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节目范文

2024-06-23

纪实节目范文(精选8篇)

纪实节目 第1篇

真实已经成为世界纪录片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而纪实则是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准则。人们喜欢看真实, 不加修饰的东西, 现在很多纪实节目的收视率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显然纪实节目的生命是真实, 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这样的节目才有更大的冲击力。

正如导演贾樟柯所说的:“我看了国内很多纪录片, 觉得有些原始主义。比如不能修改, 不能扮演, 不能干预等等。我觉得这都是很原始很宗教性的一个束缚。其实我不管你是用什么手段去拍摄, 关键是我看的时候能不能得到纪录片的快乐。

现在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纪实节目就是用纪实手法拍摄的节目, 扮演、补拍都对节目有损伤。这段话其实也是从影像媒体受众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但是假如没有扮演、补拍的话, 观众希望看节目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感觉就无法实现。没有人愿意看一个啰啰嗦嗦的原生态生活。

对细节的把握上常常也是纪实手法所无法达到的地方, 一部作品的魅力在很多时候是完全体现在细节上的, 比如我们一些电影中常常见到的颤抖的手等等。这些往往是纪实节目的盲区, 失去细节也就往往使节目本身失去了原来所应该有的魅力。

二、无法逃避的二度创作

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曾经说过:你不是要真实拍摄吗, 可是当你拿起摄像机的时候, 一切就变了。确实是这样的, 尤里斯·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拍摄他的大型纪录片《中国》的时候, 每天所遇到的事情几乎都是在美化与扮演之中。据说其中登峰造极之处就是在中国的喀什, 这个边陲小镇得知这个世界级大师即将到来的时候, 工厂、学校、商店, 每天热热闹闹, 人生鼎沸。这当然都是极端。

我们作为长期拍摄纪实专题节目的一线记者, 非常理解尤里斯·伊文思的苦衷。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当我们举起摄像机的时候, 事情就在起变化了。从这个角度上说, 我们的作品所要呈现的真正的纪实, 真正脱离开摄像机的原生态生活是没有的。换句话来说, 当我们沾沾自喜自己作品的时候, 我们拿到的是一个虚假作品。我们的纪实作品, 实际上就是作为拍摄者的我、摄像机与被拍摄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一个世界, 一个内容。

在这个世界里, 主观的拍摄者起到一个主导作用, 作品的走向、素材的取舍, 甚至包括被拍摄对象的选择都决定于拍摄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 谈论客观实际上有很大的因素是在谈论主观创作。

如果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是第一素材的话, 这些做法正是对生活进行二度创作, 在美化加工我们平时流水一样的生活。我们甚至有些熟视无睹的生活, 这种创作是我们每一个创作者都无法逃避的二度创作方式, 原因很简单, 当我们避开了这些创作方式, 我们无法拍摄作品, 无法写作。

三、必须的二度创作

我们后期剪辑就是一种明显的自觉的二度创作形式, 这时候, 作为前期拍摄完成的素材在后期制作上会有大量的取舍。除去编辑的剪辑水平之外, 编辑的主观好恶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不少老编辑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片子是剪辑出来的, 这里就是主观意识在起作用。一个作品如何剪辑, 取舍哪些内容, 对最后的呈现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纪录片《难忘的蘑菇云》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当邓稼先同事介绍邓稼先的故事, 由于邓稼先研究原子弹工作的特殊性, 即使夫妻在一个房间里中间也要加上警卫, 而且这样坚持了很多年。这件事本身让人很感慨, 但是这个事迹由于本身的特点, 没有任何资料保存下来, 在这里, 邓稼先的同事讲完这个故事后, 编辑用了一个长镜头, 两个并排摆放的牙缸, 我们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 马上就被震惊了。

这样的镜头首先不是纪实手法所该有的镜头, 因为这种镜头本身肯定不是当时原来的现实场景。但是观众却容易从中感受到震撼的力量。这就是纪实节目中又一种非纪实手法的魅力所在。

但是有的时候, 这种镜头也是我们的弱点所在, 很多时候摄像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拍摄到这些感情渐起的部分。这时候, 我们就需要模拟补拍一些当时真实的场景来帮助我们完成感情铺垫这部分的工作。

模拟补拍真实再现的恰当运用, 很多时候能丰富我们的镜头。对于一个纪实节目来说, 真实就是生命。但是真实有的时候会失之于镜头的单调, 结构的简单。甚至会导致在镜头与镜头的链接上出现较大的波动, 直接影响观众对这个节目感情接受的步骤。但是模拟补拍再现的手法有的时候就能弥补这个缺憾。

我们平时制作的大量纪实节目中, 就有这个现象, 例如: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节目类型。如果单纯依靠服刑人员的讲述, 节目必将陷入平淡, 而加上一些模拟补拍的真实再现镜头之后, 节目的节奏感就出来了, 观众的兴奋点也会增加, 受欢迎程度也会增大!

