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评价研究范文

2024-09-17

护理评价研究范文(精选12篇)

护理评价研究 第1篇

1 质量评价体系

1.1 评价内容

我院建立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基础质量、过程质量、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行为、护理结果质量的评价。

1.2 评价机构

评价机构采取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护理部主任对科护士长, 科护士长对护士长, 护士长对护士, 自上而下层层把关, 环环控制, 即为垂直控制。横向关系因素的质量控制是医护之间的质量控制、病房与药房、化验室等医技术部门和后勤部门的质量控制。

1.3 制定表格

表格制定评价护理结构标准、护理过程标准、护理结果标准。包括护士长管理评价表、护士临床业务评价表、技术操作评价表、护士行为评价表、消毒隔离评价表、抢救物品检查表、基础护理评价表、重危病人护理评价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病人出院征求意见表、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表。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我院应用该质量评价体系管理前的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出院的患者, 随即抽样76人, 其中外科病房34人, 内科病房42人, 住院时间9~34 (14.8±3.5) d;应用该管理后的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出院的患者, 随即抽样80人, 其中外科病房34人, 内科病房46人, 住院时间11~32 (13.6±2.8) d。

2.2 调查内容

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向患者无记名调查, 填完问卷立即回收。问卷设置包括如下20个问题:“住院时护士能否主动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 进病房时是否得到护士的热情接待, 您知道谁是负责您的责任护士, 您认为护理人员的态度如何, 病房的护理工作是否影响您的休息, 护理人员是否经常与您谈话并了解您的需求, 护理人员对您的称呼您是否满意, 护理人员是否主动征求意见, 护士能否及时满足您的需求, 护理人员能否及时协助您的各种生活护理, 住院期间护士能否及时给您更换床单, 护理人员能否经常巡视病房, 护士进行各种操作时能否进行解释, 护士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过硬, 发药时护士能否指导服药, 您知道所患疾病原因有哪些吗, 您知道患病后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应注意什么, 您对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吗, 您知道出院后如何休息、活动及何时复查吗, 您住院后了解的健康保健知识主要来自您的责任护士吗。”以5分制计分。

2.3 统计学处理

组间采用t检验, 均数±标准差表示。

3 结果

2007年评分 (71.3±6.8) 分, 评分低 (3分以下) 的问题集中在“护理人员是否主动征求意见, 护士能否及时满足您的需求, 病房的护理工作是否影响您的休息, 护理人员是否经常与您谈话并了解您的需求, 您知道所患疾病原因有哪些吗, 您对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吗”。2009年评分 (82.1±7.9) 分, 评分低 (3分以下) 的问题集中在“护理人员是否主动征求意见, 病房的护理工作是否影响您的休息, 您知道所患疾病原因有哪些吗”。2年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 (P<0.01) 。

4 讨论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护理质量的高低, 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技术水平, 更依赖于护理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我院采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参与护理工作管理, 来督促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 效果满意。运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有很大提高。从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既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主动关怀较少, 对主动征求患者意见, 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做好患者健康宣教, 向患者充分解释医嘱几方面做得不到位, 而运用该质量评价体系参与管理工作后, 积极的反馈使我院护理工作水平大大提高, 但患者仍反映存在护理人员较少主动征求意见, 护理工作影响休息, 不知道所患疾病的原因等问题。分析原因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也与患者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 而目前护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在中专水平, 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难以满足患者所需的健康类科普知识。病房护理工作是否影响患者休息也与病房条件等客观原因有关。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注重护理效果的评价, 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活动, 所以使护理的内在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患者的满意度高。该体系模式重新强调了了护士的职责, 强调走到患者中去了解患者的需求, 从而督促护理人员主动关怀患者。自上而下层层把关, 环环控制的评价体系更保证了护理质量, 督促护理人员加强技术上的学习和提高, 强调查对工作, 避免出现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医护之间的质量控制、病房与药房的质量控制等横向控制同样重要, 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护理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第2篇

一、临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合格率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使病人达到舒适、安全、清洁、无并发症。评价方法:

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清洁、整齐。

督促并协助病人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其清洁,按时督促男病人理发(胡须),必要时协助,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卧床病人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病人床铺每天湿扫1一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术后及危重病人铺中单,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褥疮、烫伤(灼伤)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填写输液巡视卡。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要求:热情接待入院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病人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做好终末消毒。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1)

以上检控项目,以病人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检查评分,每位病人得分≥95者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根据考核办法每月抽查各病区10-20名患者,最后计算合格率。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人数 检查总人数 ×100%

(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90%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5、病人腕带内容填写规范、符合要求。使病人达到舒适、安全、清洁、无并发症。评价方法:

基础护理质量1、2、4、5项。

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经常巡视患者(特护患者要有专人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准确记录。

病人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通畅、固定牢固无扭曲,符合疾病及护理常规要求。

无压疮、无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危重及长期卧床病人应无褥疮发生。特殊情况如病情危重、休克、多发性严重创伤等而致病人处于强迫卧位,或由于翻身搬动病人后即可危及生命者除外(不包括膝关节以下部位),但应有皮肤护理计划及翻身登记卡。

每班进行床头交接病情、治疗、护理和皮肤等情况。

遵医嘱正确用药,各种治疗、护理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根据病情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做到测量生命体征及时,观察病人及时,抢救处理及时,病情变化时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及时。护士对病人病情做到七知道:一般资料如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主管医师;主要诊断;主要病情(住院原因、目前身体状况如:临床表现、饮食、睡眠、活动情况、大小便、心理状况等);治疗措施(主要用药及目的、手术名称及日期);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病情变化的观察要点。

做好基础护理(同基础护理检查有关项目)。附:管道护理要求:

种管道位置正确,固定良好、通畅无阻无压、无扭曲折叠现象。

(2)胸、腹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一次,防止堵塞。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认真记录。(3)引流管、引流袋更换符合要求:①一次性引流袋5-7天更换一次;非一次性引流袋每24小时更换一次;胸腔引流瓶每天更换;②橡胶鼻饲管(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21-30天更换一次;③连接管和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1周(硅胶可2周)更换一次。④鼻导管(鼻塞)24小时更换一次,同时更换鼻孔。双腔鼻导管每天清洗,每周更换一次;⑤湿化瓶每日更换,送供应室消毒处理。

(4)输液病人挂巡视卡,每30-45分钟巡视一次,并记录。静脉留置针,在敷贴上写明留置和更换敷贴的时间。(5)吸氧病人有吸氧记录。病人卧位要求:

⑴去枕平卧位:①硬膜外麻醉去枕平卧4-6小时②昏迷及全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至病人清醒,生命体征正常。③休克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20°角,抬高下肢约30°角)。

⑵平卧位

①昏迷病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②胸、腰椎手术后。③疝修补术后④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病人(平卧位,患肢抬高30—40度)。

⑶头高位

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头抬高15—30CM。

⑷半卧位 ①心胸疾患病人出现呼吸困难。②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③口腔、面部、颈及胸腹部手术后患者。④急性左心衰竭

⑸端坐卧位: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检查及评分方法(表2)

以上检控项目,以病人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病人,每位病人得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计算方法: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合格人数 检查总人数 ×100%

(三)整体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标准:

护理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评价方法:

1、有专科疾病标准护理计划

2、有专科疾病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3、健康教育登记表记录完整、清楚、整齐、准确。

4、有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①病人住院须知(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②疾病知识③用药知识④饮食知识⑤出院指导⑥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5、有教学任务的科室,责任护士每月应写1—2份护理病历。检查及评分方法(表)

按计划进行检查书面资料,并询问病人,了解健康落实情况,做不到者按标准进行扣分,≥95分合格。计算方法:

健康教育覆盖率(%)=接受健康教育被检查人数×100% 健康教育知晓率(%)=知晓人数 检查人数 ×100%

(四)病区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分

值;100分

标准值: 100分 评价标准:

1、病区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做标记。

医务人员治疗室、换药室分区明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外用消毒剂存放符合要求。无过期、无自备包,无菌包要有标签及化学指示胶带,并注明灭菌日期及责任人。

2、手术室、供应室、换药室、监护室、治疗室、病房按要求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数符合卫生部规定标准,合格率为100% 各类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二类环境 培养基暴露5分钟≤200cfu/cm3 三类环境 培养基暴露5分钟≤500cfu/cm3。

3、医护人员手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4、静脉采血、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手,执行率100%

5、湿式扫床一床一巾,执行率100%,擦拭床头桌一桌一巾,执行率100%。

7、治疗室无菌镊、钳采用干缸保存,并注明开启时间,4小时更换一次。

8、用过之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物品按规定分别放置,统一回收处理。

9、各种导管、引流管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一次性导管不得重复使用。氧气湿化瓶、连接管、呼吸机雾化管道、鼻塞等处理符合规定。

