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

2024-05-25

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精选6篇)

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 第1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和金融行业竞争程度的加深, 商业银行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健康、持续的运行,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防范风险的资金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给操作风险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程序员、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通俗来讲, 就是银行因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差错, 需要对客户做出补偿或赔偿, 以及由于内部人员监守自盗, 外部人员欺诈得手, 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 网络遭到黑客侵袭, 通信、电力中断, 地震、恐怖袭击等原因导致损失的银行风险, 被统称为操作风险。这一定义把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范围更加准确地指了出来, 除内部原因外, 还认为外部的因素也会使银行产生操作风险。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操作风险防范体系并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特点

在过去一二十年的时间里, 商业银行发生的操作风险及其损失已经给了我们许多惨痛的教训: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例子, 而我国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高山案”和北京分行烂尾楼骗贷案、建行吉林分行金融诈骗案以及农行内蒙古包头分行重大违法经营案、农业银行邯郸分行特大金库被盗案等相继曝光, 多家银行总行的负责人因违规贷款、操作失误被查处, 包括原中信嘉华银行董事长金德琴、原光大集团董事长朱小华、原建行行长王雪冰和董事长张恩照等, 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空前关注。因此, 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管控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 人为因素

大部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由于某个人或几个人的行为而产生的, 人为因素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中占了绝大多数, 而内部人员的风险更是其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深入研究人为因素造成损失时, 绝大多数风险的产生是由于欺诈风险, 而这也恰恰表现为道德风险。人员的道德风险是产生操作风险的根源, 票据诈骗、违规操作、信用卡诈骗等操作风险的产生正是由于某些人道德败坏, 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在面对着金钱的诱惑而发生转变,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最终给银行造成了损失。

(二) 内控制度缺失

内控制度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 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 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随着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 内控制度在防范与化解银行风险、保护银行资金安全以及完善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国际银行业为确保银行运营的安全, 在银行内部设有内控机制, 但有些银行从业人员对这些制度视而不见, 没有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或者对其违规操作存在侥幸心理, 从而致使银行损失的发生。

(三) 信息技术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银行业电子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飞快, 互联网在银行业务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 网络安全的问题也使得银行在其间产生了损失。巴塞尔新协议中把银行系统的不完善或失效等原因而引致的损失纳入操作风险的监管范围。在高科技条件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渠道更为多样化, 隐蔽性极高, 危害极大。目前, 网络黑客活动猖獗, 电子计算机病毒泛滥使得银行系统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这不仅仅关系到银行的操作风险, 也关系到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四) 外部事件引发

商业银行的经营总是处于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之中, 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部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活动。如外部人员的恶意欺诈行为是给银行造成损失较大、发生次数较多的操作风险之一;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则是由于银行监管法规、政策或银行的合作者、相关资源的供应商的突然变化使得银行经营受到影响, 如2004年年初以来, 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迹象, 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过热, 在此情况下, 政府适时做出宏观调控, 银监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一些商业银行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受到了巨大冲击, 集中表现为2005年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出现反弹。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中的缺陷

(一) 重事后查处, 轻事前防范

在我国, 因操作风险的原因而引致银行损失的事件一旦曝光, 银监会等金融机构管理部门就会对案件进行全方面的调查, 新闻媒体等也会对此事进行大量的报道, 同时也会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罚, 希望用严厉的惩罚来起警示的作用。但是这种“重事后查处, 轻事前防范”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反而使一些同类事件屡次发生。从王雪冰到刘金宝, 再到朱志、丁燕生, 银行高官一个接一个落马;从中信银行的票据诈骗案到民生银行的骗贷案, 再到工商银行的骗贷案, 一起接一起发生。因此, 做好事前防范才是避免同类风险再次发生的最良好的药剂。

(二) 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 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

当前银行业界错误地认为只有基层的人员才有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故对基层人员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内部审计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基层人员, 对他们的能力进行严格把关, 却对高层人员的管理较为放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延续传统的“总行-省分行-市分行-县支行-基层网点”的运营模式, 一些分行、支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权力过于集中, 实际上就是有了独立的控制权。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发生的许多大案要案都是与高层管理人员相关的, 这些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 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情形的危害性远高于基层人员。当前我国发生的一系列操作风险的案例正是由于银行的这种管理制度而产生的。

(三) 重制度建设, 轻制度落实

我国强调“以法治国”的观念, 完善法律法规是我国目前立法机关最重要的任务, 我国的金融立法也在循序渐近地完善之中。但由于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实行行政化管理, 内控文化缺失;再则我国文化中讲究的情面关系在银行的业务当中时有发生。虽然银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但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 人情凌驾于法制的现象使得银行不得不面对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也使得一些制度无法真正地落到实处。

