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心理范文

2024-06-29

交往心理范文(精选12篇)

交往心理 第1篇

一、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交往信心

现在的学生无论在家中还是学校中, 一旦事情做错了, 就会在心中产生自卑的心理, 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尝试、害怕拒绝, 也因此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而有的学生由于家境、长相、智力、特长等外在的原因会产生自卑感,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怯懦的心理, 缺乏自信心, 不敢与人交往, 心中有话也不敢与家长或教师说。这时, 如果我们不能打开他们心中的自卑之锁, 不能纠正他们的自卑心理, 学生就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 首先要帮助孩子纠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 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

学生有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所以, 我们教师要从激励的角度出发, 努力去发现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闪光点,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从而让他们肯定自我, 树立自信心。

记得去年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叫小阳,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 穿的还是打补丁的衣服, 成绩也不是十分突出, 又因为是中途转进来的, 总感觉同学们瞧不起他, 因此曾经一度把自己封闭起来, 不爱与人交往。大家课间到教室外面玩, 他就一个人静静坐在教室里什么事也不做, 上课也不举手发言, 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通过了解, 我知道父母离婚后他一直在奶奶身边生活, 家中没有经济来源, 受环境影响, 他很少与别人交往, 对自己缺乏自信, 造成现在与人交往的障碍。于是, 我首先安排班中有爱心的学生与他结对, 与他交朋友。在课堂上, 我联合其他科任教师有意识地让他回答问题, 让他主动发言, 并经常表扬他的闪光处。课间, 我主动接近他, 与他交流, 陪他一起看其他同学的活动, 教他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渐渐地, 小阳的自卑心理慢慢消失了, 经常看见他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活动了, 在课堂上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后来选举班委的时候, 他被同学们推选为劳动委员。

二、克服自负心理, 学会赏识他人

一般有自负心理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有心理上的优越感, 因为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好, 也受到教师的喜爱, 因此, 在交往过程中总会对别人指手划脚。有时如果受到别人的关注低一点, 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别人说什么他都要提出反对意见, 当别人无论是成绩还是其他方面超过他的时候, 他又会产生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倾向的学生往往很不容易与别人交往。

有自负心理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他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不会赏识别人。所以, 要想让学生克服自负心理, 我们就要教会他们如何赏识别人。在这里, 我们可采用谈话法、创设挫折情境法等来让他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让他们明白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比别人强, 要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学会欣赏别人。

比如, 我班有一位学生, 家庭条件非常好, 成绩也一直是班中第一名, 到五年级时他变得非常自负, 与学生发生矛盾时, 本来是自己的错也不承认, 还说是别人的错。记得有一次, 有两个学生考试成绩比他高, 他心理就不平衡了, 在班中处处针对这两位同学, 与他们唱对台戏。我看到这种情况后, 找他谈几次心, 先从别人的事例中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让他在心理上承认每一个人都是有长处的, 然后, 我在班中组织了四次班会, 一次是“自己真的就什么都比别人强吗”, 一次是“我们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 一次是“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朋友 (或没有朋友) ”, 一次是“‘我是啄木鸟’说一说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与缺点”。每一次我都注意让他先发言, 让他也慢慢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后来, 我又多次与他谈心, 要想让别人与自己交朋友, 就要学会欣赏别人, 主动与别人交谈。通过一段时间后, 这位学生已经彻底改变了他这个自负的心理障碍。

三、克服自我心理, 融入集体生活

以自我为中心是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由于他们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是说一不二的人, 在班中, 阻碍了学生的正常交往。希望别人服从自己, 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 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这样的学生也很难融入到班集体生活当中。所以, 要想让班级健康发展, 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那么, 我们就要让学生克服自我心理, 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来。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交往策略 第2篇

摘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群体或组织与公众的交往,都集中地体现着心理上的交流,而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以,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交往策略

一.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的迫切性

首先,随着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交友需要日益迫切;其次是入学后环境的改变使得他们有迫切适应新环境、结识新朋友的需要;另外,择业的自主性也使得当代大学生有迫切与人沟通、多方面获取信息的需要。

2.理想性仍存,实惠性需求上升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新变化:据复旦大学团委日前在校内进行的一次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活动结果显示,有过半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大学生活”,但有18%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并且,交往目的也呈现出年级差别,低年级学生是为了丰富大学生活,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加注重寻求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增加的特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社会化特征更加有所强化。

3.广泛性与时代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遍应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广泛性与时代性特点主要是通过交往方式的改变体现出来。仍以复旦大学调查结果为例:有50%的学生认为“以寝室为中心”是最有效、最现实的社交方式,而在另一半的学生中,“社会工作”和“BBS、QQ等新兴网络社交”分别以26%和18%的比率占了主导地位,远远高于6%的“好朋友为主的小圈子型”传统方式。以非直面性,身份隐蔽性,思想情感表达的随意性、自由性、超时空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们时髦的、新型的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选择之一。

4.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贫富的差别上。有调查显示,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前者在人际交往中较多的表现为交往被动、性格内向等,甚至个别学生还会由此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

5.开放性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与异性的交往上。在现今的大学里,学生们谈恋爱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以至于“考研、上网、谈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几乎人人都有或曾经自卑,只有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才算是心理障碍。出现自卑心理障碍的人,青少年占了大部分。青少年的自卑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生理上的缺陷、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等方面。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我们要指导他们做到:

(1)正确对待失败。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永远都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挫折和失败必然会发生,重要的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的问题。只要我们对挫折和失败有一颗平常的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了。

(2)增强自信。凡事都要有一个必胜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的发展要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要自信,自信就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当然,我们所定的目标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3)发挥自己的长处,抑制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也不要顾影自怜。不要只看着自己的短处,而要善于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以补偿自己的不足。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青少年一定能摆脱自卑所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在青少年中尤其普遍,在他们当中常常会发现有的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抬杠、顶撞,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走。逆反心理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的东西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无端怀疑、否定,对不良行为表示认同喝彩、支持等。逆反心理虽然不一定是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任其发展,后果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的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甚至还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我们要做到:

(1)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不能把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于社会中,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的培养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2)教导青少年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提倡自我教育,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改善教育机制。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不要让“台上你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要爱护青少年的自尊心,注意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不要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方式来对待青少年。

(4)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青少年在社会中感到安全和自由。

3.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

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有句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自尊、自负、自傲都会引起孤独的产生;还有一种人比较容易孤独,那就是“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改变这种心理呢?

(1)要把自己融入集体中,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一个拒绝把自己融入集体的人,孤独肯定格外垂青他!

(2)要克服自负、自尊和自傲的心态,积极参加交往。当一个人真正的感到与他人心理相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时,就容易摆脱这种孤独误区了!

