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及方法范文

2024-06-09

思路及方法范文(精选12篇)

思路及方法 第1篇

一、实验题型:多种多样

1.选择题、综合性简答题并举。

2.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试剂、实验现象都有, 一道试题涉及多方面。

3.实验分析、实验设计是重点:实验分析类试题中, 课本实验及实验思想方法是基础, 实验设计全面综合考核实验能力, 是难点。具体主要的试题类型如下:A实验分析: (1) 分析操作 (含仪器使用) 过程中的错误。 (2) 分析实验设计是否科学。 (3) 根据设计方案及操作过程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B实验设计: (1) 对照实验的设计。 (2) 验证性实验。原理、假设是既定的, 实验是对假设的证明。 (3) 探究性实验。假设甚至原理不确定, 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进行讨论。

二、解题思路:阅读→试题目标→实验理论→文字表达

1.看是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例1:探究某浓度的生长素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什么作用?例2:验证某浓度的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分析:例1是探究性实验, 因某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是未知的, 因而其作用可能存在促进、抑制、或无影响等三种情况。例2是验证性实验, 已知某浓度生长素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该事实。

2.看是定性实验还是定量实验。例3: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例4: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浓度范围。分析:例3要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是一个具体数值。例4要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具体浓度范围, 因此它们是定量实验。

3.看自变量和因变量。如上述例1和例2中的自变量是某浓度的生长素, 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的情况。施加自变量的实验即为实验组, 不施加自变量而施加蒸馏水的实验即为对照组。例3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 而且实验的目的是从多组中找到最合适的浓度, 无需另设对照组。例4中的自变量也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 需要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因此需要有加蒸馏水的对照组来确定有无促进作用, 各实验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这样就能得知促进作用和浓度的关系。

三、实验设计解题方法

(一) 不同类型实验设计题的特点

1. 验证性实验设计:原理、假设是既定的, 实验是对假设的证明。

2. 探究性实验设计:假设甚至原理不确定, 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进行讨论。

(二) 实验设计类试题涉及的内容

1. 设计实验的目的与原理。

2. 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三原则的应用。 (1) 单因子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设立对照实验的方法。即在实验中设立对照组, 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往往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及相互对照等。 (3) 平行重复原则: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 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 (如pH对微生物影响、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等) 。

3. 实验材料与仪器:根据目的、原理和方法确定实验选用的材料与仪器等。

4. 实验过程与操作: (1) 实验材料仪器的选取与分组。 (2) 实验材料的处理。 (3) 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的提取。 (4) 结论或实验预期与分析。

(三) 表达方法

安全管理思路及方法 第2篇

1、安全管理的的主要内容:

1)、制度、标准建设是前提:安全管理要想成功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政策,目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仅有政策没有组织机构贯彻,落实,政策就是一直空文。

3)、安全生产管理计划与实施:计划和实施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事故损失,企业品牌影响。

4)、安全生产业绩管理考核:用企业标准、制度来评价测量,发现组织、管理等何时何地需要改进哪方面的工作。

5)、安全管理业绩的总结:定期对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持续改进。

2、安全管理的程序:

程序: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审批安全措施计划---实施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措施计划实施结果检查---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PDCA)。

安全措施计划主要内容:组织结构、规章制度、风险分析与措施、专项方案、应急、资源配置及费用投入、教育。

3、安全管理的手段:

1、书面通知,限期整改;

2、当面沟通,限时整改;

3、会议手段,专项会、专题会、例会并形成会议纪要。

4、安全检查的形式: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

5、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思想:查项目经理为首的的项目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2)、查责任:检查项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分解是否到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

3)、查制度:检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4)、查防护:检查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情况。

5)、查安全措施执行:检查安全措施计划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不可行、缺漏、针对性及实施情况是否与方案相符。

6)查设备设施:检查现场使用的设备设施安装、检测、验收、使用、维保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安全隐患。

7)、查教育:检查现场教育培训岗位、人员、内容是否明确、具体、针对性;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三级教育培训记录是否真实。

8)、查操作行为:检查是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9)、查劳保用品:质量、数量、使用情况

10)、查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检查。

6、文明施工主要检查的主要内容:

1)、场容场貌 2)、现场文化建设 3)、现场环境、卫生 4)、现场施工对邻近的干扰及污染

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及方法浅析 第3篇

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和难点讲解,而学生工作的承担者——辅导员则往往深陷于各种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两块工作“互不干扰”,且“相安无事”。然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本不能简单割裂,反而恰恰只有教师和辅导员,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才能让我们大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用中再学,提升创新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师和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以完成本职任务为工作原则,教师只想着在课堂上把课上好,课外的事情一概不了解不参与,而辅导员只抱着学生心理不偏激,学生安全不出事,其他的问题都是小事的思想。教师和辅导员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成功发展视为工作中心。

因此,为了完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工作应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智育与德育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互动互补。作为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与教学工作的互动点和合力点,思考总结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互动关系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通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共同落实高等教育基本职能。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等。

根据高等教育规律,教学与学生工作应是互相促进,彼此交融并不可割裂的,共同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呈现出相互隔离、互不相交的趋势和问题。

1、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互动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学与学工相互独立,交融不够。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模块化的人才培养及个性化的学生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以第一课堂为主要阵地的教学工作,专职教师更多的停留在知识的系统讲解及传授上,并未真正树立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交融的理念;而学生工作按模块分工过于细化,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甚至有时出现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的情况出现,导致学生活动呈现一定盲目化、简单化及娱乐化的趋势。

其次,学工地位边缘,功能游离。学生工作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只是把它作为学校稳定的重要工具,在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中地位不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往往容易沉迷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失去头绪,这种“维稳”和“被动”的意识已成为学生工作者的一种习惯,辅导员自我工作理念、工作思路的僵化导致学工功能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

2、加强学工与教学互动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使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中课程外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人才培养,培养对象都是学生。两者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与道德成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两支重要队伍,相辅相成,互补互助。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的学生工作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利用其更加轻松和实用的方式,将第一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转化到实践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然而另一方面,若第二课堂活动缺乏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基础,就会陷入简单的娱乐化之中。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之下,学工与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不可简单割裂,作为学工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应该在完成常规性的学生事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服务专业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所在院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及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具备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

二、关于寻找教学与学工合力点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打破固有思路,设置“专业辅导员”,提升辅导员自身专业内涵

长期以来,院系的辅导员设置无非都是按照“模块”或“年级”分类,按工作模块分工,如就业工作、资助工作、团建工作、党建工作及心理辅导专职辅导员;而按年级分工,则设置“新生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等等。这样按照学工系统思路的辅导员工作设置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从辅导员工作实际中看,我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或者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们来询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往往会使我们面露尴尬或推脱婉拒,这不仅降低了辅导员自身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在带班级的过程中也成为一大壁垒。若在原有辅导员分工的设置下,对口专业设置,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对于辅导员是一个挑战,但是更有利于辅导员威信和专业性的树立,及辅导员职业的内涵发展。

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会面临辅导员轮岗和流动的问题,但是从整体而言,一名辅导员在一个院系工作的时间至少会在3—5年。因此,辅导员完全可以用这不短的时间来起码的了解自己所工作院系的某一个专业的基本知识,更有目的的与本专业的专职教师联系学习,补充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框架。通过专业辅导员的设置,辅导员会有意识的提升自身专业内涵,也能够更加专业的解答自己所带班级专业学生一些基本专业问题及未来就业相关的问题,自身的自信度会提升。同时,在组织的学生活动方面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诉求,针对性也更强,立足于专业的校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更高,同时自身的专业性也被学生所认可。

