学完6AUnit1这一单元后, 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标志, 并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张贴。学生的创造力很神奇, 设计了很多新颖有趣的标志, 如:“禁止踢门”-“No kicking”, “不要浪费 (水/电) ”-“Do not waste”, “不要采摘 (花朵) ”-“No picking”, “不打架”-“No fighting”, “不抄袭”-“No copying”, “禁止吐痰”-“No spitting”……

【思考】以上这些标志用语都是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的语言规律自己创造。他们将所设计的标志贴在校园, 教室的各个适合的地方, 既达到运用课本知识的目的, 又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引导他们主动遵守学校秩序。这样的作业,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带着思想问题去学英语, 促成学生明是非、辨美丑, 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让英语教学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

创新作业形式提高练习实效 第8篇

一、减负提质一相逢何必曾相识

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本着惜字如金的思想,精心设计练习,删除无用的练习,作业内容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更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符合减负的要求。作业体现启发性、典型性、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发展。

第一,作业内容精练化。首先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要从全局着眼,各学科利益着想,既要考虑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量,又要考虑其他科目的作业量,要以适量性为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小学高年级数学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25~35分钟,中年级不超过15~20分钟,低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其次教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注重本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即所谓的立竿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努力做到精练、巧练、趣练和有针对性地练。同时,也要注意在布置的作业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硬件作业,又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兴趣等软件作业。

第二,作业布置层次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具人性化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作业布置的层次化要求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本人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采取了“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对他们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较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中等生采取了“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采取“从知识难点着眼、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以下是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级:(1)7.4×72+7.4×28(2)(1.25+2.5)×8

☆☆级:(1)7.4×99+7.4(2)7.4×10.1

☆☆☆级:(1)7.4×5.6+7.4×5.4-7.4(2)7.4×7.2+0.74×28

二、紧跟兴趣——万紫千红总是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作业设计时,如果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促使他们知情合一,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如,学习“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让学生用这单元的知识把同学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其他同学猜的作业。3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合数的一半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1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小的质数是()。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3221652”这个号码,按照猜出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同学,他们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在“乐”中求知。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因此,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小明的一天》:今天早上7(),小明从2()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的早饭。就背起2()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的小胖子东东,和他一起到了学校……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设计游戏类的作业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完“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还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性的游戏性作业,把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向社会收集、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从而完成作业。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

三、贴近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数学的来源,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归宿。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要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

如,在学习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后,我没有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而是要求学生(与家长一块儿)参加一次超市购物的活动,让学生经历选择物品、付钱、找钱的过程。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如下表:

然后,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长不能代替学生完成),这样使得学生首先要考虑买什么,了解该商品的单价;然后确定所买的数量;再用所学知识算出要付的钱。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学生掌握了初步的购物技能,学到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基本知识也在应用中得到掌握。

数学作业只有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使学生在“行”中求知。在设计作业时,树立开放的数学教学观念,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让作业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实践”。

四、魅力作业—柳暗花明又一村

“数学日记”是新近兴起的一项综合性作业,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睁大了眼睛看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数学日记能记录学生数学知识成长的足迹,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数学的烙印,这必将是他们终身享受数学的重要一步。下面是一位二年级学生写的数学日记:

2015年9月23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上数学课,老师提问:“4.90元和4.40元哪个大?”我想出来了,但不敢发言。可是看到很多同学都举了手,我也举了手,而且举得很高。这时,老师看见了并点起了我,我有点紧张,但我还是大胆地说:“4.90元比4.40元大。”老师问:“为什么呢?”我说:“4元和4元一样,9角比4角大,所以4.90元比4.40元大。”老师和同学们都给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通过这次回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退缩,只要考虑成熟,就要大胆发言,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数学日记就是生活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常常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生写数学日记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数学日记作为数学作业的另一种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认可形式单一的训练作业,没有把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因为可怕的不仅仅是学生不喜欢数学作业,更可怕的是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使他们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过数学日记这个桥梁,沟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通过数学日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五、诊断评价—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业批改的诊断性,是指教师在批改时可采取“望、闻、问、切”等手段对每本作业进行全面详细的确诊,从而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而确定相应的纠错策略,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功效。在批改时切忌单纯看答案,简简单单地打“V”“×”“不开处方,不下药”,使学生明知给某题打了“×”,但不知究竟错在何处,不能主动进行纠正,即使纠正了,部分学生还是重复了原来的错误思路,在思维上造成了进一步的混乱,使错情更加严重。而且还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发下作业只看对、错号和分数,而不去积极探究和主动改正等不良习惯,甚至出现错时抄袭别人正确作业的现象。对此,教师在批改时要改一改数学作业批改的传统做法,借鉴作文批改,可采取“眉批、横批、画线标错、画圈指示、加注指示”等方法,保证让学生一看就知道错在何处,为什么出错及纠正时应注意什么等。这样的批改,不但使学生一看就发现,一改就正确,而且加深了印象,加强了“免疫功能”,让学生体验了分析或列式正确的成就感,鼓励了纠错的信心。另外,还要在单个确诊的基础上做好对全班的会诊。根据会诊发现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缺陷书写详细的批改摘记,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还可以采取以师批为主,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信息”的纵横交流,培养学生“自诊、自疗”和“互诊、互疗”的能力,养成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观急需转变,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验,生命得到发展。精心设计和布置优质的数学作业才能使数学教学给学生们插上一对理想的翅膀。

数学作业的布置形式及管理 第9篇

一、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 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具体的训练任务,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 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让学生盲目地把教科书上的题或练习册上的题从头到尾全做一遍;不要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随便布置;要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个别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作出规定: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或是做错一题, 重抄两遍题。这种布置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 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这种惩罚性的作业不仅无益, 而且有害, 它让学生厌烦做作业, 学生在这种心情下做作业, 甚至可能错得更多。所以, 只有当学生明确了某项练习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并把练习当作一个逐步完善知识的过程时, 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作业分量和难易要适当

所谓分量要适当, 就是要遵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 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作业量过多, 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作业量太少, 也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所谓难易适当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的, 课外作业的难易程度, 应是学生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 但又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作业太难达不到训练目的, 会导致学生的厌做情绪;作业太简单又不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拓展思维的能力。

三、作业有统一要求也有所区别

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 除人人必须完成的统一要求外, 应有一定弹性。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 可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作题, 由学生自愿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少量补漏性的作业。当下, 课外作业量大质差, 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把学生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机械重复练习上,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反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降低教学质量, 是必须纠正的。有的教师对练习题不加精选, 对学生不加区别, 书上的题一律按顺序全做, 甚至还要外加市场上以营利为目的的、粗制滥造的习题集之类的东西, 完全失去了作业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四、对作业方法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质量, 与教师布置得是否清楚有很大关系。题目抄在什么地方, 要不要空行, 要不要写竖式, 要不要写验算, 这些具体问题, 教师都要一一交待清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最好是边交待、边示范、边让学生模仿, 教师边巡回检查一遍。课外作业的主要特点, 就是在于它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因此, 教师应指导有关的作业方法, 如先复习后做题, 怎样审题, 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怎样自我检查, 怎样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等等。作业的布置形式有许多种, 不一定非得在作业本上写写算算才称得上是作业, 教师完全可以把制作学具、预习新内容、到商场购物、认识人民币、观察小区楼房信息等等作为课外作业去布置, 这样的作业形式能把单调的技能训练变得生动活泼, 使学生高高兴兴地练, 练中有乐。

五、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1.按时收齐, 及时评改。作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果不及时收齐、评改、发还, 那么完成作业的积极意义也就没有了。

