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论述范文

2024-06-10

思考论述范文(精选12篇)

思考论述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意义,必要性,管理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 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地更新知识, 开拓技能, 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 使企业适应新的要求, 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 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现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力资本是科技企业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的重大决策之一, 正所谓:企业的发展, 人才是关键。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 是企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实现与国际化先进企业接轨, 快速实现企业的目标的重要保证。

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即企业所具有的社会竞争力, 职工能力与责任的提高是企业的成功之源。鼓励员工学习和提高是企业培训文化的精髓,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 要使职工的能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 就离不开有效的企业培训。如今, 企业的培训工作已经从“高层不重视, 缺经费”渐渐过渡到“寻找隐形收益, 关注培训投资回报率”的状态。因此, 如何提高培训实际效果的问题也摆在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面前。

通过对国内很多企业进行了解, 发现较多的企业在培训中都存在以下问题: (1) 培训不成体系, 公司提供的培训缺乏系统性; (2) 培训流于形式, 培训并未满足各层次岗位的真正需求; (3) 内部培训的随意性较强, 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培训师资队伍, 并且教材不规范。

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才竞争成为了现代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当前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企业员工培训道路, 是一条具有行业特征和涵盖各个方面的深入发展之路。总的来说, 要求企业根据员工所存在的不同问题、所提出的不同要求,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不同的改造渠道, 来解决问题、满足要求, 并实现员工综合能力和潜在素质的极大提高,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做好掌舵的准备。

企业在工作、人员、管理方面时常发生变化,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是企业保持稳定发展的保证。企业时有新进的员工, 新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规定及制度知之甚少, 对其开展规范的培训, 能使员工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树立员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以更好地为企业建设添砖加瓦。随着社会的进步, 知识的不断更新, 新技术不断涌现, 企业对高新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企业应当不断对员工进行有关本行业的最新发展态势, 最新技术要求方面的培训, 以此来督导员工跟稳行业发展步伐, 胜任变化的岗位技术要求。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实现技术上的创新, 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企业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一) 企业发展对培训提出的客观要求。

对于企业来说, 随着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每个行业的员工都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丝毫不容疏忽和懈怠。如果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员工队伍, 很难想象如何真正管理好企业。企业需要通过培训, 在为员工提供个人升值的机会和发挥潜能的舞台的同时, 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为企业做出更多的有价值的贡献。

(二) 员工对自身素质能力的现实要求。

对于员工自身来说, 这种培训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因为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如果员工个人不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很快就会被所在的企业, 甚至整个行业所淘汰, 而员工要完善自我, 就必须通过有效的、专业的教育培训。

三、确定培训管理层次及各自定位

培训应该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 培训计划的执行到位不是单一部门就能担任的重任, 而是需要遵循全员性的原则, 企业上下各有分工。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全员培训, 有时需要各部门组织不同专业的技能培训, 尤其是生产部门需要不定期举行操作技能的培训。为了保证公司对培训工作的整体把握, 各部门应设立兼职的培训管理员, 与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组成培训组。其中, 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主要负责: (1) 拟定公司全年培训计划; (2) 审核教材的规范性, 建立并维护公司培训案例库; (3) 联络外部培训机构、引入外部培训师以及执行外派培训; (4) 就各部门提交的临时培训需求和培训项目, 根据培训计划和预算进行处理。培训管理员主要负责: (1) 部门培训需求调查, 拟定部门培训计划; (2) 负责部门的培训活动, 并组织培训效果评估; (3) 组织部门内部培训师开发相关培训教材, 维护培训案例库; (4) 收集部门临时培训需求, 部门领导审核后, 提交人力资源部。

四、建立并完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不是一个会议室里坐满听课员工的场景, 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需要将其建设成一个体系。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一) 培训必须立足于组织发展的需要。

培训需求的依据来自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关注点包括: (1) 行业发展趋势, 要分析行业发展, 分析企业各序列、各层级员工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 专业技能演变, 即从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的演变分析出为完成工作任务和提高绩效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 (3) 客户需求变化, 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 为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完成销售任务, 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 (4) 为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 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

企业内部的关注点主要包括: (1) 企业战略规划, 即分析企业战略目标、现有业务模块和未来业务发展对员工的要求; (2) 部门职能策略, 即为完成部门绩效任务, 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目标, 各部门的职能策略对员工的要求; (3) 员工绩效分析, 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培训需求的主要依据, 通过绩效反馈找出文化、制度、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结培训需求。

(二) 合理选拔和激励内部培训师。

企业培训师的来源主要分为外部培训师和内部培训师, 二者各有特点, 相比之下, 内部培训师更加了解企业, 培训更能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 而且培训费用较低, 各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是主要的内部培训师来源。内部培训师是企业员工的兼职行为, 不能因为承担培训任务而影响本职工作, 因此需要做好激励内部培训师的工作, 例如内部培训师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书籍费, 也可以优先参加其讲授领域的外部培训等。同时内部培训师也需要收集资料, 总结本专业领域的管理、技术或操作经验, 不断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 从而提高讲授水平。

合理选拔和培养内部培训师既提高了内部培训师的责任感, 又提高了其培训能力。内部培训师的表达能力和授课技巧也许不是一日之功, 但是传授经验的工具——培训教案不能只停留在内部培训师自己的头脑中。项目组对内部培训师进行编写教案的一系列训练, 以提高内部培训师的教案编写能力, 通过历任内部培训师的更新和完善, 某一项培训主体将沉淀成企业宝贵的知识成果。

(三) 企业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内容。

企业需要建立本企业的胜任能力模型, 即明确完成企业使命各层级需要什么样的人, 这些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 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企业各层次的任职资格要求提供通用课程库, 再根据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中培训课程体系的调查结果进行增减, 最后形成企业的课程体系库, 这样每个企业员工都可以根据课程体系库对自己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一目了然。

五、如何让培训后的员工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培训, 员工增长了技能, 企业提升了绩效, 这应是一种双赢, 为了实现这种双赢, 企业需要做好对受训员工的管理, 如果员工培训没有达到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目的, 则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认识和改进。

(一) 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果企业员工参加培训后, 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 而没有感到企业给予的重视, 轻则学习热情下降, 重则另找适合发挥的舞台。此时, 企业应反思在员工经培训技能提高后是否给予了其充分的发挥空间, 对于关键员工, 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 企业培训需要做好规划, 考虑员工未来工作的发展。

(二)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

员工能否珍惜培训机会并通过培训提升工作绩效需要通过加强培训考核来作保证, 包括培训纪律、培训考试和培训评估等, 更重要是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内化考核。培训的内容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 自觉融入行为中是一个培训内化的过程:第一步是“转化”, 学员需要制定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技能的措施;第二步是“应用”, 只有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工作实践, 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要领;第三步是“传播”, 某项培训也许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参加, 通过学员将培训内容以分享、交流、研讨等方式传授给其他同事, 一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培训覆盖率, 另一方面, 可以加深学员对于培训所学的理解;最后是“固化”, 经过不断的重复应用, 形成良好工作习惯。通过这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 可以真正起到利用培训所学提升工作绩效的效果。

六、结束语

培训绝不是企业应对外界变化的无奈或者是对员工充电呼声的妥协。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培训机构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胜任的人才, 在企业打造卓越品牌和吸引人才方面亦功不可没, 还为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提供培训和咨询。未来, 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行业领先企业的内部培训可以面向同行业或相关行业, 甚至是希望学习标杆企业的广大企业, 不仅经济效益显著, 在扩大知名度、提升无形资产方面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可见, 企业内部培训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和全员素质的整体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恒有.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激发[J]企业研究.2004

[2]胡振君.“你对培训知多少”?行政与人事.2000.04

思考论述 第2篇

简述题、论述题复习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地位、特色。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试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5、试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时代特征和实现途径。

6、围绕习总书记最近五四青年节提出的“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新要求,谈谈自己心目中的“我的中国梦”。

7、试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8、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内涵和内容。

9、试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新要求。

10、试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试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和民族化。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地位、特色。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试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5、试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时代特征和实现途径。

6、围绕习总书记最近五四青年节提出的“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新要求,谈谈自己心目中的“我的中国梦”。

7、试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8、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内涵和内容。

9、试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新要求。

“我们”如何论述香港 第3篇

追问香港论述的主语是谁,原因还来自一些生活事例的触动。比如以前看中国国家足球队与香港足球队的比赛,我注意到国内的体育评论员在解说时,往往会说“我们中国队如何”、“香港队如何”。在这里,香港队成为了中国队的对手,在相当意义上也即成为了“我们”(解说者与国内观众)的客体,即便不是这样,在“我们”与香港之间起码也是做了区分的。由于主体位置的设定不同,其观察的立场与角度肯定有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香港媒体在转播类似赛事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但其中的微妙差别(相信一定是有的)将是很有意思的。

