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原料范文

2024-07-27

绿色原料范文(精选9篇)

绿色原料 第1篇

1项目基本情况

1.1完成情况

洱源县绿色食品原料(蚕豆) 生产基地示范面积计划10万亩, 实际完成面积10.28万亩,涉及6个镇乡55个村685个村民小组48589户农户,具体分布为茈碧湖镇2.5万亩、邓川镇0.4万亩、右所镇1.28万亩、三营镇2.6亩、凤羽镇1万亩、 牛街乡2.5万亩。其中创建1000亩的核心样板,具体分布为牛街300亩,地点西甸;三营200亩,地点士登;茈碧湖300亩,地点永兴、 海口;凤羽镇200亩,地点上寺和白米。组织调运优质蚕豆种子0.2万吨(品种为凤豆6号、凤豆13号、凤豆14号、昆明大白豆等)、 生物商品有机肥800吨,拉运施用农家肥20.47万吨。

1.2测产验收

根据项目 实施要求 , 成立了自测专家组,从项目区内每个品种选择一块田进行测产验收, 理论测产和实测验收共6户6块田6.6亩,结果为:理论测产平均单产为1284kg,实测验收平均单产为1211kg。非示范区理论测产为1136kg,实测验收为1092kg。通过比较,示范区平均产量超过目标产量指标(鲜豆荚1200kg/亩)。

2取得成效

2.1经济效益

调查、测产结果表明:凤羽平均单产为1214kg,牛街平均单产为1222kg,邓川平均单产为1278kg, 右所平均单产为1204kg,三营平均单产为1236kg,茈碧湖平均单产为1220kg,全县加权平均单产为1229kg,与非示范区单产1092kg相比,平均亩增137kg,增幅达12.5%,10.28万亩共增鲜豆荚1408万kg ,按市场价1.5元/kg计算,共新增产值2213万元,亩增产值206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2社会效益

一是充分利用洱源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洱源农业的提质增效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二是通过科技培训,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同时对非项目区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技术人员的思路得到开阔,能力得到提升,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2.3生态效益

绿色原料 第2篇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基地是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

一、基本条件

1、基地所在县级政府有专门机构负责农业标准化工作和绿色食品工作,对标准化生产有规划、措施和经费保证。

2、基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基地内无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

3、有绿色食品工作基础,已有绿色食品产品和龙头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

二、建立综合协调组织管理体系

基地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的系统工程。县级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基地工作。

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基地技术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并具体承担基地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基地办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承担基地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

基地各有关乡(镇)、村应明确基地建设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人员。

三、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基地统一负责基地生产管理。

基地应建立县、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有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有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

基地办应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要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

基地应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

四、建立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

1、建立统一的农户档案制度,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

2、农户档案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基地办应建立统一的“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并下发到农户。

3、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由农户如实填写,内容应包括生产地块编号、种植者、作物名称、品种、种植面积、播种(移栽)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记录、仓储记录、交售记录等。

4、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应在产品出售后10日内提交基地办存档,并完整保存三年。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1、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农业投入品目录。

2、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

3、有条件的基地应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对农业投入品实行连锁配送和服务。

麦秸秆为原料新绿色工艺制备碳微球 第3篇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本研究以麦秸秆粉末为原料, 采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的水热法制备碳微球, 先通过亚临界无催化剂条件下水解麦秸秆, 然后以水解后的清液为原料通过水 热碳化法无催化剂条件下来制备碳微球, 整个过程在密闭体 系中进行, 无催化剂添加、无污染物生成、绿色环保, 且水热法可将碳化与官能团的生成一歩完成, 生产成本低、能 耗少, 进一步拓宽了碳微球的研究领域。

1 实验部分

先将麦秸杆在烘箱里烘干, 经粉碎机粉碎后用50目筛过筛, 然后称取一定量的过筛后的秸秆原料按一定的固液比与水混合, 秸秆原料与水的固液比以重量比计, 分别为1∶60、1∶40和1∶20, 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将混 合液转移 至25 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

将装有混合液的反应釜置于温度为180℃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 先使秸秆原料在近临界条件下水解1h, 水解后的产物经离心分离后清液转移至不锈钢反应釜, 残渣用于制备其他碳材料;然后将反应釜置于温度为180℃的烘箱进行碳化, 碳化时间为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取出, 自然冷却至室温, 碳化产物经离心分离后, 分别用乙醇、去离子水 洗涤数次, 再经干燥即得产 物碳微球。通 过红外光 谱仪 (FT-IR) , 选择KBr压片法, 对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产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麦秸秆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 图中的谱带主要由于官能团OH、CH2、C-O、C=O等的伸缩振动引起的[11], 其中, 3442.24cm-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麦秸秆表面的O-H基振动引起的, 2957.42~2853.17cm-1处的峰处对应于CH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 1724.77~1631.02cm-1处的峰是来自羧基或醛和酮基中C=O特征伸缩振动, 1384.40cm-1处的吸收峰是由羧基的C-O键或CH2的对称弯曲振动峰伸缩振动引起, 1252.55~1157.52cm-1处的吸收峰是 木质素中 苯羟基中的C-O键或碳水化合物中C-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 1157.52~1047.27cm-1处及附近的峰, 主要产生于OH的弯曲振动和C-O-C (纤维素中存在) 的伸缩振动, 也可能含有PO-C伸缩振动及SiO2振动的贡献。

图2为水热碳化产物的SEM照片, 其中图2 (a) 为固液比1∶60产物的SEM像, 可以看出产物为外壁光滑的碳微球, 其粒径在100~300nm之间;图2 (b) 为固液比1∶40产物的SEM像, 与图2 (a) 中的碳微球相比, 可以看出该图中的碳微 球看起来更加均 匀, 并且粒径 较大, 多数碳微 球的直径 在250nm左右;图2 (c) 为固液比1∶20产物的SEM像, 可以看出该图中明显有直径约800nm左右的大球出现, 并且大直径碳微球的球壁看起来比小直径碳微球的光滑, 但产物的均匀 性明显变差。

图2 产物的 SEM 图 [ (a) 1∶60; (b) 1∶40; (c) 1∶20]

