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2024-07-11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精选12篇)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1篇

一、公司融资资金的方式

公司的的融资资金是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为主要方式,开展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战略合作,允许利用外资和引入社会资本,近年不断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今后将积极探索ABS、中期票据、保险股权投资和资产证券化(如发行公司债券)等融资方式并尝试发挥旗下上市公司融资平台。

二、公司融资资金的用途

公司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地方政府确定的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笔者建议可重点投资以下领域:地方政府的民生工程、地方政府的“三农”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节能节排工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及经济转型投资项目(如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等方面工程项目。

三、公司融资资金投资项目的管理与资金偿还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按照“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要求,体现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和效率性,杜绝融资资金的不足与闲置,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宗旨。公司要从“政府主导、间接融资为主”向“市场化运作、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转变,以便扩大融资平台,促使投资项目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工程项目必须履行国务院2007年印发的64号文件中关于工程建设“五项”审批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竣工结算管理,实行工程监理管理模式。

2、正确把握和处理项目投资平衡关系,明确和强化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这是公司经营的目标,公司不应把融资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而忽视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还有自身的偿债能力,政府部门认可的财务支付能力。

3、坚持改革创新,理顺城建投融资运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行公益性项目,特别是对“直接融资项目”实行“城投投资,政府回购”的运作模式,比如工业园建设项目,公司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好,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共同建设工业园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问题,配合经济开发区实行属地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协调管理机制等。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质量进度与安全。制定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完善工程项目审批手续,为公司融资、项目实施和项目用款创造条件;推行政府工程“代建制”和城建资金“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工程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和工作效率;积极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度与安全。

5、开展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研究与对策。特别是在目前宏观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对大量举债搞基本建设问题的认识,必须要有前瞻性。公司要制订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一是按政府项目资产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二是根据政府部门确定的融资指标合理确定负债规模;三是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四是合理预期利率,适时选用贷款的种类。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应采用长期负债筹资,避免未来利率上升增加利息支付,利率呈下降趋势应采用短期负债筹资,减少未来的还本付息压力。

6、建立以资本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满足公司预算与管理需要。公司预算中资本预算是重点,不论是政府投入的资本金,还是债务支出,公司日常业务主要反映在资本支出上。

7、建立账务危机预警机制,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公司主要特点是负债经营,这与其他的企业有着显著的区别,所有工程投资项目支出,年初已纳入政府部门的债务支出预算,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是控制贷款资金的源头,不是贷款资金越多越好。

8、建立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以岗定责、以岗定员、以岗定酬,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政府部门任命的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等特殊岗位应定期轮岗,笔者认为应三年一轮换,时间过短,不精通公司主营业务,过长容易滋生腐败。

(二)融资资金的管理

根据工程投资项目用途,制订并执行有效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做到一项资金一个办法,先有办法后使用资金,编制项目资金预算,实现项目执行的刚性约束,加大用拨款条件的审核力度,加强跟踪问效,确保融资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三)融资资金的资金偿还

1、融资资金偿还的管理。

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在年初测算政府投资项目缺口资金额度,公司根据政府下达的融资资金指标,在充分分析自身和本级政府可承担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融资资金,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制订政府筹资和投放资金战略;二是制订政府风险防范及预警制度;三是制订政府完善可行的债务偿还机制;四是制订国企巡查审计制度;五是制订政府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点建设投资措施;六是指导公司由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成立财务公司,具体负责公司以及所属单位、子公司、内部资金的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资本运作等业务。

2、融资资金的偿还。

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公司的留成收益、贷款质押或抵押物、申请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及减免资金、到期贷款申请贷款展期、捐助资金、实施债务重组、地方政府财政兜底等。

摘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城市投资公司要以科学发展观要求,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可持续经营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融资业务,并构建融资资金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控制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融通需求资金和确保地方财政债务的偿还。

关键词:融资资金,融资资金投资项目,融资资金偿还

参考文献

[1]、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开发性金融论纲》,2006年第1版。

[2]、黄石市建设委员会《建设法律法规汇编》,2000年第1期。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2篇

※ 本章要求

(1)熟悉建设项目资金总额的构成;

(2)熟悉项目资本金融通和项目债务筹资;

(3)了解项目融资及其主要模式;

(4)掌握不同来源渠道资金的资金成本计算(普通股票的资本成本仅限了解);

(5)掌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 本章重点

(1)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主要的资金筹措渠道

(2)股票、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3)项目融资的概念

(4)资本成本的概念和计算

※ 本章难点

(1)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主要的资金筹措渠道

(2)资本成本的概念和计算

§1 建设项目资金总额的构成按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项目的特点,可将建设项目分为:

公益性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

基础性项目:由政府投资主体承担

竞争性项目:企业为基本的投资主体,主要向市场融资。

建设项目资金总额的构成如下:

§2 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

一、项目资本金的筹措

1.资本金概述

(1)含义:指投资项目总投资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由出资方实缴的资金。除了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用财政预算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等部分特殊项目外,大部分投资项目都应实行资本金制度。

(2)形式:实物、货币、无形资产。对于后者,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评估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评估作价。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20%,但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内容:国家~、法人~、个人~、外商~等。

2.筹措渠道

税收:改变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1)财政预算投资

举借外债: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 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 盈余公积金

(2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3)发行股票 1)股票的含义

2)股票的种类:普通股、优先股。3)发行股票筹资的优缺点

弹性融资方式,融资风险低;

优点:无到期日;

提高财务信用,增强融资扩张能力。资金成本高

缺点:

增资发行,会降低原有股东的控制权

(4)吸收国外直接投资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外资独营。(注意介绍合资和合作经营的区别)(5)吸收国外其他投资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制、补偿贸易。

3.项目资本金筹集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项目资本金的具体来源渠道。(2)根据资本金额度拟定项目的投资额。

(3)合理掌握资本金投入比例。(不宜过多的投入资本金)(4)合理安排资本金到位的时间。(根据实施进度进行安排)

二、负债筹资

1.国内来源渠道

(1)国内银行借款(介绍我国的银行体系)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体系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进出口信贷银行

商业性银行——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招商行、光大银行等

签订贷款合同时,一般会对贷款期、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做出明确规定: 1)贷款期:贷款合同生效日→最后一笔贷款本金和利息还清日 2)提款期:贷款合同生效日→合同规定的最后一笔贷款本金提取日 3)宽限期:贷款合同生效日→合同规定的第一笔贷款本金归还日

4)还款期:合同规定的第一笔贷款本金归还日→贷款本金和利息全部还清日(2)发行债券

1)债券的含义

2)债券的种类:国家、地方政府、企业、金融债券。3)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支出固定

企业控制权不变

优点:

少纳所得税

若全部资金收益率大于利息率,该方式可提高股东收益率 支出固定

缺点:提高负债比率,降低财务信用

限制性条件较多(3)设备租赁(注意介绍以下两种租赁方式的不同)

1)融资性租赁:

2)经营性(或服务性)租赁

2.借用国外资金

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做解释说明。

三、项目融资

1.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包括前面介绍的;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项目来融资,即仅以项目的资产、收益作抵押来融资。

举例来进一步解释项目融资的狭义概念。【例】:某自来水公司现拥有A、B两个自来水厂。为了增建C厂,决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

方案1:贷款用于建设新厂C,而归还贷款的款项来源于A、B、C三个水厂的收益。如果新厂C建设失败,该公司把原来的A、B三个水厂的收益作为偿债的担保。这时,贷款方对公司有完全追索权。

方案2:借来的钱建C厂,还款的资金仅限于C厂建成后的水费和其他收入。如果新项目失败,贷方只能从清理C厂的资产中收回一部分,除此之外,不能要求自来水公司从别的资金来源,包括A、B两个厂的收入归还贷款,这称为贷方对自来水公司无追索权。

方案3:在签订贷款协议时,只要求自来水公司把特定的一部分资产作为贷款担保,这里称贷款方对自来水公司有有限追索权。

方案2和方案3称为项目融资。2.特点

(1)至少有项目发起方、项目公司、贷款方三方参与;

(2)项目发起方以股东身份组建项目公司,该项目公司为独立法人;(3)以项目本身的经济强度作为衡量偿债能力大小的依据。3.适用范围

(1)资源开发类项目:如石油、天燃气、煤炭、铀等开发项目;(2)基础设施;

(3)制造业,如飞机、大型轮船制造等。4.限制

(1)程序复杂,参加者众多,合作谈判成本高;(2)政府的控制较严格;

