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技术范文

2024-05-14

机械专业技术范文(精选11篇)

机械专业技术 第1篇

1 建立现代化的授课课堂

1) 建立融洽、同等的学习环境。作为授课的基础, 不管是授课教师还是学习的学生, 都需要一个融洽、同等的环境。这是因为, 只有在融洽、同等的环境中, 教师才能安心的授课而无需考虑其他因素, 学生才能安心学习知识而无暇他物, 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和谐的交流, 才能在积极的氛围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这也恰恰符合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以人为本。作为授课的对象, 学生才是最主要的, 授课教师只是领路人, 关键的“修行”还是在于学生本人, 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 授课教师必需具备这样的思想, 并且要学会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理念。在心理学上, 感性认识是以对外界的感觉为基础的, 同样的, 在学习上来说, 就是首次对知识的感觉对学生以后的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所以, 为了让学生对以后的知识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授课教师可以从其他有趣的方面切入教学, 让所有学生平等的进入学习。

2) 创新授课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械类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很强, 所以这就要求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必须得“钻进去”并且热爱学习, 同时要想学好这门课还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积极主动, 因为机械类专业内容虽说不高深, 但是想学好的话很难, 可以说如果学生本身不爱这个专业, 是很难学习领悟到其中的道理的, 也就没法在未来实践中更好的利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做到创新授课内容, 从学生的内心来激发其学习这门课的“内在动力”, 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机械模型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实践教学, 来让学生对自己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平时的授课中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来完成课堂授课, 切忌只讲枯燥无聊的书本知识, 因为机械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很强, 只有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将这门课教授好。

2 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手段

1)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机械类专业课, 其本身的专业性很强, 具有专业的理论方面的知识, 而且涉及面比较广, 内容比较多, 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目, 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 很难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所以, 要教授好这门课, 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 学生自主学习。拟定授课任务, 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与授课任务紧密结合, 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本的知识内容, 发现问题后先尝试自己能否解决, 不能的话再请教专业课教师。 (2) 一体化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看看社会需要那种岗位, 在教学的时候专门针对这项内容教学。 (3) 学生自主学习与一体化教学相结合。二者结合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比如在学会某项工艺加工后, 学生在学校中继续学习新工艺的同时要让学生能最大程度的参与到实际的生产中, 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2)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高速发展, 机械技术同样也是高速发展的, 可能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就用不到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应用, 以便在进行机械类授课的时候能及时的开展最新技术教学[2]。所以在现在的课堂上授课, 新技术的介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紧跟时代步伐, 在学会知识的时候更学会运用新的知识。当然, 教师要教授的不仅是技术方面的内容, 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也是需要在学习中培养的, 全程教学贯彻素质教育自不必说, 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机械制造人才。

3) 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教师, 本身需要有更高的能力, 才能教授给学生更多的东西。鉴于高职学生队伍本身基础不好,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这时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耐心的对待, 只有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学生。要想培养这样的高质量教师, 就需要学校能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 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授课中关键的一员, 教师质量的优劣会关系到授课质量的好坏, 因为高职技术人才的培训体系有专门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师队伍等, 很明显如果教师这个衔接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如果不好的话是很难培养出专门的人才的。同时, 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也与其专业素养息息相关, 高职院校机械类的授课教师应该由专业的人才, 尤其是那些在这方面工作了多年的人来构成。此外, 为了及时跟上新技术, 还应聘请一些机械制造公司的高级技师等, 因为他们对于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更为了解, 熟悉机械制造中职业的需求, 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 培训教师的多种能力, 以保证教师的先进性, 能在出现教师队伍空缺的时候及时补上去, 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同时能让教师更方便的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 并能将这些内容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 现代化教学。进行专业授课的时候, 其改革创新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合理利用上, 所以,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优化。在现代化教学中, 授课教师要能理解教材的内容, 并向学生充分讲解,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手动能力, 很显然, 仅仅在一节课内就展示这么多的内容是很困难的, 这就要求教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到让学生能提前预习, 自主学习, 同时, 在教学工具上也要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现代科技提升教学质量[3]。当然, 对于教学方法, 我们也可以采用现实工作程序来设计:首先, 选取一个工作任务, 选定工作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 紧密结合学生本身的能力来分类任务的级别, 让学生参与进去;其次, 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目标、时间和内容等, 再结合学生本身的能力来选取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改革, 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高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教学目前面存在地问题不仅仅是答题的问题, 还涉及到一些细节问题。教学问题的改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机械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更高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本燕, 万忠保, 李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

[2]邓红珍.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27) .

