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论文范文

2024-05-06

图片新闻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图片新闻论文 第1篇

4 月29日, 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省政府副秘书长介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敏等出席开工奠基仪式。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位于洛阳市伊滨区, 总占地面积2850亩, 工程总投资20亿元, 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一所能容纳3.5万人规模、国内环境一流的大学。2012年9月前学院部分搬入新校区;2013年年底全部建成, 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

(张新芳/文崔松欣/图)

平顶山学院“双选会”成功举办

4 月29日, 平顶山学院举办2011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共有来自上海、山东、浙江等地的69家用人单位参会, 涉及教育、医药、保险、通讯、网络等多个行业, 共提供就业岗位2400余个, 有千余名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看新闻图片写作文 第2篇

板块一:读图,引发自由联想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见下图),它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深深地被震撼了!现在,请每个同学静静地、细细地看这幅图片两分钟。边看边联想,你看明白了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轻松活跃的音乐渐起)师:你看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请自由地表达。

生:我看明白了一群憨态可掬的鸭子,由鸭妈妈带着过马路,鸭妈妈好像在说:“孩子们,小心过马路,别被车撞了。”

生:我看到了鸭妈妈带着六只小鸭子在散步,走得很潇洒。

生:我看到了鸭妈妈带领着六只小鸭子在街头散步,从黑白的图片中看出伟大的母爱。

师:你有一双了不起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鸭妈妈带着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在马路上快乐地行走着。

师:嗯,你看到了车水马龙的画面,你关注了画面的每个细节,很好。

生:我看到了在一条车辆拥挤的街道上,一只鸭妈妈带着六只小鸭子过马路。这里,不是十字路口,也不是人行横道,更没有警察指挥交通,但街上所有的车子不约而同地停下来,静静地地看七只鸭子过马路,谁也没有摁喇叭,谁也没有开车,都静静地等待着。

师: 是啊,都在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这一群可爱的小生灵自由地穿过马路。这是多么温馨,多么感人的画面!那么这张图片来自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教师朗读)

“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 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他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摘自《参考消息》2001,10,9]”

[点评:“新闻图片”,一个内容极其宏丰而又直面现实生活的“信息宝库”,与儿童写作相连通。这是极具创意而又是很有时代亮色的教学资源开发。] 第二板块:扩图,丰满故事情节

师:同学们,这幅新闻图片的画面可真有意思。张老师想问大家,如果这位记者幸运地拍下了事情的全过程,那么他有可能拍了哪些画面? 生:他有可能拍了巡警是怎样救出那两只小鸭子的画面。

生: 还有可能拍到了当巡警救出了这两只小鸭子的时候,捧在手中,那两只小鸭子感激地向巡警“喳喳”地叫了两声,巡警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生:我觉得记者拍到了鸭妈妈向巡警求助的场面。

生:那位记者可能还拍到了几只小鸭失足掉进下水道的场景。生:我想可能还拍到了巡警目送小鸭子上路的情景。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刚才说的,也许记者真的拍了,也许并没有拍。不过,你们这么一说,就让这幅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前些日子,我请一位朋友帮忙把这个故事所呈现的几个主要画面给画成了卡通,想看吗? [点评:在“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瞬间定格的“有限”之内,辅以想像的“无限”发酵,为孩子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触发了情趣动力这是完成好《看新闻图片写作文》的重要中介环节。] 师:如果喜欢,使劲鼓掌(课件出示)。

(生鼓掌,教师依次出示图,孩子们读旁边的文字)

生:鸭妈妈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生:鸭妈妈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

生:三只小鸭失足掉进了路边的下水道。

生:鸭妈妈请巡警帮忙。

生:小鸭子得救了。

师: 同学们,就是这样六幅图,组成了完整的故事。你觉得这六幅图当中,哪一幅特别特别地有意思,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生:我觉得第五张图,第五张图小鸭子被救出来的时候非常感激巡警…… 师:如果你是小鸭子,你会怎么感谢?

生:谢谢巡警,我会很感激你的,如果你要帮忙的话,我会帮你看住路上的车,不让他们违反交通规则。

师:小鸭子也懂得知恩图报!不过小鸭子的话,巡警听不懂的,它只能“嘎嘎噶”地叫。还有哪一幅也挺有意思的? 生:第三幅图,我觉得很有趣。师:为什么?

生:因为三只小鸭掉进下水道之后,鸭妈妈急忙跑到了巡警那里向他求救,但巡警听不明白鸭妈妈说什么,只见他非常着急。师:为什么他听不懂?

生:因为鸭妈妈说的是鸭子的语言。

师: 鸭语。(全体师生笑)我们人只能听懂—— 生:人语

师:如果你在场,你听得懂吗? 生:听不懂 师:如果你听懂了,你是? 生:(全体师生笑)

师:一个是急于向巡警求助,一个是一头雾水,会出现哪些滑稽的场景呢? 生:鸭妈妈会乱叫,“嘎嘎噶”地叫个不停。师:再使劲,扯破嗓子都没用,是吧?

生:巡警使劲摇着头:“你要干嘛?在说什么啊……”,鸭妈妈、另外三只 小鸭子使出浑身解数,可巡警还是一头雾水……

生:鸭妈妈可能会跟那三只小鸭子一起,叼住巡警的裤腿,一起拉巡警去 救它们的孩子……

师:哈哈,你很有经验啊,你上来!好吗?你来当鸭子,你找三个孩子,做小鸭,我们一起即兴表演“求助”好吗?其他同学在位置上继续思考,还有哪一幅画也很有意思?你们先想,我们到幕后去,商量一下怎么演。

(一分钟后,师生表演鸭妈妈求助巡警的场面,因为巡警听不懂鸭语,场面富有戏剧性,笑声四起,具体过程略)

师:来,给他们点掌声(生鼓掌)。这只是我们几个的即兴表演的“求助”场面,这只是一个版本。咱班级有40个同学,就有40个版本,你的想象有多精彩,“求助”就有多精彩!继续说,你还觉得哪幅画面也是很有意思的,非常非常地好玩? 生: 我觉得第四幅图片也很有趣。虽然一片空白,但是巡警到底怎么救鸭子的,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师:是啊,巡警救小鸭的场面太难画了,所以我的朋友干脆不画了,就留了一个窨井盖。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个巡警,你会怎么营救这失足落水的小鸭子呢?先想一想,巡警在下水道营救快被急流冲走的小鸭子,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下水道很黑,看不清楚。