(3)增加项目最终用户的负担;(4)项目风险增加融资成本。5.主要模式

(1)以“产品支付”为基础的项目融资模式 “产品支付(Production Payment)”是在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项目中常使用的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产品支付只是产权的转移,而非产品本身的转移。

(2)BOT项目融资方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3)TOT项目融资方式

TOT是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4)ABS项目融资模式

ABS是英文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的缩写,即资产支持型资产证券化,简称资产证

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归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3 资本成本(costofcapital)[是筹资决策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资本成本概述

1.概念: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集成本(F)和使用成本(D)2.计算原理:资金成本一般用相对数表示,称之为资金成本率。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K

DD,其中P—筹集资金总额,f—筹集费费率。

PFP(1f)

3.作用:

(1)是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主要依据;(2)是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3)可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经营成果的依据。

二、不同来源资金的资金成本

(一)债务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k)可通过下式求出:

P0C0

CnC1C

22n

(1k)(1k)(1k)

式中:P0—在t=0时筹集到的借款;

C0—在t=0时筹资的费用支出,C0=P0·f,其中f为筹集费费率; Ct—在t时的税后现金流出,其中t=0,1,2,„n。

1.银行及金融机构借款的资本成本(k1)

k1

I(1Te)Pi(1Te)i(1Te),

PFP(1f)(1f)

其中:I为年利息,i为借款年实际利率,Te为实际所得税率。

【例】:教材P.57的例3-1或随机举例说明

2.债券的资本成本(kb)

发行债券按发行价格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方式:等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这里解释一下当采用溢价或折价发行时,债券的近似税后成本:

设 F—债券的票面价值,P0—债券发售时的实际价格,N—债券期限;若折价,F>P0,表示有额外支出 则 年摊还额At

(FP0)N

若折价,F

则 债券的近似税后成本可表示为:kb

It(FP0)N(1Te)

P0(1f)

【例】:教材P.58的例3-2或随机举例说明

(二)股票的资本成本

1.优先股的资本成本(kp)

设 Dp—支付的优先股股息,P0—发行优先股票的价格,i—优先股票的固定股息率 则 kp

DpP0(1f)

P0ii

P0(1f)(1f)

2.普通股的资本成本(kc)——只简单介绍

dividend valuation model)

投资者不是投机者

未来的股息保持不变

不考虑股东本身的纳税负担

设 P0—买卖股票的现价,Dt—未来的股息,D0—在t=0时发行股票的费用支出(D0=P0·f)则 P0D0

DtD

令,代入上式求得kDDDDc12tt

P(1f)(1k)t10c

KcRf(RmRf)

式中: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为股票的风险校正系数。

【例】某一期间证券市场无风险报酬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为15%,某一股份公司普通股值为1.15,试计算该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解:KcRf(RmRf)11%1.15(1511%)15.6%

(三)保留盈余的资本成本(仅介绍思路)

因为,企业所保留的盈利属于股东所有,同时还存在一个机会成本的原因,这说明使用

保留盈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保留盈余存在资本成本。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

Kwiki

i1n

其中,wi—第i种来源资金的权重,即第i种来源资金所占的百分比;ki—第i种来源资金的资本成本。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3篇

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有:驻西安各地商会及省工商联代表,他们分别是福建商会秘书长田菊利、江西商会秘书长周运平、江西商会监事会秘书长涂新平、省工商联工艺礼品商会秘书长陆秀荣、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部长周显团、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秘书长常山、省工商联农资商会秘书长李怀玉等。会上,汇能投资董事长,51资金项目网投资商张发恒先生做主题发言《企业发展思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空间》;51资金项目网商务总监徐娟女士就51资金项目网运营模式及运营概况做了详尽的分析,上述发言。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

会议下半场,参与互动交流的企业代表争相发言。其中西安港汇实业有限公司王旭良先生、西安金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旭光先生、汇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总经理游辉先生、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何惠平工程师、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张建军先生、深圳市高新投保证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学军先生等。发言代表交流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部分企业代表也充分展示了项目亮点。其中宠物墓园及红豆杉产业化与紫杉醇原料药物提取一体化项目极具投资潜力。引起部分投资商热烈关注,极有可能签定投资合作意向。

会议进行到十二点十八分,部分企业代表仍意犹未尽。会议主办方51资金项目网精心安排了招待酒会。在酒会过程中,部分代表积极交流,联络感情,互换名片,气氛融洽,在本次会议中结交了大量的高端人脉。

背景介绍:

中小企业倒闭潮虽然没有出现,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生存堪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正规银行体系里面融不到资,另一方面即使在民间金融市场里融到资,利率也很高,使得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快速上升。导致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半停产。

如果能在银行体系之外,为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必将受到中小企业青睐,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有企业开始了这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融资与监管 第4篇

一、我国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 各地政府热情高涨, 纷纷组建自己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划拨土地、股权以及规费等资产向商业银行融资, 而其很大一部分的信贷用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然而,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 从而增加了政府还贷的难度。所以,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并由此问题引申出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严重阻碍着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

第一, 承贷主体与资金使用主体不一致, 为银行的监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政府融资平台一般是由政府搭建、由地方企业共同组建的, 因而在向银行贷款时可以确定具体的贷款企业, 即承贷主体。但是在对资金实际使用中, 却存在承贷主体与资金使用主体不一致的现象, 而这种混乱的现象为银行跟踪贷款资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一般的, 承贷主体是融资平台的相关企业, 但是资金使用主体却是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这样的混乱中, 极易形成挪用公款等违法犯忌的行为,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第二, 在贷款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统一规划,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进行资金融资之前, 地方政府没有形成统一部署与安排, 从而不能够正确评估贷款金额以及使用资金数目等。一般的, 在没有整体规划的情况下, 政府贷款是“宁多勿少”, 增加了政府自身的还付压力, 也为政府腐败作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由于事前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部分资金重复投入的现象在所难免。长此以往, 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降低, 不利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

第三, 未能对政府自身的偿付能力进行合理评估, 从而造成融资平台举债过度的现象。

在投资环境利好以及中央相关政策的刺激下, 部分政府的投资热情高涨, 在对项目评估以及贷款风险管理上缺乏理性思维, 极易形成过度融资的现象。如若融资数目超过政府自身的还贷能力, 那么势必会造成融资平台的土崩瓦解, 同时也使得银行的资金陷入困境, 导致政府信用危机。但是由于政府投资项目一般为准公共产品即多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其项目工期长, 从而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呈现出隐性化以及长期化的趋势。

二、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措施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在资金融资上确实存在着一些漏洞, 为政府的腐败提供了先决条件, 也为银行自身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同时也为我国资金结构的调整增添了阻碍。但是, 通过搭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可以扩展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的渠道, 同时也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更利于地方发展。因而, 应该在保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其资金融资进行有效地监管, 降低政府投融资风险。

第一, 实现融资平台责任化。

虽然说针对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项目负责人, 但是政府搭建的融资平台是固定不变的, 应该在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确定出资人, 从而实现融资平台的责任化。因为融资平台本身是由政府授权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相关职责的, 所以出资人所要履行的责任就应该以融资平台的责任制为标准。而出资人的确立可以便于相关监管部门的跟踪与监督, 同时也可以对融资资金的流向进行控制与管理。

第二, 完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不光是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 同时也是对政府投资的管理。实现科学举债, 就应该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管, 其中包括市场准入、融资计划、高管任职资格审核、市场退出、风险稽查等。而这些监管工作应该交予第三方有资格的独立机构完成, 减少其中的连带关系, 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使得资金融资决策流程更加透明化、程序化。

三、小结

其实, 地方政府自主搭建融资平台对于地方发展而言是有利的, 同时也拓宽了我国中央融资渠道, 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更良好的环境。但是, 由于其本身发展时间较短, 还有许多的问题并有解决, 从而使得如今政府资金融资平台存在着许多缺陷, 降低了其本身功能。另一方面, 由于地方政府所投资的项目为非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但是项目本身的还贷能力有限, 因而无形中增加了政府还贷的风险。在这样的一个内在外在环境影响因素下, 如果构建合理的资金融资平台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监控管理制度对于政府投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是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融资现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搭建, 为其稳定发展提供更多的良策。

摘要:在经济体制转型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展, 为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 政府有不同的融资渠道, 从广义上讲优化了我国的贷款结构, 对拉动我国内需、应对金融危机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在政府融资平台迅速膨胀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带来了一定的信贷危机, 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隐患。本文将根据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现状, 挖掘政府融资弊端, 并以此为依据探讨相关的监管措施以稳固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融资,监管控制

