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哲学范文

2024-05-15

和谐哲学范文(精选8篇)

和谐哲学 第1篇

和谐是人类对自我生存状态的终极追求。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观点阐释和谐及和谐社会, 能使我们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思想、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于和谐社会的哲学探索中提取其中的理论精髓。

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和谐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思想, 其基本表述就是“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追求这种和谐理念的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 体现出了一种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在《中庸》中, 就有“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之说。中庸被看作中的运用, 或作为固定的原则。中国哲学非常重视“中”, 其中所包含的“尚中”的价值取向, 即通过各种不同要素的差异互补来实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思想。此外, 在儒家哲学中, “以和为贵”的理念被表现得十分清晰。如西周末年时史伯就明确提出了“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从本质上指出了“和”的本质内涵及其作用。

2.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西方哲学对于和谐的认同, 最初始于美在和谐的观念。关于和谐, 黑格尔认为当时的古希腊的伦理社会就是一种无瑕疵、无分裂的完美纯一的世界, 并认为这种和谐并非没有对立和矛盾, 而是一种隐藏着矛盾或对立的相互证实、相互补充的和谐。这种对和谐状态的辩证分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谐的本质。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但每一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每一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抓住生产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主体这一关键, 指出生产活动既是人生命活动的主体, 人在生产中不仅与自然界相联系, 而且还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 本质上就是一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论。

二、和谐社会本质的系统论解析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的和谐与不和谐, 用矛盾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出发点。

1. 系统是和谐状态存在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 和谐是存在于系统之中的和谐。系统的简单与复杂多变都不能改变系统内部事物的结构状态以及活动规律, 即不能改变和谐状态及其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系统是一切表述、归纳的基本前提, 是我们分析和谐存在的前提、和谐产生的动力、和谐现象的内涵以及和谐的旨归的前提。

2. 系统的存在使和谐的实现具有可能性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看, 系统内部“和谐”与“不和谐”的平衡状态, 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是绝对的, 人将永远不会改变自身的活动规律, 必须保持谦卑的态度, 改造和利用自然,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天人合一。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 系统为所有要素的存在提供了时空条件。

3. 系统内部要素的差异性是和谐的本质

在论证了系统作为和谐状态存在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进一步提出, 无论是在人与自然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和谐的存在都是以多样性差异为前提的, 离开差异的所谓纯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

4. 系统发展的动因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竞争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和谐与不和谐正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和转化过程是维系系统协调与平衡状态的条件。当矛盾统一体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状态, “不和谐”要素发展突破了应有限度时, 即有的和谐状态被打破, 新的和谐随之产生。

三、从哲学层面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

和谐管理的哲学思考 第2篇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不能深刻地去理解“和谐”的含义,而是人云亦云,那么就很难真正地去实现和谐的目标,也无法去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和谐是什么含义。

对于和谐的定义有很多,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对和谐社会的确切定义。

如果通俗地来理解“和谐”,笔者认为,企业要做到和谐的境界,就不仅要“和”,还要“谐”。

“和”由“禾”与“口”组成,说的是让大家都有饭吃才能“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先要解决物质基础问题,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并由此引发出企业对员工业绩的评价、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才能让大家踏踏实实与和和气气地工作,说到底,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利益分配问题,这是物质基础。

“谐”由“皆”与“言”组成,说的是让大家都能发表意见与建议才能“谐”。有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由高管提出,希望员工都百分之百的执行,而且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忽略了员工的需求和意见,结果导致领导高高在上、文化浮在表面的现象。没有任何企业是完美的,企业关注的是员工的业绩,而员工关注的是自己个人价值的提升和个人需求的满足,所以如果企业只是关注业绩而忽略了员工的需求,那么员工的情绪就会堆积,这样的不满情绪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那个时候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抚平,甚至已经严重破坏了公司氛围,弄得两败俱伤。所以,要让企业“和谐”,就必然要让大家有说话和提意见的权利,有正常沟通的渠道,否则就无法和谐,

