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2024-08-03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精选12篇)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1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真实性,新闻娱乐化

前言

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 特别是电子媒介 (如电视) 和互动媒介 (如互联网) 的出现, 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多地打上“娱乐”的烙印。娱乐已经不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闲暇, 它已经渗透到大众传媒时代的每一个角落。电视新闻娱乐化, 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不仅表现在新闻节目受到挤压, 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元素越来越多, 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

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1.1 内容上的娱乐化——硬新闻软化或是偏重软新闻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 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 其中之一就是“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并没有要求传播的内容都是务实的, 有些内容并不真实, 但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 尤其在电视媒体中, 娱乐性内容占其传播的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电视新闻娱乐化、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等现象表明娱乐已成为时下电视媒体中的一种时尚。在全民狂欢的大众传媒时代, 电视作为主流媒体, 在民生新闻节目或部分硬新闻等的传播形式上挖掘一些“娱乐”元素, 使新闻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本无可厚非。然而, 在政治新闻或重大事件中, 把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要题材, 甚至把灾害事件的不幸进行娱乐化的处理, 这种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倾向实不可取。

1.2 表达方式上的娱乐化

1.2.1 新闻采写的故事性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山东电视台的《新聊斋》、《新闻女生组》、《新故事客栈》、《快书故事》等等, 主持人用一些真实新闻加上道听途说编成故事来吸引观众。这些新闻节目使得新闻、实录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1.2.2 传媒技术的多样化

电视的视听双通道极富感染力的优势, 多样化的电视符号和表现理念的更新, 为电视新闻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原生态的生活, 表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可行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现场同期声、真实电影、特技和真实再现等。它们突破了电视表现力的局限, 克服了它很难表现过去时态和抽象内容的缺点, 将视觉感染力发挥到极致, 为观众省去了把抽象语言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过程。但是, 传媒技术的过度使用却使广大受众迷失在新闻的“本真真实”与“再现真实”之间。

1.2.3 主持风格的平民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选择上, 主持人大多以大众的需要为基础, 以平民的视角去选择节目内容, 用一种普通平民的视角去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尽可能用朴实化的语言去报道平新闻。比如: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就是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老百姓自己的事情, 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也获得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采纳。

2 电视新闻娱乐化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彼得·凯恩指出:那些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产生误导。那些冒充新闻的娱乐产品更为阴毒, 因为它们玷污了真正的新闻。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新闻真实性是生命, 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 新闻和娱乐的融合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 也对创新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 我们在享受娱乐化带来的快乐时, 也应认识到它的弊病。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 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 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 不问新闻的真实性, 只求震撼力, 或者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 挖掘别人的隐私, 这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与价值。

不管“娱乐致死”的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 电视新闻媒介都应该控制媒介的娱乐化倾向,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个度, 如果超出了, 就会走向反面。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 电视新闻节目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 不但使文化遗传得以延续, 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值。

3 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的平衡之道

3.1 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面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浪潮, 在电视新闻媒介受利益驱动, 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 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加大监管力度, 制定相应的政策, 防范和抑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确保电视新闻工作者从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出发, 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3.2 电视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电视新闻日益被娱乐化, 电视新闻从业者要提高自己素质, 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坚守媒体道德底线, 不仅要“他律”而且要“自律”, 双管齐下把新闻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3.3 电视新闻观众进行有效的监督

电视新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人们决策、参考的重大依据, 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到受众的利益。所以, 电视新闻观众具有监督新闻媒体及其内部成员行为的权利, 实现电视媒体的良性发展。

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 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 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新闻娱乐化正在渐渐蚕食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泯灭掉新闻工作者的自律与良知。在未来一段时间, 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上演, 尽管新闻娱乐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发展需要, 但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新闻真实性是生命, 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

参考文献

[1]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 :99-121.

[2]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 (2) .

[3]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1984.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2篇

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真实性与真实感相背离的情况,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与真实患并不总是统一的`.要弄清二者的关系,还需从明确概念入手,对真实感与真实性做一番辨析.本文将通过事例和概念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新闻的真实性.

