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2024-06-23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选12篇)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德育,价值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不仅可以为现代青少年教育提供传统道德资源的支撑, 而且可以大大丰富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国内渗透力和国际影响力。本文结合史实, 联系今天我国德育发展的实际, 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以德为先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生命化德育理念、生态德育理念、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快乐德育思想、以德治国的理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 蕴含的德育思想, 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德为先的理念

迄今为止, 人类在知识的创新和传承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也有着诸多深痛的教训。这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知识和德行关系的权衡和把握。按理说只要具备了合理的方法、采取适当的途径, 一般人都是可以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的, 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不胜枚举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例子一再证明,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必须以德性的培养为前提。失缺了道德的力量, 知识的学习不仅会无的放矢, 而且还会走向异化的边缘。正如两千年前的孔子所言:“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也就是说, 只有德性养成, 才能习学知识;无德则知识无义。除却孔子思想中的历史局限性不说, 孔子所提倡的“学文后于德性”的思想是对现代思想教育所笃倡的德育和智育关系的最早历史解读。

另外, 对于“文德”与“武力”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精彩的论述, 比如汉代刘向就说:“圣人之治天下,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此处之所以把“文”和“德”结合起来论述, 一则是为了阐释文武关系的方便, 二则主要是为了突出德行对武力的驾驭作用。对于“德”与“才”的相互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极为深厚的。当然, 先贤们强调“德为先”, 并不是机械地把德看成是知识习得的一切了, 也不是要把“德”与“智”、“武”、“才”截然分开, 而是在强调德行在所有其他领域的重要性罢了。

二、人本德育理念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此说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德行教育中最根本的教学方法, 而且也在三言对偶中道出了“人性养成”的重要意义。人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理存在物, 人性的锤炼绝对离不开人自身的本性存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战国初期, 齐国的管子就曾断言“人贵于万物”。管子本人就是在“人是万物之灵”的逻辑中阐述了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伦理经济思想的。

“人本”思想和教育结下密不可分的渊源, 应该说始于孔子时代。据《学记》记载, 人要想提升自己的修养层次, “其必由学”, 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提升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教育不仅可以回归人的本性, 而且可以使人脱离开动物的消极存在方式。因此, 《学记》提出了“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的思想。《学记》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否认了人的生理性存在, 而是强调了“教”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 至近代晚期发展至鼎盛。这一则是封建统治几近灭亡, 政治统治土崩瓦解, 人性得以自由释放;二则是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精华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辜鸿铭、梁漱溟、晏阳初、蔡和森等著名教育家都提出了“人性启蒙”这一思想。教育家蔡元培更是 奋笔疾呼:“要有良好的社会, 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要有良好的个人, 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 什么时候我们遵循了“以人为本”, 我们的教育就会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了“以人为本”, 我们的教育就会衰落。“人本”思想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德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生命化德育理念

“生命化德育”是指直面生命的社会价值, 尊重生命的人本特性, 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生命化德育”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凸显生命的灵动, 焕发生命的活力, 激励生命的创造, 丰富生命的意义。在其现实性上, 生命化德育具有道德说教性、文化滋润性、生命方向性和政治引导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它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引导和教育, 让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对他人生命抱以珍惜、尊重的态度, 从而对社会及他人富有爱心, 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发展。生命化德育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如“自杀”、“消极堕落症”、“抑郁症”、“颓废思维”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其实, 这一思想早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早在春秋时期, 孔子就已经意识到后世诸人所可能遇到的生命困惑, 提出了他的“生命养成说”。孔子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在这里, 孔子把立志、立人、成才、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看成是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 从而为人生在每个十年的最大困惑指明了心理的预期和希望。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生命养成说”, 又添加了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生命心志说”。孟子的心志说, 强调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指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人生的大业。孟子指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心志说”是指向人的生命的, 很明显孟子受到了春秋时期佛家思想的影响, 强调人要经受长期的艰苦磨练, 才能担当“大任”。这同佛家的“修炼说”异曲同工。

值得一提的是, 《易经》中也有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探讨的论述。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积极进取的文化思维, 一直以来成为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后经演化, “天地君子说”逐渐酿生成“德福制约说”。这一学说认为:““吾闻之, 唯厚德者能受多福, 无福而服者众, 必自伤也。”也就是说, 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享到人间的大福;靠德行之外的东西得来的福分, 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德福制约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中有些人不劳而获、投机倒把、养尊处优、玩物丧志所必然带来的灾害性后果, 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财富的增值原理, 即“劳必有所得, 闲必有所失”。联系今天市场经济的实际, 这一思想还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

四、生态德育理念

生态德育是研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时下教育主客体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 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德育学是生态学和德育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其中的“生态”一词是移植了生物学生态概念的结果, 因而生态德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生态链合现象, 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道德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 解决德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系统的生态德育思想, 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天人观所体现的自然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中国古代特别讲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 指出“究天人之际”, 方能“纳古今之事”。除缺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糟粕成分, 诸多以天道合人事的思想不仅具有科学萌芽的价值, 而且也多少解决了人类对自然的迷茫和恐慌问题。联系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发现“天人观”为我们征服太空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哲学视角, “天人”之间已经不再是春秋郑国子产所哀叹的那样“天道远, 人道迩, 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孔子所预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所关注的天人关系已经简约化为人与自然的共存样态。应该说, 中国古代以自然导向的天人观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佐料。只要合理使用,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就一定能为新时期德育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2. 义利观所体现的公平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与“仁者爱人”所体现的普世爱思想相比, “义利观”主要解决的是利益的共享和分配问题。其实今天中国市场经济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也就在这儿。中国人之所以对“义利”特别重视, 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贵贱和均贫富”思想。在今天的道德领域, 我们也要效仿古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做法来识别人品。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 对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而出卖朋友的人要尽量避而远之, 也就是“须就近有道之士, 早谢却无情之友。贫莫愁来富莫夸, 那见贫长富久家”。就品性领域, 古籍早就告诉我们“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所以识别人品的第一要务就是看是否追名逐利, 是否品行不端。应该说, 义利之辩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原因就在于“义”和“利”的权衡关系着人的德行好坏问题, 关系着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和谐和互助问题, 关系着分配领域的公正性导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3. 和同观所体现的甄别人品的生态德育思想。与上面判断人品好坏的“义利”规则相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也是与识别人品紧密联系的一个标准。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 君子虽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见分歧, 但背后他不会和你有根本的路线分歧;小人虽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 但背地里他会违背你的意志去做影响大局的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 重视学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与挖掘学生的内在诉求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实动机和想法。

4. 荣辱观所体现的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荣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人历来非常重视耻辱观的培养。孟子认为,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 把知耻作为善恶的标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荣耻观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借鉴。事实上, “荣”和“辱”是一对孪生姐妹, 只有经得起“耻辱”, 才能“知耻而奋进”;只有低调处理好“荣誉”, 才能为荣而奋发。那种不经历知耻的阶段而纯粹享受荣誉的思想是极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 为了获得荣誉必须首先在“隐”和“微”处下功夫, 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 也不要在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 要敢于“慎独”, 即在“程门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隐忍”的壮美。要学习越王勾践知耻精神, 在艰难的环境里奋发图强。