不过模拟补拍真实再现的这个创作方法永远是纪实节目的补充, 不能本末倒置。否则, 纪实节目就变成编造的了, 那就失去了纪实节目本身的意义了, 而这些, 恰恰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之中逐渐体会把握。■

纪实节目 第2篇

一、情感的发掘

情感的特点,在于它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反应,也就是说,它反映了创作者对表现对象所持有的态度、倾向和评价。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又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由此可见,情感的发掘主要表现为创作者的情感体验。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在观察、比较、分析、研究表现对象时,总是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去体味人物。

《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的创作者陈晓卿感言,“与其说我想拍别人,倒不如说我想拍自己,想拍我的心。”有人问《我们的留学生活》的编导张丽玲,拍摄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她说:“其实,我谈不出什么经验。只能说我也曾经是一名留学生,对拍摄对象的心情和处境比较熟悉,因此,也更加关注他们的命运”。在“首届山东省纪录片学术奖颁奖暨学术研讨会”上,谈到作品《空山》,编导彭辉不无感慨的说,“在空山我们看到了为生存而奋斗的农民的生活原生态,我们被他们那种质朴、坚韧、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实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镜头表现这一人群的生活状态和顽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上诸多纪实编导的拍摄感言充分表明,对与创作者而言,对情感的发掘是相当重要的,对情感的体验要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只有被拍摄的人物先感动创作者自己,“他”才能真正地感动观众。

二、情感的表达手段

由于人的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抽象性,所以,发掘并体验到情感之后,创作者就必须将这种情感物化,并通过适当的手段表达出来,才能为观众所接受。用以情动人的手法来表现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有多种手段。

情节。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进行情感积累,是表现纪实人物的一种常用手段。这种手段注重情感的铺垫和积累,避免了情感高潮的突兀,在情节的慢慢推进中将人物的内在世界呈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深刻丰满,感人至深。《神鹿呀,我们的神鹿》通过发生在柳芭身上的一件件小事——初恋男友自杀、离开山林、回归山林、嫁人、神鹿死去……来展现急剧变化的时代与自我文化身份的矛盾,主人公的困惑与孤独、无助与忧伤的情感呼之欲出。

细节。细节是醒目而直接的,它首先冲击的是受众的视觉,它可以使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不易察觉的细枝末节变得一下子清楚了、鲜活了。细微的东西由于摄像和编辑的处理,获得了极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日本纪录片《望儿五岁》中:哭喊着的望儿在街上追赶上妈妈之后,双目失明的妈妈抱起女儿,娴熟地为女儿拉扯掉下的袜子。这一细节,通过摄像机的放大,占据了整个画面,母爱通过这一细微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写。特写是“放大”,它除了突出表现人物的局部特征之外,还可以通过“放大”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说:“特写流露出一种难以宣言的渴望,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的亲切关怀和火一般的感情。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比如《搬家》中一连串教授脚的特写:或走向教室、或漫步校园、或登宿舍楼、或与人讨价还价……这些脚的特写,既是老教授一生岁月的浓缩,同时也是他一生艰苦奔波的映照,将这些特写并列,达到了一种情感积累的效果,令老教授的形象更加感人。

空镜头。几乎所有与表现主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我们都可以赋予它情感的因素,使人物情感得以延伸,使主体得以升华。电视专题片《方荣翔》的开篇是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镜头,画外是方荣翔的唱腔、观众的掌声、喝彩声。这个空镜头表现了观众对方荣翔的热爱、呼唤,有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将方荣翔呼之欲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颇有一种“无人胜有人,人去情依旧”的意境。

慢镜头与定格画面。有人将慢镜头与定格画面称为“时间的特写”,慢镜头将时间延长,定格画面将时间静止,二者都是通过打破物理时间来延长心理时间,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方荣翔》中方荣翔带病演出终于病倒,这时有两个慢动作加定格画面——观众身子前倾欲起,突出强调了观众的惊异、焦虑和担心,从另一方面也衬托出方荣翔以观众为第一的敬业精神。另外,《壁画后面的故事》中也有不少的慢镜头,给人一种留恋生命的感觉,表现出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与留恋。

音乐。音乐是调动观众情感的有效手段,在情感高潮点加上适当的音乐就会令情感更上一层楼。如《雕刻家刘焕章》中激扬的主旋律,深刻地表现出主人公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女特警雷敏》结尾部分雷敏深情的歌声:在我参军的那一天/ 妈妈来送我/ 静悄悄地拉着我的手/ 深情地对我说/ 孩子到了部队上/ 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不要想家乡/ 不要想爹娘/ 更不要想郎/ 站在戈壁滩上/ 举目望四方/ 望不见黄河水/ 后浪推前浪/ 更望不见娘。这饱含深情的演唱不仅表达了人物情感,还将雷敏柔软的内心展现给了观众,令观众回味无穷。

电视纪实节目的娱乐化剖析 第3篇

如今荧屏上的电视纪实节目也慢慢褪尽了严肃庄重的外衣, 走出淡漠的氛围, 走向热闹的大众。《百家讲坛》风靡一时, 许多学者在节目中挥洒豪情, 吸引了众多学术粉丝, 将束之高阁几千年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 一度引领了“读典”热潮, 而热闹之后却仅是造就了许多学术明星, 文化提高与否好像无人提及, 而这种热闹却实实在在地将电视的娱乐化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样的热闹氛围下, 电视纪实节目终于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从央视十频道的热播, 到上海纪实频道广告收入的逐年递增, 原来曲高和寡的纪实节目终于有了固定的收视人群, 有了敢同其他娱乐节目相比拼的一片场地。

