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

2024-09-20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精选11篇)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 第1篇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检查诊断为重症肝炎患者36例, 男29例, 女7例, 年龄16岁~57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5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8例, 慢性重症肝炎23例。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2 病情观察

2.1

观察患者的意识, 如果患者的性格和行为异常, 无故大声哭笑, 当众便溺, 穿衣服上下颠倒提示有肝昏迷的先兆。从意识恍惚, 烦躁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对强刺激尚有反应说明患者进入肝昏迷, 是重度肝性脑病, 应及时处理。

2.2

观察患者的瞳孔, 若出现大小不等圆、不对称, 提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 病情危急应及时抢救。观察患者的体温, 重症肝炎肝细胞坏死为持续低热, 突然高热或不规则发热为继发感染的可能, 应及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并测体温记录。

2.3

观察呼吸, 通常出血、肝昏迷和继发感染时, 均可出现呼吸异常, 应立即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呼出气体闻到肝臭提示病情严重。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 如果患者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数提示有出血和休克的可能, 要专人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及时治疗。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定情绪, 减少活动度, 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肝脏的恢复,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患者家属开展健康宣教。

3.2 心理护理

重型肝炎病情重, 自觉症状明显, 患者易产生恐惧和悲观心理。因此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心体贴患者, 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时疏导纠正患者不良情绪[2]。

3.3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 适量的蛋白质、糖和丰富的维生素, 少食多餐, 避免油炸和辛辣食物, 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 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总液量以1 500 m L/d为宜, 不宜过多。

3.4 并发症的护理

(1) 肝昏迷的护理。观察患者精神状况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 深昏迷患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以利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低流量吸氧, 改善机体低氧状况, 防治脑缺氧。做好口腔、眼的护理, 对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眼部。保持床褥干燥、平整、清洁,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给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 防止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对于尿失禁或尿潴留, 应留置尿管, 观察尿量及性质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取得家属同意使用约束带防止导管脱落。同时保持大便通畅, 用弱酸溶液灌肠以酸化肠道, 降低血氨减少氨的吸收。 (2)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严格禁食, 少量出血、无呕吐者, 可进温凉、清淡流质, 绝对卧床休息, 每30 min测血压、脉搏1次, 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和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输液开始宜慢, 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紧张、恐惧或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 有无对治疗失去信心, 不合作, 解释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 关心安慰患者。抢救工作迅速而不忙乱, 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经常巡视, 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及时清除血迹污迹, 减少患者不良刺激。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所提问题, 减少疑虑, 消除患者由于出血产生的恐惧及消极情绪, 积极做好安慰工作, 减轻思想负担。

4 体会

重症肝炎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以人为本, 及时给患者提供合理周到的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治疗, 对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脏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 第2篇

作者:黄巧云

【关键词】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 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推广。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常无家属陪护,常导致各种不适的心理反应,笔者就此浅谈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措施。根据医学心理学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受心理学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ICU主要是接收危重或大手术后的患者,病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刺激,尤其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的心理

活动,甚至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ICU患者的心理反应

1.1 各种不适带来的恐惧感 患者切口的疼痛,引流管和监护导线制约了身体的活动,治疗处所致的疼痛、咳痰,换体位后的不适,都会造成患者焦虑和恐惧。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充分暴露,也易产生不安和羞涩感。

1.2 ICU特殊环境的不适应 监护设备工作及报警的声音,对ICU各种治疗操作的“没商量”,邻近病床患者的治疗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抢救、讨论时的言语刺激及匆忙的身影,个别医护人员的漠不关心,这些都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应。

1.3 呼吸机使用的痛苦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痛苦体验。

1.4 孤独 由于患者住进医院,周转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同医护人员之间“只有服从的权利”,往往只是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加之离开亲人,患者会产生孤单、害怕、烦躁不安、自卑等心理。

1.5 无助的心理 由于患者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加之ICU禁止家属陪护,患者往往会出现自卑、自怜、无可奈何的情绪。

1.6 ICU症候群 ICU是一个限制性很强的集中治疗护理场所,患者在ICU容易产生类似于精神病样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医学上称为ICU症候群。

1.7 手术后的反应

手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会使患者产生各种新的焦虑。如术后出现的发热反应,各种引流管牵制带来的痛苦,在危重患者恢复室的时间过长,无家属陪护而产生的被遗弃感,都会给术后的顺利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经过麻醉、手术、ICU后转到病房,患者如释重负,有明显的解脱感。手术的成功、病情的平稳、家人的陪伴,使其感到更加安全,踏实安慰,痛觉明显下降,大部分患者变得心情平静。但同时又担心手术会对今后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一侧全肺切除等。ICU的心理护理

2.1 熟悉ICU环境 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减少术后对ICU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ICU的医生及护理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

2.2 改善ICU的环境 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在患者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患者,更不要让患者看到其他患者的抢救场面,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ICU的环境要力求温馨,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2.3 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对患者的体验。进行各种操作前,均向患者事先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2.4 维护患者的自尊 尽可能减少患者裸露的次数和时间,给患者更衣、换药、导尿、灌肠、协助排便时,要注意遮挡,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均要合理解释。

2.5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当患者清醒,渴望确知手术效果,护士和蔼可亲地告知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于疼痛、烦躁的患者,护士应理解,体察患者的痛苦,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尽量想办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1]。

