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24-07-10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精选12篇)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1篇

由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现我院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我院学生对评教活动的重视,使得学生评教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针对我院学生评教的现状进行了仔细调查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1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1 . 1研究目的

明确我校体育学院评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我院学生评教提出建议。进一步认识学生评教的作用、存在问题以及主要原因、寻找更合理的评教操作方法,以提高评教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良好发展。

1 . 2研究对象

我院2009~2011级部分在校学生,共调查120人,每个年级各40人。

1 .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生评教相关的资料,例如部分高校期刊、校报、教师发表的一些论文等等。

(2)其他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

2调查结果分析

2 . 1学生评教积极性和态度的调查

通过调查,我院部分的学生对评教活动的积极性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有待于提高。这对于评教工作的更好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达到评教工作开展的初衷。很多学生在评教时态度不端正,不能认真评教。从调查中还可以得知,不同年级学生对评教积极性是不同的。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年级学生要强一些。原因是由于高年级学生在校参加的评教次数比低年级要多, 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会有一些厌倦或者抵触心理。

总之,目前我院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学生评教的问题。评教态度不认真,不积极,本质上就是对学生评教工作的不重视。不仅仅是学生不重视,教师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都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并无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探寻要开展学生评教的原因这是科学开展教学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同样是开展学生评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评教的指导思想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就会导致其功能异化,使其误入歧途并带来许多不良后果。这样的话,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2 . 2学生对评教的了解情况调查

我院多数学生对评教的时间、方式都还是不够了解。但是同时还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了解的程度是有差距的,但差距不大。从整理的数据中可以很清晰的得知,高年级比低年级的了解程度更深一些,这是由于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参与评教活动次数更多。因此作为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有必要向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及时的讲述评教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负责,对自己的负责。

2 . 3评教方式的调查

根据调查可知,我院全部评教都采取的是网上评教的方式。没有其它的评教方式。评价方式相对比较单调。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评教方式有填涂问卷卡和网上评教两种形式,并且基本上是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前组织评价,像我院就只有网上评教。一到评教时间,学校学生都会登陆学校教务系统网站进行评教,评教时期超大的访问量很容易导致网站瘫痪,给学生和学校都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因此要贯彻这样一种思想,并不是为了评教而评教,评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评教,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最终还是为我们学生自己负责。

2 . 4评教后教学改进效果的调查

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得知,还是有部分学生在评教后对教师授课的改进不是很满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教师对评教工作的不重视,或者在教师得到评教结果后没有仔细的反思和改正,不把学生评教当一回事,不能真正从学校评教反应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反思总结。当然也不排除学生在评教时态度的不认真,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并没有如实的反应出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2 . 5学生是否认为有能力评教的调查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能力, 其中的原因包括年龄的局限、专业知识水平的不同,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判在有些方面力不从心。如不少学生在评教时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认知理解等很难做出判断,就导致学生不能客观的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出现很多偏差。所以,必须使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更合理,使之符合学生特点,让学生很容易做出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评价。

2 . 6影响学生给教师打分因素的调查

学生与教师关系的好坏严重影响到了评教时学生打出的分数,而且各个年级都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更加不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不只是我院存在的问题,中国大部分高校都存有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跟某些任课老师关系好,那么在评教时就打出很高的分数,反之,有的同学和某些教师关系不是很好,或者教师对自己要求太严格,甚至有的学生在评教时出现报复心理,这些都使学生打出非常低的分数。这是十分缺乏理性的做法。因此也会导致学生的评教分数不能够更加实际客观的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授课水平,使评教结果没有可信度,偏离了客观实际,背离了学生评教开展的初衷。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严厉程度和教师给学生打出的平时成绩等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生评教时给教师打出的分数,这样又导致了学生在评教时具有主观性,不能如实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

2 . 7是否公开评教结果的调查

众所周知,每一所高校里基本都有学生评教制度,而且在学生评教过后,对教师评出的结果是不对外公布的,只有任课教师本人才知道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有利有弊。我院开展的学生评教活动就相对比较随意,对学生评教活动缺乏一定的管理,且也没有成文的规定,也就相应的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些相关的监督机制以完善学生评教这一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综上是调查得出的关于我院学生评教的现状与简单的分析。

3对学生评教的现状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3 . 1提高对学生评教的重视程度

提高学生评教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重视,教师也要重视。只有重视了这项工作并且认真贯彻执行了,它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要把学生评教工作纳入改进教学的制度中,把评教结果纳入教师的考核当中,只有强制性的规定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3 . 2提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评教工作的了解

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其对评教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评教的态度和积极参与的程度。要提高学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否使学生学到知识,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他们,有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最清楚,因此他们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也最有发言权。为提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加强评教的宣传工作;二是把学生评教纳入制度范围,以制度来管理学生不规范的评价,对一些有疑义的评价应该抽样进行谈话了解情况,真正做到公正合理的评价。

3 . 3采取多种评教方式

由调查得知,我院评教方式非常单一,只有网络评教一种方式。因此可以采取填涂问卷卡片的方式与网上评教两种方式并用, 这样也避免了由于评教人数过多导致网络的瘫痪。

3 . 4教师积极进行反思总结, 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学生对评教之后的效果不满意,这反映出教师对评教的不重视,在得知评教结果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在得知评教结果之后要积极的进行反思,为培养出新时代的人才努力,做好祖国的园丁,尽职尽责。

3 . 5学生课下多学习, 提高自己各项能力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论文综述格式 第2篇

----文献综述

题目XXXXXXXXXXX(四号,宋体,黑体居中)

体育学院2006级 2 班郭勇指导教师:(小四,宋体居中)

摘要:×××××××××××××××××××××××××(五号,宋体)

关键词: ××× ××× ××× ×××(五号,宋体)导言: ×××××××××××××××××××××××××××××××××××××××××××××××××××××××××××××(五号,宋体)