生:流水很急,如果一不小心小鸭子就会被冲走。生:可能没有营救的工具。生:可能小鸭子很害怕,以为巡警的手要打它,所以就躲开了,不想被巡警抓到。生:可能那个井很深,救不出小鸭子。

师:井深人矮。

生:可能那个井很臭。

生:可能那个井很闷,小鸭子快晕过去了。生:营救的时候有可能伤到小鸭子,小鸭子说的话,我们根本就听不懂,要很小心地营救,而且可能马路上有很多人,没有人手来帮忙。

师:同学们,看来啊,这注定是一次艰难的营救。假如你就是那个巡警,你是怎样突破重重困难,营救小鸭子呢?让我们展开“头脑风暴”(画面上,“头脑风暴”几个字,非常大)!你看,这几个字都出格了,我为什么要让“头脑风暴”这几个字出格呢?想像就是要大胆,不要怕想错,“头脑风暴”是无错的。咱们围绕着一个话题,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七嘴八舌地,奇思妙想不断地涌现,如果 3 别人的创意,给你带来了新的灵感,你也可以悄悄地修正你的想法。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次“PK”,看看哪边的同学营救方法最多。

师:“头脑风暴”现在开始,准备好了的先说。生:拿块布放下去,让小鸭子站在布上上来。

生:先用绳子捆一个打死结的圈,然后套住鸭子,拉它上来。

生:放一个很大的勺子,勺子上面放一些鸭子爱吃的食物,然后把它给钓上来。生:我姓江,我是江巡警,我会先找一些树枝,挡住那个孔,不让小鸭子被水冲走,然后搭救它。

生:我姓杨,我叫杨巡警,我会用捕鱼的渔网,把它那三只鸭子给捞上来。师:你是杨大捞(笑)。

生:我是金巡警,我把自己放到井的下面,把那小鸭子给弄上来。生:我用自己的帽子,将小鸭子舀上来。

……[点评:对话、表演、创意施救……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了他们的生命智慧,看来这篇作文要写不好也难了。] 第三板块:创作,留驻美妙想象

师:好,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真多。张老师提一个小要求,方案要巧妙、实用,一套不行,两套;两套不行就三套,总之把鸭子救上来为止。同学们,经过这么一表演,这么一“风暴”,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呢?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写这个故事了。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关注本次习作的要求,一起读——

生: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充分想象,然后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师: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具体,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如何写得有真情实感呢?张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来写。比如,我是张巡警,今天我在温哥华街头巡逻,忽然对面来了一群鸭子,鸭妈妈带着三只小鸭,它们向我“嘎嘎噶”直叫……这就是以巡警的口吻来写故事。我们还可以鸭妈妈的角度来写,以落水小鸭子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司机、行人的角度来写,这样一来,就把自己摆进了这个故事中,真情实感就出来了!

(学生确认站在哪个角度写故事)

师:好,写的时候要关注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要把故事写得有意思,写出真情实感。第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写清楚;第二,用生动的细节展开最有意思的部分,把这个最有意思的画面写具体。第三,写出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真切感受。

师:愿意站在小鸭子角度来写的举手?(生举手)好,我想采访一下,小鸭子,当你刚跌入黑暗的下水道时,你当时心情怎样?

生:我当时想下水道又脏、又臭、又冷,我会在里面熏死或者冻死。

师:担心自己会死。还有吗?还有哪只小鸭,你怎么担心?你怎么想?

生:我会想:妈妈快点来救我,不然我会在这个冰冷的下水道里淹死。生:我会在下水道里慌得手忙脚乱。师:过了一段时间,你心情会有变化吗?

生:这么久了没人来救我,哎呀,妈妈是没有注意我掉进水里?还是得不到帮助呢?

师:你看,随着故事的推进,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都出来了。如果你是巡警,如果你是鸭妈妈,你们在这个故事中的想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啊,站在不同角度来写文章,心里的想法会不一样?你要走进这个故事中去,去感受当事人当时的心情,你就能把这个故事写好。

(接下来,老师让选择同一个角色的孩子坐在一起,两个同学合作写故事,一个写前三幅,另一个写后三幅,写作时间18分钟。写完之后,教师让孩子们展开自我对话——出声朗读,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蛮有意思?是否展开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听别人的文章,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要边听边关注: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2.这个故事是否写出了真情实感? 生:我是鸭妈妈,今天天气情朗,我和宝宝们呆在家里有点闷,便打算出去郊游,我们边走边说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人行道上。突然,我感到有些不对劲,回头一看,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原来六个宝宝,现在只剩下三个了,唉呀呀,不得了啦,其它宝宝都去哪了?(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师:对,这就把感受写出来了!)我心急火燎,是不是人太多,孩子们走失了?是不是被人抓去了?是不是……我急得嘎嘎直叫,真不该这么粗心,把孩子们给丢了,现在它们在哪呀?

突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从下水道传来“嘎嘎嘎”的回声,我心头一紧,(师:“心头一紧”写得多好!)我急忙领着其它孩子赶过去,果然,孩子们掉下了下水道。(师:建议改成“掉进了”)掉进了下水道。我心急如焚,到处“嘎嘎”乱叫,可是谁也听不懂鸭语呀,换来的只是异样的目光!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无论如何也得救出我的宝宝。这时,我看到一位巡警,似乎看到一丝希望,急急忙忙奔过去,围在巡警旁叫:“嘎嘎嘎嘎,快救救我的孩子,它掉进下水道了。”警察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无柰之下,我只好用嘴巴叼着巡警的裤角,拖着他向下水道走去。

师:这是鸭妈妈一,我们来听听鸭妈妈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生:巡警,巡警!怎么样,看见我的孩子了吗?(学生朗读得不紧不慢)师:你好像心平气和嘛?一点也不焦急。

生:(语气焦急)“巡警,巡警!怎么样,看见我的孩子了吗?”我焦急地喊着,大概是巡警没有听懂,没有回答。我心想:我的孩子们在下水道一定很害怕,不 知冲到哪去了,上帝保佑,上帝保佑。(师插:阿门)(众生笑)巡警急忙拿来一块大木板,把它插进下水道。他想干嘛?突然他说了几句人话。(师:这个“人”去掉,人就是人,改为“他说了几句话”)。

生:他说了几句话。见我没听懂,又和我那些还没有掉进下水道的孩子嘀咕着什么。嗯?什么意思?哦,是想让孩子们召唤下水道下的兄弟,“孩子们,你们快叫哥哥,这样它们就会爬上来了。”“哥哥、哥哥,快上木板,快!快!”“不,不行啊!”这时巡警拿来一条绳子一甩。“呱呱呱……”“是我的孩子,快来我的孩子,快抓住绳子!。”