SEM结果表明秸秆 粉末与水 的固液比 对产物直 径有较大的影响, 当固液比较低时相应的水解液的浓度较低, 因此参与反应的原子相对较少, 从而使得形成的碳微球的直径较小, 当固液比变大时相应的水解液的浓度也增大, 因此有较多的原子参与反应从而形成直径较大的碳微球, 同时, 因为整个反应过程中缺少搅拌装置使得固液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产物的直径变大的同时其均匀性也变差了。

图3为水热碳化产物的FT-IR谱图, 对照图1麦秸秆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观察到, 图谱中除了3423.43cm-1处有较强的O-H基吸收峰和其他相应位置的峰外, 明显发生变化的是在1457.05~1868.64cm-1之间的1616.01cm-1处出现了较强的对应于芳环C=C键的振动峰, 说明水解液已被碳化。此外, 在2360.53及2341.22cm-1处还出现 了较强的 对应于CHO的振动峰, 表明水热处理后得到的碳材料除了含有原料上的官能团外, 表面还增加了其他含氧官能团。

以上电镜结果表明, 当固液比从1∶60增大到1∶40时, 所制备的碳微球的直径有所变大, 并且均匀性变好, 但是当固液比增大到1∶20时, 虽然明显有直径较大的球出现, 可是产物的均匀性变差;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碳微球带有大量的O-H基、CHO基等官能团。

3 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麦秸秆粉末为原料, 先通过近 临界流体中无催化剂条件下水解麦秸秆, 然后以水解液为碳源通过水热法无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带有大量O-H基、CHO基等官能团的碳微球, 固液比对所制备的碳微球的直径和均匀性影响较大, 总的来说, 随着固液比的增大, 碳微球的 直径变大。麦秸秆廉价、易得、环境友好、是再生资源, 并且本实验所用工艺简单, 整个过程无催化剂添加, 大大简化了后续分离环节。本工作对生物质做碳源制备纳米碳材料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麦秸秆粉末为原料, 先将麦秸秆粉末与水的混合液于190℃的干燥箱中无催化剂条件下水解1h, 然后以水解后的清液为碳源于180℃下无催化剂条件下水热碳化8h来制备碳纳米材料, 探讨了秸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的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产物为带有大量O—H基、CHO基等官能团的碳微球, 固液比对碳微球的粒径有较大的影响, 固液比为1∶60时产物为外壁光滑的碳微球, 其粒径在100~300nm之间;固液比为1∶40时, 所制备碳微球, 粒径较大, 多数直径在250nm左右;固液比为1∶20时产物中明显有直径约800nm左右的大球出现, 大直径的碳微球球壁看起来较光滑, 但产物的均匀性变差。

关键词:麦秸秆,碳微球,水热法,生物质

参考文献

[1]Mi Yuanzhu, HuWeibing, DanYoumeng, et al.Synthesis of carbon micro-spheres by aglucose hydrothermal method[J].Materials Letters, 2008, 62 (3) :1194-1196.

[2]靳秀芝, 韩涛, 唐艳华.尺寸可控空心碳球的水热合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 40 (1) :101-103.

[3]Sun X M, Li Y D.Ga2O3 and GaN semiconductor hollow spheres[J].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3827-3831.

[4]Goh C S, Tan K T, Lee K T, et al.Bio-ethanol from lignocellulose:Status,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Malaysia[J].Bioresour Technol, 2010, 101:4834-4841.

[5]Yu S H, Cui X J, Li L L, et al.From starch to metal/carbon hybrid nanostructures:Hydrothermal metal-catalyzed carbonization[J].Adv Mater, 2004, 16:1636-1640.

[6]Hu B, Yu S H, Wang K, et al.Functional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rom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biomass:an effective chemical process[J].Dalton Trans, 2008, 40:5414-5423.

[7]Titirici M M, Thomas A, Antonietti M.Functional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rom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biomass:An effective chemical process to treat the CO2 problem?[J].New J Chem, 2007, 19, 31 (6) :787-789.

[8]Titirici M M, Thomas A, Yu S H, et al.A direct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bicontinuous pore morphology from crude plant material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J].Chem Mater, 2007, 19 (17) :4205-4212.

[9]Titirici M M, Thomas A, Antonietti M.Replication and coating of silica templates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J].Adv Funct Mater, 2007, 17:1010-1018.

[10]Wang L L, Guo Y P, Zhu Y C, et al.A new route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chars from rice husk[J].Bioresour Technol, 2010, 101:9807-9810.

绿色原料 第4篇

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质高产芦柑、茶叶种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行“产加销”联动增值,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安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实施目标

通过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绿色食品事业全面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生产过程的控制

1、建立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县、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二是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三是在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基地范围、基地面积、基地

建设单位、基地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期等内容。四是建立生产管理档案,统一农户生产档案,统一田间管理记录。

2、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生产资料)管理制度。一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各单元基地、农户填写好绿色食品(XX芦柑、茶叶)生产资料卡,建立绿色食品(XX芦柑、茶叶)基地生产农事操作和生产资料档案。二是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三是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3、建立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一是以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组建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二是建立乡镇(场)、村、示范户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三是建立示范基地。

4、建立技术培训制度。一是通过培训使基地农户每户至少有一人基本掌握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生产技术要点。二是建立绿色芦柑、茶叶生产资格证制度。对参加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绿色芦柑、茶叶生产资格证。凡未获得绿色芦柑、茶叶生产资格证者,其生产的芦柑、茶叶不得作为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生产的原料。

5、建立基地环境保护制度。一是加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质量,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开展基地环境的保护。不得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建有污染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对基地的污染。三是基地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

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确保无害。四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绿色芦柑、茶叶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坚持每年一次的验收检查,经常性地督促基地农户对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生产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二是构建消费监督网。加大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的宣传力度,帮助消费者了解绿色食品(芦柑、茶叶),逐步建立由消费者组成的社会监督网。三是建立由相关部门组织监督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四是定期抽检。由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抽检,对生产过程中,抽检不合格者,加以整改或取消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资格。对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作为绿色食品(芦柑、茶叶)原料收购。

四、主要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树立绿色生态品牌、建设绿色食品大县,要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为了确保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XX芦柑、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场)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积极引导基地村成立绿色芦柑、茶叶标准化生产协会,搞好基地村绿色芦柑、茶叶种植技术服务和生产服务。

2、培训人才,积极推广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生产新技术。要制订绿色食品芦柑、茶叶生产技术培训计划,选派示范区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农业理念和技术,对于绿色芦柑、茶

