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2024-06-30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精选8篇)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1篇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东部, 总面积2.7万km2, 在籍人口450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20.1万人, 占总人口的48.91%。全市辖9个县 (市) , 84个乡镇 (撤并后统计结果) 。全市农村县级医院8所, 中医院5所, 妇幼保健机构5所, 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机构5所, 医学教育机构5所, 乡镇卫生院109所 (撤乡并镇后仍保留卫生院) , 村卫生所 (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2 177所。卫生技术人员12 063人, 其中县级卫生技术人员5 981人, 乡镇卫生技术人员3 238人, 村级卫生技术人员3 384人。全市农村县及县以下医疗保健机构病床总数5 223张, 农村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37张。全市农村基本形成了中西医并重, 医疗与预防保健共同发展, 乡有院、村有站, 三级网比较健全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007年, 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9.17‰, 孕产妇死亡率17.38/10万, 农村住院分娩率98.91%, 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98.00%以上,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3.69%, 自来水普及率达67.00%。

2 做法

2.1 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基础建设, 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十五”期间, 我们把加强农村卫生基础建设作为农村卫生战略重点, 摆在突出位置, 围绕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这个主题, 在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基础设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在不断满足农民医疗卫生需求过程中, 促进了农村卫生的发展和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的落实。

2.1.1 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2001—2007年, 我市各县 (市) 采取自筹资金和利用“三点建设”、“国债项目”等资金支持, 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改造, 总投资9 502万元

(1) 吉林市卫生局农卫处吉林吉林132001

(其中自筹资金8 062万元, 国债资金990万元) , 改扩建面积为92 315 m2。其中, 县级医疗机构6所, 总投资6 145万元 (自筹资金5 863万元, “国债项目”280万元, “国债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医院传染病区的改造) , 改扩建面积56 000 m2。县级妇幼保健机构5个, 总投资 (自筹) 1 210万元, 改造面积13 024 m2。疾病控制中心5所, 总投资1 463万元 (其中国债项目355万元、地方配套310万元、自筹508万元) , 建设面积13 731 m2, 到2007年底已全部交付使用。

我市从实施乡镇卫生院“三点建设”项目开始, 到2007年底, 共改造卫生院82所, 占建制乡镇卫生院总数的97%, 总投资1 779万元 (国债资金1 235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544万元)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按照国家村卫生所的建设标准, 以甲级村卫生所建设为主线, 以深化一体化管理和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了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 有近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条件, 使村级卫生机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7年末, 共有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2 177家, 其中, 五室以上的543家, 四室970家, 三室656家, 二室8家。四室以上占总数的

69.5%。

2.1.2 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我们以深入贯彻《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管理条例》为契机, 强化农村卫生队伍的素质建设, 加大对农村医疗市场的整治力度,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无证行医等行为,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同时把培养农村卫生适宜人才作为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将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全员培训、学历教育、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在乡镇卫生院选拔优秀的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依托卫生职工中专, 常年开设乡村医生培训班, 对乡村医生进行长期培训和短期轮训, 在培训内容上, 坚持开设西医、中医、预防保健等课程, 使乡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 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四是开展城市支农和卫生下乡工作, 利用城市卫生人才、技术优势, 组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去帮扶、带教, 提高基层卫生队伍整体水平。五是结合“吉林省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项目”工作, 广泛在乡、村医生中开展防治传染病、急诊急救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使其认证及救治能力得到提高。

2.1.3 强化乡、

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三级网中的“龙头”作用, 强化对乡镇卫生院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利用其人才、技术优势, 采取技术骨干下派讲学、带教、会诊、查房、推广适宜技术和免费接收乡镇卫生技术人员进修以及援助设备等方式, 促进卫生院的内涵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和科技先导型卫生院建设等工作, 有计划地将城市大医院与农村乡镇卫生院结成对口支援帮扶对子, 制定帮扶目标, 建立考核机制, 在卫生院管理、人才培养、基本建设、器械装备、技术提高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支援, 从而强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十五”期间, 城市医院共向农村乡镇卫生院派出医生3 000余人次;培训乡村医生3 000余人, 援助设备400余台件, 价值200多万元;免费接收进修生千余人;建设科技先导型卫生院43所, 推广和开展新项目323项。三是认真落实“吉林省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项目”工作。按照国家、省培训大纲和计划要求, 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 认真实施, 完成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传染病主检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培训, 使卫生院管理能力、传染病的管理和诊治水平都有了一定提高。同时, 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装备工作, 使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1.4 积极推进预防保健工作。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以落实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为载体, 完善服务网络, 狠抓队伍建设, 强化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认真实施计划免疫保偿制和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保健保偿制度, 强化妇女儿童的系统管理, 积极开展产科质量评价、孕产妇死亡评审, 有效地控制了严重威胁农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孕产妇、婴幼儿的死亡, 农村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72.21/10万以下, 儿童计划免疫5苗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 与之相关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消灭, 我市已连续16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连续15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71.28%和78.83%, 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53.36/10万下降到2007年的17.38/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10.53‰, 下降到2007年的9.17‰。农村食品卫生与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农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2.2 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 在确保一个乡 (镇) 有一所政府举办的达标卫生院的前提下, 对撤乡并镇后的原卫生院, 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转型、转制和社会资本融入农村卫生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积极探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2.2.1 加快推进农村卫生资源的战略重组。

针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对部分经营不力、难以生存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合并和重组, 使乡镇卫生院由原来的118所减至109所, 实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2.2.2 在县、

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以强带弱、强弱联合, 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集团化经营。为解决农村卫生院人才、设备、技术匮乏, 效益低下的问题, 我们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上提出开放式、社会化办医原则, 鼓励县域医疗服务集团化, 打破地域、部门、行政隶属关系、医疗机构等级和所有制界限, 引导卫生资源有序流动和重组。在永吉、蛟河、舒兰、船营区分别组成了由4个县级医院及中心卫生院牵头, 20几个乡镇卫生院参与的县域医疗集团, 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优化存量、资源共享的格局, 提高了两个效益, 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2.2.3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

我们先后在非建制乡镇的部分卫生院进行了包括产权出售、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形式的体制改革试点, 特别是总结了永吉县大岗乡卫生院实行委托经营的成功经验。这种经营方式盘活了一个资金匮乏、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卫生院, 也坚定了我们推进改革的信心。2003年永吉县双河镇卫生院也实行了这一体制, 该院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2.4 实施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我们在全市普遍推行乡镇卫生院长聘任制、目标责任制、竞聘制等任用机制。使一批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事业心强的同志成为卫生院的“领头雁”。同时, 将技术、质量、效益等要素融入分配之中, 使广大医务人员自觉钻研技术, 追求质量, 从而增加两个效益。

