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体现范文

2024-05-07

跨文化体现范文(精选12篇)

跨文化体现 第1篇

一、课堂座位编排体现的空间语言文化特色

在跨文化交际中, 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涉及范围很广, 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 (body language) 、副语言 (paralanguage) 、客体语 (object language) 和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 等都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座位顺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言语符号, 座位编排体现了人们对于环境空间语言的理解与应用, 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着强烈的文化特征。空间语言作为一种客体语言, 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环境语言之一。霍尔认为, 空间的变化影响到交际的进行, 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 有时还会超过语言的作用。由于人们对文化的不同理解, 对有关空间和距离所传达的信息也持有不同观念。人们往往利用空间位置和空间距离设计区分人与人地位的差别和关系的亲疏。因而, 探讨非言语交际下课堂座位编排体现的空间语言文化对提高师生件关系, 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室的座位安排是利用空间语言表示师生之间地位和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符号。课堂座位的编排无形中体现了师生间的地位差别、亲疏距离、以及信息流动的方向。例如, 高高的讲台正是“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地位的体现;而座位限制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自由交流的可能性, 增大了课堂内人际交往的距离。目前普遍把桌椅排列的相互位置分文一般传统式、马蹄式和模块式。传统式座位排列往往是前面一张讲台桌, 下面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桌椅, 这种座位排列体现出师生间较大的权力差距, 学生的自由度较小, 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 马蹄式使教师处在“u”字缺口的对面, 与学生目光接触频率也会提高, 师生间地位差距缩小, 有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模块式座位排列使师生间地位差距明显缩小, 师生间友好相处, 地位平等, 这种座位排列设计多样灵活, 学生座位可以任意组合成几个大组或小组, 以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走道便于走动而不会导致相互干扰。

以上所讲的马蹄形和模块型的座位排列比较适合进行小组活动, 可使学生感到轻松而不是紧张, 教室也不会给人一种呆板、僵硬的感觉。然而在中国秉着“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式的座位排列是最常见的, 它适合于集体讲授。传统式的座位排列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封闭性的排列方式, 不利于师生或生生互动, 那么如何利用传统式的座位排列建立一种平等、理解、互动的师生关系呢?

二、利用语言空间文化, 提高传统式课堂座位编排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教师高高在上, 全体学生俯首听耳的模式。这不仅从空间上限制了师生间的相互交往, 而且无形中强化了他们遵从或顺从教师言行的心理认同, 它还突出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 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而笔者认为教室座位首先应有一个设置良好的空间关系, 以单人单座为基础分为几个小组, 且组与组之间有间隔, 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 可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 也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 有利于教师掌控整个课堂教学, 他可以方便地在每个同学身边走动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 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从而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 许多教师往往只顾学生的分数, 狠抓及格率和升学率, 教室编排座位时按名次来排, 教师常把学习成绩好的集中在一起坐在朝前居中的位置, 所谓的差生集中在一起, 一般都坐在教室的最后或边上, 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这样按分数的高低来编排座位, 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利于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严重的破坏了师生关系。所以笔者认为在编排座位时要注意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处于方便与教师交流的中间或前面的位置, 将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学习困难生相邻而坐, 在班内形成平等和谐的人际氛围, 不让学生感觉到班级歧视, 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班干部因班级事务与教师交流接触的机会较多, 班干部如被安排在前排和中排的位置, 其他学生容易产生教师偏爱班干部的心理, 对教师甚至班干部产生厌烦及抵触情绪, 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应考虑让班长和支部书记坐在后排, 即可以相互配合工作还可以对全班的情况有较全面地了解, 学习委员坐在中间的位置便于帮助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性格活泼即使坐在教室边上也不容易被他人忽略, 剩下前排的位置可以安排生活委员坐。此外,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 可以把和教师交流互动较少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安排在前排或中排, 便于教师经常与他们谈话, 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座位设计好后, 不应一成不变, 还应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 改善因座位在后边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因为在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容易产生某种心理定势, 如教师会过多地关注前排和中排的同学, 与他们进行双向交流, 而忽视后排同学的感受, 长此以往后排同学会因为得不到教师关注而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最终影响了和教师的关系。适时的调换可以增进全班同学与教师的情感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情感互动, 这样同学们可以较为平等地接触到教师与教师进行更多面对面的交流。

只有认真研究跨文化特色, 领悟语言空间理论的意义, 借鉴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方式, 取其利, 避其害,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课堂座位编排是整个课堂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等信息。本文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空间语言理论对课堂座位编排体现的跨文化特色进行了分析。课堂座位编排作为跨文化交际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座位编排,空间语言,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餐桌体现中美文化的差异 第2篇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所见过的记载,喂孩子到最大年纪是十一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儿子。现在国内许多机关单位,中午也只有一个钟头午餐时间,许多做父母的一到点,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饱。

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国家困难时期,好不容易买一毛钱肥肉,父母绝对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给孩子,看着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鸡鸭鱼肉早已吃腻,山珍海味也不新鲜,还能找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呢?据说国内小学生就开始吃人参或燕窝等补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哪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坚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好像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矿,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不论哪个国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顿饭。所以大人在饭桌上的行为,每天至少重复三次,在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自然比学校的功课还要深刻。学校每天不过一节算术,一节语文,历史或政治课还不是每天上。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不上学,可是照样要吃饭,一顿不少。所以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际是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不管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总而言之。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间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标志等等之外,吃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儿童教育。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国家长们的注意。

