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范文

2024-09-04

认知驱动范文(精选3篇)

认知驱动 第1篇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而一词多义现象又给学习者制造了识记和运用方面的障碍。因此, 多义词的习得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 多义词的教学也因词义数目较多而变得相对复杂。二语教学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教授这类词汇才能既符合语言习得认知规律, 又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近些年来, 我国外语教育研究者们普遍趋向于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填鸭式教学法, 而越来越关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理据性教学。曹巧珍 (2010) 发现, 在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多义词时, 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遇到一个讲一个, 只简单地介绍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另一种是把某词的常见义项一次性介绍给学生, 这些义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前一种做法让学生每遇到一个新的语境就得学一个新词;而后一种做法使得学生记忆负担太重, 难以编码, 信息很容易从短时记忆中自然流失掉, 而进入不了长时记忆。张绍全 (2009) 指出, 我国对于多义词的传统教学, 要么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各个义项, 要么要求他们根据语境去推测义项。死记硬背是耗时且低效的学习方法;猜测词义成功的少, 失败的多, 浪费了时间, 还挫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外语教育研究者们发现, 学习者在多义词习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学习者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能力比较弱;对多义词各义项的习得不均衡, 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边缘义项要好得多;不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和语义网络, 大多靠死记硬背记忆多义词在词典中的前三个义项 (曹巧珍, 2010 ;李佳、蔡金亭, 2008 ;瞿云华、张建理, 2005 ;吴旭东、陈晓庆, 2000 ;张绍全, 2009) 。学习者出现的这些问题大都与教学方法不当有关。因此, 研究者和教师们逐渐开始尝试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理据性教学模式。

2认知语言学形义配对理据

认知语言学提倡语言习得就是概念习得, 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对意义、概念的整体性习得过程。并且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 因此语言习得就是构式习得。然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 构式不会直接出现在语言输入中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学习者只有在习得多个类似的具体形义配对项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其形式与意义之间配对的理据才能总结出抽象的语言内在结构。认知语言学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并非任意的, 而是有据可循的, 有理据的 (motivated) 、可解释的 (predictable, explainable, systematic) 。且语言中的理据性广泛存在, 不是边缘或偶然现象 (。Boers & Lindstromberg, 2008a:17) 认知语言学强调形义配对的理据是语言习得的主要内容, 认为学习者学习语言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过程, 而是通过从语言输入中找出语言形式与意义配对的理据, 概括出抽象的语言结构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倡导探索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理据, 寻找规律。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 语言的意义动态发展, 以典型意义 (具体意义) 为中心, 边缘意义 (抽象/ 比喻意义) 渐渐远离原形, 形成一个辐射范畴网。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词代表了一个复杂的范畴, 它有多个相关的义项, 其中有一个为典型义项, 其他义项则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衍生而来。这些义项通过范畴化联系起来, 构成一个网络 (Gibbs &Matlock, 2001; Langacker, 2000) 。Lakoff和Johnson (1999) 指出, 运用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等可以较好地解释多义词形成的原因及其义项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多义词或语法,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习者熟悉其典型意义, 再展示各种意义从典型意义拓展出来的方式, 帮助学习者在看似有很大差异的用法之间建立起概念联系。 (Boers & Lindstromberg, 2008a:21, 28; Broccias, 2008:82) 实证研究表明, 重视理据的方法可以加深理解, 减少死记硬背;促进深度学习, 提高记忆和学习效果;还可产生积极的情感作用, 帮助建立信心。 (Littlemore, 2009) 是“一种比单纯记忆更自然和有趣的过程” (Langacker, 2008b:15) 。

3理据驱动理论下的多义词教学实践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教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就多义词教学而言, 其理据性体现在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系统联系。因此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多义词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其义项背后的理据性。

以harness一词的教学为例, 该词属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 它有如下词性与释义:

①利用 (V-T. If you harness something such as an emotion or natural source of energy, you bring it under your control and use it.)

②背带; 安全带 (N-COUNT. A harness is a set of straps which fit under a person’s arms and fasten around their body in order to keep a piece of equipment in place or to prevent the person moving from a place.)

③马具;挽具 (N-COUNT. A harness is a set of leather straps and metal links fastened around a horse’s head or body so that the horse can have a carriage, cart, or plough fastened to it.)

④给……套上挽具 (V-T. If a horse or other animal is harnessed, a harness is put on it, especially so that it can pull a carriage, cart, or plough.)