之所以要讲述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因为要介绍一本书——《香港文学@文化研究》。这是一本主要由香港学者撰写的香港研究合集,厚厚的一大本,按照李欧梵先生在《序言》中的说法,它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探讨香港文学”,“可以说是集香港中青年精英学者的一时之选”。从中可以看到,香港文学与文化本身的丰饶、繁复与曲折,以及其研究所能开拓出的多元的文化空间,绝不是用一句“文化沙漠”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等级意识就可以打发掉的。

香港本身的复杂性,在香港作家也斯(梁秉钧)看来,就在于香港故事的“难说”上。在《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一文中,他说:“每个人都在说,说一个不同的故事。到头来,我们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同的故事,不一定告诉我们关于香港的事,而是告诉了我们那个说故事的人,告诉了我们他站在什么位置说话。”在他看来,香港故事之所以难说,是因为“我们的想法和说法是多么容易被其他观点和声音所吞没”,香港的存在只为有关全球资本主义的跨国企业和有关中国性问题,因而常常是被殖民的“无身份”。他以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的“故事性不强”等为例,探讨了“小城(是否)无故事”的问题。在他看来,这部电影的“无故事或故事情节淡化”,既暗合了香港当时一些电影、小说、戏剧等叙述性作品的一种共同倾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外来者过于随便地“大写”香港的离奇故事的反抗:“她被人代表了,说了她的故事,变成没有一个声音去说自己的故事。”而《阿飞正传》的出现,“在逃离大故事,选择‘无故事’或者‘小故事’这方面……是不是也显示了他们对一些压倒性伟大叙述、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一些精心经营的‘剧本’抱着怀疑的态度呢?”也斯此文,以及其中朦朦胧胧的香港主体性意识,提醒我们“大话”以外的“小说”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以不同的文学与文化方式论述香港的不同的“我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外来者”,比如众所周知的张爱玲。也就是说,论述香港的“我们”这一复数指称本身是个复杂、松散甚至分裂的主语,“香港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流动的模糊概念,因此不能被本质化与总体化。具体到所谓“香港文学”上,按照郑树森的说法,香港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两种,前者是指“出生或成长于香港的作家在香港写作、发表和结集的作品”,后者则包括“过港的、南来暂住又离港的、仅在台湾发展的、移民外国的”。相对于土生土长的香港作家而言,在香港文学史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的“南来作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们对香港的书写构成了论述香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美君的《流徙与家国想像: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学中的国族认同》一文,通过探讨南来作家“一九四九年以后冷战时期香港文化中的国族认同”,指出其中流露出来的“难民/流民的浮世过客的心态”,揭开了五六十年代香港故事的序曲。但与这种“南来想像中的浪漫北国往往是作家排拒香港这南方小岛的手段”不同,在王宏志的《叶灵凤的香港故事》中,对于同样是南来作家的叶灵凤(自一九三八年抵港之后,一直到去世,他在香港度过了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而言,一方面,在大陆许多成名作家居港几十年却始终抱着“过客”心态、笔触几乎没有涉及香港的时候,他却早在四十年代便开始搜集香港史地的资料(如《香港方物志》、《香江旧事》等),专门地从事有关香港的论述(包括对英国殖民罪行的批判),以此方式来建构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联系;另一方面,他也对英国殖民地香港产生一种归属感,不自觉间浮现出一种对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与赞许。“爱国文人”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他在洋场(上海与香港)和洋书中所接受到的一些西方理念,就这样不时在他笔下的香港故事中展现出矛盾与冲突,比如他本着为香港“正名”并使之与中国本源接近的目的,探索“香港”名称的由来,却又不得不在讲述中承认,是英国人最早催生了“香港”的出现并将之“带入清廷的视阈”。而在王宏志看来,自身复杂矛盾的叶灵凤,正是述说复杂矛盾的香港殖民地史的最佳人选:在其笔下,“‘香港’就这样糊里糊涂、将错就错的‘诞生’了”(叶灵凤语)。

接下来对施叔青、王安忆、西西、李碧华等人的香港小说的分析,则使得该书获得了“香港故事史”的品格。当然,在不同小说家的笔下,香港呈现出非常不同的面貌。从台湾来港居住十六年的施叔青曾经野心勃勃地写过《维多利亚俱乐部》和“香港三部曲”等长篇小说,把殖民者铭刻于性别架构的殖民历史,从后殖民的批判导向,企图重新书写、再造香港的殖民史,并以蝴蝶与洋紫荆隐喻香港的历史角色与地位。但她以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试图还原历史的努力,却也在虚构与想像中使香港的殖民历史“真貌”飘渺难辨。而大陆作家王安忆在《香港的情与爱》对香港大量的描写与议论中,却塑造了一个“苍白的华丽传奇”:叙述者自认为是香港的局外人,却又对香港下大胆的判断甚至批评,将个人经验提升到所谓的“香港经验”的层次。王安忆选取了一个非常边缘的角度(过客、新移民),却吊诡地从边缘以暧昧的中心心态统摄香港,使香港成为一个“沉默的奇观”。相对于施叔青的史诗巨制与王安忆的宏大论述总体想像,在学者陈燕遐看来,香港本土作家西西讲述的香港故事,无疑要轻松自若与平易亲切得多。她们对香港的忧戚与共、对本土的关怀与重视,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她刻意规避流行的宏大叙述,寻找另类的书写空间,反而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留下更多的暗示与空间去思考书写香港的种种问题。而李碧华的《胭脂扣》的一纸风行,在危令敦看来,原因则在于“九七”回归尘埃落定后,小说故事触及本土群体意识:对自身历史与群体身份的追寻、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以及其中的种种历史经验(文化通识)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断裂的隐喻书写,使得小说和电影对关于女鬼如花与永定、楚娟、十二少之间的纠缠故事的铺陈,获得了本土读者和观众的深刻共鸣与认同。

在香港学者的理论视野中,由香港身份认同所引发的本土文化想像,除了与“国族”相关之外,实不能置全球化脉络于不顾。因此,在书的第二部分“全球/本土”里,收录了从全球和本土的关系思考香港文学的文章,体现出另一角度的香港论述。作为最具全球化色彩的中国城市,香港的历史与现实其实暗示了中国进入全球化时代后所能相遇的种种问题。因此,香港在这方面的经验,成为我们思考全球与本土这样的理论问题的一个范例。我们在论述类似的问题时,往往喜欢将全球与本土二元对立化,但香港的文化本身却说明,全球与本土的复杂纠结以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面相,是不能单纯诉诸以纯正的“本土”抗衡“全球”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因为“本土”本身已经全球化了,或者说商品化了,变成了全球经济的重要工具。周蕾在《香港及香港作家梁秉钧》中,首先批判了关于香港的“补偿逻辑”(香港人因为在政治权力上的匮乏,他们才把精力导向经济并取得巨大成就),指出香港的“根源”在于与殖民性一直共存的经济与商业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香港人必须接受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这种根源性力量所容许的环境中开辟出自己的空间这一事实。他以梁秉钧的诗为例,指出他的写作并没有与香港的物质经济文化对立起来,相反的,香港的经济与社会根源成为了他写作过程的一部分,成为他抗争“惟一的现实”、追求另类自由与寻求变更空间的手段。这种由“殖民化”到“本土化”的过程,清晰地显示了一种独特的挣扎着的“香港经验”与本土意识。

而在全球化论述中,除了身份认同问题,“城市”也构成了其中的重要议题。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它除了具备全球化城市的一般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质”。第三部分的“城市想像”所要处理的,就是香港的城市流动、开放和混杂如何形成香港文学所呈现出来的独特城市想像,“城市”论述因此也为无根的香港文化提供“在家”的感觉与本土论述的据点。而在第四部分“雅与俗”中,则从文学生产的建制、政治,以及“严肃”与“流行”文本的内容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复申述“雅”、“俗”文化形成的历史,尝试把无休止的“雅”、“俗”争论转化为较积极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为香港所生产的“都市文学”做出较公允的评价,并建立起一些“都市文学”的美学准则:文化乃一整体,是“平常事”,人们通过文化所提供的工具来表达自己,描述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因此“高雅文化”不外乎是社会整体发展中的某种形态,“高”、“低”、“雅”、“俗”之间的森严界限应该消弭。而雅、俗之辩,对于香港这个商业挂帅的城市的意义并不大,相反,探讨“流行”文本的特质及其所生产的快感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与美感经验“磋商”,可能是更“好”的香港文学的论述路向。在该书最后部分的“性别与政治”里,通过对性别与文本政治问题的分析,探讨确立一种文学阅读的策略与可能性,消弭“男”“女”二元对立的困局。

综观全书,首先值得总结的是,在“香港文学”里,论述香港的人也许是外来者(如叶灵凤、施叔青、王安忆等),但在对这些香港文学的研究里,研究者却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这说明,香港论述里的主体性意识,实际上构成了该书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也就是说,无论前人或他人是如何论述香港的,经过了双重(甚至多重)论述后,一种“寻找香港人的声音”的“我们”意识开始获得生长。