作 者:段海倩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450044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39.296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新闻报道   媒体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3篇

【关键词】虚拟手法 影视资料 电视新闻 

传统理论将“真实”作为电视新闻的本质大加强调,认为电视新闻的宗旨就是记录现实、记录生活,唯有真实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这种记录观强调电视新闻应该是捕捉现实生活的影像,反对使用虚构手法,然而即使新闻一再强调永不关机的拍摄方式,那也只是对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记录,而对于过去或未来没有画面记录下的内容,如果仅靠解说词或人物述说,很难达到与画面同等的传播效果。为了讲述真实,需要创造,必要时将真实事件复活。尤其在民生新闻节目中,通过运用故事电影和电视剧创作故事的手段,给观众呈现出或“现实情景的”、或“虚构的”场景,将历史记忆中偶然的、碎片式的“真实”唤起并进行重构,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形成一种“回响的深度”,己成为惯常的做法。电视新闻不再视真实再现等虚构手法为洪水猛兽,它积极地汲取纪录片的营养,将各种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它所带来的视觉形象比文字语言更能给观众提供具体的入片情境,从而产生视觉冲击与艺术享受。

一、与闪回有关的扮演

在电视新闻中,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为了能使观众有更直接的感官了解,采取解说与人物述说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编导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如今的电视新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人物述说往昔的同时,镜头忽然闪过,过去发生的事情沥沥在目,这就是在用扮演的方式表现闪回的过程。“闪回,又称‘倒叙’,即回头叙述先前发生的事情。”1闪回作为叙事过程中逆时序的一种形态,无论是在小说创作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影视作品中,闪回的手法更是被广泛应用,如复仇故事中对往日冤仇的追溯,侦探系列中对作案过程的说明。另外,对人物过去的交代,对主人公经历的回忆等等,也常常采用闪回的处理方法。因此,影视作品中的闪回被描述为“一种剪辑的手法,用一个或一系列描述过去的镜头插入描述现在的镜头中。”2

与其他影视作品中的闪回一样,电视新闻中的闪回表现的也是已经发生的内容。因此,它同样也需要由演员或是直接由当事人按照新闻发生时的情景进行扮演或还原,或是运用实物、光影、声效等造型语言来进行高度象征性的再现。但是这些闪回却与叙事文学中的闪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电视新闻中的闪回内容并不是虚构的,而是曾经真实发生过或存在着的事情,可以说它是一种非虚构的闪回。这样就决定了电视新闻中的扮演和电视剧中的表演是有着原则性区分的。前者是对新闻事件发生时没有拍摄到的场面进行再现,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这是纪实手法的特殊补充。而对于后者来说,虚构和表演却是最基本的手段。由于电视新闻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受众心理感的真实,因此,情景再现这种创作手法如果能正确、适当地运用,是不违背新闻的纪实本质的。 

虽然这些电视新闻都采用扮演的方式来表现闪回的过程,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观众对于其真实性的判断。因为在表现形式上,扮演者没有语言,没有同期声,只充当说明性画面的功能;画面处理起来有些虚幻,让它和现實有一些隔离感,提醒观众这是在扮演,或是直接用字幕来说明这些画面是真实再现等。这样的方式使观众认识到组织拍摄和真实再现只是视听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只是用以再现过去的一种方式,因此就不会上升到它们是否涉及到电视新闻本质的层次。

二、表现宏大场面与借用影视资料

电视新闻可以用第一手的记录片段、相片等来为自己进行佐证,这已是创作的惯用手法;对于曾经发生过的但又不曾被记录下来的事实可以通过适当的扮演来弥补,这也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虽然颇有争议,但是却行之有效,避免了仅靠解说和人物述说所带来的呆板的记录。然而,扮演也并不是万能的,电视新闻既要控制成本、要保持真实性又要顾及新闻时效要求的“快”,所以涉及到扮演只适用于简单镜头的模拟,表现在一个相对小范围内或局部特写等等,而对于大场面的拍摄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适当地加入相关的影视资料,既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契合了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使观众对历史背景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提升了传播效果。借用影视资料的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等纯故事性的艺术形式,也包括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寓意的空镜头等非故事性的艺术形式。比如《生活导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节目《弹指一挥间》中,再现当年辽宁人支援三线建设时的场景时就插入了一些影视剧片段,这些影视资料中大场面的生产画面再现了历史背景,加深了观众当年那段岁月的认识,增加了电视新闻中的表现元素,从而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讲述曾经发生的事情。

三、结语

作为电视新闻而言,其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形式的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知都有着不同的过程与方式,决定这种认知结果的是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情感体验以及社会语境。所以对于像电视新闻这种以单纯反映客观真实为目的形式来说,并不排斥借助影像、情景再现等形式来反映一种客观存在,只要他是在客观发生的事实基础上的一种再现,其作用仅为辅助而不是凭空创造。因此,具有故事性电视新闻在利用事件作为载体的同时,要把握好事件的真实尺度的问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电视新闻不排除虚拟的因素,但是一切手段都应为观众的心理真实服务。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既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接受动因,多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安排结构,又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在不违背事实真相和真实感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从而真正实现电视新闻的大众化、通俗化和趣味性。