2.2.5 加快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体改办等五部委《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到县级管理, 到2004年底, 我市9个县 (市) 区的109所乡镇卫生院就已完成了这一体制的转换, 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3 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村一元化、封闭型、垄断式的卫生供给模式与日益增长的农村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服务新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在1996年开展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基础上, 于1998年开始探索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蛟河市先行一步, 在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经验性成果,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李岚清同志对蛟河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经验做出了重要批示, 卫生部基妇司李长明司长等有关领导亲临我市调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给予了充分肯定。2002年7月, 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农村卫生改革会议, 推广蛟河市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经验。到2007年底我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覆盖率以乡 (镇) 、村为单位均达到100%。2007年为进一步规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市卫生局出台了《吉林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规范指南》, 详细规范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标识、涵义、目标、对象、各项工作的系统管理方法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统计信息管理和资料档案管理, 并以政府名义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和设置原则, 加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量控制, 合理布局, 严格管理, 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 逐步完善服务功能。继续实行一体化管理, 逐步将乡村医生转为卫生系统的正式职工, 实行人员聘用制, 乡村联用、统筹安排。完善管理制度, 统一管理模式, 制订标准, 简化程序, 减少乡村医生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 在全市实行统一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标志, 统一医疗文件, 统一规章制度, 统一健康档案模式, 统一新农合管理标准, 统一慢病的指导治疗, 基本达到管理科学化, 指导专业化, 检查标准化, 评价公平化。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水平。

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积极稳妥、循序推开的原则, 把开展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积极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创新上。通过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建设, 强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一体化功能;通过整合乡村两级卫生组织, 实现农村卫生服务的集约化经营;通过抓乡村医生的教育和聘任, 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提高;通过兼顾农民、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三者之间的利益, 促进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 在全市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是对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成功探索, 是卫生工作内在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农村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形成了功能合理、便民利民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二是通过加强基础建设, 充实技术人员, 提高服务质量, 开拓农村医疗市场, 减轻农民负担, 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三是规范了农村医疗服务, 净化了农村医药市场;四是下移卫生服务重心, 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步入社区, 走进家庭, 密切了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到2007年年底, 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开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 177所,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80余万份, 有近180万农民享受到了方便、优质、低价的社区卫生服务, 使预防、保健、慢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收稿日期:2008-10-06] (编辑:殷大为)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2篇

米易县丙谷镇中心卫生院——张胜万

十八大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本人认真解读十八大报告,认为报告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等。根据上述十八大提出的医疗卫生核心内容,结合新医改与农村卫生工作,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要

达到这一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本人对米易县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对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关怀、重视和努力下,米易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卫生队伍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对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县级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米易县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成就

(一)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建设得到了加强。通过“卫生三项建设、国债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水平逐年提高。医疗设备配置、村卫生室建设等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基础建设和改造资金的投入及 X光机、B超、心电图等一批常用医疗设备的配备,使乡镇卫生院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村卫生室建设得到了加强,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能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

(二)卫生院与卫生室人员的培训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

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适宜技术培训,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帮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了农村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加强。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圆满完成了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农村的目标,取得了“广覆盖、高参合、皆满意”的良好绩效,基本缓解了农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基层卫生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公共卫生工作进展顺利,为辖区内的农村居民建立了纸质与电子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病人管理、II型糖尿病病人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将在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米易县初步建立了以县级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但仍不尽完善,对照上级标准和要求还有一些差距,综合服务能力亟待提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农村基层卫生发展不平衡,县级卫生资源较优,乡镇级农村卫生资源匮乏;二是卫生院编制少且缺编较严重,人才缺乏,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不高,影响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村级卫生人员老年化严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够,卫生室人员待遇差,队伍不稳定,影响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导致公共卫生工作质量不高。

为此我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

卫生的投入力度,加快完成国债项目业务用房建设任务,项目建设要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卫生院在三级卫生网中属承上启下地位,要发挥好乡镇的枢纽作用,关键要强化卫生院的公益性质,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满足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必须的房屋建设等硬件设施需求。合理配置县、乡、村的基础设施、设备,适当缩小县乡卫生设施差距。发挥区域卫生资源优势,实施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促进农村卫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卫生院编制少,岗位设置不够,职工职称进不上去,卫生院工作条件差、工作繁重、待遇不高,严重影响人才引进,更留不住人才,导致卫生院工作人员少。人员少、工作量大且繁杂,职工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导致工作质量提高缓慢。希望进一步提高卫生院待遇,加快建设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为基层卫生人才提供必要条件,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同时加快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卫生院职工长期超负荷劳动。

筑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网底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镇江地处江苏省南部, 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3个县级市, 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镇江新区4个区, 面积384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11.34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271.86万。2012年, 镇江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906个, 其中乡镇卫生院53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84个, 村卫生室318个。每千人拥有床位4.02张, 每千人拥有注册执业 (助理) 医师2.16人。

二、主要做法

(一) 强化政府主导, 开展标准化建设

1. 建立政府主导机制。

市政府高度重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专门召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会, 明确了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组织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强化乡镇政府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建设责任和保障作用, 38个乡镇创建成村卫生室标准化示范乡镇, 占乡镇总数的83%。今年, 市委、市政府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列入“四大民生行动计划”, 并将此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共同推进村卫生室建设的良好局面。市政府督查室牵头, 卫生、财政等部门组成督查组, 每两个月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 确保按时序进度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此外, 丹阳市不仅成立了各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 卫生局还建立了领导分片包干制, 每个党政领导包干2~3个卫生院, 确保建设工作的全面到位。

2. 落实财政保障责任。

村卫生室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元化筹资为辅, 建成后免费提供给卫生部门使用。市财政建立320万元奖补资金, 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各级政府主动将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并及时拨付到位, 句容市等地还通过慈善捐赠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截至目前, 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7907.55万元, 其中各级政府及财政投入资金占88.5%, 卫生院投入占8%, 慈善捐赠、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占3.5%。

