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毕业论文

2024-05-06

体育管理毕业论文(精选4篇)

体育管理毕业论文 第1篇

通过本次研究, 能更好的推动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 同时更好发挥老师在这项制度中的关键性作用, 为日后学生锻炼身体, 健康成长, 及取得好的体育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长春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考试制度, 学校体育学、中学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及相关文献近百篇文献进行了整理, 收集。

2.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相关的专家、学者, 了解长春市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政策, 以及这项制度对体育教师的影响。深入了解情况, 整合各方面的意见。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长春市30所中学200名初中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问卷, 遵循社会问卷制定的原理, 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封闭式相结合, 多为封闭式问题。发放教师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98分, 回收率99%。

2.2.4 数理统计法

在研究过程当中, 对相关的数据, 运用SPSS17.0软件等进行了数据整理, 以保证本文数据可靠性。

2.2.5 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的所有指标及各种内容, 进行了整理, 归纳, 分析, 比较, 推理演绎等, 全方面科学的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 确保结论科学准确, 客观实际。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长春市体育教师专业师资能力调查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并且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长春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试项目。以反映体育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提出针对当前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普遍问题, 结合当地教学条件, 选择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 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个人专业能力要强。通过表1可以看出, 长春市体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是84.85%, 还有一小部分是本科以下学历, 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和相关部门组织的考试培训分别为65.15%和69.19%, 81.82%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各项考试内容的教学训练, 这就说明了大部分老师的专业能力很强, 但是还有以下部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3.2 长春市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调查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促进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激发体育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逐渐改善了放羊式及随意性教学内容, 但是个别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从表2可以看出, 把教学大纲和考试内容合理搭配为75.3%, 说明大部分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但是“应试”每节课大部分时间都练习考试内容占23.2%, “训练突击”、考前集中练习占28.3%;每节课正常教学, 无视考试项目, 随意练习占16.7%, 这说明了, 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给“应试教育”“突击性教学”“随意性教学”带来机会, 还有一小部分教师为了应试体育考试, 这一学期的很大内容都是在学习考试内容, 无暇发展其他运动项目, 或“采用应激式”, 在考试前, 集中一段时间突击考试项目, 每节课都在练习考试项目, 安排内容不合理, 更有一些老师无视考试制度, 考试就随机应变, 使学生身体疲惫, 心理上对体育也产生了厌烦心理, 这样与发展素质教育及终身体育观念背道而驰, 身心都得不到发展, 不能实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真正意义。考前“训练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与教师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有关, 没有统筹考虑各学年的教学内容, 缺乏全面、系统安排, 导致临时抱佛脚的状况。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合理安排教学与课外活动。

3.3 长春市初中体育升学考试测评对师德的影响调查

体育考试工作在国家教委统一领导下,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制定统一的考试方案、计分标准、考试项目等, 具体的考试则由区、县按照上述规定组织实施。通过表3可以看出, 长春市79.8%初中体育老师都已经了解了初中体育升学考试, 并且各区基本建立了测评模式, 同时100%的老师能秉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测评, 但是如表3所示, 81.82%的体育老师认为体育教师在测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 还有31.8%的老师认为, 测评模式存在不公平性的漏洞, 而52.02%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观私立会影响考试公平性, 所以说在测评中对体育教师师德影响很大, 教师的一己私利, 个人主观思想会严重影响测评公平性, 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 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要求, 客观实际, 遵守纪律, 遏制主观私立, 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同时对违反规定的教师严肃处理。

4 结论与建议

4.1 总结

1.长春市体育老师基本了解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考试制度的相关培训, 但仍有一小部分表示对具体细则不是具体了解。

2.长春市初中体育升学考试制度调动了体育老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体育老师的地位, 但是仍然存在学校体育老师短缺, 个别专业缺失, 参加继续教育的老师不多, 专业能力不强, 师资短缺等现象, 不能更好地教授考试项目的情况。

3.长春市大部分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安排体育课, 但仍有部分体育教师以应试态度, 突击训练, 随机安排来设置教学内容。

4.长春市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已经建立了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监督机制,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性漏洞, 个别体育老师的主观因素占其中一点, 体育老师要严格遵守考试规章评分。

4.2 建议

1.相关教育部门要组织相关培训,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 体育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及各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能力的培训, 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为避免应试现象、突击现象和随机现象, 体育教师应合理安排每节课的体育教学内容, 做到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同时, 能够更好地完成体育升学考试的改革, 既锻炼身体又取得了更好的体育成绩。

3.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试行建立题库, 考前随机抽题的办法。避免应试, 突击现象产生。

4.体育教师要按照综合评估, 建立学生档案, 对学生入学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及测试综合评定。

5.力争电子化考试, 保证体育可信度, 避免人力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6.科学管理, 加强宏观调控。各级教育领导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升学考试成绩的测评, 及监督, 加强宏观调控, 科学的管理学校体育, 及体育教师, 制定综合评估机制, 同时加强对学校场地体育设施, 体育师资, 教学内容的安排。客观, 公平, 科学的衡量学校体育及升学测试工作。

7.为保证“体育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 各地要严密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机制, 杜绝考场作弊事件的发生。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学生进行考评。避免主观私立, 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对于违纪人员, 应根据情节, 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燕强.试析初中体育升学考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9) :60-61.