机械技术专业自我介绍 第2篇

机械技术专业自我介绍

能够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让我感到荣幸,这里的环境和敬业的老师们都让我感觉到这里是知识的天堂。四年的大学教育,使我全面的发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培养我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对人真诚,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待生活乐观积极,拥有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

四年的学习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牢固地掌握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office办公等软件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把握深刻,并在各种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课余时间我还广泛阅

读各方面书籍,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扩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组织交际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时间是不会等人的,不超越时间的人将被历史淘汰。我希望能在最年轻、最有能力、最有挑战意识的时间里培养、体现自我价值,成长为能吃苦,能战斗的英才。我将谨记母校的教会,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机械专业毕业自我介绍范文

在学校指导教育下,培养了我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品质。本人性格开朗,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受能力,富于创新精神,乐于接受挑战。

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机械这门学科,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学科,它与计算机和电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机械更需要实践和动手的技能。所以,我除了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外,还自学了

有关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很多知识。

大学不但是一个展示自我能力和个性的舞台,还是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为了能够使自己步入社会以后,游刃有余,我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同学关系处理融洽。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次为一些公司做过宣传员和业务员。这些活动不仅给了我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我的一些组织和策划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更使我的能力更上一层。

此外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和一定量的社会经历,使我养成了冷静自信的性格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并赋予我参加社会竞争的勇气。然而,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学培养的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将在今后实践中虚心学习,不断钻研,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我知道贵公司向来很重视人才的

引进和培养。而我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所以我自信有能力胜任贵单位的工作。若被贵单位录用,我将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勤奋学习,并以良好的拼搏精神在这个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机械专业自我介绍

各位考官大家早上好。我叫xxx,来自xx大学。本人是机械专业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力。三年的大学生活为我的人生添加了非常多的色彩,也让我了解很多在社会上了解不到的知识。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也了解要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就要全面发展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所以我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阅读一些有用的书籍,提高自我修养,注重身心的共同发展。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信心迎接社会和工作带给我的挑战。

专业英语第一次作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站在这里,我很高兴,也有一些紧张,鉴于大多数同学都认识我,首先我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叫刘新旭,是个活泼开朗,爱好广泛的女孩,不过我也有安静的时候,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所以有什么事情,请尽管找我帮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我想要做一名教师,我会为我的梦想努力。

接下来,我将要说一些关于我课题方面的问题,说句心里话,自从上了大学,我一直不喜欢我们专业的,他太难并且很枯燥,如果想要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必须要参加大量的实践,这些都是女生所不适合,去年,我因为觉得浪费了一个保研的机会很可惜,所以我继续选择了郑大,继续了自己的专业,不过我很感激我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他是个很好当老师,对待他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他征求我的意见之后,选择让我学习心电信号分析,我感觉这个对于我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众所周知,心血

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心电信号是心脏电活动在体表的综合反映,临床心电图检测对检查和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已经查了相关的资料,对自己所要做的课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正学习一些数据处理和编程软件,我想,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过不了多久,我会把课题做的比较圆满。

english:

good morning,my honored teachers and my fellow friends.standing here, i am very glad and a little nervous.most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me, so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i am liuxinxu, a lively and cheerful girl.,but sometimes i’ll be quiet like a cat.enthusiasm is my biggest advantage,if you need help, please ask for me ,l will try my best.as time goes on,my goal becomes more and more clear,i will work for my

dream.next ,i will talk about something about my current research subject.to tell the truth, i don’t like my major at all, it is so difficult and boring, if you want to do well in this area,you must attend a lot of practice,taking all factors into account, i think it is not fit for girls.last year,when i had known i had recommend the graduate student’s qualification, i thought losing this chance was very regretful, so i still chose the zhengzhou university, however, i met a good professor, which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after seeking my advice, he let me research on the algorithm of ecg feature detection,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rearch on this subject.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 endangering human’s life, ecg signal is a synthetic reflection of the heart electricity on body surface.it has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to diagnosis of heart disease by clinical ecg examination.at present, i have found some related material, i have known clearly what should i do,besides,i am studying the related softwares,i believe that no pains,no gains, soon , i will finish my paper with my hard work.good morning/afternoon!

i am glad to have this chance for this interview.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now, letmeintroducemyselfbriefly!

my name is liu jiang,i am 23 years old.i come from gui zhou province.and i am an undergradua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y major i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during the past about 4 years in the university, i have been working hard.i

think i have built up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i got two times the third school scholarships, at the same time ,i have passed the cet4 and cet6.in my spare time, i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watch movies and doing sports.in all sports , basketball is my favorite.they keep me in good health, full of energy and breed optimism towards life.besides, i really enjoy watching english films.it can not only kill time, but also excise my listening skills.i know 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and i will continue to study.i love my major.i am long for doing research in this field.however, i think further study is urgent for me to realize my dream.i think the postgraduate study can enrich my knowledge and make the competence in my future career.i hope i can got the admission into the chong qing university of master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also, i hope i

could get the opportunity to finish my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it.i have the confidence because i have such ability!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y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life.i will soon prove that your decision of choosing me is the wisest.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valuable opportunity!

机械专业技术 第3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72-02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知识点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强化整合专业课,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85,其中实践学分为55,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开展暑期夏令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網站,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吴晔,洪占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3,(1),2001:13-16.

[2]林玉池,毕玉玲,马凤鸣,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隋修武,杜玉红,岳建锋,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60.