10、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溶媒必须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无菌液体应在开启后2小时内用上,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11、碘酒、酒精等皮肤消毒剂容器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药液,并注明时间。安尔碘开启后在无污染的情况下,每3天更换1次,并注明开启时间。

12、无菌敷料缸、碘酒、酒精棉球使用不超过2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

13、体温计用后用75%酒精或“84”消毒液(传染科2000mg/L,一般病区500mg/L—1000mg/L)浸泡消毒,每日更换,保持有效浓度。

14、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长发不过肩),不在治疗室扎堆聊天。检查及评分方法:(表6)

病区质控组定期检查登记,护理部质控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分达100分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表)

二、护理管理质量

(一)病区管理质量

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标准:

病区医疗环境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做到五不准。

病区办公用品、仪器等放置有序。

病房内床旁桌、床旁椅、病床要各成一条线,摆放整齐。

病房内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患者着装符合要求,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评价方法:

病区秩序做到五不准,一检查。

五不准:

不准在病区内吸烟;

不准在上班时间聊天、会朋友; 不准在上班时间做私事、看小说; 不准在上班时间吃零食;

不准在治疗室及冰箱内存放私人物品; 一检查:病区秩序有专人检查。2.病区肃静做到四轻

走路轻:上班不准穿高跟鞋、带钉鞋、硬底鞋; 说话轻:在病区内不准高声喧哗;

开关门窗轻:病区门上的合叶应定期上油。

取放物品轻:取放物品不应发出噪声,病房推车应定期上油。3.病区陈设做到四固定、三条线、三不放

四固定:一切物品、办公用具、仪器应固定房间、固定数量、固定位置、定人管理。病床单位三条线:床头桌一条线,床旁椅一条线,病床一条线。三不放:床头、床下、窗台上不放杂物。4.病区卫生做到四无、三分开、二定期

四无:地面无痰迹、果皮、纸屑;病区无吸烟;厕所无臭味、堵塞、漏水;墙壁无蛛网、灰尘。

三分开:治疗室、厕所、病房的拖把及抹布分开使用。二定期:走廊及病房,大小便器定期消毒。安全做到三专管

水、火、电专人管理。

毒、麻、限剧药品专人管理并加锁。贵重仪器专人管理。

6.病人做到二遵守、一整齐。

二遵守:遵守住院规则、探视陪护制度。

一整齐:住院病人应穿着病人衣,且不能穿病人衣上街。

7.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符合着装规定、佩戴胸牌,不穿工作衣去食堂、大街等。检查及评分方法:(表7)

各级质控组按计划随时检查,按标准进行评分,大于或等于95分为合格。

(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评价标准:

各种记录字迹工整,页面清洁整齐;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正确使用医学术语。

护理记录单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1.体温单

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方法:

.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页面清洁整齐,无刀刮涂改及错别字。.绘制美观,点、叉大小均匀(1mm-2mm), 连线粗细一致、线直。

.时间、数字及连线绘制准确,加测次数符合常规要求。检温记录单保存一个月,隔月处理。

.物理降温、脉搏短绌、使用呼吸机等,绘制方法正确。

检查及评分方法:(表3)

病区质控组有计划的以页为单位进行检查并登记。病案室质控组对每份出院病人的体温单逐页逐项进行检查,护理部定时对各病区现病历体温单进行抽查,按考核办法检查评分,每页≥9.5分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护理部按得分与合格率双重指标统计计算结果.。(表5)计算方法

体温表单合格率(%)=检查合格页数 检查总页数×100% 2.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方法:

.护理记录单书写应字体工整,字迹清晰,页面清洁、无错别字,修改符合要求。项目填写齐全,无漏项。

.表述准确、语句通顺,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使用医学术语及通用的外文缩写,体现专科特点。

.使用蓝黑钢笔书写,每次记录后签全名。实习学生或未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要有注册护士或护士长签名,护士长要定期检查并签名,签名方法正确。

.根据护理级别,按规定时间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记录。

记录次数:一级护理病人1—2天记录一次

二级护理病人3—4天记录一次

三级护理病人5—7天记录一次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

.新入院患者首次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入院方式、时间、生命体征、主诉、症状等主要病情,以及护理级别、饮食、主要治疗原则和处置情况。.出入水量记录:

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凡是固体的食物除须记录固体单位量,须换算成食物的含水量。

排除量: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量及各种伤口渗出量等,除大便记录次数外,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

⑼.出院、专科记录应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经治疗护理后,疾病的转归及小结。检查及评分方法:(表4)

各级质量检查组根据情况抽查或全部逐页检查。以页为单位进行评价。

病区质控组有计划的以页为单位进行检查并登记。病案室质控组对每份出院病人的护理记录单逐页逐项进行检查,护理部定时对各病区现病历进行抽查,按考核办法检查评分,每页≥95分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护理部按得分与合格率双重指标统计计算结果。(表)计算方法

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检查合格页数 检查总页数×100% 手术护理记录单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项目填写完整、字迹工整、准确无漏项。

.记录内容符合要求,能反映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等,语句通顺,术语正确,无错别字。记录重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术前意识、手术时的体位、术中输血输液情况、尿量、引流管放置情况、生命体征、皮肤及出手术室的意识情况等。

.手术所用各种敷料、器械数量的清点、核对、记录准确无误,巡回和器械护士签全名。

.手术结束后,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时归入病历。

检查及评价方法:

护理部质控组每月进行检查,以每份为单位进行评价,≥95分为合格。计算方法:

合格率(%)=合格份数 检查份数×100% 4.病情报告合格率

标准值:95%

值:100分 检控项目

楣栏项目填写完整、准确。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无错别字、无涂改、无粘贴打补,页面清洁整齐。

书写者签全名,护士长每天检查并签全名,不得潦草或用代号。实习生书写的报告须带教老师审阅签名(签名方法:带教老师/实习学生)。

书写的基本内容:出院、新入院病人的床号、诊断、手术、预术及特殊检查治疗及其它需要特殊交待的事项。

检查及评分方法

病区质控组有计划的检查并登记,护理部质控组定期进行抽查,每次抽查10天,按检查表中考核办法评分。每页≥95分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最后护理部以平均得分及合格率双重指标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计算方法

病情报告合格率= 合格页数 检查页数×100% 5.医嘱单合格率

标准值:95%

值:10.0分 检控项目

.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符合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

.医生、护士签全名及执行时间。

.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检查及评分方法 同体温表单

(三)急救物品合格率

值:100分

标准值:100% 评价标准;

急救药品的种类、数量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过期药品。

急救设备、药品、物品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处于功能状态。

科室常用抢救包配置齐全、使用。

评价方法:

1.急救药品、设备、物品完好、清洁,处于功能状态。2.急救药品设备定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设备定期消毒。3.急救药品、设备及时补充、维修、保养。

4.急救药品、器材定期检查并登记签字,每周不少于1次。注:(1)一般抢救药品、物品包括:抢救车、抢救药品、氧气、吸引器、输液架、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按压板、止血带、瓶套、砂轮、胶布、输液器、注射器、吸痰管、吸氧管、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手电筒、无菌手套。

(2)特殊抢救物品:①气管切开包必备科室:心外科、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②急诊科需另备:开胸包、开腹包、胸穿包、静脉切开包(或深静脉穿刺包)、导尿包、腰穿包、清创缝合包、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含气管插管包全套)检查及评分方法:(表5)

以上项目随时进行检查,节假日前必查。按项目评价,以主要项目计算完好率。

各级质控组随时进行检查并填写报表。按检查表中考核办法评分。检查表前5项计算完好率,完好率达100%者为合格,每下降1%扣2分,最后护理部按得分及合格率双重指标统计结果。计算方法:

急救物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件数 急救物品总件数×100%

(四)各种登记统计本书写质量 分

值:100分

标准值:100分

评价标准:各种登统计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不漏项,字迹工整页面清洁,登记内容符合要求。(保存一年)评价方法:

查对登记本、空气消毒登记本,物品交接登记本、工休座谈会记录本、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病人意见本、不良事件登记本、业务学习登记本、护理查房登记本及护士长工作手册等。检查及评分方法(表8)

病区质控组有计划地检查并登记,护理部质控组按计划定期检查。按月登记,一项未登记者扣10分,每本每项记录不符合要求者扣5分。(五)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分值:100分

标准值:100分

评价标准:护理人员了解制度内容,并能自觉执行。评价方法: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护理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病人健康教育制度