同时设置专业辅导员后,学生的需要也更容易能够找到解答的途径,不会再出现学生有问题不知道应该询问哪位辅导员来解决的情况。真正的能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有针对性解决学生诉求,扩宽辅导员工作思路

本科生的知识教育通常是依托于专任课教师,而思想教育问题则会联系自己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但是专业知识问题有时和思想矛盾问题并不能完全割裂,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矛盾可能会出自于对于专业的不认同,对于未来就业的迷茫。因此辅导员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思想辅导的缺位会导致学生的诉求无法解答的问题出现。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尊重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正当权益。然而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工厂定制的物品,都是极具个性的个体。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包括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社会阅历、志趣追求和职业理想等在内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分层和复杂的趋势,“80后”、“90后”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明显增强。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诉求,诸多高校都会选择本科生导师制,让教师能够从课堂中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全方面的关心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然而,若要真正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本科生导师制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每一位辅导员也应该要参与进来,辅导员不应该只沉迷在一些重复性的事务工作中,应该结合自己学院的专业背景,对少量的学生进行除了心理问疏导和举办校园活动之外的更加专业的指导上。通过让辅导员参与到本科生导师制中,为辅导员更立体的了解学生提供了平台,也扩宽了辅导员自身的工作面和工作思路。

通过教师和辅导员参与导师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来弥补其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工作是极大的补充和帮助;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补充力量参与到导师制中,也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地位,扩宽工作思路。

总体而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应该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的人,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提高教育学生的水平和效果,同时通过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交流,还能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应营造出全员育人氛围,辅导员工作应围绕“大人才观”的中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思考总结,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中提炼出来,加强自身对于所在院系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的认知、把握及思考,努力提升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

古典诗词赏析的思路及方法 第4篇

一、三路并走, 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观07、08年课外诗词赏析题, 发现最多的是要求考生把握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言志”, 志, 就是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它是诗歌的灵魂。读诗, 就必须读出诗的灵魂, 读出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 必须三路并行, 仔细体味。

1、细读关键词句, 揣摩诗人感情。

从感情的悲喜角度讲, 诗中多出现暖色明丽之词句, 则诗句表达喜乐之情;诗中多出现冷色灰暗之词句, 则诗常表达忧思悲伤之情。“沉醉”、“兴尽”、“争渡, 争渡”流露的是词人活泼率直, 无忧无虑,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表达的是词人孤寂及无计可除的思夫之情;而“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则倾吐了词人离乡背井之苦, 国破家亡之痛。当然我们更要结合全诗内容, 揣摩诗人感情。如08山东济宁考题:

秋夜雨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题 (2)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读诗句 (2) 我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时而被遮住, 时而又露出来, 由此可揣度出主人公一直在看着月亮, 这是为什么呢?心境百般孤寂吧。再读全诗细想, 主人公为什么要听着“丁丁漏水”觉得夜那么长, 为什么要听着秋虫整夜地响?根据最后一句中“征衣未寄”可揣到主人公的丈夫是出征了 (古时出征多为男子) , 秋天来了, 尚未寄御寒衣;“莫飞霜”, 则透露出对丈夫的思念, 牵挂。至此可感悟出全诗表达了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结合时代背景, 揣摩诗人表达的感情。

诗人的感情通常是由景而生。这景一是眼前的自然之景, 二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 平时上课时老师常给我们讲诗的时代背景, 以助我们了解诗人“此景”下产生的思想感情。考试题中有些诗我们是很难从词句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那么可以从诗词的小记 (如苏轼《水调歌头》) , 及出题人所给的写作背景中揣摩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08山东考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2)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直接解此题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离乡之久, 应该是“近乡”“情更切”, 怎么会“情更怯”?又为什么“不敢问来人”?可读一下诗的“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 途径汉江时所作。”便可知诗人写此诗时的背景是“被贬”, “逃回”。由此可揣摩诗人的心情是:近乡想询问一下亲朋之情, 可又怕暴露逃犯身份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3、结合课文所学内容相似的诗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中考所选课外诗词, 多为名家诗词, 他们的诗词我们课内多次学过, 考试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已学诗词帮助我们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 尤其是著名诗人,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 其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如08江苏泰州考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第 (3) 小题: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注” (1) , 可知本诗同样写于“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 弃官而去, 政治失意漂泊流荡”之际, 再联系所学课内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便知本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寂寞之情和找不到出路, 只待寄情山水, 缅怀古人的复杂情感。

二、结合语境, 感悟词的妙用。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词的锤炼, 刻苦求工, 因此诗词欣赏很注重对字词妙用的欣赏, 其实通过课内诗词的学习, 我们应该感悟到古人写诗对词的锤炼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的选用上, 而词的选用又体现在务求传神、传情、创造佳境, 突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1、用词务求十分传神。如07浙江义乌考题:

春游图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题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作简要分析。

这“蘸”字用拟人手法, 生动活泼, 传神地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可爱, 也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多。

2、用词务求传情:如08江苏南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 (1) :诗中的第2句“惊”一词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里的“惊”一词传出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另外前面宋之问《渡汉江》中的一个“断”字, 也不仅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 更传出了诗人思家之情。

3、用词务求创造佳境。

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 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如2008年陕西中考题:

吴门道中二首 (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题 (1) :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这一“湿”字运用了通感手法。黄昏在人眼里本来总是迷茫暗淡的感觉, 在烟雨中, 空气充满了水分, 黄昏似乎也被打湿了, 视觉换成触觉, 一个“湿”字, 生动可感地创造出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意境, 充满了奇妙的空灵之趣。

4、用词务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如07四川达州考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题 (1) :一个“独”字, 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这儿的“独”字和前面“千”“万”形成对比, 和“孤”相照应, 表现了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三、多角度透析, 品赏千古佳句。

课外诗词赏析第三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诗词中千古名句的赏析。这种赏析常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二是对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进行赏析。

1、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时首先必须辨明诗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其二必须结合诗词内容说出运用此艺术手法的妙处。

(1) 借景抒情, 寄情于景。诗人对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直接吐露出来, 而是寄寓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08江苏宿迁考题:

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题 (2) “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

如果说前句是直抒胸臆, 那么该句则是寄情于景:此句初看是写景, 实际上寄托的却是“雁归人未归”之意;这“一”字极可人意, 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 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08扬州考题中李白诗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 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 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深情。

(2) 衬托手法的运用。如08山东淮坊考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秀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题 (1) :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的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 写出了“别院”的清幽, 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 则是以动衬静, 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的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 自在的情趣, 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 闲适幽静的意境。

(3) 比喻、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的运用。如07年广州考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 (2)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此诗句首先是化抽象为具体, 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 二是用夸张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此诗句用比喻, 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 永流不尽, 生动形象写出了“愁”之多。

(4) 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如07山东滨州考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赏析:

题 (2)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 请自选一个角度 (表现手法、语言运用) 作简短赏析。

从表现手法角度来赏析:两句诗采用了近景和远景的结合, 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艺术手法还有好多, 虽然中考所选课外诗词中尚未出现, 但在我们所学课内诗词中已经出现, 如:用典, 象征, 渲染, 曲笔, 侧面描写, 以小见大, 虚实相生等。这些艺术手法要好好掌握, 以便在今后读诗时能灵活地多角度去赏析。

2、对蕴含的道理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 更因为这些诗句内蕴丰富。说它内蕴丰富, 是说诗人常常不把自己的主观情思直接表露出来, 而是运用“比兴”手法, 借助某一物象寄托自己的主观情思, 因此, 读诗要学会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的联想, 感悟名句所蕴含的哲理。如07南通考题: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 (2)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开关电源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 第5篇

