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贵在兴趣

2024-08-05

学好英语贵在兴趣(精选6篇)

学好英语贵在兴趣 第1篇

好多家长咨询我, 孩子上小学之前是不是必须上英语剑桥补习班?是不是提前在家教会孩子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我的回答是:最好在孩子的游戏或儿歌里加进一些英语成分,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教单词, 背不过就批评他们。有的家长没耐心, 教几遍如再忘了, 就又骂又数落, 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 产生抵触心理。

就拿我自己孩子来说, 我自己是英语教师, 上学前也没刻意教他。他上一年级时, 育红小学有两种英语课, 一种是美国人Lily老师的课, 另一种是中国的英语教师的课, 在课表编排上, 都是一周三节, 共6节英语课。你猜, 怎么样?我发现一周有三天早晨孩子起床后很兴奋, 比平常乐呵, 我问:“怎么这么高兴呀?”儿子高声回答:“今天有Lily老师的英语课!”我说:“中国老师讲得也很仔细, 很认真呀?”他的表情立马僵了起来。为了借鉴外国教师的教学方法, 我征得同意后, 听了Lily老师的三节课, 现总结如下:Lily老师把学生分成A、B两组, 多次朗读一个英语句子后, 两组比赛加分, 总分胜出组奖励小粘贴画或小橡皮、小棒棒糖等, 并且整节课下来没有批评过任何学生。我发现只有两个男孩小声嘀咕, 没认真读, 也不积极举手, Lily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喊他们的名字, 提醒他们读, 没指责他们。这样很好, 如果在其他同学激情高昂朗读的兴头上, 教师大声斥责两个说话的男生, 会使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子陷入沉闷, 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Lily老师的处理既保证了大多数同学的参与热情, 又保护了两个调皮生的自尊。这也提醒我们国内英语教师上课期间如有人迟到或违纪, 最好下课以后再叫到办公室处理, 不要让课堂气氛和课堂时间受到影响。

当然, 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早已落伍了, 只有遵规守纪的学生才能适应这种方式, 要想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进课堂活动中来, 必须采取丰富多样的游戏、分组竞赛、角色表演等多种英语形式, 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适应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 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盼英语课, 盼英语教师进来, 眼神儿能说明一切期待之情。

奠定基础, 就要扎扎实实讲音标和字母组合。为避免学生对音标不感兴趣, 讲几个穿插一个游戏, 也可把音标编进游戏或者竞赛中, 分组比赛。总而言之, 要多次重复音标和字母组合, 就如同会了拼音, 我们就可用词典查任何不认识的字了。有的教师怕麻烦, 不讲音标, 或讲得很快, 没有牢牢巩固, 学生往往很快就忘了, 这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很不利。

教师一定要花大力气多次讲解, 重复音标, 讲授常用的字母组合, 这像盖房子打地基, 半年打地基, 到盖楼就快了, 几天一层, 稳扎稳打, 楼才能漂亮又结实, 使学生终生受益。

其他知识点, 最关键的是时态, 常见时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最难的是一般现在时, 学生总忘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时, 动词要加单三形式, 学生常在这里犯错, 那么教师要选针对这一专项的练习题反复操练, 直到他们脑子里有了这种意识。

为扎实基础, 教师应做大量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 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因材施教, 鼓励创新,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验机会,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并选择合适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以前北大有个英语教授叫叶公超, 他的风格是一上课自己先读一遍课文, 然后让学生自己读, 读了半节课后, 他突然说stop (停下) , 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有的有问题站起来问, 教授给全班讲, 没问题了, 继续读, 不定时叫学生一个一个读,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 一条龙地读下去, 学生这样一来形成了语感, 扣上书能流利顺畅地表达。我也借鉴了叶先生的方法, 少讲多读, 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起来没完, 学生越听越烦的状况。

在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以及常规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使教学活动更充满活力。

总之, 教师应确立有利于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上课下运用英语语言的意识。可利用课前5分钟英语演讲, 对话或短剧表演来提升兴趣, 并巩固基础知识, 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好英语 兴趣为先 第2篇

