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文本范文

2024-06-12

符号文本范文(精选7篇)

符号文本 第1篇

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标点符号被运用于各种文字资料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1版新课标指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标点符号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作者及作品表达的情感态度。

一、细读文本,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的课文中:“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再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说说想法,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道:“倾盆大雨,大雨滂沱……”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句子中发现语言特点,学生仔细琢磨之后,回答道:“一句话两个字,就是一个句号。”教师再引导,这样简短的话有力,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有的说雨很大、很危险,有的说雨非常凶猛。教师继续引导,这就是短句,用句号把一句话变得如此有气势。这篇课文有很大的特点,因为短,向我们强烈传达当到时雨的肆虐可怕。读完这一句,我们发现这里“像泼。像倒。”句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二、细读文本,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这一设计充分利用省略号这一潜在的、隐形的教学资源,深入地研读文本,强化体验,从而主动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与文本的角色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合二为一,自然交融。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穷人》一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弄清每处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人物特点,从而更加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里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先说明了打鱼生涯的艰险,但语意一转,马上问到妻子在家怎么样,也体现了渔夫和妻子相依为命的关系。文中还有几处省略号,有的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表现桑娜的焦急和渔人生活的危险艰难;有的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总之,在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细读文本,不仅教师本身能够感悟到文本中标点符号的奇妙用法,也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标点符号的好处。

三、填补标点符号,提高文本细读的层次

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极具情感性,既具文本精华的浓缩性,又具自我感悟的延伸性。在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张力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化平淡为神奇,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添加在其中,让学生对自己添加的各种标点阐述理由,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巧用标点符号,深入品读文本 第2篇

那么如何抓住同样是文本语言感悟资源的标点,达到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呢?

一、潜心涵咏:品读标点的停顿,体会文本的节奏

优美动人的文本如美丽动人的风光,需要从标点开始慢读细赏,引领学生一起体会、感受、欣赏文本因标点带来的韵味。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陌生化”,它往往因其特殊用法传达着作者、言者的一种特殊心情。如: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这里“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短语间出乎意料地用上了三个句号。细细一想,我们能够发现这里用句号表示等的时间很长,从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这个“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第一步:走进自“误”,引发自“悟”。

先出示一个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填自读,引导走进“错误”。当很多同学都想当然地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内心的焦急时,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同时抛出引导问题:“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第二步:再读再悟,亲历提升。

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二、细细推敲,于重复处体验标点的作用

当一个标点反复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时,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拿着放大镜去仔细琢磨、用心体验它。引导思考为什么需要反复使用,这样表达想凸显什么。如: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唯一的听众》

这句话中连续运用四个“!”,意义重大。于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细读——

师:妹妹听了“我”的话后的反应如何?

生:非常吃惊。

师:从这段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她的吃惊?

生:四句很简短的话,四个感叹号!

师:从这四个感叹号当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妹妹对老人的敬仰。

师:如果把其中一两个感叹号改为句号怎么样?

生:显得很平淡,这样不能表达出妹妹当时的激动心情。

师:那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学生练读)

师:同学们,这四个叹号最好地表达了妹妹当时的心情。当“我”把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称为“聋子”时,妹妹惊叫着说——

生:(齐读)

师:当她得知教我学琴的是誉满天下的老教授时,她激动地说——

生:(齐读)

巧妙借助标点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词语,让隐含的情感因素敞亮开来,带给学生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

三、于空白处想象,体会文章的未尽之意

省略号一个重要的用法就是语意未尽,它往往戛然而止却又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

课文的最后,作者引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此时,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发挥想象,营造一段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训练空间——

师(循循善诱地):你觉得这省略号中作者会想到什么?

生(简洁地):想到老教授平时陪他练琴的日子。

师(启发引导式):仅仅是陪伴吗?

生:他可能会想到老教授那慈祥而平静的眼神,正是那眼神使作者深受鼓励。

生:我认为还有老教授那充满鼓励性的语言,使得他一直坚持练下去。

生:老教授的风雨无阻地坚持天天听“我”拉琴特别让“我”感动。

师(质疑):你们想象得如此丰富,为什么作者啥也没写?只有这六点呢?

生(毫不犹豫):我觉得作者就用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很多猜想。

生:我认为是内容太多了,作者无法一一写下来,就用一个省略号概括许多内容。

师:你们想得很多,说得很精彩,是啊!此时标点也在说话,省略了千言万语,真是此时无语胜千言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要将省略号也深情地读出来。

符号文本 第3篇

狭义的大众传媒强调传媒作为“物”的意义, 强调传媒体在作为工具和手段方面的作用, 如电视、纸质媒体、互联网。广义的大众传媒是强调传媒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 强调的是传媒在“文化”层面的意义, 主要是那些“通俗”的、“大规模传传播”的、甚至“粗制滥造”的媒介形式及作品种类, 是相对“精英的”、“少数的”等群族相关的高雅文化和以此为标准的文化经典的传播形式。所以, 狭义“大众传媒”重形式, 广义“大众传媒”重内容。

在消费社会里, 以传统文学语言制作的文本的垄断地位消失了, 而代之以多样化的传媒文本。“广义的大众传媒”命题即传媒的文本是广泛的。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制作出来的标准文本才是传媒文本, 也不仅那些新媒体制作出的文本是传媒文本, 广义的大众传媒的传媒文本可以是生活中的一切。由于消费社会的高度社会化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符号化, 器物、大众传媒、体育事件、明星都是传媒文本, 甚至日常生活中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方式都作为能指物在言说着不同的意义,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媒文本。因此在广义大众传媒视野下分析“钥匙”这一符号文本所代表的意义会更加的丰富和充实。