但不无吊诡的是,这种对于香港的“主体意识”的生长,在我看来,却是以香港的“特殊性/独特性”为论述的潜在前提的:中心与边缘、国族叙述与香港故事、全球与本土等的二元对峙,以及在这种对峙的“夹缝”论述中所蕴涵的“香港特殊性/独特性”,在书中得到了诸多研究者几乎是“集体无意识”般的强调。如也斯在对“我们的想法和说法是多么容易被其他观点和声音所吞没”表示某种异议时,曾解释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其他观点和声音”,“对于香港或外面其他的文化模式不能理解,暴露了本身文化认识的固定性与单向性”,“而忽略或压抑了香港文化的特色,必然会引致其他种种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对于香港而言,“特殊论”与“香港主体意识”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在某些时候,前者构成了后者的有效手段或工具。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种“特殊论”所催生的身份自豪感,并不仅仅相对于中国内地(除了经济方面远远领先于内地,香港在文化与经济上也有“北进内地殖民”的论述),而且相对于殖民宗主国大英帝国,也同样如此(在该书中,不止一位学者提到香港人因香港所取得的成就超过英国而欣喜)。

然而,正如在论述香港的边缘地位必然要涉及某个中心一样,这种由“特殊性”而伴生出来的“边缘论”,本想推衍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香港,却在实际上又往往容易掉入“自我他者化”的泥潭。换句话说,在确认自我的主体性时,必须在自我之外建构一个他者,并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做出种种的区分,这也是“特殊论”的一种自然延伸。但问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重压,却使得这个主体注定是个虚弱无力的主体(王德威就认为香港的历史是“关于主体缺席、记忆消失的历史”),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起作为主体的尊严,而只能在不无自怜自艾的自我论述中,再次将香港对象化,完成将“自我他者化”的轮回。更“严重”的是,假如一味地以确立自我的“主体性”为旨归,是否会陷入某种理论的狂妄与狭隘?因为当只把“特殊性”作为论述香港的不二法门时,一切与之不“合”的论述都会得到有意无意的剔除。而至少在理论的层面上,一切与香港有关的论述都从某一角度建立了与香港的关联:即便是最为香港学者不满的关于国族主义的“宏大叙述”,其实恰恰与香港本身的命运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包括回归等问题,皆与此息息相关。

当然,“特殊论”有时也并不一定指向一种身份的自豪感,恰恰相反,而是处于文化“低势”的一种反击与自我辩护。具体来说,其指向就在于太多的似是而非的“文化沙漠”论。如马建就曾经激烈地批评香港文化的低俗、庸劣、混杂、不伦不类,甚至说出“称香港是文化垃圾一点也不过分,我倒觉得文化沙漠干净点好”类似的过分之词,其引起香港文化人的愤怒显然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的反击与辩护却几乎都是围绕香港相对于内地与其他地方的“特殊”来展开(认为他们不了解/理解香港,因此不“配”谈论香港),从而使得这样的香港论述策略,更多地陷入自我遮蔽与自我封闭的泥潭。

话说及此,我们不妨提及在这本书中,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香港学者的“挫折/挫败感”问题。这既有历史的因缘,也有现实的刺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香港一百五十年前被割让给英国,尽管这个事实本身曾经引起香港人历史记忆的创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变得面目难辨,甚至变得非常暧昧:比如说很多香港人虽然觉得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带来了种种罪恶,但正是殖民统治使得香港较早地进入现代,成为“亚洲最古老的现代城市”(香港民政局局长何志平语),并因此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香港的所谓“特殊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形成并获得其“合法性”。但随着“九七“的临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现实的刺激与历史的创伤记忆混杂在一起,成为香港前所未有的“挫折/挫败感”的根源。而假如再加上回归以后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的重创,经济上的低谷更是加剧了香港论述的灰暗度。也正是在此境况下,近二十年来,集体性地自觉讲述“香港故事”,可以说构成“九七“过渡期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重新回顾并反思香港的历史与现状的作品,一直充斥于香港的报刊、书店与市民的日常言谈中,“边缘论”于此也获得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述与体认,尽管在也斯看来,对于香港文化工作者来说,“边缘性并不是一个时髦的名词,而是一个长远以来被迫接受的状态”。

然而,“自我他者化”假如是一个陷阱的话,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机缘?而这也是这本书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在对前人/他人所讲的香港故事进行重新讲述的同时,正是借助“自我他者化”的临时性/策略性因素,以此来回顾、审视、反省自己,并由此出发获得重建“自我叙述/论述”的动力,并在“寻找香港人的声音”和“努力建立本土的文化诠释空间”方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理论活力。因此,正如罗贵祥在《经验与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诗的生活化与本土性问题》一文中所说的:“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政治因素,讨论香港文学或文化的论述,都会很有意识地追寻,甚至标榜这个研究对象的独特性、本土性的特殊风格,尽管这种‘本土性’其实可以是由想像建构出来的……本土性并不是一个自足自存的实物,而是语言与意识的客体。本土性的产生,不是意识追求日常性经验的认同与结合,或寻求两者的统一性,而是意识对当下的日常经验的距离性反思,透过理解日常经验的殊异性,增加意识中的外在知识,亦从而更能了解自己。”

思考论述 第4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组织决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等系列讲话精神,牢固地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切实履行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把坚持从严治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对接国际国内市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将渤轻集团打造成“千亿集团”提供坚强保证。

一、以狠抓“龙头工程”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体系

近年来,我们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论述入手,将贯彻落实天津市国资委关于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推动会的工作要求,作为推进渤轻集团惩防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健康运行、经营管理廉洁高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作为“龙头工程”来抓,坚持做到抓住“四个环节”到位:

一是抓“责任主体”到位。在落实从严治党工作任务中,我们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将反腐倡廉建设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在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中,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信访亲自督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责任分解”到位。围绕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工作部署和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实行依职、动态、细化定责,将责任与部门职能挂钩,做到层层分解,逐条细化,通过分解责任目标,增强了《责任书》的针对性,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增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是抓“考核监督”到位。综合运用年终自查专题报告、民主生活会专项明示等方法,加强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自我对照检查,通过组织考核、巡视督查等方式,加强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与此同时,对新提拔的领导人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廉政谈话,并签订《领导干部上岗廉洁承诺书》;对违反廉洁从业规定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提醒谈话,做到防微杜渐,并把诫勉谈话和警示谈话内容记入《廉政档案》,作为对领导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四是抓“责任追究”到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出了问题的企业和个人要认真追究当事者和领导者的责任。责任追究的重点是:发生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的;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获取非法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违反规定擅自兼职或兼职取酬的;努力构建“责任有主体、执行有考核、问责有依据”的责任体系。

二、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为抓手,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勤奋敬业、廉洁从业

在工作中,我们将深化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坚持从严治党,促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一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促进领导人员勤奋敬业、廉洁从业。结合集团工作实际,以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

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采取专题报告会、中心组学习、党员活动日、举办辅导班、研讨会、专题讲座、观看反腐倡廉录像片、讲党课、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方法,组织国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章、《廉政准则》、《处分条例》,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同时,在

反腐倡廉教育中,深入开展“三查三看”活动,(即: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忠实履行职责的情况,看有无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勤俭节约的情况,看有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进行职务消费的行为;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和自身修养状况,看有无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切实解决好领导干部“权力是谁给的,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促使领导干部警钟长鸣,筑牢企业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提高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勤履职的自觉性。

二是坚持开展正反典型教育,防范领导人员履职用权风险。把坚持开展正反典型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重要措施。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企业领导人员学习了焦裕禄、任长霞和杨善洲等先进事迹和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反面典型案例。通过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学习教育中,还编绘出版了《画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工具书,将其作为领导干部的党风党纪教育教材;举办了学习《自律准则》《处分条例》专题图片展,帮助全系统党员进一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严格执行两部党内法规,进一步营造讲规矩守纪律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组织由渤轻系统内由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组成的“两学一做”巡视宣讲团,深入基层企业生产第一线,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具体生动、剖析到位”的热情宣讲,促使国企领导人员将廉勤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启发,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观念,促进领导干部慎重用权、正确用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受党风党纪教育的启发,提振了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坚持开展企业廉洁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按照天津市国资委开展“领导树廉、宣教倡廉、岗位守廉、家庭助廉”活动的工作要求,广泛地开展了廉洁用语征集活动,并将征集到的400余条廉洁用语汇编成册,编辑了《渤轻集团廉洁用语集锦》,将反腐倡廉格言警句通过醒目的灯箱、标语牌等载体,矗立在企业的车间、班组,并定期更换内容,以“警句”的形式约束个人的行为,促进在领导干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积极探索将企业廉洁文化融入管理理念,以廉洁为内涵、以文化为形式,把教育的启发性、廉洁的引导性和文化的渗透性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推动廉洁文化进项目建设、进经营管理、进关键岗位创建活动,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在合同签订、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经营行为中,在思想上强化依法依规履职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制度规定的廉洁要求,增强抵御履职用权风险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搜集意见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理念,开展了“我为渤轻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并运用幻灯片、博客、手机短信和“活力渤轻”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和《天津轻工网》、《渤轻集团简报》及黑板报、厂报、厂刊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不断地提高恪尽职守、廉勤履职、干事创业的自觉性。