一、学好用好英语教材, 有效进行情景教学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生动, 图案设计新颖有趣, 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觉, 可谓图文并茂。它一改过去繁复的内容, 让内容简单化。它摆脱了让学生枯燥学习单词句子的做法, 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这样的内容编排让学生将英语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 能够真正发挥英语交际的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有关联的直观教具,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作表演, 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卡片、挂图和实物, 为英语教学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有了好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授课时也要多使用英语。学生处在英语的环境中, 就会自觉主动说英语。有了语言环境, 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表演或讲解, 学生就不会感到英语枯燥, 就会活跃起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课堂自然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学习了简单的对话之后, 我让学生模拟初次见面的情景演练对话。

A:Hi, I’m Lily, nice to meet you!

B:Hi, I’m Li Hua, nice to meet you too.

两个人熟悉之后再见面, 就可以转变问候方式。

A:Hi, Li Hua, how are you?

B:Hello Lily,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A:I’m fine too.

……

这一问候格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要看场合, 要看时机, 要看对象。比如两人骑车相对而行, 且没有必要下车交谈时, 就没有必要照搬这样的问候形式, 互问一句“Hello”或“Hi”, 甚至微笑着点头就可以了。

二、活跃课堂气氛, 进行快乐教学

兴趣是学习好英语的基础, 没有什么能比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年龄小、好奇心强, 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 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所以教师要尽量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只要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活泼, 讲课声情并茂, 内容新鲜有趣, 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他们就有兴趣学下去。学生对英语课感兴趣, 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 认真回答。游戏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一种活动, 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 都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对方, 赢得胜利。既然学生都喜欢这种活动, 教师就可以将游戏引进课堂, 利用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训练学生的听力以及表达能力。

例如上句型操练课时, 我叫一个学生上讲台, 蒙上他的眼睛, 让他背对同学们。然后我在台下找一个学生, 并且悄悄地将这个学生带到远离他座位的地方, 让他们两个用英语对话。蒙眼睛的学生可以提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如另一个学生最喜欢的水果、颜色等, 最后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由于发出声音的地方太远, 蒙眼睛的学生往往猜错。其他的同学干着急, 使劲说:“No, guess again!”台上的同学只好又猜测:“Are you…?”学生很喜欢这个游戏, 争先恐后地要去玩。

小学生有其年龄的特点,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但又不能对某一个事物专注十分钟以上, 且好动。面对这种年龄的学生, 教师不能希望用一整节课的时间去学习知识, 必要时要调节情绪,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能获得智力的培养。如果在学习新的知识时, 适当让学生做一些游戏性的操作, 或唱唱英文歌, 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适当的调节, 既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注意力集中, 集体合作感强, 师生关系融洽, 学英语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三、挖掘学生潜力, 进行成功感教学

每个人都一个美好的愿望, 那就是成功。小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 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 希望教师能够肯定自己在学习上的成绩, 希望自己在同学的心目中受到关注, 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能够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尽心, 便会一点一滴地掌握知识。一学生证实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 就会有一种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功的荣誉感, 学习的信心会大为增强, 兴趣盎然。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教师要因人而异, 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只要学生有进步, 教师就要鼓励, 而且教师要用英语给予鼓励, 让学生模仿, 得到很好的口语训练。

学好语文贵在亲身感受 第3篇

公园很小, 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连着几块面积很小的草坪和几棵平时很常见的大树。我先领着他们沿着路走了一圈, 初一学生天真、单纯、幼稚、好奇, 他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述说着自己知道的一切, 问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认识并描绘了公园里的银杏、柏树、枫树和一条古老的藤条。他们说银杏的叶子像七仙女手中的羽毛扇, 霜打了的枫叶像火红的晚霞, 也深刻理解了杜牧为什么“停车坐爱枫林晚”了。把孩子的课堂从教室搬到公园, 消除了对他们的纪律约束, 恢复了他们作为孩子的天性。没有了课堂上的紧张, 他们自由, 他们机敏, 他们仔细地观察, 随机地提问, 更自信地回答。接着我组织同学们自由地在公园中活动, 孩子们蹦蹦跳跳、呼朋引伴地跑来跑去, 在树丛中钻进钻出。不一会, 就满载而归了,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是一大把各种各样的树叶, 还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说每一片树叶的来历, 他们说得那么兴高采烈、津津有味, 似乎在讲述一次有趣的实验, 他们还发现松树的叶子在地上是捡不到的, 这是因为松树秋天不落叶。