(四) 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 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 操作风险由内部事件、人员、系统和外部事件等四类因素引起的, 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部门。内部管理流程涉及到公司金融、个人金融等业务以及内部审计, 人员涉及到人力资源部, 系统涉及到科技部、外部事件涉及到银行的安全保护等。在我国, 这些不同部门的操作风险是由不同的管理人在负责的, 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部门。这种分散性的管理使得在发生操作风险时很难形成一比较统一的策略以应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而管理人者也难以了解整个银行的真实情况。同时分散性的管理还会导致某些地带成为无人管理的真空区域, 这就提高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概率。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思想, 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

首先, 必须提高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能力。操作风险是伴随银行的产生而产生的, 它与银行人员是密切相关的, 故要从人员、系统上辨别操作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其次, 要把操作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的管理范畴, 视操作风险与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为同等地位, 并尽快建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再次,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充分了解操作风险的管理所在, 确保内部对操作风险进行行之为效的监督与管理, 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并在全行范围内实施, 从而提高对操作风险进行防范的力度。

(二) 建立专门的人才队伍, 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和考核

由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银行操作人员的失误, 这就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质量的高低。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结构来看, 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和业务操作人员是很欠缺的, 这客观上要求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对其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 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大部分是由于高管人员的违规操作造成的, 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高管人员的考核。建立严格的高管人员选拔制度, 提高人员的准入条件, 并要完善现有人员的清退机制, 并且加大绩效挂钩力度, 对银行风险管理有突出献的人员给予表彰与奖励, 对违规违纪人员要进行处罚。

(三) 加快产权改革步伐, 并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向股份公司转变, 故在这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逐步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础, 自主经营、自负亏损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 要改善现有的银行管理制度, 实行董事会, 并对银行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 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切实防范各种操作风险

在我国, 操作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因为内控体系的不完善, 故防范各种操作风险的关健在于完善内控体系, 比如业务操作制、岗位责任制、内部审核制等。加强内部审核部门独立性, 使之成为其控制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最为有效的监管部门。同时, 形成一个内控管理有标准, 部门设置有制约、岗位有职责、风险有监控、工作有评估的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而内控体系有效与否的基础在于“细节”, 正所谓“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要想有效控制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点, 内控制度必须覆盖到每个业务环节, 内控的关键则在于执行, “有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可执行”的后果更为严重, 要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必须有四项机制的支持, 即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的风险机制、强大的检查机制和强有力的内部审计机制。

(五) 有效应用保险功能, 缓解银行操作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来说, 除了内部要加强对其进行防范力度外, 采用保险对其风险进行转移与分散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购买保险是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之一。操作风险的本质是符合保险原则和要求。与信用风险相比较, 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属于纯粹风险 (即操作风险的产生只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 而不具备有获利的可能性) , 而其发生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当金融市场发展到成熟时期, 应用保险转嫁操作风险是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美) 卡罗尔·亚历山大著;陈桂龙等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魏振香, 李伟娟.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方案设计[J].金融与经济, 2010 (1) .

[3]、陈景新, 刘炜.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J].改革与战略, 2010 (3) .

[4]、马志娟, 曹严.礼从邯郸农行金库盗窃案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J].生产力研究, 2008 (12) .

[5]、董红, 邱菀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5) .

[6]、徐学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建议[J].武汉金融, 2009 (2) .

[7]、成斌.现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管理机制探讨[J].新金融, 2008 (1) .

[8]、高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前景广阔 第2篇

继由清华大学与梓昆科技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台具有人脸识别支付功能的金融安全设备ATM机6月初正式发布,人脸识别系统与声纹识别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亦将应用于高校测试考生身份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市场将迎来爆发。

人脸识别技术打开更多商业化应用

据悉,由外研社开发研制的“FiF测试系统”是国内首款支持高校大规模外语在线测试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及听、说、读、写、译全题型智能化评阅的新一代数字产品,不久将来还将融入人脸别技术,用于高校测试高考考生身份识别。这是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又一大突破。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人脸识别通常要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检测验别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代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到现在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应用。

