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2024-06-16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精选12篇)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第1篇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 行政后勤管理部门起着管理的作用, 所以, 它的工作范围就比其他的部门要广, 涉及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方面。行政后勤管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工作量很大。它的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极强, 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有以下几个部分:即协调、保障和综合管理等。还有, 行政后勤管理部门是沟通各个部门的坚实桥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渐改革的条件下, 后勤管理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它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它的工作范围也慢慢扩大, 同时, 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 企业对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要求也变得就越来越严格, 这也意味着企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需要实现质量的飞跃。高效的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高效运作。

二、企业后勤管理的现状

1. 支出消耗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有整体性比较强的特点, 这说明它的主要目标为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很周到的服务, 为企业实现飞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企业后勤管理部门并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而维持该部门运转所需的用于满足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全部资金就需要由企业专门提供。因此, 零收益的后勤部门必然就是消耗支出型的部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伴随着企业的后勤部门对资金的需求, 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2. 被动服务

现在, 许多企业行政后勤工作的服务是被动服务型的, 效率的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且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但是这样的方式无规律与规划, 还有, 他们长时间没有主动领取任务, 完全没有主动服务于企业的意识, 被企业其他的部门分配任务, 生产经营部门给后勤工作人员安排服务也的目的也仅仅是获得自己的发展需求。有被动特征的行政后勤管理模式遏制了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因此, 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也似乎成了企业的正常现象, 这样的反战模式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好处, 还会遏制企业的发展水平。

三、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1. 管理工作的转型

把企业行政后勤的模式由消耗支出型向为创收型转变, 要经常为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业务方面的培训, 从观念角度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教育, 一再提升后勤保障队伍的各方面的素质, 帮助员工树立完善的服务意识和态度, 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传统的服务理念, 从员工的思维意识上增加企业的家庭意识, 此外, 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 借鉴现今国内外著名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 将企业的后勤管理部门逐步转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部门。

2. 实现产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

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标签定位于辅助性部门, 因此并不能促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这是过去后勤管理的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的形势下, 后勤管理部门配合时代潮流进行变更, 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 改变以往传统的不合理的服务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为企业后勤管理产业化目标提供发展空间, 在真正的意义上获得相关部门自身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进而为企业不断进步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3. 行政后勤部门服务方式需要转变

企业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应该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首先, 需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 从企业目前所有的资源和企业行政后勤部门的真正需要厨房, 建立合理的模式并完善这样的模式。在开展与落实特有的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各项工作的时候, 要实施好企业规定。还有, 需要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 指导员工由被动转向为主动, 舍弃传统的落后意识, 建立企业后勤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 增强企业服务人员在服务公司的过程中的主观性。同时, 企业还需要增加并拓宽后勤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主要的形式表现在能够搭建以及完善上下级的互动交流平台, 搜集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与想法, 并进行认真的对待与处理, 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行政后勤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到自身的服务价值, 他们应该和企业的工作相融合, 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增强主观能动性, 渐渐形成带有产业化发展特征的后勤发展模式, 进一步增强员工服务企业的意识, 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摘要:时代飞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 企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 只有不断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顾名思义,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主要范围是企业内部的后勤服务工作, 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的高低是企业内部的平稳运行以及谋求而放大的发展空间的关键。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 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才能为企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这已逐渐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

关键词: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唐殿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改变的讨论[J].经营管理者, 2010, (23) :273.

[2]高瑞.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1, (16) :116.

[3]杨光玉.用执行力推动机关行政后勤管理工作[J].广西电业, 2005, (5) :47-48.

企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第2篇

一、转变体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 制度建设

行政部先后拟定了制度、规定、细则、流程等,内容涉及行为规范、使用资产保护、文件传递与审批、行政日常管理等方面。

(二) 组织设置与人员到位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做好;行政后勤;部门;思想政治工作

一、行政后勤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行政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后勤工作开展不主动,没有超前性的特点。表现在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表现为工作一般化,没有活力,业绩平平,缺少特色。第二,总体水平不高。工作针对性不强,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方面做得不够;实效性较差,一般号召多,破解难题的招法少;工作缺乏预见性和超前性;创新性不够,工作方式方法陈旧,不新不活。第三,覆盖面不广。一些后勤管理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队伍没有形成,运行机制不完善,工作存在死角和盲区。具体表现为:一是员工理想信念教育淡化,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部分后勤管理部门逐渐弱化,三是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难开展,四是部分员工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负面思想情绪加剧。

一、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受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影响。首先,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扑面而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特别是我们面临着西方国家进行的文化扩张和渗透,不少干部群众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偏差,甚至是危机,使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其次,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发展,导致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了多样性、独立性、多变性特点。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信念产生动摇,敬业意识、道德观念和奉献精神产生缺陷,使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2、受企业经济转型因素和形势的影响。单位在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企业减负、健全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有引发员工不稳定情绪和矛盾的潜在因素。在这些方面,公司高层及各主管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有的员工生活水平低下,这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影响。

3、受工作保障措施的影响。一是行政后勤管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手少,工作量大,对后勤小组思想政治工作抓的不到位,对后勤小组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感到棘手,难以开展;二是后勤小组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后勤小组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扎实有效的氛围,必须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先导,把员工群众融合在高尚的精神环境之中,使之受教育、受鞭策、受鼓舞,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但由于受经费的限制,后勤管理部门开展员工文化活动难以上规模、上档次,或形式简单,产生不出好的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行政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提到重要工作日程。近些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后勤管理工作任务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职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后勤管理部门内的一切文化场所,都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团结动员广大干员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大力加强和改进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把教育引导员工的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对银行后勤管理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领导干部要把后勤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当中,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要增加对后勤管理部门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后勤管理部门的办公环境,提高银行后勤人员的待遇,为后勤管理部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2、了解下情,为民谋利,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企业后勤管理后勤小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后勤员工最关心、最企盼解决的具体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地为他们送温暖、献爱心,才能激发后勤小组人群的共鸣。