……

这一节写作实践课, 孩子们上得意犹未尽。他们说了很多, 问了许多, 了解了秋天里的许多事情。他们在秋天里动起来, 在玩中学习, 自然乐此不疲。第二节写作课学生们个个奋笔疾书, 不见了咬着笔杆愁眉苦脸、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的现象。

在教室里也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动起来。例如在第二单元的“漫游语文世界”活动中, 我想让学生通过注意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 搜集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 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活动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根据活动内容制订本小组计划。让学生无论是在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店中去感受语文。

课堂讨论中, 一组的刘扬同学首先发言:“我发现了一些很好的广告词, 如‘禁止吸烟, 连皇冠牌也不例外’。虽然只有12个字, 内容却很丰富, 它一方面是宣传的积极, 包括皇冠牌在内的所有香烟都在禁止之列, 而且态度坚决;另一方面是推销的积极, 皇冠香烟虽然也在禁止之列, 但毕竟与众不同, 如果要抽的话, 还是皇冠, 给人以很大的诱惑力。这两方面和谐地统一于一个简短的语句中。”话音刚落, 张静接着说……总之,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言, 涉及面之广, 分析之透彻, 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

不错, 语文是知识的海洋,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语文这片汪洋大海之中, 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只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 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去体验,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语文素养就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让他们亲身去感受, 用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去研究, 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勤学的境界。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内动力 第4篇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增强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程度,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中学英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这一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正直无私的品德,同样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认识到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思想上的共识,必然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虽然有点“功夫在外”的味道,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中学英语教学乃至一切中学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前提。

二、追求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如果说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得体的行为是吸引学生对其所授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那么,教师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就是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新教材把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于课本的始终,不但教学生语法,而且教学生如何使用英语,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英语,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交际的过程。各单元的对话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连贯性,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教师能够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相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很高。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单词时,可利用图片、实物等进行教学,能表演的动作尽量表演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教时间的表达法时,可以做一个挂表,一边转动指针,一边指导学生练习;教感叹句时,尽量夸张要感叹的词,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教祈使句时,让学生做相关的动作。

其次,在授课时教给学生新词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新词应运而生。新词与生活关系密切,如Internet, WTO, clone等。例如,笔者在讲缩略词APEC时,让学生展开与此相关的时事或新闻的讨论,课后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询这方面的知识。

再次,给学生介绍一些英语谚语。例如,学习动物的英语单词时让学生学习一些关于动物的谚语,如:Love me, love my dog.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困生学好英语的兴趣 第5篇

英语学困生多集中在男生, 有的是内心抵制学习英语;有的是记不住单词, 丧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是不认可教师, 进而不喜欢学习英语;有的是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分析以上英语学困生的特点, 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习英语没有兴趣, 努力不够。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困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呢?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英语教师,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端正学习态度

学困生一般对学习英语存在抵制心理, 认为“我不出国, 英语对我而言没有用处”, 甚至一些家长也存在上述想法, 认为中国人没有必要学习好英语。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语重心长地跟家长和学生沟通, 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英语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现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 与外商沟通需要用英语, 中国人出国学习和旅游的机会很多, 到了国外如果不会英语, 一方面沟通起来不方便, 另一方面也可能被骗, 所以学习英语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大道理对家长而言更具有说服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 稍显严肃。我就从流行歌曲、明星入手, 通过他们的歌曲和事迹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学困生, 喜欢学习, 但是对学习英语毫无兴趣。我发现他喜欢周杰伦, 于是和他一起分享周杰伦的歌曲。周杰伦的歌曲中经常有英文歌词, 还有词组。我趁机就考他认不认识这些英语单词不, 并启发他说:“周杰伦唱歌就好, 为什么还用这些英语单词呢?”他若有所思, 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此后英语成绩有了长足进步。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教师只要和学生经常沟通, 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再引导学生由兴趣点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

