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续发作范文

2024-08-15

哮喘持续发作范文(精选8篇)

哮喘持续发作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03例, 男114例, 女89例, 年龄2~13岁, 平均 (5.8±1.3) 岁, 病程3~14个月, 平均 (8.9±1.1) 个月, 符合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4]。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气促、喘息症状, 其中伴呼吸困难87例, 伴三凹征64例, 发作时间均>9 h, 排除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 对照组98例, 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治疗组105例,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吸氧、镇静、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加0.9%生理盐水10 mL雾化吸入, 2次/d, 15~20 min/d, 连续2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 口服剂量2~5岁3 mg/次, 5~10岁5 mg/次, 1次/d, 睡前服, 连续4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支气管扩张药物。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及临床症状、肺功能好转情况。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症状好转情况进行判定:显效, 治疗后气促、憋喘、缺氧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哮鸣音消失, 肺功能明显好转, PEF预计值测定≥80%, PEF昼夜变异率<20%;有效, 治疗后气促、憋喘、缺氧症状好转, 哮鸣音减轻, 肺功能改善, PEF预计值测定为60~79%, PEF昼夜变异率<20%;无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组间进行t检验, 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53例, 有效46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43例, 有效34例, 无效21例, 总有效率78.6%,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在气促缓解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 治疗组在喘憋、呼吸困难、哮鸣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3 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FEV1/FVC%、PEF均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4 不良反应比较

所有患儿均完成治疗, 对照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率6.1%, 其中心动过速2例,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4例;治疗组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8.6%, 其中骨骼肌震颤3例,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5例, 心动过速1例,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急性病症之一, 目前, 哮喘的发生机率明显上升, 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研究发现, 气道炎症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被认为是哮喘发生的本质因素。因此, 在治疗上应以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 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及分泌物, 改善肺功能为主, 保证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孟鲁司特是选择性LTs受体拮抗剂, 能与人体呼吸道中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 LTI) 受体高度结合, 有效抑制LTC4、LTD4和LTE4受体[5], 从而阻断LTs引起的气道反应, 减轻支气管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而且据有关资料显示, 孟鲁司特可降低小鼠哮喘模型肺泡灌洗液中的蛋白水平[6], 小儿3 mg/d服用孟鲁司特与同时服用标准饮食的, 其药代动力学无临床显著意义的影响。用药后可被完全代谢, 能明显抑制持续性哮喘, 缩短FEVI下降时间, 而且在小儿稳态情况下, 血浆中未检测出孟鲁司特的代谢物, 停药8周后状态改善仍持续, 是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药物。

布地奈德是临床上常用的可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 可明显抑制组织中细胞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和释放, 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7], 从而增加黏膜纤毛消除功能, 提高呼吸道平滑肌β2受体的反应性, 雾化吸入可直接使药物分解微化, 均匀的输送到支气管内并在气道粘膜上沉积, 缓解气道痉挛。综上所述,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可明显改善喘息和肺功能, 是治疗小儿哮喘持续发作的重要方法, 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佳新, 潘纪玲.舒喘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哮喘持续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0) :187-188.

[2]陈伟熹, 邓永超.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35 (7) :354-355.

[3]高宏博.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6) :45-46.

[4]景志豪.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J].心理医生 (上半月) , 2011 (9) :147-148.

[5]宋康文.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 2011, 17 (7) :351.

[6]陈昌陆.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1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1, 22 (7) :276-277.

哮喘发作保持坐姿 第2篇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中国哮喘患者多达3000万人。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很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而规范化的治疗,可使近80%的哮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是世界哮喘日,了解哮喘知识能有效提高防病水平。

什么是哮喘?哮喘是气道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当患者接触到外界刺激后,支气管容易出现收缩反应,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

如何判断哮喘?哮喘发作前常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眼睛发痒等症状,发作时可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喘鸣、胸闷、咳嗽,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大量出汗、口唇发青变紫,部分患者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重。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上述症状可经过治疗或自行缓解。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可到医院进行检查。

哮喘需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及程度因人而异。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自行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的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科学管理控哮喘。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管理,通常可以实现控制。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缓解药物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症状。

哮喘急性发作时,家人不能慌乱,应该做到:1.将药物及吸入装置放在患者身边,方便患者吸入,并记录其服药时间。2.最好帮助患者坐起来,身体微向前倾,靠在自己的手肘或手臂上,让患者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3.如果通过上述步骤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就近的医院。