2.严格要求, 认真评改。学生的作业本, 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和学风的一个重要依据, 教师要建立明确的作业规范, 并在实施中严格要求学生。如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要清楚、整洁, 格式要正确;要细心, 计算要准确;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独立完成, 不抄别人的作业;教师评改后, 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订正等。学生的作业本, 也是反映教师教学态度、教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求学生按时交, 教师自己就应按时收齐、及时评改和发还学生;要求学生书写清楚、整洁、正确,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就应有示范性。

3.分析错误, 找出对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能简单地仅让其纠正, 而要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以后怎么不再错?是不是教师教学上的失误?还是学生对某个步骤模糊不清?等等这些方面, 都是教师该分析的。教师在批改作业的同时, 可以做一个错题收集卡, 对错误的类型、错误出现的频率等作详细的统计, 再进行分析, 找出对策, 以便解决。

4.做好讲评, 激励学生。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去讲评, 讲评的重点可以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 指出他们的作业好在什么地方, 这对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激励作用;二是订正普遍性的错误, 指出共同性的问题, 提出要求, 加以改正。

六、几种布置作业的方法

1.按教师要求自编自练。由教师出示编题要求, 学生按要求设计课外作业。如学习“位置”后布置作业:拿3张小楷纸分别标出行与列;取出第一张纸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5~10个, 再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取出第二张纸任意地画一个多边形, 用数对表示顶点的位置, 然后将这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和向上平移3格, 再用数对表示平移后顶点的位置;取出第三张任意地画一个景物方位图, 景物不少于5个, 并说出3条从一景物到另一景物的路线。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主参与作业内容设计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归纳单元重点的能力。

2.按内容要求自编自练。在讲授完一节内容后, 根据重点让学生独立地自编自练。如在学习“倒数”后归纳重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作业就根据这3个重点编题, 如学习稍差的学生会编“给出几个数, 再写出它的倒数”这类题;学习稍好的学生会编判断题、填空题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防止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 又能使全体学生都有可能完成合理的作业量, 尤其是后进生与优等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学生之间互编互练。让学生按内容要求出题, 大家一起练习。如“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课堂结尾时, 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道作业。

生1:测出欧亚牛奶盒的长、宽、高, 再计算它的表面积。

生2:量出无盖粉笔盒的长、宽、高, 再计算它的表面积。

生3:一家公司要在饼干盒上贴商标纸, 这个饼干盒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6厘米, 上下面不贴, 一百个饼干盒要贴多少平方厘米的商标纸?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设计作业,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优秀的设计在学生之间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同桌之间互编互练。每张桌子好差搭配, 好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给同桌编一套课外作业, 内容要符合本节课的知识。第二天再由出题者带领同桌一起批改、订正, 产生疑问时教师再作指导。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后, 同桌编题:爷爷有60岁, 爸爸比爷爷小1/2, 爸爸是多少岁?有100张桌子, 椅子是桌子的3/5, 椅子有多少把?一个数是18, 比它大1/3的数是多少?同桌互编互练, 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互相发现对方的知识遗漏, 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初中语文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 第10篇

一、培养兴趣性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学生提供多练的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 学得主动, 学得积极,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可以设计几样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一) 充满想象力的文章才能真正吸引读者的眼球, 同时也能使读者把想象力和感情都融入到文章里。

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特别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了《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后,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 想想游行结束后会发生哪些事, 然后进行续写, 以此来延伸发展课文内容, 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二) 宋代画论家郭熙说: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根据古诗词或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古诗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使至塞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是一些“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佳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布置作业, 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用一幅画来完成作业,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更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三)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学习, 对于青少年学生精神的提升、

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以及文学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 在潜移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学习者受用无穷、终生受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教学中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与音乐相结合, 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灵感。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 陶渊明 (东晋) 的《饮酒》等诗词之前, 将语文作业的预习布置为会唱此歌,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作业。

二、关注社会热点调查作业

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为我们的课堂设计提供了广大的空间。这种作业, 从内容方面来说, 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社会中的焦点问题, 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 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 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例如, 学完《喂, 出来》, 我让学生及时作了一个调查, 看看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你认为怎样解决更有效, 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这个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经历,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比千百次的说教更有效。

