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感咳嗽范文

2024-06-20

小儿外感咳嗽范文(精选9篇)

小儿外感咳嗽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2例均为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的小儿外感咳嗽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 其中男37例, 女33例;年龄5~13岁。对照组72例, 其中男35例, 女37例;年龄5~13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咳嗽的诊断标准: (1) 咳嗽为主要症状, 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 好发于冬春季节; (3)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 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啰音; (4) 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 示肺纹理增粗。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 即针对病原学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5天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采用健脾消积、清肺化痰法治疗。药用:茯苓、炒白术、焦山楂、山药各10g, 陈皮、制半夏、川贝母、神曲各6g, 桔梗5g, 杏仁、鱼腥草、荆芥各8g, 随证加减;每日1剂, 水煎两次后将药液混合, 早晚分服。15天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咳嗽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嗽消失, 听诊干湿啰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好转:咳嗽减轻, 呼吸音清晰, 痰减少。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3.2 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4 讨论

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多因外感时邪, 内伤食积引起, 病位主要在肺脾。《幼幼集成.咳嗽证治》精辟地分析了小儿咳嗽的辨证治疗:“因痰而嗽者, 痰为重, 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 咳为重, 主治在肺。”治宜疏散外邪、清肺化痰、健脾消积。本文方中桔梗、荆芥等宣发之品疏散外邪, 所谓肺气宣则窜逆自止、咳喘自平;陈皮、川贝母、制半夏、杏仁、鱼腥草清肺化痰;脾土肺金为母子之脏, 子病治母、杜绝生痰之源亦是治疗小儿咳嗽的重要原则, 即理肺当顾脾胃, 对于小儿咳嗽的治疗应重视中焦的调畅, 注重从脾论治, 培土生金, 予以茯苓、白术、山药、山楂、神曲等健脾消积之品。脏腑藏泻是一种互相依赖、相互协同的关系, 故在小儿咳嗽的治疗中亦体现“泻腑以清脏实”的思路, 给邪以出路, 使体内壅滞之痰饮分消走泻, 食积消、痰化饮去则咳自止。临证若见痰白量多者予以薏苡仁;咳嗽兼痰涎壅滞、腑气不通者予以炒莱菔子、瓜蒌仁;热偏重者予以车前子等则疗效更佳。

自拟荆芩汤治疗外感咳嗽393例 第2篇

【关键词】外感咳嗽;中医治疗;荆芩汤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37-01

咳嗽一证是肺系疾患的主证之一,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肺系病证之一。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常为四时感冒的并发证候,临证中不外乎风寒、风热、风燥等证。但在临证中,却以外寒内热咳嗽,外寒内燥咳嗽尤为常见。此类咳嗽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初期多伴有外感寒热、头痛、鼻塞、流清涕等外感表证,然而风寒客肺化热,而表未解,出现外寒内热症状,咳嗽、咳痰不爽、喉痒、音哑、口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在临床工作中,我从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自拟荆芩汤加减治疗外寒内热咳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完整病例393例,总结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一般资料

393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06例,女187例,年龄最小6月,最大74岁,6月—20岁130例,21岁—40岁140例,41—74岁123例,病程最短为5天,最长为18天,393例均符合四川省卫生厅制定的《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定标准》。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荆芥12g,黄芩15g,桔梗15g,桑白皮30g,紫苑30g,杏仁15g,浙贝15g,冬瓜仁15g,竹茹15g,射干20g,玄参15g,蝉蜕12g,甘草6g。痰黄稠加鱼腥草30g,口干欲饮加麦冬15g,知母15g,芦根30g,咳嗽胸闷胀加郁金15g,白稀痰加藿香12g,法夏15g。全方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清热化痰等作用。

服药方法:水煎服,2日1剂,分5次服,每次100ml,小儿随年龄大小上方剂量加减使用,半月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咳嗽完全停止,随访未复发。显效:治疗后咳嗽减轻80%以上,有效:治疗后咳嗽减轻50%。无效:治疗后咳嗽仍存在。

3.2治疗结果:痊愈190例,治愈率48.3%,显效60例,15.26%有效21例,5.34%无效22例,总有效率95%。本组用药最多者8剂,最少者2剂。

4 典型病例:

孟某:女,56岁,农民,于2005年11月13日前来就诊,患者于3天前参加劳动后脱衣服而感冒,初起流清涕,喷嚏,头痛,肢节酸疼,咽喉不适,自服感冒清等成药,2天后,咽痒咳嗽频繁,咳稠痰,口干音哑,流清涕,头昏痛,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X光检查无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诊断,外寒内热咳嗽,属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咳嗽,拟荆芩汤加减3剂后咳嗽即诸症全部消失。

