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2024-06-05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精选7篇)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校园色彩,建筑色彩,景观,地域特色

1 校园色彩规划的作用

校园色彩一般包括自然色和人工色,二者在环境中有以下几种作用:美化修饰———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作用。搭配得当的色彩不仅可以为人们呈现一座座完美的建筑,还让师生生活学习舒适愉悦。标志划分———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标志意义,并且不同的功能区使用的色彩搭配也不同。色彩因人们赋予它们的意义而具有标志性,比如古代的黄色就标志着皇权。色彩的恰当使用可以使建筑在校园环境中直接而有效地被识别。诠释文化———高校在规划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的差异,都会带有当地特有的民族色彩[1]。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脉及地方色彩,设计出具有民族韵味和区域特色的高校。

2 信阳师范学院的校园色彩规划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的色彩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柔和典雅、朴素简洁和清新自然。学校建筑大多数都保留着与建筑材料本色相近的色系,校园建筑色彩有黄色系、白色系、灰色到绿色的渐变系,而自然色主要为树的绿、水的碧和土的褐。

2.1 信阳师范学院校园配色方案

师院的色彩主要在红色系、绿色系和棕色系之间选择。红色系(见表1)主要是在红色和黄色相接的这一片区域。建筑外墙的基调色大多数在这个色系中,如粉色、奶黄色和橘色等等;绿色系(见表2)是灰色到绿色区域,主要是建筑物的辅助色。棕色系(见表3)这一段色彩的彩度太高,也不适合作为建筑的基调色,适合作为建筑物的点缀色。所以表1中主要是建筑的基调色,表2主要是辅助色,表3大多数作为点缀色。

2.1.1 师院的建筑色

美国伟大的建筑师赖特曾经这样形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应该是从自然中有机地生长出来的,而非强加于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的形态”[2]。校园在规划建设时可以考虑主色调与树、天、土和水相似或者接近的色彩,再加上与之相配的其他色彩。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1)教学办公区———其代表性的建筑物是理科楼和社科楼。理科楼是信阳师范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外墙的主色调和点缀色分别为R1(见表1)和G1(见表2),色彩总体比较偏淡,是介于暖色和冷色之间的中间色。而玻璃墙幕作为辅助色,则选用的是G4(见表2),使整栋建筑冷暖协调(见图1)。社科楼和文科楼相邻,所以在配色方面相似。建筑外墙大面积的使用了R2(见表1)奶黄,墙围和墙面辅助色用了G3(见表2,图2)。

2)生活宿舍区———旧的宿舍楼主要是蜂蜜黄R3(见表1)搭配了中灰色G2(见表2),阳台则是白色。新宿舍楼则用棕色B3(见表3)的木窗代替了白色的阳台。整体配色使人温暖、舒适。彩度和明度都较低,有的宿舍楼在外墙最高处和正门遮雨处用亮黄色围绕建筑涂了一圈,由于长时间风吹日晒,色彩已经退化太多。所以新的宿舍楼在正门处大量使用了深绿色的玻璃G4(见表2),以防出现色彩退化的问题,也平衡了建筑色彩的冷暖。

3)运动区———运动区色彩的彩度和明度都较高。西操场观众席色彩以主席台为中轴线B呈对称型分布,依次为白色、绿色、红色和蓝色。下面的运动区为红色和深浅不同的绿色构成,整体搭配亮眼、富有运动激情。附近的排球场、篮球场和西操场都采用了同样的配色方案,只有一个篮球场采用了蓝色和绿色相互搭配。

4)服务休闲区———校园新餐厅配色方案和新宿舍楼的配色方案相似,基调色都是淡黄色,R1(见表1)辅助色为较大面积的绿色的玻璃幕G4(见表2),点缀色为条状的白色和灰色。除此之外,在学生宿舍楼之间的就是八餐和九餐,这两个餐厅为校园内一半的学生服务,八餐的外墙大面积使用了浅黄色R1(见表1),辅助色是亮度稍高的橘黄色R4(见表1),点缀色是用来分隔楼层的灰色,呈横条状装饰在建筑上。与八餐不同,九餐的建筑色是R1(见表1),彩度相较于八餐较低,辅助色来源于墙上和门口的玻璃,颜色是G4(见表2),点缀色的分布和样式呈横条状,用来分隔主色调(见图3)。

2.1.2 师院的景观色

信阳师范学院的校内绿化率高达60%以上,所以景观基调色就是由各种纯度和明度都不同的绿色构成,辅助色则由校园里水的蓝绿和红色枫树构成。点缀色来自小品和雕塑,有红色和灰色。

师院文脉景点———景明墓,色彩简单肃穆。以树木的绿和汉白玉的白色构成主色调,旁边古式建筑风格展览馆,朱红漆木,灰墙黛瓦,加上彩绘的房檐,给人以历史的庄严,简洁肃穆感。

名贵园———如果把整个园区看做一个圆,其1/3由木绣球树和日本晚樱的绿作为较高层次的基调色,由鸢尾花绿和蓝作为整个园低处的基调色;另外1/3由八月飘香的桂花树构成的深绿;最后1/3主要由红色枫树和其他少量绿树构成,且这面以台阶小瀑布形式在坡半腰向半亩塘流去。三条不同方向的石路汇聚到圆心的中间即文心亭,整个亭子古香古色,以朱红色的漆为基调,白玉色的凳子和青灰色的大理石地为基调色,蓝色和绿色作为点缀色。