二、“和谐”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和谐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包含两个意思,一为“和”,一为“合”,“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儒家思想对“和”非常重视,这里的“和”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和谐、和平,并以此来构建“家和万事兴”的局面。但如何才能达成“和”呢?这就要依靠“礼”,“礼”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孔子所描绘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礼”是儒家设计的政治秩序,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和”与“礼”,共同构成了儒家价值观的基础,相辅相成,“礼”要符合“和”的原则和精神,而“和”则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另外,儒家“合”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天人合一”来体现,“天人合一”反映了儒家提倡人与自然、天道等和谐相处的思想,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里的“天”主要有两种含义,既包括自然、宇宙、星辰等具体的天,也包括天道、神灵、义理、皇权等抽象的天,虽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很多,但“天人合一”思想表达的意思都是人与天是相通的,最终都归为“德”。比如我们中国人说“天地良心”,其实说的就是天与人一样,都是有良心、有道德的。儒家告诉我们,既然天与人一样也有性格、通天理的方法是感应,即用人的心灵去体会自然、天道的心灵,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比较感性、注重直觉,中国的诗词、字画都讲求意境,但西方人的思维是理性、现实的,他们更注重逻辑、写实。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有进步意义,但也饱受争议,因为过于注重人对自然的感应和人对自然的顺从,必然减少了人对自然的好奇与征服欲望,“形而上”的文化传统,让我们的文化比较“虚”,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和谐思想虽然有很多精华的地方,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提倡和谐,可以增强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企业氛围,但也不要形成企业内部的一团和气,回避矛盾,这样反而违背了和谐管理的真正内涵。

关于民生与和谐的哲学思考 第3篇

“和谐”一词在哲学范畴内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它是在事物多样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序、协调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托、有机统一的状态。和谐包含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也包含着普遍存在的矛盾,但是矛盾双方并未达到不能共存的状态,原因在于特定的机制和协调系统使之产生了相对有序的状态。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匾”。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民生为立国之本。这些论述,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社会民生问题就是维护老百姓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体现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就业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受救助权等诸项使人民幸福的权利方面。

二、民生是实现和谐的基础

“和谐”与“民生”是两个互为依托的哲学范畴。首先,民生是和谐的基础,是实现真正和谐的手段,民生问题解决的充分与否决定了和谐的实现程度。其次,和谐是民生状况的内部规定评价标准。

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针对某个系统内部联系的性质描述,其对象也具有系统性特征,而不是单一的物质。不和谐缘于矛盾的存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例如,国家内部存在的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由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的,各个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倾向,即内部各要素按照各自属性有序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实现系统功能、优化内部结构、维持自身生存。系统表现出上述特征的重要原因在于内部各要素之间拥有很大程度上的共同利益基础,尤其是诸要素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系统存在的基础,更是实现内部和谐的关键。例如,在某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各个阶层拥有共同的、整体的、根本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在各个阶层利益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保持合作与稳定。民生问题的解决正是建立和谐基础、发展共同利益的关键。实现事物间的和谐、解决非对抗性矛盾都要通过解决民生问题这一有效手段,例如,医疗、教育、就业等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民生为本,“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民生状况能否得到改善,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和谐的标准。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民生问题解决的状况决定和谐与否。

三、和谐是民生的保障

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说就是和谐社会关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个人自身的和谐,其次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其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其四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五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这五种关系。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体现在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构成诸多系统。各个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联系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大小程度、性质也不同。民生问题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表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对于多种要素组成的国家系统,要改善联系方式、优化联系的性质,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四、结束语

和谐哲学 第4篇

一、当前人们对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理解

实际上,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已经非常深刻, 随着几千年的发展, 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仅仅就描述理想社会来看, 《札记·礼运》要比《论语》要更加的系统和科学。这从“大同”说可以得到明确的表现, 它将儒者的社会理想完全表露在读者的面前, 就算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今天我们再来品味这篇文章的时候, 仍然能够感觉到它是描述美好社会当中最为优美动人和令人难忘的作品之一。它道明了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 比方说物质生活的提升、经济的持续增长, 强调人们品德的无私和纯洁、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睦, 以及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事实上, 这并非和谐社会的完整描述, 它是存在缺陷的。实践表明, 和谐的价值大大超过实力增长的价值。在《论语》中的一段名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这种观点在后来无论是宋明理学家还是两汉哲学家那里都名言实质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这不是说社会哲学的见解都是一模一样的, 即以和谐为取向的。除了主流传统以外, 还有一些非主流传统, 主要是法家 (代表为北宋的王安石, 南宋的陈亮、叶适, 明代的李贽以及清朝的颜元) 。在这种非主流的观念下, 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和谐的价值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二、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会是现代研究的必然趋势

