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2024-07-26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精选6篇)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1篇

关键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财富分配,社会保障制度

原标题:“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很值得期待

收录日期:2012年3月7日

2011年12月14日,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在此“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说法, 被认为是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工作的重要举措。换言之, 在经历了为期两年的消费刺激政策之后, 决策者已经清醒地看到,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达到拉动内需的目的, 长期而言, 提高国民收入、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 是继续扩大内需的关键要素之一。

回顾历史并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一般认为, 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比重越大, 这个国家和社会就越稳定。从社会学角度看, “中等收入阶层”并不单单作为财富象征, 其存在实际上已经意味着这样一个群体在一国社会中起着政治“稳定器”和“缓冲带”的作用。在北欧等发达国家, 这种功能性表现得极为明显。在发展中国家, “中等收入阶层”不仅可以积极缓冲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 而且具有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功能。按世界银行所确定的大致标准, 我国国家统计局把我国年收入大约在6万~50万元之间的家庭列入中等收入家庭范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共同发布《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 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 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数值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因为计入统计的、人们通常所称的“白领”在生活中其实压力偏大、税负偏高、负债过量,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者。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其一, 根据一些富裕国家的社会结构分布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生产消费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分析, 有三种情况:处于顶尖层的财富大亨会偏好主要消费比较高档的进口商品;而处于社会较底层的、大量的低收入群体, 其消费对象只能是满足其基本生活甚至最低生活所必要的消费品, 这些消费品往往是比较低端的廉价产品;而处于两级中间的这个群体人数最多, 消费的数额也最大。他们消费偏好则是自己国家出产的比较新型、时尚、高档的产品。所以说, 一个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 就是耐用消费品的市场, 就是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市场, 对一国的消费结构的升级乃至于整体产业结构的提升, 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这么说, 他们的数量稳定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我国现实情况看, 我国以往较强调和关注财富的增长而较忽视财富的分配, 客观上形成了近年来在财富分配中民穷国富的状态, 也使得我国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在消费领域表现为内需无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表明政府下了决心要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改变财富分配失衡, 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 这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的起点。

其二,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当前, 国内贫富分化严重, 全国贫困人口达到1.28亿人, 占了全国总人口的近110, 社会各种矛盾突出, 暗流涌动。如果能从不断增加、壮大中等收入者人数这方面着手, 通过税收杠杆的使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等来限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比如, 减轻贫困群体的负担等, 那么因贫富差距引发的各种矛盾可以得到适当缓冲和解决, 而且会促进社会和谐。说到底, 中等收入阶层的存在是社会中保持稳定的最厚重根基。也正因为如此, 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中等收入者比重高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国际上公认是比较合理的。

其三, 当前, 国际经济政治情势变化多端, 难以捉摸, 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有着极其不确定性。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在此大背景下, 我国经济的未来前景应该如何?这一次中央政府紧紧抓住扩大内需, 并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果断地确定为完善社会保障以及改善民生, 从收入分配入手, 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政府在“提低”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都有了很大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也在连续上涨。现在, 应该是到了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的时候了。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一项艰辛的系统性工程, 必须务实地从几方面侧重:

第一,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前提在于稳定经济, 把蛋糕做大。应该说, 中央政府现在已经意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有实质性的、真正的转变, 其发展导向必须由增加经济总量向增加国民收入做转变, 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并不失公平的科学发展道路。关键就在于要有决心并确立、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发展目标, 释放整整13亿人的消费需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富裕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分配、消费问题没有解决好, 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不可能解决好的, 相反积累到一定时期可能还会因消费能力不足而使发展的动力衰减, 反过来扯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政府要通过政策、通过发挥民间经济的作用来抑制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房价、高物价、职业发展不畅、股市乱象等具体问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显然, 蛋糕做大了, 老百姓收入的提高才能有切实保障, 普通劳动者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步伐才能加快, 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才会实际增加。

第二, 分好蛋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调查表明, 当前的初次分配中, 存在“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以及“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比重低”的“三低”现象, 而在再分配环节中对居民收入的“逆调节”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社会资源和财富向政府和少数人聚集, 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工资收入相对偏低, 收入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水平, 既无钱消费, 也不敢消费, 更无法启动市场。据报道, 201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 759元, 平均每月不足2, 000元, 这样的收入水平, 说明普通劳动者根本还远离中等收入。因此, 要尽快在分配领域改革方面大做文章。如对于广大农村地区, 应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企业类型复杂, 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 其收入改革必须在初次分配领域有重大改变, 如企业劳资关系和利润分红体系、工资形成机制等的改革;而民营企业收入水平则根据市场机制调节而定, 关键是在企业倒闭之后对于员工应得的工资应该有更多的保障。