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怎么个吃法,所谓吃相。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管得特别严格,绝不放过一次过错。孩子从小自己吃饭,拿刀叉就得训练。美国人吃饭,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也绝对不允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肉骨头、鸡鸭、鱼虾之类,不可以嘴里咬一口,再放骨头,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练到能够在盘中剥掉虾皮,只叉虾仁入口的水平。而且还不许在瓷盘上切出声响,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赶紧要道歉。

如此之难,好不容易吃在嘴里,却不能尽情享受。美国人吃饭,最要紧的一条规矩,是不许出声。所以绝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双唇作响。也不允许离嘴一寸远,大声吸面条、稀饭、鸡汤、茶或者酒。就是再烫再辣,也不可以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声,只有受苦。更不许可含着满嘴饭菜,边咀嚼边讲话,那是美国人饭桌上的大忌。美国孩子从懂事那天起,就会记得嘴里有物不准讲话。他们见到大人有谁犯规,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认错。

杨洁体现彻底的中国文化 第3篇

杨洁:曦秀“苏意”在米兰和北京时装周上做的发布会想要传递的是继承和创新的中国文化,同时我们希望这种文化能够让中国人感到自信,让西方人认识到中国优美的一面。曦秀品牌这次的发布主题是“苏意”。我们从苏州众多的魅力文化中提取各种元素,像苏州园林,苏扇,昆曲,从而把我们带到非常柔美、浪漫的意境。这也是开场会有昆曲演绎的原因,通过昆曲的演绎把我们带到这种意境当中。

周好璐:这次非常荣幸能受到杨老师的邀请在米兰和北京来展现昆曲,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是无国界的。意大利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将中国传统的苏州文化作为服装元素来融入到时装当中,也是第一次欣赏昆曲表演,但对美的认知我认为中外都是一致的。看到杨老师的时装作品,让我最感动的是服装的细节,其中很多精致的苗绣,更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捍卫。将“苏意”和昆曲相融合,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杨洁:我在苏州采集素材的时候特意去听了昆曲,它是一种独特、小众的曲种,但同时又是非常浪漫、柔美、飘逸的。以前我也只是听说过,没有真正的去感受过,这次真正的去理解和感受,让我对苏州的园林、刺绣以及苏州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刻理解,这也是昆曲非常打动我的一点。

休闲——体育文化的真实体现 第4篇

社会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紧张的生活节奏需要更富于游戏性和更复杂的身体运动。在满足于吃饱穿暖后,人们开始重视生活质量。中国开始面对休闲。无论在城市和农村,休闲都是重要的,休闲为人们提供了激发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志、知识、责任感和创造能力的自由发展。休闲,是人们为了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活动[1]。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及自由运用智力和体力的时间。它不同于“空闲”,空闲是有多余的时间,有空闲时间不一定有休闲。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参加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标志,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生产的连续性、紧张性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和体力上的疲劳;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冷漠,生活乏味,人的自然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追求的是轻松愉快、放松身心。体育休闲(Leisure Sport),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2]。它是在业余时间里,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状况,自主选择项目的活动,具有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娱乐身心及完善自我的功能。体育休闲是人暂时离开物质生产与创造等约束下的个体化的行为,它使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由此,体育休闲体验是一种他人不可替代的完全个性化的自我体验。从根本上说,体育休闲是一种回归,是压抑和束缚的解放,是摆脱贫乏和困窘的丰足,是抛弃狭隘与自我封闭的开放。体育休闲是一种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一种充满活力的认识境界[3]。是“人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4]。体育休闲的最佳状态是一种舒畅。

2 休闲文化概说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没有体育的生活是不健康的、不完整的。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的自觉。休闲是人的意识活动和文化活动,属于意识和文化层面的东西,具有文化和意识的属性。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中指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谢洪恩[5]提出:“休闲文化是指人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马惠娣[6]提出:“休闲文化是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指人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完整地发展。”总的来说,休闲文化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7]。休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3 休闲与体育

3.1 休闲是产生体育的基础

休闲,从狭义上讲就是“玩”,愉悦人的身心。于光远先生说,“人之初,性本玩”,人们通过游戏,获得了身体方放松,一方面丰富了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游戏的概念很广泛,但顾名思义,带有明显的休闲娱乐色彩。休闲离不开娱乐,娱乐总要伴随着休闲和游戏。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理上得到愉悦。其主要价值体现为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和精神需求,使我们的身心达到新的平衡。德国思想家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3.2 休闲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休闲的方式很多,但是,体育是人们选择休闲方式的首选。由于“现代文明病”的增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化,促使人们去寻找一种相对自然的、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功能已经得到公认,加上“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深入人心,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体育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追求,是人类身体和精神的乐园。

3.3 体育运动的最终发展必将走向休闲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第5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书法以汉字作为表达工具,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是精华的积累。它发端于商朝的甲骨文以及后来的钟鼎文,都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思想,而且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文化人方能致远。中国书法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通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事物和生命的姿态、内在品质以及书家对生活的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灵化的精神艺术,是书家个性化审美思维方式的轨迹。换而言之,书法是书家把自己的生命情感寓于毫端也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形态。从中国书法可以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承的一贯性,以及中国人一贯秉持的泛艺术化、泛诗意化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传统。同时,中国文字还可以书法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了中国书法。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后而留下的人化的印记。它包括三个层面: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书法是在观念文化产生后作为思想文化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出现的。开始是作为表达交流的符号,但随着积累、创造和发展,某些民族的书法逐渐演变成一门富有美感的艺术。其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书法,它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开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后来虽然逐步抽象化,但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抽象到什么样的高度,在中国书法的骨架精髓里仍然保留着象形文化的神韵。中国历代的书法家经过钻研提升,从“泥土气”走向“书卷气”,品位越来越高,终于使书法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文化艺术。2010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盛事。它表明:中国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品牌灵魂是文化创意的体现 第6篇

全国台企联理事、广州石头记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尽管品牌灵魂是品牌个性与人的精神需求的有机体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迎合就能成功,真正的品牌灵魂在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宽博的心胸,而不是刻薄的、投机的取巧。

文化创意是塑造品牌灵魂的神来之笔,没有文化创意的品牌就不可能有品牌灵魂,没有文化创意的品牌,就很难打造百年品牌。

很多企业为何无法创造品牌?是产品质量不好吗?很多OEM代工产品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吗?能够生产一流质量产品的生產管理应该说都是OK的。那么为何OEM代工企业无法转型打造内销品牌?