10、护理会诊制度

1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4、消毒隔离制度

15、护理人员着装规定

16、业务学习制度

17、各级各班护理人员职责及工作日程。检查及评分方法

病区质控组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并登记。护理部质控组按计划不定期进行检查,一项不执行者该项不得分,一项制度中一条不执行者扣1分。(表10)

(六)、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分

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有年、季、月、周工作计划,工作日程填写及时正确。

护士长手册填写规范,项目齐全。

每日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护理工作情况,记录齐全。

严格执行护理质量检查制度,每月按时进行检查,并对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按要求填写报表并报护理部。

按时参加护士长会议,不迟到,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随时巡视病房,了解并掌握危重及一级护理患者的情况,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

及时组织对危重和复杂、疑难护理患者的讨论,指导责任护士制定护理计划并检查落实情况。

每月组织科室护士业务学习2次,每月进行两次护理业务查房,并认真记录。

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定时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随时监控护理质量、护理安全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如基础(危重、一级护理患者)护理、消毒隔离措施、护理安全管理、无菌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状态等。

随时征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有记录。有对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改进情况,并及时向患者反馈。

适时组织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并进行原因分析、定性,制订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及时检查进修、实习护士的工作和带教情况,按计划组织业务学习。按时进行出科考试和书写进修、实习鉴定。

督促检查保洁员和护工工作。

严格执行护理质量检查细则,每月按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填写各种报表,按时上报。

认真执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及时填写值班报告本。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参加交接班。

按时完成各种临时指令性工作。

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每月平均得分≥9.5分。

认真做好科室护士思想工作,科室团结好。

认真学习业务技术、总结经验每年书写业务论文一篇。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试均达标。

检查及评分办法:(表15)

科护士长或护理部按时对各科护士长进行检查,按考核办法评价得分,≥95分者为合格。

(七)科护士长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1.有年、季、月工作计划,周有工作安排,工作日程填写及时正确。并及时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经常深入病房,每月对本科病区护士长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或协调解决并给予具体指导。重大事件及时报告护理部。

3.每月按计划检查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如危重患者的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的书写、消毒隔离、药品管理、病房管理等,及时组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做到:检查有记录、有评价、有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和跟踪监控记录。

按时巡视病房,掌握本科急危重症和抢救患者的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并进行具体指导。需要时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适时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详细记录。对具体问题有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并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参加各病区的护理查房,督促并检查对实习、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和教学大纲完成情况。

每月组织一次全科业务学习,记录完整,并保留讲稿。

认真填写护士长手册,做到项目齐全、记录内容符合工作实际,对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有参考价值。

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定时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检查及评价方法:

护理部按时对科护士长考核,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5分者为合格。

(八)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1、有全面的护理工作计划,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半年和全年有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定期召开全院护士大会,进行工作总结。

2、每周召开并主持护理部例会,及时传达医院办公会和有关会议精神,对每周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

3、每月组织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定期召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估分析会,对护理工作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全院护士长反馈检查及评价结果,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适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落实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

5、每月组织全院护理查房一次,掌握临床各科室危重及一级护理患者情况,工作指导到位。

6、及时研究处理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反馈,重大事件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

7、负责进修护士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工作,安排,做到有计划、定期检查并指导临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评价。

8、按时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

9、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督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制度完善、定期检查。

10、及时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佐罗的:有原因分析、防范措施、并有定性和处理意见,严重差错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检查及评价方法: 业务院长、科护士长及护士长按时对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考核评价,按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5分为合格。

三、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值: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值:100分 评价标准: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操作过程中关心体贴患者,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提供积极、主动的护理服务。

1.护理技术操作正确、熟练,符合操作规范。

2、操作过程符合省时、省力、省物的原则。

3、无菌操作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评价方法: 三查七对制度

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原则(操作规程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统一标准)。

操作前向病人进行规范的告知,操作过程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每项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就其共性应从以下三个环节衡量:

(1)操作前准备质量标准:包括病人、工作人员,物品和环境的准备。(2)操作流程中质量标准:符合操作规程、操作熟练。(3)终末质量标准:按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终末质量标准要求。检查及评分方法:(表9)

根据计划抽查或定期考试,以人为单位,基础技术操作90分为合格,专科护理技术操作85分合格,按考试人数计算合格率。

病区质控组按计划每月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考试并登记,护理部质控组按计划或根据操作中的薄弱环节,每半年—1年对各科护士进行考试,参考人数不少于在班人数的30%(或科室总人数的1/3)。按操作评分标准评价,≥90分者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科室合格率应≥95%,每下降1%扣1分,护理部按得分及合格率双重指标统计结果。(表9)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考试合格人数 考试总人数 ×100%

四、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标准值:一般差错:全院≤0.5%(发生数/住院病人数)严重差错:全院≤0.5%(发生数/病床数)护理事故:0 差错认定标准

以卫生部《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及我院制定护理差错认定标准为依据。检查及评分方法:(表12)

发生差错后,病区护士长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定性,找出原因及预防措施 并填写报表上交护理部。如发生严重差错或护理事故应随时报告,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护理差错按进行评价。一般差错及严重差错者,该项不得分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发生后隐瞒不报者加倍扣分。计算方法

差错发生率=全年差错发生数 全年住院病人数×100%

(二)压疮发生率

值:100分

标准值:0(特殊病人及入院前发生的压疮除外)检查及评分方法(表11)

在检查特、一级护理及基础护理的同时,检查压疮发生情况,并要求各科有压疮发生时及时填写报表上报护理部,压疮发生率按控制,凡发生者该项不得分。隐瞒不报者加倍扣分。说明:

1.特殊病人系指病情危重、休克或多发性严重创伤等而致病人处于强迫卧位或由于翻身搬动病人后即可危及生命者(病人膝关节以下部位除外)。凡有以上情况需由科室及时组织会诊,会诊结果详细记录并上报护理部,同时须制定出相应的皮肤护理计划及措施。2.未及时会诊且无皮肤护理措施,发生压疮后才进行会诊的视为发生压疮。

(三)无菌注射感染率 分

值:100分

标准值:0 认定标准

凡注射中因无菌操作不严造成注射局部红、肿、热、痛,经局部处理无好转,引起局部化脓甚至全身症状,经讨论分析确认为注射感染。检查及评分方法

科室发生注射感染者,应及时组织讨论,处理并报护理部。发生一例该项不得分,隐瞒不报者加倍扣分。

显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评价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与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77-01

对于艾滋病的临床护理而言,主要是需要对于艾滋病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在此过程中,维持患者的抗逆转录的病毒实际治疗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的监测活动[1]。但目前仍然没有对于艾滋病临床护理的报道以及相关的调查性的研究[2]。我院分析了患者以及护士对于艾滋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4.1月-2015.1月间收治的符合相关艾滋病准入标准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本次研究中,纳入标准需要注意按照,《HIV/AIDS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确诊。同時需要注意到排除严重意识障碍、无法沟通患者、未成年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其他躯体疾病患者。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注意到使用相关的艾滋病的临床护理的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的实际对于艾滋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对于生理舒适方面的条目数量为14,环境舒适方面的条目为5,心理精神舒适方面的条目为3,社会文化的舒适方面的条目数量为7。同时在本次研究中为了较好的对于评分情况进行观察,需要使用5级评分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评分,很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很不满意为1分。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对于我院的滨区相关的环境、各项相关的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现场观察以及评估,并需要注意到进行非参与式的调查以及研究,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观察到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的实际护理情况。在调查方面需要对所有的患者以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问卷回收率为100%,护士的问卷回收率为100%,而在本次研究完成后我们发现,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患者对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实际评分为6.63±1.52分,但评估人员对于护理的实际评分为2.31±1.02分,差异为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艾滋病在目前较为常见,同时由于艾滋病的特点,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就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相应的提升,帮助患者的实际病情能够得到好转[3]。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数量较高,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种质量较高的相关临床护理服务[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以及护士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查,通过本次研究完成后我们发现,患者对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实际评分为6.63±1.52分,但评估人员对于护理的实际评分为2.31±1.02分,差异为显著性差异。而通过对本次研究完成后的结果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的进行艾滋病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和护士之间对于临床上的护理质量的感知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相关评价仍然出一种较为一般的水平。因此在实际的进行艾滋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行提升,尤其是需要注意到社会文化方面的支持以及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艳花,袁素娥.照护艾滋病患者的感染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5):158-160.

[2] 韦冬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265-265.

[3] 徐娟.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428-428.