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护理体会 第3篇

【关键词】重症肝炎;多器官衰竭;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32-01

多器官衰竭主要指代心、脑、肝、肾、肺以及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严重性障碍。而重症肝炎会引发肝功能的迅速衰退而导致多器官的衰竭,这也是导致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死亡率据有关统计可以达到69.2%,甚至在护理人员的角度也会加大护理的压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40例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其中男性为11例,女性为29例;年龄范围为17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41.5±3.1)岁;其中多器官衰竭的情况中,肾衰25例,脑衰为31例,消化系统衰竭为23例,肺部衰竭为7例,血液系统衰竭为24例。

1.2 方法

在护理上要做好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而后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及时有效的措施,观察的内容有神智、呼吸、血压、言行、睡眠、饮食、体温和脉搏等多方面。其中操作如下:

1.2.1 基本护理

要让患者所处于的病房环境保持整洁、安静,保证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降低体力的过多消耗。房间要保持好良好的温控、湿度控制和通风、光照管理,保证患者能够有舒适的感受体验。同时在相关操作中保证无菌化处理,减少感染发生。

1.2.2 生命体征观察

要对患者神智和体征表现做观察。重症肝炎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呼吸衰竭、心衰、昏迷、脑病以及肝肾综合征等。心率应该保持在80至100次/min范围。如果心率过缓或者过快都表示患者存在心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存在脉搏的波动,可能与其心律失常有关。血压应该保持在10~13/5~8kPa的范围,要严密的做好每30min的间隔测试,同时做好监测记录。如果有黄疸急速加深,巩膜皮肤从橘黄、金黄到黑色的转换,尿液颜色从淡黄变化成金黄、浓茶色、酱油状,同时有肝臭者,如果有言行突然的变化,思维不清晰且混乱,言语逻辑混乱,定向能力异常,精神萎靡,睡眠情况紊乱,可能会存在肝昏迷状态,应及时向医生做报告,及时做好抢救。同时在抢救中药及时做静脉通道建立,保证输液通道的顺畅和良好稳固。通过病情情况做输液速度和剂量、输液时间和严格控制,保证抢救的有效性[1]。

1.2.3 并发症护理

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点,同时注射部位是否有淤点或者瘀斑,是否有黑便或者牙齿出血、上腹胀痛,胃部灼烧,如果有相关症状,可以立即对血压、呼吸和脉搏的监测,同时将结果告知医生做快速处理,同时准备输血处理。在相关护理操作中,要积极的做好患者情绪心理的安抚,减少患者紧张感而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避免血管扩张而引发的出血严重化。

肝衰竭合并有脑水肿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昏迷严重化,瞳孔大小不等、呕吐、血压升高、脉压提升,进而表明脑水肿的出现,应该及时的告知医生做处理。一般会进行20%甘露醇的脱水机静脉推注,同时需要在半小时内全部注入结束。推注速度上,如果速度过快会导致晕眩、头痛以及注射局部的疼痛感,如果速度过慢会导致脱水效果不佳[2]。

肝昏迷情况下,要将护架放在床旁,将患者口部侧向一边,对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做及时有效清理。如果缺氧要及时的供氧,同时对于输氧导管做管理,保持其通畅性,没有阻塞情况。做好眼部和口腔清洁护理,运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清洁,每天2至3次,同时口唇不做润唇油做涂抹来防治干裂。对于眼睑闭合障碍者,避免角膜干燥或溃疡,可以运用无菌纱布做遮盖或者使用抗菌类眼膏。对于患者排尿情况做观察,记录其尿液颜色、尿量等来了解其肾功能和出血情况,从而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尿量可以有效的反应疾病状况,可以观察患者是否保持输入和排出平衡,如果尿少则表明肾功能不全,会引发腹水和肝肾综合征。要避免压疮形成,要时长的保证床铺被褥的整洁干净,同时对于患者身体受压部位运用滑石粉或者按摩做处理,同时运用温水做清洁护理。每间隔2至4h做身体的反转,同时操作中要保证动作的轻柔,避免牵拉硬拽,避免对受压部位做拉伤或损伤。同时对于受压部位皮肤颜色等情况做了解,如果有水肿情况要尤为关注[3]。

1.3 评估观察

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结果。护理满意度通过百分制做调查,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至85分为基本满意,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比例。治疗结果可以分为好转和死亡。

2 结果

表1:40例患者方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11(27.50)24(60.00)5(12.50)87.5%

表2:患者治疗结果情况

好转死亡

13(32.50)27(67.50)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7.5%;在其中通过抢救治疗得到好转的患者为13例,死亡案例为27例。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在护理中对于患者观察尤为重要,及时的发现患者疾病的恶化倾向可以有效的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早发现早干预更多的考验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的经验累积。因此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该针对疾病作对应的护理技术指导培训,提升相关技术经验的提升。在操作上要做好实操和理论考核,让护理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平与标准,同时对于培训和考核做好监督,提升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护理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团队协作,从而发挥整体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万会,鄢立辉. 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13,08:1455.