随着全球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电子产品的耗能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如何降低其待机功耗,提高供电效率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虽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它存在着效率低(只有40% -50%)、体积大、铜铁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及调整范围小等缺点。为了提高效率,人们研制出了开关式稳压电源,它的效率可达85% 以上,稳压范围宽,除此之外,还具有稳压精度高、不使用电源变压器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稳压电源。正因为如此,开关式稳压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本文对各类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作一阐述。

一、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开关式稳压电源接控制方式分为调宽式和调频式两种,在实际的应用中,调宽式使用得较多,在目前开发和使用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绝大多数也为脉宽调制型。因此下面就主要介绍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

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可参见下图。

对于单极性矩形脉冲来说,其直流平均电压Uo取决于矩形脉冲的宽度,脉冲越宽,其直流平均电压值就越高。直流平均电压U。可由公式计算,即Uo=Um×T1/T 式中Um为矩形脉冲最大电压值;T为矩形脉冲周期;T1为矩形脉冲宽度。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Um 与T 不变时,直流平均电压Uo 将与脉冲宽度T1 成正比。这样,只要我们设法使脉冲宽度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增高而变窄,就可以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二、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原理电路

1、基本电路

图二 开关电源基本电路框图

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基本电路框图如图二所示。

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及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变成含有一定脉动成份的直流电压,该电压进人高频变换器被转换成所需电压值的方波,最后再将这个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控制电路为一脉冲宽度调制器,它主要由取样器、比较器、振荡器、脉宽调制及基准电压等电路构成。这部分电路目前已集成化,制成了各种开关电源用集成电路。控制电路用来调整高频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比例,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2.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三所示。电路中所谓的单端是指高频变换器的磁芯仅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一侧。所谓的反激,是指当开关管VT1 导通时,高频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感应电压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在初级绕组中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变压器T初级绕组中存储的能量,通过次级绕组及VD1 整流和电容C滤波后向负载输出。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成本最低的电源电路,输出功率为20-100W,可以同时输出不同的电压,且有较好的电压调整率。唯一的缺点是输出的纹波电压较大,外特性差,适用于相对固定的负载。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使用的开关管VT1 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是电路工作电压值的两倍,工作频率在20-200kHz之间。

3.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四所示。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情形不同。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

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

在电路中还设有钳位线圈与二极管VD2,它可以将开关管VT1的最高电压限制在两倍电源电压之间。为满足磁芯复位条件,即磁通建立和

复位时间应相等,所以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大于50%。由于这种电路在开关管VT1导通时,通过变压器向负载传送能量,所以输出功率范围大,可输出50-200 W的功率。电路使用的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也较大,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电路的实际应用较少。

4.自激式开关稳压电源

自激式开关稳压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五所示。这是一种利用间歇振荡电路组成的开关电源,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基本电源之一。

当接入电源后在R1给开关管VT1提供启动电流,使VT1开始导通,其集电极电流Ic在L1中线性增长,在L2 中感应出使VT1 基极为正,发射极为负的正反馈电压,使VT1 很快饱和。与此同时,感应电压给C1充电,随着C1充电电压的增高,VT1基极电位逐渐变低,致使VT1退出饱和区,Ic 开始减小,在L2 中感应出使VT1 基极为负、发射极为正的电压,使VT1 迅速截止,这时二极管VD1导通,高频变压器T初级绕组中的储能释放给负载。在VT1截止时,L2中没有感应电压,直流供电输人电压又经R1给C1反向充电,逐渐提高VT1基极电位,使其重新导通,再次翻转达到饱和状态,电路就这样重复振荡下去。这里就像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那样,由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向负载输出所需要的电压。自激式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管起着开关及振荡的双重作从,也省去了控制电路。电路中由于负载位于变压器的次级且工作在反激状态,具有输人和输出相互隔离的优点。这种电路不仅适用于大功率电源,亦适用于小功率电源。

5.推挽式开关电源

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六所示。它属于双端式变换电路,高频变压器的磁芯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两侧。电路使用两个开关管VT1和VT2,两个开关管在外激励方波信号的控制下交替的导通与截止,在变压器T次级统组得到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两个开关管容易驱动,主要缺点是开关管的耐压要达到两倍电路峰值电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较大,一般在100-500 W范围内。

6.降压式开关电源

降压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七所示。当开关管VT1 导通时,二极管VD1 截止,输人的整流电压经VT1和L向C充电,这一电流使电感L中的储能增加。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感应出左负右正的电压,经负载RL和续流二极管VD1释放电感L中存储的能量,维持输出直流电压不变。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的高低由加在VT1基极上的脉冲宽度确定。

这种电路使用元件少,它同下面介绍的另外两种电路一样,只需要利用电感、电容和二极管即可实现。

7.升压式开关电源

升压式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如图八所示。当开关管 VT1 导通时,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 截止时,电感L感应出左负右正的电压,该电压叠加在输人电压上,经二极管VD1向负载供电,使输出电压大于输人电压,形成升压式开关电源。

8.反转式开关电源

反转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九所示。这种电路又称为升降压式开关电源。无论开关管VT1之前的脉动直流电压高于或低于输出端的稳定电压,电路均能正常工作。

当开关管 VT1 导通时,电感L 储存能量,二极管VD1 截止,负载RL靠电容C上次的充电电荷供电。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中的电流继续流通,并感应出上负下正的电压,经二极管VD1向负载供电,同时给电容C充电。

思路及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路;方法

一、简述城市电力设施建设布局的矛盾

1.电力超负荷的需求量与城市规划的脱节。一方面是负荷水平大幅提高,需建设更多的电力设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却是负荷密度越高的地区用地成本越高,造成电力设施无法进入负荷中心,从而影响了供电质量,甚至危及供电安全。同时,在以往的规划方法中,通常只对电力需求总量进行预测,而不充分考虑负荷的具体分布,政府规划部门按照总量来安排电力设施的建设用地,这也是造成电力设施不能适应负荷分布特性的主要原因。

2.城市规划中电力设施建设的综合因素不全面。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不合理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高压配电网不能与中压网相互配合,使得变电站负荷分布不均、供电质量差、运行不经济、网络结构不合理以及供电安全等问题。近年来,这样的问题在国内大中型城市表现的越来越突出,部分城市配电等级对20kV进行论证就是这种问题的集中表现,因此,解决这类问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二、探讨城市电力设施的布局与规划思路和方法

1.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中,合理的设计方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阶段可能出现许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要从综合造价 管理的角度出发,形成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与配网建设相吻合的实施方案,突出整个方案的适度超前、经济合理与安全可靠,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价值工程的相关理论,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设计需求模式,对于电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进行全面优化。尤其是在变电站设计标高、征地面积、设备选型、线路路径走廊、导线运用、铁搭基础、运输量等多方面的工程造价,要求设计人员强化方案的优化设计,强化整个经济意识,对于每一个综合造价都能有全面的运用。譬如,某500 千伏送电线路,由于要绕过内湖,原规划路径长147.8 公里,曲折系数1.67。工程设计时通过对内湖的大量调查,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对从内湖区最窄处穿过的方案和绕过射阳湖荡区的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同比优化选择,认为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跨越内湖区的两岸设立主转角耐张塔,使该路线段构成独立的耐张段,采用大跨距式,减少内湖区塔基数量,就可以选择从湖区最窄处穿过的方案,同时为了减小线路走廊宽度,减少房屋拆迁量,降低政策处理费用,选用导线三角排列的猫头塔。结果使线路路径长度缩短约21.4公里,房屋拆迁量减少约7784 平方米,节约投资约2693万元,更好的为造价管理节省了更多的费用。