就目前而言, 虽然儒家思想受到了法家思想的挑战, 但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和谐取向仍然是中国的主流思想, 因为它能够被广大的老百姓所接受, 换一句话说, 在传统社会当中, 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根源根深蒂固。它充分反映出传统社会对理想社会的普遍性理解。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优良生活, 传统社会的人们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看法迥异。在现代人看来, 好的生活首先就应该是物质充足 (至少是衣食无忧) 。而传统的观念就是丰衣足食, 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即可。而这种思想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 是由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直接决定的。当然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 传统社会的生产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由于环境比较闭塞, 发展比较缓慢而已。在这种条件下, 低下、保守的生活预期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除此之外, 导致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国家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 (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人们的想法是有很大差异的) 。哲学家不但要表达社会公众的生活理想, 还要对国家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做出精准的判断, 因为如何维护自身安全是每一个国家 (不管是统治者还是普通民众) 最为关心的问题。要注意到的是, 在古人对“国家”的理解中, 比方说孟子, 它始终认为, 国家内部的安定要比实力的增长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 伦理道德可以转化为国家的实力, 决定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道义, 而不是军事实力。所谓“仁者无敌”就是对其进行的一个充分表达。这些观点后来成为儒家学者的基本信条。而儒家的这一系列观点, 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的实际情况呢?这个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仁者无敌”这种观点就是迂腐。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人已经意识到, 以往的改朝换代比起当前的危机, 二者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大背景和思想观念下, “富强”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 而且成为评估所有理论和观念的基本尺度, 当然也包括了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本身。鉴于此, 我们应当以宏观的历史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 从而清晰地明白我们前进的方向, 并且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 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就当前而言, 在没有完全消除增长取向社会哲学的社会根源以前, 如果我们过高地奢望和谐, 只会被现实所愚弄。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到了19世纪后半期, 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就逐渐被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所取代, 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哲学正式实现了转型, 但是在转型过程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会对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现代化理解进行阐述, 并且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为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何惠平.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价值探讨[D].中国哲学, 2010.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第5篇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和谐理念离不开深厚的哲学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效率优先和社会公平原则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理性的哲学思考,将使我们对和谐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达到一个新境界.

作 者:马新民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江苏,盐城,224005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 矛盾 和谐理论 实践

和谐哲学 第6篇

摘 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试图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如老子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对现在艺术设计的启示特别是在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运用的角度分析如何在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情况下运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老子;设计启发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影响下会对视觉传达设计有许多的影响。在新时期,从设计人员的视角出发,怎样继承传统、弘扬文化并在现实中更好的发扬,成为现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怎样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并促进全球文化的融合,也是当下一个重要的内容。

1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简约设计

1.1 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差异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典范。其实,我们都知道哲学这个词汇是外来引入的。中国人最早使用哲学一词是在19世纪末,从日本文字中将“哲学”一词引用过来的是Philosophy(热爱智慧、追求真理)的日本汉语的翻译形式,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西方艺术的基础是崇尚科学、写实的希腊哲学,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加重视客观真实形体的描绘、注重写实;而中国艺术的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或者说生命的思想,我们认为,整个宇宙生生不息,天、地、人之间的精神是相互融合设计注重例如“神韵”“气”这些方面的东西都是主观上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可以更好地表达一种心境。

1.2 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煽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我们在设计中,很多的人只是注意到了现实的、实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作用所以会采用大量的堆叠素材的方式。这样就忽视了空白、虚无的东西对于我们的作用。这样的做法就是十分不对的。老子通过《道德经》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注重弄“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老子在这里给我们举了三个例子:车子是我们用在于载人运货的工具;器皿是我们用在于装水盛物的工具;房子是我们用于居住生活的工具,这是车子、器皿、房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的道理与不同。车是由辐和毂这些部件组成的,所以这些材料是“有”,但是毂中空出来的部分便是“无”,没有“无”的这个部分,车是无法正常行驶,而且也没有办法完成载物、运货的工作,这样“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如果器皿没有“空”的部分即“无”的话,也就不能发挥装东西、盛物品的作用,这样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他的作用了。同样的道理房屋的结构也是如此,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的中空空间可以提供出入、空气流动的环境,人也无法住在其中,可以说,这也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它的使用价值。