4.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因为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和灵魂,影响正常思维,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应多从提高自身修养方面上下工夫,多转移注意力,积极升华自己的劣势为优势,采取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来消除这一心理。

三.人际交往的策略

(一)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正直原则

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贯彻平等原则,就是要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诚信原则

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闻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宽容原则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

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5.换位原则

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互补互助原则

这个原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理由玉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出在以学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互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包括大学生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的内容。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经常,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自我价值保护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语言艺术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产生矛盾。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称呼得体和讲话注意礼貌,良好的语言艺术必须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2.非语言艺术

非语言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肢体语言等。掌握和运用好这种交往艺术,对大学生搞好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像嘴一样会说话”,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它们均能表达人的态度和情感。如眉飞色舞表示内心高兴,怒目圆睁表示愤怒等。交往中还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学会微笑。笑意是善意的象征,它可以使自己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并对对方有很大的吸引力。否则,脸色忧郁、刻板消沉,别人自会退避三舍。因而在交往中,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气温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4.学会倾听。倾听别人一吐衷肠,是尊重别人,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一剂良药。倾听别人谈话时要注意:!“认真倾听别人倾诉,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不时要随声附和;“从头到尾听完,不要不时打断对方。

5.学会赞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美,从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赞美别人时切记:!”赞美别人应出自内心;“赞美别人要适度;”应善于寻找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赞美别人的方式要变化多样。

6.学会自控。在与别人交往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意志、意识

和理智来调节自己的交往心理,使积极向上、通情达理、宽宏大量、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逐渐渗透到自己的交往心理结构中。记住:结交一个朋友比失去一个朋友难得多。

(三)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真诚地对待别人;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不良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因此,要不断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如果你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不再有隔阂,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探析 第3篇

一、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

从教学的静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可以分别加以认识。

一是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具体来说,教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构成了他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第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本身获得情感满足、价值肯定的一项事业。教学中教师通过交往了解学生,助其成材,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以展示。这种需要是教师交往的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心理动力。第二是再社会化的需要。教师作为社会人,他的社会化进程是终身存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使自身在道德、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第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交往,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五是自我意识完善的需要。教师的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这面“镜子”来认识“镜中之我”,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这些需要在教师身上同时并存,其中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指向都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由这些需要所产生的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往。

二是学生在教学中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个体知识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交往的实质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是在交往中进行的,在交往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知识,发展能力。第二是人格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交往获得各种经验,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的熔炉中形成“去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学生的人格也由“依附人格”发展到“独立人格”,并为最终形成“自由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心理归属的需要。学生为能获得集体的认可,在集体中寻求成功体验,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四是人际沟通的需要。学生在交往中,加强与他人的人际沟通,通过利他行为和人际合作产生人际吸引,解决各种人际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需要。学生处于未成年期,交往可以使学生在“人一我”的角色相对存在中认识自我。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交往中一方面展现自我,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态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从教学的动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大小。师生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相容关系,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学生尊敬、配合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积极主动地交往,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交往情境,激发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二、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会提高教师的威望,对学生产生人际吸引,易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学生常因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亲其师,信其道”,缩近师生之间的心理间距,增加交往频率。

2.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第一是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是学生与之交往的动力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期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出现在教学中教师按学生的优劣主观地进行知识分配和知识标定的现象。第二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永远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由知识导致的人际吸引融为教师的个人吸引力。第三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漂亮潇洒的书面语言、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第四是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师对学生群体的领导与管理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都对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形成的软环境。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师生个体及群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激起师生交往的欲望。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只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缺乏交流。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建立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一致的目标追求和成功的集体活动。

4.人际认知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际认知应避免产生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各种认知偏差的出现使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归因具有预先的确定性,不利于正常的师生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消减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因而教师应该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问题解决合理恰当,在这样的民主气氛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5.学生的学习心向因素。师生交往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交往,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受自身学习心向因素的影响极大,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思维、心理准备状态等。积极的学习心向使学生处于对学习的渴求状态,此时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极强。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也会激发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

三、优化师生交往中心理动力源结构及实现机制的对策

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激发与维持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不仅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更要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师生存在着不同的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优化这一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交往的积极性。从广义上讲,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是师生各自发展的心理需要,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加强师生的这些需求强度,进而增强师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满足既有现状,积极发挥自身才智,创新进取。只有教师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他的交往需要才能相应而生。学生的交往动力一方面来自个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所以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的优化,一是要树立他们立志成材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培养教师调动学生交往积极性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尤其是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人手,强化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机制,增强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1.丰富师生的角色构成。师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通过外部赋权与学生内部自我塑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可在某一方面找到自身价值,增强交往的主动性,从而避免出现班集体中以少数学生为核心,形成狭小的交往圈,降低大部分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2,重视信息反馈。蓝克尔(Runkel.P.J)根据信息反馈原理,将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与学生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联系起来,构画了一个‘信息反馈圈”,用以说明师生的互动关系。在这个信息反馈圈中,教师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师本人行为与学生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反馈。同样道理,学生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决定于学生本人学习行为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反馈。师生交往是相互依存的,其心理动力依赖于彼此对对方行为结果的强化。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地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反馈性强化,以使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得以持续。

3.培养群体交往的心理动力。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巨大,群体通过角色预期来作用个体的交往行为。角色预期的作用有两种方式,其一在不同情境中集体对个体的行为方式的预期,这是集体对个体的反应。其二,集体给个体以地位、任务、期望,个体通常也照此作出反应。群体与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动力强则个体交往动力也随之增强,反之则随之减弱。教师应该多组织成功的群体活动,增加群体之间交往的机会,进而加强学生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其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理想信念等。另外,学生动机系统的激发还包括学校环境、班集体、工作气氛以及调节情境的教师。教师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性交往动力。

谈师生交往的心理功能 第4篇

关键词:师生交往,交互影响功能,相互认同功能,信息交流功能

作为教师, 与学生的交往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有的教师可能有这样的困惑:与学生交往过于亲密, 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与学生距离远了, 学生认为教师没有亲切感, 难以接近。如何把握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笔者想就此探讨师生交往的心理结构与功能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 师生之间有各种交流和交往。师生交往的结构包括相互影响、信息交流、相互认识三个主要侧面和个性、角色、群体三个主要层面构成。在交往的每一侧面或层面发生的各种问题, 帮会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

师生交往如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 有其自身特定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一方面与其心理结构维度相对应, 另一方面与其心理层面相对应。

一、师生交往的交互影响功能

师生交往的交互影响, 主要指目标、态度和规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交往效果的影响。

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及其方向的协调一致性是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之一。师生的积极性主要受各自内在动机的驱使, 而内在动机又是相互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目标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 需要和目标追求一致是师生积极性趋向同一方向的心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交往顺利, 教学效果好。反之, 如果师生的需要和目标不一致, 则需要和目标相差越悬殊, 双方的心理距离越大, 交互影响的正效应越难以发挥, 以致师生交流流于形式或受阻。因此, 确定师生都能接受的目标, 是师生有效交往的前提。

师生对教与学的态度, 直接影响教学交往的效率。尤其是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教学交往中,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通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权力主义或专制主义的态度;一种是民主的或人道主义的态度。前者表现出地位优越感, 倾向于用分数、惩奖、升留级等措施来制服学生, 对学生施加压力, 以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影响。后者善于运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因素, 对学生怀着真诚的爱和尊重, 乐观地看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身积极追求的目标,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认识世界并完善自我的正确方向。