二.大众传媒视野下钥匙的符号文本分析

随着西方社会内部体制形态的巨大改变, 消费社会的全球化体质及消费注意文化意识形态取得了主体地位。世界进入了消费社会时代, 社会已经从曾经“物”的体系转换到现在的“符号”的体系。鲍德里亚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物是根据以下四种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使用价值的功能逻辑;第二、交换价值的经济价逻辑;第三、象征交换的逻辑;第四、符号价值的逻辑。在此, 他提出了符号价值的观念, 准确的描述了“消费社会”的符号化运动。实际上自古以来人和物, 人和人之间的一切事件和联系, 都是具有某种符号的形式, 人实际上可以说是制造符号的动物。只不过, 由于人们常常在使用某种“日常器物”的时候, 容易对器物的符号意义或者文本意义忽略不计。因此, 直到消费时代的到来才使得以往被人遗忘或忽略的符号化特征空前鲜明的显示出来。

(一) 钥匙的由实到虚——从“实用能指”到“虚拟符号”的转变

《汉语词典》里对钥匙的第一种解释是:开锁的器具。钥匙其实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从出现在古希腊人的手中至今, 已经在人类身边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安全需求是仅仅高于生理需求的一种低层次需求, 但在人类的历史上, 安全措施的强度其实始终是与身份、地位相关的。越是重要的人和机构, 越需要严密的安全措施, 有时这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却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因此钥匙始终作为与锁相辅相成的安全卫士存在于人们的身边, 从最早的绳结到镰刀钥匙再到戒指钥匙最后到我们现在顺身携带的小巧便捷的钥匙。

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 钥匙的外在实用能指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随着林林种种的密码锁, 电子锁, 指纹锁的出现, 钥匙作为一种器物开始逐渐的退出人们的视线。钥匙这一语言符号文本开始真正的从实到虚, 作为器物的钥匙, 实实在在的钥匙, 有可能会被作为钥匙这一语言符号形式存在的“密码”, “指纹”等虚的钥匙符号形式所逐渐的取代。在未来的某一天, 钥匙这一器物会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取而代之的则是实施着“钥匙”这一实用功能的其它虚拟符号文本。

(二) 钥匙的由虚到实——从文化的符号文本到消费主义的符号文本

文化作为符号体系比较起作为符号的语言来说, 是一种要复杂得多得多的符号现象。与语言符号的所指“概念或者定义”比较起来, 在文化符号复杂的能指, 所指结构中, 内涵的意指则是一种高度普泛化的符号现象, 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是凌驾于实用性之上的复杂的情感借代。

从钥匙在《汉语词典》的第二, 三中解释就可以看出意指的符号形态。“喻指赖以管理事务者。”“喻指打开门径的方法、手段。”这里的对于钥匙的解释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它的实用性功能的表达, 而是从它的实用性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含有一般普遍性的意指的符号文本。借由这一普遍的抽象的文化符号文本, 人们将“钥匙”这一实用性的器物用在了抽象的文学文本中发挥着它的“实用性价值”

然而器物的实用性要求构成了某种语言规范, 在这个语言规范之中, 器物以不同的做工, 材料或者款式成为一系列合乎这个规范的“文本”。而这些“文本”又因为这些外在的不同而相互区别开来, 作为某种身份的标志或者社会区分标志的器物。器物在实用性上的规范作为一种语言的规范, 是约定的, 也就是说, 即使一个器物的实用性就算在当时已不在真实的实用处发挥作用, 对实用性的要求仍然是其“文本”有效性的来源。这样一来, 就是说“钥匙”作为抽象的文化符号文本, 即使回归到现实世界中的实用性已经不是真实的实用性, 但是它的形态仍然是作为与锁配套出现的“钥匙”这一器物的形态。能指, 所指的联结是某种历史生活的产物。因此, 在消费主义横行的社会里, 很多以“钥匙”这一能指物出现的所指物已经不是实用性的器物, 而是在意指符号下产生的器物。比如说:专门为恋人打造的锁和钥匙成套出现的项链之类的装饰器物。那么在这个形态下出现的“钥匙”就不再是作为实用性的符号文本出现, 而是作为意指的符号文本的实体形式出现。

(三) 钥匙的虚实结合——媒介即信息的钥匙符号文本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包括有: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当“钥匙”这一符号文本作为实用性的价值实现以后, 人们对于钥匙的需要就自然而然的从安全需要上升到了后面的三种需要。比如说:人们习惯性的将以前住过的房子的钥匙收集起来并顺身携带, 这个时候, “钥匙”的实用性功能已经退出了, 取代的就是人们寄托在钥匙上的对以往日子的感怀或者对于爱的需求的渴望。这个时候的“钥匙”的意指就是一个曾经拥有过得温暖的叫着“家”的地方。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就总是会在心里上让人们觉得安心, 因为每一把钥匙的背后就代表一个能够避风的栖息之所。

当然, 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理论上来看, 在广义大众传媒的视野下, “钥匙”作为一种媒介, 也一直在向佩戴钥匙的人的周围发出着信息。这些发出的信息里, 有传递着对爱或者对尊严的渴望, 也有的传递着对于自我实现的标榜。正如, 笔者前不久在一个喧闹的街边看到一位流浪汉的腰间居然也悬挂着一大串钥匙。那么这样的一串钥匙会不会就是作为一个媒介向大家散发着他渴望得到爱与尊重的信息, 从意指的角度来看, 是不是也对流浪汉本身起到了一种带来安全感的功能呢?同样的, 那些高科技下诞生出来的指纹“钥匙”, “密码”钥匙是否也传递着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的信息呢?

又比如在王家卫的新片《蓝莓之夜》里, 主角杰瑞米的餐厅里有一个大玻璃瓶, 里面留着各种各样的钥匙, 客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将它们留在那里, 说好来取, 却总有千万个理由让它们最终成为永远的沉默。那些承载着无数人伤心、失落往事的钥匙, 是一种与过去联系着的符号象征, 因为它们是打开通往回忆之门的唯一工具

随着消费社会的不断进步, 在广义的大众传媒的视野下, “钥匙”这一符号文本必定还有更多的功能和意指等待学者们去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蒋荣昌, 《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从社会符号学视角看旅游文本的英译 第4篇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及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 属于专业翻译。它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文学翻译等常见类型的翻译相比, 它在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特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旅游翻译范围广阔, 几乎涵盖了翻译活动的各个方面。根据陈刚在《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里将旅游翻译的特点概括为: (1) 趣味性:旅游就是要开心。 (2) 理论性:旅游翻译可以借助于翻译理论。 (3) 实践性:实践是旅游翻译的先决条件。 (4) 综合性:旅游翻译涉及知识面广泛, 囊括名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5) 特殊性:旅游文本的趣味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体现了旅游文本的特殊性。 (6) 操作性:学习了翻译理论, 我们就要用它们来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社会符号学简介