[2]魏丽平. 哮喘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7.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要点 第4篇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重症病毒肝炎患者共15例, 男性9例, 女性6例, 年龄20~62岁。

2 结果

本组病例抢救成功9例, 成功率60%;死亡6例, 其中, 4例为抢救后出现严重的肝性脑病, 另2例为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

3 护理

本组病例病情危重, 抢救难度大, 成功率仅达60%, 与往年相比提高了1%。其临床护理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心理护理

重症肝炎的患者, 大都有病毒性肝炎病史, 而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目前又缺乏特效的治疗, 有的患者发病后出现精神抑郁, 怕被家人、亲朋厌弃, 又忧虑病情不易很快好转而影响个人的前途及今后的生活, 当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时, 会极大刺激患者, 产生忧郁、恐惧、绝望甚至濒死感觉等消极情绪, 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此时, 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2], 通过这样护理人员才能有针对性地消除其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 帮助患者尽快地实现角色转换与适应环境, 并用充满爱心的语言安慰患者, 向他们解释分析病情, 并用自信的语言向患者传递现代医学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信息, 使其具有安全感, 并与医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以求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家属的密切配合也是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保证。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 一方面能有效地稳定患者的情绪, 另一方面还能使家属积极地协助、配合抢救工作。在抢救环境方面, 注意保持病房的有序和整洁也会在视觉和嗅觉上有效地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此外, 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保持紧张、敏捷但又不失镇静、有序的工作作风, 也是获得患者和家属信任的途径之一[3]。

3.2 绝对卧床休息

重症肝炎的患者多病情危重, 监护患者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2.1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减少刺激;帮助患者经常变动体位, 每2~4小时翻身1次, 并记录患者体位和翻身时间, 用50%红花酒精液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压疮的发生。

3.2.2 注意口腔清洁

口腔是重症肝炎继发感染和其他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合并口腔溃疡和鹅口疮者, 可致口臭, 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也可引起全身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因此, 对意识清楚和患者应督促进食后漱口, 早晚刷牙, 对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和昏迷的患者, 应每天检查其口腔内有无出血、溃疡和霉菌生长等现象, 每天至少进行口腔护理3次。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增加食欲。

3.2.3 饮食护理

给以糖为主的清淡、低脂饮食。有肝昏迷前驱症状时限制蛋白质, 严禁含氨物。有腹腔积液时用低盐饮食, 并限制饮水量[4]。

3.3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如皮肤出现大块紫瘢、鼻衄 (可用1%麻黄素棉球填塞止血) 、牙龈出血。如有消化道出血, 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出血量, 即送血型交叉配合, 以作好输血准备。

3.4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3.4.1 观察患者的意识

对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关心患者的生活, 尊重患者, 多与患者交谈, 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其需要。要注意患者的性格和行为有无异常, 行为异常提示为肝性脑病的先兆。

3.4.2 观察体温

每天测体温4次。因为重症肝炎肝细胞坏死时可以出现37~38℃持续低热。如突然出现高热, 就要怀疑有继发感染。凡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者, 应每半小时测体温1次, 并做好记录。

3.4.3 观察脉搏

如果脉搏加快或细速, 提示为出血存在或出血的先兆;而高热时, 相对的脉搏缓慢可为颅内高压, 应及时报告医生。

3.4.4 观察呼吸

呼吸异常出现在肝昏迷、出血、继发肺部感染或大量腹腔积液压迫时, 及时发现给予氧气吸入,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及时通知医生。同时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气味等。如闻到呼出的气体中有烂苹果样气味即肝臭, 示病情危重。

3.4.5 观察血压

若血压明显下降, 提示有大出血和休克的可能;若颅内压升高时血压有可能升高。

3.4.6 观察瞳孔

若出现瞳孔左右大小不等或不对称, 注意有无肌肉抽搐或颤动, 以便早期发现脑水肿症状, 并通知医生及时抢救。

3.5 准确记录出入量

观察液体平衡情况。每天摄入量少于2 500 ml, 则营养不够, 可影响康复, 应及时通知医生。每天尿量少于500 m也应通知医生, 以便做相应的处理。对使用利尿剂的患者, 应观察利尿效果, 准确记录24 h排尿量。

3.6 醋酸保留灌肠

采用食醋稀释后保留灌肠, 使肠道酸化, 可阻止氨的产生和吸收。对重症肝炎患者采用食醋保留灌肠疗效显著, 本组病例中抢救成功的6例患者使用了此法, 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护理方面应注意[5]:先用0.9%的生理盐水500 ml清洁灌肠。注意观察洗出大便的颜色、数量和性质。灌肠时注意肛管要光滑并加以石蜡油润滑, 灌肠的速度不能太快, 以免因压力过大造成黏膜的损伤。0.5 h后, 用20 ml食醋加0.9%的生理盐水100 ml做保留灌肠。每日1~2次, 应尽量争取长时间保留。并记录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

4 讨论

重症肝炎发病急, 病情凶险,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 在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治疗的同时, 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6]。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 治疗时间长, 费用高, 心理负担重, 常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易激动等不稳定心态。因此, 在护理中应多给予精神安慰,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经常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并给予理解、关心、体贴,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护理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 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重视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摘要:总结1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 认为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的观察, 重视对重症肝炎的治疗, 以及积极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是完成此类患者临床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池肇春.新编实用肝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116-120.

[2]黄晓专.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注意的问题[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 21 (2) :353.

[3]聂国英.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学杂志, 1999, 21 (1) :110.

[4]李继云, 侯秋菊.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J].包头医学, 2002, 26 (2) :88.

[5]赵富荣.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J].护理探讨, 2003, (2) :70-71.