哮喘持续发作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科住院的52例病儿,男性28例,女24例。年龄3岁至12岁:3~4岁2例,~6岁5例,~8岁12例,~11岁15例,~12岁18例。病程6个月至1年不等。全部住院病例均为哮喘发作期,均有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符合我国2003年修订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间隔静滴方法:对照组给予茶碱每次4~5mg/kg,每6h 1次。治疗组采用持续静滴方法:首次剂量按5-6 mg/kg,20-30分钟快速静滴,维持量按0.8 mg/(kg.h)持续静滴。对超过标准体重、肥胖者,以同龄标准体重计算。

1.3 疗效判断

显效,1~2天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消失基本消失;有效,2~3天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明显轻;无效,治疗后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无明显改善。

1.4 观察方法

治疗期间观察对照组及治疗组的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的缓解程度及时间,同时观察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两组均有效果。治疗组在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及时间方面效果显著,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2%,不良反应3例,且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疗效较相对较差,显效8例,总有效率76·9%,不良反应8例,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5例,兴奋烦燥症状3例。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

2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都以持续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2)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工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3]。茶碱类药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强心、利尿等作用,低血药浓度茶碱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故最新研究表明茶碱既可用在哮喘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亦可利用其抗炎作用用在哮喘缓解期的长期控制治疗[4]。但茶碱用于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时其血药浓度须达到10~20mg/L,低于10 mg/L时,解痉效果不明显;而大于20mg/L,肯定发生毒副作用[5]。本文治疗组以首次剂量按5-6 mg/kg,加入葡萄糖中20-30分钟快速静滴,能使体内茶碱血药浓度快速达到12~18mg/L的有效范围,临床出现较好的支气管扩张作而不发生中毒症状[6]。继而以维持量按0.8 mg/(kg.h)持续静滴(总量控在24 mg/kg),对抗茶碱在体内的代谢速率,从而保持体内茶碱血药浓度保在有效的治疗范围10~20mg/L内,持续发挥解痉平喘作用,而不出现茶碱的毒副作用。治疗组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而间隔静滴茶碱则体内茶血药浓度不稳定,在间隔期内由于体内代谢关系,血药浓度易降到10 mg/L以下,解痉效果不明显,而再次静滴茶碱时又可能在短时间内血茶碱浓度快速上升而超过20mg/L,产生毒副作用。据研究间隔静滴茶碱要到36小时左右茶碱代谢才能进入稳态,支气管痉挛症状才得发缓解[7]。本文对照组中病例起效比较慢,且不良反应多,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通过比较持续和间隔静滴氨茶碱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对于哮喘发作期,持续静滴氨茶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因其效果明显,而副作用低,且药物价格便宜,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因为条件所限,更是一良好选择,值得在医院别是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2]全国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3]全国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1。

[4]陈育智,赵京.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2004.156

[5]陈育智,赵京.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2004.156

[6]陈育智,赵京.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2004.159

哮喘持续发作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 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 女性20例;年龄35~73岁, 平均 (51.39±9.63) 岁;病程2~12年, 平均 (6.85±1.13) 年。对照组中男性21例, 女性21例;年龄38~72岁, 平均 (52.12±9.87) 岁;病程2~13年, 平均 (6.73±1.08)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 距本次发作3天内均未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及激素类药物, 排除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持续期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吸氧, 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哮喘膏外敷, 该膏剂主要成分为当归、细辛、白芥子、甘遂、玄胡, 将以上中药研成细粉, 加入适量赋形剂和蜂蜜, 将其均匀调和后, 制成半径为1cm左右的药饼, 取药饼敷于陶道穴和肺俞穴, 并妥善进行固定, 4h/次, 2次/天, 共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哮喘症状及阳性体征均完全消失, 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各项辅助检查正常;有效:哮喘症状、呼吸困难、阳性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轻, 各项辅助检查正常;无效:哮喘症状、呼吸困难及各辅助检查均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 优于对照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胸闷气短、哮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s, 天)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该病的发生与气道的高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4]。急性发作时患者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与痉挛加剧, 气管管腔狭窄, 大气道受气流限制, 呼气受阻, 呼吸阻力明显增加, 呼吸肌呈明显疲劳状态, 肺顺应性降低, 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气急、胸闷等症状。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较多, 如过敏原接触、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等。