1.3 老子思想与简约设计

通过分析可知,这些思想观点大都反映的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也就是简朴、实用的自然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便是用最少的设计变化形式,来获得最大的功能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的现状,决定了人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就喜欢过一种简单、自然和朴素的生活,同样这样的生活也是他的生活态度。

1.4 简约设计的案例

在设计方面简约主义的代表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设计作品。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家具设计尤其是丹麦的设计风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设计追求形态的简洁,线形造型的清晰流畅,和结构的明确简单。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大方、简洁耐用的感觉。当我们人类更加的关注自然环境与自我价值之间统一的时候,环保理念便会逐渐的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各个方面,例如豪华的酒包装、月饼包装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和设计多度叠加。设计十分的提倡绿色设计的理论,基本理论基础以实用为核心思想、以节约能源为前提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简朴”的思想是吻合的。

1.5 简约设计的精神意义

由于现代人快节奏、满负荷的生活方式,会带来人们在精神上的极度紧张情绪,造成心理压力是十分巨大的。生活会让我们的内心呈现出渴望自然,追求简单、质朴的心理状态,正是因为如此简约风格的设计才逐渐流行。著名的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所说的“少则多”这是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但是简约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简单。我们现在认为的简约是在高度概括中,设计师在对做作品进行分析和取舍后得到的精髓。正是因为再设计中删掉了许多不必要的装饰成分,设计作品的个性特点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

2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历来是崇尚和谐的。许多人都会认同和谐是中国文化最深层、影响深远的思想理念之一。

2.1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而这种思想就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2]这段话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天、地、人都是万物存在的本源。第二,天、地、人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2.2 和谐的设计理念内容

同样,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会把这种与天地共存的思想延伸到了工艺制作中。中国的《考工记》是最早的一部工艺学方面的著作。《考工记》中曾有这样的说法:“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3]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天时是季节气候的形成条件,地气则指地理的形成条件,“材有美”是工艺材料的性能条件,“工有巧”是指制作的工艺条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将气候的因素、地理的因素、材料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完美的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才能设计出精妙的设计作品。

2.3 和谐设计理念的现实价值

我们的设计作品也十分的重视“和谐”的思想理念。例如,在日用品的设计中,我们对产品的比例、空间结构、对称性、色彩对比等方面都追求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和谐。比如我们研究色彩运用在作品中是用色彩的和谐为依据的,我们提倡绿色的设计理念也是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为依据的。和谐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风格都是经历多年的打磨才能够形成的。我们应该在设计中注意从传统的思想中中国设计的内涵,设计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作品。

2.4 和谐设计理念的案例

在和谐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设计都是以他为指导的。而且,和谐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精髓,已经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和谐的设计理念仍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当代的设计工作。

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问道》就是很好的体现。《问道》是为的1999年澳门回归而设计的一款海报。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他设计中常用的水墨元素以及粉彩的笔触作为表现手法,重新绘制了和谐的图案。其中将阴阳的意象合理地转化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水波纹。

3 结语

为了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更好地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未来设计服务,并且在我们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地运用。只有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强调民族性、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注意到当下流行的视觉元素的运用,才能打破僵化、固有的设计思维,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来展示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我想这也是我们做设计工作的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道德经[M].

[2]春秋繁露[M].

经济法和谐存在的法哲学分析 第7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的主流话题。其核心概念并非是静态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儒家的传统思想, 而应该是动态的。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衷就是解决日益矛盾的干群关系问题、劳资矛盾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城乡差别和行业收入差别问题, 等等[1]。据此, 笔者得出这样一个总结, 就是:和谐的理念就是一个降低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距离的过程, 是动态的, 最终实现兼顾社会各方利益的公平社会。

经济法作为一部公法, 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 直接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 其实质是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这样一部法律的和谐价值就源于它调整的社会整体利益这一对象, 它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潮中不可或缺的国家对经济领域进行调整的指南针。