第三, 想办法使相当一部分潜在的中等收入者释放出来。之所以说他们处于隐性状态, 主要是从其实际工资收入较高、确实具有一定消费能力但却没有消费意愿的角度讲。其实提高中等收入者人数的内涵, 应理解为这么一个群体, 其消费行为能承担起我国经济结构改变过程扩大内需的主力军的重担。但眼下这个群体中的相当部分宁可隐身起来也不去消费, 这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们对将来有较强的顾虑和不安, 包括对房价涨幅、房贷;对医疗、教育、养老、生活安全等。事实上在当今外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币值不稳、物价高企、失业率较高、政策短期的大环境下, 即使一些自我保障能力较高的高收入者都可能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 何况是自我保障能力更弱的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当然, 问题的直接根源还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完善。而能够为公众提供对未来的、较稳定心理预期的只有制度。从社会保障制度角度讲,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让完善的社会保障为每个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让民众想消费也敢于消费, 让中等收入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者, 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低收入群体始终保持向上流动的希望, 是广大民众所热切期待的。

参考文献

[1]王红茹, 陈雅琪.以房养老, 可行吗.中国经济周刊, 2011.42.

[2]“橄榄型”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中国经济导报, 2010.9.13.

[3]吴敬琏.国内中等收入阶层公民意识不够.中国企业家网, 2011.11.4.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2篇

一、我县财

政、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情况

笔者搜集了2001-2007年全县财政、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统计资料如下:

表一: 2001-2007年文秘杂烩网县财政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对照表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绝对数

增幅

gdp

亿元

41.2

12.9

46.84

14.8

55.32

16.1

67.36

16.3

80.44

16.8

93.96

14.5

110.86

15.0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29

8.8

1.62

15.7

1.96

20.8

2.19

12.2

2.55

16.3

3.2

25.5

4.07

27.2

税收总收入

万元

11525

7.87

14404

24.9

16005

11.1

19761

23.5

21980

11.23

26682

21.4

34588

30.0

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

3.1

3.5

3.5

3.3

3.2

3.4

3.68

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

2.79

3.08

2.89

2.93

2.73

2.84

3.13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89.34

88.91

81.65

90.23

86.19

83.38

84.90

注:税收总收入等于地方税收收入与上缴中央的国税收入之和

上述数据显示,我县的财政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呈平稳均衡的变化态势。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高于gdp的增长,而税收的增长出现曲线型回落现象,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3%以上,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为文秘杂烩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财力支撑。

表二:2006-2007年南昌市各县区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对照表

县区

2006

2007

财政总收入(亿元)

gdp(亿元)

比重

财政总收入(亿元)

gdp(亿元)

比重

东湖区

8.76

169.9

5.16

10.72

200.0

5.36

西湖区

10.2

173.2

5.89

12.44

203.47

6.11

青云谱区

5.22

100.8

5.18

7.06

110.56

6.39

湾里区

2.01

15.1

13.31

2.58

18.03

14.3

青山湖区

11.35

165.5

6.87

13.56

187.5

7.23

南昌县

10.2

153.1

6.66

13.64

184.3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3篇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在收入分配差距激励效率的观念和体制被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现状

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分配比例关系。一个国家主体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会对该国的投资消费比例、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稳定的社会,收入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富人和穷人都比较少,而中等收入者最多,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这样的社会是一个财富分配较为合理、政权稳定,执政基础牢固的社会。

而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是橄榄型,而是金字塔型,富人人口最少,中产阶级人口较少,而穷人人口最多。

2012年我国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而中等收入者也偏少,金字塔最顶层的富人比例更少。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当中等收入者群体弱小无力并且组织很差时,国家就会分裂为穷人和富人,由于二者是天然的敌人,在政治上往往互相排斥,很难妥协,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是“橄榄型”,也就是说,富豪与穷人、权贵与弱者都是少数,而作为既有秩序之基础的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占据主流,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稳定、理性、建设、务实,有利于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现在,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中有48.5%的家庭财产在15万至 30万之间,如果考虑到我国农村除极少数农民收入较高外,大多数收入偏低的现实,可以推测出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者人数大约为2亿,占全国人口的18%左右。所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

