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2024-08-01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精选7篇)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第1篇

新课程标准讲:“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汇总进行。”既然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 那么, 这就只能是两个主体的对话。所以, “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要避免一些误区。是不是教师就不用说话?说得越少越好?对学生的发言只能表扬?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只能表示认同?是否可以无视规律随意“说文解字”, 让学生“独创”记住生字的方法……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教师拥有“主导”地位, 那么我们不妨就大方地承认教师的主体性, 不要把教师的主体性与教师霸权混为一谈。教师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他是一个引领者, 他与学生主体平等对话。

一、个性与共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经典论述。这一阅读理论在新课标中得到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 “你说得对”“你也有一定道理”“可以这么理解”……似乎学生说的都是对的, “你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什么都被贴上了“个性化”的标签。

新课标中有这样的概念:“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以多元解读为主要特征, 建立在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下, 但不能随心所欲, 不能过度阐释。多元解读必须坚持多元有据。如果学生的智慧真的高于文本, 可以任意结构文本的话, 那还要阅读教学干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 我们不能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 不论学生如何发言都不加辨析地肯定、鼓励甚至高度赞扬。生活阅历、知识水平、语言表达都远高于学生之上的教师, 应在“导”上下功夫, 切不可把“民主课堂”变味为“迁就课堂”。我们需要个性, 但应透过个性找到共性的基点。

当学生对话精彩时, 也要懂得抓精彩、促个性。如教《我爱家乡的荔枝》一课, 在理解“荔枝依旧年年红”时, 学生与教材有了多向互动的对话。生:这句话是说荔枝年年红, 可母亲再也吃不到了, 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此时, 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通过即时评价就能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精彩”的世界。教师:“多么准确的感悟啊, 可是作者就没有更多的心里话想表达吗?”“我认为应理解为母亲的爱像甜甜的荔枝, 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对啊, 母亲深深的爱像荔枝一样染红了我的记忆……”教师放大了“精彩”, 对话的主体便各自积极地向对方精神敞开, 彼此接纳, 在共享、共生、共长中滋养了生命感悟。

二、预设与生成

“开放的课堂首先也要按预设而教。”叶澜教授很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 但她“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质疑———生成”是一种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质疑, 是激发思维的金钥匙, 是引发情感的导火索。《和氏献璧》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急切”一词质疑, “为什么会如此心急如焚?”抓住“不屑”一词质疑玉匠为何会有这样的态度, 从关键词的理解进而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独具匠心地“导”, 为学生搭设生成的平台, 让计划性预设与动态、开放的生成和谐共生。比如《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而且每段结构、起兴相同, 可抓住其中两段先让学生熟读成诵, 再让学生对文本加以创造性地改编, 浓缩成一首小诗。当然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 必须教师参与合作、指导。这一创造性的实践拓展, 是对语文课程的二度开发和利用, 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内隐学习”, 提高了语文素养。教师活用教材, 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又体现了教师“导”的功力和价值, 让学生享受到母语凝重的美感。

总之, 教师应在“导”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才能及时而有效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各种不确定的生成性资源, 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 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引领。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第2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班主任老师更是孩子们的领路人。从教二十多年来,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多年,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来到城里工作以来,教书育人工作不敢懈怠。笔者近年所教学的班级,每个学期都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被学校评为“学困生”转化能手。2008年中考,本人所教班级的中考成绩优异,700分以上的同学人数达到23人,49人达到一、六、八中联合招生的分数线。本人连续五年获得学校中考一等奖,本人所教外语科目平均分连续几年获得全校第一名,2008暑假应邀为瑶海区引进的新教师进行初中班主任工作培训,2009学年暑假,为我校全体老师进行校本培训,2010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皖北送教,为到霍邱全县初中班主任主讲《班级文化建设》;2010年送教到阜阳、宿州,给皖北一线的老师进行中考考前培训。

一、教育孩子做人是首要的,坚持以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全国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一贯坚持“德育领先,以人为主”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做人是第一位的。每届孩子走进中学的校门,我的第一节班会课主题都是一样的:“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接下来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把每周的班会课打造成“育人工厂”。班主任既是厂长也是工人,确保从我的工厂出去的都是正品,没有次品。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认真准备每一次主题班会,为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打造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展示中张扬个性,开发孩子智育水平,利用学生教育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对孩子进行习惯教育。(班主任)这几年来,笔者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班会形式,例如,常规性班会制度,诚信教育班会,感恩教育班会,习惯教育班会,学习方法教育班会,才艺展示班会,野外活动型班会,交通安全班会,班级文化建设班会,卫生健康知识班会,另外还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班会。

