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2024-05-23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精选12篇)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1篇

1 综合运用系统性的管理方法, 优化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生产要素是指人们创造某项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要素。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主要指投入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诸要素。而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主要指对上述资源进行计划、供应、使用、控制、检查、分析和改进等管理过程。实现这些生产要素的优化管理, 对保证施工项目各运作环节的正常运行, 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性质上, 这些要素具有相关性、环境适应性、集合性、目的性等特点。因此, 在管理中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 综合运用系统性的管理方法, 强化其管理。

一是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管理。一项建筑施工涉及到的生产要素极为复杂, 如果不加以配置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 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关键。首先, 合理、科学的分配生产要素。在各生产要素的配置上, 以“科学规划”为统筹, 以“精打细算, 保障重点”为前提, 坚持总体平衡和临时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区分先后主次, 权衡轻重缓急, 形成的一种科学、规范、能体现要素生产价值的分配机制, 体现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其次, 适量、适时的投入生产要素。周密计划, 对工程项目各环节中生产要素的实际、实时需求适量、适时的安排生产要素的投放, 促进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平衡, 保证各施工环节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施工建设项目是一项动态性的组织活动, 各生产要素的管理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中, 应从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的约束性管理模式, 向生产现场以班组为基本管理组织单元的自我改善的管理模式下移, 从对生产要素的静态控制转向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 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 使之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提高管理效益。

三是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管理。西方经济学认为, 对任一既定的产品, 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 组合在没有达到最佳比例时, 增加相对较少的那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产量会以更大数量增加。因此, 在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中, 可采取该原则, 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 适当搭配, 以发挥生产要素的整合、协调作用, 提高建设效益。

2 准确定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交叉点, 促进三方利益得到保障

任何一项建筑施工工程都是建筑施工单位、建筑投资方和业主三者利益的结合体。这三者是推动和实现建筑施工能够实现的三大主力, 建筑投资方负责进行资金的投资, 建筑施工方进行建筑的施工建造, 而业主是最终的使用者, 也是所有费用的承担者, 这就导致三方有了利益的冲突也有利益的一致性。协调好三方的管理和矛盾, 是建筑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目前, 从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 施工方与业主方、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交叉点主要体现在:对于建设施工进度的把控;对于建筑施工投资费用的监控;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的监督;对于安全施工建设的管理;对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管理;对于项目施工信息的管理等等, 具体的协调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 加强合同管理。合同是一切建筑施工的参照标准, 任何利益的冲突和项目的建设都必须要完全依据前期订立的合同内部的条款。因此, 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参与项目管理之前, 必须对合同的条款进行仔细的研读, 反复分析条款内部的每个细节, 确保完全熟悉各个合同细节和条款, 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其次, 建立良好的关系, 加强与业主、建设单位之间的信任。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参与单位中的利益相关者, 为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应采用一定的公共策略, 与业主、建设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培养彼此的团队精神和信任意识, 有效化解、协调项目实施进程中的摩擦和冲突, 实现项目利益各方的共赢。

最后,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及时解决项目管理的交叉矛盾问题。施工方与业主、建设单位之间缺少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导致彼此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 除了会议、行政指令系统等交流平台外, 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促进三方加强沟通和交流。使三方均能及时了解项目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项目管理交叉矛盾问题, 从而共同商讨、协调, 解决矛盾, 实现彼此利益。

3 建设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最直接的手段。首先需要聘用具有一定项目管理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 其次, 要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理论培训和外部参观学习;最后, 还要定期进行管理人员的调整, 以发挥每个管理人员的最大价值。此外, 为了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脱的现象, 需要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 一旦出现管理问题, 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结束语

总之,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参与其中的管理人员, 全面提高建筑项目管理, 增强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 关键还是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 管理能力强, 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项目管理团队。要组织管理人员不断的进行理论学习, 吸收和优化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 并与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相调和, 提出最优化的项目管理方案。此外, 加强建筑项目管理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希望广大的项目管理人员集思广益,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和研发的队伍中, 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4)

[2]陈文彬.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4) .

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第2篇

一、工程建设的概念

工程建设指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等项目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是形成国家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建设工作的总称。建设工作包含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投资决策活动以及征用土地、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

建筑活动指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及建筑装饰装修活动。

二、工程建设程序的概念

工程建设程序指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及环节相互衔接的顺序,它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

工程建设的特点为社会化生产,产品体积庞大,建筑场所固定,建设周期长,占用资源多。

上述特点确定了工程建设必然存在着一个分阶段,按步骤各项工作按序进行的客观规律,如人为将工程建设的顺序颠倒,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三、工程建设程序阶段划分

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各包含若干环节。

1. 工程建设前期阶段

决策分析阶段是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考察和对工程项目进行选择,决定其投资效益。其内容包括了:(1)投资意向:合理的投资机会,产生投资意

愿,工程建设的起点,必备条件。(2)投资机会分析:初步考察和分析,决定是否作进一步的行动。(3)项目建议书:将投资机会分析形成书面文件,便于分析,抉择,主管部门和计委审批后进行下一步工作。编制项目建议书及送审,向规划部门申请选址意见书,向国土部门申请用地预审并上报县政府用地审定,征(收)地和拆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送审,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送审,编制地质灾害报告及评估。(4)可行性研究: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提出该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性意见,经有资格的咨询结构评估确认后进行下一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送审。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5)审批立项:报主管步门审查,予以立项。(6)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收集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工程勘察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案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方案设计规划报建,民防报建、消防报建,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绿化迁移许可,编制项目总概算及送审,申请投资计划。(7)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工程施工、监理单位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申办《工程施工许可证》。