三、交流研讨性作业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但是语文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 授课时如果设计一些交流研究性作业, 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了《藤野先生》、《故乡》之后, 我布置给学生一道交流研究性问题:造成民族劣根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落后就要挨打”?虽然论题较大, 但学生乐意参与, 加上教师的指导, 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

四、综合运用性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时间的紧密结合。在作业实践中, 我们可以把地理、生物、音乐、思想品德、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 使它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 使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巩固语文知识, 发展语文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五、培养能力性作业

授课过程中需要学生课前搜集教学中需要渗透和了解的一些资料, 尤其是课文里有许多著名作家的“怀旧”之作, 那些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特点的节日, 就常常是他们“怀旧”的寄托。这些作品与节日也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的最好教材。例如教学《春酒》、《端午的鸭蛋》等课文之前, 布置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民俗、影像、图片等资料, 教学时结合这些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主动求知, 学会合作, 学会搜索信息, 还能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所以,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只要老师心中装着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 相信学生一定会喜欢我们的作业、会爱上我们的作业。

(编辑:李敏)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 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 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在教学中, 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 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形式 第11篇

一.课前准备类作业和阶段性作业

1、课前扩展性学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上网查寻、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开始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需要查阅的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信息资料),搞好课前预习。例如学习冰心的《荷叶》,可以设计题目如下:上网了解冰心老人的身世及文学作品,阅读其《繁星·春水》,并要求把上网查找到的与课文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资料下载并共享;也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文中的“花”、“芽”、“果”蕴含着什么意思?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还可以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

2、课堂学习类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注意相关的背景知识,示范完成作业的策略,或提供有助于简化学生作业的框架。教师为学生提供框架的方式有:提供需要的信息,帮助构思怎样达到作业要求。如果要求学生阅读,教师可以总结大意,阅读时提醒学生加强理解,教给学生理解的方式(概括、做笔记、批注、自己提问检测是否理解等),或为他们提供预先组织好的方式,帮助他们按预定方法学习材料。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写出部分提纲或笔记的框架,让学生在阅读时填空补充完整。

3、学后反思性作业。学后反思是学习者思考自己的学习活动,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决策、情感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反省和调控的过程;是学习者提高自我察觉、自我评价水平,促进学习能力发展并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重视这种学后反思式的作业,为学生积极创造反思的条件和情境,并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例如学了《爱莲说》,同学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我特喜欢……”的句式写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所借之物与所言之志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注意新意。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言语一语言智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4、学后巩固性作业。比如文言文教学中多用背诵、解释、翻译等记忆、理解型作业,应用型的作业似乎不太多见。其实,这类作业还是可以设计的。例如,有些文言词的古义仍然活在今天还在使用的一些成语中,让学生以古证今,由于语言环境已有变化,所以也是一种迁移(应用)。如:

名存实亡—暮而果大亡其财

奔走相告、走马观花—双兔傍地走

痛哭流涕—临表涕零

抱恨终身—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

休戚相关—休浸降于天、不戚戚于贫贱

5、课后延伸性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后,可以结合中华古诗文背诵活动,设计如下题目:自古以来,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象里就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象征,中国人尤其喜爱月亮,诗人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这首词里诗人用“蝉娟”代指月光。请你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找一下,人们还常用哪些词来称呼月亮?注明作者、出处、原诗句,也可以辑录有关咏月的诗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

6、阶段性积累性作业。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建立几个本子,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老师要指导学生作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7、阶段性练笔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三至四篇日记,一篇周记。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日记的内容,如: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改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能记成生活流水帐,这是学生写日记常犯的毛病。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发在班报或校报上,并推荐给相关杂志,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没有乐趣,是谈不上收获的。

这样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作业,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大多乐意完成。其实这样的作业,目的也不在于寻求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改变学生片面依赖老师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表演表现型作业

