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质范文

2024-08-18

物质性质范文(精选12篇)

物质性质 第1篇

1.根据单一性质比较

(1) 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Ca (ClO) 2、NaClO分别和H2CO3反应都能生成HClO, Ca (ClO) 2+H2CO3=CaCO3↓+2HClO, NaClO+H2CO3=NaHCO3+HClO。前者涉及电离、沉淀两种平衡, 不宜用于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ClO。

类似地, 不能根据苛化法制NaOH来比较NaOH和Ca (OH) 2的碱性, Na2CO3+Ca (OH) 2=CaCO3↓+2NaOH;不能根据:Ba 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比较H2SO4、HCl、HNO3的酸性强弱。

(2) 难溶物的难溶程度。往黄色AgI沉淀上加Na2S溶液, 形成黑色沉淀, 表示Ag2S比AgI难溶, 相应的溶解度积分别为10-49和10-16。往黑色Ag2S沉淀上加HI溶液, 发生反应:Ag2S+2HI=2AgI+H2S, 得到黄色沉淀, 后者涉及电离、沉淀两种平衡, 不能用于比较AgI和Ag2S的难溶程度。

(3) 比较氧化还原性。由金属活动顺序知:Ag不能置换酸中的“H+”, 由于AgI、Ag2S为难溶物, 所以Ag能置换HI (aq) 、H2S (aq) 中的“H+”, 2Ag+2HI=2AgI+H2, 2Ag+H2S=Ag2S+H2。这两个实验事实不能说明:室温, 水溶液中Ag失电子倾向强于H2。

2.要以比较完全的反应作为依据

(1) NaHCO3和HCl反应很完全, 表示HCl的酸性强于H2CO3。HCO3-+H+=CO2↑+H2O, K=2.4×106。把CO2通过NaHS溶液, 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Pb (CH3COO) 2试纸显黑色, 表示有H2S生成;把H2S通过NaHCO3溶液, 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表示有CO2生成。然而这两个反应都不完全, 平衡常数不大, HS-+H2CO3=H2S+HCO3-, K=3.2;HCO3-+H2S=HS-+H2CO3, K=0.31, 不宜被用于比较H2CO3 (aq) 和H2S (aq) 酸性的相对强弱。

(2) 把Zn放入FeSO4溶液, Fe放入CuSO4溶液, 都能发生比较完全的置换反应,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约为1011和1026, 即还原性依Zn、Fe、Cu的顺序减弱, 或氧化性按Zn2+、Fe2+、Cu2+的顺序增强。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很有限, 如Sn+Pb2+=Sn2++Pb, K=2.2;Ag++Fe2+=Ag+Fe3+, K=3.2, 显然不宜根据以上反应比较Sn和Pb的还原性, Ag和Fe2+的还原性。

对某些必须加大反应物浓度才能发生的反应, 如MnO2、K2Cr2O7的氧化性略弱于Cl2, 相应的标准电势分别为1.23V、1.33V、1.36V。由略弱的氧化剂制备略强的氧化剂Cl2, 只能借助于加大HCl的浓度。显然不能根据MnO2、K2Cr2O7分别能和较浓HCl反应制备Cl2来说明MnO2、K2Cr2O7的氧化性强于Cl2的氧化性。

3.比较时应关注物质的物态

化学热力学对水溶液、气态物规定的“标准”不同, 所以比较时要关注物质的物态。

已知气态H2O、HCl的生成焓分别为-242kJ/mol、-92kJ/mol, 由于H2 (g) 能量低于HCl (g) , 所以能发生下列反应———早期制Cl2的方法 (Deacan法) :4HCl (g) +O2 (g) =2H2O (g) +2Cl2 (g) , △rHθrm=-58kJ/mol, △rSθrm=-129J·K-1·mol-1。

298K时水溶液中, 氯的电极电势φθCl2/Cl-=1.36V, 大于O2的电极电势φθO2+H+/H2O=1.23V, Cl2的氧化性强于O2 (恰好和气态相反) 。由此不难理解比较O2和Cl2的氧化性必须先明确O2、Cl2存在的状态。

混合固态K3Fe (CN) 6和固态KI, 发生反应:K3Fe (CN) 6 (s) +KI (s) =K4Fe (CN) 6 (s) +1/2I2 (s) 。这是因为K4Fe (CN) 6能量显著低于K3Fe (CN) 6之故, 两者的生成焓分别为-526kJ/mol和-173kJ/mol。但室温在水溶液中发生逆向反应Fe (CN) 64-+I2=Fe (CN) 63-+I-, 其中φθI2/I-=0.54V, 比φθFe (CN) 36-/Fe (CN) 46-=0.35V大。只有在确定物质存在状态前提下才能比较K3Fe (CN) 3和I2的氧化性或K4Fe (CN) 6和I-的还原性。

4.反应温度要相近

加热条件下, Fe和H2O (g) 能发生下列反应:3Fe (s) +4H2O (g) =Fe3O4 (s) +4H2 (g) , △rHθrm=-153kJ/mol, △rSθrm=-159J·K-1·mol-1, 700K时K=1.3×103。升温对这个焓降、熵减反应不利, 温度为1200K时, K=6.9×10-3, 即平衡按逆向进行。因此, 只有在确定温度前提下才能比较Fe和H2的还原性。

同理, CO (g) +H2O (g) =CO2 (g) +H2 (g) 在1025K时, K=1.0, 即在T<1025K时, CO的还原性强于H2, 而T>1025K时H2的还原能力更强。若无反应的温度, 很难判定H2或CO还原能力谁更强。

5.在p H相近条件下比较水溶液中反应方向

在酸性介质中MnO4-+8H++5e-=Mn2++4H2O, φθ=1.49V, 能氧化Cl-为Cl2 (φθCl2/Cl-=1.36V) , 而且反应很完全。若设反应体系中c (CnO4-) 、c (Mn2+) 不变, 溶液的pH由0增大为5 (反应式中H+的计量数为8) , 能斯特式中[H+]8将由1变为10-40, 算得φMn O4-·Mn2+=1.02V (比1.49V小了0.47V) , 氧化性显著下降。由于1.02V<1.36V, 表明pH≈5时, MnO4-不可能氧化Cl-。

