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2024-05-10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精选11篇)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1篇

1 确立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在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宗旨, 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完善素质”作为教育目的, 不仅强调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而且注重扩展学生本专业的英语词汇量, 熟悉本领域专业术语及特殊语法, 掌握翻译技巧。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延伸,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基础英语对“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的要求, 而且在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结合了专业教学的发展脉络, 组成了具有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 还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外语的表达方法和词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较浅显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 用英文讲授, 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 组织中英文讨论课、案例分析。关注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 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使英语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准确性达到有机结合, 学生最终能够掌握环境专业术语, 具备基本英文沟通能力, 查阅英文资料, 能翻译简单英文资料, 掌握环保仪器设备英文界面的操作等。

2 明确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为了与国内课程标准配套, 语言难度与我国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 学校应自编环境类课程的双语教材。高职院校的环境类课程主要由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法与执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工程制图等课程组成的。因此, 根据课程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 补充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以扩展高职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课件中的英文内容要清晰、精练、重点突出, 而且授课顺序可因专业课程设置、教师理解而灵活变动, 另外, 多媒体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长期存储, 随时修改、增减, 生动、精练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 能够直接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 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双语教学主要采用的多媒体形式, 是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等融为一体, 以图形和动画、工艺流程为主线的。屏幕图像中新颖的色调、重点突出的文字说明, 不但传播了大量的信息, 而且使学生乐于学习。多媒体授课把“教”与“学”推向一个较高的境界, 有效地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 探索多媒体双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双语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对多媒体双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使用情况等方面。高职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大致有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自评等。因此,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评价, 吸收专家、同行听课评价, 结合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 建立科学性、技术性、趣味性的评价体系, 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量化评价方法是难点, 笔者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开展研究。

4 高职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建议

教育部门与软件开发机构的联合将是开发多媒体双语课件的捷径。高职院校环境类课程的多媒体制作更侧重于环境工艺流程的展现, 但是往往教育部门缺乏软件制作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而软件开发机构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和精巧的教学设计。因此, 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要在教学部门和软件机构双方联合的前提下进行, 更有利于双语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双语教学观摩、双语教师研讨会以及软件开发机构培训会, 及时总结、交流教改经验, 探索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途径。这样才能使课件合理、适时、灵活、有序、有效地辅助教学而不是渲染教学。

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 可以使得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都明显的提高,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总之, 双语教育可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使其成为“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我们要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 需要专业教师群策群力, 发挥其专业特长, 有针对性地选择授课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 使双语教学达到专业、英语知识双丰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宏丽.双语教学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4 (03) .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2篇

试论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商务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商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优势是明显的,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不同教学理念的反映,因此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确立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念.

作 者:林洵子 LIN Xun-zi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81 刊 名:外语电化教学  CSSCI英文刊名: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商务类课程   学习能力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3篇

关键词:媒体;教学;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127-01

Teaching of Media and th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Quality

Sui Chunrong

(Xingt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media category, Made with related topics, Rais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esthetic cultivation of a new teaching model.

Keywords: The media;Teaching;Aesthetic;Quality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相关研究课题尽管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模式,但终究是操作性不太强,缺乏科学的规范性,内容不全面,由于理论不系统,而缺乏实践方面的指导。而把审美教育贯穿到媒类课程的教学中,创建一种新的体系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经过几年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我把一些经验结论总结如下,供同仁研究参考。

一、改变传统的重专业、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审美素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协调,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媒体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线,教学方法多样化,创建计算机专业媒体类课程教学的审美教育新体系。

二、大学生的浮躁心理驱使他们过于追求掌握实用的、与职业前途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学习,从而忽略学习人文学科相对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生缺乏用一种正确而恰当的途径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三、在追求教学质量的同时,课程设置面加宽,以全面提高审美能力,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在认识上对美育素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不应该仅仅只是专业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尤其重要,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以及就业产生良性影响。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审美教育素质。审美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等美好事物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会,一个漂亮的课件,一部经典的小说,都是审美愉悦的感受。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五、加强审美教育的普及。目前已有很多同仁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尝试把美育贯穿到各学科教学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模式。而把审美教育贯穿到媒体教学中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考虑,它综合了媒体教学中一切与美有关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是非美丑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有助于学生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促进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课程的美育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既可以掌握专业基本能力,又能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领略到美的真谛。专业课程本身是审美客体,而学生则是审美主体,美的诸多形态和基本品格在审美客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充分发现审美客体中的因素,把它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去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激情,培养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媒体教学中美育教育的职责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眼去审视美,用脑去思考美,用作品再现美,用手去创造美,设计出美的课件、美的图像及美的动画作品等。

