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方法范文

2024-07-24

拔管方法范文(精选7篇)

拔管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留置导尿,尿管气囊,拔尿管

尿管气囊注入生理盐水充盈后, 待拔出尿管前抽出气囊内的生理盐水后, 导尿管的气囊会形成很多褶皱。如果用常规拔尿管的方法进行拔管会对尿道造成损伤, 给患者增加痛苦。我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改良拔管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留置导尿患者116例, 男68例、女48例, 年龄28~75岁。两组均使用相同厂家18号双腔导尿管, 见图1。注入气囊10~15 ml生理盐水, 见图2。留置导尿12~72 h 75例, 72 h~7 d 41例。拔出尿管时间均是治疗后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 两组性别、年龄、留置导尿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1.2 拔管方法

对照组拔管:医生下医嘱后, 在膀胱空虚的情况下立即常规消毒尿道口周围及导尿管后, 用20 ml 注射器抽出气囊内的液体, 随即拔管, 见图3。实验组改良拔管法:医生下达拔尿管医嘱后, 先对导尿管进行夹闭, 告知患者饮水, 等到患者有尿意膀胱充盈时, 用20 ml注射器先抽出气囊中的水8~10 ml, 暂不拔出导尿管, 嘱患者静卧休息, 减少活动, 让气囊自然缓慢回缩。10 min后常规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 再次用20 ml注射器抽吸气囊内剩余液体, 此时气囊仍不能完全复位, 还有少许皱褶。向气囊再次注入0.4~0.5 ml生理盐水, 撑起气囊皱褶处, 使尿管远端气囊部圆滑, 以便减少尿道的损伤。为患者放置好便器嘱自行排尿, 同时轻拉尿管, 膀胱内的尿管可随着大量的尿液一同排出体外。

2 结果

我们通过分次抽出气囊液体拔管后对双腔气囊导尿管试验注入0.4~0.5 ml生理盐水, 见图4, 导尿管气囊部圆滑, 减少对尿道的损伤。实验组无一例尿路感染及再导尿;对照组尿路感染1例, 因尿潴留而再导尿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从结果可以看出常规拔尿管后患者因为尿道刺激不敢排尿, 久之又产生了尿潴留[1]。实验组的拔管方法是先抽掉部分液体, 然后给导尿管的气囊有个自然收缩复原的时间, 在拔管前再次注入0.4~0.5 ml生理盐水, 使导尿管气囊没有突起, 也就消除了由于气囊突起而对尿道的再损伤[2]。同时在生理排尿时, 膀胱收缩, 尿道松弛从而降低尿道损伤的作用。此方法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 操作简单。还有效预防拔管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戈君风.不同拔管方式对尿管排除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护理研究, 2007, 21 (1) :258.

拔管方法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5岁以上机械通气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79.2±6.51)岁,其中COPD呼衰10例、吸入性肺炎15例、胸部手术后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78.2±6.56)岁,其中COPD呼衰9例、吸入性肺炎11例、肺炎呼衰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呼吸衰竭恢复期,生命体征稳定,能够满足脱机条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25例。

脱机条件[3]如下:①基础病已逆转,并无其他感染;②氧合指数必须要>220 mmHg,吸入氧气浓度<50%,呼气末气道正压必须<5 cmH2O;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低血压症状,不需要用药物升压;④自主呼吸,呼吸频率12~22次/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交流有障碍的患者;血流动不稳定的患者。

1.2 方法

待患者达到脱机标准后,对照组患者尝试脱机,用湿化瓶(上海昱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所有供应YX8301)接氧气管给患者供氧,流量3~6 L/min。在首次脱机时,时间为30~120分,等患者稳定后才可延长脱机时间。若患者在脱机后的24 h内各项指标都稳定,再拔除气管插管改行鼻罩无创通气。实验组患者采用SIMV模式,初始调Fsimv(指令通气频率)12~16次/min,PEEP≤5 cm H2O,FiO2≤45%,间隔4~6 h再次下调Fsimv 2次,Fsimv<6次/min时患者仍能耐受,则脱离呼吸机(湖南康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改行鼻罩无创通气。

1.3 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拔管后前后的脱机成功率和血气分析值浅、快呼吸指数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拔管效果分析

