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舞蹈艺术范文

2024-09-22

中西舞蹈艺术范文(精选7篇)

中西舞蹈艺术 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思想,舞蹈艺术,体现

随着思维方式、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人们对美学思想的认识也日益清晰, 同时对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中西方美学思想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结晶, 对社会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中西方因为其社会背景、民族文化以及历史根源的差异, 导致表现出的美学思想大庭相径, 具有不同的特色, 从这方面来说, 对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研究与比较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对中西方美学思想的比较来取其精华、融会贯通, 从而让其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从舞蹈艺术发展层面讲, 我们可以分析中西美学思想的异同并找寻两种美学思想在舞蹈中的不同体现, 对现实中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学是什么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 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 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 美感经验, 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追求美的本质与意义的科学。

然而迄今为止, 人们关于美学的对象、范围与内容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对于美学的定义, 我国大陆有三种主流的说法, 一是认为美学研究美的科学;二是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一版原理的艺术哲学;三是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科学。从内容与美学的现状上也有很多说法, 认为美学是德国哲学、英国心理学与法国文艺批评的结合, 也有人认为是对哲学、心理学和客观对象的研究或对定义没、审美心理和社会学的研究。

西方国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分析哲学的美学和艺术本体论的美学, 重在解释、讨论和研究艺术是什么。而在中国流行着一种看法是认为美学不应该作为一种哲学出现, 哲学是大众的, 不是专门化的美学, 即使非要从哲学方面来定义美学也要以美感经验为中心, 将美学看做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中国的美学与西方美学比较, 中国对美学的研究者则认为给美学一个定义是徒劳的并且缺乏意义。

二、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

美学思想是历史的成果和结晶, 不同时代的美学思想是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变动的, 其具有社会、民族、时代和阶级等特色, 随着历史的前进, 人类心理结构的变化会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中观能动性加强, 使其审美习惯、能力以及范围不断扩大, 这同时也是美学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中西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差异主要由其民族特性以及历史渊源决定的, 在艺术方面的美学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中西方对美学思想体会方式的差异

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起源于西方, 以柏拉图、黑格尔为代表人物, 他们从哲学角度对美和艺术进行探讨, 从哲学上提出了关于美与艺术的根本观点, 支配影响的整个美学领域的各个问题, 西方将美学科化, 并赋予哲学意义是在追求美的本质, 而中国古典艺术中对美的追求更加倾向于感会于心, 不可言传, 实际上是与由资深的实践理想主义决定的。然而现在存在一种说法即中国在美学思想方面有美无学, 缺少美学体系, 这种看法是偏激的, 是一种将西方对美学体会方式的模式强加于中国美学的行为。可以说中国早期缺少西方式的思辨哲学和审美哲学, 但是并不缺乏对意境理论的建立, 双方的这种对美学概念理解的差异是由于其对美学思想不同的体会方式造成的, 也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体现。

2、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人文观念, 是中西方美学思想在内容的侧重点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 中国华夏美学积淀下俩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本体意识使中国美学更加趋向于向往易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注重主题与客体的结合, 强调统一性和经验性, 而西方美学则强调主体育客体的分离;中国美学注重艺术与境界以及行为与情感的结合, 在于表现一种人生的感悟, 对道德与生命的诠释, 而西方美学更注重现实的美感, 强调一种真实的美, 注重模仿和对真与美的研究;中国美学强注重融会贯通, 强调一种对美的悟性与实践, 但往往在某些事物上的定义过于模糊, 这也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境界, 而西方美学强调对美的理解的精准性, 善于寻找规律, 给美学下厨鲜明的定义, 而这也恰恰是给对美学的理解形成了局限性;中国美学从上古时期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屈原的深情发展至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崇尚与自然的结合, 倡导回归自然并享受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心境, 西方美学强调个体意识, 强调在自然中寻找本性的狂欢, 虽然俩者有共同之处, 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三、中西方的美学思想在舞蹈艺术中的不同体现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 必然属于美学的范畴。基于对美学理解的不同以及在体会方式以及内容上的差异, 中西方美学思想在舞蹈方面的体现也各有千秋, 但这不足以成为二者成为对立面的理由, 因为这种差异是不同的社会意识与历史渊源的不同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如果单纯从审美的角度讲, 对中西方美学思想在舞蹈艺术上的不同体现进行研究, 能使我们了解西方艺术与审美文化, 同时也能使西方看到中国深厚的美学积淀, 这种研究与对比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美学思想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的古典舞蹈起源于事前时代, 早期的舞蹈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与目的性, 如狩猎舞, 祭祀舞一直到礼乐的提倡, 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崇拜, 同时也是一种巩固政权、开展教育的手段。从中国的古典舞蹈研究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即中国舞蹈美学更加注重舞蹈境界, 或者说把舞蹈当做一种境界, 在舞蹈的过程中, 表现出顺应自然与赞美自然的意识, 动作的特点表现为含蓄内收, 并且许多动作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与象征, 并且在中国的舞蹈艺术中, 善于用表情来抒发感情, 面部表情十分丰富, 这些肢体表达的意向以及面部表情代表的感情恰恰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之处, 将对自然的融合, 对主体客体的结合, 对生命的诠释发挥的淋漓尽致。中国舞蹈美学代表人物王元麟认为:事实上, ‘舞蹈动作’是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并有着自己的美学规定的。它常是以一定的风格面貌出现, 它不是由某个艺术家可以凭空创造的。艺术家可以依据某种风格去加工某种特定舞蹈中所需要的生活动作, 但‘舞蹈动作’本身, 它的美和它的风格却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过程。我所说的‘舞蹈动作’, 就是指这样一种为特定社会所认可的、具有广泛群众审美基础的人体动作的动律及其造型。这是一个民族和特定地区社会实践的产物。他的看法阐释出了中国舞蹈的现状, 同时也是中国美学侧重实践的体现。

2、西方美学思想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

西方舞蹈重视对形式主义的研究, 在舞姿上具有外放的特点, 力求寻找空间的扩展, 一芭蕾舞为例, 有很多的跳跃动作, 似要克服地心的引力, 舞蹈的感情通过肢体表达出来, 动作的延伸与男女对舞都与中国舞蹈美学形成强烈的反差, 体现出西方对现实美感与形体美感的追求, 体现出了西方注重个体的体现和价值的思想, 注重对主体美的表达。美国的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的观点是反对将舞蹈当做一种人类感情的表达工具, 她认为对舞蹈美学形式的研究是必要的, 如果失去了这种对形式的研究, 那么舞蹈美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种对舞蹈美学的看法与中国美学思想有很大差别。