(阐明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意义,综合所阅读文献提出论文所涉及的问题以及本

文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加以说明。)

正文: ××××××××××××××××××××××××××××××××××××××××××××××××××××××××××××××××××××××××

×××××××××××××××××××××××××××(五号,宋体)

(对所阅读论文涉及的学科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加以阐述。可联系实际列举目前本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

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总结:××××××××××××××××××××××××××××××××××××××××××××××××××××××××××××××××(五号,宋体)

(简要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

例:

1.唐国丽等.有效提高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训练组合[J]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2)118-121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3篇

【关键词】体育学院 男生 创业意向

1 前言

创业意向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因此对创业意向的研究能够进一步理解创业行为,促使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许多研究都认为创业是和各种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学校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热情不高、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现有的创业培训内容欠严谨、完整。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支持上审批太麻烦,尽管当前政府已出台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还远不够。可见,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创业意愿、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等概念的界定和描述上,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简单描述和一些对策提出之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创业基本情况

2.1.1 体育学院本科男生创业意向

由表1可以得出,“完全无创业意向”的仅14.6%,大部分学生都有创业意向,而考“虑过创业,但未付诸行动”占到有创业意向学生的80.7%。从创业意向的角度来说,说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校本科男生中已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基本接受了创业理念,同时也认为自己适合创业,愿意尝试创业活动。

2.1.2未想过创业原因

由表2可知,一半人无创业想法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做”,依次是“不愿去冒险”因为害怕失败、经济没有保障;“创业辛苦”因为创业要没日没夜工作、太需要操心、没有节假日;“有了很好的就业渠道”。学校在创业方面教育不够,要加强对学生的这方面引导。

2.1.3“有创业经历学生”的相关情况

由表3可知,“有创业经历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创业“挣钱多”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就业难”,说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男生2008-2011级学生选择创业追求的更多是输出的经济价值和承担就业风险能力不够强。

2.2 对创业的认识

2.2.1 学生在校“了解’及“参与”的创业活动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学院2008-2011级在校本科男生参加的校园创业活动都主要集中在创业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勤工助学、兼职、家教等等事项上,而参加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网络政策咨询、创业内容讲座、创业设计大赛、小规模创业的人数很少,对创业各方面内容都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

2.2.2学生创业想法的来源

由表5可知,学生创业想法主要是来源于“同学、朋友影响”,依次是“创业成功人士影响”、“家庭影响”、“学校创业培训和指导的影响”由此得出,在学生创业意向引导方面同学、朋友、家庭和成功人士占到主要的地位。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方面还有待加强。由学生对自身创业知识评估中,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自身认为“有创业知识”的学生为l49人(90.9%),而认为是通过自“身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小生意尝试”等等得来的有43人(28.6%);认为是“受家人、朋友、家人”等创业影响的有58人(38.9%);由此说明,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他人的影响对学生积累创业知识有的比重大,同时也应该加强学校权威机构如学校课堂、专业培训或指导机构等和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自学创业知识的思想教育。

2.2.3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2.2.3.1对自身创业资金量和创业要素的评估

在我们分析的164人中,有102人(62.2%)“无个人积蓄”,有123人(75%)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几乎都无创业个人储蓄金,多数同学也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而能从“亲戚与朋友借款”、“银行贷款”集到“3001到6000”资金的相对来说占多。对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相关条件的评估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自身能力和素质”中对“广博的知识”如对创业及创业法规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竞争精神及能力”如合作与竞争精神和机智进取等能力,“对创业的预见、评估等能力”,“踏实、勤奋、实干等个人修为”,“自信、顽强的个人品质”等的评价最高,在“创业相关条件”中对“技术能力”如对创业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组织、管理能力”如创业团队的组织、协调等,“市场营销能力”的评价最高。说明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素养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创业条件还不够成熟,还要进一步加强。

2.2.3.2需创业条件的认识

由表6可以看出,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认为“良好的创业想法”是创业必须条件的人数最多,再者是足够的创业资金,而认为“良好的自身素质”、“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的创业领域”、“良好的创业环境”、“良好的自身素质”、“家人朋友各方面的支持”是创业必须条件的也占相当部分比重。由此可见,学生认为“良好的创业想法”对于创业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创业的资金”,再次是“良好的创业环境”,再是“良好的自身素质’,最后是”良好的社交关系和良好的创业领域”。而也有同学提出是家人朋友更方面的支持。

2.3学生对创业相关领域的需求

2.3.1创业领域需求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创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组织有关创业实践活动和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其中相对注重加强的是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创业实践案例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创业性社团、兼职、勤工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2.3.2理论课程的需求

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能有实质性的创业活动。由学生未参加创业活动的原因分布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觉得很多人“没有参加创业活动”是因为“没人组织”的人数为109人(66.5%);由此可见,在校学生未参加创业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没人组织”,而也有部分原因是学生本来就没打算真正去创业、校园里面“没人宣传”创业活动、学生“没时间去”。

2.4 学生的创业趋势

2.4.1学生会选择的创业领域

由表7可知,“不知道,未想过”自己创业可能会选择领域的学生只有3人,只占总数的1.8%,如果创业,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或“现在比较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而学生可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相对比会选择“自己不感兴趣,但是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的多一点。这说明多数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折射出多数体育学院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这也证明了在严格的创业政策和相对较好的就业形势背景下,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

2.4.2会选择的创业的形式、方向、时间

体育学院学生大都希望选择体育类来创业,而选择体育类创业的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做体育专业技术指导。希望去做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保健药品、运动心理咨询的学生只占少部分。

从综合创业趋势上看,体育类学生看重创业团队的素质和价值。可是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所以多数体育类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而且体育类学生对创业前景没有科学的评估,或者说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对创业后的发展前景却比较模糊。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大部分都有创业意向,选择创业追求的更多是输出的经济价值和承担就业风险能力不够强。“有创业经历学生”认为对自身创业影响最大的是身边朋友、同学。而且大多认为“创业能力”和“丰富的创业经验”对于创业是非常重要的。