实验组25例患者经上述脱机方式拔除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拔管成功的有22例,一次成功率为88.00%,机械通气时间为(9.21±4.9)d,二次拔管的有3例,占12%,实施脱机时间为(5±2.71)d;对照组25患者经上述脱机方式拔除后,拔管成功的有18例,一次成功率为72.00%,机械通气时间为(6.11±3.6)d,二次拔管的有2例,占8.0%,实施脱机时间为(3±2.58)d,5例脱机不成功。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 两组患者拔管后血气分析和浅快呼吸指数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值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经SIMV模式拔管后,在pH、PCO2两项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O2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脱机是机械通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撤除时,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疲劳等症状,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此症状,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各个机能都在下降[4],而且伴有许多的基础病,身体状况较差,所以更容易出现呼吸疲劳[5]。因此,对呼吸机的依赖性就越来越严重。在该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拔管前采用SIMV模式,与对照组患者脱机后的氧气吸入情况相比,两组的PO2、P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实验组拔除气管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疲劳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了脱机的成功率。

无创通气在通气过程中很容易与人体发生相斥作用,若人机一旦出现对抗,患者呼吸就更加苦难,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呼吸负担,对患者不利,从而影响撤机拔管的成功率[6]。若情况严重的话还要对患者进行再次插管。在该验中,对照组在拔管后才使用无创呼吸机,增加了机械通气的时间[7],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产生了影响,患者很难一下适应,而试验组采用的SIMV的机械通气模式,SIMV应用于脱机的优点是可通过逐渐减少指令通气频率,减少呼吸机械功,而逐步增加患者呼吸肌做功。其缺点是人机对抗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对患者更有利,更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何种脱机方式,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监测尤为重要,是脱机成功与否的主要保证。在准备脱机前仍应该对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仔细而全面的检查,如有不利于脱机的因素则需予以纠正,以尽可能使患者尽早顺利脱机。在患者进行拔管前适当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对患者进行撤机拔管时,应采用PSV+SIMV模式,它能弥补两者单独进行的不足,并可减少呼吸机依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iu Lu,Bai Dongmei,et al.Two different offline methods in ICU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tube drawing 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2014(5):1217-1219.

[2]The etiology of ICU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ipe gas path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D].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10(5):121-11.

[3]王军.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应用的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3,6(23):3128.

[4]郑建华,陈兴娅,王晨,等.血液透析患者紧急脱机方法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86-87.

[5]杨大琼.不同脱机方法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1):124-125.

[6]陈大鹏,贾绍斌,丛广志,等.IABP不同脱机模式对重症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5(11):2-3.

拔管方法 第3篇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拔管作为PICC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或难以拔除现象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甚至有出现导管断裂的相关报道[1]。据统计, 导管拔除时遇到阻力的发生率介于7%~12%[2]。目前, 关于对PICC管出现拔管困难进行二次拔管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将本院2014年5月处理的1例肿瘤病人院外拔管时出现拔管困难给予再次拔管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73岁, 右上肺腺癌, 行右上肺部分切除术。为方便术后定期化疗, 于2013年10月20日在外院经左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 置管后未进行任何导管定位检查。留管期间共行6次化疗, 于2014年5月初完成最后一次化疗后, 遵医嘱拔除PICC管, 当地医院专职培训护理人员尝试拔管不成功, 且伴有前臂肿胀, 考虑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于2014年5月8日常诊转入我院血管介入外科进行拔管。入院时病人左前臂略肿胀, 非可凹性, 皮肤周围红肿, 皮温略高, 沿静脉方向可触及硬结, PICC穿刺点为左肘横纹下1cm, 据病人口述导管总长度为54cm, 来我院时导管外露26cm, 管径较细, 考虑为第1次拔管牵拉所致, 回抽无回血, 固定稳妥。入院后给予及时完善X线、静脉彩超、血标本各项检查, 结果示PICC导管出现异位, 头端位于腋静脉内, 且在近心端反复进行三次回绕, 静脉血管彩超提示管路下段有血栓形成, 且为不稳定血栓。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因病人经历过1次拔管失败, 入院时非常紧张、焦虑, 护理人员为其治疗时充满疑问。因此, 护士在为其任何操作时, 细心为其讲解操作目的, 不在病人面前讨论拔管困难, 给予心理上的有效安慰。