四、中国现代舞蹈美学的发展

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具有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 而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舞蹈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舞蹈本身是一种美, 而中国的美学研究相对于西方来说有明显的滞后性, 于是中国也就产生了舞蹈领域的现代派, 而某些现代派片面的将西方舞蹈美学作为一种尺度和标准未免显得有一些偏激。中国舞蹈美学何去何从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单纯的向西方式舞蹈发展是不可行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舞蹈, 必须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不能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舞蹈形式完全摒弃, 西方美学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 而中国美学也有自身不可比拟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看到西方艺术美学的长处, 保留中国美学的精华, 发现中国美学对舞蹈发展的局限性并能够予以融合。在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舞蹈被纳入世界舞蹈的行列是必然的, 但因为这个原因而摒弃了中国舞蹈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本身的特色, 就违背了中国舞蹈存在于发展的初衷, 失去了中国舞蹈存在的价值, 所以, 中国舞蹈美学研究者还应在保留中国舞蹈完整体系的前提下, 积极融入西方美学来促进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

总之, 中西方不同的美学在舞蹈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不同的舞蹈美学在互相交融, 互相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中国舞蹈艺术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

中西舞蹈艺术 第2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攀升, 国际关注度的增长, 海外的汉语学习由悄然兴起发展到今天的蓬勃生机。汉语热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机遇, 它的不断升温已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刘珣先生指出, 要真正掌握一种第二语言, 单学语言本身还不够, 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文化教学。[1]而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对汉语学习者带来思想碰撞, 因此利用好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来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无疑会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领悟以及提高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中国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舞蹈的中西方对比之西方芭蕾和中国舞蹈对比为例, 就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中西文化的舞蹈艺术差异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古人认为“情动于衷”是舞蹈者的舞蹈的原因, 而“情动于衷”的表现也是舞蹈者心绪表达的方式之一。但从动作形态上看, 西方芭蕾和中国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一) 西方芭蕾舞的动作特点

西方芭蕾舞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明, 还在于它创造出一种与中世纪封建教会黑暗文化相对立的新文化, 这场文化以突出人的个性解放、个性张扬为目的。所以西方芭蕾舞在舞台上站着跳还不够, 还要立起脚尖跳, 舞者被托举在空中, 手臂还要向高处伸展。这种似乎憧憬天空的舞姿心态完全取决于西方人的思维观念。西方芭蕾舞艺术的动作模式, 包括脚外开, 讲求腿部的开、绷、直, 以及空中打脚、飞跃大跳、立足尖、高空托举、阿拉贝斯等伸展直立的的动作模式, 无一不充分显示人性张扬的个性。[2]

(二) 中国舞蹈的动作特点

中秋佳节之际“赏月”是我们国人的习俗。仰望明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间诸事古难全。感慨之余, 一轮满月寄托着太多的希冀、思念、怀念和畅想, “月圆人团圆”的美好祝愿总能让人为之欣慰、感慨、憧憬和奋发。而“圆”这个元素就很自然地被广泛用于中国舞蹈中。原始人狩猎后集体围着篝火、猎物绕圈欢庆而舞。这样的圆圈舞现在还多保留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中。如贵州黔东南、藏族农区自娱自乐性圆圈舞。中国舞蹈艺术也以追求“圆润流畅”的舞蹈风格为目标。恰如汉代傅毅《舞赋》所述:“其始兴也, 若俯若仰, 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 不可为象。其少进也, 若翔若行, 若竦若倾, 兀动赴度, 指顾应声。”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排的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印象》里开场舞《混沌初开》片段中, 她那婀娜的身段, 精灵般的舞姿, 配以一轮满月为舞台背景, 把混沌中孕育着生灵, 万物滋滋萌发的过程展现地惟妙惟肖, 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舞者的很多动作是以腰为圆心扭胯画出平面圆, 双手背在身后构成圆, 原地转圈为圆等。中国舞蹈有许多门类, 适用于不同场合, 但基本上中国舞蹈都向人们表达了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国泰民安的“圆满”希冀和追求。

二、中西方舞蹈艺术差异对比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舞蹈的魅力无穷,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呈现形式。它以中国文化中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外国留学生对中国舞蹈的接触便于在比对中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独到之处。以下几点为我们对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教学中介入中国舞蹈的设想。

(一) 开展中国舞蹈体验活动及舞蹈专题讲座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 许多留学生来华前没有看过中国舞蹈。[3]中国舞蹈作为中华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之一, 由于可不受语言的限制, 靠人体有机体的活动为载体进行表意, 具有适用于文化推广初期阶段之优势。因此中国舞蹈的推广对接近中华文化、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读懂中华文化及中华大文化的推广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留学生介绍中国舞蹈, 可以先让其观看一场舞蹈演出或由专业舞蹈老师进行几场舞蹈专题讲座, 让留学生近距离感知中国舞蹈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 教师就西方芭蕾舞与中国舞蹈之差异, 引导学生以差异对比为思路, 让其对比母国与中国舞蹈的异同, 激发其对中国舞蹈美的认同。

(二) 利用多媒体丰富中国舞蹈文化教学形式

观看舞蹈演出和请专业舞蹈教师作专题讲座可以起到一个引入的作用, 受条件所限, 大多数时候还是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贯穿中国舞蹈文化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如果经过精心挑选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也能受到外国留学生的欢迎。很多留学生反映文化课的教学没有意思, 他们希望文化课程更“好玩”。[4]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PPT等而不是只单一讲解的中国舞蹈教学模式容易为外国留学生接受。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进行网络资源的挑选、课件的制作和讲解。如当下中国大妈跳广场舞遭到网友热议, 教师可以对西方高雅芭蕾舞蹈和中国全民性健身舞蹈略作一个对比, 从中国人对“强身健体”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来讲述中国舞蹈。

(三) 多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有关的课堂活动, 鼓励留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简单易学的中国舞蹈, 并在课堂上表演。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舞蹈, 体悟“和而不同”、“和谐”、“圆满”因素在中国舞蹈中的融合。还可以进一步由此升华到中国人的相处之道、思维方式等方面。

结语

本文从中西舞蹈文化差异的比较角度, 提出了对比思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 希望有助于中国文化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和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中西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待进一步地挖掘。

摘要:本文以中西方舞蹈差异为例, 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文化课教学,中西方文化对比,舞蹈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2]金秋.略述中国舞蹈艺术的情与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 (4) .