艺术源于生活。美育渗透在生活中,如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都具有美育的作用。如学校每年艺术节,彩色周末,书法绘画展览,和其他院校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观摩市里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等等,都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引导暗示作用。唯有去创造审美条件,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另外,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了审美教育体系,更新了观念。学校从管理到教学,形成了高雅、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新环境,如提供资金举办“诗歌朗诵会”、“大学生辩论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学沙龙活动”、“读书征稿活动”,创建校园网站,增设阅读专栏;邀请了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同时,发展各类社团组织,学校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以多种社团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材成长愿望。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媒体类课程教学中渗透美育素质教育新模式与其它形式的课堂教学要各取所长,交互辉映。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任何一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关照到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总是有所侧重,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授课方式。当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受社会环境、家庭影响、自身修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我们的舞台只是校园,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上探讨出一个适合学校培养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所以,仅仅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还远远不够,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加上学校的不断培养引导,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将会更加完善。

作者简介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创作类课程的设计 第4篇

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 当我们的媒体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当手机、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开始争夺受众的眼球, 当专业的拍摄设备从早期笨重的专业机、昂贵的工作站, 到轻便的小高清、家用DV的普及, 甚至现在稍高端的手机都有拍摄功能, 高校中影视创作的课程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针对新媒体的兴起, 各高校影视专业中短片创作类课程应运而生, 如《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课程一经推出, 因其特色鲜明, 受到普遍的好评。

时代性

如前文所说, 《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创作类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现今新媒体盛行的产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见仁见智, 笔者的理解是指20世纪后期, 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 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正是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移动性、内容的互相包容性等特点, 在新媒体终端播放的影像作品和在电视、影院里播放的影像作品早已天壤之别。在新媒体面前, 很少有人再有耐心去看长篇巨著, “短、频、快”已成为今天影像的风格。

什么是短片, 也是众说纷纭。按媒介来分, 有电影短片、电视短片、手机短片等;按时长来分, 有30分钟、20分钟、10分钟, 更有大赛的选片要求是5分钟之内;按类型分, 有情节短片、非情节短片、纪实短片等。

短片盛行, 从现今活跃的各大影视类的赛事也可见一斑。国外几大著名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奥斯卡都设立有专门的最佳短片奖, 还有专门的柏林国际短片展、英国短片电影节、东京国际短片电影节等, 国内也设立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展、南京艺术学院创办的高校数字短片大赛等, 今年中国文联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国8所高校共同创办首届大学生电视节, 主要的一个竞赛单元是10分钟的剧情短片。

系统性

《影视短片制作》是一门短片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综合性较高, 一般开设在三年级。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 以学生通过对短片创作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训练, 掌握概念创作的规律和创作技能为教学目的。学生在掌握创作理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素材的广泛阅读与体会进行短片创作, 力求做到真正的作品原创。

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为例, 从课程安排的纵向来看, 该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知识模块, 即基础知识部分、中期策划 (剧本+拍摄) 、后期成片, 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 包括短片概论、短片史、摄影摄像基础知识等等;中期策划主要是短片的剧本创作和拍摄的技巧;后期成片主要讲授如何更好地在非编机上完成后期的成片, 包括剪辑、特效和包装。从课程安排的横向来看, 主要在短片创作上可以进行片种的分类, 这里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需要安排, 南艺主要分成了纪实短片创作、剧情短片创作和实验短片创作, 时长都是在10分钟之内。

课程的系统性体现在, 首先, 课程完全打破传统的一位老师教一门课的习惯, 而是按照知识结构, 由数位老师共同教一门课, 各施所长, 联合教授。所谓术业有专攻, 擅长理论的老师上理论部分, 擅长摄影的老师专门带学生的拍摄, 擅长实验短片的老师专攻实验短片的课程, 擅长做纪录短片的老师教相应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安排让老师尽情发挥长处, 学生也更加得益。

其次, 在知识点的侧重上, 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现在系统的结构、体现在短片创作中综合性要素的提取与归纳, 体现在创作中内在形式元素的建构, 在内在理论和外在实践的教学中, 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结合。在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铺垫后, 在掌握不同片种的摄影方法后, 在学会基本的影像剪辑合成后, 不同的片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剧情短片创作更侧重锻炼学生如何在有限空间里更好地完成剧本的创作, 实验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学生如何用影像表达观念, 纪实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如何把握具有时代感的选题、如何建构短片的结构。

联合性

影视类专业一般都在艺术类学生中招生, 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 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 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在艺术学横向比较, 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 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 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可以说, 影视类的作品几乎是没有单枪匹马能完成的, 所以在影视类专业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课程, 也更好地体现了“联合性”。

