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裔美国人范文

2024-07-23

犹太裔美国人范文(精选3篇)

犹太裔美国人 第1篇

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

(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代表作

这里要阐述的是三位犹太文学巨匠———贝娄、辛格和马拉默德的作品及相关作品分析。这三位犹太作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宗教母题。

莫里斯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店员》中的主人公。小说描述的是莫里斯逃离沙皇军队来到美国,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小店里还有一个店员,名叫弗兰克,是个有意大利血统的流浪汉。莫里斯身上有着鲜明的宗教烙印,自己过得很凄苦,可还是要接济或赊账给别人。他认为犹太人就是要有一副好心肠。弗兰克却被物欲冲昏头脑,丧失尊严,直到莫里斯的死唤醒他的良知,使他幡然醒悟,克己奉献,最终皈依犹太教。马拉默德通过莫里斯这个犹太教的恪守者宣扬犹太教对人的精神救赎。

贝娄的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描述本诺与玛蒂尔德·拉雅蒙之间的畸形婚姻。玛蒂尔德是个心术不正的放荡女人。她用美貌征服本诺。本诺不仅忍受着玛蒂尔德的变态行为,还为了给她的家族弄一大笔钱去威胁自己的舅舅维利泽,结果导致舅舅的猝死。本诺忘记自己的根,忘记自己是一名犹太人。他沉迷于对性的追逐与满足,背弃犹太教义。然而,作者并没有任由他发展下去,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安排让其深知自己的罪孽,为其最终回归犹太教做了铺垫。

辛格的短篇小说《渎神者》描写主人公查兹凯尔对犹太教的反抗: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并且是仁慈的,为什么人却终有一死?年纪轻轻的查兹凯尔就开始喝酒,吃猪肉,甚至在逾越节当天撕经书,做出一系列离经叛道的举动而丝毫不畏惧别人的打骂。他没有按照犹太传统给儿子行割礼,因此引起众怒。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求死后把他的尸体拿去喂狗。最终,他被葬在犹太人的墓地里。查兹凯尔一生都在反对犹太教,但他死后被葬在犹太人的墓地里,象征着他的灵魂最终还是回归犹太教。

(二)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创作的目的及历史意义

二战后,美国犹太人逐渐可以摆脱传统的枷锁,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这样做产生的结果:一是犹太文化不再是封闭的世界,它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打开的文化之门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冲击,显示出深刻的文化危机。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很多人开始遗忘或淡化自己的犹太身份,逐渐丢失犹太民族固有的宗教伦理,犹太宗教文化传统处于不断被同化的境地。宗教信仰的迷失将导致民族意识及民族凝聚力的丧失,这是像马拉默德这样关心犹太人命运的犹太作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借莫里斯这个人物宣扬犹太宗教传统,让其受苦受难,但却能够救赎他人。贝娄虽然对上帝质疑,但他自身的犹太性使他没有单单停留在质疑这一层面上。他深知没有犹太宗教信仰,淡忘犹太伦理传统必将导致民族精神的丧失,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消亡。因此,他安排本诺在舅舅的葬礼上幡然醒悟,最终回归犹太教。辛格的宗教观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出身犹太宗教世家,从小深受犹太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他熟知民间疾苦,在《渎神者》中,借查兹凯尔这个反犹太传统的人物形象表达对上帝的不满。但他和贝娄一样,深知如果全盘摒弃犹太教所造成的可怕后果,因此,他安排查兹凯尔死后被葬于犹太墓地,象征其灵魂回归犹太教。

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几千年都没有消亡,就是因为有宗教信仰这个精神支撑,始终令犹太人保持高度的犹太性。可新世界紧张匆忙的生活节奏使得许多犹太人无法顾及各项传统习俗,很可能会淹没在美国这个繁华的国度里。犹太人感受到信仰危机,茫然、无奈和痛苦可想而知。美国犹太作家运用犹太文学宗教的母题进行创作,再现犹太人的精神彷徨及信仰危机,提醒犹太人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要保持犹太人的犹太性,回归犹太教,使犹太民族永久地存在下去而不被同化,是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犹太宗教教育