[3]曾琳.基于少量数据的来华本科、硕士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对比分析——以中国舞蹈为例[J].神州, 2014, (3) .

中西体育舞蹈文化差异研究 第3篇

1 . 1西方体育舞蹈的历史背景

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由民间土风舞发展而来,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了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1924年,由英国发起,欧美各国舞蹈界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对体育舞蹈进行了首次规范、美化和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2]在经过规范整理之后在社会中推广开来,收到了众多人的欢迎和喜爱,宫廷舞会和民间舞会的举办促进了它的推广和普及,发源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华尔兹也被收入进来。后来发源于南美和非洲原始土著舞蹈也经过规范和整理加入进来,形成了体育舞蹈中另一大舞系——拉丁舞。

1 . 2中国体育舞蹈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正式传入中国,人们逐渐认识这项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体育舞蹈运动。到1991年,我国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体育舞蹈协会。此后体育舞蹈也有了自己的比赛,2000年8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进行了改组,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与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组成了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CDSF),国家体育总局社会指导中心接管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正式被纳入体育运动的范畴。[3]而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舞蹈产业。

1 . 3中西方体育舞蹈文化背景

体育舞蹈所包含的10种舞蹈均是由西方民间舞蹈整理规范而来的,蕴藏在每个舞种的背后是发源地的文化,都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需要舞者在演绎的时候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体育舞蹈的表现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们从平时所接触的西方文化中就能明显的感觉出他们自然散发出的热情,他们在表达情感上也是较为随意与自由,就像性格学中所说的外向型心理。因此他们在演绎体育舞蹈的时候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很容易就把舞蹈的激情传染给周围的观众。

2中西方体育舞蹈选手水平差异

2 . 1艺术表现的差距

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而其中的每个舞种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音乐节奏,舞蹈风格,舞蹈情感表现力都各不相同。如果体育舞蹈选手只因为舞蹈而舞蹈,只是在追求比赛成绩或是表演效果,那么就没法真正去体会舞蹈的深层内涵,就不可能完美的表达各舞种的个性特点,而中国体育舞蹈选手正欠缺这一点。在全国甚至世界体育舞蹈比赛中,中国选手的舞蹈套路较单一,而每种舞蹈在情感、肢体表现力方面都很薄弱。前面介绍过体育舞蹈的每支舞有着不同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正因为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让每支舞种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点。中国顶尖选手和西方高水平选手进行对比总感觉对舞蹈表现力方面欠缺很多。因为西方选手从小生活在这种历史文化中,能接触到正统,纯正的舞蹈文化,他们也正是在演绎本土的民族舞蹈,而在这种文化意识的熏陶中,他们能把握的游刃有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见,在艺术表现中,舞蹈本身的文化意识对舞蹈表现力掌握和发展起着这关重要的作用。

2 . 2体育舞蹈选手身体素质的差距

体育舞蹈是一项大强度的身体运动,而选手在赛场上所展现的优美的身体线条,健美的身材也让人大为赞叹。在选手同场竞技时,观众很难分辨各选手技术的高低,女选手随着音乐,在情感充分的投入中,利用自己修长的腿部线条,绷起脚背去做延伸;收紧全身的肌肉,快速的流畅的去做旋转;性感紧致的后背让人不仅是羡慕,更是充分展现了女性的柔美性感。而男选手在场中挺拔的身姿和饱满的肌肉线条更让人感到男士的阳刚之气,无不展现出一种自然的人体美,而中国选手在身材方面较为瘦弱。另一方面,中国选手在舞蹈速度、耐力、旋转、柔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这与西方人本身的身体形态和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不仅安排大量的身体体能的训练,还会配有专门的力量、速度训练,而中国选手练习时太注重舞蹈技术和套路的练习,忽视了体能的训练,没有科学的安排。所以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很多旋转、托举等动作中国选手总是感觉完成的比较吃力,不够完美。

2 . 3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其他差距

首先,舞伴间配合的默契太少。体育舞蹈在评分或观赏上,两人的舞蹈配合的好坏占很大的部分。舞伴在舞蹈中不仅要把自己的技术展现好,更重要的是怎么配合舞伴把舞蹈整体表现到完美、和谐。两人的配合不仅包括肢体和眼神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的默契,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双人的练习和磨合。在各大比赛中都会设有少儿组,其中最小的选手只有五六岁,外国的职业选手大也大都从少儿时期就开始搭档跳舞。在获得较好成绩的选手中,他们大都配合了10年以上。而中国选手大都从考入院校时才开始真正的固定配合练习进行比赛,另外,中国选手换舞伴过于频繁也是制约两人舞蹈进步的因素;其次,动作编排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观赏西方选手表演或比赛时,总会感觉他们的舞蹈会跳出自己的特色,表现很自然,就像为他们“量身定做”一样。而中国选手在舞蹈时总感觉是在完成动作,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或优点进行编排,这样在表现时会显得过于苍白,不能很好的展现自己的风格;最后,我国选手的运动寿命太短。在中国体育舞蹈发展中,少儿和青少年占绝大多数,专业的舞蹈选手会进入院校学习,然后进行比赛。而大多数的毕业或者拿到好的成绩的选手就会选择退役。这让他们的舞蹈比赛之路只有短短的十多年。外国选手在与中国选手比较时,会感觉到他们的舞蹈很有味道,像是在演绎他们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因为他们在经历十多年的训练,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有着自己对舞蹈的深层体会和理解。可以看出,精湛的舞蹈表演也需要时间的沉淀。

3中国体育舞蹈文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开放,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更是将体育舞蹈列为推广项目之一,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真的是十分迅速。[4]现在生活中人们更注重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而体育舞蹈满足了人们对健身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它不像其他体育运动那样动作单一,体育舞蹈丰富的肢体动作再配有动人的舞曲更是吸引了大批的爱好者。在世界体育舞蹈比赛中,中国的选手也不在少数,但中国现阶段体育舞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训练方面却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体育舞蹈的培训经验,科学的的选材,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