同时, 卤素 (氟除外) 在碱性介质中发生歧化反应:在酸性介质中XO3-和X-发生归中反应 (即上式的逆反应) K (Cl) ≈109, K (Br) ≈1036, K (I) ≈1056。“酸性”和“碱性”交点的pH, 氯为1.6, 溴为6, 碘为9。以碘为例, pH显著大于9时, I2发生歧化反应;pH明显小于9时, IO3-和I-发生归中反应。因此, 要在pH相近的条件下比较X2和XO3-的氧化性, X-和X2的还原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时设计

一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

我也曾梦想有一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边放边讲)

教师:化学在给人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现在由化学引起的污染,遍及全世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你知道由于应用化学不当、对化学常识的无知,而引起的污染吗?

学生:白色垃圾。

学生: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

学生:滚滚黑烟,污染空气。

学生: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臭氧层空洞。

学生:光化学烟雾

阅读“绿色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小结本节的知识。

教师: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

作业:(1)总结身边的化学

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反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3篇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 煤着火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赶快回到课本的练习中去“实战”吧。

物质性质 第4篇

一、利用同化原理, 教学时注意与必修2相关内容的衔接

学习认知理论告诉我们, 一切新知识的习得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基本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那么在教学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在本质上有些相同,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二、注意形象化教学, 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

本模块主要探讨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微观结构抽象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来降低这种难度。模型的直观性, 多媒体的形象性, 教学语言的比喻性, 实验、做模型的体验性等都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面貌, 从而增加知识的可接受性。

如学生对CH4分子的空间结构能够说出, 对C原子的杂化也能够认同, 但无法理解sp3的4个杂化轨道为什么互为109.5°伸展?sp2的3个杂化轨道要互为120°伸展?sp的2个杂化轨道要互为180°伸展?当然, 直接告诉学生“就是这样的”要求记住是可以的, 但是记忆大量这种抽象的规定性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学生能明白理解并且永远记住一些原理:将2个相等体积大小的氢气球用细丝线扎在一起, 观察它们的空间位置呈什么形状分布?同样再做3个、4个气球的, 非常奇妙的是这些等体积大小的气球竟然就是按照sp、sp2、sp3杂化轨道的伸展方向分布开来, 这不就是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最好证明吗?教学中勤思考, 多摸索, 多使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大大减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 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角度、多线索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模块内容抽象, 搞不好教学就会变成老师一言堂, 口干舌燥, 而学生仍然不知所云, 一堂课下来学生似懂非懂, 对知识理解半生不熟, 教学效果很差。所以教学设计时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和知识背景, 不能只从科学程序、认知程序、知识顺序等学生外在的思路设计教学。

如, 在“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一节中, 课本的知识呈现顺序为“实验: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浓NH3·H2O→观察现象:蓝色沉淀逐渐转化为深蓝色溶液→结论:Cu (OH) 2沉淀转化为[Cu (NH3) 4]SO4溶液→交流讨论:[Cu (NH3) 4]2+形成原因→结论:配合物概念→应用训练”, 虽然是按照探究学习程序来设计的, 但是并没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背景出发来设计教学线索, 对于学生来说实际还是一种突兀的硬性填塞, 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也就是说教学线索没有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而是根据外人设计好的科学程序来认识知识。可以将这节教学设计思路改为“回忆:Al2 (SO4) 3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的情况, 解释原因→设想:Cu SO4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的情况→实验:形成认知冲突, 进入悱愤状态→阅读课文, 讨论, 答疑→形成概念, 应用训练”。

四、优化习题教学, 增强训练效果

任何学习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量, 由于本模块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很难找到质量、数量适切的现成练习题集。教学中发现, 课本中的习题只有每个单元后的5~6个习题, 统计苏教版教材全书只有73道习题, 这些习题基础而简单, 往往在学生听课过程中就被学生顺手做好了,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也不能满足掌握知识的需要。启用新教材, 习题编写相对滞后, 看看市面上所谓的新课程习题、教辅, 也大都是与教学目标不符的陈旧老题, 有的根本就是取自于一些奥赛题, 与实际教学目标严重脱节, 习题情境、习题思维、习题功能都不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5篇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探究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师提问】老师手里有三张纸,同学们能让这三张纸做什么变化呢? 【学生实验】将纸揉成一团、将纸撕碎、将纸点燃,那么这三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呢?能不能将这三种变化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将纸揉成一团、将纸撕碎都没有生成新物质,而纸的燃烧生成了新物质。

【教师总结】纸撕碎这样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物理变化。像纸燃烧这样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板书)。

【教师提问】变化中常伴随哪些现象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实验一起来观察一下。实验过程中,大家注意观察和比较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所发生的现象。

【演示实验】实验1-1(1)水的沸腾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试管中的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实验1-1(2)胆矾的研碎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蓝色块状固体变成了蓝色粉末状固体。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两个实验是什么变化?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师提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大家还能举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冰雪融化、蜡烛融化、水的三态变化、铁做成锅。【演示实验】实验1-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演示实验】实验1-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生成大量气泡,大理石的量减少。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两个实验是什么变化?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教师总结】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比如:我们酒精燃烧的时候放热、发光,还有刚才看到的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吗?

