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理论范文

2024-07-26

调控理论范文(精选10篇)

调控理论 第1篇

一、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

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核心与实质,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全面危机之时。凯恩斯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并非可以完全的进行自身调节,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是万能的, 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失业是必然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不稳定的, 所以主张实行国家干预, 即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收缩与放松银根来调控;财政政策主要是采取增减税收和政府干预的政策, 来刺激消费, 提高有效需求, 达到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目的。

二、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我国宏观调空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经济出现了较严重的内外失衡格局。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经济增长依然偏快, 价格上涨仍然较多, 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从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可以看出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是适用于中国现状的。

1. 我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1) 投资过热, 投资结构失衡。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较快, 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 固定资产的投资热, 对于我国的物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在短短几年我国的房价已经上涨的比较高, 自2003年以来, 我国的房屋销售价格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特别是去年年以来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态势, 房价偏高且增速较快滋生了市场的投机 (投资) 行为, 加快了资产泡沫的形成。另一方面, 我国高能耗产业投资过热, 资源浪费严重。再者, 最近一年我国宣起了抄股热, 消费者盲目投资抄股。另外, 我国的投资消费失衡。

(2) 货币信贷增速较快, 流动性过剩比较突出。2007年9月末, 广义货币 (M2) 39.3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比上年末加快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14.3万亿元, 增长22.1%, 加快4.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 (M0) 29031亿元, 增长13.0%, 加快0.4个百分点。9月末,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3602亿元, 同比多增64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7488亿元, 同比多增5893亿元。前三季度, 货币净投放1958亿元, 同比多投放302亿元。

(3) 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2007年前三季度,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 (9月份同比上涨6.2%, 环比上涨0.3%)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张毅、王优玲)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最新统计, 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 今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6.9%, 创今年月度新高。1月~11月份累计,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

2. 外部经济失衡.

近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连续保持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 外汇储备持续较快增长,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增长较快, 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 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虽然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但国际收支顺差过大,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

目前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方面,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并把“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 实施适度从紧货币政策。

从理论上看, 控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而财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另一方面, 目前的财政的现状决定了不太可能通过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从总的方面看, 我国近几年的财政政策属于稳健型的政策, 标志就是以前几年相比, 压缩了国债发行规模和赤字规模。

2. 调整财政政策。

应该充分利用财政收入比较好的环境, 进一步减少财政投资的力度, 同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 更加积极推进社保体系和支农政策,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社会公益性服务。“此举一来可以增加普通居民消化物价上涨的能力, 二来可以为今后的消费升级打下基础。”

3. 扩大内需, 改善投资结。

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方面, 要改善投资结构,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方面,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 继续巩固和强化农业, 优化和提升工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欠发达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4. 加强节能和生态保护。

在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通过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增加政府和企业对节能环保的投入, 加强执法监管等措施, 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出现内外失衡格局:内部失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 外部失衡则以双顺差为特征。本文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宏观调控,凯恩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黎兆辉: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市场与价格, 1996, (11)

调控理论 第2篇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人口安全系统调控研究

在总结分析人口安全概念以及人口安全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作为人口安全系统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人口安全系统调控的研究框架,并展开人口安全系统调控措施的`建议与分析.

作 者:王玲杰 WANG Ling-jie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DMINISTRATION INSITUTE年,卷(期):“”(4)分类号:C924.24关键词:人口安全 系统调控 复杂系统

调控理论 第3篇

市场经济具有天然不均衡的特点,再加上金融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垄断性就非常高,因此如果单纯的采用经济手段无法对泡沫经济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性质并非是违背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而是要将垄断克服,并且要将金融危机的内生性和市场经济的不均衡性克服掉。

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理论分析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泡沫的极大危险性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承认:首先,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开始深入的研究和反思了泡沫经济;其次,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当中认为投资者会由于过度的炒作而对房地产投资收益产生高估或者低估的错觉。第三,委托代理理论将“道德风险”的概念提了出来,经营者在房地产企业中可以利用回扣的方式获得个人非法收入,而地方政府则可以利用卖地的方式追求政绩,银行则存在着过度放缓的行为,消费者在对消费信贷需求进行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不具备真正的还款计划。总之,相关的四个方面都并不具备硬约束的条件。最后,目前在具有很高垄断程度的房地产产业非常适用垄断竞争理论和寡头垄断理论,因此将价格竞争公开仍然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很多企业都是采用共同定价的方式,也就是如同股市坐庄一样对舆论和价格进行操纵,制造虚假成交量,制造涨价预期,这样就必然导致泡沫的存在,而且泡沫也会处于不断地膨胀之中。

政府综合治理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将结构失衡和供给不足的问题解决掉。要将投资商厦写字楼、高档娱乐设施以及高档公寓的贷款利率调高,将个人非自住房的贷款利率调高,这样才能够向中低收入者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采用开征不动产累进税的方式对高档不动产进行控制。要对已有房地产详细信息进行统计,并且不断地提升经济适用房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居民买得起房或者买得起房,总之,政府要将优惠提供给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要对房地产金融进行大力的发展,做好控制按揭贷款风险的工作,从而能够对投资性购房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特别是能有效地抑制按揭贷款;要对抵押二级市场、抵押保险、抵押制度以及信用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对消费信贷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将首付比例适当的提高。在这里必须要注意慎重的进行加息,主要是因为我国已经具有较高的按揭贷款利率,再加上我国具有更高的开发性贷款,因此本已紧缺的房地产供应链可能会由于加息而出现脱节的情况。开征财产税,必须要按照评估价对闲置的房产进行征税,这样就能够使囤积房地产的成本得以加大。做好土地源头的控制工作。必须要保证土地使用结构的合理性,对有形土地市场进行大力的开发,从而确保国有土地实现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使用权交易;将土地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各个城市政府必须要公开现有土地和有待出让土地的评估价格、规划、使用结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圈地炒地牟取暴利的情况,并且要严格的制裁违规操作的行为。可以采用成立住宅合作社的方式,由政府将廉价的土地提供出来,然后由具有真正购房需求的居民自行组织起来,全过程的参与监督和控制住宅的质量、财务、施工、采购和设计,也就是像现在的装修一样,将中间各项环节的非法回扣彻底打掉,从而对住房成本进行很好的控制。要对房地产的操纵价格和舆论、制造虚假成交量和囤积居奇行为进行坚决的打击,积极的推行要素市场化的改革,避免少数人通过人民赋予的权利对稀缺资源进行控制。