二、师生教学交往的相互认同功能

相互认同是在相互认知基础上达成的, 是指彼此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的相互接纳。相互认同既是人际交往的内容又是人际交往的条件。

师生相互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识过程, 这一过程要顺利完成受双方各自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双方通过自省形成的自我形象、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在对方头脑中可能的形象四个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 如果这四个方面认知比较同一, 双方的关系就比较稳定, 教学交往协调, 成效高。

在教学交往中, 个性因素不可忽视。对方的某些品质可能让一方喜欢或厌恶。比如, 有些学生喜欢衣着时尚、性格开朗、热心负责、教学方法好的教师;而态度拘谨、情绪易怒、要求过高、缺乏知识修养的教师让学生厌恶。师生间相互喜爱的个性品质越多, 彼此关系就越融洽;反之, 则容易发生矛盾。在教学情境中, 也存在学生对教师的客观形象的认知与教师自我感知形象不一致, 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 教师本身不善于表现或不能正确表现出自己的特点;第二, 学生缺乏解释能力, 对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推断或归因的错误;第三, 人际知觉效应的影响, 有的学生因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不好, 形成了偏见或成见。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受其个性的影响。总地来看, 多数教师常常过高估计优生而过低估计养生, 因此与差生冲突多些。对同一问题的处理不同个性的教师采取的方式不同。

角色扮演对师生相互认同的影响。在教学交往中, 师生都在扮演与自己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角色, 并根据对方的角色表现去认知对方。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外, 还扮演着家长的代理人、纪律维护者、团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等角色。例如, 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捣乱时, 必须及时制止。如果老师对此听之任之, 他在学生心目中的纪律维护者的形象就会丧失, 学生会认为这个老师不负责任。

所属群体对师生相互认同的影响。学校和班级群体的声誉影响着师生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言行表现和个性形成。教师对一个学生群体若已形成印象或成见, 就难以认清这个群体中的个人的真实面貌。同样, 学生群体对某个教师有了评价倾向, 群体中的个人无形中也会如此评价这个教师。此外, 参照群体也会影响人际认知。如教师一般总是对优生产生好印象, 对差生产生坏印象。

三、师生交往的信息交流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信息交流来实现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有三项基本任务:把信息转换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信息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良好发展。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信息在信源、信宿之间必须形成下身输入和反向回流, 才能产生作用, 发挥功能。对教学信息交流而言, 教师即信源, 学生即信宿, 中介即信道信号或共用信号, 其主要形式为语言、板书、模型等。

在教学中信息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学信息交流的流通量不仅取决于教师发送的信息量的大小, 而且受师生个性、角色、群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个性层面上看, 学生在教学中接受的信息量受多种个性因素的制约。首先, 信息获得能力与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关。再次, 与学生个性的成熟度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智能水平有差异, 因而造成各人的信息接受率不等, 流失量各异。

此外, 群体的气氛、学风、规范等也制约着教学信息的流通量。

师生教学交往对学生理解教学信息内容的意义和抽象水平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 信息内容决定着信息的价值和科学意义, 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及其达到的抽象程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方面。

从个性层面上看, 学生不能理解或不能更高水平地掌握信息, 是因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智力操作系统的问题。师生双方在智力操作过程中的任一误差, 都会影响信息的有效转换。例如, 教师对信息理解不确切, 编出的符号系统缺乏逻辑性, 发送信息时不善于运用交际手段, 缺乏表现力和吸引力;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发生感知障碍、对信息遗漏、误解、曲解等, 都会损害信息的有效转换。二是文化和知识系统问题。师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背景, 因而有不同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系统, 有不同的习惯和偏好态度, 学生接受新信息的动机和知识准备不同, 师生双方在社会观差异和共同语言的多寡都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三是性格系统问题。师生双方存在着性格差异。例如, 一方胆小、害羞, 另一方交际主动;双方都过分自尊, 甚至傲慢;凡此种种都会制约信息交流的效果。

通过对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功能的认识, 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改进错误的认知, 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的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 《教育研究》, 2001年第9期。

[4]吴也显:《教学论新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团体心理辅导—同伴交往 第5篇

课程:心理教育与培训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班级:2014级计科师范2班 学号:*** 姓名:卢晓燕 指导教师:赵永萍

软件学院 团体心理辅导——同伴交往

一、主题

互助与友爱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观念; 2.促进团体(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3.让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在接受别人帮助时,学会帮助别人.三、性质

封闭式

四、规模

大型规模(40人左右)

五、活动对象、场地、物资准备、时间安排

对象:中小学生

场地:教室或训练室等空地

物资准备:无额外物资

时间安排:1.5小时

具体如下:

热身与导入(5~10分钟); 活动一(18~35分钟); 活动一分享(3~8分钟);

活动二(18~35分钟); 活动二分享(3~5分钟); 总结与结束(3~5分钟)。

六、活动方案

1.暖身活动:

暖身活动一:微笑面对面(3分钟)

活动目标:消除紧张,放松心情,进入活动状态

活动规则:团体成员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两人小组,领导者让小组两个成员面对面站着,然后给对方一个真诚的微笑。

暖身活动二:你拍拍,我拍拍(5分钟)

活动目标:此活动可告诉学员在交往中,你付出什么,就将收获什么。活动规则:要求所有学员围成一个圆圈,再向同一方向侧身。以8拍节奏拍打前方学员从肩膀,到背部,最后到腰部。之后,所有学员向后转,再以相同的节拍拍打上次拍打你的学员。

说明:如果有人在活动中故意捉弄你,你可以在下次拍打中“还”给他。

【活动一开始】首先,通过刚刚的暖身活动,能说说你们对同伴交往的认识吗?(让1~2人回答)是的,往往我们会发现,当你微笑面对这个世界时,世界也会伸手拥抱你。同样的,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对别人,别人可能也会用怎样的态度来回应。因此我们要形成良好的同伴观念,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

【活动一结束+活动二开始】刚才的活动中,大家感觉如何呢?(2人回答)通过这个活动,是想让大家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观念,大家有体会到吗?就是同伴交往中我们要学会互助。但有时候两个人沟通不够,仅仅互助是不够的,若没有真正意义上地理解对方,从而形成有效的沟通,就容易造成双方的心结。那对待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在下一个活动中,大家会找到答案。

2.与主题相关的活动

活动一 :穿越原始小森林(活动时间约20分钟)

有个盲人一直有个梦想,想穿越原始森林,但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起码森林里有各种危险,也容易迷路.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愿望和一个好朋友说了,好朋友决定做他的眼睛,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于是,他们就整装出发了.他们在路上会碰到哪些障碍,会发生什么事情,朋友为盲人做了什么呢? 具体步骤:

A.请8位同学上来,自愿为先,组成四组.一人扮演“盲人”,另一人扮演“引路人”.B.引路人带着同伴越过障碍,绕教室走一圈.C.到达目的地后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可以在过道上设置一些障碍,但要注意安全.活动结束后采访参与活动的学生有何感受,这些问题可以由老师提问,学生也可以提问.问题准备:

受助者:

A.扮演盲人刚开始时,感觉怎样,后来呢? B.一路走来感觉顺利吗,担心吗?