5 体会:

外感咳嗽,在临证中属风寒化热者最为多见。此类咳嗽常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初期多伴有寒热、头痛、鼻塞等外感表证,而以实证居多,治疗以疏风宣肺,肺卫同治为基本原则。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结合所学中医基础理论及辩证施治,认为外感咳嗽,多以肺气阻遏渐次出现化热证候,属风寒化热者最多见,用自拟荆芩汤治是证,以轻疏表邪,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一般连服二、三剂即获良效方中荆芥、桔梗、蝉蜕疏风解表,开宣肺气,黄芩、桑白皮、紫苑、百部清泻肺热、止咳化痰,杏仁、浙贝、冬瓜仁、竹茹其止咳降逆、化痰之力更优,射干、玄参、桔梗、甘草并用能开宣肺气、利咽祛痰。全方配伍一疏一清,一利一降,邪去痰清肺气降而咳嗽止,方中止咳药桑白皮,紫苑、百部三药味苦甘,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用于新久及各种咳嗽都能使用,而量用到30克治疗数百例,均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长期从事门诊中医内、妇、儿科临床工作,工作近30年,在工作中写有多篇国家、省级、州级论文,擅长于内科胃痛、泄泻、黄疸、消渴、痹症等疾病的治疗和探讨,对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能较准确的辩证施治,对妇科崩漏、乳腺增生、不孕症、面部黄褐斑也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简介:

自拟清肺散治疗马骡外感咳嗽症 第3篇

1 组方

瓜萎60g、冬瓜仁45g、贝母、桔梗、炙冬花、桑白皮、枇杷叶、天花粉、板蓝根各30g、黄芩、杏仁、知母、连翘、大黄各25g、甘草15g、共为末, 开水调, 侯温灌服。随症加减:兼有咽喉肿痛者, 加射干、山豆根;咽喉有粘痰咳出不利者, 加金果榄、胖大海;口色红燥而少津者, 加元参、麦冬。

2 方解

方中以贝母、瓜萎、花粉、冬瓜仁清热化痰, 止咳为主药;辅以桔梗宣肺祛痰, 杏仁止咳平喘, 冬花润肺下气, 枇杷叶化痰止咳, 和胃降逆, 桑白皮泄泻平喘, 行水消痰, 佐以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黄芩、知母清热而泻肺火, 大黄凉血散瘀, 使以甘草和中化痰, 协调诸药。各药合用, 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3 病例

小儿外感咳嗽 第4篇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清里解表汤

【中图分类号】R37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105-02

小儿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为外感发热,主要表现为咽喉刺激、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一系列特征,属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围,病原菌多为病毒感染[1]。风寒、风热、暑湿、体虚等因素均可引发该病,而中医认为小儿属于纯阳体质,常见辨证分型为表里俱热型。有研究指出,小儿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可给予清里解表汤治疗,通过治疗可促进患儿迅速退热,促进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2]。探析小儿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的最佳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笔者对45例小儿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给予自拟清里解表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9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其中男患儿48例,女患儿4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2±1.6)岁,病程2~23h,平均病程(4.3±2.4)h,首诊体温(38.5±1.6)°C。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内科学会制定的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3];经相关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外感发热患者,辨证为表里俱热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2±1.7)岁,病程2~23h,平均病程(4.3±2.5)h,首诊体温(38.5±1.7)°C;对照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0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4±1.5)岁,病程2~23h,平均病程(4.2±2.4)h,首诊体温(38.6±1.6)°C;两组患儿排除其他热性病变、精神疾患、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疾病、重度营养不良者,两组患儿的性别、首诊体温和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服用自拟清里解表汤,药方组成:生大黄3g,荆芥9g,青蒿10g,薄荷9g,柴胡15g,葛根15g,石膏20g,连翘12g,金银花15g。水煎服,1剂/日,早晚温服,用药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治疗3d。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批号:H53021858;厂家:昆明制药集团)治疗,4~6岁患儿1包/次,7~9岁患儿2包/次,10~12岁患儿2.5包/次,3次/d,温开水融化后口服,服用3d。两组服用期间忌食厚腻肥甘、辛辣刺激、海鲜等食物,避风寒,多饮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 参照有关文献[4]拟定。显效:服药24~48h内体温正常,临床体征、症状显著改善,体征症状评分降低超过70%;有效:服药48~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体征、症状改善,体征症状评分降低超过30%;无效:临床体征、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体征症状评分降低<30%。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的评估比较 研究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头痛鼻塞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外感发热为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引发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导致体温病理性升高,可合并脉数、烦躁、面赤、恶寒等,传统医学认为外感发热又称“壮热”、“寒热”、“发热”等[5]。风寒、风热、暑湿等病理因素由口鼻或皮毛侵入机体,作用于肺卫,引发肺失宣肃、卫表不和,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其相搏,正邪相争,引发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衡,机体充斥热、毒或阳气亢盛,进一步发展而致化火伤阴,出现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6]。目前,对于小儿外感发热多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7]。