2.2 患肢观察与护理

病人入院时患侧肢体略肿胀, 臂围为65cm, 入院后每日测量患肢、健肢同一水平的臂围, 观察对比患肢温度及皮肤颜色、消肿情况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以判断治疗效果;结合病人查体及各项检查结果, 病人左上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明确。因此, 嘱病人卧床休息, 将穿刺肢体抬高于心脏20cm~30cm, 禁止按摩患肢并避免做伸展运动, 防止血栓脱落, 可适当进行握拳, 促进静脉回流, 穿刺点周围红肿皮肤给予乳酸依沙吖啶湿敷, 每日3次;此外, 由于病人的PICC误入腋下静脉相当于又回到外周静脉血管, 难以耐受长期输液及输入刺激性药物, 易导致静脉炎和血栓, 因此, 绝对禁止继续使用该管路及在该侧肢体进行任何治疗, 必须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2.3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3.1 导管脱出、断裂

由于病人在院外行第一次拔管时管路已被拔出少部分致外露26cm, 为防止导管脱出、断裂, 责任护士于病人入院后第一时间给予更换PICC贴膜重新固定, 弹力绷带套固定, 标醒目标识, 并给予病人及家属的管路告知与宣教, 保证各班次的严密交接, 实施无缝隙管理。

2.3.2 出血

病人入院后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示D-二聚体为307ng/mL, 结合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考虑PICC导管有附壁血栓且相对不稳定, 拔管过程中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风险较大, 需立即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人凝血功能。密切观察病人身体各个部位有无出血征象, 并观察病人意识、瞳孔, 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

2.4 拔管前准备

经过及时治疗, 住院第3天病人化验结果显示D-二聚体为207ng/mL, 结合彩超示血栓已相对稳定, 拔管前30min用热毛巾湿热敷左上肢, 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解除痉挛[3];给予持续严密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 拔管前将置管侧手臂充分外展与躯干成90°, 减小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夹角, 减少拔管时的摩擦, 利于导管拔出。

2.5 DSA下导丝协助拔管

安排病人卧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治疗床上, 通过DSA显影引导下拔管可直视导管退出的全过程, 避免了导管断裂风险。操作过程:拆除原有敷料, 常规皮肤消毒, 手臂下放止血带, 用于发生断管时, 立即结扎止血带, 防止导管回缩;DSA下可见导管在腋静脉处迂曲呈3折, 将波士顿科学公司的型号为46-854的0.014带亲水涂层的可控导丝穿入PICC管内, 通过扭转器, 使导丝顺管前行, 反折180度, 将导丝用力向前推送, 导管前端反折逐渐揭开, 导丝头端超出导管, 导管变直, 将导管及导丝顺利拔出。

2.6 拔管后观察与护理

拔管后对管路进行观察测量, PICC导管总长度为75cm, 肉眼见导管完整, 在DSA下外周及中心静脉内均未见残留导管。穿刺点处予凡士林纱布严密覆盖, 外敷康惠尔水胶体贴加压包扎。病人回病房后继续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 观察有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不适, 警惕肺血栓栓塞症、空气栓塞的发生, 对于置管侧肢体给予适当活动。经过积极治疗、有效护理, 术后第四天病人置管处穿刺点愈合, 安全出院。

3 小结

导管拔除困难不常发生, 并非是不常见问题。然而目前临床上医护人员热衷于研究如何规范置管, 对于拔管的操作规范以及并发症常常轻视甚至忽视。拔管不规范易引起不必要的严重并发症, 如导管断裂、空气栓塞[4], 不但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也给病人及家属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纠纷隐患。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痉挛、收缩;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异位;静脉瓣发炎;纤维蛋白鞘形成[5]。在本病例中, 存在多项上述原因导致拔管困难, 而病人在外院进行第一次拔管时, 由于未进行全面评估就直接拔除, 在本次拔管后导管长度与插管时长度相差21cm, 说明第1次拔管时有牵拉, 用力过猛极易造成导管断裂, 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外, 病人在院外置管后, 经历了6次化疗, 均未进行过定位检查,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也反应出下级医院对PICC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因此, PICC置管后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 建议所有PICC管置管成功后以及每次疗程之前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X线胸透定位检查后再做治疗, 避免一切引起拔管困难的诱因。本例PICC拔管困难病人借助X线摄片、彩超进行全面评估诊断;给予抗凝溶栓药物规范治疗;通过DSA成像导丝引导成功拔管, 查阅相关不良事件, 笔者认为对于每一例拔管前需做好全面评估, 对导管准确定位, 掌握拔管指证, 选择合适拔管时机, 不可直接拔管;拔管时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无菌技术原则, 如遇阻力, 应立即停止拔管, 不可强行拔除, 暂时固定导管, 要认真分析引起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如因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后再拔管。切忌盲目强行拔管, 出现断管危险, 必要时给予热敷或行手术拔除术;拔管后应第一时间评估导管的完整性, 将拔除导管的长度与原始长度比较, 必要时行胸片或DSA成像检查;对穿刺点覆盖要做到及时、密闭、无菌, 预防空气栓塞[4]。在提倡优质护理服务全程化、无缝隙化、安全化实施的大环境中, 如何规范PICC拔管的操作流程, 对院外带管病人进行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项春雁, 顾仿娅, 王叔阁, 等.一例PICC拔管时导管断裂体内的护理警示[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7) :654-655.