3.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多数都“了解”及“参加”过的校园创业活动都集中在“勤工助学上”,学生对校园创业活动的了解比较单一,而在学生创业意向引导方面“同学、朋友、家庭和成功人士”占到主要的地位。同时也可知学生几乎都无“创业个人储蓄金”,多数同学也无“其他创业资金来源”。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大三、大四”时间积累创业相关知识。

3.1.3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几乎所有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创业理论课程”,如“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创业实践案例”、“市场营销”等,而且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能有“实质性的创业活动”,如“学校创业性社团”、“创业大赛”、“兼职”等。

3.1.4在学生的创业趋势方面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11级本科男生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现在比较热门、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体育类学生看重创业团队的素质和价值。可是体育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想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创业是比较难的,所以多数体育类学生创业不一定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

3.2建议

3.2.1 学校在创业方面教育不够,要加强对学生的这方面引导如创业实体观摩或体验。

3.2.2 需要加强宣传校园创业活动、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素养,同时加大创业思想教育、政府大学生创业金的投入。

3.2.3加强学生的创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组织有关创业实践活动和提供创业咨询服务。提供创业岗位及组织有关创业性质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创业方向的发展。

3.2.4加强学生创业的价值取向思想教育和加强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因并不是所有人均可创业。(通讯作者:母顺碧)

【参考文献】

[1] 韩力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83一86.

[2] 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44一152.

[3]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9,33(2):123一127.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4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定

该研究着重选择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2011年—2013年三年间参加实习的745名学生作为研究主体。

1.2 研究方法定位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对体育教学相关专著及论文成果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理论运用程度的考究,并逐步完善理论体系。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根据体育专业特点及实习问题,设计了《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年—2013年体育专业实习调查问卷》,对研究内745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数为745份,回收数为737,回收率达到98.9%。经过按要求甄别,在所回收问卷中,724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2%。

1.2.3 访谈法

与参加体育教学实习的带队教师(12名)、中学指导教师(14名)及实习学生进行交谈,并笔录教育实习详细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我们使用Excel软件对调查详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展开分析。

2 体育专业实习现状研究

2.1 教育实践时间太短

在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主要是采用“学生集体实习”的方式,规定实习期限为8周。依照实习基本程序,实习学生在到达实习学校后并不能直接进入实习课堂,而是需要有1周听课适应时间,再加上各类节假日、实习后总结等,实际实习时长仅为5周。从调查中得知,超过80%的实习学生觉得实习实际时长有限,只能够帮助他们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深化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技能”方面帮助不大。从实习指导教师那里,我们也得到相似结论:体育实习生对中学体育教育标准环节设置、原则方法等并没有到位的了解与认知,这主要源于实习时间的限制全面检验并提高实习学生实践技能更无从谈起。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在实习时间上有了保证,实习实效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2 教学实践能力较差

从教师职业角度来说,实践能力是必备能力。尤其是作为体育教师,其实践性要求则更高。适应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体育教师必须有着对应的教材实施方案。不过在访谈调查中,59.25%的实习生均认为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没有给实践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实践能力的缺乏让教学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造成实习生实践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对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足是主音。体育专业教育跟其他实践性强的专业一样,总是将在校所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作为重点来抓,不少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真正在理论技能中延展出来。对课程进行定位设计时,课程类别一般较多,课时数也不少,不过实践课的安排却显得有些单调,教育调查及教学观摩等活动的开展频率几乎为0。即便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对于课程教学设计及运动训练等实践课技能也局限在知识传授,实际技能性培训很少。这种“重讲授,轻示范”的技巧,直接导致实习学生实践能力的低下,与实际教学需要不相符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实习学生觉得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开展及语言沟通等实践能力亟需提升。

2.3 理论与实际脱节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并不能适应中小学体改的要求,对实习生灵活应用技能到实践教学帮助不大。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对中学新课标能够理解并应用的实习生只有少数,相反表示不很了解的比例占到了58.43%,对教改理念表示不很了解的则占到了61.60%。许多实习学生在体育教学方案构建上缺乏新意、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 实习指导欠缺

中小学体育教育对于实习生来说是一个尚待开辟的领域,源自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6]。专业思想的应用及实际能力的提高对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意义很大。实习生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指导教师作为优秀实践者、高效教育者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调查访谈中,不少实习生认为教师的指导帮助很大,不过也有对指导教师存在疑义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并没有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实习任务。问题体现在:少数带队教师源于工作时间安排与实习生沟通较少;一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了解,对实习生的指导意义不大;有些中学指导教师让实习学生来承担大部分教育工作,同时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学生执教效果不良。总的来说,对实习效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实习指导的欠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实习时间太少(仅仅8周),不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检验效力不足。所调查的实习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教学组织能力、竞赛设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不足。实习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实习需求严重脱节,实习学生在教学模式上显得不科学、太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源于对中学教育改革理念及课程设置不熟悉,加上其他因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有效帮助较少,大学体育专业实习效果不理想。

3.2 建议

3.2.1 延长实践教学时间

在实践教学中,体育实习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保证[8]。实习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入探究,并梳理其认识形成体系,才能逐步将自身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在世界许多教师救助机构或高校中已经得到肯定。在实践中获取教育理解,并在教学中得到经验提升,基本成为实习实践能力提升共识。

在对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实习过程中,实践教学能力明显不高、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在短期内实习生实践能力提升不够。所以建议在课程及毕业时间允许范围内,适当对实习期限给予延长。在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内,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借助观摩与讨论等途径对中学体育教育现实情况给予挖掘与分析。可在大四第一学期,针对实习学生设置不少于10周时间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足够时间了解中学教育,走进教学中去,带回实践经验,助力实践能力提高。