参考文献

[1]肖耿, 李金迎, 王洋.采取组合措施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J].中国金融, 2009 (20)

[2]杨炳涛.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流向监控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12)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5篇

房地产融资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及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清算。从狭义概念上讲,房地产融资是房地产企业及房地产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总和,包括房地产信贷及资本市场融资等。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能够根据企业自身和项目的情况去分析,融资方为何会钟情于项目?及对项目做出符合市场价值的评估;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 点,如何在融资过程中使融资方的资金安全得到保证?即对融资资金的进入和退出的交易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融资方对资金安全的绝对要求。

1.内部融资方式包括:

(1)企业自有资金:包括企业设立时各出资方投入的资金,经营一段时间后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主要由接受捐赠、资本汇率折算差 额、股本溢价等形成)等资本由企业自有支配、长期持有。自有资金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和保证,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有严格要求。开发商一般不太愿意 动用过多的企业的自有资金,只有当项目的赢利性可观、确定性较大时,才有可能适度投入企业的自有资金。

(2)预收账款:是指开发商按照 合同规定预先收取购房者的定金,以及委托开发单位开发建设项目,按双方合同规定预收委托单位的开发建设资金。对开发商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前筹集到必 需的开发资金。其中预购房款主要指购房者的个人按揭贷款,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

2.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和融资工具有:

(1)上市融资:股份制房地产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现已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上市融资包括直接发行上市和利用壳公司资源间接上市。

(2)房地产开发债券:发行债券可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为房地产开发带来大规模的长期资金,用于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项目投资等。当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中有长期的资金需求时,债券是一种重要融资渠道。

(3)银行信贷:从银行借款是开发商的主要筹资渠道,短期信贷只能作为企业的流动周转资金,在开发项目建成阶段,可以以此作为抵押,申请长期信贷。我国 的开发商向银行申请贷款,可分为土地贷款和建筑贷款。常见的开发贷款有:短期透支贷款、存款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

(4)房地产投 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是采取公司或商业信托的形式,集合多个投资者的资金,收购并持有房地产(一般为收益性房地产)或者为房地产进行融资,并享有税 收优惠的投资机构。它实质上是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份或收益单位,吸收社会大众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它通过多 元化的投资,选择各种不同的房地产证券、项目和业务进行组合投资。

(5)商业抵押担保证券(CMBS):这是一种商业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及将不动产贷款中的商用房产抵押贷款汇集到一个组合抵押贷款中,通过证券化过程及债券形式向投资者发行。

超3亿融资资金流入天音控股 第6篇

行业方面,申万28个行业板块统计期内全部为融资资金流出的状态,显示出市场看空情绪浓厚。其中,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子等被抛售严重,融资资金流出金额都达到10亿以上,分别为15.00亿元、11.75亿元、11.30亿元,19个行业板块的融资资金流出介于1亿元至10亿元,另有6个行业融资资金流出低于1亿元,融资流出较少的有综合、农林牧渔、轻工制造、休闲服务等行业。

个券方面,883只融资标的中,650只个股呈现资金流出,占比达到73.61%,较上期进一步增多。其中,东方财富(300059)、海通证券(600837)、山西证券(002500)、水晶光电(002273)27只个股融资资金流出超过10亿元。

虽然市场交投冷清,投资者逐步收紧筹码,但也有不少个股受到融资客的青睐。例如,在234只实现融资净流入的个股中,有12只个股融资资金流入超过l亿元。4月21日至27日,融资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依次为天音控股(000829)、西部证券(002673)、航天动力(600343)、海虹控股(000503)、中信国安(000839)等,资金流入分别达到3.36亿元、2.13亿元、1.80亿元、1.76亿元、1.71亿元。

具体来看天音控股,该股在21日、22日、26日都实现了融资净流入,流入金额分别为2.31亿元、1.23亿元和750.51万元,25日和27日,该股分别流出融资资金l595.86万元和1092.56万元。消息面上,公司资产重组稳步推进,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发行股份收购控股子公司天音通信3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73亿元,同比下降23.0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6.15万元,同比下降51.09%。不过,公司一季报中对2016年1-6月经营业绩预计扭亏为盈,预计2016年l-6月净利润为4000-60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8.87%-174.30%。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7篇

在共和国的版图上, 重庆如同一只振翅奋飞的凤凰: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条大河汇集于此, 构成了重庆特殊的地理地貌。当笔者踏上重庆这块土地时, 扑面而来的不仅有晚春的浓浓暧意, 更有重庆提出“五个重庆”新目标以来, 所展现出的日新月异的巨变。这里更孕育出我国水利投融资模式的全国样本——重庆市水利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重庆水投”) 。

成立七年来, 重庆水投凭借独到的经营理念, 在全国水利行业内独树一帜。重庆水投通过成功运作, 在重庆市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格局, 充分发挥了投融资平台作用, 极大地满足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使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速, 一批民生水利基础设施的建成, 使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得以切实惠及民生。重庆水投分管财务、投资、融资及集团战略发展管理等工作的董事、副总经理陈方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成为重庆水投培养下锻炼成长起来的财务领军人。

从陈方明成为西南财经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那天起, 接触会计这个行当已经16个年头。从2004起, 陈方明进入重庆水投工作起, 历任财务部部长、投融资发展部部长、总经理助理, 现任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七年的时间, 公司取得了重庆水利建设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 陈方明与公司一同快速进步, 谱写了一段财务负责人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的业界佳话。

陈方明出生于有着厚重历史底蕴、人才辈出的重庆开县。初识陈方明, 用直率和坦诚四个字可以概括他的性格, 他骨子里透着重庆人的豪爽和大气, 他更有着“元帅”故里诚信忠义的精神传承。但是当你与他进行有关水利建设与重庆水投前世今生的探讨时, 一个现代版的CFO形象便重新在你的心中定格: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 一脸儒雅谦和的笑容, 一身扎实过硬的本领, 一腔兴水为民的肝胆忠肠, 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当你结识了陈方明, 你便读懂了重庆水投近年来为何能在重庆国资系“八大投”中异军突起、并在中国水利建设领域风生水起的缘由。

七年的时光, 在人类的长河中尤如白驹过隙, 但是对于陈方明而言, 在这七年当中, 他与重庆水投一同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坎坷之路, 破解了一系列制约水利发展的难题。他以清晰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灵活的工作方法, 开创了重庆水投财经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带动和感染着周围的同事, 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揽全局, 构建管控体系

古语云:“不谋万世,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 不足谋一域”。如何能够破解融资瓶颈, 推动重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是摆在陈方明面前的一个历史命题。陈方明凭借其深厚的融投资职业背景, 加上他那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成功地将公司成立之初拟投资的45个项目以及项目总投资所需的180亿元的盘子, 还有不到1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 不到50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等家底逐一盘点。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和捉襟见肘的资金供给, 再加上公司无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等基本贷款条件, 陈方明下定决心对重庆水投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

首先, 通过近两个月的潜心研究, 制定了公司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报告, 报告对公司愿景、使命、战略定位、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及未来十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展现了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前景, 公司财务价值的实现, 描绘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

其次, 制定了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 配套编制了《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费用管理办法》、《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委派财务负责人考核办法》的管理制度, 从而建立了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的资金管理中心, 以会计集中核算、数据集中管理为核心的会计网络核算中心。

再次, 建设了公司会计电算化网络平台。该项工作得到了重庆市国资委的肯定, 作为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典范在全市推广。

从2009年起, 重庆水投由于资产规模达标, 经营业绩突出等原因步入了重庆市国资系“八大投“序列。为了推动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围绕四个方面的重点, 着手对财务管理进行全面改革和规范建设:一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试点, 建立了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推动重庆水投的管理改革, 提高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 提升重庆水投的财务价值;二是建立符合集团实际, 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全面财务制度, 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标准化、表格化;三是健全集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规范财务内控流程, 确保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四是完成集团公司信息化升级规划方案设计, 分步实施。

经过七年多的努力, 重庆水投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公司的高速、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推动作用, 公司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国家水利部, 重庆市委市政府, 市级相关部门及区县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2008年, 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9年, 获得国家人事部、水利部表彰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国家水利部颁发的“2009年度财务管理先进单位”, 重庆市政府颁发的“2009年度全市水利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重庆市市政委颁发的“2009年度城市水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2009年度连续两年获得重庆市地税局“诚信纳税人”称号, 2008年重庆市地税局“纳税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 陈方明被评为“第七届重庆市优秀 (杰出) 青年企业家”。2010年, 重庆水投荣获中国总会计师协会颁发的“2010中国财务管理成就奖”, 同时, 陈方明被授予“2010中国财务价值领军人物”奖。