[2]Kathleen MD, Christine DC.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J].J Infusion Nurs, 1997, 20 (6) :141-147.

[3]张美英, 吴红娟, 胡巧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病人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9, 8 (9) :779-780.

[4]乔爱珍, 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9:120-121.

拔管方法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50岁,平均(40.64±4.92)岁;平均体重(59.2±5.6)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6]分级Ⅰ级45例,Ⅱ级15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2~51岁,平均(39.16±5.08) 岁;平均体重(56.5±5.5)kg;ASA分级Ⅰ级48例,Ⅱ级1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7,8,9]:1ASA分级 Ⅰ~Ⅱ 级;2术前进行常规心电、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3术前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0,11]:1合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2有癫痫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3既往有应用镇静药物、麻醉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镇静药物的患者; 4具有习惯性反流呕吐病史的患者; 5有免疫抑制、脓毒血症及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

1.2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8 h内无进食,4 h内无饮水,静脉注射盐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197)2~3 μg/kg,待5 min后,两组患者均使用依托咪酯(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11)0.3~0.5 mg/kg, 患者血浆靶浓度均控制在3~4 ng/m L。 术中诱导使用肌松药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江苏东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60926)0.15 mg/kg。 待患者完全麻醉,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供氧量3 L/min,并接心电、血压、脉搏等动态监测仪,准备手术。 术中维持瑞芬太尼追加剂量为l~2 μg/kg,依托咪酯靶浓度为0.3~0.5 μg/m L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为0.05~0.1 mg/kg,每45分钟追加1次。

1.3气管拔管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使用Veryark-TOF肌松监测仪(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监测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肌松情况及脑电双频指数(BIS),表面电极放于患者左前臂上尺侧靠近腕关节位置,并将在拇指上连接加速传感器,取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频率2 Hz,通电50 m A,TOF间隔时间15 s。 术中使用的全部药液均用水浴加热约37℃,同时调节手术室及病房室温保证患者食管中心温度36.5~37.5℃, 并重视术中患者接传感器部位的皮肤温度≥32℃。术中连续监测患者TOF, 并将第1次颤搐反应度T1调整为基础值的15%,维持时间25 min,进行手术。 术后,将患者保持通气导管在气管中状态, 从术中移出入监护病房,若呼吸不畅,调整其头部;护士嘱咐家属若患者四肢或身体移动,应对其体位进行调整,并接心电、血氧、血压等监护仪器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电、血氧等情况并记录。 采用Injectomat TIVA Agilia靶控系统(购自德国Fresenius Kabi公司)做靶向维持麻醉,靶注依托咪酯0.15 mg/kg,研究组患者在肌松仪监视下注射麻醉剂维持BIS值为(75±5),当TOF≥0.9时,停注麻醉剂和拔管;对照组患者在由经验医师做完人工评估后停注麻醉剂和拔管。 拔管操作均由专业医师完成。

1.4观察指标

监护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拔出30 min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拔管期间麻醉剂残余效应室浓度(CE)、气管拔管时间(T (麻醉剂停注到通气导管拔出时间)、 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期间呛咳反应。