(一)城乡二元结构

这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之比,1978年是2.6倍,到了2012年是3.3倍,这说明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以人均GDP衡量,上海最高,贵州最低,1978年相差14倍,2008年仍然相差8倍。地區差距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三)行业收入差距

据人社部统计,当前中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而在发达国家,日本、英国、法国的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则在2.3-3倍之间。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

(四)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缓慢

国家的中等收入者包括银行职员、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公司白领,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从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构成来看,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比较少。中小企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根源在于税费负担重、融资困难。按照国家工商局的数据推算,我们大概每一千人口企业的数量是12个,而像韩国、台湾等地可以达到每一千人口50个企业,我们和他们的差距非常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力是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正是在这方面比较缺乏。如果我们达到一千人口有五十个企业的话,假设一个企业有两个人投资经营,一千人口里面就有一百个中等收入者,达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再加上其他职业的中等收入者,就能够形成一个橄榄型的分配结构。

三、怎样才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一)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农村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实现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扩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行职业结构的调整,使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为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从而让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阶层。

(三)完善社会保障

当前,在城市,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使工薪阶层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应加强房价调控,深化教育、医药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使人们从“住房难”“看病贵”等困境中解脱出来。

总之,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上的消费主体,社会的稳定器和推动力,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1).

[2]刘吉.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当务之急[J].每日经济新闻,2005.04.29.

[3]纪玉山等.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扩大及“橄榄型”财富结构的达致[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4]李亚.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3).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4篇

1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现状

收入格局其定义是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所形成的比例关系。而一个国家其收入是否合理,会对其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健康的社会收入结构其形状应该为“橄榄型”。何谓 “橄榄型”社会结构?从形状上看,“橄榄型”是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两者少, 中间多的格局,并且中间部分占到该国总人口的60%。这样形成的社会结构才算比较合理和稳定。 “橄榄型”格局是一种现代的、相对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一种状态。而且是一个底座非常庞大的金字塔,与“橄榄型”收入分布还有不小的距离。何谓“金字塔”型?其典型的结构就是富人和中产阶级少,而穷人比较多。我国在2009年的收入比例正好呈现金字塔的类型。

2我国 “橄榄型”收入结构的障碍分析

目前,我国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及城乡收入差距还很大,所有这些因素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的障碍。

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

之比还在继续扩大,城乡间的差距仍旧是存在的。其中1978年是2.6倍,到了2008年则是3.3倍,城乡间的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但是近一两年有放慢的迹象。

第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人均GDP衡量,地区之间的人均GDP是不相同的,造成这种差距的既有一些客观原因,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原有经济基础以及市场潜力等;同时又有相关的主观因素,如政治选择、经济体制以及发展战略等。其中1978年上海与贵州地区的人均GDP相差14倍,2008年则仍然相差8倍。

第三、行业收入差距的存在。统计资料显示,相较于1990年,2000年房地产业、技术服务行业以及金融保险业收入增幅最高,分别达到470%、466.8%、和542%,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仅为206.8% 和236.4%,是增幅最低的。而其他行业增幅在250%—400%之间。此外,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比在1990年为1.80 :1,2000年上升为2.36 :1。而1990年的采掘业、地质勘探水利业以及水电煤生产供应业是最高的三个行业,到2000年则变为金融保险业、技术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餐饮服务业则变为最低的三个行业。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十年间行业收入差距变化巨大,造成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垄断经济造成了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如铁路、电力、金融、保险、民航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明显比其他行业要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性经营行业抓住机遇,业务量突飞猛进,利润大幅度上升,从而使得职工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一些基础性行业和一些充分竞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财政的补助,当这些行业遭遇利润下降或是补贴减少时,便会无法独自承受,只好减少从业人员收入或是进行裁员。二是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较为明显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传统行业以及竞争较充分行业的收入在相对地下降。而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脑力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第四、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缓慢。通常情况下,政府公务员、银行职员、公司白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量的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是国家的中等收入者。 如果有五十个企业都可达到一千人口, 而一个企业投资经营者为两个人,那么在一千人口里面便会有十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个人为中等收入,与其他职业的中等收入者相加,便可形成一个橄榄型的分配结构。像台湾、韩国等地可以达到每一千人口50个企业,按照国家工商局的数据推算,我们大概每一千人口企业数量是12个,由此可见我们和他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力,在这一方面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尚且比较缺乏。