浅谈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体会 第5篇

【摘要】目的:运用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和消除其诱发因素,控制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方法: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的方式。结果:运用各种有效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率。结论:加强护理,可以尽可能地控制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肝炎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29-01

重症肝炎发病急,发展快,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并出现肝臭,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临床表现,本病病死率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肝炎仍无特效药物。为此我们运用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和消除其诱发因素,尽可能地控制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现将我院96例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96例,男72例,女24例,年龄22~78岁,平均44.5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68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8例。转归:临床缓解76例,死亡15例,转院5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重症肝炎常常有明显食欲减退、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腹水等,而且因疾病的传染性需要隔离,造成患者孤独、紧张、忧虑、自卑等心理,所以我们对病人要多加鼓励,给予同情、循循善诱、耐心疏导使其消除顾虑,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生活护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因直立体位时肝脏血流量减少40%,运动时肝脏血流量减少80%~85%,而平卧时肝脏血流量增加约4%,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并可减少生理和病理消耗,减少肝脏负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3~4次,随时用温水擦洗病人的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内衣和被单,保持床单的平整和干燥。昏迷病人及大量腹水患者要勤翻身,建立翻身卡,受压部位要加冲气圈,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加强护理,以减少感染的 发生机会。

2.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食物,食欲好转后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要有充足的热量、适量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如大豆、大豆制品、可食植物的根茎块等),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和C,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葡萄糖;有水肿、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疑有昏迷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4.1出血倾向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观察有无牙龈、皮肤出血等现象,仔细观察大便的颜色、量,病人如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肠鸣音亢进、腹胀加重、心慌、头昏气短、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均应警惕消化道大出血的 发生。出血期间应禁食,每次呕血后用盐水漱口。护士应沉着冷静,尽快清除血迹,给脑垂体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出血停止后,注意给无渣流质饮食,口服片剂磨碎后吸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静脉充盈情况,皮肤、指甲色泽、肢体是否温暖等。

2.4.2肝性脑病的护理患者昏迷前常出现行为异常及性格改变,如嗜睡、兴奋、定向力或理解力下降,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周围环境的概念模糊,言语不清等,护士应及时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对已经昏迷的病人,应注意昏迷的程度,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注意防止发生坠床等意外。并加强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防止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2.4.3继发感染的护理治疗和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病室环境应定时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观察体温情况,如病人出现不规则发热、腹痛,应考虑为腹膜炎的可能;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皮肤损伤,并经常给予檫浴,保持皮肤清洁;昏迷病人应勤翻身,保留导尿管,保持大便通畅及床铺的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发生。

2.4.4肝肾综合征的护理重症肝炎患者应注意及时补充血浆、白蛋白,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少钠水潴留,应用利尿剂以联合、交替、间歇为原则,详细记录出入量,防止发生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定时检查肝肾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进食蛋白质非常重要。

2.5出院护理指导重症肝炎患者基本上都是非甲型肝炎的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上虽然好转,但仍然存在危险因素,随时都可能复发,因此我们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详细的出院指导,着对降低本病的复发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给以指导: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随意用药,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②坚持合理饮食,戒烟忌酒。③避免劳累和过度的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一年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④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频率,防止感冒发烧等。⑤学会自我控制,遇事冷静,切勿暴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⑥定期去医院复查肝功能等情况(每月一次),如出现上腹部不适或呕吐、黑便等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

3结语

通过护理人员不失时机的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需求,实施并发症先兆观察护理和正确有效的出院指导,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遵医行为教育,从而增进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消除患者不良新年里反应,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96例患者,除15例死亡外,由于采取了及时有计划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率,使患者恐惧感减轻或消失,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梅,檀末平.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10)

[2]李丹,易巧云.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5,(01)

[3]谭妹莲.静脉留置针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1)

[4]曾选飞,龚红辉.静脉留置针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8)

[5]蔡银科,姚爱东,黎婉斌,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8)

[6]唐竹英,尚春丽,黄淑梅.血浆置换治疗肝病出现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07)

[7]郑琴仙,余焱.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0)

[8]黄清珠,王翠玉,谢彩丽,等.重型肝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1)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慢性重症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2例, 年龄27~65岁, 平均 (40.4±11.3) 岁。对照组男14例, 女14例, 年龄29~67岁, 平均 (43.1±10.3) 岁。在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乏力、恶心、食欲缺乏、尿黄等。其中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12例, 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腹腔积液。入选标准: (1) 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呈现阳性, 表面抗体与e抗体6个月内呈阳性; (2) 脱氧核糖核酸以及乙肝病毒水平≥105copies/ml; (3) 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且伴有丙氨酸转氨酶; (4) 患者治疗前均未接受过干扰素抗病毒以及核苷类似物治疗; (5) 患者肝炎为中期或早期。排除失代偿肝病、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以及合并丙型肝炎病毒、血小板计数<100×109/L、合并其他慢性肝脏疾病 (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以及Wilson病) 等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以及皮肤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方法为: (1) 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舒适、温馨的病区环境;为充分体现出人性关怀, 应当使患者的病房区域保持整洁、干净、舒适, 同时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良好, 每天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 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感觉, 帮助患者缓解肝炎带来的不安情绪, 在合适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说话语气和蔼可亲,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尽可能使医疗流程得到简化:在患者病房外安排素质较高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导诊, 帮助患者指导就诊路线, 节约患者的时间。在节假日中实行24 h制各部门正常运转, 便于患者在休假期间可以正常办理各种手续。 (3) 将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在医院内部采用新的排班模式, 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交接班次数, 并且使用连续上班制度。让医院内的护士长以及院主任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评定。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年资、工作经验、业务技术掌握度等各个方面选出组长, 在此基础上实行责任分配制度。 (4) 完善医院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医院内部树立“全员参与、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将各项关键控制点的质量要求进行明确, 在日常护理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建立督导管理机构, 将护理人员的考评细则进行量化, 不断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 选拔那些专业素质较硬且产科能力较强的护士, 使经过层层选拔的护士都参与到患者的优质护理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将各项规范流程进行完善。 (5) 加强肝炎患者的宣传教育: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不断加深医患之间的关系, 根据患者性格、家庭背景、习惯以及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护理, 不断对他们进行肝炎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由于肝炎的传播性很强, 因此当家属来进行探视时, 一定要注意减少陪护和探视时间, 从根本上做到避免患者与家属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当患者家属来进行探视时,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医嘱等进行全面介绍, 定期由专人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痊愈:肝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已全部消失或有明显好转, ALT、PT、AST、TB等全部正常;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稳定不变或有明显好转, ALT、PT、AST、TB≤30%, PT时间≥5 s;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甚至有病情加重或死亡等情况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世界性的传染疾病, 患者发病早期无症状, 且起病缓慢, 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携带者人数较多, 长期潜伏在患者体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病在我国具有极高的发病率, 肝炎患者人数也相对较多, 而且传播途径非常广泛, 患者若是携带此肝炎病毒, 则很有可能引发迁延性、慢性、急性以及活动性肝炎, 对于我国而言, 患有慢性重症乙型肝病的患者约有150万人, 该病同时也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为严重的疾病, 患者患上肝病后病情危重, 进展迅速, 在所有临床上都是重点护理对象[3,4]。

