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收视范文

2024-09-15

节目收视范文(精选11篇)

节目收视 第1篇

电视节目的收视心理是电视研究不能回避的话题。娱乐节目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 本文从“天性说”“分类说”“要素说”三个角度来剖析娱乐节目的收视心理。电视观众的接受是电视节目实现其审美价值的重要环节, 重视娱乐节目的收视心理, 才能制作出观众真正需要的高品质节目。

一、天性说———娱乐节目存在的心理基础

娱乐节目的兴起除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作保障、经济的提高为基础、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前提之外, 人类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娱乐节目, 身心俱疲的人们能够愉悦心情、消除焦虑、做到彻底的放松和心灵的释放。由此可见, 很多娱乐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从而获得成功, 是有观众的收视心理基础作为强大支持的。所以, 娱乐节目只会随着观众口味的转变而变换新的样式, 却不会完全消亡。每个人都需要快乐, 因为那是人的天性。

二、分类说———娱乐节目形式的逐一梳理

电视娱乐节目按不同的标准有着多种分类, 但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无论是哪一种娱乐节目, 无外乎都在打“明星”牌或走“百姓参与”的路线。所以笔者也大胆地把电视娱乐节目粗线条的划分三大类, 即“明星秀”娱乐节目与“平民秀”娱乐节目, 当然还不能忽视比较特别的电视晚会。

1. 收视热点“明星秀”

“明星秀”指有明星参与的电视娱乐节目。从国内早期的《快乐大本营》、《正大综艺》明星做游戏、答题, 到后来的《舞林大会》、《笑傲江湖》明星舞蹈、相声大赛, 演艺明星们受到各大电视娱乐节目的青睐, 因为他们是节目的卖点和收视保证, 这也恰恰体现了电视制作者们抓住了人们的偶像崇拜心理并投其所好。娱乐节目正是迎合了观众的偶像崇拜心理, 才生产出符合受众期待视野的电视节目。

2. 后来居上“平民秀”

“平民秀”即指那些不以明星为买点, 普通人皆可参与其中的娱乐节目, 普通的观众在观看电视之余也希望能够站在舞台上展现才艺和风采。他们渴望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直接的参与者, 并期待交流与沟通。面对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和“明星秀”所造成的受众收视心理饱和, “平民秀”不仅顺应观众心理应运而生, 还使得《超级女声》、《加油, 好男儿》之类的选秀节目红极一时。

3. 不可或缺“大晚会”

电视晚会是一种特殊的电视娱乐节目, 有专题晚会、颁奖晚会、专场晚会等多种样式, 最有特点的当属中国特有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几乎都有主题和基调, 以春节晚会为例, 那种祥和、喜庆、欢快的氛围正符合了中国人除夕期盼团圆的心理, 满足老百姓节日狂欢的审美需求。

三、要素说———娱乐节目元素的各个击破

观众以放松的心情, 随意选择收看他们喜欢的娱乐节目。但观众之所以会选择某个娱乐节目, 必定其中会有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 使之得到某种心理满足的因素存在。

1. 游戏

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娱乐节目的“游戏”正契合了受众缓解紧张情绪、释放游戏天性的心理欲求。这也可以解释很多节目中看似非常简单的游戏却很受追捧的原因。

2. 益智与博彩

获取知识和信息是广大受众的普遍需要, 也是不少人看电视的动机之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类节目“益智”只是一方面, 更关键的是“益智”基本都与“博彩”相挂钩, 巨额奖金、丰厚奖品刺激并吸引着观众参与。

3. 表演

这里的表演指明星演出。观众对明星演出的期待一是源于自身娱乐的需求。二是明星效应依然可以吸引观众、拉动收视, 明星的号召力有一定的市场。

4. 竞技

提到“竞技”, 不能不谈到较为流行的《奥运向前冲》。2008年是奥运年, 在全民奥运的大环境下, 普通人大多有种期盼奥运甚至是渴望参与其中的愿望。也正是为了迎合受众的该种心理, 《奥运向前冲》逢时而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5. 速配

《非常男女》、《玫瑰之约》都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娱乐节目, 青年男女速配节目引人关注之道就在于爱情是永恒的话题, 人们心中都会或曾经对它产生过憧憬与向往, 观众喜欢速配类型的节目也是源于一种对爱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 还应该看到, 爱情、婚恋本是私人问题, 将它公之于众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受众对隐私的好奇。

结束语

娱乐节目作为受众广泛的电视节目形态, 满足了观众娱乐的天性、愉悦了人的心情、缓解了人的压力。电视娱乐节目在迎合受众审美趣味、收视心理及欣赏习惯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避免走进庸俗和媚俗的误区。另外, 中国娱乐节目大多取经自国外, 如何做到洋为中用, 国外节目中国化, 真正符合国人的心理期待和价值体系, 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93

(2) 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24

(3) 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4)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相德宝译.《媒介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44

节目收视 第2篇

这个暑期荧屏的音乐选秀节目,满足了音乐爱好者,坑苦了选择困难症患者。虽然一纸“限歌令”让原本定档的13档音乐节目仅余8档半,但在制作投入、形式编排上,这八位“幸运儿” 一点也不含糊,高投入自然带来丰厚回报。有多丰厚?《中国好声音》收视破5变得不是新鲜事,快男比赛未完选手就已先红,《最美和声》斩获口碑,让试水的北京卫视尝到甜头——据统计,这个暑假在网络上共有18亿人次围观暑期音乐节目,而以《好声音》为代表的热门节目更是每秒进账6.8万元广告费。

当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闪闪发光的回报背后还藏着更多内容:《好声音》收视无敌,但网络讨论度却不及去年,选手没有给观众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梦之声》总决赛广告卖出天价,却没在收视上有个漂亮的分数;有节目既没高收视也没捧出明星,但却为自己开了庆功会。在这场空前激烈的综艺大战中,已经不能靠收视或者广告的绝对数字宣告谁就是赢家。腾讯娱乐试着带你理性分析、多维度质检,用真实的数据告诉你,谁才是暑期选秀节目中的大赢家。

Part1:谁是数据之王?有人收视争霸 有人暗处发光

去年《好声音》的一枝独秀引得其他卫视眼热,今年不论一线二线卫视,均相继发力开发歌唱类节目。虽然受到限歌令的影响,原本的13档音乐选秀只剩下8档半播出(《中国红歌会》被半路腰斩),但和去年相比,今年暑期档可以说是强者的较量,湖南卫视时隔一年重新杀回选秀战场,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等新生节目也来瓜分暑期综艺这块大蛋糕。还有山东卫视《中国星力量》、天津卫视《天下无双》、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等新节目以及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和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两个老节目再战荧屏,今年的音乐综艺节目较去年更加生猛,“大秀”多了,相对综艺市场进局“分蛋糕”的参赛者也多了。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2013暑期部分节目平均收视率及最高收视率

·收视率:《好声音》第二季分分钟破5 重兵夹击不降反升

2012年的荧屏选秀能被记住的只有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它以黑马之势异军突起,连向来挑剔的业内人士都交口称赞,中国选秀节目随之迎来了第二春。去年,湖南卫视《超女》、《快男》系列宣布停办,东方卫视《声动亚洲》卖相虽好,但却被同期的《中国好声音》抢占了风头,而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天津卫视《王者归来》、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深圳卫视《清唱团》、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无一例外都成为了炮灰。第一季《中国好声音》首期还是1.47的收视,第二期一下飙到了2.71,随后继续一路飙涨,总决赛最高收视达到了6。这在近几年的电视荧屏堪称奇迹。

从收视上看,今年《中国好声音》继续发力,即使有《快男》、《梦之声》来势汹汹,但“好声音”的收视却是不降反升,首期收视就高达3.516,8月30日播出的张惠妹导师考核收视已经飙升到5.233,平均收视高达4.692,这一收视明显甩出其他节目好几条街。连老牌的《快男》和购自著名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梦之声》以及《最美和声》最高收视也不过在2左右,像《中国红歌会》以及《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在收视榜上几乎不见踪影。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今年九档音乐选秀节目全网播放量统计(点击查看大图)

今年和去年播出的音乐选秀节目播放量占比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网络播放:《快男》《梦之声》分食蛋糕 《好声音》不再一家独大

收视高并不代表《好声音》一家独大,和去年舍我其谁的气势相比,今年的好声音已经露出一些疲态。首先,今年《好声音》的口碑明显不如去年,再加上多档选秀节目的围攻,网络关注度和播放量都被分流了不少。微博话题排行榜上,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快男”的排名和其不相上下,尤其是周五,两档节目在微博上的讨论平分秋色,互不相让。

去年《好声音》在网络播放量上成就了一个“神话”,据统计,《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网络播放量累计超过13亿,第一季第一期达到了1.7亿,随后的各期播放量也非常不俗;而今年第二季同比去年的各期,播放量远不及第一季,截止第九期,累计播放量为5.46亿,同比去年的前九期下降了一半还多,单期最高播放量为8000万,且从数据走向来看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

与今年暑期综艺节目横向比较,《中国好声音》也不再像去年一样一家独大,而是与快男、梦之声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快男》截止至统计日全网播放量已经达到5.96亿,而《梦之声》则达到了5.26亿,网络这块“大蛋糕”被硬生生的分去不少。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2012年-2013年卫视暑期季播综艺片单对比