叶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农业、科技等部门要优先纳入重点科研和推广计划。建立挂点联系制度,各成员单位、农业管理及技术人员联系到各乡镇(场)单元基地,协助和指导各单元基地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绿色芦柑、茶叶技术创新体系,依托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合作,加快建立绿色芦柑、茶叶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一批绿色芦柑、茶叶技术创新型的企业。

3、加强服务,促进绿色芦柑、茶叶产业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组织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原料基地稳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完善市场网络,建立绿色芦柑、茶叶批发市场,形成贯通城乡、辐射省内外的市场网络。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绿色芦柑、茶叶知名品牌的市场形象,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绿色芦柑、茶叶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绿色芦柑、茶叶向现代产业化方向发展。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第5篇

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生产, 追求的目标是早熟高产、安全优质, 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要实现以上目标, 就必须了解马铃薯在各生育期的特性, 结合巴东县环境条件与气候条件, 采取适宜的农艺措施, 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巴东县地处三峡地段, 常年春播马铃薯面积1.69 万hm2, 平均产量15 315 kg/hm2, 个别田块可达45 120 kg/hm2以上, 总产26 万t, 为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基地, 追求早熟高产、安全优质, 确保绿色食品马铃薯淀粉原料供给, 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从2014 年开始, 指导三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核心生产基地133.33 hm2, 辐射生产基地6 666.67 hm2, 所生产的马铃薯淀粉于2015 年7 月成功申报成绿色食品, 为全县的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样板, 现将绿色食品原料春马铃薯种植技术浅谈如下, 供人们借鉴。

1 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1.1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

根据农民长期栽培经验, 以及对马铃薯生育过程中植株的形态、生理学分析, 一般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三段五期”。

1.1.1 发芽期。发芽期是指从种薯解除休眠, 芽眠处开始萌芽、抽出芽条, 直至幼苗出土, 进行第一段的生长。此期主要是进行芽轴的伸长和根系的生长, 由种薯供给其生长需要的养分和水分, 其生长过程的快慢与好坏, 关系到马铃薯的保苗和稳产高产与优质。此期因品种、种薯贮藏条件、栽培季节和栽培水平等不同而长短不一, 短者1 个月, 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此期的关键措施在于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内源激素等充分调动起来, 加强供给茎轴、根系和叶等原基的分化和生长。

1.1.2 幼苗期。从出苗到主茎第6 叶或第8 叶平展 (俗称团棵) 为幼苗期, 进行主茎轴第二段生长。幼苗期根系继续扩展, 匍匐茎尖端开始膨大, 块茎雏形初具, 但生长中心在茎叶。历时15~20 d。

1.1.3发棵期。发棵期是指从团棵开始到主茎封顶叶 (第16叶或第12叶) 展平, 进行主茎第三段生长。此期共经历30 d左右, 各项农艺措施都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马铃薯从发棵期的以茎叶生长为主, 转到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 有一个转折阶段。除品种遗传特性、种薯生理年龄等内在原因决定外, 在栽培中环境条件特别是对温光水气进行调控的农艺措施, 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此期前段以肥水促进茎叶生长, 形成强大同化体系, 继而进行深中耕并结合大培土的控秧、促根措施, 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迅速转向块茎旺盛生长[1,2]。

1.1.4结薯期。结薯期是以块茎生长为主, 主要进行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 80%左右的产量就是在此期形成。结薯期的长短与品种、气候条件、农艺措施等有关。此期的关键农艺措施在于尽力保持根茎叶不衰, 有强盛的同化力, 以及加速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和积累。

1.1.5 休眠期。栽培上把茎叶衰败后收获块茎看作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按收获到芽眼萌发幼芽的天数计算, 因温度和品种而异, 短则1~2 个月, 多则3 个月以上。马铃薯块茎休眠属生理性自然休眠, 此期即使给予块茎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气体条件也不能发芽。但因栽培的需要, 可人工打破休眠[3,4]。

1.2 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解除休眠的块茎, 在12~18 ℃时芽苗生长茁壮, 根量较多。超过18 ℃, 生长随之相应加快, 但超过36 ℃就不易萌芽。而在5 ℃时, 芽生长极缓慢。茎的伸长在18 ℃时最为适宜, 高温则引起徒长。气温12~14 ℃时叶大量发生。块茎形成的最低温度是7 ℃, 块茎生长膨大最适气温是17~20 ℃, 土温15~18 ℃。气温达25 ℃时块茎生长严重受阻, 30 ℃时由于同化与异化处于平衡, 块茎停止生长。0 ℃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 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能造成不同程度冻害。最适于块茎的贮藏温度是2~4 ℃。

马铃薯发芽期、幼苗期与发棵期、后期、结薯盛期、接近收获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70%~80% 、60% 、80% 、50%~60% 。 马铃薯喜光, 茎在弱光下长势表现细弱。高温弱光易使茎叶徒长, 块茎几乎不能形成, 故此不适于与高大果树套种。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 不耐盐碱, 不适于黏重板结土壤。据研究, 每生产1 500 kg块茎, 需要吸收纯N 8.3 kg、P2O53.3 kg、K2O 15.3 kg。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中, 要求健康无病虫害, 才能达到稳产高产[5,6,7]。

2 巴东县种植马铃薯利弊条件分析

对照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巴东县多数乡镇农田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适于马铃薯生长时期长, 低山10—12 月, 二高山11—12 月, 高山2—3 月适于播种一季春马铃薯, 低山8 月中旬可种一季秋马铃薯;降雨充沛, 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不利条件是:早春 (2—4 月) 气温回升慢, 不利于芽苗生长和发棵, 且有晚霜的威胁;11 月后气温偏低, 秋马铃薯有霜冻威胁;4—6 月雨量偏多, 易致病虫害发生, 尤其是易发晚疫病;土壤普遍缺磷, 需增施磷肥。

3 绿色食品 (原料) 春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细耕地

马铃薯为须根浅根作物, 又是土里结薯。土壤越是疏松深厚, 马铃薯根系发育越好, 植株长势愈强;有利于块茎的形成膨大, 产量也就愈高。因此, 种植田块应选择土壤深厚疏松, 土垡细碎, 耕地一般要求深耕25~30 cm, 深翻土地要早, 土壤风化时间长, 特别是通过冬季低温冰冻条件, 有利来年减少病虫、杂草。同时, 一定要选择轮作。