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例会教育,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教育,在教育中得到成长,在成长收获快乐和喜悦。我所教授的班级学生个个阳光,人人快乐,他们思想健康,道德高尚,行为良好,做人善良,得到家长的赞许,很多家长在孩子毕业很多年之后,每到节假日都要给我短信问候,让我在工作中收获幸福、快乐。

二、给孩子关爱是无私的、没有任何偏见

当乡村教师的时候,只要孩子考到分数,家长就认可我的工作,到了城里,首先要做一个热爱职业的老师,做一个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的老师。当代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关爱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班主任需要关爱“学困生”以及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每一个孩子在我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可教的,可塑的,可以成才的,让我感到有希望的。我利用我的英语课堂,进行爱的播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关注他们学习英语学科,拉近师生关系,利用谈心、和家长交流找到孩子学习上不足之处。例如,我班的朱靖峰同学,小学在寄宿在别人家里上学,几乎没有养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从第一次作业我就感觉到这个孩子学习的艰难,但是我和他交流中,感到这个孩子很诚信,老实,家长很负责,希望我多关心这个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写好每天的作业,我一开始,天天晚上打个电话,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每一项认真查阅,这样孩子作业没有机会偷懒。为培养他听课习惯,我安排班级最优秀的孩子坐同桌,课后有专人检查他的笔记,这样课堂听课的习惯通过一个月基本形成,一个学期基本稳定,现在从一个学困生变成我们班级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为此我专门奖励家长和孩子各一张电影票,让他们父子俩感受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我们专门召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题班会,家长会上我邀请朱靖峰家长作报告,教育其他学困生家长,收到很大反响,教育一个带动一片。为此,我也被学校评为“后进生”转化能手。2007-2008届,我们班级还有一个孩子叫潮云飞,初三最后冲刺阶段,由于压力过大,出现精神恍惚,我及时发现,利用班级学生多关心,多交流,将他的座位调到班级学习品德最优秀的韩晓云同学同桌,同时,我利用主题班会“成绩真的决定未来吗”谈很多自学成才的例子,淡化学习压力,最终挽救了一个孩子,当初他的母亲认为这个孩子一定不能参加中考,最后,在我们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成功参加中考,当年取得734分的好成绩。

三、班主任工作是长效的,坚持不断创新

最近几年,我的班主任工作从两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抓好常规工作,开展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建立并且完善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如班会制度,班级公约,班级一日常规量化制度、班训等,创建了我班独特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我也不断学习班级管理经验,近两年,我学习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条建议》,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漫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和孙云晓老师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通过这些理论专著的学习,我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完善健全,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这些书本的学习,让我获得很多有益的经验,缩短自已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为我的工作创新打下伏笔,让我从一个经验型班主任向一个专家型的班主任转变,我坚持不断写班主任工作心得,工作手记,在新浪网开通了《哈哈班主任工作室》。同时为记录班级孩子成长过程,我为班级开通了班级博客,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孩子的引路人 第3篇

——学生×××

这是在我工作到第三个年头学生毕业时送给我的,我一直珍藏在心中,它写照了我,也一直鞭策着我,给我力量。令我不懈地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接受知识,不懈地坚持让我的耐心、细心、爱心熏陶着每一位学生。

一、心中有爱,万事不难——我的师爱魅力

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理解和期待。师爱教育的灵魂,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之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语)。

“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它是孩子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教师对孩子必须倾注爱心,为孩子个性发展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会使师生双方都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

二、我是一桶水——我的学识魅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提高第一堂课的含金量,我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刻苦钻研教材,经常上网看优秀老师是怎样上好一堂课的,学习新的教法理念,并积极参加2003—2005乐平“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自创《“名人签名”作文教学法》(发表于《语文报·教师版》2003年第13期)。那一年也是我的丰收之年,自己的创作和学生的习作都获得了不少奖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更不可能有魅力。

三、诚信、公正和廉洁——我的人格魅力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为人正大光明,办事言行一致,处世廉洁自律,“言必信,行必果”。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总是能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师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他们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地还是顽劣的。“公生明,廉生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建立,而是靠教师自己的情操和品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自然生成的。就像汉时韩婴所言“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韩诗外传》卷三)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第4篇