白手起家, 写就业界传奇

2009年4月24日, 《中国水利报》头版刊登了题为《重庆模式: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样本》的文章, 总结了重庆市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经验, 得到水利部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2月18日, 《中国水利报》再次以“以水养水, 以电补水, 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公益性职能, 重庆投融资改革路子愈走愈宽”为题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对重庆水投进行了重点跟踪报道, 对重庆市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众所周知,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重庆水投这些年来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动辄以亿元为单位计算。钱从哪里来?答案最终要在“融钱”、“管钱”与“用钱”上做足文章。陈方明认为, 只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融投资机制, 才能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八千里路云和月。重庆水投的每一步前进的足印, 都深深烙下公司融资发展的印迹。公司的水利融资因重庆水利新的发展需要顺势而起, 又因时势发展而强, 走过了一条由单一渠道融资向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融资转变之路, 融资规模由小及大, 资金来源由少到多, 投融资平台由弱到强, 此间无不凝聚着财务管理团队的智慧、胆识、勤奋和奉献。

熟悉陈方明的人都知道, 陈方明做事从来都是围绕公司的战略着眼, 站得高, 看得远, 又能将董事会和企业一把手的思路成功落地, 找到工作的最佳落脚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 既符合市场规律, 又能妥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代水务投融资体制, 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陈方明指出, 依托重庆水投这一平台, 重庆水利建设确立了“以水养水、以电补水、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公益性职能”的总体思路, 较好地解决了兴建公益性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国家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等问题。

第一, 争取国家各项政策, 从体制内找钱。通过制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给予了重庆水投一列政策支持。一是赋予重庆水投土地储备的职能, 主要用于解决区县财政配套难题。在水利项目所在区县开展土地储备, 用土地储备收益来弥补水利工程建设地方自筹资金不足, 同时承诺土地收益的多余部分也用于当地的水利建设。二是为重庆水投配置部分资源性项目, 比如水电站、城市供水等, 通过经营性收益来弥补公益性水利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 重庆市已有25个区县城市的自来水供应由重庆水投负责。同时, 按照“小步快走, 逐步到位”的原则, 逐步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 增强水利工程的造血机能。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税费减免力度。“十一五”期间, 重庆市政府落实水利建设资金89亿元, 是“十五”的近10倍, 其中包括由重庆水投作为借款人, 以2010年至2020年预算外财政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增量作为还款来源, 向国家开发银行借款63亿元。

第二, 创新融资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广泛向各家银行机构宣传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实现了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对公司实施的水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前景、公司实施战略措施、公司财务价值提升的高度认同。一是在创新融资模式方面:通过市政府给予的支持政策, 以“中央、市财政补贴收益权”质押方式向国家开发银行融通70亿元政策性贷款, 解决了水利项目资本金匮乏问题;以“拟开发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方式向国家开发银行融通项目资金67亿元, 通过“以地换资金”模式, 以“储备土地未来受益权”质押方式向金融机构筹集了项目贷款10.8亿元。二是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成功发行了两期共25亿元的“企业债券”, 使重庆水投的融资渠道实现了由单一银行间接融资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关键性转变;不断扩大与国外银行的合作, 已获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折合人民币3.83亿元, 法国开发署贷款折合人民币3.2亿元, 与法国巴黎银行、美国高盛银行合作开展22亿元贷款利率掉期保值, 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掉期保值收益3亿元;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与英国益可公司合作CDM项目中的大部分项目已通过联合国核准, 可在未来十年内为公司水电及风电项目带来7亿元至15亿元的附加投资补助。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的战略投资者建立起了在水电、风电领域的合作意向, 为集团盘活存量资产及整合上市奠定了基础。

第三, 重庆水投提出了“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理念。一是严格实行公开招标。工程招标公告首先在媒体上发布, 招标过程在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及其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共同监督下实施。对有围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规违纪现象的中标施工单位, 一经查实, 记入诚信档案, 按其违规违纪程度取消其1-3年内的投标资格。二是对重点工程实现全程跟踪审计。三是实行三公示制度。对饮水安全、城乡供水、城镇堤防、病险库整治等面上水利项目全面推行开工前、竣工后和对违规违纪查处结果实行“三公示”制度, 将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构成、建设工期、质量要求、行政和技术责任人、管理模式、举报电话等在当地主要媒体公示, 接受全社会监督。

在陈方明的职业生涯里, 重庆市大力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开创性地创建水利建设的融投资机制, 突破传统财务思维, 运用策划、整合、借力、融合等项目管理理念, 较好地解决了水利建设资金的“融”、“管”和“用”的问题, 也为重庆水投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一组财务数据足以说明问题:7年多的时间, 重庆水投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集聚资产、增厚信用等市场化方式, 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350多亿元, 开工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53处, 是重庆直辖前的2倍多。到2010年年底, 重庆水投资产总额达340亿元, 较公司成立之初的16.4亿元增长了20倍。“十一五”时期, 重庆市水利投资呈逐年上升态势, 共完成各类水利投资385亿元, 超规划85亿元, 是“十五”的2.5倍, 仅2010年就达到95亿元, 今后5年还将继续投入约700亿元。

伴随“重庆水投”模式的培育和成熟, 陈方明的名字开始享誉业内, 写就了一段中国水利融投资行业的传奇。

求真务实, 立志“有为、有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陈方明工作中的座右铭。陈方明自进入公司领导班子后, 十分注重学习, 刻苦努力钻研, 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把“工作思路清晰、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突出”作为努力方向和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 注意从战略和宏观上把握全局,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陈方明主笔制定的重庆水投《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得到了国家水利部陈雷部长的高度评价,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齐对该发展报告书给予充分肯定并批示:“市水投成立七年来, 利用改革创新的思路, 为重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总体很好, 希望水投总结经验, 发扬成绩, 改革创新, 再立新功, 为重庆城乡统筹水利作出更大贡献。”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佐证了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积极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不仅在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上成绩斐然, 近年来在项目前期工作和资产整合上也取得了突出业绩, 一大批工程通过水利部专家的评审。

陈方明回忆公司刚成立时的困难, 公司本部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一个机关费用报账管理, 各子公司、项目部各自为阵,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且多数为原区县水利局的行政事业会计人员, 不熟悉企业财务管理, 会计报表均采用手工编制, 常规的财务错误十分普遍, 合并报表无法编制, 会计信息无法提供, 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到今天成为全国兄弟省市争相学习的典型, 陈方明显得淡定而从容。重庆水投的财会人员这样评价自己的领导, 陈总他“既精通专业, 又了解行业和管理;既能深入做好实务工作, 又能创造性地推行制度规范;既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又能带好团队”。在旁人看来, 陈方明已经非常优秀, 可是, 对陈方明来说, 这些只是他成就专业境界和人生境界的开始。

浅析集合产业资金融资风险控制 第8篇

集合产业资金是为了投资于既定产业和实体而以多元化的方式把资金募集在一起所形成的资金池, 并以基金的形式存在。反映了通过发行受益券, 以公募或私募基金的方式从社会募集资金, 对某一特定产业的未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集合产业资金是集融资与投资于一体的金融活动。它的投资对象是产业尤其是企业的股权投资和实业投资。它属于金融资本的范畴, 它是一种权益投资, 注重的是企业的成长性。为企业直接提供资本金支持。筹集资金的渠道、力度等因素对产业资金尤为重要, 集合产业资金运作的关键不仅是其规模和方向, 更在于集合产业资金能否进入良性循环, 即对投资者的回报。集合产业资金在所投资的企业发育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将退出投资。一方面实现自身的增值, 另一方面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投资。