[4] 郑智慧.艾滋病临床护理标准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

[5] 彭凌,郑永海,郭艳雪 .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调查与防护模式探讨【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国外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第4篇

关键词:临床能力,护理,评价工具

2002年,英国Roger Watson等检索了1980年—2000年各个英文数据库文献,对护理临床能力评价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价[1]。他指出,护理临床能力的定义模糊、混淆甚至矛盾;临床能力的评价尚没有找到恰当的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尚不能有效、客观地评价护理临床能力;研究的背景文献大都来自其他专业,因此他认为以临床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尚未真正成为护理教育的中心,而我国尚处在护理临床能力研究的起步阶段[2]。对国外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趋势进行研究,有望给我国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提供借鉴。因此,笔者对2001年1月—2010年3月近10年的CINAHL,Medline以及Cochrane英文数据库文献进行了检索,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批准,22篇文献符合要求,获得其中20篇文献[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内容涉及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验证、评价方法、临床能力评价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1 临床能力评价工具开发与验证

1.1 临床能力评价工具的测量范围及对象

由于临床能力概念框架的不一致以及测量的对象不同,临床能力测量的维度和具体条目存在差异。护理临床能力测量对象包括护理学生、实习生、毕业生、新注册护士、不同级别的护士、护理教师以及护理管理人员等。测量的维度和领域从三维到十多维分布不等。2003年国际护士会提出了专业、伦理和法律板块,提供护理和管理板块,专业可持续发展板块三维临床能力框架。2008年美国提出了护理本科学生应该具备的8个领域的临床能力,包括护士的人文教养;确保病人护理质量和安全的基本领导和管理能力;循证护理;信息管理及护理技术应用;卫生政策、金融及法规环境;提高病人效果的专业间沟通与合作;临床预防及公众健康;专业及专业价值。2008年澳大利亚提出了注册护士应该具备的4个领域的临床能力:专业实践(涉及专业、法律、伦理责任)、评判性思维、专业发展、照护的提供和协调。

1.2 临床能力测量标准

在临床能力的评价中,评价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目前评价标准在各个研究评分系统中未达成共识,并且研究相对薄弱。关于多少分可以认为是有能力的,多少分可以认为是能力不足的,远没有护理理论考试标准那么准确一致。另外,临床能力不同维度、领域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差异,某个领域能力的差别是否会导致临床工作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因此,关于评价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1]。

1.3 临床能力评价工具的信度、效度

许多临床能力测量工具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仅有个别工具得到认可[22]。因此,目前研究者更加注重已有量表的信度、效度和适应性的验证,以期获得进一步的完善,更大范围的认可以及应用。Norman等[14]采用护士临床能力问卷(nursing competencies questionnaire,NCQ)以及关键领域评价工具(key areas assessment instrument,KAAI)对苏格兰4所大学的257名护理学生和43名助产士进行调查,验证了该评价工具,结果发现,KAAI内在一致性在护士中应用较好。Cowin等[21]于2008年验证了澳大利亚注册护士临床能力标准(australian 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registered nurses,ANCI)与芬兰护士临床能力量表(nurse competency scale,NC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相关性较高。2009年,中国台湾Hsu等[8]开发了8维护理核心临床能力自评量表(self-evaluated core competencies scale),并对802名高年级护理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验证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适用,这也是在中国台湾第1次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验证。同年O'Connor等[15]介绍了爱尔兰都柏林地区3个学校联合评价其共同应用的学生临床能力评价工具(shared specialist placement document,SSPD)的适应性,指出合作评价是未来护理研究、教育努力的方向。与10年前比较,在临床能力评价工具的开发与验证的研究中,作者更加重视对研究工具的信度、效度的分析,并且采用了更大的研究样本和更加有力的统计学方法。

1.4 评价工具开发及验证的国际、国内合作趋势

由于全球护士短缺以及护士流动性增大,在临床能力教育和评价中,尤其是临床能力量表的开发和验证中研究者更加注重国际、国内合作。2003年国际护士会制定了护士临床能力框架,2004年27个国家共同制定了护士能力评价框架[23]。2005年欧洲卫生培训及认证网络项目(the european healthcare training and accreditation network,EHTAN)建立了两个版本全欧洲护士能力评价量表[24],接下来于2007年采用此量表对欧洲5个国家护士进行自评调查并验证该工具的信度、效度,结果显示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功能[25]。在国内各个学校和学术团体也更加注重合作,联合研究临床能力评价和教育。2008年加拿大10个州护理学会组织了注册护士临床能力研究,定义了临床能力的概念即综合应用知识、技能、判断和个人特质,在特定临床情景中进行安全、符合伦理的临床实践,并制定了5个维度,119条临床能力标准[26],这是加拿大护理学术团体第1次大规模的合作。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各个国家对护理临床能力的含义和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临床能力培养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全球统一规格护士临床能力培养、比较的基础。

2 临床能力评价方法

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一直都在探索一种能客观、可靠的测量护理学生及护士临床能力的方法,如传统的观察法、操作考试、自陈法以及在医学评价领域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评价系统(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valuation,OSCE)。但研究发现文件夹(portfolio)评价方法在护理领域受到更多的关注[5,13,17,18],尤其是在英国,文件夹评价策略普遍应用于护理、助产学生的临床能力教育和评价中。该方法是基于成人学习理论,要求学生将临床实践中学习活动、进步、成绩和临床能力的证据展示在文件夹中,证据主要为学生对临床实践及反思的写作记录,通过这些资料临床教师可以评价、判断学生所获得的临床能力水平。该方法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和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精神,但其评价的主观性仍然受到广泛的质疑,不同评价者对学生展示的资料给予的理解和评价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另外,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不少学者认为其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自己收集和展示的材料,更多评价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并非真正的临床能力[5,13,17,18]。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虽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医学教育领域,但是在护理教育中的使用是有限的。OSCE的客观性优势是其他评价方法不可比拟的,但费用昂贵、费时、费力,对护理心理能力测试的局限性等因素影响了它的应用[20]。因此,2009年,Walsh等[20]提出,关于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适应性及其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需要护理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有连续性评价[12]和整体评价等方法的报道[6]。护理专业的整体性和人文性使其不同于医学教育评价,因此其测量方法和策略目前尚未统一,各种评价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的在应用中检验和完善。

3 临床能力评价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他因素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

2009年,Klein等[9]报告了Dr.Carrie Lenburg's提出的临床能力结果表现评价模式(competency outcomes a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作为课程设置框架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该课程毕业的学生其临床能力优于其他课程模式。2004年,Uys等[19]通过质性研究发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2003年,有学者报告了“以概念为基础”的课程对专升本护理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影响[10]。可见通过成功的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在新毕业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O'Connor等[16]发现,高年资临床护士对新毕业护士的临床能力期望低于新毕业护士的实际临床能力(工作8周后由其带教教师评价)。2009年,Marshburn等[11]报告了新毕业护士实际临床能力与其本人对自己的临床能力评价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新护士其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得分高者,其自我角色评价得分较高;以前从事工作与医疗、护理相关,其临床能力感知较高;黑人护士在临床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较其他人种护士低。因此,他们认为新毕业护士操作技能越好,越自信,临床表现会越好。可见不同课程设置模式、教学方法、不同学生背景以及不同评价者对学生实际临床能力的评价会产生影响。

3.2 临床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苏格兰各个学校临床能力评价系统中,Calman发现评价工具的理论框架发生了改变,以前英国学校主要采用美国Benner的从新手到专家的框架(from novice to expert)[27],到1996年绝大部分学校摒弃了这个框架。学生对临床中教师评价缺乏信心,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不足,教师评价的一致性差,但几乎没有学生被认为不具备护理专业临床能力,即都通过了评价。Dolan等[7]报告了威尔士新的临床能力评价系统在护理学生临床能力评价的适应性情况,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新的评价系统对临床操作技能评价不充分,教师评价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差;关于该评价系统对临床能力的要求,学生、教师的理解存在不一致。Cassidy等[4]在教师对学生临床能力解释中,主要综述了临床教师对于整体解释学生临床能力的困难之处在于教师作为评价者信心不足,学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等。因此,临床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评价的框架和内涵会发生变化,同时还需要对评价人员(临床护理教师)本身进行评价和培训,这也是保证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公正和可靠性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前提。

4 小结

护理专业自我评价 第5篇

回顾五年光阴,每天拿着护理课本,学习解剖学习人体结构,掌握各种常见疾病,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很多病例都是在不断进化,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为了需要,每天拿着书看,记不下来,就多看,每次都在努力学习,艰苦的大学生活让我能够承受更大压力,学到了更多东西。

学会自我学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进入大学后,我明显感觉自己所学东西太过简单,因为以前到过医院工作对于其中的一些东西有所了解,让我明白我还需自己学习。每天图书馆都是我必去的地方,这里可以巩固学习所得,还能够查阅到更多高深的护理知识,每天的学习在图书馆中度过,成为了常态。