专业间的联合。纵观现在各大赛的获奖短片, 一般都是可以做到音乐的原创、摄影技术的精良, 甚至可以加入动画和新媒体的元素。所以, 短片制作的课程, 除了有影视专业学生外, 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 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课程设置上, 可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 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 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拓宽研究思路、方法, 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 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 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的联合。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 按照行业的需求, 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 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 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1+2+1”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是基础课程, 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二三年级是专业性课程, 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 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 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影视短片制作》就属于有“深度”和“精度”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知识点的联合。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 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在课程的具体知识点教授上, 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联合。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 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 就要求学生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 尤其是实验短片也要求音乐与其相对应, 这时电视编导的学生和录音系的学生会在同一个课堂上, 一起商讨如何以实验对实验。

录音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 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合。与业界的联合、项目带动教学是现在很多高校的课程实践, 而对于艺术类学科更是适合,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打开思想、开门办学, “产学研”结合, 这样高校的科研才能走在社会实践的前端, 而在高校的艺术创作中也能与社会接轨, 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就业铺就一条畅通的道路。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MV《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C组三等奖、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届大学生短片大赛DV短片专业组最佳实验片;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还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纪录片《李吉林》……这样的联合不仅给师生提供了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 也为学校、学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实验性

《影视短片制作》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总结国内相关课程改革的课题设计方法及教学实施方法, 尤其是突出课题设计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意识, 做到平时性与系统性结合、逻辑性与趣味性结合、发散性与分析性结合。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5年多的学科打造下, 基本形成了“宽基础、精专业、多实践、重联合”的教学特色。基础课是传媒跨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 主要是挑选传媒广普性的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下在传媒领域宽广的基础;精专业是在大二下学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向学科的深度拓展学习。多实践是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 在课程体系中安排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课程, 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较大锻炼。

《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正是在这种实验性课程体系中应运而生, 是在精专业后打造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课程。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5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第9条中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是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使之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之中,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沿性都很突出,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宽,兼具理科和工科的特点,因此我们将该课程体系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在为社会输送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及为周边企事业单位环保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构成。

1.1实践教学环节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具有水处理的特长和技能。

1.1.1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是所有实践环节中的基础。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题目涵盖污水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水处理方法和工艺。通过教学实验要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学会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归纳。

1.1.2专业任选课

包括污水治理综合实践、水处理设备设计、污水治理工艺设计等内容,内容更具体、更深入、更详细,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水污染控制工艺,同时对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应用能力进行考察。专业任意选修课的题目的来源就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项目,使之与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环环相扣。

1.1.3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实验的题目在专业任选课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实际需求提出课题,将学生组成科技小组,同样采用开放教学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制订方案、设计工程图样或实施项目等任务,使学生经历项目调研、设计、实施、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掌握实际工作方法,以培养学生水处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实验可以在研究专业实验课课题的同时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1.1.4实习

包括认识实习和课间实习等。通过真实工作环境参观和从事实际工作,学生可以获得水处理的实际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工作锻炼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职业心理品质。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学生可以掌握水处理必备的应用性技术和技能。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体验实际工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产、服务一线和适应生产、服务现场工作环境的能力。

1.1.5毕业论文(设计)

作为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环节,毕业论文(设计)不但可检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为未来从事工程技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应随时查阅和复习以往所学知识,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及交叉点,能结合社会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论文(设计)的题目和形式多样,以便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专业前沿知识,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可以在专业任选课和创新实验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可以续承任意选修课、创新实验及实习阶段的课题,培养学生由“合作完成”到“独立完成”。

1.2实践教学环境

1.2.1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全天开放相关实验室,满足学生实验需要。我校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现拥有多媒体模拟实验室,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拥有2个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生态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多种水处理及水质分析的仪器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的保障和需要。

1.2.2校外实践教学环境

校外实践教学环境主要指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在这些实践基地中能够完成专业任选课、实习、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获得实际工作锻炼,增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1.3实践教学队伍

除专业教师和实验员外,校外企事业单位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也更能把握社会的实际需要。

1.4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无论是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还是实践教学队伍都应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前提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完善和管理。经过该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水处理内容,具有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在实习时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并有部分同学被实习单位留用,既增加了学校的认知度,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创新点

2.1连贯的实践教学环节

以“教学实验—专业任选课—创新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线的开放型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5个阶段,逐步深入。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2.2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部分项目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才能和创新性思维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产学研良性互动

高校与社会进行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尤其是应用性学科的发展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注重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为其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使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不与社会相脱节。将教师科研课题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实际环境工程项目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能较早地适应社会需要,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3应用情况

贯穿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以“教学实验—专业任选课—创新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线的开放型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由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实践,效果很好,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和需要。大大推进“三个相结合”: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服务于社会,经过这种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具有上手快、能力强的优势,缩短了企业对新人的培训周期,在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接受了用人单位的检验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在提高学校的认知度的同时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8