师:“呱呱呱”?怎么变青蛙了?(生众笑)“呱呱呱”改成“嘎嘎嘎”,这句话没有交代清楚,建议改成“一甩,底下传来„嘎嘎嘎‟的声音”。

生:这时巡警拿来一条绳子,往下水道里一甩,下水道里传来“嘎嘎嘎”的声音。快孩子们,快抓住绳子!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了!哦,宝贝们没事了。经过巡警的救助,孩子们(学生没写完,接不下去了)师:终于脱离了险境。生:孩子们终于脱离了险境。

师:你只写了一幅图,我相信后面的几幅一定写得很精彩。这位同学用了很多对话来推进故事的情节,段落非常清晰。前面这位同学心理描写非常的细腻,细节描写得也很好,但是有个建议,适当地多分段。会使你的文章读起来不累,条理也很清晰。下面,有请落水的小鸭讲故事,掌声有请!(热烈鼓掌)生:一天,我与其它五个兄弟姐妹和妈妈兴高采烈地从家里出发 师:“和妈妈”改成“我和兄弟姐妹们跟着妈妈”,好不好?

生(小鸭1):一天,我与其它五个兄弟姐妹跟着妈妈兴高采烈地从家里出发去郊游,我们开心极了,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哇,这里可真热闹!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铁匣子在道路上奔驰着。

我看入神了,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一个坑里。(师:注意这个“坑里”用得很准确,她不是说下水道而这是说坑里,因为鸭子不知道这是下水道。)还不小心地把两个哥哥拉了进来,坑里黑乎乎的,全是水,水流很急。坑里又冷又臭,我们使劲挣扎着。我想:如果不快点离开这,我们可能被臭死,或者被淹死。想到这里,我更加用力的挣扎,但我的体力却一点一点地耗尽,我朦胧地听见妈妈在叫巡警,我也更焦急地想要有人来帮助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不见有人来救我。(师:建议加上“始终”,却始终不见有人来救我)。却始终不见有人来救,我的体力也耗尽了,我开始绝望了,我们难道会死在这里吗?我觉得周围越来越也越来越冷了。(师:后来就昏过去了。所以它没有醒来,就没有写下去了)(生笑)

小鸭子2:不行,我转念一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妈妈一定会来救我的。可是两个哥哥不知道被水冲到哪里了?我真害怕呀!我的脚越滑越慢,正要停下,突然被一个圈套住,因为寒冷和恐惧,我的身体瑟瑟发抖,无力地挣扎这个绳圈,我用最后一点力气支持着。慢慢的,我的鼻子闻到了太阳和花草清香。(师:鸭的鼻子真厉害呀,太阳和花草清香都能闻得到(笑)不过这里写得真是好,太阳 和花草的清香多么富有诗意。继续!)一道阳光洒遍了我的全身,我感觉到一双大手捧着我,妈妈亲切地呼唤着我,我睁开双眼看到往日亲切的面孔,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当我看到一个陌生面孔时,妈妈跟我说:“孩子这是你的救命恩人。”我对这位陌生人感激地叫了几声,他把我放下,我看见两位哥哥正站在妈妈身边,我跑过去跟它们抱在了一起。

天色已不早了,妈妈带着我们往家走去,陌生人笑着目送我们走在马路上。师:你觉得写完了还是没有写完? 生:没有写完。

师:想一想她这个文章还应该增加什么内容?

生:应该加上,鸭子们来到马路上,很多车辆戛然而止。所有的行人都默默地送着它们路过这危险之地。这个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漏了!

[点评:交流环节十分精彩,既是示范,又可借鉴,而当场面批面改,可以把不妥之处,在师生的对话互动中推向纵深。] 第四板块:拓展,引发深度思考

师:回去之后将自己没写的那部分写好,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学们,既然是一个故事,总得有一个题目吧,你认为出什么题目好?生:《有灵性的鸭妈妈》。师:如果用这个题目,文章的重点就要落在鸭妈妈的身上。生:倒霉的一天。师:仅仅是“倒霉”吗?建议改为《倒霉并快乐的一天》。生:《劫后余生》、<落水的鸭子>、<温哥华街头的奇景>……

师:大家的题目出得各有特色,出题目要紧扣文章内容重点。如果你想赞美警察的,重点就落在巡警上。重点要落在温哥华街头的市民们,那题目的重点就不一样了,出一个好题目很重要,题目往往提示了文章的重点。(生修改习作标题)[点评: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好!]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了新闻图片,创作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再给大家从另外的角度思考的问题,回去后好好思考,也许能写出一篇新的文章。课件出示

1.这幅新闻图片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 2.从摄影的角度看,这幅图片给你什么启发? 3.从生命的角度开,这幅图片给你以什么启发? 4.中国的报纸问什么要刊登外国的新闻图片?

这些问题大家要联系现实生活好好去想,(忽然发现一个学生举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提到有深度的文章,我比较有感触,我对这幅图当中体现的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一点很有感悟吧!师:这位同学已经找到了写新闻图片观后感的钥匙。真好!同学们写文章可以写得有意思,也可以写得有意义,关键是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写文章是好玩的,有意思的,对不对?

[点评:由例及类,概括升华,为《看新闻图片写作文》从根本上提升认识和能力。] 生:对!

师:下课!

总评:

动漫作文:在现实与想象间确立链接点

小学生要多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小学生作文要干预现实的生活:这又是解决在作文与育人的联系中无可回避的矛盾。

有可能在想象力的训练与直面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吗?