石头记的转型经验说明,外销或者代工企业若想转型内销并打造品牌,除了实现管理转型、通路转型、产品定位转型、销售管理转型外,再就是要有品牌战略思维,要有因应品牌发展的文化创意心胸。如果说管理转型、通路转型、产品定位转型、销售管理转型是实现品牌战略的实质管控的话,文化创意则是打造品牌的灵魂管控。

实现品牌的文化创意听起来有点玄,或者有点虚无飘渺,其实不然,它是品牌打造过程有血有肉的真实体现。以石头记来说,我们提倡的「快乐员工,快乐饰品」口号就是文化创意的展现。表面上看,这是一句「口号」,其实也是企业文化,更是石头记品牌的灵魂所在。

就是因为这句「口号」,就是为了这句「口号」,石头记付出的成本和努力都很大。道理很简单:石头记的员工真的快乐吗?怎样才能让员工快乐?没有快乐的员工,能创造出快乐的饰品吗?员工创造不出快乐饰品,消费者买了之后能带来快乐吗?

怎样才能有「快乐员工」?「文化创意」仅仅是少干活、加工资、增福利吗?当然不是,还有品牌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地位。强盗之所以不能以职业为荣,并不是他们收入不高,而是他们没有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偷偷排放污水的企业,尽管企业获利很高,员工收入丰厚,但是他们无法公开炫耀,因为他们的企业没有社会公德。因此,「快乐员工」不仅体现在企业文化上,也体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上。

跨文化体现 第7篇

关键词:语用学,跨文化,差异,交流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甚至不同民族的人们,他们都熟悉各自的文化和语言,相互间存在的差异在不同种族间划出鸿沟。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及语言的差异,以期避免交流中的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哪些方面容易产生误用呢? 在研究领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Tannen在跨文化交际中提到,由于不同的文化,交流者有八种可能的说话方式差异。它们是“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语速及停顿时间,听者表达的行为,语调和韵律,公式语言,间接语言,结构联合和意义联合。”Tannen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方式的差异既不属于非语言学,也不属于副语言学,而是语言的本质。因此分析跨文化语用学就是分析语言本身。

从1980年开始,我国开始关注中英文之间的语用差异,特别侧重于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原语言者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阎庄的试验是在1985年,79名年轻的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被试用于区分中文和英文的语用差异。这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首个综合性的调查。测试的内容共包含20道选择题,每一个主题都有一段简单的场景描述,它包括说话人,他们的社会关系,地理位置和环境等等。每个主题包括许多常见的语用现象。他们用托马斯理论判断测试的结论。显示出中国学习者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语用失误。首先是不符合原语言者的语言习惯,错误地使用英语表达形式;第二,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形式,只是根据母语,使用中文的词义和结构来构造英语。

例如,A secretary (B)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untry joint company,one day did a good job,the manager (A)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her,and said:A:Thanks a lot.That a great help.B: Never mind.

在这里B想表达“这没什么。”“你太客气了。”之类的话,但是她用了英语“Never mind.”,在英语中“Never mind.”用来表达某人不介意道歉者的错,这是一个惯用词组。B明显使用了不正确的短语,导致了语言错误。

阎庄在《汉英语用文化》中提到“中国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的社交语用错误是因为不了解彼此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因此影响了语言形式的选择。这与说话人的地位,语域和对话题的熟悉程度有关。”

例如,对于祝贺的回答,用英语我们说:“Thank you.”,用汉语总是说:“您过奖了。”“惭愧惭愧。”之类的。

Oatey认为中西方在交流中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涉及八个方面的内容,“称谓、问候、开始话题、安排、拜访、采访、告别和使用谢谢”。Oatey指出,陌生人应该从一开始就根据环境找到合适的话题。他们不能唐突地问这些问题:Where are you from?/ Are you from America?/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Where is your husband (or wife)?/ How many children have you got?/ How much do you earn?/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 很多的话题都可以同时为西方人和中国人所接受,如个人爱好,假期,天气,本地的或国内的新闻事件、职业、电影或书籍。但许多西方人认为以下话题属于私人信息,所以应该小心选择。

例如,西方人认为询问年龄是不礼貌的,特别是对女性而言。我们应该避免直接询问: How old are you?西方人往往会拒绝回答或间接回答。例如,A: How old are you? B: I am a very wise person.另外,西方人认为薪水是一个完全隐私的话题,那么你最好不要问: How much do you earn? 西方人谈论家庭通常通过这种方式:Is your family a large one?/ Are there many in your family? 这些询问听起来更加灵活,回答者可以谈谈父母,兄弟姐妹,如果已婚,也可以谈论配偶或孩子。我们看到这两个问题: Is your husband (or wife) with you?/ How many children have you got?单身或离婚的人会感到尴尬。