犹太民族历经千年的历史磨难,仍然生生不息,这是同犹太人重视宗教教育密不可分的。宗教教育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食粮。一个民族,越是经受外力的打压,外部的环境越是恶劣,就越是坚定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宗教意识。犹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犹太经典的传授。犹太教的教义主要来自《圣经旧约》。它是犹太民族生活方式及信仰的主旨。因此,犹太教育具有宗教性的特点。犹太教育宗教化使得犹太民族千百年的犹太精神得以保持及传承。

犹太人十分重视宗教教育,因为宗教是犹太全民族的意识核心。它使得犹太人在陷入困境时,会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力与精神的归属感。在维护犹太人的犹太性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战后,大批的犹太人可以摆脱传统的重负,逐渐融入美国文化。大多数美国犹太人感受到美国主流文化对犹太文化的冲击,产生危机意识。他们深知如果不对下一代人进行犹太传统教育和宗教教育的话,犹太文化早晚会被同化,犹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犹太的宗教教育铸造犹太人的灵魂。这使犹太人具有很强烈的民族身份意识和宗教意识。无论他以后接触到何种文化、哪种教育,都无法改变他是犹太人的族性。他也许会喜欢某种文化,甚至与之相融合,但绝不会因此而完全丧失掉自身的族性,因为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经过后天的培育,已经深入骨髓,是无法被抹杀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犹太文化虽然在与美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却没有被吞噬,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的民族特色的原因。犹太宗教教育力量之强大,令人折服。

三、犹太文学宗教母题对犹太宗教教育影响

(一)犹太文学宗教母题对犹太宗教教育的唤醒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宗教母题为犹太民族保持民族特色、精神上不再彷徨无依、不再成为“他者”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犹太作家深知,一个失去信仰、精神世界荒芜的民族必定是漂泊无依、没有根基、任人欺凌、没有希望与未来的民族。犹太作家清楚地意识到犹太民族宗教观念及民族身份意识一旦缺失,必将使得犹太民族丧失其族性,继而无法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犹太作家在进行宗教母题创作时,反复暗示犹太民族若丧失其宗教信仰,必将会给本民族带来灭顶之灾。

(二)犹太文学宗教母题对犹太宗教教育的强化

本文所列举的三位著名美国犹太作家的三部小说的结尾,无一不是凸显犹太教的强大魅力,给深处困境、精神流浪的犹太人提供思想上的支撑,最终使那些犹太主人公(如弗兰克、本诺、查兹凯尔等)皈依或回归犹太教。这种创作手法有助于犹太民族加强宗教信仰、拥有宗教信仰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使犹太人身上的犹太性彻底苏醒。这些美国犹太作家适时地为犹太民族确定精神追求的方向,增强犹太民族的宗教观念,为整个犹太民族的宗教意识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促使犹太教进行自我审视

三部小说在警示那些有“信仰危机”的犹太人回归犹太教的同时,也揭示犹太教给犹太民族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男子生来就要接受割礼等犹太传统或犹太教义中不合理或过时的教条。这既提醒犹太民族应该理性进行自我反思,剔除掉犹太教义中的糟粕,也有利于促进犹太教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犹太民族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

(四)犹太文学宗教母题有利于犹太教义的传播

犹太教义主张人们从善、谦卑、富有同情心。这一点可以从马拉默德的《店员》中诚实、勤劳的莫里斯这个人物形象充分地体现出来。莫里斯数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劳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作风,是对犹太教义的最好诠释。他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注重物质生活的店员弗兰克。最终,弗兰克在莫里斯的葬礼上良心发现,成为第二个莫里斯。此外,还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本诺,在被自己害死的舅舅维利泽的葬礼上,幡然悔悟,用泪水接受又一次的洗礼,回归犹太教。这些都暗示着犹太教强大的宗教魅力对非犹太人的感召,犹太教的信众将不断壮大。毫无疑问,这对于信仰基督教的美国主流社会以及那些歧视犹太教的反犹派,提供重新认识犹太教、接纳犹太教的机会。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犹太教若能获得基督教的肯定,必定有利于双方长期地友好并存,使犹太民族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的描写,犹太作家让美国主流社会直面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危机问题,双方合力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建美国和谐社会。

四、结语

研究犹太宗教教育不但丰富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开展民族教育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若不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主流文化,不与外界环境沟通交流,那么很可能会因为封闭自己而最终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各民族应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在主文化的大背景下,不封闭、不同化,既融合又独特,拥有持续健康的宗教观。

参考文献

[1]从修凡.犹太文化特征及其教育理念研究[J].文化艺术,2013(10).