此类多义词的学习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广泛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步减少甚至放弃课堂上的词汇讲授, 过于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为词汇的习得完全可以留给学生自学, 这是导致学生基本功掌握不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隐性原因。

这类词的习得障碍主要是学生不能理解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 无法形成词义之间的语义结构图式。造成这一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由于大学英语课程教材的文章多议论文、说明文, 较少出现记叙文, 因此学生在习得这一词汇的语言输入阶段, 如听力阅读练习中, 最先接触到的往往是它的动词义项A “利用”, 而很少或不会接触到名词义项B“背带”和C“马具”。二是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对生僻义项往往不做解释, 学生无从得知词汇演变过程。三是学生在查字典过程中, 一般也仅仅满足于快速找到一个放在具体语境里能解释得通的义项。这种目的性的查词方法和机械的形意配对方式导致了学生对该词理解不透彻, 看似学会了, 实则死记硬背, 因而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期记忆, 更难掌握如何具体使用这一词汇。

将认知与语言学的理据理论应用于多义词教学, 体现在通过教师的讲解, 让学生理解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系统联系。Boers和Lindstromberg (2008) 认为, 用认知的方法教授多义词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1) 尽量使学习者理解其中心意义 (核心意义或原型意义) ; (2) 向学习者呈现其他意义是如何从中心义项 (有时是通过中间义项) 扩展而来的。就harness一词而言,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其原型C“马具”, 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意义与B“背带”和A“利用”这两个引申义的演变关系。

根据教学经验, 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多义词课堂教学的具体建议包括: (1)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建立词义范畴,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习得多义词的各义项; (2) 运用隐喻和转喻进行引申义构建, 帮助学习者理解与记忆多义词; (3) 通过比较隐喻在英汉多义词词义引申中的共性与差异,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因此, 以理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如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则可以大大消除多义词习得的障碍, 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oers, F.&S.Lindstromberg. (Eds.) .How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n foster effective vocabulary teaching[A].In Boers, F.&S.Lindstromberg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nd Phraseology[C].Berlin:Mouton de Gruyter, 2008a:1-61.

[2]Broccias, C.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of grammar and granmzar teaching[A].In de Knop, S.&de Rycker, T. (Eds.)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Pedagogical Grammar-A Volume in Honor of Rene Dirven[C].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8:67-90.

[3]Gibbs, R.W.&T.Matlock.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polysemy[A].In Cuyckens.H.&Zawada.B. (Eds.) .Polyse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n/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1.

[4]Lakof, 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5]Langacker, R.W.Why mind is necessary[A].In Albertazzi, L. (Ed.) .Meaning and Cognition[C].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0:25-50.

[6]Littlemore, J.Appl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9.

[7]曹巧珍.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10 (2) :37-44.

[8]李佳, 蔡金亭.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 2008 (2) :185-193.

[9]瞿云华, 张建理.英语多义系统习得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 2005 (2) :43-48.

[10]吴旭东, 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 2000 (4) :349-360.

认知驱动 第2篇

深刻认知防止利益冲突的廉政智慧以驱动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

●潘克森

本文在总结防止利益冲突的廉政启示和我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从建立立法体制、确保有效监督、强化教育措施、营造文化氛围和提升网络媒体监督功能等方面探索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创新。

防止利益冲突;廉政智慧;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利益冲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治理和防止利益冲突被公认是维护政府清廉、预防公职人员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重视防止利益冲突的理论研究,深刻认知防止利益冲突的廉政智慧以驱动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是当前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防止利益冲突的廉政启示

(一)防止利益冲突的域外视角。所谓“利益冲突”,就是指公职人员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防止利益冲突,通俗的说法就是阻隔和预防利益冲突问题的发生。从域外的视角看,西方对利益冲突问题的认识经历了重视行政与政治之间的利益冲突、行政行为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利益冲突,再到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三个阶段。而真正使用“利益冲突”这一概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在美国‘水门事件’后,美国的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部门也日益关注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问题,纷纷制定了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此后,西方国家兴起了研究利益冲突等伦理问题的热潮。”[1]可以说“水门事件”是利益冲突真正成为一个廉政理论问题的标志。现代美国的反腐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利益冲突”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美国人把利益冲突看作是最重要的腐败源泉,利益冲突的存在还会威胁到公众对政府官员决策客观性的信心。”[2]美国人在防治腐败方面有两个重要的基本假设:“一个是人性恶,任何人无论有多么高的道德水平,都会受到私人利益的诱惑,因此仅仅靠道德教育是不能防止腐败的;另一个是反腐败不仅要依靠事后惩罚,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事前阻止,即:不造成利益冲突的可能性。”[3]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资格限制”、“财产申报”、“退休冷却期”、“出售财产”和“行为限制”等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加拿大政府专门制定了防止利益冲突的《利益冲突法》、《公务员利益冲突与离职后行为准则》、《加拿大公共服务的价值与伦理规范》等法律和规范,较全面地规定了公务员廉洁行政、防止利益冲突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了解决利益冲突的措施和办法。此外,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制定了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规范对公职人员进行规制,并设立专门机构受理。这些廉政举措有力推动所在国廉政建设特别是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情势。