同时,我国的选手还应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文化修。除了学习体育舞蹈技术,还要掌握不同舞蹈种类和文化艺术的学习,尤其是对西方体育舞蹈的历史、文化、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学习。只有在文化和技术双重进步中,才能使体育舞蹈更接近国际更全面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 1结论

研究认为中西体育舞蹈水平较大,这与双方各自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体育舞蹈传入中国较晚,西方体育舞蹈选手表现力较强,中国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表现较为含蓄。研究中西方体育舞蹈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更好的汲取西方选手的特点优势,发扬自身特性,不断进步发展。另外借鉴西方自由,开放的文化特点,能为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4. 2建议

根据研究发现体育舞蹈文化和其艺术表现力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在平时训练中不仅要注重动作技术的规范,而且要提高对体育舞蹈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中西舞蹈艺术 第4篇

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交谊舞, 经过时间的熏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娱乐、竞技、社交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它将艺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融为一体, 有着很强的艺术气息和时代气息, 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形式和健身运动项目。

这种体育舞蹈形式源于西方, 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和迅速的推广, 包括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大众健身、社交等场合都可以看到体育舞蹈的身影。但是, 大多数的爱好者仅仅还是局限在模仿阶段, 通过学习别人的舞蹈形式来进行练习,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创新的必要性。这就导致在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问题, 使体育舞蹈缺少中国文化的韵味与内涵。表演者仅仅是在模仿肢体动作, 而不能深层次地诠释文化的内涵。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在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上下功夫, 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视角下探讨体育舞蹈的创新策略。

本文首先剖析了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可行性, 然后提出了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对策。

2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文化世界一体化步伐也在逐渐加快, 从饮食文化到音乐文化, 都可以看到中西文化融合所带来的良好效果, 其中, 体育领域的中西文化融合也在其中。对体育舞蹈来说, 它将体育、音乐、舞蹈和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 音乐贯穿于整个体育舞蹈过程中, 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所在, 表演者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将抽象的音乐内涵用肢体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当前体育舞蹈的音乐大多数是西方作曲家的世界名曲, 中国的艺术表演者由于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人生阅历的不同很难在深层次上理解和领悟西方的音乐内涵, 这就容易造成对舞蹈内涵理解的不准确, 使表演只有空洞的肢体模仿, 大大降低舞蹈的艺术欣赏性, 阻碍了体育舞蹈中国化的进程。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内涵就是让西方体育舞蹈具有中国特色, 在保留其先进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风的音乐, 使其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我国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我们的民族音乐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寄托, 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要想使体育舞蹈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上推广与发展, 被更多的国人接受与认可, 就必须使体育舞蹈音乐融入中国特色音乐, 同时还可以使中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3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解决办法

3.1 加强理论研究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时间的积淀。首先要解决好理论方面的问题,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都要搞清楚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不同的音符所代表的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 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与舞蹈的统一, 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同时如何为舞蹈音乐注入中国特色音乐等诸多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 就无法从实践上推进体育舞蹈中国化的进程。理论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要加强对西方音乐的研究, 充分掌握其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其次是要深层次上挖掘中国特色文化, 将中国的特色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再次是努力寻求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 将中西方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2 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舞蹈音乐专业

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音乐专业设置并不是一片空白, 国内许多高校均有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在这些专业院校中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与专业课相关的体育舞蹈音乐教材内容大多是西方音乐, 从教学方法、乐理知识到试唱等均是西方的世界名曲片段。这些内容诚然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但是仅仅学习这些西方的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 反而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精髓, 可谓因小失大。西方经典的音乐内容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 但更重要的是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因此, 在体育舞蹈音乐专业建设中, 最为重要的是专业教材建设。在专业教材中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设置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 重视对体育舞蹈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 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舞蹈音乐缺少中国元素的现状。

3.3 在教学训练中加强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实践

体育舞蹈教学是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革命前线阵地, 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场所, 是传播体育舞蹈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专业院校的舞蹈老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以身作则, 改革教学内容, 创新形式,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充分实施教材内容, 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

(2) 社会培训机构要秉承民族特色, 以传承民族音乐和文化为己任, 自觉地将民族音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舞蹈学习者能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

(3) 舞蹈老师和教练不仅要意识到体育舞蹈中国化的重要性, 还要不断地给自身充电, 在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涵养, 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

(4) 作为体育舞蹈专业类的学生和爱好者也要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过程中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培养对中国特色音乐的兴趣, 不断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4 将中国元素融入竞技比赛

将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竞技比赛中, 是对体育舞蹈中国化所提出来的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中国舞蹈将走向世界舞台, 接受全世界人民的检验, 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这不仅仅是一项竞技项目的比拼, 还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重要步骤。目前的体育舞蹈竞技项目大多为西方音乐伴奏, 中国的运动员由于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很难对这种类型的音乐有自身深刻的理解, 这就需要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力求在音乐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把中国特色音乐推向世界, 促进体育舞蹈音乐的中国化进程。

4 结语

体育舞蹈音乐的中国化并非是要将西方音乐消融, 不是追求音乐的全部中国化和单一化, 而是将中国元素融入西方音乐, 将两者有机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为西方现代化气息浓厚的舞蹈音乐注入中国深厚朴素而有内涵的特色音乐, 为两者找到完美地契合点,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推进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进程, 要以理论研究为前提, 以专业教学和讲授为基础, 通过大众健身娱乐进行推广, 在国际竞技比赛中进行尝试并获得长足发展。这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 但我相信,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 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摘要:文章在分析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解决办法, 以期对在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提出一些起发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彭汉群.论音乐对体育舞蹈的作用与影响[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2]骆艳.中西文化融合视角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思考[J].成功 (教育) , 2012, (12) .