[4]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机械专业技术 第4篇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意义1999年4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大会就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 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明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既有必要性又具有紧迫性。通过教学改革,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三者有机结合, 体现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 突出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 同时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 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观念,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式的建构

机械加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机械加工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制造技术, 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合作精神等;与本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能力;良好的工艺分析与处理能力, 能独立解决本职业岗位群复杂和关键操作技术难题的能力;熟练的车床操作技能, 包括刀具的刃磨、工装夹具选用、机床操作等能力, 应达到中级工操作技能水平;良好的质量分析与控制能力;较为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 具备技术革新和现场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建构借鉴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即CBE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 建立一种全新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该模式分为一般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 两者有密切联系。一般能力模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模块、人文知识模块、新技术知识模块;实践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跨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 (1) 一般能力模块。对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一般能力包括应用文写作能力、初等计算能力、身体锻炼能力、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等。围绕这些能力有针对性开设相应的课程。 (2) 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职业能力模块对中职生来说尤其重要, 要保证足够的时间, 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实现由“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使学生能够“做中学, 学中做, 边做边学, 边学边做”, 把学习变成自主的、快乐的活动。

围绕机械加工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参照我国中级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 我们制定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模块 (见图1) 。各个能力模块要求不一样, 课时安排的多少也就不同, 核心能力模块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按照人们认识新事物由浅至深的规律, 我们对每个能力模块进行分解, 以具体的训练课题来细化, 如车工技能模块 (核心技能模块) 可以分解为图2所示。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模式的特点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就是要确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我校引进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的“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教学。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教学计划的限制传统的课程模式过分注重学科体系, 忽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因此, 课程设置要突破传统教学计划的限制,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要讲究“实用与够用”。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主要是钳工、电焊、车工、电工、数控等几种技能, 每学期安排一到两个技能项目, 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设计相比, 这种模式设计在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之间建立起了更直接更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 更加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应用特征, 并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所设置的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体现了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征。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限制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操作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印证, 这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要大胆突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做的过程,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即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理念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 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 (2) 从教师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变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 (3) 从传统的师道尊严变为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关系融洽; (4) 从传统的复制、守成性教学变为创新、生成性教学。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教材的限制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 选择与开发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教材内容繁杂而且重复, 知识陈旧, 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 要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 要考虑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及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 对传统教材进行删减、修改、重组、补充, 体现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的特定能力培养要以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设置课程。通过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综合职业能力层次定位之后, 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 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 , 全面进行培养。

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限制包括专业课教学实效评价和专业课考试制度改革。要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与否作为评价标准, 可以采用多种考试方式, 如笔试、口试、动手能力测试、互评等评价方式。要采用多种方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施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讨论, 让大家认识到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目标、方向。

建立机械加工一体化学习站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 最大可能地节省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机械加工技术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改造现有的实训场地, 建立了“一体化专业学习站”, 站内设置包括机械加工实训场地、多媒体教室、刀具和量具实验室、金相实验室等, 使教学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相融合, 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

文件编写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模块化教学的需要, 结合学校的教学实训场地条件, 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 并按照考核要求, 设计“一体化教学考勤表”、“机床基本操作能力考核表”、“刀具刃磨能力考核表”、“测量技术考核表”、“典型零件加工能力考核表”以及反映综合效果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表”等, 形成一套与一体化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文件。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进行操作指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每个模块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实施, 由2~3名专业教师组成, 分别承担教学讲义 (教材) 的编写及相应模块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鉴定, 或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 参与教学与管理。

教学组织安排过程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 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 将职业能力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模块, 各模块相对独立, 又具有关联, 根据特点实施项目化教学。为了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 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 每个课题又可细分为3~5个分课题, 以便运作。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果

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 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原来枯燥无味的专业学习, 现在变得直观、生动, 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加强, 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2) 方法能力有所锻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了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综合和系统思维能力、系统工作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社会能力有所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有成就感, 学风、班风有明显好转, 同学之间能互助交流, 团结协作, 班级集体荣誉感增强。 (4) 创新能力有所培养。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积极思维, 提出很多新颖的想法, 自己动手做出了一些产品, 自信心得到很大提高。

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和引导者,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由单一变得多样,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学生逃学、退学现象减少以前,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都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再加上职业工作比较苦和累, 因此有一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就转专业, 甚至退学。现在, 这种现象明显得到改善, 甚至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了本专业的教学情况后转学此专业。

为学校节省了一些办学经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学生的实践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 结合项目教学情况, 可以进行产品来料加工, 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也为学校节省了很多办学经费。

我校还与本市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校企联合办学已经起步。企业为我校学生实习提供场地和设备, 为我校专业教师操作技能训练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样, 我校为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为企业职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培训提供帮助。

总之, 只有通过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新路。

摘要:结合课程设置模式改革实践, 介绍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经验, 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式的特点、构建、实施及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改革,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奚亚洲.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新理念与其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 2005, (12) .

[2]龚戈淬, 等.以项目开发促课程建设的探讨与尝试[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1) .

[3]张云华, 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3) .