经济法的价值中的和谐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家对社会的调整中, 也体现在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和谐共处之中, 他们彼此各司其职, 共同维护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安定。同时经济法为了实现效益与公平, 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热量, 处处体现着自己同民法与行政法无法实现的功能———保障人、社会、自然的和谐。

二、经济法存在价值之一———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和谐共存

社会上有一种声音, 即经济法的独立存在是没有价值的, 认为通过民法与行政法已经可以解决经济法当中的问题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行不通的, 并以民商法和行政法为例分析经济法与他们的不同和共存的可能。

(一) 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和谐

在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上, 笔者亦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功能为例进行分析。首先, 市场经济是主体以其私人利益为最根本目的的经济, 各经济主体都把本身利益作为自己的目的而去生产、交换和竞争。这种追求眼前狭隘私利的动机, 促使经济主体以其自身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为最终目的, 并以之为根本标准来安排和检验其经济行为和效果。其次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 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 会形成和助长市场垄断, 而垄断必然限制市场竞争, 严重损害经济主体的积汲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再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对私利的追求, 在商品交换的任何情形下, 经济主体都有一种作伪、欺诈、骗取利益和违约的倾向[3]。

民商法的诞生是为了保护私权, 从其规制私行为的原则就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典型的私法。第一, 民事主体平等原则。也就是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即法律资格和地位平等, 亦即起点的平等。但由于主体之间自然的和社会的差别, 其行为能力在事实上却是不平等的。所以民事行为的最终结果也就可能是不平等的。因为价值规律所许可的只是优胜劣汰, 自由竞争的优胜者的特权受到价值规律的支持和认可, 从而获得了垄断的基础和条件;第二, 是自愿原则。自愿是民事主体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自由竞争的前提。但其基础和目的却是私人利益的追求与获取。在商品经济中, 民事主体通常是对自己的私利斤斤计较、孜孜以求的利己主义者, 而不大可能是利他正义的天使, 其经济活动以自利为依归而各随其愿自行其是, 结果必然导致经济活动的盲目性与宏观无序性。第三, 是契约自由原则。契约是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相互限制的合意。现实中的人们存在着干差万别, 他们的缔约地位和缔约能力都不尽相同, 这就说明契约自由的现实前提条件并不是天然存在的。第四, 是所有权绝对原则。民事主体的所有权是一种绝对的排他的独占权利。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唯有如此才能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增强其信心和安全感, 以努力创造和增殖财富, 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析必需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垄断的权利, 所有权的绝对独占即垄断的必然结果很可能走向其初衷的反面, 其在各个方面的危害性显而易见。

由上可见, 民商法不但没有显出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 而且其基本原则本身还有强化这种缺陷的可能性。有鉴于此, 现代民商法日益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而限制个人主义, 以社会利益为标准要求所有权社会化时期有绝对权力变为相对权利, 限制契约自由。但是这样的变化并非是一种良性的变化, 甚至是一种迎合时代变迁而作的妥协, 最终民商法的精神将被扭曲。民商法就是代表私权的, 以个体为本位, 以权利为主导, 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不能代表社会整体利益, 硬要将其拉向反方向去发展必将贻笑大方。这个法律调整的空缺将有经济法来填补, 这就是相对于民商法, 经济法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二)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和谐

按照我国的通说,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各个方面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的总称”;是“关于国家行政组织及其行为, 以及对行政组织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概念和行政法的由来和现状可以看出, 它所应当充分关注的只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和监督[4]。美国行政法学家古德诺认为, “行政法是公法的一部分, 它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并规定公民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的行政救济。”我国台湾学者林纪东和管欧都认为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权的组织及其作用的法。

所以, 随着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不断精细和技术化, 行政法最终将“纯化”为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 其基本宗旨是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当然, 不能认为经济法是因为行政法发生分化才得以成立的, 因为行政法本质上是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之法。本来就不关注行政行为之具体社会经济内容, 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本身的发展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又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 它还包括反垄断、制订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内容;其宗旨或原则则为平衡协调、维护公平和自由的竞争、责权利一致等经济内在要求在法律上的直接反映。若硬要认为相关政府部门推出的一些产业政策, 规章政策来调整垄断等经济现象就是行政行为, 而要受到行政法的规制的话, 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行政法规制的是推出产业政策或规章政策的行为, 并不是垄断等经济现象。这就是经济法相对于行政法而独立存在的价值, 两者各司其职, “平起平坐”, 可以和谐共存。