本研究对小儿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患者给予自拟清里解表汤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头痛鼻塞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宛平[8]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小儿平素阳气偏盛,易发疾病,且传变迅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风邪后极易入里化热,里热偏盛,表邪未解,出现表里俱热的征象,且少数小儿因多食厚腻肥甘,肺胃积热,感受风邪后,外束表邪,里热无法发越,里热表热俱重引发高热。自拟清里解表汤应用于治疗半表半里之邪,全方可透邪清热、退热解肌;其中荆芥可解表祛风,连翘则表里透达,精于化上焦之热,泻火清心;薄荷凉散轻清,其气芳香,可疏理上焦风热;柴胡则疏达宣透,上升轻清,具有散热解表的功能;金银花则透达芳香而不抑邪,清热甘寒而不伤胃;石膏则清肺胃之火,散肌肤之热,止渴除烦,生津退热,与金银花联用表里同治;青蒿芳香苦寒,善于疏泄血分及肝胆之热;大黄性寒味苦,擅清上热,邪气由大便而出。全方轻清宣透,寒温并用,透表泄热轻清,辅以泻下清热及解肌散寒退热,全方宣透轻清,清热而不抑邪,辛凉解表而不伤阴。综上所述,小儿表里俱热型外感发热患者给予自拟清里解表汤治疗,可促进患儿迅速退热和患儿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迎春,苏玲,王宏伟.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0例[J].中国药业,2014,23(06):87-88.

[2]李晓敏.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121-122.

[3]王蒙荷.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06):1045-1046.

[4]赵莉,王素梅,宋亚君,等.疏解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07):339-341.

[5]李红波,何伶.麻桂各半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7):137.

[6]娄玉霞.三阳清解煎剂直肠滴入治疗发热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7):96-98.

[7]赵雪勤,隋克毅.小儿外感高热中医辨证施护6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1): 88-89.

[8]胡宛平.评价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18):6759.

止嗽散治疗婴幼儿外感咳嗽50例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间入诊我院的典型婴幼儿病例50例为研究对象,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最大为10岁, 最小为3个月, 年龄分布为 (5.9±0.6) 岁, 患者发病周期在一周内的23例, 两周内的17例, 三周内8例, 三周以上者2例, 平均病程为 (1.7±0.4) 周。具有咳嗽伴鼻塞流涕患者7例, 咽喉痒痛患者33例, 痰白患者45例, 胸胁胀且闷不舒患者24例, 舌质淡红患者47例, 白苔者37例, 脉浮或者脉缓或数患者45例, 脉沉实患者7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包含白前、橘梗、百部、陈皮、甘草、荆芥、紫菀等多味中草药的止嗽散展开临床治疗。具体药方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婴幼儿患者症状不同而适量增减, 如患者有头晕、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 加苏叶、防风;如患者咳痰且痰不利则加款冬花或法半夏;如果患者咽喉痒痛且痰白、多加薄荷;如果患者胸胁胀且闷不舒则加入柴胡;如果患者便秘且干则加入全瓜萎。

1.3 疗效观察

采用止嗽散治疗婴幼儿咳嗽, 所选50例病例服药最少3剂, 最多服药剂量为10剂, 以患者病症彻底消失为痊愈, 咽喉痒痛症状明显好转, 咳嗽明显减轻为显著, 咳嗽有所好转, 各种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 相关症状无变化, 咳嗽依旧如常则为无效。

2 结果

在针对婴幼儿咳嗽的治疗过程中, 本院采用止嗽散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5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如表1。

结果显示, 在50例婴幼儿咳嗽治疗过中, 27例患儿痊愈, 17例患儿疗效显著, 偶有咳嗽, 症状明显改善, 6例患儿疗效为有效, 无效率为0%, 总有效率为100%。

3 病案分析

2011年4月, 王某 (女, 9岁) 入诊我院, 咳嗽已逾两周, 症状为咽喉干涩痒痛, 痰白量少, 在服用多种止咳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观。经本院诊断, 其脉浮略数、舌质淡红, 苔薄黄, 属典型的痰湿化热、肺失宣降, 治疗应当通过化痰利咽止咳, 所以采用止嗽散进行治疗, 药方为橘梗10g, 陈皮9g, 白前9g, 百部10g, 紫菀9g, 麻黄6g (后下) 。三剂后, 患者的咳嗽明显减轻, 咽喉肿痛症状明显好转, 再加炒杏仁10g, 全瓜蒌12g, 继服5剂之后, 患者药尽病除。