机械专业技术 第5篇

关键词:中职技术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前言:目前的中职教育学校的教学结构大多都是根据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的,虽然在知识内容上有些许改动,但教学方向和理念上几乎没有改变,要想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就必须要改进教育理念、方法、方向,把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支更出色的现代化师资队伍。

一、简析机械制造专业

机械制造专业是由机械制造理论、技术、模式组成,其中的制造技术是生產的关键,目前中职技术学院一般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久而久之不仅不能符合新时期教学的需要,中职学生走出校园后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必须对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方式、理念上做出适当的取舍,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中职技术教育机械制造业的改革措施

(一)建立现代化的教学体系

经过专家的研究,总结出新时期对人才要求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性”只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时俱进,才能进行创造与进步。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知识结构时,在着重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容的讲解。结合现代制造技术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恰当的课程,对原有不适应需要的予以剔除,该新增的要及时增设。在机械制造专业课上,合理的调整机械理论课,多引进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所谓的现代化机械技术教学,简单来讲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理论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理论的关键就是运用网络丰富的理论知识内容弥补教材,多加强计算机辅助和控制技术的锻炼,把计算机技术下的数控加工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业的教学核心。在实际教学中适当的减少一些重复繁琐的理论知识,把原理论和材料力学合并为工程力学,把机械原理和零件设计作为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多以实用、适用为中心,精减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多增加原理与实际技术教学的合并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际训练,在实际锻炼中总结、分析技术知识的重点、难点[1]。

(二)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习生产基地

为了更加符合新时期的中职教学要求,进行机械制造试验基地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并且还要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许多先进的加工技术是学生不能亲眼所见的,特别是与传统技术相比更加的抽象,学生也无法真正的理解,所以许多中职学校都加大了试验基地建设的投资,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且建立与之相符合的实验基地,方便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验和技能培训。当前探索出的“校企联合”、“产学结合”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同时,在各类的实习过程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细致的设计符合教学的综合性教学项目,也严格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根据实际的生产问题进行选题,并积极鼓励其创新,这样能让学生在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的同时也锻炼其实际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见解和潜能。

(三)改革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大多都体现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要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就必须要对传统教材进行精减和科学的整合,并且要弥补教材中的不足,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可是怎样的突破对教学来讲才能合理有效又成为了一大难题,不仅要做到理论实践的结合,还要引进先进的知识内容,更要考虑怎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意识的形成,传统古板的灌输式是坚决要抛弃的。在先进的教学方式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多媒体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直观的教学,把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展现的更加细致、具体,也可以利用网络知识涉及之广的特点,把有限条件下无法引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多媒体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2]。

(四)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定期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与培训,也可以通过科研来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与时俱进。运用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生产是把教学、科研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把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是走向市场的实验平台,因此生产是提高师资建设的关键,根据专业要求,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3]。

(五)构建现代化的评价体系

根据现代化的教学需要,也为了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中职学校要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做到以生为本,评价要以学生的成绩、专业技能、学习态度、职业素质、价值取向等方面来进行评价,由于机械制造业对实际操作方面的要求较高,所以常常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因此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发展的空间。除了学生外还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也要给予改观,通过对老师教学方式、效果、态度、理念等多方面的考察,给予相应教师应有的晋升和奖励,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其专业素养和潜能,这样在稳定师资队伍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更优、更强的发展,也让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结语:由此可见,新时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想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就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教学管理机制,使其做到与时俱进,也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也使中职学校能走出更多的全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宏亮.新时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思考[J].电大理工,2011,4(3):57-58.

[2] 李云飞.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3.

机械专业技术 第6篇

一、现代测量技术的重大发展

(一) 空间尺寸测量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取得重大进展

校准不仅仅保障被测量对象的精度, 也是它与相关组合物品的磨合、质量等问题的诸多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延伸和深化, 以空间尺寸和核心的第一时间校准能够大大提升制造中整个流程的效率。它的创新优势为:1) 空间尺寸的掌握上, 采取不同形式的几何结构用来衡量准确性, 要求在相异属性空间内的互相作用的能量值以传递关系的恒定进行现场校准, 由于恒定关系的约束, 致使数值的获取性较为严谨、准确, 在测量速度上也较为突出。因此该方法的范明, 不仅仅能够应用于现场, 在直接测量的过程中, 成绩也十分明显;2) 利用反光镜原理塑造自动适应结构, 主要采用镜面为直角棱镜, 另外一个则是可以将其归为创新点的小分束角渥拉斯顿棱镜, 在测量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空气干扰, 也能够在激光非常理移动时, 做出随和式的应急反应, 稳定性十分之高。同时, 在激光发射装置的采用上, 使用名为横向塞曼的装置, 有效避免光束受热后出现的位移, 在增强光束的稳定的同时, 也为远程校准提供了方式;3) 在方法上的创新, 首先提出来非线性的互易回归法, 首先采用物质平面移动的方式来将被测量物体放大, 通过位置的变化, 采用多台仪器多次校准, 由于非线性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误差, 所以采用多数据对比分析, 来解决该问题。同时, 该技术的使用能够适应所有的测量侧头, 脱离的以往分辨率无法满足结果的问题。