对升息和升值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立足于宏观调控的层面,我们可以发现,对房地产泡沫起到有效遏制作用的两个车轮就是升值与升息。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出现持续小幅度的升值或者面临的升值的压力,在升值之前将外币全部兑换成本币,那么投资者就会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投资者对该国资产进行积极的追逐,而房地产和股票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者除了能够获得升值收益之外,而且还可以获得房地产以及股票本身增值收益。当股市和房市中进入了巨额的资金,就会迫使房价和股价上涨,从而将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这样就会出现经济泡沫。与历史上的日本比起来,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则会对房地产泡沫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如果人民币具有足够大的升值幅度,这样就会将升值预期打消,并且撤离大量的投机资本,从而能够有效的遏制房地产泡沫。而一种方法就是提升人民币的利率,提升利率会迫使购房者对房地产价格走势进行重新审视,因此会对需求方产生更大的影响。处于上升周期的利率会使消费者产生更加合理的消费行为,并且使投资者产生更加理智的投资行为,保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逐渐地消解房地产泡沫现象。

调控理论 第4篇

关键词:投资决定理论,投资调整理论,投资调控理论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用于购置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所进行的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或者说投资就是一定时期内资本存量的改变。最早克拉克于1917提出的加速器理论, 艾文·费雪1930年在《利息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投资理论, 1936年凯恩斯提出了内部收益率理论, 乔根森于1963年提出了最优化投资理论, 并于1967、1971年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 1968、1969年托宾提出了托宾q理论, 1985年McDonald和Siegel提出了不可逆性投资理论。而投资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投不投, 何时, 投资多少的问题。

一、投资决定理论

广义投资决定指投不投, 投多少的问题, 狭义投资决定可理解为投不投资的决策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有, 费雪的投资理论内部收益率理论、q-理论和不可逆性投资理论。

(一) 费雪的投资理论

费雪1930年在其《利息理论》中提出了“利息理论的第二近似定理”, 在该理论中企业的投资决定被设定为一个跨期问题。费雪假设, 所有的资本都是流动资本, 这样资本存量k不存在, 所有资本就等于投资。据此假设产出与资本无关而与投资有关, 且Y=f (N, I) 。在两个时期中 (t=1, 2) , Y2=f (B, I1) 。假定充分就业, N是常数, 则f'>0, f"<0, 即投资边界是一个凹函数。利率为r, 投资I1的总成本是 (1+r) I1, 总收入等于产出Y2与产品价格的乘积PY2, 令P=1, 则总收入为Y2。投资的利润π=Y2- (1+r) I1。

因此, 最优投资决策的条件为f1= (1+r) 。费雪定义f1-1为收益超过成本的边际比率, 即凯恩斯的投资边际效率MEI, 所以MEI=f1-1。当MEI=r, 即投资的边际效率等于利率时, 企业的投资决定最优。

(二) 内部收益率理论

内部收益率, 凯恩斯定义为资本的边际效率, 其等于贴现率, 它将使来自资本资产一生中的期望收入决定的系列年金的现值等于其供给价格 (凯恩斯, 1936) 。Abba Lerner (1953) 更准确地将其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 (MEI) 。

令a1, a2, a3, …, an为一个特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流, C表示投资项目的成本。内部收益率, 或投资的边际效率, 是贴

现率δ*, 则。对于给定的债券市场的利率, 若δ*>r, 则项目被执行;若δ*

凯恩斯认为, 只要算出投资的边际效率, 或内部收益率δ*, 然后与给定的利率r比较, 即可作出判断。但问题是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是依据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流, Eisner and Strotz认为这种预期利润和收入的决定因素是想当然的安排, 据此计算的内部收益率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 内部收益率理论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是粗略的。

(三) q-理论

q-理论最早是由Tobin (1969) 提出, 又称为Tobin-q, 后经过Abel (1979) 、Yosbikawa (1980) 和Hayashi (1982) 发展, 成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投资理论的主流。q-理论把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估与金融证券市场的估价联系起来, 弥补了内部收益率理论对未来预期收入流的想当然安排。

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Yt=F (Kt, Lt) (其中, F是连续可微的凹函数, 资本K和劳动L) 。投资品的实际价格为Pt, 工资的实际水平为Wt;固定资产的调节成本为C (It, Kt) 且满足:C (It, Kt) 是对It二次连续可微且严上升的凸函数。当It增加时, C (It, Kt) 增加, 所以短期内逐步调节是最优选择。根据以上假设, 企业在t时期的净收益为:Rt=F (kt, Lt) -WtLt-PtIt-C (It, Kt) , 依据最优化方法和一阶条件得到:再假定:C (It, Kt) =g (It-δKt) , 则可得到:g' (It-δKt) =qt-Pt。进一步得到:It-δKt=G (qt-Pt) , 这是q-理论的核心导式。它表明固定资产的净投资量是资本的影子价格qt的严格递增函数。qt越大, 净投资量越大。

若定义qt=Vt/ (Pt, Kt) , 即企业在t时期的价值除以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 或者是企业的股票市值除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 这也称为“平均q”。当qt>1时, 即可作出增加投资的决定, 这在经验研究和投资决定时非常方便。但是BlanChard和Wyplosy (1981) 认为平均q对投资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 由于企业存在着金融能力和财政能力的约束, 以及对使用内部资金的偏好和对风险的态度不同, 即使平均q很高, 可能也无法据此作出投资决定。