3. 实行统一建设标准。

按照新一轮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 原则上按照每个行政村3000~5000人口设置1所村卫生室, 服务人口较多或者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 卫生院所在地不设卫生室, 全市共规划建设318所村卫生室。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一区域一标准、一室一方案”的总体要求, 统一制定建设图纸, 统一规定内部装修, 统一设计标识标牌, 统一规定服务内容, 统一开展人员培训。并且通过集中招标采购, 为村卫生室统一配备设施设备, 种类均在30种以上。目前, 全市已完成所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后的村卫生室达到“规划设置科学化、设施设备标准化、诊疗操作规范化、规章制度统一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的要求, 农村居民到村卫生室就诊只有感觉地点的不同, 而没有内部的差别。

4. 加强信息化支撑。

目前, 我市村卫生室均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 接入互联网网速均达到10兆位/秒及以上, 全部安装了新农合结报系统、全科医生工作站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乡镇卫生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乡村医生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查阅农村居民在卫生院的就诊记录, 并对居民健康进行适时更新、动态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 各地还积极开发移动随访系统。丹徒区等地通过手机访问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将重点人群的随访信息及时录入到居民健康档案。目前, 扬中市与电信公司合作, 开发应用了远程心电监测系统, 帮助村医做好慢性心血管疾病诊断工作, 提高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性。

(二) 强化一体化管理, 规范服务行为。

1. 统一人员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取得乡村医生或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实行聘用制, 经乡村医生本人申请, 由乡镇卫生院按照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原则统一聘用, 建立起一支能进能出、统一调配的村卫生室服务人员队伍。

2. 统一业务管理。

统一制定村卫生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技术规范, 进一步明确乡村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对下辖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医德医风建设, 严格规范诊疗行为, 确保医疗安全。村卫生室在所属乡镇卫生院统一部署下, 积极开展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工作, 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3. 统一药械管理。

自2010年2月底起, 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所有基层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 并由所属乡镇卫生院统一调拨。各地通过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 提高乡村医生合理用药水平, 切实维护群众用药安全。

4. 统一财务管理。

村卫生室使用卫生院提供的统一票据, 收入全部上缴卫生院, 实行集中管理、分别核算, 乡村医生的报酬由卫生院考核发放。

5. 统一绩效考核。

各地均制定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办法, 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绩效考核工作, 考核结果作为人员续聘、再注册以及补助经费发放的依据。句容市等地编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 明确了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和补助资金。扬中市通过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的形式, 明确卫生院与卫生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降低了村卫生室的医疗风险。

(三) 强化能力建设, 增核人员编制。

1. 建立人才联动机制。

针对乡村医生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青黄不接的现状, 一方面在卫生院万分之18的人员编制核定标准的基础上, 按照服务人口万分之2~4的标准增核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额, 新增编制主要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村卫生室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选派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到村卫生室执业, 目前, 基本上每个村卫生室配有一名执业 (助理) 医师和女医生。2013年乡镇卫生院共下派310名医务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 占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24.8%。

2. 开展增编招录工作。

市编办、卫生、财政三部门制定下发《关于做好乡镇卫生院派驻村卫生室专项编制核定工作的通知》 (镇编办[2012]36号) , 指导各地全面做好乡镇卫生院增编核定工作。全市共增核编制458个。为保证村卫生室服务人员招录工作顺利开展, 市卫生、市人社和市编办下发了《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组织公开招聘村卫生室卫技人员的通知》, 全面开展招录工作, 在基层打造一支派得下、留得住、信得过的优秀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3. 做好在岗人员培训。

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业务学习和村医例会等多种形式, 增强村卫生室服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乡村医生每年参加培训的天数均在2周以上。通过制定培训计划, 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和乡镇 (助理) 执业医师考试。目前, 全市乡村医生取得中专学历占47.8%。

(四) 强化改革创新, 建立运行新机制。

1. 落实补助政策。

在岗乡村医生工资收入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和绩效工资三个部分构成。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由财政定额补助, 绩效工资由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和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组成, 与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直接挂钩, 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通过放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参保年龄, 镇财政、村集体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形式解决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目前, 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全部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采取最低生活补助加工龄补贴或享受村级副职干部生活待遇的方式妥善解决离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障。

2. 推行支付方式改革。

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开展新农合 (居民医保) 门诊总额预付制。各地均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 (居民医保) 支付标准和办法, 丹阳市和扬中市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为6元, 新农合 (居民医保) 报销80%, 其他地区均为10元, 新农合 (居民医保) 报销90%。

3. 开展签约服务。

制定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 在农村健康管理团队的基础上, 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明确乡村医生为签约服务主体, 直接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协议, 并根据协议提供服务, 乡镇卫生院团队成员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业务帮助, 每周安排两个半天到村卫生室服务。

三、取得成效

(一) 农民的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我市在村卫生室建设过程中采取目标考核、示范创建、政府督查、考核验收、奖补资金引导等多种方式, 充分调动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工作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推进。我市提出新建村卫生室用房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 改扩建村卫生室用房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 并按照“五统一”要求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近乎“拷贝”的硬件条件, 使全市村卫生室整体划一, 居民在不同的村都能享受到一样的诊疗服务环境。

(二) 村卫生室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全市村卫生室在岗服务人员1250人, 其中乡村医生940人, 乡村医生中取得乡镇执业 (助理) 及以上医师资格人员有325人, 卫生院下派人员310人, 卫生院下派人员和取得乡镇执业 (助理) 及以上医师资格人员占村卫生室服务人员总数的50.8%, 村卫生室提供服务的人员由原来乡村医生为主体逐步向由执业医师为主体转变, 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 村卫生室服务模式逐步转变。

由于乡村医生待遇与医疗收入脱钩, 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日趋规范, 输液率和抗生素使用率不断下降, 医疗安全得到加强。熟悉乡情的乡村医生主动与农村居民签定健康服务协议, 与农村居民建立相对固定、和谐的“熟人式医疗保健关系”, 推动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服务模式形成。截止今年6月底, 全市共成立农村健康管理团队513支, 773名乡村医生加入健康管理团队, 与43.98万户、128.96万名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健康管理协议, 开展上门服务38.61万次。