(二) 以正交偏振激光器为核心技术的发明标志我国自主研发精密测量仪器的能力大幅提升

针对于以往技术来看, 正交偏振的出现使我国在进行高精准测量的之时的结果准确性和效率极大的提升。在仪器中植入折射构件, 由于双折射的性质, 会使纵模分裂时产生2个正交, 由于仪器的创新性, 其频率也可以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其最低值为四十兆赫, 至高值可达千兆赫;另外, 由于要满足低于四十兆赫的使用, 因此在在同理激光器的基础上, 通过磁场作用减少模竞争, 从而满足于频率最低可达一兆赫, 而最高值并没有产生变化。结合上述理论, 则出现了能够解决极短腔长的激光射出不稳定问题, 其名为He Ne激光器;同时, 激光器特殊震荡已经转换为使用观察领域, 通过震荡的振频, 能够得到过去无法得到的数据现象;同仪器还有着三偏振的特点, 通过偏振的数值能故满足测量时位移出现的纳米值, 并且有着较好的自动校准能力。

(三) 大型超精密仪器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改层次的突破主要针对于三个明显的技术组成:1) 在气压和气流问题的解决上, 采取转润滑的方式来进行气/液的融合, 改发明主要因使用基准装置而得到精度, 从成果上来看, 此技术已经让轴向/径向在运作时的稳定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承载性和爱好钢韧度也有着不错的改善;2) 在同问题上, 采用直线导向来解决, 相比于转润滑而言, 直线复合润滑在使用上效果也十分明显;3) 利用差动的原理提出测量方式, 在共焦的作用下进行扫描, 通过显微镜能够清晰的分辨实现纳米分辨检测, 该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使国内的核心技术不再处于空白, 使我国的超精测量技术有了极大的跨越。

二、对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挑战

1)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教育在实践上的缺失由来已久, 但是针对于机械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 实践的价值甚至超过理论, 因此, 教学必然要求实践与理论结合, 特别是不断课程修改的今天, 如今理论已经非常贴近于时间, 而并非处于原始的脱轨状态。如果理论不能快速应用到现实中, 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二者再次脱轨。需要在向学生授课之时, 将主要课堂一分为二, 理论的系统教学是知识掌握的过程, 而实践便是知识的它应用过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时间比例要规划,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的第一课就会直接进入到社会生产第一线中, 因此在塑造学生的时候, 知识是一个方面, 能否满足于岗位需求, 能够将自身技术应用于社会之中, 才是教师应该为学生考虑的, 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2) 要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如今社会倡导多元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 在授课的之时满足学生动手的欲望。从如今多方面的成果来看,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接收知识才能更更加牢固, 而知识也能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仅仅是技术型工作, 用于不同工作场地的差异, 环境的变化等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干扰, 没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很难去应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教学的专业素质, 才能够使学生拥有进入岗位的综合能力。3) 要强化综合素质与技能的训练, 强化机械制造新技术知识的认识。机械专业的学生是不折不扣的工科生。如今, 更领域专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技术的不断革新, 机械结构越来越复杂, 很多院校的教学已经很难满足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形势。所以要尽快加速课程内容以社会接轨, 通过课程的革新和转变, 满足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以身作则, 充分的分析教学点, 将不同点的核心内容通过连贯的详细教学授予学生。而课程的设置上, 要加强对于新技术的采用力度, 尽可能的将影响全球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原理融入到课本中,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 逐渐了解行业形势, 也未自身塑造来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不忘思想道德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4) 要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选取优质核心教学点, 针对于我院学生学习方式而设立教材, 同时要满足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学生心理需求等内容, 深化学生综合教育, 培养专业型、岗位型以及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

三、总结

总而言之, 机械制造领域是我国经济发展动脉, 也是传统行业的脊梁。近些年,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供, 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层出不穷, 所以, 为了能够满足新型社会的需求, 要抓紧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 从基础出发、从行业技术能力出发、从综合素质出发, 不断赶紧和研究教学方式, 为急缺机械制造专业人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彭强.浅析国内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工艺与设备, 2011.

[2]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机械专业技术 第7篇

按照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相关要求, 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和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 重庆三峡学院成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高校。机械类专业是学校工科类一大专业, 必然成为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一、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

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在我国工业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 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机械类专业, 但在教学模式上还没有达到应用技术大学的要求, 尤其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3,4]。

1) 人才培养。据调研分析, 大多数高校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a.人才培养方案过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 公共课程设置过多;专业课程开设时间过晚;专业课程市场针对性不强, 专业课程几乎囊括机械类专业各方向的知识。b.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够灵活, 实践环节过少;且实验教学环节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 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学生一般都是按照实验指导书或教师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完成, 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也未能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c.目前机械类专业都设置学分制, 完成学业的标准太过重视所修课程学分, 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进行人才培养, 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多是在于应付考试。d.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3~6年学制几乎都是在学校完成, 与企业或其他高校合作不密切。

2) 实践教学环节。机械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操能力, 譬如, 车床加工、钳工、焊接、数控加工、制模等;目前, 机械类专业大力建设实验室, 实践教学环节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还存在一定问题, 如: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实验平台受限等。

3)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重庆三峡学院在机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 师资结构趋向合理化, 但还是存在不足, 表现在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不能很好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进行教学。