3.2.2 优化教育实习模式

可以在原有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对应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而逐步改良或优化,构建“听课评课学习——模拟教学——入职实习——研讨改进”的实习模式,让学生的实习流程更加科学化,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3.2.3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不少地区开始尝试推行“中小学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中心,设计建立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定向关系。此种模式既对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有着很大促进,又能对实习学生理论应用有很大帮助。当然在教育基地内部,需要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培训方主要面对教师提供理论知识服务,而中小学校则重点提供实习场地,分工合作,共同培养。

摘要:该论文将以2011—2013年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专业教育实习具体情况作为研究主体,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如体育教育学生在教学技能上水平不够,没有深入了解中学体育教育体系,对教材及教法的掌控运用明显不足,在实习课堂没有显现出高校教育预期的教学技能、评价交流等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应实习现状不断寻求能够帮助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对应措施,平衡新时期课程教育改革要求与体育教育人才战略需求,对教育功能的最终实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5篇

一、活动宗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进同学之间友谊,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提高我院学生学习氛围,配合学院第九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为学院挖掘人才,展示我院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和风采。

二、主办单位: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

三、参加单位:体育学院

四、参加对象:05届到07届全体同学

五、比赛内容:作品内容和题材不限,鼓励创新,符合青年学生身心特点。

六、具体要求:

1、2、比赛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各学院非专业组限报1—3个节目。舞蹈形式分: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4人以上、24人以

内),每个节目不超过7分钟。(不含健美操)

七、计划安排:

1、11月15号到11月18号进行前期宣传并组织学生报名参加。

2、11月19号到11月20号,在体育楼201体育学院学习部对参赛选手进行选拔。

3、11月21号体育学院组织选拔出来的选手到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预赛。

4、11月28号下午三点参加决赛。

八、评比方法:

请老师和有关同学给于评比打分,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鼓励奖若干,对获奖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发相关证书。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6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 遵义师范学院 发展现状 应用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6-0020-03

1 前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2003年开展实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新的发展时期展示了更多的人文关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但随着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转换,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已迎接新的挑战和改革发展机遇。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出了“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由于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的滞后,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良莠不齐,体育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今后课程教学探索发展的课题。2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2.1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正在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教学发展,体育教学中更多的突出学生情感意识、意志能力的培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学体育教育在强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运动项目,但由于改革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缺乏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的权利。部分教师的思想教育观念,过于满足现有的教学程序,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没有更好地结合现代体育前沿知识,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能力多元发展,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力度不够。2.2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完善遵义师范学院通过10余年的本科课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办学发展模式。从2006年开始,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探索,在研究、论证、实践的反复过程中,建立了“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实行大学一年级开展普修体育课教学、大学二年级开展体育选项课程教学、大学三年级开展以修学分为主的体育选修课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但由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建设的需要,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需要。2.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缺乏超前意识在建设“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中,遵义师范学院已经形成了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在大学一年级,开展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田径、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队列队形等方面的内容;在大学二年级,主要进行体育选项课程的教学,由最初的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几个选项项目,经过不断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已经开设的选项课程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体育舞蹈、健美操、田径等多个体育项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修学分的体育选修课,开设项目有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在改变传统教材内容的同时,构建了适合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如太极拳、健身气功、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但从全国其他学校体育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现代体育课程领域的新项目开设不够,还需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实。2.4体育教学组织方法与手段多元化不够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注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提出了体育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进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好的体育教师和教学能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实践模式,但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充实,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禁锢,对新知识把握不够,缺乏新的教学体验,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教师在引进新知识点的同时,应加强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融人性改变,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知识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应用性技术能力充实与培养。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原有步法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创编手上的动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很有益的,增加了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图线的形象思维。2.5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人文关怀不够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评价,采用20%的考勤+20%的课堂综合表现+60%的术课考试成绩的计算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授课的班级较多,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师并不完全了解,大多数教师课堂综合表现分都会根据术课考试成绩来定,即术课考试成绩高相应的课堂综合表现分也高;术课考试成绩低相应的课堂综合表现分也低。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有些学生先天素质就好,上课不认真也能得高分,而有些同学先天素质就差或有身体缺陷等情况,虽经努力成绩也只是刚刚及格。这就导致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的付出和努力难以得到应有的肯定,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其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3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3.1注重体育教学思想的前瞻性发展加强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前瞻性改变,没有新的教学思想观念,就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教学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在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中实践出来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把构建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形成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发展新常态。从新知识的需求出发,探究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尝试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来选择最优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对合格人才培养的不足,传统教学以技能教学为目标,而现代教学是以人为本,注重学习对象个体的关怀,追求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下,使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并为终身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3.2体育课程内容有待完善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改革,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根本的突破,缺乏具有特色性的课程项目。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建设,遵义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如仡佬族的高台舞狮、打蔑鸡蛋、竹竿舞,赤水河领域的独竹漂、游氏武术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可以通过改进纳入遵义师范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为地方民族体育文化服务;加强红色体育项目的建设,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以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为指导,开展红色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与开发,构建红色体育项目打造平台。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既能丰富遵义师范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对红色文化体育与地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要加强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对体育项目的声像、动感、色彩等方面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加强体育课程教学的理论权重体育理论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环节。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课所占比重不大,往往是用于雨天教学的备份,理论教学的内容也是针对某一项目的起源、发展及规则进行说明,内容简单,并未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由于受传统“三基”理念影响,致使学生不懂得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如何运用所学体育知识和技术,无法做到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提高体质健康的方法,因而无法达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效果。加强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及其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3.4丰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在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其考核评价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为中心,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标准和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应注重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注重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变化,采取教学过程的“分段式”评价制度,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对应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潜能,使学生满怀信心和充满希望地进行体育学习。3.5体育场馆设施改善和有效利用学院的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学院带来了许多明显的负面作用,首当其冲的是:第一,扩招使得本来就不足的活动场地更为捉襟见肘,而这个问题在学校整体面积暂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之内予以解决;第二,体育经费投入到体育器材上的力度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需求;第三,大部分体育场馆不对学生进行无偿开放,学生要想参与活动,需付一定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院领导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教材、场馆、器材、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广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各类丰富的、数量充足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11-413.[3]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5).[4]蒙军.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5]王云松.对我国高等院校公体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2(35).