农村签约服务“三级跳”的启示 第4篇

一、“乡村一体”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 我国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行的是双轨制。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 村卫生室由乡村医生个人举办。乡村卫生服务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乡村卫生组织的双轨制始终存在着无法弥合的矛盾。农村卫生管理一直是在这种矛盾的冲撞中纠结着。这些年的对应措施集中在改善乡村医生待遇, 但事实证明, 只要是维持双轨制, 就不可能弥合乡村卫生服务的断裂。反之, 如果大手笔将乡村卫生组织整合成统一的团队, 实行乡村一体、连锁经营, 诸多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当前在乡村一体问题上最大的顾虑是编制问题、补偿问题, 其实以编制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和补偿制度随着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化, 正在逐渐淡出。乡村一体正可以作为乡镇卫生院建立新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签约服务的内在规律催生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联合组成的服务团队, 但仅仅靠签约服务的倒逼机制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应急性地粘连在一起, 还是极其脆弱的。稍遇风吹草动, 这种组合就必然解体。

实现乡村一体是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性跨越。在跨越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零零碎碎不可避免的矛盾, 但长痛不如短痛, 一旦实现这一跨越, 农村卫生服务必然就是又一番景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只有和医疗服务绑定, 才具有吸引力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是老百姓对其中的很多项目没有兴趣, 缺乏需求的服务即使免费上门也难以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基层同志巧妙地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项目嫁接到一起, 组合成服务套餐, 便一下子有了吸引力。其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医生看病时稍微多说几句便是很有效果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本来也就是医疗服务;妇科病普查、儿童和老年人健康体检更离不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但是两者本应水乳交融的关系却因近几年管理方式的分割而渐行渐远。公共卫生经费不允许用于医疗服务支出, 医疗服务成本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被完全分割成两个序列, 医疗服务支出绝对不可能列入公共卫生服务支出, 有些地区甚至干脆提出把公共卫生服务从乡镇卫生院剥离出来另起炉灶……签约服务的实践明确地启示我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只有和医疗服务绑定才具有吸引力。

三、“免费服务”未必是最优选择

最初的签约内容强调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这就决定了签约服务只能是免费服务。但面临的困境是如果拘泥于免费服务就不可能与基本医疗服务绑定, 如果不与基本医疗服务结合到一起, 签约服务就没有吸引力, 勉强凑数的“签约率”也不过就是纸上功夫。一些地区为了把签约服务做实, 大胆地突破了免费的限定, 随着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了签约内容, 合作医疗资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支付都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签约服务的资金池, 于是一下子把棋走活, 老百姓乐于接受, 卫生机构乐于提供, 签约服务也落地有声。这一冷一热的反差给我们的启示是:免费服务未必是最优选择, 最优的服务是受到老百姓欢迎、并且可以持续运行的服务。

四、高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签约服务”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设计的, 而签约服务的“三级跳”则是基层创新的。基层同志清楚地意识到, 如果没有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所组成的团队为后盾, 乡村医生个人是不可能完整兑现契约内容的, 农村居民对签约服务也是半信半疑的;如果没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支撑, 签约服务的内容就失去了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 勉强签约也只能是有名无实;如果不拓展资金渠道, 形成足以弥补服务成本的“资金池”, 签约服务就不可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套餐”, 也不可能持续。总之, 没有部委的设计, 就不可能催生农村卫生服务的“三级跳”;没有基层的创新, “签约服务”很可能就是一纸空文。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也看到一些地区回避问题, 绕开矛盾, 只图交差, 不求实效, 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 但只要稍一留神就不难发现不过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而已。同样的政策, 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区别就在于基层有无创新进取的智慧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5篇

1 基本模式

余杭五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下属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是余杭区惠民医院、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培训基地, 服务人群以城区3街道及经济开发区为主, 幅射周边乡镇及海宁、桐乡等县 (市) 。现有卫技人员350余人, 分属于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遍布城乡的各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年服务人次突破90万, 是余杭区服务人次最多的一家医院。

2001年, 原临平中心卫生院升格为区第五人民医院, 下设4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8个卫生服务站, 明确总院走“大专科小综合”发展之路, 4个中心走以“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 全院上下目标一致, 优势互补, 服务融通, 确保区域内卫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5年之中做到了“五个基本到位”, 即医院管理体系基本到位、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到位、医院建设规模基本到位、医疗设备配置基本到位、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到位, 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紧密结合, 并进行垂直管理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2 主要做法

2.1 准确的功能定位

总院按照“二级乙等医院”标准建设, 坚持走“大专科小综合”发展之路, 实施“推进全面提高, 发展专科特色”战略, 即“平台要平, 特色要特”, 强化内外妇儿等基础科室, 突出口腔、中医、骨伤科专科特色建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功能转型, 大力开展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为主的“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 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根据功能定位和网络布局的特点, 医院对内部管理体制作了重大调整, 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医院领导班子对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设有公共卫生科和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对各中心实行“三统一”管理机制, 即“工作统一部署, 任务统一落实, 人员统一调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院下属的一个医疗卫生机构, 配备中心领导班子, 具体承担中心管理工作, 对总院负责。

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同功能定位,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加强队伍建设。医院按二级乙等医院要求, 着力打造一支学历高、素质好、技术硬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 无论是临床还是医技科室, 均有高学历高职称医务人员作为业务技术骨干, 统筹医疗业务工作。队伍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内引外联、自身培养、院校招用等形式, 实现年龄上的老、中、青, 职称上的高、中、初合理搭配。在加强基础科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 大力培养专科特色人才, 也是医院强化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是医院加强专科特色建设的一贯思路, 因而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十分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医院的口腔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皮肤科、中医针炙疳积科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 尤其是口腔科成为医院的一个专科品牌。作为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培训基地, 设有规范的全科医疗科, 配有年资较高的全科指导老师和经过规范化培训具有硕士学位的全科医师, 负责全科诊疗和社区全科医生的带教工作, 接受全科医学生的社区实习。总院相对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齐全和科室设置, 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

所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队伍的建设则按照“六位一体”服务模式配置医务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 在服务中心及站工作的医护人员已全部进行全科岗位的规范化培训。新招录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进入中心工作之前, 必须在总院各科室轮转半年至一年时间,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中心或站工作。与此同时, 总院专家、医生定期不定期到各中心或服务站进行坐诊或开展医疗服务咨询工作, 中心的医务人员则轮流到总院进行业务培训, 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2.3 加强基础设施

医院按不同的服务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总院按医院的功能建有门诊楼、住院楼、急诊楼和公共卫生服务楼;各中心按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设医疗康复区、预防保健区和行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面积则大部分达80平米以上, 按示范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设施的配套。医疗设备也是按不同的服务功能进行相应的配置, 总院配有螺旋CT、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腹腔镜、电子胃镜、肠镜等县区级医院必备的医疗仪器设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也同样配备较为先进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多种仪器设备。