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区分强势人群和弱势群体,分层次开展工作,让“后勤小组是我家,有困难就找它”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二是积极为素质低的员工提高技能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借助后勤管理部门内有关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为后进员工举办专业技能学习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三是积极扶贫济困,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很多后勤管理部门在帮困工作中,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让后勤管理部门内生活贫困的人群渡过了难关,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四是重视环境建设,营造文明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创建文明和谐后勤小组等活动,逐步改善员工的生产环境、卫生面貌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干净、优美的后勤小组之家,平衡员工心态,使员工在后勤管理部门中心安乐业。

3、精心策划,设计载体,用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后勤管理部门开展文化活动,正好适应了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实践证明,在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而且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有的企业通过开展后勤小组形式多样的书画展览、体育比赛、技能竞赛、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既为员工群众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凝聚了队伍。后勤管理部门开展文化活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影响力,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上,可以收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4、把握规律,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开展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强迫员工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了解员工群众心理的变化和形势的变化,从形式、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使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相契合。

从内容上来说,一是要坚持正面、直观教育为主。要加强对先进事例和人物的宣传,用正确的舆论、正确的导向来引导群众的思想;多采撷后勤管理部门身边人的典型事例,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开展自我教育,以直观生动的事实说服人。二是要坚持灵活教育。一方面要正面灌输党的理论、路线,教育员工对党的信念不动摇,另一方面又要切实从员工群众生活、工作出发,配合一些群众关心的健身知识、专长培训等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形式上,要讲求多样化、因地制宜、生动活泼。要摆脱一以贯之上课教育的方式,努力探索新的载体,由“说教式”向“引导式”转变,由“号召式”向“激发式”转变,由“单一灌输式”向“参与互动式”转变,从封闭状态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在手段上,要努力实现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传媒迅捷、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的优势,通过开设后勤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网页等阵地,拓宽渠道,提高时效性。

试论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行政后勤管理,消耗,产业化

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一个不可缺少的部门, 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运行中的后勤管理工作, 而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运行是否顺畅、企业的工作效率的高低、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企业的整体建设。因而, 做好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概念及主要职能

(1) 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概念。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主要从事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外事管理;办公事务管理, 印信管理, 车辆使用管理, 办公秩序及行为管理, 前台管理, 环保安全健康, 会议管理, 内部通知及公司访客记录等;各类档案管理;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等。

(2)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行政后勤部门是企业的总后勤“大管家”, 它牵涉到企业的人、事、财、物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种类繁多, 面广量大。而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 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能, 即综合管理职能、服务保障职能、运作协调职能, 是企业承上启下的关键部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的后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后勤职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企业的运行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与否, 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完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行政后勤工作涉及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的各个部门的领导和职工, 是最繁杂最辛苦的一项工作, 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存在着“杂、高、多”等特点。所谓“杂”就是工作繁杂除了业务和政务外的几乎所有管理、服务上的事, 都可能安排给行政后勤部门;而“高”就是对服务满意度的要求高, 如后勤事务, 既要吃苦耐劳, 又要服务周到, 如领导交办的工作, 既要充分领会意图, 又要把握分寸, 如接待工作, 既要勤俭节约又要热情大方等, 对服务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多”就是工作中的矛盾多, 由于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工作较多, 特别容易引起对现有人员的工作安排、工作进度、有关效益的冲击, 而引发各种矛盾。

二、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效, 但是, 在新时期, 随着企业改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制度逐渐显露出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新变化的盲点。此外,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企业职工在工作方式和环境需求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改变, 而陈旧的行政后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些改变了。当前, 我国的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

(1) 消耗支出型。企业行政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其他的各项工作搞好服务, 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 本身并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没有盈利来源, 而行政后勤部门的运转资金是由企业的行政拨款所得, 主要是用于保障企业职工的办公和生活需求。而由于它的不盈利性, 导致行政后勤部门成为企业的一个单纯的消耗支出型的部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它成为一个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鸡肋”部门。而行政后勤系统要丢掉“鸡肋”的头衔, 就必须要做出改变, 让行政后勤工作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2) 与生产脱节型。行政后勤部门是企业中的服务类部门, 它与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是不挂钩的。后勤工作与生产、经营、销售等生产活动的业绩没有联系, 它既不需要相关考核、也不需要为生产经营活动负责。这种与生产脱节的后勤管理模式使得后勤部门有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使得后勤部门的存在价值也备受质疑。

(3) 服务被动型。行政后勤工作的工作性质是很被动的, 它是为企业其他的职能部门提高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的, 而这种后勤工作是没有计划和规律可寻的, 后勤部门时刻处于被需要和被操纵的被动地位, 生产和经营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可随时调动后勤部门给予相关的服务和保障, 后勤部门没有足够的工作自主权, 大多依附于生产部门。后勤服务工作的被动性, 常常导致后勤工作人员对工作不认真或者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虽然目前的后勤服务在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但是现在的成效仍是很小的。

(4) 工作随意型。目前, 许多企业的行政后勤部门的办事作风都非常的随意和自主, 有些甚至完全忽视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只按照有关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的意愿和指示来落实相关工作, 没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不走正常的工作流程。而工作正确与否最后往往靠运气来决定。这种混乱随意的工作方式得到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它常常导致一件工作要重复好几遍才能得到落实, 而有些因为领导随意的决定, 让工作人员迂回作战, 工作效率也很低, 造成极大的物资和人力的浪费。

总结上述几种类型的行政后勤管理模式,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共同之处。现行的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几乎都属于依附生产单位的被动服务模式, 在企业中属于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纯消耗部门。这样的状况, 不管是对于企业行政后勤系统的发展, 还是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都呈现一种弊大于利的趋势。所以,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浪潮中, 要加强对行政后勤体系的改革进程。要彻底改变过去的被动依赖的思想,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完善行业的相关职能, 把企业的行政后勤系统与其他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争取走出一条行政后勤管理的专业化、产业化的新道路。

三、探索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1) 把握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基本要求。

