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2024-06-28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精选12篇)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 正悄然改变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09年, 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 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 年增幅3.4%。我国首部《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也显示, 约8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 更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甚至1岁就已经接触网络。网络现已逐渐伸向小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 对其影响日益突显。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利用得好,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 促进小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反之, 则效果适得其反。在这样的形势下, 小学德育工作者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网络的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兴其利, 去其弊, 创造德育工作的崭新空间。

●网络环境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网络可以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但同时也存在不良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心理不成熟, 较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 小学生群体中“网瘾用户”占7.1%, 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往往会导致他们对网络的高度迷恋, 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据笔者所在学校体检调查表统计显示, 同时伴有视力下降、消化不良的小学生中, 70%以上是因为长时间上网所致。另据学校大队部调查统计, 学校上网的小学生中, 约有60%左右的学生出现了个性化情绪, 5%左右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有所下降。近几年来新闻媒体报道学生由于深陷“网瘾”而通宵上网猝死的事件屡见不鲜, 更是给小学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2. 对小学生交往行为的不良影响

据学校大队部调查统计, 学校上网的小学生中已经有10%左右与亲人、教师、朋友关系疏远, 20%左右的学生有孤独感, 不擅于与人交往。现实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会使经常上网的小学生进一步依恋网络, 从而人际关系冷漠, 与其他人交往产生心理障碍。一些“小网虫”终日沉迷网上交际, 逐渐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自闭症”等新型心理疾病, 产生交往行为障碍, 造成新的精神空虚。

3.对小学生责任意识的不良影响

《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 23.7%的被访小学生声称在网上浏览到不良信息 (暴力、色情等内容) 时, 不会自觉停止浏览, 缺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责任意识。网络上的言行极其隐蔽, 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名字、年龄、性别、职业等身份特征都可以是虚拟的。网络中的自我可以任意行事, 基本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甚至是法律的制约。这样就会使一些小学生表现为责任意识缺失, 出现网络言行随意妄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败坏等现象。

4.对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

互联网上各类信息良莠不齐, 不良的信息严重腐蚀了小学生的心灵, 对学校的正面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由于小学生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能有效地加以甄别, 因此长期接触后, 极易造成他们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扭曲, 逐渐对学校的正面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杜绝网络隐患, 有机整合使其为小学的德育工作出力,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由学校组织计算机和德育骨干教师相互合作, 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发挥德育与校园网整合的优势, 在校园网上建立德育专栏, 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小故事视频、德育漫画、德育歌曲、德育新闻和德育课本剧等资料, 消除传统德育内容较为空泛抽象、工作形式陈旧、材料来源落后的弊端, 打造校园德育的崭新空间。

此外, 互联网自身承载着形式多样的德育资源, 如德育论文、德育案例、德育随笔反思以及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等, 都是小学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内容。教师应多提供给学生有特色的德育网站, 如温瑞塘河网、中国少年儿童教育网等。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 直接接收新颖的德育知识, 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而有效预防学生利用网络犯罪,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发挥网络互动交往的优势, 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面对小学生交往行为上的困难, 通过QQ、MSN聊天或收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教师交谈, 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 让小学生既可直抒胸臆, 又可避免面对面的尴尬, 有利于克服他们的交往心理障碍, 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从而打开心门, 畅所欲言。不论师生或生生都可以通过网络互动窗口, 如QQ、校友网、学习论坛、教育博客等, 互相学习交流, 还可以就德育问题开展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 体验乐趣, 促进人际交往。这样的网络人际交往沟通尊重学生, 促进面对面德育和网上德育的衔接、沟通, 推进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实施。

3. 发挥网络链接亲情的优势, 促进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孩子迈向人生最关键的一步, 但这个阶段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容易脱节, 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家长的言行、综合素质、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态度等, 无一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现代家长必须了解网络文化, 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 赢得家庭教育的主动权。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在网络上开展德育讲座, 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德育所应具备的知识、方法和手段。通过网络家校互动平台, 以网络短信等方式通知家长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等, 引导家长客观而科学地对待孩子上网问题, 倡导网络文明。另外, 学校也可以引导家长和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上有益的亲子实践活动, 使家长在平日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4. 发挥网络宣传广泛的优势, 促进学生接受学校正面教育

网络具有传播广泛的特点, 各类正面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无限传播, 影响力深远。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 人类有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观察学习, 即通过观察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当观察者看到榜样由于做了某件事情而受到奖励时, 想到自己这样做的话, 也会受到奖励, 以后就会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据此理论, 学校可以结合网络广泛宣传的优势, 通过校园网公布学校各类好少年的名单, 如“拾金不昧好少年”、“爱心救灾好少年”等, 利用信息技术制成事迹视频或幻灯片放到网上, 通过网络大力宣传他们品德优良的典型事迹, 从而促进小学生接受学校正面教育。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2篇

相应对策

浅谈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王红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

网络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让远隔千里的人如同面对面一样交流,但是网络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千奇百怪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网络工作者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又面临着精神鸦片和糟粕文化带来的挑战。网络强烈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学校,重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网络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1.可以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几千年来的人类社会创造了五彩纷呈的文明,但在传统教育时代,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人们并不能充分享受这些丰富美好的资源,而随着快捷、方便、跨越时空限制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将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网络能够让中学德育工作者及时获取丰富的国内外德育思想、理论及方法,与传统方式相比,网络可以使德育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容易,庞大的网络资源也能够直接提供给中学生各种领域丰富、易得的德育资源。

2.多媒体手段提供了更好的德育工作途径。如,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等多媒体手段将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具有趣味性,一方面吸引了受教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创造了精彩纷呈的学习空间,提供了更多精彩的教学内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德育工作更加易于落到实处,将德育工作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

3.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增强。传统的媒介、教育方式倾向于单向传授,而网络文化则更强调教育方和受教方的互动交流,将个人的主动参与性和能动性发挥出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摆脱了原来的教育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更好地主动参与并能够尽情表现自己。