2. 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内容为勘察、设计、施工创造条件所做的建设现场、建设队伍、建设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了(1)规划:在规划区内建设的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或村庄、集镇规划的要求,其工程选址和布局,必须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村、镇规划部门的同意、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要依法先后领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方可进行获取土地使用权、设计、施工等相关建设活动。(2)获取土地使用权:工程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国家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划拨而取得。出让的要向国家支付出让金。划拨的不支付出让金,但在城市要承担拆迁费用,在农村和郊区要承担补偿和安置费。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也必须先由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然后再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给建设单位或个人。(3)拆迁:要获得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拆迁。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签订书面协议,被拆迁人必须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拆迁人对被拆迁人依法给予补偿和安置,对违章建筑及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被拆迁人和使用人,则不予补偿和安置。(4)报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审批通过立项后,持工程项目立项批准文件、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资料向当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进行报建。未报建的工程不得办理招投标手续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接该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5)工程发包与承包,工程发包与承包有招标投标和直接发包两种方式,国家提倡招投标方式,并对许多工程强制进行招投标。

3.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以及保修、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文件是制定建设计划、组织工程施工和控制建设投资的依据。设计与勘察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工作必须在进行工程勘察,取得足够的地质、水文等基础资料后才能进行。

施工准备部分包括了施工单位熟悉,审查图纸,向下属单位进行计划、技术、质量、安全、经济责任的交底,下达施工任务书,准备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建设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申领施工许可证,未取得施工许可证不得擅自组织开工。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自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开工,如不能开工可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三个月,否则施工许可证作废。

工程施工:将工程设计物转化为建筑产品的过程。

生产准备工程施工临近结束时,为保证建设项目及时投产使用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如:招收和培训必要的生产人员等。

4. 工程竣工验收与保修阶段

(1)工程竣工验收;(2)工程保修:在保修期限内,承包单位要对工程中出现的任何缺陷承担保修与赔偿责任。

5. 终结阶段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监理体系;问题;建设;质量;措施

建筑监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建筑监理体系,需要做好多项工作,比如确定正确的监理人员,改进监理措施,加强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等等。提高建筑监理的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加强建筑监理体系的建设,不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还可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下面笔者分析了我国建筑监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以供参考。

一、我国建筑监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强

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这会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市场的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但是,在我国一些地区中,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建筑市场在监管的过程中,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使得安全监管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大大降低了监理的效果。还可以一项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素质比较差,使得监理部门形同虚设,还有的监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违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加大的降低了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

2、监理部门的约束能力有限

很多建筑企业对监理工作并不重视,而且对监理部门下达的命令并不执行,也有的建筑单位,管理人员会直接干预监理工作,极大的削弱了监理部门的约束能力。监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其对施工现场有着重要的管理职权,但是由于个别建筑企业管理者素质不强,使得监理部门的约束与管理能力无法发挥。

3、监理体系存在很大漏洞

监理部门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构成,为了使监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理体系以及监管制度,但是我国一些建筑企业中,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监理部门也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加了建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概率。

4、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快,而且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加强建筑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而且对监理队伍的建设也没有进行优化,使得监理人员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另外,由于监理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并不高,所以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很多监理部门只是挂着名号,缺乏实际意义,监理队伍的素质也越来越低。

二、监理完善建筑建立体系的重要性

1、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之前,监理部门首先要评审施工计划,如果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提高了施工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监理人员还要时刻检查建筑所用材料和设备,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要求,这就会大大减少了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还能及时发现运转不良的机械设备,将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2、建筑监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安全

监理部门可以客观监督和审核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这就可以提醒施工单位改用更为安全的施工方法或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这就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三、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筑的措施

1、明确监理目标

当施工单位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验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明确的监理目标。建筑监理的目标要能反映施工现场的情况和特点,还要结合业主提出的要求来制定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方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措施来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保证建筑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责任制度要更加完善

监理建筑监理体系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总结以前的工程质量问题,很多实例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责任制度去约束施工人员,懒散怠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就是监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不符合规范操作不能被及时制止,这就为以后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关于建筑监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必须要加以完善,做到责任实名制,谁出现问题谁负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监理质量。

3、加强对建筑用材的监管

建筑用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只有使用高质量的建材才能建造高质量的工程,众所周知,一个工程所用的材料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有很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的行为所导致的,因此质量监理部门要时刻严把材料质量关,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防止材料的过度积压在施工现场,更不能使得缺少材料而导致工程进度减慢的现象发生。

4、加强技术指导力度

首先监理人员要具备审阅施工图纸的专业知识,因为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如果监理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难以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问题。监理人员有责任对施工图纸进行问题纠正,配合设计人员修改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减少和杜绝因为图纸的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然后就是监理人员要注重施工人员的素质,因为所有工程项目,人为因素始终都不可忽视,比如使用同样的材料和工具,素质较高工人的施工质量肯定要比素质较低工人的施工质量要高。

5、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

在建筑工程完成之后,为了确保建筑在投入使用之后不会出现重大问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检测、评审和验收。验收工作小组成员一般来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企业等部门,这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工作,各部门的人员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认真负责的逐项检查,如果发现问题,绝对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只做简单处理,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待整改完工后,各部门确认无误后,监理部门的负责人制作质量评估报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可以降低建筑施工出现安全施工以及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出有效的监理措施,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李宇志.工程质量监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26~128.

