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达肝癸钠范文

2024-07-23

磺达肝癸钠范文(精选3篇)

磺达肝癸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1月~2015年10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26~73 (49.60±4.41) 岁。对照组50例, 男30例, 女20例, 年龄27~72 (49.10±4.48)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3200) 治疗, 皮下注射100.0U/kg, 1次/12h。观察组采用磺达肝癸钠 (葛兰素史克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080111) 治疗, 皮下注射2.5mg/次, 1次/d。共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Pa O2>80mm Hg, 经CT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完全消失评定为痊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Pa O2在70~80mm Hg, 经CT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7~9个评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Pa O2在60~70mm Hg, 经CT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1~6个评定为有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任何改善评定为无效[3]。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50×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92.0%,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发生颅内少量出血1例, 总发生率为2.0% (1/50) , 对照组发生颅内少量出血2例, 血小板减少3例, 结膜出血3例, 总发生率为16.0% (8/50) ,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肺栓塞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特殊的静脉血栓栓塞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具有高误诊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等特点, 该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抗凝药物及溶栓治疗, 但老年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风险较大。有研究证实, 磺达肝癸钠联与冠状动脉侵入性治疗及抗血小板药物结合应用, 可减少甚至预防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的发生[4]。同时, 磺达肝癸钠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率, 且不会增加脑卒中和脑出血等并发症。治疗肺栓塞常用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等,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磺达肝癸钠逐渐被运用于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5,6]。

磺达肝癸钠是人工合成类Xa因子抑制剂的一种新类型, 具有出血少、疗效确切等特征。磺达肝癸钠半衰期较长, 用药后药效持续时间可达24h, 上述优点使磺达肝癸钠在多种动静脉血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ATIII因子进行选择性结合, 进而抑制凝血酶生成量, 延缓肺栓塞病情进展。此外, 有研究证实, 与低分子肝素相比, 磺达肝癸钠用药后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 并且不会减少血小板含量, 安全性更高[7]。在刘霞等[8]研究中指出, 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患者, 有效率可达90.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与上述研究内容相一致, 表明低分子肝素及磺达肝癸钠均可有效治疗肺栓塞患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远低于对照组的16.0% (P<0.05) , 表明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安全性更高, 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主要原因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 血小板激活脱颗粒并释放血小板因子4, 该因子与肝素结合后, 生成肝素-PF4复合物抗体, 进而导致血小板含量减少。临床研究极少见磺达肝癸钠引发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报道, 因为与低分子肝素分子量相比, 磺达肝癸钠更小, 不会与血小板发生结合, 对血小板的凝聚无抑制作用, 因此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状。

综上所述, 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患者疗效确切, 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具有一定安全性, 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宇, 李艳, 李贵才, 等.出血高危风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30) :67-70.

[2]赵琳, 汤建民.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的治疗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7) :127-129.

[3]张源波, 商娜, 周荣斌, 等.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5 (4) :363-365.

[4]王群, 贾志, 梁海青, 等.磺达肝癸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未血运重建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 (9) :827-830.

[5]刘学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磺达肝癸钠及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 (1) :109-112.

[6]李虎, 王健, 肖军, 等.比较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 (3) :370-375.

[7]杨庆辉, 刘晓霞, 张畅, 等.磺达肝癸钠在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5) :879-881, 982.

磺达肝癸钠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住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4例, 全部患者均无抗凝禁忌证, 无出血性疾病, 无严重肝肾疾病, 血压≤180/110 mm Hg.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4例) , 对照组 (60) 例, 治疗组男44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1.6岁;对照组男4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0.2岁。2组患者心绞痛危险分级、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 包括应用阿司匹血) ;轻微出血 (即不符合严重和中度出血标准的出血) 。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均在治疗30 d内完成治疗与观察。

2.1 出血事件发生情况

2组均无严重或威胁生命的出血事件和中度出血事件发生, 轻微出血事件在治疗组发生3例[注射部位瘀斑2例, 大便隐血 (+) 1例];在对照组发生10例[注射部位瘀斑5例, 大便隐血 (+) 3例、 (++) 2例]。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P<0.05) , 见表1.

χ2=4.735, P=0.03.

2.2 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在治疗组分别发生0例、1例、2例;在对照组分别发生0例、2例、10例。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P<0.05) , 见表2.