拨开这种热闹的场面, 试问这些纪实节目何以吸引观众呢?娱乐本身无罪, 人类的感情欲望一旦得到满足, 自然紧张的情绪就能够得以释放, 而人体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电视节目的画面与声音能够有效刺激观众的眼球与神经, 这些富于刺激性的信息便能够满足观众的感官愉悦。电视纪实节目与其他类别的电视节目比较而言, 有更多的文化性, 所以它本身的内容缺乏一种娱乐性, 严肃的文化内容在热闹的收视群体之中要想获得一席之地, 除非装上惹眼的外壳, 否则永远都会被那些爱热闹的人所唾弃, 于是电视纪实节目只能改换旗帜, 先打扮上娱乐的外表, 这显然是吸收了电视剧的创作手法, 将戏剧性的叙事赤裸裸地摆到最前面。从人类爱听故事的本性来说, 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满足观众的好奇感, 的确能使纪实片提高收视率, 但是这种疑问手法的设置有时候常常被制作为故弄玄虚, 让观众大骂其卖弄叙事技巧、华而不实, 这样的电视节目简直就是在玩弄观众的好奇心。虽然创作是种艺术加工, 但过于强调技法的叙事只能让观众嘘声一片, 这显然是硬造娱乐性, 而不是利用叙事技法来合理调整故事内容、制造悬念感染娱乐观众。电视纪实节目不能够脱离内容, 为娱乐而娱乐, 电视纪实节目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纯娱乐节目, 就在于它注重人文教化的作用, 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方式沐浴人心、引领观众的价值观, 虽然这样的作用有标榜之嫌, 但是电视节目作为大众艺术中的一种, 就决定了其必须对观众的身心给予更多的益处。

观众接受娱乐但并不排斥知识, 他们其实更乐于以娱乐化的方式接受严肃的知识, 所以电视纪实节目往往要借鉴的是娱乐化的叙事手段, 改革的是讲述的方式而非内容本身。所谓酒香也要勤吆喝, 正是要让纪实节目以活泼可爱的方式走进大众的视野, 而非简单地哗众取宠。

创新电视节目的传播手法, 是电视纪实节目存活的关键。上海纪实频道的电视纪实节目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中取得了越来越高的广告利润, 而这些广告大多集中在一些高档的消费品方面, 比如汽车、化妆品等, 我们从这些消费品就可以推知观看者大多是有知识有品位的观众, 也即是说文化层次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电视纪实节目吸引更多的是有文化的电视观众, 而娱乐的心态不会在任何人身上缺失, 即使再有文化的观众也需要有娱乐化的刺激, 于是纪实频道节目更多地集中了一些历史评说以及富于逻辑性的分析, 还有对于现在与未来的评论等节目内容。而巧妙的节目形式常常更容易让观众从心理上来接受, 例如“文化中国”的著名主持人今波常常会和节目的嘉宾进行对口相声式的解说主持, 以这种你来我往的口头交战方式讲述中国的文化典故与文化人士, 逐步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所以, 尽管电视荧屏上娱乐因素漫天飞, 实际上也并非娱乐性成为电视节目的一切, 娱乐性可以成为装载文化内容的盒子, 而文化只是借助娱乐的翅膀来飞翔, 对于电视纪实节目来说, 如何将现实事件加工成观众易看、爱看的节目是其成功的关键。娱乐化的大潮是不可遏制的潮流, 电视纪实节目在这种大潮下, 只能主动来改变传播的方式, 而不是放手自己的优势内容甘愿沦为简单的娱乐节目。

注释

纪实节目 第4篇

关键词:北京纪实频道,频道编排,多媒体互动

在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大力振兴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之下, 央视纪录频道于2011 年1 月1 日正式开播, 同年,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于7 月1 日正式开播, 并于2014 年6 月8 日正式上星播出。这期间, 频道进行了多次改版, 在频道运营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限制, 与国外商业纪录频道在传播模式、品牌建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对北京台纪实频道的节目编排、新媒体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1 中国纪录频道的整体格局

中国电视频道正经历着从大众化到分众化迈进的发展过程, 纪录片频道便是在此潮流下应运而生的分众化频道之一。

中国的纪录频道按照频道级别划分, 可分为央视纪录频道、央视科教频道和6 家地面纪实频道。中央电视台汇集了全国最为优势的制作和播出资源, 制作力量强大;北京纪实频道在市场化运作和节目制作等方面也是国内地面纪录频道的先行者;同时, 其他地面纪录片频道积极进行改版, 逐步明确频道定位, 影响力逐渐提升。

1) 央视纪录频道。2011 年元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仅仅因为是元旦, 这一天也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 开播的日子, 从这时开始CCTV-9 成为高端专业纪录片频道, 并在全球播出;同时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覆盖中英文双语的纪录片频道。

频道于2011 年9 月19 日改版, 在频道包装、节目编排等方面都进行了整体升级, 使得收视份额、观众忠诚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张同道、胡智锋的《2011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与何苏六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均认为, 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是推进我国纪录片产业化的有力举措。

2) 北京纪实频道。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复的北京地区有线传输频道自2011 年7 月1 日起, 通过北京歌华有线网有线传输。2014 年6 月8 日, 北京纪实频道开始通过卫星进行信号传输。2014 年起, 北京纪实频道在京广沿线、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大中型城市陆续完成落地播出。

北京纪实频道主要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 其节目营销群体是高知识结构人群, 并致力于为其提供全球高品质纪实节目。首播5.5 小时、全天播出24 小时。

3) 其他纪实频道。依据纪录片在播出时长中的比例来划分, 全国共有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金鹰纪实频道以及上海纪实频道等7 家纪实频道和准纪实频道, 其中北京纪实、上海纪实、金鹰纪实分别在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完成了上星, 进行全国播出。目前, 虽然地面纪实频道的总数量共有66 档, 超过中央电视台, 但其内容质量却并不高, 重复现象严重。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 地面纪时频道是外购节目的最大买家, 自制节目不到30%。

