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2024-07-26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精选10篇)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1篇

2015 年12 月14 日, 中共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党组召开中心组 (扩大) 学习会议, 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李纪恒在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由党组书记、会长马列主持。会上, 马书记结合个人参加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的情况, 谈了对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的体会和认识。他指出, 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对我省“十三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次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大会。省委李纪恒书记的报告实事求是、催人奋进, 重点围绕4 件大事、10 个方面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体现了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高度政治责任、强烈使命担当和服务为民情怀;《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谋篇布局, 提出了6 个方面的主要目标、29 条具体发展举措, 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大战略定位, 又体现了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内在要求, 为全省“十三五”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书记强调,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上来, 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到建材系统与省委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步同向;要结合建材实际, 认真履行职责职能, 把力量聚焦到重点难点上来, 着眼于云南建材跨越式发展, 科学谋划建材“十三五”,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把人心汇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激发行业和企业发展活力等方面下功夫, 把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建材章节作出新的贡献。

结合近期重点工作, 马书记要求:一是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力抓实抓好。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重点要学习贯彻好省委书记李纪恒重要讲话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 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将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与省建材行业协会党组“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相结合。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 把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深入查找推动行业工作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 从实研究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破解建材行业发展难题、推动全省建材行业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为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一个提振精气神、树立好做法、增强执行力、提高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能力的会议打牢基础。三是认真抓好年度考核各项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 进一步加强统筹、精心组织, 以年度工作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抓好2015 工作的总结收尾和2016年工作的谋划安排, 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本刊讯2 中共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党组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2016 年1 月13 日, 省建材协会党组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聚焦“三严三实”主题, 突出问题导向, 深入查摆问题, 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由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主持, 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谢鑫同志到会指导。

会上, 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对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动员, 通报了2014 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代表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并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分析。

在班子的对照检查中, 马书记代表班子深入查摆了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方面存在的11 个问题, 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执行纪律、责任担当等5 个方面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4 个方面、14 项具体的整改措施。党组班子成员按要求分别进行个人对照检查, 并逐一开展了严肃认真的相互批评。

省委组织部谢鑫同志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认为省建材协会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贯彻了中央、省委要求, 会前征求意见广泛、谈心交心深入、查摆问题到位, 会中批评态度诚恳, 不兜圈子、不留面子, 体现“严”和“实”的精神, 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抓好下一步的专题教育中, 一是要尽快制定详实的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二是要督促指导好下属单位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三是要动真格、见行动, 抓好问题整改, 取得深入扎实的效果。

在会议总结时, 马书记就持续深入推进专题教育及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打牢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二是要进一步严守党规党纪, 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真正让权力造福职工群众;三是要进一步推进整改落实,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 进行再梳理, 完善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 做到整改目标、内容、标准、时限四明确, 防止问题悬空、整改不实;四是要统筹好各方面工作, 特别要深入落实好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把省委的安排部署、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行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 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本刊讯3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讲报告会

2015 年12 月15 日,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张瑞才同志应邀作专题宣讲。省建材行业协会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全程听取报告。

省建材行业协会党组班子成员法玉宾、缪沾、张万春、朱郁, 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及全体干部职工共60 余人聆听了辅导报告。受协会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委托, 党组成员、 副会长缪沾同志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 张瑞才同志首先以认清中国经济新常态为切入点,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诠释了如何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 尤其是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深入解读;接着理论联系实际, 对树立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最后对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精彩的宣讲赢得了与会同志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总结讲话时, 缪沾同志要求, 建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按照省建材行业协会党组马列书记在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干部职工大会上提出的三点具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贯彻落实云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确定的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 与贯彻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有机结合, 科学谋划云南建材“十三五”发展;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 毫不放松的抓好当前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 全力冲刺, 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和“十二五”圆满收官, 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本刊讯4 云南省建材行业水泥化学分析工技能大赛决赛在昆明举行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 拓展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人才工程的载体和平台, 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由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 云南省建材行业工会、云南省硅酸盐学会承办的云南省第十二轮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建材行业水泥化学分析工技能大赛决赛于1 月11 日至15 日在昆明成功举行。

本次大赛通过前期赛前宣传、动员工作, 9月下旬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初赛, 共有昆明、玉溪、曲靖等9 个州市, 近300 名一线职工参加了初赛, 经过历时近4 个月的角逐, 有37 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到本次大赛决赛。

2016 年1 月11 日上午, 在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举行开幕式, 拉开了决赛序幕。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杨卫忠、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张泽斌、省总工会技协办主任雷鸣到场对大赛的举行表示祝贺, 受建材工业行业协会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委托, 协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缪沾出席开幕式, 对决赛的组织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要求工作人员遵守相关规定, 确保公平公正, 参赛企业代表做了开赛发言, 参赛选手代表进行了宣誓。

进入决赛的选手先参加了笔试竞赛, 随后, 按照抽签顺序开始进行实际操作竞赛。经过5 天紧张而激烈的比赛, 参赛选手体验到了高水平的技能较量。同时, 也为我省各水泥企业化学分析工提供了技能交流的平台, 通过沟通学习, 取长补短, 交流技术, 增进了友谊。

本次大赛的第一名将获“技术状元”的称号, 第2~10 名将获“技术能手”的称号。

本刊讯5 云南省开展建筑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建筑玻璃是重要的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材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玻璃成型及加工工艺不断创新, 建筑玻璃的功能已不再仅仅是满足采光要求, 而是具有能调节光线、保温隔热、安全 (防弹、防盗、防火、防辐射、防电磁波干扰) 、艺术装饰等特性, 建筑玻璃品种也从普通玻璃发展到夹层、钢化、离子交换、釉面装饰、化学热分解及阴极溅射等新技术玻璃, 使玻璃在建筑中的用途不断扩大, 用量也迅速增加, 成为继水泥和钢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

2015 年4~7 月,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建筑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按照《建筑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有关规定, 重点对建筑用钢化玻璃、建筑用夹层玻璃、建筑用中空玻璃、建筑用平板玻璃等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和涉及安全的指标进行了抽查检验。

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第2篇

第一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这里面涉及到首先什么叫区域调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其中一个就是区域统筹发展,但是我觉得过去我们对区域统筹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在这些错误的认识指导下,设立一些体制、设立的一些政策、开展的一些工作会导致很多大家不愿意看到的问题。区域协调不是要求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总量都要达到平衡点。我们专门计算过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各个洲各个县GDP分布情况,后来发现中国GDP最高和最低差距根本不比美国、日本的大,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美国、日本经济不协调,因为他们人均GDP,他们人均收入差距很小。加州占全美国16%~17%的GDP,人均GDP只比最小一个洲多两倍多一点,所以区域协调或者缩小地区差距不应该是缩小各个省、区、市之间GDP总量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实行西部地区开发,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不是要把我们960万平方公里所有土地都要变成先进制造工业基地,不是这样的思想。

所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协调,主要是缩小人均GDP,人均收入,特别是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我们说要脱贫,现在大家注重的是地区脱贫,说我这个地区GDP要上去,但是实际上人要脱贫,如果树立这样一种理念的话会有不同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当中最主要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如果GDP上去了失业很多,大多数人生活在低保线以上,这就是国际上称的有增长无发展,虽然大家说发展是主题,发展是主线,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但是对发展含义还没有完全理解。

用均衡理念协调地区发展

那么怎么样来理解地区协调,我觉得有一个空间均衡理念,用这个原则引导我们产业布局,首先做到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协调。因为经济的分布与人的分布是密切相关的,过去农业社会时候耕地是人们的就业岗位,耕地遍地都是,是分散的,人跟着耕地走,为什么好多人生活在高山峻岭,因为那个地方有就业岗位,现在就业岗位是工业和服务业,而工业和服务业总要相对集中在一个地区,这样人口必然也要集中过来。引导经济上什么地方去,也就是引导我们经济布局,实际上也就在引导人口向何处聚集。我们过去不太重视人的问题,我们过去见物不见人,我们不考虑人在这个地方生活是不是舒适,一般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不太适合人口居住的地区,经济也不太适合于其他产业发展,我们现在有很多所谓老工业基地,资源型、枯竭性城市,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比如辽宁阜新有煤矿,现在煤矿枯竭怎么办?城市就要枯竭了,要建其他产业可能就不如沈阳、锦州,有资金肯定得先到条件好的地方。在这些地区开采资源可以,但是要形成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可能今后会很困难。但是今后我们要有几亿人口进入到经济密集的地区,要到城市居住。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空间协调思想,还是原封不动的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那可能今后我们要被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付出严重代价。中国经济确实是存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为什么人类没有感受到相应的社会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年因为灾害要付出很多很多代价。如果把这个钱用到其他地方,比如用于提高就业水平,用于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当地消费,提高社会福利等等人们就会感受到。