(四) 不可逆性投资理论;一次性投资决定

不可逆性投资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或产业投资过程, 总是存在沉没成本, 而当投资决定改变, 这部分沉没成本无法收回, 即投资是不可逆的。不可逆性投资理论最早是由Arrow和Kurz 1970年提出, 后由McDonald和Siegel (1985) 、Pindyck (1991) 发展而来。

对于一次性投入成本K的投资决定而言, 按照马歇尔的厂商理论, 只要产品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 或者根据投资的预期总收益的拆现值大于K, 就应该马上做出投资决定。即对于单位时间内从成本K中得到R t收益, 在折现率为ρ时, 只要Rt/ρ0, 就应该立即投资, 因而ρK可称为马歇尔投资触发值。但是, 考虑到投资的不可逆性, 观察和等待可能是更优的选择。根据王端 (2000) 的推理和论证, 得出不可逆性投资的触发值为

, 其中:σ为投资风险系数且0<σ<1。

对于一次性收益决定的不可逆性收益理论而言, 而临的最大困难是投资风险系数σ如何确定, 目前还无文献资料来论证, 在经验研究中仅假定σ=0.2。

二、投资调整理论

投资被定义为资本存量的增量, 当存在固定资本, 则多少资本存量是最优的, 怎样通过投资向最优资本存量调整?对此主要研究有最优化、边际调整理论和间歇性调节理论。

(一) 乔根森的最优化理论

关于最优资本存量的概念, 最早由Clark、R emsy和Knight提出, 后经过Hayek、Abba LernerLutz和Haavelmo (1960) 等发展, Jorgenson于1963、1967和1971年不断完善, 并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早期的最优化投资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新古典投资理论。

乔根森假定:产出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函数, 即Y=F (L, K) , 物价为P, 单位劳动力价格为W, 单位资本的价格为S, 则t时刻的净收入为:Rt=PtYt-StIt-WtLt, 企业价值函数为:

定义总投资为 (δ为折旧率) , 构造汉密尔顿方程, 依据一阶条件可得到S=λ, 则定义资本的真实使用者成本为C=S[δ+r-S'/S], 则:PFk=C。也就是说, 当资本的边际产品的价值PFK等于它的真实使用者成本C时, 企业达到资本存量的均衡水平。通过规模报酬不变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Y=KαL (1-α) , 有Fk=α (Y/K) , 则最优资本存量K*=PαY/C=f (Y, P, C) 。定义I=d K*+δK, 则I=f (d Y, d P, d C) +δK。

乔根森的理论主要偏重于研究最优资本存量, 而较少研究投资。尽管乔根森后来利用传递滞后模型来修改投资, 但他的理论在实证研究上仍很困难。

(二) 边际调整成本理论

针对乔根森最优化理论中投资调整的不足, Eisner和Strotz、Lucas (1967) 和Gould对此做了修正, 称为边际调整成本理论, 或Eisher-Strotz-Lucas-Gould投资理论, 或卢卡斯-高德修正。这一修正主要是在乔根森的方程中引入了一个凸的边际调整成本C (I) 。重新定义投资的边际效率MEI=FK-MAC, FK为资本的边际产品, MAC是凸的边际调整成本 (或理解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 。当投资增加时, 新资本品的成本上升, 这样在达到最优资本存量之前MEI下降, 直到MEI=r。因此, 边际上升的成本就减慢了调整速度。

我们也可以通过q-理论中的热传导过程得到:It-δKt=Ψ (qt) -δKt=G (qt-Pt) , 其中:qt=λ/S=1+C+C (I) , It=φ (qt) , Ψ (1) =0, Ψ'>0。这样, 我们就有两个关于K和q的不同的方程体系, 若C (I) 可知, 即可求得调整路径K (t) 和q (t) , 这样, 边际调成本不产生一个最优资本水平, 而是产生一个最优调整路径受边际调整成本的影响, 这就受到了不可逆性投资理论的质疑。

(三) 间歇性调节理论

间歇性调节理论是建立在不可逆性投资理论基础上的。对于已存在且正在运行中的企业来说, 投资是逐渐向理想资本存量水平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每次调整都要付出不可逆性成本, 因而调整过程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 而应该是间歇性的 (Bertola and Caballero, 1990) 。问题是这种最优化的间歇性的调整原则是什么呢?

定义X=K-K*, 其中K为现有的固定资产水平, K*为理想的固定资产水平。当K=K*时, X=0。当市场环境变好时, 或有一个正的需求冲击的时候, K*上升, 从而X向下偏离。当经济衰退时, K*下降, 则X向上偏离。由于每次对于K的调节需要付出不可逆性成本, 因此企业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调整以保持X=0。相反, 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容忍这种偏离的存在。企业将对容忍所付出的代价与调整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 当容忍的代价超过调整的成本时, 企业将选择投资进行调整。这就是最优化的间歇性的调整原则。

总之, 对投资调整理论而言, 乔根森的最优化理论没有考虑投资调整的成本, 认为投资调整是瞬时的, 边际调整成本理论认为投资调整是投资量的凸函数, 当投资量增大时, 边际调整成本也增大, 从而减慢了调整速度;间歇性投资调整理论则强调投资调整成本的不可逆性, 因而需要在权衡容忍的代价与投资调整的成本, 从而使得投资调整是间歇性的。

三、投资调控理论

前面介绍的投资决定理论和投资调整理论都在试图构建投资理论的微观基础, 这在充分就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经济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或在转型经济中, 研究投资的客观调控将更加有意义。

(一) 加速器理论

又称为Aftaliion-Clark加速器, 是Aftalion和Clark最早提出的。加速器理论研究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企业面临正的需求冲击的投资反应。由于非充分就业, 当需求增加时, 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 因此供给增加, 即It=Kt-Kt-1=Yt-Yt-1。又由于需求冲击并非永久是正的, 也会有负的需求冲击, 因此It=Kt-Kt-1=V (Yt-Yt-1) 是合理的, 其中0