皮尔斯 (Peirce) 对于符号学进行了许多相关论述, 还根据符号与其所指的关系划分了三类符号, 即象似符号 (icons) 、相关符号 (indexes) 和象征符号 (conventions/symbols) , 例如鲁滨逊在孤岛上发现的脚印既是象似符号, 像人的一只脚;也是相关符号, 证明有人走过;又是象征符号, 表示孤岛上有另外一个人。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莫里斯 (Maurice) 对社会符号学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他明确指出了符号关系的三方面, 即:符号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语义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句法关系;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符号用法关系。与这三种关系相对应的语言符号意义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词语和话语的总体社会符号学意义。然而, 在不同的文本中, 它们的相对突出程度有所不同。首先所有的语言符号都有言内意义;但在技术性文本中, 指称意义突出;在文学性语言中, 语用意义突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译者很难把源语言的各种语言学符号在目的语中体现。译者在很多情况下必须选择要舍弃什么和要保留什么。社会符号学从语言的文化传递角度看翻译, 对翻译的研究更深入彻底。

三、社会符号学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

由于来源的复杂性, 旅游文本承载了许多文化因素,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其中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翻译旅游文本。下面将运用莫里斯 (Maurice) 区分的三种语言符号意义对旅游文本的英译进行分析。

1. 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是词语、句子、语篇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指称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与语言符号的表层意义一致。例如:寒山寺——Cold Mountain Temple也许有人会问寒山寺不是以诗僧寒山命名的吗, 为什么不翻译成Han Shan Temple呢?举个例子, 外国人读翻译后的中国小说往往搞不清小说中的被音译了的人物姓名, 同样, 我们读外国小说时, 对人物经过音译的姓名也记不住。类似的道理, 如果把诗僧寒山的内涵意义翻译出来, 可以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和记忆。在翻译完以后再补充说明Cold Mountain是一位诗僧的名字。实际上, 有很多口笔译者及涉外导游都采用了这样的翻译。1996年出版的《寒山诗选》被美国教授Peter Stambler翻译为Encounters With Cold Mountain, 这并不是他不了解寒山, 在书中提到:“Han Shan was one of the leading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 …He retiredto Cold Mountain, took its name for his own, …”

2. 言内意义。

言内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因此二者在言内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在语音上, 英语有头韵、尾韵, 而汉语没有头韵, 汉语中的四声表达效果英语中也没有;在词汇方面主要是指对词语的选择和使用;句法方面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语序;篇章方面比如排比、平行、反复等等。旅游翻译中, 言内意义的翻译非常普遍。 (1) 音译加解释。很多时候单靠音译这种言内意义的翻译往往不够, 因此有时我们会把指称意义与之结合进行翻译。例如:皇上题三字, 黄熙觉太俗, 应把中间的“有”字去掉。翻译成:The Emperor wrote three characters 上例是把指称意义和言内意义结合起来的英译。单用其中任一种翻译都会影响翻译效果, 造成外国游客无法完全理解其意思, 因此先说言内意义, 再用指称意义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这种音译加解释的方法会使表达效果好很多, 在很多旅游文本的翻译中都被广泛应用。 (2) 四字词的英译。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四字词音韵整齐, 读起来朗朗上口, 又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 由于英语注重静态、抽象、概括, 因此在汉译英时, 切忌照搬汉语行文, 必须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译文准确表达。也就是说, 有时我们没必要把四字词中每一个字的言内意义译成英语, 而可以挑选其中的某些词或某个词的言内意义进行翻译;或者简单地英译成一个词或词组。例如:进入殿内, 抬头可见在一座巨大的莲花座盘上, 有两个袒胸露乳、蓬头赤足的胖子。翻译成:Getting inside, one catches sight of a giant lotus throne, on which are seated two stout monks, both looking disheveled, with bare breast and bare feet.这两个四字词中, 只译了“袒胸”和“蓬头赤足”, 而且次序进行了适当的变化, 把“蓬头”放在了前面, “袒胸”和“赤足”因为它们共有的特征“裸”而一并翻译成了“bare breast and bare feet”。Zhen You Qu.Itsword-for-word meaning translation is Really Having Interest.Huang Xi thought it in poor taste and felt it couldbe improved by deleting the character in the middle.

3.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指意义所体现的语言发出者的个人信息, 如性别、年龄、个性、态度、意图等。其反映的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了让旅游信息在外国游客中产生共鸣, 我们可以站在外国游客的立场上, 把自己的个人信息转换成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旅游文本的英译。 (1) 归化。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翻译时如果直译原文会使外国游客费解, 有时甚至会误解。所以, 我们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在翻译时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例如:月老——Chinese Cupid。月老和Cupid在中国和西方的神话传说中扮演着类似角色。 (2) 指称意义或言内意义与语用意义结合。不少情况下, 翻译出旅游文本的指称意义或言内意义, 再用语用意义做解释, 效果更佳。例如:徐霞客曾五次请求入城登峰, 均被靖江王拒绝。翻译成:Xu Xiake, Chinese Mark Polo, wanted to climb up the peak, but only to be rejected5 times.这里音译出了“徐霞客”的言内意义, 但对外国游客来说“Xu Xiake”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因此后面应加上它的语用意义——Chinese Mark Polo。另外, 原文本中的“靖江王”没有翻译, 因为即使翻译出来它的言内意义, 为使外国游客理解, 还得加上它的语用意义, 而这句话的重点是徐霞客五次请求登峰被拒, 至于被谁拒绝的对多数外国游客来说不是重点, 可以省略翻译。

旅游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其他文本的翻译, 实际上, 旅游文本的翻译涵盖了其他类型文本翻译的方方面面。它不仅需要旅游翻译者本身对旅游文本的了解以及所积累的旅游背景知识, 还对旅游翻译者的英文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大多数旅游翻译人员对翻译理论或许没有较深入的认识, 笔者仅希望此文可以给涉外导游或其他从事旅游文本翻译的工作者一些启发, 尝试用一些翻译理论指导和优化自己的翻译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131, 174-178.