笔者所在医院对肝炎患者展开优质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病区环境, 不断简化院内的医疗流程, 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全面改革, 完善了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注重医患之间的关系, 对肝炎患者展开健康知识教育。

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有效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5,6]。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当患者患上此病后, 通常会出现焦虑、自卑、紧张的心理, 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时, 应当要有耐心, 亲切、热情的服务会帮助患者消除这些心理, 从而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7,8]。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还应当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 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 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 根据患者的意愿或是个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护理[9,10]。

对于肝炎而言, 保肝降酶、调节患者自身免疫、使患者进行适当休息以及调养情志等都是肝炎的最佳治疗手段。当患者肝炎逐渐出现好转后, 很多患者便会放弃药物治疗, 出现不按医生要求用药等行为, 最终导致病情反复发生恶化。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不同, 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帮助患者加强肝炎疾病的认识, 有效控制患者肝炎复发。除此之外, 笔者所在医院以患者为中心, 不断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 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不断进行加强[11,12]。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对于肝炎患者而言, 使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满意, 6例一般, 2例不满意, 总满意率为92.9%;对照组15例满意, 3例一般, 10例不满意, 总满意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使用。

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第7篇

1 临床资料

67例患者中, 男性45例, 女性22例, 年龄11~69岁, 病情好转36例, 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24例 (其中包括发生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13例) , 死亡7例。67例患者中, 急性重症肝炎6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24例, 慢性活动性重症肝炎37例。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适当的饮食护理, 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加速肝细胞再生、修复、新陈代谢, 使机体早日康复。因此, 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鼓励其进食, 并尽量多食高糖、高蛋白、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少量多餐, 避免刺激食物, 有昏迷先兆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同时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肝昏迷期, 必要时禁食蛋白质, 防止血氨增高而加重病情[2]。

2.2 心理护理

重症肝炎起病急、发展快、易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 病死率高。因此, 患者往往严重缺乏甚至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进行综合性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应加强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 给予精神安慰, 使患者明白必须主动配合医生才能得到最佳疗效, 才能战胜疾病。同时也要取得患者家属配合, 避免对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 使其情绪稳定, 有利于肝功能的修复。

2.3 并发症的护理

2.3.1 肝昏迷的护理

重症肝炎由于血氨升高, 氨基酸比例失调, 假性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而易发生肝昏迷。肝昏迷除了常规护理外, 必要时应予特别护理。患者可取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防止脑低氧;可鼻饲饮食, 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营养代谢;有躁动时, 应专人护理, 防止坠床;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 瞳孔大小, 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等;积极清除肠道内有毒物质, 减少血氨的产生和吸收;观察用药反应,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加强皮肤护理, 由于重症肝炎患者大多有皮肤干燥、瘙痒表现, 应给予翻身, 防压疮, 按摩骨突受压部位等护理措施, 保持床铺平整舒适。

2.3.2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重症肝炎患者肝脏严重损伤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在上消化道出血期间,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稳定情绪, 解除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出血倾向, 凡凝血酶原时间大于12 s的患者应严格注意有无齿龈出血、鼻出血, 注意针眼处渗血, 皮肤淤斑等,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性质、颜色和量的变化。若有出血倾向, 及早使用止血剂, 必要时给予小量输血[3]。准确测量血压、脉搏, 正确估计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发生;在插三腔二囊管过程中动作要熟练, 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 呼吸变化, 在护理中随时注意管道情况[4]。另外, 护士还要耐心向患者说明气囊压迫的过程、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安慰鼓励患者,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3 电解质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

肝病患者多数有厌食、呕吐、腹泻表现, 或腹水者使用利尿药等而导致钾、钠、钙、镁等浓度偏低, 酸碱平衡失调可诱发肝昏迷。针对这一并发症, 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到: (1) 熟悉化验结果, 结合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出对症处理。 (2)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调节, 控制电解质失调。 (3) 对严重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多脏器病变, 应密切观察病情, 随时做好各项记录, 为医生提供信息, 争取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