二、集合产业资金融资存在的风险

由于集合产业资金融资的特殊性, 其风险也有其独特性, 归纳起来可总体概括为五大类风险, 分别是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决策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 从而对产业投资资金收益产生影响。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法律的不完善性和己有法律对融资的限制性等原因造成对集合产业资金损害的可能性。融资决策风险包括融资项目选择风险、融资渠道的风险、融资成本的风险、融资规模的风险、融资进度的风险、融资组合的风险。融资的项目可分为好项目和差项目两种, 好项目是指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预期的回报率, 反之则为差项目。融资能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融资项目的信心以及出资的收益和损失, 在融资决策过程中, 首先要确定出比较明确的投资方向, 用好的项目以提高投资人对投资回报的信心。否则就会使投资人缺乏信息, 而不敢出资, 造成融资的失败。集合产业资金最佳融资规模其对外投资的资金额自己运营所需的资金。如果融资数额不足, 则会影响后续的投资决策, 错失投资机会降低投资效益如果融资数额太大, 则资金闲置, 资金成本上涨, 影响今后投资的整体效益。融资是为了投资获取收益。集合产业资金一般规模较大。这些资金一般都是分阶段筹集到的。融资过早, 没有好的投资项目使用这此资金, 则会造成资金的闲置, 加大后期投资的成本和压力, 如果融资到位太迟, 则会发生看好了企业和项目, 但自己没有足够资金去投资, 只好错失投资机会, 只好与他人分享优秀的企业的投资成果, 降低投资效益。融资渠道应该宽阔才能降低集合产业资金融资的风险。金融风险一般是指资金所有者或投资人在投资和融资过程中, 因偶发性和不完全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使资产价值或利息收入减少, 或者是负债利息支出增加的可能性、汇率变化以及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所导致的风险。由于我国集合产业资金面临的是一个不成熟的资本市场, 一旦市场发生剧烈波动, 投资者就可能撤走资金, 将影响集合产业资金的稳定, 甚至影响资金的继续运作而产生的风险。如果管理者选择不当, 也会造成资金筹集的风险。

三、集合产业资金融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有效的集合产业资金融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对于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改善融资结构, 促进产业融资体系的完善, 预防集合产业资金融资风险。

(一) 政策风险的回避与转移

在进行集合产业资金的融资时, 应该尽力得到我国的政府、中央银行、税务部门的书面保证或者出具贷款兜底进行担保等来规避风险。在融资实施过程中, 尽量多争取所在地政府对项目的支持, 随时关注政策走向, 通过纯商业性质的保险和政府机构的保险, 将政策风险转嫁给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使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政策变化的风险。除了融资主体主动防范风险以外, 国家也要在宏观环境上放开国内金融机构, 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投资集合产业资金的政策限制, 但同时应进行严格限制比例, 金融机构要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集合产业资金的退出机制。

(二) 融资项目选择

融资前期项目的选择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 项目可以来源于风险投资企业自行寻找、企业家自荐或第三人推荐。然后根据企业家交来的投资建议书, 对项目进行初次审查, 并挑选出少数感兴趣者做进一步调查评估, 对投资建议进行十分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 以检验企业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确性, 并发掘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 在从各个方面了解投资项目的同时, 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产品与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做出投资决定。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为了实现融资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保证在融资前期宣传具有良好前景的投资方向和产业, 对投资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那么融资发起人就要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评估、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真正发现有潜力的行业、企业。选择投资目标前主要考虑针对以股权方式融资的企业;企业要有卓越的领导团队;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最好是朝阳产业, 企业的知识保护完备, 要有创新的市场转化方式, 产业具有高增长的潜力。这其中卓越的管理团队最为关键,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的知识结构、经历背景、战略眼光、策划能力、沟通能力、默契程度、执行及应变能力、团队精神等无一不对一个项目的成败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它对于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也必然有独到的见解, 并且其与项目利益也息息相关。

(三) 融资决策模型设计

当集合产业资金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各种决策风险, 需要进行决策时, 建议用决策树法来进行风险决策。融资决策模型设计中, 首先在决策树的左端是“最优融资决策”, 中间是三种融资渠道, 每种渠道有两种方法, 共有六种融资方法。根据决策树中对各种渠道中融资成本乘以融资数量并乘以各自的概率资金可获得性的概率, 根据融资进度的要求, 把符合融资进度的方法归入对应的时间区域中, 然后根据融资规模决定哪种或哪几种方法的合计决策值最高, 就选用那种或那几种方法作为当前的最佳融资决策。找出每种融资渠道的最佳成本数量组合。横坐标代表融资进度的时间表, 纵坐标是产业投资所需资金的规模, 即融资的规模最大数量表。用横坐标的融资进度来否决那些达不到时间要求的融资选项。用纵坐标的融资规模来计算和决定达到额定规模的资金是否是来源于单一渠道的融资还是不同渠道的融资组合成本更低, 可获利润最大, 且能满足融资进度要求。

(四) 建立基金管理人的风险承担机制

强制要求资金管理人与投资人共同出资, 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普遍使用的有效机制。目前,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要求资金管理人持有基金的股份, 一旦发生亏损的时候, 该部分将被首先支付, 这样做既可以将管理人与基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目前, 国内也普遍采用此类方法, 与之不同的是, 结合国内集合产业资金发展状况, 资金管理人持有的基金股份要普遍高于国际水平。

(五) 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和健全信息的披露制度很关键。建立基金公司定期和不定期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的自我披露主要是要求各企业定期披露自身的信息, 信息的披露主要是通过会计师、律师、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披露的, 通过法律、政策等规范中介机构建立和运作, 规范中介机构的监管。在募集集合产业资金时, 应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其存在的风险, 基金设立之后, 应该定期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投资组合情况及其资产状况, 并定期向监管部门备案, 以便投资者与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其运作情况及风险状况, 实现各方对资金实现全程监管和控制, 防止道德风险发生,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主要有定期向股东公布公司详细真实的财务状况报告, 定期公布经营状况、投资回报基金销售时的详细招股说明书, 基金投资方向、结构、规模以及股东、人事变化等重大事件的详细说明等。建立和制定适应公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及与国际惯例吻合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要控制政策干涉, 最好将防范条款以基金章程的方式确立下来。针对其他发起人的干预可同等对待, 只要有较好的项目, 可给予其优先投资, 这样既解决了项目选择问题, 又可有效地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黄旭东.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风险与防范[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 (9) .

[2]张艳花.警惕企业过度融资风险[J].中国金融, 2014 (2) .

基于资金流向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第9篇

在我国,从民营经济最初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1978年后,改革开放促使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中小企业融资就一直比较困难。也就是说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持续通货膨胀以及央行收紧银根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中小企业有内部和外部两种融资方式。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两部分组成,内部融资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外部融资相比,内部融资不仅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并且还可以增加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是,对于正常运营的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全部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对于处于扩张期的企业,在这个时期企业的投资多、回报少,内部融资这一单一的融资方式必然会成为制约企业扩张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外部融资也就成为必然。

(2)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是指企业把社会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吸取进来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也就是说是资金的需求者从资金的供求者那里直接取得所需的资金。直接融资主要有三种形式:风险资本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或是其他的个人或者单位来充当中介机构促使资金在资金盈余和短缺部门之间的流转而实现的一种融资方式。间接融资具有间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及非流通性。间接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融资、民间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典当融资、租赁融资等多种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虽然多样,但是现实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来源却是非常有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融资应该是其获取发展资金极为重要的途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却不理想,即使是在中小企业聚集且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地区,企业资金构成中的自有比例仅为40%,银行和民间融资分别占40%和20%,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内部融资的比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小企业仅依靠内部资金根本不能满足其发展扩张的需要,或许更严重的情况下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难以持续。

外部融资方面,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一个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再加之我国现行的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都对中小企业不利,那么中小企业想要在资本市场上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就变的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在间接融资方面,虽然存在如银行贷款融资、商业信用融资、民间融资以及典当和租赁融资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先天的不足、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政策导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现状,另外,虽然近几年来典当融资及租赁融资在我国有所发展但是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且数量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就远远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因此,证券市场是供大型企业利用的融资平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而像商业信用、租赁及典当融资渠道又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不能完全的依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所以,除了内部融资外,银行贷款就成了其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是现实状况是银行贷款融资占整个融资的比例却很小,很多的中小企业根本贷不到款。

二、基于资金流向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般相关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之后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同样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如李新华(2010)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他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约其融资能力;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另外还有缺少可供担保及抵押的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主要有: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完善、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信用担保环境恶劣等。笔者认为,上述的研究恰当的反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也可以理解为资金流向中小企业以外的原因,那么市场上的资金流向了哪里,有没有使之流入中小企业的可能呢?本文通过讨论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金的流向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一)金融机构资金流向

通货膨胀自4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以上,加之企业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等上升,导致市场信贷需求旺盛,而央行为抑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又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市场上的资金供求严重失衡。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取得贷款就变得更加困难。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晋江分行的副行长在采访中说:“第一季度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去年底的一些贷款申请也留到了现在。不过货币政策紧缩,银行也只能满足部分企业的信贷需求。”那么,有限的银行资金究竟流向何处?我们不妨先看一些统计资料了解一下2008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0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4万亿元,同比少增2.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末低11.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2011年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末低2.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同比少增4008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长放缓。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9.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