5. 身令观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特别强调身教示范, 指出以身作则是进行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应通过自身的行动示范来影响、教导受教育者, 从而给受教育者启迪作用, 达到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也就是说, 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受教育者才会以此效仿, 并以身垂范。“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内生态关系, 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6. 上下观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除去“上下观”所映射的等级观念不说, 中国古代的“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 其色则变。”也就是说, 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亲缘关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认识人、来教育人, 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正确实施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上下观”所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理念, 这种生态关系是内生态思想在德育领域的突出反映。

五、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比如荀子就曾说过:“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又说:“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行先知后”的思想。除此之外, 还有一批思想家提出了“知为先”的思想, 指出“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为知也。”为了防止民众的反叛, 古代的统治者还以“知识”来约束被治者, 指出:“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种以民众为被治者的“统治”思想, 一旦汇进了知识的标准, 就把百姓的“行动权”变相剥夺了。

“知为先”有时空洞, “行为先”又容易盲目。那么二者之间究竟关系如何呢?国学大师王维指出: “中国古代肇始的知行辩, 从现代层面上讲是一种理实之辩。这种辩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事实上, 知行之辩到了近代已经发展到极盛。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话可以说给这一辩论做了最好的注解。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也就是说“知”与“行”无所谓先后, 只能说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算是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 知行相合的思想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德育手段, 应该大加提倡。

六、快乐德育思想

“忧吾忧以及人之忧, 乐吾乐以及人之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有价值的欢乐教育素材。除去斯宾塞功利主义幸福观所追求的“快乐至上原则”的局限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快乐”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失却快乐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过分快乐的人生是庸俗低下的。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孔子的苦乐观。孔子说:“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可见, 在孔子看来, 快乐的标准主要不在物质的享受, 精神性的享受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孔子一生贫穷, 然著书立说, 教授门徒, 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是无与伦比的。

快乐德育是一种激发人精神力量的教育, 它重在用快乐的方式, 以幸福、愉快、舒服、爽快为主观感受标准, 通过各种愉悦的活动, 使人道德品质得以逐步升华的一种教育理念。快乐教育和理性德育二者之间不仅不会冲突, 而且还会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 快乐德育思想不仅包含感性体验角度的快乐, 而且涵括以“乐”为教材教育学生的快乐。正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乐”艺所提供的音乐素材, 这些素材不仅可以在诸如“韶乐”的音质体验中享受旋律的激荡和壮美, 而且可以激发受众思想品行的快速升华。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当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 当受教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当音乐的欣赏变成对施教者品行的效仿, 当快乐变成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德性认同, 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七、“德刑并辅”的治国理念

古往今来, 有多少文人志士曾经探讨过德与法的辩证关系, 然而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都没有得出可以恒久存在的结论。事实上,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互为前提, 而不是相互背反的。有的人以孔子的话为证据来说明二者之间应该以德为先, 指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事实上,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德刑关系”并不是说治理国家只有依靠道德的修养就能完成。孔子强调德性, 旨在说明道德教育可以节约治理成本, 也就是说在所有约束社会的机制中, 唯有道德机制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受益”, 法治固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 但法治的治理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尽管如此, 孔子也没有否认刑罚的作用, 认为统治者要“德刑并辅”。“德刑并辅”的理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较为辩证的法制教育思维, 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 特别是法律修养, 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当然这一思维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基本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艾斐.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人民日报, 2009-06-25.

[5]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 2009 (3-4) .

[6]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6) .

[7]程建平.论现代德育内容的构成及其趋势.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4) .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第2篇

摘要:现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着缺乏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识膨胀、贪图安逸等错位和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先生也曾说过: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可以说在对人的整体评价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为关键的。个人品质不过关,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残缺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崇尚奋斗,渴望成才。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一定程度上大学教育对德育的忽视,使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如缺乏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等。这些错位和倾斜既使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为国家培养品质过硬的人才?这是高校教育始终面临和探讨的问题。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深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现代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对今天的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从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促使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从而自觉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而不同,执用两中‛的处事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它的基本含义是和谐,主张‚和为贵‛、‚天下一家‛、‚以和为贵‛、‚持中守和‛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美好境界。孔子强调的‚允执其中‛告诉人们,‚持中‛就能‚和‛。‚中和‛观念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帮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学会包容和体谅。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

主张宽厚,推崇‚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包含了理解、宽容、善待他人的精神。这种宽厚之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见利思义,坚守气节‛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主张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必要时‚舍生取义‛,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重视气节和人格的体现。千百年来,这种坚守气节、‚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挖掘这一资源,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尊自立的现代人格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

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一个人人格必备之义,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定。古人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思想和原则,从传统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依然是个人处理与家人、他人、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讲诚信、重承诺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弘扬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

修身养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儒家特别重视心理感化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一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操守。‚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臻完善。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通过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知与行的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的灵魂所在,它在铸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民族魂,塑造民族性格,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稳定性与巨大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温家宝总理2002年访问美国时,在哈佛大学说:‚中华民族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操等等,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重拾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立心,重新发现我是谁,树立文化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3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一、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建设大业,也事关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正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也一直重视对小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然而纵观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甚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踪影,这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不利于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炼出了中国人的理想文化。比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强调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提倡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这些统统体现了中华儿女奋力拼搏、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对当代小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形势多变的时代,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需要小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容应对这些新情况。但我们不能忽视,当今小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拼搏意志,在这种情况下,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进取精神教育小学生,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强不息的意义,鼓足干劲直面挑战。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环

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向来提倡民族至上、国家为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强大的渗透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华,是将海内外华夏儿女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源泉。从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到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集中体现了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这一教育资源,可以引导当代小学生以先人为榜样,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信念,自觉以爱国为荣,以害国为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了国际发展潮流,但是台湾分裂分子、新疆东突分子一直蠢蠢欲动,企图分裂祖国,当代小学生必须坚持祖国统一的信念。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和而不同,执用两中”的处事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和”作为内在核心精神,其基本要义是和谐,提倡“以和为贵”、“天下一家”的思想,这是国人自始至终追求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的“允执其中”就明确地告诉人们,只要“持中”就能实现“和”。如今,“中和”思想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特有品德,凡事讲究“和为贵”,并成就了国人处事风格的显著特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小学生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形势多变的大千世界,并帮助小学生在花花世界中逐渐学会宽容与理解,以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处人处事。

(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提倡“宽厚”与“仁爱”。《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都说明先人推崇宽容、理解和善待他人的精神。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这种宽厚之道逐渐与国人的性格、情感、思维融为一体,对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充分挖掘这一教育资源,可以在培育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小学生以一颗宽厚之心善待他人,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扬。

(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以诚相待、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中国人一直恪守以诚相待和诚实守信的基本信条,这是指国人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忽悠、不说话,这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也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条件。古语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这些思想从古至今,仍旧是个人正确处理与家人、与朋友、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21世纪是市场经济时代,也是诚信经济时代,重诚信、兑承诺是广大人民发出的呼声。在当今小学生群体中提倡这种思想,使小学生践行这些准则,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更好的个人形象。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实施小学德育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德育工作者应该在学生德育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扩充德育内容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介绍《论语》、《周易》、《弟子规》等经典书籍,鉴于这些书籍中的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比较晦涩难懂,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利用诵读法、小品表演、观看视频等,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以陶冶情操。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校园德育环境