2.4 病情观察

2.4.1 观察患者的意识及言行表现

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 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 如无故大哭大闹或表情冷漠或喋喋不休等, 常为肝性脑病先兆;如患者由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强刺激才能唤醒, 常提示有肝昏迷, 如患者表情冷漠、面色苍白、大汗、常为大出血或休克先兆, 应及时通知医生。

2.4.2 观察患者呼吸有无异常

呼吸异常常出现在肝昏迷、出血或继发感染时, 因此, 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呼出的气味等, 如闻出呼出气味有肝臭味时, 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4.3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如体温持续低热, 提示患者肝细胞坏死的可能, 如体温逐渐并持续高热, 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变化, 如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脉细速, 提示大出血或休克可能;如呼吸深慢时, 常提示颅内高压;做肝穿刺或腹腔放水时和处理后, 需专人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3 体会

在重症肝炎护理过程中, 我院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找出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并围绕这些问题采取对策, 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重症肝炎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及时发现和积极预防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争取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等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无论在治疗护理, 还是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期间都应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重症肝炎,护理,并发症,观察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原医刊, 2003, 30 (21) :55-57.

[2]郝连杰.肝炎及其后果[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93-301.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96.

63例重症肝炎病人的护理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症肝炎63例, 其中男47例, 女16例;年龄4岁~80岁 (45.46岁±15.69岁) ;慢性重症肝炎27例, 急性重症肝炎9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27例。

1.2 结果

好转12例, 死亡19例, 转院3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肝肾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和难以控制的感染。

2 护理

2.1 提供良好的环境

由于重症肝炎病人大多数是病毒性肝炎病人, 入院之日即是隔离之日, 病人一入院就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 应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温度、湿度适宜。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2 生活护理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大小便在床上进行, 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利于受损的肝脏修复。病人长期卧床, 加上食欲差、进食少、口腔异味重, 易引发口腔感染加重病情。饭前、饭后给予2.5%碳酸氢钠和口德保漱口液交替漱口;意识不清者每天给予口腔护理2次。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以清淡、柔软、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饮食为主, 少量多餐, 不宜过饱, 食欲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葡萄糖;有水肿、腹腔积液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肝性脑病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4];避免生硬、油炸、辛辣食物, 以免损伤食管黏膜诱发出血。

2.3 症状护理

2.3.1 黄疸的护理

黄疸是重症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 而且黄疸程度重, 皮肤甚至为金黄色, 且伴随着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皮肤、巩膜的颜色变化, 观察大便的颜色是否加深。遵医嘱给予复方嗜酸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使用乳果糖通便以确保每天大便2次或3次, 有助于黄疸的代谢与消退。对皮肤瘙痒明显者予以修剪指甲, 穿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制衣裤。指导病人采用抚摸、拍打等方式来缓解瘙痒感觉, 禁止使用碱性肥皂沐浴, 避免刺激性强的肥皂粉清洗衣服, 以免刺激皮肤增加痒感。

2.3.2 恶心、呕吐的护理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 减少心理刺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呕吐后及时用温开水漱口, 清除呕吐物, 以免恶性刺激。对呕吐频繁者遵医嘱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 并暂禁食, 予静脉补液补充营养。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抽血查电解质, 了解有无因呕吐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

2.3.3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的严重并发症。要严密观察病人精神和性格行为的改变, 如发现病人有情绪异常、多言多语、烦躁不安、骂人、打人、睡眠错乱、走错病房等应及时汇报医生。对昏迷者观察昏迷程度, 定时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等, 暂禁蛋白质食物;遵医嘱给予10%食醋保留灌肠, 以减少肠道氨的吸收;口服乳果糖以保持肠道酸性环境;维持氨基酸的平衡;遵医嘱给予复方氨基酸和精氨酸静脉输注;双侧床栏保护, 防止坠床;对烦躁不安者使用约束带。

2.3.4 肝肾综合征的护理

准确记录24 h尿量, 发现少尿及时报告;遵医嘱补充血浆、白蛋白;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 以减少水钠潴留;定时抽血检查肾功能、电解质;避免诱发肾衰竭的因素, 如过度利尿、大量放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等。

2.3.5 感染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病室通风良好, 使用肯格王循环风紫外线消毒, 每天3次, 每次半小时;减少探视和陪护, 以2人为宜。对有上呼吸道感染者谢绝探视, 避免交叉感染。操作时动作轻柔, 经常擦浴更换衣服, 保持皮肤清洁。昏迷者使用防压疮床垫, 2 h翻身1次, 加强叩背, 防止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管者做好会阴护理, 每天2次。

2.3.6 出血倾向的护理

注意有无齿龈出血、鼻出血、静脉穿刺处有无渗血、淤斑;观察静脉充盈情况、皮肤与指甲色泽、肢体是否温暖等;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若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肠鸣音亢进、腹胀加重、心悸、头晕、气短、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者应警惕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

2.4 心理护理

重症肝炎有明显食欲减退、全身无力、恶心或呕吐、腹腔积液等, 而且因疾病的传染性需要隔离, 造成病人孤独、紧张、忧虑、自卑等心理。所以对病人要多加鼓励, 给予同情、耐心疏导, 使其消除顾虑, 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5]。

3 讨论

重症肝炎是肝病之重症, 是危及病人生命的急症,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 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发生;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减轻病人的痛苦, 调整好病人的情绪,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6.

[2]朱宝钦, 陈月昙.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8C) :2198.