二、网络发展使中学德育工作面临

新的挑战

1.网络冲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下,死板而落后的说教就显得比较空洞和苍白。如今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一味用枯燥无味、照本宣科式的呆板课堂模式来灌输,让学生对德育课缺乏感性认识和实践体会,空洞地记住一些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的道德行为相结合,德育工作便无法发挥作用。

2.不良网络信息对于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网上信息内容多种多样,既有健康积极、科学正确的有益信息,也包括一些错误的、反动的、违背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不良信息,信息过于纷乱复杂也影响了人的思考。不法分子在网上制造、传播病毒来破坏他人电脑系统,窃取他人财产;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破坏他人的

身心健康;还有一些人通过网络进行诈骗、涉黄、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等,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德育工作的展开,对于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干扰。

三、利用网络开展中学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面对着大多数学生上网并日益受其影响的现实,必须正视网络时代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善于利用网络,趋利避害,占领网络这个学生德育的制高点

1.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设优秀青少年网站。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巧妙地、大量地宣传正确的、健康的内容,用它们来占领青年学生的德育阵地。就目前而言,网页的更新、视频音频节目的增加、栏目的灵活多样等都是可以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形式。另外,网站建设还要注重其实效性,特别要及时疏导一些敏感话题和过激言论,绝不能简单地堵塞和删除。

2.规范网络建设,构筑有力防线。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软件的开发;抓好”绿色网吧”建设,加紧行政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让一些不法网吧失去市场。通过这些举措,从源头上截断网上精神垃圾对学生思想的毒害,为加强学生德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喜闻乐见。网络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中学德育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黑板加粉笔的德育模式,在中学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加以创新,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

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而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4.培养优秀人才,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要求。很明显,一个不懂得网络的教师,自然不会利用信息网络和技术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一个不懂得当代科技知识的教师,也不会和学生有多少共同语言。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有关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有德育创新的技能,以适应新形势对中学德育工作的要求。

总之,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一定要认清班主任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视网络的负效应,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采取积极对策,真正取得中学德育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 ; 德育教育 ; 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66-0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及广泛应用,如今教学活动中,也离不开对该技术的应用。网络传播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信息生产和信息传输的活动,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学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学生思想理念和思维方法,甚至是对世界的看法都有很大影响。

二、德育教育中网络传播的应用状况分析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关键。此外随着网络传播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技术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应用网络传播技术,主要指的是结合相关传播理论和教学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把控和认知。通过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变革,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培养。

德育教育中应用网络传播具体表现为:结合教学素材和教学要求,创造合理的德育教学情景。传统教学方法中,我们向学生讲述道德理论及相关知识,通常使用引导、启迪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来思考,这一方法实质上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相关知识的具体含义和客观要求,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选取和发掘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关素材,通过合理教学情景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学习德育理论知识[1]。

三、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开展德育教育意义重大。而借助网络传播,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影响为:

1.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使用网络传播有着传统教学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在德育教学应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网络方法,结合准确的教学素材,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应用网络传播手段,使得德育教育效果更好实现。其次,应用网络传播使得德育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让整个教学思路更为清晰。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能用教学故事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无论是教学实效,还是学生感悟都很难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合理的网络传播通道,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对德育教学形成清晰认知。再者,教学活动形式更为多样。结合网络传播方法,整个教学活动更为巧妙恰当,同时更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从而实现德育教学良好效果。最后,德育教育应用网络传播方法,更具生活气息和实践特性。在德育教育活动中,通过网络传播能让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有清晰认识和理解,而这也让德育教育发挥应有作用。

2.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消极影响分析

虽然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有着独有优势,但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网络传播仍然有着一定消极影响。首先,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使得德育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把关和筛选,一旦学生不能合理分辨接触内容,就很容易形成认知误导。其次,部分教学者在利用网络传播手段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其往往只停留在多媒体教学阶段,缺乏对高质量互联网信息的充分应用。再者,有的教师则过多强调应用网络传播技术,忽视了必要的教师教育,整个教学课程就成为视频观赏课程,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也未能得到有效解答。最后,无论师生对网络传播依赖度过高。网络传播只能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不能过多依赖。必须认识到网络传播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发挥网络传播应用的作用[2]。

四、德育教育开展中使用网络传播的具体对策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失的教学资源。网络传播作为全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能够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展现教学信息和内容,加深其对教学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借助网络传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也优化了德育教育效果。

1. 完善网络传播途径建设

使用互联网做德育教育的工具和平台,就需要结合德育工作渠道的有效扩展,通过丰富措施,建设当前德育教育所需的途径。要根据当前不断变化发展的网络形式,研究德育教学的平台和机制,优化德育思想教学的方法及措施,结合学生成长实际,切实完善网络传播的途径。

2.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将德育教育中的习惯培养与互联网传播相结合。德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德育教育是一个行为习惯教学与传输的过程,因此想要达到德育教学目的,就必须将德育行为习惯教学融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借助网络传播渠道,实现德育教学的功效。通过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在相应技术作品中,展现学生应该掌握的道德知识,通过有效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完善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辨别、认知。通过贴近实际的素材,结合必要的网络传播渠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德育知识[3]。

3.开办网络传播指导的德育教学课程

復杂的网络信息使得学生很难独立做出正确的筛选和抉择,这也成为网络传播下德育教学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有效消除必要的隐患,从而发挥网络传播指导下的德育教学作用。而开办德育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较为清晰的了解网络资源的优缺点。

五、结语

在德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广泛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实现教育的教化和引导根本目的。然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潜在威胁。只有对其形成全面认知,才能更好应用这一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环境复杂性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丰富,更需要我们借助网络传播渠道,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完善。随着社会性和实践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更需要我们结合网络传播渠道,做好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勇敏.网络信息时代对德育教育教学的反省[J].教育论坛,2012,3:81-83

[2]吴殿华.网络传播与高校德育教育[J].高校教学,2012,11:43-45

[3]米娜.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4,1:71-78

互联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6. 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 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 9%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传统观念,比如真实观、主体观、身份观等; 也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可以说,互联网更新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新了我们自身,互联网络更给3000万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99% 以上的大学生都已成为网民。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寻找学习方法、在网上冲浪,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朋友,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科技信息,参加各种论坛、在线交流,通过网络发出和查找求职信息,同时也利用电脑和网络带来的逼真惊险的游戏来打发课余空闲时光。在校大学生从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信息教育,互联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现实已经无法回避。