1. 正确处理中心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行政后勤部门要处理好日常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关系, 积极协助各级相关负责人抓好中心工作。但是, 作为行政后勤部门, 后勤服务部门还有自己的日常工作要做, 如采购、员工办公、生活服务需求、员工培训等, 把这些日常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 也有利于中心工作的完成, 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要在工作安排和人员使用上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集中力量抓好后勤服务工作又要适当分工, 加强中心工作, 做到服务中心工作与抓好后勤保障工作两不误。

2. 把握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的关系。

行政后勤部门是企业的综合服务部门, 不仅要担负后勤保障的职能, 还要负责一定的行政管理的职能, 如食堂监督管理, 对物业公司和车队的监督管理、车辆管理、办公楼宇管理等。而有行政后勤方面的管理是融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 管理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后勤服务的途径。只有把管理落实到为企业、职工的服务之中, 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安全、有序的进行。

3. 积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由于行政后勤工作的非常繁杂性, 导致行政后勤系统除了要做好服务工作之外, 还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行政后勤部门要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各种后勤问题和纠纷, 从协调停车场的车位到会议室的使用时间等都需要行政后勤部门来处理。通过协调, 解决纠纷, 化解矛盾, 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2) 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能转变。

1.实现行政后勤管理的产业化转变。行政后勤系统在过去是单纯为企业生产职能部门服务的辅助性部门, 其本身并不产生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企业的行政后勤系统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要改变过去单纯的服务性质, 往产业化方向发展, 要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 还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自给型的经济实体, 形成专业化的后勤经营管理团队, 采用专业的管理机制, 成立各种服务外包公司, 比如:园艺外包、安保外包、车辆外包等。用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来打造更高效益的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团队。同时, 行政后勤系统也可以自给自足, 增强其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企业母公司要适当的放宽相关政策, 鼓励行政后勤系统走向产业化。同时增收的经济利润可以当做对企业行政后勤管理系统的新的投入, 用于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和职工的福利事业。这样既提高了企业行政后勤系统的积极性, 有利于后勤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加了服务质量, 又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2.变消耗支出型为福利创收型。要改变行政后勤部门单纯消耗支出的现状, 就要切实加强行政后勤部门的内部改革和管理。要转变行政后勤人员的思想, 把减少消耗和支出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用一定的有偿工作来降低行政系统整体的消耗和损失。首先, 要对行政后勤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 强化员工的职业技能, 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 使员工把企业建设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 形成集体与个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其次, 要加强对员工工作流程的监控, 把企业的消耗与个人的责任和利益联系起来, 严格把关, 杜绝一切不应该有的浪费。此外, 还可以转变思维, 把以前一次性的消耗方式转变为一种可重复使用和消耗的利用方式。可以适当结合节能环保等先进理念来转变后勤服务的消耗利用方式, 形成长效循环利用机制, 这样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消耗和支出, 又有利于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 可谓一举两得。

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长期以来, 由于行政后勤部门对企业其它生产部门的严重依赖性, 导致企业的后勤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处境。要解决这个问题, 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首先, 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行政后勤工作的实际需求来制定适合的行政后勤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落实行政后勤管理的各项工作。其次, 要转变员工的思想, 从思想上化被动为主动, 化消极为积极。打破过去那种行政后勤可无可有的想法, 加强行政后勤人员为企业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行政后勤人员的主人公意识。可以采取以上提到的企业行政后勤管理的产业化方式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 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此外, 还要多加强上下级的沟通, 广开言路, 积极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 满足职工的需求, 深化企业改革, 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奋勇向前, 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 在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市场条件下, 在企业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行业背景下, 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要使自身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 只有继续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 加大力度、创造更多的条件、持续、深入地进行改革。只有把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落到了实处,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也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赞.浅谈企业行政管理[J].今日科苑, 2009 (20) [1]李赞.浅谈企业行政管理[J].今日科苑, 2009 (20)

[2]邓集文.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改革与战略, 2010 (26) [2]邓集文.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改革与战略, 2010 (26)

[3]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0) [3]王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六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0)

2012企业行政后勤个人工作总结 第5篇

时间飞逝,弹指一挥间2012年接近尾声。过去的一年里,在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改进。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取得成绩

1.对牙科器械和耗材的认识和熟悉。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边学边做,现在对库房牙科器械和耗材的认识度有显著提高。对于常规的耗材和器械已经大部分已经能知道其用途,并且能够从供应商那里选择质量较好的耗材购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控制价格,减少成本。由于原库房调走,这对库房的采购和管理都是一个挑战,对于原有器械和耗材的采购需要至少维持原价格,对于新进的器械和耗材需要和供应商进行谈判,保持在合理价位。同时尽可能寻找更加优质的供应商,保证器械和耗材能够及时到位。

2.作为后勤服务人员,我始终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遇到繁杂琐事,总是积极、努力的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使自己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有不懂的地方向同事学习,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医生们反映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积极、稳妥的给予解决,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领导如实反映,争取尽快给医生回复。努力按时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配合同事进行各项维护和维修工作。对于设备和器械定期检查,保障顺利运行。

3.负责所有牙模的外加工工作。牙模的寄件登记和回件登记都按公司的要求进行。医生牙模在17:00之前送到后勤的都当日寄出,17:00以后的第二天寄出。对于每项加工项目的附件都清点清楚。都目前我们合作的加工厂有成都精艺,上海皓洁,深圳洋紫荆。根据不同的加工项目选择不同的加工厂,如果医生有特殊要求的特殊处理。每个月末与加工厂对账,然后与库管和财务进行交接。4.负责门诊网络正常运行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管理,并保证公司计算机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以及公司计算机相关产品,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的日常故障维护及共享设置等。

5.根据临床上医生需要进行拍照。由于前期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只是,拍摄出来的照片医生都不大满意,后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摸索,照相水平有所提高,又自学《口腔摄影方法与技巧》,基本能达到医生的要求。而且现在相机配置了新的专业微距镜头,现在的成像效果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最终照片的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