[2]王奕丽.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比较[J].学术交流,2011(3).

《美国牧歌》中的美国梦与犹太性 第2篇

关键词:《美国牧歌》 塞莫尔·利沃夫 美国梦 犹太性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美国牧歌》中探讨了犹太人的美国梦,刻画了二战后利沃夫一家数代人在美国噩梦般的经历,反映了战后犹太移民的美国梦及其破裂,以及美国犹太性和美国文化的复杂变化,时间跨度主要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美国梦”一直是举世瞩目的理想精神之一,也是文学永不褪色的主题之一,被一代代作家津津乐道。南方朔在《美国牧歌》的序言中写到:“‘牧歌’指的是不但可以在城市里的富贵地段安居乐业,甚至可以进一步到美国的秀丽郊区,买下一大片产业和宅邸,进入更高的阶层。因此,‘牧歌’所代表的已不是一般的‘美国梦’,而是更高级的‘美国梦’了。”大多数犹太人都希望能够去新大陆追逐财富,更重要的是寻找一个田园式的精神家园。在“美国梦”光环的庇护下,经过几代移民的不懈努力,其犹太性逐渐被美国化。在文化同化方面,美国移民已经吸取了大量的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民主准则,他们的犹太教信仰、犹太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已经降低至所谓的“象征性犹太教”。在社会结构同化方面,多年的努力已经使多数美国犹太人上升到中层阶级的地位。因此,他们对属性问题的态度也有重大的变化。至少就受过教育的中层美国犹太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首先是美国人,然后才是具有犹太性。《美国牧歌》中的主人公塞默尔·利沃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犹太人的美国梦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他是典型的罗斯福新政下的产物,用自己的方式辛苦经营,终于过上了殷实的中产阶级生活,完成了自己过上美国式生活的终生志向。塞莫尔·利沃夫只知道顺从那一套社会的权力规训,用被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甚至做了两件反抗父亲的事情:娶天主教的新泽西小姐多恩为妻以及搬到旧里姆洛克住。人们从利沃夫身上看到的是希望的象征——力量、决心和极力鼓起的勇气。他实现了所谓“牧歌”式的美国梦,充分享受着美国文明的物质繁荣和美国式的成功与幸福。

利沃夫“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将自己造就成摆脱传统犹太人风俗习惯的理想自由者,不带一丁点儿从前美国的那种不安全感和桎梏,心地坦然地作为平等公民生活在平等的人群中”。而他“牧歌式”的梦终究还是一场噩梦,一是美国梦的虚幻性,文化的同化并不能保证反犹太主义的消失;二是犹太移民身上根深蒂固的犹太性。因此,犹太人在战后的美国并非身处天堂,而是身陷困境;并非生活在新的家乡,而是被放逐在新的流散异乡;并非栖居于新的“应许之地”,而是置身于一片现代荒原。

一、美国作为民主典范这一美国梦的虚幻性

最初的所谓“美国梦”的核心内容,是在美国建国初始,移民们“希望建立一个贫富不要过度悬殊、有高度个人自由的国度。他们希望把政治的和个人的争斗减少到最低程度,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交流思想,人们也可以普遍得到中等程度的物质生活”。然而,以上描述的这种所谓的“美国梦”只是一种“梦想”。