[2]李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思考[J].现代工程技术.2004(5):65~68.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 第4篇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内容

当前, 正规的施工企业普遍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运营, 在每一个项目的全周期中, 项目管理的工作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安全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不过在一线的现场施工中, 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重点则是:

1.现场成本管理。主要是现场投资的控制, 包括工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的材料费、周转费, 施工机械设备的租赁费和使用费用, 员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 以及为员工生活提供供应与保障所花费的基础设施的费用。一般施工企业在这项中偏向于材料购买费用、设备租赁费用和人工费的管理, 往往在材料周转费用 (运输及存放费用) 、设备的维修费用等方面的管理有所忽视。

2.质量管理。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必须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依靠的应该是施工企业自管与监理单位的专管的双重监督。按照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规定, 执行各项质量保障措施与监测检查措施。尤其是建筑材料的入场验收质量的把关和重要工序工艺施工质量的现场监督这两大方面, 十分容易出现腐败与渎职, 需要严密的监督。

3.进度管理。主要指的是现场工期进度的安排与调整。毕竟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多变, 可能一个沉降监测发现的问题, 就会导致工期耽搁数日。为了应对这样的突发状况, 必须预先就制定好的相应的补救方案。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就是气候与供应链。北方冬季冻土影响、南方洪涝影响等气候会大大影响工期进度, 必须预先就考虑在计划之中。同时, 供应商, 尤其是材料供应商及其次级供应商的及时供货也是持续施工的保证, 对此要有专门的针对供应保证的管理。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1.土方工程现场管理

土方工程中最为容易出现事故与损害的是基坑支护工程。最常用的基坑支护是喷射混凝土土钉墙。其工艺是采用φ20的土钉, 以一定角度从边坡钉入土层深处, 在边坡表面挂系钢筋网层, 然后在其面上喷射混凝土。

在土钉墙施工中, 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1) 土钉的长度至少要达到基坑深度的0.5倍, 垂直放坡时, 必要的可以采用基坑深度1.2倍长度的土钉。土钉外露端与钢筋网钩卡处, 要保证点焊牢靠。土钉间距最大不应超过2m。当垂直放坡时, 土钉与基底地面水平夹角应在5~15°之间, 比例放坡时, 可以适当调整到15~25°。

(2) 护面混凝土层, 为喷射混凝土, 凝固养护后登记不低于C20。土钉钻孔注浆强度登记不低于M10。表层钢筋网片的网格间距一般以200×200为佳。土钉钢筋选用HRB400级, 较为稳妥。

(3) 当基坑深度较大时, 为了控制变形均布墙面受力, 要增设支撑点, 常用的方法有坑内支撑与坑外拉锚。坑内支撑多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支撑的连接可采用现场焊接与高强度螺栓连接。建议尽量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避免现场作业, 大风、寒冷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浇注强度不低于C20。

2.钢筋工程现场管理

在钢筋的入场存放、加工、使用管理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钢筋入场验收, 应出具认可的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单, 入场后按照品种、规格、供应商分批堆放。进行复试后, 挂明标识, 注明产地、规格、材质、数量、复试报告编号、质量状态 (是否合格) 。堆放场地应有一定坡度, 以利于排水, 场地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 防止积水。

(2) 钢筋使用前, 常进行一些简单加工, 最常见的是弯曲。热轧光面圆钢筋 (盘条) 进行弯曲时, 小于90°的, 弯角内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125~140°弯曲的, 弯角内直应为钢筋直径的4倍以上;作180°弯曲的, 弯角内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2.5倍。冷轧带肋钢筋 (螺纹钢) 通常为热轧钢筋加工而来, 本身已经过冷作加工硬化, 强度大、易疲劳折断, 如需弯曲加工, 弯角内径应适当加大, 尽量采用设备进行弯曲。

(3) 钢筋安装时, 应注意转角墙等位置, 水平筋要以连续的折弯通过。上下相邻两排的水平筋要交错搭接, 梁柱插筋至少要有两道箍筋定位。转角墙端部水平钢筋要以斜纵筋进行锚固。在电线线管、线盒预留处, 钢筋网设有洞口, 应以钢板盒等在该位置点焊固定, 留出洞口, 其余钢筋绕开洞口, 洞口超过300mm的, 可以设置附加筋焊固。钢筋搭接至少有3点绑扎, 搭接端部绑扎位置距离端头>30mm, 墙体水平筋搭接量应该>500mm。

3.混凝土工程现场管理

混凝土施工管理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水平施工缝浇筑高度<3m时, 施工缝留在楼板底向上15~20mm处;浇筑高度≥3m时, 施工缝留在楼板底向上25~30mm处;均保证剔除10~15mm的软弱层后, 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向上5mm处。对施工缝进行仔细清理, 清除施工缝表面浮浆、油污, 冲洗至看见缝底石子, 清理外露钢筋上所粘灰渣、污物。柱下水平施工缝在距柱边线5mm处用砂轮机切出5mm深的切割线, 柱顶水平施工缝在标高上5mm处在柱面上切出切割线。在浇筑之前, 在施工缝底部铺30~50mm与缝底混凝土成分相近的砂浆, 用于保证强度的过度。

(2) 浇注完成后, 在12小时后对混凝土浇水并覆盖养护, 覆盖可以采用防蒸干的塑料布, 或者用透水的麻布片覆盖并定时浇水, 保证湿润防裂。冬期养护, 在塑料覆布上加保温层, 利用混凝土水硬放热进行保温防冻。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注前, 应在易冻位置埋设塑料布包裹的测温传感器。楼梯养护, 采用木模板或者竹胶板, 梯角处一般设10mm圆钢防裂损。

4.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

文明施工是属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中的一个建议性的要求, 同时也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实施文明施工, 有以下方面的管理措施:

(1) 施工机械停放场地、施工材料堆放场地、临时运输道路、临时水电线路要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建造现场防护设施及标识, 危险地点要用围挡、围墙、遮挡网进行防护。在市区的主要路段要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 其他地点的工地围挡高度要达到1.8米。