[2]陈刚.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5]魏星.导游翻译语言修炼[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6]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中国翻译, 2003, 24 (4) :23-25.

[7]梁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广西旅游材料中的运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0, 22 (3) :64-67.

[8]苏州英语导游词[Z].苏州:苏州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 2007:13-15.

符号文本 第5篇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 从最开始的标点符号组成的简单表情到早期表达简单情绪的QQ表情, 从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火爆的各种系列表情包, 再到2016年年初由台湾明星周子瑜的台独倾向为导火索而导致大陆网友和台湾网友在Facebook上爆发的表情包大战, 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因其夸张的表情以及坦率的性格被广大网友截图做成表情包在新新媒介中广为传播。与此相对应的, 表情包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静态到动态, 由他人提供到个人创作。这一切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表情包正在成为人们在网络生活交流互动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并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交流工具的表情包, 除了其所蕴含的娱乐文化, 也显示了新新媒介下人们交流的新特点。

国内学者赵毅衡为符号下了一个简单而又清晰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

他认为, 意义必须要用符号在表达, 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 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 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1。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充满了符号:不论是日常交流时使用的语言、文字还是大街小巷的图文广告, 无一不是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表情包作为在互联网上交流时传递信息而存在, 符合符号的内涵性质, 它的存在符合新新媒介中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播特点, 适应新新媒介所提供的生存土壤, 并且只有在新新媒介上才能传递出表情包所蕴含的特殊文化内涵。也就是说, 表情包是新新媒介上众多内容中的一种体裁, 由新新媒介而生, 且只能在新新媒介上传播的一种符号文本。

一、表情包符号文本的创造——新新媒介为表情包提供了生存环境

20世纪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提出过一个重要的理念, 媒介即讯息2。主要内容为:从长远的角度看, 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 而是媒介本身。也就是说, “有某种媒介才能讲某种故事”:口语传播时代人们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身体所能够到达的地方, 仅仅将声音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文字的发明使前人的文明得以保留与继承, 打破了在原始社会中五官平衡的状态, 突出了视觉的重要作用, 让人们从感性思考走向理性思考;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字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电子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某种内容的表现必须依托于相应技术的存在, 例如, 有了3D技术, 我们才能坐在电影院看到3D电影;有了移动数据技术, 我们才能在各地使用手机利用互联网获取全世界的资讯。新新媒介的发展也同样为表情包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一) 新新媒介的指导原理与表情包

新新媒介是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在他的书《新新媒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新新媒介指的是“能使消费者独自成为生产者的社交性媒介”, 其最大特征是“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3。在保罗·莱文森的定义里, 新新媒介包括Facebook、Youtube、Wikipedia等, 在国内, 相对应的是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百度百科、优酷网等各视频网站等。新新媒介的三条指导原理与表情包的出现和发展不谋而合:

1.每个消费者都是生产者

在新新媒介上传播的众多表情包中, 除了早期各社交产品生产者所设计的一套默认表情意外, 其他所有表情的制作者几乎全是普通网友。在新新媒介上,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当下的热点话题制作表情包进行传播, 用户既是表情包的使用者又是生产者。例如, 用户们不断使用《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的尔康形象来制作令人啼笑皆非的表情包用于交流或表达情绪:网友们通过对电视剧中视频图像的截图,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为其添加文字, 赋予图像原本所不具有的含义, 完成后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传播。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中, 用户作为表情包的消费者的同时, 也是表情包的生产者。另一方面, 在社交媒体中绝大部分的表情包都来自于用户。

2.你能免费获取信息

在社交媒体中, 用户所使用的表情包, 除了一些专业从事漫画形象设计的从业者所设计的表情包外, 其他所有的表情包的获取都是免费的, 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使用, 不需要给生产者费用就可以自由使用、传播。

3.竞争和互相催化

在某些情况下, 用户相互调侃的方式不再是单纯地使用文字语言, 而是制作表情包以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含义。在这样的情况下, 双方不断制作新的表情包, 激发创新力, 创作出全新的表情包。2016年年初在facebook中大陆与台湾的网友所进行的“表情包大战”中, 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双方网友都不断制作表情包, 用以回击对方的观点, 许多大陆网友甚至制作了介绍中国发展与大陆各地区特色的科普系列表情包, 用以向台湾网友来讲述他们所不了解的中国大陆。有趣的是, 许多台湾网友因为看到了这一系列表情包而对中国大陆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与大陆网友成为了朋友, 放下敌意和平交流。

(二) 人真实表情的延伸——表情包与“在场交流”

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他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4。在这个定义之下, 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延伸和拓展感官:文字是人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同时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在媒介的帮助下, 感官不断延伸, 人们交流范围不再局限于所能到达的物理范围。新新媒介时代, 听觉、视觉、触觉等所有的感官都得到了延伸, 视觉逐渐成为感官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表情包的存在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在表情包中, 最重要的信息是以图像的形式展出, 而图像的重要性也大大凸显了视觉在感官中的领导地位。

清水几太郎认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 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5。同样的, 在当今社会的媒介技术下, 我们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 不需要来到对方面前, 只需要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够跨越物理的限制和远方的人进行交流。远距离交流时的我们, 在大多数非语音、视频通讯的情况下不能感受到对方的语气, 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只能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另外, 意义不在场, 才需要符号6。解释意义不在场是符号过程的前提。

表情包作为一种符号, 实际上是人真实表情的延伸, 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代表了面对面交流时的所需要做出的肢体或面部表情, 实际上是在模拟“在场交流”, 以弥补在远距离交流时只能使用文字交流的遗憾, 另一方面, 肢体、面部表情所能传达的信息更为丰富, 一个表情, 一个眼神所传达出的信息超越了书面文字所传递的内涵。