另一方面,受到限歌令影响,今年暑期音乐选秀节目的数量其实比去年还少。为何《好声音》在对手减少的情况下网络反响反而不如去年呢?第二季网络“退烧”的原因是什么?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好声音》第二季的制作流于程式化,仅仅想靠复制去年的成功模式,难以满足日益挑剔的观众口味,同时继续强化导师的戏份,又缺少像去年吴莫愁、李代沫一样的特色选手,导致节目本身看点减弱,另方面去年参与暑期选秀竞争的以二线卫视居多,节目普遍偏弱,也令得好声音能够成功突围并一枝独秀。而今年湖南、东方、北京纷纷加入,且节目均水准不俗,自然分流了原本“好声音”的关注度。

其次,《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版权进行了独家售卖,从营销上看或能得到一时的“精专深”,但却流失了其他视频网站的粘性用户和宣传,可谓损本逐末,整体曝光率和收益都在看不到的地方有所损伤。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第二季(前11期)播放量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结论:《中国好声音》得荧屏失网络,“第二梯队”综艺分流观众,未来发展趋势则更倾向于多终端、多屏体验,如果仅仅守着电视机的一亩三分地,必然会流失大量观众。

Part2:谁能制造下一个李宇春?快男造星仍是最强

说到底,选秀之所以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成名的记录,也成为观众或崇敬、或艳羡的对象。十年选秀,诞生了诸如李宇春、尚雯婕、曾轶可、陈楚生、张杰这样的平民偶像,也诞生了李莫愁、阿宝这样的特色怪咖。选秀节目与选手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捆绑式”产业链,即选秀造星一条龙,胜出的选手可以继续在该平台上发展,选手将会得到完整的包装和更多的舞台机会,但相对来说对选手的个性发展会有一定的束缚,这种选秀以《快男》、《超女》最有代表性;另一种则是比赛结束后互不相欠,选秀节目本身只是一个展示选手才华的平台,选手的个性会得到非常大的发挥,所以会吸引很多实力强劲、但不甘在节目结束后“失去自由身”的选手参加,但在大部分情况下,选手参加完此类节目后,就会因为缺乏长远的布局和打算,渐渐失去观众的关注度,丧失形成多次消费的机会。

2013各档选秀热门选手

·《快男》早已形成产业链 今年又火了一批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节目本身口碑、收视好以外,节目早已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从2004年第一届《超女》开始,身上打着“湖南制造”烙印的选秀选手们就层出不穷,甚至还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选秀神话。当然,这些神话几乎都清一色地发生在选手身上。

李宇春早已是当下歌坛中现象级的巨星,不知道她的人显然比没吃过玉米的人还少。尚雯婕参加《超女》后的华丽蜕变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如今早已是走在时尚最前端的“电音女王”,还有张靓颖等等都一直活跃在娱乐圈。

陈楚生、张杰、俞灏明、李炜、陈翔也因为快男的舞台而走红,甚至成为华语歌坛新生代领军人物。今年“快男”同样不乏翘楚。海选阶段,就已经有不少选手进入了观众视线,抱着吉他演唱《董小姐》的左立感人至深;才华横溢的唱作型歌手贾盛强则异军突起;“火星弟弟”华晨宇一开口便震惊四座,还有慵懒派系的王启、摇滚范的耿琦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随着赛程的推进,即便是很多已经被淘汰的选手,依然让人记忆深刻。至于华晨宇、欧豪这样有冠军相的选手,早已经拥有大批粉丝。

再把视线扩大到其他节目,在今年崭露头角的似乎只有《中国梦之声》中的央吉玛、李祥祥、James、艾菲等选手,在比赛结束之前便拥有了大批粉丝,有些选手甚至因为独特个性一早便拿到了经纪公司的合约,甚至已有代言上身。

·《好声音》节目更火了 选手让人记住得却很少

《中国好声音》今年火爆依旧,但这仅仅体现在节目的收视率和反响上,至于选手,相信许多观众的感觉一致,唱得都不错,但没记住几个人。

第一季节目中的张玮、李代沫、平安、金池、吴莫愁等学员早在盲选阶段就让人印象深刻,刚下节目便开始四处走穴、登上其他电视节目,甚至直接接到了商业代言,而在节目结束近一年的时间里,关于选手们的消息却越来越少了,比较活跃的似乎只剩下了吴莫愁等少数几人,其余选手或签了其他公司,或签在灿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星旗下的梦想强音公司蓄势待发,有的人尚未推出代表作品,但商演身价却已经达到了六位数。

有了第一季的造星能力,第二季似乎变成了三、四线歌手提高身价的一个平台,他们登上舞台的目的不再那么单纯,而《好声音》也需要他们专业的演唱水平来完成自己“做中国最好音乐节目的”地位,今年最火的学员姚贝娜便是最好的代表。对于这一现象,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节目火选手不火的情况,在第一季就已经很明显了,著名乐评人杨樾就曾表示,《好声音》更注重的是节目本身,却忽略了对选手的打造,很多选手都是一离开节目,就立刻被忽略了,“离开节目还是什么都不是,说明选的不对。” 对此,两届《好声音》导师庾澄庆在前不久接受华少主持的《大牌驾到》中也给出了他的解读:“目前来讲,现在的学员平均值不错,可是没有特别突出的。”

结论:《快男》产业链成熟擅长造星,《好声音》沦为二线歌手宣传平台。

Part3:谁赚得最多?《好声音》吸金能力再创记录

2013《快乐男声》插播广告标底为260万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中国梦之声》总决赛标王为137万

好声音15秒最高380万,总决赛3242万

尽管业界一直在唱衰电视广告行业,但随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的强势推出,卫视节目时段广告又飙出了“天价”。

·《快男》初赛广告底价260万 《梦之声》总决赛卖出两倍预期价

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尽管收视率不高,但收益着实不低,此前在招标会上,招标项目为13期的中插广告,不包括最后一期总决赛。每期3个广告窗口,每个窗口6分钟,3个窗口各24个标的物(标底均为260万),招标总额1.3343亿。其中,每个窗口溢价超过20%——这并不包括总决赛的广告,我们有理由期待,总决赛的广告收益可能飙升到更高的价位。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而东方卫视今年首次开办的《中国梦之声》起初单条15秒广告报价仅为20多万,并且该报价还有折扣,后来折扣不再享有,报价则一路飙升到36万和45万。截至今年6月底,《梦之声》也创造了整体节目收入突破两亿元的成绩。8月12日,《梦之声》总决赛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创下了2843万元的卫视真人秀决赛吸金纪录。而公布“中国偶像”前一分钟483万元的进账,以及15秒广告137万元的天价。

·《好声音》初赛每秒进账6万8 总决赛成就新“标王”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招标15秒广告最便宜的位置也要60万元,黄金位置则拍出102万元,而最高价达到了惊人的115万元,相当于每秒6.8万元,而这个价格也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前几日刚召开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广告招标会,经过29家广告商数小时的激烈争抢,以3242万元的身价刷新卫视真人秀决赛吸金纪录。起价100万的15秒广告,最高成交价高达380万,是去年决赛夜最高广告单价的三倍之多,同样创下所有卫视真人秀节目的纪录。至于网络版权,搜狐视频在“好声音”第二季开始前半年便花费1亿元购得独家网络版权,也刷新了视频网站购买节目的纪录。

结论:《好声音》雄踞榜首,能赚钱的固然是好节目,但“热圈”、“热钱”引起盲目投资,节目风险或将转嫁到广告商身上。

Part4:谁能笑到最后?一档你没看过的节目赚回四千万

在《好声音》的强劲收视下,《快男》和《梦之声》也望其项背,二三线卫视的音乐节目拿出那点可怜的数据,难道不嫌磕碜么?单从全国收视率图表来看,你确实无法理解其他卫视飞蛾扑火的心理,明知比不过却偏偏选择迎难而上,图什么?