[3]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4]邵彩霞.对重症肝炎患者饮食护理的探讨[J].新医学导刊, 2008, 7 (3) :98-99.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 第9篇

1 加强心理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的一组传染病, 此类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正确了解, 担心自己的病有传染性, 会被歧视, 影响学习、工作甚至家庭, 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 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们采用音乐、相互倾述等心理干预, 即嘱患者每天听1~2 h轻松欢快的音乐, 并嘱其每天相互倾述、耐心倾听, 时间不限。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消除疑虑和担忧, 能大大改善患者的情绪, 且对身体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 而且通过神经系统的变化来影响免疫功能, 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 缓解症状。 目前, 越来越多的心理干预应用于临床, 减轻患者痛苦, 解决心理困扰, 增强治愈的信心。

2 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和合理的营养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反之, 则会加重病情, 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合理膳食:以糖为主的清淡、低脂饮食, 多吃新鲜干果、蔬菜。少用油、特别是动物油, 禁食肥肉, 多吃植物蛋白。不要在食物中掺加调味剂, 香料, 禁食生、冷、硬, 避免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禁忌烟和酒, 少食多餐。如有肝昏迷前驱症状时, 蛋白质严格控制, 严禁含氨物, 避免产气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钾盐。有腹腔积液时用低盐饮食, 并限制饮水[1]。

3 绝对卧床休息

重症肝炎的患者病情危重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变换体位, 保持床单元清洁, 预防压疮的发生。 注意口腔清洁, 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应督促进食后漱口, 早晚刷牙;对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和昏迷的患者, 应每天检查其口腔内有无出血、溃疡和霉菌生长等现象, 每天至少进行口腔护理3次, 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增加食欲。

4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4.1 观察患者的神志及言行表现 因肝性脑病为重型肝炎后期的主要表现及致死原因, 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 性格和行为有无异常。

4.2 体温每天测4次, 一般重症肝炎肝细胞坏死时可以出现37~38℃持续低热, 如突然出现高热, 应疑有继发感染的可能。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时应半小时测体温1次并在体温表上做好记录。

4.3 观察脉搏如果增快提示为出血、发热的可能, 如高热时, 相对的脉搏缓慢应警惕颅内高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4 观察血压的变化如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 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腹腔穿刺放腹水时和处理后, 需专人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做记录。

4.5 观察瞳孔若出现瞳孔左右大小不等或不对称, 注意有无肌肉抽搐或颤动, 以便早期发现脑水肿症状, 并通知医生及时抢救。

5 准确记录出入量

每天摄入量少于2500 mL, 可影响康复。每天尿量少于500 mL也应通知医生, 以便做相应的处理。少尿时使用利尿剂, 可采用肾区热敷。

6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重症肝炎患者凝血机制障碍, 可能出现紫瘢、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 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出血量, 即送血型交叉配合, 以作好输血准备。 出现鼻衄者可用1%麻黄素棉球填塞止血, 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填塞止血, 皮下淤血者, 在注射时迅速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少于1分钟, 防止造成大面积淤血、淤斑。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可反复发生出血, 护理治疗中注意出血先兆的严密观察, 如恶心、烧灼、心悸、烦躁、频繁呃逆、脉搏细速。凡以呕血为主、血压明显下降、面色苍白应立即使患者平卧, 头偏向一侧, 防止窒息。予以心理安慰, 解除恐惧心理。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禁食,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参考文献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 第10篇

【关键词】 降钙素原;感染;重症肝炎

【中图分类号】 R5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46-02

感染是目前影响重症肝炎患者预后的关键问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选择一种快捷的、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实验室指标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有研究报导降钙素原(PCT) 可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是早期诊断脓毒败血症的重要标志物[1,2]。近年来又发现,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PCT是目前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炎症诊断指标,其有助于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3]。本文通过动态监测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和非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CT浓度, 探讨血清PCT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41~ 79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2例,慢性重症肝炎41例;非感染的慢性肝炎组6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41例,慢性丙型肝炎19例。上述患者均系2011年1~8月入住我院患者,对照组每例患者经抽取血标本检测,均无临床及实验室感染证据。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拟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2方法

PCT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试剂卡为德国BRAHMS公司产品,感染组及对照组均于早晨空腹静脉采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吸取200ul,严格按说明操作,30min后观察结果。检测结果分四级,分别为PCT<0.5、0.5≤PCT<2.0、2.0≤PCT<10.0、 PCT≥10.0,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

血培养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培养及鉴定仪。以上患者在接受PCT检测的同时无菌抽取静脉血注入血培养瓶上机培养。

1.3统计学分析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23例肝炎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血清PCT检测与血培养的方法学比较

63例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阳性57例(其中血培养阳性24例,阴性33例);阴性6例(血培养全部阴性);血清PCT检测法和血培养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0.5%和38.1%,血清PCT法灵敏度显著高于血培养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6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阳性1例,阴性60例;同组患者血培养结果:阳性0例,阴性40例。血清PCT检测法和血培养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8.3%和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PCT阳性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

57例感染组PCT阳性患者经过一周治疗后,53例患者血清PCT<0.5ng/ml,93%的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PCT是降钙素(CT)前肽物质,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3kDa。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 没有激素活性,在体内外稳定性好。健康人血浆中PCT含量低于0.5ng/ml,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种器官组织[4],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5~30h。当严重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主要是在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产生,PCT水平明显升高甚至超过100ng/ml;而在非感染性炎症状态下一般不升高,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将血清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志物, 也是全身感染性炎症诊断最为理想的早期诊断指标[5-6]。

