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农村范文

2024-05-24

未来的农村范文(精选12篇)

未来的农村 第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未来市场走向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帮扶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实现为农业整体发展中提供资源整合作用,使农业发展不断实现产业化经营;第三,为农业闲散资金提供集合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实际市场整合能力。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条件日臻成熟,我国金融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得到完善发展,金融支付结算等业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很难满足农村人们对现代化电子化、票据化的要求,这方面现代化业务发展还有待加强。金融业务覆盖范围有限,业务办理便捷程度低,上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服务我国“三农”发展的瓶颈,从而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未来走向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一)完善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政策,实现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长效建立

要求财政部门给予农村金融机构更多便利的发展条件,进一步解决好先前出现的一些不良贷款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部门的信用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的信用度,对农业贷款方面的可能性风险进行及时防范与控制,完善农业贷款方面的信用体系。

在农村信贷资金回流建设方面,一是要给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保证;二是合理运用经济和行政方面的手段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防范,同时通过地方财政部门的帮助实现惠农政策的安全化实施。资金运用方面,在确认诚信无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向农村发展方面的投资,为农村当地经济的不断增长提供更好的服务作用。

(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部调整,刺激和繁荣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金融近年来在信贷和经济帮扶合作政策方面也实现不断改革,小额信用贷款方面也实现一定的发展境地。在农村金融机构实地发展方面,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实现县域之间资金的加强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上存资金比例的控制,过高的或超限的实行缴存,同时对超额准备金实行下调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管理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投资活动的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三)农村金融未来发展走向探微

纵观我国现在农村发展趋势,贫富差距还存在很大的比例,农村与城镇两方面的发展还欠协调。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小农村贫困差距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现阶段民工潮增多,因为农民在家发展经济收入相对缓慢,加上发展资金需求方面难以解决,信贷方面的政策限制也是农民在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又一发展瓶颈,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要着力于农民发展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帮助。另外国家应根据现阶段民工潮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农村发展支持政策,建立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方面的多项合作发展机制,实现互助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多多鼓励具有诚信度和发展能力的农户建立产业化发展经营合作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朋友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借助新时代发展机遇,建立健全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自己的发展模式,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要随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不断落实和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特点而改革,实现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目标,实现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就现阶段而言,着力构建适宜于农村经济扶持项目,不断转变农村农民们外出务工发展的传统观念,实现以经济促进当地农业资源产业化发展,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村资源向经济资源的不断转化。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调准相应的发展模式,从帮扶到合作方面共同发展,实现金融机构与农民们合作共赢,从而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局限性,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锡良,刘利红,刘海二.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农商行案例分析[J].财经科学.2013(08)

[2]孔祖根,叶银龙.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目标与路径[J].浙江金融.2013(06)

未来的农村 第2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日趋完善与发展,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乡差距大,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不断的突显出来, 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现状出发,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指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 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 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 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 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 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经济发展受阻, 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 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 与此同时, 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 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 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 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 造成金融产品单一, 盈利能力严重不足, 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 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 发展较快, 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 覆盖的地域范围小, 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 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 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从而裨益乡民, 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 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 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 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 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 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 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 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 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 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 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 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 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 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 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 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 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 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 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 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 只能采取有效措施, 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 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 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 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

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 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 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 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 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 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6.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要突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瓶颈,解除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就必须正视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并以金融需求为导向,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造竞争性金融秩序。引入竞争,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适度地发展民间金融,通过各种渠道放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对于民间互助型的借贷不要进行干涉,而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金融要给予其合法的地位,并进行规范。

世博给农村未来的启示 第3篇

乡村景观同样是台湾馆的一大亮点。走出馆内的“点灯天台”,来到底层,游客便可分享“榕树下的夏日生活”:由竹篾编织而成的一棵大榕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树荫,漫行其间,能感受到夏日午后的阵阵清凉。坐在板凳上,还能品上一杯馆方特意送上醇香的台湾高山茶。

在城市实践区最北部设立了唯一的乡村案例馆——宁波滕头馆,游客能在馆内看到水稻、草莓等植物,以及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馆内的文字说明显示,这个村里的农民已经不种地,只种树,生态很好,经济主要靠发展工业,村里人口约800人,村办企业雇佣的外地工人却有数千,一年产值已达30亿元。

从瑞士馆到滕头馆,从亮相于世博的一幕幕农村风土人情,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城市化主导的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农民、农业将何去何从,城市和农村如何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而不是重蹈过去“此消彼长”的覆辙?农民,以及农民的孩子们,如何能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种种美好?

“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上海世博会在“经济转型和城乡互动”世博主题论坛上,与会的官员、专家达成共识:要改善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做起,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对农村移民的态度和政策,使新移民在经济上融入城市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获取平等尊严和权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4篇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状

1、农田“条块”分割, 生产作业不统一

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小块耕地作业, 即使相邻的两块地种植同样的作物, 因属不同的户主, 所以在种植的时间上有先有后, 并且耕地地势的高矮还有差异。在后期的培育与收割过程中, 差异更大, 比如灌溉、施肥等, 低一些的、离水源近一些的耕地就先得到灌溉, 相反, 耕地高一些、离水源远一些的就后得到灌溉。因此, 在农田作业的整个过程中, 显得参差不齐、各自为阵, 这样也导致农产品质量差异很大。有些地方被大片承包经营的田地, 因为“短期效应”影响, 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去改变这种条块分割的现状, 只是在其他农田作业方面做到了统一。

2、农业生产力偏低, 机械化等现代化作业手段不高

除了少数地区实行了小型农机具耕作外, 大部分地区, 包括很多承包经营的农田, 并没有实现全面机械化作业, 虽然耕牛因政府以补贴的方式退出了农田作业主动力角色, 但整个农田作业流程中机械化程度不高。比如稻谷作业过程中, 水田的翻耕与谷子的收割使用了机械, 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还处在初级阶段, 目前, 全国机械插秧普及率约28%。农田作业技术相对以往有所提高。