2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的节目编排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本着“用心纪录世界, 将高品质视频内容输出, 将极致的视听享受带给观众”。在节目选题上, 既要符合北京地区及全国观众的需求, 又要接地气, 又要国际化。在节目编排上, 也充分注重频道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进行差异化的全媒体节目编排。下文将对北京纪实频道的节目编排特征作以具体阐述。

2.1 改版后节目编排特征与收视效果的提升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主要根据纪录片的收视人群及频道定位, 将全天分为十大节目带, 全天24 小时排播。频道包含自然历史、人文地理、科技探秘、微纪录等内容, 以“30 分钟”及“50 分钟”分成十大节目带, 突出“主题化”编排。

频道于2015 年1 月1 日进行了全面改版, 频道每天首播节目由最初的3.5 小时增加到5.5 小时, 首播时间由每日19 :00 ~ 22 :00 调整为每日17:00 ~ 22:30 ;资料显示, 改版后, BTV纪实收视率与市场份额提升80% 左右, 竞争力迅速提高。改版成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频道采取“纪实节目差异化编排”策略。通过收视率调查发现, 纪实晚间18 :00 ~ 23 :00 时段竞争力呈现“两峰一谷”的趋势。观众开机率在18:00 ~ 21:00 呈快速上升趋势, 但纪实频道在此时段的收视率与观众重叠率均迅速下滑, 频道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从21 :00 开始收视竞争力逐步提升, 收视率呈上升趋势。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18 :00 至19 :00 是该频道晚间第一个收视高峰, 因此改版时增加了这一个小时的首播时段。同时, 为了避开频道在20 :00 ~ 21 :00 的“电视剧黄金时段”的竞争弱势, 改版时将频道自制档王牌栏目《纪实天下》通档放在21:00 ~ 21:30 播出, 增加收视份额, 事实证明, 改版后新增的18:00 ~ 19:00 和21:00 ~ 23:30 时段, 收视提升的效果最为显著。

第二, 频道采取纪录片“整点化规模编排”策略。

为了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频道的时段划分为整点划分。每一时段节目内部也采用了系列化的创作和播出的模式, 在连续的日期内不间断播出, 用来强化作品的概念和播出的规模效应。这种编排方式叠加了单集纪录片的收视吸引力, 增强了观众黏性, 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第三, 频道重大节假日采取“主题化”的编排策略。

节目改版后, 纪实频道采取“主题化编排”策略, 用节目集群来形成规模化的收视效应, 在一些特定的时期, 根据需要编排特别主题。比如“春节”长假期间, 频道专门编排, 一些既能突出“中国节日”浓郁的文化和亲情, 又能体现假期轻松愉快的精彩节目:《春晚》、《故宫》、《北京味道》等优秀纪录片连续播出。从收视反馈上可见, 春节收视上涨52%, 份额上涨92.3%, 五一收视上涨133%, 份额上涨188% 等重大节假日特排收视上升显著

2.2改版方向:观众构成对节目编排的影响

晚间首播时段:

现有的收视率分析数据显示20 :00 ~ 21 :00 时段, 电视频道整体上呈现4 岁~ 14 岁学历较低的观众比例较高且体育、电视剧、法治节目收视大幅上升的趋势, 大部分频道在本时段播出电视剧或综艺节目, 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但北京纪实频道在此时段的观众构成中, 男性、45岁以上、高中学历以上人群特征突出。改版后, 纪实频道观众构成也保持稳定。

因此, 除了采取“差异化”编排, 将最受观众欢迎的《这里是北京》和《中国故事》、节目放在18 :00 ~ 20 :00 播出, 以躲避“电视剧的黄金时段”, 以增加总体收视份额之外, 针对频道在20 :00 ~ 21 :00时段的主流观众群体, 增加了针对性的节目编排境外纪录片《寰宇客》栏目, 以增加其观众黏性和忠实度, 扩大巩固主流观众群体, 以增强频道在本时段的竞争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改版后增加新媒体编排互动

网络媒体具有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显著优势, 同时也兼具电视媒体所不具有的受众自主选择性、信息高时效性、信息传播的高互动等优势。网络媒体对于电视的冲击是显而易见, 但对于传统电视节目带来的并非都是挑战, 某些网络新技术、新节目形态的出现也促进了电视的发展。北京纪实频道成立以来, 一直在新媒体上进行多种编排尝试。

1) 利用纪录片实现节目编排网络超级链接

利用互联网时效性和互动性特点, 可以有效的电视外的观众进行联动, 通过网络形成话题性, 同时产生大家的互动。

(1) 二维码技术的巧用

目前,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 各个商家也纷纷利用网络带动营销, 其中微信“二维码”形式的应用比较流行, 逐渐成为时下一种比较时尚的营销方法。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可以利用节目单信息二维码, 将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列表转化为二维码形式, 结合全天节目编排将这些二维码显示在屏幕上, 为节目查询提供方便。比如北京纪实频道中推出“电视节目单”微信公众账号, 观众扫描二维码就能够查询电视节目的实时播放。

(2) 栏目、剧集相关信息二维码的运用

电视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也可以推出重点栏目二维码, 观众扫描二维码以后能够查询节目的最新内容、动态以及其他信息;而纪录片在播放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二维码实现节目信息的简介等等。

如2014 年世界杯期间, 纪实频道推出特别微纪录——《世界杯制造》, 时长5 分钟, 该节目属于讲述类的微纪录纪实节目, 展示了历届世界杯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同时, 该微纪录插入二维码形式, 观众能够通过二维码了解历届世界杯情况、赛场天气、城市概况以及运动员情况等。

