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高效范文

2024-07-09

节水高效范文(精选12篇)

节水高效 第1篇

1 统一品种布局

在同一匡口必须种植同一水稻品种, 确保水稻生育时期和生育进程基本一致, 有利于统一田间管理和节水栽培技术的顺利实施。在生产上, 选用分蘖性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 可确保安全齐穗。

2 培育旱育壮秧

实施水稻节水高效栽培, 首先要培育好旱育壮秧, 采用旱床育秧和塑料抛秧盘育秧技术, 改变过去湿润育秧方式, 从水稻秧苗期就开始节水, 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1]。

2.1 旱床育秧

2.1.1 备好秧床。

因地制宜, 选择便于管理的田头或什边地作秧床, 在冬前进行培肥熟化, 主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 到翌年春季播种前7 d, 适当少施速效无机肥, 使秧床土壤中基肥的含量能满足秧苗生长需要。

2.1.2 精细播种。

先精做坂面, 达到面平土碎, 坂面宽度1.5 m左右, 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釆用日浸液露法, 将稻种浸至破胸露白进行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 使5 cm表土层的水分达饱和状态[2]。掌握适宜的播种量:杂交稻为225 kg/hm2左右、常规稻为600 kg/hm2左右, 苗床与大田比一般为1∶ (20~25) 。播种盖土后, 用好旱田除草剂封杀秧田杂草, 同时防治好地下害虫。

2.1.3 覆膜保湿。

播种结束后要及时覆盖薄膜, 保湿增温促齐苗。为防止高温烧苗, 在薄膜上再铺1层薄稻草遮荫。

2.1.4 揭膜炼苗。

播后7 d即齐苗后, 要及时揭膜炼苗, 防止秧苗徒长, 秧苗三叶期以后要严格控制浇水, 如中午秧苗岀现卷叶时, 在傍晚适当补水, 如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 要及时排除。

2.1.5 适时移栽。

旱育秧苗的适宜移栽秧龄为3~6叶, 要坚持适时早栽促早发, 通过旱育的秧苗, 矮壮老健、抗逆性强, 移栽到大田后无缓苗期, 活棵快, 根系暴发力强, 前期分蘖旺盛。

2.2 塑盘抛秧

2.2.1 化控育苗。

釆用塑料抛秧盘进行育秧, 通过化控矮化处理, 可提高水稻秧苗的质量。在播种前, 将催芽破胸露白的种子, 按1 kg干种子用1 g多效唑, 对适量水拌匀稍干后即可播种;当秧苗长至一叶一心期, 用多效唑15 g/hm2对水225 kg进行喷雾。

2.2.2 及时抛栽。

抛栽秧龄要短, 秧龄在3~4叶, 带土抛秧, 将大田干耕干整水耥平建立浅水层, 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抛秧。抛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施肥水平、抛栽期及产量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2.2.3 栽后管理。

抛栽后选用抛秧宁等低药害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活棵后及时追施促蘖肥。

3 合理灌溉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 要求在水稻本田期田面不留水层 (病虫防治适期必须保持水层除外) , 要根据水稻不同的生育时期, 结合气候变化情况, 适时适量进行灌水。

3.1 移栽期

秧苗移栽后, 为尽量缩短缓苗期, 要因苗制宜, 建立薄水层。如遇高温天气, 要适当增加灌水量, 防止高温伤苗;如遇阴雨天气, 可以减少灌水量;如遇大雨, 要立即排除多余积水, 确保及时活棵, 保早发快长。

3.2 分蘖期

在分蘖前期, 灌水标准掌握在保持土壤含水量达饱和状态, 田面不留水层, 以促进低节位多分蘖;到分蘖中后期,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 如遇高温干旱上跑马水, 田面仍然不留水层, 如遇大雨田间积水, 要及时排除, 促进有效分蘖;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高产要求时, 必须停止灌水, 进行适度搁田, 使土壤有裂缝为度, 控制无效分蘖。

3.3 拔节孕穗期

进入拔节孕穗期, 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在幼穗分化需水临界期, 一定要保持土壤含水量达饱和状态, 如达不到标准要及时灌水, 确保幼穗分化关键时期不缺水, 以培育大穗[3]。

3.4 抽穗开花期

保持土壤含水量达饱和状态, 经常观察田间土壤的湿度, 发现缺水要及时灌溉, 确保水稻抽穗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

3.5 灌浆结实期

田间土壤以湿润为主, 干湿交替, 田面不留水层, 以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根系下扎, 提高根系的活力, 保证养分正常吸收, 从而达到养根增粒重的目的[4]。

4 适当增施肥料

通过旱育的秧苗实施节水栽培, 具有耐肥抗倒伏等特点, 可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 提高单产。在生产上, 节水栽培比常规栽培可增施:尿素75~105 kg/hm2、磷肥45~60 kg/hm2、钾肥30~45 kg/hm2。在肥料运筹上, 氮肥中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 磷肥用作基肥, 钾肥以60%作基肥、40%作穗粒肥。

5 病虫害防治

在苗期注意防治恶苗病、条纹叶枯病、矮缩病、稻飞虱、稻蓟马等;中后期主要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 适时进行防治[5]。

参考文献

[1]彭春瑞, 杨飏.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在江西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 2003, 15 (4) :12-16.

[2]曾红英.水稻免耕抛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115.

[3]刘祥臣, 卢兆成, 丰大清, 等.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8) :40-42.

[4]万开军, 熊焰, 陈会子, 等.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9) :11-13.

高效节水汇报材料 第2篇

调研报告

塔里木乡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落实“棉花业管理增效年”措施为主,提升棉花业管理水平,确保棉花业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

一、滴灌设施维修管护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深化“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扎实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节水、抗旱、增产、增收作用,推动节水农业健康发展,实现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目标,乡党委、政府成立滴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工作目标明确、分工职责规范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高效节水管理增年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滴灌管理各项工作。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高效节水滴灌运行和增效管理责任目标分解表》,结合滴灌建设和运行期间不同环节的管理要求及增效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同时,为了确保高效节水项目设施的安全(防盗),乡政府与运行管理的村和个人签订《农业高效节水设施责任书》,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二)细化工作任务。今年,市水利局给我乡下达固定式滴灌任务面积为3784.5亩,目前已完成固定式高效滴灌节水项目面积为4410.2亩,涉及5户农民,滴灌设备、泵房、蓄水池、电力 1

等配套设施均验收合格并正常投入使用;农民自行安装移动式高效滴灌节水面积为8063.2亩,固定式2092亩,总计10155.2亩,涉及120户农民,均已正常投入使用。

(三)健全规章制度。一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审批、建设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质量监督管理等各项规定;二是建立完善了《滴灌管理操作人员工作职责》、《滴灌管理操作人员值班制度》、《配电室操作程序及须知》、《农田滴灌管理运行制度》等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是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费、维修养护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办法》,承包地基本农户的高效节水各项费用以滴灌系统为单位,基本农户和种植大户以亩平均分摊,所有费用由乡政府统一收缴,并实行财务公开,确保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的落实;四是认真落实“五个一”(即一个配方、一张运行图、一项调查、一个标准、一块牌子)工作机制,努力增强农技服务能力。

(四)强化队伍建设。在工作中,我乡进一步强化了首部管理、滴灌设备维修等队伍建设。目前全乡有首部运行管理人员7人,滴灌设备维修队伍1支12人。工作中,各支队伍按照阶段性工作任务,对节水工程机电设备、管道进行维修和养护,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滴灌系统安全运行。

(五)落实技能培训。在工作中,由乡政府和水管站负责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分阶段对滴灌系统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滴灌工

程运行管理培训,并到现场讲解管理要点。同时以《阿克苏市2011年(杭州援建)农业高效节水项目运行管理培训讲座材料》和《新疆水利学校高效节水培训材料》为培训内容,由水管站站长亲自授课,对工作人员和农户讲课2次,授课人员416余人次,并在培训结束后对工作人员进行考试测试。通过培训,使首部操作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滴灌系统组成部分的性能、具体操作、和维护技能,改变农户传统理,念使用节水灌溉新技术,杜绝了因运行管理混乱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增产增效措施落实情况

(一)农艺服务队建设情况。一是成立了滴灌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滴灌工程的运行管理、专用肥落实,组织协调水电供应和设备维修及养护工作的落实。二是成立了滴灌管理维修服务队,对滴灌系统机电、管网设备检修、维修和管护进行巡回服务,及时排除运行故障,及时测算工程维护、设备耗损和保管生产成本,同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三是成立了棉花膜下滴灌农艺技术服务队,按时段及时开展节水滴灌和增产增效技术服务,同时做好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推广滴灌专用肥,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服务,达到了节水滴灌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二)各项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一是由乡农经站与各村、村委会与农户、农民技术员与村委会分层次签订《棉花高效节水技术服务合同》,以达到规范管理、产量达标目的,确