4 讨论

清代中医学家程钟龄在其《医学心悟》中提出:“止嗽散方具有疏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笔者认为该方对于治疗婴幼儿咳嗽有奇效。因为咳嗽具有多种症状, 症状不同用药则不同, 而该方具有症不同而药相异的灵活性, 能够针对婴幼儿咳嗽症状的不同进行药方调整, 比如说咳嗽属外感风寒者属止嗽散正治之证, 原方加防风、苏叶即可;如风寒表证已祛。咳嗽日久不愈, 痰白量多、咯痰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脉浮缓者, 属湿痰奎盛, 加法半夏、茯苓, 取二陈汤之意, 使湿除痰消, 脾运得健;再加款冬花。配紫菀组成温而不燥的止咳药, 疗效更佳, 同时全瓜蒌清热之痰, 润燥通便;炒杏仁加强止咳润肠之效;便通气顺, 肺得肃降, 咳嗽可愈, 这也说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 二者不但生理上紧密联系, 病理上亦互为影响, 治疗上自应兼顾考虑。

摘要:目的 采用中医方剂止嗽散针对临床常见病证咳嗽进行治疗,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间入诊我院的典型婴幼儿外感咳嗽病例50例进行止嗽散方治疗, 对其病程进行全程随访, 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 27例患者咳嗽彻底消除, 占54%, 17例患者咳嗽明显减轻, 占34%。咽喉痒痛症状明显好转, 6例患者咳嗽症状有所好转, 占12%, 统计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止嗽散具有疏表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在针对婴幼儿患者咳嗽这种常见病证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止嗽散,婴幼儿,外感咳嗽,化痰止咳

参考文献

[1]刘凤云, 王晋.秀丽莓 (Rubus amabilis Focke) 镇咳祛痰作用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02) .

[2]殷莉波.银翘止嗽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 (03) .

小儿外感咳嗽 第6篇

1 病因病机

根据我国悠久的中医文化积累, 现代医学家们又有所突破。在《河间六书》[3]有这样一句话:“燥、火、湿、暑、风、寒这六气, 皆可致咳嗽。”而张景岳还认为:“六气皆可致咳, 尤以风寒。”“夫外感之咳, 必由皮毛而入, 盖皮毛为肺之合, 而凡外邪袭之, 则必先入于肺, 久而不愈, 则必自肺传于五脏也。”因此, 导致外感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六淫外邪由皮毛入肺而致病, 此类属于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引起大量痰液产生, 若未能及时排出, 便会刺激气道。因此外感咳嗽主要表现为:“声盛且浊, 日夜无度, 先缓后急, 痰涎稠粘而喘急。”在清朝医学家张潞的《张氏医通》一书中也是这样认为, 六淫外邪由皮毛入肺, 致肺气失衡, 是引起外感咳嗽的常见原因。

外感咳嗽为风热、风寒或风燥三种外邪入侵而致病, 因此外感咳嗽的类型又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及风燥咳嗽三种类型。风热咳嗽:常咳出黄痰, 伴有流黄鼻涕、脉浮数、恶寒轻、小便黄、鼻塞、大便干、口干舌燥、舌质红、头痛、舌苔黄及高热等症状;风寒咳嗽:咳痰常为白色, 伴有全身乏力、脉浮紧、头痛、流清涕、舌质淡红、恶寒重、舌苔薄白、低热等症状;风燥咳嗽:一般无痰, 常发生在秋季, 多伴有恶风、脉细数或浮数、大便干、鼻咽干燥、舌尖红或舌质红、苔黄、苔干、发热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应用三拗汤合止咳嗽散治疗外感咳嗽, 取炙半夏、陈皮及麻黄各12g, 白前、僵蚕、百部、黄芩、紫菀、麦冬、荆芥、地龙、桔梗及杏仁各15g, 甘草6g, 分三次煎服, 取汁100m L, 每天口服一剂, 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基本加减治疗[4]:若患者主要表现为风热咳嗽, 应加以疏散风热药物, 以达到宣肺止咳的作用, 在三拗汤合止嗽散的基础上加桑叶、桑白皮各12g, 菊花18g。若患者主要表现先为风寒咳嗽, 则应加以疏风散寒之药物, 以宣肺止咳, 在三拗汤合止嗽散的基础上加以防风、冬花各12g;若患者主要表现为风燥咳嗽, 则应加以疏风润燥类药物, 以达到宣肺止咳的作用, 在三拗汤合止嗽散的基础上加桑叶、杏仁各15g, 以达最佳疗效。