在假期我有机会去一家小门诊做兼职,学会了很多护理必掌握的东西,开阔了眼界,这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虽然没有为病人打针治病,但我却也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接触到了现实,发现自己永远都还有很多东西欠缺,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从没有想过自己学的东西是不是完全掌握,只有学到老,没人能够全部学完。

我院护理风险教育及效果评价 第6篇

为提高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降低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护理部分析我院实际情况,参照书刊制定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教育内容及解决对策,组织护士学习了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定期考核,定期举办范例讨论会,制定各种方案和措施。让护理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减少医疗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护理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护士素质问题,对护理风险认识不够,法律证据、自我保护意识淡漠。一些护士缺乏经验,应急能力差,在抢救患者时分不清主次,抢救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术不熟练,遇见问题缺乏预测性,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医院的利益,一旦发生护理纠纷,更不知道怎样取证,不能妥善处理。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护理工作繁忙,基层医院无中心ICU,尤其是夜间单班单岗,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谈话和操作不可能叫患者和家属及时签字和执行,巡视或不在病房完成的护理操作都无旁证。

护理记录护理病历存在的风险:①护理记录与患者病历不吻合或护理记录不真实,医生口头医嘱无记录。②非操作性护理措施的记录无记载,如病房巡视、健康宣教以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患者不在病房时假填观察记录导致患者误解。③护理记录护理病历保存不完整,有些实际上已做了的护理活动无记载,如健康宣教、病房巡视、长期医嘱等没有同病历一起归档,只是具有一定的“保管”期限,于是在出现护患间的矛盾时,护士就很难有实际证据说清。

护理在告知行为中存在的风险:医学是集自然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型的科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护士在护理过程的告知不得体和未告知及告知过度,都会引起医患之间的纠纷。一些侵入性操作没有向患者说清楚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操作前没带口罩帽子,忘了告诉患者不能随便开紫外线灯,心梗患者未交代大便时应注意的事项,没有按规定巡视病房,各项重要宣教未向家属交代清楚等,以及把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不分主次的告诉患者等,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会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误解和不满。

护士患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医疗知识有限,许多情况是护理行为并无失误,有的是治疗后疾病的正常转归,医护人员又缺乏有效的解释,造成护患间的矛盾。

服务态度:护士过于劳累时别忘记对患者的服务态度问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控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态度冷漠、言辞不当都会造成患者误解。

社会环境造成的风险: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医疗纠纷的报道越来越多,医生护士与患者间矛盾更多的出现,护理工作又是护患间的共同行为,护理活动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某些患者就医后不合作,甚至有的患者就医时目的不良都会使护理风险增加。

一些新仪器引进和一些新技术的开展使护理工作难度和风险增高。

我院对护理风险采取的对策

印制护理风险教育及解决对策书,每个护士1份,以科为单位,定期组织学习和分析,让每位护士和管理者都能判断出护理风险,并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类,对各类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及时制定出解决的措施。

定期考核:要求合格率90%以上,定期到病房考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出对策。个别人可以做个别指导。

定期举办范例讨论会,不断完善各种应变措施。加强培养护士职业道德素质,严格岗前培训,让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护理工作的艰苦性。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量化护理工作标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必要时张贴提醒牌。督促各级护理人员的学习,强调遵守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严格各项查对制度,护理部成立风险质控小组,定期对各项护理工作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病历除法定规定的单子存档外,重要的健康宣教实际已经做好了的护理活动亦要记载归档,护理病历要由各科护士长认真审核和签字后方可归档。

护理部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尽量减少护士的超负荷状态,关心爱护每个护士身心健康,帮助一线护士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保证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培养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通过对护患间不恰当的言语进行探讨、分析和讲解等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语言沟通能力。

设立患者意见箱,积极处理护理风险事件,防患于未然。对护理风险事件要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法律方面的准备和应付,寻找充分的证据,各项护理记录应准确及时完整无涂改,力求从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上说服对方,将风险降低到极限。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护人员要

求愈来愈高,医疗纠纷时常发生,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实施后,医疗纠纷的处理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因此,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各个工作环节中的风险监控,制定和实施各种应变措施,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往因护患沟通障碍,护理记录的不规范管理和护士工作中的宣教不到位等,产生医患纠纷甚至打架不难看见。2008年以来,坚持开展护理风险教育,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护患纠纷不再见到。故此,开展好护理风险教育有一定的实际工作上的意义,对减少医患纠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2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护理评价研究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湖北省孝感市护士学校2005级98名护生为对照组, 2006级100名护生为观察组。年龄15~20岁, 均为女生, 其中高中生29名, 初中生169名。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校学习的《护理礼仪》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为蓝本编写的, 教学内容和考核手段相同。 (1) 多媒体动画教学。以《护理礼仪》教材为蓝本, 主要利用Photoshop7.0、Power Point2003、Windows XP中的图画工具, 在网上收集一些有关护理礼仪的动画、图片, 制作一套护理礼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2) 案例式启发教学。通过临床案例就护生仪容礼仪、言谈礼仪、举止礼仪分别进行分析。 (3) 体态语激情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向护生灌输护理礼仪知识的同时, 自己也成为护生审美对象, 护生开始用护理礼仪规范来审视和评判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自身言行具有示范性、教育性, 应以身立教、率先垂范, 通过自己美好的仪表、语言和行为, 为护生展现完美的护士形象。课堂上庄重、典雅、大方的外在形象可极大地调动护生的学习激情, 使自己在护生面前更具有人格魅力, 使其对教师产生一种好感, 这不但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同时还对护生的审美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上课提问时用“请”字;要求护生着装整洁大方, 自己决不衣着随便、仪表不整。 (4) 阅读兴趣教学。要求护生阅读一些能够陶冶情操的文学名著、杂志、报纸, 培养她们积极进取、真诚善良的品德。在护理礼仪的基本原则中讲到“宽容”时, 穿插于丹《<伦语>心得》、《菜根谭》宽容宏大思想及临床发生的任劳任怨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

1.2.2 情境教学

在护理礼仪实践教学中, 采用以下模式: (1) 角色扮演———互换法。将每个班分为5组, 对护生着装、化妆、发型、微笑、站姿、坐姿、走姿、握手礼等项目严格训练后, 让其分别扮演病人、护士和小教员, 角色处于互换中, 教师讲清互换原则, 巡回指导, 不规范时予以纠正。 (2) 综合练习。各组先选派1名护生上台展示护理礼仪, 然后由其他护生进行讨论和评价, 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 并纠正不足之处。

1.2.3 多元考核

我们对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 变单一闭卷笔试模式为多元化考试模式, 采用笔试、作文、个人演示、学生评委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个人演示主要考核护生举止礼仪和仪表礼仪, 每个班5个组的组长担任考核评委并给出成绩, 其平均分就是该护生的最后举止礼仪和仪表礼仪得分。整个护理礼仪课程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笔试50分占总分的50%, 举止礼仪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推治疗车、持病历夹、端治疗盘) 30分占总分的15%、仪表礼仪 (工作服整洁, 佩戴胸牌, 仪表端庄, 衣扣扣齐、衣服长短适宜, 裙边不露, 燕尾帽前不遮眉、后不搭肩、侧不掩耳、盘于脑后、平整无皱、距发际4~5cm、戴正戴稳, 浅肉色袜、袜边不露, 坡跟白鞋, 不戴戒指、不戴手镯、不浓妆艳抹、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0分占总分的15%, 作文 (“学习护理礼仪的体会”或“我身边的礼仪”任选一题, 题目可自拟) 20分占总分的20%。实践证明, 这种考核方法能够真实反映护生对护理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礼仪的实际应用情况, 特别是让护生充当评委, 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礼仪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2 实习监管与评价

2.1 岗前培训

医院护理部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礼仪培训, 培训中让护生严格按照护理礼仪标准实施仪态、举止、言谈等礼仪的角色换位演示, 对于岗位礼仪要求落实“五到位”, 即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 按护理程序护理措施到位, 危、重症病人基础护理到位, 与病人沟通、解释到位, 健康指导到位, 使病人得到周到的个性化和整体连续护理;“六清楚”, 即对住院须知清楚, 对分管医生、护士清楚, 对病情清楚, 对用药、治疗清楚, 对检查、化验清楚, 对治疗费用清楚;“七声”, 即接待病人有迎声, 实施治疗有请声, 病人提问有答声, 巡视病房有问声, 病人合作有谢声, 服务不周有歉声, 病人出院有送声。

