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英语课

2024-08-17

激情燃烧的英语课(精选9篇)

激情燃烧的英语课 第1篇

一、导课声情并茂,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张宝英老师的“九尽春回杏花开”, 唱腔细腻, 开腔就夺人心魄。语文课的导入也应该有这样的效果。成功的导语, 如同深深拉开的大幕, 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致;如同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带着激情导入新课, 必然会感染学生, 学生自然容易理解文本中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 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 可以先播放背景音乐, 为教学营造氛围, 接着教师再富有情感地朗诵。这样的课堂导入, 学生自然会被深深地吸引和打动。朗读导入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技巧, 教师感情的注入不但使课堂充溢着激情, 而且学生也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 这就为整个教学的有效进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语文课导语设计多种多样, 它们或渲染气氛, 创设情景;或巧设悬念, 诱发求知欲;或幽默风趣, 寓教于乐……教师只要调整好自己的情感, 带着激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岂不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了吗?

二、提问激活思维,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饱含着作家的深情,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展现自己的激情, 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就突出体现在如何从提问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就要不断地挖掘教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并让这三者巧妙融合起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这是激情效应的重要一环。只有如此, 语文课堂的激情效应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 学生才可能深入作品, 与鉴赏对象产生共鸣,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以及独特的人生感悟。

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语言富有诗意美、音乐美, 让人浮想联翩。学生要想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山水之中, 必须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文中写道:“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 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花蕊绽开时是怎样的情态?山和花蕊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明白了本体“山”与喻体“花蕊”的相似点, 很容易理解“山”的“花蕊”之形, 而“花蕊”“慢慢地”“绽开”的情态, 更传神地描绘出了这静态的群山在“破晓之时”, 因光线的变化而给人的动态感。教师问题的设置以及巧妙引导, 也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爱、对独立人格的向往。

在教学中巧用提问,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 与作者对话, 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挖掘自己的潜能, 从而形成“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亮丽风景。

三、难点妙语点化, 众人皆“醉”我独“醒”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他还把情感教育看做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促进因素。如何解除语文课堂上的难点, 如何用自己的妙语点化学生的疑难, 这就要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表述能力如何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激情魅力。

如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后, 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怎样认识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套子”?如何正确认识这样的“套子”?这些都是本文的难点。针对学生的讨论分析, 结合课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做这样精彩的总结:“人虽然离不开套子, 但也不能完全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 要有主体意识, 要善于鉴别反思。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 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 但不能落入怪圈。”这样的语句, 既解除了学生的难点, 也体现了教师的情感化教学。合理组织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有的放矢, 妙语点拨, 既让学生开阔眼界, 又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主旨。

教师点化的语言贵在精炼, 贵在恰当。学生陶醉于教师的分析, 但教师还要保持清醒头脑, 在师生其乐融融中完成难点的解析。

四、结尾抒情飞扬, 回眸一“笑”百“媚”生

课堂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言道:“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讲课也应该这样, 课堂临近结束时, 教师抒情的结语往往会把课堂再次引向一个新的高潮, 从而产生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教学效果。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时说:“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结句当为撞钟, 清音有余。”这句话也是对一节完整的语文课的精彩注解。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处处都能体现精彩, 如果教师善于抓住细节, 充分利用好激情这个催化剂, 那么语文课堂就能真正成为师生的“情感地带”了。

当然, 运用激情要把握好“度”, 过犹不及。激情应该是教师责任意识的体现、情感意识的迸发、才华意识的张扬。如果语文教师让激情“燃烧”在课堂, 那么文本的美将距离我们不再遥远, 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得到快速提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莫忘为英语而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2篇

我读大学时虽是理科生,但酷爱英语。去英国留学前,我和校园里众多渴望去异域求学的人一样,加入了疯狂学习英语的热潮:背单词、练口语、听听力、做阅读,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据我观察,很多曾为英语而废寝忘食的人在终于如愿踏入异国后,却丢失了这份学英语的热情。他们学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再想方设法找外国人练口语,有些甚至有意避免与外国人多接触,只喜欢和本国人扎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想也许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其一,很多留学生学英语只是为了通过托福、雅思或GRE考试,并不是真正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当成功叩开留学的大门后,英语的作用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加大中国留学生与西方学生相处的难度,加上中国留学生多矜持而羞涩,不愿主动与外国人多交流,因而也就失去了很多学英语的机会。最后,有些留学生认为只要身在国外,被英语的环境所浸染,英语水平自然会提高,不必刻意学习。

然而,在我看来,仅凭考托福、雅思或GRE时所积累的英语知识来闯荡英语世界是完全不够的。当你身处英语国家,你就会发现,如果不能娴熟地运用英语,你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会遇到很大障碍。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即便不再面临严苛的英语技能测试,即便要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也依然应该保持当初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身在国外并不必然意味着英语水平会自然提升,我就见过一些在英国待了几年的中国留学生,说起英语来还是结结巴巴的。所以说,如果自己不用心,仅凭英语环境的熏陶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水平的。

来英国后,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曾为英语而激情燃烧的日子,一定要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坚持学英语。如今,我在英国已待了五年,其间一直没有间断对英语的学习,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本文我就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我在英国学英语的心得,希望能对那些打算留学以及正在异域求学的朋友有一些启发。

听:看电视听英语

我相信很多读者朋友已经历过各种英语考试的洗礼,掌握了不少通过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提高听力的方法。我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如何通过收看英语电视节目来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

我到英国后买了一台电视机,每年付费一百英镑左右就可以收看一百多个频道,包括全球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美剧频道和五花八门的综艺频道,可看的内容非常多。我觉得通过看电视学英语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很多电视节目中的发音都非常标准,学习者能从中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另一方面,电视节目中的词汇量非常大,既有正式的新闻用语,也有贴近生活的日常用语,而且每个节目都有英文字幕,图文并茂、情景相融,有利于学习者积累词汇。