在生物识别市场上,人脸识别的应用已经慢慢超出了安防领域,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零售、电子商务、安全防务等领域。比如:利用人脸识别进行手机解锁及电脑登录认证;一些广告公司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户外广告上进行人流量统计;社保系统纷纷启用人脸识别技术,规范领取人资格;在大超市,无须各种卡,只要应用“刷脸”技术就能进行支付;等等。在未来的某一天,你钱包里不再存放现金,甚至你出门连手机和钱包都不用带,就能在周边的便利店买东西——因为你可以“刷脸”支付。与“刷脸”支付同理的是,也可进行“刷脸提款”。当一个客户在提款机上提款时,一台摄像机对该用户的眼睛扫描,然后迅速而准确地完成用户身份鉴定,这个客户就可径直办理完提款业务。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联合银行的一个营业部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镜头。

你或许已经听说过“谷歌钱包”支付系统,它采用NFC技术,轻松触摸智能手机就可进行结算支付。还有一种使用“地理围栏”技术的服务已现世,用户可以在进出商店时登入登出。但这还不是最潮的,最先进的技术是无需借助额外设备,只要你亮出自己的脸蛋,在商店内如入无人之境,想买啥买啥,这项技术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一家英国酸奶店老板称,这种支付方式比刷卡或现金甚至手机支付还要快,排队等待付款的顾客明显减少了。据悉,不仅是英国、美国,“刷脸”消费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也悄然崭露头角,极大方便普通百姓。

政策支持促使巨头跑步进入

抛开某些方面原因,国家政策的强烈支持可以说是人脸识别崛起的重要因素。随着近些年来,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在全国各个城市大力推广,我国安防市场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升温,人脸识别已经开始被列为平安城市、智慧城市使用过程中的强制标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人脸识别的推广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推动。

而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以及政策支持逐步明确,人脸识别行业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市场的下一个角逐热点。人脸识别产品当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零售、电商、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2015年以来,腾讯、阿里、民生银行等多个巨头纷纷加码人脸识别产业。继马云在德国汉诺威电脑展上亲自展示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SmiletoPay”,完成“刷脸”支付后,阿里巴巴将与国内生物识别领域知名企业海鑫科金旗下的海鑫智圣合作共同建设“阿里巴巴人脸比对系统”,利用海鑫智圣人脸识别核心算法在淘宝开户认证过程中引入“人脸比对”及“真人检测”。而另一大国内巨头腾讯财付通表示已与中国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比对服务的战略合作。腾讯与微众银行正在对金融、证券等业务进行人脸识别的支付应用尝试。而一直坚持创新为先的民生银行率先将人脸识别引入客户身份认证环节,目前已经在移动智能柜员系统、移动运营、客户化运营和柜台业务XBank业务系统中采用人脸识别技术。

而国外巨头动手更早,去年比尔·盖茨在博鳌演讲中指出“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将是IT界下一个大事件。Google于2014年收购了4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均涉及深度学习,其中3家涉及计算机视觉。

市场人士指出,国内外巨头纷纷加码人脸识别技术,这可能直接助推产业的爆发性增长,脸识别产业即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

人脸识别概念股有望迎来爆发

识别技术准确率的日益提升以及用户习惯的培养,让人脸识别从安防军事领域不断延伸,全面打开线上商业化应用,也有助于线下生物识别格局的改变。

首先,随着用户习惯深入以及对人脸识别的技术认可,未来刷脸登录、刷脸交友等新型线上应用将迎来爆发,线上第三方认证服务平台将极大受益于线上多方需求的拓展;其次,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革新,智慧银行VTM、新型安防系统以及后端海量视频数据检索等项目将大量上线,人脸识别效果的提升将打开前期受效果制约的应用场景;最后,互联网+是IT界当前风口,那么人工智能以及人机交互将是IT界的下个风口,布局人脸识别就是布局人工智能以及人机交互的未来。

nlc202309040220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增长迅速,对可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各方面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旦人脸识别得以推广,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成为人脸识别下一个商业爆发点,其发展潜力与前景将十分美好。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并在未来十年内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的人脸识别市场规模。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对生物识别产品的需求在2010年已经达到百亿美元,近几年,生物识别设备的综合性年增长率也达到25%左右。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BG)的报告《生物识别市场与产业报告2009-2014》显示,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系统所占份额最大,为66.7%;除此之外,人脸识别占到11.4%,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和掌形识别各占8.0%、3.0%、2.4%和1.8%。以上数据显示,人脸识别有较大发展潜力。

安兴证券认为,人脸识别产业即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建议布局技术龙头。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人脸识别产业将充分受益于“线上身份认证”产业的爆发;同时智能安防、后端监控自动检索等前期受制于识别效果的应用空间也将被打开。看好人脸识别公司的当前发展空间,更看好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入优势与技术积淀。未来像佳都科技、科大讯飞、川大智胜、汉王科技、欧菲光等这样致力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公司前景十分看好。