英语词汇量非常大, 对于初中生而言背诵单词是令人烦心的事情。很多学困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英语就是因为词汇太多, 记不住。对于背诵单词没有特别的捷径, 教师必须帮助他们下工夫去记忆单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如果教师对学困生失去了耐心和爱心, 那么学生更会自暴自弃, 最终荒废英语学习。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付出了, 但是没有收获, 往往就失去了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 产生了教学厌倦。我认为任何时候教师的爱心和耐心都会有效果, 如果没有效果只能说教师用心不够。

我为了帮助学困生记住单词, 经常在课下和学生做单词互动游戏, 利用游戏让学生多记忆单词。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 为了你, 我也会努力多背诵单词的, 因为你用心教我们了。”教师对于学困生尤其要多一些爱心和耐心, 这种爱心和耐心一定会有好几倍的收获。

三、巧用策略, 多鼓励, 少批评

学困生相对于其他学生, 内心更加敏感。他们听到的批评很多, 鼓励很少。尽管他们表面并不在乎, 但他们内心更加期待鼓励的话语、表扬的话语。作为教师, 我们要针对他们的这种特殊心理来实现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堂上, 别的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教师可以直接指出, 然后点明正确答案;对于学困生来说, 只要他们肯张口, 教师就给予肯定, 不论回答得如何都要从不同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我曾经在课堂上表扬一名英语学困生发音非常标准, 就像英语主播一样。之后该学生英语很有进步, 尤其在发音方面。所以, 教师不妨发现每个学困生身上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 然后多给予肯定, 收效肯定很好。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就不起作用。对于学困生, 该批评的时候批评, 并且要狠批。因为一般的批评他们习以为常, 蜻蜓点水般的批评不如暴风骤雨的批评更起作用。什么时候需要批评、什么时候需要否定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磨炼自身教学功底, 多多和学生沟通, 自然就会心中有数。

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在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时候要有适当的策略。比如单词的背诵, 如果其他学生每次背诵十个单词, 他们可以六个为起点, 然后根据进步的情况逐步增加。学困生的成就欲望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更加浓厚,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满足他们的成就欲望, 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四、教师要舍得拿出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

英语学习的提高绝非易事, 不是几句表扬和几个策略就能完全实现的。教师要舍得拿出自己的课余时间来辅导学生, 进而帮助学生坚持下去。英语学困生的意志力需要逐步培养, 教师的课外辅导就可以变相地提高他们的坚持能力, 直至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学习动力。每个人的学习都会有瓶颈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领路前行。当他们安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那么前行的道路就会比较顺利。

课堂内容对于学困生而言稍显困难, 教师在课外要进一步给他们详细讲授, 这样他们的英语成绩才能得到稳定的提高。教师在辅导学生的时候切忌生硬地重复课堂内容, 对学困生而言, 重复课堂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和心理的冲击。教师可以另起炉灶, 帮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学习相同的知识点。如果教师确实没有多余时间, 可以发动家长来完成。只要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意识到了自觉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教师就可以真正放手了。

五、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要对学生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只有教师充分信任, 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和上进的心境。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困生是因为教师的原因才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他们认为是教师先放弃了他们, 他们也就自我放弃了。教师要把自己的信任展现给学生来看, 让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 包括语言、行动上的信任。有的学生想参加英语演讲, 教师嘴上说相信他的实力, 结果并没有同意他去参加,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威信, 更伤害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学好初中历史贵在找好“关系” 第6篇