3、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或使用不当技术导致毒副产品较多

土地养护不到位, 产能不高, 难以实现农田资源升值。农业技术尽管在不断持续提高, 但因物资条件、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 特别是“小农经济”的“瓶颈”效应, 导致“经验作业”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产品质量和产量都得不到提升。有的村镇对农业技术抓得很扎实, 从选种到培育到收割等各个环节都有技术指导和要求, 如广播宣传、印发知识小册子等, 但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领会与实施上也会差别很大, 而且是自己经营自己的小块土地, 拥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 所以很多农民依据的是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有的农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过量或不当使用农药及激素类肥料等, 导致产品严重威胁人身健康。农田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得到推广与普及, 不能有效及时地养护农田, 也限制了农田资源的增值。

4、信息封闭, 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及时调整生产战略

农户对农田的经营比较分散和随意,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虽然农地主要是旱地和水田两类, 但实际选择播种品种的面还是很广的, 适合旱地的作物有棉花、玉米、油菜、小麦、花生、芝麻等, 适合水田的作物有水稻、油菜、经济作物等, 而且大部分作物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别。由于按户分散经营, 各种市场信息难以传达到位, 在产销链不紧密的情况下, 导致有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而有的农产品供大于求。

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与界定

有中国“大粮仓”之称的北大荒, 在家庭农场模式 (生活费、生产费自理, 土地到户、机械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 推出后, 1995年, 北大荒100多个国营农场衍生出20多万个家庭农场。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 科技贡献率达70%。在围绕构筑集约化产业,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前进目标中, 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前景提供了诸多启示。

我国农村实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因此, 我们在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上要立足土地国有化, 保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发挥现代化经营特色。而要在农田上实现统一经营, 笔者认为, 最好的模式就是经营模式的相对集中统一, 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至于形式, 可以以股份合作社或者农场的形式, 农田以评估作价入股。当然, 仅仅有农地资本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营运资金以支付购买农机具、设备及农村基建等的需要, 农地资本可以作为无形资产的方式投入。

1、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下述的几种经济模式均以农地资本为绝对股权不变, 按照剩下股权的投资方式来划分。

(1) 政府注资。就是除农地外的剩下股权由政府成立机构投资, 资金全部由乡村政府负担。这种模式由政府成立机构直接投资并招聘经营管理层, 监督所投资金的运作, 确保农田的保值增值。这种模式是纯集体资本运作, 农民受益。此模式对政府资金压力较大, 但可以变政府对农村的补贴为对农业的投资。

(2) 集体股权。全部吸收农民股, 乡村人口按劳力折股计算, 每股的价格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和经营需要来定。这种模式让农民参股, 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因为是农村户口人员的参与, 所以在所有制形式上仍然是集体所有权的体现, 在产权和分配上也没有什么异议。这种模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 农地应占股权份额的界定。如上所述, 农地的股权可根据农地评估价格折算并折股投入。第二, “劳力股”的标准及劳力股“进入”与“退出”问题。劳力的标准可按年龄来算, 规定一个年龄段, 达到这个年龄段的最低限就可入股, 超过这个年龄段的最高限就必须退股, 按每人一股计。“劳力股”每股金额可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集体讨论通过。

2003年, 江都市渌洋湖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尝试“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 成立了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合作社, 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和使用性质情况下, 最早由农民自愿以土地入股, 合作社订立《章程》, 规定每9分地为一股, 年终保底分红, 每股分600斤粮和100元钱。

(3) 吸收投资。吸收的对象可以面向社会, 包括农民和大富商。这种方式相对灵活, 而且可以大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充分、合理分配资源, 调动创业积极性。这种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股权结构比例问题。如果集体股权比例大, 那么吸收资金则相对较少, 但行权能力较强, 在经营决策上有较强的发言权;如果集体股权较小, 吸收资金就相对较多, 但私人股东经营管理权相应就大一些, 当然, 也可以采取分散私人股东的做法来相对提高集体股权比例。

例如, 扬州市规划建设了115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 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 以农业园区为平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2008年, 全市农业已引进工商、民间资本项目600多个, 投资总额超过45亿元。可以把这种模式进一步深化, 灵活地运用。

2、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1) 无论采取上述哪种经济模式, 在经营模式上都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农场经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界定为:股份合作公社或大农场制的经营管理结构。无论采用哪种组织管理形式, 都应该满足集体决策、现代化统一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需要。目的就是完善、创新农村生产关系,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把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和农村新型合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升值, 提高农地产能、生产力, 优化农产品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 并利于科研成果快速转变为生产力, 使农业这个产业向专业现代化方向发展, 实现农地增值。例如, 在农作物的播种、灌溉、施肥和收割等过程管理中, 将区域农地统一平整, 可以使用大型农机具甚至农用飞机等施行统一作业, 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农作物投放品种的选择并能适时抓住农作物生长期进行作业。

(2) 对“农村土地资源升 (或增) 值”的概念进行界定。这种升值或增值, 不是通过转让土地的使用权获得的差额, 而是利用土地这种资源, 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 提升技术和管理的集约化生产, 使产出比以前模式下有大幅度增加, 这种高产出包括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农田和农业的改造外, 其他农业型产业如牧业、林业、渔业等可参照农田的经营方式特色发展, 在同时具备农林渔的地方还可以配套综合、互动发展。

实行标准化生产, 从粗放走向精细的农业生产方式, 直接的好处就是农产品好卖, 进得了高端市场, 卖得出高价格。2000年, 扬州市江都樊川镇注册了“康植园”商标并推行标准化生产, 2005年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证书, 现在他们生产的猕猴桃不仅进入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大型超市, 而且也显示出了应有的品牌价值。这是一个实现农田增值的典型例子。

(3) 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下, 要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层, 定期换选管理层, 实行绩效考核, 特别要强调的是:政府参与管理的必要性, 特别是在发展的初始阶段, 政府的引导与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也可以以“委员会”的形式监管。

政府加强监管的主要方面是:第一, 土地资源的使用:一方面是控制土地用途的使用, 不能任意改变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性质牟取暴利, 如在农地上建房屋出售, 将土山推平成旱地, 将湖泊填平改成田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农地上作物的选种做好指引, 及时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 对不合理的决策要坚决否定。第二,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农村远景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公共生活设施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考虑到作物的适宜性及市场的需要与变化, 又要有长远打算, 不能只图短期效应, 如农田道路及灌溉设施等, 都要统一规划、立足长远, 注重水土保持、环保效应等。乡村的远景规划涉及到面貌与风格的问题, 应该切合当地的地貌与风土民俗去建设、规划乡村蓝图、远景, 使其具有当地的风格和特色。