χ2=7.607, P=0.022.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该病的发生机制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启动凝血机制, 急性血栓形成, 不完全或短时间完全阻塞冠状动脉, 致心肌急性严重缺血。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机制的激活, 贯穿了整个急性冠脉事件的过程, 故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显得非常重要[2]。同时, 抗凝治疗对阻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向心肌梗死或猝死发展也有重要意义[3]。抗凝药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已作为常规手段应用, 使用抗凝治疗的同时, 出血事件也随之增多, 出血事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影响受到了更多重视。不仅大出血事件, 轻微出血事件即可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次发生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阻塞事件的概率[4]。

磺达肝癸钠是针对凝血因子Ⅹa的新型抗凝药物, 作用机制为选择性结合ATⅢ因子, 增强对Ⅹa因子的中和活性达到300倍, 阻断凝血过程的级联反应, 从而抑制凝血酶形成, 阻止血栓继续增大, 同时对血小板不产生作用, 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 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和中度出血事件, 也无死亡事件发生, 可见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组发生出血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同时, 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心脏事件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 磺达肝癸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 显示出比低分子肝素钠更优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

摘要:目的 观察磺达肝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的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4例) 和对照组 (60例) , 治疗组使用磺达肝癸钠2.5 mg 1 d 1次, 皮下注射, 连用7 d;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12h, 皮下注射, 连用7 d, 2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2组患者治疗30 d的出血事件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出血事件和心脏事件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结论 磺达肝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更优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磺达肝癸钠,出血事件,心脏事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2) :409-412.

[2]胡大一, 孙艺红.冠心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2) :88-91.

[3]王振敏, 张宪静.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治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 (9) :54-55.

[4]陈石, 陈玉成,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J].西部医学, 2010, 22 (1) :151-153.

磺达肝癸钠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NSTEAMI患者, 入选标准为CRUSADE评分≥41分[2], 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目前正在接受一种口服抗凝血剂治疗, 且INR>1.5;任何抗凝治疗的禁忌证, 如有高危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近12个月内有过出血性卒中;孕妇;预期寿命小于6个月的伴发疾病, 已知对磺达肝癸钠或肝素过敏的患者。将其中的出血高危患者纳入研究, 共纳入患者200例, 年龄40~85岁, 平均 (72.5±8.2) 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 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介入治疗、CRUSADE评分等基线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进行治疗。磺达肝癸钠组给予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注射液 (商品名:安卓) , 2.5 mg/次, 1次/d;依诺肝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商品名:速碧林) , 5000 IU/次, 2次/d。

1.3观察指标

研究目的:主要疗效目的是在出血高危风险患者评估磺达肝葵钠至发病第9天时预防死亡和再次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方面是否优于对照组。次要疗效目的是评价磺达肝葵钠预防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绞痛优于依诺肝素的作用量否持续到第9、30、180天。

安全性目的是评价到发病第9天时使用磺达肝葵钠出血事件是否少于依诺肝素组。次要安全性目的是观察这种安全性是否持续至180 d。

再发心肌梗死标准:新的胸痛大于30 min;伴有新的和持续性ST-T改变, 或新的Q波, 或两者均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和肌钙蛋白升高。顽固性心绞痛的标准:反复发生胸痛, 3~5 min/次, 伴ST-T缺血性改变。

安全评估:主要观察9 d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出血指标:观察用药9 d内轻、中度出血 (指皮肤和黏膜出血) 及严重出血 (预先设定的安全指标是主要的出血事件, 为临床明显的出血, 致命性出血:有症状的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眼内出血, 导致血红蛋白下降超过3 g/L, 或需输血大于2 IU) 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治疗9、30、180 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2.2 两组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磺达肝癸钠组治疗9、30、180 d时各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0%、8.0%和10.0%, 均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的17.0%、20.0%和22.0%,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3 讨论

NSTEA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类型,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 以急性心肌缺血并导致心肌损害为特征。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药物联合应用是治疗的基本手段[2]。低分子肝素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抗凝药物, 它通过改善纤溶系统状态和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即使在老年人中也得到广泛应用[3,4]。但临床上各种出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严重出血同样威胁患者的生命。出血高风险人群是冠心病患者一重要的人群, 在NSTEACS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 临床上其出血风险常用CRUSADE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大于40分者为出血高危风险患者, 因其出血风险高而引起临床的重视, 但把这一类患者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研究, 国内进行的很少, 只是针对某一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本课题通过高出血风险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磺达肝癸钠的应用, 评价在高出血风险NSTEACS患者中应用磺达肝癸钠至发病第9天时预防死亡或再次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绞痛是否优于依诺肝素组;以出血事件评价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安全性。笔者的研究是针对出血高危的NSTEAMI患者, 结果显示:在出血高危风险的NSTEAMI患者中磺达肝癸钠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与依诺肝素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本研究中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磺达肝癸钠能够明显地降低出血事件, 与依诺肝素相比, 更加安全有效。