学校可以在宣传橱窗、学生食堂、教室、操场等地张贴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画、标语等,让小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氛围中,在无形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让小学生扮演“小教师”的角色,为其他同学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安排学生走进社区或广场,为居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使小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再次对传统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内化传统文化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利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宣传传统文化,使小学生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提升思想道德。

参考文献:

[1]张少彦.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20期

[2]金莉红.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德育之魂[J].考试周刊.2013年76期

[3]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生活德育:中国传统德育的实践旨归 第4篇

一、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依旧是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为内核的德育体系, 以伦理道德原则为尺度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体现了中国的伦理精神, 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把人格的完善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个体存在方式和意义的价值取向, 最终在实践层面, 实现伦理道德的“知行合一”。换言之, 中国传统德育谋求在“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下, 塑造出正确处理群己关系、义利关系、道器关系的理想 (道德) 人格形象, 并最终将其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实践。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着现今学校德育工作的进行与开展, 然而, 仔细审视当下的中国传统德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融合情况、中国传统德育在学校德育层面的实践情况, 却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1. 中国传统德育体系的现代转化问题

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激浊扬清的过程, 中国传统德育作为历史上的价值体系, 其价值取向难免存在糟粕;在实践工作中, 难免出现与当下德育实际工作的不融合。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地更新传统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如何对中国传统德育体系注入新的内容, 使其具有普适价值?在传承、创新与发展传统德育的过程中, 如何将中国传统德育同学校德育实际工作合理结合起来, 使其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成为德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即在新时期需要厘清中国传统德育的内涵与现代价值。

2.“知性德育”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低效

“知性德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对受教育者系统进行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的传授与强化。”[2]知性德育以理性主义认识论为基础, 注重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实践因素。道德认知、道德思维等知性因素当然是学校德育工作很重要的构成部分,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培养却不能忽略道德知识与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的关系。教条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脱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 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功能的低效和道德教育效果的不理想。

3. 学校道德教育偏离了生活

在“知性德育”的模式之下, 德育自然就偏离了生活, “德育本来应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因此, 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与理论层面, 而应扎扎实实回归到学校德育的实践操作层面”。[2]在某种意义上说, 生活是德育的根本出发点, 同时也是德育的最终归宿, 这种偏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 最终只会塑造出道德行为偏差、道德认知片面化的学生, 违背了道德教育的本意。在新时期“教育回归生活”的语境之下,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应该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应有之意。

基于此, 学校德育亟须寻找出路,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或者说生活德育论为我们解决中国传统德育在学校德育层面面临的实践困境打开了思路。

二、生活德育模式是中国传统德育的实践旨归

从世界范围上, 生活世界理论诞生于学术思潮涌动的20世纪20年代, 不同领域的学者将视角共同转向了“生活世界”理论, 如杜威、陶行知、胡塞尔、哈贝马斯等。在生活世界理论的大背景下, “生活德育”应运而生。杜威指出“教育不只是这种生活的手段, 教育就是这种生活。维持这种教育的能力, 就是道德的精髓。”[3]陶行知则从“教育即生活”到“生活即教育”的转向中, 走出了适合于中国国情、根植于中国实际的生活德育理论, 如今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主要是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生活德育理论。在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基础上, 学者们开始构建生活德育的概念, 可以说, “生活德育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德育的反思, 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知识化、说教化、政治化的批判, 是对生活世界的回归”[4], 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大潮中, 道德教育寻求德育模式转化的具体体现。生活德育注重将道德教育置于生活的场域之中, 注重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生活教育体现了生活化、实践性的价值意蕴。

1. 生活德育理念同中国传统德育理念相契合

生活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是中国传统德育与生活教育的合理嫁接。生活德育与中国传统德育密切相关, 有一定的契合之处。首先, 二者均将道德教育置于“生活”的场域之中。如闫少华等人从“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论证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与生活德育论思想的契合:儒家德育思想的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的和谐统一;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即“理想人格”的培养与生活德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儒家德育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主旨。可见, 不论是生活德育论, 还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核心都将道德教育置于生活的场域之中。其次, 二者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的根本属性就是实践性, 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知性德育”、德育脱离生活的困境, 就是因为缺乏实践性、脱离生活实践的体现, 而生活德育和中国传统德育都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注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 (即“知行合一”) 的辩证统一。

2. 中国传统德育实践需要通过生活德育模式来实现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 道德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现世的哲学, 注重现实的生活, 追求在现实世界中践行道德理想, 追求“知行合一”的思想与生活的统一。正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 “在整体上, 相对于道德认知, 中国传统德育培养范式更推崇道德实践, 它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融德性培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 认为个体唯有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且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启用自己的理智, 才能真切地体察把握这种德性真知, 成为有德性的人。”[5]可见, 中国传统德育对个体的培养体现在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践行这一过程之中, 中国传统德育培养模式就是一种生活德育。

在新时期背景下, 学校德育主要依存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德育模式, 中国传统美德教育依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内容和价值导向。中国传统德育在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的根本取向, 就是要将其进行现代转化, 与时俱进地注入新的内容和内涵, 切合实际地将中国传统德育与学校德育合理嫁接。具体的践行方向就是生活德育模式的引入, 生活德育模式就是中国传统德育在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旨归, 即学校德育要注重以生活德育为范式, 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生活德育论不但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的基本范式”, 而且“是中国传统德育范式的回归与超越”。[5]在克服了知性德育、德育脱离生活的困境之后, 生活德育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为中国传统德育工作的践行提供了脚踏实地的依据。

三、生活德育的践行原则与策略

1. 德育目标旨向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性发展

陶行知指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 统一的”[6], 即“知情意合一”的教育观。这种理念也体现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位一体, 互动交织, 影响着人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他又指出“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 启发其自觉, 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6]可见, 陶行知的德育诉求是培养人格的完备和道德的自觉。可以说, 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中的“知情意合一”、培养“完满的人格”等德育目标, 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德育的“理想人格”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又体现当下学校德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诉求。人的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道德意义上的完整性不仅要成就自我, 还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 成就他人, 即人的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7]当下学校德育要求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整合性发展, 即要全面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 使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和谐全面地发展, 以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将德性体现在德行之中, 并最终完善学生“整个的、统一的”德性。

2. 德育内容强调在生活中渗透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

依据德育目标旨向知、情、意、行的整合性原则, 生活德育的内容强调要重视生活本身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生活德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 必须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各种社会性活动和交往中进行。因为,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往往是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同时又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互动显现出来。因此, 要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 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 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 即德育内容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德育的内容应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在生活中不断发掘德育因素,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生活德育重视将生活中的道德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主张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 为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 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让德育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让学生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 提升道德水平。”[8]

3. 德育方法要求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整体观、合一观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 也是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 “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又突出了以“做”为中心, 在做中学、做中教, 所以“做”是“教”和“学”的中心和基础。按照这一原则, 生活德育要求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行为, 并最终实现道德与行为的一致性。生活德育的本质在于实践, 德育实践是检验道德素质的最终尺度和标准,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 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德育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而开展生活德育是开展主体性德育的一种需要。

陶行知曾说过, 这种行动和思想相联系的教育方式, 是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所以, 对于德育而言, 单纯说教、简单机械灌输都是软弱无力的, 必须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练习和感受, 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才会真正有效。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 也是一种体验。生活德育模式是现今道德教育实践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以“生活”作为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学习实践的场域, 可以让道德教育切实地回归生活, 并最终使学生达到道德内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6) :3-8.