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尚有阻碍因素

与其他类型的生物识别比较,人脸识别具有无须被采集对象配合、无须采集对象和设备直接接触、可以在同一场景中对多个人脸进行分拣、判断及识别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得人脸识别系统工作效率高、准确度高,且效果较好。然而,既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忽视人脸识别技术在研发和应用中的阻力因素。

众所周知,所有人的脸部结构都是相似的,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却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整容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脸部可以作出更多的改变,这就又给人脸识别技术出了一道难题。

还有,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际上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谴责人脸识别系统随意收集脸部信息侵犯了个人隐私。

另外,人脸识别技术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其应用门槛仍然较高: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经济门槛高(价格高),这也影响其推广应用。

责编:范颖华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界定与识别 第3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贷款合同规定在约定期限内按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偿还的、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由于未来不确定因素存在的客观性, 商业银行是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到全部贷款风险的, 无论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控制方面多么的谨小慎微, 不良贷款总是难以避免的, 贷款中总会有一定比例发生损失。

不良贷款的界定是建立在贷款分类基础之上的, 但迄今为止, 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被各国普遍接受的贷款分类办法。目前各国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大体上有以美国为代表的“五级分类法”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两级分类法”。两级分类法把贷款划分为正常贷款和受损害贷款两类。在两级分类法中, 一般将受损害贷款界定为不良贷款。实行五级分类法的国家和地区较多, 美洲及东南亚多数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都已把五级分类法正式纳入到信贷管理体系之中。

我国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根据商业银行已发放贷款的风险程度, 将贷款从优到劣划分为五类, 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 (1) 正常贷款, 借款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完全正常, 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不利因素, 商业银行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可能会遭受损失。 (2) 关注贷款, 借款人目前尚能正常偿还贷款本息, 但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已经存在潜在问题, 如果潜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而继续发展, 将会影响到贷款偿还。 (3) 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出现疑问, 已经无法依靠正常的业务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 银行不能够顺利收回贷款本息成为大概率事件。 (4) 可疑贷款, 可疑贷款具备次级贷款的所有特征, 但程度更为严重, 借款人已经无力偿还全部贷款本息, 然而由于存在兼并重组或其他待定事件, 可疑贷款的损失金额尚不能确定。 (5) 损失贷款, 这类贷款的全部或大部分已经发生损失, 即使采用法律手段, 银行也仅仅能收回贷款本息的极小比例, 商业银行已经没有意义将其作为资产继续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

从我国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实践来看, 其经验数据是:上述五类贷款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概率分别为0、不超过5%、30%~50%、50%~70%和95%~100%之间。按照通常做法, 在上述五类贷款中, 除正常和关注这两类贷款之外, 其余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贷款均应界定为不良贷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是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危及银行业安全运行, 降低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严重时还会导致银行破产乃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关注、监控并妥善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首要课题。在我国, 经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多次集中性剥离处置后,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虽然实现了双双逐年下降,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依然巨大, 而且处置不良贷款的代价也是十分沉重的。根据银监会统计资料, 截至2010年6月,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4 945亿元, 至2006年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的8 663.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 资产回收率仅为24.2%, 意味着有75.8%高达6 567亿元资产已经损失殆尽。因此研究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迫在眉睫。

二、不良贷款的识别

商业银行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在其业务经营中要在以安全性为主的基础上, 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均衡, 加之在发放贷款时银行对借款人的各种资信审查和保障贷款资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以及国家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 完全可以肯定银行最初发放的贷款都属于正常贷款范畴。但在贷款发放后,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才致使正常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问题的关键是正常贷款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化为不良贷款而给银行造成损失。在贷款质量逐步恶化, 由正常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之前或转化过程中, 一定会有许多蛛丝马迹预警贷款的不良转化, 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地监测、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 并采取应对措施就可以有效阻止不良贷款的产生,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损失。实践证明, 不良贷款发现越早, 处置越及时, 银行蒙受的损失就越小。因此商业银行为发现和识别不良贷款的种种努力是十分有价值的。

那么, 商业银行可以从哪些方面尽早发现贷款的不良转化呢?笔者认为, 从借款企业的财务报表、借款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以及借款企业的人事与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都可以发现贷款不良转化的预警信号, 以下进行简要分析。

1. 利用财务报表监测贷款的不良转化。

财务报表提供了借款人一段时期内经营成果的基本信息, 是银行分析借款人财务状况、信用水平、判断其偿债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报表的分析, 商业银行可以判断贷款质量。例如, 银行没有按期收到借款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改变;又如, 借款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发生重大变化、销售额不断降低、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再如, 借款企业的日常业务开支快速增长、营业损失不断上升或利润率逐渐降低等, 都具有昭示借款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的作用, 是贷款发生不良转化的预警信号, 应当引起商业银行的充分重视。总之, 只要对借款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认真分析, 商业银行是可以及时发现贷款质量恶化的蛛丝马迹的。