高中数学课堂的数学文化价值体现 第8篇

(一)基于数学文化价值的教育学依据

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孙小礼教授首次在《数学与文化》中提出了“数学文化”的概念,将数学文化定义为依托数学学科,集中体现数学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存在本质是一种文化力量的存在,数学代表的是一种理性思维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随着国内对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数学教育的内涵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性与技能性目的,还容括了素质性教育功能,数学文化由数学观念、价值、思维、理想等非功利性因素构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真挚情感,拓展数学教育的人性化空间,反应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我国新一轮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于数学文化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将“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纳入了数学教学体系,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体察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表达数学中蕴含的文化品味,通过积极探索数学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应用价值等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与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基于数学文化价值的心理学依据

托马斯·费兹科在阐述认知主义学习原理时,将学生学习过程解释为“学生为了建立新旧知识联系而自愿协调心理状态的过程”.认知主义学习原理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主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发挥对数学概念发生过程、定理证明过程的导向性作用,推动学生的心理调适机制.这种心理调适机制的先决条件是“有意义的学习”,即学生启动学习的心理环境要求他们必须先明白为什么学习数学,单纯地为了应付高考不足以生成学生自愿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将数学文化纳入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于,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语言观点的形成,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历史、数学美感等人文要素,数学文化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抽象形式表达了人类感官的逻辑过程,展示了化繁为简的生命本质,数学文化教育内涵可改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枯燥刻板感受,使学生理解数学是如何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推动人类思想解放,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明白学习数学可促使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更丰富、更具有力量.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体现数学文化价值,即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本身与个人的关系,使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课堂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

(一)高中数学教学应以数学历史为载体

数学文化是数学发展历史的结晶,数学史融入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方法有穿插数学家轶事、介绍数学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组织数学历史名题探讨、收集数学文献资料、进行数学史阅读等等.笔者不推荐针对以上内容开展专门性教学活动,正确的策略是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课程.比如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弧度制引入,学生普遍对用比值来度量角的大小感到不适应,怎么自然地引入弧度制,让学生接受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数学史上,任何一个数学思想背后都具备一个富有理性魅力的科学故事,例如弧度制的来源可追溯到6世纪的正弦表,以及欧拉那部划时代的《无穷小分析概论》,这些故事离数学的本原很近,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世界,更好地理解数学.又比如探索数列规律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可通过数学史实构建相关数学游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数列研究中.例如可以从夏禹时代的“洛水神龟”谈起,在神龟背上的图文即是洛书,洛书一般为三行三列,由1到9组成,且每行数、每列数以及对角线上的数之和相等.如图所示,即是一个3×3的3阶幻方数阵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字填写,引出对杨辉三角的鉴赏教学,从而自然地进入数列探索的教学主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应以数学审美为指导

数学文化包含了数学美学思想,数学美集中体现为数学的思维结构之美.比如数学通过简明清晰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简约之美;数学通过图形、法则等模型架构的对称之美;数学通过研究隐藏线索,发现数理奥秘的规律之美.数学之美是一种理性美,帮助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的美,对培养学生的理性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的数学文化体现,应以数学审美为指导.美感是一种感性认知,学生在单纯的抽象计算中感受不到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数学中蕴含的审美素材,唤醒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欣赏与探索意识.比如高中数学“数列”中出现了三角形数问题,一般教师都舍不得在这部分内容上花时间,但笔者看来,这恰好是提升学生数学审美意识的好素材,最早的古希腊人便是通过在沙滩上摆放小石子(图1)揭示了三角形数的内涵.

图1中,数量为1,3,6,10的小石子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因此它们被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方法可以用来鉴别正方形数(图2).

豫剧服饰的文化体现与传承创新 第9篇

关键词:豫剧服饰,文化体现,传承创新

一、豫剧服饰的起源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1]。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清代末年,豫剧受京剧影响逐渐发展起来,豫剧的服饰形制也逐渐形成,延至今日除保留的汉制服装的部分款式外,与其他类别的剧种服饰相似。

二、豫剧服饰的文化体现

在中国戏剧传统审美中,豫剧讲究求形神兼顾,以形传神[2]。豫剧作为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更是将这一美学原则展现得畅快淋漓。豫剧服饰将各种颜色进行综合应用,色彩明快,对比强烈,表现了人物特有的身份及性格,同时完善舞台造型,营造剧情气氛。

2.1 豫剧服饰的写意文化

豫剧服装表演是远离生活的艺术品。是从生活中的服装演变而来,根据剧情人物需要、表演视觉效果需求完善而成,拥有较强的美感传递。豫剧艺术由于它展现的美学思想不同,因此对事物的某些本色进行极度地夸大、强调,以求在观众心目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传神具有特色,增强豫剧艺术的审美趣味,并通过人体装饰表演体现剧情的精神意蕴之美。

2.2豫剧服饰的色彩文化

豫剧服饰色彩充分体现了豫区民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和文化观念。其属于舞台服饰,色彩鲜艳,使豫剧服饰更具个性。服饰的衣制、色彩、纹样以及材料交织于一体,共同塑造剧情人物形象。豫剧服饰运用色彩体现思想内涵,人物角色的地位、年龄均采用不同颜色展现。服饰色彩与布景色彩的搭配相映成辉。注意与灯光的关系,营造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3豫剧服饰的程序文化

在豫剧的艺术表演中,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衣,是根据人物年龄、身份、性格、地位、文武官职而定。演员应遵守“宁穿破,不穿错”的艺诀[2]。如戏中文官武将穿的袍,文职官员规定应穿“团龙”蟒,武将官员应穿“行龙”蟒,有“文团武行”之说。虽然豫剧服饰在舞台上程式固定,但其程式化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戏剧审美变化、时代发展,将固有程式加以改造,迎合时代需求是十分合理的和必要的。