该式表明, 由一个新的意愿资本存量所引起的投资, 通过凯恩斯乘数将导数更高的收入水平, 更高的收入水平将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右移, 来加速资本积累, 结果将产生一个更高的合意资本水平 (K*) 。这种呈几何下降分布的滞后形式表明越早的产生变化对当前意愿投资的影响越小, 这就保证了实际的资本存量仅仅逐渐地接近合意的资本存量。因此, 只要提高消费需求, 就可以增加投资, 增加资本存量, 使资本存量向合意的资本存量靠近, 从而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二) 利率与投资理论

依据前面介绍费雪的投资理论, 我们知道, 因为f (I1) 是一个凹函数, 因此当I1上升时, f1下降。当利率r上升时, 为了使r和MEI相等, 投资必定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同样, 依据投资决定理论介绍的内部收益率理论, 当利率r上升时, δ*i不一定会大于r, 从而使得投资减少。相反, 当利率r下降时, δ*i+1有可能大于r, 从而使得投资增加。所以, 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同时, 乐观的预期意味着所有项目价值上升, MEI曲线右移, 从而使得投资增加。因此, 凯恩斯的投资函数可写成

根据投资与利率负相关, 政府可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 来刺激投资。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提高利率, 来抑制投资, 从而达到投资调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obin, James,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J].Credit and Banking, 1969 (2) .

[2]、Abel.A.1979Empirical Investment E-quation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A].K.Brunner, A.Meltzer, eds, On the State of Macroeconomic[C].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Supplement, 1980 (12) .

[3]、Yoshikawa, H。On the‘q’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0) .

[4]、Blanchard, O.J, Wyplosz, C.An Em-pirical Structural 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7, 1, 1981 (1) .

调控理论 第5篇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原理,揭示了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和规律。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这个总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中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中介的形式转化或交换。”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为了我们当前的目的,再生产过程必须从商品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来加以考察。”归根到底就是按比例问题。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社会生产部门相应地也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所必须依据的基本前提的两个原理。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不仅要求第Ⅰ部类、第Ⅱ部类内部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而且两大部类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由此得出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社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一部分m转变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设m/x表示用于个人消费,m-m/x表示用于积累的,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公式如下:

Ⅰ(v+ΔV+m/x)=Ⅱ(c+ΔC) (1)

Ⅰ(c+v+m)=Ⅰ(c+ΔC)+Ⅱ(c+ΔC) (2)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3)

(1)式表明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供给(或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或对消费资料的供给)相一致。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2)式表明,第Ⅰ部类供给的生产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求的全部生产资料相等,第Ⅰ部类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补偿价值和积累价值之和。(3)式表明,第Ⅱ部类所供给的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求的全部消费资料相等,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必须同维持两大部类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价值和新增的消费资料价值之和相等。由(2)+(3)得:

Ⅰ(c+v+m)+Ⅱ(c+v+m)=[Ⅰ(c+ΔC)+Ⅱ(c+ΔC)]+[Ⅰ(v+ΔV+m/x)+Ⅱ(v+ΔV+m/ x)]

上式表明,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这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标准范式。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一)调整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在扩大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就必须在国民经济宏观计划中合理安排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的合理比例。不仅如此,还应使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互适应。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投资品的供给和需求,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均衡。

(二)调整结构性失衡,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Ⅰ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

第Ⅱ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消费品结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扭曲:传统产品大量积压供给过剩和一些高科技产品发展较弱。由此看来,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应当注重在关键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 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在高技术产业中, 要加速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总之,是要实现以信息产业为带动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升级。

消除消费的体制性压抑,调节经济运行失衡

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解决的办法应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中国的贫富差距之所以形成长期扩大的趋势,是转轨与发展双重作用下的多重“二元结构”的结果。导致有消费能力但无消费需求与有消费需求但无消费能力的矛盾加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逐渐增强的转轨过程中,除了城乡差距扩大以外,还出现了城与城,乡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的问题。所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察收入的再分配,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使他们的潜在的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扩大了,投资需求也就得到了放大,从而经济失衡也得到调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邹升平.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看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J].北方经济,2007(11).

[3]黄盛,詹蕾.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纵横,2008(12).

[4]张朝尊,曹新.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4).

调控理论 第6篇

(一) 利用情景演示

在常识教学中,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 向学生呈现感知材料, 创设新颖、奇特、有趣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触景生疑。在情景气氛中产生好奇感、求知欲。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学习的原动力。

(二) 引起认知冲突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好奇性来源于认知上的冲突。学生遇到的问题、看到的现象与原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相冲突, 于是就产生想弄个明白的念头即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的状态, 去激发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产生迫切需要提出问题的心理。

(三) 强化情感诱导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探究科学奥秘的欲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勇于、乐于展开自我学习, 为探究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 促进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教师对学生要多采取肯定性评价, 以表扬为主,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合理疏导, 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

(一) 积极激励, 防止学生焦虑程度过弱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抑制学生的依赖心理, 要在课堂上不断地制造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如角色刺激、抢答赛等。在学习有关种子萌发的条件时, 学生得出种子萌发需适宜的温度、水和氧气后, 教师就“种子萌发是否一定需要阳光”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比赛, 看哪个小组设计方案最好且新颖。这时即使那些平时有依赖思想的学生, 也都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中去, 能够在思考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 适度调控, 防止学生焦虑程度过强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焦虑程度过强抑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调整的方法是抑制学生过度的焦虑。具体的做法是: (1) 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 调整课堂教学, 点拨学生思维, 助其成功。教师可点拨学生思维, 助其成功,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愉悦, 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自尊。但教师又要注意不能包办代替, 在点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 在复习课上,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相似的知识点罗列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对比, 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改变教学方式, 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一) 调整“期待视野”