C.你觉得你能很好得根据同伴的引导来走吗?

D.后来互换角色,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助人者:

A.作为一个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感觉? B.你觉得同伴很好地明白你的引导了吗? C.后来充当盲人,有什么样的体验,感觉怎样?

活动分享:

在同伴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自己而快乐。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的前提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和家人,和朋友,和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认识的人。自然,我们也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因此,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中互相帮助及和谐友爱相处的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帮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比较重要.活动二:解开手结(活动时间约20分钟)

具体步骤:

A.将成员分为两组,手拉手站成两个圆圈,记住左右手拉的谁; B.松开手,在圈内随意走动,不按顺序;

C.领导者喊停,成员定格,位置不变;伸手去拉之前左右手所拉的同学,形成一个复杂的“手结”;

D.要求成员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手结”解开,大家恢复成一个圆。

问题准备:

A.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大家感觉如何呢?

B.设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结”在我们和周围同学间存在呢?我们跟同学吵架时就好像有这种看得见的“结”,而有一些则是看不见的,譬如我们总是挑某个同学的刺。

C.那么,在解开这些“手结”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真么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呢?

D.当解开这个“手结”后,你觉得同伴间的关系发生什么微妙变化了吗? E.当努力很久之后,还是没解开这个“手结”,你放弃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某个同伴产生激烈的冲突之后,冷战很久都没和好的迹象时,我们容易产生什么念头?

F.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开这个“手结”?联系现实生活,这对你解决同伴矛盾有什么启示?

进行1~2次,分享活动感受

3.总结并结束活动

西班牙的一句谚语:“山,不需要依靠山;人,需要依靠人.”

圣经上说过:“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这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观念;让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在接受别人帮助时,学会帮助别人“。通过两个小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助人的快乐与被助的快乐,在友好与互助中完成任务。许多时候,人生总会遇见一些不如意,不开心的事情发生.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向处在困难之中的朋友伸出友谊之手,千万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面带着微笑,走到他的身边,给他扫去天空中的乌云,露出蓝天下灿烂的阳光.用关心的雨露滋润枯竭的大地,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补给了我们的能量.在互相帮助中,我们才能成为永远的朋友。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完毕后让同学们向身边的人互相握手或拥抱,对对方说一句:“很高兴认识你,以后请多关照。“

中印交往,印度应克服“心理障碍” 第6篇

10月13日上午,中国外交部网站发表了发言人马朝旭针对印度政府领导人访问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谈话。马朝旭说:“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方对印度领导人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前往中印领土争议区活动表示强烈不满。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不在争议地区挑起事端,以利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稍后,他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这一立场。

近一阵中印之间的复杂声音很多,特别是印度媒体屡次炒作莫须有的中国“入侵”,连印度政府都看不过去,公开做过驳斥。先是9月19日,总理辛格对记者称,两国边境地区一切正常,无需担忧。同日,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发出警告,胡乱炒作会“制造与邻国的麻烦”,并引发意外事件。之后,外交部长克里希纳又公开表态,认为印中都是“成熟的大国”,边界问题将通过既定的机制友好解决。至此,期望两国友好相处的人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但现在,印度总理却亲自上阵,把两国争端挑到一个更高、也更容易听到彼此相互斥责的层面。

印媒“揪住”的几件事

印媒大肆渲染的几件事中,核心是中国军人的“侵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印边境划界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根据国际惯例,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军人的巡逻应限于各自的实际控制线之内。问题似乎很简单,但难点正如一位印度高官所说,印中双方还没有“一致同意的实控线”,因此双方巡逻军队都有可能进入自认的控制区内。正如一名印度军官对记者所说,“最近几年中国军人进入我方边境,我们记下他们的行动,我们到他们那边,他们记下我们的行动。”显然,这样的“侵入”事件,双方都时有发生。

如果说媒体对上面这类事件的报道都还算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另一类纯属子虚乌有的报道就是别有用心了。“直升机事件”和“枪击事件”就属这类。印度报业托拉斯8月31日报道,6月21日两架中国直升机进入“印度北部拉达克地区”,停留了五分钟,空投罐头食品后撤离。这条“新闻”从情节到细节,一应俱全,言之凿凿,令人宁信其有。然而,报道一见报,印国防部就向该报澄清:军方没有发现中国直升机入侵。至于“枪击事件”,亦异曲同工。9月14日的印度时代新闻网报道说,两名印度士兵被中方一侧发射过来的子弹击伤,印度舆论顿时群情激愤。然而仅仅在次日,印度外交部即指“报道失实”,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都强调:“印中边界一切正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媒体炒作源于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也许会对印媒的这些做法感到困惑:只要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新闻铁律,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难避免的,印媒何以一犯再犯,以至连负责中印边界谈判的纳拉亚南也困惑地说,“我真的无法解释媒体为什么会这么夸张地炒作边界问题”。显然,这样的“失误”绝不是单从新闻制作的角度就可以解释的,其中无疑有深层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等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力与日俱增,这样的变化,给近邻印度带来的感觉是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上的羡慕——印度总理辛格去年1月访华时就说“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印度变化的一种动力”,也有安全上的焦虑与不安。由于两国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现实中又有领土争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会触动印度社会敏感、紧张、多虑的神经。而在两国接触最前沿的边境线上,中方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印方赋予复杂的解读。媒体服务于受众,社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媒体也就乐此不疲地大肆炒作。从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的片面报道,到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假新闻”,反映的正是印度社会的这种焦躁、疑惧与紧张。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就是在涉华问题上总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比如,连军方都没有侦察到的“直升机事件”,却被媒体“发现”了!印度社会在中印关系上的“心理障碍”,可见一斑。

“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

印度社会涉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那场由印度发起却以惨败告终的边境战争,印度各界特别是上层社会对此仍然耿耿于怀,心意难平。最近,印度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个有数国大使参加的研讨会上就公开表示,印度对1962年那场边界冲突“难以忘怀”。这就是印度因中国产生的所谓“历史悲情”。二是现实中仍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印度仍占领着属于中国藏南的地区。印度担心在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会导致边境事端,并升级为武装冲突,结果又是步昔日之后尘。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就历史而言,且不说那场战争中国完全是无辜与被动的,单说停火后中方主动后撤至实控线以北20公里,就足以说明问题。其实,中国从来就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恢复战前局面就是想表明,领土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绝不会靠军事优势达到目的。如果印度媒体经常重温这段历史,还会煽动所谓的“中国威胁”吗?二是就现实而言。印度各界应该多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与国防政策,多从积极方面看待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只要看一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划界问题上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印度就应明白,中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已经划定,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相关各方达成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日东海谈判也在进行中,并有一定的进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与进展,离开了中方的灵活、务实都是不可能的。与周边多国都愿以谈判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诚意也不会因印度而例外。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印度也确有需要认真反思和对待的问题,比如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各国都有,是把公认的“双刃剑”,负责任的政府和媒体应当扮演“灭火器”而不是“风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政府此次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从过往经验来看,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族情绪,用来服务国内的政治,也是印度政府惯用的手法。别的不说,单方面大举增兵边境地区,就会对民众的心理倾向起着诱导及催化作用。印方应该清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只能是作茧自缚,进一步束住自己的手脚,使谈判陷于“谈而不判”的僵局中。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辅导 第7篇

