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2024-05-23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精选4篇)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1篇

我认为, 语文教学之道就是把根留住。语文的“青山”就是祖国传统文化, 语文植根于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 深受我们的民族精神、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文情怀、语言特点的影响。把根留住就是要引领学生在祖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遨游, 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精神,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引领他们形成悲天悯人的情怀, 让他们身上时时散发出书卷气息与人性的光辉。

课堂的美丽往往来自不曾预约的精彩, 而这种不曾预约就靠的是教师的语文功底和积累。在深圳南头中学听特级教师茹清平的《蜀相》一课, 茹清平老师用自己的一首诗浓缩了杜甫几乎所有的名篇, 引用了杜诗注家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个性点评和独特理解, 用传统的炼字艺术让学生明白了诗歌的要义, 点燃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爱国激情。我深深地感到对语文老师而言方法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素养的积淀。玄乎其声的那些理论只给你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教师在诵读上下苦功夫, 充盈内在的厚度, 拓展思维的宽度, 增加理性的高度。

没有高考的语文不是真正的语文, 只有高考的语文同样也是残缺的语文, 语文离不开考试, 但语文不只是为了考试。沉淀着千年沧桑的语文怎么可能用一份试卷囊括呢?语文教育的根在于积淀, 积淀文化, 历练思想, 丰富体验, 陶冶情操。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追本溯源, 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 追慕前贤先哲的足迹, 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 留住语文的根。

肖川教授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 (或一群) 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读书永远是我们不变的姿态, 专业素养永远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 不仅要关注语文, 引时代之水, 浇语文课堂, 还要终身学习, 使自己的教学永葆青春。现在这个世界生活方式在变化, 学习方式在变化, 交往方式在变化, 这种变化真是一日千里。如何应对各种变化了的形势?这就需要我们感知这个社会, 感知这个时代, 以不断学习的方式去进取。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失败,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在当时是震惊世界的大事, 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七名宇航员当中有一名中学教师。这名中学教师她有一个信念, 她说, “我们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我们必须自己先去把握未来。”怎样把握未来?对教师来说, 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把握未来最重要的手段是要抢在时代的前面, 抢占时代的制高点, 要去感知未来。作为教师要有感知未来、探索未来这样的一种姿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把根留住是自己的职责, 但保持根系的发达, 永远让语文之树常青也是自己的职责, 是为了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是智者的声音, 应当永远飘扬在语文的天空。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2篇

一、指向“生本”:咬定青山不放松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教学“以生为本”成为执着而不懈的追求。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当下的小语课堂“生本”缺位现象仍旧严重,披着伪生本外衣惊艳出场的课堂也屡见不鲜。我以为语文教学中真正的生本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窥见:身心俱动与思维在场。顾名思义,身心俱动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身体与心理同期、协同参与,最显著的表征就是情感愉悦。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的路径很多,但最持久、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收获,促生学习的成就动机,而这恰恰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通过情境创设、游戏表演、语言激励等方式就容易得多。其实,情感愉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在场密切相关,换言之,学生一直有思维深度参与到学习中来,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如此学习自然是愉悦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在场”的人,让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

沈老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朗读短语,发现短语之间的关联,运用短语练习说话,还是读懂劝说的理由,特别是找出第三次劝说隐藏着的理由,抑或让学生角色置换来练习劝说……都需要学生全部身心的积极投入,需要思维的即时参与,学习由此而变得美妙起来。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从“教过”向“教会”自然滑行。

二、指向“文本”:千淘万漉见真金

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教语文”已成为全民共识,一旦认识到,真正做到也就近在咫尺了,或者,即使没有认识到,也可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做到了。以此观照当下小语课堂,我们却遗憾地发现这里没有“常规”,围绕着课文内容进行的教学随处可见。究其原因,除了教学评价的指向不正确导致以外,最主要的可能,便是老师们对文本的解读不充分,抑或根本就缺少文本解读的能力。毕竟,教课文内容是最简单的。王晓春老师说:“面对一篇课文,只问‘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那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作者不是语文老师,他写文章是不会替我们考虑‘课程内容的。课文内容不等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需要我们自己来开发。语文老师必须确立自己的主体性,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统率语文教学,以课文为例子,让文本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学的高屋建瓴,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教者对文本的深度开掘和灵活运用。

沈老师的教学一开始便抓住晏子之所以劝齐王的原因及故事的最终结果,直接把课文的开头、结尾先提取出来,从中提炼出三个短语,让学生用短语说句子,再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帮助学生在说话中发现短语之间的联系。晏子的“劝说”过程是课文的表达重点,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晏子劝说的高妙?沈老师引领学生先抓住句式“……有什么用呢?”感受其否定的表达效果,再精准定位“好比”句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晏子劝说语言的魅力。特别是让学生置换角色与老师互动的一番劝说,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书本语言,更让学生尝试着运用书本语言,赋予其生命的活力……这些都是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开掘与灵活运用,课堂才变得智慧卓然而又意蕴幽远。