上述数据显示出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虽有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除建筑业贷款和三资企业贷款略有减少外,其他的贷款仍有增长。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仍然十分困难,特别是2011年以来,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持续,珠江三角洲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有不对称效应,有时对于不同的企业或项目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比如风险程度、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效益产出等方面,其偏好于“抓大放小”的信贷策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把风险放在第一位,而此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并不比大企业少,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高加之金融机构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使客户经理降低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另外,大企业的资产规模比中小企业大很多,可抵押的资产也就更多,从而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也就更容易向大企业倾斜。而且银行资金目前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也就是银行偏好“傍大款”,不愿意零售。从这几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向货的银行贷款就变得十分困难。的从风险程度、效益产出、人力物力投入等方面考虑,其信贷策略偏好“抓大放小”。

(二)民间资金流向

民间资金的富裕使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截至2010年8月末全国储蓄存款余额28885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16.24%;2009年8月末储蓄存款余额为24850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234.91亿元,增幅为24.08%,两年同期相比降低7.84%。正是由于城乡居民的闲置资金较多,且没有更多的投资选择,为了实现其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大量的民间资金转向了中小企业投资。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民间资金流出实体经济而流入资本市场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民间资金的发展初期,由于数量有限以及允许投资的领域较窄,更多的民间资金专注于实体领域的投资。然而在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资本的唯一目标就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于是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中转移到房地产市场、投资品市场、资本市场中。虽然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发展,但是结果是楼市依然坚挺,民间资金甚至涌入到香港及国外的楼市推高当地的楼价。再者,对于投资品市场,从字画、红木、钻石到古籍善本等收藏品,几乎都被热捧,掀起一股股的投资热潮。甚至有些民间资金是以实体经济如制造业等为融资平台,套取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获利。另外,民间资金眼光挑剔,对于一些新兴或者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许多民间资金更是扎堆,而经营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却是无人问津。于是,出现了数以万亿记的民间资金是哪里有获利“缝隙”便一窝蜂的往哪里钻的残酷局面。因而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的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民间资金就必须付出高昂的资金成本,在江苏南通,民间实际的借贷利率甚至会超过银行的10倍,在江浙一代的中小企业由于贷不起高利贷而不得不放弃订单。因此,如何合理的引导民间资金向中小企业聚集也就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也不是单个部门或机构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联的各方面共同努力。笔者试图从以下各个主体入手提出一些建议。

(一)政府方面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府虽然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加以缓解,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我国融资政策以及扶持政策还不够全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时甚至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误导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1)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环节都能有法可依,有理有据,为资金流向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为资金进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通道。(3)加快社会信用系统(包括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担保系统)的建设,完善企业征信体系。这样可以有效评价和分散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的积极性。(4)政府要加强扶持政策,不仅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还包括对金融机构等的扶持,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等,使资金进入中小企业能够有利可图,并且不用过多的关注风险问题。

(二)中小企业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先天条件不足,如规模小、抵抗风险的能力太弱等。因此,要吸引资金,就应该从提高自身素质开始。(1)要优化融资结构,增强内部融资功能,节约融资成本。(2)要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实行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尽量按时还贷,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及市场对企业的不信任感,为获得融资提供便利的条件。(3)应把握国家的政策扶持方向,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向新技术、新工艺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品牌方向转移,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优惠待遇。同时市场上的资金也会根据国家的政策向该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转移。

(三)银行方面

一般意义上的银行都有“嫌贫爱富”、“傍大款”的偏好,即使按照政策要求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部,但大多数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就更加困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且大型企业会更倾向于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银行的大客户会逐渐流失。因此,银行应该深刻反思传统的抵押信贷文化,树立银企共同发展的观念,更多的服务于中小客户群。具体来说,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独立核算机构,单独计提风险准备;积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建立企业信贷成本差异化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建立中小企业违约通报机制并且适当的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约束激励机制。

(四)民间资金方面

民间资金流出实体经济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回报率不同,而民间资金又具有趋利性。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市场并非完全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民间资金受体制上的约束,长期处于边缘化地带。正因为这样,才发展了地下金融,由于缺乏正确的监管和引导,民间资金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为保持资金周转又不得不寻求民间资金,但是民间资金利率偏高且约定不当,有加重了中小企业的利息负担。因此,合理一道民间资金就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民间资金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民间资金的利率在合理的浮动范围内实现市场化。(2)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放宽民间资金的准入门槛,不能由国企或大企业一家独大,打破行业垄断,为民间资金进入某些领域提供便利。(3)建立中小企业与民间资金的信息沟通机制,提供良好的信息对接机制,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民间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需对接阻力,从而提高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清、韩勇:《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科技信息》20087年第35期。

[2]杨建刚:《商业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推行银企“双赢”模式的探讨》,《浙江金融》2010年第5期。

[3]朱军先、童军、吴克文、熊福平:《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和政策择》,《NEWFINANCE》2011年第2期。

融资租赁企业资金链不能承受之重 第10篇

这句出自山重建机总经理夏禹武之口的话看似简短,实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背后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困境。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千禧年之后的高速发展,行业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和金融服务经验。在感受到国际市场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务的盛行之后,特别是亲身感受了卡特彼勒带入中国的这股“融资租赁”旋风之后,多家企业已经跃跃欲试。

随着融资租赁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中国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已经算是正式上路。短短几年,通过融资租赁这种形式销售的设备所占比越来越高,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这种销售模式的甜头。

然而,也许是这几年的市场形势太好,也许是企业对于抢占市场份额的渴望,我们看到了一些并不理智的现象。零首付、降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保证金额度甚至不收保证金等现象已经有所滋生,虽然各家企业都在强调自身对风险有很强的管控能力,但事实上整体方面却没有任何改观。不难想象,如果不能够及时刹住非理性的过分行为,融资租赁这把双刃剑可能会将行业带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融资租赁风险正面观一切都是纸老虎

自2004年5月卡特彼勒在北京成立融资租赁机构,第一次将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带入中国市场以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已经凭借执着的创新和学习,走过了7年的襁褓时期。尽管行业中该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却无处不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但是,正是基于向好势头的日趋明显,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也浮出水面。

融资租赁最初是为那些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融资,而中小企业本身就具有风险不确定性。同时,加之融资租赁涉及的金额大、时期长、流动性弱,决定了融资租赁属于风险投资范畴。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控制方式都应逐步加强,以保障业务体系的逐步健全。

“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深耕‘合作发展’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企业应打造专业化的融资租赁产业链,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优势,将风险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分散转移。”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租赁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水电融通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如是说。融资租赁对象的特定性导致了企业风险的集中化,而变革融资租赁体系,协调利益与风险的关系,才能促进企业与用户实现共赢。

同时,张斌强调,融资租赁企业不能简单地将融资租赁视同为信贷业务,不能以同样的模式和心态来做。融资租赁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秉承专业化原则,首先深耕熟悉行业的产品。尤其是加强培育二手设备的处置变现能力,在其他保障措施失效后,仍可通过旧设备的处置避免损失。

此外,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上,企业也要遵循正确的发展方向。张斌介绍说,在融资租赁业务的起步阶段,应围绕公司产业链进行延伸,把握企业的主要发展脉络。而并不是仅重视业务的拓展速度和范围,忽略了业务结构的构建和品质保证。企业对于既有项目的探究与拓展,将有利于对风险的控制,从而为企业升级奠定基础。

北京中联新兴建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巨光把风险总结为2条:风险无处不在和风险可以转移。这就反映出风险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亦可以通过对操作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创新进行规避和防范。企业应提高风险分担意识,改变不正确的风险转嫁意识,甚至通过经营可控制的风险盈利,以促进风险治理机制的健全。

融资租赁业务高资本、长周期、较固定等特点造就了风险将伴随该业务始终。企业应凭借风险的规避、转移、减轻以及利用,积极应对风险的发生。同时,正确的发展路径、目标和方式也将推动融资租赁企业准确把握机遇,并通过转化激发风险的正面效应,确保业务安全性,提高效率,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融资租赁风险反面观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持续走高以及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市场经济手段也相继繁荣。目前,融资租赁已经被行业逐步认可,将成为刺激企业创新、拉动消费的重要模式之一。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更是处于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阶段。而对于刚刚起步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来说,势必会在操作流程、管理方式以及价格竞争等方面受挫。及时认清现有缺陷,防患于未然,将为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融资租赁最适合由制造企业开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推动企业进一步创新。同时,也能够为用户的需求提供便利。但是,融资租赁的授信并不针对用户,这就导致了用户的资金周转以及需求受到约束。而同时,由于对用户保证金、物品抵押、还款周期以及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制造企业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授信对象的局限,将造成运作风险的集中,从而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开拓。