保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同时起到对农民示范作用。二是严格落实生育动态监测工作制,每隔10天对棉花长势、病虫害防治、需肥量、化学调控进行监测,提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解决,对后续工作进行合理化安排部署。三是提高农艺服务队服务质量。农忙季节,农艺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我乡正逐步普及高效滴灌节水项目,由于群众不了解不熟悉,农艺服务队的工作人员亲自在田间地头操作示范,排除故障,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在工作中,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一是加强对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棉蓟马的防治技术措施,重视和加强田间管理、虫情监测,科学使用农药和生物制剂,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棉花的危害。二是做好黄萎病、棉花苗期烂根病的防治措施。在工作中加强对棉种检疫工作,保护无病区,防止病害扩散蔓延,控制压缩发病区;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减少棉田中病害的积累,清洁棉田,深翻破土,加强田间管理,促健壮稳发。三是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害效益,坚持“保益控害,增益控害”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循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生态调控为中心,科学用药调治为辅助,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水平之下。

(四)滴灌棉田测产产量达标情况。为确保棉花测产数据准确可靠,测产工作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生产,根据市农业局棉花测产通知的总体要求,召开棉花测产布置会,要求测产工作数据准确、真实、可靠。乡农经站于8月24日在全乡开展棉花测产工作,此次测产覆盖26个村、1个农场。其中陆地棉滴灌棉田测产面积30000亩,平均单产168.4公斤;长绒棉滴灌棉田测产面积6000亩,平均单产122.2公斤。滴灌棉田测产总计36000亩,占实播面积的100 %。

三、存在问题

一是节水滴灌技术的产业政策和统一规划尚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民自行安装节水滴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易发生运行故障。

三是棉花病虫害防治上部分防治措施不能及时到位,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而防效不好。

四是技术服务队伍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队伍岗位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考核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是技术人员服务辐射面积较大,在服务上留有死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各种方式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的节水灌溉技术队伍,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全面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加大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大的推广和服务队伍的优化组合,解决系统运行和维修正常;二是抓好农艺服务人员和农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滴灌常规使用技术,精量播

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然后有的放矢地针对特定项目、特定地块、特定人群开展多轮培训,让农民普遍能够掌握和应用常规技术;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分管农口领导和农口站所干部带头示范,分片做好服务;农艺技术人员下乡蹲点,落实各项技术,积极宣传引导农民开展高产创建,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探究 第3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农业;经济意义;对策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属内陆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150毫米以下, 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 是典型的干旱戈壁沙漠地区, “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是其显著特点。新疆是农业大省, 农业年均产值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1/3 强, 农业用水缺口日益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提出来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水灌溉工程只有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才能适应农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增产中的重要作用。

1.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1.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

1.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

1.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1.4改善生态环境

从生态效益来说,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10~150立方米, 节水率30%~40%,如果将节省的水用于生态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大大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膜下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肥、药利用率,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用量,全疆平均膜下滴灌棉花每亩化肥施用量为48.2kg,较地面灌的63.Ikg减少了25.Ikg,农药用量也明显降低, 减轻了对土壤的污染,而且使南疆土壤盐碱化得到有效改善 "。

1.5高效节水技术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搭建了平台

从社会效益来说,高效节水技术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搭建了平台, 打破了农村“一家一户一方田”的传统种植模式,有力促进了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还开拓 了农村市场,按每年建设30万亩滴灌计算,年需PVC管材5万吨, PE管 5万米, 毛管220万米,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节水灌溉的普及和推广, 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对策

2.1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量,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是最节省投资和最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对于有—定降水量的缺水地区和旱地农业区,意义尤其重大。

2.2及时决策必须因地制宜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灌、膜上灌、膜下灌、改进的沟畦灌等都是灌溉节水和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行之有效的技术。无论哪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选用时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切忌盲从与互相攀比。

2.3农业高效用水必须实行多项技术的集成

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途径是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是—项系统工程,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增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则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技术措施和管理技术瞄施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体系。

2.4重视管理

突出水资源的统—管理与高效利用,走建、管、用和保护水资源为一体的道路。一是对灌区内各种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污水、泉水等)进行评价,进行以节水为目标的灌区技术改造。二是强化管理入手,制定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规章和政策,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将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规章(如打井许可制度、工程管理和抵押承包制度,收费制度,工程设施的维修、折旧等)。三是建立以地方领导和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小组和灌区领导及农民参加的组织管理,领导、协调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将灌区内各种用水。

统—管理、统—分配,使三种水源浇地的公顷次差价相当,实行节约水者奖,超用水者加价的办法,逐步推行节水灌溉优化配水等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抑制和降低灌区过量超采地下水资源,促进灌区资源环境与生态平衡。

2.5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要有—个长远的统筹规划

农田水利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工程,均属基本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而不应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领导班子或领导者的变动而改变,—要有长远统筹规划。二要有五年计划。三要有分年度安排。四要有试验选型。按照近期计划所确定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出最适合本地实际,群众又能接受的技术,—般每项技术最少要经过两年的试验。第五步要付诸实施。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确定适宜推广的技术,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6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2.7加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提高节水意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

3.结束语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应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推广普及,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今后,我们将坚持一要发展、二要规范、三要可持续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使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安伟,徐澜,樊智翔,等.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2006.

喷灌:现代化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第4篇

随着农业各领域中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喷灌设备模式采用了工业化生产方式, 即实行规模化生产, 将喷灌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纳入产业化轨道, 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促进我国喷灌设备上档次、上规模、增产增效。为加快我国喷灌设备的产业化, 主管部门还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 选择生产企业, 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和低息贷款进行扶持, 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联合攻关, 使喷灌设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工艺操作的规范化、技术产品的标准化, 创出一批名牌产品。与此同时, 各级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喷灌设备产品质量监控工作, 促进各地采用优质产品, 保护名牌。应大力发展以科、工、贸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股份公司, 集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 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喷灌产业化咨询服务体系。

有资料显示, 到2010年, 我国喷灌面积将达到366.7万hm2, 2020年将达到666.7万hm2。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缺, 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日趋迫切, 喷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将来一定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新型卷管式绞盘喷灌机研制与开发

项目简介:该课题研制出可在低供水压力 (0.35MPa) 条件下使用的低能耗、宽幅度速度调节范围 (涡轮轴转数150~800rpm) 的轴向冲击式新型水涡轮驱动系统, 解决了国内同类产品水力驱动耗能高的问题;研制出包含PE卷管自动缠绕排列及回收速度自动补偿, 喷水行车自动举升使绞盘架停车, 从而保证PE卷管安全可靠回收等的机械式自动控制系统, 解决了国内同类产品功能不完善的问题;研制出结构适合普通机床进行加工的绞盘式喷灌机专用转盘轴承, 解决了国外产品结构为压延成型, 非专用设备不能加工的问题。因新型绞盘式喷灌机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其市场潜力巨大, 将成为我国节水灌溉领域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多功能喷头研制与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进行了多功能喷头研制与开发。该项目研制出DGN-1和DGN-2两种规格的多功能喷头, 在不改变原型喷头结构的同时, 采用新型喷头雾化及射程调节器, 实现了喷头的雾化及射程同步调整;新型多功能喷头在进行不同调节中, 各调节器既可联动, 也可单独使用。如采用的喷头雾化时, 喷头的雾化指标虽可以大范围内调节, 但对其射程仅作有限的调节, 减少对喷灌系统设计的影响。喷灌技术是目前先进的高效用水技术之一, 也是可以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 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重要特征。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SJP65-200轻便型卷盘软管喷灌机

项目简介:该产品主要由水涡轮、减速器、纲丝卷盘、机架、刹车装置、速度调节系统、托带车、收带轮、喷头、钢丝、地锚等组成。关键技术——水涡轮, 采用“混流式叶片适当加大涡壳入口射流孔直径”的方案, 压力损失小, 效率高, 扭矩大。产品考虑柴油机泵和电动机泵两种动力方式, 因此, 工作参数应与国内生产的柴油机水泵组和电动机水泵组相匹配;选择国产PY50、PYC50或相同参数进口垂直摇臂喷头配套是合适的。

该项目产品的研制成功, 有利于现代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有利于提高水的利用率, 实现干旱区农业节水增产的目的,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水涡轮技术在该产品中的成功应用对促进和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3WQ-200型喷雾机

项目简介:该机主要由药液箱、喷杆、机架、喷洒管路系统、安全稳定压系统等组成, 适用于粮、棉、菜等多种作物喷洒除草剂、杀虫灭菌剂、液体化肥和各种作物生长激素。

该机具结构独特, 效率高, 成本低, 经济性好, 使用方便可靠, 作业性能优良等特点。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农业喷灌、滴灌节水技术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解决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 采取先进的水利措施。选择最佳的需水模式, 通过适时适量的供水供肥方案, 改善土壤结构、作物畦间小气候, 达到节水、增产、省力、增效。