三、豫剧服饰的传承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在其发展阶段不断地借鉴、吸收其他文化或艺术的特点,才逐渐发展起自身,并形成自身的特点[3]。豫剧需要这样传承,豫剧服饰同样也需要这样传承。

3.1、服饰文化的创新

随着对艺术追求的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于表现豫剧的文化内涵。豫剧服饰就扮演了文化体现的载体,不仅满足豫剧表演的舞台视觉效果,更增添了豫剧的剧情人物刻画,同时展现了豫剧的剧情文化延伸。豫剧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情服饰给人美的感官享受,因刻画剧情需要,服饰文化的创新尤为重要[4]。豫剧服饰文化的创新主要从表演年代、人物、色彩美学原理进行入手,各种元素相互交融为豫剧舞台的艺术效果增添精彩。

3.2、服饰材料的创新

材料作为服装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豫剧服装表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豫剧服饰材料一般选取对光的反射较强的面料,面料组织结构选取较密的,能够在舞台上借助舞台灯光达到视觉美观。近几年为了增添舞台艺术效果,更多的服饰材料被选用,不仅廓形上表现刚柔并存的艺术效果,材质上也更加追求舒适卫生,材料肌理精美,组织结构上亦趋完善。除常规的材料外,毛发、羽毛、皮草、金属、木材等越来越被用于豫剧服饰设计,起画龙点睛作用,增添舞台艺术效果,推动剧情发展 , 完善作品演绎及创造。从以上看,当今的豫剧服饰的材料选择更加多样化,更趋于在设计中对材料的创新设计。

3.3、服饰设计的创新

“舞台服装也是角色的一部分,它以符合艺术形象法则为前提,假定性、直观性与舞台化的形象语言做手段,使戏剧要素在演员形体上得以体现,最终创造出生动可观并渗透着戏曲性的服装形象[5]。”豫剧服饰款式上既要传达历史意蕴,又要有新颖感,继承戏曲写意的美学精神,服饰设计线条大方、简练流畅。现代设计者在设计戏服时,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审美褒贬等出发,对服饰样式、色彩等作总体把握,纹样与色彩搭配做到独具匠心。使豫剧服装蕴含着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美,富有意境、深度及品位。

四、结语

英语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文化身份 第10篇

语言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的热门话题。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将文化与文化教学的目标放在了很高的地位, 强调了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并对文化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描述。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 作为英语教师,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并运用好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呢?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二、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如果我们想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进行交流, 不仅需要了解其符号, 也需要了解使用这些符号的规则。但是, 仅有这两点仍然不够, 因为语言同时影响着人们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语言, 对于个人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具有主要的影响。一定的语言总和历史并和一定的文化相关联。语言是相关文化的关键。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一起研究的 (莱昂斯, 1981) 。

语言是我们从事社会活动要借助的主要方式, 置之于交际背景中, 它便以各种方式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萨丕尔 (1985) 对语言做了高度的概括:语言是一种用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语音符号系统。语言学家帕尔默 (1983) 在《语言学概论》中提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成的, 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此可见,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材料中, 篇章、句子, 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我们学习了英语单词、句子, 只不过是学习了语言的结构、符号, 并不意味着我们理解了其意义。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语言的文化内涵, 才是真正理解了语义。

人类借助语言创造了文化, 文化又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一种文化中出现了新的需要, 其语言就会相应作出反应, 创造出新的词汇, 或从其他语言借用词汇, 或给已经存在的词汇加上新的意义。有的语言学家把语言比作树, 把文化比作森林, 认为如果只顾语言, 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 就等于见树不见林, 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所以, 语言和交际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三、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映像,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外语教学中必须教授文化, 这一点已是外语界的共识。外语界的学者倾向于将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以及支配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 (胡文仲, 高一虹, 1997) 。此外, 他们还指出, 外语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 对于目的语文化整体的了解将有助于学习者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完善的人格。

为适应外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要求,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 并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中, 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大纲。《标准》明确指出,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而其中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专辟“文化意识”一节, 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具有“四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教师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标准》单独列出了“文化意识目标 (七级~八级) ”, 其中七级有十大目标, 八级有六大目标。由此可见, 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意识的培养被列入课标的背景下, 教师又该如何看待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呢?所谓中国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指的是中国教师在教英语时以哪一种文化为出发点, 是立足于汉语文化还是立足于英语文化。英语教师的特殊文化身份是作为汉语文化成员的汉文化背景身份以及作为英语文化准成员的英语文化伴随身份。

对中国英语教师而言, 其“双重文化身份”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两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前者是主要的、永久的, 因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身份完全取决于他生活的环境。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英语教师, 其文化归属只能是中国文化。后者则是次要的、暂时的 (或阶段性的) , 它主要伴随英语教师出现在完成职业任务时, 如英语课堂教学中。

第二, 具有动态的性质。很显然, 英语教师的两种身份在不同的环境中, 如现实生活、课堂教学等中会有某种程度的变化。两者实际上是互动的。英语教师应适当调整其文化身份意识, 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 扮演不同角色使其文化身份具有双向性, 如同一头通向英语文化、另一头通向汉语文化的“桥梁”。借助于这座桥梁, 学生可以走近英语, 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 同时又可以反观自身文化。

就英语教师而言, 我们既是母语 (汉语) 文化背景中的成员, 又是目的语 (英语) 文化的习得者与传授者。在教学实践中, 除语言方面外, 英语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并且, 英语教师的双重文化身份使他们有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发展、修改其观念。