张祖庆老师的这堂按现行教材要求设计的作文课,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给人开启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思维空间。

《鸭妈妈和巡警》是一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闻图片。巡警千方百计拯救落在水下的小鸭子,小鸭子终于得救了,于是鸭妈妈领着一队小鸭,摇摇摆摆过马路,行人汽车都为之让道。显然,在人类社会享受现代科技发展的诸多成果时,也发现失去了许多可贵的东西。保护环境、寻求生态平衡,关爱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等等,便自然地成为了今日社会生活中的关注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中,这幅看似平常的新闻图片却给人们以强大的震撼力。从而,也使我们不敢小觑这幅图片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作用。

然而,面对这样一幅现实的新闻图片,如何能让学生与“想象中的事物”相链接?张老师巧妙地把一张照片延伸扩展出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演化成了一组(六张)动漫作品。为了使写作活动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让大家任选其中的一幅来写一个故事。通过课堂上的对话讨论、小品演示、现场写作和极具创意的“自我对话”(其实是自改作文)…… 终于在交流中当堂呈现了一幅幅细节描写突出、心理描写到位(这是本课堂写作知识训练的重点)的生动故事。儿童对动漫的喜爱是他们的天性。2006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在青岛召开了“中国漫画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令我们重新思考“动漫”,重新思考“童年”。可以说没有“动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现实新闻与动漫之间的沟通,将动漫故事童话化,这是公认的动漫创作境界,张老师又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就这样,让儿童既写想象又能积极干预社会现实生活,提升人文价值,就生动地链接出了美丽的作文课堂。它的美丽之处就于满足了儿童“极度的好奇心,无边的想象力,以及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往”。儿童作文也应该徜祥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这正是张老师这堂作文课的可贵之处。

图片新闻 第3篇

5月17日,北京卓展购物中心出现一台手机回收、以旧换新的自助机器。这标志着覆盖9个品类、近8000个型号的以O2O模式为主的爱回收网落地进入实体店。据悉,爱回收网承诺彻底粉碎旧机内的用户信息、通过百万回收商实时竞价给到用户全网最高价,并提供优质便捷的免费上门回收服务。

天猫 黑科技亮相CES Asia

示范未来购物体验

5月12日,在上海第二届亚洲电子消费展上,阿里云小Ai、阿里小蜜和裸眼3D购物场景等新技术集体亮相,据悉这些新技术将在5月下旬陆续上线,打造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

郑州 餐饮交流会

厨师在大腿上切肉丝

5月初,郑州,河南省春季餐饮交流会的健康家常菜厨王争霸赛上,有的厨师表演在大腿上切肉丝,有的厨师表演姜丝穿针。有观众质疑,厨师在大腿上切肉丝和健康有关系吗?

漠河 新剥牛皮铺地以证肉鲜

画面血腥

5月22日,黑龙江漠河县某肉铺前铺着一张血肉模糊的整块新剥下来的牛皮,以此向顾客证明所销售的肉为鲜肉,路过的游客直言:“画面血腥,不忍直视!”

哈尔滨 机器人

集体现身会场“开会”

图片新闻 第4篇

2014年7月3日傍晚, 一场狂风暴雨袭击了河南省安阳县东部及东南部一带, 无数棵大树被平地拔起或被拦腰刮断, 碗口粗的树干砸断了电力线路, 造成部分乡村停电。灾情发生后, 安阳县供电公司员工紧急出动抢修, 供电员工冒雨奋战2 h, 抢修受灾较重、被大树砸断的瓦吕35 k V线路, 恢复了瓦店全乡主干线路供电。7月4日全天, 受灾各乡镇线路抢修全面展开。截止到7月4日下午18时, 受灾较重的永和、吕村、辛村、瓦店、北郭五乡镇及西北部都里乡已基本恢复供电。图为该公司员工在永和镇10 k V王奇线冒着38℃高温在玉米地里放线。

公司新闻图片报道评比规则 第5篇

本次“闪光的瞬间”新闻图片报道评比活动的评分规则根据xxx字(~)36号文件要求,经公司xx支部研究制定。

一、新闻报道评比规则

1、报道要求

稿件要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公司各部门和经营人员积极投身全员劳动竞赛活动的新气象、新变化和新鲜事;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生动、及时报道丰富多采的竞赛活动;也可以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监督。稿件要体现“新、短、强”的要求和特点,即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报道及时、主题突出、文笔流畅。同时要图文并茂,相辅相成。

2、板报设计要求

根据内容来统一设计安排,做到重点内容突出,标题生动活泼,布局美观大方。板式设计参见附件,各部门可根据自身特色调整,但版面标题位置统一使用:

主标题:《献计献策增效益,我为‘过半’做贡献》,副标题:“闪光的瞬间”新闻图片报道。

文字报道内容形式不限,篇数不少于5篇,重要的文章放在突出醒目的位置。排版方式以横排为主,图片和刊头画等,根据版面设计要求自行安排,插图要紧密配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放在在文字的一旁或额头,图形可大可校但是要注意,插图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版面拥挤。

二、评比规则

评审组由公司领导、办公室“xx简报”编辑人员组成。

评分标准如下:

总分:100分,其中:

内容新颖:20分;

形式活泼:20分;

主题突出:20分;

报道及时:20分;

图文并茂:20分。

评比得分最高者为优胜奖。

xx公司党支部

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比较 第6篇

关键词:新闻图片;情节與细节;比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22-02

一、引 言

一幅新闻图片,常常既有情节又有细节。情节与细节共同成就精彩的新闻图片。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界研究新闻图片的细节较多,而关注新闻图片中的情节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的异同,来进一步探究如何拍摄既有情节又有细节的新闻图片。

二、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的区别

新闻图片的细节比较好理解,但什么是新闻图片的情节就不大好理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作为业余摄影通讯员采访当地乡镇的群众体育运动会。置身运动会现场,我随身所带的胶卷不知不觉拍完了,出来的图片,有的是主席台上几位领导正襟危坐的画面;有的是远远的一队人举着旗帜走过主席台的图像;还有的是远远的几个人在赛道上奔跑的瞬间……我将这些图片用特快专递发至报社。半个月过去了,我没有等到图片见报,却等来了编辑回的一封聊聊数语的信:“感谢您给报社供稿,但你的图片画面语言单一,只能情节没有细节……”

信中“只能情节没有细节”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里回味。到底什么是画面的情节,什么是画面的细节?

后来,我渐渐体会到,图片也是有语言的,也和通讯体裁的新闻写作一样,是需要情节与细节支撑的,通过情节与细节的展现,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氛围和新闻人物的现场表现。

“情节”是指一个新闻现场的瞬间画面,是一个新闻现场的人、物等新闻主体及环境的情景交待,是新闻现场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展现。通过情节的展现,让读者了解新闻五要素,并真实感受新闻现场的氛围,了解新闻事实。

细节,是指“细小的情节”,是构成一个完整新闻事件或情节的微小部分。针对“情节”而言,细节是局部的、细微的,是单个的、零散的。细节可以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也可以是一串数字,一条标语、一串符号……

三、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之间的关系

一幅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两者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相得溢彰。细节包含在情节之中。一幅图片的情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就是存在于情节中的一些微小的部分。这些微小的部分,通过人物的眼神、表情、手势等展示出来,也可以通过画面中的文字、符号来体现。细节与情节之间,有时构成一种逻辑关系,有时不构成逻辑关系。细节与细节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不存在逻辑关系的。有时,细节可以是情节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时,细节可以不依靠情节而独立存在。细节在一幅图片中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都不影响图片情节的完整性,但细节可以使情节更丰满,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有的时候,细节对一幅新闻图片起着决定性作用。