2.1.3 师院的其他色

师院的正门由红色系的巧克力色的顶和紫绛色的门柱构成,白色瓷砖底上面是金色的字,旁边有两排白色的两层小楼连接着其他墙体,加上正门台阶型的建筑造型,整体给人庄严肃穆,简洁大方的感觉。

校园的主干道则是黑白分明的柏油路,人行道大多是灰色的大理石和不同颜色的小石子铺成景观路。路牌是由棕色的木头上写着白色的文字,点缀以金色的“信阳师范学院”,最顶上是绿色的校徽。主干道上的路灯是中间白和两头蓝搭配的简单路灯,而图书馆和其他广场的灯则是两头为金色,中间和灯罩为白色组成的较为精致华丽的路灯,整体比主干道路灯更精美。雕塑和小品的材料均为金属和石头,都是材料本身的色彩,景观石雕刻上红色文字别有一番韵味。

2.2 师院色彩的来源

2.2.1 地域特色

信阳在河南省的最南端,既是“三省通衢”,又处在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上,也是中国亚热带、温暖带的分界线,这一地理位置为信阳提供了接触中原文化和边缘文化的便利。中原文化是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游文化,信阳自然受到它的影响;由于地处中国南北两个地区的分界线上,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所以为信阳带来了独特的边缘文化[3]。中原文化素来以“厚重儒雅”著称,所以师院色彩给人的整体印象就像校训概括的“厚德崇实,善学敏行”一样给人稳重的感觉。而边缘文化以“蛮勇刚烈”为特点,色彩在彩度和明度方面都要高于中原文化,这一点可以从师院的点缀色景观小品中体现出来。师院的色彩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严肃中带有豪迈之气。

2.2.2 历史文化

信阳最初的设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色彩对信阳的影响比较大。这一时期呈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师院在规划时更倾向于老子的观念:“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4]。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对信阳影响极大的荆楚文化,通过对这一时期陶器、彩绘、制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当时使用较多的色彩主要有红色系、黑色系、黄色系、白色系和灰色系,师院的基调色与这一时期的流行色很相似,比如社科楼、文科楼都是大面积的使用了黄色系。

信阳也是著名的红色根据地,所以信阳与“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1975年信阳师范学院建成,在其中期建设的部分建筑顶部颜色就选用了传统的中国红,现今校园的道路指示牌也都是以红色为主色调。

从上面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可以总结出,信阳在发展过程中传承的文化大概可以归纳到四个体系中,即荆楚文化、中原文化、边缘文化和“红色文化”。通过对这些文化所处的地域历史和其他因素,比如建筑、陶器、服饰等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时期建筑色彩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师院的色彩来源于信阳悠久的历史,延续每个时期归属、政治、自然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传统色彩,还融合了信阳本地独特的文化色彩。

3 师院色彩优化建议

3.1 建筑色彩

师院在创建初期由于资金的缺乏,对建筑的色彩方面预留的专项资金和时间相对来说较少,所以建筑物的大多外观色都是与建筑材料本身相近的颜色。材料种类的限制导致校园内建筑色彩较为单一,建筑物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都不是特别理想。在学校后来的发展建设中,学校为了不使新旧建筑物之间有特别大的差异性,还是选择了彩度和明度都较低的色彩。这样使得学校的有些建筑色彩单一、缺乏生气。希望学校在以后的建设中,可以为这些旧建筑“穿新衣,换新貌”,使得学校的建筑物更有可识别性和美观性。除此之外,虽然学校在色彩规划时遵循了功能分区的原则,但是由于色彩基调色相近,所以这一原则表现的不是特别强烈。

3.2 景观色彩

学校的地理位置优越,校内环境总体优良,曾获“河南省园林单位”。如果校园的所有景观色彩有一个主题或者景观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就会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就是季节性的色彩变化明显,建议学校根据季节的变化多种植不同的当季的植物,这样学校就不会因季节的改变而显得色彩落差大。春夏正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校园植物色彩绚丽多姿,但是秋天只有常青树的绿、落叶和桂花的黄,冬天就只有常青树的绿。除此之外,校园内大多数都是地面绿化,希望学校借助花架、假山和亭榭等立体建筑多种植不同颜色种类的植物[5]。

3.3 其他色彩

校内路标和小品的色彩在近几年来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校园铺地方面还没有进行整改。好多铺砖由于时间久,经过风吹日晒,颜色已经消退,显得不太美观,且一般的铺砖和引路的铺砖色彩相同,没有进行区分,显得非常单调。

4 结语

校园色彩规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师生有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校园配色不仅是视觉盛宴还是精神上的慰藉。大学的色彩虽然是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的,但是不能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在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还要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品位和文化底蕴。有特色的校园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校园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到历史沿革、文脉传承、地域特色和校园定位,凸显出自己的色彩,展现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的特色,这样的校园色彩更能让人耳目一新和过目不忘。

参考文献

[1]韩春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景观设计[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占豫虹.高校建筑外观色彩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3]张清改.浅谈信阳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基本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2011(5):39-40.

[4]吕英霞.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表征[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 第2篇

[教学课题]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田令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一)认知:

证学生初步了解服饰艺术,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及对 “美”的感悟。了解环保的意义,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技能:

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服装练习。

(三)情感:

通过对环保服装的设计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学习服装知识,设计制作服装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服装的大胆的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铅笔.剪刀.双面胶.布料.报纸.彩纸等各种废旧材料.[教学活动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校园里.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美丽的色彩?(绿的草、红的花、白的墙、黑的黑板、五颜六色的服装„„)。

如果需要你们来为校园增添色彩,在我们的美术课上可以做些什么?(画花草,设计漂亮的教学楼,设计好看的服装„„)

今天的任务就是:设计服装,为我们的校园增添色彩!