【小组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的呼吸作用等、炼铁。

【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下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时蜡烛融化成蜡油是物理变化;但是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其实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在变化中体现物质的性质,从而得以应用物质的性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样也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师讲解】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通过我们刚才看的实验视频,你能举出哪些物质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等。

【教师讲解】物质的变化是一种过程,而性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比如纸张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我们知道纸具有可燃性。

因此: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教师提问】举出你认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碳可以燃烧、铁可以生锈、食物可以腐败等。

【对比归纳】其实变化描述的是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在描述性质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能、会、可以、难、易等。

【教师讲解】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比如,我们要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往大理石中加入盐酸而不是氢氧化钠,是因为盐酸具有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性质。因此(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三、课堂小结

物质性质 第6篇

例1 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荣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已制得的准晶体都是金属化合物,如Al65Cu23Fe12、Al70Pd21Mn9、Cd57Yb10(Nature,2000,408:537)等;晶体如Al60Pd25Mn15。下列关于已知的准晶体、晶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准晶体至少由两种金属组成,且其硬度大于组成金属的硬度

B. 组成准晶体的元素可以是主族元素,也可以是副族元素

C. 目前发现的准晶体能耐酸碱腐蚀,这些准晶体都属于金属混合物

D. 组成元素相同,可以通过控制质量比来制得准晶体和晶体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并联系金属种类分析四个选项。依题意,目前发现的准晶体都是金属化合物,至少两种金属组成,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合金的金属的硬度,A项正确;题给准晶体,铝为主族元素,而铜、铁、锰、钯等是副族元素,B项正确;准晶体属于金属化合物,组成固定,是纯净物,C项错误。Al70Pd21Mn9是准晶体,Al60Pd25Mn15是晶体,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D项正确。

答案 C

點拨 一般,除密度外,准晶体的性质并不是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总和。准晶体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都大,导电、导热性能比各组分金属的差。

考點2 物质的分类

例2 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X][Y][Z]

[&X&Y&Z&A&碳元素&主族元素&短周期元素&B&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解析 主族元素分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所以Y包含Z,而不是Z包含Y,A项错误;氢氧化铁不是胶体,胶体是混合物,而氢氧化铁是化合物,氢氧化铁颗粒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氢氧化铁胶体,B项错误;纯净物分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C项正确;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例如,C+CO2[高温]2CO,所以,放热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种属关系,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D项错误。

答案 C

考點3 胶体的性质

例3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其他两种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 1 mol FeCl3与足量水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为NA

C. 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遇氯化铝溶液产生氢氧化铝沉淀

D.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至形成红褐色透明液体为止

解析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 nm,A项错误;FeCl3水解是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B项错误;胶体是混合物,不显电性,只有胶体粒子带电荷,C项错误。

答案 D

點拨 熟练掌握氢氧化铁、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氢氧化铁沉淀间的差别。

考點4 化学用语

例4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A. HClO的结构式:H—O—Cl

B. H2O2的电子式:H+[[∶O∶O∶][∶][∶][∶][∶]]2-H+

C. —OH与OH-均是10电子粒子

D.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3H4O2

解析 次氯酸中氢与氧结合形成共价键,氯与氧形成共价键,类似的有次碘酸(H—O—I),A项正确; H2O2是共价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阴、阳离子,B项错误; —OH表示羟基,氧原子最外层缺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含9个电子;OH-表示氢氧根离子,氧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含10个电子,C项错误;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C3H4O2是它的分子式(或化学式),D项错误。

答案 A

點拨 高考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有电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电极反应式,每一种化学用语书写都有明确规则,掌握书写规则是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前提条件。例如,电子式中表示原子形成化学键情况,其原子排列可能与化学式不同,如次卤酸习惯写成HXO,其真实结构是H—O—X。

[【专题练习】]

1. 下列物质按照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混合物、纯净物排序正确的是( )

A. 乙醇、醋酸、氨气、液氨、氨水

B. 氯气、硫酸氢钠、硫化氢、硫酸铜溶液、明矾

C. 葡萄糖、氢硫酸、盐酸、冰水混合物、验纯的氢气

D. 三氧化硫、次氯酸、硫酸钡、盐酸、H2O和D2O组成的物质

2. 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变化过程有( )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3. 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A. ①④⑤⑥B. ③④⑤⑥

C. 只有①③D. 全部正确

4. 高铁酸钾(K2FeO4)、聚合硫酸铁(PPS)【组成:nFe(OH)3•mFe2(SO4)3】都是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 )

[选项&高铁酸钾&PPS&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无杀菌作用,能吸附水中的杂质&B&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能消毒杀菌,能吸附水中的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无消毒作用,无吸附杂质能力&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能杀菌消毒,无吸附杂质能力&]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2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蔗糖、硫酸钡与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

B.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 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7. X、Y、Z分别是三种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M、N、R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而且有如下反应(条件未标出,方程未配平):(1)X+Z→M;(2)M+X→N;(3)M+Y→R+X。若X的组成元素有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nlc202309030732

A. X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B. M和N中,组成X单质的元素化合价一定相同

C. Z的同素异形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Y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8.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六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五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分类的依据。(至少要写出二种分类方法)

① ;

② 。

(2)从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从反应中 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从上述氧化物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 。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证明你的观點: ; 。

9.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中学化学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各不少于3种) 强酸: ;强碱: 。

(2)中学化学常见的强氧化剂中,属于单质的有 (不少于3种);属于化合物的有 (不少于3种);

(3)请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指出各组物质共同具有的化学性质,每组各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说明:

①H2SO4、H2SO3、H2S、SO2、CO2、NH4Cl、FeCl3

共性: ;举例: 。

②NaOH、Na2O、CaO、Na、Fe、Na2CO3、Na2S、Na2SO3

共性: ;举例: 。

③NaHCO3、NaHSO3、NaHS、(NH4)2S

共性: ;举例: 。

(4)只用稀硫酸检验NaCl、NaOH、Na2SO3、Na2CO3溶液,设计检验方案: 。

10. 甲、乙两个化学学习小组在学完“几种重要金属”和“几种非金属”之后,想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一些课外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的知识。他们查知,一些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例如,过氧化钙、氮化钠、硫化铝、氢化钾、碳化钙等。获取上述知识后,他们想探究固态化合物A的组成。已知A由两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A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B][A][水][a][化合物][干燥红色

石蕊试纸][CuO][单质M]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1)导管a的作用是 ;