一、互联网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载体

互联网促进了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信息更新迅速,大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交流的目标。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互动式,使大学生能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形成双方互动,有利于学生自觉融入德育工作。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网络信息系统,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接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党和国家的声音,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作用于大学生。

二、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家校互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带来的以“认识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家校互动,被老师和家长所接受,并形成共识。在网络化社会,家校之间需要编织一种新型的沟通网络。技术网络既增加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共同关心、彼此交流的话题,又为家长和学生代际之间构建平等有效的互动网络提供了方便。

三、互联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 一) 多元文化的融合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特别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互联网络的传播,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网络上出现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

( 二) 网络文化垃圾和信息垃圾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污染

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垃圾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根据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统计数据,因特网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 与暴力、色情有关,其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黄色信息污染。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色情信息在西方有些国家被视为合法,网络的国际化使这些消极、颓废的黄色信息毫无控制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对网络社会的污染。不仅如此,问题还在于尽管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是与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有关的健康信息,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很少关心这些健康信息而专门在互联网上寻找不良信息。

( 三) 繁杂的信息给大学生带来判断分析的困难

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互联网信息的无限性,使信息量越来越大。一方面为提高自己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就是大学生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而网络上出现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在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缺乏的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的判断、分析、辨别的能力。作为青年大学生,往往沉浸在网络文化带来的所谓“狂欢化”状态之中,大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与主体性格的塑造,往往流于形式,诸如以口头上挂着网络新潮语言为荣耀、追逐网络时尚为自豪,上述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削弱,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 四) 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新媒介从产生开始就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其本身较强的互动性与自我满足性更是加重了大学生对其的依赖,使大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进而发展为病态的网络沉溺。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并游戏人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缺乏远大理想,形成“网络上瘾症”,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交际障碍,使人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烦躁、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抑郁、精神不振等情绪,最终加剧学生的行为麻木、冷漠,产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 五) 互联网络引起的大学生道德规范缺失

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直接导致了网络文化的“三无特征”,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生获得了相对没有法律约束的半真空地带,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已无法由使用法律法规来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法律法规的控制还处于自身提倡言论自由却又控制言论自由的两难境地之中,且法律法规的出台有一定的滞后性。大学生长久沉浸在网络中,会分不清什么是现实的,什么只是虚拟的,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他们习惯了在网络游戏中芙蓉打打杀杀、动刀动枪,在现实生活中,脾气暴躁,有时一言不合,就把刀相向,酿成惨剧。他们似乎忘记了或是忽略了在现实中的杀伤力,而沉浸在网络中造成道德行为失范。近几年,全国每年都有这样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成百上千起,且数字逐年呈上升趋势。

四、建立在互联网络基础上的大众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冲击

大众文化,是建立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以大众传播媒介( 主要以电子媒介) 为载体,按照商品市场规则运作,以消费者的感性愉悦为旨归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形象化、商业化、广泛性、娱乐性、世俗化等特征已经在校园文化里面广泛渗透,对当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冲击。首先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与高雅文化逐渐渗透、交织,对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其商业赢利性的特点,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它获得与众不同的手段后出现的。它带有消费倾向性,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文化市场完全跟从大众的需求走,把满足大众的需求作为其发展走向的首要目的。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一) 互联网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随着电脑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拓展,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教学方案,选择德育教育的相关材料,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育。

( 二) 实现家校互动,共同进行德育的目标

互联网络为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技术,特别是与手机结合一起的校讯通、飞信等工具,学校可以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无隔阂交流,家长也可以随时向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信息及时传到学校,有利于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沟通,从而把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搞好德育工作。

( 三) 网络信息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互联网是具有容量大、每时每刻都有信息增加、资源丰富的数据系统以及网络媒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德育工作的各方面资料。在信息的海洋里,随着以网络为主体的各种媒介的产生,如聊天工具、BBS、MSN、博客、微博的出现,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量及传播速度倍增,国际互联网是一个集中了全世界最大规模,内容最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信息库,这些信息每时每刻都在补充和添加大量的新信息。

( 四) 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德育更直接、更深入,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论营造绿色网络协助校园德育建设 第5篇

关键词:绿色网络 校园 德育网络是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它浓缩了人类文明,蕴涵着无尽的资源。网络不仅走进了平民百姓,也毫不例外地闯入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新闻论文发表/xinwenlunwenfabiao/必须认识到:网络平台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且是一个社会平台,是一个思想阵地。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太阿宝剑,它既能促进孩子的成长,也可能使孩子陷入“误区”。

这就给我们德育管理者、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如何给孩子们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建立新的德育观和网络德育体系,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尽可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才可能切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生才能自信地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一、知法守法可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推广普及网络法规,使学生们知法守法。就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着重介绍网络安全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及网络犯罪对社会危害性的各种表现等,运用案例、图片及多媒体等形式说教,既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防范网络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网络安全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的网络氛围。

二、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抵抗力”

面对网络给中学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课,增强未成年人自身的“抵抗力”。接受“网德”的教育培训。

我们在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把信息技术和网络“防害”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性的教育和教学。

培养课外兴趣,推荐优秀的学生网站,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汲取健康的营养。

如向学生推荐雏鹰网、学生网、中国少年网、科技博览网、各大名校等网站,让学生在这些网上尽情遨游,享受在网络中学习知识的乐趣。又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中学生生活有关的网站,并介绍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征文、电子作品制作。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校园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61-02

校园文化包含学校各类成员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信念态度、行为方式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校风学风、文化生活及传统习惯的总和。网络文学作为崭新文学样式,通过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和巨大冲击,也为校园文化阵地的构筑指明了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一、对个体价值观念的渗透