Teaching Status and Refor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Wang Bo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in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putting forwar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order to mak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appying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in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7篇

自1917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体育科以来,田径课程就作为体育教育的骨干课程得以实施,乃至成为目前学院各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科研经验。目前,田径课程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具有影响力的课程。

近些年来在田径教研室老师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下,田径课程一方面为基层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们分别奋斗在教学、训练、科研、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为地方田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基础作用和渗透作用,为学院其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能和技能保障。

自2002年成立体育与运动学院以来,学院田径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首位,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突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专业特点,狠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同时以社会实践为辅线,开展田径教学、训练实践平台的工作,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院田径课程一般分为基础理论、技战术、田径类拓展以及裁判与实践四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田径运动员心理指导、田径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竞赛组织等;技战术部分一般包括:短跑、中长跑、跨栏、竞走、障碍跑、跳远、跳高、撑竿跳高、铅球、标枪、铁饼等;田径类拓展一般包括:拓展训练、定向越野、田径教学形式的拓展等;裁判与实践一般包括: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田径项目技术演示、组织编排及裁判操作、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实践等。另外,学院为培养学生的田径裁判能力,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种田径比赛裁判工作,提高学生对田径裁判法的掌握。该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中的重要理论知识和规律,认识掌握和熟练田径运动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和训练方面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田径训练教练文件的制定方法,能胜任各种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并具备指导课外田径健身锻炼、组织田径运动竞赛、担任裁判员工作及基本科研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运动成绩;结合“以专带面”,实现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的目标,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并完成课程标准等体育教学相关指导性文件中计划规定的任务和考核内容。

学院田径教研室的教师队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人。全体教师继承和发扬了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传统精神,保持了教学规范及规模在学院课程中的领先地位。为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2009年,根据学院的整体要求田径教研室对田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新的修订并对田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发掘各种优化因素,启迪、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运动、认识田径、喜爱田径;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中心,增加目前的田径教学时数,在对基层教学做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使田径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时数的分配更趋科学合理;以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为重点,提高了对学生田径技术动作与运动成绩考核的要求,如:恢复体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六大项的考试,同时规定田径方向的学生必须达到体育与运动学院制定的“一级运动成绩”的标准,规定非田径方向的学生必须达到“二级运动成绩”的标准,未达标者将不准获得田径专选课和田径辅修课的学分。这支田径教学队伍以其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收到了教书育人和指导竞赛的双丰收。在连续五年的学生评价中,其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程度。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高水平田径队显示较强的凝聚力。通过高水平队教练员科学的训练和全体运动员的努力涌现出多名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他们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取得了较优异成绩,为北京师范大学和体育与运动学院争得了荣誉。

枣庄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第8篇

枣庄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情况。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 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问卷设计, 对枣庄学院大学生、教师等发放问卷。问卷发放采取当面及邮箱发放的形式,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性剔除。问卷共发放500份, 且全部回收。

2.2、文献资料法

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上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期刊数据库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教程”为关键字检索了2000———2014年以来有关的文献资料, 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了解国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开展现状、主要方向以及未来国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项目发展趋势。

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 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分类, 运用Excel2003软件对问卷回收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3、枣庄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3.1、大学体育实践课内容

枣庄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模式, 课程包含了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轮滑、武术、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养生保健这些课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爱好, 实现其身体素质全面。锻炼了学生的技术和战术能力及协调各方面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总的来说课程设置中学生课程选择的人数比较均匀。学生的喜好在课程的选择中占绝大半因素, 但是在选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由于场地、师资力量的不足等条件限制一些课程人数被限制, 当达到要求的数量时, 学生无法再选择喜欢的课程, 导致学生的被动选课;于此同时, 一些课程学生人数达不到要求的, 将进行课时的增减;针对有些课程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的但是是多数学生需要的课程, 学校应该逐步的增设新的课程, 比如:瑜伽、网球、按摩课、拉丁, 健身健美等课程的开设。

3.2、理论课内容

通过调查了解到, 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理论课所占的比例很少, 每学期占2课时,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应该是以实践课为主, 理论课为辅,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领悟和学习体育技能和战术, 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实践课中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教学, 是体育课程中理论知识贯通的主要途径。重要的内容应专门的在教师中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与领悟。

3.3、学生的选课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 大学体育选修课学生中学生选课带有一定的项目差异、男女差异性, 比如篮球、排球、跆拳道更趋向男生的喜爱;健美操更趋向女生的选择。整体分析男生选课的种类大于女生的, 因此运动上男生比女生更活跃有更多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自己的形体和姿态, 男生喜欢对抗性项目较多;从生理上讲, 因女生比男生协调性和乐感好。另一方面学生选课存在着被迫的选择、没有可选性以及重复选择等现象。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阻挡作用。针对选课中, 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以及喜欢的课程没有开设的问题, 我将进行针对性的提出改革的措施。

3.4、学生课程的考核

通过调查枣庄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测试、专项的技术考试、理论考试及平时考勤等组成。考核的主要部分是专项技术考试, 一般占考核约70%的分值 (如表8) , 主要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基本知识点及新授内容”作为考试的重点。技能考试形式单一, 主要针对“动作好坏”进行绝对评价, 认为只要学生“动作”做得好就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的掌握程度高。

4、枣庄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4.1、从国家的文件、政策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与改革意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体育课是大学生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 结合相应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完整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院校所有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高校体育课程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它集体育技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于一身,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高校体育研究的专家, 彭庆文博士则认为, 大学体育不仅要符合上述要求, 而且在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当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实践性。所以, 大学体育课程的真正内涵在于它不仅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基本要求, 还要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教育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4.2、体育场馆设施的改革分析