已经形成了一定发展规划的农业经济实体, 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农村居民的择业问题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农田的统一经营和手工劳作的减少, 农民将失去旧的生产习惯而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部分农民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学习, 成为农场的职工甚至管理者, 其实, 他们还是农地的经营者, 只是从一个普通的农耕者成为一名技工或者管理员。

三、“乡村经济”的发展远景及协同发展

这里使用“乡村经济”是为了体现一种“乡间”特有的经济实质, 是区别城市经济和以往的“农村经济”。

1、引导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投资方向

在中国, 很多人在城市商业化的进程中积累了财富, 而仅通过税收的调节手段去调节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可能难以发挥“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 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方向, 或者可投资的项目很少, 如只是期货、股票及其衍生金融工具、房产等, 不仅不利于“带动”, 还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及泡沫经济, 甚至有的人非法囤积居奇, 哄抬农产品价格。通过吸收投资和政府的宣传引导, 可以使很多有闲置资金的人将资金投向有前途的产业, 这也是一种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整体富裕的一种方式。

2、建设中小城镇, 建立生态型农业基地

可在中小城市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吸收区域内的农民作为工人, 将部分农村人口转入到中小城镇就业。中小城镇规划、开发房产, 以缓解这部分人的居住需求, 这部分人的户口也可以逐步迁到所在的中小城镇。在小城镇与乡交接的地方, 可发展农民产业园, 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附属品按生物链的规律进行良性循环。在这个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理顺“供产销”链, 保持“肥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环节之间的衔接与价值的有效循环, 同时, 由于产品加工等中间产品的生产前移到乡村附近的中小城镇, 使得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增值部分转化到乡镇村民受益, 促使农产品的价格更接近其价值, 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剪刀差”。

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大林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 农民产业园随处可见工业园区才有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在生猪养殖区, 建起了电子监控系统, 随时监控生猪的生长状况, 猪粪便通过特制的沟槽进行干稀分离, 粪便进入厌氧化粪池里发酵处理, 污水则进入蓄水池沉淀, 再通过四通八达的管道输送到邻近村组灌溉果园和庄稼。

3、发展“乡城经济”, 带动旅游经济, 发展绿色食品基地

目前, 有的农村将以前分散居住的居民统一规划到一个固定的地方集中起来, 农房的样式统一, 格调切合当地风格, 横排与竖行之间是类似城里的街道, 很整齐, 也便于管理, 比如天津市的很多乡村。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是这样的了, 江南的民房主要是沿河堤分布, 如果人口已转入中小城镇, 那对于留下的房屋, 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房子可以评估后作价购入, 对购入的房子可纳入乡村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修缮和改造, 可以建设成“乡村别墅”。比如, 随着乡村道路和景观的规划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乡村的网络设施建设, 部分房子修缮后可以对外出售或出租, 乡村有较好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 可以吸引城市消费者。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产品的严格把关, 即从培育、选种、下苗、施肥、到灌溉收割以及农药的撒播都有严格的农场内部检验部门, 并受国家检验机构的监督, 这有利于培植绿色生态环保食品, 杜绝对人体有害的激素产品、毒副产品。必须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加速开发代替抗生素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 如微生态制剂、植物源抗菌剂、酶制剂等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和税收上支持生物源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

为了将食品安全控制在生产源头, 进入市场可进行追溯, 真正体现健康安全, 扬州市农业部门先后制定了52项江苏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和49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 全面完善了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在田头“第一车间”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记录制度以及分级包装与标志制度。扬州市已建成61个生态健康生产经营示范基地, 同时, 在全市配备了120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全面推行“一千亩菜田一个监管员”的标准化生产与质量安全监督模式。

4、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平衡发展国民教育

尽管是统一的九年义务教育, 但由于“收入效应”的影响, 大中城市的学校师资力量普遍高于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教学条件和教具等差别也很大, 比如, 同一个年级的学生, 城市里的已经能很熟练操作电脑, 而农村里的小孩还不知道电脑是什么模样。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教育水平的提高, 农民的自我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 经济条件的好转也会吸引一部分教师走向农村。教育程度的平衡发展也为教育的改革做好了铺垫。

5、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提高生产力和风险抵抗力

农业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建立对天气及虫害等的预警体系, 可提前做好旱涝、虫害的防治准备, 确保农作物的有效收获。统一规划的农田基本建设对于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比如修建小水库或者蓄水池预防洪涝。统一的经营方式和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 增强了市场风险抵抗力。

6、减少政府补贴

在社会保障不变的前提下, 由于模式的转变使得农村自主负担盈亏的能力增强, 承受风险的能力提高, 政府补贴的这部分财政可以更多地用作对农村建设的投资, 如信息指导、生活及生产设施的资金投放等。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监管、服务、指导, 建设农田水利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

要保障农村经济模式更好地发展, 就需要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必须加强产业的结构升级与互动。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改进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提高农产品价格;科技发明不断使各种新机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 从而带动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的延伸发展, 促进农业基础建设;第三产业的配套服务, 提升农场的服务环境。

没有整体的互动就没有整体的效应, 要在协同的策略上实现发展的平衡。在这个模式创新的过程中, 突出的问题可能有:第一, 对农地的整体观念认知的转变。要从“小块耕地”的观念转变为“集体土地、集体经营”的思想。要让大部分农民懂得小块耕地分割的不利影响。第二, 农业人口流动把控与农民身份的转化要有序。农村人口一部分会留在农地上成为农业技工, 一部分随着中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流向所属区域的中小城镇。无论他们的户口所在地是在原来的农村 (场) , 还是转移到就近的中小城镇, 如果部分劳力愿意流动到外地打工或其他自主创业也可以相应为他们创造条件。就是说在择业方式或就业问题上, 村民的自主性仍然是不变的, 而且他们除了有入股的收入外, 还会有自有工作的稳定收入, 也不影响城市建设中对劳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壮丽的史诗永远的精神[N].经济日报, 2010-08-02.

[2]现代农业撑起农民增收一片天[N].经济日报, 2009-02-14.

[3]大林寺村的现代农业实践[N].经济日报, 2009-02-14.