第二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空间要协调,我觉得主要是水,比如淮河以北地区集中全国40%多的人口,40%多的经济,经济和人口基本上比例是比较相当的,但是淮河以北只有全国19%的水资源,水与经济和人口矛盾非常大,但是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移动,但是资源的移动也不能过度,全国有400个城市缺水,有163个城市严重缺水,如果过度移动资源也会带来很多生态和环境的问题。经济人口要与生态环境在一定空间协调。城市病实际上也是经济和人口过于密集以后自然环境难以调解以后出现的,经济集中了人口肯定跟着集中到这个地方,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垃圾、污水也会集中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有一亿左右流动人口,绝大多数流向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经济总量占全国19%,我相信长三角今后还会提高在整个国家GDP当中比例,如果占到25%,相应的人口也会移过来,现在长三角大概有几千万流动人口。尽管有户籍制度限制,但实际上在市场条件下已经被冲破了,如果达到25%GDP,就要占4亿人口,每平方公里要4000人,这是密度非常高的布局。大家看到很多报告,很多城市在十几年以后在这些地区就没有任何空间了,所有土地都会变成高楼、厂房、工厂,这样时间长了以后会带来很多问题,而且生活质量也不会高,你要以人为本,你GDP增加了,当地老百姓是不是高兴,我觉得也未必,因为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活质量不高,时间长了可能人就走了,我也听说很多外商到东北一些地方去,一看寒冷天气马上就走了,他们说这地方不适合人长期居住,更不适合工业更多布局在这里。像市场经济条件下外商他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不会考虑空间怎么样,有没有绿色空间,企业也如此,但是政府如果也不考虑这种增长就会带来问题。

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生态效益原则,过去我们不太考虑自然问题,发展经济不太考虑自然的感受,主要强调人定胜天。科学的发展观要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友好的发展。我理解这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多一点和平相处,少一点斗争就行。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因为我国资源短缺非常严重。最近世界银行今年报告有很多生态脆弱地区,我们国家占很大比重。再象现在这种发展方式发展下去,我们基本思路就是这个地区落后了,我就要加强这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去开垦这个地方自然资源,给这里搞各种各样村村通。我觉得强调科学的发展观要从过去那种迫使自然与我们人类与我们经济相适应这样一种思路,改变成在尽可能不破坏或者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破坏的条件下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比如我听过这样例子,一个县在搞防洪,大概用3个亿资金,防洪目的有两个乡大概有几千人口,花3个亿,县委书记说如果给我一个亿我让这两个乡搬出来,而且当时防洪很紧急,装沙袋已经来不及,干脆把白面放进去,我就不明白到底抗洪是什么目的,保护庄稼,用磨好面去救庄稼。这就是过去思路下一种愚公移山精神,这种精神很可嘉,但是这种思路非常可怕。

再比如现在大家争论重复建设问题,钢铁多了还是少了,但是我觉得在加入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经济融合越来越强烈情况下,很难再用一个行业国内需求和国内供给来判断到底多了还是少了。因为多了可以出口,但是我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中国的水资源可以承受的话,我把全世界钢铁工业都搬到中国来,我为全世界生产钢铁,作为全钢铁工厂。但是,全国从整体上看,即使你水总量是平衡的,但是在一个局部的地区可能就不平衡。我们一个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大概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但这个地区是严重缺水地区。比如汽车在北京布局汽车现在肯定有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是建立在对水这种宝贵资源没有充分估量生态损失情况下实现的。北京缺水然后从别的地方引水,现在正在解决2008年之前缺水问题,要花几十个亿,中央政府现在拿7个亿,地方政府拿7个亿,如果搞100万辆汽车项目,相关人口大概得有二、三十万人过来,即使汽车本身不耗水,但是生产汽车这么多人要耗水,采地下深水这是上万年形成的,据说形成1厘米大概1万年,现在计算水成本时候只算打个井水,投入多少资金,但是水1万年形成生态成本没有人计算,包括如果塌陷以后这个所带来生态破坏的损失。所以讨论地区引导经济布局,必须要有一个生态效益,因为在我们这种国家里,再这样发展下去不可持续。据说上海在限制高楼,因为地面在塌陷,我们很多地区出现这种问题了,当然有一些是资源采空了以后。如果经济布局不考虑这样一些因素今后可能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经济布局要因地制宜

第三引导经济布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上面两个基本原则基础之上我觉得引导经济布局要因地制宜,要通过区域的规划实行差别化、有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政策,通过总体规划增强国家对地区发展的空间指导和约束,把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放在重要位置上。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这样问题,但是这次十六届三中全会终于把大家思路引导区域上,现在很多这样问题不能再用过去传统眼光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来衡量所能够解决的。

总的想法我觉得就是在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之上,东、中、西,这种划分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太粗了,我搞中长期规划,或者写这个地区今后怎么发展,那个地区怎么发展,东部地区能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什么西部地区不能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候,写到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回顾过去我们几个五年计划,包括中央文件写到这个区域时候基本都对,这是我一点非常切身体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我们东西太粗没有落实到空间,三大地带已经进一步但是远远不够。所以我们想大体按照这个地区的经济和自然的条件来划分一些功能,但是这比较学术了,最后形成政策和规划时候不一定这么叫,大概分成这样几类:

第一类重点开发区,这些必须具备经济发展一些基本条件和适合于人居住条件,适合于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讲以人为本不能把人都引导到高山峻岭、隔壁荒滩上去。能够加大集中投入,现在我们投入方式还是按照过去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安排,这个行业给点,那个行业给点,但是到下面时候所有的行业都汇集到一个地区的时候,可能很多对这个行业投资不一定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定时期,重点开发、重点发展这样几个区域的话,我想会很快形成增长期。大家回顾一下深圳为什么能够起来,因为那个时候资金集中投入很快起来了,西部开发没有做到这一点,资金在12个省、区、市分散投入,按照各个行业投入的。

第二类地区开发密度比较高的地区,要限制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十几年以后连地都没有了,还能让他继续搞大规模开发区,现在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办事,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这些企业不会到这些地区去。当然有些地区也要有分工,现在大家还没有形成共识,或者说有点偏,十六大提出有新兴工业化道路,要在2020年实现工业化,很多地区片面的或者错误的理解这样一些目标,从新提出这个地区在本地区实现工业化一些口号和做法。我个人看比如像北京、上海这种地方我们服务业非常滞后,如果北京、上海都不发展服务业,中国经济永远跟着别人走,只是在加工行业一小块挣钱。我看过一个材料,我们生产一个玩具只能挣1个多美分,卖的时候卖10美分,绝大多数附加值不在咱们这,附加值更多在服务业,最有条件发展服务业地区如果追求搞多少多少工业,把工业产值搞上去的话,中国服务业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第三类地区像生态脆弱地区,天然林和水资源保护区要限制开发活动,比如香格里拉最美丽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么多年牧业开发已经导致生态退化,在这些地区我们现在做到退耕还林,但是今后可能还要做到退人还林,对象洪水频发地区不仅加强工程性措施,而且要做到人退水进。因为我们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洪水也是水,如果都排到大海里去,回头再挖地下水,这何必呢,保留一点洪水,洪水实质问题是人与水斗争一种结果,才出现洪水,本来水是很好东西,为什么叫洪水,因为破坏你了所以你叫洪水,对水的建设也要转变一些思路。

第四类地区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

第五贫困地区,要从地区脱贫转向人口脱贫。另外对一些以资源开发为主地区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是不是哪个地方有资源就一定要建一个城市呢,可能不应该这样考虑,过去我们这种失败例子非常多。

中国水泥产业战略布局初探 第3篇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我国现有主要建材产品中水泥产值比例占50%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 属于资源依赖性强、资金密集度高的产业, 一旦生产布局失误, 很难转产。因此, 对中国水泥产业布局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1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的演变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 不同的区域又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即使在同一地区, 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 因而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形态。从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 是我国水泥产业布局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它反映出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动态变化的特征。

解放前的我国水泥工业布局多以城市为重心, 例如唐山启新水泥厂、哈尔滨水泥厂、济南水泥厂、广州水泥厂、重庆水泥厂、上海水泥厂、华新 (黄石) 水泥厂等几个老厂都位于工业重点城市, 建设在城市范围内。

解放后, 从“一五”至“七五” (1953~1990) 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 大中型旋窑企业强调的是均衡布局;即每省至少有一个大中型旋窑厂。国有企业的水泥主要由国家调拨, 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 矿点选择一般在铁路沿线找矿, 以便工厂专用线接轨, 故工厂多靠近石灰石矿山。这一时期建设的大多数水泥企业, 基本呈现出“点轴布局”模式。

90年代初,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逐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水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市场的导向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同时, 水泥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们逐渐认识到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和水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全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 拉动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增长, 到“十五”中期已形成“网络布局”的架构雏形。

2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现状

水泥工业属于“遍在型”的产业, 这是由石灰石资源的遍在分布及水泥产品属性所决定的。2000年以来,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截止到2007年底, 全国水泥总产量已达到13.5亿吨,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达到55%。目前, 我国重点消费城市周边均布局有大型水泥企业或现代化水泥生产基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水泥产业正逐步向次一级的消费中心或农村市场延伸, 初步形成了主次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但在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 也隐含着不容忽视的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

2.1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的中西部之间差距明显拉大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大体上呈东快西慢、北快南慢的格局。目前, 华东地区的浙江省已基本淘汰立窑等落后产能;而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贵州省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均不足20%;中南地区尽管近两年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加快,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2.2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种低层次上严重趋同, 直接损害规模经济