导入课题: 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

二.授课部分

活动一:服饰欣赏

1.有人说;服装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一种亮相。它是人对自身个性美的一种设计.服装最初的的产生,是为了什么需要?(御寒,遮体)。而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得多样化。服装也不例外。

2.看看别人设计的服装。

教师课件演示服装设计作品。(老师作基本解说)

(1)时装欣赏

时装是设计师们艺术创作的精品,实用性较小,往往只会在发布会上昙花一现。其中一此生命力较强的服饰,受到人们的喜爱,则会超越国度,在国际上一定范围流行起来,成为流行服装。

① 时尚的美与丑(师生讨论)。

时尚是美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潮流,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美;时尚是丑的,时尚的着装非常怪异,面且现在的时尚越来越暴露。

对于时尚,不能完全用生活中的服装的标准来衡量它。时尚就像一朵鲜艳夺目的花。因为有这朵花,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得美妙。

②你们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不应该追时尚,赶时髦。但是时尚是有美感的东西,我们可以适当追求,但要注意场合。

(2)传统服装欣赏。

①唐装——一是说由唐朝演变过来的服装;另一说法是西方人把华人称为“唐人”,于是他们所着的中式服装叫“唐装”。

②旗袍——是民国的旗人之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当时的上流名媛和交际花非常爱慕旗袍,注定了它们的流行。

③民族服装——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符合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

(3)童装欣赏。

童装的设计一般色彩鲜艳,款式大方、活泼,体现儿童的天真无邪。

(4)各种风格设计的服装。

3.青少年如何着装(师生讨论);

(1)要整洁朴素。

(2)款式要大方得体。

(3)讲究场合。

(4)装饰要适度。

活动二:变废为宝——当一回服装设计师

1、老师:今天让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点特殊,都是些废旧品,怎么样才能够把它们“变废为宝”呢?(幻灯片展示环保时装)

2、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同还们仔细观察老师的作品,你们认为这套服装设计得怎么样?有没有设计得不好的地方?(教师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你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步,设定服装的主题.你们的服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内容,比如说:是想展现美丽的春天,还是倡议绿色环保,或者是想表达一种随风飘逸的境界……

接下来,构思设计稿,把你们想像的服装画成效果图,再根据设计内容进行剪裁,可以用折、剪、和拼贴的方法。

不同的色彩和比例搭配的服装可产生不同的穿着效果,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冷暖色调的搭配和服装比例的搭配关系都要和你们设计的服装相适应。比如说:想要表现春天,那服装的色彩就要鲜艳一些;如果是要表现飘逸的境界,那设计的服装就要有长长的飘带或者裙摆……

最后进行局部装饰,注意不要过于繁多。

3、接下来就让同学们当一回服装设计师,希望你们设计的服装既有个性又具有美感。

4、计制作要求:

①确定本组的服装设计主题;

②服装设计要紧扣主题,制作手法与材料不限;

③服装款式要新颖,色彩搭配要合理;

④注意服装局部的装饰,点缀。

6-8人为一组,由组长安排谁裁剪,谁粘贴,谁做装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计,集思广益,发扬合作精神。

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活动三:秀一秀

1、举行“班级时装秀”。

2、作品展示,请部分同学介绍服装的主题,设计意图。

三、教师小结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第3篇

关键词:东北农业大学 色彩控制 建筑色彩

一、校园概况及研究方法

1.校园概况

东北农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目前校园总用地面积197.34万平方米,东临信义村,西临哈尔滨东线,南临香坊木材厂,北临哈东工业,校园地域呈南北狭长的长方形,地势平坦。正门与主楼之间的区域被称为南校区,主楼以北与长江路之间的区域称呼为北校区。

东北农业大学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时间较短。

2.研究方法

本文将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建筑色彩分为主楼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其他服务用房三大类,在校园建筑色彩数据记录中尽可能涵盖校园的主要建筑,研究对象共计33座校园主体建筑。色彩采集时选择晴天或多云天气,用《建筑常用色》色谱对校园建筑背光面的HVC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其色调(H)、明度(V)、彩度(C)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用照相机对其进行全景、局部特写的照片采集,尽可能反应采集对象的原貌,并在具体实施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区、分类统计,然后利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样本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建筑数据采集,调查时间为2015年3-9月,研究情况如(图1)所示。

1.统计结果

在理想化状态下,排除光影、建筑物本身不够清洁的干扰因素,以校园建筑色彩的色相变量为基础,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统一类聚方法,对校园建筑色彩基本色的色相综合统计执行系统类聚分析后,整个校园建筑色彩的主色调(图1)得到结果如下:

(1)黄红色系在校园整体建筑色彩中占主要色调,分布在学校的南区和北区,涉及主楼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区域。

(2)红色系使用的范围在南区略高于北区,涉及的区域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

(3)绿黄色系、绿色系、蓝绿色系使用略少,分布的区域涉及学校的教学、生活等空间场所。

(4)蓝色系、蓝紫色系、紫色系、紫红色系虽然是建筑常用色,但在整个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园建筑色彩使用上并没有使用。

根据(图1)得出统计列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R:11项,约占整个校园建筑色彩基本色相的33.3%;YR:13项,在整个基本色相中约占39.3%;Y:0项;GY:3项,约占9%;G:4项,建筑基本色相约占12.1%;BG:2项,在整个基本色的色相统计中约占6%;其中B:0项;PB:0项; P :0项;RP:0项,在整个数据统计中均无所占比例(如图3)。