二、解释与使用自由——表情包符号与认知差

日常生活中, 处处充满了符号, 不论是大街小巷的广告亦或是各式各样书本里的内容, 我们常常会看到网络上的新闻评论中, 许多人为了同一内容产生异议进行争执;或是在命题作文写作中根据命题文本而写出来的文章有人获得了低分, 有人获得了高分。产生这一结果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们对同一符号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任何解释都是解释, 在符号传递过程中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发送者 (意图意义) ——符号信息 (文本意义) ——接收者 (解释意义) 7。表情包符号也是如此, 交流双方若要无障碍使用表情符号交流, 那么对同一表情符号的文本意义需要有一致或接近的理解, 这样, 接受者在获取发送者所发送的表情包时才能正确的解释出发送者所要传递的意义。当然, 上述理解后的结果是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 很多时候, 由于认知差的存在, 接收者很难第一时间正确理解发送者的意图意义。

认知差即自己对关于某事物的认知不满意, 或是对另一个关于某事物的认知不满意, 而认为自己现在的理解可以对此进行修正8。简单来说, 认知差就是双方对所传递的符号信息也就是文本意义具有不同的理解, 导致解释出来的意义存在差异。在人们使用表情包时,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在少数。最典型的例子来自于父母与儿女对同一表情包的不同解释。

例如, 在QQ、微信中产品开发者所内置的默认表情中, “微笑”表情在儿女的使用时解释为“冷漠”“我有点不开心了”和一些讽刺的意味, 而父母在使用这一表情时所传递的意思是“开心”或我们传统理解上的“微笑”, 是真正地通过表情符号“微笑”来替代真实表情的“微笑”;“再见”表情在二者之间也有截然不同的解释, 儿女在使用时传递的是“我不想跟你讲话了”, 而父母使用“再见”表情时传递的意思就像当面交流时招手告别时的“再见”或“下次再聊”。由于这样的原因, 儿女和父母通过聊天软件交流时常常会被父母所惊吓, 认为父母发送这些表情时有另一些意味或是对自己表现出了不满, 导致在儿女眼里交流的“雷区”到了父母那里是非常正常的交流, 从而产生交流上的障碍, 甚至有可能因为理解上的差异导致交流障碍, 从而产生矛盾。上述例子就是我们在使用表情包符号时由于对表情符号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所产生的“认知差”。

使用表情包符号时出现的认知差是与其他情况下出现的认知差一样, 属于主观的感觉, 当交流中的一方在发现交流双方对同一符号有不同解释时就会对符号的理解做出相应的修正, 进行“解释循环”。当年轻人看到父母发送微笑表情时, 也许第一时间将这个符号的含义解释为“冷漠”, 很快地又发现父母传递的其实是真实笑脸的意思, 因此又将这个符号的解释修正为“微笑”。反过来父母在接收到儿女含有“不想跟你讲话了“的再见表情时, 将其理解为普通“再见”“下次聊”的含义, 由于对年轻人文化的不了解, 因此不认为这一表情符号有什么特殊含义而做出任何解释上的修正。

根据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 在使用表情包时, 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对表情符号有截然不同的解释, 不同的解释不妨碍双方对同一表情符号的使用。也就是说, 表情符号的意义取决于使用者对表情符号的认知, 只要某个表情符号能够帮助使用者表达意义, 那么这个表情符号就可以被使用。

三、结语

表情包符号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新新媒介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表情包作为新新媒介上特有的内容符号体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在新新媒介的环境下, 用户赋予表情包符号的极大的创造自由与解释自由, 体现了新新媒介“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核心特征。从表情包的使用上可以看到使用者们对在线交流模拟“在场交流”的需求, 表情符号替代“实质存在”成为聊天交流的主要内容, 体现了人们对“真实交流”的追求。可以说, 新新媒介为表情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另一方面, 表情包符号为新新媒介的使用者提供了文化表达的载体, 成为使用者表达的新工具。

注释

1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二版:2.

22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 2000:37—52.

33 .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4.

44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 2000:85—93.

55 .清水几太郎《社会心理学》[M].岩波书店, 1951:120.

66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二版:45.

77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二版:49.

符号文本 第6篇

动画片承载的不仅是欢乐和幽默, 有时候, 温情的讽刺, 政治的形态, 文化的差别都会有意无意的在其中体现。如果说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那么中国历史文化则具有民族集体主义的特征。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绘画艺术传统, 无论是战国帛画的墨线勾勒, 汉代画砖的细致精巧, 敦煌壁画的生动恢宏, 明清的山水花鸟, 还是民间剪纸、年画等都成为中国动画电影造型风格生长的沃土, 使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上有着“中国学派”的美誉。而这些艺术传统也以成为能代表中国特色、民族象征的文化表达。一般来说, 动漫创作都是基于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

“独角龙”的残暴狰狞面目。“耍牙”绝活难度极大, 需要长期苦练而成。而我平调剧团的演员从古至今, 代代相传, 把该绝活演绎得炉火纯青、惟妙惟肖, 每每到省里调演, 均获殊荣。

最好的东西也有生命周期,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延长寿命, 不断创新才会让艺术生命更有质量。

2011年, 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先生应邀前来宁海指导平调音乐, 并担任新春音乐会指挥。2012年8月份, 浙江省艺术学院教授何占勇先生应邀前来宁海指导排练由宁波市专家作曲的宁海平调音乐《跃龙之春》, 并担任音乐会指挥。本人虽早已调离剧团从事工会文化工作, 但也被特邀参加音乐会演奏。通过这些高级专家改编提炼、作曲排练后的平调音乐旋律起伏缠绵、配器精致雅典、乐曲美轮美奂, 让我感到久违的惊喜!