在过去的水泥短缺时期, 国家鼓励全民办建材, 使立窑水泥遍地开花, 造成了现在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压力。而现在市场需求旺盛、基础设施建设高潮时期, 对于一些地区一哄而上、不分大小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 也必将在未来成为高污染、高能耗的水泥行业的另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一些地区, 水泥重复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价格竞争激烈, 直接损害整体经济的规模效益。

2.1 局部市场过度投资, 长期导致水泥产能过剩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投资的拉动下, 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水泥市场看好, 水泥价格一路上扬, 极大地刺激了对水泥项目的投资热情。少数企业家由于对水泥行业缺乏认识, 不理解资源条件对水泥生产的重要性, 在资源条件、配套设施尚不落实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水泥项目,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这种围绕局部市场过度投资布局的做法, 也导致局部地区水泥产能长期严重过剩, 将会对局部地区的市场秩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条件分析

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石灰石资源, 这就要求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生产工厂, 就地生产水泥最终产品以降低水泥生产成本;但是由于水泥产品属于短腿产品, 销售半径有限,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靠近市场。矿山资源分布与市场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由于客观上存在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中国水泥产业布局不均衡性。

3.1 水泥生产用资源情况

石灰石资源是水泥工业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除上海、香港、澳门外, 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绝大多数省市区均有发展水泥工业的资源条件。截止2007年底止, 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约七八千处, 全国保有储量的水泥石灰岩矿产地1224处。保有储量广泛分布于除上海市外的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陕西省保有储量49亿t, 为全国之冠;其余依次为安徽、广西、四川3省。

从小范围上看, 我国水泥工业布局的资源指向是十分明显的, 一般水泥项目在厂址选择上都倾向于靠近矿山。靠近资源地布局将大幅度减少工厂的物流总量, 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位于华东腹地的安徽省是我国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泥产区之一, 我国水泥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厂就位于安徽省;广东省英德市石灰石资源丰富, 该市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国内其它地区的水泥工业发展也无不与石灰石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

3.2 水泥销售市场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布局是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前提的, 通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发展的关联性强, 特别是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 各地区水泥销售市场情况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华北市场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水泥市场, 水泥需求量占全国12%。“十五”期间除内蒙古, 其他4省市市场需求动力表现不足。2006年市场回暖, 该区域的水泥价格有所提升。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科学发展试验区、南堡油田以及整个环渤海经济区的开发都处于前期的建设和规划之中, 经济建设加速将带动水泥市场升温。华北是我国潜在最具成长性的水泥市场。可以说, 是“十一五”甚至是“十二五”期间最看好的水泥销售市场。

东北市场虽然规模较小, 仅占到全国6%, 但是东北地区具有高度的产业集群, 重化工业基础雄厚, 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高度重视, 该区域市场已经启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将东北地区等跨省区的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层次的规划, 列入“政策关照区”, 2008年东三省经济进一步增长, 带动水泥市场发展。

华东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快于全国, 是中国最大的水泥消费区, 占全国40%。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在“十五”期间是全国水泥市场的火车头。但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完成, 该区域需求逐渐减弱, 市场发出回落信号。尤其长三角, 面对市场巨大压力, 本地供需关系失衡。随着政府相应调控措施的出台, 华东地区产能过剩的状态正处于逐步被消化的过程, 市场在进入恢复的过程。

中南市场是全国第二大水泥消费区, 水泥消费量占全国的26%。河南水泥需求增速连续4年冲高, 2007年水泥产量增速为全国第三。河南北部产能已经过剩。广东从“浙江现象”中吸取教训, 放缓新增产能的速度, 市场消化了前两年集中释放的产能, 供需逐步平衡;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进一步建设, 拉动广东、广西两省水泥市场:广西依靠资源、运输优势, 面对两个市场——本地区和珠三角, 水泥投资、建设正在加速。

西南市场是全国利润最好的市场, 该地区全国性企业只有华新一家, 而且产能有限, 拉法基作为“新进入者”, 已在西南地区成为事实上的引领者, 它在稳定并提升“市场价格”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西南地区的云南市场利润丰厚, 2006年达到9.67%, 其他地区也处在上升通道, 已成为投资者的热土。

西北地区水泥需求旺盛。2008年1~8月, 西北地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372.74亿元, 同比增长35.1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4%;其中宁夏地区因宁东基地建设、50周年大庆配套工程等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1.1%。政策支持下, 区域投资有保障, 在全国投资增速下滑的形势下优势明显。

4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总体思路

从我国目前资源分布及市场情况来看, 作者认为,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应遵循以下几点:

(1) 由于客观上存在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平衡性, 矿山资源分布与市场分布的不对称性, 在生产力配置上我国水泥产业不可能做到“均衡布局”, 因此, 只能因地制宜, 该重则重, 该轻则轻。

(2) 从目前的资源和市场情况看, “大分散、小集中”网络式布局模式仍是我国水泥产业长期的发展趋势。所谓“大分散”, 就是从资源和市场情况来看, 水泥产业布局是全国的、分散的;所谓“小集中”, 就是从局部看, 水泥资源和市场又是相对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3) 从水泥产业的特点出发, 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熟料生产工厂, 在无资源、市场发达地区建粉磨站, 就地生产水泥最终产品, 降低水泥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运输成本, 使产品销售半径扩大,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是近来我国水泥工业值得肯定的产业布局方式。

从地区来看, 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水泥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 随着土地、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应严格控制产能的扩张, 以重点改造现有企业为主, 不再铺新摊子;中部地区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水泥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在满足本地区水泥需求的同时也可兼顾周边地区的需要, 应依托老企业扩建日产4000吨以上水泥熟料生产线, 尽快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西部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薄弱、需求旺盛, 应重点支持, 要以减少运输压力和满足本地区需求为原则, 发展建设日产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 促进西部地区水泥工业结构升级。

5 关于中国水泥产业布局的几点建议

中国水泥产业布局必须着眼于水泥工业的长远发展, 在坚决禁止建设任何落后工艺的水泥生产能力, 淘汰对环境污染大、资源破坏严重的小水泥厂的基础上, 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领行业发展全局, 充分发挥水泥工业的规模效应, 我们相信,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水泥投资热潮换来长久的经济收益,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鉴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后水泥投资项目主要由各省 (市、区) 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建议各省 (市、区) 投资主管部门对本省 (市、区) 范围内水泥市场需求变化态势做深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本区域范围内水泥工业产业布局发展规划, 用以指导和引导投资, 以确保本区域范围内水泥工业的合理布局。

(2) 建议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对各省 (市、区) 研究制定区域水泥工业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的指导, 并对重点区域的水泥工业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组织评估论证, 并做好跨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协调工作, 此外, 还应加强对各省 (市、区) 水泥投资项目核准程序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3) 建议广大水泥投资者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 高度重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并对每一个投资项目深入进行称得上科学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 纠正我国投资领域多年来形成的把可行性研究报告变成“可批性研究报告”的习惯做法, 使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真正回到科学、理性的发展轨道上来。

(4) 在对水泥行业进行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同时, 一定要坚持“有保有压”, 不搞“一刀切”。鼓励东部地区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中、西部地区建设新线则一定要保持在日产2000吨以上规模。

(5) 重点支持大型水泥企业。2007年, 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 重点支持60户大型水泥企业, 其中海螺等12家为全国重点企业, 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等48家为区域性重点企业。目前, 应重点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以使大企业集团真正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迅速提高其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法]J.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张维迎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毛林根.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4

[4].昃向祯.要重视水泥工业合理布局与合理规模[J].新世纪水泥导报, 2005.4

[5].曾学敏.水泥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R].中国水泥协会, 协会文件

[6].高长明.2005~2010年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预测[EB/OL].全国水泥情报网

[7].刘作毅等.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分析[J].中国水泥, 2005.2

[8].张人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要与时俱进[EB/OL].中国水泥网, 2005-01-04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4篇

攀枝花是中国钒钛之都,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同时,攀西与柴达木、包头也是我国三大资源富集、综合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攀西地区战略性资源开发是一项国家战略。近年来,攀枝花在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城市转型、产业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打造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调整的攀枝花样本。

转型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目前攀枝花在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产业结构畸形。攀枝花钢铁“一业独大”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严重滞后。2015年,攀枝花全部工业增加值661亿元,占GRP的7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7%;而服务业比重仅为25.2%,增长贡献率仅有18.3%。

——资源型特征明显。攀枝花工业面临的问题不在于重工业偏重,而在于加工深度不够,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2015年,攀枝花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采掘及黑色金属工业占56.3%,加上化工、电力,所占比重达到73.4%

——创新驱动力不足。与西部其他地区一样,攀枝花目前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资拉动,创新驱动的格局尚没有完全形成。

——矿区环境治理压力大。当前,攀枝花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有条件也有能力打造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全面转型的典范。

从发展阶段看,2015年,攀枝花人均GRP为12058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的门槛(人均GNI为12616美元)。从人均GRP看,攀枝花相当于工业化后期,但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仍停留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从城镇化阶段看,2015年攀枝花为64.74%,已进入城镇化中期的减速阶段,也已经进入了中级城市型社会。从城乡关系看,2015年攀枝花城乡收入差距为2.36,已经进入双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阶段。目前正在由资源型城市向“钒钛之都”“康养胜地” 转型,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