根据(图1)得出统计列表,我们可以从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建筑色彩基本色的明度综合统计的33个研究对象得出,值域分布在2-3:0项;值域分布在3-4:1项,约占整个统计当中的3%;4-5:4项,约占12.1%;5-6:5项,约占15.1%;6-7:6项,约占18.1%;7-8:10项,在整个建筑色彩基本色的明度统计中约占30%;8-9:7项,约占21.2%(如图4)。

根据(图1)得出统计列表),在33个研究对象中:0(无彩色):0项; 1-2:13项,约占39%; 2-3:9项,约占27%; 3-4:2项,约占6%; 4-5:1项约占3%;5-6:2项,约占6%; 6-7:5项,约占15%; 7-8:1项约占3%;8-9:0项; 9-10:0项(如图5)。

三、结论与修正

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校园建筑色彩基本色使用上多以黄红色系、红色系为主,色相多分布于YR、R的区域之内,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此种色调使用较为合理,东北地区冬季较为寒冷,以暖调为主的色相更能为东北地区的高校校园环境带来温暖的感受,增添校园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2.在建筑色彩基本色的明度上多集中在6-7、7-8、8-9的范围之间,明度搭配是中、高调为主弱对比的搭配方式。此种色彩明度的运用含蓄、朦胧,校园色彩明度使用也比较合理,适合东北地区冬季白天短、夜晚长的昼夜分布特点。

3.校园建筑色彩纯度分布在1-2、2-3、3-4、4-5、6-7、7-8范围内,使用情况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标准。例如:值域分布在6-7、7-8的这一类高纯度的色彩使用不能很好的与外界自然景观色彩相融合,在整个校园色彩的表现上略显突兀。这种强对比的纯度搭配不但不能体现校园空间的肃静氛围,而且使校园环境显得喧嚣嚷闹。东北地区高校建筑色彩不适用于高纯度的色彩表现,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建筑色彩的纯度有待修正。( 如图6)(如图7)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建筑色彩使用情况大部分属于符合此区域的暖色调,但在色彩的使用上没有整体、统一的规划,没有因特定的地理位置而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特点。

另外,高校建筑大多经历着一些相同的发展趋势。从50年代开始校园建筑材料普遍使用砖墙石瓦,80年代左右校园建筑材料方面贴面砖及流行装饰材料开始使用,90年代以后至今在校园建筑方面上金属板、幕墙等新兴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在特定历史原因影响下,形成了大多数高校校园建筑色彩不统一局面。同时,由于文化交流频繁和城际间的快速往来,使得高校校园在建筑形态上一味模仿和趋同,建筑色彩极为相似,成为了高校校园建筑色彩不够和谐的因数之一。

四、建议:

1.确立建筑色彩基调,明确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建筑色彩设置应本着“温暖、明快”的原则,整体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色调,如黄红色系、黄色系、红色系等,同时合理搭配辅助色、点缀色,把握各个色彩要素之间的适用面积及比例,形成色彩和谐统一的校园建筑色彩。在材质的选用方面,东北地区校园建筑的基底及外环境地面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毛石、蘑菇石石材,给人带来稳重、安全的心理感受。

2.校园总体规划,实行分区管理

东北地区高校在校园建筑方面,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楼宇之间相互交错、较为复杂,应加强总体规划,设计一定功能特色的区域,针对各个区域将总体规划进一步细致、深化,逐步解决校园建筑色彩混乱、平庸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考虑校园各个区域的使用功能、规模大小,明确建筑色彩在整合空间环境中是主导还是从属地位,突出建筑色彩的集中效应和搭配效应,使得校园空间区域具备较强的识别性、较好的实用性和明显的文化性。

强化分区管理的理念,深入分析特定区域的特点,明确特定区域在校园整体设计中的角色,进而明确区域色彩和整体色彩的关系,实现既体现区域特色、又整体和谐统一的局面。同时,要深入剖析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紧密结合所属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力求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也实现和谐统一。

3.建筑风格主导,色彩风格配合

校园建筑色彩无论是“多彩色”还是“无彩色”,都应充分考虑校园建筑风格,使色彩搭配与建筑风格相一致,校园建筑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要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相吻合。在此基础上,确立主色、辅助色、点缀色来丰富的校园色彩环境,在校园建设中突出自身特点,强调专业特色及营造“绿色校园”的原则②。

4.尊重自然色彩,地域特色明确

哈尔滨地区冬季绿色植物大多凋零,整个校园的色彩主要表现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协调,建筑色彩成为校园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选择上,粗面的石材、砖等相对厚重、吸热能力强的材料更受东北地区所喜爱。相对比南方一天之中的光照效果,哈尔滨地区的光照相对较弱,校园色彩选取中彩度的色彩就理想的效果。不同的季节校园植被的色彩也各不相同,从而在整体上影响高校校园的环境色彩。在掌握高校的建筑物色彩的同时,尊重自然色彩分析这些色彩与自然色彩间的关系,实现统一的校园色彩。

注释:

①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5).

②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一一上海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与机遇[J].城市规划汇刊,2004(4).