[2]林宁.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4) :27-29.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78.

[4]吕洪刚.生活德育范式构建的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 (11) :12-15.

[5]寇冬泉.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J].道德与文明, 2006 (3) :26-29.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9:382.

[7]陈善卿.生活德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30.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第5篇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磻溪镇张下塬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抓好德育工作做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德育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与实践,最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的德育模式。具体工作如下: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一)、学校重视与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育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首先从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分析,我校留守儿童特别多,全校120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0名,这些学生受周边闲杂人员的影响,又缺少家庭教育,缺少亲情教育,行为习惯极差,自私自利,待人没有礼貌,还追随新潮流、上网打游戏。对此,我们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自我修养的信心。

(二)、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重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人格和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为此,学校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严禁体罚 1 和变相体罚,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从严管理,强化团队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学生,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地去一步一步地引导感化。面对当前思想道德滑坡现象,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他们,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彰显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弘扬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努力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每个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班主任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班主任工作理念、做法和体会的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案例选题要新颖,要紧扣新课程改革目标,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某个侧重点,内容要详实,有理论,有实例,有独到见解,有实用价值。每一篇案例都有值得让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案例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的育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转变。

教师的道德修养就是为人师表。我校严格要求 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语言教育说理、宽容之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求学生文明用语,养成文明行为,不乱丢乱扔,不说脏话,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学典礼会上传达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具体有八个方面二十条。并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觉遵守。

二、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 2 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课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拓宽了法制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立足德育课堂,加强校本建设

德育工作必须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校留守孩子多,他们缺少家庭的管教和亲情关爱,迷恋上网、游戏、散漫、乱交朋友,学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丰富性和无限乐趣。学校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以及审美观,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1、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制教材校本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得到了课时保证,每周各班有一节法制教育课,进行法制基础教育;同学们通过录音故事、法制动漫录和教师的讲解,接受礼仪法制教育;学校不定期的给学生发一些法制知识宣传材料,同时让老师和学生找一些身边关于违法犯罪方面的资料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让学生不定期的办法制手抄报和法制宣传栏。

2、依托德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活动是学生“学法”的另一载体,而且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因此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往往将一些教育的目标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传达给每个孩子。

在一次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中,我们特意在中场安排了一次知识问答竞赛。显然这种形式激起了孩子们听讲的兴趣,因此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那些枯燥、难记的知识竟然在问答竞赛中被一一解决。

(二)优化课堂结构,挖掘教育资源

法制活动的开展依靠学校本身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 3 的三结合。因此我们紧紧依靠家长以及学校的共建资源为法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家长资源开设各类法制讲座,在法制教育的开展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他们宣传各类法制知识,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法制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依靠社会力量为法制教育活动服务。

三、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建设一个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到幸福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理念,而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同时也丰富了德育的内涵。这几年,我们依靠自身特点创新德育内容,逐步形成了阵地宣传文化、主题月活动文化、墙壁德育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辟阵地宣传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利用黑板报进行知识宣传,其中包括消防、地震、预防传染病的各类知识,使得安全知识教育在班级内随处可见。

(二)开展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在确定活动主题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月活动。如:民族精神、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而每一次的具体活动则结合具体的工作重心不断翻新,使得德育活动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6篇

【关键词】中国 传统节庆文化 德育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05-01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其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方略。从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从以下方略着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指导思想

就指导思想而言,就是该“系统工程”要注入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要繁荣先进文化,要文明健康。 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要坚持做到“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八字方针。

尊重就是对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的尊重,就是对参与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各族人民群众的尊重,也就是对民族和历史的尊重;引导就是通过发扬精华、剔除糟粕、革除愚陋、注入新风来把握传统节庆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实就是在经费、人员、场所等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调整的力度;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传统节庆文化自身的发展,让传统的节庆文化不但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二、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挖掘整理与推陈出新相结合

1、要大力挖掘整理传统年节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有一个挖掘、抢救的问题,因为许多传统的节庆文化内容和形式,多是一种自然形态的传承或群众性的师授徒承,而系统地见诸文字记载的并不多,所以应大力挖掘,尽快抢救,编入“集成”,长期保存,以供研究,以作“养料”。与此同时,对传统节庆文化进行去粗取精的整理、清理工作。不可否认,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文化中,还夹杂着一些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东西,对于这部分不健康的年节文化成分就要剔除。另外人们在节庆期间(特别是春节)一些不科学的物质文化消费行为,比如爆发式的高消费、高开支、高蛋白、高脂肪以及暴饮暴食等,在时代进化到了的今天,就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文化消费方式。 因此,这就需要改进,需要去芜存警。然而,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一旦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便有一种稳定作用,往往禁而不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移风易俗”的现代文化的引导,引导放弃节庆文化中落后的、不健康的消费习俗,比如将人们由节庆期间的物质文化流向精神文化流的引导。

2、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德育资源要推陈出新。要使传统的节庆文化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样才能适应当代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观念。因此,我们要丢掉因袭的包袱,增强传统年节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应变能力,要由相对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吸收现代的、外来的文化之精英,各民族节庆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应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以增强各民族之间节庆文化的互动能力和现代适应性 。形成了传统的节庆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德育资源的相互结合,不断增强其互动能力和适应过程,以此来实现出新、创新和继承发展。

(二)思想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这主要是指要寓教于乐,努力追求传统节庆文化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要注意把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健康的内容相统一,从思想性、娱乐性方面进行正面引导,使广大群众在娱乐与审美的满足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三)、专业与业余相结合

要注意抓住专业队伍与业余队伍的结合。在抓好城镇正规节庆文化活动的同时,注意发挥专业文艺团体在节庆文化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并抽调一些专业文艺工作者对群众节庆文化活动进行辅导,使专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业余节庆文化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是传统节庆文化的现实生命力所在。如各地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模式就是这方面的探索。尝试传统节庆文化与经济贸易相结合,与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与旅游观光密切结合等。

三、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和艺术

由于大众心理的作用,传统节庆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大的优势,因为公众在节假日期间容易产生欢快、兴奋的心理,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人们容易接受德育方面的教育。因此,凡是盛大的传统节庆,都是其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时机。只要策划巧妙,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策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精选节日时机

从理论上讲,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假日都是利用和开发传统节庆中德育资源的良好时机,纷繁的节日种类多,时间分布广,对于这种策划活动极为有利.当然,从实用角度来看,有些节假日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并不适用,如冬至、秋分等。因此,规划年度性传统节庆活动时应该根据公众的节日心态等,从各种节日里挑选一些德育资源效用较强的节日,如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作为策划活动的主题。

(二)开发节日文化

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节日诞生就是一个传奇的神话,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典故,中秋节,就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增强了节日由来的神秘色彩,而且强化了节日的感染力。因此,在策划传统节庆活动时,应该认真查阅历史文化,收集相关素材,分析节日文化的精髓,开发节日文化的形塑造价值。

(三)渲染节日气氛

在策划中应根据节日文化的主题要求,运用现代美学手法设计具有艺术品位的宣传作品,布置现场,通过音乐音响、造型来营造节日氛围,渲染欢快基调,从而强化人们的节日性欢乐心态。