2.经济技术指标的严格控制。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设计阶段,要结合给选哪个经济技术指标以及施工详图,形成造价综合管理的重点运用。在确保设计阶段技术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合理的控制方式。一是注重设计标准,在全面注重国家推行的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重视配网工程中的每一个技术规范化,形成合理控制的关键点,其中,主要的是对设计阶段中的典型设计、通用设计、复用设计等形成更加标准的管理,对于配网工程中的构件、配件等形成标准的模式,从而实现控制投资、缩短工期、推广使用的效果。二是注重限额设计的应用。在设计阶段的控制过程中,严格投资支出的控制手段,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力措施。通过限额设计的方式,体现出标准、规模以及设计原则,实现对规模化、设计标准的整体控制,对于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都有详实的控制。三是招投标过程的严格控制。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选择相应的方案运用,综合优化的方案,对其他的方案也加以吸收与应用,形成更加完美的设计技术,从人财物等角度进行深入控制,形成工程控制的重点。

3.负荷预测思路及方法的选取。负荷预测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尽管预测的方法有多种,但由于所需的数据难以得到或由于预测模型存在不适应性,针对某一具体规划区域而言,可供选择的预测方法并不很多。 以往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主要有弹性系数法、线性回归法、灰色系统等,但这些方法通常只能得到负荷预测的总量,并不能给出负荷的分布结果。根据预测总量进行变电站选址和定容的结果,往往不能同中压网建设进行很好的配合,带来许诸如供电半径偏长、网架结构不合理、部分变电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总而言之,规划结果不能很好将各电压等级相配合。因此在进行城市电网布局规划时,除了完成总量平衡以外,多以负荷分布预测结果为基础,以此作为电力设施布局的主要制定依据。

4.优化管理机制的综合效果。在造价管理中,配网工程设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从多方面优化整个管理环节,形成综合化的管理机制,尤其是突出对造价过程的细化,对于工程中的一些审查与控制,形成对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的控制,增加投资的整体效果。在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中,改革现行的计量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市场定位价格机制,形成系统的,动态化的管理过程,并在设计阶段形成管理效率的全面优化。健全责任机制与教育机制健全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竞争意识设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对于设计节约和浪费应制定明确的奖罚标准,促使设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相互间竞争能力, 增强为业主控制投资成本的意识。提高工程设计、造价人员的素质和加强设计、造价人员的管理, 输变电工程的新工艺、新方法发展和运用很快,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设计、造价人员,除必须懂得和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外, 还需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切实全面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制。

三、结语

城市电网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电力设施的布局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规避城市建设过程中其他行业建设与电力建设的矛盾,使得电力设施建设可操作性更强,对于推动电网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利用负荷分布预测进行电网布局规划的问题给予了阐述并给出一套城网布局规划思路,为今后的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余贻鑫,张弘鹏,张崇见,等.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小区用地分析的模糊推理新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 2002,35(2):135-139 .

企业财务经济的分析思路及方法探讨 第7篇

财务经济分析包括经济活动分析、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 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高度融合了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 对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主要内容

通常而言, 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具体如下: (1) 综合分析财务经济:全面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内控管理、生产经营决策、财务状况、财务管理等,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加以监督反馈, 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2) 分析资本结构:对企业的财务杠杆和资本结构进行分析,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举债能力、现金流量、经营风险和经营收益, 有利于综合衡量企业的决策合理性、利润分配能力、筹资和投资能力等,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 分析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营决策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资产运营过程监控的有效性、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产运营的效率[2]。 (4) 分析盈利能力和评价生产经营业绩:揭示企业利润变动、成本费用、收入的情况, 分析盈利的结构及来源, 考评生产经营业绩, 研究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及其未来发展状况。 (5) 分析解读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来源、经营成果、资产构成及状况进行分析, 了解会计报表数据变动的原因, 从而有效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 主要作用

企业财务经济分析是以财务报告为依据, 利用相应的标准体系和科学的方法, 全面分析和评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管理情况, 并针对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 有效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优化整合企业各项资源, 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 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方式是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 往往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而且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信息,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清晰化。分析研究企业的财务经济,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优化资产配置, 保证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方法

(一) 分析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企业可以将行业平均水平、预算指标、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分析评价的基准, 比较分析利润表中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计算指标变动的幅度与绝对数, 如利润总额、营业毛利、成本费用和营业收入等业绩指标。

(二) 分析成本增减变化情况。

(1) 营业成本增减的变动。按照列表形式来逐项比较营业成本, 计算销售成本变动的幅度及绝对数, 并分析单位成本、销售数量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从而确定营业成本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项目。 (2) 营业成本率的增减变动[3]。营业成本率是指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比率, 其指标能够对比分析不同规模下的营业成本增减变动。因此企业可以比对评价基准和营业成本率, 对其变动幅度加以计算, 掌握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和增减情况。

(三) 分析收入增减变化情况。

(1) 产品销售单价的增减变动。企业可以从经济环境、产品技术质量、产品生产成本、产品市场竞争情况等方面的变化出发, 具体分析产品单价变动原因。 (2) 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逐项比较利润表的营业收入, 对项目收入变动的幅度及绝对数加以计算, 分析营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进而确定收入增减变动项目。 (3) 营业收入构成的变动。企业可以区域构成、品种构成、业务构成等为依据, 分析营业收入的构成, 对营业收入中区域收入、品种收入和业务收入的比重进行计算, 有效衡量企业服务与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四) 分析资产价值变动损益情况。

通常资产价值变动损益包括公允价值变动酸依和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在财务经济分析过程中, 需要以资产类别为依据对资产价值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如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并综合分析资产的未来持有政策和所处经济环境。

(五) 分析期间费用增减变化情况。

期间费用涵盖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 企业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来逐项比较和评价期间费用明细项目, 对各项目的变动幅度和变动绝对数加以计算, 详细分析和准确判断影响期间费用增减变动的项目。计算现金流量债务比、现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 进而对企业财务杠杆、举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利用效果进行反映;计算管理和营业费用的销售收入费用率, 掌握企业管理和营业费用的变动情况, 对管理集营销工作的效率进行准确评价。

三、结语

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及思路 第8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1. 提升企业决策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在一个企业当中, 决策者对于安全生产重视与否将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决策者来说, 盈利才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 企业决策者往往会为了争取自身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而放松安全生产的监督, 甚至忽略其重要性。所以在企业中往往会有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的问题。企业决策者的行为将会对企业的安全产生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 决策者的行为也可以改变企业内部的安全气氛,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2. 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整体控制、宏观掌握, 而且,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着重要作用, 比如指导引领、监督管理、宣传等。就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而言, 企业中的安全管理部门和一般的管理部门是不同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负责管理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 主要是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除此之外, 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勇于承担任务, 并展示自己的不断进步, 增进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帮助, 力争使更多的人员加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 避免其他部门对他们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有片面认识, 进而导致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上心。

3. 提升企业执行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想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文化程度, 除了需要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之外, 还需要企业中执行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为了提高企业执行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除了实行奖惩措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 可以转变观点, 对安全生产有正确认识, 进而改变行为。作为企业的执行人员, 应该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内容, 弄清楚在产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危险出现的原因, 怎样应对危险, 及怎样进行应急处理等等。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1. 关注安全理念的指导意义。

安全文化同饮食文化等其他文化一样, 具有很强的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 人们可以感受了解这种文化的魅力, 并逐渐地对安全文化产生认知和认同, 并加入到其中。所以, 应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 使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到员工内心, 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接收。只有确保心态安全, 才能追求行为上的安全, 才可以保障安全制度的顺利实施。

2. 成立安全文化专门机构。

对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机构, 由企业的负责人来指导机构的整体运营, 机构有具体的人员分管不同工作, 而且在机构中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办公室, 隶属于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 由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来担任安全文化建设办公室的负责人, 成立的安全文化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日常事务。

3. 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在实际运营中, 企业通常都会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目标, 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也要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目标。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要具有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 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进一步确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落实总的指导方针。

三、结语

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对于企业来说, 怎样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能够形成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形势, 建立和谐企业, 是企业领导人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但是,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目标, 要紧随时代的步伐, 不断开拓创新, 丰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文化建设保持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跃兵.企业安全文化结构模型及建设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 2013.