(3) 特殊编排的二维码应用

对于一些重大题材及重点节日我们会采取特殊编排的形式进行播出, 这种形式主要是将节目重点内容制作成网页插入二维码融入到节目编排中, 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网页浏览、信息互动等, 同时能够为节目编排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2) 全新编排模式的开创

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下, 社会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 出现“第二屏”互动, 第二瓶就是指人们在手机、电视之间的互相流转, 逐渐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刷微博、微信, 同时能够实现交流和互动, 提高观众的互动性和积极性。传统节目编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必须建立全新的电视编排模式, 这种环境下互动编排模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在这种模式下受众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各种互动方式, 使受众参与到电视节目的编排中, 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3) 全媒体时代, 纪实节目编排宣传推广更立体化

在全媒体时代, 各种信息技术形式发展迅速, 传统电视媒体必须结合新科技、新技术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而社交媒体就是一种比较更好的应用工具, 它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而且具有很高的互动性。比较适合作为电视宣传推广一种辅助渠道, 更好的为节目编排服务。

比如电视节目编排利用微博进行宣传, 能够充分发挥其互动性特色, 提高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微博对纪录片栏目进行细化宣传, 具体做法可以利用在微博上作精彩推介、背后故事讲述以及、节目预告等, 并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 提高信息的及时性, 抓住大众眼球。

另外, 微信也是现今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之一。微信具有传播面广、操作简单等特点, 应用于节目编排中弥补了电视媒体网络营销差的缺憾, 从而实现节目编排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 (201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3.

[2]张同道, 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蓝皮书.科学出版社, 2012:3.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

1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的叙事特征

1) 双重的社会职能。人们信息获取需求的满足及对社会的了解、认识为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职能, 同时还需对人们精神美感需求加以满足。在双重社会职能中, 社会认识为根本, 附属职能为美感, 该项职能只有在充分认识社会的基础上, 才能发挥其作用。

2) “介入”的真实。真实性为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必须遵循的原则, 其相反内容为“虚构”, 要求取材、 创作节目时必须真实、客观, 不能存在虚构现象。同时, 也无需做到绝对真实, 可理解为“介入”的真实, 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和客观事实间仍存有差距, 往往涉及诸多影响因素, 如摄影机的干预、创作者的构想等, 也就是说节目的真实是创建在创作者主观意识、艺术手法的基础上, 且通过相关方式加工 (摄影、编辑等) , 也就是说艺术源于生活, 更高于生活, 此类真实是审美意识的一种升华。

3) 声画一体的结构。通过影像方法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能够再现客观事物的运动环节。事物的运动在客观现实上往往通过形声一体的状态呈现, 为此事物的形能够通过电视画面充分体现出来, 并利用声音将生活原有情境再现。将运动发展的意义给予形象, 促使事物拍摄更与人们生活实际相符。

4) 情境化的叙事观念。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建立叙事形态的根本在于事件、情境。其主要体现于实际空间结构中, 具体环境中所展开的行为活动。情境化叙事是集中总结、提取生活内的冲突矛盾, 使叙事成为一个连贯的过程, 该过程包含各个环节, 如开始的原因、经过、高潮及结束。

2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2.1做好“开头”, 先声夺人

伴随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电视节目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提高节目收视率, 难度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在全部被采访者内, 针对电视行为与收视模式分析, 搜索过程在3s ~ 5s的人数比例为41.9%, 搜索过程在2s左右的人数比例为25.2%, 搜索过程超过6s的人数则远远低于30%, 即使对一个电视节目已经选定, 但也有60% 左右的人表示持续收看的时间往往在10min以下。面对如此难堪的收视现状, 节目开头能否做好将对节目收视率的高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 必须合理选取节目开头方式、加大创新力度。

第一, 展示式开头。展开内容, 让人分析、收看极为展示。在以展示式作为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开头时, 通常能够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具有较高亲近性。如环境、真实生活场景、人物、事件、声音等方式的展示。 如《走遍中国——高原水乡》节目以千米之巅的云贵高原中一个绿水环抱、镜海澄碧的高原湖区为开头, 充分体现了其秀丽的大自然之美。或在《讲述—王甲的渐冻人生》中以一位妈妈为在床上躺着的儿子刷牙的情景为开头, 这就是“渐冻人”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 没有生活能力, 无法自理, 需要父母悉心照料。

第二, 故事式开头。悬念与冲突为故事式开头的主要形式, 在节目开头进行一个悬念设置, 能够吊足受众胃口, 引发其无限遐想, 如故事发展走向怎么样、人物今后发展如何等。设置悬念, 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才能激起受众的好奇心。同样, 将冲突作为节目开头, 也能够满足受众“看热闹”的心理,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及时吸引受众。

2.2说好“故事”, 引人入胜

故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上演, 那么如何确保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能够说好“故事”才能节目的重点。在电视节目中故事被更好地融入, 才能给予节目活力。首先, 应确保其故事化必须与中国传统审美口味相符。爱听故事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听故事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素材提取往往源于人们的生活, 其中结合了我国5000年的文化, 并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将故事化方法合理应用到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内, 不仅能够对受众的审美情趣加以满足, 还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 信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 更能提升节目质量,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一较高项综合性的艺术, 电视是声与画完美结合的产物, 与文字小说等相比, 电视故事化优势更为突出。电视节目故事化中, 受众能够对事件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 且通过丰富、精彩的画面与真挚、深情的声音, 编导能够进行事件的真切叙述, 只有这样才能让节目和受众产生共鸣。为此, 必须重视故事化叙事方式的合理运用。具体如下:

1) 内容为主观念的树立。为避免节目故事化叙事之间存在大量问题, 编导等人员需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进行充分掌握。作为叙事的一种形式, 故事化的功能就是服务节目内容, 为做好节目, 应将节目内容作为重点。 文化、思想内涵为丰富节目内容的关键点, 理性、深度则为节目的内涵特性。只有确保节目内容丰富才能为故事化叙事提供帮助, 才能以轻松的心态让受众对节目内容接受, 才能确保其理性, 达到启迪人的目的。

2) 创新叙事方式。为提升节目叙事能力、完善节目叙事体系, 需对现阶段故事化叙事方式的原则、经验全面掌握, 但这并不是说选取统一模式进行故事叙述, 避免对编导等人员的思维产生制约, 降低节目质量。为此, 应不断创新, 实现多样化故事叙事方式的发展。此过程能够对节目人员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利用创新由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节目创作, 选取各类故事化叙事方式融入节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节目始终充满活力, 才能满足各类受众的不同需求。

3) 避免节目低俗化。故事性成分作为节目素材的主要内容, 只有对情节要素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吸引受众。故事化具有其独特优势, 但应适度应用故事化, 避免节目低俗化。只有合理掌控其中的尺度, 才能为受众负责, 才能防止内容过分刺激, 也才能体现出节目的内涵。

2.3放大“细节”, 动人心弦

利用细节处理才能将节目自身的深刻涵养体现出来。细节是电视节目内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推动与社会自然情境勾勒的单位最小化, 其技术表现力较强。 作为电视节目的点睛之笔, 细节内充分融合了节目的生机与韵味。只有确保细节生动才能在节目结束后给受众带来心灵触动, 为此必须重视细节, 彰显细节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节目的成功。如通过细节力量对部分特殊情节点加以强化, 此时细节就能够推动事件情节的发展, 《走进科学》——捕鼠记内, 不断改进捕鼠器为推动故事的链条, 此种特写细节镜头应用较多。通过长期实验, 缺陷与不足总是存在于捕鼠器内, 通过此类镜头对其缺陷加以说明, 并对改进线索顺势提出, 这样受众不会感觉不舒服, 则表明该逻辑线索很好。在纪实性专题节目中故事化现象愈加严重, 特别是大量故事化方式的应用与创作者主体思维的介入, 往往导致受众无法相信节目的真实性。此时, 把一个一个细节放大能够对受众缺失的真实感进行有效弥补, 能够对节目的真实性有效增强。

3结论

综上所述, 真实性与接近生活为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特征, 是社会责任与市场发展的重要承载者。 要求在我国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对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深化, 这样才能将时代发展变革充分反映出来, 才能对社会生活改变加以真实记录。同时在全面了解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特征的基础上, 才能确保叙事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 才能推动电视专题节目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白雪.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事学分析——以《道德观察》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4.

纪实节目 第6篇

对于电视纪实语言而言, 提出“场”的概念实在是纪录片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里程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原生态的“场”, 各种原生态的生活要素在自然的流动着。电视工作者在纪实创作的过程中, 用电视这种声画双途径传播手段, 最大限度的还生活以原生态, 记录完整流畅的生活流程, 保持立体化的全息生活时空, 为观众积极营造一种纪实节目的“场”。这种场的“营造”包括为三个具体的过程:选择, 建构, 激活。在这个过程中, 主持人就是要不留痕迹的带领观众去感受纪实节目所营造的“场”, 观众在“场”中获得信息, 传播者从而实现传播目的。

一、存在

主持人, 更为确切的说应该是记者型的纪实节目主持人, 自身在纪录过程中首先是存在于某种原生态的生活场之中的, “存在”成为纪实的前提条件。“我在场”是为了更真实的感知要记录的生活。

电视纪实节目主持人完全可以运用电视声音和画面这两大叙事符号做到“我存在”, 既可以通过主持人语言叙述“我在现场了解到……”也可以更加直观的通过主持人在现场的画面镜头来告知观众“我在现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往往是通过主持人在现场这种“我存在”的真实性来展开节目的。电视纪实节目主持人要充分运用原生态的生活, 这是创作者观察, 思考, 取材的原始素材空间。而这种生活的立体化信息元素不停的交织组合, 产生新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在横向的空间里不断生成新的生活流程, 在纵向的空间里则形成历史、现在和未来。正如一个能源的核心, 不停向周围辐射各种能量信息的光束。创作者只有共时亲历地置身于原生态“生活场”中, 才能全方位的感受来自生活的“场”信息:人物, 事件, 环境, 氛围, 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才能最大限度的向生活取材, 才能进一步用镜头语言纪实创作。

很多优秀的纪实节目都是以创作者深入生活为纪实前提的, 比如《龙脊》, 比如《最后的山神》。试想, 停留在钢筋水泥大都市的人怎么可能感受到来自遥远异族的“生活场”。

二、选择

主持人单纯存在于某种生活的“场”信息之中还远远不够, 生活提供给创作者的“场”信息烟波浩淼, 头绪繁杂。即便是一段故事情节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 仍需要创作者对“场”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

对“生活场”信息的感知形成创作者具体的纪实目标:我想要记录哪一段生活流程, 去表现怎样的主题和情感, 目标即是选择的方向和依据。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有着目的性的, 从观众的角度来讲, 要么是对观众的“应知”进行“灌输”, 要么是对观众的“欲知”进行“满足”。在面对原生态的生活的“信息场”主持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选择创作角度和创作时空, 只有这样, 生活的场才会在主持人的头脑里变成纪实节目的有效的“信息场”。选择在主持人营造纪实节目的“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决定着观众对纪实节目信息的读取, 影响着节目的传播效果。