·与一线节目正面争抢 卫视:再不抢,汤也喝不上了

事实上,卫视早已料想到与重磅音乐节目过招的惨况,只是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所做的一切并非争夺头名,而是努力往前挤一挤,这并非只是收视率重压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下的无奈之举,更是为了获取生存之道的必经之路。对此,湖北卫视总监向培凤有个生动的比喻:“做大型季播综艺节目是迈向一线卫视的成人礼。”

湖北卫视今年上升势头迅猛,去年整年收视率排行从全国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其重要原因便是湖北卫视在2012年全新改版,推出了11档新节目,其中从荷兰引进的综艺节目《我爱我的祖国》对收视率的提升贡献显著,而总结其他卫视的经验发现,大型季播综艺节目是快速提升影响力的最有效手段。这让湖北卫视对未来产生了想法,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说:“进入前10的湖北广电,必须参与大片竞争,以获得进入前6的‘入场券’。”因此,湖北卫视决定在今年重金从韩国引进真人秀节目《我的中国星》,向培凤表示:“我们从去年开始酝酿这个项目,但当时没有成熟团队,今年我们上升到第九、十位,平台价值得到释放的基础更高,现在加入竞争是个好时机。大片系列化是一线卫视的战略,可以迅速拉开差距。如果不跟上脚步,我们就要变成输家,所以无论多困难,这个项目必须上。”

·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收益能超过一部热剧

向培凤表示,湖北卫视一年收入10个亿左右,光电视剧购买就要花去3、4个亿,投入产出比太低,倘若能够将综艺节目做大做强,卫视在谈广告时将占据极大的主动权。比如江苏卫视全年收入40个亿,光《非诚勿扰》就贡献了18个亿,一档成功综艺节目带来的关注度远大于一部热剧,后者“XX独播剧场的冠名费”跟冠名综艺节目的费用相比堪称小巫见大巫。

尽管平均1.107的收视率并不算低,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并未达到湖北卫视的预期,在观众群中也并不火。但是以为湖北卫视做了赔本买卖你就输了。事实证明,节目不火并不代表整个事件不成功,王茂亮说:“在制作《我的中国星》之前,台里几乎没有拿出现金。我们仅仅以63万元的一个广告启动了一个大项目,节目还没制作,就已经销售了1.2亿元的冠名权和广告费。”据业内人士估算,制作这样一档栏目的费用大约在6000-8000万左右,对于湖北卫视来说,《我的中国星》算是该台营销史上一个极佳的逆袭案例。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尽管贵州卫视今年筹备的《唱出爱火花》因为限歌令遭到调整,但贵州卫视筹备这档节目的初衷与湖北卫视如出一辙,贵州卫视频道总监曹曦接受采访时说:“要提高频道的品牌和知名度,大型季播节目是当务之急,不管怎样贵州卫视都想进来搏一搏。”言下之意,待限歌令放松,节目该上马还是要上的。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广西卫视今年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时经费用光,卫视方面在中途又重新进行了招商,最终将节目制作完成,而这档节目在今年首播时全国同时段的的22位一路上升,至节目中后期挤进前十成为常态,这也使广西卫视对音乐综艺充满信心。

2013年卫视收视率全天排名及变化

·“选秀救台”已成卫视生存法则

比较《我的中国星》开播前后,湖北卫视全天收视率从6月的排名第11上升到了第8名,如果说一个综艺节目带动了整个卫视的全天收视,也不是站不住脚的。

而在收视方面,更有力的例子非浙江卫视莫属。2013年上半年乃至6月《中国好声音》开播前一个月,浙江卫视全天收视率盘踞全国第三名已久,而7月开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hangyi888.cn CHBXGH.COM AHNSCHINA.COM AILIDIANGI.COM CHHUAYE.COM YXHSCHEM.COM ASHXJX163.COM hdxmg.cn gxdikai.cn SQYXL.COM LNFYCYXL.COM 播后,迅速攀升上第二名;8月,浙江卫视更是打败了常年收视“老大哥”湖南卫视,雄踞榜首。

而如上图《2013年卫视收视率全天排名及变化》所示,凡卫视新开了歌唱类选秀节目后,卫视全天收视排名基本均有大小不同的涨幅。

结论:卫视格局越来越受季播节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影响,一场选秀整出一支优秀团队,这也是卫视不分大小搞选秀的原因之一,二线卫视反而小赢一把,以短搏长。

Part5:2013暑期综艺大跃进,只是看上去很美

综艺节目早已不是得收视者得天下的年代,还在抱着收视数据做春秋大梦么?

与去年《好声音》一家独大相比,今年数强林立的局面已经打造了卫视全新格局,也拉开了明后两年音乐综艺大战的序幕,卫视们比拼营销手段、对产业链的干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从广告商处获益,并提高卫视和制作公司的品牌。但“好声音”在进入第二年就遭遇的下滑和其他卫视的迎头赶上,给综艺季播音乐类节目的前路蒙上了一层未知的迷雾。当然,我们看到的并不止直接利益的狂增和连带效应的下降,我们还看到了几个标杆性卫视和综艺节目品牌的大旗树立,也见证了数个优秀综艺制作团队的诞生。

这个夏天,很多人来到综艺舞台,又有很多人离开。“过热”的2013年暑期综艺,注定会在中国电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赢家究竟是谁?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胜利永远属于有行动的一方,只要站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都是赢家。

hbhdcl.cn XXHHCZ.COM 52JAJ0.COM

节目收视 第3篇

播出比重上升至近几年最高值

在经历了2009年综艺节目恢复性上涨的一年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播出比重继续上升,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6.4%,在观众收视中的比重也继续上升至10.1%。资源使用效率达到57%(表1),虽然相比前两年略有下滑,但与其他各类型节目相比仍最高。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双双创出新高也说明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观众,都更看好综艺娱乐节目。

后晚间时段是综艺节目发力最快时段

观众收看综艺娱乐节目的主要时段集中在19:00-22:00,但19:00-21:00时段2010年的增长乏力。而21:00之后的后晚间时段却是综艺节目发力最快的时段。其中21:00-22:00时段在经历了收视量连续两年平均30%左右的增长后,已经成为观众收看综艺节目的首选时段。其后的22:00-23:00和23:00-24:00时段收视量也呈现连续大幅上升的势头,2010年同比增幅分别在20%和60%。

省级卫视整体份额超越中央台

2010年综艺娱乐节目市场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省级卫视市场份额超越了中央级频道组。如果说2009年中央级频道组和省级卫视平分秋色的话,那么2010年省级卫视44.9%的份额则领先中央级频道32.5%的份额一大截(表3)。

观众人均全年综艺节目收视量从2008年的4404分钟上升到2010年的6024分钟,主要的收视增量来自于省级卫视,其增长量几乎与所有频道的增量相当。在近两年的综艺娱乐节目收视飞速发展中,省级卫视通过不断的创新努力获得了实质性的收获。如果说2009年省级卫视对中央台的冲击更多的来自于增量收视的话,那么2010年则对存量收视也产生了些许影响(表4)。

当然,各级频道收视份额变化与其播出量变化有很大关系,中央台2010年综艺节目的总播出量与2009年相比基本稳定,而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的播出量却呈现大幅增长,平均增幅在50%左右,包括江苏卫视、黑龙江卫视、青海卫视等10多家卫视全天综艺节目的播出量都相比2009年翻番,4家卫视的播出量甚至是2009年的4倍多。省级地面频道和市级频道的播出量增幅也在20%左右(表5)。

从分月的收视份额走势上看,中央级频道在经历了年中近四个月低于30%的低谷后,从9月份开始出现快速回升,在12月份已经重新和省级卫视频道组基本持平。可以看出中央台的综艺节目在9月份改版后的收视成效明显(表6)。

中央台三套综艺节目收视份额居首,省级卫视发力增长

综艺节目收视份额前10频道中,中央台频道3个,省级卫视7个。相比2009年央视和省级卫视各半的格局,省级卫视在综艺节目上的整体发力也可见一斑。排名前三的频道位次没有变化,中央台三套市场份额仍占据领先地位,但份额下滑3.2个百分点,降幅达到15%。湖南卫视份额保持稳定,维持第二的位置。中央台综合频道份额也出现15%的上升,仍位居第三。

江苏卫视2010年推出多档综艺娱乐节目,凭借着《非诚勿扰》等节目的优异表现,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市场份额增长超过2倍,以5.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与排名第3的频道的份额只有微弱差距,该排名相比2009年提前了5位。黑龙江卫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份额也出现超过3倍的增长,以3.17%的市场份额占据第7的位置,相比去年排名提升11位。安徽卫视份额增长也接近50%。其他排名前10的频道与去年相比份额有些许下滑(表7)。

人均年收视总时长超过100分钟的节目数量增加

在全年累计收视总时间最长的三个节目中,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无疑是2010年人们最关注的综艺节目,每个观众全年平均248分钟的收视时间占据了所有综艺节目总收看时间的4.12%,节目的迅速蹿红也帮助其取代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头名位置。

《快乐大本营》的表现与2009年接近。而《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则比2009年的春晚收视增加25分钟,也上升到前三位。《星光大道》和《欢乐中国行》2010年的表现也与2009年基本持平,但《欢乐中国行》的排名却从第5位下滑到第9位,《我们约会吧》、《本山快乐营》、《欢乐集结号》三档节目的总收视时间也在2010年超过了100分钟。

而《天天向上》却出现较大下滑,近50分钟的总收视量下滑使其从2009年第2退到2010年的第7。排名10-20位的节目中,中央台三套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节目《我要上春晚》也获得了观众的关注。湖南卫视的日播节目《百科全说》排名第10,而《快乐男声》相比2009年的《快乐女声》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表8)。

注:综艺娱乐节目中既有大量一次性播出的晚会和活动,也有众多连续播出的常规栏目和系列节目,而且综艺节目之间的时长差异较大,平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主要用来评估节目的平均收视量和同时段竞争力,而收看时长更有效反映播出频次和播出时长差异较大的综艺节目的整体收视效果。

婚恋交友类节目强势崛起

2010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相亲节目以新形式出现,迅速蓬勃发展。在这类节目中,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是具有代表性的节目。节目在表现形式、节目内容和节目包装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首播时段在所有调查城市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3%,同时段份额更是达到9.7%。节目首重播累计的收视贡献达到江苏卫视所有综艺节目的70%以上。在《非诚勿扰》大获成功的基础上,江苏卫视又在9月份连续推出了《欢喜冤家》和《老公,看你的》两档夫妻情感类节目,收视率也分别达到0.8%和1.0%,将周末的收视优势逐渐向周间扩展,收获颇丰。