2. 从借款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中发现贷款的不良转化。

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支付中介, 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资金往来的枢纽。对于借款企业而言, 其绝大多数的资金收付都要通过贷款行进行, 这就为商业银行通过借款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往来分析其偿债能力, 进而为判断贷款质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样, 从借款企业与银行业务往来中反映贷款不良转化的预警信号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借款企业要求贷款展期或借新还旧、不能按期支付利息、营运资金严重依赖短期贷款;又如, 借款企业的存款余额不断减少、经常透支或大量票据延期、向其他银行借款;再如, 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收到其他银行对借款企业的资信调查、司法机关发出冻结借款企业存款账户的通知, 等等。当借款企业存在上述情况时, 就应该引起商业银行高度关注, 对贷款进行全面的重新审视, 以防止贷款的不良转化或进一步恶化。

3. 从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或人事变动发现贷款的不良转化。

由于借款企业和贷款行之间密切的业务往来, 加之国家的会计制度要求借款企业定期向开户行和债权人等报送相关财务资料以及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经营状况的持续关注等原因, 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等方面的情况自然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商业银行通过对掌握的借款企业经营管理和人事变动状况的分析, 也可以监测贷款质量, 从而尽早发现贷款的不良转化。例如, 大股东或企业关键人事变动、劳资关系紧张、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又如,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变化反应滞后、主要管理者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没有长远的经营目标、急功近利等。上述情形都有可能导致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大的变动, 降低企业的资信水平和偿债能力, 危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安全。

不良贷款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 在正常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的过程中, 一定会有许多蛛丝马迹昭示贷款质量的恶化, 商业银行应该密切关注这些预警信号, 当借款人呈现的预警信号较多、较明显时, 商业银行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贷款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比如进行贷款重新设计或贷款清算等。总之, 通过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就能够及时洞察到贷款质量的变化, 就可以从容地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或进一步恶化。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制度安排, 对于减少商业银行损失、促进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有的企业都会存在程度不一、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也不能因为借款企业一出现上述一两个问题, 就武断地认为贷款质量出现了问题, 此时, 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方可正确识别不良贷款。

摘要:本文认为, 不良贷款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 在正常贷款向不良贷款的转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预警信号。因此, 及时捕捉预警信号、尽早发现不良贷款, 对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法,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

房地产信贷风险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其原因在于, 过去的十几年里, 国家减少了对房地产业的资金投入却没有完全开放房地产融资的渠道, 而在当今国内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下, 房地产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 必然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1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它是创造信用货币的主要机构, 自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吸纳部分群体多余的存款, 向资金短缺的群体发放贷款的形式运营, 这种运营形式平衡了各个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 同时也大大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正是在这种资金的快速流动中, 风险得以产生。商业银行的风险被划分为三大类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房地产市场容易受到利率和信贷政策变动的影响, 例如抵押品价格的下跌会影响消费者信用的评估, 造成违约率的上升, 这样房地产信贷风险就会加大, 商业银行的信用就会受到影响[1]。对于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去考量。

1.1 宏观方面

从宏观方面来看, 首先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是指经济周期和汇率等基本因素的变化对房地产信贷市场的造成的影响[1]。主要表现为, 当宏观经济增长率较高时, 居民的收入就会增加, 购买力也会随之增强, 这样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就会相对安全, 房地产信贷风险相对降低。其次是国际汇率风险, 例如当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持升值预期时, 就会加大对国内的资金投入, 而过多资金的急速涌入必然提升国内房价, 到一定程度时国外投资者撤出资金投入, 就会导致国内资金链断裂, 造成银行信贷风险。再次是政策风险, 当国家政策紧缩时, 信贷规模就会减小, 人们的购房意愿也会减小, 长期也会引起房地产信贷风险。最后是利率的风险, 目前的可调利率贷款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导致利率和月还款额超过固定利率抵押贷款, 从而引发信贷风险[2]。