[2]苑霞霞, 余晓钟.基于标杆瞄准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 (03:16-19.

[3]马金山.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 01:41-44.

建筑能耗分析思路及节能诊断方法 第9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将节约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中,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6%[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必然会持续上升,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我们必须详细掌握建筑的各种能耗,并通过对这些能耗进行分析来发现建筑用能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因此,建筑能耗分析是建筑节能诊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2 建筑能耗分析思路

从能源的结构来说,建筑能耗主要包括:电,煤、燃油、燃气等。

进行建筑能耗分析应该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思路。

对大型建筑的能耗分析,首先从建筑能耗的整体出发,采用计量或收集的方法,统计各种能耗的构成,确定各种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以进行能源结构分配的合理性分析[3]。另外,确定建筑能耗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与同类建筑的能耗作横向比较,在总体比较差别的基础上,再逐步深入通过分析微观层面来了解各用能设备的能耗状况,从而找到问题所在。

2.1 确定建筑物整体用能情况(能耗宏观分析)

在进行建筑能耗的具体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办公建筑、商超、酒店、学校)、建筑面积、建筑所在的气候区域等,由于以上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大小[4],所以我们必须在掌握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能耗统计和后期的能耗比较。

在统计完建筑的基本信息后,我们就需要了解建筑物具体使用了哪些能源(如:电、煤、燃油、燃气等),然后掌握这些能源消耗情况以及能源的费用,最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各种换算。

2.1.1 将所有能耗统一转换成一次能源

在统计完建筑所有能源消耗量之后,我们应该将这些不同单位的能耗转换成统一的单位,分别进行:一次能源(标准煤)换算、二氧化碳排量换算、能耗费用换算。

(1)一次能源单位换算

将不同单位的能耗统一转换成一次能源单位(标准煤),具体换算系数如下:

电:1 kWh=0.3619 kgce[4](当量值系数为1 kWh=0.122 9 kgce[5],此处按等价值计算,考虑发电效率,取值系数为1 kWh=0.361 9 kgce)

原煤:1 kg=0.714 3 kgce[5]

天然气:1 m3=1.330 0 kgce[5]

汽油:1 kg=1.471 4 kgce[5]

将以上统一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合计后可以得到建筑的一次能源总消耗量:

一次能源总消耗量=煤(标煤)+电(标煤)+燃油(标煤)+燃气(标煤)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以及人均能源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消耗量/建筑物总面积

人均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消耗量/建筑物内总人数

(2)二氧化碳排量换算

将不同单位的能耗统一转换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换算关系如下:

电:1 kWh=0.997 0 kg[6]

原煤:1 kg=1.910 7 kg[6]

天然气:1 m3=1.922 9 kg[6]

汽油:1 L=2.358 7 kg[6]

将以上统一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后可以得到建筑能耗的总二氧化碳排放量:

总二氧化碳排放量(kg)=煤(kg)+电(kg)+燃油(kg)+燃气(kg)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单位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建筑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总面积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内总人数

(3)能耗费用换算

将不同单位的能耗统一进行费用的换算,其换算关系为(各地价格略有差异,此为北京2011年7月商业类用能价格,供参考)

电:1 kWh=0.78元[7]

动力煤:1 kg=0.77 元[8]

天然气:1 m3=2.84元[9]

汽油:1 L=7.85元[10]

将以上各能耗进行价格换算后就可以得到建筑能耗的总费用:

能耗总费用=煤(元)+电(元)+燃油(元)+燃气(元)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单位面积能耗费用以及人均能耗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费用=总能耗费用/建筑物总面积

人均能耗费用=总能耗费用/建筑物内总人数

2.1.2 宏观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便可以分别得到三套有关数据:

一次能源总消耗量、单位面积消耗量、人均能耗量;

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单位面积排放量、人均排放量;

总能耗费用、单位面积能耗费用、人均能耗费用。

将以上的所得数据与本地区内相同功能建筑的基准值(或平均值)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到初步的分析结果。

(1)确定总能耗、总排放量、总费用是否合理

我们将该建筑的总能耗与本地区内同类功能、同类面积的建筑总能耗进行比较,如果该建筑高于同类建筑的总能耗平均值则说明了该建筑能耗过高,存在节能潜力。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总排放量和总费用进行比较,从而诊断出该建筑的用能是否合理。

(2)确定单位面积能耗、单位面积排放量、单位面积费用是否合理

计算出单位面积的能耗后,将该数据与同区域内同类建筑的统计平均值(或基准值)进行比较。如果该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则说明单位能耗偏高,应该采取必要的节能管理措施及相应的节能改造。

同理,经过比较,在单位面积能耗相近的几个建筑中,如果某建筑的单位面积排放量较大,说明该建筑使用的能源中可能较多地使用了排放量较高的能源,应考虑降低使用该排放量较高的能源。

在单位面积能耗相近的情况下,如果某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费用较高,说明在采用的能源中可能使用了成本较高的能源,该建筑的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考虑尽量采用较低成本能源。

(3)确定人均能耗、人均排放量、人均能耗费用是否合理

在单位面积能耗相近的建筑中,如果该建筑的人均能耗较高,则说明了该建筑的人员使用率较低。

2.2 确定建筑物内各用能设备的能耗情况

在进行了建筑能耗的宏观分析后,我们就能够确定该建筑的能耗是否合理,但是这种分析毕竟只是粗略的,因为,即便是我们知道了该建筑的能耗高于同类建筑的平均能耗,我们仍无法确定究竟是哪部分的用能设备造成的这种高能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进行能耗的微观分析,以准确地了解各用能设备的能耗水平。

建筑能耗微观分析诊断思路如下:

(1)根据用能设备构成建立分项计量系统以掌握各设备的具体能耗状况。

(2)通过采集的各用能设备的分项数据得出分析比例结果

(3)参照同类建筑各系统设备的能耗比例确定设备能耗的合理性

(4)配合现场调研,找到相应的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措施。

在建筑物内所有能耗中,电能消耗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我们着重论述用电能耗的分析方法,其他能源以此类推。建筑电能消耗主要是指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办公系统等方面的能耗。表1为建筑内主要的用能设备构成[4]。

在掌握了建筑的各种用电设备的种类后,我们通过安装分项计量系统来对各主要用电设备进行计量,若在没有安装分项计量系统的情况下,我们应全面收集建筑物内主要用电设备用电情况,在统计的基础上将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得到各主要用电设备能耗的构成比例,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单位面积能耗比例关系和人均能耗比例关系,再与同类建筑平均能耗比例进行比较,为节能分析提供依据[11]。

2.2.1 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比较:

在分项计量系统采集了各设备的能耗数据后,我们将各用能设备的能耗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其相应的能耗比例关系。图1为某酒店的主要用电设备的能耗比例情况[12], 图2专门针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能耗比例分析[13]。

2.2.2 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比例与同类建筑用电能耗比例进行横向比较

在掌握了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比例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设备能耗的横向比较。对某一具体的建筑来说,如果某用电设备的能耗比例远远超出了该类型建筑的平均能耗比例,那么则说明了该用电设备存在节能潜力。

2.2.3 重要用电设备的单位面积能耗并与其他同类建筑能耗进行横向比较

在一般的大型公共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占据了40%~60%的能耗[14],因此空调系统是建筑中最大的耗能设备,也是最具有节能潜力的设备。下面我们就以空调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其他系统以此类推。

空调单位面积能耗=空调系统的总能耗/空调的使用面积

通过计算后,我们该空调单位能耗与其他同类建筑的空调单位能耗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该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同类型建筑中所处的位置。若该建筑的空调单位能耗远超出同类型建筑的空调单位能耗的平均值,则说明该空调系统存在节能潜力,应该重点关注[15]。

3 结束语

通过对能耗进行层层递进的逐步分析,我们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水平,通过横向比较并能够确定究竟是哪部分的用电设备能耗较高,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该设备进行重点关注,通过配合现场调研从而找到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的途径。

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思路及方法 第10篇

体育高考生主要生源,一部分是喜欢体育运动,能代表学校参加田径、篮球等比赛,身体素质突出而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到了高三文化课成绩仍然难以上三本以上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比一般学生好一些,9月份要求入队参加运动训练,想考个二本以上高校。后类学生绝大多数应对体育术科高考难度比较大,作为体育教师将选材(入队)标准降低到什么程度,多招些这样的学生进队训练,并能实现体育术科高考过线要求,这就要看体育教师的训练理念、水平和经验了。要将这批身体素质较好但爆发力不好的学生,通过仅7个月的训练时间达到体育术科高考标准,科学化高效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高考过线一般不会出问题,只要体育术科上高考线,升学目标就好达成。这类学生是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考生升学率的主要工作重点。

二、爆发力的重要性

爆发力对许多体育项目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速度力量性项目。湖北省体育专业考试内容五项,即100米、二级蛙跳、铅球、三角障碍跑或50米折返跑、800米。前四项都与爆发力关系很密切,体育考生的爆发力的优劣决定着体育高考的实力。所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是教师训练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从运动训练理念的角度,探讨爆发力的关联性、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采用原则和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爆发力的重要性,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爆发力训练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随之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爆发力训练方法。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针对爆发力较差的体育生,在短期7个月训练实践中如何正确地、有效地发展爆发力。这是成功训练的重要思路、关键所在。

(一)发展爆发力,要注重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接轨

很多体育项目训练都需要把力量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主体,和技术、战术、心理学紧密地结合。通过训练力量改善身体形态,预防受伤、增进健康,提高专项素质等都放在重要的地位。对于体育考生的训练更要如此。纵观美国的各项运动的发展提高,可以归纳为力量加技术或称为力量加专项。如铅球是力量加技术的结合,100米速度的提高也是力量加技术起主要作用,甚至耐力性项目也需要一定的力量耐力训练来提高成绩。力量是发展爆发力的基础和条件,教练员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考生的力量训练。

如何进行力量训练呢?力量练习应尽量与专项力量的要求及专项技术结构一致,专项技术与力量训练的密切结合是有效提高专项力量水平的重要途径。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力量训练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满足或尽可能接近“专项”:

1.只有参与专项运动的肌肉在力量训练时被调动起来,肌肉才有可能得到训练。

2.只有肌肉的工作方式(离心或向心工作)和冲动频(收缩速度)与专项一致,才能够使肌肉力量朝着专项技术的方向发展。

3.只有肌肉或肌群之间的配合与专项技术特点一致,才能够将机体各环节的肌力整合,形成正确的“用力顺序”。

在训练中,只有注意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打造出良好的专项力量素质。

训练手段要尽可能接近100米、二级蛙跳、铅球项目所需要的速度力量进行训练,从而达到项目所需力量与爆发力。

(二)大负荷力量训练法

按照传统的力量训练理论,快速完成小负荷(最大负荷的75%以下)和中等负荷(75%~85%)的力量训练,是用于发展爆发力的常用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动作的爆发力。大负荷(85%~95%以上)训练导致动作速度缓慢,被强化的是发展最大力量而不是爆发力。由于很多教练员都确信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而误导一些体育教师放弃大负荷力量训练。笔者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也体会到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而训练强度控制在极限强度的85%~95%,爆发力增长快。

有关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展爆发力方面,大负荷力量训练优于中、小负荷训练。这主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向运动单位发放冲动的频率和强度。大负荷训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的冲动强度大、频率高,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运动单位尽可能达到有目的和同步的活动。虽然大负荷力量训练使动作速度相应变慢,但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使肌肉产生的力量更大,因而训练效果明显优于中、小负荷。中、小负荷训练可以使肌肉产生快速收缩,能够发展爆发力。然而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的刺激强度,可能还不足以诱发足够高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完成全部运动单位的激活。这可能用中、小负荷训练是发展爆发力有限的原因之一。在发展爆发力的各因素中,最大力量起主导作用,最大力量的增长有助于爆发力的发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大负荷力量训练要穿插同方式的无负重的快速练习。要提醒的是,既要重视大肌群的力量训练,也要重视小肌群的力量训练。采取多样力量训练手段可以解决小肌群的力量训练问题。

(三)超等长训练法是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方法

爆发力训练理念和方法。爆发力(功率)用公式表示为:功率=力量×距离/时间,也就是说,需要神经指挥肌肉进行更快和更大幅度的收缩。超等长训练的原理就是使肌肉在收缩前先进行拉长,利用人体关节、肌肉和肌腱中存在的本体感受器,使肌肉反射性发生更强和更快的收缩,这种情况形象地如同橡皮筋的先拉长后收缩。神经系统发出指令支配肌肉收缩的过程称为耦联阶段,优秀运动员耦联阶段的时间一般在0.35~0.5秒左右,通过超等长训练,尤其是跳深训练,可以进一步缩短这一耦联时间。超等长动作过程的两个阶段包括:

1.先拉长→肌肉离心收缩。

2.再缩短→肌肉向心收缩。

通过离心收缩阶段,肌肉可以积蓄更大的收缩势能,并且通过肌肉的自身调节,使向心收缩做功能力提高,缩短从能量缓冲到能量释放的过渡过程,从而增强爆发力,根据这一理论基础,目前国外较多地运用超等长训练作为提高速度力量及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在实际训练中,要结合专项特点,设计如各种跳跃和跳深练习,达到发展爆发力及快速力量的目的。

跳深也是一种典型的超等长训练法,即肌肉先进行快速的离心收缩,紧接着爆发性地完成向心收缩,对提高运动员的支撑能力、快速力量,尤其是爆发力,有着其他练习方法无法相比的独特训练效果。