湖南卫视周二周三播出的《我们约会吧》在收视上也表现突出,平均1.9%的收视率成为拉动湖南卫视工作日期间综艺节目收视提升的动力源。除此之外,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和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爱情连连看》、《婚姻保卫战》等多档婚恋交友栏目纷纷出炉,让婚恋交友类节目的市场火热异常。

《中国达人秀》创上海本地收视纪录

2010年综艺类节目中另一个倍受关注的节目就是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该节目引进了《英国达人》的节目版权,从7月25日开始,每周日晚21点在东方卫视播出,到10月10日总决赛共10场。

节目开播后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在上海地区收视率从初赛第一场的8.0%持续攀升到总决赛的34.9%,创造了电视节目在上海本地的收视纪录;在所有调查城市,其收视率也在总决赛一晚达到了3.46%,排名居同时段所有频道首位(表9)。但是从节目在各城市的收视表现来看,节目一半的观众集中在上海本地,在全国许多省会城市的收视表现都不太突出,这也暴露出节目高收视背后潜在的薄弱环节。

歌唱选秀节目关注度降低

2010年的歌唱選秀类节目,观众的关注可以说降低到了最低点。作为代表的湖南卫视《快乐男声》2010年总决赛直播(9月10日19:38-23:45时段)在71大中城市的收视率为2.2%,相比2009年总决赛4.2%的收视率下滑47%。除了总决赛,之前几场的收视表现也都出现大幅下滑(表10)。

注:2007年之前使用35中心城市数据,2007年之后使用71城市数据;2008年没有举办比赛 。

央视新推综艺节目带动收视提升

央视在综艺节目上也不断推陈出新,以《我要上春晚》、《我们有一套》、《正大综艺墙来了》为代表的一批综艺节目在9月份登场亮相。这批新节目带动了中央台综艺节目份额的提升(表5)。

《我要上春晚》在中央台三套周五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平均收视率1.4%,在12月20到12月26日一周时间内连续播出后的收视率更是达到2.0%以上,单期最高收视率超过2.5%;《我们有一套》采用季播形式,每季都有不同主题,包括“农民主题”、“状元360”、“石头剪刀布”等,通过季播的方式能更好地调整节目内容来吸引观众。正如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任学安说的:“一个节目不需要从诞生到死亡,在荧屏上展现它的全过程,它只需要把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展示给观众”。《我们有一套》在主持人上还采用了“央视+地方”组合的形式,也能更好地通过地方主持人的知名度来扩大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节目从9月开播以来,平均的收视率达到1.0%,同时段份额也达到4.0%。9-12月中央台综合频道该时段的收视率相比5-8月提升接近50%;《正大综艺墙来了》是《正大综艺》全新改版后重新登陆中央台综合频道的力作。节目以“墙”为媒介,精巧设计闯关模式。简洁、明快、幽默的风格深受大众欢迎。节目安排在周日傍晚18-19点播出,开播后平均收视率1.3%,同时段份额达到5.0%,并且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相比前三个月同时段的收视提升也在50%左右。

扎根本土的娱乐——《本山快乐营》

黑龙江卫视在2010年综艺类节目中的市场份额大幅攀升,一举排名第7位。《本山快乐营》功不可没,节目对黑龙江卫视综艺节目的贡献率接近70%。

本山传媒制作的几部《乡村爱情》在中央台播出后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表现,《本山快乐营》就是以电视剧为蓝本续写出“象牙山”全新故事。节目糅合了小品、情景剧、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点,带有浓厚乡土气息。节目始播于2009年5月19日,每周播出的时长在200分钟左右,到了2010年,节目的播出时长显著增加,每周一至周六晚间22点之后到24点半左右,观众都能收看到《本山快乐营》,6月份平均每天的播出小时数曾达到8小时。节目也成为了黑龙江卫视一张响亮的名片。当然如此大量的播出对节目的制作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过度的重播也可能让观众产生收视疲劳。

本山传媒扎根于东北的土地,旗下的演员在东北拥有极高的人气。除了与黑龙江卫视合作《本山快乐营》外,本山传媒也与辽宁卫视进行战略合作,包括《新笑林》、《明星转起来》等节目都有不错的收视表现。

长假中的娱乐——《壹周立波秀》

周立波作为海派清口代表人物在上海火爆异常,周立波2010年之前的表演主要是在上海各大剧场。但是2010年春节从初一到初六,观众在上海东方卫视和凤凰卫视看到了他的电视脱口秀《壹周立波秀》。节目虽然安排在23:00-24:00的后晚间时段,但观众依旧守候在荧幕前,6期节目上海地区平均收视率6.9%,同时段份额达到29.6%,在所有调查城市中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0.6%和4.1%。除了上海东方卫视这一平台外,广西卫视、江西卫视、广东卫视等多家省级卫视以及多家省级文艺、娱乐类地面频道也纷纷播出该节目。从节目播出周期上看,主打春节、国庆等长假期间,与中央台“过节七天乐”相似,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周立波与上海东方卫视的合作除了《壹周立波秀》外,还作为《中国达人秀》的评委亮相,在东方卫视许多节目的宣传片中都出现他的身影,成为东方卫视综艺娱乐节目重要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暑假中午的娱乐——《男生女生向前冲》

2008年湖南卫视《快乐向前冲》带动了游戏竞技类节目的繁荣,并逐渐形成了户外闯关类节目暑期季播的特色。安徽卫视也在2010年暑期首次推出了《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1:45播出,时长100分钟,第一季7月5日开播,8月22日播出最后一期。

节目播出后,安徽卫视该时段在所有调查城市平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达到0.68%和4.9%,与4-6月份同时段市场份额相比,上升了169%,同时段排名也从省级卫视第五位跃居至第一位。其中年轻的学生群体的收视率从0.1%增长到0.9%,对节目整体收视提升作用明显。

从“跨年”延展到其他节日资源

“除夕”、“元宵”、“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综艺晚会一直都是央视的优势。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可以说是另辟新战场,连续多年在跨年晚会上成为收视冠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跨年晚会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

电视法制节目呼唤“绿色收视率” 第4篇

一、电视法制节目高收视率成因

观众需求的拉动。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 观众被认为是有目的、有理性、有选择地接受大众媒介的, 观众接触大众媒介的行为, 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心理或社会需求所决定的。电视法制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收视率就在于它满足了观众的某些心理期待和需求, 这些心理期待和需求主要有三种:刺激、利益和社会责任。梁衡认为, 一些人看法制节目, 是寻求娱乐, 案件越复杂, 越扣人心弦;场面越刺激, 越吸引人。另一些人看案件报道, 心里就想这个案例与我有关系没有。因为这些事, 大家都可能碰到, 想了解到底法律是怎么规定、运作的。也有很多人看法制报道, 既不是求身心刺激, 也不是直接为自己的眼前利益, 而是关心国家、社会的稳定, 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 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利益。观众需求状况通过收视率指标反映出来, 并启示传播者调整节目内容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 促进收视率的上升。

节目竞争的推动。收视率作为广告投放和节目评价的依据, 在竞争激烈的视听市场上,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中央电视台实施的末位淘汰制, 淘汰对象是一个频道内全年平均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处于末位的栏目。综合评价指数虽然包括了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成本指标, 但收视率作为客观指标的核心要素, 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一档栏目被淘汰的关键原因还是收视率长期偏低。可以说, 收视率已成为悬在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电视法制节目同样无法摆脱高收视率的诱惑和对低收视率的恐惧, 一方面高收视率意味着高广告收入, 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低收视率意味着节目被警示、被淘汰。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 电视法制节目提高收视率会更为便利。只需多一些案件报道, 画面表达夸张一些, 细节描写多一些, 收视率就会明显提升。媒体通过评价体系 (尤其是收视率评价) 将电视法制节目置于一种竞争环境中, 促使电视节目为了生存主动追求高收视率。

二、电视法制节目片面追求高收视率的结果

电视法制节目既有法律特性也有电视特性, 法律案件的冲突性、戏剧性加上电视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 一方面提升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收视率,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负面效果。

“拐点”。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 片面追求高收视率的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开始遭遇“拐点”。即一方面电视法制节目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如果片面追求高收视率, 大做红色 (血腥) 、黄色 (色情) 和灰色 (病态心理) 文章, 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空间就会出现一个“透明的天花板”, 收视率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徘徊, 无法继续攀升。因为在电视法制节目中寻求刺激和娱乐的毕竟只是一部分观众, 而大部分观众需要在电视法制节目中寻求信息、知识、思想, 甚至审美。如果一味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窥视欲和寻求刺激的心理, 展现凶杀现场和色情场景, 电视法制节目只能走向死胡同。

负外部性。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片面追求收视率的电视法制节目会产生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使他人或者社会受损而他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媒体作为一种半公共品, 既有追求经济效益的权利, 也有实现社会效益的义务。电视法制节目因为与社会生活广泛联系, 更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然而, 为了追求高收视率, 一些电视法制节目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倾向。多数节目过细地展现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 全面再现犯罪过程, 详细披露司法机关的侦破思路和侦破手段。这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但电视媒体并不承担任何成本, 这就是电视法制节目的负外部性。

面对发展空间遭遇的“拐点”和对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 一些电视法制节目开始寻求突破“拐点”和降低“负外部性”的经营理念和方式, 倡导“绿色收视率”便是良策之一。