该研究最终达到了农作物所需水肥最佳状态, 生长环境的最佳状态, 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达到灌水操作方便, 节源增产增效, 具有省内领先水平。

11CP45型水力驱动自行式喷灌机

项目简介:该项目将双作用往复行程水缸、水力驱动技术运用于自行式喷灌机, 较之水涡轮、水囊等水力驱动技术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配合双推杆、单棘轮结构, 往复行程都做功, 传动效率比单作用水缸又有所提高。采用折叠式托带车技术, 轮距可调结构, 使轮管输水不轧苗。优化整体结构, 作到爬坡角度达25°。产品为机械化设备, 省时省力, 操作简单, 比较国外大多采用的卷盘式喷灌机, 又具有能耗低, 价格低的优势, 同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龙眼需水量及雾喷灌增产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龙眼生理生态需水特点, 确立雾喷灌供水, 调节龙眼果园小气候, 增强龙眼的需水强度, 为龙眼高产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提出龙眼需水量值及需水高峰期的需水强度, 研究龙眼雾喷灌经济效益, 填补龙眼灌溉技术研究的空白, 为龙眼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用水管理、水利经济效益分析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资料。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伸缩式喷头

项目简介:该项目开发了伸缩式喷头。该产品是节水灌器的一种, 平时隐于地下, 防止灰尘进入喷口引起堵塞以及人为的破坏, 便于人们在地面上行走及活动。当水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 喷头伸出地面工作, 其特点是喷洒均匀、喷洒角度及流量可调。该产品在此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问世, 国内因受生产工艺、产品结构、模具工艺等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发展起来。伸缩式喷头是我们剖析了先进国家的样品, 借鉴其先进经验, 刻苦攻关研制而成功的。

新型微灌器材的研制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完成了影响水利性能较大的关键部件“脉冲滴灌系统”、“无滴头迷宫式滴灌带”、“网式自反冲洗全塑过滤器”、“夺力流量调节器”四个产品的攻关任务。其中“脉冲滴灌系统”, 保证了灌溉均匀度, 简化了工程设计;“无滴头迷宫式滴灌带”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网式自反冲洗全塑过滤器”采取双腔结构, 合理新颖, 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该项目产品已销往北京、山西、新疆、山东、甘肃、河北、湖北等全国17个省市, 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卷盘式喷灌机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化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完善了卷盘式喷灌机规格品种, 先后完成了65TX、75TX、85TX、90TX四种底盘的大中型卷盘式喷灌机的开发、设计。管径有φ65、φ75、φ90和φ100, 管子长度可根据用户的需求, 配备200~420m不等, 每间隔20~30米为一个规格, 形成了JP65、JP75、JP90和JP100四个系列。产品经排灌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镇江分中心测试, 其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经多家用户使用质量可靠, 性能良好。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JZP75/175型绞盘转动式喷灌机

高效节水灌溉总结 第5篇

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辖28个乡镇办区,592个行政村,172万人,耕地面积244万亩,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库区市,省第一批22个中央财政支持小农水重点县之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原创地。201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8.5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55元,同比增长13.1%。全市现有中小型水库18座,总蓄水量4472万立方米;大型灌区1处——引丹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实灌44.3万亩;中小型自流灌区15处;机电灌站54处;塘堰坝3139座;机电井22532眼;有效灌溉面积160.2万亩,旱保田面积65.6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2.51万亩。

一、项目基本建设情况

邓州市2010年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由河南省水利厅于2010年12月20日以豫水农【2010】80号文件批复实施,批复总投资200万元,新打机井25眼,建设护井工程25处,铺设PVC-U管35600m,PE管4000m,地埋电缆6km,土方开挖2.22万m;喷灌工程干管铺设φ90PVC-U管7200m,支管铺设φ75PVC-U管28400m,安装喷头1200套;微灌工程φ32PE管4000m,安装241T旋转喷头7800只,配套射频IC卡控制系统,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6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确保节灌工程建设质量

我市按国家、省、市对节水灌溉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强化打井抗旱、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坚持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的原则,确定我市节水灌溉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中央、省,发展节水灌溉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坚持打井抗旱与节水灌溉相结合,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统筹规划,沿路开发,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为我市建设效益型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全市对节灌项目区建设本着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效益,搞好节灌技术,建好项目区,实现高收入的要求,并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业务技术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每个项目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实行新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是集建、管、用一体的综合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有一些地方政策做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项目建设优在建,重在管。我市对节水灌溉水源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或拍卖等形式,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对可以拍卖的机井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按工程造价的10%竞价拍卖;对无人购买的机井,每眼机井安排0.5亩的护井田,以田养井,用于机井管理补贴。管护人负责机井的日常管理、养护、维修,使机井和配套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用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方方面面投资打井搞节水灌溉的积极性,收到了好效果。

(三)、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发展节水农业的要求,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大力推广移动式灌溉技术,这种灌水方式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田间,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它的主要特点:

1、节水效果明显,水的利用率可达85—9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44。

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5以上,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主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喷水沟,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产环境。

3、减少田间工作量,作物实行喷灌免去了田间水渠建设和平整土地的用工。并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它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对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的优点,是目前较适合我市市情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通过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尚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很多村民对节水灌溉意识不强,没有把节水摆到应有的位置给予重视;二是现有的节水灌溉面积中单项措施多,大多数工程标准低,科技含量不高;三是节水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还没有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四是节水灌溉所用的材料、设备品种少,规格不全,工作可靠性、耐久性等较低,运行一段时期后容易出现问题;五是节水灌溉多渠道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还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在普及节水灌溉工作中,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条件允许的地方,能快尽量快,早实施早受益,多发展多受益。要增强紧迫感,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但是,在强调发展速度的时候,始终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效益是目的,有效益的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使群众的积极性持续长久。效益好与差,要听群众的反映,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能只看一二年。如果一套喷灌设备只用三四年就坏了,滴灌设备使用三五年就出现堵塞、塑料管老化而报废,经济上是否合算就值得考虑。一个地方每年能发展多少节水灌溉工程,除了主观努力外,还受资金、技术、经验、材料设备供应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推广节水灌溉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切忌“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提高指标,强迫命令,一哄而起。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下建议:

1、节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政府强调节水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考虑水资源供需矛

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但对于节水实施者 农民来说,由于节水的增产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水费标准又不可能定的很高,农民关心的往往与政府有所不同,可能对节水带来的其他效益更感兴趣。例如,对管道输水和喷灌,农民反映说:土渠输水地面灌溉,渗漏加跑水,几个小时水还进不了地,现在闸一合,水就进地了,节省了电费,缩短了浇地周期。人工工日也相应缩短了,节水的效益比较多地体现为社会效益,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

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节水灌溉省下来的水能否用于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产量,涉及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问题。在水资源较充沛,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地方,这样做可以。但在地下水严重超采,或河流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省下的水首先应当满足保护生态环境所需。如果从眼前和局部利益出发,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作物产量,只能是“竭泽而渔”。发展节水灌溉,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要站得更高些,考虑更长远些,把维持当前农业生

产与下个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

3.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

抓节水灌溉,首先要抓工程措施,这是搞好灌区节水的物质保障条件。如果一个灌区土地高低不平、渠系不健全、建筑物闸门破损、缺少量水设施,到处跑水、漏水、渗水,要想提高水的利用率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只重视工程措施,忽视管理措施,节水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重工程节水,轻管理节水;重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轻田间节水管理的倾向,节水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探讨 第6篇

摘要:要发展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措施是必要手段。因此,只有推广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节水技术应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措施上解决农业节水的相关问题,达到全方位节水的目标。本文将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有关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一、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输水是广泛采用的传统输水方式。这种方式水资源损失较大,总体利用率不高,损失能占到输水总量的50%~60%,一些土质较差的渠道渗漏损失可达80%左右,是灌溉水损失的主要方面。因此,加强渠道防渗是渠道输水实现节水的必要措施。采用渠道防渗相关技术后,将会有效减少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大幅提高渠道水资源利用系数。

防渗衬砌的主要材料有灰土、水泥土、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石和复合土膜料等,相应的渠道防渗方法有土料压实防渗法、三合土料护面防渗法、混凝土衬砌防渗法、沥青护面防渗法、石料衬砌防渗法、塑料薄膜防渗法等。

由于渠道防渗适用于全部的灌溉土渠,所以选择恰当的防渗技术措施就成了关键,一般的选择原则有4点:防渗效果较好,减少渗漏值一般应多于50%;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寿命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抗冲能力,减少断面面积。

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农作物,在输送工程中减少蒸发损失和渗漏的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大部分由水源、水泵和动力机、连接保护装置、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还有其附属设备组成。