3.2 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的脱毒种薯

巴东县当前马铃薯主栽品种为米拉, 虽然该品种优质高产, 但是成熟较晚, 生育期约105 d, 难以满足早熟、早收、早上市抢占市场的需要。近年来, 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了鄂马铃薯10 号、南中552 等早熟高产品种, 更适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马铃薯是以块茎为种薯的无性繁殖作物, 由于病毒的侵染并不断累积加重, 常导致种性退化,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米拉在当地经20 多年连续种植, 种性已严重退化, 南中552、鄂马铃薯10 号若经多年种植, 也有逐步退化的危险。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隔离快繁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并推广使用脱毒种薯, 是解决品种退化的根本途径, 在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科技人员的积极努力下, 当地20 世纪70 年代末攻克有关技术难关, 开始脱毒种薯的生产与推广应用。据试验及多年生产示范结果, 使用脱毒种薯比使用非脱毒的同一品种, 可增产30%~50%。目前米拉、南中552、鄂马铃薯10 号, 每年都繁有大批的脱毒良种供生产使用, 马铃薯生产上应选择使用脱毒种薯, 才能获得优质高产[8,9]。

3.3 采用育芽带薯移栽和复膜栽培

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是一项操作简单、成效高、投资少的增产技术。据试验调查, 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地区均表现为增产, 尤其是低海拔地区, 可增产20%以上, 主要原因是育芽带薯移栽较普通的直播出苗早7 d左右, 成熟期提早10 d左右, 大中薯率提高13.5%~23.0%, 此项技术在低海拔地区由于能缩短后期高温对结薯的不利影响, 且早熟早收能避过后期的病虫危害 (避病作用) , 故此增产幅度更大。

操作方法:马铃薯收获后选择纯度高、40~50 g重、大小均一的健康块茎作为种薯, 收集的种薯要薄摊在楼板上或架藏, 冬季温度低时要注意防冻。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排灌方便的向阳土地作为苗床。12 月下旬或1 月上旬当10 cm土温稳定在6 ℃时, 选择尚未发芽或刚开始萌芽的种薯, 播种育芽。然后架低棚覆膜, 四周用土盖严, 开好排水沟。2 月当薯芽刚破土长为1.5 cm时将种薯挖起, 每个薯保留顶端3 个壮芽, 其他的芽全部抹除。移栽大田时追施尿素150 kg/hm2, 然后再覆盖2 cm厚的细土。移栽后及时施除草剂48%的拉索乳油4 500 g/hm2, 再搭起30 cm高的小拱棚覆膜, 当晴天温度超过25 ℃时拱棚两头要揭膜通风降温[10,11]。

3.4 种植方式及密度

马铃薯单作:植株比较高大繁茂的品种如米拉, 以50 cm的行距, 33.3 cm的株距, 密度为6 万株/hm2;植株比较矮小的品种, 如鄂马铃薯10 号、南中552, 要适当缩小株距为30cm, 密度为6.6 万株/hm2。

马铃薯玉米套种:矮杆马铃薯与高秆的玉米套种两者矛盾小, 有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据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 套种规格以1.50~1.67 m为一带, 实行双行马铃薯与双行玉米套种为好。马铃薯窄行距0.4 m, 株距0.33 m, 栽3.60 万~3.75 万株/hm2。 玉米窄行距0.34 m, 株距视品种而定, 如紧凑型玉米株距为0.2 m, 披散型高大品种株距0.3 m。

3.5 施肥与管理

马铃薯是一种产量较高的作物, 以钾肥的需要量最多, 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生育期短, 故应重施底肥, 底肥用量应占全施肥量的60%~70%, 并以农家肥为主。适宜作马铃薯底肥的有绿肥、猪牛栏肥、堆肥等有机质肥料, 用量单作37.5~45.0 t/hm2, 套作22.5~30.0 t/hm2。

在追肥技术上, 第1 次追肥在大多数马铃薯即将破土出苗或零星出土时, 先松土除草, 再追尿素75~120 kg/hm2, 随即中耕盖土, 效果很好。马铃薯对化肥非常敏感, 绝不可撒在茎叶上。第2 次追肥一般在现蕾时进行, 根据当时苗的长相、长势、叶色和下段气候条件确定追肥量, 如生长正常、雨水比较均匀, 可追尿素45~60 kg/hm2, 如果长势较弱, 天旱少雨, 则可喷施15%多效唑450 g/hm2对水600 kg/hm2, 抑制徒长、促进结薯, 据试验可增产2 成, 还可喷施膨大素1~2次, 每次180 g/hm2, 据试验可增产18%, 但对薯形有些影响, 会出现部分畸形薯。单作马铃薯, 应在上述追肥量的基础上增加30%。

中耕除草可结合追肥进行。第1 次要深中耕 (17~20 cm) , 以利匍匐茎的伸展和幼薯的形成。第2 次中耕要浅, 否则容易伤害到匍匐块茎。另外, 在雨季要注意经常清沟排渍。

3.6 防治病虫害

3.6.1 晚疫病。 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施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25%甲霜灵或58%甲霜灵锰锌农药, 配成500~800倍液喷雾, 也可灌兜, 土壤湿度大和小雨天也可拌细土或煤灰 (1∶40) 施于根部。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药效在马铃薯体内可维持15 d, 如发生第2 次侵染需再施用1 次, 该药对防治蕃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也很有效。

3.6.2 青枯病。一是精选健康种薯、整薯播种, 如果要切块, 每切一刀必须要用酒精消毒1 次, 防止病菌传染;二是实行轮作换茬, 也不可与茄科作物重茬, 因为病菌可在土壤生存3 年以上, 但水田没问题;三是及时拔除病株连土挖起带出田间深埋或浸泡在水里, 如果是种子田, 病株周围植株结的块茎不能作种[12]。

3.6.3 马铃薯块茎蛾。对有虫的种薯, 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 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 000 倍液喷种薯, 晾干贮存。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 000 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

3.7 及时收获, 分级贮藏

马铃薯叶片70%~80%枯黄脱落或块茎容易抖落, 表明已经成熟, 要及时收获。收获后要进行1 次精选。严格剔除病、烂、破伤薯, 按大、中、小薯分别薄摊通风处, 晾干收汗后方可上堆遮光贮藏。大薯可选作蔬菜出售, 中、小薯可加工淀粉或, 破伤薯可用作饲料。

参考文献

[1]刘介民, 李卫东, 舒荣春.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 2000:6.