目前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仍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 常规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其中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措施, 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 支气管扩张剂则可有效缓解气道平滑肌的舒张状态, 减少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释放, 从而控制患者症状, 使病情得以缓解。但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有限, 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一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仅行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另给予中药哮喘膏外敷, 经比较显示, 以哮喘膏外敷的一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更高, 胸闷气短、哮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更短。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于宿痰内伏于肺, 受外感、劳倦等引触, 痰阻气道且随气升, 气因痰阻, 相互搏结, 致使气管狭窄, 通畅不利而致病, 故治疗宜宣肺肃气、化痰止咳[5]。中药哮喘膏以祛痰止咳、平喘的药物组成, 再配以穴位外敷, 通过对穴位、经络的刺激和药物的渗透作用, 有效调节脏腑功能, 较好地发挥了肃气利肺、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 中药哮喘膏外敷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膏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 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哮喘膏外敷,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 优于对照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胸闷气短、哮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哮喘膏外敷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哮喘膏,外敷

参考文献

[1]王名龙.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1) :110-1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 (3) :177-185.

[3]范天骄.92例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性[J].中外医疗, 2015 (21) :105-106.

[4]张连生, 伍进, 顾春枫, 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抗生素应用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 2014, 34 (13) :970-973.

53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例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中, 男36例, 女17例;年龄5个月至9岁 (4.5岁±2.1岁) ;哮喘发作程度:轻度12例, 中度27例, 重度14例。53例患儿在临床中均有气急、喘憋等症状表现, 对其进行肺部听诊均可闻及双肺哮鸣音, 符合临床哮喘诊断标准[1]。入院前所有患儿均有1次~3次哮喘发作史。

1.2 结果

53例患儿在入院治疗24 h内哮喘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均有明显缓解, 肺部听诊哮鸣音已消失或显著减少。53例患儿住院5 d~8 d后痊愈出院, 其住院时间5.8 d±1.0 d。

2 护理

2.1 呼吸护理

入院后最为重要的护理即及时给患儿吸氧, 确保患儿呼吸通畅。护理人员应将患儿头部抬高, 及时将其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 以防吸入性窒息。对婴幼儿可应用吸痰器, 对年长儿可在家长配合下鼓励其自行咳痰。对发绀患儿可给予面罩吸氧, 但吸氧前应仔细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有无阻塞或漏气可能。给氧浓度应控制在30%~40%, 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异常、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2.2 用药护理

入院后一般立刻给予糖皮质激素等, 以快速缓解患儿哮喘症状。应用地塞米松等激素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变化。氨茶碱多数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由于其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相近, 故应用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同时, 还应监测患儿心电图, 观察其有无心律失常等改变。控制哮喘症状的同时还应维持患儿机体水分、电解质等平衡, 故应遵医嘱补液、及时监测患儿有无电解质改变。对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还应监测其白细胞有无升高, 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以控制感染。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时必须确保患儿输液速度适宜。患儿哮喘发作时家长着急、紧张, 希望快速控制患儿哮喘症状而调快输液速度, 而过快输液速度可加重患儿心脏负荷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故护理人员应事先交代患儿家长并多巡视, 以调整输液速度。对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应示范并指导患儿用口深呼吸, 对合作性差的幼儿可应用面罩[2]。

2.3 心理护理

在控制哮喘发作同时, 及时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非常重要。对年长患儿, 哮喘发作时其多数有恐惧、紧张等情绪, 护理人员可在用药等护理同时给患儿讲坚强、勇敢的故事, 以鼓励其配合输液、扎针。同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家长缓解焦虑、紧张, 使其以一个良好心态帮助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

2.4 创造良好的环境

哮喘患儿病房应经常通风透气;每天通风1次~3次, 保持良好的室温, 以20 ℃~24 ℃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尤其应确保室内清洁、干净, 床上用品不用含羽毛等用品, 避免患儿吸入气道内造成严重后果。

2.5 饮食护理

哮喘患儿发作期应及时给予营养补充。哮喘患儿宜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高热量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切记勿给予患儿牛奶、鱼虾等易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 同时也忌食过咸、辣、甜等食物。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儿家长多给患儿饮水或水果, 以补充患儿的体液流失。