[2]曹德跃.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01~103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6篇

[摘 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专业课方向可分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两大类。可以针对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的特点,以互动式理论教学、开放式课程设计,以及与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的方式,增加课程教学与实践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30-02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专业课方向可分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两大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的课程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与污染治理技术类课程相比,缺乏直观的实验模型、可见的处理效果,并且书本内容偏理论比较枯燥,而其实践产生的成果是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报告等文本形式来呈现的,对于工科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

国务院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是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以及互动式网络教学等教学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一、互动式理论教学活化课堂

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本身偏理论,内容比较繁杂,涉及与国家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系统优化以及管理学等诸多内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往往陷入“教师很辛苦,学生没反应、没兴趣”的困境。打破这一僵局,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式理论教学的核心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简单的课堂互动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做起,进而发展为由学生来讲授的翻转式课堂。课堂的引导式提问要注重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相挂钩来激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在讲解区域环境管理章节时,可以针对城市环境管理,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普遍出现的雾霾天气,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谈一谈如何留住APEC蓝。针对农村的区域环境管理,教科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如加强乡镇企业管理、防治农村化肥污染、制定村镇发展规划等管理内容,通过引导式提问,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出发,谈一谈污染现状,突出问题是什么,进而思考如何去规划和管理。通过有效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对农村的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达成共识,再与污染治理类的课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体化家用装置的解决农村单户生活污水的设想,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将理论知识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积极性较高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展开翻转课堂,由学生课前根据书本或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我学习;课堂为展示和讨论时间,由学生来讲,教师来解惑和提问。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通常在教师的预设之内,翻转课堂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未知情况,因此教师要做更多的准备,并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引导。

二、开放式课程设计促进实践

课程设计是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中,通常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都有1-2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开放式课程设计在实践中表现为不具体指定或者给予学生现成的题目与案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相关课题与案例;也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只限定范围和基本原则等。

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通常来源于已有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学生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一类是对现有的报告进行修订,查找标准选用是否合理,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需不需要完善等内容;另一类是由教师变更原始数据,学生重新完成报告,或者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软件进行制图来学习实践中的常用评价软件。这些课程设计内容都与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所区别。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角度出发,要逐步减少针对已有环评报告的修订等课程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建设项目。首先要考虑需要哪些资料,到哪里去收集、监测,其次考虑环境背景,进行预测,最后给出评价结论。学生的选题应该从实际出发,例如对新建校园餐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可以从校园实际出发,污染数据可以通过类比同规模同档次餐厅、查找资料来解决,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可以通过环保局网站获得。学生可自主解决评价等级、范围以及评价标准选择等问题,进而协作完成整本环境评价报告。开放式课程设计可以由学生自主选题完成,也可以由指导教师进行命题,提高学生的可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应该使课程设计尽可能的模拟实际工作过程。

三、与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接轨就业

毕业设计是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常要持续16周左右的时间。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有科研课题、企业以及自选等,依托于科研课题和企业横向项目的毕业设计往往是真题真做,自选类课题则一般是模拟题目。无论哪一种题目,都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教学效果。但是以项目为依托的真题类毕业设计往往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更胜一筹,因此在就业中也更具优势。

通常环境规划和管理类的项目有其相对固定的文本和标准,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不拘泥于完成标准的文本格式,可以就某些问题展开自己的论述,进而达到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目的。以一个典型的毕业设计——某段高铁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以现行的铁路噪声标准来度量高铁噪声是达标的,但是附近的居民却觉得高铁噪声无法忍受。矛盾的出现引发学生去思考噪声标准的问题,普通铁路的标准并不适用于评价高速铁路的噪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指标体系。学生在参照国外高铁噪声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噪声和噪声变化率等新的衡量指标,完成了论文的创新研究,并获得了省级优秀论文奖。由此可见,与项目相结合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类毕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完成项目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更具实用性,也给了学生创新的空间。

四、结语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未来的教改方向,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新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代表的实践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本,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樊庆锌,任广萌,沈晋,邱微.案例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20-21.

[2] 王慧雅.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性[J].广东化工,2012(11):211.

[3] 吴玉红,刘佳,陈伟.基于项目教学《环境规划与评价GIS技术》的教学单元设计[J] .考试周刊,2012(93):167-168.

[4] 刘臣辉,徐青,郑天柱,陆建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2015(7):37-40.

[5] 李天昕,周北海,宋存义,宋波.以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11(4):92-94.