2.4 改进服务方式

服务方式的转变是医院服务功能社区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表现特征。医院以诚信服务架起医患之间沟通与信任的桥梁, 以规范服务营造患者放心就医的环境, 以人性化服务体现医患之间情感的相通, 以特色服务树起医院专科特色的品牌, 从而把医疗质量提起来, 医疗费用降下来, 群众口碑好起来, 成为以“服务人性化、诊疗规范化、费用合理化”为目标的老百姓身边的医院。总院还开通了省市区医保和农医保结算系统,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通区医保和农医保结算系统, 以方便城乡社区居民就诊就医。

2.5 完善分配机制

全院建立以业务数质量考核为主要依据的奖惩分配办法, 坚持“效率公平兼顾”原则, 奖金与医疗业务收入脱钩。奖金分配实行工作任务、数量、质量、服务、成本、行风和职业道德六挂钩, 建立起重人才、重技术、重服务、重实绩、重岗位、重贡献的分配机制, 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倾钭, 向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倾钭。

3 基本成效

紧密结合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 在区域范围内的77平方公里内合理布局, 一些基本的健康问题在社区内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并且能得到总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的网络体系使广大城乡居民得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

3.1 医疗资源充分利用

由于区域内的网络体系是内部结构, 实施的是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所以在医疗资源的利用上, 可以按照不同的服务功能加以合理配置, 明确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所承担的工作职责, 并且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各方面工作。同时在院内建有共同的信息平台, 实行资源共享, 总院所有医疗设备均向所属中心和服务站开放, 各中心、服务站诊治病人时需要用总院的医疗设备检查, 开好单子就地付费后直接进入检查, 无需再挂号开单。在资源的配置中,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住院病房, 在社区就诊的病人如需住院即送总院病房住院, 有完整的双向转诊制度。目前, 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区级医院——省市医院——社区康复的双向转诊。浙江邵逸夫医院作为省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培训基地, 与作为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培训基地的余杭五院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医院诊治病人如有技术难题可以请求上级专家会诊或手术, 也可以经过联系后直接转至邵逸夫医院住院或手术, 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总院——社区康复的双向转诊, 在社区难以解决或需住院的病人由社区医生联系直接转入总院治疗, 问题解决后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

3.2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效体现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六位一体”功能已得到有效体现, 内涵不断深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 有1个为省级、3个为杭州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区级示范规范化要求。区域内各城乡社区都建有较为完整的家庭或个人健康档案, 尤其是通过两年一度的农民健康体检, 使得农民体检建档率达90%以上。并且在区域内进行了疾病筛查, 建立了社区疾病谱, 写出社区诊断报告, 以责任医师进社区形式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施慢性病跟踪随访、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人的督导管理, 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建立有9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理卫生队伍, 开始社区心理卫生干预等, 基本实现了“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的要求, 医疗费用始终维持较低水平。

3.3 公共卫生任务全面落实

由于医院所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任务重, 工作要求质量高”。医院按照“三统一”工作机制, 建立了一支由35名专兼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队伍, 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各种应急处置预案, 由公共卫生科统筹全院公共卫生工作, 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任务。多年来, 医院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始终走在区内前列, 连续多年被评为余杭区公共卫生先进单位, 有的公共卫生项目还被评为评杭州市级先进。

3.4 中医中药得到广泛应用

余杭区老百姓中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抓不齐的中药到五院, 识不得的中药到五院”。医院十分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总院不仅在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老中青结合, 而且还十分重视名中医的培养, 不仅中医科以中医中药为主, 还安排中医师到其他科室会诊查房, 带动和鼓励其它科室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多开中药。各中心也都有中医骨干的培养人选。近年来, 中药的使用量绐终保持区内前列。

摘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所创立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 不仅使区域内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享有了“同质、均等、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也为城市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创立了新经验, 同时形成了三级社区卫生服务垂直管理新模式。文章对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基本做法作了介绍, 并对所产生的绩效作了评价。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6篇

1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1.1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

纵观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有利于农村居民的健康,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在医疗资源配置问题上的困难,保证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之间在运作上的配合与稳定。这样一来,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级网络”的稳定性发展在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医疗保健状况好坏[1]。

20世纪40年代末时,我国按照《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基层卫生组织的决定》,在各县成立县卫生院后,将其划分成:县医院和县卫生防疫站,以及妇幼保健所和县卫生院。随着后期又有建立较早时期的从县到村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如:乡镇建卫生院与生产大队建卫生室。

在20世纪50年代末时,政府也培养了一批由半农民和半医疗组成的初级农村卫生员,并且这些卫生员都要接受短期的医疗基础知识培训。于1985年,将农村卫生员改为乡村医生,并要求取得资格证书,这一举措,有效充实了农村卫生专业队伍,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大大改善。

1982年,全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由新中国新成立以来的1460所增加到193438个,床位也由2万多张增加到343252张,随着这种幅度的增长,解决了农村居民住院难的问题,并且还解决了医疗资源在供需上的问题。

1.2 不同阶段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特点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中,农村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机构的设立是根据行政区来划分的,并且都是依照同一个目标进行医疗运作,其定位确立于医疗、预防,以及保健范围;其二是它在立场的定位上非常明确,主要是通过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作为前提存在的;其三是对网络间的配合与互补条件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医疗和预防,以及保健间的配合与互补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逐渐瓦解,村级卫生组织由于以集体经济为依托,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上政治支持程度降低,卫生部对村级卫生组织失控,三级网变得极不稳定,因为利益冲突,相互之间利益激化。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体,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特点变成: (1) 一致的前提被破坏,经济的发展使县乡村间的网络协调关系也逐渐偏离立场的定位,各自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2) 网络协调关系也名存实亡,网络内部为各自的经济利益竞争医疗市场。 (3) 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医疗、卫生、预防定位混乱,都重视医疗,有偿服务和自己的收益,预防保健职能难以落到实处。 (4) 管理缺乏,对下管理监督、技术指导和培训机制淡漠。

2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拨款的萎缩导致利益矛盾

在卫生资源的配置方面,由于大量医疗卫生资源被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所运用,因此,造成中下层医院的医疗资源缺乏。同时,国家对于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拨款又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导致业务收入中药品的收入占很高的比率,这样各级网络之间就有了自己的利益倾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对县级卫生防疫站的预算拨款占卫生总收入的37.3%,业务收入占55.7%,其中业务收入里,有偿服务占37.5%, 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占26.8%,卫生监督占24.1%;根据乡镇卫生院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难以兑现职工工资待遇,大都需要自己部门另谋生路,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卫生“三项建设”和预防保健等专项经费也不能及时到位或者不能到位,造成经费周转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重有偿轻无偿”的情况难以避免,疾病防治机构对有偿服务趋之若鹜,而对增加支出的无偿服务淡漠而视,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同时大家为了各自自身的利益也会更倾向于医疗,而忽视预防保健,从而导致定位的不明确[2]。