三、电视法制节目“绿色收视率”的内涵

电视法制节目“绿色收视率”意指消除了负外部性之后的收视率, 即规避了凶杀、暴力、色情等有害内容之后的收视率。这种收视率追求两个统一: (1) 受众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方面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 另一方面又抵制低俗, 坚守品位。

受众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一般收视率只追求受众数量, 所标示的社会注意力资源是量化的, 笼统而浅表;而“绿色收视率”在追求受众数量的同时, 也追求受众质量, 注重社会注意力资源背后受众的构成成分以及受众的社会行为能力。电视法制节目倘若片面追求受众数量会深陷迎合受众的泥潭。满足的是受众的低级趣味、窥视欲和寻求刺激的心理;而注重“绿色收视率”除了要满足一部分受众寻求刺激和娱乐的心理之外, 还要满足大部分受众寻求信息、知识、思想乃至审美的需求, 这会引领电视法制节目对社会的深层关怀并吸引到主流受众。由于主流受众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决策权、消费力, 因而是广告商最为青睐的人群, 赢得了这个人群, 收视率不需要很高, 也能吸引到高额的广告投放。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绿色收视率”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种责任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收视率指标本身就反映了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 一档收视率很低的节目, 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电视法制节目追求“绿色收视率”并不意味着电视法制节目放弃对高收视率的追逐, 而是要求电视法制节目能够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 “绿色收视率”也是收视率, 电视法制节目要光明正大地追求高收视率, 谋求经济效益的实现。其次, “绿色收视率”不同于一般的收视率, 他强调“绿色”, 即社会效益的实现。“绿色收视率”这一术语本身就完美地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电视法制节目“绿色收视率”的评价指标

由于“绿色收视率”这一指标内涵丰富, 包括了受众规模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因素, 因而其评价指标也应涵盖如上几个因素。笔者认为, “绿色收视率”可以通过三类指标来评价:一是收视率, 二是欣赏指数, 三是领导、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评价。

收视率。“绿色收视率”也是收视率, 首先应当通过收视率系列指标来测定电视法制节目的受众规模与受众构成。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 (或家户数) 占观众总人数 (或总家户数) 的百分比, 这是一个单一指标。但一般在收视率调查过程中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一项收视率指标, 而是一个指标系列, 包括收视率、占有率等。收视率指标是评价“绿色收视率”的首要因素, 因为电视法制节目只有赢得高收视率, 才能赢得社会效益, 而“绿色收视率”正是剔除了负外部性、追求社会效益的收视率。

欣赏指数。欣赏指数反映的是电视法制节目的品质, 是反映观众对电视频道或节目的态度与评价的一个指标。欣赏指数可以测量受众心理, 是一个“品质导向”指标, 体现的是“绿色收视率”中的“绿色”成分。有学者将欣赏指数与收视率的相互关系总结为四种类型: (1) 叫好又叫座, 欣赏指数与收视率双高; (2) 叫好不叫座, 欣赏指数高, 收视率低; (3) 叫座不叫好, 收视率高, 欣赏指数低; (4) 不叫好也不叫座, 欣赏指数和收视率双低。“绿色收视率”反映的就是第一种类型, 既追求收视率也追求欣赏指数。不同的节目类型, 收视率和满意度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香港学者通过调查发现, 时事与公共服务类节目的收视率和欣赏指数都很高, 叫好又叫座;咨讯类节目、娱乐类节目的欣赏指数与收视率呈反向相关关系, 前者是叫好不叫座, 后者是叫座不叫好。学者们的研究较少涉及电视法制节目这一类型, 但随着电视法制节目的成熟, 其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小类型, 有侧重咨讯提供的, 有侧重娱乐刺激的, 也有侧重关注普通人法律生存空间的。根据经验判断:侧重娱乐刺激的, 则收视率高、欣赏指数低, 这样的收视率没有“绿色”;侧重咨讯提供的, 则欣赏指数高、收视率低, 这样的节目有“绿色”但没有收视率;侧重关注普通人法律生存空间的, 则是收视率与欣赏指数双高, 这样的收视率正是“绿色收视率”。

领导、专家的评价。对电视法制节目品质的评价仅有欣赏指数是不够的, 还应该考虑领导、专家的评价。领导评价能较好地体现电视管理者对节目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专家评价主要从专业角度对节目的艺术性、制作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价。在领导专家评价时, 尽量对主观评价进行客观化设计, 只对领导、专家评价赋予一定比例的权重。领导、专家评价指标的引入, 既有利于确保电视法制节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防止电视法制节目庸俗化, 还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电视法制节目氛围。

五、电视法制节目“绿色收视率”的实现路径

电视法制节目“绿色收视率”的实现, 最为倚重的并不是某些具体的操作方式, 而是节目的整体思路和方向, 侧重的是战略, 而不是战术。从战略的高度来看, 电视法制节目追求“绿色收视率”应考虑电视法制节目的两个基本特性。

电视特性。电视法制节目的首要特性是电视特性。电视是一种媒介, 电视法制节目的研究也要从媒介的角度出发。首先, 电视法制节目的内容应遵循基本的新闻价值标准, 如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等。真实性要求电视法制节目的内容来自社会真实, 并拍摄到真实发生的场景, 减少扮演性的节目内容。时效性要求电视法制节目内容及时反映社会现实, 而不是等法庭判决、尘埃落定之后, 才进行事后说法。可以说, 扮演性太多, 及时性不够是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瓶颈, 也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拐点”的原因之一。其次, 电视法制节目应有恰当的受众定位, 尤其应当具有主流媒体的视野, 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法律引导, 而不是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法制特性。电视法制节目独立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标准是法制特性。这一特性要求电视法制节目内容要有一定的法律含量, 包括传递法制信息和贯穿法治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范喻教授认为, 法制节目应当有一定的法制信息量, 无论讲一个故事多么感人, 无论有多么高的收视率, 看完这个片子之后, 如果没有人把它跟法律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 就等于没有完成一个电视法制节目的功能。同时, 电视法制节目还应当对一些法律的规则、制度、实践和精神做出一定的解释和分析。比如一个庭审栏目, 当然会有法律信息含量, 因为它全部传递的是一个法律的实际过程, 但是中间如果不能进一步体现法律精神、传递法律知识, 节目的社会效益将非常有限。

总之, 电视法制节目追求“绿色收视率”其实是寻求收视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点, 平衡点如果选择不当有可能会在下一阶段给电视法制节目带来致命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胡智锋、尹力等:《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版。

[3].喻国明:《当前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六个关键词》, 《喻国明自选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黄柘:《绿色收视率:满意度与收视率的融合》, 《新闻战线》, 2006 (9) .

节目收视 第5篇

“有营养”

由爱奇艺出品、《中国有嘻哈》原班人马打造的首档街舞竞技类超级网综《热血街舞团》于3月17日晚8点起登陆爱奇艺全网独播,在17日播出的首期节目中,四位热血召集人以街舞大秀的形式登场,然后由台下专业舞者们投票考核,选出胜出的召集人,而开场大秀投票结果在首次曝光的热血城前公布。(凤凰网3月20日)继去年“嘻哈”火爆之后,今年“街舞”又重燃“战火”。优酷的《这就是街舞》赚足了眼球的同时,爱奇艺也不甘示弱,选在上周同一时间段播出《热血街舞团》。看似公平竞争,正面交锋,却折射出许多行业内的乱象。

“你有,我也要有”的跟风现象。从《非诚勿扰》到《我们约会吧》,从《奔跑吧兄弟》到《极限挑战》,从《我是歌手》到《蒙面歌王》,地方卫视为了收视率也是煞费苦心。近年来网络综艺因其传播快、门槛低等特点,也加入到争夺收视的行列中来。你的“爸爸去哪儿了”,我的“妈妈是超人”;你有《侦查大明星》,我就有《明星大侦探》;你召集《喜剧者联盟》,我就召集《跨界喜剧王》„„正是这种跟风,使得综艺节目鱼龙混杂,看得观众审美疲劳、索然无味。

“找噱头、拼明星”的炒作现象。据传《爸爸去哪儿》节目组为请刘德华,多次鼓动不得,让华仔开出了“两亿就走”的天价。而《王牌对王牌》节目组,为了吸引眼球,更是煞费苦心,打出了“张国立邓婕现场办婚礼”的标题。而这种炒作,在节目播出后,让不少观众发出“被骗了”、“标题党”的感慨。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综艺正在一点点失去观众的期待值和信任感。

媒体的创作也好,宣传也罢,不能一味的追求“刺激”、博眼球,就无端夸大、盲目跟风。不顾及受众,只求收视率的做法为人所不齿。观众是希望看到喜欢的明星,希望听到喜欢的歌曲,但更主要的是在“吆喝”之后,你想给社会传递些什么?给观众留下些什么?而观众又收获了什么?这些是值得思考的。因此,笔者认为综艺节目,要好看更要“有营养”。光好看,没“营养”,则是赚吆喝赔买卖;光讲“营养”,不好看,则会失去竞争力。看看《经典咏流传》,创新古诗词的传播形式,让观众欣赏的同时又传承了经典;学学《一站到底》,在攻擂、守擂,过关斩将的进程中,观众既看得过瘾,又学习了知识。既有滋有味,又提升自我。

整治行业病态,根除综艺乱像,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禁令,规范行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平台自觉准照执行,形成良性竞争态势,还观众一片清白。

千篇一律、华而不实不可长久,万紫千红、春华秋实才是王道!