6.参加每日业绩报表的填写。在田黎没有空做报表的时候完成业绩报表的填写。填写报表使我对门诊整体运行状况和各部门的实时情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工作经验尚显不足。在今后工作中要做到“多学、多看、多听”,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工作、不断与同事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每件事情都要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不留瑕疵,一次完成。

2.继续加强各项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断学习新知识,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理念,去总结、去思考、去提高。

3.进一步加强积极主动的工作意识。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完成好领导交待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完善相关的一系列事情。把事情提前做好、做细。

三、今后工作目标

一是在后勤工作中有时在安排工作时主次不是很清。有些比较紧急的工作没有能及时完成。

二是在库房管理力度上不够,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力。入库基本已经规范到位,在出库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在物资采购,新设备配套的材料和器械的购买需要坚持申请,权限审批,规范操作行为。

三是各个部门之间职权要清晰,各司其职,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有要求的时候要和其直属上司先行沟通,然后再进行要求。

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后勤设备;存在问题;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62-01

后勤设备是企业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先进科学的后勤设备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充分发挥后勤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赢得社会声誉。由此可见先进科学的后勤设备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后勤设备的范围,主要有供水设备(包括上水,下水和污水处理等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发电机组等设备)、供热设备(包括锅炉及其配套设备等)、以及污水处理、监控、通讯、交通运输等各项设备。设备涉及范围广大,种类多。

一、企业后勤设备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设备在管理上存在着机构不完善问题

后勤系统作为企业的后方力量本身就很少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对于企业的后勤设备管理机构也很少得到企业重视。后勤系统设备管理没有形成有序的管理体系,机构松散,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效率低下,机构人员配置不齐全、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后勤系统的有序运行,限制止了后勤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后勤设备落后老化、技术水平低

企业都是根据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来选择设备配置。许多企业后勤的设备都超过报废年限,还有许多高能耗设备在运转,而企业对后勤的设备更新投入却不足,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处于落后水平,如此陈旧落后的设备技术状况使后勤系统完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落后老化的设备用的少、停的多,为维持其运转,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其中却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使本来就有限的设备维修费用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增加了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三)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人员欠缺

企业后勤的设备远没有生产一线设备创造的利润多,并且劳动强度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作为企业的后勤曾一度被忽视。设备管理的专业人员因此相对比较欠缺。一些设备的维修、使用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文化水平不高,把先进的设备及器材当成简单的工作工具。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设备,忽视其设备技术的工作原理、不了解各类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缺乏使用功能和维护保养等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四)设备维护保养不够

有些企业管理者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特别在后勤设备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有些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甚至带“病”作业。而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后勤设备往往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维护与保养,缩短了设备的寿命。

(五)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目前许多企业的后勤设备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很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设备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具体方案

(一)转变后勤设备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后勤设备管理的作用,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使它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应建立健全后勤设备管理机构,针对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使所有参与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不仅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也能知道自己的工作步骤,做到有章可循。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应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所有环节和部门共同的协调,保证设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好的技术状况。

(二)加大后勤设备的技术投入

目前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筹码。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后勤设备的技术投入,如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测仪器,对连续运行的精、大型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等。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如应用设备信息化管理,使设备管理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等。先进可靠的后勤设备保障能力会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三)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改变长期以来认为后勤系统是一个非技术性部门的陈旧观念。企业后勤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专业性。如小区的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消防系统等各项设备管理,无不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建筑、自动化等多种学科领域。因此要做好后勤设备的管理,如果没有一支多学科的工程技术队伍,难以适应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支队伍在智力结构上要具有适应后勤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在智能结构上要重视动手能力,在人员结构上要注意高、中、初级比例适当,即不但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要有各类中专、技校的中级技术员和各种工种的熟练工人,只有人员结构合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

(四)建立设备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首先逐级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将设备管理的好坏与各使用及维修部门密切挂钩。在设备管理考核中明确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职责、奖惩等内容条款,细化了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故障率、设备事故率等一系列经济及技术指标。其次坚持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设备管理部门应充分实施监督管理和技术督导职能作用,分月、季对设备使用及管理进行现场检查。每月对检查情况通报,每季度实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单位给予奖励,对落后单位给予处罚,奖励和处罚均分配到相应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增强员工对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重视后勤设备的运行成本管理。

企业后勤设备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体现在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方面,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因此树立设备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机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结束语:

后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科技的设备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一定要在企业的设备方面把好关,高度重视后勤设备的作用。提高后勤设备的质量,增加技术含量和科技的投入,优化后勤设备的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将后勤设备作为企业发展的综合保障基础。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会有所提高,企业就会适应激烈的经济竞争,从而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洪,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丁津,浅析如何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7

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策略研究 第7篇

(一)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内在含义。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是对该单位的所有的固定资产、后勤服务、公司访客、办公室车辆管理等各项日常琐碎事务进行的有效管理。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相对于各个单位部门而言起着统筹规划的作用, 它直接关系到各个任务命令的下达。此外, 随着当下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发展, 办公室的行政后勤管理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管理现状。

1.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工作职能认识不足。一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办公任务比较简单, 对于水电公司的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来讲, 其工作都是一些日常事务。久而久之, 在心理也就减少了对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 并逐渐出现烦躁、厌烦这些不良情绪, 对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任务多数情况下都存在拖泥带水的现象, 只是搞一些形式主义并不能将委派工作真真正正地落实。这种执行力不强、拖泥带水、走过场的现象, 既降低了工作效率, 也降低了工作质量水准, 长此以往会给单位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2.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没有责任意识。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本身工作任务比较清闲, 而且工作内容比较的单一, 而且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并不牵扯一些复杂的工作流程, 所以在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中就形成了“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不重要”的错误思想, 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逐渐淡化。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该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遇到困难时, 工作人员下意识地选择逃避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去解决困难, 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源。其次, 在办公室安逸太久也逐渐地丧失了该有的责任意识,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会产生推卸责任的想法, 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无辜的群众身上。3.工作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对整个单位部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出现问题时, 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解决困难控制局势的发展。而是采用消极的方式任事态逐渐恶化, 一些工作人员还试图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身上, 这种自私只做表面文章的行为, 根本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不仅危及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还不利于一些新政策的实施发展。