三、以创新监督约束措施为载体,促进廉洁风险防范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深化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制约。按照集团“强化责任,完善制度,积极参与,源头控制”的工作要求,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作为促进集团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根本性制度,贯穿于企业决策、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通过落实《渤轻集团“三重一大”实施细则》、《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行为,保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讨论决定,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议决、按规制用权,特别是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中,依照“提出议题、调研论证、酝酿沟通、制定方案、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六步决策程序,做到“不事先充分酝酿不决策,不广泛征求意见不决策,不经过集体研究不决策”,强化了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内容、程序、责任、纪律的规范,有效地防止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从注重各项制度的衔接与配套入手,编纂了《渤轻系统党风廉政制度汇编》,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资产;按照“科学、管用、有效”的原则,进一步制定了《渤轻集团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定》和《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项目决策权、资金调度权、财务处置权、机构设置权、人员调动权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制度内容人人知晓、程序规范人人遵守、制度落实人人监督,有效地提升了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形成了“结构严谨,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近年来,集团党委以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为主线,以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在充分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直面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由纪委组织协调,制订了《渤轻集团关于“在领导人员、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查找廉洁风险,加强防范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步骤、分阶段地在全系统开展了“查找廉洁风险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活动。首先是提高认识,搞好宣传。要求企业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企业经营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现实危害性,自觉主动查找风险点,提高防范廉洁风险的能力;其次是突出重点,查找风险。围绕“三重一大”决策和组织人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和营销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查找在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再次是梳理风险,积极防控。针对查找的廉洁风险点,及时进行梳理,制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洁风险防范机制;第四是承诺公开,严肃追究。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督功效,督促重要岗位人员做出廉洁风险防范承诺,自觉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三是深化企业效能监察,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效益双赢。按照天津市国资委“目标高起点、措施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的工作要求,围绕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资产处置、生产管理等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在效能监察中,采取“制定方案、听取汇报、核查资料、检查解剖、汇总情况、与监察对象交换意见”和“专人跟踪、过程参与、程序监督”的方法,针对项目的薄弱环节及时跟进,提出“效能监察建议”,并通过设置监控点、认真落实《企业效能监察项目评价操作规程》等工作制度,加强对项目的阶段性控制。以“项目保优质、干部保廉洁”为工作目标,强化对项目效益、效率、质量、安全和廉洁从业的效能监察,形成教育制度监督综合功能的运行机制,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到“严把资产清查关、严把审计确认关、严把资产评估关”,保证企业监察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是认真查办信访案件,为构建“和谐渤轻”优化环境。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依纪依法,宽严相济,统筹协调,注重效果,由纪委领导亲自挂帅,层层落实责任,主动出击,把握时机,将查办案件、信访举报工作与实施责任追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执纪办案“六个结合、六个不放过”工作制度(即:将查办案件与“维护企业和职工群众利益、教育干部、保护经营者、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完善管理”结合起来,做到“违纪问题未查清、涉案人员未处理、案发原因未剖析、相关人员未受教育、制度未健全、整改措施未到位”不放过),做到认真剖析典型案件、查找管理漏洞、研究发案规律、追溯案发原因、搞好预警施教、健全规章制度。在查办案件中,坚持从严治党、严肃执纪、把握政策,把处理人与教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与检察机关联手,深入企业召开现场会,协助查找管理漏洞,提出改进措施和整改意见,健全了规章制度,为促进企业发展优化环境。

四、以加强督促检查为措施,确保“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任务,在国有企业尤为紧迫。结合渤轻系统的工作实际,如何建立健全履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运营,保障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集团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加大了从严治党的工作力度,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落实《渤轻集团2013—2017年惩防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工作还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招法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增强落实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教诲,要在思想上有新境界,在理念上有新认识,在素质上有新提高,在行动上有新表率,在工作上有新突破,切实增强落实习总书记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对反腐倡廉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心思放在促进集团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推动各项工作上,把功夫下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党性、牢记宗旨,提高本领、勤奋工作,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要从“体现科学性、提升自觉性、维护严肃性、增强有效性”入手,采取听取工作汇报、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定期沟通情况、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加强对落实《渤轻集团2013—2017年惩防体系实施方案》、《渤轻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依法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工作制度的推动指导和督促检查;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动力,把“问责”作为管党治党的利器。按照习总书记“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的工作要求,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企业领导人员,严格考核问责。要通过强化监督问责和督促检查,逐级传导责任和压力,加大考核问责力度,防范国企领导人员履职经营风险,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思考论述 第5篇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出生,1997年逝世,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在其功勋卓著的一生中,他“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经历却更加引人注目,下面我就以其一生中“三落三起”的时代背景为线索展开“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导读”。

第一次:1933年-1935年。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撤职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并一度被关进监狱,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1950年2月22日,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领导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剿匪、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加以解决。

邓小平:《当前西南工作的五个问题》(1950年7月31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1957年-1958年:到山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视察工作,宣传贯彻中共“八大”精神,作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决议的说明。

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

邓小平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所作的说明(1958年12月9日),《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3页

第二次:1968年-1973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被剥夺一切职务,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他于1973年复出,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

●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

第三次:1976年-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邓小平再度恢复工作后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当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做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当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我们党从指导思想上摆脱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的羁绊,提出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全面的梭乱反正,实行伟大的转折,开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但是,林彪、“四人帮” 的破坏和影响还远未肃清,党内存在着作风不正,官僚主义,班子老化,少数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生活特殊化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威信和群众情绪,不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阻碍着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这篇文章,就是针对于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存在的某些生活特殊化等问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报告,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4月至5月,多次谈话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打仗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一个连队有百分之三十的党员,这个连队一定好,战斗力强。为什么?就是党员打仗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生活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这样他们就成了群众的模范,群众的核心。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时指出,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特权现象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提出要建立退休制度,干部队伍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至今还有一些高级干部,所到之处,或则迎送吃喝,或则封锁交通,或则大肆宣扬,很不妥当。以上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事情,从中央到各级不许再做了。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强调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理论学习。

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1986年1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指出,不能不讲专政,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有力地对付那些破坏建设的人和事。

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1989年2月26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开放和搞经济建设。3月4日,同中共中央负责人谈话,指出中国不允许乱。十年来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4月,针对北京发生的**,两次发表谈话,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平息**、稳定局势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主张旗帜鲜明地反对**。5月至6月,在平息**前后提出,中国共产党要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新的领导集体要以江泽民为核心。在谈到当务之急时强调,要在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方面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常委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新的领导要首先抓这个问题,这也是整党的一个重要内容。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4页

●1991年1月至2月,视察上海。同上海市负责人谈话时提出,抓紧开发浦东,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992年1月至2月,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最后,用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的导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以上是我关于“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导读”,谢谢大家!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第6篇

儒学与科学

□马来平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化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向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务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于所未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性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性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德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对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性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导向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吸收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恕”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己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8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C.儒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因此,儒学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

D.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比如孟子和王夫之,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

E.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因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

2.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是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

B.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C.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

D.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3.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儒学对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

答:

4.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公元123年,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时通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当時担任尚书的张衡(东汉科学家,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对此提出了批驳,驳倒了对方,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这一史实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哪些联系?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一个小天井,给人多少丰富的感受!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幾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Cyzanne)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引用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借用老子的话意在表明中国的建筑园林讲求空间艺术,也讲究实用功能。

B.明人的小诗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来欣赏,可见,塞尚的画也追求一种园林式的空间美感。

C.文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与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样,都深得空间景致的神韵。

D.“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可见中国建筑和园林追求一种包容万千的大气象,空间美感力图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2.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推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论述的是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却大量引用古诗文、画论,说明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B.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样的园林基本思想中,“行”“游”“居”谈的是建筑的实用性功能,只有“望”才能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C.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的获得与丰富,是靠窗、楼、台、亭、阁、走廊等来完成的。

D.中国园林建筑表现出我们民族独有的空间之美的特点。这与西方审美观截然不同,后者多半是将建筑孤立起来欣赏。

3.下列诗句不属于表现中国园林建筑空间美的一项是( )

A.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

B.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云亭。(李白)/帆影都从窗前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

C.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华千里抱城来。(许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苏轼)

D.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杜甫)