[2]张贤图.湘西自治州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6) :21-23.

[3]吴斌, 王建富, 孙瑞林, 等.泰兴市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179-180.

[4]徐兴玲.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法[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23) :32.

[5]张建平, 程玉臣, 巩秀峰, 等.华北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分布与为害[J].中国马铃薯, 2012 (1) :30-35.

[6]刘介民.湖北低海拔地区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1998 (1) :28-32.

[7]刘玉华, 王文桥.河北省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控[J].中国马铃薯, 2010 (3) :159-164.

[8]吴健华.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 2009 (6) :645-649.

[9]杨如达, 杨富, 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2) :113-114.

[10]辛会英, 闻小军, 邹世星, 等.万载县黑膜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 2013 (1) :24-26.

[11]黄美蓉.马铃薯稻田冬种免耕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蔗糖, 2009 (3) :23-28.

绿色原料 第6篇

一、承包实施情况

以确保甜糯玉米产业升级、产品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由市绿色食品协会组织有关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 以签订技术承包服务合同的方式, 对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吉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定襄县山田园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3个企业的11.5万亩订单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承包服务, 推广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技术。其中定襄县山田园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5.07万亩、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3.33万亩、山西吉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1万亩。这3个企业的原料生产都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该项目涉及2个县区, 9个乡镇, 100多个自然村, 6000多个农户。

项目实施初期我们就编印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培训资料汇编》, 分发到6000多个项目户中。进行集中与分散、课堂与田间等形式多样的培训:1.开展集中培训。一是对300户甜糯玉米产业科技示范户和300名科技乡土专家, 以乡镇基地为单元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原料生产技术, 并能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对所有实施项目的6000多个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达到户均一套“资料汇编”、户户1个“明白人”, 基本掌握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原料生产技术。2.开展分散培训。在甜糯玉米生产的关键时节, 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特派员) 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做到责任到人、方案到户、技术到田、指导到位。3.利用乡 (村) 庙会、集会等进行现场培训、宣传、咨询、答疑解惑, 广泛宣传推广普及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知识及种植生产加工技术, 充分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 提高其品牌效应。全年举办集中培训90余场次, 发放技术宣传、培训资料1.2万余份, 帮助企业购买种子、生态有机肥、生物农药等12万余千克。

二、承包实施技术

通过转化推广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T391-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3-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4-2000) 、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和措施 (GB/T19630.1) 、国家有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有机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 、有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绿色食品甜糯玉米原料生产标准 (NY/T418-2007) 和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原料生产标准 (GB/T19630.1) 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技术规程和准则, 创新推广应用生产基地科学选定、抗病虫品种更新更换、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害化施肥、原料适期采收5大技术,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甜糯玉米原料种植技术规程”和“有机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实现了甜糯玉米原料的绿色 (有机) 标准化生产。

三、承包实施办法

由忻州市绿色食品协会组织省市县10余名科技人员, 配合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吉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定襄县山田园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3个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基地, 从播种前开始, 分组包片, 深入到9个乡镇100余个村庄, 分别开展基地落实、技术培训指导、技物配套服务等。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发放资料和口头讲授, 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种植生产技术及相关规程、标准家喻户晓, 各项技术得到了配套实施。在播种出苗后, 继续搞好现场指导, 项目组技术人员及经培训的科技示范户和科技乡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 根据甜糯玉米长势情况, 指导搞好田间管理。在甜糯玉米成熟收获期间, 项目组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科技乡土专家、企业内部质量检查员等技术人员深入田间, 根据玉米成熟度和企业的加工能力, 安排农户采收, 确保甜糯玉米鲜穗在采收后8个小时内完成加工, 以保证产品品质。

四、承包实施效果

该项目在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吉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定襄县山田园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11.5万亩甜糯玉米基地上, 进行绿色甜糯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承包, 经抽样测产和调查统计, 2012年常规生产的甜糯玉米每穗售价平均0.45元, 认证绿色食品的甜糯玉米初级原料每穗售价平均0.6元, 认证有机农产品的甜糯玉米初级原料每穗售价达0.7元。今年平均亩产15厘米以上的一级绿色食品甜糯玉米鲜穗3373个, 农户亩收入平均达2024元, 比种普通甜糯玉米平均亩增收506元;今年平均亩产12厘米以上的一级有机农产品甜糯玉米鲜穗3050个, 农户亩收入平均达2135元, 比种植普通甜糯玉米平均亩增收762.5元。6000多个农户共增收6013.0145万元, 户均增收1万元。 (详见表1)

今年山西丰园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吉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定襄县山田园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3个企业, 按绿色食品标准加工生产真空包装甜糯玉米和速冻甜糯玉米36224.43万穗, 实现产值69913.1499万元, 比加工普通甜糯玉米每穗增值0.43元, 增收15576.5049万元;按有机农产品标准加工生产真空包装甜糯玉米2317.4万穗, 实现产值5098.28万元, 比加工普通甜糯玉米每穗增值0.7元, 增收1622.18万元。该承包项目为3个企业增收17198.6849万元 (详见表2) 。共为承包服务企业及基地种植户增收23211.6994万元, 正真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

绿色原料 第7篇

承德市自2008年开始, 加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力度, 到2012年, 全市创建全国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个, 涉及玉米、水稻、马铃薯、胡萝卜、山楂、板栗6个品种, 含盖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 (玉米、水稻、马铃薯) 和特色产业 (山楂、板栗) , 基地面积达到9.65万hm2, 其中玉米基地3.67万hm2, 占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的19.68%;水稻基地1.33万hm2, 占全市水稻栽种面积的77.2%;马铃薯基地面积1.96万hm2, 占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的43.01%;胡萝卜基地面积0.73万hm2, 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11.1%。

2 基地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申报轻管理

在调查了解中, 有的县申请基地创建后, 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技术服务组织,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成立了基地创建办公室, 明确了基地的责任管理制度, 为基地验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在基地通过验收后, 后续工作有所放松, 在领导组织、制度建设、技术培训、经费保障和基地监管等工作上有所忽视, 使基地创建工作缺乏后劲。

2.2 基地作用还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目的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基地产品加工增值, 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在调查中了解, 有的基地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 以基地产品为原料的认证企业少, 产品品牌作用不明显, 影响了基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2.3 基地创建的质量责任意识不明确