3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至高无上之美德。”古往今来,人类对于公平分配的追求从未停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就是要构建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理想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从金字塔型到橄榄型转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只有收入分配结构的“和谐”,才会真正有社会的和谐。

3.1缩小整体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体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群体差距。 2012年,城乡差距中最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城乡差距巨大;地区差距主要是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群体差距在城乡间体现比较突出。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区域应在中西部农村,重点人群应在中低收入群体。

第一,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张的扶持力度,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价款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让更多的收入较低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户口,分享现代化城市的较高收入水平及生活福利。

第三,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力度, 构建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 加强存量房产交易税征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第四,建立与经济发展成果和价格变化情况相挂钩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农村扶贫标准调节机制,让低收入群体切实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3.2调整经济结构

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我们现在的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地位比较低,主要是投资、工业化占据主导地位,这非常不利于增加社会上的中等收入者。为此我们要深刻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这要求社会生产力能够与市场的变化相符合,努力满足市场各方面需求,按照市场中的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

第二,充分做好国家的宏观调控工作。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是由市场调节的弱点决定的。国家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方面,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法律和行政方面给予支持,以便逐步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依靠科技手段。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科教兴国战略。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是核心,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科学技术,通过高新技术不断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这既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3整合社会结构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形成也和社会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当前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使当今大学生并不容易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7],这些高素质人才并不容易成为社会上未来的中等收入群体。因此,建设“橄榄型社会”,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增加。

第一,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政府要采取形影的措施,加强保障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让社会上更多的成员都能够得到保障,健全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进一步促进社会流动的通畅。 和谐社会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优势阶层间要加强流动性,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协调好阶层间的利益关系,使各阶层和睦相处。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5篇

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看,除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自然的两级分化之外,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为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分配不公,尤其是非法收入、灰色收入扭曲了分配的基本秩序;二是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三是劳动报酬在居民收入中比重逐年下降。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

这样,一方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太低,事实上意味着不少人并没有公平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因而使得在国民财富的大蛋糕中,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近年来下降至接近50%,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内需的不振和经济结构的失衡。

能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能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攸关经济转型和社会和谐之大局。为了遏制收入分配的差距,必须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要确保穷人的收入增长幅度快于富人,要减轻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确保二次分配的公平,调节过高收入,要将30年积累沉淀的财富向普通民众倾斜,要规范垄断企业的收入,切断非法收入和隐形收入的途径。

当然,收入分配改革肯定会受到利益集团的阻挠,建议由专门的具有较大权威的机构根据“十八大精神”,尽快出台收入分配的具体方案和操作细则,并由全国人大对方案的细化和落实给予监督。而要遏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下降的势头,是否也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制定一些参考目标,将这一比重逐年提高到合适的位置。

应对营改增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 第6篇

“营改增”指的便是把之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变成了缴纳增值税款, 增值税是对于那些产品或者是服务的增值部分的纳税, 增值税的出现具有营业税和别的税种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它既减少了对一个产品的重复纳税, 又减少了公司成本。

接下来, 便要来对增值税进行详细论述了, 增值税在1954年在法国正式开始征收, 征收以来就十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一系列弊端, 此消息一经传出, 诸多国家便纷纷沿袭、改革、使用。截至目前, 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了增值税, 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货物和劳务领域。增值税在中国也已经有34年的历史了, 增值税一开始就出现在襄樊、上海、柳州等城市的机器机械等五类货物进行试行。直到1984年, 全国范围内只有机器机械、汽车、钢材等12种货物进行增值税征收。1994年税制改革中, 将增值税范围扩大到了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目前, 伴随着“营改增”的大范围推行, 最突出的效果便是越来越多的试点企业税负越来越少。国家税务局局长肖捷曾经表示过, 如果“营改增”在全国推开, 全国税收净减收大概超过1000亿元。所以, 必须要十分慎重的对待营改增, 从而真正的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比重。