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E4频道每天播放的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这部美剧讲的是四个搞科研的书呆子和一个完全不懂科研的美女之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由于E4频道经常会重播一些剧集,而且英国电视还有一个E4+1频道经常重播E4频道的节目(播出的节目和E4一模一样,只是时间比E4晚一个小时),所以我经常把一集美剧看三四遍。为了练习听力,看第一遍时,我选择不显示英文字幕,集中精力听对话的内容,记下没听懂的地方;看第二遍时,我再把字幕调出来,对照字幕理解对话,留意自己第一遍没听懂的地方;看第三遍时,我尝试看着字幕跟读,这样既能模仿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也学会了一些生词;看到第四遍时,我就彻底“抛弃”字幕跟读了。如此这般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不仅发音越来越地道,而且还积累了不少日常表达,收获相当大。

除了看美剧,我还经常看一些综艺节目,其中我最喜欢看一个叫Come Dine With Me的厨艺竞赛节目。该节目每期都会请五位选手在五天里轮流做东,请其他四位选手到自己家里享用晚餐,然后选手之间再互相打分以决出胜负。除了展现选手的厨艺,节目还会呈现每位选手家里的布置和多样的餐具,介绍用餐礼仪和各种菜肴,涵盖了大量生活用语。我通过这个节目了解了英国人的生活,也掌握了不少日常用语的表达法,还告别了那些拿着西餐单不知怎样点菜的尴尬日子,真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通过看电视是远远不够的,但看电视的确是一个寓学于乐的好方法。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学习的过程同样可以充满乐趣。

说:克服羞涩和胆怯

要想提高英语口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多用英语进行交流了。我的性格偏外向一点,乐于与陌生人打交道,也很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光有这些还不足以提高口语水平。记得最初和外国留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时,我几乎总是充当“背景墙”的角色,看着朋友们有说有笑的,我却一个小时也插不上几句话。为了摆脱这一尴尬角色,我开始寻找能与外国人聊天的方法。

要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首先要能听明白他们说的话。我在听力上下了很大工夫,除了上文提到的看美剧和综艺节目外,我还坚持精听英语新闻,训练自己对听力的敏感度。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我再和外国人交流时,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捕获他们话语的全部信息,但也能听懂60%~80%了。但若是遇到关键词听不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总不好意思去问某个关键词是什么意思,慢慢地就无法跟上别人的对话,更别提参与到对话中去了。就在我为此而苦恼时,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叫Didi的法国女孩,她练英语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Didi刚来英国时,她的英语口语非常差,发音也不标准。但每次我们一帮人聚会时,她从不会因口语不好而保持沉默,而是主动找话题和大家聊天。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时,她总会不厌其烦地问:“What does that word/phrase mean?”得到答案后,她还经常自言自语地重复新学到的词。我原以为她总这么爱问,久而久之一定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但后来发现,大家不但不讨厌她,还很欣赏她的做法,觉得她“不懂就问”不仅是好学的表现,也是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意识到这点后,我也打消了之前的种种顾虑,遇到疑问就勇敢发问。渐渐地,我问得越多,听懂得也越多,也获得了更多说英语的机会。

nlc202309031912

我身边有些中国留学生朋友,他们很乐于与外国人交流,但却苦于找不到话题。这也是我最初遇到的难题之一。后来我发现,在和外国人的交流中,有一些话题是重复出现的。比如在一些节假日聚会里,大家通常谈论的也就是聚会上的美酒佳肴、与节日相关的文化传统等几个话题。发现这一点后,我开始在聚会前做一些功课,掌握与这些常见话题相关的知识,并练习用口语表达。这样一来,在外国人提到他们的酒时,我也可以适时介绍中国的名酒及其独特的酿制方法;当外国人介绍他们的独特文化时,我也可以说说中国的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或是介绍一下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如此一来,我不但找到了与外国人交流的话题,也借机传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

所以说,要想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听得懂、有得说,就要克服羞涩和胆怯心理,不懂就问,敢想敢说。当然了,要想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那就需要平日里多准备话题、多做功课了,因为“深度交谈”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读:多渠道摄取知识

除课堂上所要求的必读书目外,留学生还应尽量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比如阅读英文报纸和杂志等。英文报刊中包含了英语表达的各种文体和风格,题材多、内容广,而且贴近生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此外,报刊用语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调动留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英国,可供阅读的英语报纸和杂志非常多。我经常读的报纸是《卫报》(Guardian)。该报文章的文笔较好,还有科技专栏,对理科专业的学生比较有帮助。此外,《每日电讯》(The Daily Telegraph)、《镜报》(The Mirror)、《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等报纸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杂志方面,我阅读较多的是英国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cs)和美国的《时代周刊》(Time)。《经济学人》的文章有些偏向经济和金融方面,适合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读者朋友。《时代周刊》关注全球时事,经常会有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对了解全球动向很有帮助;此外,《时代周刊》上也有科学、读书、旅游和音乐等专栏,内容包罗万象,是拓展视野的不二之选。

除了上述介绍的一些较严肃的读物,英国也不乏娱乐性很强的报纸和杂志,比如《魅力》(Glamour)和《造型》(InStyle)等。这些杂志富有生活情趣、图文并茂,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掌握日常生活方面的英语表达。

总之,读者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但光找到好材料还不够,重要的是会读,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似的读是达不到目的的。我在阅读报刊上的文章时,除了泛读,还会根据兴趣选一些文章来精读。对于精读的文章,我会首先浏览标题,注意标题使用的时态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通过标题猜测全文的内容。不过有一些标题非常简洁,很难猜测内容,这时我会结合每段的首句来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在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我会仔细理解文章的五个“W”(即What、Who、When、Where、Why)。将这些问题弄清楚后,我会分析文章的长难句,通过查工具书攻克其中的疑难点。这样的精读对我快速获取文章大意、积累英语表达以及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大有裨益,从根本上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