比如商丘台曾开办的一档人物纪实栏目《路》, 我在这档栏目中担任主持人。有一期节目《环卫工人郭永强的幸福生活》, 讲的是劳动模范环卫工人郭永强的幸福观, 这个主题的可取材范围很大, 角度也很多。但创作者没有单纯去选择郭永强的劳动场景, 而是选择了在晚上19点一家人忙完工作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郭永强的女儿哭诉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跟随父亲干环卫工人:替父亲分忧!女儿哭是心疼父亲的劳累, 跟随父亲继续干环卫工作, 是继承父亲“一人脏, 万人洁”奉献的幸福观, 如果她不认同父亲的这种幸福观, 完全可以阻止父亲干环卫工作, 更不可能自己也从事这项工作。郭永强的原生态生活情感是一种最基础的“场”。儿女眼中的郭永强, 是女儿的“情感场”。我们又以第三者的角度, 用摄像机记录女儿眼中的郭永强。这种双重记录, 形成了对生活原生态双重角度的纪实, 并且同时容纳了三重空间的生活“场信息”, 最大“场”。

四、激活

生活的信息场有时并没有一直流畅连贯的自然进行, 而是受到了某种滞阻。这时, 就需要记录者在尊重生活原生态的前提下去“激活现场”。激活不是人为主观摆布, 不是改变事情的走向, 而是在充分敏锐洞悉事件形势的前提下激发现场中存在的“活火山”线索, 使事件中的相关元素的活跃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使僵死的现场重新流动或加快流动。但是, 激活现场要掌握一定的度, 不能过度人为挑唆摆布, 否则就失去了纪实的意义。

比较典型的激活现场案例之一是《第一次上镜》。一群来自农村的学习模特表演的姑娘接受了一家报纸的采访, 但见报的却是其中一个女孩吕娜。其他女孩不同程度的妒忌, 不满, 冷淡, 孤立这个被唯一报道的女孩。在电视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的时候, 新旧矛盾又一次爆发了。女孩们不配和主持人的采访和拍摄, 纪实陷入了僵局。深明形势的主持人在此时开始对现场进行激活。他先问一个对吕娜意见最大的女孩高原:这事你是怎么想的?于是高原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不满———报纸应该报道大家和老师, 而不是吕一个人。然后, 记着又走向远处的吕娜问:刚才她们说的话你听见了吗?见吕在勉强的笑, 又问:你心里不难过吗?一下子把吕的情绪调动起来, 吕的压抑变成了泪水, 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人人都在为自己。结果吕的话引发了女孩们更大的不满和攻击。老师又出来调解, 一时间矛盾全部爆发, 每个人压抑的情绪都毫不顾忌的发泄, 完全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观众从这个被重新激活的“信息场”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这个鲜活的现场, 体会争吵背后隐含的更深含义。■

纪实节目 第7篇

一、节目定位与手法

《城市正能量》的节目制作, 首先明确了节目的类型。其次“寻找城市好榜样, 传递积极正能量”的节目定位很正确, 并且节目主人公的选择很合适, 邀请城市能量达人分享他们的正能量思想很有吸引力。节目阐述平凡人的付出和成功, 讲述追求梦想下的酸甜苦辣、嬉笑怒骂的人生历程, 让听众产生共鸣,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节目的制作过程具有高度的纪实性, 邀请的能量达人掌握着节目的真实, 整个节目过程没有主持人刻意的误导和暗示, 现场感很真实, 气氛很闲适, 听众的注意力基本都被能量达人的表达给吸引。

二、节目主人公的选择与主题设置

《城市正能量》作为社会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 制作过程注意把人文情感与正能量的关系充分结合, 节目主人公的选择以及主题设置上都围绕着这个关系进行设定。

(一) 平凡但有非凡经历的个体

本次节目的制作选择这样的主人公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非常有代入感。听众大部分都是平凡人, 同类人身上非凡的经历, 往往最具有吸引力, 这也是节目的制作的一个亮点。我们发现这类人能够在平凡中忠于自己的选择, 热爱奉献并且坚持不懈。例如, 《城市正能量》邀请过的河南省民间唢呐王、金吹歌王韩铁宾。这样的主人公从事着平凡的职业有着非凡的经历, 十分接地气, 受到听众的认可度更高, 让听众对节目的好感度增加。

(二) 平凡人里的热点人物

选择平凡人里的热点人物也是节目制作的一个亮点。热点人物在听众中的知名度相对要高, 而且听众也对他们的过去充满了兴趣。这次节目的制作就从听众的好奇心理出发, 《城市正能量》就有邀请过相关的主人公。比如新派川菜连锁的掌门人周磊, 漂亮宝贝品牌创始人高嘉蔓, 河南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傅伟华等, 这些主人公都因为出色的职业生涯备受关注。节目制作的时候加上这些主人公过去的工作生活, 能够迎合听众的好奇心理, 让节目取得良好的收听率。

(三) 特殊困境里的斗士

陷入特殊困境里的斗士其实也是一群平凡人, 只不过平凡之下他们比别人多了苦难病痛。不难看出, 他们思想上坚强不屈, 行动上积极奋进的行为, 不但符合节目定位, 而且能深深震撼听众的内心, 传达节目的用意, 激励着他们勇于面对生活的困难, 活出自己的精彩。《城市正能量》据此曾邀请过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刘翎, 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就是一位平凡人里的斗士。