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在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新形势下, 为了机械专业自身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人才, 满足重庆渝东北经济发展要求, 现结合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际情况, 对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做以下探讨[5,7]: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建立合理课程体系:根据机械类专业方向 (如数控加工方向、机电系统设计方向、机械设计和汽车服务方向) 有针对性开设课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 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2) 调整理论和实践安排: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将先理论后实践逐步引导为边理论边实践, 以及先实践后理论;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3) 培养模式多元化:与东南大学合作实行“3+1”和“2+2”以及与企业联合培养, 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 完善毕业考核:在传统学分制考核系统中, 增设创新学分, 在修完课程学分的同时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课外实践。5) 建立学生实验考核管理系统:开放所有的实验室资源供学生使用, 并考核学生大学四年里独立完成的实验项目, 作为毕业条件。

(二) 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应用型教师队伍结构, 提升应用型教师队伍实际工程能力。首先, 坚持请进来, 送出去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 即是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与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将青年教师送到企业中工作学习锻炼。其次, 以“高校教师应用能力培养平台”中地共建项目和学校专任资金为保障, 以国内外专训、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主要形式, 提升教师工程能力和实践技能, 推动现有师资队伍向应用型师资队伍转型。

(三) 构建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平台

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1) 完善机械类实验室建设。专业实验室是提高校内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环节, 应加大力度建设机械类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2) 与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室。与机械类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 以企业知名产品作为实训平台进行教学, 和企业共同开发实验教学课程, 使教师、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 在企业中学习和锻炼。3)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创新项目、参加机械类科技创新大赛, 如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引进企业资金鼓励学生创新实训。4) 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三、结束语

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 是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渝东北经济区工业化发展的五大专业学科群之一, 因此应加大改革力度。

摘要: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发展的新思路, 给各专业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机械类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结合实际, 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 以适应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要求, 推动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海峰, 顾永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张文革.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 2013.

[3]雷文斌.探析机械类专业的教改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机械专业技术 第8篇

当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其作为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摇篮,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 其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十分具有专业特色, 其中机械设计专业就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 需要具备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进而才能有效的吸收专业知识, 而这对于他们来讲困难重重。CAD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正解决了这一难题, 其不仅能够辅助教师更好的讲解知识, 还能够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 从目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使用CAD技术的现状看, 存在着很多问题, 制约了CAD技术作用的发挥, 亟待解决。

1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教改中CAD技术运用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专业中, 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但是, 人类大脑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 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逻辑分析, 进而也就无法实现最为有效的分析。CAD技术是以二维图形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设计分析的, 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成为设计人员极佳的辅助工具, 进而在实现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无遗漏的记录。将其应用于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中, 在理论部分上, 使用CAD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性、理论性强的知识点, 进而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基于CAD技术的辅助功能, 可以实现对机械各部分设计的深入且透彻的讲解, 从而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进而也就有效的提升了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但是, 使用CAD技术进行三维知识讲解时, 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亟待进一步给予有效的解决。

2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在运用CAD技术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守旧

当前, 基于教改背景下的高职院校, 在教学上需要与时俱进的转变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为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但是, 当前, 在机械设计专业中教师还是被束缚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 “本本主义”现象严重, 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轨, 无法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上教改背景下, 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而当前禁锢于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机械专业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2.2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在应用CAD教学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教学方法单一。CAD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是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教学方法依旧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 对于理工科类的机械专业课程来讲,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传授, 同时也促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无法实现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进而也就无法实现教育目标。

2.3 师资队伍薄弱

针对当前CAD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 高职院校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这一技术的有效运用, 原因之一在于专业CAD技术教师严重匮乏。在当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CAD技术项目上, 尤其机械专业本身所设置的学科较多, 进而形成各种科目都需要CAD专业教师的现象, 但是, 事实上当前的高职院校在CAD技术的师资方面并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 现有的CAD技术专业教师本身所掌握的CAD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 进而就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对CAD技术不感兴趣, 无法实现CAD技术的有效应用。

3 教改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实现CAD技术有效运用的途径

3.1 更新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教改的形式,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要想实现教育目标, 就需要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CAD技术的应用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作支撑、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做媒介, 而以上内容的实现都需要以更新教育理念做基础。作为高职院校本身来讲, 要明确自身在新形势下的办学宗旨, 即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而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认识到素质教育下, 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并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全面挖掘学生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创新教学方法

3.2.1 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媒介, 开展微课堂以实现对CAD技术的立体讲解

当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积极的利用好这一媒介, 结合CAD技术的实际需求, 实现对这一技术的立体讲解。与此同时, 基于教改背景下, 微课教学方式这一以视频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被应用与课堂教学中, 其能够实现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整合。二者的整合能够在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 以精致教学设计、较短教学时间与教少的教学内容将重点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以针对重点或者难懂的知识来拷贝教学课件, 实现对知识的强化记忆与巩固。

3.2.2 结合微课的优点实现按部就班的教学

由于机械设计专业课程逻辑思维较强, 如果学生对CAD技术的熟悉程度不达标, 则无法实现CAD技术的有效应用,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微课的优点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进而实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知识传授。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讲解, 并要针对重点、难点运用微课理念与方法, 以声音、图片等示范案例的使用来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进而强化学生记忆。

3.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对CAD技术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 从而优化师资队伍, 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相关技术专业讲师的培训力度, 以全面提升CAD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进而为实现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专业中的有效运用奠定基础。

4 总结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因其专业知识的逻辑性较强, 进而需要CAD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对教与学的辅助, 而要想实现CAD技术的有效应用, 就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对多媒体以及微课的应用, 进而实现CAD技术的立体结构教学, 并要设计好教学内容, 实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知识传授, 在此基础上, 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CAD技术专业教师的个人能力素养, 从而确保CAD技术在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 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 推进高职院校的稳健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是当前培养专业性对口人才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 作为理工类学科,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CAD技术的应用可谓是成为了当前该专业学生的一大有效工具, 从而提升了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教改中CAD技术运用的现状, 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在运用CAD技术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最后基于教改背景下, 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实现CAD技术的有效运用提出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教改,CAD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1]徐春燕.高职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4, 3 (3) :133-134.