1.2 微观方面

从微观方面来看, 首先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风险, 房地产企业运营过程中, 任何一个合作方或工程环节出现的问题, 都有可能给企业的贷款信用造成影响。其次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 主要是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容易使银行管理者忽视风险, 造成不良贷款。此外, 在贷款后, 由于房地产行业产品完工时限较长, 而在完工期间难免出现各种不可预料到的突发情况, 如果不能事先预测和防范, 不提前了解企业状况, 也会引发信贷风险。最后, 地方政府担保风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当地方政府发生财政赤字等经济问题, 而短期内又无法恢复财政收支平衡, 政府内部缺乏完善的干部问责制度时, 政府担保贷款的信贷风险就会不断积聚, 在这种高压状态持续下, 就会造成信贷风险。

2 对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政策建议

2.1 建立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存在的多方面风险,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更为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既要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又要加强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管理。基于我国目前的信贷风险状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 首先需要将我国的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发展和经营状况较好的, 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第二类是总体发展趋势较稳定的, 如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最后一类是规模相对较小的, 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根据不同银行的发展程度和经营状况, 要制定不同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2.2 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是增强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措施。首先,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3]。一方面要创立风险资本计量部门, 对银行在房地产信贷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性计量和考察, 科学地规划各部门的资本配置;另一方面, 建立资本风险的信息系统。有效提高资本信息的获取效率和资本的利用率, 同时为建立考核指标提供数据和信息。继而, 还要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是加强风险评估, 对于上文中总结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如运营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等, 进行系统考量和科学评估。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审计, 通过对各部门的严格审计确保各项指标的真实性。

2.3 建立灵活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转移机制

建立灵活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转移机制主要途径就是引入信用违约互换机制, 信用违约互换机制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被证明的可以有效缓解信用风险的手段之一[4]。它在解决“信贷悖论”问题、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本利用率和规避投资风险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引入这种机制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 包括利率市场化、成熟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和较为健全的法制和监管体系等, 能否促成这些必要条件是能否建立灵活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关键。

3 结语

目前大部分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还停留在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的前提下, 但新形势下, 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下, 加强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稳定国内经济状况十分重要, 需要银行部门和房地产部门等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珊珊.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张楚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9.

[3]杜江.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 第5篇

(一) 房地产信贷主要类型

房地产信贷按照用途主要可分为土地开发、商品房、商业地产贷款, 对上述贷款一般采用信用、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方式进行。对信贷进行分类, 由于其风险不同, 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分类管理, 进而降低贷款风险。

(二) 房地产信贷风险类型

一是市场风险。虽然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或者泡沫何时破灭基本不可量化预测, 但以下种种迹象表明市场风险正在逐渐增大, 比如存量房不断增加、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收入比逐年增加、房地产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炒房者不断增加、刚性购买需求不断减少, 如果商业银行一味追求利润而不考虑这些市场风险, 无疑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是政策风险。对银行房地产信贷来说, 政策性风险一般是指我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的风险。比如消极的货币政策往往伴随着利率上升, 由于投资的供求被打破, 住房价格往往下降, 住房抵押品赎回权增加, 发生信贷和流动性危机的几率急剧增加。

三是系统性风险。由于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或者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后互有负债或者资产, 当一家负债较大的银行出现支付不能的情况, 就会影响其他银行的支付能力, 严重者将导致系统性风险。

四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由于开发商投资开发的项目失败、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在房地产价格严重下跌时违约等原因导致的不能清偿贷款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全员风险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信贷相关人员, 除了专门在风险管理部门工作的员工之外, 大多数风险意识比较淡薄, 突出表现在一是信贷部门的员工出于提高经营业绩和获取奖金的需要, 往往在办理信贷过程中, 不认真履行银行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 加大了贷款风险;二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比较重视短期银行利润, 这样容易忽视信贷风险对长期利润的影响;三是信贷部门以外的信贷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房地产信贷有抵押物, 往往不重视对贷款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调研工作, 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认真甚至不分析其中蕴含的风险因素, 而且对抵押物的价格或未来的走势不重视, 盲目信赖房地产价格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很多国有银行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但是贷款决策审批权力往往过于集中少数人手中,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其虽然有了比较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但是该制度被少数人架空, 已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银行授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 导致其对信贷部门的盲目放贷行为约束力不足;三是对不良贷款的形成的真正原因不能进行量化分析, 因此不是很难追责, 就是对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 起不到责任追究的效果, 很难消除信贷人员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

(三) 操作风险的管理不够完善

很多商业银行对信贷操作风险不够重视, 信贷管理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不严格执行总行的信贷标准, 擅自降低准入门槛, 甚至出现违规放贷的违纪行为, 导致对“五证”不齐全或是自有资金占开发项目总投资低于30%房地产项目签订贷款合同;又如很多贷款人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 而银行不置可否, 不严格跟踪贷款的用途;再如变相降低首付比例, 对房地产虚假提高评估价格的行为采取默认的态度。上述行为无形中增加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操作风险。