美国梦的虚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从政治上而言,“尼克松水门事件”暴露了最高权力系统内部的丑陋;越南战争的残酷性被现代通讯技术展示在美国民众面前,打破了美国人引以自豪和骄傲的美国神话。以上两个背景事件使得包括犹太移民在内的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权威性逐渐产生怀疑。小说中梅丽爷爷的反战情绪就十分高涨,这也对梅丽以后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在民权运动初期,大多数美国黑人不准与白人同坐一辆交通工具或者共同进餐,这类种族歧视后来也涉及到了犹太裔美国人,这无疑引起了少数民族的不满与愤怒,所以他们奋起反抗种种不公的待遇。犹太裔美国人受到黑人影响和启发,也参与到民权运动中,他们认识到“狗与犹太人不得入内”的招牌是充满偏见和排外思想的美国社会一手炮制的。塞默尔·利沃夫的女儿梅丽把革命的火焰烧到了他们原本田园般安宁的家中。塞默尔·利沃夫如梦初醒,他逐渐认识到犹太移民一直面临着被同化、边缘化、异化的危机。作为生活在夹缝中的他们,无论多想努力淡化自己的犹太身份,得到主流文化的肯定,但最终还是要面临更多的挫折和困境。②从家庭经历而言:塞莫尔·利沃夫淡化了时间和历史的界限,赋予自己以创始人的优越感和权力,创造了一个无阶级、无种族区别,宁静、和谐、能和外部世界相抗衡的田园家庭。然而“瘟疫四起的美国渗入瑞典佬的城堡,传染了每一个人。女儿的炸弹将他拉出向往许久的美国田园,抛入充满敌意的一方”。利沃夫的家开始破碎,心爱的女儿成了逃犯,妻子多恩也对房子深恶痛绝。多恩对利沃夫大声喊道:“好吧,瞧瞧我现在落到什么地步!在疯人院!”塞默尔·利沃夫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人都弃他而去,他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与痛苦中,所谓的美国梦只能是雾里看花的虚幻,它们终将陷入毫无根基的虚空。残忍的事实把塞默尔·利沃夫这个备受瞩目的“美国梦”实践者,这个田园牧歌的主角拉回到现实里。至此,他精心编织的美国梦土崩瓦解了。

二、犹太移民身上根深蒂固的犹太性

犹太文化传统是犹太移民的文化根源,然而,在他们长达一个世纪的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犹太祖先的文化传统逐渐淡化和稀薄,甚至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精神和信仰,而种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却总是将他们置于纷繁交错的文化冲突之中。《美国牧歌》中的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作为一个犹太人,想努力摆脱自己的犹太身份,一步步融入美国这个主流社会。瑞典佬表面上实现了“美国化”,成功之处在于他同时是非典型犹太人和典型的美国偶像,可见利沃夫凭借个人强壮的体质,排除了种族、宗教和政治等因素融入到美国;他继承了父业,过着富足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娶了非犹太人、美丽的新泽西小姐多恩为妻;他拥有旧里姆洛克的石头房,过着田园般的生活……然而无论他多么成功,他也无法改变他身为犹太人的事实,也不能完全摆脱犹太文化传统的影响。安吉拉·戴卫斯作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共产党员、教授、积极的革命者,充当了塞默尔的指导,唤醒了利沃夫沉睡已久的“犹太性”,使他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生活,并且在他女儿炸毁当地邮局以后,开始怀疑当局政府。塞默尔在幻觉中和安吉拉有过几次贴心的交流,如果没有这些虚幻的谈话,塞默尔也就不可能理解他女儿的行为和动机,以及所谓的美国梦最终消逝的原因。“我想,是时候了,我们大家应该开始给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一些教训了。”“……是啊,瑞典佬哭道,是时候了,在美利坚合众国来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犹太性是犹太移民身上根深蒂固的特色,犹太性始终是利沃夫的底色。

综上所述,无论从其美国梦的虚幻性,还是其根深蒂固的犹太性,《美国牧歌》中的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必然经历的是一场美国噩梦。这也表明了犹太人在战后的美国并非栖居于新的“应许之地”,而是置身于一片现代荒原。

参考文献:

[1]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D].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菲利普·罗斯著,罗小云译.美国牧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4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此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反叛”还是“妥协”——对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WX310。