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情感多样、诱惑泛滥的空间,它可以引领校园文化向高品位的审美方向发展,也可能导致学生迷失在低俗、重复的文字、情节当中,对生活失去兴趣。特别是网络文学弥漫着边缘人类的灰色情调,充斥着不少描写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这使得众多正值豆蔻年华的学生蠢蠢欲动。不过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本可陶醉人、感染人,但网络文学中爱情故事却掺杂了太多消极情节,例如所谓浪漫的一夜情、性欲、暴力,甚至是自杀、死亡等,还带有一种似乎看透一切的悲伤、绝望、颓废的堕落感。这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很大部分学生尚未成熟的爱情观、生活观,也不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健康发展。此外,网络文学年轻性、小资性话题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校园生活方式,促使了校园消费的提高,有些学生沉醉于物质追求而忽略荒废了学业。

二、对个体思维方式的解放

长期生活在校园的青年学生,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引导,思维长期处于定势,以致面对文学时,脑中容易呈现畸形的理解,对创作形成某种固有形式,失去原创力。但网络文学的出现使禁锢思想的链条打开了缺口,学生可以操控文学来表现自我,而不再遭受固定化、程式化的写作束缚。并且网络文学的虚拟性、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也使交往变得自由而充满创造性,极大地拓展青年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你一直都在做一个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梦……说到底,它把你的想象呈现出来,而且你的想象将与其他人的想象汇合在一起,然后你使得这个世界完全成为一种交往的形式。"[1]网络文学赋予校园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自主活动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思维禁锢。

三、对个体创作方式的冲击

网络文学颠覆了"爬格子"式的手写创作方式,采用一种更简易、更方便的"打印"方式。在键盘上,轻巧灵动的手指可以在瞬间将内心潜在的意识迅速具象化,从而弥补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人人是书法家,人人是平等的。当然,这也为书法的重视程度敲响了警钟。同时,网络为文学带来了全新传播情境,文学图象化、符号化、情趣化、简单化的特征也随之日渐突现,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算是文学母体的颠覆与重构。网络文学的语言浮动于规范之上,在开放、互动的网络海洋中得予创新和发展,更加贴近校园口语表达习惯,或者说与年轻好标新立异的校园文化有着更强大的亲和力。在网络的平台上,创作人边缘化、业余化、多样化,给社会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信息,难免良莠共存,从而形成信息流放的状态。

四、对个体传统阅读的弱化

海口市曾做过一份对全市青少年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阅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中,问卷"上网时经常选择的活动"显示,有36.73%的学生选择社会新闻的阅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的只占13.96%,而同比选择网络文学的几乎为其2倍。可见,在青少年有限的文学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减少,流行性的文学阅读猛增。而流行性的文学阅读作为一种时尚性和消费性阅读,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他们的消遣和娱乐之需。在进行"阅读外国和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你喜欢哪种版本"调查时,结果显示:图画版、网络版、电视影碟版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阅读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时,有不少人还是愿意选择传统的文字读本,但上网读文学作品时,则更愿意阅读网络原创文学。可见,在极为有限的经典作品阅读中,传统纸媒介阅读渐次减少。虽然调查仅限于海口市,但其反映的现象应该是校园文化中普遍存在的。

五、对文学创作方式的释放

张抗抗曾经对网络文学创作可能会产生哪些冲击表示茫然:"网络文学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2]而只有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当下存在的意义、价值,才能拨开迷雾,真正追寻到界定网络文学的价值所在。在网络文学向校园个体打开思维自由的大门后,网络文学的创作者获得了一种发展、创作的自由权利,也获得了自主权利。网络文学拥有了一种"叙事自主权",不必像传统文学,尤其是现实注意创作那样摆出一种直面日常生活的姿态,也不会因为违反一种"接受定位"而受到了排斥。随心所欲的突破尽管看上去盲目冲动,却体现了精神的解放,更近似文学的纯真状态。在这方面,网络文学不断泛化文学驰骋的空间,大量意识流、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加深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普遍化。

六、对文学传统语言的异化

网络语言相对于书面语言,短促简捷代替了冗长晦涩,词汇量少、用词简单成了造句的基本规则,这蕴藏着对现代汉语的巨大冲击。徐坤说自己越来越习惯于大量运用网络符号写作和交谈:"网络在线书写就是越简洁越好,越出其不意越好,写出来的话,越不像个话的样子越好。"[3]此外,网络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包罗万象,低俗的语言、庸俗文字,以及充斥于网络中的"聊天式"的流行语言、"流氓气"浓重的口语、黑话以及无厘头话语……无不对传统语言产生影响。如随处可听到的诸如"屎""屁话""傻B"等评语,这些对语言审美化表达和年轻一代汉语修养造成了伤害,反映了网络文学形式本身的一些缺陷。当然,并不是说网络文学是必须扼杀的,正因为这些流毒降低了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才必须提倡"文质兼美"。

七、对文学传统符号的工具化

目前校园个体大量使用符号化的文字,陈村认为这是网络写作的必然后果:"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风文体的变化。"虽然不规范的文字符号对"正确使用汉语简化字"的政策有冲突,但类似于"哭脸"、"呕吐"、"大笑"等的符号是对自身感觉和周围环境最直接、最敏锐的感知与表现。而一个作家、作品最应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敏锐度,由于大多数传统作家、作品往往后知后觉,因而网络文学的符号化文字的特殊价值得到彰显,所以不可否认网络文学通过新兴的"网络语言"道出的是一种新的语言环境的存在。

八、对整个校园文学的影响

校园是当代流行文化最活跃的城堡,自然吸收了网络文学的高速度、快节奏、逆传统、求时尚、追前卫的理念。一方面在题材的选择上贴近现实生活,叙述的是"平民式"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采取的是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者以冷淡、不干预作品思想走向的态度写作,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校园受众群体的分享、阅读需求,在交流中开阔思维视野,权衡价值取向,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种活跃流动的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文学机械移植与重建,创作思维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买弄颓废的倾向,读者进入低层信息的阅读,树不起精神风骨,唤不起远大理想,不利于审美情趣的提高,使文学失去了引导航向的作用及为人文建设服务的底蕴。

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伴随产生的网络文学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下,只有很好的将传统校园文化与新型的网络文学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才能开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校园文化朝正确、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伯凡.狐独的狂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抗抗.网络文学杂谈.[N].中华读书报,2000-03-01.