(四)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相关人综合业务技能亟待提高

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对风险防控方面的知识欠缺, 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后续教育培训或自学的补救措施, 久而久之造成该部分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严重背离其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部分员工不仅信贷知识欠缺致使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同时又对房地产行业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彻底, 很难适应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现实需要。

(五) 对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的违约估计不足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对个人发放的住房贷款, 短则五年, 长则二十多年, 属于典型的中长期信贷。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理论, 这样的贷款的风险会因不断积累而提高, 因此其风险是逐步显现的。比如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景气, 房地产价格放缓或者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加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老龄社会的出现等等原因, 个人住房贷款变成不良贷款的几率逐渐增大。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显然准备不足, 一是对个人住房贷款事前调查主要依靠房地产中介和开发商, 信贷风险评估不足;二是对房地产贷款资产或抵押物的资产保全机制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三是房地产信贷证券化市场由于不成熟还不能有效转移风险。

三、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一) 完善信贷操作流程, 减少信贷操作风险

再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如果相关执行人的意识不够, 将很难执行到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信贷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的培养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既定的信贷条件, 坚决杜绝放松信贷条件的违规贷款行为;二是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监督工作, 纪检、监察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部门要对操作风险进行联合检查, 为违规贷款一查到底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使用先进的风险识别方法, 逐渐减少人工控制风险的经验主义行为。

(二)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 达到目的和手段的完美统一

1.在提供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事后补救风险措施, 虽然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但为了更好地降低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一是进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比如对信贷对象的风险进行分类、对房地产市场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研和分析;二是重视信贷风险的量化分析工作, 充分认识到量化模型对信贷风险分析的重要作用。

2.为了有效避免认为因素增加的信贷风险, 要建立刚性的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将信贷审批部门、管理部门、评估部门进行分设, 并明确相应的权力和义务;二是明确上述三个独立部门的工作流程, 并定期由内部审计部门审核执行情况, 对不按照规定流程工作的部门进行惩戒;三是建立上述三个部门独立工作报告制度, 并由银行管理层审核其报告,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3.重视贷后风险。凡事需有始有终, 加强贷后风险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相反, 商业银行只有加强此方面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信贷风险。一是建立单独的贷后风险管理部门, 对每笔贷款进行无缝管理, 直到收回为止;二是随时掌握贷款对象的经营情况, 严格监督信贷资金的约定用途;三是明确信贷风险责任, 并规定对风险的专门管理流程和办法, 要求责任人落实。

4.提高银行信贷人员风险防范知识。商业银行的授信人员目前尚未完全掌握房地产信贷的风险评估方法, 如很多信贷工作人员虽然基本掌握了信贷基础知识, 但对房地产业经营流程、风险特点方面掌握的还不够, 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并主动地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意识还欠缺。要想解决此方面的问题, 笔者认为一是对现有的信贷人员进行风险知识的培训;二是引进高素质的房地产信贷方面的专门人才;三是注意高素质的人才和现有信贷人员的融合问题, 防止新老观念的碰撞产生矛盾。

(三) 建立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违约估计系统

为了减少个人住房贷款变成不良贷款的几率,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重视个人住房贷款事前调查工作;二是完善房地产贷款资产管理或抵押物的资产保全机制;三是逐渐通过房地产信贷证券化转移风险。

四、总结

总之,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房地产信贷类型和信贷风险种类对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 认真梳理本文提出的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举一反三, 在不断提高全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的基础上, 要做好完善信贷操作流程, 不断降低信贷操作风险;完善贷后风险管理;逐渐提高信贷人员职业技能;建立刚性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改善自身问题, 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房地产信贷风险, 是指因房地产开发商或购房人无力偿清商业银行贷款出现的风险。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严冬期, 作为商业银行比较重要的房地产信贷资产来说, 如不加强管理将面临极大的损失风险, 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笔者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希望对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信贷活动中降低信贷风险有所裨益。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和风险的主要类型, 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信贷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J].江西社会科学, 2014, (3) .

[2]赵莉亚.商业银行房地产开放贷款风险和对策[J].思想战线, 2013, (S2) .