TOF<0.9为肌松残余[12];Sp O2≤90%为低氧血症HR <50次/min为心跳过慢, >120次/min为心跳过急[13];MAP降幅> 正常值 ×20% 为低血压,MAP增幅> 正常值×20%为高血压, 正常值本研究取105 mm H (1 mm Hg=0.133 k Pa)[14]。 呛咳反应分级[15]:Ⅰ级:没有呛咳;Ⅱ级:轻度呛咳,仅1次呛咳;Ⅲ级:中度呛咳次数>1次,时间<5 s;Ⅳ级:重度呛咳,次数>1次,时间>5 s。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中进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及麻醉剂残余效应室浓度比较

研究组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注:对照组比较,*P < 0.05

2.2两组高血压、低氧血症及心跳异常发生率、肌松残余率比较

研究组高血压、低氧血症及心跳异常发生率、肌松残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3两组拔管后呛咳反应程度比较

气管拔管后, 研究组患者呛咳反应程度Ⅰ~Ⅳ级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4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5.2±1.4)min]短于对照组[(6.9±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现如今,在多种类型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16],接着迅速建立起气管插管以辅助患者在手术睡眠过程中吸氧。 而在患者术后入监护病房时,随着其意识逐渐清醒,呼吸功能逐步恢复,需医护人员拔出通气导管,但如何选择合理的拔管时机仍是当前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7]。

目前在临床中,医护人员主要通过传统经验评估患者苏醒情况后决定拔管时间,但该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8,19]:1经验判断误差性较高,会造成拔管时间过早或过迟,引发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低氧血症或血压及心脏短期强烈反应,可致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功能衰竭等急性疾病,威胁患者生命。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全麻患者在逐渐苏醒期间,导管会刺激气管和咽喉位黏膜,从而引起患者躁动不安、血压及心跳上升;2传统评估通常是根据多数患者拔管经验积累而来, 但个体间生理功能及身体条件均存在不同差异,总会存在特殊机体对肌松药代谢能力与大众差异性较大,而传统评估中抬颈、伸舌及握力等受到外扰因素制约较多,故拔管后相当数量患者体内仍有较强的肌松残余。

有研究者将肌松监测仪用于气管拔管过程中,该方法具有的优势包括[20,21]:1精密仪器监测可以准确显示患者体内肌松药残余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在最科学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拔管, 降低拔管后肌松残余量,加快患者苏醒,避免拔管过早所引起的低氧血症。 有资料显示,利用肌松监测仪可将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阻滞率及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概率分别降低10%、20%。 且有研究指出,TOF在0.7~0.9的轻度肌松残余可极大提高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气管损伤的发生率, 故本研究将拔管的TOF临界值选择0.9[22];2在深度麻醉时对患者BIS进行监测可以准确、迅速的显示其大脑功能恢复情况,可使得医护人员在患者处于镇静时刻拔出导管而不会对其心血管造成过激反应,保证患者心脏系统安全。 在本研究中, 在肌松仪监护下拔管后的研究组患者高血压、低氧血症及心跳异常发生率、肌松残余率显著低于根据经验评估拔管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同时,两组患者拔管后,研究组患者呛咳反应各级程度也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肌松仪监护下进行合理拔管可有效降低拔管后心脏、血氧、血压及呼吸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及肌松残余发生率。

本研究选择对依托咪酯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其作为一种新型全麻药,在临床中应用较广,其麻醉效果缓和有效[23], 能在麻醉后维持血压、 脉搏、 心跳平稳,被麻醉者苏醒快,且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较小,安全系数相对高。 由于依托咪酯属于短效类的麻醉药, 因此在靶注过程中需麻醉师持续给药,且其消除半衰期为2.9~5.3 h[24,25], 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结果表明肌松监测下依托咪酯全麻患者拔管后意识恢复较快,这是因为其在肌松仪监护下对患者注入麻醉剂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过量注入,加快患者意识恢复速度。 由于依托咪酯不具有镇痛作用,需要辅以其他镇痛药,因此本研究使用注射盐酸瑞芬太尼镇痛。

综上所述,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可有效降低拔管后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 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和传统气管拔管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进行肌松监测并决定术后拔管,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经验评估决定术后拔管,分别监护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肌松残余值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拔管期间麻醉剂残余效应室浓度(CE)、气管拔管时间(麻醉剂停注到通气导管拔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期间呛咳反应及各种不良反应反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低氧血症及心跳异常发生率、肌松残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可有效降低拔管后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颈内静脉导管拔管导致抽搐1例 第5篇