一、育人以立德为本

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实际工作中一贯坚持 “德育领先, 以人为主”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做人是第一位的。每届孩子走进校门, 我的第一节班会课主题都是一样的:“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接下来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德育教育, 把每周的班会课打造成“育人工厂”。班主任既是厂长也是工人, 确保从我的工厂出去的都是正品, 没有次品。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 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而班会、队会则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认真准备每一次主题班会, 为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打造展示自我, 宣传自我的平台, 让孩子在展示中张扬个性, 开发孩子智育水平, 利用学生教育学生, 开展养成教育, 对孩子进行习惯教育。

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例会教育,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教育, 在教育中得到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和喜悦。我所教授的班级学生个个阳光, 人人快乐, 他们思想健康, 道德高尚, 行为良好, 做人善良, 得到家长的赞许, 很多家长在节假日都要给我短信问候, 让我在工作中收获幸福、快乐。

二、付出师爱, 给予孩子无私的关爱

哲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单纯、热情、向上的孩子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教师, 都应“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师爱如阳光、空气和雨露, 使花骨朵儿一样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必不可缺少的养料;师爱如一座桥, 能架起教师与学生心灵之河的桥;师爱如一种无形的催化剂, 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促使孩子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你越爱孩子, 孩子就会努力地在你面前克服那些缺点, 也会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班上像特殊的后进生我想方设法亲近他,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 用情去感化他, 用理去说服他, 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例如, 我班的谭道德父母均外出打工, 寄宿在别人家里上学, 几乎没有养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 从第一次作业我就感觉到这个孩子学习的艰难, 但是我和他交流中, 感到这个孩子很诚信, 老实, 家长很负责, 希望我多关心这个孩子, 为了培养孩子写好每天的作业, 我一开始, 天天晚上打个电话, 要求家长检查作业, 每一项认真查阅, 这样孩子作业没有机会偷懒。为培养他听课习惯, 我安排班级最优秀的孩子坐同桌, 课后有专人检查他的作业, 这样课堂听课的习惯通过一个月基本形成, 一个学期基本稳定, 现在从一个学困生变成我们班级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 我们专门召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题班会, 家长会上我邀请家长做报告, 教育其他学困生家长, 收到很大反响, 教育一个带动一片。

三、班主任工作是长效的, 坚持不断创新

(一) 抓好班级常规管理

最近几年, 我的班主任工作从两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抓好常规工作, 开展班级常规管理, 建立班级管理机制, 建立并且完善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 如班会制度, 班级公约, 班级一日常规量化制度、班训等, 创建了我班独特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 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抽工作之余加强学习, 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每期我积极主动地调课听课, 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累积听课30 余节。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 主要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有趣》这两本书, 还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 翻阅《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 还学习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漫谈》。通过这些理论专著的学习, 我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完善健全, 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这些书本的学习, 让我获得很多有益的经验。通过学习, 不仅充实了自己, 还使自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并快乐着, 我们每天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 一双双纤细的小手, 一双双明澈的眼睛, 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啊, 我将用我的大爱, 精心培育他们, 去铸就他们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版, 2003.

敬业,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演讲 第5篇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敬业,做好学生引路人”。出生平凡的我从小就在乡村长大,在孩童天真无邪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也只是童年的纯真与欢乐,那时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已一抹不复存在,是什么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健康成长?我想,太多的言语中肯定有甘为人师的老师二字,是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本初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身为人师,我们真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着想,良心做事,不辜负青春年华。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孩子,只有爱的深,才能更认真,只有爱的深,才能更细心。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爱,教师的爱能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孩子振作起来,教师的爱能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师德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

纵观现实,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众说纷纭。有表扬赞美之声,亦有批评谩骂之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学生心里需求?我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表露人生智慧,点亮他人。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也坚信,“千锤百炼,终将以智慧成就人生”。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是教师的敬业,成就了无数渴望知识的学子,是知识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缠绵的细雨中早早地来到教室渴望求知的心;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批评引导下不但成长。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做老师真好,你的一言一行、一出一就,用无私的爱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这也是人生中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儿!