利用管道取代渠道输水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输水效率,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采用了渠道防渗技术的输水方式,在输水效率上还要提高10%~30%。根据我国现阶段水资源比较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全面普及管道输水技术,降低水资源输送环节的损耗。

三、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管道、水泵、动力机等专门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所需灌溉的地区,通过喷头把水流散成细小的水颗粒,均匀地散布在农作物上进行灌溉。喷灌系统有3种形式:固定式,即组成喷灌系统的各部分设备都是固定不动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便利、生产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少、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移动式,即喷灌系统的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部分都可以移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所需资金少,机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半固定式,即喷灌系统除喷头和装有很多喷头的支管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支管与输水总干管常用给水栓连接,其特点介于固定与半固定系统之间。

喷灌有明显的节约用水、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约耕地、对地形土质要求小,灌水较为均匀和增加产量等优势。在灌溉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林草地等领域应用广泛。与采用传统土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灌溉节水40%左右,粮食作物增加产量15%~25%,经济作物增加产量15%~30%,蔬菜增加产量2倍左右。

四、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最古老、最常见和应用最广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引入农田后,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渗入土壤,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能源,易于实施。由于我国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推广发展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是节水灌水技术的关键。

根据灌溉水渗入土壤的方式,传统的地面灌溉可分为4种:畦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畦田中,灌溉水在畦面上以薄层水流形式在重力作用下沿畦长方向流动,向土壤中垂直入渗浸润土壤;沟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灌水沟中,灌溉水在沟中沿沟长方向流动,部分水靠重力作用和土壤毛细管作用通过沟壁浸润土壤;格田灌溉,从末级渠道将水引入用土埂围成的格田,并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靠垂直入渗径润土壤;漫灌,只有简单的土埂,引水入田后,任水漫流渗入土壤。各种地面灌水技术的适用性不同。对于密植作物,一般应选用畦灌;对于水稻或冲洗改良盐碱地,可选用格田淹灌;而对宽行作物则适宜选用沟灌;漫灌适用于灌溉天然草场或引洪淤地。

若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进行隔沟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棵间土壤蒸散发占农田总蒸散发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还可以较好的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

五、膜上灌

膜上灌是指在作物行间铺盖的塑料薄膜上行水,水流从薄膜上的小孔下渗以浸润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使用,其优点是可以节约用水、保持肥效、增加地温、抑制杂草和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及灌水质量高等。实践表明,采取膜上灌水技术比常规沟灌节水50%左右,增产5%~50%不等。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灌水技术。

六、坐水种(点水灌)

坐水种指在干旱严重和缺水地区,挖穴下种时灌少量水以保证作物出苗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坐水种单体播种机,使开沟、浇水、播种、施肥和覆盖土1次完成,适合有小水资源的旱地农业区。实践表明,玉米坐水种,1kg可节水900m3,节电100kW·h,增产幅度15%左右,增收幅度20%~30%。

七、微灌技术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微灌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喷灌节水15%~20%,比地面喷灌节水50%~60%。微灌普遍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具有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建设是从输水到灌溉环节的全面建设,保证水资源在每个环节的高效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农作物生产的高效。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術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地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

[2]李长伟.高效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5.

高效节水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第7篇

一、玉米膜下滴灌增产的经济效益

玉米膜下滴灌耕作比露地玉米种植增产30%~50%, 有的地方产量成倍增加。由于灌溉是管道输水, 输水损失很小, 滴灌时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 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比普通地膜灌溉省水40%~60%, 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以上。在早春冷凉、无霜期短、年积温少、自然灾害较多、伏旱严重地区, 可以使玉米抗旱增温早成熟。采用该项技术, 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从而获得高产增收的效果。膜下灌溉玉米的各项生育条件优越, 促进早出苗, 早吐丝, 早成熟, 根系亦发达, 试验资料和实际种植表明, 应用膜下滴灌,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二、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

⒈保水作用 覆膜后, 土壤与大气隔开, 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 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 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对自然降水, 少量以苗孔渗入土壤, 大量水分流入垄沟, 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 由地膜保护起来, 被作物有效利用。

⒉增温作用 土壤耕作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 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 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而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 起到水流增温, 汽化热损失极少, 温度下降缓慢。据测算, 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后, 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 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 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 透气性良好, 孔隙度增加, 容重降低, 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 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 可提早15天成熟, 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 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 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 保护养分不受损失。

⒌改善光照条件 通常由于植株叶片互相遮阴, 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光照条件差。覆膜后, 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据建平县农业部门在玉米播种60天后测定, 据地面50厘米处光照强度占25%以上, 非地膜覆盖玉米只有10%左右, 说明基部叶片光照强度优于露地玉米。

三、膜下滴灌覆膜铺带技术

⒈播种前的准备 (1) 优良品种的选用。膜下滴灌, 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 正常年份比露地玉米提前7~10天播种, 生育进程快, 提早7~15天成熟。根据这一特点, 所选用玉米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且具备抗逆性强, 增产潜力大, 株型收敛, 适宜本地安全生长的高产品种。 (2) 选地。选地势平坦肥沃, 土层较深厚, 排水方便, 土壤以壤土或砂壤为宜, 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亦可。坡地坡度在15度以内, 必须具备保水保肥的能力, 陡坡地、砂石土, 易涝地、重盐碱地等都不适于覆膜滴灌种植。 (3) 整地。要求适时翻耕, 地面要整细整平, 清除根茬、坷垃, 做到上虚下实, 能增温保墒。按测土配方施入适量化肥, 一般亩施入复合肥30公斤, 长效缓释肥80公斤, 保证有足够基肥施入。

⒉铺管覆膜 (1) 滴灌管带铺设。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塑料节水滴灌器材国家行业标准的滴灌管带, 滴孔距离为25厘米。铺设后确保平整, 无破损、打折、打结和扭曲, 保证不影响覆膜质量。 (2) 地膜覆盖。选择符合GB/T 13735-199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标准厚度为0.008毫米, 幅宽80~90厘米, 膜色为白色、黑色或黑白道膜。要选择纵向拉力强的知名品牌农用地膜。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小于55毫米/平方米, 地膜两侧应可靠埋入土中, 膜面平整, 采光面光洁, 采光面宽度合格率大于85%, 种子覆土厚度合格率、膜孔全覆土率、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和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均不低于95%。

四、覆膜玉米栽培管理

⒈种植管理 以水利部门设计灌溉单元 (单井或地块) 为基础, 实行集中连片, 统一一个耐密品种;统一种植密度;统一大垄双行覆膜种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肥水管理。 (1) 播种时间。在春季农田土壤化冻后, 连续5天土壤温度达到8~10℃之间时开始播种。 (2) 种植品种。适合建平县种植的有辽单565、郑单958、东单258、益丰29、良玉66和浚单20等几个抗逆性强、丰产稳定性好的耐密型玉米品种。 (3) 种植密度。根据建平县气候条件、地力等级和农业生产水平, 上述几个品种每亩播种穴数在4000株。 (4) 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分期施用化肥:一是随播种基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总养分含量在45%以上) 32公斤, 严格做到种肥隔离。二是利用施肥罐随灌溉分期追肥或采用追肥器人工追肥。全生育期追施尿素总量控制在25~35公斤, 总的原则是:生长较弱, 应早追、多追;生长旺盛, 则可适当晚追、少追;“沙壤土少吃多餐”实行分期追肥、“黏壤土多吃少餐”可一次性追肥, 确保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不脱肥、不早衰。

池塘节水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节水养殖

1.1.1 池塘的条件

注排水方便, 捕捞方便, 通路通电, 池面积一般为3~10亩, 常年水深在1.2~2m。

1.1.2 养殖池塘的底部改良

生态池塘的底质改良, 首先对所有进行试验池塘底部清淤, 利用泥浆泵清除池底部的过多淤泥和杂质, 使底泥小于20cm, 使养殖水环境得到改善, 增大水体体积, 增加养殖量, 提高养殖效益, 增加收入。其次对池底进行暴晒, 杀灭淤泥中的有害细菌, 改善养殖环境。

1.1.3 微孔增氧设施的安装

底层微孔增氧设施采取盘式曝气。8个池塘中, 每相邻两个池塘 (10亩) 安装增氧设施一套, 配备3KW罗茨鼓风机一台, 送气主、支管道, 微孔曝气盘40个, 在池塘中分两行排列均匀。主管道采用直径50mm PVC管道, 支气管采用30mm PVC管道, 曝气盘和支管道之间用塑料软管连接, 鼓风机出气口安装气包一个。各主、支管道连接处设闸阀一个, 支管道与曝气盘连接处各设闸阀一个。拨轮式增养机安装在池塘中央, 用绳索固定。