电视新闻中的闪回、情景再现等研究虽然已经不是一个很新的课题了,但是由于它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所以总能找到一些新意在其中。总的原则是借之所长,为我所用,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以更为人性化、趣味化的方式制作新闻,增加新闻的可视度。

作者简介:

浅谈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4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 是新闻的灵魂, 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是电视媒体的重要职责。然而, 在各种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报纸、电视和网络, 长期以来, 电视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最可信的媒体, 特别是视听兼备的电视新闻, 借助声画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 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 “眼见为实”的思维逻辑, 使观众将“新闻”等同于“事实”。如何避免电视新闻的虚假造作现象, 提高电视媒体公信力, 已成为摆在电视媒体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 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

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所谓电视新闻, 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 通过电视屏幕, 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 传播声音和图像。具体地讲, 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的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 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与报刊、广播新闻相比, 电视新闻具有声形并茂、直观生动、及时快捷等优势。

真实性更是电视新闻必需具备的根本特性。由于电视新闻具有直观化、形象化和传播快的特点, 它本身具有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能力, 电视新闻的失实报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也就比其它类型的新闻更直接和深刻。所以说, 真实性是电视新闻最本质的属性, 也是其优势所在。

任何一条信息的传播, 都是处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之中, 必须遵守“新闻中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定。正如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对他采访的《新闻战线》记者所指出的:“新闻工作搞来搞去, 还是个真实性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 根本还是这个问题。”

在传统新闻理论中,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媒体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它要求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完全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产生电视新闻报道失实的根源之一, 就是没有充分认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导致在实践环节难以理清真实和虚假、新闻节目和其他节目的界线。因此, 针对电视媒体的个性对其新闻的真实性提出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二、事实本源要求真实

要让电视新闻更有效传播, 就必须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不仅事实必须真实, 而且视听兼备的形象传播也是真实可信的。新闻真实性是新闻诸多属性中的一种,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是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新闻真实性, 又称准确性, 即新闻反映客观事物的准确度。如何实现新闻的真实性, 具体真实与概括真实相统一。实践证明, 新闻中有具体的事实, 也有概括性的事实。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在客观现实中确有其人, 实有其事。概括性事实也必须真实, 对事实的表现、类型、特点等做出归纳、总结、说明, 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从电视新闻的形象化特点来看,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要求新闻报道不仅事实真实, 本质真实, 而且表现手法也要真实。具体包括:事实及其细节都要真实、无懈可击;深入挖掘采撷事实的本质现象, 排除假象和偶然性现象;画面的形象、组接、声画结合等表现手法要真实可信。而时空真实是最有电视个性的真实性要求, 摄录的对象没有经过人为的组织、安排、干涉;对于事过境迁的事件报道, 只能用人物采访等声音语言追述, 而画面只能借助图表、照片、实物、空镜头等, 不能进行事件的重演补拍, 更不能在重构中歪曲事实。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 即利用部门虚假的事实, 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 可以通过语、听、抓、比等基本手法, 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三、电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是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新闻失实, 就是新闻记者调查研究上的失职, 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 一旦迁就, 这种“新闻公害”的蔓延就会彻底失去广大传媒受众。因此,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始终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铭刻在心里, 落实到行动上, 在追求客观事物全面、本质和发展趋势的真实上狠下工夫, 维护新闻工作的良好形象和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之笔千钧重, 正如一位新闻界前辈所说:笔下有财产万千, 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是非曲直, 笔下有毁誉忠奸。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 在坚持新闻真实性问题上不可不慎。近年来, 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 对细节的正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 细节包括人物、事件和场景细节。在电视媒体中, 对细节的捕获, 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的生命, 是决定公众对电视媒体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直接关系到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而电视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更对我国电视新闻理论建设、职业规范和相关制度的健全, 提出了新的要求。电视新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健康繁荣发展, 更好服务大局、服务群众, 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 杜绝虚假新闻报道, 维护和提高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在公众中建立起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实现引导、规范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长吉.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记者, 2009, 10.[1]李长吉.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记者, 2009, 10.