[3]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1.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Network Literature on Campus Culture

CHEN Guo-hua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brand-new literary style comes into people's lives and popularizes in amazing speed; it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with a strong and powerful influence. Campu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ulture, will be surely influenced by it and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网络传播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影响 第7篇

1 校园欺凌的网络传播情况

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放学后校内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学生涉及其身体或心理的带有侵害性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追求个性,又十分想获得同学的认同,很容易形成小团体,同时也容易被孤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欺负。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网络成为校园欺凌的一个主要传播渠道。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1月-5月,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多达40余起。微博话题“校园欺凌”阅读量为131.4万,“校园暴力”的阅读量为8029.8万,讨论有5.1万,而“反对校园暴力”阅读量为1.1亿,讨论数8.9万。而根据新媒体指数统计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15日,以“校园欺凌”为关键词的文章共有449篇,总阅读量达87万以上,发布最早是“南京校园”公众号在2015年1月3日发布的《早期欺凌与大学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点赞数最多的是公众号“央视新闻”2015年5月15日发布《16岁少年屡遭同学辱骂欺凌,不堪忍受跳楼轻生》,从微信公共号上的关注度上来说,公众对校园欺凌是十分关心的,并且关注度和互动比较高的不仅包括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还包括国外对于此事的做法以及专家的建议等。

2 网络传播校园欺凌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使信息传播更便捷,但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近日,浙江庆元多名初中生殴打和烫伤小学生的视频和一条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被欺凌者脸部并没有打马赛克进行匿名。网络传播校园会带来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2.1 消极影响

2.1.1 欺凌视频会侵犯被欺凌者的合法权利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有的会把欺凌视频、图片发布到网络进行炫耀,有的则会让女生脱光衣服拍裸照并直接上传到网络或者作为不让对方说出去的威胁,有的则利用QQ、微信、论坛、微博等公开被欺凌者的个人信息,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被欺凌者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2.1.2 对被欺凌者造成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被欺凌者在实际的欺凌事件中遭到扇耳光、手打脚踹等身体伤害,在被欺凌过程中无力反抗的行为已经使其在精神上受到了伤害,而欺凌过程结束后,伤害远未结束。拍摄者在网络上发布欺凌视频,在小圈子如QQ空间进行传播时,人际关系圈子小,彼此的交际圈可能会重叠,被欺凌者的脸部未被遮挡,会使其他认识被欺凌者的人对被欺凌者产生不好的看法,这会进一步伤害被欺凌者。而扩展到大圈子传播,让被欺凌者暴露在更多人的视野里,会使得被欺凌者的心理遭到更大的伤害。这些被欺凌者在校园里本身可能处于一种弱小或者孤独的状态,再被欺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一些记者调查发现,许多被欺凌者在被欺凌后怀恨在心,在自己足够强壮时会欺凌他人以进行报复,这显然是心理伤害未得到有效治愈的结果,甚至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2.1.3 欺凌视频的传播会加剧恃强凌弱的不良风气

江西永新县打人视频长达1分28秒,在视频中,一个女孩跪倒在地,多名女孩对其拳脚相加,很容易让处于同等环境中的人产生可以打人的心理,也很容易让处在受害者同样环境下的其他人产生恐惧,旁观者“围观”心理加重,会变得冷漠。当视频传播到微博、网站或者其他APP,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网络世界时,能接触到这个视频的人就更容易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视频中是几个人对峙一个人的状态,呈帮派化结构,并且得手得如此轻易,让被侵害者无力回击,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但视频中没有这样的提示,借助网络的传播会让很多思想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养成不良习惯,加剧恃强凌弱的社会风气。

2.2 积极影响

2.2.1 提醒家长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增进心理沟通

据了解,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来自两种不同的家庭。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不关心孩子,不与孩子进行沟通,造成他们性格孤僻、具有暴力倾向等消极后果,最后甚至退学。二是家庭给予过度关怀,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独霸的性格。被欺凌者则是弱势群体,性格孤僻,胆小懦弱,即使被欺负也不知如何反击,又怕被报复而忍气吞声,不能及时和监护者进行沟通。

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给了家长一个重要的提醒就是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关注孩子,一旦孩子出现异常要及时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并且要告诉孩子一旦受到侵害要及时通知家长,防止更大的伤害。不仅关爱孩子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发育和身体健康。

2.2.2 提醒相关部门要净化网络环境,拒绝暴力

目前网络游戏中充斥着许多暴力行为,网络视频中也经常出现暴力血腥场面,网络中的某些不良风气会干扰青少年的思维,在他们思想不成熟的时节进行错误的引导。

值得欣慰的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公益性的反校园欺凌视频,如微电影《Strain》和公益广告“红头发学长”等,这类反欺凌视频给予了大众一个积极正面的提示。同时,海珠区“青年地带”还开发了一个“校园零欺凌”的APP软件,以年轻人最喜欢的时尚形式分享了针对不同形式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法。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点,也在为净化网络环境,拒绝反欺凌做努力。

2.2.3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欺凌事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可以吸引很大的点击量,许多媒体利用网络平台对此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在相关文章里提供了如何保护青少年的专家解答。微博话题也引起网友的广泛热议,指责不合理行为,给予欺凌者强大的心理压力。借助网络平台强大的舆论声势可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敦促相关单位制定措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倒逼政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问题,而是一个一直以半隐秘状态存在于校园中的隐患。校园欺凌事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依靠强大的舆论力量引起社会的注意,推动问题的解决。网络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要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起到正面的影响,拒绝暴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越演越烈,网络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传播方式,并在受众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仅损害了被欺凌者的人格和尊严,也显露出欺凌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网络作为一种最便捷的传播媒介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发挥其优势,成为反欺凌的工具。本文主要分析了校园欺凌事件通过网络传播的情况,并且探讨网络传播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校园欺凌,网络暴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大量个案被“内部消化处理”[N].法制日报,2015-7-13(08).

[2]苄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关注调查显示女生欺凌比例上升[N].中国妇女报,201 5-8-20.