1、表演型作业。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戏剧或展示等形式亲自演一演,能够使学生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在自己的生活感受,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例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表演课本剧,可以使用道具,配上音响效果,小组合作完成。

2、创编性作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注释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或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等。例如《陈太丘与友期》作业设计:

a.归纳所学重点文言虚、实词;列出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下节课与老师、同学讨论解决。(运用内省智能)

b.以“假如陈太丘友听了元方的劝告,那么……”或以“假如我是元方”为题,写一篇短文。(运用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

c.演一幕《陈太丘与友期》短剧,可以使用道具,配上音响效果。小组合作完成。(运用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

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至少有两种智能可得到开发:朗读课文、编写剧本,能使学生语言智能得到锻炼;表演课本剧,可让善于表演,具有身体运动智能优势的学生显示他们的才能;学生在音乐、音响的选择上,可展示他们对课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用绘画、舞台设计等作业形式,能使学生感受色彩、感受空间的才华得以施展。而教师用“假如……那么……”这样演绎推理形式向学生提问,则培养学生数理逻辑思维。

3、表现型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文字描述,简要地画出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搞清文章的条理,理解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例如学完周敦颐的《爱莲说》让学生画一幅他心中的莲花。对文辞优美,朗朗上口,极富童真童趣的课文配上自己喜欢的曲调,编成童歌童谣唱给自己的家长(好朋友)听。比如有些文章,本身就是词,而且早就有乐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兼葭》(《诗经》)、《武陵春》(李清照)等,对于这些可以直接学唱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学唱的作业。

三.专题搜集和社会实践型作业

收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对学生来说,收集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他们必须经过查阅、筛选、整理等步骤,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通过这样的学习,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例如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完成“学生乘坐公交车让座状况调查”的课题。事实上,这份在假日布置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作业,效果相当理想,最后在假日作业展示活动中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学生为完成这项作业,通力合作,积极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并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共同建立与课题有关的学习资料包,实现资源的共享,享受合作带来的成果和乐趣。

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能把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促进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它又可以分为知识实践型、生活实践型、劳动实践型等作业。

总之,立足教材,布置学生个性化的预习作业和阶段性作业,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让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多样化 第12篇

1. 小学语文作业形式

1.1 合作式作业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学会合作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一加一不止等于二,在合作过程中,两者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合作,可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如在学完《信用卡》后,我设计了一项学生与家长合作的作业:先由学生向家长复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让家长带孩子实地观察,通过去银行办理信用卡、刷卡购物等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信用卡的有关常识,了解信用卡种类繁多、图案精美,知道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信用卡,知道了信用卡的有关章程、办理方法、使用方法等,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关于信用卡的知识,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由于家长的共同参与,又同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很高,态度也特别认真。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则可采用共同搜集资料、共读课文、同演话剧等方式。而师生合作更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在合作过程中,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们,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1.2 个性化作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语文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更要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在当今社会没有一技之长是无法立身的。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新颖别致的作业。如教完课文《小镇的早晨》后,我让喜欢朗读的同学配乐朗诵课文,让喜欢绘画的同学把课文的内容画成一幅画,让喜欢写作的同学模仿课文写一篇作文《校园的早晨》,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各取所需,学习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特长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2. 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的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挖掘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地完成任务。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他不会把作业看成负担,而会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以及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例如,在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为了体会诗的意境,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学生们的热情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4. 设计层次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个班的学生受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要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一改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下层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难度系数呈阶梯状的作业,并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均得到充分发展,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的一般做法是:将每次作业任务分解为“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三类,供学生自主选择,允许优秀生不做基本作业,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试做选择作业与超额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果子”。

5. 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简洁性

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能力也越高,这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误区。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地写、机械地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寓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的开放性、实效性作业。

参考文献

[1]张洁.小学语文作业之我见.

[2]唐灵利.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上一篇:走进江西下一篇:深度信息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