[2]张玉清.慎重把握对新闻来源的保护保障真实性新闻获得通道[J].新闻采编, 2009, 6.[2]张玉清.慎重把握对新闻来源的保护保障真实性新闻获得通道[J].新闻采编, 2009, 6.

[3]王建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用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3]王建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用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4]玉国编.新编新闻写作技巧与范例[M].蓝天出版社, 2006.[4]玉国编.新编新闻写作技巧与范例[M].蓝天出版社, 2006.

[5]张培成.主观性因素对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3) .[5]张培成.主观性因素对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3) .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5篇

【摘要】社会舆论借助其独有的控制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国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众伦理观念的形成,负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义责任。但是,虚假新闻往往会误导受众,形成相反的结果。虚假新闻的出现,往往跟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有关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诱惑很多,压力也很多,政治,经济,人情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道德沦陷的原因。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能够更好的行驶大众传媒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道德缺失新闻真实性成因危害影响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对于新闻界来说,不管是从积极方面来说,或者从消极方面来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都给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机遇。在年初的雪灾中,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准确反映灾情民意,热情讴歌抗灾救灾动人事迹,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5月,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新闻工作者为客观公正迅速报道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的消息进行了艰苦有效的工作,让全世界人民及时地了解了中国人民所面对的巨大灾难以及他们在灾难面前抗争的勇气、决心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良知;8月,北京奥运会上,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镜头捕捉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笔记录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用声音传递了一个个赛场内外的感人故事。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开放的北京、和平发展的中国的形象展现给了全世界。与此同时,“馒头颁布国家标准,方馒头寿终正寝“,“奥运期间《花花公子》等允许在华销售”,“华为万人辞职事件被认定无效”,“中石油三年将裁员8万”等等虚假新闻的出现,成为了始终缠绕在新闻工作者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 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1虚假新闻的出现,直接反应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又作用与新闻工作当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新闻职业道德, 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 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2

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量出现的虚假新闻正在冲击着现有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无

缘无故的产生,虚假新闻也是一样,它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或偶然的原因。

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也难免在工作当中出现失误。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3

虚假新闻的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时候一个假新闻的产生,形成到公开发布是由许多外界的合力共同促成,而非某一个简单的从业者进行独家制造。4从外界客观的看来,促成假新闻的出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界诱惑现在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在追求时效追求效益地今天,媒体工作者的压力是空前,每个从业者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新闻,一篇新闻匆匆而成,自然而然。同时,新闻从业者也是凡人,有时为了养家糊口或者为了金钱之类的利益,自然便会做出违背新闻客观性的的假新闻。前不久刚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例子了。

2.单纯追求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抢新闻是业内的“真理”。从业者自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尽快做出新闻,总有些从业者往往会采取闭门造车,直接导致假新闻的产生。有些记者进行采访,往往是匆匆的采访,匆匆的写稿,因而获得的只是表面现象,通常表面的信息经常会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这也就间接地造成了虚假新闻的出现。

3.进行推断和合理想象有时,新闻从业者为了做出独家新闻,并且取得轰炸性的效果,经常会通过一些自己的方式进行解读和推断,这样靠着想象般的推断,往往是造成假新闻产生的致命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世界所有国家制定的新闻职业道德,都把确保新闻真实性作为第一准则。5

4.政治压力在一些事关政治的事件中,迫于压力,往往会采取片面报道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新闻的客观真实的特点。并且剥夺了公众获取完整信息的权利。特别是以前,对于一些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采取报喜不报忧的做法,这自然会妨害到新闻的真实性。

5.网络转贴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同时网络的及时性,匿名性,病毒性传播的特点,注定网路成了一个假消息产生的“重灾区”。一些不负责任的编辑往往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不加选择,不加调查就轻易转载,从而一传十,十传百,假新闻也往往会在一瞬间变成公众眼中事实上的“真新闻”。

这些原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地缺失,给新闻工作造成的恶劣

影响,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大大折扣,从而降低了在群众心目中地形象,不但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声誉, 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 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新闻工作者对职业道德缺失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家丑不可外扬”是我们的文化劣根,许多地方政府以“掩盖本地负面新闻”为习惯,许多行业以遮掩行业丑陋的潜规则为习惯,我们这样许多庸常的人都有着讳疾忌医、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也许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这么做,但记者永远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承担着向公众报道真相之责任的职业。6

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对新闻真实性以及舆论导向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虚假的新闻报道,或凭空想像,或文题不符,或夸大其辞,或悖逆常识,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