二、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策略

(一) 端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 那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策略改变应着手于当下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态度。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虽然看起来比较清闲, 实际上每一份工作背后都牵扯到复杂的流程, 这些工作是否符合达标, 对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面对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行政后勤工作的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这是对工作人员处理态度的一种磨练, 在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有务实精神, 在工作中尽量做到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真正将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当做自己的责任义务。

(二) 规范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制度。

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个参考标准, 有助于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对各项工作任务的判断。关于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制度, 应该从日常的办公事务着手, 并时刻掌握全局的变化。此外, 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管理上的细节漏洞, 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行政后勤管理制度进行仔细的勘察, 找出制度中存在的细节漏洞, 例如, 水电施工的总值班制度和应急处理方案应认真落实, 发现问题进行及时上报, 不拖延、推诿。

(三)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

如今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工作散漫、效率低下的现象。针对此类情况, 若是在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加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不仅改变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散漫作风, 还能使员工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其本职工作, 进而改善之前的散漫、懒惰行为。奖惩机制能激发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增强其解决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力, 对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 建立奖惩机制对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来讲也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管理创新, 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群众当中。

三、结语

如今的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存在工作人员态度不端正, 没有对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在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的问题上, 大多数工作人员不是推卸责任就是放任自流, 导致事态的恶性发展。针对于此, 新时期下的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应该端正其工作态度,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将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真正做到为员工服务。

摘要:办公室行政工作历来是连接领导和群众的重要关系纽带。本文就以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策略研究为课题, 系统地进行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向辉.水电公司办公室行政后勤管理对策探析[J].新西部 (下旬刊) , 2014, (9) :82, 51.

[2]李文军.试谈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J].办公室业务, 2014 (5) :32-33.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第8篇

一、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较之国内其他行业, 煤炭行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一般来讲, 煤炭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大城市较远, 正是这一特殊的区位环境决定了煤炭企业特殊的功能。距大城市较近的企业一般会具有系统更为完备、功能更为齐全的行政后勤管理体系, 这也就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然而, 煤炭企业距离大城市较远, 也就在行政后勤管理上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在企业发展中要拖着沉重的行政后勤系统艰难前行, 这也就加大了煤炭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难度。国有煤炭企业行政后勤改革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好多年, 并且近些年有进一步高涨的趋势, 然而与日益高涨呼声相对的则是相对进展缓慢的改革。一些国有煤炭企业仅下属的二级单位往往就多达十几家, 职工更是以千计数, 特别是服务庞大职工群体的配套机构 (学校、医院等) 后勤服务单位更是人满为患。如此庞大的后勤部门如果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就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也正是在此背景下, 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 后勤主体臃肿, 主辅分离不彻底

长期以来, 国有企业行政后勤工作均由企业自身来承担, 行政后勤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与其他工作无法有效切分。同时, 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其后勤管理部门多是以企业内部组成部分存在的, 在其工作人进出后勤部门门槛较低, 特别是在一些企业进行行政后勤改革之后, 除了原有的企业小车队部分驾驶员跟车进行分流之外, 其余的所有企业行政后勤人员和服务人员均未进行分流, 这也就造成了企业行政后勤部门机构臃肿的问题。此外, 目前绝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都已经基本实现了主辅分离,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的制约, 如原有行政后勤人员归属问题、资产处理问题等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这也就使得行政后勤部门的主辅分离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二) 行政后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 对煤炭企业行政后勤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足, 这也就造成了引进的行政后勤人员在素质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原有的行政后勤工作并不强调效率, 而是作为企业的一个内部部门存在。同时又由于行政后勤工作的特殊性, 一些不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人员也被分流到后勤部门。这也就使得一些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 对一些交付的工作不能及时保质完成。

(三) 行政后勤管理理念落后

在煤炭企业的整体管理中, 往往将管理创新的目光聚焦于提高生产能力, 对行政后勤管理方面的关注则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的头脑里仍然存在行政后勤工作的好坏对企业整体效益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的错误思想, 而这也影响到了煤炭企业整体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 按照国有企业行政后勤改革的要求, 后勤工作应该逐渐脱离企业内部管理, 而应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交由社会来对相关服务项目进行经营和管理。然而, 这一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并不为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所认可, 其后勤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 从而使后勤管理工作不能适应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四) 行政后勤工作方式方法陈旧

由于煤炭企业距离大城市较远, 使得其在行政后勤管理中对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之后, 一些煤炭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 这也就使得行政后勤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新形势下做好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工作的对策

当前, 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 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其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煤炭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 精简后勤管理主体, 实施彻底的主辅分离

要进一步做好国有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工作, 必须对其原有后前管理主体进行精简, 基本要求是减员增效。要坚决摒弃以往的将后勤部门作为企业主要人员分流部门的错误观念, 要引入现代化的后勤管理模式, 实施彻底的主辅分离。新型企业在建设队伍时不再组建专门的后勤队伍, 只是设置相应职能管理部门, 此类部门的人员只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而一些具体的后勤工作如环卫、物业、餐饮、安保、绿化、维修等则全部采用招标方式外委管理。既然进行后勤管理改革, 就要保证各项改革措施不折不扣的得到落实。实施主辅分离, 就要将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各项工作做好, 该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就由企业来管, (下转第30页) (上接第20页) 该进行招投标管理的就实施公开的招投标。所有这一切工作, 均围绕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来进行。

(二) 努力提升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在一切工作中, 人是第一位的, 只有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才能为做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 真正能够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化为工作实绩, 还需要从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与素质。要创造各种条件对行政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帮助其掌握最新的行政后勤工作技能;要在广大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人人争做学习的带头人, 人人争当工作的先锋者。同时, 要大力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行政后勤人员, 为进一步做好行政后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 努力更新行政后勤管理理念

古语云:“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后勤工作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后勤管理是企业取得更好效益的支撑和基础。要学习其他企业在行政后勤管理方面的理念, 要坚决摒弃传统的后勤管理必须全部掌控在企业自身的落后观念。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通行方式来更新行政后勤管理理念, 厘清行政后勤管理的界限, 不该伸的手不伸, 不该管的事不管。

同时, 要保证理念真正转化为具体工作还必须将行政后勤管理纳入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 并且要按照“科学高效、规范有力”的基本方针来进行行政后勤管理改革, 编制具体的行政后勤管理制度, 保证行政后勤工作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四) 努力改进行政后勤工作方式方法

针对当前行政后勤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的问题, 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 立足于煤炭企业实际来开展各项工作。最为重要的是要大力推进煤炭企业行政后勤工作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凤.浅析煤炭企业后勤工作方法及人员素质[J].企业研究, 2012 (24) .