国强民富文化引领小康

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宁海城区由昔日的小山城扩大了几十倍, 正向着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快速发展。而今日的宁海平调剧团已有新建的团舍和排练厅, 出门乘坐豪华大巴, 近途可当日返回, 远途则住宾馆, 与我们那代人相比, 可以说是“换了人间”。

浙江省委自1999年就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 近年观念而进行的。为各种类型的动漫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

随着全球化节奏的加快, 动漫领域的文化交融与渗透也越来越普遍, “拿来主义”已经成为动漫创作的大势所趋, 即吸收借鉴他国文化, 加之改造和提升, 创作出别有寓意的动漫作品。以美国动画为例, 《阿拉丁》的造型设计可以看到阿拉伯的民族艺术风格;《海克里斯》可以感受到古希腊的瓶画艺术;《花木兰》《功夫熊猫》则直接取材于中国的故事和传统造型风格, 这些非美的文化元素都进行了“美国化”的改造、枝剪与变形。造型、故事等动画元素就成为了某种文化的混血儿, 具有了某种文化上的共通性, 无论从属于哪国观众, 何种文化背景, 都可以通过这种文化上的共通性, 透视造型理解故事。

(一) 美国式幽默与自由演绎

《功夫熊猫》吸引国人的仍是西方式的平民幽默和轻松的人本观念, 而非中国式的大无畏精神与济世责任。从文化精神上看, 西方人始终在强调一个近似于基督教教义的人生哲理, 即:只要相信心的意志, 敢于行动, 即可获得成功。而中国式的叙事中, 主人公必须胸怀救国救民的抱负, 经历品行、道德和意志的考验, 最终在为社会贡献的前提下实现了个人人生价值。

创作者的全球化视角决定了创作者必须跨国、跨民族, 选择全球都可以接受的题材。同时, 主创者还将对国际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进行重新整合, 积极吸收全球的文化精英, 献计献策。由于

来又把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到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提出, 文化建设是引领发展方向, 决定发展质量, 关系发展成效,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继续走在全国先列的必然要求。宁海县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把保护扶持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到文化战略高度, 拨专款及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使宁海平调这一稀有的古老剧种再次焕发青春。2006年, 宁海平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六月, 宁海平调一绝“耍牙”晋京参加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轰动京城。宁海平调还先后到台湾、香港及欧洲四国等地演出。平调, 宁海人自己的地方戏曲, 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展示着我们泱泱大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个平调戏曲的历史, 承载着由战乱积贫、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走向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国富民强;从而经济高速发展, 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建成国强民富的小康社会的丰功伟绩和光辉历程。一个古老地方剧种的延伸与提升, 见证着民族文化兴衰的历史变迁。我想, 宁海平调戏曲被中央首批列入国家级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之中, 必定蕴含着这一份深远意义。

各种精英的长处各有不同, 不然会带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题材及形式。由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单向吸收或者输出, 而是不断地接受全球文化, 并输出全球文化。所以, 我们就不难理解, 美国是如何像一台机器一样炮制出一个又一个适合全球口味的美式文化拼盘, 内有中式功夫、南美风情舞蹈、非洲音乐等等。

二、改编中的多义性与模糊性

动画片《花木兰》这个故事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木兰当户织”的北朝诗篇。迪斯尼让故事摇身一变, 寻求忠孝两全的历程变成了追求自我的经历。从主题方面来讲, 这是一个大胆的改变, 美国人轻而易举地篡改了它, 改得顺理成章, 花木兰已俨然成为有着西方血统的美式姑娘。这部由美国人根据中国故事拍成的《花木兰》证明:一方面中西视角真是相去甚远。另一方面这确实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中为洋用”的经典影片, 以动漫轻松诙谐的手法成功地再现了“木兰替父从军, 征战沙场, 荣归故里”的旷世画卷, 向世人宣扬了“女儿当自强, 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生信条和价值观, 赞颂了木兰那虔敬的孝心、勇敢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对中国的古老文化传统的挖掘带来了新的认识与定位。

再看《功夫熊猫》里的熊猫阿宝, 他的出身和外形酷似中国叙事中的傻小子, 与郭靖、董永等苦孩子颇为相似。然而从性格上看却大相径庭。中国叙事中的这些形象从性格上看, 大都勤恳、善良、老实、内向, 功夫不济还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如郭靖。但是阿宝的性格与之根本不同, 他外向, 干活不细致, 幽默搞笑, 好吃懒做, 遇到挫折就想逃避, 他的理想也是以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这是很贴近西方人的审美习惯的, 他完全就是我们一个普通人中的一员, 更接近现实中的人性。这与中国式的老持稳重的“完人”人物形象是相反的。

从故事情节上看, 中国传统除暴故事的情节线索多是:正义受挫——恶人当道——英雄人物通过苦难和奇遇练就武功——战胜恶人, 天下太平。这种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必然是形单影只的, 而对手却是成群结队的, 其最终的结果是势力单薄的英雄力挽狂澜打败了恶势力。而我们对比《功夫熊猫》则是, 社会和平、恶人被囚——恶人冲破落网、正义受到危机——英雄人物出现, 联合大众力量击败恶势力, 灾难消除。整个故事情节线索是一场处理突发性事件的经历, 是整个社会共同来应付社会危机, 它刚好与中国武侠式的叙事相反。这或许正反映了西方人的市民价值观念, 体现出自由社会制度下多数个体的强势与个体英雄主义企图过渡表现的越轨精神。

这种形式下的动画影片, 打通了东西方哲学之间的隔膜, 模糊了两种社会对立的意识形态。这不仅取决于创作者全球化的视角,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全球化在文化上的统一趋势。当然坚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化固然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但是, 当大国将输出文化作为渗透意识形态的武器时, 我想这样的发展结果将会像新航路开辟之后, 西欧强国瓜分落后殖民的历史重演。

三、构建时代文化符号

在电影符号学系统中, 电影为符号学提供了时空构成上极为复杂的文化对象。[1]视觉图谱里出现的牛仔、宽边帽、神枪英雄、沙漠等等经常在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中出现, 这些既定的符号使人接受并习惯它背后的象征及隐喻。当“我们沿着符号的方向, 纯粹象征性的方向, 前进的越远, 也就离纯直观的最初源泉越远。”[2]在许多充满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动画中, 文化符号的构建在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洪流中, 通过萃取与凝练, 更加鲜明地表征着超越自身的深邃意义。

在动画文化构建的社会契约中, 文化认知与社会认同对人们理解动画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 代表着最普通的受众情感共识, 延续着时代发展脉搏的动画符号都能获得观众的认同与接受。注重形式符号的选择, 能保证作品读取的最大可能性。