2.2 礼仪评价

(1) 对照组。执行常规的实习内容, 即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并填写实习鉴定表。 (2) 观察组。重点对实习鉴定表进行重新设计, 在实习内容和计划上增加了护理礼仪内容, 并设计了“实习护生护理礼仪要求与评价表”。实习前召开实习护生动员大会, 强调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鉴定表由学校交给实习组长保管, 由组长分发给护生, 然后由其进行自我评分, 再由实习组长收回交给带教教师评分、填写评语并签名。以百分制评分, 其内容为:体态礼仪有4项要求每项5分共20分, 仪态礼仪8分, 仪容礼仪有3项要求每项4分共12分, 举止礼仪有3项要求每项4分共12分, 电话礼仪有2项要求每项5分共10分, 言谈礼仪有2项要求每项4分共8分, 护士岗位礼仪有6项要求每项5分共30分。85~100分为优秀, 60~84分为合格, 60分以下为不合格。合格以上者予以毕业。 (3) 巡查监督。为区别其他院校实习生, 在我校护生的工作服上印上蓝色的袖章, 学校实习辅导教师、临床科护士长和带教教师不定期到科室巡查, 以了解护生行为仪表规范情况。 (4) 调查问卷。由学校安排工作人员向实习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病人发放对实习护生护理礼仪的评价问卷。被调查者当场独立完成。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并行χ2检验。

3 结果

(1) 实习结束后从收回的观察组100份实习鉴定表得出, 自我评价优秀89份 (占89%) , 合格11份 (占11%) 。实习带教教师最后评定优秀88份 (占88%) , 合格12份 (占12%) 。

(2) 200名医务人员对2组实习护生护理礼仪评价情况比较见表1。

(3) 200名病人对2组实习护生护理礼仪评价情况比较见表2。

(4) 学习训练前后护生护理礼仪基本知识情况比较见表3。

4 讨论

4.1 护理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医学模式的转变, 使卫生服务的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护理定义的重新界定, 也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大到人。护理人员得体的举止、恰当的言谈等良好的礼仪行为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医药所能及的效果[1]。表3显示, 2组护生在学习训练前对护理礼仪基本知识非常缺乏, 不懂职业形象的重要性与要求, 经过严格学习训练后护生对护理礼仪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教育护生用规范的礼仪行为展现自己美好的心灵, 这对完善护生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因此加强护理礼仪教育很有必要。

4.2 学习护理礼仪提高自我约束力

实习护生进入医院后, 不规范的礼仪行为时有出现, 医务人员和病人反馈意见多, 甚至引起大大小小的护患矛盾冲突也不少。表1显示, 200名医务人员反映对照组仪容仪表礼仪差的有56人 (占28%) , 举止礼仪差的有56人 (占28%) , 言谈礼仪差的有48人 (占24%) , 电话礼仪差的有90人 (占45%) 。表2显示, 200名病人主要反映对照组护生没有做到微笑服务的有90人 (占45%) , 没有做到走路及关、开门轻的有70人 (占35%) , 没有致道歉语的有48人 (占24%) 。可见, 实习护生在岗位上不能自觉执行护理礼仪要求, 不注重护理礼仪修养, 缺乏自我约束。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主动与实习医院护理部进行沟通, 加强护生岗前培训力度, 把护理礼仪纳入实习内容, 包括自我评价、带教教师评定、科室护士长和实习指导教师巡查, 形成了有效的评价监管体系, 使护生自我行为约束能力增强。表1、表2观察组显示, 实习护生行为规范标准、医务人员和病人满意度较高。

4.3 护理礼仪重在实践运用

护理礼仪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与实践相联系是培养护生护理礼仪的根本方法[2]。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3]。实习医院为护生提供了展示个人形象、服饰、言谈举止的平台。护士只有把病人的需求与护理工作的礼仪服务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护理程序中展示护士端庄大方的仪态, 素雅整洁的服饰, 优雅得体的举止, 礼貌亲切的语言, 就能带给病人美的体验, 使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同时, 感受到美, 欣赏到美, 享受到美, 从而唤起病人对生命的热爱,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此可见, 护理礼仪的实践运用是一剂精神良药。

4.4 将护理礼仪纳入实习监管工作中

古人曰:“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只是教育, 不严格要求是教师的责任。我们主动与实习医院护理部进行沟通, 加强院校联合,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把护理礼仪评价纳入实习内容, 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力度, 形成了有效的评价监管体系。表1显示, 200名医务人员对观察组护生仪容仪表礼仪评价好的有160人 (占80%) , 举止礼仪评价好的有125人 (占63%) , 言谈礼仪评价好的有170人 (占85%) , 电话礼仪评价好的有155人 (占78%) 。表2显示, 200名病人对观察组护生着装整洁评价好的有173人 (占87%) , 礼貌称呼评价好的有190人 (占95%) , 微笑服务评价好的有154人 (占77%) , 走路及关、开门轻评价好的有140人 (占70%) , 能善用道歉语的有170人 (占85%) 。可见, 观察组护生在实习中良好的护理礼仪行为得到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肯定。关注护生的一言一行, 使其行为得到规范, 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护士,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刘桂英.护理礼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高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护理评价研究 第8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杭州市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进行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的研究。

1.2 调查工具

在对本地区社区家庭护理现状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以卫生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依据, 通过多次专家 (临床护理专家3名、社区护理专家3名、护理教育专家1名) 研讨和咨询, 对26项常用家庭护理操作 (西医护理操作20项、中医护理操作6项) 逐项制定操作程序并配套设计质量评价表。其中, 操作程序包括:目的、评估、物品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看护告知6方面内容。每项质量评价表均包括护士自评表 (简称自评表) 和家属评价表 (简称他评表) , 每份评价表均以百分制评分, 即满分为100分。自评表由物品准备、出诊前后与病人家属的沟通指导、操作技术和规程3个模块的10余个条目组成;他评表由护士的服务环节和操作技术2个模块的10余个条目组成。

1.3 调查方法

在举办家庭护理操作规范化管理培训班, 对杭州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进行26项常用家庭护理操作统一培训学习后, 于2007年1月-12月, 将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在杭州市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际应用, 社区护士严格按操作程序开展每项家庭护理操作并进行质量评价。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自评表由上门操作护士自我打分, 他评表由家属和/或病人独立打分后卫生服务中心专人负责回收;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每季度评价表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数据以undefined表示, 各季度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组内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一年来, 本研究设计的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在杭州市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872例次家庭护理操作中得到了应用, 回收自评表和他评表各872份, 回收率100%。872例次家庭护理操作中, 占前4位的项目分别是:膀胱冲洗178次 (20.4%) 、更换留置导尿管153次 (17.5%) 、结肠造瘘护理126次 (14.4%) , 压疮伤口护理95次 (10.9%) , 说明目前开展的家庭护理操作是以满足老年病和慢性病病人需要的基础护理操作为主。

2.2 各季度质量评价表得分情况比较

各季度开展的家庭护理操作项目、数量和操作人员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从一季度到四季度, 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逐季上升;第三、第四季度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比第一季度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各季度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比较, 第一季度他评表得分明显低于自评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设计的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以卫生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基本原则, 在充分考虑护理对象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护理者的特殊身份的前提下, 设立各项操作要点和评价指标。与医院内护理操作程序比较, 本套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在评估、物品准备、操作步骤、看护告知等方面的描述更加详细、周到, 更具鲜明的家庭特色, 对社区护士独立上门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在质量评价表的设计上, 我们更注重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服务质量的客观指标, 将护士自评表和家属评价表的有关条目相呼应, 两者配合使用, 从护患两种角度对护士在家庭护理操作中的各个服务环节和操作技术进行评价, 从而比较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家庭护理操作质量。

注:与一季度比较, **P<0.05;*P<0.01

本套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在杭州市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的应用结果显示: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逐季上升, 第三、四季度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明显高于第一季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度内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比较, 第一季度他评表得分明显低于自评表, 分析原因, 是部分他评表对护士在上门操作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和健康指导打分较低, 而护士自身尚未意识到此点, 在自评表中未能体现, 故两表得分不相匹配, 说明护士在进行家庭护理操作中, 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过于简单和匆忙, 或流于形式, 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立即将上述问题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馈, 促其整改。而后各季度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同步上升, 虽然第三、四季度两表得分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但实际分值相差不大, 且第四季度他评表得分略高于自评表。

本研究结果证明, 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的配合使用, 能指导和规范社区护士的服务行为, 督促社区护士不断学习和提高人际沟通、家庭护理等业务技能, 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心, 密切护患关系, 有效提高家庭护理操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促进社区家庭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本套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的应用时间较短, 应用范围不够广, 我们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并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研究开发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方法:通过专家研讨和咨询, 规范26项常用家庭护理操作项目的操作程序, 并配套设计各项目的质量评价表, 包括护士自评表 (简称自评表) 和家属评价表 (简称他评表) ;将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在杭州市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1年, 每季度对评价表得分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结果:1年内, 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逐季上升, 第四季度自评表和他评表得分均明显高于第一季度, 表明第四季度家庭护理操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比一季度显著提高。结论:规范化的家庭护理操作程序和质量评价表的研发和应用, 能有效提高家庭护理操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家庭护理,操作程序,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清.社区护理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105-119.