加快攀枝花在新时期的全面转型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攀枝花的二次创业和再工业化。攀枝花工业化并没有完成,需要再工业化。攀枝花的工业不单纯是升级的问题,还需要适度多元化,改变钢铁“一业独大”的局面。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与企业规模呈U形关系,要充分发挥中小型专业化的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

——走出老工业基地调整“就工业论工业”的误区,树立“以全面转型促全面振兴”的理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对攀枝花而言,要实现大转型就需要服务业大发展,产业融合存在不同的层次,市域、区县、园区存在产业融合的问题,乡镇和村庄也存在产业融合的问题。

——按照链式发展、集群化的思路,培育一批规模大、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当前要重点培育钒钛产业、康养产业和生物产业三大主导优势产业链。一是钒钛产业链。钒钛具有添加剂的性质,钒钛产业不可能都在攀枝花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重点产业领域和环节。二是康养产业链。要解决交通问题,重塑地区形象,要改变钢城的形象。三是生物产业链。包括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实现生物产业与康养产业的有机融合。四是要突破单纯城市转型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小康的视角,打造新农村建设的2.0版,加快推进乡村转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2.0版的过程中,要坚持强、富、美的思路,即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即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坚持全面小康的思路。要以“三统三共”为新村建设的准则,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品牌,共建共营、共营共享、共享共赢。

——加快推进攀枝花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民富型城市”转型。目前攀枝花仍是一个典型的生产型城市,2015年攀枝花人均GR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左右;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左右;攀枝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高7.4%。

因此,在推进转型中,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着力强化消费驱动力,促进攀枝花由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三省边缘地区的中心城市;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型的山地城镇化道路;城市建筑、风貌、颜色、景观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天人合一;建设一批生态型的特色小城镇。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5篇

在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领域中, 辽宁省最强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材料产业中的先进结构材料较强, 新能源产业的风电机组、核电设备及光伏设备有一定基础, 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有一定基础, 新一代信息产业中的软件略好,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分析不难看出, 领军企业拉动、品牌效应、技术人才、研发能力、产业集群、财税政策支持等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以领军企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辽宁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起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行业领军企业, 如机床、飞机、汽车、机车等行业中的一些企业。新材料行业中的鞍钢、本钢和忠旺铝材等具有一定知名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东软是我国软件行业的杰出代表。另外, 一些企业如沈阳远大、大起、大重等, 通过跨业经营, 发展迅速, 这些企业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辽宁多数企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与全国同类企业相比发展水平也大体相当。也就是说, 辽宁省这些行业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并未落后, 其中的若干企业能否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军或龙头企业, 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领军企业通常占据产业链两端 (即研发和销售) , 这两端都是价值链高端, 利润空间比较大, 竞争力也很强。因此, 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就要抓产业中的领军企业。领军企业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龙头企业, 面向终端市场提供完整功能产品或服务;二是核心企业, 为龙头企业提供某些关键零部件或关键服务。

辽宁省具备较好基础的领军企业 (主要是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 , 在规模、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品牌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领域都或多或少有纵向或横向联系。这些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所作为。

二、以品牌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主要是新产品, 因此在营销阶段品牌的培育更为重要, 只有建立起品牌, 企业的生产能力才能得到释放, 才能规模化生产。产品品牌形成后, 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的集群发展, 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容易扩大规模, 更能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1. 重视产品质量。

目前,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产品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如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盾构机, 新能源行业的风电机组等。这些产品虽然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还未能达到塑造一个品牌所需要的质量要求。不同的产业对产品质量的解读有所区别, 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产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有很高的要求;新材料行业则对材料本身功能有特殊的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产品的要求侧重于产品能否使工作更方便、更高效。因此, 必须根据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特点, 分别建立长期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 使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品牌产品的方向发展。

2. 重视产品售后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 人们对其价值认识并不明确, 售后服务就成了除产品成本以外唯一可见的价值。因此,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 将成为产品向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能源、高端装备产品要增加安装、定制、维护保养等服务环节;新一代信息产业产品要加强技术支持、培训、具体解决方案等环节;新材料、生物产业产品要进行实时地跟踪和反馈, 增加产品灵活性等。

3. 宣传品牌内在价值。

宣传内在价值就是向消费者推介品牌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底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将辽宁省众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产品塑造成品牌;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政府项目指定产品”的品牌战略联盟, 从而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潜移默化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内在价值进行宣传。

4. 培育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 应明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通过这些政策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即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加强内在价值的挖掘。其次, 政府应该针对新兴产业品牌的特殊性,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使“幼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摇篮中成长。

三、以研发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许多国家为寻找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突破口, 抢占未来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 都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持续加大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06届年会上宣布, 把美国GDP的3%投向研究和创新。为了发展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把研发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要务来抓, 并以直接和间接、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政策, 鼓励和支持研发活动。目前辽宁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到2%, 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低于3%。要发展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形成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 力争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一是通过政府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直接投入的力度, 建议将“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总额”和“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 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政府直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引导风投资金投入到研发、中试研究、产业化研究等环节。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一般由政府来做。对于绝大多数无力设立研发机构的中小企业, 政府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支持。一是依托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本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依托产业园区的不同产业集群建立服务于本集群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如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了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包括动作捕捉平台、音频采集平台等) , 用于大连动漫走廊内企业的研发;三是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若干既服务于本机构又能为企业研发提供支持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如可依托沈阳工业大学建设风电研发平台, 依托东北大学能源学院建设薄膜光伏研发平台, 依托锦州光伏产业基地和辽宁工学院建设多晶硅光伏研发平台, 依托沈阳金属研究所建设纳米材料和碳纤维材料研发平台, 依托东北大学建设先进陶瓷材料和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平台, 依托沈阳药科大学建设生物生化制药研发平台。必须承认,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成果多数掌握在发达国家, 我们的技术仍远远落后于国际前沿水平。近年来, 随着企业资金实力的不断增强, 辽宁省很多企业已经有能力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和引进国外研发团队, 或有能力委托国外研发机构为我研发。

四、以人才强省战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托技术发展起来的, 而技术的提供者是研发人才, 因此研发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 抓战略性新兴产业, 首先需要抓人才。教育系统担负着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的重任, 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学科交叉, 属于边缘学科, 目前还很少列入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设置, 如光伏发电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等专业学科, 还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专门人才, 特别是辽宁省院校, 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专业几乎没有设置。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征, 增加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课程设置, 如在强电专业下设置“风力发电技术”课程和学科, 在弱电专业下设置“光伏发电技术”课程和学科, 这些学科一方面可以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为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教育系统应该根据辽宁省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加强相关学科建设, 设置有关专业和研究机构, 开展关键产业技术的竞争前研究。在这方面, 省外大学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华北电力大学早在2006年就设置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每年招生30人, 为国内培养了不少风电技术专业人才。辽宁省的沈阳工业大学也在2010年刚刚新增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类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设立宜早不宜晚, 教育系统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制定省属院校专业的调整方案。此外, 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建设, 建议把每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教育经费增量的若干比例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建设方面。

辽宁省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双百工程”、“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博士后培养工程”、“科技企业家培养工程”、搭建国际国内人才合作交流平台等, 已经逐步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框架。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建议这些人才引进措施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 跟踪和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反馈信息, 调整完善相应细则, 满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人才需求。

五、以产业园区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产业, 而国际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集中布局”的空间结构, 国内外大量高新技术园区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这种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所以,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在适宜的地区建设产业园区, 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空间载体, 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 彼此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交易和非经济方面的联系都更加便利, 从而大量节约交易成本, 最大限度地利用规模经济, 发挥集聚效应。

为使这些园区真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积极招商引资, 引进项目, 促成产业集聚。

招商时要考虑产业链整体, 考虑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分工、协作, 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促使园区内的产业尽快形成集群。园区只有形成了分工合理、配套完整、协作灵活的产业群, 才能真正发挥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才能对区域外的企业有更大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园区要整合各方力量,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园区或基地的建设不应只关注生产企业, 还应联合教育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服务等各方力量。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应考虑靠近教育、科研资源集中的地区。园区还要恰当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吸引科研机构及中介、金融等服务机构进入园区。此外, 园区内企业也要加大与园区外科研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开发出适用、有市场前途、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3. 理顺风险投资渠道和退出机制。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科技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风险投资体制。不可过分依赖政府资金, 要广泛吸引海内外和社会资金, 形成国内外风险投资共舞的局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快建立各种风险投资机构, 完善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 并采取有效的退出机制。

4. 建立规范、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行政行为, 建设服务型政府, 提高行政效率。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架构, 适当向以人为本、以事为本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要使园区的管理体制适应园区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而构筑起良好的软环境。

5. 建立和完善各种专业化服务体系。

新兴产业园区应发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力发展服务于创新和产业化的中介机构,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服务机构, 努力构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6. 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应从文化层面为园区提供深厚的积淀,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冒险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诚信、尊重知识、遵守创新游戏规则的理念。要加大宣传教育, 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 营造适合园区长远发展的创新文化。

六、以财税政策优势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 “洼地效应”就是利用比较优势, 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 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汇聚、流动, 弥补本地资源结构上的缺陷, 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简单地说, 即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 环境质量更高, 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创新形态和创新阶段。因此, 应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 形成具有差别性、动态性的政策支持体系。