4.谈谈中国园林和建筑的空间美感的民族特点。

图着色问题论述 第7篇

关键词:图着色,回溯法,贪心法

在包含问题的所有解的解空间树中, 按照深度优先搜索的策略, 从根结点出发深度探索解空间树。若用回溯法求问题的所有解时, 要回溯到根, 且根结点的所有可行的子树都要已被搜索遍才结束。而若使用回溯法求任一个解时, 只要搜索到问题的一个解就可以结束。贪心法它适用于解一些组合数较大的问题。根据当前已有的信息就做出选择, 而且一旦做出了选择, 不管将来有什么结果, 这个选择都不会改变。换言之, 贪心法并不是从整体最优考虑, 它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

1 图着色问题的分类

1.1 回溯法

回溯法是一种系统地搜索问题解的搜索算法。它在包含问题的所有解的解空间树中, 按照深度优先的策略, 从根结点出发搜索解空间树。算法搜索至解空间树的任一结点时, 总是先判断该结点是否肯定不包含问题的解。如果肯定不包含, 则跳过对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的系统搜索, 逐层向其祖先结点回溯。否则, 进入该子树, 继续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搜索。

用回溯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 描述解的形式, 定义一个解空间, 它包含问题的所有解。

(2) 构造状态空间树。

(3) 构造约束函数 (用于杀死节点) 。

1.2 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 (又称贪婪算法) 是指, 在对问题求解时, 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 他所做出的仅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 但对一些问题它能产生整体最优解或者是整体最优解的近似解。

贪心算法没有固定的算法框架, 算法设计的关键是贪婪策略的选择。一定要注意, 选择的贪婪策略要具有无后向性, 即某阶段状态一旦确定以后, 不受这个状态以后的策略影响, 也就是说某个状态以后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前的状态, 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也称为这种特性为无后效性。因此, 适应用贪婪策略解决的问题类型较少, 对所采用的贪婪策略一定要仔细分析其是否满足无后效性。

图的着色问题是由地图的着色问题引申而来的:用m种颜色为地图着色, 使得地图上的每一个区域着一种颜色, 且相邻区域颜色不同。

2 问题处理

如果把每一个区域收缩为一个顶点, 把相邻两个区域用一条边相连接, 就可以把一个区域图抽象为一个平面图。

2.1 回溯法思想

回溯法有“通用解题法”之称, 是一种比穷举“聪明”的搜索技术, 在搜索过程中动态地产生问题的解空间, 系统地搜索问题的所有解。当搜索到解空间树的任一结点时, 判断该结点是否包含问题的解。如果该结点肯定不包含, 则“见壁回头”, 跳过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的搜索, 逐层向其祖先结点回溯, 可大大缩减无效操作, 提高搜索效率。因此, 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设计合适的回溯点是应用回溯法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 递归具有回溯的功能, 很多问题应用递归回溯可探索出问题的所有解。

2.2 贪心算法思想

贪心算法的思想是首先用第一种颜色对图中尽可能多的顶点着色, 然后用第二种颜色对余下的顶点中尽可能多的顶点着色;如此等等, 直到把所有的顶点都着完色。当用一种新颜色对余下的顶点着色时, 我们采取下列步骤:

(1) 选取某个未着色的顶点, 并且用新颜色对它着色。

(2) 扫描所有未着色的顶点集, 对其中的每个顶点, 确定它是否与已着新颜色的任何顶点相邻。若不相邻, 则用新颜色对它着色。

首先把所有顶点的颜色初始化为0, 然后依次为每个顶点着色。如果其中i个顶点已经着色, 并且相邻两个顶点的颜色都不一样, 就称当前的着色是有效的局部着色;否则, 就称为无效的着色。如果由根节点到当前节点路径上的着色, 对应于一个有效着色, 并且路径的长度小于n, 那么相应的着色是有效的局部着色。这时, 就从当前节点出发, 继续探索它的儿子节点, 并把儿子结点标记为当前结点。在另一方面, 如果在相应路径上搜索不到有效的着色, 就把当前结点标记为死结点, 并把控制转移去搜索对应于另一种颜色的兄弟结点。如果对所有m个兄弟结点, 都搜索不到一种有效的着色, 就回溯到它的父亲结点, 并把父亲结点标记为死结点, 转移去搜索父亲结点的兄弟结点。这种搜索过程一直进行, 直到根结点变为死结点, 或者搜索路径长度等于n, 并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着色为止。

图的m色优化问题:给定无向连通图G, 为图G的各顶点着色, 使图中任2邻接点着不同颜色, 问最少需要几种颜色。所需的最少颜色的数目m称为该图的色数。

4 色定理的应用

在一个平面或球面上的任何地图能够只用4种颜色来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在地图上着有不同颜色, 任意图的着色, 采用的是Welch Powell法。

这次实验主要解决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图着色问题,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分别用回溯法及贪心法。

用回溯法求图着色的时候, 固定了数组的长度及颜色。按一下回车就可以出结果了, 再利用空余的时间我想再去扩充, 变成键盘输入。

用贪心法求图着色的时候, 我输入一个值就变成了这个值的倍数为2。没有确定颜色, 这比用回溯法求图着色占有优势一些。

参考文献

[1]吴昊等.ACM程序设计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黄同成.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C语言)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浅基础施工论述 第8篇

关键词:浅基础,砖基础,混凝土基础,施工要点,探析

浅基础所包括的类型很多, 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有无筋扩展基础 (也称作刚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也称作柔性基础)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等。不同类型的基础形式受力不同, 施工要点也各有所异。为了探究建筑工程中不同类型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笔者现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 对各类浅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作详细分析和介绍。

1 刚性基础的施工要点

刚性基础, 即无筋扩展基础, 多指一些由砖石、素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做主要施工材料而建造施工得来的基础, 为了保证刚性基础的受力性能, 施工时多采用条形形式或柱下独立形式。该类基础在实际施工时并不需要配置钢筋, 但施工完成后仍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强度高, 唯一缺陷是基础的抗弯、抗剪性能差, 所以只适合在民用建筑和轻型工业厂房的地层施工中使用。下面对刚性基础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1.1 基础构造要求

刚性基础的构造相对比较简单, 基础的截面形状主要包括矩形、阶梯形、锥形三种, 由于该类型基础的抗压强度高, 而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 所以在施工时应尽量保证基础的拉应力小于设计中的允许拉应力, 以免造成基础结构失稳。

1.2 施工要点分析

1.2.1砖石基础施工。

砖石基础是一种典型的刚性基础, 其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基础弹线, 二是基础砌筑。弹线时, 要等到基础开挖完毕, 且垫层也施工完成后, 再根据砖石基础的设计图纸来进行弹线。弹线需要借助的主要工具是墨斗, 操作时要先用钢尺将建筑各个墙角的轴线位置, 以及基础的外边沿线量出来, 然后再用墨斗按照钢尺量出的路径进行弹线。弹线结束后再利用砖石进行基础砌筑, 砌筑时要注意做好质量控制。

1.2.2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同样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按照施工要求做好每一环节、每一工序的施工控制。首先是材料选择, 用于该类基础施工的毛石材料应该选用坚实、没有风化的石块, 严格控制石块大小, 一般情况下, 毛石的体积大小应该小于混凝土浇筑部位最小宽度的1/3, 预先做好石块表面的清洁工作, 不得有水锈、污泥等物质在石块表面残留;其次毛石的灌注, 灌注时, 要先在基底铺上一层厚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 然后再铺上毛石, 浇筑混凝土。最后, 浇筑毛石混凝土时最好采用连续浇筑方式, 浇筑过程中可以不设置施工缝, 如果非要设置, 缝隙应该留设在混凝土层与毛石层的交接位置。等到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进入终凝阶段时, 要对浇筑中被露出在外的毛石进行覆盖, 并对其进行洒水养护。

1.3混凝土基础施工

混凝土基础在施工时最需要控制的环节混凝土浇筑。首先, 浇筑前期, 要先对沟槽、轴线、基坑等部件的尺寸大小进行验证, 保证尺寸的规范化;其次, 要对基坑内存在的浮土、积水等进行彻底的清除, 以免影响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最后, 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质量, 在施工前期, 混凝土材料进场时, 要全方位检查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做好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构件的周线图、标高、断面尺寸等的检查。

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浑天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这种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 可适用于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的情况。柱下独立基础常为阶梯形或锥形, 基础底板常为方形和矩形。建筑结构承重墙下多为混凝土条形基础, 根据受力条件, 可分为不带肋和带肋两种。

2.1 构造要求

2.1.1 锥形基础边缘高度h不宜小于200mm, 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h1宜为300~500mm。

2.1.2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1.3 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 间距不大于300mm。

2.2 施工要点

2.2.1 基坑验槽清理同混凝土基础, 垫层混凝土在验槽后立即灌注, 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要求表面平整。

2.2.2 垫层达到一定强度, 在其上弹线、支模, 铺放钢筋网片, 底部用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块支垫, 以保证位置正确。