2.6 健康教育

哮喘易反复发作, 发作前多有喉咙发痒、干咳、流涕等表现。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哮喘知识教育, 包括先兆识别、发作时急救、雾化吸入、正确咳痰等, 以尽可能避免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人员还可指导患儿深呼吸, 以尽可能将肺底部气体排出、加强呼吸肌功能[3]。

2.7 加强运动

为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应鼓励小儿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跑步、跳绳等一些运动量比较轻的活动, 在增加肺活量的同时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对预防哮喘病的发作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3 体会

经积极有效的护理, 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入院治疗24 h内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呼吸、用药、心理、环境、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护理, 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另外, 还应该对家长普及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 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与重视, 加强与患儿家长之间的交流, 指导家长多给患儿鼓励与安全感, 陪同患儿度过发病期, 使患儿心情放松, 减轻心理压力, 这对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加强家长对患儿疾病的管理能力, 学会记录日记, 详细记录患儿的发病时间、引起原因、发病持续时间以及与下次病情发作的相隔时间, 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提供有利的依据。

摘要:对53例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包括呼吸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53例患儿在入院治疗24h内哮喘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肺部听诊哮鸣音已消失或显著减少, 住院5d~8d后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小儿,护理

参考文献

[1]孙丽萍, 胡元春.加强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12 (2) :33.

[2]兰瑞芝, 刘美丽.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1) :129-130.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体会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39例哮喘患者, 男25例, 女14例, 年龄28岁~68岁, 平均年龄46岁。

1.2 治疗及预后

患者入院后, 密切观察病情, 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 采取氧气疗法、雾化吸入疗法等, 通过治疗37例患者痊愈, 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如:每日定时开窗, 通风换气, 避免空气直接对流而感风寒, 加重病情。禁止吸烟喝酒及摆放异味食品、花草、羽毛制品等。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必要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体力消耗。

2.2 饮食护理

提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 避免进生、冷、硬、油煎以及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容易过敏的食物。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 500~3 000 m L, 以补充丢失的水分, 稀释痰液, 并防止便秘, 缓解呼吸困难。

2.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发病的征兆, 如胸部发紧, 喉部发痒, 干咳、胸闷呼吸困难, 呼吸音、哮鸣音等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救治准备。

2.4 用药护理

认真执行医嘱, 掌握药物的剂量, 用法、浓度、速度、时间, 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如茶碱类药静脉注射浓度不宜过高, 速度不宜过快, 时间应在10 min以上, 防止中毒症状发生。

临床上常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以利稀释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2.5 有效咳痰法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经常变换体位, 轻叩患者的背部, 效果不佳时可用负压吸引器吸痰。

2.6 氧疗护理

患者缺氧症状明显应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一般鼻导管吸氧时流量为2~4 L/min, 面罩吸氧时流量为4~6 L/min, 每15 min~30 min巡视患者1次, 以保证用氧的安全性和效果。根据病情随时调节氧流量, 氧气湿化瓶要做到定时消毒。

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要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告之避免接触过敏原, 居室布置力求简单, 床铺整理时要避免尘埃飞扬等。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冬天外出戴口罩, 避免冷空气刺激及受凉感冒, 如有不适, 随时就诊。

3 体会

阿奇霉素致哮喘样发作2例报告 第7篇

1病历摘要

例1患儿男, 4岁,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 否认哮喘史, 因发热伴咳嗽2天来诊。查体:T 39℃, 咽红, 两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拟诊为急性支气管炎, 给予阿奇霉素0.125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输液到约30分钟时, 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 两肺闻及哮鸣音, 哮喘样发作, 颈部出现荨麻疹, 疑阿奇霉素过敏。立即停用该药, 并予吸氧, 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盐酸异丙嗪6mg肌内注射, 约30分钟后症状好转。后改用氨曲南抗感染, 未见不适, 次日随访患儿情况良好。

例2患儿女, 7岁, 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 否认哮喘史, 因发热伴咳嗽3天来诊。查体:T 38.5℃, 咽充血, 两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示支气管炎, 给予阿奇霉素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患儿第1天无不适, 第2天同样剂量静脉滴至余量100ml时, 突然出现呼吸急促, 烦躁不安, 两肺闻及广泛哮鸣音, 哮喘样发作, 疑阿奇霉素过敏。立即停用该药, 并予吸氧, 地塞米松8mg静脉推注, 盐酸异丙嗪10mg肌内注射, 约1小时后症状好转。换用氨曲南抗感染, 次日随访患儿无特殊不适。