智慧校园景观中的色彩设计 第4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色彩设计,景观带,校园环境

1 前期课题研究

1. 1 调研缘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 “景观色彩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新课题。这一研究主要针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植被、水体、建筑立面、道路标识系统、道路铺装等景观元素所包含的色彩及色彩的组合。景观色彩的形成和选择的影响也是“景观色彩研究”的主要对象。

此次课题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 从环境前期调研, 分析场地现状再到设计, 逐步加深设计程序, 同时使学生将现实的不合理在设计中加以完善, 使得设计更趋向学以致用。

1. 2 国内外研究方法

近年来, 国内对景观色彩设计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成立了多家研究机构并多次开展以景观色彩为主题的专项研究活动。2001 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5 个城市72 幢居住建筑立面色彩进行实地测量、调研, 旨在对中国主要城市的建筑色彩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 为今后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

相比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 日本的色彩研究水平一直处于领先。日本色彩研究中心是国家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研究去设置的重要科研机构[1]。该机构在技术手段上有所发展。

2 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2. 1 规划内容

本次规划范围为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校园色彩景观, 涵盖植被, 建筑内部空间, 校园环境等等, 并且进行分区讨论, 分区研究以及分区设计。在寻求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 设置了“一轴两带三片”, 三个主题布置了多种活动的理念, 充分发挥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 保护地域文化以及历史传统。

2. 2 规划目标

景观色彩设计的目的除了使区域景观得到一般意义上的和谐美观以外, 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区域传统文化特色, 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在区域形象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成为区域发展中形象识别的关键要素。进而开展系统性的区域景观色彩规划设计, 可通过专业化的色彩语言唤起人们对该地区的审美记忆与文化认同。

2. 3 创新点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是一处极具人文气息的教育场所, 此次可以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 融入校园环境当中, 强调保护色彩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问题, 同时关注当地整体环境色彩和个体色彩要素间的协调关系, 关注使用者的心理活动。

通过对校园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的深入研究与考察, 发掘当地的色彩品质与属性, 提炼根植在该地区的传统色彩, 为该地区定制专属的色彩体系。景观色彩同时还将心理学、自然科学、行为学纳入到研究范畴, 这也是特色研究融入智慧校园的创新所在。

3 概念实施

3. 1 烟囱周边环境设计

烟囱位于耿丹学院的中北部, 周边环境单一, 配套设施不齐全, 周边有教学区及其自行车停车场所。工业发展时期校园原本的维尼纶厂留下来的烟囱被保留至今, 作为学院历史符号的制高点。

将21 世纪时代热题———城市的发展导致环境, 空气质量的下降的话题结合设计语言的可视化, 警示公众对环境的关注。LED灯带从下至上拉升至烟囱最顶端 ( 见图1) , 由主灯光———暗蓝色, 副灯带———红色组合而成, 灯带的色彩交替根据每天空气质量好坏来升降红色。

3. 2 校园装置景观带设计

景观带位于耿丹学院中部, 是耿丹学院艺术景观装置的集中点, 为人流量最大的路段之一, 以人流量的大小为核心[2], 建立一个景观装置 ( 见图2) , 随着周围人流量和通讯流量的变化, 巨大的LED“交互式地毯”铺装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墙。

3. 3 校园植物配置设计

校园原有的绿化略微有些单调, 在种植位置与树种的选择还有树种色彩控制不到位。在设计中, 充分保留原有的树种, 避免了成本过高, 只是在现有的环境中增种有色树种以及灌木与乔木穿插, 在视线上起到控制作用[3]。任何一种色彩都可以在色相、明度、色度、面积以及通过对比产生变化。

因此, 不同的色彩表现出的情绪必须同环境相联系, 环境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色彩意向是处在特定环境中的人对色彩的观念、喜好等。色彩意向所强调的是心境、感想。简言之就是色彩让人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通过适合校园气候的植物进行搭配造景 ( 见图3) , 运用乔木, 灌木与小型植物花卉共同搭配, 造景。高低的树枝叶结合了每日的光影来造景。较多的运用了有色树种对空间的划分以及对空间的拉伸, 前暖后冷, 高低错落的方式, 合理的划分了造景空间, 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格外宽阔。

4 结语

色彩是最易识别的视觉元素之一, 从视觉的角度出发, 人们在感知区域环境的同时, 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色彩带来的冲击。以校园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 对该地区气候、文化、宗教、民俗等因素进行考察, 强调保护色彩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问题, 关注当地整体环境色彩和个体色彩要素间的协调关系, 关注使用者的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郭红雨, 蔡云楠.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与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郭东萍.苏州古城区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邹阳.梅山地区历史文化景观适应性再现[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进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很多毕业生也踏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这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促进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发展。

1 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写生色彩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设计色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流程如下:首先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色彩基础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静物写生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强化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但是学生陷于一种模仿的处境,影响设计色彩的技能的提高。目前,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设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在现实中,却比较缺乏。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要加强色彩的训练,融入自己的思想,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的设计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1.2 受到学生自身美术基础的影响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很多学生选择了设计色彩专业,但是,很多学生美术功底薄弱或者几乎没有美术基础,在色彩的认识上比较薄弱,对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而且,在学习设计时,注重模仿,忽略了创新,所以,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的方法。

2 目前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模式不符合设计专业的需求

在设计色彩专业中,很多教学模式都来源来西方,教学内容注重绘画性,追求形似。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只是盲目追求写实,不利于学生深度探求色彩教学的目的,从而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课程内容缺乏对设计色彩理论的探究

目前,很多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写实性,忽视了对多元化理论教学内容的教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会传授一些关于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造型,但是忽略了色彩的历史、人文内涵等,从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的缺失。再加上,学生获得的色彩知识比较片面,因此,学生在后期的实践中,往往不能正确运用色彩,从而影响色彩的实际应用,并且在应用中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