2.2.3 在浇筑混凝土前, 应清除模板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渍等杂物, 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

3 杯形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杯形基础常用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桩的基础, 基础中预留凹槽 (杯口) , 然后插入预制柱, 临时固定后, 在四周空隙中灌入细石混凝土。其形式有一般杯口基础、双杯口基础、高杯口基础等。

3.1 构造要求

3.1.1 柱的插入深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和吊装时柱的稳定性 (即不小于吊装时柱长的0.05倍) 。

3.1.2基础的杯底和杯壁厚度, 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选用。

3.1.3杯壁配筋规定: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且t/h2≥0.65时, 或大偏心受压且t/h2≥0.75时, 杯壁可不配筋。当柱为轴心或小偏心受压且0.5≤t/h2<0.65时, 杯壁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配筋。

3.2 施工要点

施工时应先浇筑杯底混凝土并振实, 方可安装杯口的内模板, 以保证杯底标高准确;一般在杯底留有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浇筑杯口四周混凝土时, 要注意对称下料, 避免杯口位移;同时注意振捣, 避免杯口模板上浮。混凝土应按台阶分层浇灌, 对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阶部分按整段分层浇灌, 不留施工缝。基础浇捣完毕, 混凝土终凝前将杯口模板用倒链取出, 并将杯口内侧表面混凝土凿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中关于浅基础的施工案例很多, 特别是在民用建筑施工和轻型工业厂房施工中, 对于刚性浅基础形式的应用尤为广泛。本篇文章简要论述了几种常见浅基础形式的施工方法, 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同时, 笔者指出, 关于建筑施工中基础形式的选择完全可以根据工程的地理条件, 以及施工难易度而定, 对于一些基础埋设较深的基础, 可以采用一般性施工方法;而埋设深度相对较浅, 形式上属于浅基础的, 就必须采用浅基础施工方法, 以便为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艾东升, 王立军.浅基础结构在寒冷地区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4 (3) .

[2]刘延军, 刘畅, 张庆新.浅基础设计的构造要求与施工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 2002 (3) .

新闻真实性论述 第9篇

关键词:新闻,真实,记者,责任,信任

1 真实与责任

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 不仅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和主动权, 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所有的职业都有其道德规范, 都要考虑其所承担的责任, 新闻事业尤为如此,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完全为他的、为社会的、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因此, 记者必须对从事职业负责、对新闻负责、对社会负责。

新闻的本源是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认为, 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毛泽东主张新闻要讲真话, 要如实报道战果、成绩和灾情。记者作为新闻的制造者, 必然具备很好的真实意识, 这种意识决不容忍也不允许新闻报道中任何理由的“失实报道”或弄虚作假, 不允许道听途说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其与虚假新闻之不相容犹如水火之不容;犹如正常人之于毒品, 之于“爱滋”。

王芸生曾经说过“真实地记出你所见到的事, 勇敢地说出你心里的话, 可以无愧为一个新闻记者了”, 我想这里强调的也正是新闻记者的责任。敢说、敢做、敢担当;敢记、敢言、敢负责, 这是一个记者应持有的态度和必须承担的责任。新闻的本质在于真实, 真实的根本就在于传播者自身要光明磊落, 不容丝毫的假借, 也不容有丝毫的含糊。

记者作为社会的舆论引导者, 必须要做到负责任地传播真实, 一旦传播虚假信息, 引起的后果无法想象!之前有关“内地小孩香港街头小便”的消息, 开始就是因为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传播了带有虚假信息的新闻并附有主观的评论, 严重误导了民众的心理走向, 使矛盾激化, 到最后甚至发酵成为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一场舆论战, 不仅仅破坏了港陆之间的和谐安全, 也给她的记者生涯抹上了污点。所以, 主观地去刻画一些并不真实的“真实”, 会给受众带来理解的偏差, 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而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 媒体必须坚守自己的职责, 做良心传播者。

同时, 新闻工作者有权利监督社会中的不法行为, 但无权凌驾于社会一般道德规范之上。作为新闻传播者, 在任何环境下, 都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钱、只唯实”, 如果没有正直的品行, 没有坚持原则的信念, 就难以完成记者的职责。

2 真实与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一个虚假的人交心。新闻也是如此, 媒体的公信力就建立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互相给予真实的基础之上。

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以读者的信任为基础, 而信任的产生, 则取决于真实。如今, 翻开微博、微信等新闻聚集地, 到处充斥着各种假新闻。这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一经放出, 必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而这些假新闻, 在欺骗群众信任的同时, 也在一点一点在扼杀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使得群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如此下去, 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瓦解。对受众来说, 在对媒体信任的前提下, 对媒体的印象是:媒体就是真实的传播者, 是完全值得我们信赖的。假新闻的危害之所以大, 就是因为在公众的心里, 媒体报道的是事实, 所以虚假新闻也就成了受众心中的真实, 当受众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那信任的前提就没了, 以后即使报道真实新闻, 也无人信赖, 由此可见危害之大。

我国著名的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先生曾经也极其强调自虐文的真实性, 他说“只有真实, 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才能确立自己的威信, 人民才敢于把报纸作为指导自己生活的依据”。如果传播者不负责任的去随意传播虚假信息, 欺骗群众信任, 那么狼来了的故事就会在他自己身上上演, 作为记者, 必须要明白“信任不是信用卡, 刷爆之后, 没有补救的余地”, 传播者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接收者, 不应该有那种高高在上的骄傲,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 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 人人皆为传播者, 原来记者独享信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群众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那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记者之所以区别于普通传播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坚守真实。因为专业就意味着真实, 普通人可以随意传播自己所认为真实的东西, 而记者必须传播真的真实的东西。只有坚守真实, 才能获取信任, 一切都建立在群众的信任之上, 有信任才有权威, 有权威, 你传播的信息才能为大家所接受,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 它的经营应该指公信力的经营。媒介的基本生存手段就是通过信息的双重售卖获取利润。但这种售卖显然不是简单的版面寻租, 其前提仍然是保证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一旦消解, 媒介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依托。媒体如果视公信力为儿戏, 最终势必失去受众的信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也随之繁荣, 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媒体若想在芸芸众生中站得住脚跟, 最重要的就是坚守真实, 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 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信任。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必须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提高公信力, 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

“准确, 准确, 再准确些”是普利策曾经说过的他对新闻的追求。我认为, 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必须最大限度地走近事实, 离事实“近些, 近些, 再近些”。因为有真实才有信任, 谎言之下的信任是脆弱的, 真实之下的信任愈久弥坚, 但是人们却不断在打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令信任的城堡变成一座废墟。

3 真实与未来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与人交流是必须的。同时,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会通过各种渠道, 铺天盖地而来, 大到世界范围内的时政消息, 小到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些新闻对我们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直接影响到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 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必须抱着负责任的态度, 为受众传递最真实的信息, 为受众的人生负责, 这不仅仅是责任, 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在文明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 我们都关心着我们的祖国, 并且渴望为她做点什么, 我们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 想和她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媒体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将我们和国家联系起来, 让我们随时都能知道她出了什么状况, 为她分忧解难。而作为桥梁的媒体, 则拥有着巨大的责任, 那就是传播真实, 因为, 随便的一条新闻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都有可能引起群情激奋、社会动荡。媒体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安定, 坚守真实, 不仅仅是为自己负责, 更是为国家负责。

对于每个人来说、价值观的形成, 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源源不断地接受正能量, 才能成为一个阳光的人, 如果整天生活在虚假和压抑之中, 则很有可能酿成巨大的悲剧。记者作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在报道中, 必须要抛开偏见, 全景地展现真实, 不添加自己的主观意愿!这虽然限制了记者的主观立场, 但却能让新闻不被“添上”有倾向的色彩。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 “要做到客观性是很艰难的, 也是自相矛盾的, 因为从根本上说来, 人们想要报道什么事情, 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 必然会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记者必须坚持公正, 用这个去弥补客观性的缺憾!

媒体必须时刻牢记自己不是司法者, 没有权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众生。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传递事实而已。媒体必须养成扎实、严谨的采访作风, 认真、负责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受众的未来负责、国家的未来负责。

4 结论

在这个浮躁并缺乏信任的时代, 我们都需要并渴望真实的力量。但是, 我们也都下意识的被“现实”所诱惑。如果背叛真实, 自然不能逃脱“真实”的惩罚。作为新闻传播者, 记者做的不是躲到真实的象牙塔里面无力地呼喊, 而应该走入现实, 传播真实, 让我们的接收者真正享受“真实”带来的好处, 感受真实的力量。“向虚假报道说不!”, 应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掷地有声的承诺。

参考文献

[1]张炜.牢记新闻记者肩负的责任.中国宁波网, 2009.

[2]翟正荪.新闻真实性断想.人民网-传媒频道, 2009.

[3]翟正荪.新闻的真实与记者的真诚.法治与社会, 2008 (10) .