三、经济法存在价值之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效益和谐的价值

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暴露出弊端, 市场出现失灵现象, 主要表现为:不完全竞争、垄断、总量失衡、不公平分配、经济投机、重复建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等。对于这些市场机制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的问题就需要经济法进行调整, 这也是经济法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经济法, 笔者认为应分为三大内容, 即: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三者之间本来并无联系, 但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和谐, 经济法将它们“招入麾下”。

市场管理法究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依法适度干预, 而其根源则是市场失灵。它的宗旨在于重现和复制公平的市场交易活动,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主要优点和发展动力, 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促进和维系市场自由竞争, 而要实现这一点, 最根本的在于赋予和保障市场自由竞争权, 作为市场管理法核心和基础的市场竞争法很好的承担了这一职能, 它的建立旨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 通过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 为社会各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提供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全社会实现竞争民主[5]。

宏观调控法其本质是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 和市场管理法不同的是他的干预是间接的, 他主要通过一些诸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经济性的政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选择。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经济, 宏观调控可以校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协调市场经济的总体平衡, 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 维护市场经济的宏观秩序, 抑制市场主体的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就是保障每个社会个人的个人利益。从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到凯恩思的全面干预, 走到了今天的自由基础上的干预和干预下的自由相结合, 政府已经认识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个人利益绝对最大化所能实现的, 社会利益也不再局限于经济上的利益,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 已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而且, 社会利益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人实现其利益的基础, 没有社会利益的存在, 个人利益是没有保障的, 只有基于社会利益, 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才是自由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但其本质又是个人利益, 不过它所强调的是每个社会个人的个人利益, 是相对于单个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言的, 具有极强的涵盖性、广泛性和更强的整体性。

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结合成为了经济法的“三巨头”。这“三巨头”的作用就是维护社会整体效益。社会整体效益的构成要素涉及多个方面, 既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又包括长远利益、近期利益, 它兼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同时考虑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效益。[6]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经济法层面上的社会整体效益应该有这样的三个特点: (1) 社会整体效益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它涉及各个方面的效益, 既包括经济上的, 也包括社会、人文、生态等因素。 (2) 社会整体效益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社会整体效益的要求是不同的, 而社会整体效益涵盖的各个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们用也是不同的。 (3) 社会整体效益是一个相对的范畴, 不同的经济法法律法规所侧重的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某一部法律中, 社会整体效益的某个方面可能会因为具体的原因被加以强调, 从而使得某一社会整体效益的构成要素处在相对突出的位置。

有的学者在谈到经济法价值的社会整体效益时, 提出了边际均衡理论。[7]笔者非常赞同。所谓边际均衡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均衡下的每一个因素都达到从综合社会效果上看最合理的范围, 任一因素的扩大或减少都会给其他因素造成损害, 从而损害综合的社会效果。对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探究中, 某个方面利益的最大化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社会整体效益的构成要素中的很多方面是相互对立的, 如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势必会损害生态、环境效益, 而过于强调国家利益也会使个人利益得不到应有满足。经济法上的社会整体效益就是社会整体效益各个构成要素的边际均衡状态。这也正是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综上, 社会的整体效益的实现体现为这个社会是否达到边际均衡状态, 经济法中的“三巨头”正是“对症下药”, 通过对市场的管理、对社会的经济状态的宏观调控、对社会个人的权利保障, 将个方面的效益进行适度的整合, 逐步向边际均衡状态迈进。

经济法的存在不仅在法律体系中, 使得各个部门法的关系更加和谐存在, 同时使得社会整体效益更加和谐, 可见经济法的存在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这种需求则正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摘要: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一直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就从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不同, 以及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独特的调控职能方面入手, 以法哲学的角度阐述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并且讨论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和谐共存各司其职的可行性。通过阐述经济法存在的和谐价值来证明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法,和谐,价值

参考文献

[1]葛修路, 林慧珍.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些思考.伦理学.