(二)防止利益冲突的廉政启示。1.利益冲突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只要存在公权和私权、公利和私利,总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特别当公权、公利在没有任何制衡的情况下,绝对的权力就一定产生绝对的腐败。2.防止利益冲突是世界性的命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非常重视利益冲突问题,正在通过国际立法来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就明确使用“利益冲突”这个廉政用语,其中第七条第四款就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努力采用、维持和加强促进透明度和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我国已于2005年10月加入该公约,这些公约内容对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样适用。3.现在国际上普遍认同有效防止利益冲突的内容主要有:财产申报、利益回避、礼品登记、限制兼职、限制经商、离职后从业限制、防范信息兜售等行为。而世界通用和常见利益冲突限制有:(1)回避。上自国家元首,下至一般公职人员,不管是任职还是公务活动,凡可能对公职人员或眷属带来或造成优惠的情况都应当避免,其中特别是公务员更应回避。(2)财产申报。任职之初,公职人员应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个人及其直系亲属的财产、股票、社会兼职等情况,廉政监管部门要对申报内容进行详细审查,如发现可能构成实际或潜在利益冲突的资产,都要依法进行处理。(3)离职限制。防范公职人员退休或辞职后到私营单位“发挥余热”,由此可能带来新的利益冲突。(4)资产处理。如果拥有的个人财产与继续所履行的公权可能发生真实或潜在的冲突,公职人员可选择卖掉资产或隐名信托出去,即由政府安排其资产委托给本人不知名的他人经营。总之,不管是从国际反腐败接轨的角度,还是从我国反腐倡廉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都应该深入研究防止利益冲突的有关内容或法律法规问题。

二、当前对防止利益冲突的认知

(一)对我国防止利益冲突的解读。2000年1月3日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提出“省(部)、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4]。这是我国最早提出并使用“利益冲突”一词。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2010年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的颁布施行说明党和国家已经进一步将“利益冲突”理论在实践中具体化和规范化。《廉政准则》详细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提出了52个“不准”,其中有的条款着重体现了防止利益冲突的精神。

(二)深化防止利益冲突的认知。从防止利益冲突的角度而言,容易产生腐败的不外乎有两种公权力:一种是显性腐败,一种是隐性腐败。

就显性腐败来说,一是个体的显性腐败。已由法律法规和不断出台的党纪政纪等法规性文件来规范、约束和处罚。二是部门利益的团体腐败,这似乎还是法律法规的盲点。所谓部门利益,就是政府相关部门拥有的一种偏离了公共利益的不正当的小团体利益,那些带有行业垄断性质的“政府部门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和公共资源,具有分割社会财富的特权和便利,一旦缺少相应的监督或者制衡,极易背离公共利益,异化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5]特别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会不知不觉地被侵蚀,公权力会异化为部门谋取私利的显性的工具,这是一种打着为“公众服务”光鲜面孔下更为普泛和隐秘的群体性“利益冲突”。如审批权、许可权、罚没权、收费权、配额分配权等直接干预经营活动和分割社会财富的权力,极易被公开演变为个人或小团体寻租的机会。

从隐性腐败来讲,一是职位权力腐败,主要发生在具有自由裁量的行政职能和职权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若没有实体性或程序性规范和公开的制度制约,那么地位越高就意味着自由拍板的裁量权就越大,由利益冲突引发的腐败概率就越高,这多半是一种隐性的个体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已作相应规制。二是企事业或垄断行业的公职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职业资源和权力谋取私利,即通俗的说法是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利益冲突”现象。如医疗卫生部门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医疗服务中的处方回扣、收取红包等利益冲突。且这些利益冲突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急切需要用切实可行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进行规制、约束和处罚。