(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Ⅵ中的试剂为 ;

(3)乙组同学进行相同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Ⅶ,此时Ⅱ中现象为 ,装置V的作用是 ;

(4)经上述反应,2.5 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 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 ;

(5)实验证明,本实验用氧化铁替换氧化铜,Ⅶ仍然能收集到一定量的气体。若用氧化铁替换氧化铜,其他装置不变,请预测Ⅳ装置中现象: 。

11. 下图中,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向空气中大量排放D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I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也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强酸(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A][B][C][D][E][F][I][K][J][H][G][L][N][O][M][J][F][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H][加热][高温][强热]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含H元素的两种氢氧化物之间的转化”: ;

(2)写出G的化学式: ;L的名称: ;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4)上述框图涉及的①~⑩反应中,没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填序号) ;

(5)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物质性质 第7篇

1.内容不足。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 导致教材内容的明显差异。如新课标中: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⑵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鲁科版和苏教版教材中, 理解为通过四个量子数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而人教版教材中则却不介绍, 但通过四个量子数能进行很多的扩展, 并能解释很多的规律。

2.应用缺乏。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是以点到为止的形式出现的, 而鲁科版和苏教版则是以很大的篇幅进行了训练。如关于电负性的问题, 人教版只是介绍了电负性的概念, 用电负性界定了金属与非金属。而鲁、苏版则运用电负性的差值来判断化学键的种类, 如电负性差大于1.7的通常形成离子键, 而小于1.7的则通常形成共价键等。

3.规范性不够。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只说到基本概念, 而用基本概念解释问题的模式没有明确。在鲁、苏版中却有明确的范例, 如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同一周期,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表明其吸引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 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呈现减小的趋势, 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综合性较弱。《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模块, 所以, 很多问题的解释应该归化到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上。在人教版教材中, 对晶格能的分析只限到标出晶格能, 列出晶格能与物质硬度、熔点的关系。但在鲁苏版教材中却要求能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规范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形式书写化学反应与晶格能的关系, 这是正常的要求。

5.重点欠突出。在人教版中, 很多规律往往是以叙述的形式出现, 虽然内容说到了, 但突出不够, 没有给人以醒目的振憾。如等电子原理。而鲁、苏版则往往是单独一框, 醒目了然。

等电子原理, 新课标是:“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考试说明是“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但课本中却根本没有练习。

二、该模块的授课特点

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考试得分率相对较高。

1.教师难教的原因:理论性较强, 内容抽象, 教学尺度不好把握, 与必考内容相比较教学资源少。

2.学生好学的原因:知识点相对集中,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少, 要求层次较低, 很多知识听懂即可, 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习题难度较小。

3.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 试题难度较小, 得分容易。

三、模块的核心知识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的书写:⑴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按构造原理的顺序排布, 但其失电子时是按最外层的电子最易失去而不是高能级上的电子。⑵不必引入“四个量子数、屏蔽效应、钻透效应”等概念。

2.电离能、电负性。⑴特别要关注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情况及原因解释。 (第ⅡA族, 第VA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偏大。) ⑵会用电负性的大小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的大小来判断两元素间形成的是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3.晶格能。⑴解释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原因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只有离子晶体才有晶格能。⑶对于晶格能的概念不宜拓展。⑷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4.σ键和π键。⑴在判断共价键类型时也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共价键的类型中的大π键不作要求。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⑴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⑵原子轨道杂化时, 轨道数目不变, 轨道的形状发生变化。⑶原子轨道杂化后各轨道能量相同, 但总能量比原有轨道能量之和降低。⑷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⑸sp杂化轨道夹角180°, sp2杂化轨道夹角120°, sp3杂化轨道夹角109°28′。

6.氢键。⑴对范德华力的分类不作要求。⑵分子内氢键不作要求。⑶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做要求

7.四大晶体。金属晶体的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四、教学建议

教学总原则:抓纲靠本, 重视细节, 把握好深广度。

1.对整个教材进行全面的把握, 认真体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不宜对微观结构知识进行浓度挖掘。

2.以必修作为教学的起点, 作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如原子结构, 周期表, 离子键和共价键, 几种晶体。

3.立足于解释物质的性质来学习物质结构, 重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4.合理运用模型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5.关注解题“规范化”。例如书写的规范性:“7”和“1”, “H”和“N”, “sp”误写成“sp1”, “SCN-”写成“CSN-”, 书写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时将 (n-1) d和ns的前后顺序写反等。

6.心中有图, 图在心中。要记住NaCl、CsCl、CaF2、金刚石、石墨、CO2、冰的晶体结构, 能辨认, 能复述。

7.以下是需要重点提醒学生的问题:

(1) 分子构型回答不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的真实构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2) 共价键类型:即极性键非极性键与σ键和π键何时作答的问题。

(3) 第一电离能区别于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有“半满”、“全满”等因素, 所以有“反常”现象。而电负性则规律性较强。

(4) 运用“分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时, 要注意是晶胞还是大分子或分子团簇。

(5) 几个化学用语: (1) 基态某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2) 基态某原子“外围”电子或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3) 基态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4) 原子结构示意图。

(6) 只有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比较时才能使用晶格能的大小去解释。

磁性物质热力学性质的讨论和分析 第8篇

1. 顺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

2. 铁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

按照Wiss的理论[2], 铁磁性物体中, 由于有磁性的分子, 当外场H等于零时仍有一内场使分子按顺序排列, 所以需将P.Langevin理论中的H代替H+γσ可得到, 由P.Langevin理论σ/σ0=L (η) , 当H=0时, 式 (1) 中的σ/σ0与η之间有直线关系σ=λσ0η, λ=k T/μ0γσ0。在高温T时, λ>1/3, 则σ/σ0=λη线不与σ/σ0=L (η) 线相交, 在低温T时, λ<1/3, 则虽然H=0, 将仍有磁化σ0, 临界温度为k TC/μ0γσ0=1/3。当H≠0时, 在T<Tc而且η取极小值的情况下, 由式 (1) 得到