(2) 要保证施工场地的道路通畅, 设置排水系统, 防止积水导致现场泥泞, 如果只是临时道路也应该要用细沙石填平整。现场设置专门吸烟场所, 禁止随意吸烟。建筑材料与设备要定点堆放, 并且堆放整齐。

(3) 施工现场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划分清楚。员工宿舍应保证临时板房结构稳固, 内部设施齐全。设立值日制度, 保障生活区整洁。淋浴与厕所等场所应该保持卫生整洁。建立消防制度, 明确消防责任, 配置灭火器, 定期巡查。

三、结语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5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建筑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不达标、各项资源浪费、费用严重超支等问题,这些主要是由建筑项目管理的不合理引起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质量也令人担忧,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建筑项目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为了保证建设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下面就针对我国目前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状态来探讨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管理,提高工程效益。

1. 目前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建筑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成功实施完成,必须要有足够完善的体制,这是工程实施管理的支撑和保证,管理体制相当于是建筑项目管理的“心脏”,只有体制健全了,整个项目才正常健康稳定地走下去。当前,个别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专门设置管理机构和部门,同时也缺乏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条件下,管理效率低下是毋庸置疑的,严重的将影响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完成。

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和意识不强

在市场经济下,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迫切需要创新的`管理思路。但是现如今有些建筑产业还没重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对这方面的意识非常薄弱,如果不重视管理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想取得成效是很难的。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水准,就必须具备先进科学的管理观念。

2. 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效益

2.1 建立完整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协调配合,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这就需要管理部门保证为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提供齐全的硬件设施设备,为工程管理项目的建设准备好外部条件。只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进行,不打马虎眼,才能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益。

2.2 优化资源配置

建筑项目管理的实施要运用各方面资源,比如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就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相关资源能投入到相关的建设实施中。任何一个项目,在实际的实施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只有各方面资源能够保证提供到位,才能对突发意外做出很好的反应和处理。首先要做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的人才,为了避免人才浪费,必须做好人力方面的准确分布,做到各项工作合理分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同时还不能忽视资金和物力方面资源的优化。

2.3 项目管理中注重安全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时候,应该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加强监督,避免事故。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施工方案的审核,任何一种施工方案都有一定的安全系数,我们在正式施工前企业各部门必须集体协商一个最优的方案,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只有安全方面得到了保障,工程建设才能稳定的进行,从根本上保证效益。

2.4 建筑企业应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合格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1)非常熟悉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和制度 ;(2)富有责任心:加强监督,一旦发现建筑工程违规违章操作,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且时时做好事先安全隐患排查,尽最大限度地努力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3)良好高效的沟通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整个项目实施中要起着很好的连接作用,因为他们往往要负责各个方面涉及各个程序的运行工作,所以做好沟通,传递的信息准确到位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企业为了提高整体效益,应鼓励赞助工程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定计划地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时掌握工程管理的最新动态和知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能力,需要找时间找机会组织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对向同类型成功企业学习优秀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也不可忽视,每位管理人员在其工作过程都担任着重要角色,认清自己的责任和地位也非常作用,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整个管理过程才能行云流水般顺利进行,工程建设的效益才会得到保证。

2.5 要使用标准化管理手段进行建筑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对工程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进行降低,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变得简单 [1]。标准合格的项目管理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变得更加的有规律有秩序,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工作效率。在标准化管理手段下,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的管理流程有比较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对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和工作进行透彻的了解,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这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效控制了建筑工程建设成本。

3. 结束语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6篇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智能建筑建立在建筑自动化系统基础之上,将计算机、通信、信息等技术与建筑艺术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对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为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具有高效、节能、舒适、安全等突出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智能建筑在我国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是建筑市场的大势所趋,也是建筑行业中的新“经济增长点”。作为一个发展快速的新兴行业,智能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稀缺问题突出。

一、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办公和居住的建筑环境更高层次的追求,推动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拉动了对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智能建筑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已达到百万,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然而,建筑智能化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未经任何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专业技能水平低,其中,高级工所占比例不足2.4%,技师所占比例不足1%,高级技师所占比例更是不足0.3%。

根据市场调研,近三年内长三角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将需要10万人左右高职层次专业人才。在建筑智能化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及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随着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持续发展,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正是借助于这一有利时期,为满足上述市场人才需求而设立的。该专业依据长三角地区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依托行业背景进行专业建设,以便更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定位明确是专业发展的关键,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企业“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组建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发展变化情况,考虑所开设的专业须符合三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结合学校的定位与发展规划,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新方法构思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能在智能楼宇系统的投资、设计、施工、管理、开发部门等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应工程生产、管理第一线要求,满足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适应市场,积极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只重视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提高;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只重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将会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脱节,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程改革。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基础,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在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工作过程和内容进行广泛了解、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施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建课程,构建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和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体系,以岗位能力标准划分学习领域,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特点,运用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工作逻辑为基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选定核心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开发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题,以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体现校本特色。

四、名师引领,校企互动,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专业负责人***老师,设备工程系主任,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常州市“双师型”骨干教师,常州市“831”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设备安装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楼宇智能化(安防布线)项目”专家组组长、裁判长,常州市创新协会主任。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教师,成立创新研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为专业负责人,专业老师作为成员,通过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等方式,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同时应积极从企业及高校积极引进师资,充实教师队伍。一方面对没有企业经历的教师都先后派遣到企业进行了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对企业引进的人员送入高校进行委托培养。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凡是从高校进入学校的教师全部到企业挂职六个多月以上,初步建立了校内教师与企业的对口交流和轮岗机制。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为项目化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五、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全程参与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聘请企业的有关专家,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并考虑教学上的可操作性,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组建并完善电子、电工、单片机、PLC、计算机网络和建筑智能化等实验室,以及消防系统施工、安防系统施工、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建筑设备系统施工、电工考证等校内实训基地,使之成为产学一体化的实训中心。