基地创建是根据县域产业发展, 以县级政府提出申请, 通过审核、创建、验收、颁证等一系列工作, 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这项工作由农业部门牵头, 需要各级财政、林业等相关部门配合, 同时更需要基地涉及乡镇和基地农户的支持, 通过部门配合, 明确职责做好基地创建工作。但是, 在调研中, 农业部门积极性很高, 但苦于工作经费没有保障, 一些乡镇虽然参与了基地创建工作, 片面认为, 基地管理和质量责任是基地办的事, 形成了职责不明确。

2.4 基地创建缺少项目支持

近几年,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强农惠农扶持政策, 如农业标准化园区项目等, 通过项目带动,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中, 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或项目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基地作用的发挥。

3 加强基地管理对策

3.1 建立质量防范制度

基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基地环境。在认证申请创建期间, 提供具有检测资质部门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 使基地符合创建的要求;对于验收通过后, 在地年检中, 如果生产基地没有发生环境变化, 可视为生产基地环境合格;如果生产基地环境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了变化, 则由基地创建单位重新进行基地环境评价, 出具相应的环境检测报告, 如果符合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各项要求, 则生产基地规模应保持原有创建的规模, 如果出现不符合基地环境要求的, 则以环境变化的点为中心, 方圆5km内基地 (涉及到的乡、村和农户) 须强制性退出绿色食品基地范围。二是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是基地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 重点工作有以下方面, 一是是否真正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特别是对国家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投入品是否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基地农民是否真正掌握绿色食品生产对农业投入品的规范要求, 能否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三是基地农户是否落实了生产记录制度, 特别是对生产农事活动和农业投入品是否真实记录。三是生产基地产品监管。重点是以基地创建单位为主体, 配备相应的快速检测设备, 自觉建立农产品自检制度, 在基地年检中, 提供合格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 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要求。

3.2 强化生产基地管理

基地的生产管理是基地创建的起点, 一是要有明确的基地单元划分, 在整个基地中, 划分哪些个小的基地单元, 由谁负责, 是否签订了质量责任书, 便于强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二是制定符合绿色要求的生产种植规程, 对选种、种植、投入品使用、收获等有一个规范性要求, 通过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 让基地农户掌握生产要领。三是真正落实好基地档案、标示牌等相应的基地监管制度, 建立以基地单元为主体的互相监督机制, 即在基地单元内, 一旦发现有不按规定要求生产的农户, 取消该基地单元创建资格。

3.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目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区域内, 规范生产行为,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质量监管等措施, 提高基地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 在基地考核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基础工作评价, 创建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是否落实了生产基地的扶持政策, 对生产基地是否落实了相应的管理经费和项目支持, 保证每个绿色食品基地管理经费不低于5万元, 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2) 产品质量评价, 是否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行动, 落实了生产记录制度, 年内产品是否检测合格, 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检测报告。 (3) 生产效益评价, 生产基地通过技术培训, 农产品产量是否显著提高, 创建作物单产水平是否高于当地同作物的平均水平。是否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了农民增收。 (4) 基地作用评价, 通过基地创建, 是否为3家以上绿色食品企业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基地产品利用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指标;是否通过绿色食品基地创建, 打造了特色品牌。是否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5) 基地宣传评价, 通过报刊宣传、网络宣传和媒体报导等多种方式, 宣传绿色食品基地作用。

4 加大对基地的政策支持

绿色原料 第8篇

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不断增强,研究开发绿色材料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材料选取、产品制备、使用或再循环利用及废料处理等环节对人类环境负荷最小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其中绿色高吸水性树脂是从高分子材料合成的起始原料着手,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及合成工艺,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来合成的易于降解、对环境无害的高吸水性材料[1]。

可再生资源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并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水生生物等。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提高树脂的性能,降低树脂的生产成本,合成可降解或易降解的绿色高吸水树脂,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高吸水树脂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原料,综述了基于可再生天然材料的绿色高吸水树脂的种类、制备及性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1 天然多糖

天然多糖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资源,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降解彻底、环境友好的特点,包括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和天然亲水胶体(如海藻酸盐、卡拉胶、瓜尔豆胶、果胶等)等。这些多糖的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或氨基等活性基团,通过对这些基团进行化学改性以在其主链上引入其他基团可以获得更好的亲水性能或者改善其性能,例如羟基的氧化、酯化、醚化、交联等反应,以及与小分子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等。

因此,多糖类高吸水树脂一般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获得:(1)通过接枝聚合将带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接枝到多糖分子上,并交联形成网络结构;(2)通过多糖分子直接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3)多糖分子与高分子聚合物(一般是丙烯腈)共混后水解形成交联。

自1966年Fanta等得到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树脂以来,接枝聚合是制备多糖类高吸水树脂的常见方法,通常将多糖与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等单体的1种或几种通过化学引发剂或辐照引发接枝共聚,并交联合成相应的高吸水树脂。这种方法在淀粉和纤维素系高吸水树脂中已经广泛应用,而且也应用到源自海洋的壳聚糖[2,3]、海藻酸盐[4,5]、卡拉胶[6]和琼脂等,以及来自陆生植物的其他亲水胶体如瓜尔豆胶、果胶[7]、魔芋胶[8]、阿拉伯树胶[9]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缺点是采用合成高分子原料,产物难以完全生物降解,吸水后凝胶机械强度较差等。

第二种方法的关键是交联反应,交联剂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树脂的绿色环保性。乙烯砜(Divinylsulphone,DVS)、氨基氰(Carbodiimide)等常被作为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的交联剂,价格昂贵且有毒性。为了寻找无毒的替代品,Demitri等[10]在纤维素体系中引入廉价的柠檬酸为交联剂,得到了环境友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其交联原因可能是纤维素与柠檬酸之间的酯化反应形成了酸酐类中间体物质。Yoshimura[7]将果胶用戊二醛、CaCl2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虽然吸水倍率不高(分别为500g/g、200g/g和40g/g),但生物降解性能不错,在活性污泥中18天可降解60%~65%。另外,将蔗糖在高碘酸盐作用下生成的四醛化合物充当交联剂,与壳聚糖中伯胺反应生成亚胺键,再用硼氢化钠将不稳定的亚胺还原为胺,从而形成壳聚糖分子间的交联,得到的壳聚糖-蔗糖型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的纯多糖类高吸水树脂[11]。