四、开发面对全球化下的文化嫁接

被迪斯尼重新演绎的“花木兰”“阿宝”, 让我们的情感变得很复杂, 我们一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而自豪, 另一方面又为自家“宝贝”在外人手里熠熠发光而心有不甘。但是, 它却能够散布在全球性的广阔空间, 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 在动画海阔的天空里, 它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纯粹文化的艺术形态, 灵与性的结合已使传统的动画观念受到冲击, 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人文力量。

“每一种民族文化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创新而变革, 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文化。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产物。”[3]中国国产动漫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 运用中国的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自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动画艺术的动画形象是其灵魂, 动画的技术性是其发展的支撑, 动画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 动画的艺术形象是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贾磊磊.影像的传播[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J].周琪,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3]罗素.中国问题[J].秦悦,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4]佛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J].刘成富.商务印书馆.2012年.

符号文本 第7篇

神话作为一种早期历史文化的象征性表记, 其中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作为人类语言发明后的第一种意识形态, 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 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 积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 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 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部发展。” (1)

理论框架

神话中叙事整体的核心是意指化的两个序列, 意指化的第一个序列描述了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以及符号及其外部现实中指涉物之间的关系。罗兰·巴特把这一序列称为明示意, 是指符号明显的常识性意义。

符号在意指化的第二序列中主要的方式是隐含意和迷思 (myth) , 在这一序列中, 符号和使用者文化的互动最为积极。隐含意是符号在解读过程中受众的情感、情绪以及文化价值产生影响发生的互动, 这时候的意义转向主观, 隐含意的大部分是任意的, 属于特定文化, 由于神话传播中人们非常容易把隐含的价值误读为明示的意义, 所以本文比较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尝试提出对隐含意的分析和思考的框架。“迷思就是思考事物的一种文化方式, 是一种将事物概念化或者理解事物的方式, 原始神话的迷思关乎生与死、人与神、善与恶, 迷思运作的主要方式是将历史自然化, 迷思实际上是一个在特定的历史中获得主导地位的社会阶级的产物, 所传播的意义就是要承载这一历史, 但是迷思的作用却是要否认这一点, 而将其意义展示为一种自然的而非历史的或社会的意义, 迷思的研究者要通过‘去神化’ (demystifying) 来分析隐藏的历史, 并揭露迷思的社会政治作用。如果说隐含意是能指的第二序列意义, 那么迷思则是所指的第二序列意义。” (2) 符号产生第二序列意义的第三种方式, 称之为象征, 当一个客体通过惯例而获得某种意义并用来代表一些事物时, 它就成为一个象征。

另外, 本文借用修辞学中隐喻 (metaphor) 和转喻 (metonymy) 的概念深入理解神话传播中信息发挥其指称功能的根本方式。隐喻具有非常重要的日常功能,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所有社会都通过将重要的抽象事物隐喻性地体现于具体经验的方式来加以理解, 这些具体的隐喻成为思考工具, 来塑造我们对那些抽象事物的理解, 并使我们运用这些概念处理日常生活。” (3)

转喻是将同一层面的不同意义联系起来, 选择现实的部分来代表整体。转喻通过相邻派生方式发生作用, 在神话的传播中, 转喻、迷思与标志符号常结合使用, 迷思以转喻的方式, 在一个符号中出现, 深化人们对全部内容的理解。

研究设计

研究假设。神话是表现特定文化阶段的符号系统, 其构成要素是语言符号、文化信息、构成规则、变形规则。从神话符号系统看, 故事情节是它的能指, 故事情节唤起的形象构成了神话的形象所指, 而故事情节所指代的或形象所包含、隐喻、转喻、象征着以情感为中心的意义蕴涵就构成了神话的意义所指。这样在神话符号系统的三个层面中, 不仅承载着重要的精神内容, 而且文化通过它们来解释和理解现实或自然的某些方面。

研究方法。以朱桂元、吴肃民、陶立璠等编辑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汇编》、张巨才主编的《神话故事集》、陈自仁编写的《中华民族神话》为抽样总体, 为避免研究中的主观臆断,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 分别选取50个少数民族神话和50个汉族神话共100个样本。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是情景、角色、爱情、神形四个部分。

研究内容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体, 由于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少数民族与汉族神话在内容上存在很大的类似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本文的样本中, 汉族的《盘古开天辟地》与布依族的《力戛撑天》中, 手撑天、脚蹬地努力不让天压到地面上的盘古与力戛的形象比较类似;汉族的《后羿射日》与毛南族的《父子射日月》里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射杀九个太阳的内容比较相近;哈尼族的《天、地、人的传说》奉神命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情节, 在汉族创世神话中也很多。

神话的发展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 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 使得同一则神话内容的构成与演变表现为大体类似, 但又有不同细节变化的多种版本, 这是一则神话产生后, 不同民族按照自身需要重新加工、修改的结果。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投射出其他民族的影子, 反映各民族的共同生息繁衍, 表现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观念。

通过对样本的比较分析, 少数民族与汉族神话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少数民族神话的原始思维幻想直观、生动, 而汉族神话则体现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儒家文化的色彩。关于“天与地”的情景描述中, 有6篇少数民族神话样本, “天与地”的距离情景被描述得“非常近”, 汉族神话样本中并未发现此类内容。

布依族的《力戛撑天》、瑶族的《开天辟地的传说》、仡佬族的《天是怎样升高起来的》等少数民族神话的描述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 天和地只隔三尺三寸三分远……;早先, 天很矮, 人沿着大树往上爬, 很容易就可以爬到天上去玩……;从前, 由于天太低了, 人们随便搭两三把梯子就可以到天上去玩……在上述语言符号的表层能指之外, 其所指意义在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隐义层面的差异。由于上述南方少数民族在民族形成的初期, 并未形成钳制人们思想自由的统一宗教文化意识形态, 原始思维的幻想色彩更生动、更浓厚, 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神话保存了充满个性、完整的人与神之间的故事幻想图景。