环境类公共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构想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课,教学平台,教学模式

公共选修课,有些高等学校称之为跨系跨专业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专业课程。此类课程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重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拓宽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安排,有计划地选修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开放,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定开设和修读大量公共选修课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选修课,学生会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其主体意识、个性、兴趣和潜能得到更大发展;学校可以建立优胜劣汰、优劳优酬机制;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与课程的吸引力大小,变压力为动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公共选修课可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贯彻通识教育,造就更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由于公共选修课是一些各学科通识性、概论型、边缘性的课程,因而容易促进不同学科在学生思维中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借助公共选修课,一些名师名课或特色课程可以突破专业限制,让更多学生受益,在教学中起示范作用。正因为此,西方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选课建设,积极开设公选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50%,而在我国,一些重点大学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仅占30%左右,一般院校不过几十门。此外,我国高校中公选课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选修课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情况不甚了解,学生选而不修,只求实用,应付考试,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教师的教学,教学管理不完善和选课系统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校公选课有如高中阶段的副课,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我校为深化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加快了选修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通过笔者几年的一线教学研究工作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校选课上课时间均安排在9节课之后,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都已疲乏,听课效果不理想,因而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等问题;二是现有教学手段较单一,通常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虽然多媒体可以形象生动地演示教学录像或放映图片,由于环境类选修课内容的广阔性及课堂时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点,因而教学效果一般;三是学生的互动性不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校选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一些教学工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改革对策,如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在教学内容改革上,鼓励教师优化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重组、凝练和整合,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及时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教给学生;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注入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积极探索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科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手段改革上,通过增加硬件投入、打造技术平台、启动网络课程、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课件、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途径,广泛推广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很多高校将网络引入教学活动中,如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等,网络的引入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满足学生课下自学、网上答疑等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公共选修课不同于一般专业课,它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要求课堂内容要丰富、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到目前为止,在环境学教学领域,尚无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平台,鉴于此,本文拟针对环境类公共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提出一些设计构想,以期建立一套高校教学平台,提高公共环境课程的教学质量。

1 设计思路

拟从校选课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方面探索和实践,以环境类公共选修课为基础,建立一套环境公共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将从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各教学板块搭建、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以探索一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2 平台建设内容

2.1 环境类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

环境类课程是一门边缘性课程,它是集多门学科于一身的学科。平台拟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更新,从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健康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内容纳入本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对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使任课教师直观地了解所讲授的内容,也可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课堂内容的体系脉络,便于学生掌握该课程内容。

2.2 公共课程教学平台各板块内容的制作

教学平台拟由6大板块构成,分别为师生信息处理板块、课程简介板块、课堂教学板块、教学资源板块、学生互动板块及资源检索板块。各板块功能简介如下。

(1)师生信息处理板块:完成师生与课程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师生提交的账号和密码进行验证,以确定让合法的用户登陆课程;管理用户的登陆及退出。

(2)课程简介板块: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师风采、教学体系的介绍。课程简介主要介绍公共课的主要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教师风采主要介绍公共课任课教师的姓名、研究方向、简单介绍以及联系方式;教学体系主要介绍公共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大纲,使学生对全部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3)课堂教学板块:主要包括各章教学内容,由教学幻灯片、图片、教学短片等部分组成。该板块主要体现该课程的教学结构及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做标记,为后续学习和重点记忆内容做出提示。

(4)教学资源板块:主要提供课堂课件下载、复习重点下载、在线习题、模拟测试等内容。学生通过此板块可以在课下巩固课上学习内容,记忆重要知识点。

(5)学生互动板块:主要包括学生作品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园地。学生作品主要展示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的过程中从事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感受心得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园地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场所。在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中所设计的活动大多要通过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园地来完成。学生和教师可以发言,也可以回复发言。

(6)资源检索板块:由于环境类选修课涉及多学科内容,而课堂讲授内容有限,利用网络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积极性。本平台提供了文献资源和相关知识的链接途径,这些资源都提供基于Internet的浏览或者下载到本地的浏览。

2.3 环境公共课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实践

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构建公共课程教学平台,主要由上述6大板块组成,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交互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实践教学活动,验证该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和修正,以期成为实用高效的教学软件。

3 平台建设研究方法

3.1 环境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和体系建立的研究方案

从多学科角度,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健康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中选取相关内容,建立本课程教学体系。目的是使本课程讲授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2 公共教学平台各板块制作研究方案

以师生信息处理板块、课程简介板块、课堂教学板块、教学资源板块、学生天地板块及资源检索板块6大板块为提纲,丰富各板块内容,目的是使各板块内容详尽、生动、引人入胜,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教学平台构建和实践研究方案

在教学体系建立和平台板块制作工作完成后,构建教学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并即时解决,使该平台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4 结束语

笔者认为利用此平台辅助公共课讲授,不仅可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业喜,陶风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2:16~17