1. 直接财政扶持政策。

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可对率先进入该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直接的研发投入扶持, 依托其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并进行产业化;依托若干重点实验室, 集中力量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进行投入市场前研究, 提高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对重大装备产品的首台进行政府采购或补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对可应用于公共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行政府采购, 如节能工程、节能产品等惠民工程;结合现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辽宁产业特点, 支持若干院所加强学科建设或建立新学科和新专业, 谋求未来竞争力。

2. 间接财政扶持政策。

建立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省财政出资各相关部门配合并吸引社会资金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重点向本省注册的创业期中小企业投资;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金, 用于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等。

3. 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整合。

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财政政策体系,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的统筹调控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也应该适应新兴产业不同的创新形态和创新阶段, 进行组合应用。

4. 政策工具整合。

可查的辽宁省涉企财政政策中, 关于税收优惠的有10项,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7项, 关于技改的有9项。其中, 技改类的财政政策包括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技术贴息资金、“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园区产业项目贴息、科技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专利技术转化资金、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等9项。这些政策体系比较分散, 无法形成政策合力。因此, 建议对各种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 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技术领域产业协调支持, 重点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范围, 建议以2009年为基数,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上缴地方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 省财政可考虑一定程度的优惠返还。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一定所得税优惠。建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包括研发、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

5. 金融政策。

对于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银行信贷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贷款优先提供担保。鼓励并支持申请中小企业发集合债。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必将在辽宁省“十二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形成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由六个环节构成:一是以领军企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以品牌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以研发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以人才强省战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五是以产业园区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六是以财税政策优势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重庆市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6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未来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 并将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该产业将以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前提, 其主导技术、产品及市场在经历一个不断成熟和升级的过程后, 最终将在产品、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方面, 替代和置换传统产业。

周旭称, 近几年, 重庆相继启动实施了风力发电装备、节能环保汽车、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半导体照明等2 4个重大科技专项, 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都代表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

同时, 围绕产业的发展, 重庆组建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仪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 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7篇

一、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布局规划

(一)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提出“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五大旅游特色、六大旅游品牌、八大旅游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总体旅游框架,成功吸引了国内外旅游人群,尤其是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旅游人员,来桂旅游人数稳步提升。据统计,占广西GDP的7.5%,其中国内旅游人数9687.41万人次,共收入1910亿元,接待国外旅游者201.02万人次,共14.6亿元。自2014年以来,我国全国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相比增长了10%,广西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增比了11%左右。广西预计在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66万亿元。

(二)广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广西旅游产品开发过度依赖有形资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传统旅游开发过程中固有的观念,导致旅游产品的开发过度依赖文物古迹、自然山水等。传统旅游开发观念对广西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带来严重的制约,在此观念下,广西旅游产品开发过度依赖现有有形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山水自然资源,在旅游规划开发进程中缺乏创意性、创新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的单一性和过度依赖性,旅游产品呈现点状分布,未形成集群效应。

2、旅游产品的种类局限于现有资源的形态

传统旅游产品的开发通常基于现有资源的形态,设计规划旅游产品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营销规划,传统原材料工业的产销流程通常是根据客源地距离进行市场划分,而广西旅游产业则采取了此种模式,进行旅游市场的一级、二级以及三级市场的划分。但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品则是基于对市场的深度分析和精确定位,而非局限于现有资源的形态,以深圳华侨城集团开发的“锦绣中华”为例,则是将中国民俗村、欢乐谷等旅游产品进行有机的整合,精确抓住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定位。

3、“市场即是资源”的旅游产业观念浅薄

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对市场的分析和定位,换言之,市场是确定旅游产品和市场的试金石。对于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即是资源”的观念淡薄,致使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模式单一、旅游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旅游市场分级不清,分级不科学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广西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

“重景点开发,轻要素配套”成为我国多个省市旅游开发进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在广西旅游产业布局过程中同样存在。在广西旅游产业布局中,相关吃、住、行以及娱乐等要素在偏远城镇景区中不完善,景点交通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尤其是是在旅游旺季,滞留游客较多,不但对旅游产品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旅游安全问题带来较大的隐患。从旅游商品角度分析,广西旅游产业布局过程中轻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现有旅游产品在包装、质量以及营销等方面问题突出,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和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此推动旅游产业布局的科学性。

5、综合性旅游产业平台缺乏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需求的增加,旅游客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游人群从传统的走马观花、车马劳顿式的旅游方式转向个性化、新鲜化以及体验式的旅游方式。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传统单一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旅游产业综合化、集聚化、城镇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吸引旅游人群,扩大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综合性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应运而生,并不断被旅游市场认可。以河北秦皇岛市为例,其规划建设了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成为河北省旅游市场中综合性旅游产业平台的发展亮点。

(三)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新形势下,广西更具旅游市场的变革,立足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交通状况以及发展规划等情况,提出了“四区一带一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也即是以桂林市为广西旅游产业的龙头,以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防城港为旅游带,带动包括桂北旅游经济区、桂南旅游区、桂东旅游区以及桂西旅游区四个旅游经济区的发展。桂南、桂北、桂东、桂西四个旅游区在交通方面优势会不,通过旅游环线的衔接,能够形成突出的旅游网线,从而为构建广西旅游系统提供支撑。在桂北旅游经济区内形成了“主副两中心,大小两环线”的旅游布局,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柳州市为副中心,形成“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一段黄金旅游带、一江两路以及东西南北四环线”的综合旅游布局;在桂南旅游经济区则形成了“一个金三角,两大旅游线”的旅游布局,其中以南宁、北海和防城港为金三角,构建环北部湾滨海边境旅游线和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两大旅游线路;在桂东旅游经济区内,形成了“一轴、两城、三条线”的扇形旅游区;在桂西旅游经济区则形成了“两横一纵”的旅游格局。一带和一龙头则是针对桂林市的旅游带头和外溢效应,带动广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具体旅游产业布局地点和线路如下表1所示。

二、基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关系旅游产业均衡机制预测

(一)广西旅游产业发展中整体与局部利益间的“囚徒困境”

以2007年为例,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总支出达到7770.5亿元,旅游产业收入高达10956.5亿元,同比增长22.6%,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广西作为我国旅游产业大省,其旅游市场受客源地经济、自然状况、旅游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导致旅游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在旅游市场供需问题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存在“囚徒困境”,并直接影响着广西旅游产业布局的规划和发展。

广西旅游区域中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区域靠吸引城市人口作为主要消费人群,带动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而从业人员过度依赖旅游产业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区域旅游市场竞争过程中旅游产品的价格并不具有突出的差异性,旅游产品和资源出现同质化问题,从而严重制约着广西旅游产业布局,导致旅游市场价格战的发生,这也是“囚徒困境”存在的必要条件。

由于旅游市场上局部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博弈,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布局。从博弈论的角度着手,参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并根据这一目标选择竞争策略。在旅游产品和资源同质化问题上,假设A和B两个旅游地区存在同价同质的旅游产品,原本两个旅游市场均采取高价销售的策略,但在旅游市场进入淡季过程中,市场萎缩,为争取旅游消费人群,两个旅游区域可能采取不用的策略,若维持原价,两个区域都只能获取1000的效用水平,而如果A单方降价以此吸引更多的客源,则可获得1500的效用水平,而B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只能获取400的效用水平,但在A、B双方均采取降价策略,其各自可能获取700的效用水平,其效用矩阵如下图所示。

从纳什均衡的角度分析,A、B两个旅游区域在完全信息博弈中,无论各方采取何种竞争策略,降价都是双方最优选取的竞争方案,但这一竞争方案却无法获取整体旅游市场利益最大化,也即是达不到帕累托最优。但即使双方在博弈开始前形成“价格同盟”,双方也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恪守“盟约”,这也即是“囚徒博弈”的本质所在。而对于广西旅游市场而言,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单一化等问题的存在是制约产业整体布局规划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分析广西自治区内旅游市场的格局以及同全国旅游市场,尤其是相邻省份旅游市场的竞争,综合分析广西自治区内不同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等不均衡性,并将其纳入到旅游产业布局规划中的考虑因素,将有助于提高广西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不同旅游区域利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从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EPT模式,也即是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种是TPE模式,也即是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EPT发展模式依赖于旅游内生需求的发展,是借助国民旅游需求的增加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中欧洲和日本的旅游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EPT模式;而TPE发展模式则是建立在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前提下,借助旅游市场的发展,吸引投资、消费人群等等,从而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策略

基于上文对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博弈等角度,基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旅游产业发展高度,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转变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加深“市场即资源”的理念,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指导精神,转变传统发展布局观念,从全身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树立“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并以“旅游产业创千亿元”的发展目标为指引,凝聚共识,集聚力量,重点解决影响广西旅游产业布局和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创新旅游发展机制,构建广西旅游产业的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交通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的发展机制,将旅游产业放在全省支柱性产业发展高度,推动旅游产业的跨越性发展。

(二)完善旅游产业政策,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从全国旅游市场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政府主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也即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以及保障措施的实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广西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过程中,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需要着眼全局,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组织、结构以及布局和技术支持政策。同时从行政服务的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旅游行业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构建,推动旅游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同时促进广西旅游产业布局的科学性。