2.2 农村卫生人力数量增加而业务量减少[3]

根据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国家通过医学院校、医专、卫校、护校为医疗机构培养了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直接使卫生在人力数量上有了可观的增加。如1949至1995年, 卫生人员数从54.12万增长至537.34万。

但是,随着人力数量的增加,医疗机构的运作效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据调查,1986至1992年,县医院卫技人员年增6.6%,但是住院年增量只有1.5%,门诊年增量也只有1.2%。人员的迅速增加在实际的业务量中明显比例不一样。

2.3 管理监督不规范导致的混乱

与一般事业单位的创收相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机构的有偿服务也带有利用固有权利换取经济收益的性质,这也将直接导致乱收费、乱罚款的情况发生,不同部门之间收入出现差异,增加了各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竞争,同时由于监管不力,腐败现象滋生,上级机构忽略对下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直接导致“三级网络”的混乱症结。

2.4 各级机构的问题

县级卫生机构:经费不足,忽视对下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重医疗轻防保,重有偿轻无偿。乡镇卫生机构:医疗卫生困难,药品市场混乱。村卫生室:制度不规范,医疗质量难以保证,预防保健落实不到位。

总而言之,本文“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旨在介绍三级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过程,并分析了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三级网的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从计划经济下的农村医疗保健网到现在的农村医疗保健网, 经历了一系列的延续与变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网络内部之间的关系由协作变成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 出现了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的状况, 预防保健职能难以落到实处, 管理缺乏规范。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 从制度, 财力、人力、管理等各方面分别分析了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 旨在深度呈现出现的问题, 启迪有识之士进一步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三级卫生网,历史沿革,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傅卫, 王禄生, 魏颖.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供给系统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 1999, 18 (4) :15-16.

[2]曾凡富.乡镇卫生院防保力量有待加强[J].卫生软科学, 1999 (2) :52-53.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7篇

关键词: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托管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综合、经济、方便的基本卫生服务;它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但是在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诊治水平较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生存等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及共建北京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分析了目前我国现有的五种三级医院在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总结出三级医院在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积极主动的作用,且其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解决北京市目前所面临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1 调研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研对象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生及就诊患者、朝阳医院所在的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朝阳医院所在地区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和就诊患者为调研对象。

1.2 研究方法

(1)向所驻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100份;(2)向朝阳医院和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和就诊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各30份;(3)总结朝阳医院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活动情况;(4)分析我国目前三级医院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模式。

2 调研结果

2.1 基本情况

北京朝阳医院是北京市卫生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和首医大教学医院,日平均门急量5000人,拥有10个优势学科。朝阳区呼家楼办事处所辖地区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73208人(含外来人口8626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17.2%;有社区10个,政府办医疗机构7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卫生站4个)。

2.2 调查结果

2.2.1朝阳区呼家楼办事处居民100份调查问卷结果表明,87%社区居民患病(包括小病)时首选三级医院就诊。首选原因是技术水平高和设备条件好。

2.2.2朝阳医院和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患者各30份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医院门诊病人67.6%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患者59.2%首选三级医院就诊。首选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因按顺序是:技术水平高(占54.2%)、设备条件好(占25.7%)、有可信赖的医生(9.2%)。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的原因按顺序是:离家近(占46.5%)、可以报销(占34.52%)、等候时间短(占18.1%)。2.2.3朝阳医院和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各30人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医院医生中61.9%和社区医生中79.4%认为在社区首诊不可行,主要原因是其技术水平低和设备条件差;89.4%的医院医生和94.3%的社区医生认为医院和社区有必要“互动管理”实现双向转诊,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和患者信息可共享,社区医护人员水平可提高。

2.3 朝阳医院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取得的效果

北京朝阳医院与所在地区呼家楼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密切合作,成立了呼家楼地区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为呼家楼街道居民提供了医疗服务(社区义诊);建立了健康档案,社区居民90%得到了健康宣传教育,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新型突发传染病和AIDS等)、人畜共患病等知识的宣传;培训了社区医护人员专业医疗知识和80%社区骨干人员知晓相关专业知识;配合呼家楼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卫生机构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快速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和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实现双向转诊流程;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5岁以上和低收入人群免费进行了体检;提高了社区群众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改变了不良卫生生活习惯和方式,减少了疾病发生;极大缓解了医患关系。

2.4 目前我国三级医院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基本模式

2.4.1 三级医院直接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权归三级医院所有,其所有运营体制由三级医院制定。

2.4.2 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权归属地政府所有,但其日常医疗和运营的统一管理由受托管的三级医院负责。实行托管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政府按照服务人群数量的大小每年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的资金补贴及药品补贴,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

2.4.3 三级医院兼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

三级医院将原属政府或其它机构的社区医院兼并使其为其所有,同时原有职工也将一同并入三级医院人员编制。

2.4.4 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的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隶属权不变,只是在管理方式与经营模式上和三级医院合作,联合经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4.5 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

三级医院在医疗技能培训、医生资源等方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相互促进和发展。

3 讨论

3.1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但仍面临问题

3.1.1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逐步深化,经费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正在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补偿机制格局;现已初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体系;正努力建立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人才队伍;同时,正深化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在机制和体制上不断创新;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目前开展的服务仍多是围绕医疗进行,提供的服务只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他项目基本未开展或开展得不好。

3.1.2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市卫生资源重心偏上,二级双向体系尚未建立:大多数城市的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由于缺乏有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忽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网络的网底作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基本上未打破行政隶属关系,而是谁举办谁管理;卫生人力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相适应,人才问题仍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并存,人员比例不尽合理,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偏低,北京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不足3.5%,70%以上为中专及以下学历;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需进一步落实等等。