[4]英国城市精密化带动城乡一体化[N].经济日报, 2010-03-27.

未来的农村 第5篇

调研时间:2010年2月

调研地点:广东省佛山市、云南省砚山县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五年,我们以广东省佛山市的和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的马鞍山、凹掌几个村子为调查点,通过与当地村民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结合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目前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简要比照,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社会实践佛山砚山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利用寒假的机会,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活动。在寒假期间,我们分为两个组,利用回家之际,各自家乡的佛山南海,砚山马鞍山、凹掌等几个村子展开调研。通过与当地村民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结合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简要比照,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报告。

一、佛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

在千嬉年已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出台,市、区的大力帮助,佛山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多种设备、政策得到了完善,近年来也带头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在文化方面,主要有:

1、各种乡镇中小学校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如电脑、投影、图书等,在很多学校更是开设了多元化教学,如第二

课堂等,近年来各中小学更是有硬件整合的趋势,资

源合并、共享,趋步受到城市化影响,从零散变为集

中。

2、各村居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有所增加,按规定以乡为

单位,各自建有各自的村民活动中心,配有舞台、球

桌、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在乡里更是定期开展精

神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图书漂流、新春送春联等公益

性活动。

3、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全国性政策的出台,佛山

地区农村日常精神消费有了进一步的上升,新时期新

农村,电脑电视空调等追求从从无到有变为从有到

优。

4、村里文化建设接近饱和,村内由于没有专属的建设小

组,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较慢,部分硬件设施存在无

人管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维护维修慢等现象的发生。

二、砚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

近年来,在云南省、文山州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砚山县委、砚山县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砚山多个村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在文化方面有如下情况:

1、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开始使用或正在建设,硬件设施

正逐步完善当中,建设了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村民从单一的生活方式正逐步转变为丰富的、多元素的生活方式。

2、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有所增加,有村民自己组

织的文艺队伍和文化活动。在政策的引导下,更多丰

富的文化活动走入农村。

3、由于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体制不够完善等因素,限制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许多政策的执行遇到了资

金和人才的困难。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遇到的最大困

难。

4、在开发本地文化产业没有做好统筹兼顾,开发和保护

没有做到统一。没有专业的、适合当地发展的方案,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佛山地区与砚山地区的简要比照

佛山地区在中国属较先发展的地方,很多方面在国里也起着带头作用,城市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凭借其较雄厚财力物力,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与砚山地区相比较为超前。总体上比砚山地区快了一步,物资设备从追求数量变为追求质量,精神文化活动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步向城市中心靠近。

砚山地区属云南较内的高原地区,发展程度没佛山高,总体发展沿着旧佛山的发展路向,由于客观物质因素,人力物力相对佛山较为紧缺,文化活动也存在交流难交流少的现象,形式也相对单一。

但近数年佛山地氏农村有了“村改居”现象,按发展趋势,新时期下,佛山会逐步发展,城中村逐渐被新城镇所取替。

四、对今后建设新农村的建议

1、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目前的发

展状况可以看出,许多政策的执行缺乏资金的支持,许多建设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进行缓慢甚至处于停

止状态。所以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快加强新农村文化建

设的有力帮助。

2、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能更快

更好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中,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文化建设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而没有专业部门管理,很多部门难做到统一,也没有

更多更切合当地发展的政策和方案,难以形成各具特

色的村文化。

3、各地优秀的建设方案和思路要相互借鉴,不能完

全克隆,要适合当地民情文化。做到发达地区和落后

地区的相互兼顾,相互帮助。

五、总结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未来 第6篇

1 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异常

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但大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在家看管,一部分寄居在亲戚、熟人处,甚至个别孩子独自在家一边学习一边照管家庭财产,由于老人文化素质不高、教育理念缺乏、对孙辈的溺爱,亲戚朋友管理要求不甚严格,孩子们养成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比如不讲个人卫生,对垃圾食品钟爱有加;没有学习兴趣,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文明习惯极为缺失,小小年纪学会抽烟、赌博,打架、酗酒、谈情说爱,经常流连沉迷于网吧等场所。据了解,农村小学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以上。

2 亲情关爱缺失,心理发育异常

农村留守儿童们基本上只有寒暑假才有机会和父母团聚,有的甚至一年、几年不能与父母谋面,父爱母爱缺失、家庭氛围缺失让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烦恼无人关注倾诉,成长困惑无人正确引导,遇到问题无人帮助解决,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日渐滋生,个性心理上表现异常,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情感脆弱、脾氣暴躁,遇事冲动易怒,自卑、自闭,积极性、上进心缺乏。极易发生离家出走、暴力伤人甚至自残自杀等极端现象。

3 社会监管缺失,成长环境异常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之家庭监管不力,外出务工的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爱”、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感,孩子们稍有不慎便会沉溺如网络游戏、暴力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模仿等歧途中,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给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孩子自身安全带来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多方协调,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帮扶体系,让留守儿童心不再孤独,健康成长。

4 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弟异地入学权益

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受教育的权益,让农民工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现代教育。建议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他们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为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创造条件,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重拳出击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几十年的开放发展,经济发展高速腾飞,但同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年轻一代的生存、成长环境不断恶化。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更加关心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营造公平正义、温馨友爱、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切实担当弘扬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营的主要责任,杜绝低劣、庸俗、暴力等元素,用健康的题材、优秀的作品丰富少年儿童精神生活,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健康时代风尚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7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和改革。二是“三农” (即农业, 农村和农民) 贷款持续增长。截止2006年上半年, 我国农业贷款余额接近三万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14%以上, 农户贷款需求60%得到满足。但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同样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不容小觑。目前, 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 邮政储蓄等商业金融机构与组织, 从农村流出的资金总额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总额, 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完全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发展受阻, 从而导致城乡差距加大。第二,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随着商业银行改革, 几大主要银行大量撤出其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与此同时, 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还不完全, 覆盖网点低, 农民接受金融服务相对困难。第三, 金融理财产品创新不足, 盈利能力不够突出。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 提供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的机构较少, 而这正是农民所需要的。创造新型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盈利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而一些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由于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而发展迅速, 但潜在的危险较大。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农村实际经济情况、金融经营、企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分析和比较, 本着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提出以下建议, 从而帮助农民, 更好地支持“三农“政策的实施。