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中国英语教师的双重文化身份之特殊性在于他们既有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背景身份, 又有深受英语文化影响的伴随身份。在英语教学中, 这两种文化身份有时或许不一致, 但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动态的或者说是互动的。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英语教材中, 也更多的注入了文化元素, 使得英语教师的双重文化身份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首先, 教师可以把文化作为一个工具来看待, 通过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一工具来克服语言理解中的障碍, 增强对目标语的理解。外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沟通文化差异, 而是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能力。

其次, 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 对于主流文化的内容应详细讲解,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避免在实际交际时学生因缺乏文化知识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为只有当所学文化内容和语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密切联系时, 学生才不会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内容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 才会真正认识到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话题教学渗透文化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Advance with English牛津高中英语》教材 (以下简称为《牛津高中英语》) , 其中一个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每一个模块所编写的内容都跟一个主题相关。例如, 《牛津高中英语》第六模块是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 第八模块是以“语言和电影”为主题的, 而第九模块则是以“文化和宗教”为主题的。把与相关主题有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这一主题有一个大致认识的基础上, 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同一事物, 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角。

第二, 倡导英语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同样也是文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在跟学生进行情景对话等的操练时要注重英语思维的培养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English if possible, Chinese if necessary”的英语教学原则, 因为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 英语教师也正是以一种极佳的方式在诠释自己作为语言和文化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中, 逐渐习惯了英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无形中为自己扫清了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理解障碍。

第三, 增加背景知识

例如, 《牛津高中英语》第九模块第四单元的课文是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 其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圣经故事相关的成语。在教授这篇课文时, 笔者还介绍了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相关内容, 使得学生对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各自的特点和禁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背景知识的增加,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 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四, 加大英语阅读量

由于不同的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导致了不同文化现象的产生, 因此要想了解外国语言的文化, 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 也曾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文学阅读, 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另外,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一直遵循着一个传统, 也就是学生人手一份英文报纸, 学生在阅读这些报纸时, 他们所接触和学到的是最新、最真实的并且是不断变化中的英语。

六、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而《标准》中所提出的文化教学目标, 为英语教师展现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提供了舞台,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教师牢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明确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 坚持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 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第一次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了课程目标, 使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就英语教师应如何看待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以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自己在文化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言,文化,教师,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帕尔默.语言学语概论[M].李荣,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约翰·莱昂斯.乔姆斯基评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设计体现学校文化气息的校园网站 第11篇

关键词:校园网站;设计;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80-03

校园网站作为一个学习、娱乐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全方位虚拟空间,可以建设和体现丰富的学校文化。网站中的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内隐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学校内部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的价值取向中,其核心是作为学校一种有活力的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对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作用来看,学校文化最终体现的是校园网中的“生活方式”;从构成要素看,具体包括学校的观念文化、网络行为文化、网络制度文化和网络环境文化等要素;从学校文化的主体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

一、设计理念

1.育人。学校本该是育人的,离开育人的本质,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自然也就谈不上学校文化。

2.延伸性。是学校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持续和发展,应充分展示学校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做到了这一点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3.丰富性。用丰富的内容来吸引所有人的参与。

4.渗透性。重视利用环境育人的功能,创设网络情景,渗透市场经济和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德育内容。

5.参与性。只有师生积极参与和交流,才能维持活动持续的开展,从而使网上学校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校文化中教师是重要的文化群体,师生可以隐藏身份平等交流,或实现角色互换。也可以与家长、社区、企业相结合。

图1 功能目标

6.引导性。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师应有的责任。

7.组织性。组织有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

8.虚实结合性。模糊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的界限,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9.个性化。学校文化是学校个性的体现,缺乏独立精神,唯上唯书不可能建设有传统价值的学校文化。

二、功能目标

一个功能强大、互动性强的网上学校文化系统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与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网上学校文化系统可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图1为校园网站的功能目标简易图。

三、校园网站的主要内容

网站内容主要包括网上读书活动、网上社会生活、网上科技活动、网上体育活动、网上艺术活动和网上学校生活等六大部分。活动的方式可以通过网上多媒体和通讯的形式模拟进行,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执行,或二者结合执行。校园网站的主要内容框架见图2。

(一)新闻频道

校内信息发布。可建立在线知识社区、电子新闻中心,通过电子邮件投稿,通过电子公告发送电子报纸,内容有天下大事、校园新闻等。

(二)教师园地

图2 校园网站主要内容

1.建设教师专栏模块,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在校园网中设置“名师风采”、“教师Blog”和“个人助理”等模块。“名师风采”模块除收集教师的照片、个人介绍外,还链接他们平时的课堂教学风采;在“教师Blog”模块上,教师可随时发表教学心得,谈工作中的困惑,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个人助理”模块可使教师拥有个性化设置,其中的“事务提醒”功能可自动进行部门计划的有关提醒,“电子文档”功能可实现教师个人文档资料的集中存放及教师间文档资料的共享和发送。为配合教师聘任制工作,还可设置“教师成长档案”模块,把教师的教学成绩、公开课、竞赛辅导、科研论文、学生满意度评比、年终考核和获奖情况等录入其中,全面记载各位教师在校的成长历程。

2.开展网上校本培训,促进学习型教师的培养

学校可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网上校本培训计划。每一个专题培训开始前将学习资料、培训要求以及考核评价标准放入有关模块,考核评价指标可以是多级别的,根据培训内容,考核可有网上答题和实践等多种方法。教师可随时上网学习、讨论,并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级别申请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积分。这对于培养学习型教师具有促进作用。