1.2 合理搭配养殖品种、调整放养模式

池塘生态养殖模式, 包括优良养殖品种的选择和中间搭配、合理的放养密度、饲料的选择和投喂, 养殖设施的 (增氧机等) 的合理利用等。这种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能够进行自身的生物修复, 保持池塘水体合理的生态系统, 减少甚至杜绝鱼药的投入, 防止对水体中友谊生物的杀灭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从而长时间保持养殖池塘的良好水质, 较少换水频次, 达到节水高效的目标。选用的品种主要是鲤鱼及乌鳢, 鲤鱼的养殖水面多, 而且影响其产量的原因主要是残饵及粪便分解, 产生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化学成分破坏水质降低溶氧, 引起大量的有害细菌滋生, 影响载鱼量, 降低产量减少收入。采用的养殖模式是以乌鳢、鲤鱼为主养, 搭配适量的花白鲢的形式进行。

1.3 养殖废水排放、处理及再利用

1.3.1 养殖用水的净化设计

养殖排放水流经地下管道, 进行厌氧处理, 进入沉淀池沉淀一部分杂质, 再经曝气池后到微型人工湿地净化处理系统, 利用人工湿地的运行对池塘排放水水质进行调控, 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使处理水全面达到养殖用水标准, 并再次进入养殖池塘进行循环利用。

1.3.2 微型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 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 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 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 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 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有芦苇、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 本试验用芦苇, 插植密度为1~3株/m2。面积10亩左右, 水深1~1.5m。

1.3.3 沉淀池

沉淀池建造在通风向阳、靠近人工湿地的地方, 面积5亩, 水深2~2.5m, 可蓄水5000~15000m3, 池内设两台3kw叶轮式增氧机。

1.3.4 暗排水管道

池塘的出水口, 都接到地下管道口上, 让排出的养殖废水经地下管道进入沉淀池, 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厌氧处理养殖废水。

1.3.5 过滤池

过滤池建设在晒水池一边, 靠近孵化场地。过滤池为一长方形池, 与晒水池相连的一边建过滤墙。过滤层材料由石子、粗砂、细砂、麦饭石组成。过滤池结构见图3。

2 节水养殖

2.1 清塘

鱼种下塘前20d, 采用常规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2 施肥与注水

鱼种投放前要施基肥, 鱼种投放前10d注入池水, 前7d左右向池中施发酵鸡粪200~300kg/亩, 水深保持在1m左右, 每隔4d翻动鸡粪1次培育水质, 水深保持在1.2m左右。清塘后注水施肥能够提高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藻类和轮虫数量, 抑制青苔的滋生。

2.3 鱼种放养

鲤鱼主养池每亩放养鱼种800尾, 规格20~30尾/kg, 白鲢鱼种120尾, 花鲢30尾;乌鳢主养池每亩放养鱼种1200尾, 规格100~140尾/kg, 白鲢125尾, 花鲢30尾。

2.4 排灌水管理

在整个养殖周期要定期排灌水, 养殖池塘每10~15d排灌水1次, 排灌量约为总量的1/4。

2.5 养殖水质调节

养殖过程中应用光合细菌改良养殖水水质。光合细菌适应性强, 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光合细菌利用地底的鱼虾排泄物、食物残料以及有毒有害的酸性物质作为基质大量繁殖, 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 调节p H, 并使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含量降低, 池底淤泥蓄积量减少, 有益于藻类和微型生物数量的增加, 使水体得以净化。光合细菌可进行光合成、有氧呼吸、固氮、固碳等生理机能, 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等营养成分, 在功能上可与抗生素相媲美, 并且更具有安全性, 是生物工程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光合细菌制剂还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 大大提高了生产性能。使用光合细菌可以改善水质, 降低鱼的发病率、降低死亡提高生产量, 达到节能减排增加效益的目的。

2.6 增氧机的使用

微孔增氧机要定时开关, 一般晚上、阴天。

2.7 日常管理

投饵坚持“四定”投饵原则, 5~6月份4次/d, 7~9月份投喂6次/d, 10月份投喂4次/d。投饵率根据不同水温及不同规格鱼种, 采取不同的投饵率。下塘初期, 每天投喂放养鱼体重的2%~5%;8月份5%~6%左右;9月份3%~4%;10月份以后每天投喂鱼体重的1~3%。在整个养殖周期定时巡视养殖水体, 观察养殖动物吃食、活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搞好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定期或经常清除剩渣残饵、粪便及动物尸体等, 勤清除杂草, 驱赶杀灭乌类、水蛇。老鼠等敌害生物, 以免病原生物繁殖、传播和侵袭。定期检查养殖对象的生长情况, 可据此判断阶段性的养殖效果和调整下一阶段饲养管理, 如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日常管理操作必须细心、谨慎, 避免养殖动物受伤, 为病原的入侵提供“门户”。在养殖过程中, 应创造条件降低应激反应, 疾病流行季节和天气恶劣时期尽量不要拉网, 防止人为惊扰, 以维护和提高机体抗病力。及时补充水源。做好水质监测。

3 养殖结果

夏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新技术 第9篇

1 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性好的新品种是实现玉米节水高产的关键, 也是减轻旱情压力的一个最有力的措施。在豫西地区可选择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等玉米新品种。

2 种子处理

一是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 播种后吸水快, 发芽早, 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幼苗粗壮。二是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 促进发芽。播种前选择种衣剂包衣即20%呋多伍, 用量为50mL包种子2.5~3.5kg, 既可防病虫又便捷省时、省力, 或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 使用50%辛硫磷100mL对水适量, 拌玉米种100kg, 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使用1.5%的植病灵Ⅱ号乳油拌种有效预防病毒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有效预防丝黑穗病、黑粉病。一般闷种2~3h, 晾干播种, 拌种时适当增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一般按肥料2~4g拌种子1kg。农药拌种要给种子裹上1层警戒色, 以防人畜中毒。三是SA1吸水剂拌种。SA1吸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树脂, 用SA1吸水剂拌种可大幅度提高土壤的吸水率和保水性, 并兼有良好的保肥效果。据试验, 以玉米种子量的1.5%~2.0%的SA1吸水剂拌种, 播种时田间的含水量仅为8%的地块, 出苗率高达85%~90%。

3 播种

3.1 适时早播, 延长玉米生长期

夏玉米种植方式有套种和直播2种。套种玉米是指在上茬小麦收获前将夏玉米种子套种于小麦行间, 这样能延长夏玉米的生长时间, 对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小麦联合收割的推广, 小麦联合收割的轮距与夏玉米种植行距不匹配, 联合收割机轧毁套种玉米苗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 套种玉米需要在麦收前5~7d。如果播种太早, 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时轧压玉米苗后, 就会轧断玉米苗, 造成玉米缺苗断垄。直播玉米是指在上茬小麦收获后, 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贴茬播种。直播玉米要适期早播, 这样对延长玉米的生长期, 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 为穗大、粒多、粒重奠定物质基础, 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15日之前为宜。

3.2 精细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夏玉米的人工点播种植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套种玉米由于在小麦行间中作业, 目前大部分地方仍然为人工点播。平播玉米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播种机作业速度以4km/h为宜, 不可过快。增施种肥, 以施磷酸二铵45~75kg/hm2, 硫酸锌7.5~15.0kg/hm2, 氧化钾45~75kg/hm2为宜;若施用1次缓释肥, 以7 500kg/hm2左右为宜, 强调种肥分行隔离。应根据品种要求的密度、种子的大小、发芽率的高低、播种方式确定播种量。播种量过大, 不但浪费种子, 而且出苗后幼苗拥挤、瘦弱, 间定苗也很费工。播种量不足, 容易形成缺苗, 不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苗数。点播的播量一般为37.5kg/hm2左右, 播种深度为2~4cm。不同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其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产量超过7500kg/hm2的地块, 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6.75~8.25万株/hm2, 松散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5.25~6.75万株/hm2。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应降低密度。套种玉米在套种之前没有降雨的情况下, 一般都结合小麦的灌浆水灌溉1次以保证夏玉米出苗。平播玉米播种后, 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 要及时灌溉, 否则影响玉米的生长期。因为冬小麦生长后期土壤干燥, 如果没有降雨, 玉米种子不会发芽, 晚灌溉1d玉米的生长期就往后推迟1d。灌溉量一般为600m3/hm2左右。注意防治玉米根葵粉蚧, 在玉米播种、小麦收获前, 结合播前灌水, 顺水浇灌40%辛硫磷悬浮剂、40%氧化乐果悬浮剂、40%对硫磷悬浮剂、40%乐斯苯悬浮剂3750mL/hm2, 对玉米根葵粉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 营养生长期管理