写:寻找“一箭双雕”的机会

留学生面对的主要写作内容恐怕就是各种专业课作业和毕业论文了。如果在英国读理学硕士,一个学生每年的作业加起来有十万多字,再加上最后十万来字的毕业论文,两三年下来就要写几十万字的文章。如此大强度的训练对于专业写作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帮助。但是,专业课的写作与生活类的写作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对于理科生来说,平时的作业和毕业论文最看重的是实验的周密、数据的完善和发现的新颖,从某种程度上说与真实写作水平的高低关系不太大。夸张点说,只要掌握了专业术语和一些英文句式,理科生不愁完不成作业、写不好论文。所以说,对于理科生来说,要想真正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还要将探索的触角伸至专业写作的领域之外。

我在练习写作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起初我曾试着写英文日记,但感觉不是很好。因为日记是和自己内心的一种对话,只有用母语才能达到效果,所以我未能坚持下去。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既能练习写作、又能寓学于乐的“一箭双雕”的好方法,那就是多参加写作比赛。得不得奖不要紧,重要的是参与的乐趣和从中获得的进步。记得我曾参加过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的一个叫“Let’s Shine!”的写作比赛,要求国际学生给家里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在英国求学的心得与收获。这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题目,很考验参赛者的写作水平。不过,对于参赛者来说有利的一点是,英国很多大学都提供为学生免费修改作文的服务,我们学校甚至还聘请了皇家作家协会会员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服务。我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请皇家作家协会会员为我指导和修改参赛作文。经过辅导老师的多次点拨和自己的反复修改后,我在遣词造句方面进步很大,还掌握了不少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虽然最后并未得奖,但参赛的过程对激发我的写作兴趣和提升写作水平都大有裨益。不过,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非一日之功,参加写作比赛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日常的积累和练习。

留学生活是美好而短暂的。每一个打算留学以及正在留学的朋友一定要把握好短暂的留学时光,莫忘自己曾为英语而激情燃烧的岁月,充分利用国外的学习条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让学生始终燃烧奋斗的激情 第3篇

一、目标:因为激情而更为强烈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的理想越高, 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因此, 只有心中有切合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 才能燃起奋斗的热情。当然每一个人有了确定的目标后, 还必须有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和实际的行动。而班主任, 就是学生目标的监督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方法一:不断把学校的崇真文化引向深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学生, 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努力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 振奋学生精神, 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崇真文化深入班级。在开学初, 班级构建起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班训、班级誓词、班级宣言等。高三以来, 作为班主任的我提出了“精心打造一流团队, 合力共创优秀集体”的班级整体目标;“尽最大的努力, 获取最大的成功, 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成才目标;“告别三闲:闲话、闲事、闲思, 拥有三心:信心、恒心、决心”的常规目标。同时会同班干部讨论通过了班级的学习目标以及各项常规管理奋斗目标, 并把这三个目标布置张贴在班内。

方法二:过程监管是保证目标实施的有效途径。过程监管要关注学生的常规, 既要常规落实, 更要超越常规, 关注管理的真空时间。

方法三:针对班级各科状况, 调控分配各学科学生的学习时间, 班主任学科保证不占班级其他时间。晨会课让学生精心准备发言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又畅谈了他们的心声, 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和信心, 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通过这些方法, 真正让学生感受了高三生活的丰富和充实, 班集体的温暖和有力。

二、活动:因为激情而更加美丽

活动体验是保证学生始终燃烧奋斗热情的助推剂。

首先, 把学校布置的每项重大活动做到精细化、深入化, 做到虚事实做、实事细做、细事勤做。如我对学校早读前签名的制度上作了适当的补充:每位同学签名时针对前一天情况如实写下对自己的评价, 如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每天安排一位班干部对早读进行管理, 在前面黑板上写上一句提醒语, 并及时反馈。班主任要根据以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谈心和教育。

其次,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在各阶段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 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参与、体验。如谈什么是成功, 或者让学生看《艺术人生·千手观音》《艺术人生·成龙》等有关的影视片断, 让学生在深受感动的同时畅谈感受, 通过典型事例激励, 健全学生的个性品德。

再次, 平时注重主动积累和广泛利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心灵的鲜活的视听素材等德育资源, 以激励学生斗志, 磨炼学生意志, 加强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可利用中国电视节目预定网上许多丰富的素材;前几届毕业生给学弟学妹的一些话语;学兄学姐们的一些励志小故事、格言等,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灵的洗礼, 达到人格的升华。