3.开设教师网上论坛,形成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

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大家集中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机会不多。学校可通过校园网上的教师论坛,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较为自由、宽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师论坛”中提出意见和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情感故事

1.网上读书活动。利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在线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杂志,通过网络建立电脑导读系统,利用电子公告牌开设师生书评园地。网上读书活动能培养师生高尚的文学品位。在论坛中可以对某一感兴趣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张贴在上面供大家阅读。

2.对发生在教师或学生身上真实感人的故事,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及时更新。

(四)科技探索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构造微型世界,支持某些创造性、探索性的科技活动,还可按主题如计算机、数学等进行合作化的科技学习。

(五)艺术天地

将艺术引入网络领域,可开展电脑作曲、动画制作和艺术欣赏等活动。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欣赏摄影、绘画和音乐。计算机网络能提供看、听、写、练为一体的活动环境,提高师生的艺术品位。

(六)体育游戏

计算机可支持智力性的体育活动,如电脑棋类和智力拼图游戏以及联网游戏和各种竞赛等。

(七)校园生活

1.向全体教师征集“金点子”,组织学校十件大事评比、教工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2.开展学生网上主题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包括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演讲会、作品展览、社团风采、主题讨论、知识竞赛和论坛、读书或征文主题活动等。学生自己创建和管理班级主页、社团主页和个人主页,通过BBS开展网上讨论,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其他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发表看法,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感兴趣的问题。

(八)资源库

1.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库包括学科资源库、教学信息库、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库、多媒体中心及电子阅览室等方面。

2.加强学生信息资源库建设

建设适合学生阅读的学科学习资源库、百科知识库、电子图书馆及适合学生在线练习的试题库等,让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吧”吸引到校园网上来。

3.加强学校管理资源库的建设

包含学校的人事、财务、财产、教学、科研、图书以及学生的学籍等方面的管理信息。

(九)心灵驿站

1.教师和学生的网上心理咨询

为教师提供心理沟通的场所,教师可在这里大胆诉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这种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解除困惑、缓解工作压力、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人生转折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一些困惑并造成心理上的障碍,需要及时沟通疏导。学校在校园网上开展心理咨询,由于可匿名,因而学生无所顾忌,会敞开心扉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沟通,这样教师容易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心理测试游戏

(十)家校直通车

1.重视家长板块的建设

设置“家长园地”、“家长学堂”、“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家长关注教育,关注学校,及时了解学校和自己孩子的表现情况,以便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因材施教。

2.畅通家校联系的渠道

“校长信箱”、“短信平台”和“家长论坛”等模块都可以成为家校联系的渠道,可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告诉家长,而家长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也要吸收采纳,改进意见,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家校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十一)校企合作

图3 栏目规则

包括与相关企业的友好链接;发布企业就业信息;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典型事例的宣传。

四、校园网站的栏目规划

学校网站建设的自助式、自动化一站式服务方案提供诸如电子邮件、计数器、聊天室等网站的基本功能,还特别针对学校的典型需求定制各种应用模块,如邮件列表、网上调查、新闻发布系统、网上人才交流等,可大大提高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效率,也可减轻老师对网站建设、维护方面的大量重复繁琐的劳动负担。图3为校园网站的栏目规划。

学生、教师是网上学校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生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园网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我们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构建网络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培育人文环境,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网络化学校文化活动,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文明的校园环境,使网络教育真正成为远程学习者思想火花碰撞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彭雪开.网络思想教育初论[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5]严耕,陆俊.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2.

[6](英)巴雷特(Barrett.N.),李新玲译.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7]鲍传友.论网络社会中学校精神的建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2(6):35-36.

[8]孟庆军,孙宁.解析“数字化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03(8):87-88.

[9]刘秀芳.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69-70.

[10]涂青松.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74-175.

构建图书馆文化体现人文精神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构建,人文精神

图书馆是人文精华汇聚之地, 自诞生以来, 就以人文传统为基本特征, 承载着数千年积累的人类智慧, 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精神。图书馆事业与人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 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时下, 图书馆事业处于空前发展的时期, 能否适应新世纪对图书馆事业的各种要求, 能否在日常工作中创造和保持某种独特的服务风格, 打出服务品牌, 抵消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带来不利因素, 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则是关键之一。因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同时, 种种文化现象都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一种文化现象一经产生, 必会从深层次支配着整个事业的运作方式和其间人们的行为方式。先进的图书馆文化会给图书馆人带来奋进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增强图书馆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1 图书馆文化的构成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各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由精神到物质, 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它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它的构成不是单一的, 它的形成不是简单的, 它的表现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有其客观必然性、历史继承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图书馆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将图书馆文化分为几个层面, 那么各层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一个同心圆, 其核心是观念层, 即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共同愿景。中间层是制度层, 包括各种制度、机制、行为规范。外部层是物质层, 包括阅读环境、读者服务、信息知识产品等。3个层面共同构成客观存在的图书馆文化现象, 它是图书馆事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价值观念、群众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 其精髓是服务理念, 其灵魂是行业精神, 其品牌是服务形象, 其基石是良好的人文环境。3个层面之间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2 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

由于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 那么建设先进的图书馆文化就必须以先进的观念为基础, 以具有可执行性的目标为前提, 以激活机制为动力, 以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保证。