[3]郗杰英.反校园欺凌要用组合拳[N].中国青年报,2015-7-27(02).

[4]陈里.近期校园暴力欺凌事件频发值得高度关注[EB/OL].新浪长微博,(2015-6-27).http://weibo.com/p/1001593858262318520149.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8篇

一、 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1.网络文化的定义。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如果从网络文化产生的性质和影响的角度考虑的话,笔者比较赞同尹韵公先生的观点,即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

2.网络文化的特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网络文化的全球性、数字化、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和认可。这些特点的存在也是网络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1)全球性。自从网络出现以后,彻底粉碎了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纵观文化发展进程,只有网络文化才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和时空观。(2)虚拟性。网络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虚拟性。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徜徉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网民在网络生活中求异样的、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寻求各种刺激,而这种追求并不要求网民去冲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仅仅通过虚拟的网络生活就可以满足。(3)开放性。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在网络文化面前,实际上已经消灭了作家与读者的区别,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

二、 网络文化对当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

1.促进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等的和老师交流,学生可以比较自主的学习,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指导者。网络有助于大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网络能够有针对性的弥补大学生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根据场景的条件来设计虚拟现实,“实践”经验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与专家学者平等的交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带给大学生诸如科技观念、风险意识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意识。

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思想上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替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上网娱乐、聊天交流、看新闻电影等形式来释放自己内在的压力,使其能够正确恰当的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变消极为积极。

三、 网络文化对当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消极影响

1 . 扭曲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降低了其社会责任感。据悉:当前从国际互联网上可以接收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80%,而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形成了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其实质是一种信息入侵。在西方的“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大学生多表现出了一种理想主义淡化、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利益至上的心理倾向。

2.造成了大学生严重的性格缺陷,人际关系冷漠。现在大学生个人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当在与人相处过程当中发生矛盾时往往不是想如何去恰当的处理,而是找一个心灵自由的“避难所”,于是网络空间便出现在他们的视域之中。但如果长时间这样的话,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比如“网络成瘾症”,除此之外,如果大学生一味沉迷于网络的话,会淡化与亲人长辈、同学朋友的感情。

四、德育对策

1.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网络文化及其影响。在日常与大学生交流或谈话的过程中说清道明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可以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来说明其产生的相关后果,从思想的源头上来教育广大大学生。

2.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学校可在网上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大学生的参与。老师应当学会利用网络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参加他们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并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利用网络来进行道德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3 . 要充分的利用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作用,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具体来说,学校要做好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方面的引导作用;家庭要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关心爱护他们;而对于社会的职责而言,则是要起到营造大环境的作用,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渠道来规范不良网络文化的行为,只有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网络对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影响探析 第9篇

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负面效应

1.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校学生长期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这些电子设备,将会造成学生眼睛近视,当前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在体检的时候得到医生“少看平板电脑、少玩手机”的告诫。经常使用耳机会对耳朵健康不利,导致听力下降。而且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所带来的电磁辐射会波及脑组织,使人记忆力下降,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等症状。[1]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损害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引起抑郁、焦虑、烦躁、孤僻等心理问题,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2]

2.淡化了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网络创建的虚拟空间的确拓展了校园文化的领域,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平台。但人际交往中除了言语信息外,非言语信息眼神、表情、身体姿态、动作行为、空间距离也甚为关键,这些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面对面交流中获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激情昂扬的态度会让学生深受感染,甚至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其终身难忘。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恰恰淡化了个体的这种生活体验。

3.削弱了个体对深刻品质的追求。电脑、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流行并充斥于校园,与高雅文化相比,它们无疑具有世俗化、低俗化、随意化、功利化的倾向。受其影响,校园文化因缺乏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处于低水平状态,无法起到引领学生深层次精神追求的作用。网络信息技术形象生动的形式,容易使人产生感官刺激。但信息的快捷无法让我们深刻思考,感官的刺激让我们无法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形式的多变无法让我们专注地做事。

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中育人功能的策略

1.保障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当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师生缺乏学校支持的情况下,网络的使用还处于自发状态,此时它主要用于看电影、打游戏、聊天、听音乐等娱乐活动。但是当学校在组织和基础设施上建立强大的支持系统,让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老师和学生至少有一种移动上网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而且学校开发出更多移动上网的应用程序,让学生在网上的所有活动越来越便捷的时候,网络就会成为分享教育资源和优质文化的主要媒介,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学习。移动学习也将成为可能,使校园的文化品位得到保证。

2.教师积极参与的行为是核心。学生身体、心理发展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网上大量良莠不分的信息,学生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分析,容易沉迷其中,迷失方向和自我。而单纯禁止、控制和强制只能适得其反,这就需要老师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到网络建设中,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能够追踪网上的信息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学生习惯接受的方式给予引领,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影响。

3.管理者开放包容的态度是关键。校园文化的建设虽然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但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管理者而言“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学习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要不主动出击,管理变革,驾驭变革”[3]。因此,管理者一方面应该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师生员工将网络信息技术转换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因为“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再回到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仅仅与自己对话是远远不够的,仅仅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对话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方式和手段来从全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中吸取养料,获得文化创新的灵感,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4]。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应具有包容的态度,给不愿使用或暂时对网络信息技术没有兴趣的老师足够的空间。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发展人和解放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开放的观念,加快变革,以宽容的态度,积极寻找发展的策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创新,顺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浪潮。

摘要:网络对于校园文化而言,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文化。它通过变革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内容、途径和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了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终极目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跳出现实场域的藩篱,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媒介和虚拟空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数字生活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校园文化,虚拟空间,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芒、蒋科蔚:《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第74-76页。

[2]David Porter:Internet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Kegan Paul,1996.