2、误导舆论,危害社会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虚假新闻不仅会造成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有碍整个社会的常态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引发社会**。73、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马克思认为:“人民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8事实证明,虚假新闻会直接导致公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由此产生的深层损害和长远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如果新闻虚假之风愈演愈烈,我们的受众就会陷入无所适从、惊恐不安乃至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到那个时候,整个新闻事业的公信力将会遭到严重削弱,甚至荡然无存。

4、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已经与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紧紧联系在一起。通常意义上说,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9但是,虚假新闻的出现,使媒体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在破坏了人们对媒体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5、形成侵权伤害,造成经济损失新闻报道总是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负面报道、虚假传闻往往会触及到某些行业的利益,甚至会对一个行业造成致命一击。虚假

新闻往往是不真实的,往往会形成侵权,会带来不必要的新闻官司。而新闻工作者因为‘‘生产’’虚假新闻,轻则会在道德层面上的审判,重则可能要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赔偿经济损失。

但凡虚假新闻的出现,就会造成这样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夸大、捏造某些政府官员个人功绩的正面报道,不以事实为依据,黑白颠倒,“个人形象”与事实真相在群众心中造成的巨大落差,势必会给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带来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主观策划出来的负面报道,无事生非,扰乱视听,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政府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产生质疑。

三、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问题

虚假新闻让人深恶痛绝,它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是新闻工作当中的一颗毒瘤,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决的遵守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

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从新闻工作者自身找问题,从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着手,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减少、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

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看,要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要做到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关键在于要有一种政治勇气,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决心,要不怕邪,不怕压,不怕舍弃个人的一切。102、加强法律意识,防止新闻侵权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出现虚假新闻的情况也很常见,其危害也很大,也是最应该避免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势必要掌握好一种尺度,尽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同时,要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范围之内进行工作。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它恶劣影响的,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113、加强制度管理,接受群众监督新闻媒介内部自身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制度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虚假新闻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新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及时揭穿虚假新闻记者的嘴脸,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12另一方面,我国新闻传媒缺少外部监督力量,尤其缺少来自民间的监督力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也为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3因此,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并认真地纠正自身的错误,与群众形成一种互动互利的良好的氛围,积极地避免虚假新闻的出现。

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应该从运用法律、规章等强制手段同提高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两个层面上共同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让虚假新闻远离媒体, 远离社会!

结语

有学者著文指出:“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 它的新闻产品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担当起社会得了望者、守望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 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14

但是,虚假新闻的出现,不仅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失去了新闻真实性,无异于自毁根基,媒体将失去发展的基础。

媒体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阐释、分析,并提供一个可以充分表达民意的意识平台。15在人们以积极的心态营造和发展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媒体的积极功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在具体的传播和经营活动中, 仍然有一些假新闻和低级趣味的报道出现, 某些媒体的失范行为禁而不止。16所以,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确立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17

总之, 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应该从运用法律、规章等强制手段同提高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两个层面上共同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让虚假新闻远离媒体, 远离社会!18

参考资料

1、郑保卫《呼唤新闻良知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新闻界》 2001年 第2期

2、刘娜娜《虚假新闻折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之我见》《攀登》(双月刊)2008年 第27卷(总第161期)203页

3、孙 慧 周启超《铲除虚假新闻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探》《新闻前哨》第11期2005年11月2日

4、向隅传媒江湖--颠覆传媒

5、康来成《从“2006 年十大假新闻”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中华新闻报》 2007 年9 月5 日

6、曹林《封口费缠身的记者节没有荣耀只有雪耻》 《中国青年报》2008年1

1月07日

7、孙云合《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团结报》2006年6月27日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一卷第233页

9、常聪《虚假新闻报道的成因与危害》 《新闻传播》 2007年第10期

10、郑保卫《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一——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军事记者》2001年第7期 总第486期

11、郑保卫《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一——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军事记者》2001年第7期 总第486期

12、孙云合《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团结报》2006年6月27日

13、蔡骏《对虚假新闻泛滥的几点反思》 《新闻传播》2006年 第三期

14、方延明《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

15、冷松刘国明《媒体社会责任特质浅析》《青年记者》 2008年9月

16、徐文策 郭义富《“纸馅包子”缘何出笼?——兼对媒介失范的反思》《声屏世界》2007年8月

17、贺伟志《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初探》 《娄底日报》2008年8月6日

新闻真实性与媒体的责任 第6篇

事后,经《广州日报》记者深入调查,该报道内容全部来自广州友好医院新闻宣传干事杨某用电子邮件发送的“新闻通稿”,文中的老伯姓名、死亡时间、两封遗书等均为子虚乌有。

9月18日,《广州日报》在要闻·特稿版用半幅版面以“老伯独自辞世竟是虚构故事”为标题,详细报道了该报记者对这一事件的追踪采访,指出有关媒体报道的是假新闻,是人为编造的弥天大谎。