犹太裔美国人 第3篇

受托于危乱之中

1889年,林道志生于浙江黄岩,成年后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做工。上世纪30年代战事纷乱,全家经济仅靠林道志与其长子艰难维持。在读了几册化学方面的书籍以后,他在自家办起了生产肥皂和复写纸的手工作坊,然后拿着做生意赚的钱,办起一座私立小学——“慕义学校”,免费招收贫困百姓家的孩子入学。

正是那一时期,希特勒决意灭杀犹太种族,很多国家怕惹祸上身,不许犹太人入境,而上海却成了犹太人求生的“诺亚方舟”。当时提篮桥地区一下涌入两万多名前来避难的犹太人,林道志的学校也接收了一些犹太孩子。其间,犹太人卡尔·安格尔(Carl Anger)同他不断接触,两人遂成知心好友。林得知卡尔曾在德国任校长,于是请他到慕义学校任教。

1943年前后,一部分犹太人开始撤离上海,卡尔·安格尔校长也在其中。临走前,卡尔无奈地将2000余册重要的英文、德文、希伯来文书籍,包括一些珍贵的宗教书籍全部寄存在林家。卡尔拜托林先生:“请好好保存这些图书,我会回来取的!”

林道志看到,书上多有编号,很多盖有“保罗中学”图章。这些珍贵的藏书,大多是布面烫金精装,有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有《圣经》故事,也有印刷精美的彩色童话绘本,有些画册中人物、动物的肢体甚至可以活动,制作十分巧妙。

就在犹太难民撤离不久,林道志带着全家逃往家乡浙江黄岩。他们来不及带太多行李,却雇佣了10名挑夫,用一个个大箩筐挑走了所有的书。

奇迹!不可思议的奇迹!

去黄岩要走水路。上船前,书一度被日本人扣下。林家人告诉对方这是犹太教会的书,终于过关。

在水上,小舢板上挤靠着林道志和他的全家老小,中间还摆放着装有2000多册书籍的几个箩筐。林道志担心小船超重倾覆,或书被大雨淋湿浇坏,他不断用油布等物加盖那些大箩筐。忽然,有汽船“嘟嘟”的引擎声传来,他寻声望去,只见后面一艘强盗的小汽轮全速追来。强盗船步步逼近,书被抢只是时间问题。林道志近乎绝望,情急之中,他拉着船长,拼命喊道:“撑帆!撑帆!”

但船老大不肯,“你看这河上哪里有风,桅杆上的绳子、小旗子都纹丝不动。”林道志固执地说:“咳,你升嘛,帆升上去,风就会来的。”

船老大拗不过他,在无风的晴天扯起了满帆。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扬帆的瞬间,水面上狂风大作,小舢板终于逃出了盗匪的视线。

此后,这批书跟着林道志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上海提篮桥家里的一个亭子间里。1966年夏,这批书再次险遭不测。那天下午,红卫兵破窗而入。厢房、卧室、客堂间,被一一扫荡,最后,他们的脚步停在了神秘的亭子间。

亭子间里的书没有躲过他们的眼睛。这些大都泛黄、发脆的外文洋书被视作“淫秽黄色书”、“大毒草”。书被拉到门外的一处空地上。红卫兵挖了一大一小两个坑,准备将书扔进去焚烧。一旁的小儿子林尚义已近乎绝望。

然而,奇迹再次出现: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点。雨越下越大,红卫兵无奈地改变原定计划。他们将书运回房间,贴上封条,抛下一句:“过几天再来!”然后匆匆离去。

第二天,年届耄耋的林道志匆忙奔赴宗教局。他反复解释,这批书绝不是“大毒草”,“这不是我的,是别人的”。宗教局下达了封存令。书被原封不动封存于亭子间。亭子间里的餐桌被搬出,林家为此在走道上吃了一年的饭,直至封条被允许拆封。

“幸亏这场大雨及时而至,这批藏书再逃一劫。真是命中注定,这些犹太人的书不该被夺走。”林道志的小儿媳、65岁的潘碌女士激动难平。

潘碌女士回忆说:“从我嫁到林家开始,就时常听我公公提起,那犹太人说会回来拿书,就一定会回来。”风雨几十年,林道志一家每天都在担忧这些书的安危,这样的担忧几乎成了林家三代人的心病,不知何时才能去除。