[3]方柏林(南桥):《知识不是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第173页。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教育,内部心理环境

新时期的我国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即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特别提出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诸要素中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内部心理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那么, 如何看待这两方面的影响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校园内部心理环境的含义

从广义上来说, 校园内部心理环境是指我们的学生生活、学习的社会环境, 既有物质方面的, 也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而从狭义上来说, 它是指学生所在学校的环境, 主要是包括学校内部对大多数成员都发生影响的传统、风气、人际关系气氛以及任务目标的明晰性等, 即校内心理环境, 它具有特殊性, 即不是单指物质环境, 也不单纯指成员个体对环境的心理感知, 其实质是一种能动的气氛环境。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生健康教育和校园内部心理环境的关系

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受十分复杂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的因素之间又构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相互交叠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教育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会随着学生个体年龄和学段的增长日益明显, 从而表现出在同一心理环境下, 学生的健康教育既表现出一定的共通性特征又有个体的差异性, 这种特性对学校内部心理环境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正一步步融入世界, 社会的巨大变化也给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更加复杂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并改变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组合形态, 生成了日益激烈、内容丰富的竞争环境。对外开放, 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形式;互联网的不断普及, 使传媒环境、虚拟环境对人们身心的影响凸现出来。基础教育的社会化, 正在改变着学校传统的教育交往形式, 扩大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往,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影响着校园内部心理环境。由此, 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因素与传统教育下的内部心理环境因素以及现代社会的环境因素相互衔接、交互影响, 从而使现代理念与历史传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学校传统文化交汇在一个现实平台上, 构成了一幅纷繁复杂的现代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图景。

(二) 在内部心理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 学生的健康教育空间得到了扩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不仅延伸了自己的五官和四肢, 也延伸了大脑。国际互联网的发展, 正在日益广泛地影响着学生, 使学生越来越摆脱了对自然空间的依赖, 发展和拓展了社会空间。基础教育的社会化改革, 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交流, 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 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空间上的扩展和在社会关系上丰富的过程, 也是学生健康教育空间的扩展过程。随着学生健康教育空间的扩展, 在影响学生健康意识、态度、行为等因素中, 健康教育与校园内部心理环境的影响更加交错, 让人难于区分。

(三) 内部心理环境作用的强化向学生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

内部心理环境作用的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影响性。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接触环境的多元性, 使得各种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像生物因素那样有明显的特异性, 诸多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具有很大的重叠性。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因素作为刺激源, 它很少是一次击中,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缓慢逐步积累发生的, 是潜移默化的。这就使得本来难以显示其特异性的内部心理环境的刺激作用更无特异性了。第二是恒常性与积累性。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学校生活中, 对学生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 即作用的恒久性。校园内部心理环境作用的积累性是指环境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学生个体, 可以形成应答累加、健康效应累加等作用, 即环境作用的积累性。第三是交互作用。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对学生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交互的方式进行的, 是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形式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内容和功能的交互而发挥作用。内部心理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意识、态度及行为, 也可以作为其他环境因素的中介, 或以其他环境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总之, 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学校既要关注教书也要关注育人,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马国义、张庆春、崔建强, 《社会心理环境与少年运动员成才》[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 (3) :87-90

[2].张梦, 《论高等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及其建设》[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24

[3].姜艺、李晓锋, 《中国需要健康教育——兼论健康教育的全面观》[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

[4].卢文玉、孙百忍,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8

[5].王皋华, 《体育新课程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浅谈数字校园中的学生网络德育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网络;校园

随着学校进入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之中,数字校园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对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手段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校园网络。网络的数字化、全球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等特征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的数字化体现着素质教育与教育信息数字化、现代化的共同发展。

跟以往的德育手段相比,网络化的德育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一,是德育时空变化的优势,24小时内几乎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信息,这为学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其二,是德育效果优势。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为一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都是传统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其三,实现德育手段网络化,可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科技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网络化的自我教育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他们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广、多、快的特性来提高自己在网络时代的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设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网站,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性。

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问题中的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语文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利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等,虚拟了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二、开展网上主题班队活动,调整道德观念

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可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时间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与网络同行”系列活动,“上網利与弊”辩论赛、“网络与我们”手抄报、“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并在活动中将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中,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能够“慎独”,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引导学生浏览适合的网站

学校德育的应对之道是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这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校园网站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安装节点过滤器和一些软件,以此来摒弃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向孩子推荐优秀的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让学生在指定的这些网页上“冲浪”,从而体验网络的乐趣和学习的趣味;还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网站上有意义活动,如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小记者社会活动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孩子们网上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网上生活。学校教师还可积极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倡导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网主流文化的建设。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本身要积极掌握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上网导航;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制作优秀课件和网页,使道德教育更具特色,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教师为人师表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必须率先示范,做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才能保证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渗透情感因素,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强化,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与网络共处同一时空的学校德育教育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教育绩效。

【参考文献】

[1]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12篇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123所高校校园网络进行登录访问调查, 以及对江苏1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 得到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一) 校园网络访问速度不令人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 在公网条件下, 能够在3秒内打开网页 (属较快速度) 的高校有68个, 占调查高校总数的56%, 能够在3~10秒内打开网页 (属一般速度) 的高校有35个, 占调查高校总数的28%, 超过10秒打开网页 (属较慢速度) 的高校有20个, 占调查总数的16%。宿舍能上网且速度还可以的占30.3%, 速度一般的占21.5%, 速度很慢的占19.8%, 宿舍不能上网的比例为27.4%。可见, 部分高校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有待加强。

(二) 校园网络吸引力不足

高校学生的网络需求具有多样性。学生上网时常会选择了解最新校园新闻、查看成绩及通知、下载学术资料、访问论坛博客等多种网络功能。而目前的校园网站中, 学生如果想要进行上述网络行为, 必须一一输入不同的网址, 键入同一个用户名及密码, 再通过多项链接打开, 极为繁琐、不便。同时, 各校园网站主要以文字性新闻与通知为主, 制作比较简单, 图片、视频等内容不多, 对使用者的吸引力也不够。这大大降低了校园网相对于公网的竞争力。

(三) 校园网络功能单一, 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会通过校园网完成与之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说明校园网在功能上更多地体现出了服务职能, 使得校园网成为方便学生学习、生活的帮手。但是, 仅仅这一功能被广泛使用是不够的, 这样的“一枝独秀”使得校园网的教育、引导、娱乐等其他功能相对淡化, 而难以实现通过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 网络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不完善