关键词: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训练

十六七岁的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成长发育期, 此时他们需要朋友, 需要与人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使他们有愉快、乐观的心情去学习, 拥有朋友才能感到社会的温暖。现实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志, 也是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交往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和非言语的媒介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认知与相互作用。中职生人际交往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与成人的交往, 即与父母的交往和与父母以外的其他成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是与同伴的交往。中职生主要时间是在学校 (特别是班级) 度过的,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校内人际交往的辅导。

一、利用集体的力量, 对一般中职生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的辅导

1. 教师要树立个人魅力, 运用好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

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有个人魅力的老师, 在学生心目中有着权威性, 这种无形的个人权威使正式交往得以顺利进行。非正式交往与正式交往相比较它有方便性和随意性, 它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非正式交往也是在需要、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或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且是在轻松和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 所以非正式交往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比正式交往的作用更大、更明显。在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师生间的正式交往, 也要对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样才能恰当运用正式与非正式交往。

2. 营造民主环境, 塑造积极个性, 培养交往能力, 促进人际交往。

教师的领导作风实际上决定着师生双方的交往模式。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实行民主的领导方式, 还需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中职生积极的个性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塑造的, 其对中职生的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中职生在民主交往模式中不但能激起其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热情, 提高学习成绩, 还能进一步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更有利于他们的交往。中职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品质都是在这种交往模式中发展起来的。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 这是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性的关键。中职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核心和灵魂是他们的创造性, 在民主交往模式中能不断地得以提高与发展。在民主的交往模式中充分体现出班级气氛的民主、平等、和谐、活跃, 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 他们畅所欲言, 思维敏捷, 敢于提出问题, 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3. 正确对待各种非正式群体, 促进中职生人际交往的发展。

中职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学生在校主要的任务是完成任务学业和学会做人, 他们在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的同时而进行的互动、学生之间根据教师的倡议而进行的互帮互助和学习竞赛, 这些都属于学生之间的正式交往。除此之外学生之间还较多地表现为非正式的交往, 如课间、课外活动、宿舍生活区等进行的交往, 这种交往的结果就是在班级中形成了各种性质和形式都不同的非正式群体。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及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往。重视班级里亲社会型的小群体, 有利于班级的形成和发展。群体之间的交往是群体成员信息沟通的重要场所和情感的依托, 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这样的群体来, 使他们形成开放、乐观、团结互助等积极个性品质。

4. 加强班级管理, 班风良好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

加强班级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关键,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班级非正式群体就是在班级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教师应通过加强班级建设来引导, 充分利用这些非正式群体促进学生的积极交往。因为舆论对一个集体, 尤其是班集体很重要, 包括在班级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 如何选择交往的对象而形成正确的交往方式等。所以教师应建立班级的正确舆论环境, 加强正面引导, 建立各种合理规章制度, 给出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让学生去遵守。同时对在交往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好人好事更要给予宣传和表扬。教师要维护正气, 抵制歪风邪气, 使班级风气积极向上, 学生的非正式交往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对个别中职生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的辅导

在一个班级中, 总会有个别中职生存在自己无法融入集体的感觉, 他们渴望与人交往, 却又害怕、不善于与人交往, 他们自身具有交往困难。分析之, 原因可归纳为受个体生理特点的影响与个体心理特点影响两方面。

1.有些生理缺陷, 或学生本人认为的生理缺陷, 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 如缺牙、身材矮小、伤痕等, 这些与其他人不同的生理特点, 使他们感到自卑。对于这样的学生, 应该让他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 一方面引导帮助他不要把缺陷夸大化, 尽量通过修饰来掩饰自己的缺陷;一方面引导他发掘自己的优点, 与此同时, 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 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使其在同学们热情的帮助、毫不嫌弃的交往中漠视自己的生理缺陷, 将其看得淡然化。

2.对由个体心理特点影响而导致交往障碍的学生应针对不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辅导: (1) 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妒忌、猜疑、偏激、报复心强等特点, 这些心理自然就会影响到个体与他人的交往。教师应根据不同心理设计出适合的教育辅导方案进行矫正。 (2) 个人能力方面的缺陷的心理。如言语表达能力差、缺乏交往的技巧、不善交往等, 这些学生生性怯懦, 很少与人打交道, 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所以常采取回避行为。针对这些情况要进行如下辅导: (1)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找出原因, 取得学生父母的支持和配合。 (2) 在学校里, 教师应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注, 创造更多机会进行练习, 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 鼓励并帮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发挥集体的作用, 教师和同学们多称赞、多倾听, 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 肯定自己。 (3) 曾经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 缺乏人际交往信任的心理。在交往中有的学生过于自信偏激,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不屑与人交往, 因而使人敬而远之。对这样的学生, 首先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交往失败的原因, 创设一些活动, 让他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 再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如交往中的诚信等。 (4) 嫉妒心理。由于学生的认知面比较窄, 思想不够成熟,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长远, 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样的心理常常使他们不能融洽地与别人相处, 常常在心里不自觉地将别人与自己比较, 而影响了交往。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在辅导时态度要坦白和诚实, 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敞开心怀引导和纠正。与此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与进步, 引导他们用别人的长处来完善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靠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来换取别人的赞扬。 (5) 情绪化、逆反心理的辅导。中职阶段心理的不成熟很大反映在情绪化上, 男生比较多见, 如经常容易发怒, 经常与同学、家长和教师发生对抗,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 又不愿承认错误。同学们都不愿与这样的人交往。

笔者建议用如下措施来辅导这样的学生: (1) 要让有这种心理的学生认识到, 经常性的发怒不仅伤害了别人, 更加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 要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数数法、内部积极暗示法、冷处理法等。 (3) 在学业之余适当学些艺术, 用艺术来陶冶情操, 丰富学习生活。 (4) 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增强其对集体生活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5) 学校和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 要适度, 要循序渐进, 要讲究方式方法。 (6) 身教胜于言教, 要求教师与父母在学生面前要做好榜样,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处理好师生之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三、对中职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的几点建议

1. 社交知识和规范训练。

这需要学校、教师的重视, 如开设讲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其本原则等的课, 编制规范性的行为要求, 组织孝心教育、礼仪教育等活动, 引导学生看相关的书籍。

2. 三分钟演讲训练。

利用读报课或政教活动时间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演讲, 先请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做示范, 以后则要注重让一些有交际障碍的同学一试身手。

3. 角色扮演训练。

通过变换角色、变换身份, 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社交技巧和应变能力。比如, 为了管理好班级, 学生干部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 于是叫同学演说假如你是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 你将如何搞好班级管理。这样既选拔了人才又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4. 自我想象暗示训练。

考试前为消除紧张心理, 可以用冥想法放松自己, 想象自己处在空旷的山谷中, 让思维驰骋起来;同样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想象自己处在难堪的人际交往情景中, 通过积极的暗示:“我能行”、“这没什么可怕的”等, 使自己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樊伟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与克服对策”[J].求真杂志, 2004, (2) .