获得第十五届新闻三等奖作品《视而不见》中的情节与细节呈现出完美的结合。图片画面是公交车上一位白须老人和一位手抱孩子的人几乎并排站着,满车的年轻人竟没有一个让座的,有的似乎有意侧过头把眼睛看着窗外,没有一个人侧脸看看站在他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两人。整个画面效果情节与细节也运用得非常好,平常生活中的场景,却给人有震撼之感。

图片的情节——公交车上,一位白须老人和一位手抱孩子的中年男子并排站在其他坐着的年青人之间,车上的年轻人,没有一个让座的。

图片的细节——有的年青人用手挡住自己的眼睛,有的年青人侧着头眼睛看着窗外等……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公交车上,年青人主动为老人、小孩让坐也理所应当。但现实生活中,常发生与主流道德观念不和谐的现象。《视而不见》所拍画面正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瞬间记录,画面情节完整典型,极具说服性;画面细节生动真实,没有一点人为干预的痕迹,不愧是情节与细节完美结合的精典之作。作品之所以获胜,我想不仅是靠新闻题材,而且是靠图片情节与细节的精准把握。《视而不见》的成功之处,就是站立的老人和手抱孩子的中年男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主体,这看似平常的细节要摄入画面却非常不易,它与坐在左右两排座位上视而不见的悠闲乘客形成了强烈反差,切中了当前社会公德问题的要害[2]。

四、典型情节让图片完整出彩

一个新闻事件从开始到结束可能要持续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有无数个瞬间和角度可供拍摄。

如何选取拍摄新闻事件的典型情节?对于摄影记者来说,这个问题需要反复思考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应对。选择什么样的画面情节,用方寸之间的画面,将主要的新闻事实传达给读者,对于每位摄影记者都是一个挑战。

一幅完整的新闻图片的情节是新闻现场环境的展现,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满足读者感同身受的心理需求。一幅完整出彩的新闻图片相较于文字叙述的优势在于画面语言的直观、丰富、信息量大,相对于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典型瞬间的抓取,在于典型情节的定格,以便读者细细品味。不同对象,其典型瞬间情节各有不同,或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或最富特征性的瞬间,或最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只有抓往了典型情节的瞬间,才是形象价值较大的图片;只有抓住了典型情节的瞬间,才能真正使瞬间变成永恒。因此,典型情节瞬间的拍摄需要摄影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的判断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巧。从实战经验来说,尤其是在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现场的拍摄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和准备时间,摄影记者应采用不同角度、技法拍摄新闻发生的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事后选出有典型情节的画面刊发。当然,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现场,还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力,有针对性的抓取现场典型瞬间,从而保证了拍摄的成功率。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原《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图片总监贺延光,所摄影的新闻图片《小平您好》、《民主进程》、《面对生命》、《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等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细读之后,笔者感觉这些作品除题材重大之外,共同特点是以情节取胜,尤其《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更是如此。

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伸手相握。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第一次会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以红地毯和光亮的地板做背景,高角度略微俯拍,画面中两位新闻人物以全身取景,同时迈开腿,伸出手,画面情节拍摄得恰到好处,而整个画面没有十分抢眼的细节表现。

贺延光曾介绍拍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不易。当天中午,他顾不上吃饭,提前近3个小时赶到人民大会堂抢占位置,并反复调试曝光设置。当两位领导人同时迈步走向对方,他开始跟拍。胡锦涛伸出右手。连战也同时伸出右手。就在两党领导的手即将握到一起但仍有一点距离的瞬间,画面被定格,一张反映两岸局势的经典画面诞生了,取名为《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这幅图片,没有过多的细节展现,但情节展现却十分到位,交待了何人(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连战)、何事(相隔60年后首次会见),何地(人民大会堂),再配以图片说明和画龙点眼的标题,成就了经典。最终,此作品获得《人民摄影报》2005年度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2005年度中国新闻摄影评选金奖、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五、鲜活细节让图片生动传情

细节可以打动人心,深化主题。新闻摄影作品,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中的细节,可谓是点燃人类情感的导火索。生动的细节,可以感染人心、产生共鸣、引起联想。一张有着上佳细节的新闻摄影作品,对于读者的冲击可以通过视觉直达心灵。精彩的细节,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感动,也是一种深刻。一幅新闻摄影作品, 如果有了独特的细节展现,就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就能把相片蕴含的景象与内涵阐释得更加生动具体[1]。

细节在新闻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细节通常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却往往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只要抢抓典型情节中的瞬间细节,才能生动展现新闻、感染读者心灵、提升审美价值[2]。细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获得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新闻图片《孩子,妈妈带你回家》之所以取胜,笔者认为,除了主题深刻外,图片的细节生动是至关重要的。这幅图片中,柔弱女子与沉重行李的对比、佝偻的背部与坚毅眼神的对比、幼小孩子与坚强母亲的对比、模糊的城市高楼与清晰的农民工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细节——高大沉重的行李、坚毅向前的眼神、怀中仰头熟睡的孩子,等等。这些细节记录了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年关不辞勞苦回家与亲人团圆的感人瞬间。

作者周科介绍,“2010年春运首日,我一早赶到南昌火车站,等待抓拍一些旅客回家过年时的各种表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位背着像山一样高的行李的妇女往进站口方向走来,怀抱中还有一个孩子。看到那被沉重的负担压弯的身体,我感到震惊,迅速拿起相机,抓拍到母亲这一瞬间的形象和坚定的眼神。这一瞬间定格的画面,是在最关键的两三秒时间内完成的。当我拍完后,其他的摄影记者急忙冲上去拍,但拍出来的画面要么是低头,要么是弯着腰走路的,因为这位母亲发现记者后,有意回避着镜头。[3]”

参考文献:

[1]周凤桥.细节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和运用[J].新闻传播,2006(3).

[2]汪加干.平淡无奇中可淘金——试谈“平淡题材”新闻摄影的运作[C].中国地市报论文集,2005.