[3]胡雪, 徐凤萍.中西文化融合视角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中西舞蹈艺术 第5篇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且极为深刻地影响了大众的生活, 由此催生了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的文化产业形态。文化艺术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和依归,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符号实践的舞蹈艺术活动, 同样服从着生产和交换的自然逻辑, 成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可开发的商品。在遵循艺术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如何开发舞蹈艺术?如何使舞蹈艺术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这就需要思考传承和创新的问题。邝嘉著的《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一书, 系统地阐述了舞蹈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诸方面的问题, 界定了相关理论概念, 明晰了一些概念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回答了在消费社会中的舞蹈艺术本土化传承创新与市场化的关键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和重要理论价值。

就笔者陋见, 以往的研究要么单纯从舞蹈艺术的角度讨论其现代价值或者发展策略, 如萧君玲的《变动中的传承——民族舞蹈创作的文化性与当代性》、田培培的《舞蹈艺术经营》, 要么从宏观视角讨论舞蹈与文化产业, 如慕羽《音乐剧艺术与产业》。发展舞蹈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 如赵世林、陈桂波的《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 但将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深入研究不多见, 尤其从理论与实践、实用与操作层面, 结合现代文化消费心理, 从文化学、艺术学、市场营销学进行的跨学科系统研究更加凤毛麟角, 邝嘉著的《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一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 其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首先界定了文化产业创意的概念, 提出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如创造性、突发性、多元性, 以及文化产业创意的基本形式, 如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文化产业归根到底是市场行为, 文化产品独出心裁的创意和策划尤为关键。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休闲产业创意, 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 作者对休闲文化产业创意进行了专门阐述, 并层层递进至作为休闲产业的文化旅游业和演出娱乐业的创意, 分别对旅游文化旅游业和演出娱乐业的创意与策划进行分析。本书的最后一部分, 作者对最能体现舞蹈艺术的演艺形式, 从发展传承和产业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当歌舞艺术在旅游地以演出的方式呈现出来, 就成为了旅游演艺产品。“从旅游演艺产品的文化生态、文化内容、艺术特色综合观之, 它们主要分为艺术特色相得益彰的三大类型, 即山水实景型、民族风情展示型、文化遗产演绎型。”1

在笔者看来,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 在书中的每一部分, 作者都结合了生动的案例进行论述, 如谈到文化产业创意的突发性特点时, 作者举例电视导演陈汉元创作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对长城和运河组成一个“人”字的突发奇想。在谈到文化品牌的品牌创新与维护时, 作者举例迪斯尼的“米老鼠”形象的创新和维护等, 以及本书最后一章的每一节都以某一知名案例如舞剧《月上贺兰》、土家族的“女儿会”、《云南映象》等来分析, 这种结合大量案例叙说的形式, 使本书的概念和理论内容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学习借鉴之余启发读者更深思考。

综上, 本书着重从产业创意与策划的角度, 对歌舞艺术与文化产业创意的现代融合, 进行了方方面面条分缕析的论述, 对当前歌舞演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由此, 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 本书也有一定不足之处, 譬如语词和概念表达, 结构安排等有不当之处。但是, 瑕不掩瑜, 本书在对舞蹈艺术和文化产业市场的研究割裂与分野情况下, 对两者进行了有机融合, 并从多学科交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如网络、动漫、广告、会展的创意也进行了细致分析和介绍。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摘要:在当前舞蹈艺术和文化产业市场研究割裂与分野情况下, 需要思考多学科的研究取向, 《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一书从文化学、艺术学、经济学等角度, 对舞蹈艺术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现代融合进行了系统阐述, 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舞蹈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策划

参考文献

中西舞蹈艺术 第6篇

宏观而论, 人类的舞蹈艺术一片光明, 舞蹈艺术前景可期。然而, 回到我们自己身处的环境, 微观地环顾自己曾经热情挥洒的舞台, 看看如今变得寂寞的观众席, 不由从心里生出几分冷静。舞蹈艺术还在, 但观众已经远去。舞蹈形式依然喧器, 但舞台上它已很少独立“发声”。节庆舞蹈、应景舞蹈、伴歌舞蹈、渲染渲泄式舞蹈, 将这一古老艺术局限在狭小的空间。看似热闹, 却尽是以雅颂方式附庸他人。从舞蹈的立意、题材选取都远离生活、远离现实的受众, 丧失了舞蹈艺术真实的自我。以致文化体制改革后, 许多文艺团体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生存。各地文艺团体在断奶断粮、走向市场之后, 领导徬徨无计, 演员纷纷改行。特别是舞蹈队伍, 更是风雨飘零、后继乏人。没有哪支团队能够“以舞养舞”。文艺团体在被“包养”了半个世纪后, 俨然已养成了虽然清贫、但万事无忧的惰性, 只会躲在练功房里掰腿下腰、不食人间烟火。一旦被掀掉“包养”的锅灶, 团队变公司, 导演成老总, 艺术规律服从经济规律, 所有的演出都要走市场运作, 用艺术手段谋生, 把象牙塔里的文化人一下抛进了世俗的圈子, 过去艺术圈里的所有格局全部打散揉碎, 过去的演出作品顿时没有观众, 没有了市场, 舞蹈艺术陷入窘境。

应当说, 社会是需要文化艺术的。人类不只是抽象思维, 更多的是形象思维。用形象诠释生活, 用形象思考生活。舞蹈艺术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形象立体、具象鲜明, 再现生活、表现生活都是强项。同时又是所有艺术种类中社会基础最为广泛的品种, 参与性、互动性最强的品种。在中国,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 就有舞蹈艺术的身影。甚至在海外异国他乡, 只要有华人聚居, 各种舞蹈随处可见。民间舞蹈的文化深厚、源远流长。但近些年来, 国内舞蹈市场出现了怪现状:舞台上冷, 广场上热。群众宁愿在空荡的广场上自娱自乐、载歌载舞, 也不屑掏钱对他人精心编排的舞蹈艺术表演花上半晌的时间消费。这一冷一热的现象值得深思, 彰显了艺术受众的价值取向。

艺术作品没有多数受众接纳肯定, 注定没有市场价值。玩弄艺术价值孤芳自赏, 早已不是当今文化营销、市场运作思维的表现。尤其是舞蹈艺术, 离开了广大的受众体, 就等同离开了艺术的土壤。广场上的舞蹈虽然粗陋、下里巴人, 参与者固然有实用、娱乐的成份居多。但核心问题是群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抒发自己的的喜乐, 是自由的、自愿自发的。而舞台上的作品虽然精致优美, 但表现的是较为理想化的样板, 因而在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愿望上存在距离感, 群众看不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故而选择远离。对这冷热现象的思考, 参照其他艺术种类兴衰的原由, 追踪溯源, 终于让我们发现了当今舞蹈艺术的痼疾。原因在我们丢失了艺术传统, 走入了歧途。鉴于此现状, 笔者对如何复兴中国舞蹈艺术试抛一砖, 冀同仁指正。