2 西安市营改增的措施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2.1 营改增的推行促进了现代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它首先十分有效地减轻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税收负担, 西安的大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利用减税带来的收入, 进行了深度的投资, 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也扩大了投资领域;其次, 为那些现代服务业试点企业打通、延伸和拉长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许多企业现在都主动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务转变为了向外部发包, 这十分有利于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分化;最后, 营改增的推行为大型制造业提供了相对较完善的税制保障, 现在已经有许多生产性的服务业开始从制造业中分离了出来, 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制造企业长期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 只有核心企业的主业得以做大做强, 西安先进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得以进一步提升。

2.2 实现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实行“营改增”改革试点之后, 68.2%的试点小微企业税率由5%变为了3%, 这些小微企业成为本次“营改增”改革试点的最大受益者, 之前处于劣势的它们现在收益颇丰, 这一措施的推行对当前面临次贷危机、通货膨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来说显得格外的重要。西安市通过“营改增”改革,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 激发了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2.3 推动了服务贸易出口业的发展

实行“营改增”改革试点后, 西安市便对国际运输服务和研发设计服务实行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政策, 还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鉴证咨询等服务贸易出口实行了免税的政策, 这就有效地增强了试点企业出口服务贸易的意愿, 提升了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 扩大了现代服务业的市场, 提高了国有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这也有效地调动了服务贸易出口试点企业为境外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贸易的积极性, 还有利于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额,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营改增”政策对我市财税可能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市财政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层次上分析分别有:产业层次、企业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税制管理等四方面。

3.1 从产业层次来看

“营改增”措施实施起来, 综合我市的发展现状来看, 由于我市在交通运输行业上的旧车比例远高于新车, 这也就造成了进项抵扣税额较小的状况。在此种情况下进而就会产生整体税负的额度大幅度增加的问题, 据科学估算:预计税负将增加24%以上;再者就是建筑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将为11%, 据科学研究表明此项措施实施后:建筑业的税负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而与之相反的是部分现代的服务行业, 其整体的税负水平将会呈下降趋势。

3.2 从企业层面来看

“营改增”措施的实施, 将使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可抵扣项目所占比例增加, 而对于纳税人来说将是一个好消息, 也就是说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将会降低。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由于有交通运输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为其服务, 使得其在“营改增”后, 制造业进项抵扣项目和金额会相应的有所提高, 因此提高的结果同样会使其的税收负担得以缓解。

3.3 从政府层面来看

在短期内次项措施的实施将会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从政策来看, “营改增”是一项很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依照我市的基本情况:我市的现代服务业发育相比一线城市体系还不是很健全, 小规模的纳税人数较多, 而减少制造业的税收将会使得我们本不够丰厚的税收收入变得更加单薄。与此同时, 从税收种类来看, 营业税属于地方税收而增值税则属于共享税, 尽管在进行试点阶段我们的财政体制保持不变, 但未来“营改增”将推向全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试点上。如果中央不调整增值税的分配比例, 那么就将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的严重后果。再而言之, 从长远看, “营改增”的实施将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投资的增加, 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 规模扩大后我们的企业将更好地提高整体运营能力, 当企业规模及收入增加后企业的纳税额也会随之增加, 在此种发展下我们企业将形成宽阔的税基, 大型企业也就成了纳税的主体, 从而在未来将会大大地增强全市的财政创收能力, 使得税收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有力收入来源。

3.4 从税制管理方面来看

“营改增”此项政策的长远发展将会有益于税收征管体系的发展, 但短期内会造成税收征收成本的增加, 同时也会增加税制增收的操作难度, 但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新的体系时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财政政策。

4 结论

推行“营改增”在短时期内来看可能会带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下降, 但是从长远来看, “营改增”却是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它的出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 不能只关心眼前的利益, 目前的减税,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所具有种种压力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来承担, 中央还会通过转移支付来负担这些压力, 所以, 地方政府根本就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实施营改增只会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比重, 可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武彦民.我国财政风险的现实性和可控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4) .

[3]史爱生.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税务, 2010 (9) .

[4]“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3, 28 (1) .

[5]“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财贸研究, 2013, 24 (1) .

[6]王立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市场, 2012 (40) .

[7]高培勇.多重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下的中国结构性减税[J].中国市场, 2012 (50) .

[8]王学交, 缴益林.“营改增”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系的探讨[J].中国市场, 2013 (28) .

上一篇:函数估计下一篇: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