4.1 及时清理秸秆, 确保玉米正常出苗

随着上茬小麦的联合收获, 小麦秸秆切碎后形成的秸秆覆盖层, 对土壤保墒、缓解夏季土壤温度和抑制杂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机械的切碎和抛撒功能不同, 秸秆覆盖可能不均匀, 对于秸秆堆积的地方, 尤其是玉米行上堆积的秸秆, 一定要注意将秸秆铺开, 以免影响玉米苗的出苗。玉米出苗后, 如有缺苗, 要及时补栽。补栽可以从邻近多余苗移栽。补栽效果比补种的效果好。争取苗全、苗齐、苗壮, 争取足够的穗数。

4.2 及时喷除草剂

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小麦, 丢粒比较多, 在玉米播种后遇到合适的条件会发芽生长, 与玉米苗争夺水分和养分。生长上要注意及时喷洒除草剂, 玉米苗齐后用阿特拉津进行杂草防治。也可进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即玉米齐苗后3~5d内用25%快杀灵乳油675mL/hm2加植病灵Ⅱ号800倍液加玉米除草剂或50%阿合剂2250mL/hm2加面肥对水675kg混合喷雾, 可有效防治病毒病、瑞典蝇、地下害虫、蓟马和田间杂草。

4.3 定苗留壮苗

6月下旬或7月上旬, 可见叶6~7片时, 大小苗已经两极分化, 要去掉小苗留大苗, 为了留大苗宁可加大株距留双株也要去掉小苗, 只要留大苗, 株数不少就可以获得高产。密度要根据品种而定。

4.4 中耕除草

结合定苗进行中耕, 可以将小麦的根茬除掉覆盖在地表, 可保持土壤水分, 减少蒸发, 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提高土壤温度, 加速有机质的分解, 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结合中耕将田间杂草除掉, 中耕宜浅, 以免损伤根系。

5 生殖生长期管理

5.1 科学施肥

7月中旬第12~14片叶展开时进入大喇叭口期, 雌期是玉米雌穗发育进入到小穗小花分化期, 此后到乳熟期是玉米一生光合效率最高的时期, 80%~90%的籽粒产量是在玉米开花后形成。此时如果氮肥不足, 则容易出现空苞、秃顶、缺粒, 产量明显下降。如果此期干旱可配合追肥及时灌水。以速效氮肥为主, 配合钾肥, 一般施尿素375kg/hm2、硫酸钾150~300kg/hm2。

5.2 田间地表覆盖秸秆

在玉米拔节后 (7月中下旬) , 用铡碎的麦秸3000~4500kg/hm2覆盖在田间土壤表面, 既能增加降雨入渗, 又可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同时, 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破除土壤板结和培肥地力等优点, 可增产7%~16%。

5.3 喷施抗旱剂

抗旱剂的化学成分是黄腐酸, 主要作用是降低叶片蒸腾强度, 提高根系活力, 防止早衰。在受旱情况下, 用抗旱剂1号、FA旱地龙或生化黄腐酸1.2~1.5kg/hm2, 对水750~1 125kg进行全株喷雾。增产幅度9.0%~17.2%。

5.4 及时灌水

7月下旬后进入夏玉米的吐丝抽雄期, 抽雄前10d至抽雄后的20d是玉米需水临界期, 对水分反应敏感。如果出现伏旱, 就需要及时灌溉, 保证雌穗发育、抽雄、吐丝、开花授粉、籽粒形成的生理需水, 才能争取大穗, 提高结实率, 减少秃顶、缺粒。

5.5 病虫害防治

此期要注意玉米蚜虫和大小斑病。8月上旬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50~2.25kg/hm2加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50mL/hm2加罗效王675mL/hm2对水750~1125kg混合喷雾, 能有效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蚜虫。

6 收获期管理

玉米适期推迟收获的标准是苞叶松散枯黄, 籽粒变硬, 含水量25%左右, 籽粒表面有较好的光泽, 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色层, 籽粒乳线消失, 即以完熟初期至完熟中期收获产量最高。提倡晚收的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初, 推迟7~10d。玉米适当晚收可延长玉米灌浆的时间, 使玉米充分成熟。由于直播夏玉米播种时间为6月中旬, 而为了种麦, 多数农田的习惯收获时间为9月中旬, 玉米的生育期仅为90~95d。在收获玉米的时候正是玉米的腊熟后期, 这时每天灌浆的粒重为150~165kg/hm2, 如晚收获5~10d, 就可以使玉米增产750~1500kg/hm2。

摘要: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营养生长期管理、生殖生长期管理、收获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豫西地区夏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新技术, 能为节水高效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种子处理,营养生长期管理,生殖生长期管理

参考文献

[1]焦建军.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 2008 (16) :45.

[2]何淑红.夏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8) :189-190.

[3]季海涛.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229, 232.

[4]成红梅, 王娟玲, 康聪丽, 等.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3) :16.

哈密市农业高效节水发展探讨 第10篇

1 哈密市资源状况

1.1 水资源状况

哈密市水资源主要靠喀尔里克山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有冰川94条, 面积88.69km2, 冰储量49.1亿m3, 折合水量44.2亿m3。水资源总量为8.41亿m3, 其中:哈密市 (不包括兵团) 境内有头道沟、柏杨沟、柳树沟、二至八道沟、大白杨沟、故乡河、榆树沟等大小河沟27条, 年径流量4.308亿m3, 地下水资源量4.1亿m3, 其中不重复量为1.75亿m3。

资料来源:哈密市水利局

1.2 土地资源状况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显示, 哈密市土壤共分为五个土类、九个亚类、十一个土属、二十九个土种、四十一个变种。按土壤六级标准划分:一、二级地面积占24.7%, 三级地面积占49.5%, 四级地面积占11.3%, 五级地面积占11.8%, 六级地面积占2.7%。由于哈密市地貌类型复杂, 耕地土壤垂直分布, 差异性大。北部山区以薄层土壤砾质灰黄土、中砾石土为主, 有机质含量2.4%, 全氮0.144%, 速效氮70ppm, 速效磷4ppm, 速效钾100ppm, 坡度大, 土层薄, 保水保肥性差。中部平原区以灰黄土、黄土、底粘沙质黄土为主, 面积大、分布广、土种多, 地势平坦、质地轻松, 适耕性、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 光热条件好, 增产潜力大, 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2%, 全氮0.075~0.1%, 速效氮30~60ppm, 速效磷5~10ppm, 速效钾100~150ppm。平原南部为地下水溢出带, 以盐化黑土、苏打碱土、沙盖潮土为主。耕层中养分含量低, 有机质含量为0.5~1%, 全氮0.05%, 速效氮30ppm, 速效磷0.5ppm, 速效钾30~50ppm。

2 农业节水发展现状

2.1 水资源利用现状

2014年哈密市水资源总量为8.41亿m3, 其中地表水为4.31亿m3;总供水量为5.42亿m3, 地表水供水量为1.23亿m3, 地下水供水量为4.20亿m3 (见表2) 。

资料来源:哈密市水利局

2.2 哈密市行业用水现状

2015年哈密市全年用水总量4.93亿m3, 其中农业用水量 (含生态用水) 4.43亿m3, 比去年同期下降4800万m3;工业用水量0.29亿m3, 比去年减少247万m3;生活用水量0.21亿m3, 比去年增加158万m3 (见表3) 。2015年渠系 (干、支、斗) 水利用系数0.7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9m3。

资料来源:哈密市水利局

2.3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015年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1.60亿元。新建水库1座, 新增水源350万m3, 新建渠道36km, 高效节水升级改造面积0.19万hm2, “定额配水、量化管理”标准化灌溉面积3.96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km;完成人饮安全工程8处, 解决0.66万人、7.62万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防洪提52.2km, 泄洪渠10km。

截止2014年底, 哈密市灌溉面积5.69万hm2,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7万hm2, 高效节水面积5.12万hm2, 其中喷灌面积0.096万hm2, 滴灌面积3.69万hm2, 管道灌面积1.336万hm2 (见表4) 。

资料来源:哈密市水利局

2.4 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管理状况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高效节水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不断提升农业节水空间, 使高效用节水向高效用水转变, 2015年巩固完善了3.96万hm2“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量化管理任务。同时, 在各乡 (镇) 根据不同土壤、作物和水源选取29个实测点对主导作物定额进行测试和复核。开展了痕量灌溉、大枣冠层迷雾灌溉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试验、示范和推广, 不断提高农业单方水产出效益。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规范用水行为。协会管理的面积占田间灌溉面积的比例达81%, 用水管理上实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相结合的管水方式, 加强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培训与指导, 不断提高灌溉效率。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村民一事一议制度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水利部门技术服务、农民自主管理、各方协调发展的良好水利发展态势。

3 哈密市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节水灌溉系统工程老化

新疆节水灌溉开始较早的地区, 由于建设使用时间长, 当初滴灌系统的建造标准较低。目前这部分节水系统老化程度严重, 设施设备故障出现集中, 维修难度较大, 维修资金较多,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量大、费用高, 难以正常、持续运行。哈密市共计节水灌溉建设面积51600hm2, 系统运行10年以上需要升级改造的面积超过20000hm2, 占哈密市节水灌溉总面积的38%, 升级改造工程量大、升级改造投资巨大。