[2]苏惠祥, 邱本主编.经济法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

[3]史际春, 邓峰编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4]杨建峰.论经济法的价值本质.我要正义网.www.51zy.cn.

和谐哲学 第8篇

异化这一词它源于拉丁文,本意有脱离、疏远的含义。最早异化的概念可以把我们带回到社会契约论时期,当时的一些理论大家指出异化其实就是权利的转化,人们本身应该享有绝对的自由,但这种绝对的自由又会影响到他人,因此就让人们适度的让出一些自由,进而形成一种 “国家权力”,可是这种国家权力又不会使人完全失去自由,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异化”。

对于马克思的异化,它的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一些贵族与大资产阶级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为了打破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摆脱了封建专制的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资本家们开始采用机器生产来代替人工劳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他们却没有因机器的生产减少对工人的剥削,为跟上机器生产速度, 工人只能从事更多的劳动,但其所创造的价值大多数都归资本家所有, 社会矛盾激化越来越重。

马克思的异化也是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在霍布斯、卢梭时, 他们所强调的异化一般都在政治学说领域,到了后来谢林、费希特将异化引入到了哲学领域。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和赫斯对异化给予了新的内涵,黑格尔认为异化是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精神的异化。赫斯的异化指经济的异化,他认为经济异化其实就是把人的本质异化为金钱。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决这种异化,这些对后来马克思异化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马克思的异化内容

马克思的异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从生产结果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说过劳动要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对象化为劳动产品,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者与劳动产品都是相异化的,如: 农民种的庄家到收割时归自己所有,这种就不能称之为异化。我们都知道劳动者是在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上将劳动对象化、外化,进而形成劳动产品,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劳动产品,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大多数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创造了劳动产品却从中得不到财富,这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

( 二) 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

劳动本身应该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劳动都是无奈,是工人想要摆脱的一种“恶疾”。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收入,这种收入应该是幸福的,但是这种幸福却在私有制的前提下转换成压迫,使得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相异化。

( 三) 从人的类本质方面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这个异化的前提下,马克思先提出了人的类本质,他说人的类本质其实是指人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这种类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工人身上,在资本家身上也有体现,工人的异化就是他们被作为一个生产的机器,“完全像每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须的东西”1,资本家用最少的工资获取最多的价值,工人的本质被异化,成为资本的奴隶。

( 四) 从人际关系方面看,人同人相异化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友善。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里人都变成了资本的奴隶。工人和资本家矛盾尖锐,相互对立,工人与工人为了生存而竞争,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为利益的竞争相互敌对。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都成为了金钱的竞争,都在金钱的统治下。在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异化。

三、马克思对异化的否定对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的影响

(一)减少了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共享经济成果

马克思在异化中首先强调了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即是劳动的对象化,资本家的剥削压迫使工人生产的产品与其所付出劳动不成正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为了避免这种异化现象我们提出了公平正义这一和谐社会的标准。要想实现公平正义,就要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使劳动者在创造价值时,也获得相应的报酬,让劳动者看到自身所创造的价值。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分配格局,让真正的发展成果属于付出劳动的人民。

( 二) 尊重了劳动与劳动者,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

劳动本应是劳动者自愿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二者发生了严重的异化,马克思对这种异化进行批判,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我们要防止这种异化产生。目前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似乎不能完全摆脱劳动的目的性,但也要让劳动者劳动时受到尊重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只有当人们对自己的劳动感到认同时才能真正创造出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劳动。

( 三) 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促进人及其类本质的和谐

马克思在其异化中强调了人及类本质的异化,这种异化是指工人不是那种脱离肉体的劳动,而是为了生存或者创造更多价值的有意识的劳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创造性不断提高,为了避免这种异化,就要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对人的价值给予肯定, 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保证人们的权利和利益,防止人们为了金钱成为一个“工具人”。

四、总结

马克思的异化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在马克思的理论之下结合着我们自己的国情进行着正确的实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中国自古就强调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会把目光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虽说在马克思理论中并没有提到和谐二字,但经过认真的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异化对今天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异化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且手稿中的异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异化,起源,内涵,和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健,谢鸿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报,2013.

[2]王哲.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2006.05.

[3]马克思.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4.

[4]王金香.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当代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4.03.

上一篇:培育质量下一篇:建筑节能施工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