体育与健康中男女生交往心理的引导 第8篇

男女交往目前存在以下三种心理状况: (1) 纯粹的正常的交往。 (2) 渴慕对方, 是“早恋”的雏形。 (3) 异性之间的好奇。前者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有利于互相激励, 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而后两者是中学生交往的大忌。产生这两种心理状况的原因: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苛刻, 束缚了孩子的心灵, 学校也对此讳莫如深, 这就更加剧了他们对异性的向往。不过, 只要对这两种心态因势利导, 男女生的交往一定会得到良性的发展。

针对男女生的后两种交往心理状况, 我采取了以下具体的措施:首先, 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不断巩固他们的思想阵地, 强调中学生应该端正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并鼓励他们进行交谈, 谈学习, 谈理想, 谈抱负。其次,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加强男女生互动, 给他们提供正常的交往机会。并经常鼓励男女生要互相帮助, 如集体劳动课让男女生成组, 提高他们的帮补意识。再次, 针对男女生产生的“早恋”现象, 我抓住他们内心潜意识的想法, 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讲清作为中学生“早恋”的害处———妨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并给这些同学开座谈会。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及活动, 同学们能够真正认识到:男女生的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爱的情感活动。集体劳动时, 班里的男生总是抢在前头, 把脏活、累活揽起来。在班会上, 女生也能敞开心扉, 倾吐自己的心声。日常生活、学习中, 到处是男女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情景, 整个班级其乐融融。总之, 效果非常明显。

体会与启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 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男女生交往中的较敏感的矛盾。我自己认为, 对于男女生交往, 既不可谈虎色变, 也不可放纵自由, 最恰当的方法是用温情、友情去引导他们。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 过分地强制人性的交往, 会适得其反。从中我受益匪浅, 尤其从这些措施中, 我得到了不少启示:当你不惜一切代价去遏制某种事物发展的时候, 它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滋长;而当你揭开那一层令人扑朔迷离的面纱时, 你会发现男女生的眼眸中呈现的只有真诚。

通过在课堂上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深入开展, 我越来越感觉到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接近了。他们的心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而变得更加健康。

在这方面, 我也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我对同学们明确要求:作为中学生, 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态度和方式。并经常开展户外的集体活动,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正常交往, 给他们提供一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机会。既促进了男女同学间的交流, 又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班风、班纪无形中得到了强化。学习上也出现了好的势头, 优等生热心帮助学困生, 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班上整体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2) 我经常和同学们进行个别交流, 从生活、学习、家庭等各方面了解他们, 做到随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由于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 对异性的好奇心理肯定会存在。我及时发现问题, 针对情况对他们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让他们彻底认识到男女生的交往只能建立在平等、友爱、互助的基础上, 如有其他方面的念头, 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同学们认识到了这一点, 便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学习中去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个别谈心, 我能够逐渐做到随时揣摩学生的心理状态。班上个别的男女生交往也变得日趋正常。

(3) 由于平时的学习比较紧张, 学生的心理负荷较大, 可能会产生放纵自己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在体育课上给他们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及时地缓解他们的心理负荷。并鼓励同学们自己寻找合适、有效的去压减负的方法, 如在课间小憩时, 与同学交流一下上课的感受以及收获情况。敞开心扉, 把目标锁定在学习经验、心得体会的交流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又能有效地减缓他们自身的心理压力。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人际关系,原则,条件,途径,研究

一、形成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就意味着在交往汇总互相尊重, 一视同仁, 这是和谐交往的基本前提。交往是平等的, 尊重他人, 才能尊重自己。与他人进行交往时, 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既不能觉得低人一头, 也不能高高在上。尽管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如何, 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 同学不要冷落集体中的任何人。

2、宽容原则

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 而且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因此我们与人交往时, 既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 也不能苛求他人, 要学会宽容, 求同存异。宽容他人也就是在宽容自己, 苛求他人也就是在苛求自己。不会宽容他人也同样得不到他人的宽容。

3、信用原则

朋友之交, 言而有信。许诺别人的事就要履行, 这是信用原则的重要表现。轻易许诺但却失信于人, 会给人一种极强的不信任, 感觉你习惯于开“空头支票”, 缺乏交往的诚意正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因此, 学生要认识到信诺是非常郑重的行为力。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 不能轻易许诺, 不要碍于面子答应之后又无法兑现承诺。

4、真诚互助原则

真诚互助原则要求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 像雪中送炭一样给别人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互助关键要出于真诚, 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 是纯洁友谊的内容, 不要将此曲解成斤斤计较的功利原则。其次, 互助要注重双向性、互利性, 如果一方只索取不给予, 或只给予不索取, 那就容易使另一方或者人为自己被人利用, 或者误解对方的诚意, 不敢再进一步向对方敞开心扉, 从而中断交往。事实证明, 交往中互低, 双方的关系越容易疏远。

二、形成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人际关系的形成, 离不开社会的具体环境, 离不开活生生的人。学生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基础上的。就环境来说, 有家庭与学校构成的内部环境, 也有社会与自然构成的外部环境。家庭环境往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出发点。一个人自小生活在和睦、高尚、充满人性和挚爱的家庭环境里接受父母、兄妹的良好教育和情感培育, 对其进入学校之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极大。不仅如此, 和睦、高尚、充满人文精神的家庭还是大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感情补偿、校正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不良倾向的“血缘”基地。升人大学后,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环境。从客观方面看.学校领导、教师、员工要为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创设各种有利条件, 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学风,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际的物质场所和精神场所。而从主观方面讲,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创设的条件, 并与学校一起创造条件, 自觉地、能动地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管如说, 建立起尊师重教的师生关系, 组合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文学社、科研小组等大学生群体。提倡、张扬高层次、高品位的生活与学习交往方式, 以共同的志趣和理想、共同的学习来作为培育人际关系中和谐、友谊的结合点、出发点, 这是影响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既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物质文明内容, 也有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精神文明内容。也有对人们地思想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精神文明内容。社会环境对人及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主要是通过加之观念及意识形态、文化分为、生活习俗、社会思潮、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人际认识和交往原则产生作用, 而这些方面都会在学校环境中反映出来, 以一种“侵蚀”、“润物”、“潜照”的方式对大学生发生影响。其特点是反应敏感, 效果明显。如1966~1976年期间“文化大革命”运动, 学生产生红卫兵组织, 参加“破四旧”、“打砸抢”、搞武斗, 学校发生学生斗教师、学生斗学生的现象, 人际关系极大恶化。如今社会上出现的高尚的、先进的事物, 如孔繁森事迹, 巴塞罗那奥运会、北京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为祖国争光的事迹, 社会上捐资帮助特困大学生复学的活动等都对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形成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传统上, 群体活动的途径特别受到重视