3.2 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缺陷

在哈密市调查了解到, 节灌设备质量欠佳, 遇到冬季寒冷低温天气、水质差等情况容易损坏, 不能正常使用。哈密市沁城乡2013建设1466.67hm2玉米饲草料基地, 2014年因低温天气造成533.3hm2的出水桩冻坏, 造成节灌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3.3 末级滴灌系统维护缺乏专业管理队伍

在农业高效节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上, 尤其是大多数由村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系统首部设施产权不明晰、监管责任不明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运行管理人员不固定、缺乏专业技能、工资难落实, 维修、养护经费难以落实, 造成系统首部设施“运行无人管、损坏无人修、费用无人出”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 虽然从产权制度、服务队伍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但仍未形成有效的“以产权为核心”的管护机制。一些县市探索了不同的农业高效节水系统的运行管理模式, 但仍存在运作不够规范、管理水平较低、专业服务队伍少、维修养护资金保障低等问题, 降低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哈密市三乡水管所服务区域为南湖乡、沁城乡和二堡镇, 服务面积约为11800hm2, 服务人员16名, 均为该水管所职工, 服务强度744hm2/人。可见, 基层技术服务力量相对薄弱, 技术人员服务强度过大, 完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显得十分迫切。

3.4 综合技术配套集成模式尚未形成

随着高效节水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膜下滴灌技术的普及应用, 虽然形成了较完善的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技术集成模式, 哈密市应用激光平地、膜下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机采模式、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集成模式, 并向加工番茄、加工辣椒、打瓜、哈密瓜等大宗高效经济作物全覆盖。但是对于南疆地区, 尤其是林果业, 还没有将农艺、园艺技术与滴灌技术很好的结合。

但是在林果作物或林果间作模式下还没有将园艺技术、灌溉制度等与滴灌技术很好的结合, 并未形成完善的林果作物节水技术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滴灌技术在林果作物挂果前期, 虽改善作物的供水条件, 但对林果作物根系生长有一定抑制, 且节灌设施 (滴灌带、滴头等耗材) 投入高、无产出效益, 影响农户采用节灌系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在林果作物挂果期, 由于林果节水技术集成体系不够完善, 难以满足林果正常需水量, 造成林果增产、增效不明显。因此,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发挥效益, 需要水利、农业、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密切配合, 推动农艺、园艺和节水灌溉技术等有效结合。

3.5 农户传统灌溉观念难以改变

少数民族农户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农业灌溉方式的影响, 农户对采取滴灌技术积极性不高, 一是认为搞滴灌每年在田间铺设滴灌带费钱费力, 不搞节水反倒省事, 二是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大水漫灌, 即使灌溉定额够了, 仍觉得浇水不足, 地表不出现明水就不放心, 这种思想认识普遍存在。

3.6 农户家庭经营与滴灌方式不适应

家庭分散经营对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系统利用制约作用明显。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控制面积一般在53.33~666.67hm2, 节水灌溉设计是根据地形地貌进行综合规划, 统一布置, 要求一个灌溉系统内作物种类、种植方式、种植模式尽可能一致然后根据作物需水要求及管网布置的形式制定轮灌制度及系统运行方案。而事实上, 在哈密市绝大部分实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土地上, 土地细碎化程度高, 少则数10户, 多则上百户, 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 一个灌溉系统内, 多种作物交叉种植, 给灌溉系统运行操作带来极大难度, 甚至灌溉时农户各自为主、农民乱开球阀, 将自家地里的球阀全部打开, 甚至一条支管同时开多个球阀, 严重违反设计方案, 导致灌水均匀度明显降低, 直接表现在同一灌溉系统下的作物高矮不均, 作物产量差别较大。这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已难以满足农业高效节水发展的要求。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只是水利项目的不同阶段, 建设是前提, 运行管理是目的, 水利工程资金在建设阶段进行投入, 资金的收回和效益的实现都是在运行阶段。为了水利工程建设更好的发挥作用, 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从工程设计开始, 分阶段地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责任、工程完成时间节点的安排, 管理单位要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验收等工作, 这样才能为工程接管后稳定可靠的运行提供保障。

为保障建设管理, 加强基层服务体系, 落实建后管护责任。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不建机制不建工程”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引进高效节水管理人才, 做到机构编制、人员队伍、预算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保障“五到位”, 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体制保障。要按照“分级管理, 分级负责”的原则,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综合运用制度量化的办法, 明确管护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防洪安全。

4.2 加强农业高效节水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的规模扩大,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存量资产越来越大, 加强管理的组织领导是关键。把农业高效节水组织管理纳入水管工作范围, 将管护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当中, 要将管护工作作为农业高效节水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建立健全农业高效节水管理体制入手,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考核办法, 建立目标责任的考核体系加大对基层管理工作指导。

基层乡镇组织实施好管护, 要将乡镇政府、水利站、村委会的思想统一到一处, 用力到一处。乡镇政府要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要与各村民委员会和水利站等相关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和奖惩措施。

4.3 建立健全农业节灌系统末端运行管理机制

4.3.1 建立健全运行管护的组织体系。

明确管护主体, 落实设施管护工作队伍, 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为领导, 乡镇为主导, 专业化组织及农户参与的后期管护机构。发挥各主体间权责利的分工、合作, 组织和调动农户积极参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

4.3.2 在末端系统运行管理模式上突破创新。

哈密市根据实际情况, 完善技术服务, 推动工程管护市场化, 鼓励农民成立用水合作组织,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 引导、鼓励实行专业化服务, 采取委托答理、承包答等多种形式;落实管护经费, 制定财政补助政策措施, 做到权责清晰、经费落实、让工程长久运行。

积极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融合型农业节灌系统运行管理模式, 如“合作社+专管人员管理”, “农民用水户协会+专管人员管理”、农业节水公司+专管人员管理”等模式, 对土地流转后统一灌溉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服务, 以利于有效解决土地分散承包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4.4 大力倡导农业高效节水经营模式转变

把统一经营方式, 至少是统一种植模式, 作为破解农业高效节水难题的路径, 加以大力推进。要坚持把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作为节水灌溉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 乡镇基层政府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 在坚持土地家庭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流转形式,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成立灌溉合作社, 将一个系统或全村农民组织起来, 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耕地集中连片种植和统一经营, 不仅可解决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也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4.5 加快推进农业水权管理改革的步伐

在农业水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 扩大改革范围, 在全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区逐步推广, 制定水权改革推广时间表, 通过建立水权制度, 搭建水权交易市场平台, 使水权制度成为推动节水灌溉发展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强化水资源计量管理, 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建立水权公众参与机制, 营造水权宣传氛围, 鼓励乡镇之间、工农业之间、不同农户之间水权交易, 以实现农业用水的合理转化, 有偿转让, 充分调动农村社会节水的积极性。

4.6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价格激励机制

通过加强水价管理, 针对节水灌溉与非节水灌溉实施差别化水价。运用水价经济杠杆, 激励和调控农民用水组织向节水灌溉组织转化。为了促进节水灌溉及其管理组织的发展, 对于实施节水灌溉的组织, 采用低于水管部门规定的水价标准, 对于组织用水量低于定额的, 对组织予以政策性节水奖励。

4.7 加强农业高效节水舆论宣传

哈密市水利农牧部门要积极总结好经验好模式, 运用多种传播方式, 加大对增收效益显著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带动强劲的运行模式的宣传推介力度,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推动哈密市农业高效节水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柏海.用层次分析决策喷灌规划设计程序[J].喷灌技术, 1992 (4) :19-21.

[2]刘维峰, 吴扬俊.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 14 (1) :75-79.

[3]朱美玲.干旱绿洲灌区农业田间高效用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节水灌溉, 2012 (11) :58-63.

[4]姚崇仁.干旱缺水灌区节水灌溉评价标准及其分析[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 (6) :7-9.

[5]罗金耀, 陈大雕, 王富庆, 等.节水灌溉综合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J].节水灌溉, 1998 (4) :1-5.

[6]方崇, 蔡小超, 张春乐.蚁群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 (3) :62-65.