三、真情:因为激情而更加阳光

真心、耐心教育个体学生是让学生始终保持奋斗激情的润滑剂。

首先要真心帮助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古人云:“感人之心者, 莫先乎情。”因此我感觉在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上要注意五个一:带一点商榷, 来一点幽默, 多一点鼓励, 讲一点差异, 用一点感情。在育人原则上要注意五个心:信心、恒心、关心、耐心和细心。在激励机制上要注重五重奏: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学生生日时给其一句温暖的祝福, 运动会时摄下学生奋斗的瞬间, 平时路上相遇一声真诚的问候和一声赞许, 都会让学生暖上心窝。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成绩是学生情绪最敏感的杠杆, 因为分数, 几家欢乐几家愁;因为分数, 多少学子在折腰。学生不可能在次次考试中非常顺利, 有时成绩的取得可能是求之不得, 得之不求。如月考后班级成绩不是很理想, 有些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焦虑的我没有就此漫无目的地责骂学生, 而是冷静分析, 理性地提出了三句宏观性的话语: (1) 不让考试成为打击自己的“武器”, 努力寻找各科的增分区域; (2) 善于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 (3) 及时行动, 注重及时复习和反复复习。让学生围绕这三句话写周记, 对每一学生的周记我详尽批阅, 针对性地写上一些心灵赠言, 并让5个学习小组在班会课上分组讨论和交流, 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 要冷静处理后进学生。学生不犯错误, 教育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高三这一群可塑性强的学生在行为上不可能不犯错误, 但有很多学生犯的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 只是在不正确的时间、不正确的地点做了学生不应该现在去做的事情。因此对后进学生而言, 作为班主任:冷静的思考胜于盲目的冲动;真心的交流胜于严厉的说教;侧面的沟通胜于正面的交锋;耐心的等待胜于过高的期望。爱是需要等待和宽容的。学期初, 有教师告诉我我班一艺术生在厕所里用小灵通打电话, 我没有同他正面对话, 只是把这事单独告诉了他的好友, 让他把小灵通带回家。这以后他虽然没带小灵通, 但一次深夜的宿舍检查让我敏感地闻到了他在宿舍吸过烟, 我没有立即告诉他的家人, 只是要他每两周为班级画一幅历史书本上的历史人物画张贴在班级里面, 并每一星期找他谈两次话。我的目的要让他知道是他对不起自己, 对不起班级, 我是在真心地帮助他。

总之,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判断, 能坚定地站在学生的身后, 做他们生命的保护人和精神的范本。俗话说:“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分数是无情的, 但人是有情的。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就要激发学生的激情, 让学生因激情而成功, 让生命因激情而更加美丽。

静默的激情燃烧 第4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家进入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中,艺术家可以追求不同的风格面貌。时代鼓励艺术多元化,既可以对现代艺术包括前卫的样式进行探索和寻求,也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创新。米金铭先生就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有实践精神的水墨艺术家。他把水墨艺术当成一种有特殊感觉力和领悟力的本土当代艺术方式,力图通过自己全新的水墨艺术实践,参加到中国当代艺术建设中来。作为中国艺术家,传承本民族绘画艺术的精华特色,是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艺术眼光,研究、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精华为我所用。

米先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在学生时代他就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和写实能力,作业常被学院留下或出册作大专院校教材范本。他搞过油画创作、版画创作,但这些外来的艺术样式如何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艺术结合在一起,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是他时时不忘的课题。二十世纪,徐悲鸿、潘天寿、蒋兆和等一代大师在中国画的发展中达到相当精妙的艺术高度,使中国画进入最好的发展空间,这让我们认识到,“传统”必须向前发展,与时俱进。没有变化、没有发展的传统是一个即将死亡的传统。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现代风格这三者也许是现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要想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第一是继续向传统学习,从传承中革故鼎新,杀出一条路来;第二是要向西方学习,例如西方艺术按科学原理研究人、表现人的写实手法,用他来表现现实题材,吸收他有利部分,完善、充实中国绘画技法,这是可取的;第三是向生活学习,这无须解释。如果这三个方面能够良好兼容,促进现当代中国画技法上的创新,终将对促使中国画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米金铭先生借自己在学院的坚实的造型能力,研究中国传统水墨没骨画法,创造出一大批实验性新水墨画。丰富的水墨机理,使高度写实的人物造型在恢弘、浪漫中展现开来,营造出具有东方神韵的画面。同时,西方美学的光感、绘画性在墨韵中得到最好的张力,增添了一种耐看的视觉效果。画家展现出他的艺术灵性。以水墨的方式把对人生、自然和天地的感悟,通过一个个艺术造型表达出来。他把写实和抽象的对立结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使人感到他的作品既非是中国传统的意象,也不是西方现代的抽象。但同时尊重了东西方艺术的视觉审美,丰富了审美空间,站在他的画前,使观众产生一种共鸣、一种共振、一种感动、一种回应。他把握了水墨艺术在今天艺术空间下的审美需求,为中国水墨走向现代、走向当代做出了独特贡献。

米先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敢于打破陈规的图式和程式,创造出新的艺术语汇,使其与现代艺术走向有沟通性。作品《天菩萨》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就是证明。米先生大量人物绘画高度写实,神形兼备。用水墨表现出体积、光影、线条和空间,准确地找出人物结构的块面。细看则是墨之水迹印留的线条,使其作品有了独特的生命气质。他不是用水墨画素描、画照片。而是天才地把握空灵生动、气韵,使作品充满了动人的绘画感。细致轻巧的线条,阴影产生的粒状的机理,画出了轮廓的柔和效果,几乎使人物达到了一种灵化境界。抽象的水墨机理为人物创造了立体空间。他的作品《国际奥委会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以惊人的洞察力再现了海博格主席的庄严和智慧。《张艺谋》、《张铁林》、《著名画家董小庄》,这些大家熟知的艺术家再现于水墨画上时,我们不能不为画家捕捉神韵的能力而赞叹。《彝族男子》系列中强烈的意识形象把人带到大凉山,久久不能忘怀。米先生创作的巨幅水墨《2008·5·24·映秀》(长6米、高1.8米),同样给人以震撼。画面中,他用畅快淋漓的笔墨,表现了汶川大地震中心——映秀在地震中的场景。处于画面中央位置的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和温家宝总理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近百名特派专员和抢险人员、记者们凝重神情。画面中弥漫着一种悲壮的气氛。这说明,他能用他的新技法轻松自如地驾驭巨幅绘画的能力,也说明了他的艺术已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和艺术个性,并且正在走向成熟。近年来,他又创作了一系列以“天马”为题材的水墨作品。以马寄情,表现了“马”在它们的宇宙空间里,自由生存的状态。画面之恢宏,笔墨之淋漓,令我震撼。我想,他笔下的马不正是他艺术思想的一个表达方式吗? 此外,他还以荷花等为载体,探索新水墨在花鸟绘画的新应用。