一、舞蹈艺术创作应回归现实主义

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古典主义“高大全”和神话题材的创作之路后,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一举将文艺创作以神为本变为以人为本。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一股潮流, 涌现出许多脍灸人口的艺术作品, 成为人类艺术宝库里的明珠, 至今仍闪熠着魅人的光辉。古老的中国更是以现实主义为传统正宗的国度, 五千年文化始终贯穿着积极入世干预现实的精神。从《诗经》到明清话本, 大量再现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得以千古流传。尽管文化艺术在科学技术、新思潮的冲击下, 产生了科幻、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种流派、各种新潮艺术充斥文化艺术市场。但最有震撼力、最能抓住人心、最多受众群、最能持久流传的, 还是真实再现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和朴实的写实作品 (限于篇幅, 这里不一一列举) 。虽然现代艺术光怪陆离, 让人眼花缭乱, 但真正深入人心、触动心灵的还是那些实实在在描写生活、真实表现社会现实生活方方面面喜怒哀乐的现实主义作品。真正稳定持久屹立艺术峰巅的、笑傲脚下流派激荡的, 还是那些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们。虽然社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类情感愈趋复杂、敏感, 但有一点却是表现得根深蒂固、亘古不变。那就是对真善美的渴求, 对假恶丑的厌憎。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 各种资迅发达的今天, 疲于现实的重负, 沉浮在温饱需求的压力下, 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企求, 是希望心灵的重负得到释放, 灵魂深处的痛苦得到暂时的遗忘。艺术作品应当观照历史, 更应该观照现实。把大多数人的生存现状、大多数人的的爱恨情仇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艺术工作者, 才是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工作者。

舞蹈艺术创作不把创作的根扎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 不管用什么时髦的流派、高科技的手法, 都掩饰不了作品内容的苍白、空虚。脱离现实、粉饰现实的舞蹈作品, 永远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永远不会拥有广大的受众市场, 只会落得向隅而泣的命运。

二、现实主义是拯救当代舞蹈艺术的良方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不只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段, 它是一种对人生、社会、艺术的态度, 对人类社会关爱的人文精神。只有对人类、对社会有深切关爱精神的人, 才会忠实地再现现实、表现现实, 不粉饰、不回避现实矛盾, 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才会真正反映出时代的特征、时代的脉搏。他的艺术作品才可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成为大众的代言人。舞蹈艺术也不例外, 它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艺术再现。舞蹈艺术如果只有肢体美、韵律美, 而没有现实生活内容, 舞蹈艺术也就没有了灵魂。舞蹈来自于生活, 是生活现实的艺术体现。从它的出现到今天, 始终表现的是人类的真情实感, 是人类心灵语言的外化。离开了对现实生活的描述, 离开了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任何丰富的肢体语言都会变得空洞。

当今的舞蹈艺术, 与其说是发展了 (仅限在舞美、服装、灯光方面发展) , 不如说是沦落了。本来是与音乐、诗歌、绘画并列人类精神产品的大系列, 到了21世纪的今天, 变成不能独立“发声”的品种, 变成音乐、声乐的陪衬, 应景、粉饰、渲染气氛的附庸。古老的艺术, 人类精神外化的载体, 为什么会功能弱化, 失去思想、失去灵魂?一句话, 这么多年来, 它缺少真实再现、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它只热衷以五颜六色粉饰太平、以花团簇锦歌舞升平。在它缤纷旋律里, 看不到现实生活的身影, 听不到人民群众企盼的声音。它在粉饰、服从别人的时候迷失了自己, 失去了自己生存的根基。古老的艺术走到这一步, 不能不说是艺术的悲哀, 是时代的悲哀, 是所有从事舞蹈艺术者的悲哀。

舞蹈艺术应当返朴归真, 回到它发展的原点, 重新在现实环境里找回真实的自己, 走出古老神话和现代神话的误区, 用现实主义精神重塑自己, 完成一次质的裂变, 重新回到以人为本的现实生活中去, 把舞蹈艺术还给人民。只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的舞蹈作品, 才能表现现实的声音。那怕这种现实的声音是痛苦的、狰狞的, 但它是真实的、健康的, 所以它才具有艺术美, 才值得舞蹈艺术去追求、去创造。回归现实, 对于舞蹈艺术健康发展, 不谛是一剂救命的良药。在今天喧嚣的世界里, 谁来自生活, 谁关爱大众, 谁的作品就拥有艺术的魅力, 谁就能创造出真正美的作品。真正美的舞蹈艺术是心灵的共鸣, 它不在乎你用了多少灯光、多少炫技的场景。它在乎的是有多少心灵的回音、生活的回响。现实主义, 其实就是朴实的生活的回应。用于舞蹈艺术, 就是让舞蹈艺术再现、表现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 从人造神话里回到现实生活情景中, 将普通大众的情感、爱恨变成艺术表现的主题。

三、舞蹈艺术的现实回归乃大势所趋

舞蹈艺术来自生活, 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脱离生活远离现实的舞蹈艺术如无本之木, 必然不能开花结果。当今舞台上盛行的舞蹈作品, 多数缺乏生活气息, 缺少真正的现实生活感受和人类真实情感, 停留在宫廷舞的脂粉氛围里, 满足于炫技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舞美设计。而实实在在地紧扣时代脉搏, 真实表现现实生活人际关系、情感交流、思考生活、揭示生活真谛的剧目少之又少。

舞蹈要成为有生命的艺术, 要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 要成为这个时代的听诊器, 必须抛弃目前太多的脂粉和烟花, 将肢体语言定位在对现实事件的再现和表现, 让观众看到不同形式的现实生活场景, 让表演者的形体、姿态变成有明确内涵的肢体语言。在我们这个大变革的时代, 到处都有可供舞蹈编创者撷取的现实生活题材, 到处都有生活的真善美可供编创人员升华加工。让舞蹈艺术实实在在地表现生活, 把现实生活中的苦与乐、悲与欢搬上舞蹈的殿堂, 使艺术走进生活, 使现实生活艺术化。滑稽演员周立波凭借传统的脱口秀能走红大江南北, 为自己赢得亿万观众的追捧和各地电视台争相签约, 救活了一个即将寂寞的传统艺术品种。决窍是什么?他的独门利器法宝, 就是将单纯的逗乐消遣节目改造成了现实生活的解剖刀。言人之未言, 道人之未道, 给观众开启了思想的窗户, 把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现象剖析入微、入木三分, 美与丑在他滑稽的言谈里变得那么清晰, 观众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救活了传统艺术。同样, 活跃春晚舞台的相声、小品节目, 都是以干预现实生活为宗旨, 真实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将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尽情抖露、展示, 让受众在笑声中思考, 为自己赢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实主义的艺术魅力在这两种传统艺术品种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舞蹈艺术有着其它艺术种类不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舞蹈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 观众群体包容了社会的各个层次。只要在创作题材上, 回归现实, 必然能够引起舞台艺术又一场变革和轰动。过去年代, 有《东方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沂蒙烦》《草原儿女》在文化沙漠中一枝独秀。近十年, 也有多地推出大型舞蹈史诗、舞剧之类, 宏篇巨制, 耗资千万, 美伦美奂。但可惜只是昙花一现, 好景不长, 很快消逝在观众的视野外。究其原因, 一是表现的内容远离现实, 一味追求洪荒远古的故事, 猎奇取巧, 与现实生活不着调;二是政治性太强, 雅颂味太浓, 把艺术当成说教工具, 作品中的角色多是古典主义的范本, 让人难以接受, 心生牴啎。