2讨论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皮疹、肝损害等, 也有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1]。本文2例均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诱发哮喘样发作, 其机制可能与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2]。阿奇霉素进入体内作为抗原致敏机体, 当再次接触时促使机体释放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等, 导致支气管痉挛, 诱发哮喘样发作, 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

笔者在此提醒临床医生, 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也应重视其过敏反应, 尤其对有过敏体质或者短期内重复用药的病例更应慎重。如出现过敏反应, 则立即停药, 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 且避免再次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莉.静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 (4) :304.

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发作状态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放松训练,哮喘,发作

哮喘是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 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以及气急等症状, 常反复发作, 需要长期治疗, 无法根治。现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 近年来,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 哮喘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哮喘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许多研究证实哮喘发作诱因及病情转归和社会心理因素密不可分[1]。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 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并经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无智力和认知障碍。排除肺部其他疾病, 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对吸入治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53例, 女47例;年龄17~76岁, 平均 (42.2±2.4) 岁;病程2~35年, 平均 (21.5±5.8) 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38例, 中度62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性气喘和呼吸困难。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 均采用纠正酸碱平衡、抗感染、吸氧、祛痰、解痉、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疗法。

1.2.1 常规心理护理

加强护患交流, 多与患者谈心。护士应该在言行、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 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语言沟通方式表示自己的理解和同情, 让患者感受被尊重及关爱。用科学的针对性方法来解答患者关心、疑惑的问题。在进行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时, 要动作熟练、举止稳重、快速准确, 表现出护士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使患者信赖医护人员。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 适当的放宽探视制度, 减少患者住院的孤独感。

1.2.2 放松训练

嘱患者取卧位, 按指导员或规定的程序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一放松练习, 闭目安静几分钟后, 先从双手开始, 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 边吐气边慢慢放松, 让患者感觉前臂、手指、手掌的紧张感一点点流走, 进入放松状态。利用此方法充分放松头颈部、胸腹及四肢[2]。训练时间为每天中午和晚上入睡时, 期间还可选用轻松、舒缓的轻音乐为干预材料, 让患者听15 min[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 心理状态:采用Zung's编制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两个量表均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条目组成, 由护士按照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评价。分数越高表明焦虑和抑郁越严重。 (2) 哮喘发作情况:采用哮喘日间积分和夜间积分来评价。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症状评分均为0~3分, 积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3)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20个项目, 答项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计分3、2、1, 总分为20~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积分和夜间哮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哮喘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等特点, 临床上呈现病情的复杂性, 并且病情往往危重不易控制。近年来, 全球哮喘的发病率、病死率呈升高趋势。有研究表明, 哮喘与情绪的关系非常密切[4]。一方面, 哮喘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容易继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 心理因素可直接或间接诱发哮喘发作。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的负性情绪, 采用必要的干预手段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放松训练是一种补充替代疗法, 在心理护理中是比较常用的护理方法, 其在减轻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和改善自我效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5]。放松训练缓解哮喘病情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推测是以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为主的内脏和躯体表现的身心状态发挥作用。哮喘患者受迷走神经昼夜变化规律和胆碱能受体刺激, 病情多在夜间发作。放松训练可消除大脑皮质不良兴奋灶, 患者在经过放松训练后会出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感觉, 感受愉快、轻松、发热[6], 这种感觉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 减少炎性递质/细胞因子的释放, 进而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 消除炎性反应带来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对哮喘患者实施放松训练, 观察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 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放松训练有利于缓解哮喘患者的不良心理, 减少哮喘发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立娜, 卢冲玲, 王倩, 等.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心理反应、肺功能及发作次数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1) :43-44.

[2] 李琪.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2, 33 (2) :254-256.

[3] 陈小凤, 曹何琼, 陈楚岚, 等.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30) :12-14.

[4] 放李敏, 李春文.综合放松训练对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20) :2552-2553.

[5] 刘海霞, 李永春, 宁雪飞, 等.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哮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09, 24 (2) :106-108.

上一篇:老年肝炎患者下一篇: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