2.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可以选择一批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顶岗实习的骨干企业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教学实训或者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去参加实际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工作,并由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训练,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有了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使经过训练的学生到企业后不需要任何培训就能从事相关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曙光.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1)

【2】潘毅.关于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的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分析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造价,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 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 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初期以概预算管理为主要内容。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要求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各种实物定额、取费标准、估价指标等来确定工程造价。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 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 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上出于各种原因, 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许多法律法规条款没有涉及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 出现法律法规盲区, 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可见, 法制的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有效。

1.2 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与控制上, 存在观念陈旧, 思想落后, 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 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 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 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 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 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 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 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 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1.3 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由于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给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 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也应控制在限额以内。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开工, 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 对投资额度的要求, 建筑标准的把握, 装潢标准的把握, 设计深度的审查, 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 造成边施工边变更, 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 有的项目一改再改, 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 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2 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 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作, 所以必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 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要领, 使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1 健全造价管理机制

系统完善的造价管理机制是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基础, 应针对当前造价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不断予以完善, 促使造价管理机制的不断健全。首先, 应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协会, 通过协会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 促使造价管理中的行业自律水平不断提升。其次, 应健全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对造价管理中的不合理现象给予必要的规制, 以促使造价管理不断公正化和透明化, 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再次, 应充分发挥造价工程师的行业价值, 提升对造价师的认识水平, 增强对造价工程师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同时, 应给予造价工程师应有的行业发展空间, 并通过定期进行适当的培训等方式, 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 以能在建筑项目的具体造价中, 给予比较准确的造假定位, 提高造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2.2 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应不断借鉴西方国家的造价管理经验, 逐步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的造价管理团队, 以利于造价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应对造价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通过相关的参观学习等方式, 促使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并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另外, 基于造价管理中存在的职业特殊性, 应注意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增强造价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 并培养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 以在工作中能从行业发展的大局着眼, 公正、公平和透明地处理建筑工程整个造价过程中的问题。

2.3 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所谓工程清单计价, 即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 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 投标人自主报价, 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招投标方式, 其实质是最低报价中标, 而且是建立在发育完善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上的。因此, 工程量清单报价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统一的项目划分, 统一的计价方法和统一的计量单位, 各省、市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方法, 逐步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招投标方式。

2.4 严格控制变更及预算外费用支出

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有很多, 如:工程地形或地质资料的变化;犹现场开挖管线或有其他障碍物处理;土石方因现场环境限制发生场内转运、外运及相应运距变化;材料的二次转堆;无法用定额规定进行计算的大型设备进退场费用;由于设计变更造成材料浪费及其他损失;停工或窝工损失;不可抗力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严格把握变更关, 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等。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社会各界在建设工程上投入大量的资金, 如何有效利用这有限的建设资金, 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 合理、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就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叶碧红;;浅析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建材;2011年03期;

[2]柯秀芬;;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年06期;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8篇

1 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秩序还需要不断的维护和调整, 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 此外, 从单位的自评报表情况来看, 虚假的成分依然存在, 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企自身的建设都存在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所以为了改善这样的现象,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如果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建设角度来看, 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督工作已经逐渐从单位监督向专业监督的方向在变化, 这一重大的转变也使得我国的建筑监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提升。而如果想更加全面的去控制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仅仅依靠制度和法规的规范是无法达到相对较为满意的效果的, 此外这项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政府在工作中所设置的专员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监督的力度和监督的效果都无法很好的保证。此外, 很多单位自身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工作中责任意识并不是很强。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也不是十分的重视, 所以在工程检验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质量不是十分过关的产品。所以如果只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只是依靠自评和自检是很难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的。我国监理工作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在数量上相对较为稀缺, 而且在工程建设中更换监理人员的频率也比较高, 所以监理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2 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同时在建筑施工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监理单位应该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不断建立和完善监理职业保险制度,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资金的安全性, 同时也保证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利益, 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借鉴一些国外比较优秀的监理制度,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在建立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监理机制之后一定要将这些制度条款充分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 这样也是制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检验。

在对管理人员的职务分配上, 应该对不同人员的技术特点有一个相对较为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分配, 一些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员应该在管理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此外还要对认定机制加以重视, 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应该设立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监理合同面, 但是从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 还需要改进和完善,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借助订立协议的方式使得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能够得到充分的普及和推行。

2.2 加强建筑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建筑监理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发挥服务意识, 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对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此外还要有能力将这些内容灵活的应用到建筑监理工作中, 如果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去处理, 对自己的能力描述一定要客观真实。此外在工作中还要独立公正的去判断一件事物, 对于不合理的钱财不能收取, 此外还要坚守自己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监理积极的作用, 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2.3 完善健康全面的监理人员体系。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规范, 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包括十多种, 所遵循的标准规范也是十多种。因此, 为了使监理人员能够真正的了解这些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 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理体系对他们进行培训。首先, 对于新员工还没有真实工作前, 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他们加强培训, 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基础知识。其次, 要不断加强监理工程师的岗位培训。因为, 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学科有很多种, 所以必须巩固工程师在这方面的知识, 并且还要培训比较相同的专业知识, 让他们的专业水平及能力技术不断的提升。