现实主义文艺创作, 必须真实再现生活, 必须表现真实的人类共同情感, 不容一丝矫揉造作。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都是朴实的, 表现的是内在美, 对形式美没有太过的追求。今天的社会充斥着浮躁、急功近利, 鲜见有哪个创作者甘于寂寞, 沉在社会生活的水底用心观察、用心体味现实的生活, 其创作力多用在形式美方面, 只图眼球效应、哗众取宠, 对舞蹈作品内在的思想并不在意。舞台上表演者的一举手、一投足多是艳丽有余, 内涵不足。在近年汇演调演、评奖的舞蹈剧目中, 很少看到激动人心的作品, 热闹之后, 空无一物。

在经济快速变革发展的今天, 人们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艺术同行。舞蹈艺术作为文艺队伍里的重要部分, 有理由要产生划时代的作品, 有理由要出现震撼人心的现实生活题材大制作。今天的舞蹈创作, 可以不依靠神话传说, 可以不依靠太多的舞美灯光和亮丽的服饰, 让舞蹈的思想直接“说话”, 让舞蹈的现实情景深入人心。只有舞蹈艺术从虚无缥缈的幻景中走出, 落到现实生活的土壤里, 舞蹈艺术才会有真正复兴的希望。

摘要:舞蹈艺术应当返朴归真, 回到它发展的原点, 重新在现实环境里找回真实的自己, 走出古老神话和现代神话的误区, 用现实主义精神重塑自己, 完成一次质的裂变, 重新回到以人为本的现实生活中去, 把舞蹈艺术还给人民。只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的舞蹈作品, 才能表现现实的声音。那怕这种现实的声音是痛苦的、狰狞的, 但它是真实的、健康的, 所以它才具有艺术美, 才值得舞蹈艺术去追求、去创造。回归现实, 对于舞蹈艺术健康发展, 不谛是一剂救命的良药。

中西舞蹈艺术 第7篇

一、审美系统之开放性

在我国历史上, 由于原始氏族、古代民族 (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为主) 之间的战乱, 上演了无数次民族的迁徙与民族大融合。在民族迁徙、大融合过程中,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 也促成了中华民族乐舞的多元性。“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可知, 我国历史上有过五次大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它不仅促成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而且每次都迎来了古代乐舞文化的高潮。第一次的大迁徙大融合是商代后期西周初期 (公元前14—前10世纪) , 迎来了周代的诸多乐舞和规范的礼乐制度。第二次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前3世纪) 之后, 出现了汉代的乐舞百戏和宫廷收集民间歌舞的机构。第三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6世纪) , 这个大动荡时期过去后, 隋唐乐舞文化极盛时期。第四次是宋元时期 (10—14世纪) , 第五次是清代。”3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是战乱纷纷的两时期, 在民族迁徙、大融合与新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精心治理下兴起的汉唐, 国力的强大、政治的稳定、生产力的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根基巩固、人们精神安稳, 树立了从容大度、胸怀宽广的艺术审美心态, 呈现着汉唐审美系统的开放性。

(一) 舞蹈《踏歌》在动态中大胆运用民间舞蹈的动律

舞蹈动律是形成民族舞蹈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舞蹈表演时在一个相应完整的时空里, 由一个带有主题性的动作以及其它的配合性动作构成的动作组合。舞蹈动律多以体态、动态形象呈现出来。“舞蹈《踏歌》中,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所要求的基本体态。”4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呈现的“三道弯”体态, 主要通过左右摆、拧腰、松胯形成。松膝和松胯是藏族地区民间舞蹈中常见的基本体态, 它的形成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 人们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以及习俗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担负的自我协调, 通过艺术性的加工改造, 使舞蹈动态中表现的劳动体现出协调美。如“中甸锅庄, 舞者的腰部多是合着节奏, 规律的起伏颤动, 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 膝部松弛和腰胯的动作的结合形成特有动律。”5松膝、松胯这些体态很自然的运用于舞蹈《踏歌》中, 使动态形象更赋予协调美。

(二) 舞蹈《踏歌》吸取了高原舞蹈“一顺边”的审美特征

舞蹈《踏歌》中, 形成在三维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及顺拐蹉步, 吸取了高原“一顺边”的审美特征。“一顺边”的美, 指的是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儿, 即俗话说的“顺拐”。舞蹈中的“一顺边”, 完全不同于生活中因过度紧张手足无措时所行成的一顺儿, 它是在高原上劳动生活形成的艺术升华, 融合在各种民间舞蹈的动律和舞姿中, 所形成的别致的舞蹈美, 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由腰部为主动, 伸延而形成独特的动律“一顺边”的美, 又有“波浪式”“三道弯”“摆钟式”“胴体转动式”“直线交织式”之分, 有的还因为民族服饰不同, 而形成各种特色。“例如:藏族、彝族民间舞蹈多是‘波浪式’的‘一顺边’;傣族妇女因着筒裙, 形成‘三道弯式’的‘一顺边’;苗族妇女因戴银饰和着百褶裙, 形成‘摆钟式’的‘一顺边’;羌族民间舞蹈多为‘胴体转动式’‘一顺边’;塔吉克族民间舞蹈则是弧形、直线交织式‘一顺边’等等。”6在舞蹈《踏歌》中, 运用的“一边动”的独特舞姿与“三道弯式”“波浪式”等又有所不同, 它通过180度运动弥补了“一顺边”运动中动作的协调对称。如:舞蹈中的顿步向后甩右手, 再用肩带右臂向左前方扣盖、顿步, 然后向前前进, 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 由低到高前后收送, 以及第八拍斜前举臂的动作。而旁侧三道弯的体态在静态中又含着一种自然动态, 同时洋溢着些许的妖媚之美。舞蹈《踏歌》巧妙地运用“三道弯”体态顺拐蹉步的特定步伐, 增添了舞蹈美感, 使舞蹈新颖别致、别有一番韵味, 体现出舞蹈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