正确使用消息来源:专业意识

从这起假新闻的产生来看,并非记者主观恶意制造,而是由于记者直接使用了医院的新闻通稿,又在未经核实和深入采访的情况下采用了原稿,造成了新闻失实。可以说,这起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记者没有正确地使用消息来源。这一责任并不是道德和法律责任,涉及到记者的专业意识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做好新闻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瞬息万变,信息来源渠道多多,整个社会的信息发布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信息不再由政府发布,企业发布的信息越来越多,企业的新闻策划活动已屡见不鲜。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也对广大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在大量消息来源中进行辨别,挑选出有报道价值的消息来源并进行深入的采访和全面的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消息来源又可称为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息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①。但记者掌握了一定量的消息来源,并不表示他能作出正确的新闻报道。拥有消息来源只是做好新闻报道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记者如何正确地使用消息来源。

掌握了某一信息来源后,第一步要测试其可信度。美国《新闻日报》调查性报道记者、后任新闻学老师的鲍勃·格林提出了测试消息来源信誉度的6个方法:查阅记录;可确定性;接近性;动机;考察上下文;可信性。

对照以上的测试消息来源信誉度的6个方法,再来看看此次“肺癌老伯躲进医院孤独辞世”的假新闻事件的三大报获得的消息来源。从《广州日报》后来的报道中可知,三报的消息来源是相同的,都是广州友好医院新闻宣传干事杨某用电子邮件发送的“新闻通稿”。然而,这篇新闻通稿是存在很多疑点的,如通稿中说老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儿子下岗后在家,全家的经济来源就靠老伯的退休金和政府的救济。老伯瞒着家人来到医院终老,是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但是老人一住院就交了3万元的押金,除自己支付了共23700多元的住院费用外,还将剩余6000多元赠给医院以示感谢。从常理来看,上下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同时该消息来源也没有提供文稿中提到的重要的人证、物证材料。记者要是对这些提出疑问的话,相信假新闻事件可以避免。

梅尔文·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提到,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层次分为3层,第一层次:新闻发布稿、新闻发布会、演讲、声明。第二层次:证实材料、背景、记者观察、自发性事件。第三层次:重要性、影响、原因、结果、分析与解释。消息来源对记者的新闻报道来说只是事实真相的第一层次,记者主动地收集信息,对消息来源进行核实与补充的第二层次的工作对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记者的新闻报道仅仅停留在第一层次,又如何能确保将事实的真相告诉读者?

媒体的责任:社会意识

这起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折射出近年来我国部分媒体社会责任感不强甚至缺失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新闻市场的成熟与活跃,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改观。但与此同时,一些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假新闻也频频在各种媒体上兴风作浪,不时让读者“耳目一新”。一些媒体责任感不强甚至缺失正是导致假新闻频频出炉的根本原因。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报道事实,尽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去年召开的“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权利与责任的平衡”的主题会议上着重指出:中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国内外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②从传播学角度来讲,现代传媒具有信息环境再构成的功能,他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采集、选择、加工、传播,为受众构建起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的信息环境。这就要求大众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要准确,对事实的评价要全面,恰如其分。之所以要求大众传播的信息准确,评价要全面,是因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对整个社会和公众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公众往往根据大众传媒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如果公众被误导,就会使其判断失误,引起思想和行动的混乱,严重者还将导致社会不稳定。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媒体的记者对受众“惊异神情”和“不可思议”感觉的追逐强于对新闻“真实性”的固守。随着受众兴趣逐渐转向社会新闻,很多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不再是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刻意地追求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哗众取宠,去赚取受众“惊讶”的神情,折腾出什么无中生有的“新鲜”、自作多情的“意义”。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抢时效,追求“卖点”,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少数媒体对那些看似“精彩”新闻不经核实就登载出来。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成为媒体的出发点,媒体的社会责任被丢在一边。

极具煽情的“肺癌老伯躲进医院孤独辞世”的假新闻在同一天被广州大多数媒体竞相登载,正是由于这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一味争抢时效,对新闻通稿没有深入采访核实所导致。反观《广州日报》在这起假新闻事件中的报道,值得借鉴。