在T>TC, η取极小值时式 (3) 中略去η3项得到σ=HTC/γ (T-TC) 将式 (1) 写成式 (2) 的形式

二、磁性物质满足的热力学方程

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的磁介质上绕有N匝线圈并与外界电源相连通电时, 外电源所做的功为d W=uidt, 式中u两端电压, i是通过导线的电流, 利用法拉第定律 (AB) 和安培定律Hl=Ni得到

将式 (6) 变成d W=Vd (1/2μ0H2) +μ0VHdμ, 式中第一项是激发磁场所做的功, 第二项是磁介质所做的功, 如果热力学系统只包括介质不包括磁场时d W=μ0Hd M磁介质的热力学基本方程为d U=Td S+μ0Hd M, 对一般热力学体系的一些热力学方程通过做以下代换P→-μ0H, V→M得到磁性物质满足的Maxwell关系

不考虑磁性物质的体积变化做功的情况, 磁性物质满足的焓, 自由能[3]和吉布斯函数关系式为

由Maxwell关系式 (7) 和微分关系式 (8) 得到磁场不变时磁性物质的热容量CH为CH=TH (10) 将式 (8) 和式 (9) 代入式 (10) 得到

如果考虑磁性物质的体积变化所做的功, 那么上面的一些方程改成如下形式:d U=Td S-Pd V+μ0HM, G=U-TS+PV-μ0HM, 。

三、磁性物质的比热容

四、结论

磁性物质系统具有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等独特的热力学参量, 这些参量与温度T所满足的物态方程均不一样, 从上述导出的一些基本表达式很明显地看出磁性物质体系的内能、焓、熵、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热容量和比热容等的表达式都跟气体, 液体等热力学体系的情况很不相同。

磁性物质在生活中正占着巨大的比重,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磁性认识的加深和磁性材料技术的进步, 它在生活中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上我们只是作了较为笼统和浅显的分析, 而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热力学性质和如何导出磁性物质一些热学性质, 使其为我们所用。上述的讨论和分析, 不但给我们提供深入理解磁性物质的新方法和技巧, 而且还推进磁物质热力学的发展, 为今后的研究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磁性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研究方法与气体、液体等简单热力学系统的性质有所不同, 在本论文中有针对性地讨论磁性物质所遵循的热力学物态方程, 并讨论磁性物质的内能、熵、焓等状态参量所满足的关系, 以及推导出磁性物质体系的自由能、吉布斯函数、Maxwell关系和磁性物质体系的比热容。

关键词:磁性,物态方程,内能,熵,比热容

参考文献

[1]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7.

[2]吴大猷.热力学、气体运动轮及统计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3.

[3]胡跃辉、吴汉水、雷敏生.顺磁物质的自由能及磁熵效应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 2000, 24 (2) , 184-187.

[4]陈良恒.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8, 16.

物质性质 第9篇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习困难者, 主要是由于从学习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导致知识积累障碍、基本技能匮乏。长期的挫折感使这部分学生对学业产生了恐惧、厌恶、逃避的负面情绪, 出现了“课堂基本在睡, 作业基本是抄, 考试基本靠蒙”的学习状态, 并且随着学习深入, 这种状态会形成恶性循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能让学困生不再畏惧学习, 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那将挖掘出他们的巨大潜能。

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法”, 学困生的转化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教学过程由输灌变为引导, 让多数学困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主动去捕获知识。这样, 才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并在无形中端正学习态度。一方面, 在老师的引导下, 让学困生也能独立完成思维活动, 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老师的思维。另一方面, 要使学困生也能模仿并学会完成思维的全过程, 而不是一味跟随老师的“你启我发”。这样, 才能避免“课上听得懂, 课后想不通;课上都会做, 课后都做错;课上都会讲, 课后不会想”的怪现象, 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着将学生被动的接纳式学习, 改为自助的发现式学习。

对于本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 如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元素的分区、第一电离能、电负性、晶体构成、电子式的形成方式等, 在课文和学案中都有清晰直白的表述, 学生完全能够看懂, 那么只要以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为主, 同时配套练习加以训练, 就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应用。对此, 我采用的自助式学习模式为:导学+个别学习+协作学习+教学辅导。课堂上, 以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查、自纠为主, 教师解释答疑为辅。学生借助自助式学案自主学习, 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 理清知识线索, 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自助式学案中的问题, 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 并在自助式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在书写轨道表示式时他们产生了分歧, 如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究竟是下列哪一种写法———A或是B?

于是我在课堂上发起讨论, 指导学生重新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洪特规则。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探索发现了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思考, 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 这比单纯地由教师来设疑、答惑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物质的空间结构是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理论, 由于晶体结构的多样、抽象、复杂, 所以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方式》的教学中, 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多媒体展示, 同时由教师简单介绍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 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认识。我尝试摈弃常规教学方法, 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教学辅导的情况下 (非预习状态) , 利用提供的21个钢性球模型和胶带, 充分发挥想象力, 动手制作所有可能的原子紧密堆积方式, 并寻找最小的重复单元———晶胞, 观察配位原子, 从而知道晶胞的概念, 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学生自己探究金属晶体的结构,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而且借此使学生有了一个较形象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对晶体结构学习的信心。

物质性质 第10篇

本研究在链霉菌菌株HNS2-2 (Streptomycete HNS2-2) 的分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6]的基础上,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作为指示菌, 抑菌圈直径作为指标, 对其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发酵滤液进行理化性质试验即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光稳定性试验、溶剂萃取试验及溶解性试验;纸层析初步确定其化学性质, 以利于活性物质的提纯精制, 为提高下游工程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链霉菌HNS2-2 (Streptomycete HNS2-2) 从神龙架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由生物安全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供给。

1.1.2 试剂

三氯甲烷、正丁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石油醚、可溶性淀粉、KNO3、K2HPO4、MgSO4等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大米粉、酵母粉、豆饼粉符合发酵工业生产用原料要求。