譬如集体参观学习、听报告, 是党员或团员还要通过组织生活, 集体参加校园的文化活动 (文化讲座、诗歌朗诵、音乐欣赏、书法比赛、课外体育活动、新年晚会、办墙报、黑板报等) 。学生参加群体活动, 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结合在一起, 相互帮助, 共同努力, 不仅使自己受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而且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增进了了解, 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学生参加群体活动。便有机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实生活的变革, 并从中获得对人生价值的真切的理解、对时代文化精神的体认。现代高等学校内组织的活动, 在其精神实质上展示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征。

2、参加社会实践是当今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群体交往的特点主要使其人际关系富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人际交往不仅扩大了大学生交往的时空范围, 加强了他们对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解与体验, 而且亦使其自身发生着变革, 从而造成新的力量, 新的观念。如果说, 人类个体早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水平一开始所受制子群体活动的话, 那么越往后, 主体能力的发展则越依赖于群体活动的各种文化实践活动的扩大、丰富和深化。只有当人的群体活动、群体意识形成了, 人才开始了真正的社会文化生活, 并使人在群体活动中增进了解与理解。社会实践活动, 如搞社会调查, 去穷困落后地区参加文化建设, 参加遭受地震、水患、干旱破坏的地区的抗灾救灾活动及社区援助活动, 挂职锻炼。这对于大学生较单一的师生、同学关系是一个开拓, 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了深厚的社会内涵。由此.可使他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直接参加社会现实的改革。从根本上说, 社会实践、社会改革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动力。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际交往总是从首次印象开始的, 第一印象常常鲜明、强烈而且影响深远。第一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常常起定势作用, 如果一个人给人留下的是诚恳、热情、大方的印象, 自然受人喜爱, 别人也愿意与之继续多交往。相反, 如果留下的是虚伪、冷漠、呆板的印象, 别人当然不会愿意接近。

总之, 无论在求职、交友、恋爱, 还是在课堂、集会等公共场所都应注意使自己个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这是以后长期交往的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穆怀中.青年人际关系学[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7.

[2]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6.

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征与对策研究 第10篇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之间的交往。现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点: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易于父母产生隔阂, 朋友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喜欢搞小集团。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逐渐增强, 渴望人际交往。可同时, 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偏激, 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不能恰当处理, 存在许多交往的心理问题, 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困难。当前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 错误的交友观念

(1) “一条好汉众人帮, 多个朋友多条道”的错误交友观

许多中学生都很在乎哥们义气。为了表现义气, 不分青红皂白两肋插刀, 甚至“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比如, “哥们”逃课了, 老师点名的时候他们就会帮助逃课者蒙混过关;“哥们”被人欺负了, 他们就会群起攻之, 结果通常是害人又害己。

(2) “只结交比自己强的同学做朋友”的错误认识

在应试教育机制及许多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 现代中学生特别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家庭背景如何, 喜欢结交学习成绩好和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 鄙视、冷淡学习差及没钱没势的同学。于是, 对比自己强的同学想方设法地巴结, 对不如自己的同学则冷眼相对。结果班级中出现了不同的小群体, 互相排斥甚至攻击, 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不良个性障碍

(1) 自私自利

有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喜欢用别人的东西, 自己却一毛不拔。这种自私自利的个性, 很让人讨厌, 同学们自然不愿意与之交往。

(2) 容易冲动

中学生情绪很不稳定, 遇事爱冲动, 常常为一点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 甚至大打出手, 结果只会落得个孤家寡人。

(3) 嫉妒心重

有些中学生, 嫉妒心重, 对在学习、能力上优于自己的同学不能容忍, 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嫉妒心重的同学, 很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 偶尔有同学求教学习问题时, 他们往往避而不答, 犯了错误, 他们喜欢栽赃陷害自己的嫉妒对象。

除此之外, 学生中不良个性障碍还包括:以自我为中心, 依赖性强, 多疑的心理等。

3. 缺乏交往技能

有些中学生缺乏交往技能, 常常使人际关系受到无端的破坏。比如, 有些中学生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态度, 常对朋友说出尖酸刻薄之言, 将朋友吓跑;有些中学生爱玩小聪明, 举止清高, 动不动对同学或朋友报以藐视的微笑, 这样朋友自然也不会多;有些中学生认为朋友间可以无话不说, 于是说话不分场所、无暇顾及, 经常说些脏话或不恰当的话, 很容易使朋友感到尴尬;有些中学生认为“打是亲、骂是爱”, 喜欢动手动脚, 动辄拍人一掌、踢人一脚, 这种不尊重的举止其实很使同学反感。

三、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中学生来说, 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因此, 中学生要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提高学生的交往水平。

1. 掌握交往技能

(1) 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人是复杂的, 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也会各不相同, 所以很难、也没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会理解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让人反感的人。

(2) 友谊需要经常维护

要真诚维护友谊, 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靠一团和气来调和矛盾, 虽然表面上不伤情感, 但实际上却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朋友必须坚持原则, 有时不妨做诤友, 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 建立真正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坦然认错

交往中, 如果发现自己有什么过错的话, 要尽早向对方认错, 争取对方的谅解。切不可为保全自己的面子不敢认错, 甚至文过饰非, 那样势必会失去对方的信任。

2. 正确认识自我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 都将会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自我, 不只从稳定的生活世界周围, 更要从自己的整个生活经验来了解自己。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从周围世界中获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 避免自己的主观理解所带来的误差。另外, 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还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实力, 避免自傲或自卑心理的产生。最后, 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 更要了解自己的短处, 以便更好地在交往中过程中吸取和学习别人的长处。

交往心理 第11篇

关键字:留守中职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一、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

农村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个难点,难在学生的管理,难在留守学生的管理。目前,问题最多的在于留守学生的不和谐现象,包括师生、同学、朋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些。”在调查的三所中职学校的近5000名学生中,有4000名左右是长期与父母不能团聚的,处于留守状态,占学生总人数的80%,其中有4200多名留守学生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朋友,很孤单,没有人能够与自己分享喜怒哀乐,家中除了年老体衰的祖父母,没有能倾诉的人,内心极度压抑。在调查的4000名留守学生中,有近3000人觉得自己的朋友太少,而非留守学生中仅有六十名学生觉得“朋友少”;在“与老师的正常沟通”中,仅有242位留守学生认为自己能正常沟通;在“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次数”“被人攻击报复的次数”方面,发现留守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根据所进行的问卷和走访调查结果,留守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确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留守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倾向

人际关系学的大师卡耐基在长期的研究中得出:“专业知识在人的成功中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留守中职生的人际交往中之所以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成长环境中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的不良心理倾向。在所调查的中职生中,不良心理倾向出现最多的是自卑心理,其次是极端心理和挫折心理。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消極的情绪体验较多,进而形成对事物的负面观点较多,想到事情发展的最坏结果,这样的一种心理倾向。有这种人格障碍者常表现为要求严格,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平时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常表现得特别死板,反应不够灵活。[]人都有暂时的自卑心理倾向,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好的通常不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太大影响;但若长期处于这种自卑境地,将是对自身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留守中职生由于长期处于无父母看管的状态,学习方面得不到父母的培养,情感方面缺少关爱,道德认知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引导,致使大多数留守中职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得不到提升,情绪情感上缺乏精神寄托,道德行为出现偏差,因而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面前经常会出现“小插曲”,因学习成绩差经常被同学瞧不起;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就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也由于长期的忍耐和压抑而产生爆发性的情绪,这些都是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