图片新闻 第7篇

2011年8月8日, 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 副省长张作哈带领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 省财政厅副厅长帅克, 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建明, 省发改委、省以工代赈办等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对省政府实施彝家新居生活设施计划的“五大件”生活设施进行了样品视察。彝家新居生活设施“五大件”方案, 是为改善彝族同胞生活条件, 由四川省民委牵头, 省农机院作技术支撑, 通过对彝族地区广泛的调研后设计制作的。视察过后, 领导们充分肯定了“五大件”对改善彝族人民生活的作用, 要求相关各部门进一步精简完善成“四大件”, 并尽快组织产品生产工作, 力争在年内生产出3万套发放到彝族同胞家中。 (陈进供稿)

任永昌厅长就川台农业交流合作事宜做专题调研

2011年7月5日, 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在厅办公室、国合处、援外办有关负责人陪同下, 前往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就川台农业交流合作事宜做专题调研。听取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高锦乐先生介绍在川台湾投资企业情况后, 任永昌表示, 川台两地农业合作互补性强、领域宽、潜力大、前景广, 欢迎更多台湾同胞来川开展农业合作, 参与四川农业建设, 分享四川农业发展成果, 积极参加在川举办的各类大型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 主动申报绿色食品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企业。 (四川省农业厅黄江平向华庆)

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在眉山举行

图片新闻 第8篇

按照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要求, 国网冀北阳原供电公司“职工书屋”建成了张家口供电唯一一家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单位和补充图书受益单位, 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配送中心从各大优秀出版单位征集近万种正版、优质图书, 根据重点单位专业需求提供个性化图书配送服务, 极大地丰富了电网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员工中营造了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浓厚氛围。图为2015年4月14日, 该公司员工正在新建成的职工补充图书书屋看书学习。

图片新闻 第9篇

暑假来临, 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为家长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防患于未然, 山东省诸城市供电公司未雨绸缪, 专门印制了儿童版安全用电宣传页, 以漫画插图的形式, 惟妙惟肖地向孩子们展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雷雨天气一个人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及家用电器安全、高温天气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器、电风扇等安全知识, 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图为该公司工作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 走上街头, 向孩子们宣传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为孩子们安全度假打好基础。 (刘丽莹/摄)

2012年7月12日, 在河南省汤阴县五陵镇屯庄35k V变电站技改施工现场, 汤阴县电业局生产部门员工冒着37℃的高温, 奋战在骄阳下。当日, 参与施工的电力员工个个汗流浃背、工装湿得能拧出水来, 皮肤晒得黑里透红, 但手中的工作却一刻不停。据了解, 为了早日完成变电站技改施工任务, 提升东部乡镇的农村居民生活用电质量, 该局80余名电力员工每天早出晚归, 已连续放弃10多个双休日, 加班加点奋战在电力施工一线。 (张庆军/摄)

图片新闻 第10篇

进入冬运以来,公司加大安全生产管控工作,抓好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梳理冬季线路危险点,做好路况预测分析,强化安全措施的落实。图为新城分公司67路线区线长在给驾驶员讲解危险点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在四季度梁溪分公司第一党支部开展的“劳动最光荣”系列活动中,全体党员以服务职工、服务生产为轴心,通过率先垂范、帮助引导,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学技能、提素质。图为1 15路党员王红梅(右二)在给新驾驶员讲解营运服务规范。

“图像时代”下的新闻图片生产 第11篇

一、当下新闻图片生产的

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

1.消费文化与视觉文化下的狂欢

在社会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时,消费变成了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是符号载体、符号规则和符号意义的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与生产具有同一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当物质的充足生产已经足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时候,现代社会对图像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图片作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手段,被社会赋予了新的意义。所有的(而并不仅是与消费相连的那些)交换,都逐渐为符号所主导。

美国小说家威廉姆·撒洛阳曾说过:“一图胜千言。”20世纪80年代西方开始了视觉文化系统学理研究,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米歇尔曾提出了“图像的转向”,明确地用“转向”一词来概括当今社会的视觉文化变迁。简而言之,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视觉文化的构建是各种视觉符号通过传播实现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视觉文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视觉传播的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而言,图像消费不需要实质性的购买行为,只需要人们付出注意力即可。所以说视觉文化的接受过程就是图像消费的过程,这给予了图片生产极大的动力。

消费文化与视觉文化盛行最直接的影响是进一步挖掘了受众的图像消费需求,使得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重视图片的运用。高质量的、具有视觉震撼力的新闻图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资源,成了新闻媒体竞相争夺的对象。

2.形象性与商业性的紧密结合

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新闻图片是指: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形式。从定义来看,新闻图片的本质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以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直观形象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报道形式的显著特点,新闻图片具有瞬间形象性。图像时代,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新闻图片必须具备对读者产生视觉和心理震撼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摄影人卡蒂埃·布列松“典型瞬间的理论”,即强调了瞬间选择是摄影的灵魂,摄影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可视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消除了人们知觉与符号间的距离,让受众接受信息时更加轻松,信息接受面得到了扩展。新闻图片抓取最能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瞬间”,满足了受众对形象性的渴求。正如美国摄影家刘易斯·海因所说:“倘若我能尽所欲言,何须拿我照相机。”

与西方媒介一开始就是完全的商业化操作,把媒介经营作为一种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功能的现代产业发展不同,我国的传播媒介具有双重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加入WTO之后,国内媒介也不断受到实力雄厚的跨国媒介集团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国内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内媒介也加速了自身市场化进程,迎合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扩大利润。媒介经营凸显商业性,也就为新闻图片生产的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对新闻图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要顺利实践新闻图片的传播,并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依靠社会化的生产和商业化的经营。

3.媒介的数字化与移动化

美国未来学家,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的大师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计算不再和计算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认为:作为信息的“DNA”的比特,正迅速地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系统中的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出现,使得在技术上实现交互性能变得更加容易。在新闻摄影领域,新闻图片实现了用数字格式的记录方式,不再以胶片和纸质相片来进行,转而用计算机可以直接编辑处理的数字文件。因此,新闻图片的数字化以数字相机为源头,实现了图片采集的数字化,进而以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网络编辑系统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新闻图片数字化编辑,最终借助数字化的印刷和出版设备,实现了新闻图片报道全程的数字化。

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手机与摄影联姻,使其成为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摄影器材。特别是其强大的抓拍优势,开启了了“全民记者”“全民拍客”的新篇章。手机是媒介融合的典型代表,集通讯、拍摄、分享、评论、关注于一体。用户可以将通过手机拍摄的图片分享到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到网络上,与圈内好友即时互动、瞬间共享,该用户的粉丝又可以通过转发或评论,将此内容共享至自己的在线社区。当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时,人人都有可能是现场的“摄影记者”,新闻摄影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专利。国内外许多报刊、网站现已接受并大量采用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2013年5月30日解雇全部28位专职摄影记者,由配备iPhone的文字记者承担他们的职务。媒介的移动性特征恰好适应了传播时效性的要求。