1.1.3 仪器

SPX—250B—Z型生化培养箱,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产品;OLYPUS光学显微镜, 日本OLYPUS产品;SW—CJ—1BU型净化工作台, 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DNA 120离心真空干燥器, 美国SAVANT产品;HG303-4A电热恒温培养箱, 南京实验仪器厂产品;LDZX-50F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产品;DGG-907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森信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1.4 培养基

①营养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5g, 蛋白胨10,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 000mL, pH 7.3。

②种子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g , 酵母膏 2g, 蒸馏水1 000mL, pH 7.3。

③发酵培养基:

大米粉100g, 豆饼粉22g, 酵母膏5g, K2HPO4 1g, NaCl 1g, CaCO3 4g, 蒸馏水1 000mL, pH 7.5。

1.2 方法

1.2.1 生物活性产物的制备

取链霉菌HNS2-2试管斜面保藏菌种接种于装有灭菌种子培养基三角瓶中, 置气浴恒温振荡器上, 在摇床转速220r/min、28℃条件下振荡培养24h为种子液;随后, 将种子液按10% (V/V) 接种量接种发酵培养基中, 置气浴恒温振荡器上, 在摇床转速220r/min、28℃条件下振荡培养4d, 发酵液经0.45μl无菌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作为本试验用生物活性物质, 备用。

1.2.2 热稳定性试验

取发酵上清液5份, 每份5mL, 装入封口离心管中, 分别置于40℃、60℃、80℃、100℃、120℃水浴中加热处理20min后取出冷却, 管碟法[7,8]测定抑菌活性。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3 酸碱稳定性试验

取发酵上清液12份, 每份5mL, 用HCl或NaOH调pH值为1~12, 室温放置6h, 将pH值调回7.0后, 用pH为7.0的蒸馏水调整每份到等体积, 管碟法测定抑菌活性。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4 光稳定性试验

取6份等量发酵上清液分别置于玻璃试管中, 在40w日光灯下及太阳光下各照射2h、4h、6h后管碟法测定抑菌活性。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5 溶剂萃取试验

取发酵上清液5份, 每份5mL置于带塞玻璃试管中, 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石油醚、氯仿5mL萃取过夜, 纯溶剂作为空白对照组, 管碟法测定萃取液的抑菌活性。

1.2.6 溶解性试验

取乙酸乙酯萃取液定量, 真空干燥, 分别加入少量甲醇、丙酮、正丁醇、丙酮、乙醇、水、苯、氯仿、石油醚, 二甲苯, 观察溶解性情况。

1.2.7 纸层析[9,10]

按文献[9,10]描述的方法, 采用Doskochilova八溶剂系统进行纸层析, 采用生物显影法进行生物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抑菌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

温度对抑菌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见图1、图2, 链霉菌HNS2-2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在40℃~80℃温度范围内, 处理20min, 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80℃时, 抑菌圈直径略有上升。但随着温度升高, 100℃处理后抑菌圈直径下降14%。120℃处理抑菌圈直径下降21%。

注:图中水为蒸馏水对照组, 40℃~120℃分别为40℃~120℃水浴中加热处理20min后的发酵滤液。

2.2 抑菌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

光对抑菌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如表1、图3, 结果表明:日光灯光照组对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影响不大。阳光光照组照射2~4h抑菌圈比日光灯照组2h抑菌圈直径减小31%, 阳光照射6~8h比阳光照射2~4h抑菌圈直径减小11%, 较灯照组6~8h抑菌圈直径减小54%。

2.3 酸碱对抑菌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由图3、4可知, 链霉菌HNS2-2发酵液在pH 4~6之间稳定性较好, 随着酸碱性增强, 抑菌圈 直径逐渐减弱, 在pH 10~12强碱环境中和pH 1~3强酸环境中活性几乎丧失。

注:图中水为蒸馏水对照组, 4~10分别为pH 4~pH 10酸碱液处理6h, 再调回pH 7.0后的发酵滤液。

2.4 溶剂萃取试验结果

萃取试验结果见图6, 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溶于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等极性较强有机溶剂, 微溶于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二甲苯同为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 但表现出的抑菌效果十分明显, 对照二甲苯空白, 推测可知二甲苯自身可能就具有强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效果, 而发酵液中抑菌成份不易溶于其中。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可大致判断该物质极性较强。

2.5 溶解性试验结果

溶解试验结果显示, 该类活性物质能溶于水, 易溶于甲醇、正丁醇、丙酮、乙醇, 难溶于苯、石油醚、二甲苯。该类活性物质极性偏大, 该结果可为层析展层系统选择提供依据。

2.6 Doskochilova八溶剂系统纸层析试验结果

Doskochilova八溶剂系统层析如表2、图6所示:按照抗菌活性物质在溶剂系统的展层距离, 采用生物显影法测定滤纸上的活性物质的所在位置并计算Rf值分别为:0.3、0、0.8、0.5、0.7、0、0.11、0.59。

利用捷克学者Doskochilova的八溶剂系统可以将抗生素进行初步分类。链霉菌HNS2-2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液在该层析系统的纸层析结果如表2和图7所示, 在第3种溶剂 (丁醇∶醋酸∶水 (2∶1∶1) ) 中Rf值较大, 说明在这种系统中的溶解性最好, 极性最强, 这为薄层层析展层剂和层析柱流动相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在第2种溶剂 (水饱和的正丁醇, 含2%对甲基苯磺酸) 和第6种溶剂系统 (正丁醇饱和的水, 含2%对甲基苯磺酸) 中不显示抑菌作用, 这说明链霉菌HNS2-2中拮抗产物易受到对甲基苯磺酸的影响;在第7种溶剂系统 (苯∶甲醇, (4∶1) , 滤纸用0.5moL/L pH 7.0磷酸缓冲液处理) 中迁移率最小, 说明磷酸盐缓冲液对发酵液活性影响较大, 这也与前面的酸碱稳定性结果一致。