2.1 更新观念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基础

观念通常指思想,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形成与每个人的年龄、知识、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有关。换言之, 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而由来已久的观念又会形成一定的模式, 亦称“心智模式”。哲学家谈论心智模式起码已经有两千多年, 它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 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及其对行为的影响。隐藏的心智模式影响既深且广, 尤其是当它成为共有的心智模式时。心智模式影响我们所“看见”的事物。两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事件, 会有不同的描述, 因为他们看到的重点不同。心智模式影响我们认知的方式, 所有新的管理理念或方法都会踢到“心智模式”这块隐在暗处的顽石。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所以, 改变心智模式、加强心智模式的修炼, 建立共同的、积极健康的心智模式是构建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的基础。目前, 图书馆的设置、运行、目标要求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而图书馆人的思维方式也大多是“宁静勿动”、“宁贫勿争”、“宁守勿变”, 换言之, 是一种较为被动和惰性的心态。图书馆人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实现从管理知识载体到管理知识的转变, 缓解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 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 在价值观念中导入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自主意识, 激发创造性、积极性, 睁开眼睛看世界并重新设置自己在新时期的位置、价值, 不动、不争、不变是不行的。更新观念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基石, 是推动图书事业发展的基础。

2.2 紧贴目标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前提

目标是指激发人们行为的、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通常具有预测性、可计量性、有形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按层次分可分为组织目标 (团体) 和个人目标;按时期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前, 在企业文化中有一个提法叫“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共同愿景也就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 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 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 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会将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 但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标, 这种更高的目标, 亦能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一个积极健康而又具体可行的愿景不仅只是加强产品生产, 还包括提升它的人员和企业文化的层次, 以及追求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气息的工作环境。同样, 紧贴目标, 建立共同愿景, 在构建图书馆文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工作与企业生产有所不同, 整项工作被分成不同的块, 相互关联又无法比照, 亦很难进行量化考核。用一句俗语来说, 图书馆工作是“良心工作”, 要通过新时期图书文化的构建来推动图书馆人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让全体人员认同的目标及共同愿景则是必须的, 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 使职工处于奉献和投入的精神状态中, 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衷心向往, 愿意在“精神的法则”内做任何事情。

2.3 激活机制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动力

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 应当以激活机制为动力, 没有一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 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机制, 就不能激活现有人力资本, 就不能创造人才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激活机制,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人的创造力, 才能合理配置各类人才, 才能达到最佳的组合效益。激活机制不是走过场式的改变, 而是要从岗位设置、人力资源规划、薪资福利、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等多方面进行开发和管理。当前图书馆的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方法, 做和不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没有很大的差别, 不能从根本上做到“奖勤罚懒”, 不能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也就不能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同时, 在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上, 图书馆系列也没有一套科学而可行的方案, 图书馆工作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 是杂家。既需要进馆时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更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磨炼。没有相关的机制来促动、来制约, 人才的培养就很难见效,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将不能实现。这个层面其实就是图书馆文化的中间层, 是保证核心价值观化为具体行为的桥梁与纽带。

2.4 强调以人为本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保证

在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中, 以人为本是一个关键理念。人类文化自产生以来便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即“科学文明”和“文学文明”, 相应的人类精神也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指人性中的美好成分, 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理想体系, 换句话说, “人文”是对人生的思索, 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 而“人文精神”就是对“人文”的向往与追求, 就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尺度, 或以人为本的精神, 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就是说, 把人看作是一切价值的中心和创造者。这里的以人为本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1) 理念层内涵, 包含公益性质理念, 服务功能理念, 读者目标理念; (2) 行为层内涵, 包含开放原则, 自由平等原则, 助人原则; (3) 视觉层内涵, 包含建筑:便利与意蕴, 设施:秩序与整洁, 色彩:典雅与柔和, 人气:微笑与礼节。处于最高层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是尊重与信仰信息公平的基本理念, 致力于保障公民自由获取信息权利的精神。它构建了图书馆与社会的桥梁, 是图书馆事业得以存在的基础。虽然现代图书馆并不排斥产业化的信息服务, 但现代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无疑是公益性的一旦脱离了信息公平的理念, 所从事的信息服务就变成了图书馆以外的另一种信息服务。所以, 这种精神处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最高层, 中间层次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是对图书馆人的职业行为的规范。为保证图书馆能够在保障公民信息自由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按照图书馆科学的原理管理图书馆, 即坚持开放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和助人原则。最基层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是对图书馆整个环境的规范。

2.5 坚持领导垂范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关键

如前文所言, 种种文化现象都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 那么在文化的构建中, 领导垂范尤为重要。从显性的角度讲, 领导垂范可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共同愿景的建立、可行性目标的实施、人文环境的构建;从隐性角度来讲, 领导垂范也可对属下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 带动群众进入“奉献”与“投入”的精神层面。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敬业、奉献、正直、诚信、进取等基本素质, 具备进行系统思考、形成团队精神、建立共同愿景的诸项能力, 更要学会“聆听”来自下属、来自读者的声音。唯此, 才能推动图书馆文化在具有共性的同时, 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并推动图书馆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向前发展。要使现代图书馆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的因素要充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建立。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精神是文化的提纯。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总结概括, 是图书馆人思想意识的提炼升华。图书馆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 都充满着人文因素。特别是在人文精神理论影响下的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公共图书馆运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开放形象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中, 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愫, 闪耀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倡导人文理论, 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 已经在我国图书馆界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和处理图书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科学精神、图书馆权利、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是继承和发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关键。在实践中, 应立足人文精神, 同时高扬科学精神、保障图书馆权利、树立正确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 最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大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国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2) .

[2]吴娱.关于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2) .

[3]周红炜.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导入生涯管理[J].图书馆论坛, 2003 (1) .

上一篇:丹参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下一篇:华侨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