媒介的数字化和移动化为新闻图片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新闻图片生产走向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闻图片生产的社会化转向

传统新闻图片生产,是由特定的专业组织即新闻媒体完成,普通大众几乎无法直接参与新闻图片的生产。过去,新华社几乎垄断了国内主要的新闻图片市场,随着新闻图片代理制的兴起与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图片公司,结束了新闻图片单一供给的局面,新闻图片的生产逐渐转向社会化。

1.新闻图片的生产者分析

我国的媒介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主线,经济因素的凸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新闻图片概莫能外。从提供新闻图片的主体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媒体内部的摄影记者。专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专业摄影记者是传统媒体新闻图片的主要来源, 因为他们本身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媒体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而且往往他们提供的新闻图片是独家的。第二,新闻摄影爱好者。新闻摄影爱好者正成为媒体图片重要的来源之一,这与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普及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他们的广泛存在,成为了媒体无处不在的无数双眼睛,观察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为媒体提供内容绝佳的新闻图片。第三,依托网络图片库的新闻图片代理商。网络图片库通过代理摄影师的新闻图片,然后提供给众多媒体。相比于专业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新闻图片资源更加广泛。相比于新闻摄影爱好者的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更加专业。网络图片库代理的新闻图片具有广泛性和专业性的双重优势。正是新闻图片代理制的兴起与发展,驱动新闻图片的生产走向社会化。

2.新闻图片代理制对传播实践的影响

新闻图片代理制的兴起与发展是新闻图片传播方式的一个飞跃,打破了以往专职摄影记者供职于媒体的单一局面。从传播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分析,新闻图片代理制对传播实践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极大地节约了新闻图片的生产成本,整合了新闻图片资源。网络图片库为摄影师和新闻图片用户提供双向服务,参与新闻图片销售价格分成。业余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通过网络图片库的平台,使得图片作品进入市场。新闻图片用户因此获得了海量的图片资源,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大大降低。第二、拓展了图片报道空间。众多的网络图片库,例如无限图像网、中国全球图片总汇以及中国新闻图片网等都汇集了大量的老照片、档案图片,同时代理国外通讯社的新闻图片,大大拓展了新闻图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第三、加速了摄影记者的转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给专业摄影记者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而新闻图片代理制提供了摄影记者转型的契机,成为了摄影记者进入市场的桥梁。随着媒介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新闻图片代理制也将产生更多新的内涵,对传播实践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3.代理制与新闻图片生产社会化的双向互动

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图片资源丰富与市场能力有限的相悖局面,新闻图片代理制的兴起与发展,为摄影师和新闻图片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丰富的图片资源有了面向广大用户的渠道,实现了新闻图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通过新闻图片代理制,采用签约摄影师的方式,把众多摄影者手中的照片收集起来,代为储存、销售,不仅把新闻图片变成了“商品”,更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把客户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摄影师。通过网络图片库,摄影师准确地把握新闻图片市场动向,拍摄作品时就更加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新闻图片的传播效率。据《华商报》介绍,2000年该报记者拍摄的一张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的照片通过其图片网站销售了46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图片代理制满足了现代报业获取多渠道信息来源的迫切需求。各家图片代理公司抢占市场制高点,提高新闻图片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图片生产社会化,代理制的运行和新闻图片生产社会化实现了双向互动。

三、“图像时代”下新闻图片生产的困境

1.真实性问题对新闻图片生命力的冲击

新闻图片的瞬间形象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它是对现场事实所作的现在时态的记录,具有强烈的见证作用。随着数字摄影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的进步,给新闻图片造假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届“华赛”获奖作品“广场鸽”就经各方鉴定,确定为图片造假,被取消了获奖资格。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就联合制定了《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是国内仅有的一项关于新闻纪实类影像乃至可以放大到所有纪实类摄影作品的技术处理规章。

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是影响图片报道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图片造假难于防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众阅读接受心理造成的。首先,受众爱看,爱看此类照片给了媒介造假无穷的驱动力,形成了受众爱看——媒体刊载——发行量上升——继续造假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而这个循环的起点就是受众的猎奇心理。假的新闻图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人、真实的地点加上莫须有的事件,由于涉及到当事人的名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相对较少;第二种无特定指向,即没有特定的人或特定的地点,使得读者无从考证,因为不牵涉到具体人的实际利益,纯属围观心态,在这种休闲娱乐的阅读心理主宰下,一般不会探究新闻图片的真假。

2.法律问题对新闻图片生产的广泛影响

新闻图片生产的法律问题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著作权。媒体一方面极力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却又对别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犯。一般来说,新闻图片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本报摄影记者或是文字记者;二是转载其他媒体的图片,经常看到的是在整篇报道的末尾处注上“据某某报”;三是源于图片代理公司。著作权的侵犯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点,虽然媒体与代理公司之间属于交易关系,但也应该署上代理公司的名字。新闻图片代理制兴起以来,法律问题更加复杂。摄影师与新闻图片代理商合作,签约前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特别是双方的权利、双方的利益分配、合同的有效时间、违反合同处理纠纷的解决办法等。一般来讲,摄影师拍摄的作品版权都属于自己,但仍然要仔细阅读协议,因为这些权利都是可以被出售、指定及转移给第三方的。新闻图片代理商代理摄影师作品的使用权,仅将作品的使用权出售给客户,版权仍然属于摄影师,如果有人物的图片,还需要提交第三方肖像权与摄影师签订的肖像使用许可协议。当摄影师遇到自己提交给图片库的新闻图片遭受侵权的情况时,要保留真实、完整的侵权证据,联系图片库,运用法律手段共同维权。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图像传媒研究所)

图片新闻 第12篇

本刊讯2013年6月14日,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 结合公司实际, 深入分析安全工作形势,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部署开展安全大检查, 采取有力措施, 解决突出问题, 消除风险隐患,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确保公司安全健康发展,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振亚强调, 总部各部门、各分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其重要性。安全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电网安全事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 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切实履行好安全责任,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安全工作关系“两个转变”的实现, 抓安全, 根本是要抓队伍, 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关键是要树立“大安全观”, 全面加强安全、质量、稳定、服务、依法治企等工作。6月9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 要求从2013年6月到9月底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为认真贯彻好国务院决策部署, 公司制定了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从这次会议开始, 公司将以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局部影响较大停电事件、主设备损坏、人身伤亡为重点, 深入开展电网结构、运行控制、设备运维、施工检修、现场作业、供电安全、信息安全、防汛防灾、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全方位安全检查。大检查将历时3个多月, 分动员部署、自查督察、整改总结3个阶段进行。