3.2 三级医院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形成了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二三级医院延伸和民营医院加入的多元态势。但三级医院在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优势,合理调配社区卫生资源,尤其是目前社区居民就诊首选三级医院,并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义诊及患者救治,使社区广大居民普遍享有费用比较低、质量比较优良的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65岁以上和低收入人员在患大病时,能够及时得到大医院的医疗保障,同时协助社区有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尤其在发生疫情时,能有效降低扩散和传播范围,降低损失范围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三级医院除了直接下社区举办有限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外,还应以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主动与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包括病人资源、人力资源、医疗设备和空间以及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相互的交流和利用,从而使医疗卫生资源在存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北京朝阳医院联合属地其他卫生机构配合街道办事处在本社区内已初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街道搭台,卫生唱戏,社会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格局。

3.3 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显示,三级医院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所属关系不变、属地政府投入资金的基础上,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培训机制、诊治水平、医生技能和绩效分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即托管)的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滞后、缓慢问题的最佳模式。

3.3.1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可度。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与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不信任。多数病人不相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可以看好病,因此在就医时仍然会首先选择直接去大医院就诊,而选择社区医院的比例仅占1/4左右[12]。让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重要的是要提高社区居民和病人对社区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程度。大医院通过定期派专家到社区巡诊、深入社区进行健康讲座、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进行义诊等服务活动,让居民在社区也能看到、接触到专家。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各种方法告知居民和病人,与大医院建立的“互动”网络组织、形式(由大医院管理)和流程,让居民感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后面有大医院保障,这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心中形象的提升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让社区居民“小病放心在社区”。

3.3.2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利于社区居民在大病、重病时得到及时就诊。在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过程中,如遇危重病人,家属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可直接与合作的三级医院联系。根据具体情况,三级医院医师或者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或者指导家属求救“120”。在病人到达医院急诊科时,三级医院医师与家属一起,直接向急诊医师介绍病情,配合救治。对慢性病人就诊、会诊、住院和手术,大多可以通过三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组织和安排,保证让社区病人真正做到“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

3.3.3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技术与业务水平。据多个城市和我院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医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现象[8,9,10]。而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迫切地需要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三级医院的优势人力资源,通过专家下社区坐诊及指导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参加专家查房,以及在医院急诊科和相关科室进行短程实习等互动机制,达到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临床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目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技术与业务水平,解决“社区医院看不好病”的问题。

3.3.4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在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过程中,医师可以及时将一些常见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及一些接近康复的住院病人、长期压床病人动员和引导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另外,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报告的一些辅助检查可以不轻易重复进行,不但减少了社区居民的花费,还可以缓解三级医院长期存在病床周转率不达标的压力,使三级医院过于饱和的住院和门诊量得到较好的分流[13]。

3.3.5三级医院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绩效考核和分配。这样能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使社区居民满意。

3.4 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效形式

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效形式是统一管理、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危重和疑难病人及时转往上级大医院,是医疗保障安全的需要;康复病人以及慢性病人转往社区,是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11]。目前我国双向转诊运作不尽人意,社区转医院多,医院转社区少。其原因除转诊标准难以确定、转诊程序不明确和渠道不通畅外,很重要的是各级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1]。针对这种情况,只有三级医院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在实施双向转诊的过程中,认识到双向转诊是大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大医院通过双向转诊,不但可以加快医院和科室病床周转,而且能建立相对固定的病源网络,扩大医院的影响;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双向转诊,能较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和规避医疗风险;病人在双向转诊中得到的是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和照顾,同时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只有这样,双向转诊才能有序进行,才能做到社区转上来的病人(包括病人信息)能及时就诊、会诊和住院,医生及时深入病房,随时掌握住院病人情况等;病人转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能及时通报给社区医生,患者治疗才能连贯一致。

4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政府的硬件投入,也离不开大医院的软件管理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通过调研与共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工作的网底,当前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和谐社区更需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通过调整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机制创新等措施,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级医院在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积极主动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而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能满足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医学人才、科学的培训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又能满足增加大医院病床周转率,缓解三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目前北京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卢祖洵.中美两国社区卫生服务比较.中国全科医学,2003,(5):293-2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

[3]徐海军,聂小贵,徐述湘.药品费用负担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卫生政策,2000,7(1):19.

[4]刘利群.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8):3.

[5]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4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R].

[6]张宇,肖十力,张拓红,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实现途径和管理办法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3-125.

[7]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等.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2-15.

[8]蓝绍颖,庄勋,朱湘竹,等.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人力资源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6.

[9]张全金,汪早立,陈迎春,等.湖北省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86.

[10]刘利群,周小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8):485-487.

[11]张宇,肖十力,张拓红,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实现途径和管理办法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23-125.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第8篇

关键词:国际医疗服务,医疗管理模式,上海市

国际医疗服务是当今医疗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涉外经济不断增长, 旅游业蓬勃发展,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境外人士逐渐成为我国就医人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海城市辐射能力的日渐凸显, 每年都有大量的外籍人士以学习、经商、交流、旅游、工作等目的来到上海。国际医疗服务是当今医疗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它顺应患者群体的转变, 正朝着普遍化的方向走进各大医院。

涉外医疗存在独特的医疗服务框架, 在此框架下, 上海某三甲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运行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成熟医疗模式, 主要包含7个服务内容:住院病人治疗、门诊病人治疗、体检、医疗转运、上门治疗、疫苗注射和医疗保障, 辅以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满意度调查、团队建设等管理措施以保证该模式的正常运行。本文以该服务模式为例, 对如何建设、管理涉外医疗服务, 如何管理涉外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探究。

1“客户服务”的创新理念

1.1 国际化的医疗服务业务

国际医疗服务的基础服务内容与所属三甲医院相匹配, 为境外人士提供国内就诊人群所能享受到的所有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增设医疗转运、上门治疗 (house call) 、疫苗接种等特需服务。

医疗运转是该国际医疗中心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民航航班或医疗救援专机 (air ambulance) 将初步康复的病人转送回国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服务。转运中, 医务人员全程陪同并给予适当救治, 该项服务是提供床对床的国际医疗精品服务。

在接到境外人士的求助电话后, 国际医疗中心会立即响应, 提供出诊服务 (house call) 。若病人在家中突发疾病, 医疗中心的医师会上门治疗;若病人在酒店发生意外, 医务人员会前往酒店提供医疗服务。

由于疫苗接种的专业性和外籍人士身份的特殊性, 国际医疗服务机构需向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特殊许可方可开展该项业务。为满足病人语言和健康的双重需求, 国际医疗服务在疾病预防方面兼顾细心关怀和周到服务, 为境外人士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1.2“宾至如归”的医疗服务环境