另外, 监理单位还应鼓励工作人员不断的学习工作中的专业知识, 使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能够更上一层台阶。单位应从经济费用及时间安排上给予支持。组织监理工程师参加培训学习, 参加相关政府所举办的关于监理方面的培训, 从而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另外, 还应强化工程项目部门的自身培训, 最高监理人员要根据监理工作的进展速度, 应分期对项目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力争让他们在较为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2.4 材料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关键和根本,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直接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优劣, 因此, 建筑监理应对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承包商购进相应的建筑材料之后, 监理人员应对材料的具体明细进行了解并且做好相关记录, 根据有关规定对建筑工程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要求进行规范的监测,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砂石以及其他外加剂的使用是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的。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还应在尊重承包商购料意愿的基础上尽量倡导其使用一些高质量的环保材料, 杜绝承包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购一些劣质材料。

2.5 验收环节的监理。

当所有施工都完成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工程的验收了。承包人会进行相应的自检自评, 自检自评合格之后, 承包商会将有关数据交给监理人员进行审核。在这一环节中, 监理人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进行检验, 如果检验合格, 则表明工程竣工:如果检验过程中发现有问题存在, 监理人员应对承包商出示相关的书面建议, 待整改后进行复审。验收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监理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把关, 最终确保工程的竣工质量。

3 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要想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就必须得加强建筑监理体系的建设, 因此说, 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监理人员在具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外, 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及专业的技术能力, 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摘要:最近几年,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 同时很多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也应用在了建筑施工当中, 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一定要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监理体系,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的保证建筑的建设质量可以很好的满足施工和使用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体系,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丛林, 黄伟东.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确保建筑工程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6) .

建筑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探究 第9篇

1 建筑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施工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在房屋建设中, 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的质量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房屋工程建设中, 许多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都比较落后,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 而新技术要求新材料、新设备, 这就使得问题不断的出现, 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而且对设备、材料缺乏系统的管理, 许多施工现场都存在设备、材料随意堆放的现象, 严重影响着使用的情况, 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的限制。

2)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在房屋建设工程中,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目前的施工中, 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 减少开销, 经常选择素质能力都比较差的农民工进行施工作业, 由于他们的知识文化有限, 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还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 原本技术材料就比较落后, 这样一来, 就更加影响工程的质量。

3) 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力度不够, 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施工中,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只是在施工人员或企业内部人员中挑选几名人员作为监督管理人员, 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对建筑施工不了解, 对工程监管只是走形式, 起不到实际的管理作用, 对于建筑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发现, 使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 施工工艺、技术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 施工技术、工艺不断更新,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 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还比较少, 仍然沿用落后的工艺技术, 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 而且落后的技术也满足不了新的施工设计, 使得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过影响房屋工程质量。

2 提高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 加强对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时, 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和保证材料、设备质量。首先在采购原材料和设备时, 就要严把质量关, 采购前要明确材料的生产日期, 是否有质量检测证书, 是否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 只有这些都符合标准才可以进行采买。有时, 有些销售商为了获取利益, 对质量证书等造假, 一时很难辨认, 这就需要我们对所要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可以使用, 坚决杜绝质量有问题的材料进行施工场地。采购回的材料设备不能随意摆放, 要提前准备好放置材料设备场地, 防止随意堆放, 对材料设备造成破坏, 影响工程质量。对于施工设备, 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防止设备使用时间久而出现问题。

2) 更新施工的工艺和技术。在房屋工程中, 施工的技术和工艺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许多先进技术和工艺出现, 它们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施工时, 我们要及时更新工程中所用到的技术和工艺, 以先进的技术、工艺指导工程施工, 同时要制定完善、合理的施工流程, 规范操作步骤, 使工程能够有效的开展, 同时还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 使其更加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 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要使房屋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企业要在施工地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建筑相关的知识, 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很好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高度的职业道德, 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管理工程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 并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 不满足要求的工程不可进入下一环节的施工, 对于工程复杂、位置隐蔽的部分, 要认真检查, 防止工人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的行为, 切实保障房屋工程的质量。

4) 提高房屋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房屋建筑工程中,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房屋建筑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在工程开工前, 要挑选能力素质高的技术施工人员, 为工程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 宣传更多的建筑知识以及安全、质量知识, 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 能够认真仔细的施工, 保证工程每一环节的质量。在施工时, 还要不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让他们及时了解新的知识和技术, 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5) 做好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每一个建筑企业都在引进新技术、新人才, 要想取得优势, 就要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要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除了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的控制, 在工程完工后, 还要进行验收工作, 在最后一道工序上提高工程质量。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质量验收时, 建筑施工单位首先要依照设计的要求和合同, 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 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确认没有问题后, 形成书面资料交由监理部门, 然后再次进行各项检查, 以确保房屋质量没有问题, 验收的资料和相关文件要在房屋管理局备案, 以便以后的查看。

3 结束语

房屋建设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的质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对房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也为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广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王文旗, 戴晓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J].职业时空, 2010.

[3]刘福成, 林吉英.浅谈建筑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研究 第10篇

1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1 只注重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前, 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知识注重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忽视了施工阶段投资输出资金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 认为只要把资源输出最大的社工阶段控制好了, 就能控制好建设工程投资。

1.2 投资决策阶段不慎重

建筑企业为了尽快完成项目, 使工程尽快完成, 缩短了投资决策阶段的时间, 造成造价工作不够深入、完善, 在施工期间出现的突发状况也没有考虑好, 导致投资估算偏差大, 在后续施工中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状况。

1.3 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 最重要的是注重安全设计, 但是单方面追求设计的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忽略了经济性同样不利于造价控制。有时在设计阶段了解不够深入, 导致施工过程需要改变设计同样也是不利于控制造价的一种表现。在设计阶段重视施工技术, 却忽略了施工的可行性也为造价失控埋下隐患。