直接交联多糖高吸水树脂的另一种方式是自交联,这也是获得易降解高吸水树脂的方法之一。Yoshimura等[12,13]发现在纤维素和甲壳素的酯化反应中,以4-二甲胺基吡啶为催化剂时,酯化与交联反应同时发生,进行碱水解后无需交联剂即可得到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可达300~400g/g,可与合成的聚丙烯酸类吸水树脂媲美。虽然该法在LiCl/N-甲基吡咯烷酮或四丁基氟化铵/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中反应,但是得到的树脂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第三种方法只需将多糖(如淀粉[14]、羧甲基纤维素[15]、壳聚糖[16]或海藻酸钠[17]等)与聚丙烯腈物理混合后在NaOH溶液中水解,即可得到相应的多糖-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其机理可能为:多糖分子上的羟基在NaOH溶液中生成醇盐离子,该醇盐离子与相邻聚丙烯腈上的氰基发生反应,生成萘啶环类的中间体,然后在NaOH溶液中水解为亲水性的酰胺与羧酸基团,并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该反应可以根据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由红转浅黄)来进行监控。这种方法省略了接枝共聚反应,无需使用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等,工艺相对简单。

为了改善多糖类树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高吸水倍率、吸水速度和耐盐性,可以将多糖类高吸水树脂与无机材料如凹凸棒[18,19]、蒙托石[20,21]、高岭土[22]等复合。但是无机材料的添加量不可太多,否则会引起吸水能力的显著下降。

在高吸水树脂的大分子主链骨架上同时引入不同类型的亲水基团,也可以改善树脂的吸水性能。如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同时引入阴离子、非离子和阳离子亲水基团,可制备出吸蒸馏水倍率高达2184g/g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23]。

2 蛋白质

近年来,蛋白质作为一种非石油、环境安全、可生物降解和能再生的资源逐渐受到关注。天然聚合物中,蛋白质作为结构基元在非食品工业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远未被认识和理解,也许是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最少的天然资源。蛋白本身就是亲水性材料,蛋白质大分子链分布着羧基、氨基、酰胺基、羟基、巯基等亲水基团,与水分子有极强的亲和力,能借助氢键将极性的水分子吸附到蛋白分子周围。通过对动植物蛋白质进行共混、接枝、共聚、交联等改性,可以得到相应的蛋白质基高吸水树脂。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对蛋白质改性交联来制备蛋白质基高吸水树脂,如采用酰化反应引入更多亲水性羧酸基团,增强吸水性。Rathna等[24,25,26]先用乙二胺四乙酸酐对大豆蛋白中80%的ε-氨基进行改性,引入亲水性基团,然后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与改性蛋白质中剩余20%的ε-氨基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吸水率为425g/g的高吸水树脂。采用类似方法处理鱼蛋白,然后通过部分改性的鱼蛋白分子内硫氢基-二硫化物之间的交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得到吸水率为540g/g的鱼蛋白高吸水树脂。这种方法得到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树脂,但是合适的酰化原料如乙二胺四乙酸酐不易获得,酰化改性的效率不是很高,而且酰化改性所得的凝胶强度也不高。

Stem等[27]将大豆蛋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以琥珀酰氯为交联剂,在卵磷脂和正己烷的碱性乳液中制备了可吸收体液的空心大豆蛋白基微胶囊,由于未在蛋白质体系中引入其他亲水基团,吸水率只有20g/g。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接枝共聚。伊朗的A.Pourjavadi等研究了一系列动物蛋白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树脂,一般采用胶原蛋白[28]、水解胶原蛋白[28,29]、明胶[30,31]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乙烯基单体的1种或几种通过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再经化学交联合成相应的高吸水树脂,其中通过丙烯酸和水解胶原蛋白交联接枝共聚,得到的超强吸水凝胶最大吸水率可达920g/g[32]。通过研究这些高吸水树脂在不同pH值的吸液性能,发现这些凝胶大多对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在pH值为1~3和7~8时具有可逆性的溶胀和消溶胀现象,而引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单体[33]可以提高树脂的耐盐性及降低凝胶的pH敏感性。

最近几年,笔者也对蛋白类高吸水树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基于羽毛蛋白、鱼蛋白、明胶、大豆蛋白、棉籽蛋白等天然蛋白质的高吸水树脂,采用明胶、鱼蛋白、棉籽蛋白与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单体接枝聚合,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一系列蛋白-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其中,通过水解羽毛粉得到羽毛蛋白,利用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对其进行亲水改性后再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合成了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达到559.4g/g,比纯聚丙烯酸类具有更优良的耐盐性能、保水性能和更宽的pH值适用范围,在0.9%NaCl溶液和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由56.9g/g和51.8g/g提高到68.7g/g和61.3g/g,并且在pH=7~11的介质中都有优良的吸水效果。

3 腐殖酸

腐殖酸是自然界存在的、由生物(主要是植物)残骸经微生物分解和复杂化学过程形成的深色、酸性和亲水胶体类有机物。腐殖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其成分和结构比较复杂,含有多种官能团,如苯环、稠苯环及各种杂环,各环之间有桥键相连,环及支链上有羧基、酚羟基、醌基、甲氧基、磺酸基、胺基等亲水基团,具有较强的配合及吸附能力[34]。

腐殖酸及其盐是构成土壤营养成分的重要物质,具有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营养状况的功效,并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因此在一些高吸水树脂中引入腐殖酸盐,利用丙烯酸等亲水性单体与腐殖酸盐主链活性中心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支链型吸水剂,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吸水、保水和营养土壤的协同功能,在农林保水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如腐殖酸-聚丙烯酸[35],淀粉-聚丙烯酸-腐殖酸钠[36]、壳聚糖-聚丙烯酸-腐殖酸钠[37]、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钙蒙脱土-腐殖酸钠[38]等,由于腐殖酸的引入,使树脂吸水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将腐殖酸盐与聚丙烯酸系吸水剂混合,进行表面交联反应,改性聚丙烯酸类吸水树脂,可提高树脂的耐盐性、防潮性能及吸液倍率。但是,腐殖酸在共聚树脂中的比例通常都很小,并不是作为一种主体原料来使用。