(三)转变旅游经济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旅游产业中各个行业部门、经济成分、各环节等的构成比例共同构成了旅游经济结构,因此,在进行旅游产业布局过程中,广西应从出发,就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地区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行优化布局,从把握旅游经济发展与运行的内在规律出发,在旅游产业布局中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和透明化。通过旅游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旅游资源、不同规模等在比例构成、特色划分等方面的协调,围绕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素质,为发展现代旅游经济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广西不同区域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个不同区域旅游发展带来一定的调整,影响着广西整体旅游消费环境的构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的要求。为此,广西在旅游产业布局中,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客观事实等,合理分配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从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指导服务以及公共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出发,在政策、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侧重。同时,在旅游布局过程中,持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从游客的安全防范、信息提供、投诉处理、秩序维护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优化布局,提升广西旅游产业消费环境的口碑,以旅游消费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完善。

(五)发挥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旅游资源的分布、交通区域优势等角度考虑,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产业布局,并在布局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吸引、培育和壮大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发挥旅游企业在旅游布局和发展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广西旅游产业的品牌化、集团化发展,通过对旅游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与优化,实现广西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8篇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层次分析法,建议

当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宁夏更好的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提供了有力契机,为宁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供了历史机遇。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探索战略性新兴发展策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是宁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也是宁夏着眼未来,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着力点所在。

1 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发酵、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1],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宁夏战略新兴产业正由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硅矿→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跟踪装置→光伏电站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发酵产业为引领,中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物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数控机床、大型煤矿机械设备、大型铸钢铸铁件、高中压输变电设备、轴承、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石油化工设备和农业机械、铁路牵引变压器等齐全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门类,初步形成了以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开发利用、装备制造、咨询服务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宁夏经济发展中的份额有了较大提高,产值由“十一五”初期占工业总值不足10%提高到2010年的23%,达到443亿元。总体来看,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步确立了具有较鲜明区域特色的重点发展领域。但是受产业起步晚、科技支撑弱、政策配套不够等因素的限制,宁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偏小,对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强,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才缺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

2 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

主导产业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创新率,能够迅速的引入技术创新,所以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将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主导产业确定的依据

根据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定位,在判定主导产业过程中,主要根据一些产业特征。

(1)产业关联效应。

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关联效应表现出来,具体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以及旁侧关联效应等三种关联效应形式。

(2)市场潜力。

产业的市场潜力主要是通过社会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增长来表现的,这就要求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要有当前大的社会需求性,而且未来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也要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3)比较优势。

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表示。其值为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率系数等四个系数的乘积,该系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

(4)技术密集度。

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不仅通过影响产业技术进步而影响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而且具有提高产业增加值率的作用(技术含量高使附加值高)。

2.2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上述四个标准为准则层,参考《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作为措施层,建立层次结构(见图1),然后根据各元素确立两两判断矩阵,计算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权重可靠性进行检验,并加以排序。

(1)构建结构图

(2)构建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通过打分构造A-X判断矩阵、X-Y判断矩阵并经行层次单排序计算,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3 主导产业确定

根据以上层次单排序的结果,经过总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方案层(Y)总排序,从表2中可以看到,我区确定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名如下:Y1新材料排名第一,Y3新能源产业和Y2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分别为第二、三位,位于前三位的产业权重比重值已超过70%。其中新材料产业在产业关联度、市场潜力、比较优势和技术密集度方面都位于第一,其次为新能源产业。另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排序虽然位于最后,但该产业在比较优势和技术密集方面排名优于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因此充分认识中阿经贸论坛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巨大契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息化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将大有发展潜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选择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三大产业为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

3 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选择

结合宁夏沿黄经济区产业布局和规划建设,依托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太阳山工业园区、中卫工业园区等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基地,推动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布局合理、企业集聚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高端、关键环节,辐射带动产业配套园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构筑“一个核心区、三个集聚区、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格局[3],如图2、图3所示。

3.1 一个核心区

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银川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加速全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打造研发、孵化、展示交易的专业集聚区,构建集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3.2 三个集聚区

推进石嘴山、吴忠、中卫三个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集聚区,构建并完善以银川为核心,以石嘴山、吴忠、中卫为支撑的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石嘴山:以中色东方、天地奔牛、西北煤机等核心企业依托,推进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区、平罗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形成石嘴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

吴忠:依托青铜峡新材料基地、太阳山工业园区和金积工业园区,打造吴忠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发展集聚区。着重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发展,同时聚焦精密仪器仪表、机床等领域,加速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

中卫:发挥农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依托中卫工业园区、中宁工业园区和新宁能源化工基地,积极发展数控机床,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打造中卫生物、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

3.3 六大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贺兰山东麓、宁东(含太阳山)、盐池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加快风机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建成银川、吴忠两个风机制造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加速推进红寺堡、太阳山光伏电站建设,推动石嘴山、银川、平罗、吴忠硅材料、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培育银川风电、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及产品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基地:以“石嘴山——银川——吴忠”为中轴线,以青铜峡新材料基地、石嘴山经济开发区、滨河工业园、大武口工业园、红果子工业园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太阳山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推进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碳基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材料和轻金属新型合金材料等产业集群建设。辐射带动中卫工业园区和中宁工业园区,积极建设宁东—青铜峡—太阳山—中宁铝镁材料基地和银川市交通工具轻型化材料制造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宁工业园区和贺兰工业园区为中心,向北延伸到石嘴山工业园区、平罗工业园区,向南延伸到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做优做强数控机床和仪器仪表产业,加速推进一批变压器、轴承、铸锻件、机加工、煤矿机械与再制造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产业配套能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

生物产业基地:以银川市永宁县为核心,推动涵盖贺兰、青铜峡、吴忠等市县在内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盐池、红寺堡、同心、隆德、泾源等市县天然药材资源优势,打造宁夏中南部特色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加快银川、中卫、青铜峡、固原等地小麦、玉米、马铃薯、枸杞、葡萄等、红枣等作物(林木)育种基地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石嘴山工业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主,围绕煤炭、化工、冶金等高耗能产业进行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以“灵武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核心,积极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区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和银川动漫产业基地为核心,开展软件和动漫产业公共服务与研究开发平台、银川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形成“一园一平台两个基地”的总体发展格局。

4 促进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

针对当前政府资金使用分散、重点领域投入强度不足、缺乏稳定投入支持机制等问题[4],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重点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规范的财政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预算,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建立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和订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效率。制定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录,增加间接税收优惠的种类,形成专门、系统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产业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建立与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东中部发达省市间产业转移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对接活动。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激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更多地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4.2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转化应用能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继续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建设一批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引导协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完善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项目衔接、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协同研发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实施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行动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支持各类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和发展。

4.3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力度

把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团队培育、人才素质提升等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四大工程”[5],加快培养并造就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切实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4.4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出台配套政策,制定电网公司可再生能源电量配额制政策,加强新能源产业市场培育;制定区内新材料在本地推广应用的奖励政策,加强新材料产业市场培育;建立先进装备首台成套风险补贴及保险机制,加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市场培育;完善区域药品价格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制定有利于生物育种发展的市场推广政策和有利于生物基产品、生物基材料发展的财税补贴政策,加强生物产业市场培育;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和使用办法,制定有利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税费政策,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培育;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区内应用的奖励机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市场培育。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纲要[M].2011:14-16

[2]易静华.我区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若干建议[J].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动态,2011,10(10):1-11

[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M].2012:46

[4]南京市白下地方税务局.现有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建议[EB/OL].[2011-08-23].http://www.js-ds.gov.cn/art/2011/8/23/art_289_435890.html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9篇

一、发展时尚产业是北京纺织的战略选择

(一)时尚产业的内涵

1908年E·A·罗斯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中首次对时尚作了研究。从产业发展来看,时尚产业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时代变迁其产业范畴、商业模式、表现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时尚产业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产业或行业的划分以及经典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并不存在“时尚产业”这一分类。但事实上近百年来国际时尚的发展已经使得关于时尚的产业不断出现和蓬勃发展,且已形成初具雏形的产业链条。时尚产业是通过融合各种高科技、创意、媒体的因素,对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升、组合后形成的一种较为独特的产品、服务、商品运作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时尚产业属于现代都市产业,其产生和发展与都市的转型与发展密切相关。在产业形式上,时尚产业是跨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界限的多产业集群组合;在产品表现上,表现为提供体现流行审美情趣和消费理念的中高档消费品或消费服务。根据时尚产业发展理论,时尚的传导存在多种路径,但品牌时装业始终是时尚产业的核心。

其主要特征有:具有关联性和边缘性,产业整合度高;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参与范围广;具有引领性和超前性,媒介关注度高,消费者互动介入;具有变化性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产业。时尚产业由于其涵盖广,联结着生产加工、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会展、模特经济、传媒、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教育等诸多环节,是最有可能使中心城市的传统工业找到一条成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打造出独具特色与市场活力的都市产业。

(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与规律

以传统观念来看,纺织是一个接近衰退的产业,但从世界范围纺织产业发展来看,纺织业却依然衰而不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及服装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来将纺织业视为夕阳产业的一些发达国家重振旗鼓,在国际纺织品供应中又占据重要的地位。英国里兹大学的学者在分析这一现象后,提出了纺织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纺织业处于何种阶段应该考察生产量、国际贸易量、生产能力、产业策略、产业结构、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等因素,并提出了新的纺织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分析了一些国家纺织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后,指出纺织经济的发展将经历八个不同阶段。