除了实际操作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融资租赁行业更缺少法律法规和税收体制的约束。融资租赁本身并不是直接的金融业务,而是一种特定的金融服务,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恰恰不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增值税的改革,融资租赁在享受到利好政策的同时,其业务结构也发生了变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业务升级。所以,符合行业特点的特殊税收政策才能推动融资租赁的发展步伐。

目前,由于持续疯狂的市场需求,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业务也逐步升温。那么,二手设备融资租赁平台的缺失就直接影响了工程机械行业的体系建设。细分融资租赁业务就如同细分工程机械市场,具有针对性的业务举措,才能有力保障工程机械行业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促进了融资租赁模式的完善。

除了逐步完善操作体系,协调主观与客观因素外,融资租赁业的人才建设也应逐步加强。目前,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主机市场的拉动也日趋明显;同时,融资租赁软性建设的缺失却抑制了行业的进一步成长。

融资租赁人才建设与培养的匮乏,阻碍了行业的转变和创新。行业人才库的不完善,也影响了资源效应的发挥,不能为业务的正常运行以及风险的防范,尤其是隐性风险的预测提供保障。由此可见,积极引进人才,或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储备人才,才能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

融资租赁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其显现出了“新人”所特有的稚嫩与羞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尚不完美的表现却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经验,融资租赁业务的成熟将建立在对缺陷的及时弥补之上。

零首付,小心当头棒喝

在极富刺激的促销手段下,有些变调的融资租赁行业犹如增幅器,引发了大量非理性的购买行为,不仅扰乱了行业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给生产企业、代理商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从一开始行业小企业的参与,到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的被迫加入,促销产品也从某类机种逐渐向更多机种蔓延。这种愈演愈烈,甚至让发起者也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

“零首付,免费使用一年,第二年开始付款”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行业价格战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但真正令人担忧的却是这种表象背后长期存在的行业自律行为的不足,发展方式的不成熟。近年来,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产销量加速增长、国际出口迈上新台阶,一旦涉及市场行为却迅速回归简单、粗暴甚至倒退的局面。

“市场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现在出现的一些销售模式很不好,‘零首付’销售模式是不计后果的,不计风险的销售模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对近期行业内出现的一些非理性促销手段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并明确提出不支持“零首付”的按揭销售模式。他认为这对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如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有可能演变为行业的价格大战,将严重影响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行业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品牌和形象受到损害。

面对“零首付”现象的频繁发生,一些融资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福田雷沃重工汇银担保公司副总经理张迪表示,光大银行曾在市场调研和论证后将设备首付款由30%降到20%,之后再无新低。“‘零首付’或‘低首付’可能更多地出现在租赁销售中。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厂家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而展开的促销行为。”他认为现阶段兴起的零首付虽然可能是行业发展规律所致,但极容易使综合条件不符合要求的用户进入行业,致使行业恶性、无序竞争情况的发生,同样会对用户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将‘零首付’的比例控制在总体业务的30%~40%,其实风险还是可控的。”作为行业内老牌融资租赁公司,马尼托瓦克(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俊吉并没有直接给出“零首付”对于企业来讲好还是不好的答案,他认为得在一定比例下,只要能保证资金的收回、设备具有变现价值,风险都是可控的。但前提是信贷部的严格审批、保证专款专用,并且产品具有高变现率。

“零首付”并不是一种极具杀伤性的市场策略,甚至会起到一定的市场促进作用,但之所以被众人视之如洪水猛兽,更多的是自身操作手法的偏激。“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冷静分析市场,保持理性的经营理念,自觉维护行业正常、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但总出现的各种怪现象,即便国外一些好的竞争模式移植到国内市场,也经常变调。面对一个自制力较差的市场,苦口婆心之劝实在起不到作用时,大棒或许是更好的处理办法。

从报表看主机企业的市场争夺

2011年国内上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一季报都已基本公布。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看,总体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行业内的几家龙头企业增速均在7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了100%。年初国家有关水利建设投资和保障房建设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刺激市场超水平发挥的主要诱因。而经过2010年下半年的主动调整,各主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库存均有大幅提升,伴随着利好不断,市场的需求得到了完全满足。

同样,2011年1季度各主机企业应收账款额也呈现大幅增长,标志着市场旺季的提前到来。但较高的应收账款增长幅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逐渐趋于激烈,各企业都在销售条件上较以往有一定放松,并加大了租赁、分期付款等销售方式的力度。

尽管融资租赁并不在各主机企业季报中体现,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某些数字的变化趋势大体判断出融资租赁已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比发现,各主机生产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其中三一重工、柳工、厦工股份和山河智能等企业的增幅超过了100%。面对市场旺季的提前到来,分期收款方式可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但也突显了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中伴随的风险虽仍处于良性可控范围,但程度不断上升。

特别是4月份工程机械销量开始分化,据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装载机全行业销量环比下降28.3%,同比下降2.9%;推土机全行业销量环比下降32.8%,同比仅增长1.2%:主要上市公司如柳工、厦工和山推销量出现了超出预期的较大回落;挖掘机全行业销量环比下降38.6%,同比增长率也回落至21.0%。另一方面,2011年5月12日,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全年银行信贷紧缩已成定局。这将直接影响在建工程信贷款发放,造成主机企业回款期的延长和风险的增加。

融资租赁、分期付款犹如双刃剑的意义早已被明晰,但在市场过热、竞争加剧的趋势面前做到理性控制,通盘长远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上,国内企业要学习的地方仍然很多。

未来路上的“绊脚石”

融资租赁,这个词几乎可以说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专有名词。为什么这么讲?截止到2010年年底,由银监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近200家,其中专业从事工程机械或涉及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超过1/4。

根据行业一种普遍现象来看,融资租赁占主机企业销售比例已经普遍提升到40%以上,部分主机企业甚至超过60%。这个数据看似可喜,然而多数主机企业在谈及融资租赁业务时,都自觉仍不够成熟,除了中联重科之外,中国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大多开始于2008年之后,时至今日,也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融资租赁模式。

困扰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

一是法律法规缺失。2年前,融资租赁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仍是业内人士的主要担忧,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企业都是由并未进行过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生产企业设立的,究竟能做成什么样子、是否能替代按揭等问题没有人能够解答。然而今天,这些担忧的声音似乎小了很多。但事实上,这不意味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这种声音之所以“小”了的原因是在于市场行情的火暴,以及人们对于这种方式的普遍接受。

二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融资租赁企业预付的资金总有极限,资金周转不及时必将给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企业的应对措施几乎都是一种迂回战术。一方面是前期资质评定,通过对用户的信用、实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来决定该用户是否可以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设备;建立租赁和二手设备交易渠道,一旦发生坏账,收回的设备立刻采取其他方式弥补损失。

三是门槛过高。正如夏禹武所说,融资租赁业务实质上考验的是企业的资金链,没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根本无力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即使在已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中,对于首付款和保证金比例的要求非但不相近,反而相差很大,其根源在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使得相当一批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而且,仅仅50余家融资租赁公司,对行业的覆盖度显然仍然太窄。

四是缺乏行业的普遍基础。其中最根源的一点便是缺乏人才,懂金融的不懂机械,懂机械的不懂金融,复合人才仍是少之又少。再者,企业对于金融服务业的理解和机构设置问题的思路仍不够清晰,这主要是由于之前的按揭方式都是由用户与银行打交道,企业并未及时形成自己的金融服务实力。

此外还有发生坏账如何处理、资金实力是否雄厚等问题……这些“绊脚石”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直接决定了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的进一步前进。

不同企业的特色观点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都应有其独到的经营方式和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作为行业内各具特色的3家融资租赁公司,马尼托瓦克代表了外企的融资租赁理念;福田雷沃重工代表了本土品牌企业的运营特色;中水租赁公司则是非工程机械主机类企业开拓工程机械产品融资租赁的代表。

潘俊吉马尼托瓦克(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融资租赁公司的成功首先要有稳定的资金及优质的项目来源。充裕的资金流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作,优质的项目更可以稳定提高融资租赁的成功率,从而使银行和租赁客户都愿意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租赁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风险的可控程度。而通过优秀团队明确分工和操作,利用不同的资源优势,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马尼托马克融资租赁公司的总经理直接听命于董事会,下属岗位分工明确,既保证了部门独立性又实现互相监督的目的。