[2]徐建成,刘飞.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24~125

[3]楼盛华,王芳.努力推进选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24~25

[4]杨静,赵蓉,李慧茹.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4):115

[5]宣学新.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7):131~132

[6]胡小燕,查红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广场,2007,2:176~177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8篇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与化学交叉的一个边缘学科,在生物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又是其发展的前沿。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了解微生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为环境类专业后续课程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等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将该课程设置为第四学期必修课,由于学生还基本没有接触到专业课,对专业知识不了解,而生物化学又是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内容多,跳跃性大,很多基本概念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复杂抽象,学生不仅很难真正理解相关内容,又不知道如何针对本专业进行选择学习,畏难情绪较重,历届学生反映难学。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能够较好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为后续的相关专业课学习做好准备,就必须从优化教学方法抓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教材选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以探讨[1]。

1 教材选取

目前很难找到专门针对环境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由于本课程是32学时的短课时教学,经过比较各生物化学教材,最终选取了张洪渊主编的《生物化学》,该教材面对工科类专业,以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主体,以在化工、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为实例,并适当介绍了发展趋势及最新成就;知识结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叙简明流畅,内容的难易程度适中,比较适合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使用。

2 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各生命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生物学功能,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化学变化及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规律,及重要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三大方面的内容,即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和功能生化。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量大,而且难度也较大,想要较好地掌握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记,学生往往感到头绪太多,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性质及学习后续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及教材资料,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浓缩、删简、优化补充,突出知识主线及专业特点。在讲述杂聚多糖的相关内容时,果胶和树胶改为自学内容,重点补充讲述细菌细胞壁杂多糖的结构;在第五章酶化学中将第六节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及酶工程改为自学内容,而补充增加了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由于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紧密相关,可以通过一定的中间产物相互联系起来,所以在重点讲授第九章糖代谢的基础上,缩减了第十章脂代谢、十一章核酸代谢及十二章蛋白质代谢的课时。同时,注意将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趋势、最新动态和成就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在重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兼顾了实用性和先进性,既能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切合学生接受能力。

3 教学方法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生物化学课程是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难懂、难学、难教的特点,由于没有实验课环节,课堂教学成为该课程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2]。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更好的掌握相对抽象、枯燥的生物化学知识,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将powerpoint电子课件和板书有机地结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以教材为主线,按照教材顺序逐级展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标注出了解、熟悉、掌握3个层次,并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大小或不同字体显示,对于每页幻灯片内容尽量做到内容少而精,而不是把书本上的话照搬到幻灯片上,这样不仅便于教师讲课时有所取舍、突出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一般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幻灯片控制在30张左右[3,4]。另外课件突出形象化教学,尤其在有些章节应用了Flash动画,将复杂的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的抽象过程转化成直观的活动视觉影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如课件中将杂交、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双向电泳、透析、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及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等相关内容以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同学对概念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解决关键,还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授课速度相对较快,授课的层次不够清晰不利于课后复习和记忆[2]。因此,在上课时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左侧。对于一些如糖酵解、TCA循环等重要的反应过程,边讲边把每个反应步骤边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另外,下课前一般抽5分钟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多媒体列出本次课所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方法,以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除此以外,还特别在课前组织习题讨论,每章节后自编精选了一些习题,包括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一些思考题,促使学生课后去查资料、自学思考,然后在每次讲课前15分钟通过提问的形式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共同讨论,这样既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教学效果。

3.2 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很多生化机理非常抽象、而且枯燥,学生很难理解,而许多知识点又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加强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相结合,或尽量地和环境工程专业相结合,授课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其学习兴趣,既加深学生对环境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记忆,又可以成为学生在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的理论依据。例如,讲到酶化学一章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牛能吃草而人为什么不能”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给出答案“因牛体内有一种能消化、水解纤维素的酶,而人体内无此酶,故人不能像牛一样吃草”[6]。讲到油脂的皂化反应时可以引入肥皂去污的原理;讲到生物膜时可以补充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膜技术;讲到蛋白质中二硫键的概念时可以以烫发原理为实例讲解;讲到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时可以告诉学生公安机关破案时采集的指纹就可以用这个显色反应来显示。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吃糖太多会发胖、高温可以灭菌消毒、豆腐的制作原理、缺乏一些维生素会生病等都可以和有关的知识点相联系。通过这些实例的引入和讲解,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生化机理变得非常生动有趣,学生不再觉得难理解,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记忆跟家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 结语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讲生活中及环境专业中的实例、案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形象、生动活跃的氛围中轻松灵活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优化补充、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针对环境专业选用短课时教材,对内容进行浓缩、精简,突出重点,将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9篇