[2]李雪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11 (1) .

[3]宋秋云.高职机械类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适用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

机械专业技术 第9篇

关键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产业支柱, 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 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类专业是老牌专业, 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高校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专业特色为基础, 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在校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这一方面使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招生规模的扩大也加剧了我国大学生人均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仪器仪表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 其概念多、涉及面广。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长度测量基础、几何公差及几何误差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光滑工件的检验、典型零部件的互换性及检测、齿轮及尺寸链等。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该课程中实验教学占了很大比重[2,3]。

随着新形式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其动手能力。如何根据形式变化, 主动调整教学模式, 加大学生动手能力, 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 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大纲, 分析了机械类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及方法。通过本文研究, 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和综合素质, 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1 根据教学大纲, 合理安排实验课时

根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该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掌握各种公差配合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 为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从而能在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维修维护等工作中合理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 并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 保证企业生产的需要[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选择方法、使用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 最后进行产品合格性判定的方法。通过实验操作, 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能力, 巩固有关理论学习知识, 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尽量将实验安排在有关章节讲授之后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验课时。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中, 共安排若干个实验, 包括轴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位误差的测量、螺纹参数的测量、齿轮参数的测量和产品质量检验设计性实验。每个实验有2个小时时间,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实验, 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锻炼动手能力。

2 结合实际情况,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之前, 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书对实验内容写好预习报告。在实验过程中, 2个同学一组, 共同操作1台仪器。首先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授课 (包含仪器操作演示) 15min~30min左右, 后续让学生自己操作仪器并进行测量。学生在实验中, 应亲自动手操作, 记录原始数据, 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同时, 在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增加学生动手能力。首先, 教师合理增加设计性实验, 增强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在实验课设置中, 首先保证验证性的实验, 使学生学会基本的仪器操作和实验规程。在此基础上, 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如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中, 学生自己根据教师设定的目标,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测量仪器, 对零件进行检验, 最终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其次, 加大工程综合实训力度。具体如下:由学生自行设计零件, 汇出图纸, 确定零件公差要求;根据实际条件, 制定加工工艺, 选择加工设备, 加工出零件;选择测量仪器, 对零件进行检验, 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即判断零件的合格性。通过上述流程, 使学生掌握零件从设计、制造到检验的一体化过程, 提高学生综合动手能力。

3 结语

根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特点, 本文分析了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与方法。通过本文研究, 合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增加对互换性的认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2006.

[2]李柱, 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机械专业技术 第10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论;课程策略;授课策略;教学评价方法

一、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把教学的重点集中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习惯性的把在工科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但并未从理论高度去整体理解认识职业教育的原则和规律。通过学习职业技术专业教学论,了解了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智力的第一维度为操作,包含认知力、记忆、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等内容,智力的第二维度是材料内容,涉及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的第三维度是产品,即人们进行智力活动时,最终要表现为结果即单元、门类、系统和转换等。在此基础上,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和计算能力、交流、问题解决、推理、领导、团队工作和学习能力,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外语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其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完善,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学习的心理过程,专业教学论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教育学习的连接方面,在学习、准备和学校实践的结合方面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其关于课程策略,授课策略和教育评价的论述对于从属于专业科学的机械制图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机械制图的课程策略

机械制图课程是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专业教学论强调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策略上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一般的制图教材内容都是在讲完正投影的基本概念之后,做点、线、面投影性质分析。由于投影原理本身就抽象难懂,加上单纯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在实际生活中又极为少见,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总感枯燥,没有兴趣,难以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形体的形状、位置。经过对教材内容和施教对象的深入研究分析,在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之后,就直接导入体的投影,让学生在大量反复的立体投影训练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等规律的真正含义,实践证明,从投影理论直接到体的投影,学生是完全能接受的,体的投影完全能画出,并且明白它的方位,这主要是由于几何体是完全看得见的形体,通过拿模型对照实物讲述,学生很快进入角上色,打破了原有的认识过程,直接实现了飞跃。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尺、规绘图日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绘图。因此,在教学中,树立规范作图观念,强化国家标准的规范性作用,适当增强徒手绘图的能力,强调绘图者思想和风格的个性化表现,允许绘图者自由表达一些教学内容,淡化如文字书写、线型练习、图纸美观等可以由计算机标准化完成的此类标准化方面的要求。例如,截交线和相贯线是制图教学的难点,而在实际生产中,技术人员遇到这类线型时,常常采用近似画法;受制造工艺复杂性的影响,立体偏交出现的机率很少;所以,在截交线、相贯线部分的教学中,应以分析什么地方可能出现这些线以及这类线的存在范围和大致形状为重点,淡化作图方法和作图过程的讲解,而立体的偏交可以不讲。