指纹识别与商业安全 第6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 安全疏散 應对措施

1、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1.1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计是工程从方案转入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实际上是进行人流组织,交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方案阶段的交通组织、人流组织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别。它的特点在于:(1)安全疏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其交通组织只考虑人流。通常方案阶段的交通组织还要包括功能流线、车流、货流,平衡三者的关系,使流线顺畅是此阶段的重要内容。(2)安全疏散是单向性的活动,其路线简单的表示为:活动区域→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室外(其它安全区域),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比较明确。而通常的人流组织是多向性的,它是根据人在这栋建筑中的活动特点及规律来确定的,最终的目的是使交通更为合理,使用更为便捷。(3)平时人流的流向可以依靠电梯、扶梯、以及水平方向通道等多种交通手段,而发生火灾时,除消防电梯以外的所有电梯都将停用,平时使用的某些通道也会停用,如防火分区隔处设置防火卷帘的地方,防火门等,人员只能通过指定的通道进行疏散,以尽快到达安全地带为最终目的。

1.2合理的消防分区

建筑内设置防火分区的意义在于:建筑某部位起火后,能够将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避免建筑物内火灾发生轰燃,并为人员、物资疏散和救援工作赢得时间,减少和控制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商业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相对于其它功能的建筑要复杂一些,因为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其内部要求尽可能的划分为最大空间。而且空间使用上尽可能的开阔,以使其使用时各个部分任意相通,即使划分为小空间租售也能达到自由分隔。所以工程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都应把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合理的划分防火分区。

1.3安全出口的设置

疏散走道及楼梯的设置:疏散楼梯是发生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唯一通道,它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它和平时使功能楼通过。特别是在有电梯、自动扶梯以后,“功能”楼梯在垂直交通方面己退居次要位置。疏散楼梯是火灾情况下,人们逃生的主要途径。梯平时使用,人流自由的,其数量要根据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疏散宽度来设置,其宽度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来确定,其间距要根据疏散距离来设计,甚至还有特殊要求,如设置排烟要求等.

1.4其他安全疏散措施

(1)商场的防排烟设计。烟气是造成火灾中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控制好的安全性保障人员全尤为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有较明确的规定。多层建筑无明确的要求,但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进行烟控设计。商业建筑具有火荷载大、发烟量大及火灾发展迅速等特点。防火设计应本着安全、实用与经济的方针,尽量采用以自然排烟为主,机械防排烟为辅的防排烟设计方案。(2)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它既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又是人员疏散经过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3)自动扶梯出入口附近设置喷水幕帘,它能从不同的方向喷淋建筑内部,这将用于延迟那一层火灾早期阶段的热量、烟气和燃烧体进入电梯,该系统与建筑物内的喷淋系统一起共同延迟火灾的蔓延,并为人员撤离提供时间。

2、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2.1建筑的性质耐火等级建筑在地上部分,为多组多层建筑与一栋高层建筑相邻而建,其间以变形缝来分隔。但是由于地下层全部连在一起,多层与高层部分从结构和交通上并没有完全分开,因此整体建筑为一座高层综合楼。地上多层建筑部分应该属于高层的裙房。由此,本方案的建筑类别为一类,防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中采用的相关规范也应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为标准。

2.2防火分区的设置

因为是一类建筑,按照规范规定,建筑内部均设有自动火火系统。防火分区的面积按《高规》规定中加倍的面积计算。(1)地下室分为八个防火分区,超市、库房及地下车库为人防部分。超市部分分为4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m2。车库部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4000 m2。设备用房区分为二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1000 m2。(2)首层及二层共分为七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m2。(3)二层为商场,共分为二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m2。其余部分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 m2。(4)四层为办公和会所共分为两个防火分区,高层部分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均不大于2000 m2。

2.3疏散楼梯

(1)地下超市部分共设有六部复式楼梯,车库部分设有两部可供人员疏散的楼梯,设备用房部分设有一部复式楼梯,两部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均设有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2)裙房部分。首层一二层北面的独立商铺均有内部的独立封闭疏散楼梯,其它商铺通过十九部室外楼梯疏散;二层共设有五部封闭楼梯间;四层设有两部封闭楼梯间进行人员。这些楼梯均具有火灾疏散和平时的功能。(3)高层部分。首层一二十六层设有四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另设有一部剪刀楼梯,为防烟楼梯。平时主要使用电梯解决交通问题,火灾时人员疏散使用剪刀梯。楼梯间的设置满足建筑疏散距离的要求,即:商业建筑不小于30m,车库人员疏散不小于60m,其他部分不小于20m。

3、结语

总之,进行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了解商业建筑的特点,根据内部功能要求采取更为适合的防火措施。如:加强商场的防排烟设计,最好采用自然排烟,防火分区要结合内部使用严格按照规范面积要求进行划分,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措施分隔防火分区等,使人员在陌生的坏境中,能很快地找到疏散出口,赢得自救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马致远,张磊.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24):194~19.

上一篇:小组互助模式下一篇:盈利思路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