节目收视 第6篇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现行的收视点成本核算的广告购买方式是产生经营怪圈根本原因。

市场竞争给电视媒体经营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冲击,广告客户的广告投放行为越来越理性。他们逐渐放弃了粗放型经营方式,从开始仅凭经验、凭感觉转换到现在依靠精确的市场调查和精密计算进行广告投放。高明的广告客户不再相信电视媒体所标榜的黄金时段,他们要求用数据说话,并把收视率作为衡量广告投放效果的唯一标准。很多国际广告公司在购买电视媒体广告时段时,已经打破了购买广告时间的常规形式,而采用了购买收视率的新方式,即按点成本进行核算。广告总价值=毛评点(GRP)*点成本。其中,毛评点(GRP)又称总收视率,指在若干频道、若干时段的广告播出后获得的收视率总和,点成本指每一收视率的费用(价格)。这种新的媒介购买方式打破了原来意义上黄金段位、非黄金段位的时间界限。

这里姑且不讨论这种广告核算方式是否把广告投放风险全部转移到电视媒体身上,也不去考虑用收视率评估广告效果是否全面、客观,实际上,这完全是电视市场发育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最需要让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收视率的高低变化已经和广告收入息息相关,呈完全的线性正相关,这无疑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实行广告点成本核算的广告会因收视率下降未达到预定的总收视率(GRP),而需要电视台额外增加补播广告时间(我们称补点广告),直到总收视率(GRP)达到预定的数值。这样不仅导致原计划播出的广告没有受到应有的广告效益,也致使事后补播的广告占用了可贵的频道资源,广告收入没有因为增多的广告量而有丝毫增长。此外,由于不断增多的广告还会造成后续节目的顺延、晚点和漂移,从而再次影响到更后的节目和广告的准点播出。对于节目而言,由于常常不能准点播出,渐渐丧失受众对其的忠诚度;对于广告而言,由于经常出现漂移而致使媒体必须向广告客户免费补播广告,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广告客户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一系列的连锁原因找到了,为什么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会只跌不扬?因为广告投放量的增多影响了节目的收视率;为什么广告投放量会越来越大,而广告收入却增长缓慢?应为广告投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免费的补点和补播广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补点、补播广告?因为投放在该时段的广告收视率下跌没有达到预期的总收视率要求并且出现漂移。于是电视媒体已经不知不觉得进入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怪圈,节目收视率越不好,广告就越多;广告越多,节目收视率就会越不好。反之,我们试想如果一个频道节目质量过硬,收视率就高,投放在此段位的广告含金量就高,占用的频道资源就少,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就会越来越好,节目收视率也会随之增高,广告的含金量就会越来越高,电视媒体的节目和广告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笔者认为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以收视率为依据购进节目

既然广告商可以要求电视媒体承诺收视率来转移他们的经营风险,那么电视媒体同样可以提出让节目提供商承诺收视率,通过用收视率的高低计算节目价格经这种风险再度转移出去。节目收视率高,购买费用就高,节目收视率低,购买费用就低,节目出品方的盈亏则完全交给了市场决定。然后电视台在以收视率为定价依据安排广告,这样电视媒体无论收视率高低都会获得一定收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收视率不是判断节目市场表现的唯一指标,因而不是万能的,就自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过目前,中央电视台已经有了类似做法,这意味着他们又率先向市场化运作迈进了一步。

二、切实提高自办栏目质量

外购节目我们可以把风险转移到节目提高方,但自办栏目则完全要靠自己的“硬功夫”,因为它是电视台向市场提供的最主要产品,也是电视传媒之本。因此,提高栏目的收视率也就成为提升广告含金量,减少广告干扰度,防止媒体陷入恶性循环的最根本途径。而影响栏目收视率的因素很多,可以简单归纳为内因、外因两方面。一、内因,这类因素是与栏目与生俱来的,如栏目的创意、题材、音画效果等等;二、外因,主要是环境设定因素,如节目播出频道、时段等等。可以说内生变量主要决定了栏目质的特征,外生变量则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栏目投放后的实际市场表现。在这里我们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最积极、最有效的做法。面对电视栏目的不断创新,笔者认为,栏目改版必须慎重,应保证电视栏目收视率的稳定,这也是防止广告补点的有效措施。节目的改版,播出时间的调整都有可能造成收视率的波动,当这种波动是一种负向波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以致造成广告补点、补播时就会使电视台陷入被动境地。现阶段电视栏目的改版倡导的是理性改版,即完全抛弃为改版而改版的惯性思维和消极态度,既要有激情和热情又要理性客观。总之,从栏目的创意到栏目组的形成、节目制作以及节目播出的各个环节,都应以提高栏目质量,保证收视率为核心目的。当然,收视率并不能完全客观理性地反映栏目的质量,所以才会有了满意度、期待度、忠诚度等一系列指标的出现,但是这些指标要在市场上真正流通,得到广泛接受,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三、科学定量优化广告时段

前面所述已经说明广告收入与广告量并不是呈完全的正相关关系,甚至当广告投放量过大时反而通过影响收视率而间接影响到广告收入。尽管广电总局颁布的61号令对电视媒体广告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但电视媒体所要做的工作是从广告经营的角度对广告段的市场进行量化分析,根据不同频道和节目特色找到不同广告时长的最优值。即在这一时长点上可以实现广告收入的最大化,少于这个时长广告量会不足,多于这个时长,会因为收视率降低而造成对广告收入的负面影响。在节目收视率一定的情况下,广告时长的优化控制是防止电视媒体陷入恶性循环的有力武器。

探讨提高收视率的节目编排策略 第7篇

中国媒体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别是电视, 是诸种媒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影响力的一项硬性指标它可以从根本上影响各电视节目的编排和广告时段的买卖。媒体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是连接广告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收视率就是这座桥梁的指标, 实收率高也就是修建这座桥梁的需求更大, 广告商的回报越大, 更愿意对其投资。所以收视率是评价一个电视节目好坏的重要指标, 也是该节目能否盈利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收视率是某个时段收看某个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群的比重, 以百分比表示。也就是说收视率高的节目不一定收看该节目的人数多, 不能直接反映观众是否满意, 是否喜欢该节目。所以在认识收视率的同时也得正确地看待收视率。

2. 收视率与节目编排的关系

节目的编排对收视率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绝对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关系。应该根据观众的需求, 合理、系统地编排节目。举个简单的例子, 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地电视观看时间是不同的, 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合理地编排节目, 也就是说尽可能地多吸引目标群众, 从而提高收视率。收视率提高后, 反过来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目的编排, 也就是说收视率和节目编排是互相影响的。

影响收视率的因素可以从节目自身的质量和节目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节目自身的质量提高收视率, 可以适当加大节目的投入, 实现最优化方案。另外对节目进行严格要求、制作、审批, 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二、重点关注节目的播放环境, 对于不同的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用相应的方法解决或利用节目播放环境对收视率的影响, 达到最终的目的:提高收视率。影响收视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 所以对电视节目的喜好也会不一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合理地编排不同的节目。

(2) 时段因素:在不同的时段观众人数是不同的。比如在晚上黄金时段肯定会比午夜剧场的观众多好几倍。针对时段因素可以将一些重要的节目放在观众收看人数多的时段。

(3) 特殊因素:特殊因素一般指的是一些重大的事件, 比如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艳照门事件等。或者重要的日子, 比如春晚、中秋、国庆等一些重要的节日。针对特殊因素可以制作相应的专题节目以提高收视率。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比如竞争因素、播放的轮次因素、频道因素、季节因素等在此就不再一一做具体分析。

3. 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编排的一般策略

如何提高节目收视率?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分别是纵向节目编排和横向节目编排。

纵向节目编排主要是指对节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及对自身栏目的节目进行合理的编排, 以提高该节目在同类节目中的竞争力。针对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目标人群编排不同的节目以提高该节目的收视率。横向的节目编排主要是认真分析上文所提到的那几点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因素, 认真分析总结, 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案达到提升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从而进一步提升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并实现最大的盈利。

纵向节目编排的具体策略有“导入策略”、“带状策略”、“吊床策略”、“板块编排策略”等。

“导入策略”是最为普遍运用的节目编排策略。导入策略是考虑到正在播出的节目或前一节目必定会对下一节目的收视率产生很大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前一节目如果有较高的收视率, 那么下一个节目就会得益, 相反, 如果前一节目收视率较低那么后一节目的收视率就会受到影响。

“板块编排策略”是指在同一时段编排多个同类型的节目连续播出。这是因为如果观众喜欢这一类型的节目, 他在收看该节目之后很可能继续收看同类型的节目。

横向节目编排的具体策略有“重拳出击策略”、“阻挠策略”、“桥梁策略”等。

运用“重拳出击策略”时要对竞争对手的电视节目编排有充分的了解。

结语: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节目编排者需要认真、深入地去研究,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编排电视节目, 是最终实现电视节目价值的基本标准, 也是实现电视节目最终价值的重要途径。