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第6篇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育工作者,随时都可能发生工作的变动,这一个变动,你可能接到一个较差的班级,也有可能接到一个比较优秀的班级。接到一个差班,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差班,顾名思义,那就是一个很差劲的班,那就是一个要成绩没成绩,要纪律没纪律,要礼貌没礼貌……简而言之,那就是要啥没啥的班级。这样的班级管理可是真让人头疼的。如果这样的班级让一个新手来接,这位同志再脆弱一点的话,很有可能产生走人的现象。笔者就眼见了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青女教师,被孩子们给“气”走了。那接到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就很轻松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差班,管理难,那是不置可否的事;然而如果接到一个成绩优秀但又对以往老师根深蒂固的“好班级”,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小孩子有较强的依赖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依赖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老师充满了崇拜的心理,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较强的排他性。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的学生,更是崇拜自己的老师。然而这就会给以后新担任他们班级工作的老师造成很大的难度:其一,他们会认为自己以前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其他的老师都比不上;其二,共同学习的日子让他们对原任老师产生了依赖思想,感情倾注给了原任老师;其三,孩子们习惯了原任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感到陌生,也就可能导致成绩下滑,从而对新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总之,只要他们发生“不幸”,就有很大可能会认为是新老师的错。

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新接手一个班级,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可就是这些方法,“好班”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认同的。即使你老师用你的方法完成了你期待的目标,可孩子们并不认为这是你的功劳,即使你做得比以前的老师好,可他们仍然认为你不如原来的老师做得好,甚至他们中还会有人直接同老师叫板,当着其他同学说你这位老师就是不行,让你下不了台……也就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如何“讨好”他们。

然而,新老师要怎样才能“讨好”孩子们,让他们喜欢上自己这个问题,老师就得花心思,动脑筋,下功夫了。首先得肯定他们以前的老师是一位非常非常优秀的老师,你也喜欢他们以前的老师,这样你们就有了共同的话语,拉近了距离。接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喜欢以前的老师的哪一点,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你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了解到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讨论结束后,你可以补充上一句:“你们以前的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你们也来监督我做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好吗?”你承认了他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并且你也愿意“学习”他们心目中优秀的老师,他们的榜样变成了你的榜样,这就是你和孩子们的共同点,在孩子们心目中你这位新老师就和他们是一样的,就这样,孩子们也就不会把你当“外人”看待了。

当然,这只是在正常情况之下,孩子们能接受你,如果发生一点小意外,那你前面所做的工作也许就是徒劳。当你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前任教师有所差别,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了新的认识,将孩子的不足之处展现在了家长面前,个别处理偏激的家长小则批评一顿,重则进行体罚……这样一来将会激起孩子的不满之心,认为这是你这位新老师所为,“害”他吃亏,甚至会认为你打“小报告”,告“黑状”,所有不满全发泄在你身上。受到家里处罚轻的,态度相对端正的对你冷眼相看;家里处罚重的,行为偏激的学生可能从此怨恨上你的课,甚至不愿到学校学习……这就需要你这位老师有一颗宽容的心,能耐心的去了解孩子们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有必要,直接当着孩子们的面与家长沟通,消除学生对你的仇恨之心。同时要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他们喜欢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尽量弥补孩子的不足,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是为他们说话,为他们着想的……

诚然,在这里谈论的“好班”只是一个在某种层面意义上的“好班”,那就是一个学习还行,纪律也算不错的班级,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说,距离“好”还差了一截的班级。俗话说:“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这样的班级就是一个危险的班级,这是一个思想上还有问题的班级,也就是说孩子们的心理教育还做得不够好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就需要老师用心去换心,用你的真心去打动他们,开启他们心灵之门,引导他们用健康的心理去对待每一位老师,对待每一位同学,对待每一位社会上的人……不要存在偏见和依赖的思想,敞开心扉对待每一颗真诚的心!

总之,接手一个班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当老师走进了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从心里接受了你,你才能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才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如何做好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引路人 第7篇

首先,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其次,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再次,新生适应教师、环境的需要。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新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经问卷调查,新生一般都需要二三周时间来适应。新生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还要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习总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既要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两个方面急需弥补:

(1)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2)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四、保证专题质量,“分散”贯穿始终

在保证质量、扎实有效过渡复习的基础上,还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过渡复习分专题划块复习和分散渗透复习两种形式,专题划块复习完成后,至于分散渗透复习则应贯穿在高中教学的始终,要坚持不懈。此外,在新课教学中,灵活运用旧知识,引起新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既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既便于理解记忆,又能激发兴趣,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认识规律,而且一举两得。

上一篇:乡镇煤矿下一篇:反射波法检测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