[2]庄恒峨.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3, (36) .

[3]周信德.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 (3) :78-79.

[4]国家教委.《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法律教育网.1997, (11) .

[5]徐玉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对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 .

[6]时维金.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4) .

[7]赵东辉.沈阳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8, (31) :19-20.

体育管理毕业论文 第2篇

为强化体育考试管理、保障体育考试考务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切实维护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依法从严治考,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审核结果公示制度

各区、区级市教育局要选聘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医务水平较高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务专家参与医务审核工作。考前与考试过程中的医务审核工作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纪检人员和医务专家组成的医务审核组共同负责完成。审核结果在报名点公示一周。

二、考试成绩公示制度

考生每完成一个考试项目,监考员必须现场宣布该项目成绩,同时考生在项目成绩单上签名确认。体育考试结束后,各初中毕业学校在学校宣传栏将本校考生每个项目的成绩公示一周。考生对本人(或他人)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向区(县级市)招考办(中教科)申诉(投诉)。

三、监考员轮岗制度

各考试项目或考试组别之间的监考员须不定期轮换监考岗位。除技术性较强的特殊岗位外,监考员不得长时间固定在某个监考岗位,更不允许监考员选择监考岗位或不服从轮岗。每项(组别)考试开考前宣布监考员岗位任命,每项(组别)考试结束后实行随机换岗,不得提前公布。

四、考试监察小组互派制度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成立体育考试外派监察小组,在考试期间互派到对应的区县考场进行驻点监察、考试技术监督,要保障派出人员的工作时间、经费与交通;并积极支持配合派驻本区人员的工作。监察小组由区(县级市)教育局干部、中学校级领导、体育教研员或体育专家各1人组成,组长由教育局干部担任。监察小组要全面认真检查体育考试组织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重点检查考生考风考纪、监考人员执行考试纪律和考试规则情况,其中体育教研员或体育专家重点负责考试技术监督。如发生严重违规舞弊行为及突发事件,监察小组必须及时报告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和市招考办。

五、社会监督制度

各区教育局要在本区范围内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体育专业人士或其他社会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各考场要积极支持社会监督员开展现场监督工作,主动提供情况,虚心接受监督,认真听取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社会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建议和举报投诉事项要认真做好登记、上报、调查、解释、处理等工作,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社会监督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社会监督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置之不理。

六、责任追究制度

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研究 第3篇

国家颁布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 也是从一方面了解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否能够重视。

通过调查, 分别约占66%和71%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对国家颁布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非常了解以及比较了解, 表明这部分毕业生对就业问题非常重视, 希望通过对就业制度和政策的了解, 并且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 从而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就业方向。而分别约占34%和29%的毕业生对就业制度、就业政策不太了解以及完全不了解, 表明这部分学生对就业问题不能说完全没有重视。但是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缺少对就业制度、政策的了解, 就会减少就业机会, 在就业过程中避免不了存在盲目性, 影响其顺利就业。

国家还颁布了关于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政策中指出:凡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 (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 外, 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 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 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和认识不够, 不能够准确的自我定位, 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体育专业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更是难就业。但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以及健身俱乐部的不断兴起, 就业岗位随之增加,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将会逐渐增加。

就业指导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和学校都很重视, 各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表示承担就业指导最合适的人选是学校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学校和老师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进行就业指导非常必要和必要的约占59%, 说明这部分学生认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内容很重要, 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建立正确的就业期望值, 可以更快的找到工作, 解决就业问题。认为一般和不必要的学生约占41%, 说明这部分学生比较了解自身情况, 对就业充满信心, 已经为就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或是父母、亲戚朋友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工作;或者这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 更没有进一步掌握就业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认为现在就业指导内容滞后, 没有什么意义。

调查显示, 占26%的毕业生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 表示这部分毕业生还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 也没有真正的完全了解自己, 以及筹划未来。占2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我定位, 究其原因, 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个人能力, 并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够清晰。有些学生对个人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过高者不容易寻找到合适岗位;过低者容易在求职过程中失去信心, 都不利于就业。只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个人能力, 才可以充满自信地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 避免自身弱点的工作。

由于就业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所有学生都是慎之又慎。但即使能力较强, 对自己充满自信者在面试时依然会出现过度紧张、手足无措的局面, 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而使面试失败。另外, 还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认可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将直接影响求职的成败。因此, 约20%的学生认为求职心理的指导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面试时, 招聘单位会考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虽然一些学生面试时心理素质很好, 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自己的实力, 但是由于没有注意自身礼仪等方面的问题, 最终导致没有录取, 所以约占15%的学生认为求职礼仪的指导也很重要。之后是约占13%的毕业生选择了实践指导, 最后是约占2%的毕业生选择了其他。