米金铭先生虽然在我国许多重要展览会获奖,但他性格内向、喜静、善思,留恋天府成都荷塘月色下幽静的画室。他的作品今天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我相信今天在一个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他的艺术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一个艺术家不辜负当代使命所努力做出的学术风范。他的作品随着大家的认识,应该赢得美术界的尊重、社会的赞赏。我对他的才华报以乐观态度,时代造就了他的艺术,也必将厚报于他。 (本文作者系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顾问)

让学生充满希望燃烧激情 第5篇

1 让学生产生消极心态的原因

学生学习和生活是一个长期机械重复, 同时又受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学生渴望自由和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矛盾, 学生渴望理解与班主任高标准要求、家长过高期望的矛盾, 学生渴望成功与现实失败的矛盾以上种种矛盾的存在, 使学生难免产生消极的心态, 如迷茫、紧张、敷衍、急噪、烦闷、自卑、厌学等, 失去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激情。

2 如何调控学生学习、生活的消极心态, 点燃他们的激情

学生学习、生活的消极心态一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影响, 另一方面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对任何行为都不关心, 对未来没有希望, 对生活和学习都没有激情。如何实现学生心中对前途的憧憬和希望, 让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激情呢?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同呼吸, 共命运, 让希望来点燃他们的激情, 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

2.1 用肯定的心理暗示和奖励机制点燃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激情

班主任任何具有赞赏性和肯定性的评价都会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对生活和学习充满激情。处在成长期的学生, 心理还不成熟, 特别容易接受健康、积极的心理暗示, 著名的“罗森塔尔心理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拿破仑·希尔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最初行为都是很小的差异, 即心态是消极还是积极的, 最终结果就造成成功与失败的巨大的差异。”从心理学来看, 适当而积极的心理暗示,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促使学生将班主任的期望和热情变为自尊和自信, 从而点燃他们对生活学习的激情。我作为班主任经常从多角度、多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 赞赏肯定他们想法的独特性, 哪怕生活中的微小进步我都大加赞赏, 促使他们大胆质疑和创新, 让他们充满希望, 充满成功的喜悦, 从而点燃他们已失去的激情。

成功案例:我们班有很多特别逆反、成绩特别差、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 如苏世琼、吴俊俊等同学, 经常违反纪律, 旷课、迟到、欺骗家长、挖苦老师、赌钱、上网。我经过走访家长, 了解同学, 得知这两位同学象棋下的不错, 电脑方面的知识也很好。于是我在班会课上重点肯定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常常用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来激励他们, 渐渐地他们变好了, 不再违反纪律, 成绩也不断上升达到年级中等水平。

2.2 用快乐燃起他们的希望来燃烧他们的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基恩说:“带着愉快的心情工作, 将激发意想不到的潜力。”因此怎样使学生快乐直接点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激情。作为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每一天都感到愉悦和快乐, 学生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班主任用心去体会, 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 以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那就可以找出很多方法让学生快乐和愉悦。例如, 我采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霍恩每天起床微笑照镜子的办法让学生每次起床洗漱后带着微笑照镜子并对自己说:“今天我比昨天更有精神, 更有魅力”, 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采用让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早读前合唱一首大家喜欢的歌曲, 使学生枯燥的心灵得到润滑、郁闷的心情得到发泄等办法让学生快乐, 让学生愉悦。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每一天的学习, 感到学习生活不再那么烦闷, 反而丰富多彩, 点燃他们对收获的希望, 燃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激情。

成功案例:有一段时间科任老师常向我反映, 我们班上课时学生昏昏欲睡, 没有活力, 很多同学上课看小说、睡觉, 很多学生上课迟到, 旷课等。我找他们做思想工作, 他们就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们的生活起床—早操—早读—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早操—早读—上课—吃饭—睡觉天天如此, 周而复始, 我们烦透了, 厌倦了所以我们上课睡觉、看小说、旷课、迟到你应该理解。”我开始反思我们传统班级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改革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之后, 科任老师反馈我们班的学生好像吃了什么“良药”。突然变得活力四射, 充满潮气和激情。

2.3 用竞争机制燃起他们的希望来燃烧他们的激情

由于现在社会提倡“竞争”优胜劣汰, 强调个人的个性、能力、成功等。我们应该顺应这一个历史潮流, 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从而燃起他们心中的希望, 继而燃起全班同学的激情。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少年上网成瘾?有那么多的青少年沉溺于游戏呢?还不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成功感。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获得成功感, 那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作为班主任, 每个学期都组织他们进行班干、团干、组长、科代表、舍长等职务的竞争, 使一大半以上的同学选上不同的职务, 使他们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感;同时每个学期还进行班级球类、书画、艺术类等比赛, 只要有人提出要进行某项目比赛我都适时适当组织他们在课外活动进行比赛, 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奖励, 从而树立每一个同学的信心, 使他们感觉自己很有希望获得更大的成功, 使激情蔓延整个班级。

成功案例:李慧是一个沉默寡言, 极度自卑的女孩, 整天独来独往, 不与同学交往。经过上述竞争机制, 她在参加这个学期的舞蹈比赛获得冠军的第二天突然对我说:“老师, 我在父母眼里都不如别人的孩子, 他们经常用那些有很多优点和成功的同龄人来挖苦我, 我以为我真的不如别人, 现在我知道我行, 我比很多人都好, 舞蹈如此, 其他也如此……”

3 结语

如果每一个家长、老师、班主任给他们的孩子、学生多一些快乐, 少一些警告;多给一些鼓励, 少给一些批评;多给一些赞赏, 少给一些指责;多给一些笑容, 少给一些严肃;多给一些关怀, 少给一些冷落;多给一些真爱, 少给一些虚伪;让他们少一些失望, 多一些希望……那他们会把所有激情燃烧, 会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要:开学一段时间后, 学生难免出现消极的心态, 如急噪、紧张、敷衍、烦闷、自卑、逆反、厌学等。怎样改变学生这种心态, 班主任应该大胆创新、积极进取, 用表扬和奖励机制等手段激发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而点燃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激情。

激情燃烧的英语课 第6篇

跳牛仔舞的时候,人的身体要微微前倾,但并不是向前“栽下去”的状态。胯部也要稍微向上提,有一点点抠胯的感觉。注意胯部一定不要放在后面,否则会导致“撅屁股”的现象。身体后背的肩胛骨要保持打开的状态,不能佝偻着背。在这样身体姿态的基础上,再去跳牛仔舞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才会显得轻快。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的脚步很沉重。

·牛仔舞的弹踢

牛仔中有个类似于“亮相”的基本步伐,显示了牛仔的弹动精髓,以弹动为主,可以加上摇摆、跳动,这是牛仔舞基本步中的亮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牛仔舞的弹踢动作呢?