颈内静脉置管能为各种治疗需要的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 同时以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护理方便的特点, 深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颈内静脉置管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置管期间护理也实现了常规化, 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一直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讨论, 但拔除颈内静脉导管时可能产生的意外还未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认识。现将我科一患者因拔除颈内静脉导管导致抽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1岁, 因发现右中腹部触疼性包块1月余, 于2009年12月4日11∶00步行入院。入院T36.5℃, P76次/min, R 20次/min, BP 90/60mmHg (1mmHg=0.133kPa) 。患者既往无癫痫及心血管病史。入院后行结肠镜等系统检查, 考虑升结肠占位性病变。于2009年12月11日9∶00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诊断为结肠肝曲癌。为保证术中及术后治疗用药的需要, 手术当天予以右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与护理, 于2009年12月27日出院, 颈内静脉导管留置21d, 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出院当天8∶20准备拔除颈内静脉导管, 患者取坐位, 拔除颈内静脉导管并按压。1min左右, 患者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口唇发绀、抽搐、口吐白沫, 立即置患者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低流量吸氧, 通知医生, 测P 80次/min, BP 80/60mmHg, BS 5.3mmol/L。医嘱予以继续吸氧观察。8∶25患者症状缓解, 8∶40患者神志清楚, 仍诉头晕, 继续卧床休息并吸氧, 10∶30未诉任何不适, 离开病房出院。

2 讨论

硬膜外麻醉后拔管困难1例 第6篇

患者, 女, 26岁, 体重110 kg,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右侧卧位, L1~2间隙穿刺, 穿刺顺利, 阻力消失, 负压明显, 置管20 cm时退出穿刺针。退出导管2 cm时困难, 管内不能注射生理盐水, 感觉拔管阻力明显, 似被紧紧“卡住”, 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 身体过度屈曲, 仍不能拔出硬膜外导管。改腰穿L1~22~3间隙, 麻醉效果好, 手术顺利, 手术结束后再拔管, 仍不能拔出导管。

分别于手术后第2天, 第4天仍采用穿刺时体位, 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 导管内仍不能注射生理盐水, 导管内置入消毒的钢丝, 将导管与钢丝一起缓慢拔除, 仍有被紧紧卡住的感觉。

术后第8天, 在变换体位下拔除硬膜外导管, 导管拔除时呈“8”形, 尖端3 cm处有明显折痕。

2 讨论

硬膜外拔管困难是术后少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0.13%, 发生原因: (1) 置管过深。 (2) 导管被嵌入上下椎板之间的间隙内。 (3) 韧带和肌肉强烈收缩或痉挛。 (4) 导管在硬膜外腔打折。

3 体会

硬膜外导管打结致拔管困难1例 第7篇

患者, 男, 28岁, 因左股骨干骨折,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查体正常, 脊柱活动良好, 无腰背疼痛史。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林格液500 ml, 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取左侧卧位选择L2~3间隙,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置入25G蛛网膜下腔穿刺针, 有突破感后, 抽出针芯, 有清亮脑脊液流出后, 注入重比重腰麻液 (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 , 20 s注完。硬膜外腔置管20 cm时退针, 往外退管时遇阻力, 试3次不能退出, 立即翻身平卧, 平面调至L10, 开始手术。手术历时90 min, 术毕继续在侧卧位下拔管, 多次试探阻力突然消失, 导管拔出, 见导管前端打一死结。

2 体会

硬膜外麻醉时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多为导管在硬膜外椎间隙迂曲、缠绕、打结及导管被狭窄的椎间隙压迫等, 一般采取调整体位、局部注射局麻药甚至保留数日等方法即可得到解决。本例可能是导管在硬膜外腔置入过长, 导管迂曲、缠绕, 退管时形成死结。本例的处理体会是: (1) 如遇到拔管困难时, 应采取调整体位等方法缓缓用力慢拉切忌拉断导管; (2) 导管中置入钢丝衬托, 可均匀用力避免导管拉断[1]; (3) 拔管时可在原穿刺处的周围注入少量局麻药, 以使局部组织松弛, 有利于导管拔出; (4) 导管不宜置入过深, 插管长度以硬膜外间隙留置2 cm~3 cm为宜。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重点难点下一篇:开放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