2.极端心理

极端心理是由于内心的极度压抑或者长期的忍耐爆发出来的一种行为心理倾向。有极端心理倾向者通常将事物的发展看成只有两种选择,不是最好的就是最坏的,非黑即白,这是一种极不成熟的心理倾向。极端心理现象多出现在青少年期,同时也多出现在有家庭暴力的生长环境中。有极端心理倾向的学生通常表现出斗殴次数较多,不会协调一些简单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越是不能被承认,越是心理不平衡,逐渐产生恶性循环。这是青少年期最典型的一种不良心理倾向。

3.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所提出的挫折理论,主要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在受到阻碍,而未能满足需要时所产生的行为表现,以及不良的情绪表现。挫折具有双重性质,能让积极性格的人学会适应,学会改变策略,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能让消极性格的人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敌对情绪、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身心疾病。留守中职生由于长期得不到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成功的体验不足,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加剧了其对挫折的错误认识,通过一些发泄报复性的行为来平衡自己内心的不满足。

三、促进留守中职生良好的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实际上属于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之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代表着社会适应性较强。目前,留守学生的规模是占据了社会人群的一大部分,关注留守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也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突破点。

1. 规章制度多考虑留守学生现实困境

“以人为本,把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由于留守学生的家都离校较远,且父母经常都不在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接近成年,但仍不能独立生活,也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因此,在校的这种寄宿生活大大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基本能够衣食无忧。基于此,学校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时,比如假期的安排,节日的庆祝,最好能考虑留守学生的现实需求,勿使他们一放假就没了生活的保障,一到了节假日就感到孤单和冷清。

2. 多组织集体活动扩大留守学生的交友圈

学校的集体活动是学生们互相交流,学会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校的集体活动实际上是“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圈,使学生减少焦虑与不安,在友爱、自尊、自信的氛围中学习和工作,有利于保持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多组织集体活动有助于扩大同学们的朋友圈,提升其结交朋友的能力和技巧。

3. 在典型节日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感恩活动

传统节日的感恩教育非常重要。由于一部分留守学生在之前的中小学没有学会感恩,没有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因而现在的人际交往关系才非常令人担忧。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对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意义非常重大。

结语

对于留守中职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的关注,学校教育起关键作用,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但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阶层的支持,为了维护其自尊,莫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在政策、条例、规章制度或者是参赛方案中都有关注到留守学生的特殊身份,关注留守学生应有的需要,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良好的开端。希望改变留守学生的态度和举止,运用卡耐基的人际交往黄金规则:“给他人一个美名,让他为此而努力奋斗。”本文仅对目前起主要作用的学校教育提出参考性建议,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面,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研究。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探析 第12篇

本文试图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 重点是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做一个探索性的思考与研究, 进而为指导大学生网络交往提供心理学依据。心理效应在大学生网络交往中有着奇妙的作用, 如能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交往时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 将极大地提高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水平。毫无疑问, 正确认识和利用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心理效应的概念

心理效应是在社会生活中因一种或多种心理动因引发的同质或异质的规律化的心理后效。也可以说是心理效应是有因果关系、社会后效的、规律化的心理现象,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心理效应中的效应具有特别的含义。它是指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后的一种效果, 不单指一种反应。效应是一种或多种事物作用下后效引发的规律性现象。心理效应不同于心理学上的一些标准, 定义, 法则, 也不等于同心理现象, 随着交叉学科对心理效应的解读日益增多, 目前, 心理效应已广义化, 社会化。这就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探讨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效应的分类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网络交往中心理效应的发挥起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心理效应正是在大学生几个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反应的结果。正是因为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这些心理特点, 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角色效应、自我确认效应、过度理由效应、“双刃剑”效应等, 下面分别就相关的心理效应做一分析和探讨。

1、角色效应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一个狭小空间内, 想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圈子, 尝试不同的角色体验。可是,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网络给他们提供了过一种与现实不同的生活的机会, 使他们的好奇心理得以满足。通过网络, 他们可以到别处去“看一看”, 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另一方面, 在虚拟社区里, 创造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生活环境, 过一过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美丽文静的女孩可能变得很泼辣, 且满嘴的土话;粗犷剽悍的男生也可能变得乖巧可爱, 含羞羞涩。在互联网上, 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这种“身份丧失”的变化可以让大学生尝试新的角色, 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在“角色扮演”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新异感, 能够激起大学生的交往热情和动力。

2、自我确认效应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及其完善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通过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认知的过程, 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是通过交往逐步实现的。具体地讲, 就是指从自我对他人的评价与态度中, 从与他人的关系中, 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进行更好的自我确认。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交往强化自我意识, 在进行自我确认。

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实体验中, 对于交往对象的了解、对于事件进程的把握以及面对矛盾冲突所采用的解决办法等等, 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与思考, 大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做出自省, 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从而有助于现实生活中交际活动中的成功。

在网络交往中, 大学生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大学生关注自己心中的朋友, 甚至对网络上结识的朋友的喜怒哀乐而感同身受。在交往过程中, 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荣耀感、成就感和乐趣;这些荣耀感、成就感、乐趣都是需要是网络交往对象对自身的认可而获得的,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获得了同样的满足感, 在这种自身和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中获得了自我确认, 自我确认效应发生作用。

3、心绪转换效应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心绪转换效应。大学生网络交往可以转移现实的压力和注意力, 帮助大学生逃避日常生活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给人情绪上的满足感、放松感。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娱乐和交友的机会。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社会中的宽松自由的氛围,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 从而带来情绪上的缓和与解脱。

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一个原因就是想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同时还能从网络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和情绪上的宣泄, 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与担忧。网络交友的形式和内容都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内心交友的需求。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绪转换效应启示我们, 网络交往有利于大学生排解现实的压力, 在网络交往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认知的调整, 但是如果大学生一味地沉浸在网络交往的心绪转换效应之中, 容易降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感, 忽略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少大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网络上, 在低层次的享乐中耗费了好时光。长时间陶醉在网络交往中的快乐之中必然要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所以,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要适度, 不能过分地利用心绪转换效应来解决现实问题。

4、“双刃剑”效应

(1)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效应 (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消极效应

四、讨论: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网络交往的发展, 更多的心理效应会被我们所发现, 当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了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就可能利用这些心理效应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

仅管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取得了长足的发现, 其发展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网络交往的本质未变。网络交往更多地是网络交往手段的改变, 是交往形式和交往范围的改变, 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大学生进行交往的心理势能。所以网络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获得网络交往主体间的认可和理解, 进行跨地域甚至跨时空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吉林大学, 2006年。

[2]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其特点研究》, 西南大学, 2006年。

上一篇:太阳能住宅下一篇:万向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