经访谈统计得知, 枣庄学院拥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一块、标准草皮足球场一块, 体育场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国际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标准要求:每250名学生设有一个篮球场和排球场, 每个占地面积约608平方米。田径场配备标准是2000—5000人拥有一个400m标准田径场, 10000—12000人拥有两个400m标准田径场。与国家标准相比, 枣庄学院的场地还应扩建。体育场馆的设施存在着数量少, 种类不全, 维护不当等问题。体育场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体育设施的安放、维护、购置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的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需要构建足够的体育场馆, 合理安排场馆的利用情况。对场馆的设施实行全面配备合理运用与管理维护。

4.3、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

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 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1、增设课程项目。课程的设置应该再全面些, 开展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与时俱进更新充实满足学生的需求。2、课程设置上和学生的选课上存在着被动选课的问题。由于学生选课不及时、课程人数的限制等各种原因, 导致被迫重复选择同一门课, 及被动选课。当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时, 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 表现出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的消退。针对这个问题将采取大一第一学期直接选专项的办法。3、在教学上, 由于班级学生的运动能力不同存在着层次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针对这个问题, 将进行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及差异性教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工作。4、根据学生选课的人数, 对课程的课时进行调整。对于选择人数多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增加课时, 对于选择人数少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减少课时, 进行了一次网络调研, 看看学生中选择各个项目的比例。董红刚在《论体育教学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认为加强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知识来自实践, 但是知识又是实践的先导, 任何事情没有知识都不能做好, 身体锻炼也是如此, 身体和身体锻炼, 体质和体质的增强, 其中有一套很复杂的科学知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自身的知识, 需要有自身变化发展的知识, 需要有如何促进自身向完美程度发展的知识。

5、结论与建议

(1) 枣庄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选课的被动性, 选课的全面性存在限制性。

(2) 教师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通过调查说明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分布较合理, 但是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再深造能力不够, 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 这些都会对以后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还要增加枣庄学院大学体育教师的数量, 以减少教师的超负荷的工作量, 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3) 现有教学条件不到位。学院现有的体育场地面积和设施不能满足大学体育教学需求, 这进一步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选择该项目的热情, 制约了体育的正常发展。

(4) 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理论成绩 (第四学期) 按一定的比例算出得分, 最后累加而成在成绩评定评价时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 评价方法欠科学、评价功能认识偏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将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韩春利.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招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8) .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9篇

关键词: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测评,分析

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是健康的基础,是目前各国医学和体育科学等多学科领域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体质研究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状况,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性现实意义。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很多,由于体育类院校传统专业的学生是通过体育加试,在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录取入校的本科学生,一直不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因此,体育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报道十分少见。随着近几年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体育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十几个本科非体育专业。因此,本文试图对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科学开展学校体育,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10个非体育专业的1-4年级本科学生,其中女生498人、男生625人、共计1123人,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的在校本科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国内外关于体质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网络电子信息,查询近年来与本课题相关的论著,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1.2.2 测试法

测试指标七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立定跳远、握力(男生)和坐位体前屈(女生)。符合《健康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所有测试方法均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成绩评定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

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指标共五项,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其中身高标准体重的权系数为0.10、肺活量体重0.20、台阶测验指数0.30、立定跳远0.20、握力体重指数或坐位体前屈0.20。

等级评定: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方法,首先计算各个测试指标成绩对应的标准得分,然后乘以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加总五项指标的加权分为总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运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系统软件,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处理,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总分不及格的人数占总体12.7%,其中男生的不及格率为20.7%明显比女生的6.4%高。表明非体育专业的男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女生,而且没有处于优秀水平的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报道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处于优秀的学生比不及格水平的要多,而且在逐年增长[4]。而西安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没有优秀等级的学生,是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评价共五项指标,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不同指标的重要性不同。因此,全面分析不同评价指标的现状,找出影响因素,对今后有针对性的改善学校体育具有重要意义。

2.2 身体形态测试结果分析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身高标准体重是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一个综合指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分较低的是营养不良,过高就是肥胖。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生处于较低体重的比例要远远的大于男生,而男生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的。这可能是造成男生体质整体不如女生的一个原因,这个结果在其他学校的测试数据中也有类似体现。总体来看,我校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大部分处于正常标准范围之内,而处于肥胖男生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影响大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差异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受生活环境、遗传的直接影响外,后天的体育锻炼、生活质量和饮食习惯、学习压力等都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原因;尤其,现代女大学生追求形体美,在生活上比较注意饮食营养,但是过分的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而男生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肥胖。这可能是造成男生形态学指标较女生差的因素之一。因此可见,对西安体育学院学生特别是男生,加强科学健身和合理营养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3 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分析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率。身体机能测试指标包括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我过多使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和台阶指数评价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肺活量能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呼吸肌力量、胸廓和肺的伸展性,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受到身高、体重、胸围的影响,同时也与出生地、生活环境有关。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我校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处于及格和良好的比例要高些,男生略低于女生,也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台阶试验是一项定量负荷机能试验,多年来世界很多国家一直用于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学生的台阶指数测试结果(见表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台阶测验得分处于不及格的占总体的11.4%,男生的不及格率明显大于女生的。女生的优秀率为9.0%,明显大于男生。这也可能是造成男生总的身体机能水平不如女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男生体质健康总分低于女生的因素之一。通过两项指标都可以看出男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和女生的相比要差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而导致没有尽其全力,再有就是我们的男生的耐力素质相对要差一些,针对这种现状,说明我校的男生特别要注意在活动中多进行一些有氧练习来改善自己的心血管机能。

2.4 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在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我校选测了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女生)、握力(男生)三项评价指标,以评定学生在下肢的爆发力、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