(四)演示节日仪式

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主题仪式,如中秋节的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除夕夜全家吃连夜饭、贴春联,春节期间的拜年、给小辈压岁钱等。这些节日性文化仪式,不仅包含了浪漫丰富的内容,而且直接展示了人类祖先的期望,是节日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应该借助现代电声光技术,夸张地演示特定的节日主题仪式,从根本上强化节庆氛围。

参考文献:

[1]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学校德育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7篇

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德育功能显著

在内容上, 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良的伦理传统, 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同时, 许多经典篇章都是以小见大、循循善诱的德育教材。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荣辱观的论述, 也可以说是来源于传统而运用于当今, 回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 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出了一条道路, 使古代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孟子曰:“吾养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 是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 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 这种高尚气节、讲求情操的意识, 孕育了中国人的慷慨正义, 并逐步升华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我们的学生正需要有如此大义和气节, 拥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这样才会胸怀天下, 并会自动自发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慨叹。“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朽灵魂, 是民族精神贯彻古今的优秀传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信念能引人向上, 顽强拼搏, 催人奋进, 不屈不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 鼓舞着民族的自信心, 激励人民奋发向上,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盛。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 无论何时, 都是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学校德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 帮助青少年树立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古代传统文化重视人格的养成, 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重视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有利于探索学生人格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人格教育可发挥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曾指出:“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传统文化教我们要执着坚贞、鞠躬尽瘁、国家为先、矢志不渝、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等。学生的人格是一个长期的浸润过程, 传统文化的元素充盈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我们德育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的源泉,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让学生的人格养成获得一种可持续的提升之力。

传统文化还特别注重道德教化和品德培养。古代非常崇尚“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重义轻利”, 君子能够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孟子云:“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三乐也。”“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孟子构思的五道乐土, 即理想社会, 而理想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建立“人本”的道德秩序为基础, 那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人坦荡、奖掖后学,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富足、安乐、和谐的理想社会。

古人认为学习教育对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很重要, 而文化教育本来就是教人向善。“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因此古代的教育也十分注重“以德为本”这一理念,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在方法上, 我国传统德育中的内省法、行为养成、强调修养自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理念, 我们要继承和领悟。

二、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1. 继承传统文化内容、性质和方法的选择

继承传统文化要注意选择性继承, 选择传统文化中至今被人们所推崇的、符合先进文化标准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内容上选择既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又切合学校当前德育工作实际需要的经典篇章。采用适合学校发展, 切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如诵读法、讲解法、环境熏陶、实景瞻观等。

2. 继承传统文化的计划和安排

配合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要定期制订传统文化继承的教学方案和活动计划, 计划和安排好每阶段教学或活动的目标、过程、结构、总结和反思等。方案和计划的编制可以学科渗透、主题活动设计、综合活动设计、校本课程等基本形式为载体, 要做到注重实效、便于操作、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3. 根植传统文化于学校德育体系和总体教育体系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庄重的场面宣传、发动, 鼓励和引导学生诵读《中庸》《大学》《论语》《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唐宋诗词、古代文学名著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大兴诵读经典文化之风, 让学生在诵读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感悟其文化内涵, 让经典传统文化赋予现代人精神力量, 在现代学校对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 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已有文化基础上再生长的催化剂。针对学生群体, 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势等心理机制, 通过认同、适用、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 依托传统文化继承的多种形式,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理科课程也可结合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艺体课程应将经典名乐、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中国武术等民族文化瑰宝渗入教学内容。另外, 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如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 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 开展主题 (校) 班会、团队会, 请革命先辈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影视片等, 通过爱国主义歌曲歌咏比赛、文艺演出、每周背一首诗词、每天记一句名言警句等形式, 凭日积月累功夫积淀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 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开花。

我国在2008年改革的假期制度, 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 意在提醒我们注重传统文化风俗, 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类似于这种资源, 在学生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文化育人, 这不失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之一。比如设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屈原投江”的故事, 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增强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爱国意识, 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当然, 除传统节日, 还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 并通过生动的方式将其融入对学生的德育之中。教师要积极发掘文化资源。

育人为先, 立德为本,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美德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 学校德育应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发扬光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源泉, 是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德育功能显著, 有选择地继承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通过生动有效的施教途径, 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有其显著的育人效果, 故此, 学校德育必须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8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发展

要想弄清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发展历史, 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德”。“德”有德性、品格等含义, 其概念的形成可以说是德育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这一概念开始于殷代, 其最初的含义是“正直”的意思, 同时, 也代表这奴隶主阶级的一种统治意识。早在西周时, 人们就将”德”上升为一种政治意识, 提出了“德”的正当性问题, 将其提高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 强调统治者要实行德政, 其鲜明和突出的特点是体察小民的痛苦作为统治者“德”的基本含义, 否则, 民心就会反叛你。后经过先秦思想家的发展, “德”具有了普遍的、内在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含义。[1]因此, 我们有理由认为, 在古代, “德”从人性上讲是个人的内在的品格和德性, 是对自我的约束与节制, 而从意识形态上讲则是只是对统治者来说的治理国家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 通过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在历史中不断完善。据史料记载, 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等都十分重视德育。据《尚书·舜典》记载, 虞时就设有专门人员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而探究“德”的获得途径则是从西周时开始, 认识到“德”是需要“育”来培养的, “育”是“德”的保证, 从而“德育”的概念出现。认识到了“德”的实现要靠社会的教化和自身的修养相结合, 同时提出自身的修养是占主要的方面。西周时, 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大学、小学、宫廷教育、幼儿教育、国学、乡学等多层次的, 以“礼”为主要教育内容, 在于“明经修行”的德育体系, 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大规模的外部灌输。[2]

到了先秦时期, 孔子则是德育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德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儒家思想的奠基者, 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被认为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导师。孔子的思想在德育思想方面, 则是体现在“仁”上。“其仁政思想奠定了儒家德育规范的基本框架, 他对“士”的人格心理结构的发现, 深化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并由此奠定了影响中国文化达2000年之久的人格形象---君子和圣人。孔子的德育思想中, 还包括他对德育过程的深刻洞见, 它涉及到德育过程的诸方面。可以说, 孔子的德育思想, 是中国德育思想的一个源头, 它确定了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方向, 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3]

儒家德育的基本框架则是以“仁”为核心的仁政思想。“孔子的“仁”之内涵极其深刻丰富, 要而言之, 建立在个体行为自觉基础上的仁, 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作为政治原则, 它是忠恕之道;作为道德原则, 它承担着孝悌本位;作为个体道德指南, 它不仅要约束自己, 更要成就别人, 要“爱人”, 要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与责任。”

汉代以后, 以儒学为核心的德育理论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认可和加以保护的官方思想, 德育文化成为统治国家和社会的一元指导思想。德育内容更加系统化。三纲五常道德体系确立起来。客观地说, 中国德育文化从产生之初, 就具有政治的功能, 但在代之前, 并没有被政治化, 政治功能只是其多方面功能的一个方面, 德育文化更多的能指向人的精神世界, 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自汉代之后, 德育文化被意识形态化,

························IN人TEL文LIG论ENC坛E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标准, 更是一种神圣的政治标准, 成为一种治国、治人的根据, 顺我昌, 逆我者亡, 德育被政治固化。这样, 汉代的德育文化内容主要是通过改造人的精面貌, 塑造统治者需要的人格。