从国际纺织产业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纺织产业业态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以下过程:大规模低端加工制造→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包含时尚、科技、服务、文化等因素)的设计开发和品牌经营。由此可见,国际纺织业态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低端到高端,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由实体生产制造到经营运作。

(三)发展时尚产业是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的战略选择

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首都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期的新形势、新情况,能不能在首都生存,能不能创新发展,成为摆在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面前的课题,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推动创新发展,必须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与“四个中心”的定位相融合、相协调、相适应,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而如何实现高端发展,还必须遵循自身所涉足产业的发展规律。

世界纺织强国的纺织发展路线,都是由低端发展到高端,由生产制造为主到以经营运作为主,并衍生出相关的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表明,在这些城市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的纺织服装业均经过了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步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最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编制的《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大型央企在内的众多在京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时尚产业。上海纺织集团也提出要加快培育和促进时尚产业发展。

在北京“时装之都”建设十周年座谈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张工讲话指出,“建设时装之都,适应北京特大型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特征、定位,应该用互联网、众筹等新思维增强时尚经济、创意发展,体现北京服装产业价值上高端化、体量轻型化、生产清洁化。”张工着重强调,借首都经济发展转型之机,北京要制定好“十三五”服装纺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领北京时尚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立足首都的国有企业,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及所属企业唯有的正确选择是,把自身的发展与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相融合,利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主动适应国际纺织业发展趋势的要求,适应北京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坚持顺应大势、转型升级,全力做好打造“时尚科技服务”新纺织,创建时尚产业集团这篇大文章。这符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求,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也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二、北京纺织发展时尚产业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北京纺织控股公司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决淘汰落后产业、转移低效产能,聚焦产业高端、注重转型发展,主动推动纺织印染等一般性制造业全面退出,服装加工制造环节全面转出北京地区,进而强化“城市应急”类、“高精尖”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及应用,聚焦以品牌时装、文化创意、特色地产、信息科技为载体和内涵的时尚产业,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业务结构等均发生显著变化,为公司由传统纺织向都市时尚产业集团转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nlc202309081142

品牌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公司目前拥有铜牛针织内衣、雪莲羊绒衫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和雷蒙牌西服套装、天坛牌衬衫、绿典牌天然彩棉服装及其制品5个北京市名牌产品。铜牛TONGNIU、雪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铜牛、雪莲、雷蒙、天坛、绿典、佳泰、绿典“棉桃图形”、JINGGUAN等8个品牌商标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亮点纷呈。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并挖掘工业遗产价值的典范,已入选北京市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丰棉“创客空间”、瀛海工业旅游园(“双创中心”)、杨宋影视基地、铜牛梦工厂、上海创意谷等一批文创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时尚运作平台初步搭建。收购北京时装之都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时尚北京》杂志运营主导权,时尚运作的平台初步搭建。公司所属的新媒体技师学院专业优势凸显,打造了一批动漫、影视、新媒体工作室,为发展新媒体时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尚地产发展初具规模。旗下方恒置业公司以地产开发和时尚服务为两大发展方向,通过“地产+X”模式不断推进时尚地产发展,业态涵盖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文化地产及旅游地产等。同时,公司还拥有多个产业园区,通过“腾笼换鸟”,具备打造“孵化器”、“时尚空间”的优势和条件。

三、北京纺织发展时尚产业的初步构想

“十三五”期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将紧紧围绕以“时尚、科技、服务”新纺织为特征,打造首都服装纺织行业领先的时尚产业集团的发展定位,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业后续服务价值链延伸,坚定走时尚产业发展之路,为未来构建以中高端服装服饰品牌为核心,以创意园区为平台,以“时尚空间”、“孵化器”、网络营销、文化传媒、会展活动、品牌输出、时尚地产、资本运作等为依托的时尚产业格局,进行谋篇布局、夯实基础。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战略落地,构建大时尚格局

一级企业需强化顶层设计和监督、管控、指导、服务职能,按照“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资本化运作、专业化整合、集团化管控、信息化融合”六大原则,探索总部实体化建设,创新管控模式,以促进战略落地。结合公司目前的发展格局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公司名称进行更改,以适应转型发展新的需要,并引领新的发展。二级企业做好战略执行者、资源利用者和业务经营者,确保控制风险,有效运营,提质增效。三级企业要成为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的价值创造者,共同推动时尚产业集团的发展。

(二)坚持把品牌服装作为发展时尚产业的核心,夯实时尚基础

不断提升老品牌,展现时尚新形象。创新发展模式,在研发设计、产品升级、品牌形象、国际合作等方面创新工作,培养一批服装设计、品牌运作、市场推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促使铜牛、雪莲、雷蒙、天坛、绿典等一批老品牌焕发出新的光彩。

集聚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原创品牌。加大对新成立专业品牌运营公司的扶持力度,围绕设计研发、渠道建设、运营模式创新等高端环节加大投入,提升自有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引入高端外部资源,提速服装品牌时尚化进程。一是扩大代理品牌。在目前品牌企业代理美国大嘴猴、RIP CURL、RTW等国际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代理品牌规模,以代理品牌的成熟渠道带动自有服装品牌的发展提升。二是收购成熟品牌。择机收购高端服装品牌公司,收购线上服装品牌,吸引设计师团队加盟,加速品牌时尚化发展进程。

(三)坚持把布局文创平台作为发展时尚产业的重要载体,拓宽时尚内涵

优化品牌服务平台。在收购北京时装之都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以《时尚北京》杂志为平台,为公司品牌提供广告、展示宣传平台。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举办时尚圆桌论坛,权威发布时尚愿景,吸引战略合作伙伴。择机合作收购模特经济公司为品牌企业服务。探索策划北京国际服装文化节和北京时装周,使其成为北京城市的响亮品牌和“文化名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在津冀地区创办京津冀时装春季(秋季)展,提升地位和影响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抓住北京加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机遇,充分挖掘园区资源,借鉴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经验,探索文创园区的有效经营模式,着力建设怀柔影视文创园、朝阳铜牛梦工厂、上海方苑锦创意谷等文化创意园区。发挥新媒体技师学院的专业优势,发展动漫、影视、新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开拓以创意园区为载体的时尚产业同高端品牌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打造“品牌小镇”、“品牌一条街”。

打造时尚地产业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完善商业综合体、自持物业的运营模式,建立“特色服务树品牌”、“增值服务创价值”、“专业服务谋发展”的物业发展格局,有效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以北京为核心,以张承、津唐等发展带为方向,积极探索地产+文化/零售/酒店的文创地产项目,打造与城镇化进程相契合的时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新业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阶段,也是北京纺织控股公司集中精力为创建时尚产业集团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今后五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及所属企业必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打造“时尚科技服务”新纺织、创建时尚产业集团为重点任务,突出创新驱动、注重提质增效,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做市属制造业企业改革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典范,使北京纺织这个逾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老企业重新焕发青春,在战略转型中实现凤凰涅、浴火重生。

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第10篇

与此同时,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 有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部门开始出现外迁迹象;另一方面,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关注, 即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将总部迁往中心城市。外埠迁入的企业总部和本埠制造业外迁留下的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内某些特定空间上聚集, 由此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 并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预料, 总部经济必将成为我国中心城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战略途径。

总部经济是解决城市发展中产业“空心化”的有效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地有活力, 能否快速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机遇, 不断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其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三二一的结构变化,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将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 随着制造业因环境保护和成本高昂的缘故, 不得不逐步由市区逐步迁出, 怎样避免城市产业的“空心化”?第二, 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何在?

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中, 主要强调的是通过集中资源于城市的方式来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但是, 当今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对于一些大城市来说, 继续扩大资源集中规模, 就有可能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 种种“城市病”就会产生蔓延, 总部经济理论正是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来的。所谓总部经济, 是指某一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地大型企业集团入驻, 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分布, 而其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 从而达到资源最合理的配置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总部经济的理论, 为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战略性思路。首先, 对于振兴制造业来说。按照总部经济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城市里主要用来发展企业总部, 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外迁。按照这种思路配置资源, 不仅能够突破土地和物质资源对中心城市发展制造业的制约, 而且能够克服发展制造业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讲, 总部经济对于振兴制造业至少具有3种意义。一是总部经济为扩大中心城市制造业增量提供了一种新理念。通过吸引跨国制造公司和外埠制造业企业总部入驻, 可以为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引入增量资源, 扩大中心城市制造业的总量规模, 优化中心城市制造业结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总部的入驻, 将会在中心城市产生出总部聚集效应, 有利于中心城市制造业总量的增加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 也会使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进而会提升整个中心城市产业布局的层次、水平和形象。二是总部经济为盘活中心城市制造业存量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把企业总部留在城区范围, 而把生产基地从市区迁到郊区甚至生产成本更低的外地, 由此而节余出的部分制造业资源则用于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这种对于传统制造业的调整方式, 较之于“整体搬迁”或“整体关停”的调整方式更为科学和合理, 有利于突破中心城市发展制造业的种种资源约束, 拓展中心城市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三是总部经济为完善中心城市制造业配套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构建不同区域“总部—加工基地”的功能分工, 实现区域之间的协作发展, 是使制造业成本最低、取得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经验。