1、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计划。

由财务部门尽快偿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贴息, 同时剥离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 当地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当地农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 减少不良贷款率,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 完善整套信贷工作流程。

2、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进而在将来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 一是要关注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现象, 为抑制其发生提供合理的制度性保障;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通过地方财政对金融机构的补偿和税收优惠措施, 引导农村资金有效地对农村建设进行投资。增加提供农村信贷的机构的授信额度, 同时鼓励邮政储蓄参股农村信用社, 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建设小额保险组织, 试点推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

3、制定农村金融投资的相关法律。

规定在确保资金的安全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存款投放于当地市场, 或用于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 对不同县进行适当额度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强监测和预警县域资金的流动情况,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存款比例在系统的局限性。

加强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 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在此项目上面的空白。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不断加强, 一批农村信用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在这种不可逆的趋势下, 只能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而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是填补农村金融缺口的重要手段。

4、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组织的改善依靠于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 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效率和抗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 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方式。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 提高投资理财能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建议由政府机构出资成立担保公司, 增强担保能力, 带动当地担保公司的发展。扩大有效抵押品的种类, 增加农产品贷、种子贷、成品贷、订单贷等新型贷款计划。探索适合当地的资本运作方式, 灵活应用, 针对不同用户设计不同金融改善计划, 帮助农民更好的使用资金。

5、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和审查制度, 建立和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努力突破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瓶颈”, 缓解农村金融准入压力, 并以金融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 构建竞争性、合理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营造良性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使各企业相互对比, 良性竞争, 在正确的市场环境下生长, 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对于民间借贷不要犹太严格干涉, 但应加强监管, 在保护正当经营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鼓励此类金融机构发展。

6、依据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特征, 进行相应的变革。

除了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之外, 还要根据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特征, 对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和资源进行变革和重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 培育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和良性、健康的金融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 鼓励各商业类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可引入外资银行等新兴力量, 引入新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理念;允许农村邮政储蓄面向中小型企业开展信贷业务, 本着为农村村镇企业服务为目的, 建立资本市场;引入非银行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 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机构, 促进多种机构的发展与竞争, 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回报率。

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启示

1.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应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发展情况, 培育和发展具有潜力、可持续的金融性组织。有条件的地方, 政府可设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金融机构进驻我国农村金融系统 (如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在河南地区的储蓄所) , 丰富农业金融品种, 尽量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

2. 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 以巩固在现有的结果, 以做可持续发展的业务为主, 结合农业银行联合股票系统改革, 通过对机制和制度的转型, 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质量和效率”的信贷支持, 加强县域地方经济扶持, 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 按照经济发展规则,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对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11 (02)

[2]郑家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问题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2 (06)

未来的农村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未来发展

1. 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1.1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主导、公民主动参与的一共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全网络建设, 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理论上来讲, 社会保障是国家为国民正常生活建立起来的一个安全体系, 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然而农民的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极低。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量的50%以上, 担负着国家农业发展的重任, 对这部分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建设, 是巩固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须。我国从21世纪开始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新农合”的建立, 由政府、个人、集体共同筹资, 以大病统筹维护建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标志。目前, 新农合在农村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80%, 这标志着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我国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工作初见成效。

1.2 农村社会保险类的发展

“新农合”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公共医疗设施差的问题。除了医疗保险之外, 其他社会保险类型也开始在农村推行, 其中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推行最为瞩目。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靠子女养老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养老观念, 然而,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在农村凸现出来, 人口紧缩政策导致农村青壮年所要负担的老人增多, 养老十分吃力, 一些地区和政府开始将城市养老制度推行到农村, 鼓励民众购买养老保险, 虽然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并不广, 大多数农民对购买保险用以养老的方式认可度较低,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漏洞, 但是, 养老保险确实已经在农村开始推行, 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表现, 也是农村人民生活方式改善的表现;另一个保险项目的发展也标志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变化, 即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保险, 传统的农村生产活动依靠土地, 只存在耕作风险, 不存在失业风险, 但是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人数的增多, 保障打工的收入, 成为保证农民家庭正常生活的关键, 而参与失业保险, 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农民工的失业造成的家庭经济风险。虽然农民工购买失业保险的比率不足10%, 但是, 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3 社会保障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社会保障还包括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这两项是专门针对缺乏生活能力、生活极为困苦的人群进行的, 受地域发展限制, 这样的人群通常存在于农村当中, 因此, 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不断发展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解决了大部的“极度贫困”问题, “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使50%以上的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脱贫, 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直接提高了农村整体的生活面貌;除了农村低保政策的推行之外, 国家还将留守儿童和老人作为特殊的享受社会福利和优抚的人群给予相应的救助, 留守儿童和老人是农村生产模式变化后产生的特殊群体, 这部分群体得到的救助, 直接解决了农村家庭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能够得以保证, 其整体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就会有所提升, 农村社会治安也更好。

2. 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存在差距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使得农村开始呈现出与城市相等同的社会保障结构, 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在逐渐完善, 这是社会公平逐渐发展的表现之一。然而, 由于历史因素和农民心理特征因素影响, 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用于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较之城市更少, 无论是筹资方面还是社会保障资金应用方面, 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发展道路都更加坎坷, 社保资金始终处于缺乏的状态, 使得社会保障事业推行较为困难;另外, 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一致, 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险额度无法与城市人口相比, 有一些社会保障待遇, 农村居民根本享受不到, 例如农村居民没有“住房公积金”保障待遇, 然而, 农村居民仍旧存在在城市购房的需要。这些差距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推行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方向。

2.2 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发展比重失衡

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证某一区域的人民生活安全, 根据人民生活的需要发展社会保障项目, 社会保障各个项目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 而对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来说,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项目发展比重失衡的问题, 虽然率先开展新农合是应农村居民生活需求而开展的医疗保险普及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类型不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生活质量, 因此社会保障项目的普及应该是同步的, 单纯解决看病问题, 而仍旧面对着养老、经济收入、住房需要等生活压力, 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说是全面地提高了,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生活安全维护存在“短板”, 这也是社会保障发展重要解决的问题。