[2]畅志稳.现代煤炭企业后勤服务专业化初探[J].煤炭经济研究, 2008 (06) .

[3]李健敏.立足煤炭企业实际探寻后勤管理改革[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09) .

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9篇

一、我国现阶段后勤行政管理现状概述

后勤行政管理主要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宿舍房间, 床位管理, 宿舍物品租借管理, 宿舍水电表记录及水电费的计算等;办公用品管理, 档案管理, 印信管理, 资产管理, 车辆管理, 办公秩序及行为管理, 前台管理, 电话管理, 计算机管理, 打印室、复印室管理, 环保安全健康, 员工培训, 会议管理, 公司物品租借, 员工借贷款, 出差管理, 差费报销, 内部通知及公司访客记录等, 固定资产管理, 图书管理等。

后勤部门是一个单位不可缺少的必要部门, 只是说其结构设置形式具有其独特性。对于高校来说, 后勤部门非常重要。虽然后勤部门作为单位的必要部门, 但是往往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行业发展中, 一些专业人士则认为, 后勤行政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产业相对独立起来, 形成一种有机的产业链, 实现产业化发展。这样, 不仅有利于单位经济的不断发展, 同时更有利于净化后勤的行政环境, 提高单位的经济发展和行业竞争能力。

不少单位认为后勤行政部门不是单位的直接经济部门, 在部门发展中显得十分臃肿, 并把其规划为“鸡肋”部门。但在高校中, 如果能够使后勤行政部门实现行业化发展, 并能够实现产业化经营, 势必改变当前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现状。那么, 这将是一个巨大蓝海。据统计, 即使在经济低靡时期, 后勤产业的市场需求仍稳步攀升, 每年将近数万亿的广阔蓝海。

二、当前后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管理因素制约高校后勤行政管理

受到传统管理因素的制约, 我国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往往过于强调其行政能力, 过于呆板化和固定化管理不利于后勤的科学管理。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是后勤行政管理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政治手段, 无法使其成为阳光性的后勤行政管理模式。

(二) 高校落后的后勤行政管理方式导致发展滞后

现阶段, 我国高校后勤部门行政管理大多数沿袭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高度集中化的管理使其管理方式落后。这必将阻止我国高校后勤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导致高校后勤服务无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从而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校后勤行政管理。

(三) 高校产业化经营的后勤行政管理贡献力不高

行政贡献力指的是单位在相关行政管理方式上对单位综合发展的贡献力度。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产业化发展阶段的高校发展中, 后勤作为高校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部门, 行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部门对学校贡献的力度。当前我国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在管理力度上因受到历史时期发展的影响, 滞后于现阶段先进的校园教育管理理念, 产业化的高等教育要求其后勤应该实现产业化经营, 实现经营发展中的竞争机制, 这样, 行政贡献力较低的后勤部门必然出现诸多问题。由此, 后勤行政管理方面的贡献力也不高。

三、解决后勤行政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革新后勤行政管理方式, 实现现代化管理

从行政管理方式上实现革新, 辩证地引进国外先进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模式, 实现制度上的革新。例如把原来的具有专制性质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模式改变为具有服务性质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模式, 这样将会更有利于现代化的高校后勤集团发展。

(二) 引进先进管理人才, 为高校后勤发展实现新突破

人才是实现管理的根本基石, 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 没有如源头新水般的人才支流, 就没有成就企业或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引进先进的高级管理人才, 为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注入新的血液。例如在高校后勤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通过考试录用具有管理能力的高校管理专业的高材生。这样可以实现人才的不断更新发展, 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发展新目标。

(三) 不断探索, 推行产业化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新模式

在变化中不断探索新经验, 寻求最优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发展目标。例如高校后勤行政管理通过可靠数据调查研究, 实现行政能力方面的不断提高,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实现人性化行政管理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在高校发展和后勤保障工作不力的前提下提出的。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后勤行政与高校后勤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如果要从根本上冲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就应该突破后勤运行机制障碍, 从国外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及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 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目标, 进行产权剥离, 深入推进社会化进程。改革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机制, 实现我国高校后勤产业化发展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 2007, (6) .

[2]杜红霞.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长沙大学学报, 2007, (7) .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概论 (第三版)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帆.行政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 第10篇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后勤保障机制是应对突卫事件的前提和保证, 作为集结物资储备、仪器设备及卫生硬件供应于一体的后勤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大卫生资金投入力度, 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效率是推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1. 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机构日常经费投入

公共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卫事件的主力单位和政府部门, 充足的经费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重要资源,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卫生机构, 要特别重视工作经费的落实情况和使用状况, 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编人员全额在岗, 形成完善的人员工资、业务经费、仪器设备投入及办公经费的资金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制定刚性和权威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做好公共卫生的投入和监管工作,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比例的投入, 确保卫生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疾控专项经费、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及时落实。同时要彻底排查卫生机构和疾控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状况, 各地区适当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 依据各部门和机构的业务量、人员数量、日常工作绩效等评测后拨付款项, 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率、效率和效果。