作为融资租赁公司,马尼托瓦克融资租赁完全忠于租赁业务的本职,只操作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这两项业务比重约占总业务量的90%。而类似于售后回租等属于流动资金贷款项目则尽量避免。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马尼托马克融资租赁公司始终相信并依赖中国的司法制度。除了依靠法律,马尼托瓦克融资租赁还建议所有的租赁标的物连同合同编号及承租人的姓名都应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虽然此公示系统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在保护交易安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张迪福田雷沃重工汇银担保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主机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销量,而且还能够维护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随着行业的发展,产品的毛利率将被进一步压缩,通过融资租赁这种金融服务能够为企业产生新的增长点。

融资租赁产品的所有权属于融资租赁公司,一是一旦出现客户违约的情况,设备会被及时收回;二是对客户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三是由信用经理对用户的贷款资格进行深度审查。

目前,由于部分铁路工程的工程款结算出现滞后,一些用户的工程款迟迟拿不到,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还款能力。福田雷沃重工会要求用户及时还款,对于一些具体情况,则会进行一种名为“休眠还款”的措施,允许用户只还利息暂停本金的偿还

这种“休眠还款”的方式还被福田雷沃重工应用于区域市场上,比如在东北地区,由于冬季施工项目基本都已经暂停,福田雷沃重工就推出了“冬季休眠还款”的政策。

张斌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租赁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厂商背景的租赁公司确有其优势,但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销本公司制造的产品,因此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不足。作为专业租赁公司,中水租赁公司最主要的优势在于“独立”与“合作”。

中水租赁公司有3个主要的功能定位: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成为独立与金融机构之外的资金配置、产品组合服务的运作平台;与厂商合作,成为独立于厂商的融资租赁销售的外包服务商;与各类租赁客户合作成为服务他们的独立的融资负债平台。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11篇

大型房企融资爆增

融资问题并非仅仅中小企业所独有,大型房企同样面临巨大压力。今年通过定向增发资产置换方式“借壳”上市已获得股权资本的房产公司不少于30家,他们正试图改变单纯依赖银行资金的脆弱路径。在5月份,浙商集团将旗下超过45亿元的房地产业务注入SST亚华(000918);6月6日,ST天桥(600657)向信达投资、深圳市建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建信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元投资和赣粤高速定向发行,收购上述公司所持有的有关房地产公司的股权。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近期出具的一份“2008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30强”的报告显示,30强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3.0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季度行业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仍然没有改观,30强房地产上市公司一季度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均值为-0.69元,比第四季度略有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同比增长89%。

分析人士认为,这30强上市房企每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于流入,说明对外新增投资大于投资回报。因此,房地产公司只能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但是,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给房地产企业的信贷额度进一步减少,而资本市场大幅调整,也使得境内外IPO和再融资受阻,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

根据国家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961亿元,同比少增1058亿元,同比增长25.67%,比上年末下降了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961亿元,同比少增636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986亿元,同比少增309亿元。

合并开发缓解资金压力

病急乱投医,一些资金链濒临生死线的开发商已无法顾及“唱盛不唱衰”的潜规则。一名温州的开发商在江西省新余市拿到一块商住用地的开发权,总投资额要3600万元,然而他筹措资金无门广寻门路,并悬赏如能成功牵线,将得到100万元的介绍费。他的突破模式就是时下在温州最为流行的“合并开发”。

温州银行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模式是之前温州人到各大城市“抱团”投资模式的一种演绎。根据这种操作模式,找到温州当地两家同样规模的房企,三家合作以资金合伙,优势互补。三家房企的资金合股比例是2:3:5,项目完成后的分红也根据比例分配。运作者还可得到一笔“执行费用”。其他两家公司除了有财务人员参与监管外,均不参与平常运作。合并开发者表示,这种方式比从民间融资要轻松、划算,同行间还可以相互依靠。

融资资金投资项目 第12篇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 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

从我国情况来看, 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家,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不仅如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企业时代, 中小企业更是被赋予了反垄断的重要使命。对于止步不前的垄断型大企业,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力、创新和业绩, 打破垄断, 甚至取而代之。中小企业不但自身是创新主力, 它们的存在和造成的竞争威胁, 也迫使大企业不得不通过创新, 来保持自身优势, 这就形成了企业中的创新文化, 这一点, 已经被美国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

美国目前中小企业占全美企业总数的99%, 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0%, 新增加的就业机会有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更重要的是, 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在小企业实现的, 小企业的人均发明创造是大企业的两倍。并且中小企业对科技进步也有很大的贡献, 美国的高技术公司在起步阶段通常都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却十分匮乏, 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 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贷款难、受歧视的现象更加突出。一般情况下,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风险较大, 资信比大企业低, 商业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所以,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经营积累、民间借贷、内部集资、占用客户资金和向金融机构贷款等手段。

1、通过经营积累滚动发展

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投资人经营积累, 企业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本和内部收益留存, 近年来此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

2、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资金短缺

主要方式:

一是通过募集股份 (内部集资) 。对一些规模较大, 职工人数较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内部集资的方式可部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

二是通过民间借贷。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有民间借贷的发生以满足临时性资金的需求。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 在银行贷款无望的情况下, 民间借贷就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三是通过占用客户资金。有些企业通过预收客户的货款、赊销商品和原材料等来周转资金。

3、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除少部分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外, 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据统计银行贷款占中小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不到10%, 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也不到10%。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众多, 既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内在原因主要有, 中小企业实力较弱, 资信程度不高。我国中小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生产设备陈旧, 技术落后, 创新能力较差, 实力较弱, 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偿债能力较差, 普遍存在生产资金短缺和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由于中小企业这些自身存在的不足, 使得他们的资信程度普遍不高, 这是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另外,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不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企业领导层管理能力较差, 规章制度不健全, 往往存在家族式管理方式。特别在财务管理方面, 刻意编制多套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我国融资的法律环境不健全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和融资方式单一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为:

(1) 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利用国家财政资金;

(2) 只有外商投资企业才能直接利用外商资金;

(3) 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才能从事贷款业务;

(4) 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才能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

(5) 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才能采取发行公司债券方式筹集资金。》转210页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意识不强。在强化约束机制的同时缺乏激励机制, 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内部管理等方面, 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政府支持不足。研究表明, 我国的政策环境在总体上对中小企业持歧视态度, 中小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恶劣, 这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 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 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三、转移流动过剩资金,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思考

2007年, 解决流动性过剩资金一直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点, 在我国流动性过剩、CPI涨幅连创新高的背景下, 07年度经历了加息, 央行对冲, 提高利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 财政增发特别国债, 开启特种存款等金融手段。而事实上,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总体而言仍处于资金缺乏、而不是资金过剩的格局当中。所谓的流动性过剩“肆虐”, 其实只是由于金融中介机构不发达所致, 由此使得资金无法流到应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央行为流动性过剩发愁的同时, 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丝毫没有解决的迹象。一面是干旱, 一面是洪水, 表明总体流动性过剩与结构性资金短缺并存于一体。因此, 引导过剩资金流入中小企业, 解决它们融资的难题, 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思路。

1、成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政府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制定宏观调控政策, 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得到比较高的资本借贷回报。

2、政府资助

即主要由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的一定数量的直接贷款。由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 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发放直接贷款。其具体操作是首先为这些中小企业进行担保, 以便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出台实行政府直接资助而且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向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这特殊的帮助, 其目的在于使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受灾企业得以重建。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还可以考虑向经过审批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提供特殊资助。

3、投资公司融资

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它可从政府手里获得很优惠的贷款支持, 具体的融资形式可以是低息贷款, 也可以是购买和担保购买该公司的证券。但获得许可和融资支持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只能投资于合格的中小企业, 不能直接或间接地长期控制所投资的企业。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开发,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经过试点办法, 按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提供资金, 用于资助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将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活力的提升。其中,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打造中小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

摘要: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登记企业总数的99%以上, 产值约占全国的60%左右, 是我国经济中的活跃和增长群体。如何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困境, 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直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流动过剩资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张兴胜.《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纾解出路》.《中国金融》, 2001年第6期

[3]、林毅夫.中小企业融资难亟待破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6-02.

[4]、刘锡良.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科学, 2007 (2) .

上一篇:急性反应期下一篇:保险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