学生的“期待视野”如果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学生对教学就会失去兴趣。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要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 即“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 才能相互沟通, 发挥“期待”的作用。

(二) 变革“教学策略”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教师经常变革教学策略, 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因此, 在教学中, 呈现教材的方式, 讲解的方法, 引导讨论的方式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四、巧补教学空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一) 保留教学内容, 创造知识上的“空白”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 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 过于注重教学的“实”, 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 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 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只有化实为虚, 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 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

(二) 通过质疑问难, 创造心理状态上的“空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与“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愤”与“悱”状态, 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 《教育科学》, 2008, (01) 。

[2]潘立敏、夏兆省:《关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几点思考》, 《教学与管理》, 2005, (06) 。

经济波动理论与财政宏观调控政策 第7篇

1经济波动理论概述

(1) 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

我国宏观经济的常态可以说是不同时期常态, 所以宏观经济波动也就是不同时期出现的波动, 因此划分经济周期的范围就需要将不同的经济时期作为界限, 并且在划分的具体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 经济波动理论是同社会经济的稳定性相关, 并且同政府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就要求严格地根据紧密相邻的常态时期当作一个周期加以划分, 周期较短的情况, 例如两三年及以下的相邻小波动, 一个当合并作为一个周期[1]。我国经济波动特点主要体现为经济态势伴随经济制度改变而不断改变, 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慢变快, 经济波动从大起大落转向平缓稳定, 并且经济周期越来越长。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 政府对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 同时根据经济波动理论, 将我国的经济划分成为三个历史阶段, 讨论其具体的特点, 可以说是制度不连续的反映, 并且从经济波动相同态势及其表现而言, 也反过来印证我国经济制度存在的非连续性特点。

(2) 经济波动的原因

我国经济波动呈现出上述特点, 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制度存在不连续性, 这就使得不同经济制度决定经济常态不同, 不同经济常态则反映不同的经济制度。对我国当前状况而言, 经济制度发展已经到了市场经济阶段, 这一阶段经济制度主要是市场经济制度以及非市场经济制度联合决定, 也就是既存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地带, 也存在非市场发挥作用的地带, 同时还有二者联合发挥作用的地带。在这样的体制之下, 市场机制的主体是企业, 在经济活动当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在资源配置中也发挥着最为基础的调节作用, 政府在此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 同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 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运行机制主要是非市场的。所以经济波动一方面是微观经济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受宏观调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是两者互动的结果, 既是市场经济调节出现问题, 也有可能是由于非市场制度调节出现问题, 或者是两者不够协调而引发经济波动[2]。不过政府作为经济制度重要的供给者,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对于经济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并不会伴随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2经济波动与财政宏观调控政策

经济学领域往往通过经济波动周期分析为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 具体而言则是根据经济波动的趋势图预测运行的走势, 并且推论所需要的财政宏观宏观调控措施, 例如某个年份经济增长率显著超过上一年, 就可以认为经济开始复苏, 并进入经济波动的上升发展阶段, 然后在今后几年可以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因此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也应当做出调整, 应当进入财政紧缩或者松紧适度的阶段。不过分析的结果显示, 经济波动往往是财政宏观政策调控的结果, 而并非财政宏观调控的依据, 换言之某一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是受到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并且后续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可能上升同时也可能降低, 具体而言需要根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变化状况。只是借助于经济波动周期图预测运行态势缺乏充分的根据, 并且作为财政调控的依据也存在着本末倒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制度改革之间存在的不连续问题, 因此即便可以借助于经济波动的周期预测经济发展的态势, 也无法预测经济发展将持续高于常态或者是低于常态, 因此无法确定财政宏观调控的措施。如果假设经济发展的态势高于之前的经济常态, 如果经济常态收到制度改革的影响而在某个阶段发展甚至超过预期的发展状况, 紧缩性的财政宏观调控并不适当, 反之要是经济发展态势因为制度的改革而出现下降, 相应的紧缩性的财政宏观政则属于理性选择。现实情况下, 因为制度改革导致经济出现严重的波动, 借助于经济波动周期图根本难以准确预测经济发展的走势。所以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同经济波动理论存在一定的区别, 并且在调整财政宏观政策的过程中, 并不能从经验描述的波动曲线当中得到准确的指示, 因此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参考经济波动理论的基础上, 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来最终确定财政调控政策。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主要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当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属于混合经济, 也就是市场机制以及非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经济。不过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达到高度市场化, 市场机制以及非市场机制停留在简单混合阶段, 甚至存在着此消彼长的问题, 同发达国家非市场机制根据模拟市场机制原则运行有着很大不同。可以说我国市场经济的体制属于双轨制, 非市场机制也有着计划经济的特色, 市场机制缺乏足够的效率, 因此经济发展呈现特殊的缩长现象, 就是双轨制的一种反映。所以从市场机制的效率性出发, 建立我国市场机制同非市场机制协调均衡的经济制度, 可以说是财政宏观调控政策解决经济问题的必由之路, 也是避免出现经济波动的关键举措。具体而言, 应当高度重视市场体制构造。非市场机制虽然同市场机制的配置资源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 不过现代经济作为一种混合经济, 非市场机制需要根据市场方式来贯彻效率原则, 一方面需要模拟市场, 从而构造可以确保非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的制度, 确保政府命令符合市场效率原则, 同时也要面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 从而建立完善市场机制运行的相关制度。市场机制安排可以说是非市场机制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同时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保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政府应当根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干预, 并非指的是政府从市场经济的维护人转变成为市场当中的经济人, 从而完成资源的配置, 也不意味着否定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当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需要退出资源配置的环节, 即便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当中出现失效问题, 政府也不能用经济人身份替代市场的角色, 而是需要作为公共制度管理者从事节约市场交易费用、遏制市场经济人非不经济活动并提供安全环境管理等服务, 这些活动无法用货币表达。

目前我国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从积极的财政调控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调控政策, 并且将减少赤字、减发国债作为原则, 更好地实现区别对待以及有保有压的目的, 更加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 是为借助于通过减少赤字以及减发国债等措施, 对结构性的经济矛盾加以合理调整, 从而有效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及持续稳定发展,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说, 稳健财政政策可以说是针对经济形势改变, 政府主动选择的熨平经济周期的一种调节措施, 并且调节措施执行的效果, 需要同经济波动阶段性的运行吻合才可以发挥其应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出现部分行业以及产业的持续过热问题, 为了防止出现结构性的经济危机, 根据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政府应当选择稳健的财政调控政策, 因此通过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 为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确保政府应当经济过热或者需求不足,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培.对斯密"廉价政府"的重新思考--兼对主流经济理论的质疑[J].涉外税务, 2014, 12 (10) :105-106.