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色彩, 孔子的仁政就是很好的例证, 认为统治者也不是无所顾忌的, 也应关心下层人民, 否则也是会被推翻。但是这时期的德育思想中的政治化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还不是主要基调。从汉代开始, 通过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统治者将德育思想上升到政治层面, 不仅强调个人自身的修养与德性, 并且将其与意识形态相结合, 外部的灌输成为了德性获得的另一主要途径, 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的泛政治化提供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理论准备。

2、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基础与指导思想

总体而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 而指导思想则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后来的德育思想的政治化也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对人性进行自我认定的理论假设, 德育思想家才能建立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

重视初始的人性与人性的回归是中国的传统德育思想的特点, 从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性论。中国的人性论思想有以下特点:第一, 强调人禽之分, 突显人的尊严。中国人性论是在人禽之分的意义上定义人性, 把人性看成是人之异于、贵于禽兽者, 把道德性、精神性和境界作为人性的主要内容。第二, 性善论始终是中国人性论的主流, “人之初, 性本善”。尽管也有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持有人性恶的观点, 如前文所述, 董仲舒曾经提出“性三品”的理论, 大大扩展了人们对人性的认识, 也为其探讨人性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为将德育思想与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在思想上扫清了障碍。第三, 人人在品格上是均等的, 人人都可以为圣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善性恶的规定是非常明确的, 认为“人之初, 性本善”。虽说在中国传统上对阶级等级, 尊卑贵贱的划分是非常严格而且明确的, 但人的道德人格确是均等的, 在道德和伦理世界中, 君子和小人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上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结构都是建构在人性善这一基础至上, 这也决定了其“仁”的指导思想。

“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的核心指导思想。德育文化在本质上是关于培养人, 使人形成崇高人格, 使人成为人的教育, “仁”则包含了一切有关“人”的各方面的规定,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仁者, 人也”。儒家认为, 仁义是人生的最高原则, 是比个体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必要时可以“舍生取义”。如何能够成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人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人格的形成, 人只能是以血缘为本位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本质, 如果脱离了这些具体的社会关系, 抽调了人在各种关系中的社会角色, 人格就不可能存在。不仅如此, 中国古代德育文化在价值视角上把仁、义、礼、智确定为主要的“中国四德”,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中, 主体也总是仁、义、礼、智, 并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中, 理所当然的这四个字之间又是有所排序的。四字之中, “仁”仍然是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他三者则属于从属地位, 是其不同表现而已。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德育价值

上文中已经提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以人性善为基础, 进而衍生出“仁”的核心指导思想。这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 信用危机等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 有很大的德育价值。

1、就像先前已经指出的那样,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 财富成为了人们成功与否的象征, 也成为了身份的代表。

而为了获得物质上的财富, 人们必然会以其为目标, 竭尽所能的多积累财富。在这个过程中, 难免会有很多人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 这就引发了许多问题。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会出现欺诈行为, 人们之间彼此的不信任, 即信用危机。获取财富之后, 迷失人生的目的, 不是过度积累, 就是过度挥霍, 最终都沦为钱的奴隶。这些都是对人生目的不清楚的表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提倡人应该内省, 向自身探求来实现人生价值以及人格本身的圆满, 而不是靠外在物质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衡量。这样的话, 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中诚信市场的建立, 同时也可以促使人们在物质上取得成功之后对自身价值的自省, 从而可以回馈社会, 避免沦为金钱的奴隶。

2、传统德育价值还在于向人们提供精神上的依靠。

传统德育价值使人们相信, 人生的本质存在于自身的圆满之中, 个人道德品行的提高才是人活着的目的, “仁者, 人也”。人人都应争做圣贤, 而且人人都能成为圣贤。这样就会使人们在忙碌之后, 寻找到自身的意义。同时现代社会人们也渴望追寻活着的意义, 一些邪教也趁虚而入, 打着给人们提供精神依靠的幌子而进行一系列性质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传统德育思想教育要自省, 而非依靠某些看不到的所谓神力来完成人格的升华, 这就有助于防止邪教的滋生, 使人们在精神上充实和富足。

3、传统德育价值还在于促进青少年品格的培养。

青少年问题一直是各个社会都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青少年时期是非分辨能力弱, 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自身渴望收到外界肯定, 更容易被欲望诱惑, 丧失理智。特别是我国由于处在特殊的时期, 青少年之间崇洋媚外的风气严重, 认为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 丧失本身的民族特性, 非常值得关注。对青少年加强传统德育思想的教育, 可以使其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认识到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灌输还会使其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是个多么伟大的民族, 使其寻找到自己的民族根源, 建立起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4、传统德育价值还在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促进我国在改革重要阶段的良好转型的重要课题, 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 实则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需要各方面的权衡与把握。而传统德育思想的提倡则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 因为传统德育思想提倡内心的完美, 自身品格的完善, 而不是向西方传统那样提倡与别人争夺。人人都向自身探求生命的意义而不是靠与他人的比较与争斗来取得。这就必将促进良好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 人人恪守本质, 勤于工作, 同时最求人格的完善, 实现世界大同的良好愿望。

参考文献

[1]陈谷嘉:《中国德育思想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江畅:《论伦理学的问题论转向》, 《哲学研究》, 2004年。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9篇

一、传统德育与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的相似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德育, 是当前大学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不竭资源, 所以大学德育工作者必须找寻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的相似点, 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理论途径。

(一) 以德育人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教育非常重视德育, 古代教育家把政治、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 以道德为核心。古之教育者提倡“传道授业解惑”, 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当其冲位置, 足以显示中国古代德育以德与人的思想。我国一直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为此还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 足以说明国家层面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因此,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非常明确地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育人过程的首要地位, 凸显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文件、政策、精神, 以适应大学生实际生活为准则来转变德育教育的思想, 有目的性地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向进行调整, 不断建章立制, 构建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机制,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二) 与人向善的方式

纵观古今, “求真向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向善”就是要教会人们“以善为魂”, 正确和谐地解决业已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 从而和谐相处。古代的向善教育, 主要是从个人与群体、社会统一的角度出发的, 也以此为落脚点的, 确立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德理念。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以“仁而善”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以此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以善律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这是借鉴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成果所在。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 首先要能善待每一个学生, 这是道德基础, 也是师德基础。有了这个基础, 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才会敬业爱岗, 才会与人为善, 于己为善;才能教育学生从善如流, 引导学生积极求真、向善、塑美, 提高精神修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 三方联动的机制

我国古代传统德育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 但是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认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基础。古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认识, 把家庭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可以影响国家成败的高度。同样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著名观点, 说明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可以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 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机制认为,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必须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使其置身于家庭、学校、社会这个良好的联动教育体系之中, 从而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以此来达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对传统德育的传承

大学要做好“立德树人”, 必须要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更要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

(一) 德育思想求善唯是

时至今日, “求善唯是”依然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借用的主要资源。“求善唯是”作为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和谐友善, 求真尽美。这无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所以要求现代德育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 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 要有担当。因为和谐传达的是善意, 表现的是友好, 追求的是美好。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向善求善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 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和强化, 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 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特有的道德品质。