[4]佚名.真实的力量.北青网, 2012.

组织文化的研究论述 第10篇

一、组织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正如斯蒂芬·罗宾斯所说:“组织文化是一个描述的概念, 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理念”、一种“认知”。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是组织管理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 是不可割裂、肢解的。在霍桑的实验中, 组织文化的概念被最早提及, 在那时被称作工作小组文化。然后, 在上世纪70年代, 组织文化这一词才被正式提出。1970年的时候, 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S.M在其《比较管理——组织文化展望》一书中, 率先提出了组织文化这一概念。接着1971年, 德里克在《管理组织学》一书中, 把管理和文化明确联系起来, 表明“管理是一种文化, 它并不是‘价值观’的科学”。此外, 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发表了“组织文化研究”一文, 组织文化一词正式进入美国的学术界。此后, 在1980年, 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则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组织文化”这一新兴内容。同时, 《司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等美国的权威杂志先后用大量篇幅来讨论“组织文化”问题。

二、组织文化的相关理论

(一) 文化差异理论

美国管理学会的管理心理学家厚弗斯德在1980年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在40个国家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 发表了《文化产生的结局——工作的国际间差异》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即对组织管理者产生影响的民族文化差异的四点内容, 即:“权力的距离”“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差异与女性差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他认为, 管理中的领导方式、组织的结构和激励的内容与民族文化中的这四个维度之间有着巨大影响。首先,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权力的距离”对管理中的领导方式影响最大。另外, 组织结构受到不确定性的避免和权力的距离这两个维度的影响。因为组织的主要作用是权利的分配和减少或防止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第三, 组织的激励方式及手段受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男性差异与女性差异的影响。

(二) Z理论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学院的教授欧迟在1982年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是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该书中的理论说明了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应该相互的融合。他认为, 企业文化是一种象征, 能把公司的价值观、思想观体现出来去影响员工。此文化有几个特点:可以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 是一种长期利益;可以使员工看到长远的绩效而不是短期成绩, 在评估和晋升中相对缓慢;注重培养员工的多方面技能, 以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求明确和含蓄之间的平衡;要有明确清楚的价值观念。在Z型公司内部, 理念是矛盾的焦点, 并不是市场获利的多少;注重集体的决策。Z型公司的决策需要集体做出, 并尽量征集全体的意见和想法;激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沟通, 学会自我控制及平等对待。Z型公司常常把对于下级和同事的广泛关心作为工作关系的自然内容之一, 并注重保持一种强烈的平等和谐氛围。

(三) 7S管理框架

1981, 帕斯卡尔和欧绶教授合作发表了《日本管理的艺术》一书。在该书中他们把组织文化界定为:组织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并提出了组织文化的7S框架结构, 即组织在管理中要注重7个管理要素, 分别是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作风以及最高目标等。在这7个因素中, 前三者是硬件管理因素, 后面四个是软件管理因素, 同时, 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关系。此外, 他们认为任何企业的成功, 都必须紧紧抓住这七个要素。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 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 就会像组织的规章制度一样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种约束和规范作用。在这种文化的规范作用下, 可以产生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 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同时, 这样的组织文化还可以形成一种评价标准, 以制约员工的感知、判断、态度和行为。

(二) 导向作用

组织文化能对整个组织以及组织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起到引导的作用, 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对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第二, 对组织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三) 鼓励作用

创造出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要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被尊重。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 会产生一种激励的机制, 让每个员工所做的贡献都能体现出来, 并受到领导的夸奖。这可以激发他们勇于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不断地积极进取, 为企业勇于奉献。

(四) 发散作用

一个企业的形象体现在组织文化上。一个优秀的企业, 有着好的管理和组织形象, 企业的员工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志之一, 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 同时也能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提升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 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绩效。

(五) 协调作用

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促使企业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 能让员工对众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统一, 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增加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 在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中使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让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亲密, 减少矛盾和摩擦, 给企业带来好的发展。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为企业服务。

(六) 提高质素作用

员工的素质也影响着企业, 它是企业素质的核心之一。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工作, 员工的素质也能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文化的集体是一所“学校”, 它给人们带来了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了实践环境和工作条件, 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员工具有价值观、思想观, 学会生活, 提高能力, 磨练意志, 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概念或范畴, 与早期的工业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组织氛围”、后期的“组织绩效”和现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有思想逻辑上的连接, 是组织心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历史考察, 使我们可以透过纷繁热闹的表层研究, 进一步理清组织文化研究的传承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而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前瞻性。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企业必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中, 建立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观。此外, 对于组织文化的量化测量, 由于研究者背景和各国之间存在文化的差异, 因此关心的主题与使用的方法各异, 所以在对组织文化的测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同时, 在对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中, 可以试图结合质的研究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徐长江, 时勘.组织文化的变革及其领导策略.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7.

[2]何立.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8.

[3]樊耘.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2, 5.

[4]罗仲伟, 黄群慧, 张承耀.21世纪组织文化论坛观点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0 (5) :61-63.

[5]刘秀琴, 卢永祥.浅议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 12 (3) :84-85.

论述文观点在哪里 第11篇

全文分三个部分, 其中1、2段和11~13段重在写人类,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此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以蚂蚁为主的许多小生物的一些行为现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蚂蚁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故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小生物,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仅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文章最后,作者提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就呼应了文章所持的“个体”微不足道、“群体”智慧无比的观点。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作者的针对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尤其是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作者的思想是深邃的,他挑战传统、正视人类自身缺陷的独到见解,更令人敬佩!

我们在阅读论述文时,如何分析论述文中的观点呢?

标题一般有总领全文材料或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作用,或表明议论的话题或中心,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答题时往往只注重正文部分,而忽视了其它部分,包括标题。这是个不好的习惯。阅读论述文,首先要明确,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在什么领域,有什么发现,文本介绍了一种什么理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标题往往就是切入点。以本文为例,作为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标题为“作为生物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论述说明的对象是生物,而“社会”本来是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显然,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个标题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互为比照,让读者想到人类和生物有极多的共性,意在提醒人们不可忽视这些群居的生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它们有我们人类共同的特征。这样就能轻易把握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关注文中材料

——解读观点的依据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如本文第一段是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个材料中,作者把人类比作是蚂蚁,采用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的的活动“生物化”,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继而又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热情赞美了群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等,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注意,作者在此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比照,水到渠成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肯定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等生物也有社会行为,赞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作者始终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而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又都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那么,这些材料的运用除了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外,更是为了彰显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这样,从所运用的材料入手,就能理解材料的含意,弄清作者引用的意图,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关注重要句子

——解读观点的关键

什么是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对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内涵比较丰富,或结构比较复杂,或表达比较独特,不一而足。

本文中“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这句话内涵就比较丰富。首先要辨析区分这是谁的观点,即区分是“我论”还是“他论”。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句话生物学界认同吗?人类社会认同吗?作者认同吗?联系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生物学界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原来是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从而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而作者却认同“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是“我论”。

又如文中“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句就是表达比较独特的句子,它取譬设喻,表达形象。这句话出现在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而我们人类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

nlc202309051603

关注设题规律

——解读观点的助手

在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上,以下这两点常常成为命题者的命题角度:(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是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而干扰项又常常从以下几方面设置:(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4)因果颠倒。

在用以上方法对文章有了宏观把握后,在熟知设置选项的基础上,再审读选项,微察病理,比照原文,定位提取,认真甄别,辨析筛选,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练习

[练习]

阅读以下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然而,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两片水域,科学家所看到的美和艺术家所看到的美是两回事。科学家的灵性是理性领域的飞跃,而艺术家的灵性则是感觉上的升腾。当然,科学家离不开感觉,然而他们的武器是实验与逻辑推理,于是他们追逐的更接近自在的本体,更接近那浑蒙中的大造之美,他们的公式是对宇宙大秩序的描述。艺术家所追求的美,无论是诉诸声音、色彩,还是形体、动作,不过是对这种大秩序的皮相之判,“深刻”云者,不过是透过皮相,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的消息,这当然也是一种诗意判断。在科学的领域,美的存在是一种发现,譬如狄拉克的公式,它具有证误性,实验证明不合此公式者即错误。而在艺术的领域,美的表现则是一种对天地大美的临摹,有的属于天才的临摹,有的则是拙劣的临摹。他们有文野之别,但不具证误性。艺术的作品有时会从“理”中游离出去,严羽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这种游离,不能距事物的“理”太远,艺术也许不契同于“理”,但决不可与“理”为仇寇。只有当艺术遵循着大造的根本道理——秩序时,她的游离才不会杂乱无章,不会是怪乱脏丑的。陈省身先生的“简洁、漂亮”的四字科学箴言,对至极的、美奂的艺术同样是适用的。