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地籍,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当前, 土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 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又是国家加强国家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还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而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 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把好土地“闸门”, 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需要全面、现实的地籍成果作为支撑和依据。

一、地籍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

1. 地籍的内涵分析。

地籍, 俗称土地的户口, 是用来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和价值等基本状况的籍册和文书档案。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基本特性。而对地籍的管理主要是国家为建立地籍和研究土地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和经济状况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现阶段中国地籍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管理、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2.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二、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1. 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必须着眼全局, 通盘考虑, 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能够合乎客观需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 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地籍参与宏观经济的调控, 有利于尽快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2. 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是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依据。

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依据, 建立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可以全面掌握真实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土地产权状况以及土地的变化动态等基础信息数据, , 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 充分发挥了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闸门”作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3. 地籍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坚强的法律支撑。

要使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好效果, 必须要使地籍相关政策制度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006年8月31日,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0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物权法》正式实施;2006年12月7日,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2008年2月1日, 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2008年2月7日, 国务院颁布了《土地调查条例》。这一系列与地籍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

三、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分析

1. 土地调查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全面、现势、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 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 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的清查。通过土地调查可以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翔实的数据信息。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 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 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具有监测成果的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层次性、技术要求的区域性、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等特点。

3. 土地登记和统计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土地产权保障, 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

土地登记是依照法定程序, 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制度。中国土地登记具有强制性、公信性、完整性、连续性和保护性的特点。只有通过土地确权登记, 才能确认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 维护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

4. 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土地等、级、价体系。

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在特定目的下, 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 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和价格化的过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划分土地的质量等级以及建立土地的价格体系。

5. 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数字化、航空航天遥感和3s等高新技术, 在地籍管理中广泛应用, 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 应用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现是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 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 (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 , 权属管理 (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 , 附着物信息 (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 , 文档信息 (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 和图形信息 (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

四、建立完善的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体系

1. 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要科学翔实。

开展和实施土地调查过程中, 必须要遵循《土地调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 要保证土地调查数据具有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只有科学翔实的土地调查数据, 才能够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 才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2. 土地变更调查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细化。

《土地调查条例》规定,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 并且要求每年都要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变更调查不仅保持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而且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地检查、补置、更正, 使地籍数据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和补充。土地变更调查所需时间较短, 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年度全部实际建设用地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土地变更数据。

3. 完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保护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 修改完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 确保监测成果的标准化;加大遥感监测及其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应用遥感监测成果, 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提供分析成果数据依据。

4. 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

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它不仅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保护和管理土地的重要制度和关键环节, 也是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重要途径。土地登记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 保障土地交易安全, 维护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地产权者权益, 还可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 为保护土地资产, 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物权保障作用。

5. 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统计体系。

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乡土地分类体系, 进行土地统计和汇总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和综合统计的要求, 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标准, 包括规范统计指标名称, 统一指标解释;规范统计调查时间, 明确统计时段;规范统计调查范围, 明确统计对象;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 形成相对完整的土地统计体系。

6. 加强地籍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加强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变化状况、土地产权、土地价格等地籍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建立统一的地籍数据库, 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进行土地科学性决策,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能够及时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基础性和公益性信息服务, 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用地信息需求, 从而不断提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公强.地籍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6-13.

[2]杜海平, 詹长根, 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9:34.

[3]编委会《.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地籍管理操作规范化、数字化实务全书[M].北京:土地科学出版社, 2006.

[4]张国玉, 吴建廷, 周立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籍信息系统的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 :107-210.

[5]汤建国, 陈刚.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 2006, (4) :55-56.

[6]高向军, 马仁会.中国农用地土地等级评价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 :165-169.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理论研究 第9篇

►►一、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行为

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行为虽然是相互联系的概念, 但毕竟要做一些必要的区分。宏观调控法是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政府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利, 它的宗旨就是为宏观调控设置适当的行为准则, 以规范宏观调控中有关各主体的行为, 维护宏观调控秩序, 从而保障国家宏观调控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所以说, 宏观调控法是国家之法, 而宏观调控行为是政府根据宏观调控法作出的实现宏观调控法的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根据法律作出的行为。

当然, 行政机关根据宏观调控法作出的宏观调控行为的多样性值得探讨。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引导必然要涉及对有关个体 (包括企业) 进行某些直接管理, 如指导、鼓励、帮助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任务和措施必须通过各地区、各单位的具体经济活动落实和实现。所以, 有学者指出, 国家宏观调控虽然从本质上说是宏观的, 但它不能忽视和排斥同宏观调控相关的国家各种微观管理。因为这些经济个量和微观问题足以影响宏观经济, 而对这些经济个量和微观问题的研究可以防止出现宏观经济的不良状态。因此, 宏观调控依赖于微观经济和经济个量, 没有微观经济和经济个量, 宏观经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且, 依据宏观调控作用对象和方式的不同,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所谓直接调控, 就是由政府部门去直接组织、确定和干预各微观经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对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管理和干预, 来达到对国民经济运行总过程的调节和控制。间接调控如市场准入的审批、大型投资项目的审批、外汇购买的审批, 对违反利率、汇率、动用国有企业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事证券买卖的处罚, 以及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 对钢铁、煤炭、粮食、棉花等特定行业或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等。