一、从时间的纵向上去找关系

每一个历史上的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 它的成长、发展可以构成一个历史线索。比如,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等等。这些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因素, 诸多历史事件会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先让学生通过该单元主题去寻找一些线索, 如学完“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 学生会依据主题内容的提示找到“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相关内容。理清相关史实, 然后学生之间尝试自设疑问:列强为什么要侵略?列强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教师再补充列强没有变中国为殖民地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有什么关系等。这样使学生形成先归纳找“关系”, 再设疑解疑的能力。解决完本单元的问题然后去问, 以后有没有和这一主题相关的内容呢?留下悬念, 启迪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围绕一根主线去转, 去思考。当然, 一条主线是由很多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构成的, 那么如何找到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呢?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要想打一套好的比较流畅的拳法, 先应熟悉整个套路, 然后再做到招招过硬。要很好的把握各历史事件的关系, 先对整个历史线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再去认识一个主题在历史发展主线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让学生真正深层次把握每个事件的内涵和本质的东西 (包括它的背景、性质、作用、影响等) , 再下意识地去找各自的“关系”, 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 形成面、线、点, 环环相扣、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关系。如讲完世界史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后, 把“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孤立地写在黑板上, 然后让同学们以讨论探究的方式, 给他们找各自的关系。在这个方法的指导下学生首先找到并明确了世界近代史的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一主线。这一单元主题“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的过程, 并认识到了本单元的几个历史事件都与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有关。究竟什么关系, 深挖其事件的本质、性质、影响、作用等。然后师生共同探究, 做如下探讨:

在讲授、整理的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 我把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 比做一颗参天大树由萌芽到成长、壮大的过程。树的成长离不开它所需要的养分、阳光、水等条件及它要冲破其成长的阻碍等。那么,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 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也面临阻碍。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当于给这颗树注入的生长剂, 尽管促进树的成长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 但各种副作用及矛盾也显现了 (工人运动,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从而形象地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三股潮流。形象的比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每一节课的学习也是如此, 知识点间也会有关系, 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寻找关系、自我设疑、自我解疑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避免为了找关系而走极端、钻牛角尖, 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的现象。

二、从空间的横向上去找关系

历史贯穿古今, 纵横中外, 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俗民情等,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 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因此, 除了从时间的纵向上把握历史事件的关系外, 还要从空间的横向上把握关系。一是要从同一时期或同一时间, 不同空间的国家、民族的历史事件间找到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因果、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等。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同影响。美国实行了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 恢复了经济, 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从而摆脱了危机, 而德意日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又如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二是去找同一时期各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各种矛盾关系, 如国共两党的对峙与斗争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中外民族解放运动。在这些历史现象中把握国共两党的关系, 大国间关系,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当然, 有了线索与框架再做具体的细化学习。

从空间横向上找关系, 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还是中外史之间的关系。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首先培养学生一种国际意识, 让学生明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国际这个大形势大背景。下面就中国每一阶段的历史与当时的国际形势进行链接:

另外,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运用比较法将一定相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对照, 判断异同。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首先功夫要下在平时指导学生深刻认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性质、作用、影响等, 然后介绍给学生比较的方法:找好要比较的角度或结合点 (包括从背景、过程、性质、影响、结果等) 。根据这些结合点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点。比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异同点。通过比较掌握知识, 提高了能力。

三、找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学习历史要以史为鉴, 把握现在, 开拓未来。很多历史事件值得我们去反思, 以获得启迪, 所以我们要找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寻找历史。如讲《血肉筑长城》一课时, 可以联系“国内驴肉店雇人穿日本军装骑驴游街”的新闻, 并提出疑问:“国人为什么对此事件表示异议与不满?”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让学生感受日军的残酷血腥以及他们发动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民族灾难, 更容易理解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反抗日军侵略的史实, 体会当时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这样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认识,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举多得。

让学生从社会的热点中关注历史, 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关系。

作为初中生, 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求知欲, 他们希望了解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展开热烈的交流, 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同时, 又可以以热点问题为载体, 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究。比如上海世博会这个大的热点, 在中国举办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及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内容, 提高学生的认识与能力。

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人们关心的社会时政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突出历史与国情现实相结合。讲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拓展以下问题: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 请同学们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局势, 分别向台湾当局、中国大陆和美国政府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从以下方面答:对台湾方面:不要否定“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从两岸人民利益出发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不要有独立的企图。对大陆方面:“一国两制”的主张不能轻易放弃。但是, 对于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必须始终高度警惕。对美国的劝告:美国应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不要小看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美国自己不允许国土分裂, 也就没有道理试图分裂他国领土。这样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时政问题, 使学生确实地感受到历史对现实的意义, 赋予历史的时代感, 为历史注入勃勃生机。

上一篇:心肌病下一篇: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