汉族比上述南方少数民族更早进入文明社会发展阶段, 较早实行了中央集权制, 形成了大一统的儒家文化, 汉族神话关乎“天”的观念更为抽象、神圣, “天与地”具有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特征。一方面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观天象预测人世间的吉凶, 认为不平常的天象预示重大事件的来临;另一方面又认为帝王、君主具有神灵之子的高贵血统, 具有统治臣民的天赐权力和超凡力量, “天与地”的神圣界限岂可被世间凡人轻易逾越。这实际上就是汉族神话中迷思的体现, 文化隐义宣扬神权和皇权的统一, 是对帝王、君主统治权力的一种阐释与崇拜。

少数民族神话中反映爱情的内容较多, 表现形式较为简洁、朴实, 而汉族神话中把爱情内容更多地依托于其他具有深刻精神层面的隐喻意义。爱情在每一种文化中如何表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少数民族神话样本有黎族的《丹雅公主》、朝鲜族的《天帝之子》、普米族的《老三与山神的女儿》等14篇样本反映此类内容, 占少数民族神话样本的28%。汉族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蛇传》、《化蝶》等7篇神话反映了此类内容, 占汉族神话样本的14%。

神话语言内容所表现的爱情, 作为符号体系超出了爱情本身而指向思维, 体现出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思维, 而那种爱情本身就是思维所具有的情感负荷, 融解着人生意识。反映爱情的内容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相对处于较重要的位置, 也表现出较少受功利左右的精神自由, 而在汉族文化中, 这样的特征则显得不那么突出。汉族神话在表现爱情内容时, 总是从隐喻的角度入手, 或与其他精神相联而具有言志或喻世的深刻意义。

中国神话尤其是汉族神话中不语爱情, 或者爱情表现为更深层次的隐喻, 意味着爱情的抑制。谢选骏认为:“在高级文化中回避爱情主题的伦理风格和不语怪力乱神的哲学表态, 具有深层精神的相通, 并获得相似的文化功能, 那就是倡言功利合理主义的精神。” (4) 在大一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下, 为适应政治和道德教化的需要, 汉族神话思维中表现爱情的内容更多地带有说教性和社会性。

少数民族神话中保留了较多的女神形象, 这说明少数民族神话更多地保留着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痕迹。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神话的女神, 其形象和意义所指都具有伟大的母性特征、可歌可泣的牺牲奉献精神以及厚生爱民的炽热情怀, 通过数量对比发现, 汉族神话样本中女性角色有70个, 女神仅有女娲、精卫、嫫母、巫山神女、龙女、女魃6位。

少数民族神话样本对女神的描述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其中出现的106个女性角色, 有11个是个性迥异、光彩夺目的女神形象, 比如苗族的祖先姜央, 满族正直、刚毅、善良的白云格格, 蒙古族造天地日月的无比强大的麦德尔神女, 阿昌族拔下脸上长毛织大地、摘下自己的喉头当梭子、脸上鲜血流向大地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的地母, 等等。

无论是女性角色在样本中的数量, 还是女神在女性角色中所占的比例, 都说明少数民族神话给予女性更多的符号空间。选择典型女神作为转喻的手法, 其形象所指包含着较高的信息量, 对人物的精神归属和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涵盖面, 其意义所指包含着象征性质, 指向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一种广泛的社会意念、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 代表对女性整体的尊重和赞美。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 在人类自身的生产中, 女性占有突出地位, 女性被认为是生命之源, 女性在由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承担着繁衍后代、生产劳动等主要的角色, 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威性, 少数民族神话中女神的形象被看做是神圣的象征, 并且最早加以偶像化, 正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民族审美中的反映。汉族神话女神较少, 而神勇刚烈的男神比比皆是, 则是中原地区较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意识形态的体现。

少数民族神话中保存众多的物形神、兽形神、图腾、拟人神等单一的神形, 综合的神较少, 代表抽象观念的神较少。少数民族神话神的形体大都单一表现为人形, 或者物形、兽形、图腾等, 神的形象甚至是与他们生活的地理位置最近的自然物, 真切可感。比如样本中的裕固族神话《莫拉除雪妖》中英雄莫拉被烈火熔化, 化为一座火红色的石山, 高高地屹立在祁连山下, 草原边沿, 牧人们远眺红石山, 无不向莫拉表示敬意。

鄂温克族神话《鄂温克人的诞生》中, 鄂温克人的祖先是一只小熊变的男孩;佤族神话《万物之王》中, 大地出现后, 当时大地上的所有动物、植物和人一样, 都有一张会说话的嘴、有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单一的神形在汉族神话中也很多, 但是汉族神话的抽象神形更加鲜明, 样本中发现的5个抽象神形, 如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刑天是被砍去了头颅还有战斗力量和勇气的英雄;长着马样的头、裹着马皮吐丝的“蚕神”;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构成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观念的集合体, 虫子的身体、兽的头、鱼的尾、鸟的爪等, 这些是典型的综合抽象神形。

神形本身作为传播符号, 代表远古先民脑海中与外部信息相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 人类的思维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并且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远古时期人类将自然事物和自然力本身视作具有生命和意志的崇拜对象, 还未产生掌管这些崇拜对象的观念, 因而这一时期单一神形较多。

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和人们抽象能力的增强, 对动物、植物, 乃至天体、气象等其他事物的依赖关系日渐密切, 对它们相应地加以神化, 形成独立于某个具体特定自然物件的神灵观念, 由此形成抽象神。汉族神话中体现出较多的抽象神形, 是原始思维较为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象征, 其先进性带动了少数民族神话的演变, 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与丰富性也弥补了汉族神话中的缺项, 构成了中华民族神话统一、综合性的文化资源。

注释

1 何新:《诸神的起源》, 《三联书店》, 1986年版, 第240页。

2 (3) 约翰·费思克 (John Fisk) [美]著, 许静译:《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第二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75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符号文本】相关文章:

符号关系05-18

民族符号05-21

色彩符号05-21

标志符号05-21

化学符号06-03

符号女性06-10

艺术符号06-22

符号意识06-22

城市符号06-27

形式符号06-28

上一篇:《电视舞台艺术》下一篇:独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