3 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观察, 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 其显效率为58.6%, 有效率为31.7%, 总有效率可达90.3%,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是治疗外感咳嗽的有效方法, 效果值得肯定。

4 讨论

慢性咳嗽在中医中属于“喘证”或“咳嗽”类范畴, 主要变现是较为反复的、长时间的刺激性咳嗽, 伴或不伴可痰, 也可伴有阵发性喘息, 口咽部干痒, 若有刺激性气体或事物刺激, 症状便会加重。一般情况下, 外感多发于外邪在皮毛部的侵袭, 外邪由皮毛进入肺部, 肺气失衡, 导致咳嗽;也可是因机体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差, 当机体受到外邪侵袭后, 邪气直接作用于气道, 引起肺气失衡, 导致咳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应主要采用平喘、止咳、养阴、宣肺、润肺、清散类药物来治疗此病[5]。在处方中应用麻黄与杏仁, 达到一宣一降的目的, 来宣肺平喘;应用桔梗与陈皮来调节肺气, 达到止咳、祛痰的效果;应用紫菀、白前及百部来湿润肺组织, 达到化痰、祛痰及止咳的目的;应用荆芥来祛风解表, 达到去热的作用;应用黄芩来清除肺热, 达到化痰、祛痰的目的;应用半夏与麦冬来滋阴润肺, 达到化痰、祛痰与止咳的作用;应用地龙与僵蚕可以达到活血通络、解除痉挛的作用。配伍此类药物, 较好的发挥了升降互补、散纳有度、温而不燥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发现:麻黄的作用同β肾上腺受体兴奋剂的效果相似, 可以收缩肺部血管, 降低气道内炎症反应, 降低支气管炎症反应程度及肺部黏膜的炎症反应, 麻黄是治疗喘的良药;黄芩可有抗炎与抗过敏的作用;地龙与僵蚕可舒张支气管, 使通气通常, 是平喘良药。半夏含有挥发性碱物质, 对抑制末梢神经与中枢的活性, 具有重要的总用, 是镇咳良药;百部能够放松支气管, 减轻支气管痉挛, 而且作用效果较强且持久, 使咳嗽反射下降, 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而且对细菌与病毒的抵抗较强[6]。因此, 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门诊外感咳嗽, 疗效较好, 是治疗门诊外感咳嗽的有效手段, 值得临床科室推广应用。

5 问题与展望

如上所示, 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 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副作用小, 但还需中医学家进一步探索研究。因此, 中医治疗外感咳嗽还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问题: (1) 中医治疗外感咳嗽未有明确的分类标准,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临床医师们通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来用药, 这就可能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 (2) 中医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轻重, 不同的患者用药便不相同, 这对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 这也与第一条相矛盾; (3) 在临床研究中, 研究人员已经设置了咳嗽的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虽然与人类有较多的相同点, 但动物模型还不能成为人类的标准[7]。所以, 对于外感咳嗽, 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 增大样本量, 提高研究经费, 这样才能正确的总结外感咳嗽辩证分型的标准以及制定详细的治疗措施。重视中医临床医师的人才培养, 增加其临床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更好地标准及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Gilbert AI, Graham MF, Young J.Management of recurrentinguinal hernias[J].J Am Coll Surg, 2010, 10 (3) :371-372.

[2]张伟琦, 陈华锋, 张如云, 等.探讨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的治疗方式及分析[J].四川医学教育出版社, 2009, 36 (12) :2045.

[3]Palombini BC, Villanova CA, Araujo E, et al.A pathogenic tri-ad in chronic cough:asthma, postnasal drip syndrome and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Chest, 2011, 116 (3) :279-284.

[4]Irwin RS, Correo WM, Pratter MR.Chronic persistent cough inthe adult:the spectrum and frequency of causes and successful re-sponse tospecific therapy[J].Am Rev Respir Dis, 2010, 123 (4 Pt 1) :413-417.

[5]曾一鸣, 常海亮.观察应用肺宁合剂对外感咳嗽的治疗效果[J].安徽中医学杂志, 2010, 41 (11/13) :37

[6]Kang H, Koh YY, Yoo Y, et al.Maximal airwayresponse to methacholine incough-variant asthma:comparisonwith classic asthm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peak expiratory flowvariability[J].Chest, 2009, 128 (6) :3881-3887.