一、紧随科技发展潮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新闻类节目的客观性、权威性、实效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闻传播渠道与传播效应日益扩散与更新,电视、互联网、手机、微博等信息载体呈现出信息全方位互补和融合的状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媒体的发展时代。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信息的汇聚性和海量性,使现代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出便捷化、个性化及智能化的特征。

新媒体概念是由美国戈尔德马克提出来的,是指继传统媒体以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新媒体状态,是以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渠道向手机、计算机、数字电视机传播渠道转变的过程,并向用户传播娱乐信息、服务信息等的媒体形态。新闻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类,其一是指具有实际性和客观性特点的事实新闻报道,其二是指具有主观性和见解性特点的新闻评论。这两大形式都是通过舆论引导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电视新闻以一种便捷又快速的途径给观众带来大众化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新闻传播功能。新闻类节目以新闻材料作为其构建的基础,可预先录制和现场录制,具有目标指向性和很强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类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如《新闻1+1》《新闻深呼吸》《环球财经连线》《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晚间新闻》《经济半小时》等为代表的新闻类节目,就是集新闻性与评论性于一体的节目。而新闻类节目不同于新闻节目的是,新闻节目汇总了多条新闻,且在播放新闻的过程中不会夹带作者主观情感的新闻评论。我国最著名的新闻节目当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其以权威的新闻播报形式和及时广泛的传播特征,通过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渠道面向全国观众甚至全球观众播报新闻事件。因此,新闻类节目必须借鉴新闻节目的权威性特性,发布公正、及时、客观的新闻消息,增加观众对其的信服力。针对某些社会问题要大胆、客观地呈现出来,引导社会舆论不断走向大众化、公开化,理性评论新闻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措施。同时,恰当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视听结合的综合手段,使得新闻传播带来的感官符号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例如,我国的《新闻直播间》这档节目在呈现权威性、客观性方面就成为新闻类节目的表率。

二、结合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新媒体特性,创建高效、理性的新闻类节目的呈现方式

新媒体环境的公开性和普及性不仅给传统的消息报道类节目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下,已经有不少电视节目受到了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新闻类节目必须面向大众的文化需求,新闻类节目的内容主要涉及当下的热点话题、民生新闻事件及国家事件和国际时事。针对大众需求对新闻信息进行恰当筛选,选取具有代表性、现实性的新闻信息,才能不断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拓宽新闻类节目的发展路径必须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如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传播内容和途径具有超文本的链接性,存储的信息具有海量性、综合性、复杂性,及其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现场感。必须创建高效而又客观、理性的新闻类节目,不断创新具体的呈现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其传播形式,将声音、动画、图像、文字、图片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到大众媒体的传播中。除此之外,汇集大众提供的信息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布、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这样既能调动大众提供新闻线索的积极性,同时媒体又能通过新媒体平台搜寻到接受者需要的新闻信息。

再者,需创建一个反馈和解疑的新媒体平台,让观众通过网络视频或语音留言等方式及时对节目的新闻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新闻解疑方面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观众的疑问进行权威性的解答,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节目必须从挖掘新闻的“深度”入手,改变传统的播报模式,不断融合新思维,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利用数字网络技术从不同方面、多个层次去拓展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例如,目前我国的《新闻三十分》这档节目便起到了很好的高效传播的作用。

总之,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类节目所处现状和发展路径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闻类节目作为媒体平台之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时,传统媒体作为媒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发展对策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摘要:新闻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更新制作模版,不断拓宽传播方式。使得五花八门的新闻类节目蹭着新媒体的各类渠道蜂拥而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无形之中影响人们的视听。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类节目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类节目的变化趋势及其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以具体的事例分析来剖析新闻类节目的发展现状,以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进一步规范其发展方向,拓展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类节目的呈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类节目,传播途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蔡玮.《新闻语体》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76-78.

[2]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45.

新媒体背景下环境类纪录片发展探讨 第10篇

1 结合新媒体特色,展现互联网思维

在传媒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受众往往易于接受快短内容。在受众习惯上来说,《穹顶之下》作为一部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过于冗长很难取得成功。在内容上,这部纪录片针对什么是雾霾、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剖析,表面看来这些分析专业枯燥,受众难以产生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穹顶之下》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首先应该归功于该纪录片完美结合了新媒体特色,体现了互联网思维。

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发布媒体局限于电视、广播等,而此次柴静团队突破了这一传统,面向全网络免费奉献这一纪录片。这种模式必将开启纪录片发展的浪潮。在吴立湘的《<穹顶之下>式的成功营销:周末发布+情感煽动+柴静》中也提到该片不同于众多被淹没的“xx调查”“xx报告”,正是因为其抓到了新媒体传播学的几个要点:(1)周末发布;(2)情感煽动;(3)柴静式的新闻符号。而这些要点也正体现了在互联网思维下,纪录片要想成功必须要结合新媒体的新特点,建立自己的舆论场。在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一点,从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于纪录片的双重作用必须结合在一起。在柴静团队通过互联网发布《穹顶之下》后,传统媒体随后对该事件进行了一系列报道,进一步发酵事件的影响,起到了对该视频的助推作用。这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相呼应的模式最终让《穹顶之下》刷爆了朋友圈。