舆论监督假新闻:受众意识

面对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必不可少,还有人提出要以法律、行政等手段来治理假新闻,笔者认为,加强舆论的监督不失为治理假新闻的一种好方法。

一提到舆论监督,人们总是想到媒体对别的行业,对媒体以外的人和事的监督,对媒体自身的监督则让很多人感到陌生。事实上,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整个社会的监督,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自然也应该包括在舆论监督的范围之内。那种认为舆论监督只是新闻媒体监督别人,是对舆论监督的片面理解。③媒体登载假新闻,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新闻宣传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另一方面,受众和媒体之间是一种商品买卖关系,媒体登载假新闻实际上就是向消费者出售伪劣商品,是对受众正当权益的侵犯。将制假售假者在媒体上曝光已成为我国整顿市场秩序的一个好方法,治理假新闻,舆论监督也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由于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来进行的,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影响力大,而且媒体对媒体的监督更具有专业性,能发现普通受众发现不了的问题,因此通过舆论来监督假新闻应大力提倡。此次发生在广州媒体的假新闻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其真相揭露出来,并且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正是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威力。

开展舆论监督假新闻的同时,也是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的一个过程。由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广大受众也是监督的参与者。受众在参与舆论对假新闻的监督过程中,会对传媒的功能、准确的运作规范和基本的新闻理念有个基本的了解,对假新闻的危害性有更深的认识。假新闻在这样的受众面前将失去市场。

值得提出的是,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维护新闻真实性为目的,以事实为根据,就事论事,不要幸灾乐祸,相互攻击,要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舆论监督环境。

①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3页。

②引自中国新闻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433710.htm(2003/11/03/09∶17)

真实——电视新闻的生命 第7篇

那么如何做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呢?笔者认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说过:鸟的翅膀无论怎样完善, 但若不借空气支持, 是不能使鸟体上升的。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没有事实他们永远腾飞不起来。这番话同样可以用在新闻写作上。事实也是新闻记者的“空气”。离开事实, 记者就如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学会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意见。例如, 在我台播出的《全市上下做好防洪工作》这条新闻中, 当地村民刘某说:“今年这雨下得太大了, 部分积水的地方都没腰了, 得亏抗洪的士兵, 要不是他们, 恐怕我们老百姓要蒙受更多的财产损失了”。如果仅仅从画面上来看, 汛期确实给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危害, 但再增上百姓真实、质朴的心里话, 通过采访对象现场表述, 进一步说明了灾害损失和救援情况, 更加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大家都知道, 电视的强项是眼见为实, 所以我们在电视新闻中更应该用事实说话、让选题说话、让情节说话。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公众意识, 观众为什么看我们的节目, 是因为观众无法到达现场, 而我们可以, 所以我们要通过真实记录, 带着观众的眼睛去看问题去采访和发问。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 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我们讲新闻坚持用事实说话, 就是坚持按照人类的认识规律办事。例如, 有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 很多地方的交通都不畅通, 有一名从业时间不长的记者要采写一篇长途汽车运营状况的稿子, 但大雪封路, 无法到现场进行采访, 于是他采取了电话采访的方式, 但采访对象是一名普通的客运工作人员, 对客运班车停运的事情不是很了解, 回答的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记者又没有进行认真核对, 这条新闻播出后, 导致了新闻失实。这样坐在家采访没有深入实际, 得到的材料当然不会是第一手资料, 失实在所难免。亲自到现场进行采访, 是对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性和洞察力, 不仅要眼看还要用心思考, 不能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另外, 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还有不同之处, 它有画面、有同期声, 有的通过画面语言能说明的问题, 就不需要解说了, 所以, 就更应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的优势和魅力还在于过程的展示, 特别是同步展示, 尽可能保持过程的完整性。一般说, 电视节目对于过程的展示目前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手段:1) 现场纪实;2) 当事人叙述;3) 情景再现;4) 记者调查采访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 用纪实的手法再现客观事实, 在现场要有自己的独特发现, 发现细节, 细节是电视的表现元素。另外角度决定新闻的新意。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 做出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很重要的。说再多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要学会用事实说话, 这样才能更好的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作为编辑的职责也很重要, 新闻编辑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当好把关人。对于记者送上来的稿件, 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修改病句, 找错别字, 还要运用自己积累的常识, 严格审视新闻的真实性。例如:编辑部曾经接到这样一篇新闻稿件, 一个小姑娘来信说自己被后母虐待。编辑觉得里面有些事实不符合常情, 与记者沟通后, 记者随即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结果后母没有虐待小姑娘, 小姑娘说了谎。这样就避免了新闻报道失实。再如, 我台记者采制的一条某边防部队战士的新闻稿件《最美丽的人》, 在记者采写完成的初稿上, 将某边防部队的称号, 写成地方日常所说的简称, 而这一简称恰恰和另外一个武警部队相似, 不熟悉的人一定会混淆, 在编辑修改的过程中, 及时发现了这点错误, 马上将其改正为标准称呼, 避免了新闻误差。所以可以这样说, 新闻编辑是新闻真实性的把关人, 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及时察觉出新闻稿件中是否有疏漏和失实的地方, 并进行核实修改,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还要依靠法律的保护。一直以来, 我国没有《新闻法》, 这样记者采访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明确支持, 而出现新闻事实的时候, 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制裁, 大多数是内部处理。出台新闻法, 不仅可以保证传媒的权利, 同时也是对传媒的约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没有了真实, 新闻也就失去了其生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网络和手机短信的出现, 丰富了传媒的传播手段, 但也改变了另外的一个事实, 那就是记者的概念不再是传统的内涵, 可以说, 每个人都是受众, 每个人又都是信息的传播者, 因此,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篇报道, 能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心, 除了题材的选定外, 真实性决定了报道本身是否能经得起推敲。有的电视台一直强调选题申报制度, 每个记者出去采访必须要向上申报选题, 通过后才可以采访, 原则上没有申报的选题不准采访也不准播发, 这样的制度, 确保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新闻的真实, 也避免了影响政治性大局的新闻报道出现。新闻的力量既源于真实, 又源于公众的信任。虚假的新闻既有损于公众的信任, 也不利于传媒的自身发展, 必将会受到大众的惩罚。作为传媒人,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 从细微处做起, 使得自己所采写的新闻无论从新闻源还是新闻的细微之处都保证真实、可靠。