首先,舞者一定要保持好身体的姿态,身体要微微前倾,然后通过重量给地板的压力迅速反弹回来,用小腿踢自己的屁股。同时,自己的主力腿向后摩擦半步。很多舞者在做这个基本动作的时候,腿是没有力度的。这是因为他没有缓冲的能量,所以在踢完腿后身体一定要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身体能够给地板一个压力再次下降,这样才能快速踢腿。在身体下降之后、腿弹起来之前,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一定要把重心和胯放在自己的主力腿上。

在跳牛仔舞弹踢的时候,男生和女生脚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男生在转换的时候是:踢腿,脚落在旁边,再踢腿,脚再落在旁边。这样做会让男生的身体幅度更大。女生在做的时候,通常是:踢腿,并脚,踢腿,并脚。同时要记住,我们在踢腿的时候,腿如果只是往前踢,就会失去身体的摆荡,所以此时我们的腿部要交叉一点。

另外,在做牛仔舞弹踢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快速。牛仔舞的踢腿就像是“触电”的感觉一样,收的力量是非常快的,这样才能让舞者的脚步很轻快。与此同时,手部动作不要松掉,要有力量,与身体有对抗和连接。

·牛仔追步Chasse

在拉丁舞中,Cha-cha-cha (恰恰恰)和Jive (牛仔舞)可以说是以Chasse为基础构建的,几乎每一舞步中都包含有它,所以跳好了它你就跳好了它们的70%。那么牛仔舞的Chasse有哪些要点呢?它的动作跟恰恰又有哪些不同?

在做牛仔舞追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脚踝内侧以及脚的大拇脚趾内侧着地。女生特别要注意,当你的踝关节向内的时候,膝关节要向前,不是向内扣。每一次移动的点都在脚踝内侧,转换重心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大母脚趾的位置变成脚的内缘,然后过渡到中间再进行转换。

当然,牛仔舞的Chasse与恰恰恰有很大的不同。在风格上,怡恰恰是属于线条型的舞蹈,而牛仔舞则属于弹动型,所以牛仔舞的Chasse有膝关节的弹动,而恰恰恰并没有;在脚法上,恰恰恰的脚法是“脚掌平伏、脚掌平伏、脚掌平伏”,而牛仔舞的脚法是“大拇趾内侧、脚掌平伏、脚掌平伏”;在力量上,恰恰恰每一步都要对地面施加压力,把胯部挤压出去,而牛仔舞则只有第1步和第3步对地面施加压力;在并步时,恰恰恰的Chasse并步要做到位,是实实在在的并步,而牛仔舞的则是半并步,且要尽量虚化。所以,舞者们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

·牛仔舞中的开式位

激情燃烧的英语课 第7篇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让我的数学课堂知识容量更大, 讲解过程“激情燃烧”

以前的数学课堂上, 讲一个知识点, 有的需要差不多一节课, 多则要两三节课, 有时还只是引入新课, 讲解概念, 无法举例。教学既费时也费力, 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是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那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如在讲“平行线的性质”的时候, 按常规的课堂平时只能讲第一到第二个性质, 而且练习很少, 但用了多媒体后, 不但三个性质都能讲完, 而且还可以讲很多相应的练习。下面就是我当时引用课件上这节课的部份课件。 (注:这里只能用word描述出来的课件。而不是原来的powrepoint课件)

可见用了这些多媒体手段, 不仅能增加课堂容量, 突破难点, 还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让我的数学课堂由静变动, 由静变活, 师生互动“激情燃烧”

现在的数学知识, 很多都是比较静态的东西或者是比较死板的东西。所以很多数学老师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 毫无生气。一节课下来除了教师讲还是教师讲, 所以很多学生说数学课是最好的催眠课, 但如果是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化静态为动态, 把死板的变为灵活的,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 过去传统的教法是拿两张纸片或者木板做的三角板重合在一起, 告诉学生“能够重合在一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现在有了《几何画板》, 就完全可以地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的手段使两个三角形重合, 而且可以组合一些常见的三角形, 使学生能在生动变化的现象中形象、直观地认识图形, 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下面也是我“三角形全等”的一些课件。 (注:这里只能用word描述出来的课件, 而不是原来的powrepoint课件)

在引用多媒体的教学情景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是整体的, 有机的, 全面的, 灵活的, 而不是只让学生机械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促进课堂气氛的“激情燃烧”, 激活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让我的数学课堂极富独创性, 学生创新能力“激情燃烧”

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 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 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形成这样的格局, 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后则完全可以改变这样的格局。由被动变主动, 由个体变全体, 激发学生的解题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草稿纸上画。自己找出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并进行总结归纳。这时学生仅仅是局限于表面上的认识。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到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线合一”。这时我再用电脑进行演示, 并让学生亲自上台动手在电脑上演示, 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三条线重合在一起的这一重要性质。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就会形成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好思路。当时我用的部份课件有这些: (注:这里只能用用word描述出来的课件, 而不是原来的powrepoint课件)