三、探索和推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创新

(一)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立法体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既是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障。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利益冲突,不论是职位权力还是职业权力的利益冲突,不论是群体性还是个性化的利益冲突,当务之急,就是要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行的有效的做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立法实践,尽快制定专门的“防止利益冲突”法律或法规,也就是说除在刑法、行政法和其他部门法中规定有关惩治和预防“利益冲突”的专项内容外,再制定独立的、综合性的和单行的“防止利益冲突法”,哪怕是先制定“防止利益冲突条例”等法规先予试行,试行到一定的时候再上升为法律。因为只有法律法规才能从法理和实践上,保证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的公职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所有“吃皇粮”的公职人员都能一视同仁地或透明度很高地实施“回避”、“财产申报”、“离职限制”、“限制三公消费”和“资产处理”等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和措施,唯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防止利益冲突的措施事实上已存在“推不动”的问题。

(二)确保利益冲突问题得到有效的监督。我国目前已形成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在这个监督体系中既有刚性监督,又有柔性监督,还有亦刚亦柔的监督。而“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旦确立,就要把其清晰的、明确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精神贯彻到各个监督主体中去,使各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从而形成“防止利益冲突”的整体合力,特别要指定专门监督机构确保利益冲突问题得到有效的监督和防范。比如“财产申报”是“终端治腐”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我们就要在制度上从申报主体、申报范围、申报种类、受理机构、资料公开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科学的界定和规制,确保它的实施能使公职人员的财产公开和透明,使他们的非法财产没有“隐匿之处”。

(三)探索有效防止利益冲突的教育制度。公权与私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努力避免各种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冲突,防止公权私用、公权寻租和以权谋私,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清正廉洁的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公平正义、不贪不沾和服务于人民既是公职人员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必须追求的价值取向。实际上,防止利益冲突不只是形而下的诸如“禁止”或“不准”之类的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更多寄寓了一种形而上的崇高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追求,既涵盖了廉政道德、廉政理念、廉政教育、廉政文化等众多内容,又涉及到必须依靠法律法规制约、舆论监督和超前防范等领域的制度作为保障体系。腐败往往是首先从思想防线突破的,因此对公职人员防止利益冲突的教育必须从“入槛”那天甚至要从“娃娃”抓起,要为公职人员道德立法,要探索有效防止利益冲突的教育制度,做到“以德育人”和“以德育官”,使公职人员深刻理解公器或公权只能公益公用,只能为民服务,绝不能私用、更不能用来谋私。特别应该借鉴美国、加拿大、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制定的《公职人员道德法》或《公务员道德法》等法律法规,在财产申报、礼品收受、职权行使、兼职、退休等涉及利益冲突等问题上,从法律制度层面对公职人员的道德伦理提出更高要求,有效堵塞公权私用、公权寻租和以权谋私的通道,把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营造一种防止利益冲突的文化氛围。廉政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无声的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和心理调控功能,它能凝聚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能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平和的心态不断挖掘和筛选优秀的文化因子,再有机地吸纳和融合外来行之有效的“利益冲突”的廉政文化智慧,借助“他山之石”肯定可以“攻玉”。而要从根本上防止利益冲突不仅要教育我们的公职人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还要不断地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都能自觉防范利益冲突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转型中尽量减少和阻隔公权借助市场寻租的情况。

(五)提升网络传媒社会管理的监督功能。人民群众始终是反腐倡廉不竭的力量源泉。当然人民群众通过传统的信访举报和新闻媒体披露来对“利益冲突”进行监督,这不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但全面提升网络传媒社会管理的监督功能更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因为利益冲突既然是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最容易产生腐败的重要源头,那么公权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公开透明是民众得以衡量权力正当性的最重要依据,而阳光操作是公信力的最佳载体。互联网兴起和普及为人民群众监督多了一条更加快捷、更加便利和更加隐秘的通道,即便低门槛开放式的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难免有时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但只要做到依法有序引导和运用得当,正确和理性地去对待和辨识网络的反腐线索,就能推动和促进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阳光运作,这就发挥了现代科技全天候、不间断、无边界和实时性的监督功用,从而迫使公职人员不敢、不能和不想腐败。

[1]庄德水.利益冲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12):21-24.

[2][3]周琪.从解决利益冲突着手反腐败[N].中国新闻周刊,2006-06-05.

[4]建立巡视制度加强党内监督[A].巡视工作实用手册[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375.

[5]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1(5):7.