在本研究中, 纳入的是NSTEAMI出血高风险患者, 选择依据是CRUSADE出血评分[5], 其中的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CRUSADE评分≥41分。本研究结论中, 对心血管事件的疗效方面与依诺肝素无明显差异, 与SASIS-5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6], 但是在本研究中观察到心血管事件有下降的趋势, 之所以没有观察到统计学意义, 应与观察例数较少有关。国内杨庆辉等[7]针对65岁以上ACS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30天观察到死亡、新发的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绞痛有明显的降低, 在此研究中纳入的病例为300例ACS的患者。在SASIS-5研究中, 没有针对出血高危患者亚组分析, 但是对高龄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也观察到了心血管事件的下降。

在安全性方面, 磺达肝癸钠有明显的优势, 在治疗的第9天观察到其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第30天和第180天均可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出血事件的下降。这与国内外文献[8-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SASIS-5研究中, 针对肾功能不全和高龄患者的观察发现, 65岁以上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以下的患者, 但是与依诺肝素比较, 磺达肝癸钠出血危险仍较低。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 磺达肝癸钠组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依诺肝互相, 并得出结论, 肌酐清除率≥20 m L/min的ACS患者不需要减少给药剂量。本研究中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均达72岁以上, 肾功能不全患者共66例, 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这两项也是导致患者高出血风险的主要因素, 笔者得出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可明显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因本研究是在基层医院进行的, PCI的患者很少, 所以均被排除在外。杨雪松等[8]的研究对象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的患者, 认为磺达肝癸酸钠治疗ACS的有效性不劣于肝素钙, 出血风险小, 这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磺达肝癸钠是兼顾安全性和疗效的新型抗凝血药物, 它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Xa因子选择性抑制剂, 磺达肝癸钠与AT结合后, 使AT抑制因子Xa的速率增加300倍。对因子Xa的抑制作用影响了凝血级联反应的进程, 并抑制了凝血酶的形成和血栓的增大。但是它并不影响AT对凝血酶的抑制。此外与血小板没有相互作用, 也不影响出血时间, 而且临床罕有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虽然磺达肝癸钠的浓度与凝血酶生成的抑制幅度呈线性相关, 但与肝素不同, 磺达肝癸钠对凝血酶生成的抑制可达到平台, 因此对因子Xa的高度抑制可以减少, 但不能完全阻止凝血酶的生成, 可防止过度抗凝。磺达肝癸钠主要以原型由肾脏缓慢清除, 血浆半衰期17 h, 老年人达21 h, 3~4 d可达到稳态血浆浓度, 不通过肝脏的P450酶代谢, 因此较少有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地高辛无药物间相互作用。关于磺达肝癸钠最经典的研究是OASIS-5 (the fifth organization to assess strategies in acute ischemic syndromes) 研究, 它奠定了磺达肝癸钠在NSTEACS患者抗凝治疗的地位。结果显示9 d时, 磺达肝癸钠组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 其中磺达肝癸钠组致死性出血的患者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所以在ACC/AHA指南中对保守策略推荐磺达肝癸钠, 并对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更推荐使用。

近年来对NSTEAMI的治疗措施有越来越积极的趋势, 出血血事件也随之增加, 出血事件同样降低患者的预后, 增加患者的死亡率[9], 因此对抗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磺达肝癸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国际上对磺达肝癸钠安全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Szummer等[10]在瑞典进行了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的对比研究, 纳入的患者也是NSTEAMI, 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80 d的主要出血事件和死亡, 这个研究纳入了40 616例患者, 其中36.4%的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抗凝, 63.6%的患者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在应用磺达肝癸钠的患者中有165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主要出血事件, 394例患者死亡, 而在低分子肝素组则461例出现出血事件, 1022例患者死亡。文献[11-13]的研究也同样证明了磺达肝癸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因此, 在新的治疗策略中都认可了磺达肝癸钠在ACS患者中地位[14]。但磺达肝癸钠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也有一定的出血率, 而且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在应用磺达肝癸钠时也有报道[15]。

综上所述, 磺达肝癸钠兼顾了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出血高危的患者也同样可适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观察出血高危风险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NSTEAMI) 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进行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来源于在本院住院治疗的NSTEAMI且按照CRUSADE计分≥41分的200例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 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9、30、180 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评价在NSTEAMI患者中应用磺达肝癸钠至发病第9天时预防死亡或再次心肌梗死情况是否优于对照组;评价磺达肝癸钠预防死亡或再次MI方面优于对照药的作用是否持续至第9、30、180天。以严重出血评价至发病第9天时使用磺达肝癸钠和对照药物的安全性。结果: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治疗9、30、180 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磺达肝癸钠组治疗9、30、180 d时各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0%、8.0%和10.0%, 均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的17.0%、20.0%和22.0%,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出血高危的NSTEAMI患者中磺达肝癸钠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 与依诺肝素相比, 更安全有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磺达肝癸钠】相关文章:

上一篇:科技研发机构论文下一篇:集群设计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