2.3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缺乏监管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是这样一个管理格局:民政部门管理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理新农合、而养老保险则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种政出多门、条块化、垂直化的管理格局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发展;此外, 由于监督机制和力度的不够, 在农村社会保障中, 部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 利用制度的漏洞以权谋私为亲朋好友攫取国家社会保障提供的物质利益。这种现象在低保评定、救济发放、医疗报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午餐经费使用过程中屡见不鲜, 在许多地区严重存在, 极大地造成了社保资金的浪费, 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3. 农村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拉平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

使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缩小, 真正体现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单独对农村居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科学的, 而农村与城市融合又是国家发展之必然, 因此, 要展示社会保障的公平, 使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 就必须尽量缩小城乡差距, 使农村居民主动成为城市社会保障所维护的群体中的一分子, 这是拉平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差距的最有效办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包括了居住环境建设, 同时还包括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平衡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速度

农村社会保障各项目发展不平衡, 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的安全需要导致的, 但是, 社会保障由于具备安全维护作用, 就必须以“风险规避”为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民工群体的迅速扩大已经使养老和失业等问题凸显出来, 社会优抚和救助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生活的需要, 因此,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成为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需要对农村居民生活问题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科学的预计, 以此来制定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 一切有利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收集、优化利用的方法, 都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中来, 以此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发展。

3.3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真实有效

要成立省级和县级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 有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分管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部门统一由委员会管理和监督, 在委员会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 避免各自为政, 分割管理造成的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的现象, 为农村社保的转移办理, 和城乡衔接提供方便。完善农村社保监督机制, 引入人大、政协、群众、司法、媒体等监督力量, 参与到社保监督工作中来, 对社保工作中的资格认定、资金发放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 确保社保工作在阳光下开展, 社会保障各项资助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及时发现和惩治各种农村社保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农村居民的生活安全得到了基本的保护。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问题是进行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估计的正确方法, 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必然也是以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进行的。

参考文献

[1]叶金国.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 2015 (07) :101-102.

[2]刘蓝.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06) :115-116.

未来的农村 第9篇

关键词:农业,连续丰收,防灾减灾,灌溉排水,投资方向

1 粮食生产“八连增”折射农业防灾减灾威力

1.1 灾害频发, 为何连年粮食丰收

首先, 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以冬小麦为例, 在冬季和初春时小麦正处于休眠期, 对水分的需求较少, 这个时候如果遭遇气象干旱, 尽管对麦苗安全越冬不利, 但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较轻, 通过返青起身后的肥水管理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在返青拔节、灌浆期等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明显增加, 如果这时遭遇干旱, 就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此外, 在同样的干旱条件下, 不同作物对水分的敏感度不尽相同, 反映出来的农业干旱程度是有区别的, 例如杂粮杂豆的耐旱能力要强于一般的旱地作物;在同样的干旱条件下, 不同地块的农业干旱程度也是有区别的, 例如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要好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坡地。因此, 简单从气象灾害发生来判断农业生产丰歉是相对片面的。

具体到2011年的粮食生产, 我国灾多灾重, 但年初冬麦区发生大范围长时间严重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和局部“旱涝急转”, 都不是发生在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季节。冬麦区持续干旱, 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 需水量小, 干旱影响有限, 此时距离小麦成熟还有100天左右的时间, 苗情转化升级回旋余地大, 为实施科学减灾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留下了空间。长江中下游夏旱主要集中在湖北沿江、湖南洞庭湖和江西鄱阳湖等地区, 水文干旱重于气象干旱, 气象干旱重于农业干旱,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有限, 加之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雨季提前10~20天, 旱情较快得到缓解。入汛后局部地区“旱涝急转”, 但洪涝灾害是局部的、过程性的, 灾情发生时秋粮作物尚处于苗期, 通过及时排涝降渍、加强田间管理, 有效地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发生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季节, 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但不是发生在粮食主产区, 旱区粮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所占比例小, 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有限。今年全国主要农区农业气象灾害总体偏轻, 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1.2 两大法宝, 粮食稳定发展

我国粮食能再获丰收, 两个方面的因素功不可没, 一是减灾增产, 一是平衡增产。

近年来,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在实现抗灾减损、减灾增产上成效明显。以2011年夏粮生产为例, 在夏粮生产克服长达100多天干旱困扰的过程中, 启动了包括政策激励、投入保障、科技推广、工作动员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在2011年的冬小麦生产中大多数农民都运用了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冬水和“一喷三防”“四大技术”, 极大地缓解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科学的防灾减灾手段能“补天”, 在探索中日益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为粮食稳定增产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在减灾增产的同时, 抓高产创建, 促进平衡增产也是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高产创建资金, 在全国建设4300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在50个县、500个乡试点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近年来已成为集成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实践证明, 即便在大灾之年, 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因技术落实到位, 受灾害的影响也相对较轻, 可以实现灾区损失非灾区补, 重灾田块损失高产田块补,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

1.3 综合因素, 影响粮食产量

通过对近年来粮食生产与灾害影响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灾害发生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 但不是决定粮食生产形势的唯一因素。对2004至2011年分季节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从全国看, 在连年增产的情况下, 大多数年份都有减产的季节;分地区看, 在全国增产的情况下, 每年都有减产的地区。2006年川渝大旱减产50多亿㎏, 2007年东北大旱减产60多亿㎏, 2009年东北及内蒙古大旱减产80亿㎏, 2010年全国大丰收也有12个省份是减产的。这说明, 我国地域辽阔, 每年都有灾害发生, 每年总有受灾减产的地方, 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2011年灾害发生特点和影响再次表明, 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 农业受灾不等于农业减产。判断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必须依据灾害影响的区域、发生的季节、持续的时间、受灾地区种植的品种、作物的生育期等因素综合评估, 并以此作为指导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 五大战略明确农村灌溉排水投资方向

纵观“八连增”全部缘由,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灾害后来缓解影响程度范围有限和减灾增产平衡增产措施, 但因灾损失粮食总体上仍呈偏重态势, 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数越来越高, 面积因素带来的增产空间在缩小, 重大增产技术突破的难度在增大, 灾害因素的影响将更加凸显。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 加强抗灾减损能力, 从农村灌溉排水投资下手,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1 改造现有工程, 满足发展需要