2. 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与应急措施的落实都需要资金的保障。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执行机构, 要注重对突卫事件应急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和应急经费进行调配, 合理应对卫生突发事件。首先要完善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经费储备制度, 各地在进行卫生经费预算和调配中, 要充分考虑和权衡突发卫生事件资金的配置额度。其次要设立针对应急仪器设备、应急装备及车辆配置等固定资产的投入, 及时更新和强化卫生应急的硬件配置。最后设立常态化项目的经费支出目录, 经常性用于日常应急演练、卫生应急教育培训、部门化卫生协作经费、卫生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支出项目。

3. 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进一步健全各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按照统筹协调、分级管理的原则, 制定和设置卫生应急物质储备的标准、指标及种类, 科学核定卫生物资的数量、型号、区域供给及目录规范。建设全国统一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信息系统和电子化的流通平台, 省市区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 在卫生应急物资生产、销售、流转、配送、储备及监控中努力实现信息化处理, 加强与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卫生医疗单位及其他政府职能机关的沟通协调, 促使卫生应急物资资源共享与合理化利用, 充分依据市场机制和调配方式, 科学评估物资的耗损和市值, 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提高救灾物资高效化利用。

二、加强卫生应急人才队伍机制建设,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 调整和补充各级卫生应急部门和疾控机构的高素质人才数量

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把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放置到突出位置。我国幅员辽阔, 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很多地区卫生应急物资设备投入大, 但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应急人才的缺失却严重影响公共卫生问题的科学化处理。各级政府要把疾控事业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卫生规划的战略方向, 保证卫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疾控人才的不足和缺失, 首先要切实根据各地和区域的疾控预防情况, 依据卫生技术指标和应急标准, 充分衡量经济发展、卫生服务人口、辐射区域等诸多因素, 适时核定部门工作人员编制和专业人才计划, 科学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次,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政策引导和人才规划工作, 通过资源优势和政策效果吸引高素质、专业化、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就业和服务, 推动疾控事业和卫生应急工作持续开展。然后要通过公开招考和定向招录等弹性化的手段引进急缺的技术人才, 有计划和分批次的解决专业人员老龄化及技术人员断层等突发问题。最后要采用一切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和再教育的方式为专业人员提供深造平台, 统筹安排基层实践岗位, 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 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队伍体系虽已初步建设完成, 但是基础力量薄弱、工作效能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要着重和特别加强卫生应急专家和现场应急处理两个队伍的建设步伐, 加快医疗急救和志愿者两个队伍的建设, 形成四个队伍日常演练和常态化培训的格局, 深化相互之间的联动机制和互动水平, 进一步增强整体化和共同参与的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1) 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团队建设。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应急现状, 设立卫生应急专家资源库和信息库, 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开展日常培训教育、经验学术交流、卫生信息研判及科研项目沟通等活动, 进一步实现专家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机制, 提升卫生应急专家团队对于突卫事件高效化解决的贡献度。

(2) 提高突卫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卫生应急处置人员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基层和一线人员, 其医疗救助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对于危机的控制和消除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方面要为应急处置人员提供合适的卫生医疗仪器和防护装置, 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处置器械。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的实验实训和实践培训, 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整体化提高卫生应急的效能。

(3) 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医疗救助水平对于卫生应急管理整体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分类培训和分级教育的原则统一设定培训项目和教育内容, 系统化整合各类资源, 建立健全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在保证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和专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决策指挥能力日常化培训提升的基础上, 加强应急处理和应急过程的技术培训和理论教育, 根据突卫事件态势发展的特殊情况和地区差异, 开展多种形式和多项内容的培训, 适时调整培训纲要和计划, 进一步做好培训效率评测和教育任务评估等内容。

(4) 开展卫生应急常态化演练和实训。省市区县应急办公室应周密部署常态化的突卫事件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人员队伍实训, 通过应急演练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训, 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弊端, 提升应急人员综合技能的同时, 也对未来应急方案和预案的整改提供相关依据。特别是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卫生应急编制目录和计划, 制定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卫生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科目和多场景和复杂化的演练内容, 各级部门要协助配合, 联合演练, 达到常态化应急准备的目的。

三、完善卫生应急预案机制建设, 实现应急处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卫生应急预案机制建设的完善和健全可以有效降低突卫事件带来的损害和破坏, 确保按照预设的方案和计划及时高效的展开应急处理和救助工作, 卫生应急预案是在明晰和辨识突发卫生事件的类型、特征及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对于应急设备仪器、物资经费、专业人员、救援行动计划及指挥协调预先进行具体性的谋划和全面的计划。

1. 建立预案管理常态化和动态化运行机制

卫生应急预案管理主要依据的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 通过对于信息的评估和分析判断, 评测事态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走向, 综合辨识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威胁, 根据掌握的各类信息和信号进行预案的流程设计, 一旦突卫事件发生和蔓延, 根据预案的设定进行实施和推进, 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更新预案设置。

2. 建立卫生应急预案的全程化评估机制

突发卫生事件的危机信号和风险因素尤其是特殊性和规律性, 要充分识别重大公共卫生威胁信号和信息, 进行相应的识别和辨析。全方面分析以往突卫事件的发生原因、类型、级别、风险因素、影响范围等进行评估, 最终明确预案级别和预警分级, 为下一步的整体预案设定提供重要参照和依据。

3. 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工作

积极探索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新模式 第11篇

一、深刻认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企业内部来看,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工作全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高效有序运转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最能直接体现企业和领导对职工的关怀。后勤服务工作做好了,就解除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就会更好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从外部形势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企业后勤工作无论从规模、范围以及员工队伍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勤工作正在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后勤管理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企业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和压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管理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探索一条符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后勤改革之路。

二、正确处理“四大关系”,提高后勤管理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处理好企业中心工作与后勤工作的关系

后勤保障工作应该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同时作为后勤保障部门又有自己的工作,如日常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等等,这些工作做好了,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中心工作。要在工作安排和人员使用上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集中力量抓好后勤工作,又要适当分工,加强和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做到企业中心工作与后勤工作两不误。