[7]雷波, 姜文来.旱作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 (5) :99-104.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问题;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66-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运用先进、科学的设备和技术,配合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根据所灌溉作物的生理需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所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转变农业增长模式、缓解水资源紧缺、节约农业用水的最有效的途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认识程度较低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的科普、宣传工作相对薄弱,加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也较低,所以很多农民对于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后可以使农作物增产这种事实,一直存在怀疑的心理,缺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带来的现实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认识,相比较更愿意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有些地区部分已经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闲置,无法发挥出自身作用和价值。另外,因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水理念为少量、多次的高频灌溉,灌水时地表不出现明流和积水,这相对于传统地面漫灌农户直观感觉灌水量不足,由于农民的守旧思想,所以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心底里存在抵触情绪。

1.2 国家的优惠和补偿政策有待完善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要的投资相对较高,如果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国家投入不足,那么即便是用水户从中看到了利益,也不愿意花相对较高成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这时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中给予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和刺激农业灌溉用水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主要由县级政府来完成,所以,如果政府在财政方面缺乏支持,那么对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是不可能全面落实的。

1.3 水权制度不明确

基于我国水权市场建设的落后,造成用水户无法通过水权交易而获取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激励。目前大部分地区由于上游用水户缺少节水灌溉激励措施,所以用水户在建设节水设施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较多,即使这样节余的水还是不属于自己,这样用水户都选择了引水漫灌而放弃了节水。但是引水漫灌的成本是需要下游用水户承担的,如果水权可以明晰,水权制度可以完善,那么用水户是可以将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节余水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有偿地转让给紧缺水资源的用水户,因此完善水权制度,农业灌溉用水户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2.1 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

要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宣传工作,使农民们清楚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带来间接和直接收益。节水灌溉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就是农民,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明确农民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角色定位,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以提高农民收益为目标,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使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农民对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 加大高效节水灌溉的补偿力度

国家在高效节水灌溉补偿力度上还有待提高,应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提高对农民的补偿力度。上面所说的受益主体是单位和社会,农民通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约出的水资源,是可以为社会带来收益的,政府应在节水灌溉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惠民工程从而补偿农民。另外受益单位也可以直接对用水户进行经济补偿,可将部分水资源由农业用水转化为工业用水,然后将所创造的收益拿出一部分返还给节水灌溉的农户,也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置换的方式补偿农户。

2.3 明晰水权制度

水权是指用水的转让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等。我国水法中明确规定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但是对于水资源使用权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水权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所以造成用水户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节约用水,无限制地使用。而且国家在对水权没有明确界定时,用水户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约出来的水的收益是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这就使得用水户对于建设节水灌溉设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没有很大的积极性,所以,明晰水权制度,更利于培养用水户的节水灌溉意识,从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传统灌溉技术向现代灌溉技术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的重要保障就是有效的激励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开发出低成本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与政府的各项优惠补贴政策相结合,提高农户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梦,李彦彬,尹飞翔.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3,(30):240-242.

玉米高效节水省肥栽培技术 第12篇

1 选用良种

兼顾作物的抗旱性、丰产性和优质性, 选用肥水利用效率高、生产潜力大、适宜耐密的品种, 如选用郑单958、浚单20、农大108、先玉335等。

2 播种

2.1 适期播种

麦田套种玉米一般以麦收前10 d套种比较适宜。套种过早, 小麦、玉米共生期较长, 不利于创高产;套种过晚, 对玉米产量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夏直播玉米, 要力争早播, 晚播会造成减产。

2.2 提高播种质量

2.2.1 选用大粒的种子。

粒大饱满的种子, 有利于培植壮苗, 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实现丰产。

2.2.2 晒种。

晒过的玉米种子, 播种后吸水快, 发芽早, 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幼苗粗壮。

2.2.3 浸种和拌种。

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 促进发芽。播种前选择种衣剂包衣。用20%呋多伍50 m L包种子2.5~3.5 kg。既可防病虫又省时、省力, 或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 如用50%辛硫磷100 m L对水适量, 拌玉米种100 kg, 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2.2.4 足墒匀墒播种。

播种期土壤相对持水量必须达到70%左右, 若墒情不足, 要提前造墒或播后浇水引苗[1]。

2.2.5 开沟条播或点播, 种衣剂拌种。

条播和点播不仅可使播种深度一致, 而且可以保证密度, 播种深度要掌握在3~5cm。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 选用适宜的种衣剂拌种, 尤其粗缩病发生严重的地块, 应选用内吸性较好的杀虫种衣剂拌种, 做到普遍拌种[2]。

3 及时定苗

坚持“3叶间、5叶定”的原则, 即出苗后2~3片叶时开始间苗, 除去病、弱、杂苗;幼苗4~5片叶时即可定苗, 留苗1株/穴, 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若出现缺苗, 可在相邻穴定2株苗。若缺苗不严重无须补种。减少水肥无效损耗。高产玉米要做到3叶清苗, 5叶定苗, 定苗时要做到“四去四留”, 即去黄白苗、杂苗、弱苗、园茎苗;留齐、匀、壮、扁茎苗。当前生产上的玉米耐密型品种密度要有保证, 尤其夏直播玉米, 密度一般应在101.25万~123.75万株/hm2之间。

4 玉米田覆盖

小麦成熟后及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留茬高度25~30cm, 将秸秆均匀地覆盖在田间, 要保持长期覆盖, 不能清理出农田。使其发挥减少阳光辐射, 降低地温, 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作用。麦茬影响玉米的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 可将靠近玉米两侧的各一行麦茬刨倒。秸秆覆盖层如厚度不足, 要喷洒已阿合剂防草生长。在玉米小喇叭口期, 将田间地头、房舍周围的农作物剩余秸秆抛覆到玉米行间。

5 平衡施肥

施有机肥15 t/hm2, 或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纯N 165~225 kg/hm2、P2O545~90 kg/hm2、K2O 75~105 kg/hm2、锌肥15.0~22.5 kg/hm2。土壤速效磷含量大于20 mg/kg时, 可酌施磷肥, 或隔年施用。具体施用方法是把全部磷、钾、锌肥和40%氮肥于小喇叭口期开沟追施, 其余60%的氮肥于叶龄指数55%时一次性追施, 结合追肥及时浇水, 做到水肥最佳耦合。

6 定额灌溉

玉米一定要做到足墒下种, 底墒不足要造墒或及时浇跟种水。麦田套种玉米, 如墒情不足可在小麦扬花后浇小水225 m3/hm2左右, 既促进小麦灌浆, 增加粒重, 又保证玉米出苗。麦后直播玉米可在小麦收获后, 玉米播种前开沟浇水150~225 m3/hm2, 沟内播种。玉米出苗后, 视墒情、天气不定期监测土壤水分, 低于灌水指标及时浇水。苗期一般不浇水, 以促进其根系下扎, 增强抗性, 为丰产奠定基础, 浇水方式为沟灌。玉米在其生育期内一般浇1~2次, 第1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如出现旱象, 可浇水300~450 m3/hm2;第2次在玉米抽雄后15~20 d, 此时玉米需水量最多, 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浇灌浆水[2]。

7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玉米瘤黑粉病:该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 玉米全生育期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均可受害。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空秆不结实, 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用种子量0.2%~0.3%的粉锈宁或福美双拌种。玉米出苗前地表喷施除锈剂;抽雄前喷50%多菌灵或福美双1~2次, 预防病害发生。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 幼螨和成螨群聚叶背主脉附近吸取汁液, 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 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影响生长, 造成减产。将玉米红蜘蛛控制在扩散前的点片发生阶段。喷雾重点为中下部叶片, 可选用1.8%阿维菌素类农药2 000倍液。喇叭口期结合追肥埋施5%涕灭威颗粒剂[4]。通常情况下, 麦收后用都尔、阿特拉津各1125 g/hm2喷雾除草。苗期注意地老虎、蛴螬、粘虫、玉米螟 (钻心虫) 的防治, 抽穗至成熟期注意玉米螟、大小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的防治。播种前用2.5%“敌杀死”配成0.05%毒土撒于播种沟内, 或用“敌毒粉”24 kg/hm2拌30 kg细土, 也可直接与种肥拌匀点施在种子两侧防治地下害虫;用“乐斯本”防治玉米螟虫和蚜虫;在玉米大小斑病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750~1 500 g/hm2, 或50%甲基托布津900~1 500 g/hm2, 或50%扑海因1 050~1 500 g/hm2, 或15%粉锈宁1 200~1 500g/hm2, 对水750~1 050 kg/hm2喷雾;在玉米灰斑病发病初期用5%多菌灵、75%百菌清600倍液、75%三环唑喷雾防治。在玉米抽雄前期用CO (NH2) 215 kg/hm2+KH2PO42.25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后期进行人工隔行去雄和辅助授粉。

8 适时收获

在玉米果穗籽粒乳线消失, 籽粒含水量33%时及时收获。

摘要:从选择良种、种子处理、播种、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了山东地区玉米高效节水省肥的生产技术, 对获得玉米的的丰产丰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高效,节水,省肥

参考文献

[1]宇金玲, 马艳洁, 王学艳.耐密型玉米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 2010 (5) :57.

[2]陈桂萍, 吴桐, 刘民.鲜食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10 (5) :22-23.

[3]罗国新.甜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5) :42.

上一篇: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下一篇:服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