[2]邵爱和, 陈国伶.家庭护理管理制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 5:289.

护理评价研究 第9篇

1 护理专业考试与评价模式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就业。从教育学原理来说, 人才培养质量, 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 又要接受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1]。因此, 护理专业考试评价模式必须建立在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基础上。传统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沿用应试模式, 评价形式比较单一, 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 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未能体现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护理技能的全面考核。部分学校虽实施了实践考核, 但采取单一操作技能考核形式, 忽略对学生沟通能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导致学生学做分离, 缺乏沟通能力, 不能联系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 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严重影响卫生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实现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2 护理专业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考试与评价模式的建立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又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促进毕业生顺利通过考试;还要确保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对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生来源及认知特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医疗行业岗位需求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 积极探索以护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护理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新模式, 以此来规范教学, 改革考试评价标准, 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岗位适应能力。

3 基于专业课程类型的“理实一体化”考试和评价原则

以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为依据, 以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达到国家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目的, 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考试评价这一主题, 探讨符合护理人才培养特点的考试与评价体系 (见图1) 。

3.1 考试评价体系构成

按照布鲁姆的观点, 教学评价大致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种[2]。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过程之前进行, 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性;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 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弥补不足,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终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或者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 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考试模式应根据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和课程性质等进行设计。由于教育目标具有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全面性或多面性, 而常用的护理专业各课程理论闭卷考试、口试、操作考核等考试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局限性。因此, 欲通过考试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考核就需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鉴定性考试并重的, 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的课程考试模式。具体实施时,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目标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提出具体考核内容的主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和成绩比例、命题要求等, 做到: (1) 以理论与知识传授为主的普通文化课程 (A类) (如数学、物理、医学伦理学、护理心理学、解剖学等) 应突出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 (2) 理论知识和实验及实训技能并重的课程 (B类) (如生物、生化、生理、病理、药物应用护理等) , 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 又要考核操作技能; (3) 以实训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的课程 (C类) (如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 , 应突出技能考核。护理专业各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

3.2 专业理论考试与评价

理论考试应以能力为本位, 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包括: (1) 考试题型应兼顾多选题与传统题, 卫生职业教育在校生考试与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目的不同。应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效对接, 既要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又要能体现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3]。因此, 试题中既要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的题型 (如A1、A2、A3、A4、B型题) , 让学生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 掌握解题技巧, 还应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问答、案例分析等传统题型, 测试学生书面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 试题应能体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测评, 力求做到“4个有利于”: (1)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巩固, 体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既能把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能作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 (2) 有利于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逐渐将此理念内化为素质; (3) 有利于临床护理课与基础课的联系,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做到“学考用一体化”; (4)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培养。另外, 理论考试试卷应由学校统一考试模版, 建立试题库, 实现教考分离, 依教学大纲中各章节的重要性和权重抽取题目, 注意试题的覆盖面、主客观试题的比例、题型、题量及各章节的教学要求, 使考试科学化和标准化。考试结束后对试卷的难易度、区分度、信度及试卷内容效度的定量、定性分析, 对试卷质量及教与学各个环节重新审视。

3.3 护理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尽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了保障, 但现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仅为理论知识考查, 应加大技能考核力度, 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 使考核方法多样化、学科成绩多元化[4]。因此, 在临床护理课中采用护理技能考核多站考试法。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 收集资料技能, 职业态度、行为规范, 人际沟通和应急能力。突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 结合口试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临床思维能力。可采用模拟人操作或角色扮演法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注重对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等的考核, 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等。学生在技能考核的整个过程中, 如未能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 会被扣分。教师在学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时, 当场点评, 指出缺点, 考试结束后集体讨论考试的总体情况, 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借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并对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进行再评价, 使考试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护理技能考试和评价体系改革需要学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要有贴近岗位的护理摸似病房、护理工作站及配套的实训设备。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大部分在示教室上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随时演示或播放电视录像等, 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做到“理实一体化”, 与此教学模式相对应, 专业课程考核采用“学考用一体化”的方式,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即时点评, 纠正错误及不规范操作。

4 教学设计与课程考试评价

以岗位需求为指导, 以整体化护理工作过程要求为标准, 构建考试与评价体系, 围绕培养目标, 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将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讲授与操作一体化, 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 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具体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突出了操作技能训练,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程序设计见图3。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依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 围绕“考什么”“怎么考”“综合素质如何评价”, 通过对传统护理教育考试与评价模式、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式及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理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调查研究, 促进学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切合学生实际并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适应卫生护理事业发展需求, 比较全面地检查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 我校的课程考试及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87.1%的学生认为“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考试方法非常好, 77.9%的学生认为能客观反映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75.5%的学生认为考试能真实反映自己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能力, 对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宁, 左铮云, 吴晓明, 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 贵在践行[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 :121-123.

[2]刘志成, 王咏梅.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14 (12) :160-161.

[3]吴国平, 徐国华, 胡敏, 等.护理教育模式与护士执业考试模式的研究[J].江西医药, 2006, 41 (6) :416-419.

护理评价研究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应用优质疼痛护理后收治的61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试验组, 回顾本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应用常规疼痛护理的55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 所有产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无精神障碍, 产后新生儿不存在严重健康问题。试验组产妇年龄20~39岁, 平均 (25.29±8.28) 岁;孕周36~40周;初产妇31例, 经产妇30例;文化程度:小学4例, 中学36例, 大专以上21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41岁, 平均 (25.78±8.91) 岁;孕周37~41周;初产妇31例, 经产妇24例;文化程度:小学3例, 中学33例, 大专以上19例。两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常规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疼痛护理: (1) 加强心理护理:在术前充分告知术后有可能发生的疼痛情况, 有效镇痛方法等, 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术后以表扬、安慰、鼓励等积极态度支持产妇, 采用疏导法、心理暗示法等消除产妇焦虑情绪, 做好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宣教[2]。 (2) 根据产妇疼痛情况, 对症下药, 实行个体化、痛觉与治疗相反馈的镇痛方案。手术伤口疼痛可以指导产妇在情况稳定后用手由上向下, 由下向上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 按顺时针方向按摩, 动作要轻柔, 松弛止痛;解决肌肉酸痛要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 促进血液循环, 减轻产妇疲劳,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应用局部止痛药;减轻产后严重宫缩痛可以按摩子宫, 应用止痛剂止痛;防治乳房胀痛可以于产后6~8h开始实施乳房湿热敷及按摩, 每日湿热敷按摩2~3次, 水温为45~55℃, 每2~3min更换1次毛巾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腹胀严重者要给予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腹部热敷松节油等处理[3]。 (3) 术后护理动作要准确、轻柔, 尽量避免疼痛刺激, 术后6h及时帮助产妇翻身, 尿管拔除后要鼓励产妇尽早下地活动, 恢复早期功能锻炼, 便于术后康复和肠胃蠕动, 促进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 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同时, 给予产妇详细的饮食指导, 忌牛奶、百浆及糖制晶等。

1.2.2 评价标准

于术后24h, 48h, 7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四级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0级为无痛, 分数越高疼痛越强烈;同时于产妇出院前发放SCQIPP调查问卷, 从交流、行为、信任和环境等四个方面对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进行评分。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使用SPSS18.0统计学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术后疼痛情况调查数据显示, 试验组术后24h, 48h, 72h的疼痛情况评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SCQIPP调查数据显示, 试验组患者在交流、行为、信任以及环境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有P<0.01, 具体数据见表1与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强烈, 患者术后切口部位麻醉失效后疼痛强烈, 且术后患者为了加强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常静脉滴入缩宫素, 规律而强烈的子宫收缩使产妇疼痛难忍。另外产妇剖宫产后焦虑情绪较重, 心理准备不足, 现代生产条件较好, 产妇病房内婴儿哭闹, 其他产妇呻吟等都会加重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 某些留置尿管刺激尿路也会引起疼痛[4]。严重疼痛会给产妇的身体带来不适, 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的休息、活动、进食及哺乳, 还极易使产妇产生不良情绪, 心理生理损害都较大, 术后应激反应较为严重, 术后并发症较多, 对母乳喂养及母婴的早期交流都有极大的影响[5]。由此可见, 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护理对减轻产妇的痛苦, 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代谢, 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是极为必要的。

剖宫产术后优质的疼痛护理重视从产妇的认知、行为、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入手, 加强心理护理, 切实消除产妇焦虑情绪;并根据产妇具体疼痛情况, 对症下药, 实行个体化、痛觉与治疗相反馈的镇痛方案;日常护理也尽量避免疼痛刺激, 帮助产妇早日恢复早期功能锻炼, 并给予产妇详细的饮食指导[6]。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应用优质疼痛护理, 术后24h, 48h, 72h的疼痛情况评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出院前SCQIPP调查数据显示, 患者在交流、行为、信任以及环境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有P<0.01。由此可见, 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行优质疼痛管理, 可有效缓解产后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疼痛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应用优质疼痛护理的61例剖宫产产妇为试验组, 以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应用常规护理的55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疼痛管理质量。结果 试验组术后24h、48h、72h的疼痛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SCQIPP调查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均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实行优质术后疼痛管理, 可以有效缓解产后疼痛, 管理质量较高。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疼痛,临床护理,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宽苗, 赵化林.疼痛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2, 31 (2) :151-151.