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心理学是比较接近艺术的一门科学了,但是弗洛伊德并不希求艺术家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他的思想,如达利希图做到而被弗洛伊德所拒绝的。同样科学家所论证的“弦”,也和李可染先生平生所画的唯一的一幅荒诞无稽的画“弦”——一根漫缠胡绕的线,毫无共通之处。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

下列对“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证明的观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用画表现科学的“弦”是不严肃的。

B.科学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不相融的。

C.艺术没有办法表现科学的东西。

D.科学家的论证观点和艺术家的表现不同。

[参考答案]

A (材料的第一段写科学和艺术的区别,从科学家和艺术家看到的美的不同,解说二者在对美的理解和发现方式的不同,并引入一个概念“理”,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艺术家看到的美是“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所以二者有区别,但表现的却都是自然。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考查的也是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能力。要理解的语句是对恩师用画表现科学中的“弦”这个事例的总结,本段开头说道:“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这是文章的分论点。那么,以下材料就是用来支撑这个论点的。或者说要要证明的观点“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思路,往上推可以看出,作者列举这个事例的目的是解说由论点生发的几个分论点,即选项B、C、D三项体现的思想,而A项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了“滑稽”这个词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 第12篇

文中的“重要概念”指以下内容:1.代表文章重要信息的概念或术语;2.体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立场观点或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内涵丰富、表意含蓄的词语;4.在当前语境下有特定意义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理解重要概念在当前语境下的意义, 即作者直接或间接赋予概念的意义及受上下文制约而应具有的意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 题型一般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偶有简答题的形式。

技巧点拨:对于概念的理解实际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概念本质特征的把握, 二是对与概念有联系的相关信息的把握。阅读文本时应注意区分开这两个方面的信息。解答选择题, 立足于概念的本质特征方面的信息, 关注关联信息的细微之处。解答简答题, 重点在本质特征信息的把握上, 注意答题的要点及各个要点的信息角度。语言表述要简洁、精炼、通顺、规范, 有高度的概括性, 体现要点要全面具体, 没有冗余和遗漏, 要点的序列要得当。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1.体现作品主题思想或重要观点、感情倾向的语句, 如主旨句、重点议论抒情句等;2.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3.内涵丰富, 表达含蓄, 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有重要作用的语句, 如句式特殊的语句、含有修辞格的语句等;4.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语句, 如一些结构复杂的单句、关键位置上的复句等。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B级, 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

误区警示:解答本考点题目常常出现的误区是: (1) 观其一点, 不及其余。有的学生常常是看见了句子, 看不见语境, 更看不见文章和文章的标题 (或话题) , 结果对句子的理解往往是一叶障目, 片面偏颇。 (2) 观其大略, 不究细处。有的学生只注意对句子大概意思的把握, 不注意细小的差别, 特别是常常忽视一些修饰限制语的细小变化, 结果答题时因小失大。 (3) 观其字面, 不挖深意。有的学生思维方式太直观, 不能领略句子的言外之意, 因而无法准确到位地把握句意。 (4) 观其意尽, 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理解句意, 但不能确切地表述句意, 要么不准确、不到位, 要么不严谨、不流畅, 结果造成做简答题时遗憾失分。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的题目, 主要有四点技巧: (1) 以词语解句。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往往是句意理解的命题点, 弄清关键词语的内涵句意就好把握。 (2) 以手法解句。特殊表达手段使句子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 弄清表达特点, 特别是一些修辞手段的具体特点, 联系句子的话题及其他相关因素, 顺应话题方向即可解读句子。 (3) 以结构解句。一定要注意分析句子内部的结构或逻辑关系, 因为从句子本身来讲, 结构和逻辑关系是命题的重要关注点。 (4) 以文段解句。本着“句不离篇”的原则, 把解读语句的眼光扩展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上下文中的照应因素等方面。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 信息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文中显示观点态度的语言材料, 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态度等;二是文中用做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筛选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 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 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 并进行加工组合, 形成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 题型一般有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一般为两项) 、简答题。

方法探究:解答本考点选择题型的题目, 要掌握四个要点: (1) 审准题干定标准。筛选信息的标准源于题干, 要把握题干的要求方向, 推敲具体的细微要求, 为准确筛选信息把好第一关。 (2) 把握选项定要点。选项的把握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项表述的具体内涵, 二是选项和题干之间往往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题干是果, 选项是因, 依据文本, 逻辑关系成立, 选项就是正确的。 (3) 面向文本找对应。信息源于文本, 把选项与文本的具体区域和具体语句对应起来, 进行比照, 信息的正误就好确定。 (4) 整体观照再整合。整合信息往往涉及文中多个信息点, 需要整篇把握或整段把握。重叠交叉的信息要“提纯”, 不同信息要并列或组合。针对选择题, 要注意看选项中的信息是否“提纯”或“提纯”是否正确, 并列或组合是否得当。

四、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理清文章素材的组合框架, 把握文章的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或行文线索。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弄清文章段落层次的组接关系, 掌握文脉的发展方向, 破解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 题型一般为简答题, 偶有选择题型。

解答题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话题入手, 探寻文章思路, 把握结构特点。话题是文章的核心, 文章是围绕话题展开的, 抓住话题, 提纲挈领, 就能理出文章的脉络。 (2) 从关系入手, 理清文章的层次。文章的段落层次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相承关系, 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二种是相并关系, 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第三种是相属关系, 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层次之间的界限就分明。 (3) 从标志词语入手, 勾画线索和结构框架。标志词语是行文的“路标”, 沿“路标”前行, 脉络自然呈现。

技巧点拨:解答本考点选择题类的题目, 首先要注意文本的体裁特征, 通过对一般议论文结构特点的掌握对照文本, 以初步判定文本的基本结构特征, 进而大致勾勒其行文的思路。其次, 在对文本有一个通览性认识的基础上, 以映照的方式拿选项与原文对照。吻合程度高且相对具体的选项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本题C、D两项的说法过于笼统。再次, 注意题目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重要作用。

五、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 (1) 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2) 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 (3) 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 (1) 论述什么内容 (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 ; (2) 作者的基本观点, 对文章的价值判断。

内容要点的具体呈现方式主要有: (1) 论点及分论点; (2) 论点的若干论据; (3) 现象背后的本质; (4) 产生现象的原因; (5) 发展导致的结果; (6) 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心意思一般概括后才能得出, 少数以观点句的形式直接呈现。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C级, 题型一般为简答题, 偶有选择题型。

方法探究:归纳内容要点, 在吃透题干的基础上, 要有“三看”:一看信息分布何处, 二看层次共有几条, 三看语言哪些重要。

概括中心意思, 心中牢记“四抓”:一抓话题, 明确作者是就什么立意;二抓目的, 探究作者为什么而写;三抓结构, 对行文思路有清醒的认识;四抓表述, 看是否遵从基本样式。

技巧点拨:解答归纳概括类简答题, 要“归”而有序, “纳”而有结, 概括全面能“辐射”。具体来说, 有以下三点技巧: (1) 依据题干找到相类信息点。能回答问题的信息点可能有多个, 有的接近但不完全, 有的可能似是而非, 但原则是先找到, 后比较, 再提炼。 (2) 尊重原文尽量采用文本语言。回答问题时, 尽量尊重原文语言的意义、色彩和格调, 特别是一些关键词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切忌不做加工地盲目照搬。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作者针对文中涉及的话题或问题所持的或赞成、或反对、或提倡、或贬抑等认识或评价。它在文中的呈现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来的意思, 即明示信息;二是作者在文中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 即隐含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来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 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者在文章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 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

方法探究:对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是对于原文来说, 选项是变换了的说法。变换方式常见的有: (1) 表述角度的变化。依然是原文观点, 只是变换一下表述角度。 (2) 表述句式的变化。同一意思, 采用与原文不同的句式。 (3) 文中对同一观点有不同的说法。错误表述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 遗漏背景、语境因素或相关限制; (2) 张冠李戴故意混淆界限; (3) 突然逆转与作者观点相悖; (4) 超出范畴硬性嵌入信息; (5) 模糊含混制造似是而非。

针对以上述情况, 解题的具体方法策略是: (1) 立足不变, 对照变化的内容, 判断其实质, 看是其形式变化还是内容变化; (2) 采用“如果我说, 该怎么说”的方式, 印证选项对作者观点的表述是否有出入; (3) 以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为条件或原因, 以选项为结果, 组成一个复句, 看关系是否成立, 成立则对, 不成立则错。

技巧点拨:理解作者观点, 实际上就是对作者观点进行阐释, 而阐释的语言主体还是源于阅读文本, 因此, 文外题目还应文内答。具体可采用如下技巧: (1) 以具体观点阐释概括性观点, 或以分论点解说总论点。 (2) 以对事例的理解概括阐释作者观点。 (3) 从反例推断解读作者观点。

参考文献

[1]迟毓凯, 莫雷.论文本阅读认知研究的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

上一篇:现代戏曲下一篇:产业经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