2.3 色彩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很多教师的设计比较简单,实践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未能充分发挥个性,在实践中自我意识不足,也未能将色彩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充分结合,影响了设计色彩课程实践的开展。

3 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

3.1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模式”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纯绘画,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和片面,不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素质模式”教学的方法,可以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对自然的形、色等进行全面的观察,便于学生加深对色彩的印象,更好地进行感知;第二,要提高学生的全面分析的能力,和日常所看到的紧密联系,并总结出规律,从而在头脑中进行创新;第三,要使学生重视“画”的意识,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工具和介质进行创作。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教学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3.2 改革传统的作业方式

在传统的作业方式中,学生更加重视做工,在色彩的关系上把握不准,而且,创作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设计色彩。所以,可以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将电脑作为设计色彩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设计的效率,激发学生的设计色彩的兴趣,并且可以学到更多的技术,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而且,通过电脑设计出的作品,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当在进行明度推移训练时,传统的方式需要调节好明度关系的颜色,然后填入草稿,但是若一种颜色用完,就需要重新调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调制出完全一样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会影响作品的效果。但是,通过使用电脑图形处理软件,将会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的情况中,要按照实际需求来定。

3.3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传统的设计色彩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向学生讲授教学理论和各种技巧,知识点众多,且比较枯燥,因此,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而,这一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当教师在课堂讲评作业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首先让学生小组谈论,推出代表进行互讲,互评,并提出一些意见,然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可以提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4 结语

目前,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设计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多,但是在现实中,设计色彩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要加强色彩的训练,融入自己的思想,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在高校设计色彩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模式”教学;改革传统的作业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叶蕾.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突破——简论高校设计色彩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83-86.

[2]刘冬梅.浅谈高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2(20):137.

[3]戴悦.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突破——高校设计色彩课程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144-145.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第6篇

一、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色彩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色彩理论知识, 学生学习色彩绘画理论、手工实践练习完成绘画作品。这种教学从头到尾就是一张纸、一支笔、一盒颜料和一种绘涂手法, 训练模式单一, 学生精工细作画面, 不能深刻领悟色彩现象、掌握色彩知识和研究色彩造型, 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创新思维。

2. 色彩教学目标不明确

色彩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悟力和敏锐力, 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色彩教学目标不明确, 存在一定的投机性和盲目性, 色彩教学与主干课程沟通联系不够, 不能融会贯通,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色彩教学不能综合训练学生的色彩感悟技能, 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艺术设计方法, 不能为专业设计课奠定基础。

3. 学生色彩创新力不够

色彩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能力, 目前色彩教学主要是理性分析色彩的原始本质, 偏重色彩理论和经验认知, 训练色彩基本原理, 对色彩构成的创造性重视不够, 学生不能创造性地分析、领悟色彩的本质规律, 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色彩思维, 作品多表现为呆板、程式化, 缺乏活力和感染力, 不利于表现和运用色彩能力的培养。

4. 色彩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色彩课程设置上基本一样, 没有明确的针对性, 各校选定色彩教学课程、分配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 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没有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材选择和教学模式上, 也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优点和特色, 亟待改革与完善。

二、艺术设计专业中色彩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采用主题性设计教学模式

主题性设计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 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讲述基本色彩理论之后给学生设计一个课题, 提出问题, 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分析思考,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思路变化, 及时为他们提供素材, 启发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师生互动学习研究, 合作完成作业, 不断提高学生的色彩理论水平和技法技巧, 不断拓展学生的色彩视野和创作思维。这种主题性设计教学, 引入色彩设计观念, 以色彩研究为手段, 强化了色彩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主题性设计教学, 设计主题可以多元化, 扩大色彩研究学习范围, 使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广泛性, 学生专业知识具有全面性, 夯实探索色彩表现力、创造性运用色彩的基础。

2. 运用电脑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一般都学习了素描与色彩写生课程, 基本掌握了色彩的调配、组合、表现、造型知识。色彩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系统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 运用色彩对比、调和、统一关系使画面色彩优化组合。在色彩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引入“电脑辅助设计”思想, 把传统手绘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 让学生认识电脑在艺术设计中辅助作用, 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传统手绘与电脑辅助手段各有优劣, 不可能以一种替代另一种, 要结合使用, 优势互补, 但电脑辅助设计的优势是强大无比的, 恰当运用电脑辅助手段, 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实现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以研究为主方向转化,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改革色彩课程教学体系

建立一个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 提高色彩教学在课程中所占比例, 强化色彩基础训练, 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在色彩课程教学体系中要提高色彩调和练习和色彩对比练习的实践课时比例, 锻炼学生的色彩创造能力。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色彩课程设置中要各有侧重, 要区别对待、显示特色。要适当调整色彩课程内容, 不断探索出一个科学有效的色彩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色彩教学不能与高职院校完全匹配, 要以培养学生色彩调和能力、色彩表现能力和色彩创造能力为侧重点。如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主要侧重于空间色彩认知和色彩搭配, 所以要多安排“色彩调和”内容, 使学生受到严谨的色彩构建训练、理解色彩调配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4. 改变色彩课程授课方式