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 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作为领导者, 他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 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可见在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这两者中, 后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让我的数学课堂更贴近生活, “数学之美”在教学中“激情燃烧”

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可以事先找到许多生活中与数学有联系的实际图片和建筑形状, 用数学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感观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 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例如在讲轴对称时我就是这样的。首先引入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的实际建筑、生活小装饰品及动物的图片。如:

让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 感觉到原来我们生活实际中还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美。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从这些图片中找出轴对称的一些性质特征, 并总结归纳。这要比老师自己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要省事得多, 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也还可以通过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开展数学竞赛、数学迷语游戏、数学图形设计比赛等等, 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 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感受自己胜利的心境, 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感觉到生活中的“数学美”无处不在。

摘要: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堂有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枯燥、乏味、单调、死板”。本来刚开始对数学还感兴趣的同学, 久而久之就变成“敬而远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所带的学生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也是这个现象一直困惑我好长一段时间, 也虚心地向老前辈们请教过, 也从自身的教学反思过, 但都不得其解, 效果也不明显。直到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才使我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单调、死板”了, 而是变成了“激情燃烧、活力四射”。

激情燃烧的英语课 第8篇

一、提升自我素养,让生命因教育而灿烂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必须要懂得为自己不断充电,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一旦停止了自身的学习,那么就会落后于他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因而,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时也必须不断地挑战自我,让自己每一次都有提升的机会,从而不和时代脱节,能够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教育的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体育活动中最为直接的参与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新的课程改革为教师自身专业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来讲,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改革也为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比如一个制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就是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如果教师想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不断地挑战自身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专业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的手段

主管教师的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以及改革培训模式,将教师培训的内容、时间以及空间大程度地开放出来。另外,在对教师的有关培训中,一定要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理论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先进理念等方面做必要的指导,有组织地开办培训班,研究、开设教育论坛,举办大型教育教学展示活动。

(二)开发校本研训也是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认真组织和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固定时间的安排体育教师进行听课、研讨、交流等,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体育教师合作式的教研氛围,使得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合作更为擅长,也有勇气对于学科当中的一些盲点进行探索,不断开拓与创新,从而有利于教师自身整体思想水平以及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还要组织教师进行一些课程的观摩,让体育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吸收听课和评课的精华,提高其听课、评课的能力。再者,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以及名师指导的形式,让体育教师树立一种科研意识,从而通过对课题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疑点。

二、加强专业发展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坚定体育教师信念,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

体育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对有关学校体育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地判断,它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各种信念之间相互接纳,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具有个人价值意义的信念系统。确立成熟的科学的教师信念,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

(二)制订体育教师专业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体育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是指教师通过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求体育教师对于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定,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及经历、弱点等不足方面进行一个综合地分析与确认。并结合学校、学科、时代等特点,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个较为实际的奋斗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安排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因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努力程度以及与学校为之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的合理搭配,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合理有效实施。

(三)坚持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反思,提高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一名体育教师能够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策略,则是要能够坚持不断地对自我专业发展进行评价与反思。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反思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所牵涉的内容比较广泛,层次相对来说要比较多,不仅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而且还可以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纵向比较。教师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关注同行对自己的一个看法,从而构成一个对自己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系统化,完善和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内驱力和毅力,更需要具有目标、途径和策略,要在创造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专业发展,寻找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奋斗中,追求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

激情燃烧的课堂 第9篇

激情让她在学习中改变

1981年,年仅20岁的王燕萍,刚毕业就走上了教育之路,成了一位高中英语教师。1986年,由于教学成果突出,她被调入柳城中学任教。虽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这个二十四五岁的姑娘没有退缩,总是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工作中。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接受的是比较传统的教育,对新的教学方法没有太多的吸收,我的课堂总是‘一言堂’,加上学生要做很多练习,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写作也只是让学生多写多背。这样教学既耗时,学生也没有多大的进步”。对于此种困境,王燕萍不免忧心。

2006年一次到加拿大学习的机会意外降临,这使她有了突破教学困境的转机。“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话,没有过多地做练习。我当时很困惑:学生不写怎么能记住知识呢?”经过为期半年的学习,王燕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最后,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习语言要先会“说”,“写”才有保证。于是,她便把在国外学习的B—Slim(成功语言指导模式)理论引入课堂。该模式是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Bilash博士提出并创建的二语教学模式,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Teaching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教学计划和准备);第二部分Input & Intake(知识输入,目的是让学生giving it/geting it/using it);第三部分Output & Proving it(知识输出);第四部分Assess-ment(评价);第五部分Evaluation(结果评价)。如在执教高一上册Unit3 Going places-Travel(旅游)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她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

1.以图片引入单元话题——Travel(旅游),并给出定义:Travel means the business of providing services for people on holiday.(旅游是一种在假期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的商业行为。)

2.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内容包括:景点、旅游方式、导游的建议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

3.以Travel为关键词,列举与之相关的词汇:tourist/visitor(游客)、guide(导游)、vehicle/bus/plane(交通工具)、ticket(门票),构建起知识框架,从学生讨论的结果收集信息,框架是:

4.实战操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框架进行角色扮演,选择某个景点作介绍,四人一组,一人扮演导演,其余三人扮演游客。

5.总结及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练习写作导游词,自己扮演导游,选择一个景点进行讲解,内容包括旅游方式、目的、建议。(50-80字)

这是王燕萍运用B—Slim模式进行教学的案例。该教学模式最讲究课堂内知识的重复率,所以她在上课时会不断地重复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通过操作训练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的目标。如在上述的课例中,她对“旅游”的定义作了多次重复训练。首先,她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定义4-5次,然后以提问的方式重复,接着是同桌对话式重复,最后进行全班的朗读。除了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重复,她还会在上课过程中反复提问,让学生回忆(此时,黑板上“旅游”的定义已经擦去)。