感染是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肝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代谢紊乱及多脏器功能受损,在并发感染早期许多病人血培养阴性或找不到感染灶,难以明确患者感染是否存在,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临床可用于监测的感染指标很多,如血培养、CRP、体温、血象、病原学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等等,但这些指标有些检查时间过长,有些缺乏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出率也受不同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地判断早期感染的存在。一直以来,临床上常用CRP和WBC来区分严重的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但国内外许多报道均认为,它们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灵敏

度和特异度较低,而PCT这一指标远优于CRP和WBC[7-8]。因此,在作为评价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方面,PCT的检测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本组实验显示,重症肝炎患者感染后,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其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98.3%,而未出现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正常。PCT阳性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后,93%的患者恢复正常。血清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对于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的监控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价值。PCT浓度的持续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适量的抗生素治疗后,若血清PCT水平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应改变治疗方案。

本组实验还表明,重症肝炎患者感染后,PCT检测阳性率为90.5%,血培养阳性率为38.1%,两种检验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CT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T检测耗时较普通血培养大为缩短:普通血培养需耗时3-7日,PCT检测仅需30分钟。PCT操作迅速、便捷,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全身细菌感染,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和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PCT检测目前被作为有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价值与治疗监测的临床实验室指标,PCT只在机体感染产生全身反应时才会产生,在局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时其血清浓度正常或轻微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其血清浓度大量上升,特别是脓毒性休克时PCT浓度成倍升高。不久的将来,PCT检测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实验室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此外,通过监测PCT还能指导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和疗效观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C laeys R,V in ken S,Spa pen H,et al.Plasma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septic shock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orrelates[J].Chit Care Med,2002,30(4):757-762.

[2]杨勇,柴艳芳.降钙素原在危重病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3,10:698.

[3]冯晔,陈大庆,徐英美,等.降钙素原测定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0(8):765-766.

[4]汪明明,刘天路,崔速南,等.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4):432-434.

[5]孔怡淳,任新生.前降钙素与危重病[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2):1-4.

[6]Babak P,Setareh M,Javid Z,et al.Evalu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neopterin leve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bacterial infection[J].Braz J Infect Dis,2010,14(3):252-255.

[7]Lee JY,Hwang SJ,Shim JW,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lobar pneumonia[J].Korean J Lab Med,2010,30(4):406-413.

重症肝炎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对策 第1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急性重症肝炎5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24例, 慢性重症肝炎11例;其中男34例, 女6例, 年龄14岁~62岁, 平均年龄32.4岁。诊断均符合上海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重症肝炎诊断标准[2]:入院短期内血清胆红素上升≥171 mmol/L,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部分患者伴有腹水、出血、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等。

1.2 观察方法

观察巩膜、尿色及血清胆红素, 了解黄疸情况。如在黄疸型肝炎1 d~5 d内, 巩膜黄染由浅黄变为深黄, 尿色由淡黄变为浓茶样, 血清胆红素每日递增51~85 mmol/L, 数天内≥171 mmol/L, 提示肝细胞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坏死, 有转为重症肝炎趋势和倾向。

恶心、呕吐、腹胀是各型重症肝炎常见消化道症状, 但普通型肝炎上述症状较轻, 且经治疗可迅速缓解。如通过治疗后不但无缓解而且呈顽固性恶心、呕吐和重度腹胀, 则预示重症趋向。

观察精神症状:如普通型肝炎患者有极度乏力、精神萎糜、少气懒言、嗜睡或失眠、举止反常等症状, 可认为是转重症的先兆症状。

1.3 结果

本组患者经早期观察及精心护理, 并配合及时有效治疗, 治愈24例, 占60%;好转10例, 占25%;无效4例, 占10%;死亡2例, 占5%, 临床总有效率达85%。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由于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等因素, 患者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绝望心理, 因此在护理中应多给予精神安慰, 多与患者接触交谈, 通过交谈让患者得到心灵安慰;倾听患者诉说, 同情、关心体贴患者, 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与交流,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3]。40例患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障碍因素, 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 找出心理症结, 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得患者有信心配合治疗与护理。

2.2 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和合理的营养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否则会加重病情, 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 通过综合分析并结合患者病情合理调整食谱:多吃新鲜干果、蔬菜;给予低脂、低蛋白、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食油特别是动物油, 禁食肥肉, 多吃植物蛋白;不要在食物中掺杂调味剂、香料;禁食过冷、过热的食物, 以防止消化道出血。

2.3 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对高热患者及时更换衣裤, 协助患者翻身, 防止褥疮发生;皮肤瘙痒者给予温水擦浴。由于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故出现瘀斑、瘀点, 注射部位往往渗血, 应在注射完毕后按压2 min~3 min, 以防止皮下出血。

3 结论

重症肝炎是肝病之重症, 常危及患者生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无论是在治疗护理还是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都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发生。总之, 给患者提供及时、周到、合理的护理, 对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本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表明, 经早期观察及精心护理, 再配合有效的治疗措施, 临床总有效率达85%。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对策, 以提高本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观察患者黄疸变化、消化道症状、精神心理变化等情况, 并及时反馈当班医师并给予恰当处理。结果经过细心观察, 综合护理, 使患者有信心配合治疗, 缩短了住院时间, 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干预的情况下, 既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又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重症肝炎,早期观察,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瑜元.肝性脑病治疗新进展[J].新医学, 1994, 25 (6) :162~163

[2]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3, 213~222

上一篇:无线网络原理下一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