高校艺术专业的色彩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 所以在教学中要改革传统的色彩教学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教师要求学生口述物体色相, 以及物体之间的色相区别, 写生时要严格尊重事实, 不能改变物体色相。在中后期写生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握整体画面的能力, 要求学生适当提炼物体的色彩偏向, 适当添加主观意向, 既要画得“像”, 又要把握画面氛围, 注重画面效果。在讲解动漫游戏专业学生作业时, 要注意结合动画或影视场景, 让学生知道专业对色彩应用能力的需求, 知道色彩课程对后续课程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向专业课程方向发展。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色彩》课程, 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力求提高学生色彩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加大由基础课向专业课的引导力度, 加强学生主观色彩表现和色彩应用训练, 使色彩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后续课程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独立的色彩设计能力。

三、结论

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色彩教学模式, 有意识、有目标、多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 使学生能自由驾驭色彩,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现主观色彩表现与创造性思维, 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的优秀艺术设计创作者。

摘要: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色彩教学理念和模式较为传统守旧, 不利于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新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教学,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净.视觉之外的色彩启示——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J].装饰, 2010 (03) .

[2]王文涛.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2) .

[3]李晓.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06) .

[4]胡天君.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19) .

[5]文颂阳.浅论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9.

高校校园色彩设计 第7篇

一、成人高校艺术设计方向色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 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基础理论学科, 与它相关的色彩类课程还有色彩、色彩构成、设计色彩等等, 而色彩学课程是所有色彩相关课程的前期课程, 是一切色彩相关课程的基础和根本。它从“色环”的研究角度出发, 就艺术设计中如何利用色彩搭配的原则问题进行探讨, 是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 对学生今后专业设计课的色彩理解和设计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也起着奠基作用。而成人高校的学生又有着学习时间少、专业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及接受能力都相对滞后等特点, 这些都会抑制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所以, 依据成人高校学生的特点, 结合高科技的教学手段, 寻求相对便捷、有效的教学方法, 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满足成人高校色彩学课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国内许多学者开始把研究领域由传统经典色彩向数字色彩转换, 其中颇有成效的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田少煦教授, 主要著有《数字色彩构成》《数字色彩与环境设计运用》, 开发了“数字色彩”网络课程等[1]。另外还有孔繁昌主编的《数字色彩构成与设计》教材[2]。这些研究一是主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主要侧重计算机艺术色彩, 是将色彩数字化应用, 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色彩设计、色彩创意, 主要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颜色体系和颜色模型, 是一门典型的数字化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色彩设计和色彩创意的能力, 并且最终实现无纸化设计。二是主要针对普通高校的本科艺术专业教育。而进入成人高校的艺术类学生与普通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求学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专业对口, 为继续深造, 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也是为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这部分同学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基础, 并且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个性, 但他们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有所长, 将来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这部分的学生几乎没有艺术功底, 对色彩知识和绘画技巧几乎是一无所知。因此, 对色彩学课程进行改革, 使之更适合成人高校特点, 可以更好地满足成人高校色彩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 满足现代艺术专业类学生素质的发展需求

学习色彩学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色彩规律, 提高色彩修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将色彩复杂的属性关系由繁到简、深入浅出地系统解读, 然后自如地运用到专业设计中去。现在成人高校学生来源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大部分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与认识极为肤浅, 基本上还是以高纯度、高艳丽的日常生活应用色彩为主, 只能识别简单的“红”、“黄”、“蓝”、“绿”、“黑”、“白”, 或者“深色”、“灰色”、“浅色”而已, 对复色系、灰色系的认识和了解几乎处于盲点, 更不要说色彩的调配了。所以, 对于这些未来的设计师或者准备进军设计行业的人士, 根据他们的现有素质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探索, 开发出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色彩课程, 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艺术专业类学生现代素质的发展需求, 为他们走上更高一级的工作台阶奠定良好的基础[3]。

(三) 满足现代色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发展需求

传统的色彩教学一般均使用架上绘画的颜料这种介质进行色彩的学习和消化, 其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颜料介质的熟练掌握[4], 但是, 颜料绘制作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费时、耗神且见效慢,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作上, 忽略了对色彩的研究与探索, 削弱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不断训练, 其结果是“动手大大多于动脑”。而且, 传统色彩颜料的调配通常最多只能用到几十种颜料, 调色后的色彩饱和度偏低, 产生的色彩种数远远少于数字化电脑屏幕的RGB或CMYK色彩色域, 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和覆盖性。可以这样说, 表达色彩的颜料性能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我们的学习目的是认识色彩, 理解色彩, 再现色彩, 最终自如地驾驭色彩。色彩训练应该回到它的本质轨道上来, 也就是对色彩审美规律的理解把握和创造性的自如运用, 而不是对某种介质的调配运用。因此,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 电脑作为现代高科技处理信息的工具,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功能, 以电脑结合颜料作为色彩训练的手段可以为色彩学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潜能空间。

二、成人高校艺术设计方向色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成人高校艺术设计方向色彩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将色彩学理论与实践绘制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推动理论、内化理论, 实践为主、理论为辅, 最终做到真正理解和运用色彩学知识进行色彩的调配与创作[5]。

(一) 体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 迫使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推陈出新, 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研究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新秩序。

在授课内容上, 既教授传统的颜料色彩, 又注入多媒体色彩设计, 使学生既能绘制传统色彩作品, 又能自如运用电脑设计软件设计搭配色彩, 培养高科技时代具有现代化设计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综合设计艺术素养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后备人才, 也为后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设计相关的课程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础。

在教学手段上, 将整个色彩学课程与数字技术结合起来, 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一部完整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 并利用教学网络进行网上教学, 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手段。这主要是考虑到成人高校学生的特点, 将传统的面授教学方法结合数字技术向视频教学和网络教学转换, 增强教学与学习的灵活性、双向性和交互性。