2 另类表现手法,激发受众兴趣

《穹顶之下》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一样表现手法比较单一。笔者在收看时联想到苹果公司的新品发布会,其带给观者的感受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在这部片子中,柴静本人作为主讲人,以母亲的视角为切入点迅速抓住受众,同时以普通公民的关注点为主线环环相扣,辅之以权威人士给出的官方数据和解读,让受众跟随其中,同呼吸共命运。

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大多会采用画外音式的解说手法,而这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柴静本人的个人演讲。社会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评价大多非黑即白:褒柴派认为这种手法能带给受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和感受,值得探索;而贬柴派却觉得这种形式过于个人化,失去了纪录片的写实感。笔者认为,柴静的这种演讲式纪录片形式可以说是对纪录片表现形式的一种新探索,值得肯定。另外在《穹顶之下》的视频中,当下最流行的电影特效、flash动画、大数据分析、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新媒体的表现方式都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改变与加入带着一股小资色彩,正好也符合当代受众的对新奇特的审美追求。这种另类的表现手法又何尝不是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的新途径?

3 全民化选题,市场化推广

呼吸作为人类每时每刻要做的事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近年来,“pm2.5”“APEC蓝”“雾霾”等有关于空气质量的名词成为大众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因此,对雾霾的调查是一个全民化的选题,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这种话题容易让大众产生共鸣并得到更多的关注。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作品从开播之前就在新浪微博上宣传推广,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第一名。从开播第一集开始就走红荧屏,迅速引发收视狂潮。同时该片粉丝自发组织“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试想,如果纪录片缺少市场化的推广又怎么可能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成功?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通信专业,通信课程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整合现代教辅资源,将教学内容整合为逻辑性更强、理解性更强的体系结构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还能够响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通信类课程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虽然需要进行严密的推导和分析,但是也存在大量的实际应用和仿真演示。在通信专业课程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能够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特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还能够将晦涩抽象的教学知识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能够营造轻松愉快,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对多种元素进行整合,如声音、图片、动画等,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去探究客观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 帮助学生在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让学生获得传统教学方式中无法得到的教学体验。

二是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再处理,使其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方便学生理解。高校各课程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 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板书书写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增大教学知识的传输量,将教学内容以更强的逻辑,更鲜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灵活性。此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接收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重点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2多媒体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通信类课程涉及理论知识较多,各知识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承接关系, 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这些特点导致了通信类课程教学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无法兼顾到各个方面。 将多媒体应用到通信类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这种教学现状,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对抽象理论的表现力。通信虽然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具体的通信系统应用与实现原理却离我们很遥远。通信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通信系统应用背后的理论原理。传统的板书只能够通过数学公式推导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这种讲解方式相对晦涩,还不宜理解。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辅助工具、仿真软件的应用,可以以完整的通信系统或通信结构为核心,对结构中的每一环节的理论进行分析,对理论所得到的现象和意义进行演示,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引导。

如在对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函数,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对数字信号相关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对通信器件和设备的展示力。现代通信系统中会使用到多种器件和装置, 这些器件和装置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景,实际生活中并不容易获得或并不经常被学生看到,此时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可以将具体的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通过动画或图片演示的方式对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解剖和分析。

如在光纤通信教学中光纤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的一类器件,且其结构相对复杂,即便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也无法清晰的观察到全面的光纤结构。此时利用课件对光纤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进行展示,分层次对光纤中各结构的作用进行分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实验和流程的演示力。某些通信课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电路图、流程图、频谱图、实验原理等,若单纯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这些图的作用和内在联系,则实现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以通信系统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串联标注在通信系统中的各个位置, 并为该位置绘制与其功能相匹配的图形, 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各教学内容,对通信系统的实现流程形成深刻的认识。

四,对前沿科技的探索力与创新力。 通信专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专业,其技术发展与更新很快,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通信专业学习的吸引力,激励自己参与到通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事业中。

3应用注意事项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通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通信专业教学效果,但这并不能说明多媒体教学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教学。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同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具体要求,适当选取与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最优化教学。具体来说,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适度和适量的教学原则。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如在某些重要理论知识推导与分析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教学手段的结合与取舍,不能够过分依赖教学课件,避免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情况出现。

4总结

上一篇: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下一篇:闲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