D26

A

1009-928X(2011)12-0027-03

作者系江西省科学院党组成员,江西省纪委驻科学院纪检组长,研究员

认知驱动 第3篇

1分析英语多义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始终都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所在,一词多义情况给学生带来了识记及运用的困难。所以,学习多义词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始终都是难点之处,多义词教学也会因为多种词义数目而较为复杂。英语和汉语教学研究者们始终都在研究如何传授这类型的词汇,才能既与习得语言知识规律相符,也能帮助学习者掌握如何运用多义词。在最近几年来,国内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者都反对英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越发注重起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上进行理性教学。如: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多义词处理中,通常都会运用两种方法:一是,遇到一个多义词,讲解一个,将某个多义词在某种特定语境下的含义讲解给学生们。二是,将某次常见的义项讲解给同学们。第一种方法让同学们在遇到新的语境后,就会学到一个新的词语;而第二种方法让学生有着过重的学习负担,很难进行编码,所记忆起来的知识也很快就会被忘记。国内针对于多义词的教学,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二是要求学生们结合语境,推测词义。死记硬背是最传统的学习方法,不但消耗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测词义一般都是失败的多,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们感觉英语知识太难,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外语教育者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多义词中存在如下几点问题:一是,学习者结合语境推测多义词词义水平较低;二是,所掌握的核心义向要比边缘义项好很多;三是,多义词义向间的理据与语义网络没有完全掌握;四是,靠死记硬背记忆多义词。学习者存在这样问题,很大原因与教师教学方法不对有关系,所以,英语教师应尝试新的语义教学方法,可使用理据性教学模式,想要真正让学习者了解英语一词多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应用,这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英语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习者的不断积累,还要英语教师不断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的一词多义,并能够熟练应用。

2认知语言学形义配对的依据

认知语言学中所讲的语言习得,也可称为概念习得,认为语言习得就是对概念和意义习得过程,并认为构式是语言基本单位,所以语言习得也可称之为构式习得。但在语言习得中, 构式基本不会在语言输入中出现,学习者只能在习得多个具体形义配对项的前提下,经过学习形式和意义间的配对理据,才能将语言内在结构总结出来。在认知语言学中普遍认为,其形式与意义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的联系是有根据的,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认知语言学中,注重强调语言习得是形义配对的主要依据,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机械地或者简单地接受和学习形义与意义知识,而需要通过在语言输入之中,找出语言形式和意义配对二者的根据,并将语言结构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在认知语言学的引导下,外语教学提倡对语言多义词的形式和意义间构建起联系,并寻找二者的规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意义以典型意义为核心,其边缘意义逐步退化,已构建成为一个辐射范畴体系。认知语言学中,普遍认为一个词语就表示某个复杂的结构范围,有多少个有关的义项,其中必定有一个典型的义项目,而剩余的义向会通过其他认知机制产生。 在某个范畴化中,可以将多个义项连接起来,并利用隐喻、转喻等解释形成多义词的原因,并解释好其他各义项存在的关系。 很多很难掌握的语法或者多义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其意义,再将其意义从典型意义中展现,进而让学习者在两者之间构建起联系。通过有关实践表明,注重理据的方法能够对其深入理据,防止学习者死记硬背;让学习者更深入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在理据驱动理论下实施多义词教学

在认知学理论框架下,其注重语言的理据性作为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从多义词教学上来讲,其理据性在多义词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所以在认知语言学结构下,分析其义项后的理据性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以“harness”为例,这一词是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中,但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之中具有如下几种词性:

1利用(V-T. If you harness something such as an emotion or natural source of energy, you bring it under your control and use it.)

2背带;安全带(N-COUNT. A harness is a set of straps which fit under a person's arms and fasten around their body in order to keep a piece of equipment in place or to prevent the person moving from a place. )

3马具;挽具(N-COUNT. A harness is a set of leather straps and metal links fastened around a horse's head or body so that the horse can have a carriage, cart, or plough fastened to it.)

4给11套上挽具(V-T. If a horse or other animal is har-nessed, a harness is put on it, especially so that it can pull a car-riage, cart, or plough.)