“王老师上课的时候常常会做这样的重复练习,在重复练习中,我们既能学到单词和句型,又培养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2012级2班的学生梁子雯这样说。关于重视教学的重复率,王燕萍这样解释:“我听过很多课,发现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只关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课堂内容看似很丰富,学生也很活跃,但是由于没有重复率,学生的知识没有形成系统,记忆零散,学了相当于没学。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好。我觉得,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训练获得的。”

王燕萍运用B—Slim模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09级4班的谢桂军说:“我高二到了王老师的班级,当时我的英语很糟,考试从没及格过,口语更惨,作文几乎一句都不会写。经过王老师半个学期的‘框架’训练,我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作文一般都能拿到21分,有时甚至拿到25分,卷面总分有时能超过120分。”在2012年的高考中,谢桂军考出了115分的好成绩。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王燕萍却没有满足于现状,她总是以饱满的激情不断地学习和总结。2007年,她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B—Slim模式理论又创设了“单元知识框架模式”“定义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单元知识框架模式”是依据每个单元不同的话题设计出不同的“知识框架”,然后围绕“框架”整体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训练,学生最终习得词汇、短语、句型以及篇章结构,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定义教学法”就是在每个单元的话题中找出关键词,并用英语解释,目的是让学生记忆词汇和语法。例如,在执教高二的Unit8 Sport(运动)一课时,她先让学生用英语或汉语解释“运动”一词的含义,然后她再用英语定义:Sports are games such as football and basketball.(运动是像足球、篮球一类的活动。)最后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对这个定义的记忆。

王燕萍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十分钟阅读法”,即对试卷中“阅读理解”板块的处理方法,在10分钟内完成题目:1分钟读题—3分钟快速阅读文章、提取关键词—1分钟判断文章类型—5分钟解题;“关键词教学法”,即在处理语篇教学中提炼文章的关键词,培养学生快捷准确地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还有5p教学、任务型教学、WPS课文整体教学、5Ws教学法、美国KWL教学模式、Binggo教学模式……她把它们有机地融于自己的教学之中。通过新方法的使用,在2012年的高考外语复试中,王燕萍所教的学生中有6人获得A的好成绩。

因为激情,王燕萍停不下求新求变的脚步,在她的观念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总是在研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为英语教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她的激情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激励着其他老师。她曾教过的学生陶清秋说:“王燕萍老师积极昂扬的精神,真是令人神往。”

激情让她的课堂“燃烧”

王燕萍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每当她风风火火地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站在讲台上时,原本就有些嘈杂的教室更“热闹”了。柳城中学英语组的覃洪英老师常到王燕萍的班级听课,她说:“每当王老师说出‘Hi!Ladies and gentlemen’时,她的课堂不用任何过渡,学生们就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都说王老师的课好玩。”

为什么王燕萍的课那么好“玩”呢?她的学生张莹莹说:“因为王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很有激情。”在教学高二下册Unit7 Cultural relics(文化遗址)一课时,从知识框架的构建到说话练习,从知识面的拓展到最后的写作练习,她始终充满激情。课堂上,她好像是在跟学生聊天,说到好玩处她就大声笑,说到悲伤处她便一脸愁容;有时候她抄着双手靠在桌椅上,听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好她就鼓掌赞扬,学生的答案她不认同,就紧皱双眉,甚至摇头;有时候,她会安祥地躲在学生背后,“偷看”他们的习作,要是看到精彩的,她会情不自禁地抚摸那个学生的头,以示赞赏……面对这样的“疯”老师,学生们不仅没有被“吓着”,反而积极配合她“疯”起来。听课的老师都感慨地说:“王老师太有激情了!一节课40分钟,我们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不想下课了。”

王燕萍自己也说:“课堂就应该充满激情,如果死板沉闷,不仅学生学得枯燥,就连老师上课也没心情,这哪能教出好学生?”她的激情不是无根的泛滥,而是建立在平稳的课堂设计之上。她说:“教师的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学的效率。”她的课堂主要有两个步骤:输入和输出。如执教高二下册Unit17 Disability(残疾)一课,她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给学生播放一组Disabled people(残疾人)的图片,并提出“What are they”“Tell the differences”两个问题导入新课,然后提取该单元的关键词“Disabled”,并对之定义。这是知识输入部分。接着,她再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讨论残疾人在生活中会碰到什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A:I am a person who can not walk.I want to go shopping.What advice can you offer?(我想去购物,但我行动不太方便,你能给我些建议吗?)

B:You may ask someone to go with you.(你可以请别人跟你一起去。)

C:You can ask the salesmen to do it for you.(你可以让售货员帮你。)

D:I can be your guide.(我可以做你的向导。)

这是知识输出部分。她的课堂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开展,条理明晰,目的明确,学生在她一步一步的引导下,走向课堂的纵深,有步骤地构建起相关的知识框架。这样的课堂设计给人感觉平稳、扎实。

精心的设计,让王燕萍的激情显得稳重、不浮夸,而感情的投入又让她平稳的课堂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数十年来,王燕萍的教学成果显著,获得了多项荣誉:2008年,获自治区“广西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称号;2009年,获柳州市A类重点课题专题论文类成果一等奖、柳州市高考优秀学科指导老师;2010年,获柳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动机 动机激活英语课堂》获国家级一等奖、《SEFC Book2A Unit6 Life in the Future(教案设计)》获国家级高中教案二等奖、《B—Slim 教学 轻松学英语》获“创新杯”区级一等奖……

再过三年,王燕萍就要走下讲台了,但是她仍旧激情不减。面对新课改新教材,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要再次挑战,计划今年3月申报一个关于新课改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课型导学案设计的研究方面的课题,给年轻老师做表率,带领他们成长为教学骨干,让优质的英语教学惠及更多的农村孩子。”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创新下一篇:超前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