三、机械制图的授课策略

专业教学论的授课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机械制图的重点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想象在读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模型、切割橡皮泥、绘制立体草图等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形体形象积累量,并且要求学生将基本体的形状及常见简单切割的基本体形状包括它们的三面投影牢牢记在脑子里,加强基本体的形象积累,使之看到一组三视图,头脑中便能反映出立体形象,加快读图识读的速度。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直观教具、模型、立体草图,对学生建立完整、准确的形体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想象中,抓住形体形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形体组合是引导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牢固基本体形象积累的基础上,在想象中对若干基本体进行切割、叠加,便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定形状的组合体。在牢牢抓住基本體的形状特征后,按先叠加后挖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象积木一样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前后衔接连贯有序的组合体。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了培养。在训练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展开思路敢于想象、组合。还可以通过要求主视图不变,构思出多种方案的俯、左视图;或者主俯视图不变,想象出左视图等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这种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传统的制图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典型零件的针对性较差,制约了学生对实际零件的感性认识,致使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复制了许多生产用图,在课堂内让学生识读,并合理地安排每一种零件需要讲解的内容,从零件的形状、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出发,层层剖解,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一张零件图代表的不仅是一个零件的形状和大小,更重要的是一个零件的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产现场,真实了解该零件的结构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立体形象。这样通过改变纯课堂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改变原来学生被动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读图能力逐渐提高。

四、机械制图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的检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测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机械制图》具体应从国家制图标准,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专业制图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对于国家制图标准应着重考察学生是否熟悉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能否在绘图实践中遵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制图基础知识应能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几何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投影基础知识主要检验学生能否正确识读基本体、组合体的三视图,想象出其空间情况。能否根据两面视图求作第三面视图。能否正确求作基本体、组合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三视图;应用基础知识则考察学生掌握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图示方法与有关规定,能否灵活运用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用较少的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并进行正确的标注。专业制图重在检验学生了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内容,掌握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及各类常见零件的表达方法的程度。零件图的尺寸注法,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注写方法及含义,装配图的常用表达方法及视图选择方法,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徒手作图能力等都是重点考核的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对于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形成效果显著的课程策略、授课策略和教学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燕蓉.《构建《机械制图》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2 .4.

[2] 郑送军《试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教学与方法 1994-2007.

机械专业技术 第11篇

大学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知识的重要阶段,直接为学生工作就业作准备。对于工程技术类的学生而言,积累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工程技能的训练。学生这些能力的获得直接来源于教师的专业课讲授,所以,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并运用其理论转化为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术特长的重要课程;另一方面它又是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有效理论依据。

专业课具有以下突出的几点基本特点:(1)专业课的内容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专业课的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3)专业课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机械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机械专业课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模式所取代。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多次重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能把学生的作品或学生操作实况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师生共同活动,激起课堂高潮。例如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软件Solidworks制作的液压泵和液压阀的三维实体模型,在edrawing浏览器下,能够对元件进行拆装、剖视、旋转全景显示。学生通过演示能够清楚了解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重点知识得到很好的掌握。

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工科中的专业课都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对于初学者或缺乏直接生产工程经验的学习者来说,无论教师的讲解多么细致都是很抽象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幻灯投影、录音录影播放、光盘浏览等多种功能,经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方式,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让学习者一目了然。例如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中,该门课程对于机械学科的学生来说尤其生疏,由于在前几年的专业课程安排中没有与它相铺垫的课程设计,因此学生在接触到这门课程时,一点概念都没有。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更多的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而且在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短学生认知理解的时间。

2.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插入动画演示、数字模拟展示以及录像,能够更加直观地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工程实际问题的切入点,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等。如此打开了学生学习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与该门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将之前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重现给学生,让学生的整个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三、目前多媒体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然而就目前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

1.从课堂实践看,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书本、讲义整体搬上课件,没有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实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仍是一个普遍现象,教师在课堂的作用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有些教师在整堂课上不停地播放课件,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促使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课堂上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配合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动画等内容,使得专业课教学中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活起来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3.由于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并不是专业的信息系统研制人员,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质量比较粗糙,无法制作出具有更大互动性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编辑出更适合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课件等。

4.另外目前的多媒体课件中绝大多数还没有与学生的信息互动功能,仅仅只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因此亟需一个能够集多媒体演示、动画、录像以及具有与学生信息互动功能的网络教学平台。

四、解决的方法

1.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

2.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智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

3.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独特功能去作最佳结合,从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变换方式最有效果,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4.坚持开发与应用并行、专职与兼职并重、教学人员与研制人员并用原则,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CAI开发、研制及应用系统。

五、结论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发挥多媒体的巨大潜力的同时,也要避免因制作不当或操作不当造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工科教学事半功倍,还可以体现一名教师对同一门课的不同教学风格、个人特色,让学生学习课程的同时感受教授的个人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李泽年.多媒体技术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傅彰彰.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J].新西部,2008,(02).

[4]冯建焕.浅谈软件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8,(02).

上一篇:音乐导入下一篇:快速检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