1.4 施工价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阶段, 施工企业会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 他们往往会为了加快进度对工程的削减工程的质量, 不能把质量、进度、资金把握好, 严重影响质量安全。在施工组织阶段, 不能把资源合理配置, 造成浪费, 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升高。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会寻求设计变更和索赔机会, 甚至施工与设计单位联合骗取经济利益。

2 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意义

施工企业通过对施工造价加以控制, 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环节。因此,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管理能力, 切实有效地对建筑工程造价实现控制措施, 在现今发展情况下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强化措施, 能够让相关项目建设工作呈现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提高施工方面的经济核算精确度, 减少损耗, 提高利用率使建造成本降低。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协调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精度控制以及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三要素,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协调的, 通过促进项目管理造价控制, 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的基础工作, 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以及精度控制目标。

3 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的措施

3.1 项目投标决策阶段

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笔者认为要加强工程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研究。首先, 要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 准确地收集工程情况、技术发展、设备价格等可靠基础资料。对于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条件等情况收集好, 列明造价控制标准, 做好风险评估。施工方需要制定一系列周密的工作计划,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造价员、监理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严格控制工程的整个项目, 明确地进行分工。同时, 平衡好技术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及标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同时也是进行建设项目后续工作评估的关键。

3.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 施工设计人员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设计单位要按照我国建筑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保证质量。其次, 在标准设计的前提下, 加快设计进度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降低成本。除此之外, 还需要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保证在施工时材料、资源损耗较低, 确保总投资限额不变且能满足施工要求。根据以上因素, 充分考虑论证, 选出价值理论最有的设计方案。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在施工方面从各个方面入手, 严格把握好质量问题。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深入研究好设计文件和技术要求, 定期对工程造价与实际值比较, 找出造价偏差, 并采用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保证在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在预期投资范围内。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 严格控制材料价格, 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 才能节约成本。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劳动力资源是最难控制的, 合理掌握, 控制在造价范围内, 同时需要认真做好施工阶段的记录, 为索赔事件的出现做好第一手证据资料。除此之外, 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对于重大的工程变更必须要做到先审批、核准, 再进行工程变更。因为, 不是一切变更都是有利的, 所以在工程需要变更时, 要三思而后行, 还应该注意施工合同中国对工程变更的专用款、工程招标单位进行分析对照, 从而确定工程变更。

3.4 加强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在现在通用的计价软件中, 有部分材料价格是由造价员录入的, 有部分则采取整体引入, 这样就导致报价速度不能提高, 不能与市场快速接轨, 削弱了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 可以运用较高端造价软件, 对于一部分的材料价格需要更新, 整个系统就会自动更新, 并且把最新的数据反馈, 从而更高效地实现成本控制。

4 结束语

在现今如此激烈的竞争中, 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上就要有一定的管理措施, 才能是建中工程的造价控制效果得以提升。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这样就要求造价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及对工程建设案例的积累才能在该领域有所成就。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建筑工程的造价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建筑工程中要如何保证建筑的质量并且做到成本低, 成为了建筑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主要通过探讨如何控制造价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田栩.关于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J].中华居民, 2014 (02) .

[2]王皓明.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城市建筑, 2014 (02) .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应用;问题

电气自动化是研究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一门学科。实现机械的自动化,让机械部分脱离人类的直接控制和操作自动实现某些过程是电气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研究的交汇点。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的新成果无疑有利于电气自动化学科特别是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对改造电气设备系统,增强控制系统稳定性,加快生产效率都有重大意义。“楼宇智能化”通常包括建筑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奥运”的提出,高档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的主流。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统高度集成;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各方面能耗越来越大,并且在整个社会能耗方面,建筑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此智能建筑的发展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节能;智能建筑首先能够确保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能够让人们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舒适的环境下生活。

1.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和优点

电气自动化是研究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等领域的一门科学。在我国解放后便开始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开始设立本科专业。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发展日趋多元化。尤其是结合了目前嵌入式、网络、通信等技术后,电气自动化已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

从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效果来看,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在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中,电气系统组件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常留下管理盲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 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2)联动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3)安全性强。由于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4)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以便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现状

随着住宅小区建设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趋于智能化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楼宇智能化的核心内容,智能建筑中的空调系统制冷机组给排水变电设备系统都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的。在办公室现场可以布置控制灯光,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安置人体感应控制,做到无人关灯,还可以安装电动窗帘,挡烈日的同时控制了室内的温度节约了空调的利用,所有的卫生间的照明空调抽风也可以自动感应进行控制,通过应用这些自动化设备,保证了员工工作的方便,也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在公共通道大厅还有公园等一些公共场合,定时控制灯光开关,当自然光变暗时,光感自动泛光照明,在出现消防报警时,可以自动发出强光启动紧急照明控制,进而实现了楼宇智能化设备管理的自动化,也起到分散控制、自动管理、节约能源的作用。现阶段,一些商业建筑特别是星级酒店已经作为了多功能服务的高档场所,为了吸引更多商户,酒店更应该从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规划,通过提高建筑的多方面设施的智能化,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赢得更多的盈利机会。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数字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中的主要技术,而报警探头是CCD摄像机。视频信号由探头获取,然后将其经光电转换向主机传输,然后主机里的高速图像处理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视频信号形成的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发现有差异就报警,这种全屏幕报警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漏报现象很少发生。但该系统需要很大的更换和维护量,即光发射机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会被烧毁,这些主要都是由于电力负载的频繁开关和负荷频繁变化引起的。另外,电磁铁的直流电源是由三相可控整流取得的,故电源线路内含有大量的3、5、7、9等奇次谐波,已经大大超过过谐波电压限制和谐波电流允许值,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被谐波严重危害。因此,智能化系统应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即选用净化电源。各个功能的实现最大程度地提高和改善了电源质量,并且使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得以保证。