(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后勤保障部门是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等,它关系到企业日常工作的运转和相关决策的实施,决不能忽视。但是,它的内涵决不是纯粹的管理,这种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是服务的手段和途径,为领导、为基层、为业主服务才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处理好创收和保障的关系

树立服务意识,处理好创收和保障的关系。创收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保障,不能以创收影响干扰服务工作。要根据后勤工作总体定位,分析哪些工作需要最大化地追求社会效益,哪些工作需要追求经济效益。

(四)处理好抓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企业后勤服务工作大大小小事务繁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两大类。这两大类工作每类都有大有小,后勤保障部门只有坚持抓住每类中的大事,为领导出谋划策,后勤工作才算抓住了主要矛盾。只有正确把握抓好大事和小事的关系,处理起事务来才不会乱,才会井然有序,才会促进整个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加快“四个转变”,推动企业后勤管理全面升级

(一)加快后勤服务向社会化转变

社会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发展、萎缩、稳定”的基本战略。同时,这项工作牵涉到每一位职工的利益,必须量力而行,既适应后勤管理改革的需要,也充分考虑职工的承受力。

(二)加快后勤管理向企业化转变

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破除长期形成的“铁饭碗”意识,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质量观念,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核算,真正把服务变成商品,从过去的“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发展。要在企业后勤服务领域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适当引入一些社会优势企业参与内部市场竞争,实现交易价格随行就市,结算模式遵循市场交易规律,服务质量与外部市场接轨。

(三)加快后勤保障向规范化转变

服务也好,管理也好,都要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制度保证。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原有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证后勤保障的高效和到位。后勤企业应积极引进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使管理规范与服务标准与社会相同步,做到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本化,为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保障服务。

(四)加快后勤队伍向专业化转变

高素质的后勤队伍,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基本保证。要不断优化后勤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后勤人员队伍,为做好企业后勤管理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推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档次,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后勤员工应增强服务意识,始终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实现优质高效服务。

浅议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的柔性之道 第12篇

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在现代管理中逐步被人们所青睐, 尤其是知识性员工为主体的高校, 对员工的柔性管理需求更加迫切。此种管理模式不仅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 更满足了员工自我超越、尊重等高层次的需要, 对员工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 在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 能够提高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的适应性

目前, 高校所处的发展环境十分复杂, 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给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调整,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当今, 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 人员队伍波动大。而人是高校后勤发展的核心, 也是管理的主要对象, 若管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到后勤工作人员团队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采用更为合理的管理对策, 提高高校发展的适应性。柔性管理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 这种管理方式给员工充分的自由, 从而极大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灵活反应, 迅速行动、避开威胁、改变策略, 同时还含有坚强、韧性、忍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

2. 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决定了工作效率, 提高管理效率即能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陈旧或落后的管理模式会使管理对象产生疲劳感, 致使在工作中出现拖拉、推诿的现象,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柔性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多层管理转变成了扁平管理方式, 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实现相对于的管理对策, 由于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有不同, 这样可以给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 避免管理层多而出现层层汇报, 耽误时机, 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3. 有利于调整团队的关系

在管理中, 经常会碰到“拉帮结派”的现象, 对管理对策的实施产生阻碍, 特别受我国传统风俗及文化的影响, 任人唯亲的情况更为普遍, 由此导致团队人员松散, 管理严重滞后。由于人人力资源已成为高校后勤中的决定性的战略性资源, 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原来的强制与命令将越来越难以奏效, 管理者的权威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力来维系, 双方的关系由原来的雇佣关系转变成了现在的合作关系, 传统的层级制组织关系以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柔性管理正好规避了此弊端, 将被管理者置于主人公的位置, 充分满足其所需, 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人生价值, 并能让所有的员工朝同一目标努力、奋斗, 从而将所有的力量拧成一条绳, 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高校后勤行政柔性管理之道

目前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大多依照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呈现为层级制, 缺点是管理成本高昂, 信息流转不畅, 难以调动下属积极性, 容易造成“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若不捋顺管理各成员的关系, 并将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 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柔性之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应用柔性化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政略的指导思想, 是制定管理对策的根基, 因此要提高管理质量, 必须从管理理念着手。作为管理者, 首先应改变传统的刚性化管理理念, 充分认识柔性化管理的实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创新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理念, 将对员工的理解、信任和合作作为管理的基础, 将人作为高校后勤发展最具有创造力、最优价值的特殊资源,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对于职工来说, 一般性的要求能够做到, 而内在的积极性和潜在的能力只有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在员工看到自身的期望能够受到肯定和关注后才能充分发挥。

2. 建立柔性化的考核机制

高校后勤行政管理的考核主要目的是通过考核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 从而不断修正员工工作态度和方向, 提高工作效率。但以往的考核制度往往就是一套奖惩分明的硬性考核, 所设立的考核都是硬性指标, 此种考核指标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职工的工作绩效, 而且考核信息存在不全面、不可惜、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等现象, 无法发挥出考核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定柔性考核制度, 设立职工自我考核、上级考核、职工同等考核、服务对象考核、下属考核等, 全方位评价, 同时还可制定定性和定量考核, 将考核目标、结果和过程相结合, 根据考核机制制定多元化、多层次的薪酬分配体系, 满足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 从而激发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3. 制定柔性化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用好此种方式, 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往的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多数为物质奖励, 缺乏精神激励, 但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获知, 成就、赏识、挑战性、发展机会等高层次的要求才是真正的激励。因此, 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兼顾, 而柔性激励机制正是从此出发。

总之,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与策略, 已经成为许多管理者的共识, 成为当代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取向。运用柔性管理, 能有效弥补现行管理过程中模式化的缺陷, 提高高校后勤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摘要:人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核心对象, 由于人具有较强的变动性, 从而使管理效率表现出不稳定性。特别是随着人性化时代的到来, 人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 对管理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分析柔性管理的作用, 探讨高校后勤管理柔性管理之道。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柔性管理

参考文献

[1]董华.柔性管理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 2001.5

[2]林屹.高校后勤柔性管理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2

上一篇:ARP欺骗的检测下一篇: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