这种多义词的学习始终都是大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在提倡自主学习的现代,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在讲授词汇,让学生课下自行学习,认为这一块的知识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基本知识不扎实,导致教学效果差。

这类词语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者很难掌握各义项间的关系,很难形成词义间的语义结构图式,出现这一问题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因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材之中,大多是都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很少有记叙文,所以学生在学习这一词汇时;二是,在课堂上如果接触到生僻词,英语教师通常都不会解释,学习者也很难知道词汇的变换过程;三是,学习者在查字典时,通常也只是快速查到在某个语境下可以能够解释的义项,这种简单的查询方法,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这个单词,并没有了解到该如何应用这一词汇。将认知和语言学理据理论在多义词教学中充分应用,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词语的关联性,运用认知方法传递多义词知识,可进行如下两个步骤:1)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意义;2)教师向学生讲解词义的其他意义是从何而来的。结合教育教学经验,在多义词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其建议如下:一是,在利用原型理论上,构建起词义范畴,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义项;二是,利用转喻、隐喻方法,构建起引申义,引导学习者能够了解更多的多义词;三是,既要对比隐喻在多义词的共性,也要对比其差异,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多义词。 所以,以理据进行驱动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应用,这对于消除习得多义词之前的阻碍,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唯有真正让学生将学习热情投入到研究词义延伸中,学习者才能更深层的研究和延伸词义。

4隐喻与转喻的认知依据

所谓的词语理据性也就是指:“推动或者激发出某一语言现象的产生、发展、消忘的原因”。在认知语言学中普遍认为, 延伸语义是必然的,也是有理据性的,这种理据性本质是需要从转喻、隐喻中体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也处于不断加强状态中, 人类认知领域在快速扩展中,当前已有的词汇根本不能满足新概念的发展,也正是由于这样,出现了语言空缺的情况,这时很多学习者都要凭借已有的思维方式,将某个领域的知识拓展到另外一个范围上,借助已知词汇将未知词汇进行命名,词汇原义和引申义的共同出现也就有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但是,这种思维映射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应结合自身认知体验为前提, 将源域外表和功能等特点在目标域中投射,这种认知过程也就是从自身到身外、从人物到物体、从具体到抽象的难以界定的事物或者概念。比如:“hand”最初表示人肢体中某部分,后来已延伸到身体外,由人体到物体,看如下各句:(1) I've got a nas-ty cut on my left hand.(人体器官)(2) the second /minute / hour hand of a clock(钟表、仪器的指针)(3) She is an old hand at this kind of work.(掌握某种技能的人) (4)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heavy table,please? (帮助)(5) I suspect John had a hand in this matter.(干预)(6) The whole affair is now in the hands of the police.(权利)(7) I've got a lot more free time now that the chil-dren are off my hands.(责任)。隐喻或者转喻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采用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各方面中都有体现,其一词多义现象也是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的在词汇中具体体现。从一词多义的基础上,考察词义延伸的方式,这对于英语多义词汇教学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英语教师需结合思维规律,根据词义延伸认知语境展开教育教学,进而加强教育教学的成效性。在词义延伸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会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词义延伸,很容易出现延伸偏颇的情况,所以在实际延伸词义中,教师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延伸,在上课之前, 查好各方面资料。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词多义也就是同一词形需要承担起多种词义,其为了能够减少词数量,减轻公众记忆词汇负担,也充分体现出人类语言经济性的基本原则。但应注意的是,延伸词义并不是任意将词义进行延伸,其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转喻、隐喻的思维方式,也正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出现,导致英语词义多义现象出现。一词多义这一语言现象中,所构建起的认知机制和延伸的词汇语义值得我国英语研究者和教师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英语多义词的教学质量。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的引导下,其外语教育教学中提倡探索形式与意义二者间构建起联系的依据,并寻找出二者的规律。在多义词教育教学中,应防止机械的、毫无目的接受语言形式和意义间的联系。而应该从在输入语言中,找到配对语言形式和意义二者的依据,并探究其义项后的词义。在多义词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其典型的词语,再帮助学生对词义进行拓展,所拓展出的词义,也就是新的词义应让学生明确掌握好,将有差异的两种用法间构建起一定的概念联系,这种与认知过程需求相符的教学方式,将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学习多义词。

关键词:认知理据,驱动理论,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史一鸿.一词多义的认知探究及其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陈海燕,汪立荣.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

[3]王寅.范畴三论: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J].外文研究,2013(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认知驱动】相关文章:

差速驱动05-04

动机驱动05-11

驱动引擎05-17

直流驱动05-22

驱动功率05-22

驱动软件06-05

牵引驱动06-10

业务驱动06-12

文化驱动06-12

定位驱动06-13

上一篇:对公路试验检测管理下一篇: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