4 结语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开发的绿色高吸水树脂普遍存在原料成本高、产品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差、不能完全生物降解等问题。由天然原料本身直接交联或几种天然高聚物复合制得的纯天然高吸水树脂往往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是由于此类聚合物中强亲水性基团较少,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一般都较差。通过与合成类单体如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改性可以大大改善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然而这些树脂中的天然原料部分生物降解后,接枝或交联的其它组分(如聚丙烯酸)仍保留下来,未达到100%降解,其制备过程及生物降解性能严格说来并不完全是“绿色”的。尽管如此,天然原料的引入使这些树脂在微生物作用下大分子骨架结构更易于断裂成小的链段,大大加速了降解成为小分子化合物的进程。

一般而言,用于高吸水树脂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复杂,含有多种官能团,由于分子间或分子内的化学作用(如多糖分子的氢键、蛋白质分子的双硫键等),高分子链往往缠结在一起,很难充分舒展开来,表现在宏观上就是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天然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也比较大,这对化学改性反应的传质与传热非常不利。这样,由于高分子链中没有足够多的活性基团充分暴露,不利于与其他改性试剂进行反应,从而对高分子改性的效率往往不高,导致纯天然高吸水树脂中亲水基团难以大量引入,与合成类单体共聚时天然原料的密度也较低。

绿色原料 第9篇

1 基地基本情况

射阳县位于江苏沿海中部, 土地总面积2800km2, 列江苏省第一位;海岸线总长103km, 滩涂面积7.3万hm2, 每年还以近500hm2的速度向海洋延伸。全县辖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生态染整集中区, 245个村居, 总人口近百万。境内有省属农场3个、市属盐场1个;世界珍禽丹顶鹤有90%在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 故射阳又有“鹤乡”美誉。该县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先后获得全国果菜十强县, 粮食、水产百强县, 中国蒜薹之乡, 中国药材之乡, 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等称号。该县为传统产粮大县, 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射阳大米”为全国首个以县域名命名的集体商标, 2011年, 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产品驰誉上海、苏南等地。2011年, 射阳县人民政府通过积极努力, 将海河、四明、合德等8个镇和农牧公司、汇星公司、金海岛3个县属公司的3.67万hm2基地申请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水稻、小麦) 标准化生产基地。

2 建设方法

2.1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讨论, 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 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农委、开发局、粮食局、质监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同时, 在县农委设立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承担基地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并相应成立了技术指导组, 以粮油生产、土壤肥料、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 负责基地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

2.2 明确责任, 强化管理

基地创建之初, 在明确县政府有关部门责任的同时, 各有关镇和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组织, 在每个基地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建设工作。县、镇、村三级层层签定责任书, 做到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统一的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了基地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多方筹措, 加大投入

2011年, 为确保基地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仍下拨了20万元资金用于原料基地创建工作, 并将原料基地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 为顺利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4 注重宣传, 狠抓培训

为了适应基地建设的需要, 射阳县把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强化技术服务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在全县形成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桥梁、以村服务组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前沿的“三级一户”农技服务体系。结合农民培训工程, 组织全县优秀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和田头开展技术服务及培训, 全县共举办各类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426期, 培训农民约11.3万人次, 发放《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8.6万份, 重点宣讲生产操作规程、基地环境保护、良种良法、投入品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其它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知识, 确保每户都有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明白人。

2.5 农资专供, 源头保障

在基地设立农业投入品专供点147家, 并安排专人对专供点实行统一管理, 严禁在基地销售绿色食品生产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农时关键时节, 定期公布基地允许使用、禁用和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明确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监管执法主体, 联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基地建设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进行监督抽查。

2.6 按标生产, 保质保量

遵循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宗旨, 本着“栽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品质优良化”的原则, 把水稻、小麦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 主要种植了淮稻5号、连粳7号、郑麦9023等非转基因品种, 基地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 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 对地块进行统一编号, 各创建单元均在基地显要位置竖立了项目标识牌。在基地全面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对接收购”的“五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 提高了广大农民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水平。

2.7 基企对接, 提升效益

县政府出台专门文件, 对龙头企业在原料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中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与基地农户签订长期收购合同, 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3 建设模式及取得的成效

3.1 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使射阳县的主导产品区域化布局更加合理, 在3.67万hm2水稻、小麦生产中全部落实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实现了全程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2012年, 县淮海米业、新洋米业2家大米加工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绿色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全县种植面积的60%以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集中连片, 规模发展, 不仅使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料供应, 而且带动了区域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2年底, 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面积达12.16万hm2,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2%。

3.2 推动企业、基地紧密对接, 促进产业化发展

射阳县依托标准化生产, 以质量认证为载体, 实现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对接互动, 推行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原料基地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射阳县通过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 已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5家龙头企业与11个基地的10.8万农户签定了收购合同, 合同兑现率达到100%, 农户与企业形成稳固的生产、加工、销售共同体, 产业化经营效益十分显著。

3.3 完善生产保障体系, 实现增产增收

射阳县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建过程中, 建立健全了组织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投入品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环境保护体系、产业化经营体系、监测监管体系等七大体系, 该县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2012年, 原料基地实现水稻总产33.59万t, 小麦总产22.82万t, 同比水稻增产1.69万t, 小麦增产1.37万t, 水稻节约农本918元/hm2, 小麦节约农本667元/hm2, 基地全年增值5295元/hm2, 实现基地农民人均增收616.5元, 与基地对接的5家龙头企业总增效3260万元。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时间较短, 少数农户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及其作用认识还不深刻, 自觉遵守生产技术标准的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与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接的企业数量偏少, 生产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技术要求高、管理严格规范, 需要大量的资金及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但限于射阳县经济并不发达,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 检验检测设备等基础条件建设投入相对滞后。

4.2 建议

一是总结经验, 扩大宣传, 大力普及绿色食品知识, 深入扎实的开展“绿色食品生产”进农户活动, 努力提高全社会对绿色食品生产的认识。二是为龙头企业搭建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的平台, 创造对接条件, 稳定基地效益。三是继续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 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探索基地农户规范管理的有效形式, 确保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摘要: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是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 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射阳县绿色食品原料 (水稻、小麦)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模式、建设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将来发展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霍建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 7) :106-1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绿色原料】相关文章:

原料质量05-18

原料系统06-30

合成原料08-22

不同原料09-01

原料开发09-04

原料品质09-08

烹饪原料知识08-07

饲料原料学06-18

原料药合成07-17

原料药企业08-09

上一篇:水利安全生产管理下一篇:无人驾驶公交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