立定跳远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爆发力,它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还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同时也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协调性。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男生的优良率略高于女生的,而男、女生处于不及格的比例都非常的高。这说明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男女生的爆发力相对的都比较差,这与很多关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及大学的学生的爆发力普遍下降的报道是一致的,这应该是造成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没有优秀的主要原因。

握力反映学生的综合力量素质。坐位体前屈反映人体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对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提高各项体育技能,防止运动创伤有积极的作用。这两个测试项目是同一类选测内容,因此我们选测了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

从表6和表7我们可以看出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握力(男生)处于不及格的占总体的6.6%,而优良率占46%,这说明我校非体育专业男生力量素质相对良好。坐位体前屈(女生)处于不及格占总体的1.0%,而优良率占88.8%,说明我校非体育专业女生的柔韧素质接近优秀。

3 结论

1.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表明总体水平男生要低于女生,而且没有优秀等级的学生。这种现状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必须引起学院的重视。

2.身体形态测试结果表明,男生肥胖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而女生处于较低体重的比例要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影响男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女生的一个因素。由此可见,体育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应该注重饮食营养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改善身体形态上的不均衡状况。

3.身体机能测试结果表明,男女学生的肺活量机能基本情况与全国水平差距不大。但是台阶指数测试结果发现男生的不及格率远远大于女生。这是造成男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如女生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有氧的运动,重视改善心血管的机能的体育锻炼。

4.身体素质发现测验结果表明,体育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处于不及格的比例非常的大,这可能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缺少优秀等级人数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重视学校体育,加强科学锻炼对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和国家教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体艺[2002]12号.

[2]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EB/OL].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www.csb.edu.cn,2007.

[3]张文英.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

[4]姜千秋.辽宁科技大学05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31(2).

[5]李宁,高善芬,孙君志.成都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2).

[6]姚广军,刘欣,李慧.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3).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

1 概述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指学生之间或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的经济行为。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主流, 他们对物质和精神消费敢于大胆追求, 锐意创新, 其体育消费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因此, 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 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 在5个学院中每个学院抽取20名学生 (男10名, 女10名)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资料, 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体育消费行为和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资料查实与综述分析。

2.2.2 问卷调查法

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 在5个学院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98份, 回收率98%, 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

2.2.3 访谈法

深入实地走访赣南师范学院有关专家、教授, 并与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了解体育消费情况。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 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体育消费水平, 反映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每学期体育消费水平 (见表1) 。

通过表1可知, 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消费都是集中在200~400折个档次中, 呈现出“中间大, 两头小”的马鞍形状。而男生的总体消费比女生要高一些。

3.2 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者的意识动机是指推动消费者去从事具体的体育活动, 以满足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 愿望, 信念等。或者说是消费者针对特定的体育消费目标而进行体育消费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或冲动。调查结果 (见表2) 显示, 强身健体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 选择比率高达40.81%, 大学男生和女生对强身健体的认同率均居所列选项首位, 不具有差异性;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趋向多样化, 表明大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趋向深入、全面, 这应归功于当今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理念, “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为现代大学生所接受, 并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 形成科学的健康投资理念。

3.3 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调查分析

从表3可见:实质型体育消费占了大多数, 例如运动服饰、俱乐部培训等, 男女生的选择比例都比较高。从 (表3) 可以看出:最多的体育消费是运动服饰、鞋、帽, 其次是俱乐部锻炼培训购, 第三是欣赏表演、比赛, 第四是健身器材, 第五是体育报刊、杂志。表明男女生的运动频度、力度无明显差异。运动服饰、鞋、帽排在首位。通过调查还发现,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逐步由实物消费向精神方面的体育消费方向发展。作为我国体育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 将是体育消费的主要对象之一, 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方向, 指导其正确地进表1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表2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

比例调查统计表 (%)

表3赣南师范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

行体育消费, 将有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4 结论

4.1 赣南师范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处于较低水平, 整体水平较低, 体育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中处于从属地位。

4.2“强身健体”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 大学生体育

消费意识趋向多样化, 今后仍需积极引导, 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4.3 赣南师范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结构以实物性消费较为明显, 欣赏性体育消费所占比例较低, 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4.4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有经济状况, 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学业忙, 无人指导体育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洪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厦门教育学院报, 200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锻炼能力探讨

1. 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系统知识的形成。大学体育的目的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1]。体育课程作为独立学院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学生虽然入学文化基础比母体院校偏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但是他们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笔者从事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工作,从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出发,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意见。

2. 阻碍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几点因素

体育课,不仅仅是体育老师制定教学计划,教授运动技能,而是要培养大学生锻炼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愿意参与锻炼行为,才是关键。在独立学院中,大学生体育课不受重视,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直都十分单调和落后,在教学中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让学生缺少体育锻炼能力的养成,广大师生越来越认识到,以前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了。

2.1学生体质情况差

国家要求每年我院都要进行大学生体质测试。通过测试不难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理想。还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经常生病、住院,除了先天身体素质不好之外,体质情况不太理想。

2.2体育锻炼知识缺乏

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体育课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体育课基本没有变化,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放鸭式”教学,就是拿一些器材玩。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体育涵盖多学科的知识。

2.3缺乏运动兴趣,自主锻炼少

从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运动能力,对一些专业的技能很难掌握,尤其是女生,这些会大大降低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2.4锻炼习惯难坚持,缺乏持之以恒

由于大三大四学生的专业课占用时间较多,学习负担过重。此外,学校组织的学生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社团等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锻炼习惯缺乏持之以恒。

3.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方法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手段。体育课教学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针对以上几点问题,从实际教学中进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从大一入手,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一年级新生的体育状况将影响其整个大学时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白健康身体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明确健康第一的重要观念,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其次,利用新生的自我行为能力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实践。再次,运用多媒体理论课教学和体育类讲座,把体育知识拓展开来,树立科学锻炼身体的健康观念。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需要锻炼,锻炼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怎样纠正不良的锻炼习惯,怎样预防运动中的损伤,怎样培养竞赛与欣赏比赛的能力等。