在进行跳深练习时,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能力安排负荷,注意选择适宜的跳深高度。要求跳下后立即跳起。笔者要求运动员落地前瞬间伸腿发力,从而提高弹跳速度,缩短着地时间。训练理论逻辑推理,这种训练要求对100米跑的着地时间有缩短效果,能提高短跑所需要的动作速度。选择跳得最高或最远的下落高度进行练习,可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如采用较低高度远跳,有利于发展弹跳速度,如采用较高高度,有利于发展最大力量。提高100米、二级蛙跳成绩可多安排直线型向前跳深练习,而提高铅球成绩则要多安排一些跳深加转体或侧跳等练习。跳深练习对关节、肌肉、韧带的刺激较强,所以,在跳深训练前应有较好的一般力量训练基础。笔者多采用六周基础力量训练后,再开始使用跳深训练方法。跳深负荷要有渐进性,确定合理的跳深高度,跳深点上要放体操海绵垫,这对预防受伤很有好处。发展上肢爆发力也可以采用跳深方法,如用手掌在跳箱盖上“跳上、跳下”练习俯卧撑。这对发展手臂推铅球的爆发力很有效果。

在训练中采用的方法:

1.双脚跳——用60厘米高跳箱,并在距跳箱1米处放一个栏架,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尽量快速跳过栏架。随着练习者腿部力量的提高,栏架可以增加,高度也可提高,要因人而异。另外从高处跳下后也可接连续蛙跳。

2.单脚跳一—60厘米跳箱,练习者站在上面往下跳,双脚一触地,迅速用单脚跳过栏架或接单脚跳。经过一段时间的负重和跳深练习,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跳深与杠铃力量等循环训练爆发力增长快

笔者在训练中长期坚持采用力量、跳深和40米左右快速跑循环练习,每周2~3次。所训运动员二级蛙跳、100米、铅球成绩提高幅度都大。训练六个月时间,男运动员二级蛙跳成绩提高超过1 00厘米占80%以上,5公斤铅球成绩绝大多数运动员提高幅度在2.5米以上,同时100米成绩提高幅度基本上在2~2.5秒之间。

具体训练方法是:最大力量全蹲(极限强度的85%~95%);快速力量半蹲(运动员体重重量,连续3个3次一组,要求速度非常快;跳深6~8次;40米加速跑练习循环进行。同时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交叉进行。每组练习的间歇时间3~5分钟,安排4~6组。上肢的训练也同此理念及方法。最大力量练习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快速力量练习能提高肌肉内协调性,跳深和高速跑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快速收缩功能。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如虎添翼,训练效果必然理想。所以,笔者训练的近两届体育考生术科全部过线,且高分比较多。

三、爆发力训练方法的采用原则

(一)专项性原则

从竞技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看,爆发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专项力量,即直接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在发展爆发力的训练中必须遵循“专项性原则”,即练习的动作幅度、动作方向、肌群的工作性质、爆发力的发挥速率,必须与完成专项技术动作相符合。美国著名的力量训练专家约翰·杰西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运动员不应该在爆发力训练中过多地进行垂直面内的抗阻力练习。因为除去举重和赛跑之外,几乎所有其他的运动项目都更多地涉及到身体的旋转运动和额状面、矢状面的运动。这就要求跑、跳、投的动作结构尽可能与专项技术相一致,以发挥出最大的动作效率。1 00米、二级蛙跳、铅球都有专项性,因此,发展爆发力的练习方法必须要符合其特性。

(二)超负荷原则

这条原则决定考生究竟应该进行多重负荷的力量练习。训练负荷强度要大于运动员所能适应的强度。在训练中,制定的负荷总是要略高于运动员所能完成的强度,这样才能刺激机体去适应更高的负荷,如果总是能够完成计划的负荷强度,说明计划制定的负荷偏低,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刺激机体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以过轻的负荷进行训练是毫无意义的。超负荷原则是所有训练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三)渐进性原则

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中要保持持续增加。只有保持负荷不断增加,才能保持身体能力不断地提高,形成更高水平的适应。如果总是保持训练计划不变,那么在运动员对计划产生适应以后,继续进行同样的训练将不会对运动员身体形成刺激,能力的增长将出现平台现象,停滞不前。

四、爆发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负荷

爆发力训练时,既要发展主动肌力量,又要注意发展其对抗肌群和协同肌的力量;采用的负荷不同,其效果也不同。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负荷。训练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快速和瞬间的爆发性用力”。

(二)根据实际调节训练

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要求,递增爆发力构成的力量与速度两个成分,这样可避免爆发力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力量训练的规范化(高质量)

以往在各个项目的力量练习中,认为只要将力量训练课中的重量负荷以及练习形式完成即可。又不是专业的举重运动员,不要求动作的准确和细节。美国教练员非常重视力量训练的规范性,这也启示我们,力量训练必须要在掌握标准正确的动作基础上才能进行有质量的练习,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出现动作不到位,不准确。练习部位的肌肉达不到更深的刺激和最大的效果,甚至因为重复这样不正确的动作造成运动伤病,特别是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其危害尤其突出,适得其反,就更谈不上高质量的训练课了。练习力量必须要像专业举重运动员一样要求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学阶段,形成一套正确的力量练习习惯和规范动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基础阶段动作形式要细抓,要高质量规范化,有利于后续的提高,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体育训练方面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专项技术训练

加强体育考生专项技术训练,尤其要加强铅球、100米技术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发力前的伸展放松能力。如果发力前有关肌群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用力方向、用力角度不正确,导致了正确技术的用力工作距离缩短,而影响爆发力的充分发挥。

(五)爆发力训练中的间歇时间

爆发力的训练需消耗相当高的“神经能量”,练习的组间恢复时间要相对较长(2.5~3.5分钟)充分恢复(间歇时间为练习时间的4倍,比较恰当),但不能太长,否则难以产生好的负荷叠加效果。在提高爆发力的练习中,最佳的效果要依赖于中枢神经向运动单位发放高频率的冲动。为了确保动作的爆发性用力特征,应该避免疲劳。

(六)注意放松练习

练习间或练习后,做一些徒手伸展、按摩放松性练习,可使肌肉保持快速收缩能力。主动肌收缩,对抗肌放松,动作协调配合,可减小主动肌收缩的阻力,收缩速度增大。

摘要:采用文献综述且结合运动训练实际,论述了爆发力的部分训练方法,即大负荷训练法、超等长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并就体育高考生爆发力训练的思路、方法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爆发力,力量,超等长训练法,跳深,体育高考生

参考文献

[1]万德光编译.现代力量训练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 987.20~35.

[2]王保成.杨汉雄编著.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1.133~147.

[3]王保成等.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许恒正.跳深练习应合理设计和实施[J].体育教学.2005(2).

[5]唐俊.关于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跳深练习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思路及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

0.引言

在营销专业中营销策划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而对于高校营销专业学生来说,营销策划能力也是最基本的一些职业技能。营销策划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性及操作性,而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必须首先从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析。

1.营销策划课程的主要教学改革思路

1.1针对各行业开展仿真项目,建立专业数据或案例库

在该教学改革思路中,针对营销策划需要面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因此也就需要不同的收集、判断信息的方式,所以有必要根据各个专业建立相应的的仿真信息数据库或案例库,比如服装营销策划信息库、食品营销策划信息库、家具营销策划信息库等。在建立以及积累上述信息库的过程中,可与不断地完善仿真策划相关活动,并根据往年学生所制作的策划结果来构建有价值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克服在策划期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更全面的资料来有效节省收集策划信息所用的时间,满足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全面了解,并奠定策划活动的开展基础。