刘振亚就开展安全大检查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 要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明确责任主体和要求, 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全面检查整改突出问题, 把安全大检查与迎峰度夏结合起来, 坚持边检查边整改, 以检查促整改, 杜绝大面积停电, 确保人员安全, 加强“五防”和技术监督,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强化供电服务和抢修工作, 确保农电、集体企业和产业单位安全, 加强重要设施、交通消防安全检查, 扎实做好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要强化监督和考核, 公司总部要派出督察组, 从责任落实、工作进展、整改成效等方面, 对各单位安全工作进行监督考评, 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检查, 严格制度落实, 严查事故原因, 严肃责任追究。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高度重视应急工作, 加快完善各级应急体系, 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刘振亚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继续大力转变作风, 进一步统一思想, 坚持“常”、“长”二字 (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经常抓、长期抓) , 改进调查研究, 规范公务接待, 加强会议管理, 严格职务消费, 严格公务用车管理。

和县供电:特色服务保“三夏”用电

本刊讯入夏以来, 随着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的陆续收割, “三夏”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为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在农忙中用上安全、可靠的电能, 安徽省和县供电公司提早制定“三夏”农忙期间保电预案, 积极与当地农业部门进行沟通, 紧密配合农忙期间各项重点任务, 超前做好供电服务, 切实满足“三夏”农业生产用电需求。

在服务“三夏”农忙过程中, 该公司首先做到优质服务“零距离”。不断深化便民服务举措, 在供电营业窗口开辟绿色通道, 对需要办理用电业务的实行特事特办, 方便农村群众故障报修和用电咨询, 确保其农忙期间在最快的时间内用上电。其次是设备排查“零故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 对出现故障的农用供电设备, 确保随叫随到、快速检修。再次是安全宣传“零盲区”。各供电所加强农作物收割期间的用电管理, 采取散发传单、张贴宣传画和流动宣传车宣讲等多种形式, 对农业生产用电常识进行详细讲解, 对广大农村群众在田间劳作进行安全提醒。

为确保农村客户麦场可靠用电, 山东省枣庄供电公司山亭供电客户服务中心结合山亭区地处山区、小麦种植分散、现代化收割机无法使用、小麦脱粒依靠脱粒机的实际, 成立了“三夏”安全服务队, 巡回在各麦场检查用电安全, 主动为麦场客户架设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开关设备, 确保麦场用电安全可靠。图为2013年6月13日, 服务人员正在对麦场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孟州电力:“四送”服务度夏峰:

本刊讯2013年6月18日, 笔者从河南省孟州市电力公司获悉, 该公司在“中国梦·国网情”活动中, 通过开展送安全、送宣传、送服务、送关爱的“四送”措施, 确保电网设备在迎峰度夏期间安全可靠运行。

安全送到家。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市21家大中型企业, 对其供电线路、配电设备等用电设施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同时对企业电工开展业务培训, 不断提升企业电工技能素质, 使其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

宣传送到手。该公司在6月初, 成立了11支迎峰度夏服务小分队, 深入到企业、农村、学校、社区等, 宣传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知识, 解答用电难题;开展“安全文化下乡”活动, 将安全用电知识有关资料送到广大群众手中, 让群众了解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提高其安全用电意识。

服务送到心。为服务好夏季安全生产, 该公司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 对涉及工农业生产的用电安装、维护、检修, 做到随叫随到, 实行24 h全天候服务。在此基础上, 成立了6支“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工作队, 把印有服务电话、联系方式、服务人员的大客户经理卡发放到群众手中, 并提供免费接线、检修、维护和抢修服务, 随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 用真心服务取得客户的理解支持。

关爱送一线。在迎峰度夏期间, 为员工送去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用品、清凉饮料等物品。同时根据当前的工作特点, 做好一线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工作量,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减少劳动强度, 避免加班加点,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激发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工作热情。

临潼供电:把现场变课堂

本刊讯国家在每年的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是提醒高危行业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实现平安生产。在安全生产月里, 陕西省临潼供电分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员安全警示教育, 以抓基础、抓基层、抓基本功为主题, 以工作“现场”变“课堂”的安全警示教育方法为契机, 为全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政治思想教育课。

该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分批次、分班组到工作现场外围观摩现场工作, 接受安全警示教育。安监干部亲自为大家示范正规的操作要领, 提醒大家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来自一线, 只有工作现场才是最好的安全警示教育课堂。强调安全生产管理是常态化工作, 要时时抓、日日管, 经常敲打, 以“班前会”告知现场工作危险点, 以“班后会”点评工作经验, 使班组每个成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从行为上规范操作, 确保平安生产。在平时周五安全日学习活动中, 该局领导干部分片包干, 和一线班组员工一起学习分析事故案例, 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 查找各自馈路、台区安全隐患和漏洞, 领导干部带头和全体职工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为锻炼和检验农村配网运维人员的业务技能, 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安徽省含山供电公司组织开展了农电员工技能竞赛活动, 该公司从事配网运维工作的3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图为2013年6月14日, 配网运维人员正在进行10 k V线路架设和拉线制作项目的技能竞赛。

原平供电:“安全日”上警教课

本刊讯“像这样触及灵魂让人脸红心跳的‘安全日’活动还真不多见。”这是2013年6月15日, 山西省原平供电公司在“安全生产月”召开“安全日”活动后一位运维班班长的亲身感受。

该公司抓住“安全日”活动的契机, 为预防麻痹侥幸心理抬头, 组织班组长以上负责人一个不漏地集体参加以“思危、揭短、整改”为主题的安全警教活动。

所谓“思危”, 针对全国范围重特大事故和国家电网系统误操作恶性事故接连发生的严峻形势, 站在电网、员工安全关乎加快实现“中国梦”的高度, 从党政主要领导到员工主动引以为戒, 及时补上增强思危意识这堂课, 切实做到尽职尽责抓安全, 念好安全“紧箍咒”。

所谓“揭短”, 针对前半个月设备、人员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苗头, 从“五大体系”各个环节到生产一线的每个细节, 领导带头“亮丑揭短”, 部室、供电所、班组负责人把自己摆进去自查自纠, 切实摆正安全与发展的位置, 为保障实现“安全月”乃至全年安全无事故目标起了警示作用。

上一篇:《C#程序设计》课程下一篇:智能电网与负荷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