小儿外感咳嗽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66例外感高热患儿, 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断属于风热犯表型发热[4]。均为急性发病, 病程最短3h, 最长4d, 均表现为头痛、头昏、体倦乏力、高热无汗或少汗、口干唇红、苔黄燥或白腻而干。其中男35例, 女31例, 年龄最小者为7个月, 最大者12岁半, 7个月~1岁者11例, 1+~4岁者15例, 4+~8岁者19例, 8+~12岁者21例;纳入标准:热程在1周以内, 给予中西药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仍持续高热不退, 或难喂药、拒服药者。排除标准: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 伴有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等, 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66例外感高热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2片、布洛芬0.2g, 交替使用,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按摩及银柴胡丹皮汤治疗:取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曲池, 均为泻法, 并针刺十宣放出少许血。揉按患儿太阳、风池、百会、听宫、眉心各50次, 揉按患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10遍, 退六腑10次, 并按摩合谷、列缺等穴位[5]。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行揪法、揉总筋、清天河水、分推阴阳、提拿肩井。伴腹胀、腹痛患儿, 可摩腹 (分别采取双指、单掌、双掌顺时针揉按脐周) 4min[6]。4岁以上小儿以中药银柴胡10g、丹皮10g、石膏10g、黄芩5g、羌活5g、银花8g、知母8g、芦根9g、板蓝根6g、生甘草3g煎熬至100ml, 少量多次服用, 每日2剂。

1.3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后0.5h、1h、2h、4h、6h的体温变化。效果显著:治疗后0.5h内体温下降超过1℃, 2h内降至正常;效果良好:治疗后0.5~1h内体温下降超过1℃, 2h内降至正常, 或治疗后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又回升, 最终体温正常;无效:2h内体温仅微降或无变化, 或体温下降后又上升, 经治疗后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d的综合疗效评价:效果显著:治疗后3d体温下降并稳定在37.5℃以下;效果尚可:治疗后3d体温下降并稳定在37.6~38.5℃, 只需要物理降温就可以控制住发热;无效:治疗后3d体温仍在38.6℃以上。

1.4统计学处理采用JMTJFX14.0 版医学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有序分类变量间的比较, 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总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21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10例效果良好, 2例无效;对照组13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14例效果良好, 6例无效。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经秩和检验, u=2.1042, P=0.0354<0.0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部分患儿在施术后10min左右开始出汗, 首先在按摩部位出汗, 然后依次在背部、额部出汗, 最后是全身出汗。出汗程度不尽相同, 以微汗为多, 部分患儿中度出汗, 未见大汗淋漓的患儿。治疗无效2例中1例5岁患儿才接受按摩时已经发热3d, 口唇潮红干燥, 渴喜冷饮, 眼结膜充血, 体温在38.5~41.3℃间波动, 脉数、舌边尖红、苔薄白、咽喉红肿, 后确诊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

2.2两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体温变化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体温的下降, 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说明观察组体温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2.3两组治疗后3d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3d观察组25 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6 例尚可, 2 例无效;对照组16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14例尚可, 3例无效。两组综合疗效评定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1507, P=0.0315<0.05) ,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4两组有效病例平均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病例平均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儿的降热退烧疗效明显快于对照组, 见表2。

3讨论

小儿外感高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症, 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病, 常致脱水、惊厥及电解质紊乱, 及时得当的救治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医退热药物只能短暂地控制发热症状, 且下降的体温容易反弹, 退热降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笔者在应用西医药物乙酰氨基酚片及布洛芬交替使用以控制发热症状的基础上, 加用中医方剂银柴胡丹皮汤及辅助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以解决单纯西药治疗的弊端, 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