舞蹈《踏歌》, 在动态中大胆运用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 从步伐上吸取了高原舞蹈“一顺边”的审美特征, 编导孙颖不拘一格, 兼容并用, 突出了汉唐乐舞审美系统的开放性。

二、审美风格之唯美性

任何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都表现出社会生活中人的思想情感, 因此, 所处时代的生活发展变化, 必然影响艺术的发展。“舞蹈是艺术种类之一, 源于生活, 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 根据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 对客观社会生活进行概括、提炼、加工、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7舞蹈受现实的审美影响, 在物质丰富、社会安定的汉唐代, 舞蹈呈现的是轻盈柔美、婉约俏丽的审美风格。

(一) “袖”出轻盈柔美

袖在舞蹈文化中, 以服饰文化和舞蹈道具双重身份扮演着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 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 丰富了舞蹈形态。舞袖是舞蹈《踏歌》动作语汇中主导动作之一, 其中包括搭袖、拂袖、振袖、翘袖、抛袖、打袖等丰富多变的舞袖技法。古文献对舞袖有许多形象描述, 如汉乐府中记载:“亢袖起舞, 奋袖低昂, 顿足起舞, 连臂踏歌”;崔液《踏歌词》咏“金壶催夜尽, 罗袖拂寒轻”;唐代刘禹锡的《踏歌行》“新词婉转递相传, 振袖倾鬟风露前”;谢偃的《踏歌词》“倩香飘飘雪, 何如舞袖回”等。在舞蹈《踏歌》中, 袖作为人体动态的延伸, 融入动态中, 对舞蹈整体动作起了“抑扬兼用, 缓急相容”的作用, 表现出了舞蹈的轻疾如飞, 柔美舒畅。舞蹈服饰中的水袖设计, 长短适中, 袖不再仅是点缀, 它作为姿体语言的延展, 增强了姿体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载歌载舞中, 充分发挥出了手臂和衣袖的表现功能。舞蹈在接近尾声时 (在一大斜排之后) , 有一段集体的舞蹈, 也是整个舞蹈中有明显袖子运用的片段, 舞者通过搭袖、拂袖、振袖、翘袖、抛袖、打袖的运用与“三道弯”体态的完美融合, 加之配合顺拐蹉步流动性极强的步伐, 使舞蹈表现出时而流畅、时而顿挫、时而飘逸、时而乖巧, 身体在一扬一顿、一抛一洒流动中, 犹如行云流水般尽情挥洒, “袖”出了舞蹈的轻盈柔美。

(二) “韵”含婉约俏丽

舞蹈《踏歌》所表现的是阳春三月、碧柳依依, 一行婀娜多姿的踏青少女, 联袂歌舞, 融入一派阳光明媚、草青花黄的秀色。整个舞蹈中, 舞蹈以柔媚的审美风格, 从柔媚中透视出清新俏丽、婉约秀美, 将汉唐女子美好性情、优美品质表现出来, 描绘出一群汉唐女子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舞蹈中动作的神态大多轻快俏皮、活泼可爱, 但编导孙颖在舞蹈编排运动设计时, 并未忽视汉唐女子的行为举止, 在表现内心欢快的同时, 又十分贴切的表现着一定的矜持。如在舞蹈中, 分别出现在第二遍唱词后和第四遍唱词中的一组起承转合较为复杂的动作小节:舞者拧腰向左, 抛袖投足, 笔直的袖锋呈“离弦箭”之势, 就在“欲左”的当口, 突发转体右行, 待到袖子经上弧线往右坠时, 身体又忽而至左, 袖子横拉及左侧, “欲右”之势已不可挡, 躯干连同双袖向右抛撒出去。就这样左右往返, 若行云流水, 而所有的动作又在一句“但愿与君长相守”的唱词中一气呵成, 让观众于踏足的清新、俏丽中又品味出些许的温存、婉约。舞蹈《踏歌》以柔媚的审美风格, “韵”含着婉约俏丽, 流露出了少女的真实情感, 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汉唐女子既婉约俏丽, 又热情奔放的气质风韵。

总结

汉唐, 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军事力量强大的时期。它因国力的强盛, 对外交往频繁,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域外少数民族乐舞纷至沓来。而在吸收和继承前代优秀乐舞的基础上, 对域外少数民族乐舞广采博取、改造创新、兼容并蓄, 形成了汉唐乐舞绚丽多彩的风貌。从舞蹈《踏歌》中透视出的“心无旁骛”的闲适神态, 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唐“盛世”的氛围, 正可谓国富民安才有歌舞升平。总之, 汉唐乐舞在服饰、舞姿、动态上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印迹, 从审美系统之开放性, 审美风格之唯美性去透析舞蹈《踏歌》的审美特征, 分展现了汉唐舞风古拙、朴实的民间特色。从我国广泛的文化遗存中, 探寻出汉唐舞蹈发展的时代内质和发展空间, 深入挖掘汉唐舞蹈的深刻文化内涵, 开拓和发展汉唐舞风, 将古典舞这种艺术形式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蕴, 向新的空间发展。

摘要:“踏歌”, 源远流长。这一古老的民间自娱舞蹈, 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兴起, 风靡盛行于唐代, 在其发展过程中, 折射出汉唐的时代印迹。舞蹈《踏歌》体现了汉唐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展现了汉唐乐舞的姿容风貌。本文通过舞蹈《踏歌》的审美系统之开放性、审美风格之唯美性透析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其目的是为了挖掘出沉淀的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及其文化特征, 深入研究探讨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境界。

关键词:《踏歌》,汉唐舞蹈,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3]刘青戈.《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5]马健昕、张勐萌、杨洁.《舞蹈鉴赏》[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6]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7]罗雄岩.《中国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下一篇:建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