首先, 校园BBS论坛、博客等网络互动平台建设不足, 访问量较低。其次, 校园BBS建设与管理水平较低, 影响学生对校园网络整体的态度及评价。校园BBS论坛是校园网络中的重要环节, 但各高校的校园BBS建设与管理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别, 大部分高校处于较低的水平。再次, 校园网络论坛实名认证不完善, 管理体系松散。

(五) 校园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用不突出

在这一问题中, 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担负着主要责任。学生对校园网站整体评价越好, 那么他们受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就越大。相反, 学生对校园网站整体评价越差, 那么他们受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就越小。当今许多高校管理层对校园网络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了校园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角色的欠缺。调查数据显示, 认为校园网络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完全没有影响的学生约占1/4。这表明校园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现存问题的成因

(一) 高校对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网络文化的主动性理念不足

当前各高校都已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 但不可否认其中有部分高校是随波逐流, 仅仅满足于“有”的层面, 而管理层并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要将校园网络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基地。这样就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如网络硬件投入不足、服务水平较低等。

(二)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理念与网络需求存在矛盾

一直以来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缺乏人本思想, 只是将网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统一大学生思想的一种手段与工具。这时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其实仍是一种外在的理论灌输。校园网络内容及功能的设置均体现了这点。这样使得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显得生硬、枯燥, 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实际需求。而且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中, 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积极应对、正确疏导, 而是简单的“封、堵、卡”, 并没有考虑如何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文化从而使之能更加容易被广大同学接受和认可。

(三)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执行理念不明确

管理层的重视、先进的管理理念, 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基础, 而真正想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有明确清晰的规划方案与翔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调查结果显示, 较多高校对学生真实的校园网络服务需求并不了解, 导致供需脱节, 不能把握住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方向。同时, 高校管理层对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可实施性措施的不明确, 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

因此, 只有高校管理层充分了解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及学生的网络需求, 准确把握网络的发展方向, 建立系统的可实施方案, 才能够逐步完善校园网络各项功能, 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 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达到较高的层次。

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现存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校园网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可控制性要远远大于公网, 因此校园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使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3,4] 。因此, 如何将校园网络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基地, 是各高校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与关键所在。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毫无疑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效果。

(一)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角色与管理的理念落后, 制约了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越性的发挥

重视程度与管理执行水平属于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软件部分, 反映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理念。调查结果显示, 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重视程度越高, 大学生对校园网的访问越多, 评价也越高。同时, 校园网络的管理水平, 如网络内容是否丰富, 频率更新是否及时, 需求功能能否满足等, 均为影响校园网络文化质量与使用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影响。目前, 部分高校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的主动性不足, 高校管理层对待网络文化偏重于建设而较少注重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现象, 都说明了其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理念的落后, 从而导致高校网络文化水平较低, 学生登录校园网站访问量少、频率低, 因而无法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越性。例如, 各高校校园网络实名认证体系均不完善, 这将会导致网络利用中的无序、混乱, 不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不利于高校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给高校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因此, 高校首先要坚持以开放、包容、积极的心态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一味的管、堵、卡, 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甚至导致对立情绪, 最终使思想教育工作陷入泥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 监控和引导并重, 用责任与自由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其次,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善于运用网络新技术、新思想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平和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 校园网络速度慢, 降低了校园网络的吸引力,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有效载体, 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网络硬件设备质量直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高校学生宿舍上网的网速越快, 网络硬件条件越好, 学生访问校园网的频率越高, 对学校校园网的整体评价就越高。可见, 校园网络的访问速度是影响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的最重要的因素。高校对校园网络硬件设备的投入, 是带动整个校园网络发展的基础。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的访问速度、导航系统的便利性均存在一定问题, 导致校园网络在与公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大部分网络使用者选择公网所提供的功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不去登录校园网站, 降低了校园网络的吸引力。高校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再深远,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建设的再出色, 如果缺少接受教育的主体——校园网络的使用者的兴趣, 就显得没有丝毫意义, 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有效载体, 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因此, 要使校园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第一步就是完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 提高校园网络使用者的便利性, 增强校园网络的吸引度。

(三) 校园网络站点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单一, 不利于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多样性需要

丰富的网络功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站点, 丰富网络功能是大学生的网络功能 (服务) 需求多元化的要求, 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 校园网络服务功能越完善, 大学生对校园网访问越多, 评价也就越高。而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络的站点并不健全, 网络站点建设与学生的审美趋向也存在差异, 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诉求。同时, 校园网络的功能也不尽完善:首先, 功能单一, 学生登陆校园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成绩、查课表, 以及看通知, 而无法利用网络的其他功能, 如师生交流、BBS讨论、资料共享、心理咨询等众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的途径, 缩小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其次, 校园信息服务功能集成度低, 不便捷。调查显示, 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有着迫切的需求。校园信息传达功能如果建立, 则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我们想要让学生了解的先进事迹、思想观念等信息传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会看到这些信息。但很多高校仍然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材料挂到网上, 这不便于学生查找与学习, 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四) 需要网络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滞后, 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对话的场所

校园BBS 与博客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 从这里可以捕捉到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 透过BBS、博客上的言论、文章、板块,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学生的真实思想。而通过校园网络互动平台,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同时网络互动平台也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避免了传统方式所引起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 校园网络互动平台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阵地, 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络功能并没有BBS 论坛、博客等校园网络互动平台, 有BBS 的高校中大部分也是较为呆板, 缺乏生气。这种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滞后, 使得高校校园网络没有发挥网络本应有的互动功能特色,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话的渠道不通畅, 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高校BBS 要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基地, 就要不断地创新, 了解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 增强其吸引力。要将BBS 建成与大学生沟通的重要平台,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以平等、诚恳的姿态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 加强引导, 注重疏导, 深入而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校园网络访问速度慢, 吸引力不足, 功能单一, 网络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不完善, 作用不突出等。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校园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作用的发挥,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校园网络,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柏林, 凌智勇, 刘琴.高效网络文化建设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 (1) .

[2]褚峥.校园网络文化功用的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 2004, (1) .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CBE教学下一篇:培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