三、指向“语用”:一枝红杏春满园

围绕语言运用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大量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才是在耕种语文教学的自留地。但语言的习得在一篇篇课文,乃至一册册语文书中都没有明显的体系表征,“教什么”便见仁见智。什么才是最应该教,最值得教的呢?一篇课文最独有——只属于它,又最普适——在语文能力的应然范围之内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这就要求即使是指向“语用”的教学,也应该明晰核心教学价值,让“语用”的训练落到实处。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做”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语用教学仍然可能事倍功半。

《晏子劝齐王》,题眼应该是“劝”,再读课文,果然如是。沈老师敏锐地抓住“劝”进行教学,第一步,围绕劝的过程,找到三次劝。第二步,抓住晏子劝的语言,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感知“劝说,必须以理服人,要说清原因”,即“说原因”,再从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晏子劝说语言的巧妙,即劝说也要能“说巧妙”。第三步,通过老师的示范劝说,让学生明白,劝说也要运用轻重音等表达技巧把最关键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劝说对象,劝说才能成功。第四步,学生扮齐王来劝说“百姓”,劝说过程中还创设“求花神”的情境,促进语言的内化、转化与积累。

语文教学无论是大旗猎猎地冲锋陷阵,还是寂静无声地幽幽孕育,都需要“把根留住”。如从语文学习的应然出发点起步,在到达语文学习自由之境的道路上步步为营,则语文教学幸甚。

(李吉银,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225002)

主题图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3篇

一、善用主题图, 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 等待着教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 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 每人一瓶牛奶, 搬下10箱, 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十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 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 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 那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生:12×10。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 先算12×1=12, 再在12后面添一个0, 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 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 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 所以要添1个0, 是120。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如果没有, 就引导学生:我们看看图中的10箱牛奶是怎样摆放的, 想想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1:先算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5=60 (瓶) 60×2=120 (瓶)

生2:先算2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2=24 (瓶) 24×5=120 (瓶)

生3:先算9箱有多少瓶, 再加1箱的瓶数。12×9=108 (瓶) 108+12=120 (瓶)

生4:先算10个10瓶有100瓶, 再算10个2瓶有20瓶, 一共有120瓶。10×10=100 (瓶) 10×2=20 (瓶) 100+20=120 (瓶)

【反思】

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 每堆5箱, 其中9箱已放好, 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 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 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有多少瓶。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充分理解了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 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 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 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 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 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我们老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 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 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 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案例】“认识11~20各数”的主题图教学

(教师将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 打开投影, 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 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吗?

(生都说看到了, 但是问到有多少根时都摇头了。)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小棒了, 但是不知道总共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 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 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 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 摆了2堆还多了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 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 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 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总共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 即而有学生举手了。)

生: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 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再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 这回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 以前认识“10”的时候, 老师告诉过我们, 一捆就是10根, 右边有两根, 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

主题图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4篇

一、善用主题图, 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 等待着老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 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 每人一瓶牛奶, 搬下10箱, 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 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 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 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 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 先算12×1=12, 再在12后面添一个0, 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 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 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 所以要添1个0, 是120。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如果没有, 就引导学生:我们看看图中的10箱牛奶是怎样摆放的, 想想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1:先算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5=60 (瓶) , 60×2=120 (瓶) 。

生2:先算2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2=24 (瓶) , 24×5=120 (瓶) 。

生3:先算9箱有多少瓶, 再加1箱的瓶数。12×9=108 (瓶) , 108+12=120 (瓶) 。

生4:先算10个10瓶有100瓶, 再算10个2瓶有20瓶, 一共有120瓶。10×10=100 (瓶) , 10×2=20 (瓶) , 100+20=120 (瓶) 。

反思: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 每堆5箱, 其中9箱已放好, 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 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 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有多少瓶。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理解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 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 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 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 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 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教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 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 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 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案例】“认识11~20各数”的主题图教学

(教师把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 打开投影, 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 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

(学生都说看到了, 但问有多少根时却摇头。)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小棒, 却不知道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 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 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 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摆了2堆, 还多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 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 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 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 既而有学生举手了。)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 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 这次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 以前认识“10”的时候, 老师告诉过我们, 一捆就是10根, 右边有2根, 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教材中的主题图“一捆是十根”是以结论直接呈现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没有直接把书中的主题图出示给学生, 而是出示了12根散放的小棒, 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以“1代10”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课堂, 教师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形式, 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 同时也收获了探究的乐趣。

上一篇:融入农村下一篇:复合材料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