三、节目兴起原因分析

当今电台社会访谈类节目很多, 《城市正能量》能够被受众期待和喜欢, 主要是因为制作的过程表达出了节目的接地气、生活化, 邀请的主人公让受众有代入感。节目传达出的内容满满都是正能量, 让受众的精神思想乃至行动上都受到鼓舞, 而且节目制作还注意和受众互动, 这让人感到一种重视和尊重。

(一) 符合当今人们坚持自我、包容以及追逐梦想的心理

节目的内容就是邀请能量达人分享故事, 这些故事能够给节目的主力受众:企业高管、精英白领、大学生以及网络红人带来许多的启发和鼓励, 符合当今人们坚持自我、包容以及追逐梦想的心理。制作选择的主人公非常有针对性, 孙艺伟就是节目请来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嘉宾, 凭借对艺术的热爱, 对梦想的坚持, 他走上摄影之路, 历经磨难, 终于获得了成功。充分向受众展示了他们那种追逐梦想, 永不放弃的心态。

(二) 传递人类生存的正能量

这个节目的定位就是“寻找城市好榜样, 传递积极正能量”, 立足于这个定位, 该节目邀请了许多的能量达人分享了他们的经历, 给人正面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例如, 节目中邀请过的嘉宾卫庄, 他的工作就是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重大自然灾害。节目中他谈公益、谈留守儿童、谈人生, 正面传达人类生存的正能量, 让听众意识到人类生存中存在的一些弱势群体, 引起社会的反思, 这是节目的成功之处。

(三) 宣传力度大

《城市正能量》利用当代流行媒体的优势, 开设专题微博, 通过微博宣传节目开播前的相关内容, 做好节目预告, 透露一些主人公的内容引起大众的关注, 方便受众及时参与得到节目的相关信息。以微博进行节目互动, 做节目日志, 直播后能得到受众的反馈和支持, 让节目越做越好。

四、结语

现代社会纪实类电台节目众多, 虽然类型和风格一直不断变化, 但是制作过程都脱离不了节目的核心——真实性。真实性才是纪实类节目最大的看点, 节目制作只有立足故事本身, 展现人物的真情实感才能让纪实类节目长远发展。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下, 我国电台产业也开始了改革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 我国电台产业开始将纪实性概念运用到电台节目的制作上, 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反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城市正能量》, 正是将纪实性与人物访谈相结合的社会纪实类访谈节目。本文将浅析这个节目的定位和手法, 分析节目是怎样选择主人公和设置主题的, 并且对节目兴起的原因做出分析。

关键词:社会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城市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韩成海, 王丹.小议访谈节目的平民化[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4) .

纪实节目 第8篇

滨海汉沽《法治时空》电视栏目创办于2008年7月。5年来, 在汉沽普治办、汉沽司法局、汉沽电视台及《法治时空》栏目组记者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拍摄播放《法治时空》电视节目100余期。今年以来, 汉沽普治办、汉沽司法局与汉沽电视台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决定尝试拍摄普法短剧, 着力打造法治精品电视节目。

面向群众, 着力构建法治电视传播体系

《法治时空》节目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 涵盖了刑事、民事等许多法律法规,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关于深化“法律六进”工作的部署和安排, 为了有效利用这一资源, 汉沽普治办、汉沽司法局与汉沽电视台将《法治时空》节目分门别类进行了整理, 按照法律法规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根据汉沽辖区不同普法对象的实际需求, 先后录制了6000余盘《法治时空》节目光盘, 陆续发放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 由各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观看学习。

综治维稳, 着力推进平安汉沽建设

《法治时空》栏目发挥自身的优势, 积极配合人民调解、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正式实施, 标志人民调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和实施, 《法治时空》栏目组制作了电视节目《调解的故事》, 介绍了滨海新区汉沽司法所的老所长于宗顺在30多年的街道工作中, 热心为群众服务, 热心人民调解工作, 很多棘手的矛盾纠纷案件, 经过他晓之以情动之以法的劝说调解, 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又使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有效地维护了社区和谐与稳定。

法治惠民, 为维护百姓权益鼓与呼

《法治时空》栏目组, 充分发挥自身对新闻事件传播迅速广泛的优势, 通过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制新闻、法制事件专题的及时跟踪和报道, 在人民群众的维权路上, 击鼓呐喊, 从而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汉沽电视台《法治时空》栏目组拍摄《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和《CT卡受骗之谜》等专题片在汉沽电视台播放, 用老百姓自己维权的活生生的案例,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维权方面的法制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转换角色, 适时进行普法宣传与调解活动

为了办好《法治时空》节目, 栏目组记者不辞辛苦, 不管春夏与秋冬, 顶着高温酷暑、冒着严寒风雪深入到派出所、社区、农村、建筑工地、案发现场等进行采访, 搜集第一手资料, 从而使《法治时空》节目所播放的案件庭审实录、重大案件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治安案件现场实录等内容详实形象生动, 实现了“弘扬法治精神, 普及法律知识”的节目宗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纪实节目】相关文章:

军训纪实06-17

学校发展纪实06-05

初一德育纪实06-09

岗位练兵纪实07-21

工作纪实表12-06

电视纪实作品07-13

生物活动小组纪实06-01

纪实活动策划06-27

感恩父母班会纪实07-29

纪实美学论文题目04-03

上一篇:移动核心网发展下一篇: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