所以说, 宏观调控行为是一些很复杂的行为的集合, 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也并不是简单的只用其中一种行为。正是这种复杂性使我们的宏观调控法研究出现了两个尴尬的局面:一是没能形成一部理论基础浓厚的宏观调控法法典;二是使得对宏观调控行为的研究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二、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

有学者提出, 宏观调控行为, 是一种决策行为, 不包括执行行为。宏观调控的执行是宏观调控权的四种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是行政行为, 可以是民事行为, 也可以是事实行为。相应地, 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决策行为, 不包括执行。这是宏观调控行为在外延上的性质。

已有人对“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决策行为, 不包括执行行为“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他们指出:有人否认包括计划、金融和财政等在内的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将宏观调控权 (行为) 定位为一种抽象的决策权 (行为) , 而与其具体的执行权 (行为) 相分离;其结论值得商榷:

第一, 被割裂的宏观调控行为是否还是一个完整的行为, 对只处于决策阶段而不与执行相联系的宏观调控行为, 难道还有讨论的必要和意义吗?第二, 将宏观调控的决策行为与执行行为在所有情况下截然分开, 执行行为可诉, 而决策行为不可诉, 当决策行为表现为抽象行政行为且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 将会导致:当具体执行行为由法院判决违法被撤销的同时, 该行为据以做出的错误决定只要不被有权机关撤销, 在法律上就一律有效, 可以继续发挥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这样的诉讼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我们也承认“宏观调控权以及宏观调控行为应该是经济法的特有范畴”, 但是, “宏观调控权是一种决策权, 不包括执行权”和“在宏观调控法领域中的宏观调控行为就属于在理论上本不可诉的范畴”的说法未必成立。宏观调控权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权利, 包括立法权、行政权。从内容上看, 宏观调控权包括宏观调控决策权和宏观调控执行权。虽然宏观调控决策权是宏观调控权的核心, 但宏观调控行为不只是决策行为。

这种观点对于批驳“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决策行为, 不包括执行行为”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决策而没有执行的行为就如同一个人只想犯罪而没有最终实行一样, 并不能接受法律的规制。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也许能够解释某一种或者说某几种宏观调控行为的现实可诉问题, 但同样也不能说清楚所有的宏观调控行为 (比如调整利率这种典型的宏观调控行为) 的可诉性问题, 进而使“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决策行为, 不包括执行行为”成为一种无价值的理论。但是反驳的观点还是坚持认为“宏观调控权以及宏观调控行为应该是经济法的特有范畴。”这就又陷入了原来的旧理论起点, 仍旧没有搞清宏观调控行为的本质。

宏观调控行为的本质是行政行为, 无论决策行为还是执行行为, 都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 都应该接受行政法的调整。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把宏观调控行为也纳入到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之列, 这样只会使我们理不清宏观调控法与行政法的界限, 人为的造成经济法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不被其他法律部门学者所公认的状况。只有承认宏观调控行为的行政行为的性质, 才能真正和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划清界限, 更利于经济法或者说宏观调控法的发展。事实上, 行政法是很多部门法功能得以实现的工具, 也包括经济法。但行政的依据并不是随意的, 他要依照其“准据法”的规定来执行, 否则即为非法。也就是说, 我们研究的宏观调控法是宏观调控行为的准据法, 而宏观调控行为需要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把行政法和经济法相互独立开来, 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弄清宏观调控行为性质的基础上再去讨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是符合一般逻辑的。

►►三、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的实质

既然我们客观的承认了宏观调控行为的行政行为性质, 那么, 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类依据宏观调控法实施的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这显然应该由行政法学者来研究, 但是既然和经济法有关, 那么我们不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 从理论上来讲, 现代民主国家基本都是按照权力制衡的原理来组建的。行政权受司法权的审查和限制也是理所当然。行政权的范围极其广泛, 按照制衡的原理, 司法审查权也就相应的要广泛, 除了国家宪法或者法律明文规定不受审查的行政行为外, 都要接受司法的审查。所以从理论上说, 宏观调控行为既然属于行政行为的一类那么同样需要接受司法的审查。这里有个问题既是: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受审查的一类。对于这个问题, 学界的争论也是相当大。但是,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 (1) 项规定的国家行为, 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 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 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其实质是国家法律把这一类特殊的行为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再仅是政府行为, 由此不再受国家司法权的审查和监督。很明显, 宏观调控行为并没有被规定在里面, 并不属于国家行为的一类, 因此, 其仍要接受司法权的监督。

(二) 从实践上来看, 对于间接调控的某些行为因为其本身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因而一直具有可诉性。而对于某些抽象的行政行为按照现行法律则被排除在可诉行为之外。但是, 我们不能由此而完全否定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行政法学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已经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如果我们基于现行法律的某些规定, 不能用法律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而得出行政行为的不可诉性未免过于武断。当然要使所有的行政行为无论是具体还是抽象都能纳入到诉讼中来, 也需要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同时, 也不能否认, 对于某些特殊的宏观调控行为将来会被纳入到国家行为之列, 从而失去其可诉性。所以武断的下完全可以或者完全不可以的结论都为时过早, 需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法律的进一步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 宏观调控行为具有被提起诉讼的可能性是一个妥帖的结论。

►►四、中国宏观调控法的未来

中国经济法制未来在于制定一部统一的《宏观调控法》,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这个任务。这项工作是很复杂的, 需要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但这在中国很需要, 我们的宏观调控法并非是一部授权法, 更多的是一部限权法, 限制中国政府由于历史的惯性和政治上的集中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频繁干预。当然作为经济法一部分的宏观调控法的基础理论研究仍不可或缺, 这是法律实践进步的前提。在宏观调控法领域, 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摘要: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行为虽然是相互联系的概念, 但毕竟要做一些必要的区分。宏观调控行为是政府根据宏观调控法作出的实现宏观调控法的行为, 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根据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类依据宏观调控法实施的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分析, 宏观调控行为具有被提起诉讼的可能性是一个妥帖的结论。