中医认为小儿外感高热有风寒、风热及暑湿几种病因, 小儿因“脾常不足”, 偶感外邪之后, 若饮食调节不当, 则多见感冒夹滞[8]。“食积不化, 郁而生热, 内阻肠道, 腑气不通或升降失常”, 则致高热时作或不退, 且同时伴有外感表证和内伤饮食的表现。治疗上, 当谨守病机, “有是症用是药”, 用导滞通腑、急下存阴之法[9]。《温病条辨 · 解儿难》中说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阴易伤, 阳易亢, 极易形成虚实夹杂的情况。故对小儿外感高热, 中医临床上应表里同治, 兼顾虚实[10]。笔者用银柴胡清疳热和虚热、解表退热, 以阻止食积化热;石膏、知母、板蓝根、黄芩四药合用以清邪泄热、泻火解毒、凉血利咽;丹皮凉血以清营, 先治未受邪之地, 以防邪热侵入营血;银花、羌活清热解毒、疏散外邪, 芦根生津清热, 予生甘草解毒清热, 调和诸药, 虚实兼顾、表里同治, 多药合用, 凑成疏风散热、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方。临床上使用解热镇痛药常可致汗出过多, 津液及体液亏耗, 其热愈炽, 其阴愈虚, 使用银柴胡丹皮汤可清退虚热, 解决西医药导致的这一弊端[11]。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可调和营卫、散风清热;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 可通络止痛、清泄阳明疏风解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 能清热除烦、理气和中;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有健脾除湿的作用;足阳明之足三里可扶正培元、通经活络;诸穴配合十宣使邪毒得以外泄, 不致闭门留寇, 小儿脏腑娇嫩, 神气怯弱, 高热易致惊风、抽搐等变症, 推拿有祛除外邪、振奋阳气、温通气血之效, 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 缓解病情, 并为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 又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揉按太阳、风池可发散外邪、疏风解表, 揉按患儿百会、听宫、眉心及背部足太阳膀胱经, 退六腑用加强清热解表之功, 以达到清解邪热, 分推阴阳以调和气血之效配合适当的手法及强度, 能清解邪热, 郁表之邪得从汗解, 还使脏腑调和、经络疏通、阴阳平衡, 扶助正气以鼓邪外出, 既退热也改善了其他症状。针灸按摩合并中药可增加清热瓣毒、排毒外出之功效。故加用银柴胡丹皮汤及辅助按摩的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药物的对照组, 且完全退热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 银柴胡丹皮汤加针灸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降温效果快而持久, 且降低的体温不易反弹。

摘要:目的:探讨银柴胡丹皮汤加针灸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外感高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33例口服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柴胡丹皮汤及针灸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21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10例效果良好, 2例无效;对照组13例患儿降热效果显著, 14例效果良好, 6例无效。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各时间点体温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银柴胡丹皮汤加针灸按摩治疗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降温效果快而持久, 且降低的体温不易反弹。

小儿外感咳嗽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门诊2014年2月—2014年6月小儿外感发热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6.25岁,体温38.2℃~40.5℃;对照组50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6.25岁,体温38℃~40.6℃。2组患儿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贝政平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感冒”“外感发热”诊断要点[2]。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补液支持、抗病毒等治疗,并鼓励病人多喝水。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药用生石膏、生山栀、川黄连、黄芩等中药碾成粉末,用老姜汁调匀做成丸状,贴敷于大椎穴及双侧涌泉穴,用特制的敷贴胶带固定好,每d 1次,每次贴敷6~10 h后由家属自行撤除,3 d为1个疗程。同时做好患儿家属的宣教工作,交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解热镇痛西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用滴管量取,1~3岁1~1.5 m L/次;4~6岁1.5~2 m L/次;7~9岁2~3m L/次;10~12岁3~3.5 m L/次,可间隔4~6 h重复用药,24 h不超过4次。连续3 d为1疗程。2组均于1疗程后评定疗效。

穴位贴敷治疗的同时,要讲究治养结合,在饮食上忌食腥、辣等刺激之品;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注意体息,睡眠充足和情绪乐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水泡,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取下后,切勿抓挠揉搓,以免损伤表皮;若局部小泡破溃,须保护好贴敷面,保持干燥,可涂以绿药膏或錫类散防止局部感染,大多会自行痊愈。

2.2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标准评定。

2.3 观察指标

1)体温情况:初诊时体温及用药后的体温;2)记录开始发汗的时间及观察期间的退热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P<0.05

3.2 不良反应

观察组2例(占4%)用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瘙痒、发红,可能是敷贴胶带过敏所致,停药后未行特殊处理自然好转;对照组8例(占16%)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其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不仅反映各脏腑生理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因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此外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促使药物吸收。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本临床应用中所选穴位大椎穴为手三阳脉、足三阳脉与督脉之会穴主泻胸中之热,有通阳解表,退热驱邪的作用,为全身退热之要穴[3];涌泉穴通关开窍、祛湿化痰,主治眩晕、晕厥、小儿惊风、流涎,为肾经的井穴,具有解痉退热之效。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也是足少阳肾经的首穴,是升降要穴,可以达到对肾经及全身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4]。中药穴位贴敷于大椎及双侧涌泉穴,共达扶正祛邪目的。穴位贴中生石膏可宣通内蕴之热,由腠理毛孔息息达出,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有透表解肌之力,为透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5]。生山栀、川黄连、黄芩均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之功效;生姜散寒解表,其所含姜辣素和生姜油,有抗氧化、散寒发汗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周身毛孔舒张,祛寒散热抗菌、抗病毒。本临床观察表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有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小、易操作、家属易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3]刘吉昌,韩凡,孙璐.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感冒发热4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46-1347.

[4]赵克明,徐艳玲,曲妮妮.“冬病夏治”中药贴敷涌泉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2):7-8.