摘要:欲探讨提高收视率的节目编排策略, 我们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收视率。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某个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群的比重, 以百分比表示。如何探讨收视率和节目编排策略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收视率,节目编排,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燕南.收视率调研的中国景观:技术、市场与意识形态——对电视从业者四次调查结果的纵向梳理与思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 (03)

节目收视 第8篇

一、文艺节目的重要性

(一) 文艺节目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文艺, 它是人民奋勇直前的号角, 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它不仅能够鼓舞人的上进心, 激发人的斗志, 还有使人奋发向上的力量。文艺具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文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上的享受, 能够陶冶人的高雅情操。

从电视文艺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 也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走进了其家庭中, 其具有的影响力, 已然成为了人们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并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这些作用, 只维持了一段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将文艺所带给人们的重要作用重新找回, 使其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古至今, 已经流传下来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 这些都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紧紧相连, 息息相关。在革命战争时间, 就是一曲曲革命战曲, 将广大劳动人民紧紧捆在了一起, 并赋予了无穷的力量。一路走一路唱的现象, 至今还浮现在脑海中。当前的电视文艺节目, 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紧密相连, 更能充分的展现出我国人民群众那丰满而又细腻的艺术情趣。

(二) 文艺节目是民族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的精神产品

文艺节目它需要与百姓息息相关, 做到三个贴近的原则, 才能体现出民族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面对着有各种各样需求的广大群众, 我们应当首先对其需求进行考虑, 而在这方面, 我们往往认识到的不够彻底。其主要体现在:

1. 总是把标准定的太高, 沉淀在自我卖弄的阶段, 使观众摸不着头脑。

2. 将电视文艺节目搞的太像MTV, 过于追求艺术化, 使观众看不到我们的用心。

想要使电视文艺更加接近于百姓, 就需要电视文艺工作人员的血液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液中去。这样才能让其血脉相通, 紧紧相连。不能只体现出自己对文艺的迷恋与霸气, 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收视率, 还会使其迅速下降。我们应当在电视文艺与群众之间, 找出其共同点, 将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文艺节目来使群众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乐趣, 体验到文艺所带来的快乐, 进而满足群众在生活、工作以及精神、文化中的需求。

(三) 文艺节目它是时代的颂歌

所谓的时代, 是指在历史上, 以文化、经济、政治等划分出来的某个时期。而当前是一个电视文艺的时代, 其中的时代所指的是时尚。虽然只差一个字, 意义却大不相同。文艺它不仅是时代的颂歌, 更是能够最感性、直接的对时代心声的表达方式。它所谓的时代性, 包含着理想与信念。电视文艺需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用心判断、表达、观察。文艺能够通过其本身, 对时代进行抒情、叙事, 对美好事物进行描绘。

二、如何提高文艺节目的收视率

(一) 将节目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摆正心态

经过对成功节目进行分析表明, 提高其节目的收视率, 需要对节目进行准确的定位, 从节目的个性方面进行着手, 用心去琢磨观众的喜好, 摆正好心态, 这是提升收视率的唯一途径。

(二) 提高节目的质量

如何能够提高一个节目的质量, 在于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节目。以频道的特色来抓住观众的心, 这样就能够提高收视率。

1. 关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从而达到满足观众欲望、心愿的目的, 牢牢的抓住观众的心。

2. 尽可能的缩短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这样就能让观众意识到, 自己也亲临其境。

3. 从内容的独特性上, 将其细节进行扩大, 内容进行丰富, 方式进行多元化。

(三) 确定主题, 并进行精心的策划

根据人们的喜好, 进行调研, 并确定出适合电视文艺节目的主题, 进行精心的策划。如果节目的形式太过于单一, 观众会不喜欢, 因此收视率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去选择主题, 并对其进行精细的研究, 这样做出来的节目, 会更容易提升收视率。

(四) 以独特赢取观众的关注

在做文艺节目时, 不能人云亦云, 更不能做某个电视台节目的克隆品。在节目中应当将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电视台当地的特色结合起来, 做出自己的独特性。

1. 突出当地的特色。

2. 突出本地的独特性。

3. 从实际出发, 做别人不敢做的, 想别人不敢想的。

将别的电视台没有做的部分, 推出来作为节目的版块。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示出文艺节目的独特性, 宣传起来也会较为生动。

参考文献

[1]魏长青发挥地方电视台的健康服务功能2011年05期

[2]赵惠峰县级电视台如何改进会议报道2010年11期

[3]龚昌明电视台的改版特色及未来发展方向2011年26期

节目收视 第9篇

自2010年1月4日23:00开播以来, 《幸福魔方》节目收视率节节攀高。根据央视———索福瑞26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 上海地区高达3.91, 全国高达0.74。下面从选题、主题、节目构思几个方面就该节目进行深入分析, 从中洞悉其高收视率的成功因素。

一、节目选题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观众。

《幸福魔方》每期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 通过相关当事人的陈述, 心理专家的剖析指点, 节目主持人的引导, 使处在困惑或事件旋涡中的当事人走出误区, 走出痛苦, 走向幸福。

如果连续收看的话, 您会发现, 《幸福魔方》的选题包罗万象, 如同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我只在乎你》反映的是老年人的婚恋问题, 《我的男友1米6》反映的是年轻人及其父母不同的择偶观念, 《赶不走的前妻》反映的是离婚家庭的关系处理问题, 《别动我的车》则反映的是两家关系不错的朋友因为“拼车”而引发的种种不快。它的系列选题所呈现的现实就是大家目前生活的社会, 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事件的当事人或许和我们周围邻居和朋友酷似。

正因为节目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为观众朋友所熟悉, 而且反映的主题多是观众的聚焦点和困惑点, 所以能够吸引观众、赢得观众, 并在观众中引起共鸣。从新闻媒体自身来说, 这也是符合新闻“三贴近”原则的。

二、节目蕴涵哲理, 教育引导功能凸显。

《幸福魔方》开播以来, 基本上都很契合节目的主题, 每期都圆满收场, 获得了幸福的结局。然而, 该节目的制作目的并不仅局限于此, 在为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和心理专家的分析, 向观众展示每个当事人的困惑或困难得到解决的前后过程, 从中揭示各种深刻的哲理, 让观众思索, 并且引领大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幸福魔方》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多体现在主持人和应邀参加节目的心理分析专家的言语当中。我们随手摘录主持人陈蓉的部分经典话语, 从中可以发现这一突出特点。“夫妻是人潮当中最有缘分的两个人, 所以不要轻易地牵手, 也不要轻易地说放手……其实结婚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最爱的人, 而结婚后应该爱上自己所选的人”“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 父母就给了我们生命, 无尽的爱, 也许父母给不了我们奢华的生活, 但是父母给了我们最最宝贵的东西, 它叫生命”“人的情感很奇怪, 有爱也有恨。一个伟大的人, 应该有两颗心, 一颗心在流血, 一颗心在宽容, 原谅亲人;原谅我们所爱的人很难很难, 但也许我们应该学会, 在自己流血的时候, 和对方说一句原谅”……

细心地品味每一句话, 我们会发现它们是生活的凝练, 折射着智慧和理智的光芒, 对于处在同一社会环境的人们来说, 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就这一特点来说, 《幸福魔方》的社会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这也是众多观众喜欢它的原因, 因为自己从中受益匪浅。

三、栏目构思设计独具匠心, 令人耳目一新。

从现场设置来说, 大多心理访谈类节目往往是主持人坐在中间, 当事人坐在两边, 调解人在一侧。而《幸福魔方》的设置则突破了常规模式, 采用的是“玻璃屋”的设计, 即主持人和“当局者”一同坐在其中, 这位“当局者”可能是一位因为被误会、被误解的事件当事人。对于“当局者”来说, 玻璃房子如同一个私密的空间, 主持人如同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在这个安全的港湾里, 迷茫痛苦的“当局者”可以安定地向主持人倾诉, 平静地听从心理专家的分析, 从“一点”伤心的往事开始, 进而逐渐还原事情的真相, 最终消除误会和不解, 得以释怀。

《幸福魔方》和其他心理访谈类节目不同的另一点就是“九宫格”网友的介入。这一环节的设计并非多此一举, 网友其实代表的是事件的旁观者。有句俗话是“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当事件当事人茫然无助的时候, 旁观者即九宫格网友的朋友通过阐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及感受, 常常能够给他们提供最直接的辅助性的判断。从而让当事人可以梳理自己的情绪和思路, 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做法, 进而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

在《幸福魔方》的节目现场, 还设有一扇门, 那就是“幸福回归门”。当每期的事件当事人之间的误会消除或是事情得到较圆满的解决之后, 幸福之门就会打开。这一环节的设计, 既是设计者构思的独到之处, 同时也吻合了《幸福魔方》的主题, 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重温已经播放过的《幸福魔方》节目, 几乎每一期都能够给受到伤害的双方提出正确的、人道的和温馨的解决办法, 给矛盾双方带来全新的心灵解脱以及关系的再建, 使他们重新获得幸福。

节目收视 第10篇

1 什么是电视节目收视率

电视节目收视率是指某一电视节目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播出后,该节目的收看人数与这一时段的全部电视观众人数的比值。收视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而为了方便研究节目的传播效果,一般将观众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观众所占数量最多,他们对电视节目只做出基本评价但其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另一种是解释者,他们在充当一般观众的同时还会有意识地发表电视节目的相关评论进而影响一般观众对于观看节目的选择、评价,进而间接地影响收视率。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中,每个节目的观看几率越来越低。如何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青睐才是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2 收视率高低的意义与作用