3.2结合实际,更新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锻炼”

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摆脱以往教师为主导,传授运动技能的枯燥教学,改变“讲解—示范—练习”、“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注重运用更加适合现代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2.1建立“体验—学习—评价”为一体的教学法

例如乒乓球的正手攻球技术,教师先让学生体验该项技术,安排正手攻球比赛,从动作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通过比赛后,学生自评与教师指导总结,分析技术动作的原因、正手攻球的站位、挥拍、击球点和击球方法,制胜因素等,结合学生自我的感受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自己再练习,最后将学生学习的情况作总结,并提出反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通过自我学习,加强对技能的掌握。

3.2.2自主学习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学生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准备活动。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3.2.3游戏法

游戏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参与的兴趣。在游戏中将体育技能融入,改变传统的跑与跳训练,在游戏中进行巧妙设计,把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喜欢上体育课,慢慢发现一些体育技能其实并不难掌握,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2.4竞赛法

比赛是检验体育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比赛获得愉悦的情感,更加可以促进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竞赛不单单局限于一些常规的体育类竞赛,鼓励学生自创简化的提高体育锻炼能力的比赛等。

3.3与专业课接轨,丰富课程内容

体育课与专业课接轨,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土木系学生,教师设计定向越野练习,通过建筑环境图,让学生识别目标位置,通过团队协作,找到每一个目标点。经管系学生,在游戏中做一元和五毛的游戏,锻炼反应和快速计算的能力。英语系的学生,可以鼓励采用英语式教学方法,贯穿于体育课程之中。体育课结合专业课,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体育锻炼能力。

3.4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简化运动规则,更换较难掌握的运动器材,降低难度,教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降低专业性强,较难参与的体育项目,不断研发新的参与性强的体育锻炼方式。例如排球比赛,可以运用软式排球或好控制的轻质球,进行比赛。如篮球教学中投篮比赛,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改变教学方式,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体育教师抓好学生体育教学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外,还应经常组织各系、年級、班及宿舍之间的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竞赛,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结合现代的竞赛活动如象征性长跑、跳绳、健美操、登山、自行车越野、滑板、呼啦周、拔河等[2]。还可以举行校际间的体育友谊竞赛,观看体育表演、体育录像,开设体育类讲座,建立学校体育宣传栏,举办体育知识竟赛等。

4.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是独立学院体育工作的重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对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训练、体育活动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尝试,努力探索。总之,独立学院应重视体育课对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影响,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丛培林.浅谈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第12期,体育科技.

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运动队的研究 第12篇

高校体教结合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即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 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高校体育运动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提高学校声誉, 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本文旨在对湖师院体育运动队现状研究为基础, 全面揭示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为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文献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湖州师范体育10支运动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并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论文30余篇。

专家访谈法。通过与教授、运动队教练、运动员进行交谈了解具体情况。

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本文有关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队项目设置

学院现有的体育运动队10支, 分别是田径、篮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空手道、定向运动、武术。从取得的运动成绩看, 参加全国性比赛的队伍只有空手道, 大部分均参加省内大运会及省单项锦标赛。

3.2、运动队招生来源

由于浙江省招收高水平的高校并不多, 适当的放宽招生政策, 加大学校自主招生的范围, 以此来刺激更多的优秀的学生运动员报考, 扩大影响力。体育运动队只对普通高中生运动员招生;还特招高水平运动员, 极大的影响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必要条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几乎99%的运动员来源于普通中学, 从事体育训练一般为5—7年;有不足1%运动员有体校训练经历, 从事体育训练10年以上, 但水平不高。

3.3、场地、器材现状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高质量的比赛, 但更离不开的是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合理有效的科学管理。从场地的设施上看, 体育器材缺乏, 拥有的器材由于日常的磨损, 出现老化、破损等现象, 能正常投入使用特别少, 这是高校要急于解决的问题。

3.4、运动员的现状

该院现有的运动员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运动队发展, 由于训练强度不够, 训练时间不足, 训练内容不够系统, 导致了运动员在比赛中体力、技术的发挥出现严重问题。

3.5、教练员队伍的现状

教练员缺乏训练竞赛的实践经验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79%以上没有参加过专业队训练。具有国家一级和二级运动技术等级的教练员占了20%, 健将等级的教练员人数非常少。

由于体育运动队的教练员都是本校体育教师来担任, 教师个人精力是有限的, 除教学外, 又要兼顾训练和科研, 所以学校应当在师资力量上加大多带队教师的投入,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6、保障运动队伍参赛次数

目前我校体育运动队都面临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的问题, 很多运动员都处于只训不赛的状态。10支运动队平均每年只参加一次比赛, 有的项目连续两年都没有比赛。

3.7、运动队建设经费投入

在高校运动队建设过程中, 由于经费的缺乏导致训练设备、医务监督保障、运动员营养, 运动员恢复手段等措施得不到保证。扩大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经费使用率经费的缺乏是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极大困境, 由于经费来源的单一, 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当向企业寻求赞助, 以此来加大经费的来源渠道, 是运动队经费更加充裕。

4、结论

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清、招生模式的单一, 导致了优秀的体育人才缺乏, 竞技水平低下的首要因素。

运动员训练内容不够系统, 训练时间不足, 训练强度不够, 导致了运动队人心涣散, 缺乏管理。

运动队训练经费严重短缺, 加之比赛次数少之又少, 导致了出现盲目训练。

训练场馆和设施管理不善, 场馆、器材维修跟不上, 导致体育器材老化、损坏, 出现空架子不实用的设施, 严重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运动队建设的办学条件、运动员招生、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训练经费、运动队的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

关键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运动水平,研究

参考文献

[1]虞重干等.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 2006, (6) .

上一篇:工作原理应用下一篇:智能决策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