通过数据显示, 近年来, 各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之往年有所改善, 但是仍然有待提高。首先是缺少专职指导教师, 欠缺专业知识。其次, 虽然高校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安排的供需见面会的质量有所提高, 形式较为灵活, 但学校之间差异很大。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过去国家负责统一分配、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到人才市场上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转变。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模式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必须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和自谋职业的考验。为此, 高校必须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对毕业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与实践中的指导。所以, 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与学生就业教育情况的调研就显得很必要。

总体而言, 第一, 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在就业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还不够。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认为由于高校扩招影响、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以及专业设置错位等原因, 导致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虽然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但大多数人依然持乐观态度。第二, 对就业前景悲观以及不清楚的毕业生, 应鼓励他们参与竞争, 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 做好就业准备, 促使他们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第三, 学生自我定位不够明确, 就业时考虑因素较多, 致使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签约及就业率不高;对现实估计不足, 以及自我心理承受能力欠缺, 致使很多大学生不能持续不断的参加招聘会及投递简历。大多数的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去健身俱乐部和高校, 这部分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及较高的学历。第四,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但是缺乏专业指导老师, 指导内容也有待于改善。

鉴于此, 我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增大宣传力度, 不但要努力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在就业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 还要了解目前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能够正确的树立自己的就业方向和方式。其次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及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 不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还要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拓宽就业渠道, 建议多层次的就业方向。其三, 建议学生在学习中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加强专业能力, 以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自信、明确自我定位, 建立对薪酬等因素的正确认识, 加强心理认知建设。培养永不气馁的精神, 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最后, 建议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不但要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 扩展更新就业指导内容, 还要培养学生“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善云.高等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 123-125.

体育欣赏毕业论文 第4篇

1、体育欣赏的内容

高校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分析能力,男女学生的兴趣趋向也有所不同。男生多数喜欢竞技体育,女生多数喜欢表演娱乐等休闲体育。因此,在体育欣赏课的内容安排上,教师应该淡化欣赏项目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往体育文化的角度来欣赏体育比赛,其中包括:

1.1对运动中人的身体素质的欣赏。体育中的美,主要是从人体的健康美上表现出来,它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锻炼而凝聚为健康美。所以,首先要会欣赏体育运动中的身体美、力量美、柔韧美、协调美等。

1.2对运动中技术、战术的欣赏。无论什么比赛项目,技术和战术是构成的核心,也是体育欣赏的主体。如篮球比赛的传切配合和娴熟的运球过人动作、足球中的踢墙式二过

一、凌空抽射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

1.3对运动中比赛作风和道德品质的欣赏。体育运动当中不仅有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技、战术,而且还有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的全面展示。[1]

2、体育欣赏课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为适应高校教育形势的发展,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通过多年努力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从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出发,实现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群体与竞赛四方面相结合,以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向立体化发展”为总体思想的体育教学改革之路。[2]

2.1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一旦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提高锻炼的效果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欣赏能力的高低,能够影响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能力。而这种感受美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去追求美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进一步加强就能逐渐演变成运动的愿望,从而成为进行运动锻炼的动机。兴趣与动机的合理结合,激发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目的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参与锻炼次数的增加,对运动项目的深入了解,以及感受到运动锻炼的乐趣,使自身的情感和体育的感情直接沟通,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形成一种定型的良性循环,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2.2体育欣赏课的存在有利于改革后体育课程的开展。2002年《纲要》的颁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纲要》颁布至今,我国高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里,多数研究者发现现阶段体育课程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课程内容与形式单

一、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场地器材的缺乏等。然而,体育欣赏课的出现,对课程改革中棘手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在体育常规教学有许多技术动作是不方便做示范的,只能依靠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这使学生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中变得无所适从。通过多媒体教学,对该动作的相关视频进行欣赏与学习,让学生直观清楚地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不仅提高了实践课的授课质量,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项目越来越了解,对体育知识的接触渠道越来越多。由于工作的繁忙与生活的压力,多数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及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现阶段,教师的知识水平还停留在比较落后和薄弱的层面。通过开展体育欣赏课,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随着体育欣赏课的不断完善和开展,它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占据一定的比例。这样,能够很好的起到分流学生数量的作用。实践课与欣赏课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完成实践课的内容,一部分学生完成欣赏课的内容。不仅解决了场地器材不足的难题,也可以减轻师资力量的薄弱问题。

2.3体育欣赏课的完善与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素质教育的方向高度一致。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欣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启发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以及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等,均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3]借助体育欣赏内容可以引发情感活动,在学生的审美心理和道德心理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审美情感成为完善学生道德心理的一种动力。使学生自主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4]

3、结论

上一篇:IPO定价效率下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