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以收视率来统计各节目以来,收视率逐渐开始被人们所熟知。而且由于电视媒体具有商业属性,使收视率备受瞩目,越来越受重视。收视率作为广告主和电视台的交易筹码,电视台方面利用收视率指标的高低来决定广告投放时段价位高低的衡量标准,对于收视率高的节目更容易吸引广告主的长期和高价广告投入,使电视台利用高的收视率获得交易优势。但就广告商而言,他们在关注收视率的同时还会关注观看人群,所以高收视率的节目并非都能有较高的广告收入。但高的收视率却一直都是广告主和电视台共同追求的目标。

3 当前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收视率现状与问题

3.1 时效性偏低

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新闻类节目而言,所报道信息的时效性是节目最应注重的方面,一旦新闻节目中所报道的新闻失去了时效性,那么报道的新闻内容便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也不能将其称之为新闻,因此时效性的作用可谓是至关重要。但在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采编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新闻特性的洞察力,对当下的新闻热点敏感度低,无法充分掌握时下的发展潮流,新闻取材存在偏差,报道的信息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观众的真正需求。新闻节目除在时效性偏低外,内容空洞、乏味也造成了收视率的不断降低。

3.2 新闻节目品质较低

地方新闻节目的品质较低,新闻内容大多只是围绕县级政府近期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内容进行深入报道,无法贴近民生,与群众的生活相脱离,无法吸引群众的关注。符合群众需求的新闻内容应从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当地的重要风土人情中获取,才能使新闻内容融入人民群体中。而现在的新闻节目中该类信息十分缺乏,不能充分反映当地的人民生活和地方特色。

3.3 传播效果较差

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报道的新闻内容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要求相背离,无法切实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就新闻内容进行分析,新闻的大部分内容只是针对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内容和相关会议思想、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于地方人民的生活缺乏关注,在将新闻内容进行电视传播时,效果极不理想,新闻传播力度逐渐下降。

3.4 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较低

地方电视台受诸多限制条件如资金、招聘要求、业务能力考核等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相关地方电视台整个新闻工作团队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业务能力十分欠缺。新闻主持人实践锻炼经验欠缺,用语不规范、缺乏个性化,长期以来无法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新闻采编人员,缺乏专业洞察力,无法捕捉时下的新闻热点信息,采集的新闻内容取材存在偏差、不具备新闻特征。相关新闻制作人员在后期制作时使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无法充分凸显,这些原因也是造成收视率无法提高的关键。

4 如何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路径选择

4.1 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首先要做到提高新闻内容的地位,更新选择新闻的角度,使新闻从内容和视角上实现新的突破;其次新闻内容的相互组合要重新进行规划,在形式进行创新;最后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信息,从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满足群众的实际要求。地方新闻节目要注重当地的文化特色,走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根据地方特色和人民需求,从多角度出发使新闻内容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4.2 站在群众中间做新闻

群众作为收视率提高的直接决定者,如何提高群众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是新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要使新闻对群众有吸引力,就应高度重视民生类新闻的报道,多采集一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拉近新闻节目与群众间的距离,并在新闻中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符合当地特色,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周边事中逐渐对新闻节目产生兴趣,进而提高收视率。

4.3 让新闻形式更为社会性、服务性与可视性

新闻节目在进行人物专访时,无论是名人和普通人,都应尽可能的展现出人物真实性的特点,尤其是名人的相关专访,在凸显名人的闪光点的同时也应通过其日常的生活状态、情感流露等方面展现其普通人的一面,这样不仅更容易从情感上打动观众也更容易使观众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对名人或其他人的生活有更深入、深刻的了解,还能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在实现观看效果同时为社会大众建立了良好的道德标准。此外,新闻叙事手法也要尽可能的完整流畅,用细节凸显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小见大,循序渐进,让广大观众易于接受。

4.4 精心创办特色电视新闻栏目

就各个节目的收视率统计图来看,不难发现特色节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视率。据调查显示,人们在日常电视节目的观看记录中并不严谨,存在漏记、错记的现象,特色节目比较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静心创办特色电视新闻栏目,既要保证节目内容耐看延伸性强、形式多样,还要提高节目播出率、固定播出时间。用特色栏目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例如笔者所在的节目专栏,每晚固定的播出时间为晚上18:30—20:00,时长90分钟,每一段节目都有一个看点(精彩,感人,稀奇,热点,调查类,专题类)每周一零度调查,每周三记得你,每周四司法档案,每周六去伪寻真(这档节目是跟科协合作的,主要教老百姓如何辨别真假),每周日十分警示之刑警出击。既有栏目特色又与群众联系紧密,深受观众喜爱。

4.5 切实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新闻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新闻节目相关业务水平,同时加大省级新闻人才的引进,切实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团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还应注重节目创新和项目资金投入,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5 结束语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快速提升并非朝夕间就能解决,以上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解决途径,笔者主要参考自己所在民生类新闻栏目——《百姓关注》,该节目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应落实到具体的新闻工作中,并针对当地新闻节目的特色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以满足群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彬彬,侯和鹏.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71-172.

[2]左瀚颖.收视率在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中的应用[J].中国编剧,2007(3):47-50.

[3]王晓东,叶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收视市场现状研究[J].传媒观察,2012(10):19-21.

节目收视 第11篇

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理需求。生理需要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需求。这个需求使观众更关心衣、食、住、行等相关的信息。同样, 安全需求使观众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活稳定、远离战争、远离灾难等方面信息的高度关注。在这个过程中, 观众的得益心理十分明显。因为个体要融入社会来生活、学习、工作, 就必须通过过滤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 以便掌握社会的基本构成、规则、机制、变动、愿景等, 形成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从而获得相关的收益。而作为目前的第一媒体, 电视是获取有效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 除了固定的新闻节目外, 电视综艺节目占据了更多电视节目时间, 这些电视综艺节目他们的新闻功能完全被淡化, 娱乐功能凸显, 所传播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信息。观众观看这类节目时, 对生理、安全的需求已经不显得那么紧迫了。更多的是想通过娱乐自己, 寻求内心的归属感。而这种内心的归属感表现方式各式各样, 一般总结为六种心理。

一是求知心理。越是神秘莫测, 人们就越想知道来龙去脉。人类正是有这种求知的欲望, 才爬上了大自然的塔尖;二是好奇心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但出发好奇心的触点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有的对技能好奇、有的对理念好奇、有的对生活好奇;三是偷窥心理。人都具有两面性。正常的人都会致力于自以为把最阳光、最美好、最成功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而且不遗余力隐藏自己认为灰暗、失败、龌龊的一面。同时, 每个人中都有窥视他人秘密的潜意识;四是对比心理。观众在判断事物时, 对比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办法。如节目之间的对比、自身与参与者对比等;五是游戏心理。基于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而开发的充斥到每个细节中的游戏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愉悦体验、缓解压力的基本手段之一;六是逆反心理。出于过度自尊, 而对控制方采取反对和敌视的态度和言行, 这种心态就是所说的逆反。如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 用另类的言行表现自己“高明”、“非凡”。

归属感, 指个体对被周边环境接纳和融入程度的感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 归属感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 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 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拥有归属感的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 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 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 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 也对自己更满意。近年来, 中西方心理学家在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后, 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 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学习缺乏动力, 工作缺乏激情, 社交缺乏自信, 生活缺乏乐趣。

而中国先哲的思想中对归属感的讨论简单地结束于人归属天地道德。以其作为评判标准, 现代的理论用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他们认为获取内心愉悦和外物接纳的唯一渠道就是按照天道地德去勤奋实践。特别是在精神享受上, 推崇“心中乐地”。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不受外物和环境影响, 因为人的欲求都在自心。因此, 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 圣贤、青天、隐士、圣僧、仙道因为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成为世人的偶像。这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团结、向上价值取向。而另一面的功利主义也让人们面对失败挫折无法释怀, 而厌世偷生。

经过鸦片战争的战火洗礼, 经过五四运动的口诛笔伐, 西方思想名正言顺进入神州大地,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的主导地位动摇了。特别是近30年来, 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 市场经济的不断巩固, 中国经济基础的改变, 加之西方价值观几十年不间断地输入, 固有的价值体系彻底崩溃。冲破牢笼禁锢的人们对归属感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实现自我、获得承认、获得肯定的理念已经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甚至是国家崛起的潜意识中。当这种心理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完全得到满足时, 人们自然就会转向虚拟世界去寻求。

当今,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观念激烈冲突,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 个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个人成功成为基本价值, 努力表现, 获得认可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为了达到目的, 手段上的道德色彩退化。在同一平台才能提倡的刚性竞争已经不再是人们普遍的选择。矛盾、冲突及其化解过程的戏剧化, 娱乐化给人以更多的精神刺激。在观看电视节目时, 观众总是要收看自己看不到、听不到、做不到、想不到、感觉不到、体验不到的东西。通过节目潜移默化的引导, 令自己拥有莫名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特别是身处社会中下层和较比常人存在缺陷的普通观众, 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照亮一盏心灯下一篇:大学毕业生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