(二) 教育方法躬行实践

我国传统德育中蕴涵着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古人即以“得”释德, “德者, 得也”, “得”乃是一个变外在为内在的内化过程, 将外在之得变为自身的内在之“德”, “吾日三省吾身”、“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充分地说明了在不断反思自己德行的基础上, 领悟做人的道理, 并且要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以此来检验德育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在的准则不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 由道德信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 一再强调了道德知识的讲授和学习, 说多于做, 教育者没有亲自在实践中论证自己传授的德育理念是否能够指导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所以导致德育理论严重脱离了实践, 使德育教育收效甚微。统观我国的传统德育, 虽然有的是受唯心主义的指导, 为实现古代的道德教育目的和道德内容服务的, 但是剔除其唯心主义的因素, 抛开其服务的主体,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 是值得研究与继承的。

(三) 德育教育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的德育教育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德育在教育的进程中, 非常重视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 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笔者深感古代先辈们对于德育教育的阶段可谓把握得恰如其分, 如“小学之事, 知之浅而行之小者, 大学之道, 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在当代中国大学, 德育内容的程序化有利于年轻一代优秀品德的形成。所以德育必须要在掌握学生所能接受的最佳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和编撰教材, 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体现德育教育在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循序渐进。因此, 在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理解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 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开展日常的德育教育, 使其真正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四) 知情意行规律清晰

从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诸多经验和论述中, 我们不难发现其德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和现代研究结果认为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完全一致。道德认识为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发挥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道德情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支配道德行为的力量;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共同支配下, 才会有合理的道德行为。古代传统的德育规律, 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给予了明确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 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德育传统, 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才能推动我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实践取得更大的效果。

总之, 要开展好当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和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 牢牢把握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牢牢把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实践途径, 积极探索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现实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 从而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德育工作体系, 高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夯实理论基础。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定要深信,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育经验, 一定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 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 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它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 在推进中国大学德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忠.浅谈传承国学与学生德育修养[J].赤子, 2014, (6) :187.

[2]王伦信.“德者, 得也”传统德育意涵辨析[J].基础教育, 2012, 12 (6) :89.

[3]黄可波.论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意义[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2 (6) :53.

中国传统家礼的家庭德育价值研究 第10篇

一.家礼重视家风的熏陶, 有助于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

中国传统家礼这种寓道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的家庭德育方法, 十分注重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以良好的家风熏陶培养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 它一方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风, 另一方面又借助家风影响家庭德育。中国传统家礼以人伦亲情为切入点, 将其儒家思想贯彻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 从而实现传统道德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 体现了一个家庭较为稳定的生活习惯及道德面貌, 有助于营造纯朴、正派的家风, 并直接影响着对子女良好品行的培养。另外, 中国传统家礼还强调家庭成员在营造良好家风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良好的家风应以家长“以身作则”为前提, 以子女“孝亲敬长”为基础。刘清之在《戒子通录·张商英诫子》中说, “父孝子必孝, 不教亦须孝, 自己身不孝, 养子谩劳教。”这样说虽然过于绝对化, 但儿童的道德化是以模仿的方式开始学习的, 其父母的言行必然成为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而且, 由于他们尚缺乏区分善恶的能力, 致使这种模仿常常是非理性的、机械的、外在的, 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树立正确模仿的榜样。在当代, 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 文化的多元, 使得很多家庭道德问题严重。一个家庭, 长辈间的互相指责与争斗, 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 感染到他的身心, 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家长正身率下, 憎爱不偏, 家庭才能和睦, 家风才能优良。司马光在《沫水家仪》中指出:“凡为家长, 必谨守礼法, 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因此, 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 营造良好的家风, 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此外, 随着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 家长将所有的爱倾注于子女, 使得家庭中厌老问题严重。子女受家长以及自身优越心理影响, “孝亲敬长”的观念也日益淡薄。范质《戒从子诗》一开始就提出:“戒尔学立身, 莫若先孝梯。怡怡奉尊长, 不敢生骄易。”朱熹《训学斋规》中也指出, “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 却当疾走而前, 不可舒缓”, 并要求儿童“自冠巾, 衣服, 鞋袜皆须收拾爱护, 常令洁净整齐”, 2这就是家礼通过对儿童基本行为习惯的规范, 以其稳定性和反复性的实施方式, 使家庭的行为规范得以延续和传承, 并内化为儿童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 形成良好家风, 从而影响家庭德育。

二.家礼注重及早行教, 有助于子女道德价值观的建立

中国传统家礼在家庭德育的时机上强调一个“早”字。刘清之的《戒子通录·列女传》中说:“妇人妊子, 寝不侧, 坐不边, 立不跸, 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 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者诵诗, 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 才德过人矣。”其中所谈到的胎教主要是指孕期母亲通过有节制的、高雅的行为影响胎儿发育的过程。当代很多准父母都存在惧怕心理, 不知道如何应对子女的培养, 出现急躁、排斥等不良情绪, 对胎教更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尚没有实验性的报告和科学性的结论证实胎教是否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生成和发展, 但是, 强调夫妇在怀孕期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 无疑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一个生理健康的孩子诞生,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也就是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了对象性的良好自然基础。人类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从出生之时起就开始了。初生婴儿用他的全部感官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接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类信息刺激, 从而在其心灵上留下最初的印记。东汉杰出的思想家王充从“性命在本”出发, 非常赞成《尚书》、《礼记》中的胎教主张。他说:“《礼记》有胎教之法子在身时, 席不正不坐, 割不正不食, 非正色目不视, 非正声耳不听。及长, 置于贤师良傅, 教君臣父子之道。贤不肖在此时完。”3同时,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 通过观察新生婴儿, 发现他们很早便以主动的姿态介入到社会关系之中了。因此, 从子女一出生便对其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可以及时地为子女的道德发展提供社会价值标准, 并通过家礼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子女以社会的价值标准来建构自己的道德思维。在当今新一代的家长, 大多是80后的独生子女, 自身存在一定的优越感并缺乏相应的责任感, 对哺育子女没有良好的认识, 加之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和传统家庭德育思想的淡化, 致使家长对子女早期德育引导的漠视。袁采在《袁氏世范·教子当在幼》中提到, “幼而示之以均一, 则长无争财之患;幼而教之以严谨, 则长无悖慢之患;幼而有所分别, 则长无为恶之患。”所以, 家庭道德教育要尽早开始, 才可以引导子女树立其自身的道德观念。