1.2以专业仿真策划的相关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相应的配套仿真教学模式

在该教学改革的思路中,需要构建一整套能够将理论指导方式、信息收集、策划实践操作、处理及展示相关能力为一体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围绕着某一主题更加妥善地策划相关方案。因此在该思路实践过程中,需要把传统教学内容中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更加侧重分行业设计进行的专业型仿真项目为主,并通过大约四五个仿真项目贯穿整个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而其中的各个仿真项目都必须围绕着某一个相应的具体行业而全面开展策划活动,包括目标市场策划、营销战略策划、产品促销策划等。努力使学生在相关的仿真策划项目中能够更加系统而完整地掌握相关行业的实际策划思路以及基本框架,并能够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另外在该教学改革思路中教学时间的具体安排必须由过去传统的固定时间转变为具体的项目组制,而这不仅要在更大的程度上对教学时间及进度进行相应的修改。另外安排教学环节时必须重新进行设置,更加真实地模拟出策划工作的相关环境。比如对实验基地、实习基地进行探索、高仿真地模拟策划过程和策划分析报告会等方法。

2.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要点

2.1对营销项目仿真策划的目的进一步确定

2.1.1了解营销策划的主要程序

该程序大致为:搜集相关资料、处理相应信息、分析相关理论、激发营销创意、形成实践思路、制定并利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相关方案。

2.1.2掌握团队营销策划的主要组织方法

①明确策划活动的主题和任务;

②分工进行调查并开展讨论;

③利用头脑风暴法形成营销创意;

④统一小组思想。

2.1.3掌握在团队营销策划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

①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能;

②利用相关信息、数据以及资料等支撑自身观点的技能;

③形成并提炼相关思路的技能;

④对自身策划思想进行表达的技能。

2.1.4熟悉较为典型的几类营销策划项目

①产品促销活动策划;

②目标市场策划;

③开拓新市场的策划。

2.2项目策划环节的相关组织安排

①策划活动时间安排;

②策划活动地点安排;

③策划活动团队安排;

④策划活动项目安排;

⑤组织经费安排。

2.3设置具体的仿真项目营销策划主题

以社会经济中每年不同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筛选,以最合适的的项目开展仿真项目营销。一般需要设置4个不同类型的策划项目。

①某某市国际旅游节的营销活动策划方案及其票务推广活动策划方案(让学生们掌握团队策划的主要方法,并了解策划主要流程);

②某某行内的某某企业针对某地进行市场营销资料的相关调查(锻炼学生的收集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奠定下一个策划活动的相关环节);

③分析某某行业某某公司所制定的营销战略(让学生能够从战略角度出发全面了解营销活动容易发生的三大问题);

④帮助在某时间内某公司针对某市场设计相关的促销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营销手法,并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营销专业中营销策划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非常需要时间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想推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就必须要围绕着仿真营销项目的具体策划活动,营造出更加开放的课程教学环境,建立起专业性更强的相关行业资料库或信息库、样本库等,并配套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辅助,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继承.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43-45.

[2]杜学超.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3:52-53.

我国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思路及方法 第12篇

20世纪80年代初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欧洲诞生, 其所拥有的工业应用价值在石油钻采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9月水平井测井射孔解释技术交流会的开展使得科研领域和油田行业开始关注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研究重点主要在测井仪器与理论模型的协调方面, 解释软件的开发和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等。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是利用油田的地质、测井、油藏和信息化技术来解决油田生产实践方面的一项监督和测量的手段与方法。通过水平井井筒轨迹及地层剖面咨询和地层评价等, 将水平井测井的相关资料转化为井眼轨迹的相关信息和参数信息, 根据所得的信息来绘制井眼轨迹展布图, 而后利用直井的测井解释经验对地层或地质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在新老油田调整挖潜方面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单井的产收率和产能, 而且也降低了油田的勘探开发成本, 实现了投资回收率高、开发价值大的优点。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是油田钻井技术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技术的娴熟与否对整个油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是油气田能否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实践中发挥优势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难点及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着整个油田勘探开发的规模和水平, 也影响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健全与完善。只有对存在的难点及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 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对症下药, 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整体开发的技术水平及科技含量。有关水平井测井解释大体从吐哈油田存在的难点中可以呈现油田普遍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如下所示:

(1) 测井仪器与理论模型的协调方面由于测井资料采集的相关数据不够精准 (测井资料垂直井下和底层模型等的数据资料) , 致使模拟理论研究步履维艰。垂直井中的仪器及泥浆侵入行政绕仪器轴旋转在水平井测井解释方面存在问题, 缺乏精确的数据使得测量结果绘制而成的曲线与实际存在差异, 造成了实际应用不便, 若测井仪器方面不能用到精确的信息, 对理论模型的构建来说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忽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2) 井眼和地层的密不可分, 要求必须科学、正确的使用测井数据, 井眼轨迹的相关资料信息和参数, 并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多元求证, 与邻井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机的结合, 运用相关的信息化软件技术进行精准的绘制相关的直观图, 误差和偏差问题有待提高和改善;

(3) 界面识别存在难度, 校正图版的实用性较差, 在处理实际水平井的有关问题时无法正常应用, 测井等相关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高, 一般误差要≦1‰.同时还要求解释图版只针对一个目的层的, 采用一组采样点的方式, 其精确度可以其电阻率、围岩电阻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和衡量, 通过储层界面分层信息来确定具体的数据信息;

(4) 各向异性研究的方法存在局限。解决大斜度曲线的最好方法是将地层的电学和声学的各向异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了解和把握平行或垂直于地面的各种响应, 但是其测井角度的选择会影响校正的效果和整体成效, 各向异性系数的侧量对方岩芯要求较高。例如纵向电阻率要求较大的, 一般要求电性差异用各向异性系数Λ=其岩芯的 规格要求也较高, 必须为70mmx70mmx70mm

2 浅谈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思路及方法

油田水平井测井的解释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首先要做好解释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水平井的构造和地质情况, 储层和油藏的分布规律。在实际的勘探数据和实施监控中获取有效地数据进行曲线的绘制和相应的点或层的标注。在对目的区域和目的层的油藏地质情况和直井信息进行充分掌握的情况下, 需要将常规井测井曲线和导眼井测井曲线进行细致、清楚地比对 (也可和邻井测井曲线进行对比) , 掌握整个区域曲线的走向和变化情况。

上面已说明了水平井测井解释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软件成图, 软件成图的准确与否对水平井测井解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仅影响着井眼轨迹顶底及方向的判断能力, 也影响着层位、储层在邻井及直井之间的判断效果和测井曲线的绘制。井径、井斜方位、井斜角是绘制曲线图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将该要素与图件之间进行有效地综合和统一, 需要运用到分层技术, 而分层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伽马、感应及声波等测井的深浅和岩性曲线的变化, 明确目的层走向和水层等的变化信息, 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参数, 满足水平井测井解释的相关要求, 而后绘制成直观图, 将直观图中的起点和终点等地层分界作为参考点, 运用合适、科学的颜色来填充井眼轨迹, 充盈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的思路与方法。

3 简析我国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的发展方向

水平井测井解释在新老油田的勘探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了油区的整个开发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健全和完善水平井测井的方法。其在实际的应用成效中可预见到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发展潜力无限。以下有关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仅供参考:

(1) 就水平井测井解释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需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钻测井及高分辨率测井技术, 通过消化和吸收来弥补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不足和问题;

(2) 加大对地质及各种复杂情况中各种测井方法的研究, 并通过精确的测量参数和数据来构建真实的模型实验, 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并做好实时的观察和及时的反思与改进。

(3) 明确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储层界面和油藏的关系。利用空间展布图或者直观图来校正各种关系, 做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我国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思路及方法[1]我国油田水平井测井解释思路及方法

[2]赵军, 海川.水平井测井解释中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分析技术[J].2004, (02) [2]赵军, 海川.水平井测井解释中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分析技术[J].2004, (02)

上一篇:尊重和保障人权下一篇:邮政金融与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