[2]张凤玲, 韩霞.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10) :2223-2224.

[3]卢央.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5) :101-104.

[4]程红霞, 陈锁红.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19) :121-121.

[5]徐芹, 朱红燕, 赵子翠.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观察与评估[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0) :239-239.

护理评价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32-02

剖宫产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剖宫产成为妇产科中常用的术式,而从临床实践的反馈情况来看,剖宫产的应用效果良好,治疗产科合并症如难产、妊娠并发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1]。然而,剖宫产是一种有创手术,术后子宫收缩以及腹部切口会引发疼痛,而产妇的生活质量、情绪等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本次研究即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做了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余庆县妇幼保健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30.15±6.23)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37.35±3.13)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29.77±5.74)岁;孕周为36-39周,平均(30.11±3.63)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22例。经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第一,产前优质护理。在产妇分娩之前,护理人员应先给患者做心理评估,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段。如果产妇患有产前恐惧症,则医院应安排专业心理医生给患者做心理治疗;如果产妇不存在心理疾病,则由护理人员来给产妇做健康知识宣教,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害怕等感受[2]。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并注意倾听产妇的感受,尽力给产妇排忧解难。第二,产时优质护理。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后分娩之前,护理人员应在旁全程陪护。在分娩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安慰性的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及肢体语言来帮助患者生产[3]。此外,护理人员在术中还应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协助其做好消毒、铺巾、穿手术衣等工作,并在术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妇的血压变化,如果发生了子宫大出血、羊水栓塞等急症,则应积极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术中及时更换浸湿了的无菌单,以降低感染率;严格无菌操作。第三,产后优质护理。产后,护理人员应叮嘱产妇多卧床休息,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下床走动,比如在家属的看护下外出散步。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改善其产后心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产妇家属如何给产妇更换衣物,指导产妇如何尽快融入母亲角色。第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产妇了解药物治疗、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护理等各方面的知识[4]。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产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观察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为(44.52±3.22)分,(35.14±3.75)分;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45.64±5.12)分,(35.21±3.16)分。对照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为(45.03±3.14)分,(39.77±4.13)分;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45.44±5.43)分,(40.17±3.33)分。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切口愈合时间

观察组产妇伤口愈合时间为(7.31±1.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42±214)天,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产妇因分娩方式与一般的产妇不同,所以在分娩过程中其心理、生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产后疼痛、切口愈合不良等各种并发症。本次研究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做了探讨,对比了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的产妇其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更低,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这就提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当中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优质护理是一项集中式的护理模式,它的目的在于改善护理服务,保证产妇的分娩安全,以及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优质护理的应用达成了护理目标,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了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同时又促进了伤口愈合,缓解了产妇的术后疼痛。

综上,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昆.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99):281-282.

[2]张蓟.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33(06):237-238.

[3]耿长燕. 探究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6(33):216-217.

护理评价研究 第12篇

在笔者所调查的6所中职学校中, 有4所学校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考试进行评价, 虽然有2所参考了平时成绩, 但终结性考试占到70%。这种以终结性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偏重对语文理论知识的考查, 对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所占比值较低, 并且考查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在目前“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需对中职语文的教学评价进行相应调整。

1 过程性评价目标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 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 对学习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1]。通过过程性评价, 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判断, 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法和转变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

学习评价应该关注“教、学、做”全过程, 弱化期末考试, 突出阶段性考核, 以护理专业语文应用能力的侧重点作为基础课程模块, 以任务或项目为考核载体, 对学生实时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考核[2]。在评价中注重考核学生在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尤其注重医院对护理专业素养的考核, 从而将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2.1 实时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定时对模块学习进行考核, 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并迅速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督促其尽快改正错误。同时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评价, 使学生将其作为学习的一部分, 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2.2 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相结合

以医院文化为引导, 在语文实践能力考核过程中, 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 突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学校和医院“零接轨”奠定基础。

2.3 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必须加强教学过程考核, 以课程模块为单元, 以过程自评、互评、抽查考核为主要形式, 改变原来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方式, 不仅考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而且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与护理专业相适应的应用能力。

3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外, 还要使学生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所需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在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 使语文课程嵌入专业课程, 更应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中, 要与护理岗位需求保持一致, 以护理人才的工作评价为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基础。

通过调查发现, 65%的中职语文教师认为目前的终结性考核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更无法突出护理专业语文的职业特色;而51%的学生认为终结性考核只能让他们在考试前认真学习语文, 无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 引进过程性评价考核体系,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3]。在具体评价中, 在语文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前提下, 可将课程评价分为阅读、口语、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4个小目标。

3.1 阅读评价, 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阅读评价包括课内阅读评价和课外阅读评价。课内阅读评价事实上是终结性考核的主要部分, 课外阅读则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有效阅读, 最好能体现护理专业特色, 可以直接从医药专业课程材料中摘取部分章节作为阅读教学文本, 或者从医学杂志和报纸中选取一些精美时文,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情感。

调查发现, 超过50%的学生认为作业是学习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课内阅读评价主要依赖于平时作业, 可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可通过分析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课外阅读的评价方式更加多元, 可要求学生自己建立课外阅读表, 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 随时评价、表扬或督促;也可以每月一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并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3.2 口语评价, 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 护患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医患关系紧张、护患冲突等现象时有发生, 而这些冲突大多是由护患沟通障碍引起的。对护理工作人员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可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而且在校学生也纷纷表示自己在日常表达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甚至辞不达意。因此,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教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推行“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 将教学、竞赛与评价结合起来。事先规定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演讲主题, 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做好演讲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 然后随机抽取某一小组的学生就规定的主题作课前5分钟演讲, 当堂评定演讲质量并将此作为小组的成绩。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创设不同的情景, 要求学生模拟医院不同工作场所的工作场景, 使学生学会与患者沟通,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在沟通中所使用的语言、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评分, 作为学生的成绩。

在具体评分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 评分要有所不同, 从最开始要求学生基本准确地用普通话交流、阅读, 有感情地运用普通话, 注意交流时的动作、神态等, 循序渐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写作评价,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写作是中职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中职语文教材包含了文章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两部分, 两者要求不尽相同, 前者体现了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突出了写作的个体特点;后者则强调了写作的实践性。但在评价时, 都应体现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首先, 在评价主体上, 可以选择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自评可帮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 学会斟字酌句;学生互评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看到对方所犯错误的同时自我反省, 尤其是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评价则要保护学生的个体创作特点, 保护学生写作的热情。文章的创作需要优美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行文结构、行文规范的评价, 可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采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 语文实践活动, 突出职业素养培养

目前中职学校所采用的语文教材,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实践活动, 以达成中职学校“育人”的教学目标, 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 语文实践活动只能有选择性地进行。

为了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可在评价内容上选取学生能够自主参与, 能培养学生兴趣并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实践活动, 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发展。以一次护理专业学生的模拟面试为例, 评价既包括活动的设计方案、活动的记录和活动的反思, 又包括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这种表现正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整体反映。整个评价活动以护理工作人员要求为基础, 从面试时的礼仪、着装、语言表达、表情、沟通技巧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考核。

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实行过程性评价, 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可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4]。但在过程性评价的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实际问题, 如客观上许多学校对教学评价有着严格的规定, 因而无法灵活运用;过程性评价如何与终结性评价更好地结合, 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标准如何量化等, 都需进一步探讨。

摘要: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线, 以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评价为核心, 对中职护理专业语文课程学习评价模式进行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过程性评价,中职语文

参考文献

[1]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6) :38-41.

[2]赵天昀.浅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J].河南教育, 2012 (12) :20-21.

[3]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102-106.

上一篇:质量控制检验临床医学下一篇:地板采暖节能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