“我们一直在等你”

1981年2月,92岁的林道志在睡梦中辞世。大儿子早已去世,林道志希望小儿子林尚義继续寻找和等待书的主人,这是他的遗愿。

此后,林尚义奔走不停,却无功而返。2006年,林尚义突发疾病猝然离世。他的妻子潘碌和外甥孙礼德接过了接力棒。

林家二楼亭子间“书库”的秘密最终被某些外人得知。这批书装帧精美,凹凸印刷,封面还有烫金。“这可是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东西,堪称文物,值大钱了!”孙礼德说。有人曾怂恿孙礼德拿出一些书当古董卖掉。他闻听后深为震惊,“亏你想得出!”

2013年10月11日,林家人原本打算寻找一张过去的税单,在翻箱倒柜时,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早已泛黄发脆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写有林道志的亲笔:“关于犹太人的书的说明”。

历经几十年风雨变故,大约连林道志自己都忘了有这份材料,直至晚年,他也不曾向家人提起。信封上面清楚地写着,这位犹太校长名叫卡尔·安格尔,材料最后还有他的地址。大信封里有十几页纸和3个信封,里面有一封1947年9月卡尔先生写给林道志的信。这是一封用打字机打好的英文信,信中说:“我已回到故乡德国,现住在岳母的公寓里……食品供应不是很好,回乡的生活总算安定,也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信的末尾写道:“愿神祝福你和你的家庭,许你们富足。我很想得悉你们的消息。”信封里还有卡尔夫妇合影和一沓圣诞贺卡。

林家后人无比兴奋。潘碌说,那一刻,她流下了眼泪,觉得这些非常珍贵的外文书籍,离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潘碌和外甥写了一封信,找了两位在上海的德国留学生帮助他们译成德文,按照犹太校长留下的地址寄出去。信的抬头是“卡尔·安格尔先生或他的后人”,潘碌写道:“如果你还记得这一批书,请与上海的我们联系,我们一直在等你。”

令人颇感遗憾的是,一番苦苦等待之后,寄出的信又被退了回来。德国邮局告知“收信地址查无此人”。“应该是他们已经搬家了,毕竟好几十年过去了。”潘碌说。

就在这时,上海旧区改造步伐正在加快,林家三代几十年所居住的虹口区东长治路805弄45号也在搬迁之列。拆迁在即,装有2000余册图书的6个木制大书箱怎么办?

无可奈何之下,潘碌匆匆写信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求助。担任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6年的陈俭听到过许多犹太难民与上海的故事,但在收到潘碌的求助信时,他还是感到“被震了一下”。“这是我们遇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以往是犹太人找中国人,这次是中国人找犹太人。”

陈俭说,“有德国历史学者告诉我,犹太难民最感念的是,当年两万多人一下子涌入提篮桥,生活大受影响的当地居民,却自始至终没有对他们造成一起伤害。”以色列政府还把上海人救犹太人的事写进了小学课本。他们想让下一代犹太人永远记住,上海人对犹太人有救命之恩。

更令陈俭感动的,是林家信守诺言的执着。在陈俭看来,林道志有一种“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力量”。

很快,上海猶太难民纪念馆和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取得联系,并向其寻求帮助。

2014年春天,央视《等着我》栏目和德国电视台合作,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一批欧洲志愿者加入寻找卡尔先生的行列。6月中旬,潘碌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不久在德国北部什未林小镇,志愿者们找到了卡尔先生和他夫人宝拉·安格尔的合葬墓。令人遗憾的是,经反复调查得知,卡尔夫妇生前并没有子女。这让守护藏书70余载的林家难掩惆怅!

“这至少是一个安慰。至少对外公和妈妈有了一个交代。”林道志的外孙孙礼德语气里仍有抑不住的欣喜,他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这件事情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当时卡尔寄来的信里不是说他寄居在岳父家吗?说不定还有其他亲友,说不定还有新的线索。”孙礼德说,他们不甘心就此放弃,要继续寻找,“我们还是想把书亲手还给卡尔的后人!”

上一篇:稀土保护下一篇:农村电网建设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