关键词:宏观调控行为,行政行为,国家行为,可诉性

参考文献

[1]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宏观调控法, 甚至于规范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也不多见, 政府的调控任意度很高。这有历史惯性地因素在其中。但从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在中国制定一部宏观调控法显有必要。

[2]这种观点主要见于邢会强的《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载于法商研究2002年第五期。其中列举了国家计划以及财政、金融调控手段的诸多实例。但是鉴于宏观调控行为的复杂性, 这种事例列举法在逻辑上并不周延, 况且缺少对不同状况的分析对比。

[3]其实, 上述提出反驳理由的学者在第二个理由里已经承认决策行为多数表现为一种抽象行政, 不知是其没有注意还是什么原因, 没有把这个理论坚持下来。

[4]邢会强也持这种观点, 据此得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的结论。而颜运秋、李大伟在《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 (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一文中则提出完全对立的观点。

调控理论 第10篇

课堂节奏是基于课程设计的动态步骤和方法,属于科学的范畴,然而课堂节奏的适时调控一般更加具有教师个性化特征,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过程中把握,同时借鉴学习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才能运用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本文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入手探讨初中物理课堂节奏的设计和调控问题。

1“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课堂节奏视角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发展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层次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师的帮助,在课堂教学后所获得的潜力),两者间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1]。

不难看出,该理论是把课堂节奏的设计向后方纵深进行探究,对课堂教学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把握时机和节点,动态调整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样就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中的“最近”是学生的原有水平和条件,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和节奏调控的起点,可以视为课堂节奏调控的依据之一。

2 课堂节奏设计和调控的维度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遇上这样的场景,学生对于同一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等认识和理解速度和程度不同,这既取决于学生来自实际生活的感知,也来自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从形式上和实质上看,“最近发展区”在起点上就能被预期。课堂如一场音乐会,需要高低起伏,长短搭配,才能演奏出悦耳的乐曲。课堂节奏容易被简化视为课程进程中速度快慢的控制,这是相当片面的思维和肤浅看法。课堂节奏不仅包含课程进行的速度,而且包括思维感情把握、内容难易搭配、语调图文呈现、风格方式变换等多方面的时机及组合,还包括内容节点的设计和控制,甚至包含了对课程的全局提前主动把握的意味,需要做精心的课程设计才能实现。若不把课堂节奏纳入课堂内容的进行过程,或者脱离教学内容来优化课堂节奏,都是缺少对课堂节奏的本质理解和把握的表现。课堂节奏的设置及控制指向课程中实现共鸣,减少师生信息不对称的比重,即师生在课堂思维上、内容上的同频化,旨在使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梯次提高,实现同步共鸣[2]。“最近发展区理论”早期的结论主要是以智力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认为教学决定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包括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及智力发展的速度。实际上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课程设计与课堂节奏调控至少应当是三维的,除了知识与能力维度,还应有过程与方法维度,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从三维视角看,尤其是对于物理教学,起点不一定在教学之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而且,一个教学班,几十个学生的起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教学应该关注大部分学生起点,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课堂节奏调控取得“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3 课堂节奏的设计和调控的对策

(1)逆势而行与逐层递进。所有教师都应理解课堂环境优化的含义,微调自身的教学状态和方式。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则难以激发学生思维,应通过故事、问答、竞赛等改进教学节奏,唤起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兴趣;当课堂氛围活跃时,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教师应适度放缓教学节奏,将被激发的状态用于冷静思考,深化思维,探寻更深层次的内容。课堂节奏轻松而欢快,活泼生动,这是课堂健康的标志。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把握物理现象,理性探究活动掌握物理现象的发生规律,再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物理规律的应用,课堂效率会大幅增强。这是预先设计好课堂节点的益处。

(2)动态调控与有灵活机动。课堂教学必是动态性的,即使进行过精心设计也难免会无法覆盖整个课堂细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挥家,引导和把握着整个课堂节奏。课堂节奏可以体现为语音上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语调上的轻重缓急、强弱快慢,内容上的张弛有度、疏密相间等线索中的明隐虚实、动静结合[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必应呈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状态。

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课堂程序掌控者,需敏锐捕捉、识别、调整课堂教学中涌现的关于学习的反馈信息,随时“变调”,把有价值的信息纳入教学过程,并把它变成教学高潮和创新思维引爆点。对价值较低的信息,应及时排除和摒弃,使课堂教学节奏回到预设轨道上来。

(3)情境化课堂叙事。高效的课堂如同精彩演讲,需要具备起承转合的结构和时机把握,不同类型的演讲需要有不同的节点设计。情境化的课堂教学,应当有教学程序的设置和多教学手段设计,确保既有课堂高潮也有课堂停顿,留出学生自我表现和自主表达的时机和空间。比如,在进行欧姆定律课堂时,以相关的生活常识和现象导入课堂,运用“讲授法”生动引入欧姆其人及欧姆定律概念,使用“实验法”揭示规律,通过动画演示内在机理,由简入难进行练习乃至竞赛,之后揭示解题技巧,最后通过图示归纳教学要点。相应地,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善于叙事、自带情境化技能的教师,熟练运用比喻、夸张、联想、重复等方式,促进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展开课堂叙事,确保师生对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渐次同频化。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赵娟荣.同步共鸣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09):13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调控理论】相关文章:

环境调控05-15

理性调控05-16

电网调控05-23

自主调控05-23

调控途径05-29

综合调控06-27

有效调控07-02

调控因素07-07

生成调控07-12

调控措施07-13

上一篇:地铁AFC系统下一篇:产业链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