在许多地方, 过去建设的大型地面灌溉系统未得到充分利用, 管理不善, 效率低下。在挖掘早期投资价值方面, 存在很大空间。有时, 仅仅通过改善运行就可以实现此目标。但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通过对现有硬件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来实现该目标。现代设计可以提供灵活、可靠的供水, 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需求。有时, 将现代设计规范与现有灌溉设施结合, 可为改善灌溉工程的运行提供更加省钱而有效的方法, 对有压系统以及平整的土地会非常有利。为多种用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畜牧养殖用水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用水配置水资源, 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例如, 农民修建的用于控制供水的蓄水池, 也可以用于发展渔业。这些可以改善营养并提供额外收入。

2.2 支持农民行动, 顺应发展潮流

由于大型地面灌溉工程未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许多小农户已经安装了自己的灌溉设施, 克服供水中的缺陷, 避免作物歉收。例如, 农民们已经安装了水泵, 抽取地下水, 或发明了创新的蓄水方法, 因此当他们需水时可以放水。这些行动, 主要由个人和小组实施, 有时会带来负面结果, 如超采地下水和用水不公等。但是, 这些行动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例如提高了作物产量,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不影响其他用水者权益的情况下, 提高每滴水的效能, 对这些行动进行投资至关重要。在一些情况下, 可以利用现有灌溉设施, 向中间蓄水工程输水, 也可以利用现有灌溉设施补充地下水。

2.3 超越传统方法, 引进建管私营

效率低下、运行不善、缺乏维护、给政府带来较高财政负担以及不可靠性, 困扰着大型地面灌溉工程。相应地, 许多地区的农民选择了用脚投票, 要么弃用, 要么减少对这些运行不佳的工程的依赖。但是, 大量的的资金已经投入到这些大型灌溉系统, 而且它们仍然为增加粮食产量和保障生机提供了巨大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当问题开始在公共管理的灌溉与排水部门内出现时, 政府试图进行改革, 主要是通过参与式灌溉管理和灌溉管理权转移来进行。当时的思路是, 农民是灌溉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通过用水户协会, 农民在灌溉系统运行中可以做得更好。但是, 采用参与式灌溉管理和灌溉管理权转移, 开展20多年的实践发现, 结果充其量喜忧参半。仅有少数完全成功的例子。

一个获得认可的替代方案是, 将私营部门纳入公共管理的灌溉和排水工程中。一些动议提供了一种可让政府卸下财政与管理负担的方法, 而不用将责任全部让未做好准备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农民负担。这种被称作“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法, 旨在在农民和政府之间, 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第三方”。它可以是一个公共实体, 如经过改革的或财政自决的政府机构;它还可以是私人的, 如一家承包公司或已转化成为私人公司或农民公司的用水户协会。可能公私伙伴关系在动员财政资源、实施投资计划、提高输水服务方面非常有帮助。

2.4 吸引专业人才, 提高管理能力

要使这些战略发挥作用, 投资者必须投入资金, 用于提高机构内部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当前和未来, 灌溉部门面临的挑战与过去的挑战有很大不同。为实现保障人民拥有充足粮食、减少贫困、从健康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中受益的目标, 我国需要开始思考如何用水。例如, 和地面灌溉供水一样, 决策者需要考虑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 将农业视作一种生态系统, 认识到妇女在依靠灌溉的农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改变现有思维需要培训。这需要改革或建立灌溉管理机构, 使现有管理成员能够理解新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投入, 吸引和留住有才干的新型灌溉工程师和管理者。行动包括委托开展研究, 利用这一研究开发最新的信息丰富的课程, 吸引新一代灌溉专家, 培训他们如何改变现有灌溉工程, 适应多种用途, 使每滴水获得更大价值。

2.5 加大部门交流, 实行水行业外投资

我国2011年将农村水利放在中央一号文件, 从而灌溉将日益与外部力量发生反应。灌溉发展将受政策和计划的驱动, 这些政策和计划直接影响农业 (补贴、税收、贸易政策和遗传学研究) 和间接影响农业 (能源政策、劳工法、农村财政、土地所有权、环境政策、减贫战略和跨境资源问题) 。在印度, 对电力改革进行投入, 将对地下水利用产生深远影响, 甚至会遏止一些地区超采地下水。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对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市场和电力进行投资, 将帮助人们从灌溉投入中获得最大收益。理解部门间的联系、鼓励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灌溉与排水的挑战, 把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10-18.

关于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国有化,私有化,方向

改革开发以来, 作为生产资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在这30a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关土地问题尤其是关于农村土地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严重阻碍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1 概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演变

1.1 1949~1952年期间

经过1950~1952年期间土地改革后, 国家把没收地主占有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并归其私有, 颁布了土地证, 农民的私有土地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实现了“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这种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的完全私有制制度在当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当时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1.2 1955~1978年期间

从1955年开始, 我国开始把农村土地制度由原来“家庭所有、家庭经营”改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坚决反对“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形成了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完全公有制制度。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由于它的高度集中化在一定程度上显出了短暂的优势, 但是在中后期土地利用的效率产出效率极其低, 国家的粮食产量年年递减, 我国农业发展停止不前。

1.3 1978—至今

1978年以来, 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将土地制度改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 土地所有权制度一分为二分解为集体所有权和家庭使用权的制度。但这种制度目前也遭遇越来越明显的困惑, 伴随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2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困境

2.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产权不清晰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并且是三级制的“农民所有”, 也就是说,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主体是三级“农民集体”[2]。然而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权能由土地使用权代替, 从而导致征地面积迅速扩大,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导致失地农民贫困加剧。

2.2 土地分散经营方式, 影响了土地流转和规模效率

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土地沙漠化趋势, 使我国耕地大幅度缩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会使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更加分散, 再加上土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影响, 必然会使农民收人增加放缓。

2.3 农业产出效率低, 阻碍了农业发展, 降低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由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的是均田制, 导致土地的细碎化, 阻碍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 使农业的收益远远小于城镇二、三产业的收益,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远远低于城镇二、三产业收入水平, 导致大量优质的农业劳动者和资金离开农村。目前, 大部分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 基本上农业耕作来自于留在农村的一老一小, 这样导致了现代化的机械化无法得以充分利用, 使农业生产经营更加粗放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2.4 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 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

由于农民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服务, 其抵御风险和社会风险力低下, 土地成为农民工回乡的重要拉动力。同时, 也限制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流动功能, 降低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3 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出发点

3.1 把承包地界定为农民个人产权

目前,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首要问题就是产权不明晰, 是否可以考虑把目前农民的承包地界定为农民个人产权, 使农民享有有限的土地处置权[4]。有限的土地处置权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处置其承包经营土地, 但不能随意改变土地用途。这种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所处的弱势地位, 可以更好实现土地价值。

3.2 尊重地区差异, 土地制度应该具有灵活性, 不能一刀切

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时, 要结合不同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 要考虑这种制度是否能够有利于大部分地区发展, 是否能够使大部分农民得到实惠。

3.3 为农民提供长期而稳定的社会基本保障, 是土地改革基本条件

农村社会基本保障体制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因此, 如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和社会保障不解决,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很可能严重违背了农民意愿, 最终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钟良.探讨农地“国家所有、农民永用”制度, 推进中国的“第二土地革命”.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8:134—135.