国际医疗服务本着以患者为中心 (patient-centric service) 的服务理念, 对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将病人舒适度的考虑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细化到每一个角落。首先, 境外人士对就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国际医疗服务机构要保证环境的绝对整洁和病房、就诊室的绝对安静。其次, 根据保密性原则, 医务人员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在非工作场合不可谈论患者的任何情况。再者, 国际医疗服务要重视对病人权益的保护, 病人享有知情权, 医务人员对外籍病人一般不隐瞒病情, 而是如实相告。最后, 也是最直观的病房设计环节, 国际医疗机构的病房设施向国外私立医院靠拢, 为病人提供住院单间, 设施一般要求达到星级宾馆的标准[1]。

1.3 先进的共同管理模式

在国际医疗模式中, 治疗对象分为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 医务人员包括中心医师、专家团队和护理人员。治疗对象与医务人员是医疗模式中的主体, 在涉外医疗管理中, 他们互相依存, 互相合作, 关系如图1所示。

该国际医疗中心实行“专人负责, 全程服务”的共管模式, 对住院患者由专科住院、主治和主任医师及中心住院、主治和主任医师两个团队协调管理病人, 遇手术或专科等病人以专科医师为主, 中心医师团队重在病人术前、术后的协调安置和并发症、合并症的病情控制, 提供全程和综合性的医疗服务。

因为患者是一个综合体, 共管模式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最准确地结合治疗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全面性, 同时达到综合管理和全程跟踪的目的, 保证病人在各个环节得到优质上乘的服务。

2 品牌的集聚效益

在上海, 元首访问、国际赛事和国际会议的重大医疗保障都由三甲医院全权承担, 国际医疗中心全程参与。提供此类重大保障是在实践中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 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战略。在涉外医疗领域, 品牌是国际医疗服务核心价值的体现, 也是质量的保证, 能给机构带来高附加值, 也能增加机构的竞争力。品牌聚集效益的实质是机构通过媒体宣传, 吸引潜在医疗消费者, 扩大医疗服务面, 进而实现让更多患者获得更优质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以该三甲医院为例, 其国际医疗中心是10个驻沪使、领馆的指定医疗点, 是驻沪多家500强跨国公司及集团的指定医疗机构, 与多家国际性医疗保险公司保持密切合作[1], 与在沪多家外资医院及外资诊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涉外医疗是一个正在不断进步的新型产业, 它为上海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紧跟行业更新的步伐, 机构本身要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的基础上, 提高知名度, 拓宽服务面。国际医疗保障要求医师知识面宽, 符合全科医师标准;应急能力出众, 符合国际救援标准。从医疗保障统筹、仪器设备供应到现场、后台管理, 保障内容涉及现场医师急救、后台救护车配备、医疗中心医护团队待命等方面, 以全方位的调控保证境外人士的生命安全。

3 涉外医疗的人才培养

3.1 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

医疗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发展, 医院越来越鼓励从业人员出国交流, 开阔眼界。国际医疗秉承开放原则, 从原有的“说教式”教学理念转变为“感悟式”的实践理念, 开展实地学习。医疗机构的学术交流除了发达国家的教学医院也关注国外大型社区医院, 因为社区医院更能够匹配国际医疗服务的全科性。机构积极实施国际人才交流计划, 历年来输送医务人员到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学习和培训达上百人次, 让他们切身体会和感受国际上先进的服务理念、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和细致的护理工作。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践型科学, 对医务人员的教学应当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感悟培养医务人员主动学习的习惯, 让他们自发地提升自我修养、追求服务品质。

3.2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在比拼综合实力的当今社会, 医疗服务行业格外重视医务人员综合实力的培养, 国际医疗服务的管理直接影响竞争水平。国际医疗的服务对象来自不同种族, 各个国家, 不同民族, 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 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该国际医疗中心定期请专业的培训讲师, 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文伦理、礼仪规范和文化氛围的培训课程, 并邀请国外的访问医师或学者做医学教学讲座。文化本没有优劣之分, 医务人员要尽量按照病人所属国家的国情为他们提供服务, 尊重他们的习惯, 熟悉他们的文化背景。国际医疗服务只有考虑细致、照顾周到, 才能充分满足境外人士的医疗需求, 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4 国际联合委员会 (JCI) 认证下的医疗质量管理

4.1 JCI国际医院评审标准

在中国仅有11家医院通过JCI国际医院评审, 该三甲医院是中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特大型公立医院。JCI认证对国际医疗服务有正面的指导意义, 各项要求可以全面评估医疗机构是否在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和病人安全 (patient safety) 方面达到国际标准[2]。JCI标准还可以检验该机构的公信力, 促进其医疗服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2 外宾满意度调查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一般以病人结束治疗后的评价与反馈为主。医院质量调研一般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 国际医疗服务机构则需要根据境外人士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并提供多种语言版本的问卷, 采用住院患者每人填写、门诊患者抽样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要涵盖各个服务层面, 如接待、客服、医护服务、财务、药事等, 问题要具体到各个服务细节, 如排队等候时间、检查安排的合理性等, 以确保评估的完整性和反馈的准确性。统计结果显示, 该国际医疗中心的总体评价平均分达95分以上, 最低值为90分, 最高值为100分。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疗质量做出了正面评价, 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该机构的服务令患者满意、信任和放心。也正由于该机构给予了患者朋友和家人般的关怀,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因此, 其质量控制模式值得探究和借鉴。

5 双赢的团队建设

医疗行业强调团队协作, 优秀的保障团队要保持团结、和谐和高效的内在机制, 个人和团队的发展相统一, 医疗服务团队尤其如此[3]。由于全科、综合服务的特殊性, 国际医疗团队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人员配置包括医师、护士、药事、营养、接待、行政、财务和后勤等, 人员涉及面甚广。为了让所有员工都融入到特殊的医疗服务环境中, 医疗机构要为不同员工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 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工作,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使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上升[4]。此外, 医疗机构也要重视团队的专业性建设, 要重视研究生、住院医师的人才培养, 满足他们的科研和个性发展需求。只有当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团队的共同利益相切合时, 团队建设才能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董蘅, 束诣斌, 栾乐荣, 等.商业保险直接理赔在高端医疗服务中的使用[J].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 (5) :401-403.

[2]何超.通过JCI评审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9) :609-611.

[3]Charles R.Gowen III, Kathleen L, et al.Exploring the efficacy of healthcare quality practices,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employee contro[lJ].J Operations Manage, 2006, 24 (6) :765-778.

上一篇:边坡稳定下一篇: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