(二) 体现手绘色彩和多媒体色彩相结合

成人高校的艺术类学生不仅传统手绘色彩基本功欠缺, 而且多媒体设计应用基础也较弱, 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有一些, 但电脑平面设计软件使用基础几乎没有, 这为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师徒式手绘色彩教学模式转化为以研究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新秩序, 把传统手绘技法和电脑配色训练结合起来, 利用现代电脑设计软件进行色彩配色学习。传统手绘色彩重感性认识, 通过颜料来表述光与色的关系, 颜料调配变化微妙, 设色工整细致, 但需要一定的艺术功底和修养及大量的时间才能达成。多媒体色彩设计偏重理性抽象和感性运用, 具有色域选取广、色彩光泽度高、色彩效果丰富直接的特点, 并可重复选色、填色, 修改方便。所以,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色彩设计软件方便快捷地实现我们的色彩想法、色彩尝试, 考虑先传授色彩学基本理论知识, 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颜料色彩来了解色彩的成色原理及配置方法, 在传统手绘色彩学习的基础上, 逐步加入电脑平面设计软件使用和色彩设计创作训练。在教学过程中, 两者齐头并进, 使学生既能调配色彩, 绘制传统的色彩作品, 又能运用色彩知识辅以电脑设计, 快速、便捷地实现自己的色彩理想, 设计搭配出和谐、现代而有创意的色彩作品。

(三) 体现基础理论与专业拓展相结合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设置专业拓展训练, 用设计和创新的手法把色彩原理和方法运用到专业设计中去。譬如, 同样学习高明度色调配色训练, 要求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为特定场合的特设人物进行高明度色调配色训练, 室内设计的学生要求针对具体某室内环境进行高明度色调配置设计, 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针对具体商品的包装设计、宣传招贴设计、专柜设计等进行高明度色调系列设计。简而言之, 就是把具体的色彩理论和配色知识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 把色彩的搭配技巧和方法运用到专业设计中去, 为今后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成人高校艺术设计方向色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数字时代成人高校艺术设计方向色彩学教学必须要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 结合高科技更好更灵活地为学生服务, 克服成人高校学生学习时间难于保障、学习基础较差等困难, 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等方面适时进行改革, 改变传统课堂面授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 把色彩学教学的理念构建成双向的教学软件, 优化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果, 更广泛更便捷地为成人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一) 教学手段上, 由课堂主导转向媒体复合

首先, 针对学生学习时间难于保障、学习基础较差的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把授课内容系统自制成教学多媒体课件, 利用教学网络及教学平台实现面授和网授的结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段进行灵活学习, 以弥补不能到课堂面授学习的尴尬, 还可以对课堂上来不及消化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进行重复巩固学习。

其次, 针对色彩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学校可以加大一定的资金投入, 利用摄影摄像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实录拍摄, 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 最后通过网络工具实现课堂教学与视频教学的结合, 最终达成课堂主导与媒体的复合。这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也可供学生网上学习参考, 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面授和网络学习。

(二) 教学内容上, 由传统本位转向能级递进

首先, 注重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的结合, 重在基本概念的分析, 对特别专业的内容从略, 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 围绕在设计中如何应用色彩展开, 主要包括色彩的产生、色彩的特性、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属性、色彩的构成、色彩的调性、色彩的感觉和色彩的应用八大部分, 详尽阐明传统手绘色彩调配理论及方法的同时结合相关艺术设计专业, 用案例分析法阐述色彩符号在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及传达作用, 导出色彩学学习的应用目的和色彩设计的应用方法, 为今后专业发展中色彩理论的运用和延伸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次, 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 引入现代计算机相关设计软件结合色彩理论进行色彩调配训练, 利用电脑设计软件实现传统手绘色彩和多媒体色彩设计的结合和并进, 使学生既能调配色彩绘制传统的色彩作品, 又能运用色彩知识辅于电脑设计, 设计搭配出和谐、现代而有创意的色彩作品。

再次, 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与所学专业的结合。这中间, 基础色彩要求学生用传统手绘形式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专业色彩要求学生用电脑平面设计软件完成基础色彩和专业设计色彩的结合, 把色彩知识真正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三) 教学结构上, 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维融合

首先, 针对教学内容每章节都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进行色彩练习, 每章节第一部分首先介绍色彩原理和色彩调配方法, 第二部分把基础色彩原理和专业特色相结合, 用设计和创新的手法把色彩原理和方法运用到专业中。每一课程单元基本都做到一讲四练:一讲是知识讲解, 四练是单元作业练习、专业拓展训练、电脑配色训练、学生作业互评训练, 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色彩和专业色彩相结合。

其次, 对教学对象中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创作为主, 且要求与专业结合较紧密, 通过个性创作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对有相关经验的学生进一步要求系统学习色彩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抛开工作中的成见, 切不可依靠自己的经验应付学习或墨守成规, 对这部分学生以沟通和引导为主。对毫无基础的学生以鼓励和临摹学习为主, 但也要求积极创作与专业挂钩。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改变以往一堂课、一张作业、一个要求、一样面孔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学生把控好难易度, 做到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效果, 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要有合理性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田少煦等.数字色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2]孔繁昌.数字色彩构成与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姜亦金.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设计色彩教学[N].美术报, 2007-12-08.

[4]周晓娴.色彩构成课教学新探[J].美术报, 2007-08-25.

上一篇:下游产品下一篇:教学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