[2]颜运秋, 王泽辉.国有化: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9) 2:102-103.

[3]洪芳.再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经济理论研究, 2009, 4:86-88.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的未来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未来

1.农村的养老保障——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早在2009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政府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僅用3年,中国就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2014年2月,政府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未来将要合并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村将和城市享有一样的养老待遇,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2.农村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多年来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是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问题,为了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在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财政部加大了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力度: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了14%,达到320元。在4年间,政府对新农合的人均补贴提高了167%。新农合制度减轻了中国农村居民患大病和重病的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看病贵问题。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政府在新农合上的补贴加大,未来农村地区将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3.农村的教育保障——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超过4%,这说明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仅在整体上缺失,在局部更是不均衡,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城镇地区。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量的娴熟的技工。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是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职业教育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站在现实角度看,未来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

4.农村的土地收入保障——土地确权和机械化运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和担保的权能。而土地流转抵押的前提是土地的产权清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在未来土地确权的情况下,不管是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还是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运营,中国农民未来的土地收益将非常可观。

政府在农用机械的补贴投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自2004开始为农机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到2013年的217.5亿元,政府在农机领域的补贴大幅增加,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自2003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59%,十年间提升了24%。但是相比日韩99%的机械化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未来,大部分农民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不需要亲自来耕种就可以享有土地的租金收益。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土地收益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农村的住房保障——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农民一户可拥有一处宅基地。随着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而放弃宅基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又要保证建设用地,可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置换宅基地。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获得城市里的房产以及现金等,而放弃的宅基地可以被改造为农田,进而在城市郊区的农地可以划出同等于宅基地面积的建设用地。这样,农民在进城的过程中享有了放弃宅基地的高收益,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不改变,而城镇化也有相应的土地来推进。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未来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那些不愿意进城或者不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

结论

中国政府还在金融等领域对农村进行大力的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以及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小微信贷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农村的资产证券化和农民的金融资产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政策扶持和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中,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机会要更多。人们,如果忘记了农村,那将会错失农村中存在的机会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4(03)

[2]秦峰.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4(05)

[3]周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靳永飞(1989.10.18——),男,汉族,河南南阳。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期货。

未来农村土地市场大有可为 第12篇

一连串问号背后, 透露本轮改革釜底抽薪的勇气:调控从土地根本入手, 不再“围绕房价调房价”。

2013年11月15日,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三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下称《决定》) 正式发布。在这份几乎包括了中国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改革大纲中, 直接涉及房地产问题的表述可谓十分有限, 除了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之外, 没有提到任何有关“房地产调控”的字眼。然而, 正是这份未提房地产调控的改革路线图, 让人们看到了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矛盾的希望。

老王是郑州北郊一个村庄的村委会负责人, 而这个村庄, 正面临被拆迁的命运。按照所在地办事处透露的协议内容, 他们的耕地将以10万元/667平方米的价格被征用, 变成建设用地, 进入招拍挂市场。收下征地费后, 这些地能卖多少钱, 将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而宅基地, 将按照每人100平方米的标准还迁, “标准很低, 相比较城中村拆迁, 我们的所得很少。不过, 《决定》中说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听到这个消息, 恐怕会有村民坐不住了。”

老王算了一笔账, 如果按照新政策, 村里的土地进入市场, 每667平方米拍出两三百万元应该问题不大。老王在召集村里的干部开会时说:“国家还没出具体政策, 我们也要再看看。为了村民的利益, 还是要重新慎重考虑。”

“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看到《决定》之后, 河南盛润置业副总经理吴建军的第一反应。吴建军言谈之间略显兴奋:“对房地产市场, 尤其是房企来说, 绝大多数是利好政策。”

在吴建军看来, 政策至少有三大利好:首先, 解决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让市场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以后政府的行政性干预会越来越少;其次,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会让土地供应大增, 对地价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不再局限于大城市, 将会把房地产热度引向农村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第三, 金融改革和法治建设, 对房企甚至所有企业都是利好, 一方面金融改革将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降低企业的负担, 另一方面市场法制化将使企业更有尊严。“我相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领域的改革, 目的就是让企业家真正成为企业家, 让市场真正成为平等的市场, 虽然阻力很大, 但我相信这届政府的决心。”吴建军说。

在吴建军雀跃的同时, 另外几家开发商的负责人, 在聊天时, 则给出了不确定的答案, “房地产税的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土地改革的不确定性, 都需要看具体政策细则的制定, 在配套措施出台之前, 我不敢太乐观。”但他们都一致认为:未来农村土地市场大有可为。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说:“事实上, 困扰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从来都不只是‘房子’问题, 在一个高房价的表象背后, 是土地财政的痼疾、土地供给制度的僵化, 是税收征管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是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是住房资源占有的不公平……”面对这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 仅仅针对高房价的行政调控显然带有“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性。《决定》中提及的城镇化、市场化、财税、土地、简政放权等改革事项的推进, 将创造综合性的政策环境和规范的外部环境, 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决定》中到处都体现着房地产改革市场化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这其中既包括明确提出的房地产税改革, 也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既包括建立全社会房产基础数据统一平台, 也包括“探索实行官邸制”;既包括“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也包括“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以往“围绕房价调房价”的调控不同, 改革聚焦在更深层次的问题之上, 虽然没有直接谈及房价的涨跌, 但高房价的问题势必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推进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上一篇:“五自”管理下一篇:会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