注:迁移率 (Rf) =原点至溶剂前沿距离/原点至展开剂的距离。

参照经典的Dodkochilova溶剂系统层析色谱图, 链霉菌HNS2-2发酵液中拮抗产物层析图谱与多烯类抗生素相似。浓硫酸呈色反应结果为淡红紫色, 真空干燥固体为淡黄色, 表明该物质中部分成分有可能是属于多烯抗菌活性物质。

3 讨论

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迄今已发现的16 0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中70%以上由放线菌产生, 而链霉菌的代谢产物占其中的75%而成为最杰出的代表。链霉菌作为药源菌其发酵产物中, 除有抗生素类活性物质外, 还分离出多种非抗生素活性物质。然而, 放线菌种类多、数量大, 迄今为止, 能够从天然基质中分离出来进行人工培养并加以利用的放线菌只占存在的放线菌总数中10%~20%。目前就其生物活性物质数量、质量和品种而言, 还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 农业生产以及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溶剂系统: (1) 水饱和的正丁醇; (2) 水饱和的正丁醇, 含2%对甲基苯磺酸; (3) 丁醇∶醋酸∶水 (2∶1∶1) ; (4) 水饱和的正丁醇, 含2%六氢吡啶; (5) 正丁醇饱和的0.5moL/L pH7.0磷酸缓冲液; (6) 正丁醇饱和的水, 含2%对甲基苯磺酸; (7) 苯:甲醇: (4:1) , 滤纸用0.5moL/L pH 7.0磷酸缓冲液处理; (8) 75%甲醇:25%水 (含3%NaCl) , 滤纸用5%硫酸钠处理。

当前研究链霉菌生物活性物质的关键是要选择一种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 既保证有效成分的纯度, 又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 并且开发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为此, 了解生物活性物质的基本理化特性, 活性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提取目标产物的必经途径, 成为了研究热点[11,12,13]。龙建友[14]等人对一株抗生素产生菌发酵液抗菌谱和稳定性研究发现, 发酵液中抑菌成分对热和酸的稳定性强, 但不耐碱, 能对17种真菌、8种病原菌和酵母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吴瑞阁[15]等对链霉菌S024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分析表明该物质为一种具有一定温度及酸碱稳定性、水溶性、强极性抗生素, 并根据性质推断此抗生素属于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黎晶晶[16]研究了具抗菌抗肿瘤作用链霉菌脂肽类抗生素SMN的提取方法等等。

本文所研究的链霉菌HNS2-2生物活性物质理化特性分析表明: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弱酸稳定性、不耐阳光照射、活性物质极性偏大且适宜用乙酸乙酯萃取, 这些为链霉菌HNS2-2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同时经过八溶剂系统层析试验初步确定该类生物活性物质属于多烯类化合物。

浅议化学中的物质物理性质教学 第11篇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通常包括:色、态、味;“两个点”(熔点、沸点);两个度(硬度、密度);三个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用途。例如冬天在北方人们为了防止下雪天路滑,在下雪的路面上洒溶有食盐的水。这样即使很低的温度下路面也不会结冰。就是利用了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而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其熔点可以随组成而可以改变的性质。还有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有一幅小猫坐在火焰上面透明薄板上的彩图。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可以抓住这副图,让学生把刚学到有限知识去理解、拓展、归纳出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由此可见,物理性质在日常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主动去发现、应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教学方法

探讨物理性质的教学方法,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潜能,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力。

(一)实验归纳法

我们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同时会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钠从装有煤油的试剂瓶里取出,然后把那投入装有水的大烧杯里。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在研究化学性质的后,让学生反思钠、煤油、水三者之间密度怎样呢?归纳得出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而比水小的性质。

(二)化学推理法

尽管物理性质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但是我们也可以由化学变化中推出物理性质。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放出的热到底有多少呢?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在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厚的产物——黑色小球。可以推知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铁熔化。查资料知铁的熔点为1535℃。

(三)设计实验法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物理性质设计成小实验,让学生直接利用感官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我们就可以选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充满氢气,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扎好口向上抛。充氢气的气球迅速升往高空,而充二氧化碳的气球却慢慢落回到地面,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物质性质 第12篇

关键词:高考,考点分析,选修3

经统计, 2009年宁夏高考共有考生36 476人, 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有22 072人;选《有机化学基础》的有8 317人;选《化学与技术》的有2 523人。得分情况:《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 得分率最高, 其次是《化学与技术》 (选修2) , 得分率最低的是《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5) 。从以上统计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 , 并且得分率也是最高的。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发现虽然《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 这一模块学习起来较难, 但是只要复习全面细致到位, 在考试中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对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的一点想法。

一、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的分析

下面就是对2007、2008、2009三年宁夏卷和海南卷考查的知识点统计分析。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每年海南卷的考点总比宁夏卷要多, 而两套试卷的考查点也是在逐年增加的。

二、选修3高考常考点分析

1. 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成对未成对电子、全满半满

三年新课程高考卷共有15套, 也就有15道结构的题。除2008年广东卷没出现外, 其余14道都考查了这一知识点, 可见其重要性。在考电子排布式时, 大多考的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008、2009海南考的是离子的电子排布式;而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 增加了价电子的排布,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1~36号元素原子、离子、和价电子排布。再有考试说明中新增加了“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 复习时要注意一下, 如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2. 分子立体构型

这一知识点在高考中共出现8次, 其中宁夏、海南卷中出现5次, 也是复习的重点内容。如果将它与考纲对应, 2009考纲中应是“了解共价键的形成,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从这点来看, 考查记忆性的成分较多。它要求学生记住常见的分子构型。而2010年考试说明中增加了“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这一改变, 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从单纯记忆性变成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2007年宁夏卷中直接考查的是简单分子的立体构型;2007年海南卷中是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预测H2S、BF3的构型;2009年宁夏卷中考的是学生不太熟悉的AsH3的立体构型。可以看出在高考命题中已经体现了用一定方法推测分子构型的思路。所以在复习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常见分子的构型, 还应让学生掌握判断分子构型的方法。考试说明上还包括离子的立体构型, 所以还应注意一下常见离子的空间构型如:NH 4+、H3O+、SO 42-、NO 3-等。