小儿外感咳嗽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年龄2~6岁,男女不限,均为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就诊时间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男81例,女60例。择取夏末秋初外感发热患儿[1,2],体温高于37.4℃,有感受外邪病史;血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病程≤3 d。或兼见恶寒、咳嗽、咳痰、咽痛、喷嚏、流涕、咽痒、口渴等症。

1.2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入选:症见舌淡脉弱大便溏薄者;症见胸闷气短喘促肺部啰音者;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严重其他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对本方中药物过敏或未能坚持服药者。

1.3 研究对象:

入选总病例数141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61例。涉及西医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桑菊饮加首乌藤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冬。两组均采用中药免煎颗粒,每日1剂,分2次服用,疗程5 d。两组除药物治疗外均同样采取对症治疗,包括休息、供应充足水分,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时选用解热镇痛药物(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交替给药)。本次观察设两次评估,分别为第3、5天。1.5疗效标准。显效:服药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症状、体征减少或消失。有效:服药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用药结束体温仍未恢复正常。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显效率63.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显效率40.98%,总有效率93.44%。两组总有效率为93.62%。桑菊饮加首乌藤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加麦冬方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常见于感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具有热证多寒证少、年龄愈小兼证愈多的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处方也宜轻灵。本次观察对象系7月至8月患儿,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及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择了桑菊饮加首乌藤方,治疗组加用养阴药物麦冬,观察其在发热过程中所起作用。结果显示桑菊饮加首乌藤方在外感发热中起到了满意疗效,且加用麦冬者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清代医家吴鞠通从阴阳学说出发,认为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充、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可以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脏腑娇嫩,易为外邪所乘,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稚阴未长,故易见阴伤阳亢。本次选用基本方为桑菊饮,其中桑叶善走肺络,疏散上焦风热;菊花辛甘性寒,清理头目而肃肺,薄荷助君药解表之功;桔梗上浮兼保肺,与杏仁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之力而能止咳;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药性。小儿腠理不密,易为风邪所犯,风犯肌腠,故皮疹瘙痒;犯于肺卫,宣发失职,则见肺卫表证,而见发热恶风,喷嚏流涕,咳嗽;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首乌藤性甘,平,归心、肝经,可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本次所选病例均起病于夏末秋初,易于感受燥邪及火热之邪,阳盛伤阴,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迫津外泄,消烁津液,使人体阴津耗伤,结合上述特点,故酌加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以达阴平阳秘退热之目的。从本次观察来看,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原方加用麦冬或可缩短发热病程。

现代医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包含了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咽炎、喉炎等。此次入选患儿涉及其中的感冒、扁桃体炎。参照《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扁桃体咽炎无使用抗生素指征,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合并细菌感染或持续7~10 d无改善时加用抗生素[3]。在次过程中,解热镇痛药属对症治疗,有时可因用药掩盖了症状而影响诊断,对诊断不明的小儿应慎重使用。目前认为最适于儿童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前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少见下肢水肿、头痛、嗜睡等。后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但如果大剂量或较长时间使用,则有可能发生肝毒性,临床上经常遭受患儿家长排斥。且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发生[4,5,6,7,8,9,10]。鉴于此,本次观察选用辛凉轻剂加用养阴药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旨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小儿退热途径,将中西医疗法结合起来,互补不足,服务于患儿。

药理研究表明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PR3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具有解热、抗炎、镇静作用。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主要成分为连翘酚及挥发油,其煎剂有镇吐和抗肝损伤作用。首乌藤含蒽醌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此外,尚含β-谷甾醇。有镇静催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能促进免疫功能。麦冬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流量,还有一定镇静和抗菌作用。上述研究也从侧面佐证本方诸药合用可有效退热并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值得进一步观察,寻求更为安全且缩短疗程的有效用药方向。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3.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分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上部分)[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444.

[4]va n St u ijvenberg M,Derk sen-Lubsen G,Steyerberg EW,et al.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Ibuprofen Syrup Administered During Febrile Illnesses to Prevent Febrile Seizure Recurrences[J].Pediatrics,1998,102(5):E51.

[5]van Esch A,Van Steensel-Moll HA,Steyerberg EW,et al.Antipyretic Efficacy of Ibuprofen and Acetaminophen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Seizure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1995,149(6):632-637.

[6]张厚福,种丽君.止嗽散合桑菊饮治疗外感咳嗽1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147.

[7]王晓聪.桑菊饮加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风热咳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92.

[8]刘红芸,王晓良.加味桑菊饮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19-1020.

[9]李昌,王爱玲.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咳嗽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82-83.

上一篇:中国戏曲下一篇:地理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