三.家礼强调节俭教育, 有助于子女道德人格的养成

家礼作为“礼下庶人”的体现, 承袭“礼”的思想内涵, 贯彻“礼源于情”。鲁国林放追问“礼之本”, 孔子并未给予正面回答, 而是说:“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通过选择礼之“俭”而放弃礼之“奢”, 提醒人们不为礼节仪式所局限, 而要看重礼背后所包含的情, 然后, 以丧礼为例, 说明丧礼所包含的哀戚之情比丧礼本身更重要。这是从情礼关系的角度突出强调情之于礼的根基作用。4遍览历代家礼, 不论豪门贵族, 还是普通百姓, 无不谆谆告诫他们要勤俭持家。朱子在《家礼》开篇卷一《通礼》中就指出, “凡为家长, 必谨守礼法, 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 授之以事, 而责其成功, 制财用之节, 量入以为出, 称家之有无以给, 上下之衣食, 及吉凶之费, 皆有品节, 而莫不均壹, 裁省冗费, 禁止奢华, 常须稍有赢余, 以备不虞”。清代官吏、学者许汝霖在《德星堂家订》中针对当时奢靡之风, 分别制定了“宴会”、“衣服”、“嫁娶”、“凶丧”、“安葬”、“祭祀”几个方面的礼节及标准, 其目的是力求既合礼节又要节俭。如:他要求家人衣着朴素;来客时只以“二羹一汤”招待;婚嫁、葬祭一切从简, 不许“鼓乐张筵”, 将省下的钱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5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 新一代的少年儿童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享乐主义以及物质至上的思想, 他们不但无法承受物质上的艰苦, 更不能承受精神上的挫折。虽然外界也实施一些“挫折教育”、“磨练教育”, 但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坚强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出来的, 只有不断地磨练自己才可以修养成“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只有每个人具有了这种高尚的人格, 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气节, 中华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当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社会正迈向具有工业化、理性化、开放性、多元性特征的现代化。同时中国社会又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选择的多元化, 情感价值判断的两重性, 道德领域的失范,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一致, 使得整个社会正处于一个变动和整合的时期。这一特殊时期给我国的家庭, 特别是家庭德育,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和严峻挑战。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而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家庭道德教育也始终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家礼作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的主要实施方式, 其蕴含的家庭德育价值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与认识。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3:84, 126-127.

[2]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293.

[3]王维娅.我国传统家庭德育观对现今家庭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 1999, (1) :50-55.

[4]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28-229.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精髓;小学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洗礼,不仅包含艺术、学识、技能等,还具有德育教育作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德育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以期通过创建特色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礼仪、美德、诚信等德育作用,使小学生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髓

1、自我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道德修养的内容,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等均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和原则,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时刻自我监督、深刻反省,从而促进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2、正确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促使学生正确处理诚信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3、正确人伦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孝敬父母和尊老爱幼,如“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中,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伦原理,促使学生养成宽容厚道、谦恭礼让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式。

4、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浓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1、统一全校思想认识。小学生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目前很多小学生在家庭温室的培育下,很容易形成骄纵、胆怯、自以为是等不良思想,因此学校为了培育出合格的接班人,需要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领导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组织教职工学习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成立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将小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教师教育与管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是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和思想的主要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行为、话语等,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教师记性教育,如通过相关法规文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规范教师的行为,整顿教师的不良作风。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如孔子的“仁”学,“恭、宽、信、敏、惠”中含有的自重、宽厚、信用、勤恳、关怀他人等精神。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感受到教师高尚的师德、无怨无悔奉献教育的精神。

另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严格管理,对体罚、收费等作出硬性规定,保证师生关系融洽。

3、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虽然小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整个学校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心智不够成熟,如果任由其自主发展将可能会带难以想象的危害,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和管理。在常规教育中,班主任及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美德、勤恳等良好行为的学习,如教师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另外班主任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向,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促使学生想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小学德育教育创新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以体现。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优美且具有正面意义的古典诗词和曲乐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古典诗词和古典音乐的熏陶,在培养学生音乐修养的同时,借助古诗词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朗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等,使学生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另外书法教学、美术教学和体育教学等,均可以良好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神韵。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氛围建设。学校及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教师可以将《大学》、《论语》、《中庸》中优秀的句子和篇章改编或创作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的句子和篇章,使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得以充分的展现。学校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尊老爱幼活动,使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的美德。

3、增加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注重德育教育,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这些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重点和主题,导致学生难以明白和接受。而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以教学传统文化的方式,明确德育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必修课程,从而传统文化中提取德育内容,通过课程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当前我国教育理念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行,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大量的德育内容,将其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闯,郑航.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嬗变——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为文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72-78.

[2] 赵玉香.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德育价值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66-68.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 第12篇

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营造高尚社会风尚的重要功能。无论在远古还是在现代,道德都是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柳海民教授曾说:“这是一个忧乐并存的时代。社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处于最好的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在道德领域也发生了许多令人心忧、心寒的事情,致使许多人倾向于抱怨“道德滑坡“”道德失控”。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素有讲道德的传统,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道德危机在人们心中勾起的震荡不小。”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步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整个社会正处在全面的、深刻的转型之中,培育起必要的个人道德和伦理秩序,这一任务变得沉重和紧迫,我们有必要从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中寻求发展。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继承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经书典籍,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发掘的资源宝库。中国传统的道德内涵可以概括为这四个方面: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以上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总原则。文明的延续除了传承文化的工具(如语言、书籍)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道德教育,文化要靠教育才能传承下去。所以《礼记·学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二、如何实现德育资源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要实现传统道德教育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认识到传统道德在当今仍具有的积极意义,剔除落后陈腐的消极部分,彰显时代精神。创造性转换就要求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联系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要求我们已经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讲爱心和博大胸怀的“仁”、讲正当和道义的“义”、讲和谐与秩序的“礼”、讲智慧和明智的“智”、讲诚实不欺的“信”,皆超出了家庭和职业但又贯穿、渗透于家庭、职业生活之中,它们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成家立业、治国理政的根基,广泛地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广大包容性和最大普适性的社会道德。传统思想与当今实情的结合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换。

沈从文先生在谈到道德时指出,道德“虽本质不变,形式则常常变动”,“道德即由人与人的关系产生,因此多数的道德缺少固定性,常常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立一个标准,它的价值也就在那并不绝对固定性上面”。有些道德是当时需要的,时过境迁之后又变得不再被需要既然道德具有时代性,那么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在当今社会也需要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发展核心体现在内容的创新。如果给当代道德和德育的时代性定位的话,这个时代应该是“走向现代社会”。所以道德教育并不是闭门造车,联系当下社会生活的实际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对传统道德的归纳总结和发展。在内容与时俱进方面,可以重新刊定典籍。例如,《龙文鞭影》《八德须知》等启蒙德育典籍重新编辑出版,以便于在社会推广。比如说,《德育课本》原名《八德须知》,由则将湖州的蔡振绅先生编辑而成,书中选取了民国之前各种历史文献、文化典籍中相关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故事768则,涵盖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品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内容。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语言的变化,《八德须知》并未广泛流通,可是21世纪以来,此书经过重新排版整理和翻译注释,集成一套《德育课本》,是童蒙养正教育的范本,正好弥补今日道德教育缺失之憾,不失为传统和当代的衔接典例。

鲁洁仔谈到教育的功用时,强调教育的超越性”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改造,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构建的意义,教育的功能就是为人们参与生活更新和改造提供可能。”因此,实现传统德育资源的创新性发展更要从教育的方法途径上改造。道德教育途径多样,首先,利用好媒体资源就是一大创造。从最初的《道德观察》、《道德与法》等电视专栏节目的播出,在公众道德教育环节起到了推进作用,随之而来各主流媒体弘扬道德风尚,普及积极的价值观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体现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除了内容的创新、教育途径的创新、还有形式的创新。2015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亿万家风,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礼,向善向上的。宣传良好家风,在全社会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衔接。这一形式,通过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如春风化雨,营造出明礼明德的氛围。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更是一种道德实践,使道德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当代社会发挥巨大作用。

三、结语

上一篇:时点调查下一篇:旅游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