与其相随的是, 专门为总部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 (主要是知识型服务行业) 将会与总部相伴生, 形成与总部集群同在的知识型服务业集群。同时, 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朝着知识化方向发展, 知识型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总部和知识型服务业的辐射力越强, 这个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就越强。知识型服务行业虽然是企业总部的次生物, 但它本身的产生和集群, 却形成了最有生命力的朝阳行业群体。这样, 新老产业的发展, 又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总部经济对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总部经济战略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在现代城市发展中, 其产业结构将逐步形成“三二一”结构, 城市内部布局也必然要求作相应调整, 新兴、快速发展的行业将在空间竞争过程中将传统的、已失去优势的产业排挤出, 而且一些优势产业会由城市中心地带向外围地区扩散。在这一过程中, 总部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联动的。总部集群的形成, 会增加第二产业的经济总量;同时又会对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提出强烈需求, 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各个行业的总部或销售、研发中心入驻, 这样既扩大了城市的产业总量, 还可以提升城市的产业层次, 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

(一) 对于城市制造业的作用

总部经济理论最初就是为了解决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因此它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道理就在于: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稀缺, 制造业成本越来越高, 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下, 制造业外迁必然成为企业理性选择。为应对制造业“空心化”, 保持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繁荣, 就应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中心城市由于具有各种有利条件, 可以集中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使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 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 从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高端资源密集的优势和外围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功能分工, 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都能够各得其所, 取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一方面, 总部经济战略可以促使城市原有的制造业资源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制造业在当今各地的经济发展中, 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 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资源特点、节水环保的需要和城市的功能定位, 决定了城市市区越来越不适合发展传统制造业中的加工部分。然而, 如果按照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 即制造企业的总部办公大楼与生产加工车间分布在一起, 是很难进行调整的。要么企业整体迁走 (实际情况是, 许多位于市区的制造业企业外迁之后, 出现大量的核心技术管理人才流失, 他们不愿意随同企业一起离开都市, 结果使许多企业外迁之后大伤元气) , 要么破产倒闭;而如果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调整, 鼓励企业总部与其生产加工基地分离, 则不仅能够取得加工基地所在地相对低廉的要素资源, 还可以继续利用总部所在地密集的人才、技术、信息、政策资源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说, 总部经济的思路为城市的制造加工企业自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另一方面, 总部经济的思路大大扩展了中心城市经济的产业选择范围, 使中心城市的制造业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原来以为在中心城市不宜发展的某些产业的部分功能区段, 包括资源消耗型的制造业, 如果按照总部经济模式进行布局, 将总部设置在市区, 而将生产加工基地设置在拥有这些资源的其他地区, 此类产业照样可以在中心城市发展。因而, 总部经济使中心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 而是跳出了本地, 通过与周边区域其他城市的合作, 构建总部经济链条关系来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传统制造业通过总部与加工基地之间的区域分离实现了产业组织创新, 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并且, 由于有庞大的制造业企业的总部做支撑, 现代服务业也拥有了更多的服务对象, 因而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 对于城市第三产业的作用总部经济的思路不仅可以运用于

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而且对于中心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也具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研究发现, 在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老旧工厂的关闭过程中, 有的城市走向萧条, 也有些城市转型顺利, 保持了持续繁荣的局面。美国学者J·O·威勒分析了美国20座大城市的资料, 发现有60%的城市在制造业转移出去之后, 保持了持续繁荣的局面, 主要原因是城市实现了产业服务化和总部化。可以用如下简单的循环系列概括这种关系:发达的第三产业→强劲的总部吸引力→发达的总部经济→更加发达的第三产业。实践表明, 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 将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服务公司随之迁移;与此同时, 总部经济所带动的商务写字楼、房地产等城市投资对中心城市的增长贡献也是很大的。

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须的各种配套消费;另一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 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等, 这种消费对于推动房地产、餐饮、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对于知识型服务业的作用

总部经济与知识型服务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将有助于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成长和发展。

总部经济与知识型服务业之间互为条件, 互相促进。其一, 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公司总部成为知识型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知识型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区域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总部密集的地区则会对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强烈的需求。其二, 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业的配套。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业能为吸引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也能够带动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事实表明, 强大的总部经济能为知识型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支撑城市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正是在大城市里集结的企业总部集群, 它们是知识型服务业的重要服务对象, 总部经济是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的广袤土壤。

以总部经济提升中心城市产业结构

(一) 以总部经济优化中心城市制造业结构

我国正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 工业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其快速发展也是以制造业发展为支撑的。但是, 随着中心城市商业成本的不断递增, 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城市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 城市环境条件约束等方面的制约, 因而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总部经济就是基于区域资源比较优势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为中心城市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相比, 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具有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势, 但是也存在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劳动力成本高、城市环保条件要求高等方面的劣势。因此, 如何立足于中心城市的资源特点, 扬长避短, 同时又能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成为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总部经济模式, 将企业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周边区域, 实现制造业企业组织创新则成为中心城市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战略。

从企业内部看,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 企业组织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而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客观上也催生了总部经济的形成。在“扁平化”成为必然趋势的条件下, 企业得以将生产、配送、产品研究与开发、市场销售或营运控制实现空间上的分离, 以便有效地利用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跨国公司设在国外的区域性研发总部、管理总部或销售总部本质上就是这种企业组织扁平化的结果。由于众多总部在特定区域上的聚集, 总部经济形态便呈现出来。

以总部经济思路实现中心城市制造业的结构升级,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通过总部经济模式,

吸引全球跨国制造公司和外埠制造企业总部入驻, 可以为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引入增量资源, 扩大制造业的总量规模, 优化制造业结构。中心城市可以凭借其丰富的人才、技术等战略资源吸引跨国制造企业的地区总部或研发总部, 这些总部的聚集必将促进当地制造业总量的增加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 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当地制造产业的层次、水平和形象, 使得当地制造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2. 总部经济为中心城市制造业存量资源的调整、优化,

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目前, 中心城市内部许多制造业企业受到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 企业持续发展困难, 开始纷纷向中心城市周边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转移。总部经济为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将企业的“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区域迁移的同时, 可以把企业总部, 包括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依然留在中心城市, 而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外地。

3. 总部经济有利于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之间构建

“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 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制造业竞争力。中心城市通过强化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总部功能, 同时疏解部分生产加工功能, 已经成为中心城市制造业寻求成本最低化和取得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思路。珠江三角洲的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之间形成的“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条。而长江三角洲则以上海为中心城市形成总部聚集区, 以江、浙等为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 由此促进区域的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以总部经济提升中心城市制造业结构,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 制定有关鼓励政策, 吸引国内外制造业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 扩大中心城市制造业的总量。第二, 抓住若干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核心作用、能创造较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企业, 将其生产基地设置在地价相对较低的近郊县区, 以形成较强的生产加工和装配能力。第三, 对于已经不适宜在市区发展的制造业企业, 可通过政策调整鼓励其将总部留在城区内, 而将其制造基地外迁到周边地区, 甚至外地, 或者通过设立生产厂、委托加工等形式, 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分工。

(二) 以城市总部集群为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知识型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的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对此, 总部经济同样是一条重要的战略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金融、信息、会计、法律、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 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 在社会上成为独立的为厂商服务的机构。这些厂商服务机构在大城市集中起来。大城市不但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为城市以外的工商业服务, 也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控制城市以外的工商业, 进而控制城市以外的经济活动。这些厂商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 为厂商服务实际上也体现了大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内外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充分说明了城市转型过程中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 知识型服务业之所以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也缘于与厂商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 正是强大的厂商需求, 为知识型服务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空间, 使得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更迅速和更有根基。其中, 支撑城市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围绕总部集群所形成的各种厂商服务, 由此可见, 总部经济已经成为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引擎。

在总部经济中, 总部集群所在区域在区域价值链分工中占据相对高端的地位, 总部在执行研发、营销、战略控制、资本运作等功能时, 需要一大批知识型服务企业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 另一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回报, 公司总部成为知识型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它们高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本区域知识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优化本区域的产业结构, 提高本区域的产业竞争能力;同时, 总部所在区域是战略性资源密集分布的地区, 高素质的营销、管理、资本运作人才分布在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总部、区域总部、营销中心、研发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和城市现代金融服务业、专业中介服务业、研发与技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传媒业之中, 他们以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水平、一定的文化品位形成了稳定的城市中产阶层, 这部分人的各种消费活动以及形成的消费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为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所以, 一个地区总部经济的繁荣必然会带来更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业, 总部密集的地区能够为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强烈的需求。一个地区要发展总部经济, 必定会带动知识型服务业与之配套, 而知识型服务业的集群又会反过来促进当地总部经济的发展。因此, 应当因势利导, 使以总部经济带动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使之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综上所述, 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形成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中心城市资源禀赋特点, 是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总部经济是我国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 应当成为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企业总部有不同的层次, 各地城市的发展环境也不同。因此, 发展总部经济, 不宜推行一个模式。有些城市适合做地区性公司总部的集聚地, 有些城市适合做全国性公司的总部, 另一些城市则适合做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地。各地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准确定位, 才能够各得其所, 促进本地总部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资料

摘要:当前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 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 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 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健.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唯实, 2004.

[2].史忠良, 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赵弘.总部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姜杰.城市竞争力[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7].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重大发展下一篇:湿热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