3. 氢键

共出现4次, 主要出现在2008、2009宁夏和海南卷中。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生应该比较熟悉, 但氢键的表示方法练习的不多;再有教材中还介绍了分子内氢键, 但从未考过, 可以做一下书后习题中与分子内氢键相关的题。

4. 晶体类型、特点、性质

在各省份高考题中共出现8次, 海南卷中每年都有, 而宁夏卷从未出现过。关于晶体类型与性质在考试说明中新增加了“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这一考点在其他省份的考试说明中也有, 但还从未出过题。例如:2009年江苏考试说明中这样叙述:“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 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 (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说得比较具体, 但江苏卷也没考查过。虽然宁夏卷没有具体描述, 但应与江苏卷要求相似。这部分内容复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从未出过题, 大家也不清楚这的题会从哪个角度出, 平时做练习也从没做过。但这又是今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 还得重点复习。总结以下这部分的知识点:

(1) 金属键。

(2) 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

(3) 金属原子堆积的四种基本模式:

其中镁型和铜型是最密堆积, 空间利用率最大。

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编几道题让学生做, 避免学生感觉特别陌生, 无处下手。

5. 分子的极性

共出现4次, 宁夏、海南卷中出现3次。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 让学生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情况。教材上第45页思考与交流上的分子可以重点练习一下。

6. 熔沸点比较

共出现8次, 2009年宁夏卷考查的是氮族元素氢化物熔沸点比较, 其中要用到氢键的知识和范德华力大小比较。其他省份的题中, 出现过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 尤其是今年考试说明上增加了“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所以要引起重视, 在模拟考试中也有所体现。应该让学生掌握判断晶格能大小的方法, 及晶格能越大, 离子晶体越稳定, 熔点越高, 硬度越大。

7. 稳定性比较

共出现3次, 2009年宁夏卷、2009年海南卷考过。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时可以与必修中的元素周期律联系在一起掌握。再有别忽视了可用晶格能比较离子晶体的稳定性。

8. 溶解性比较

共出现2次, 2008年宁夏卷考查了SO2、CO2在水中溶解性比较。分子溶解性主要从这些角度考虑:分子极性的“相似相溶”、分子结构的“相似相溶”、氢键的影响、溶质与溶剂发生反应。

9. 电负性

共出现4次, 2008年宁夏、2008年海南、2009年海南都考查了电负性。对比一下, 海南的考试说明中去年就有电负性, 所以海南卷考电负性很正常。宁夏的考试说明中以前是没有电负性的, 而2008年宁夏卷却涉及了用电负性的大小来推断元素, 然后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增加了对电负性的要求。通过这点来看, 高考命题并不严格遵循考试说明, 教材中有的知识点平时复习时可以涉及一些。由于电负性是新增内容, 所以复习时需重视。

1 0. 电离能

共出现3次, 宁夏、海南卷只在2008年海南卷中出现在一个选择题的选项中。电离能的知识主要就是: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 1. 杂化

以前宁夏考试说明中没有, 宁夏卷也没考过。但今年新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所以杂化类型判断是今年复习的重点。

1 2. 晶胞

共出现7次, 海南卷三年都出现了晶胞, 2009年还有有关晶胞的密度计算。所以推测今年宁夏卷很可能也会有相关计算。而2010年考试说明出来之后发现新增加了“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更印证了人们的猜测, 使这部分内容显得更重要。通过实践发现, 确定晶体组成对学生来说很简单, 而密度与体积计算较有难度, 需要反复训练。

以上就是在分析了考试说明和高考题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12个常考知识点。通过研究发现, 高考知识点在逐年增加, 总有一些从没出现的知识点在新的高考题中出现。所以在复习时还是应全面一些。

三、近几年考试说明比较分析

1.2010年考试说明新增加内容如下: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价电子的排布。

(2)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 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3)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 (sp, sp2, sp3) 。

(5)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6) 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7) 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2010 (其他省份考过) 包括: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了解其简单应用。 (2)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 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 理解金属键的含义, 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3. 宁夏考试说明中没有 (其他省份考试说明中有) 的知识点有:

(1) 配位键, 配合物; (2) 等电子体; (3) σ键和π键;认真比对了一下考试说明, 在广东、江苏、海南的考试说明中有这些内容, 在他们的高考题中也出过4次, 宁夏考试说明中没有, 也没出现过。

4. 教材中有, 但考试大纲上没有, 考试说明上也没有的知识点包括:

(1) 手性 (2008年海南考试说明中出现, 2009年又将其删掉了, 也没出过题) 。 (2)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3) 周期表的分区。

四、复习策略

(1) 有侧重复习, 引导学生在考场外就确定选择选修3作答, 提高复习有效性。

(2) 高考真题演练。高考题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在复习时, 可以给学生做2007—2009年高考题, 让学生感受到高考题的出题形式, 难度, 熟悉常考考点。

(3) 考点强化训练。现在已进入复习的最后阶段, 可以对选修3的考点进行强化训练。主要考点包括:电子排布、立体构型、晶胞、氢键、金属堆积、杂化、晶格能、分子极性、熔沸点比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范德华力、稳定性比较、溶解性比较、电负性、电离能、晶体类型与性质、电子跃迁、配位键, 配合物、等电子体、σ键和π键、周期表结构及分区、无机含氧酸酸性。

(4) 进行审题训练。主要包括区分原子、离子、价电子、名称、符号;区分电子排布式、结构示意图、轨道表达式;区分分子构型、vsepr模型;区分结构式、电子式。

(5) 回归教材。在高考前两周, 带领学生一起看书, 回顾知识的来龙去脉, 画出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上一篇:父亲的孝心下一篇:艺术与技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