(2)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电梯系统要求自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来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电梯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此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并与整个BAS协调运行。但在实际运行中,电梯常常不能正常工作,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突然会直掉底层,不能按照正常指令运行,其原因就是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m~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才能正常运行。

(3)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要求不仅要确保人身安全,更要保证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处理的好坏对电子计算机是否能正常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主要是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不容忽视弱信号条件在工作时数字设备地线的脉冲干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奥运”的提出,高档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的主流。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智能建筑的使用性能。基于此,提高电气自动化水平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吕智慧,唐明.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第12篇

专业群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 随着建筑行业迅速发展, 市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对专业提升、教学规范、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一、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现代生产和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 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岗位内涵不断丰富往往是综合性的, 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 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专业群技术平台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 而且相对稳定, 有利于培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 有利于节约投资形成实践教学低成本优势。高职教育的实训建设投资巨大, 并且需要不断地更新、维护。如果专业分散, 为各专业配备的实训设施因使用率不高、专业的萎缩及淘汰而出现闲置和浪费, 或由于专业面大, 资金投入不足而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相反, 专业群由于专业相对集中, 学校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相关实训室, 进行系列化建设, 形成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实训体系。由于专业的相关性, 实训设施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高效共享, 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 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

3. 有利于凸显师资优势, 形成高职特色和品牌优势。高职学院“双师”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瓶颈, 专业群可以集聚起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 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 在专业教学上可以灵活调用, 既能降低专业教师的储备率, 提高教师的使用率, 节约办学成本; 又能满足专业教学上的需要, 增强各专业的竞争优势。

4. 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适应市场的优势。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 能够较好地满足既要求专业相对稳定以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 又要求专业必须灵活适应市场需求这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 规划各自的专业 ( 群) 布局, 明确每个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 并针对核心专业着力打造各专业 ( 群) 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 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如果不进行专业群建设, 一味追逐热门专业, 则专业过于分散, 形不成合力, 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而且专业拓展基础薄弱, 难以推出新专业。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 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 可以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 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拓展专业方向。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构思

1. 紧密依托行业发展, 构建专业群。专业群的构建要以建筑行业为依托, 根据行业的发展, 不断挖掘发展热点构建专业体系。我们将构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体, 专业群从工程空间上讲包括地面工程、地下工程; 从工程体系讲包括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建设、装饰工程等; 从工程艺术讲包括规划设计、装饰设计等技术与艺术交融、地面工程与地下工程相结合、将工程管理共同融入的专业结构体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专业的设置要有可持续性。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建筑行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专业方向的及时调整充分考虑进来, 为将来专业群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矿井建设工程是我系的新设专业, 是与山西省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对煤矿建设人才的大量需求紧密结合而设立的, 这个专业的设置, 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原有的矿建专业的优质师资, 保证了教学质量, 而且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极大欢迎, 在第一届学生毕业的前一年就有单位前来招聘, 可以说, 首届毕业生用100% 被抢光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但我们同时也考虑到了煤矿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阶段性, 提前对本专业的方向转向作了考虑, 即如果矿建人才煤矿需求量减少, 我们将利用其课程体系的相近性, 向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方向发展, 实现了调头的灵活性。

3. 严格控制专业规模, 确保培养质量, 防止专业教师队伍畸形扩大。构建专业群不公要注意专业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还要注意专业规模设置的合理性, 如果盲目扩大专业的规模, 必然导致师资短缺, 实验实训条件跟不上, 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更谈不上提高; 专业规模的扩大, 会使学校大量引进同类专业的教师, 在现在师资交流并不畅通的条件下, 会引起某一专业教师队伍畸形扩大, 一旦招生规模下降, 就会出现教师过剩, 成为学校发展的包袱; 专业规模的急速扩张还会让社会人才需求的弹性快速、大幅降低, 会引起后续专业规模的大幅萎缩, 导致师资过剩, 投资浪费和一系列其他问题。

三、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1. 构建公共课程平台, 共享优质师资资源。在专业之间构建公共课程平台是在专业设置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对新上的专业慎之又慎, 不仅要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作大量的调查, 在课程设置上也从职业技术基本能力、管理组织能力、职业应用基本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公共课程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师资资源, 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围绕公共课程平台, 打造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为保证专业群建设健康发展, 必须努力打造以公共课程平台为核心的相关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优质师资队伍、优质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 形成一到两个核心资源平台, 多个专业触手 ( 方向) , 平台相对稳定不变, 触手敏感、弹性可调的专业群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时要将主要投资放在核心平台的构建上, 确保核心平台资源的优质性。

3. 加强校企合作, 打造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触手的专业实训体系。

校外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 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摇篮。由于现代社会建筑技术发展迅速, 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频繁, 学校在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往往滞后, 要实现及时更新也不现实。所以, 对于多个专业触手 ( 方向) 的实习、实训, 要重点打造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企业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理念、职工的敬业精神来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以共享资源为平台的多触手专业群体系的建立, 在学校师资紧张、资金短缺的现实条件下显得更有意义, 是实现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发展、确保质量的重要条件, 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立体化发展、紧跟行业发展、有特色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要: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适应市场的优势, 有利于节约投资形成实践教学低成本优势, 有利于凸显师资优势,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要依托行业发展, 构建立体化体系, 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 要控制规模, 构建公共课程平台、共享师资和实验实训资源。

关键词: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公共课程,共享,实验实训

参考文献

[1]肖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建设.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2]胡晓云, 薛本蓉.高职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 专业培养方案设想.高等建筑教育, 2003, (1) .

上一篇:钢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下一篇:洋思中学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