在新闻的报道中坚持真实性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记者要保证自己所采写到的资料是真实的, 也要学会判断所采到的信息是真实的。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质疑求证的意识应该贯穿于采访与写作的全过程。当然, 进入写作以后要更加慎重。如果说采访过程是不断地排除那些不是新闻的事实的话, 那么在进入写作后, 自始至终要注意排除那些不是事实的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 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在新闻写作中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对于记者来说, 很重要。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 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也是广大观众的要求。更是大众传媒取信与民的生命所系。新闻报道中有具体事实, 也是概括事实。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这是新闻真实的第一个层面中的明确要求, 属于现象真实。而概括事实属于本质真实。我们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做到无论从现象真实还是从本质真实都要全面做到。在对具体事实进行整体概括和分析判断时, 一定要符合实际, 注意处理好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关系。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 第8篇

一、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最显著的特征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具有一般新闻的基本特征, 如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简明性等, 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真实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够让受众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看到现场环境, 了解到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 掌握事态最新进展, 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让新闻变得立体丰富, 打破了传统的“你写我读”、“你说我听”的报道方式, 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客观报道, 必须将事实的本来面目和真相原封不动地呈献给受众,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传播和表现, 使新闻更生动、更鲜活、可信度更高, 但基本的事实绝对不能修饰和改变。例如, 某电视台在报道一桩受贿案件时, 通过现场模拟等手法, 重新再现行贿者、受贿者的交易过程和细节;采访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的新闻事件时, 要求摊贩再现冲突的全过程等。事实再现的方法让新闻变成了“电视剧”, 也许这些情节与当时相同或者相似, 但毕竟不是新闻当事人当时的客观事实。新闻再现的方法不但没有让新闻信息客观、真实地表达出来, 反而伤害了新闻的真实性, 误导了受众, 影响了新闻信息的正常传播。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构成的基本要素,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环境等都必须用真实的画面, 全面而客观地呈现出来。不管用什么样的创新手法来表现新闻, 基本的新闻事实都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准确。

二、记者的出镜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要条件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出镜报道, 经常采用的报道手段是记者面对镜头口述事件经过, 交代事件背景, 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真实还原, 有时候还要现场对当事人、目击者、证人等进行随机采访, 并配以现场镜头画面进行报道。记者出镜报道真实性更强, 一方面是因为记者处在事件发生的环境中, 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进行描述和表达, 让受众直观地了解事件信息;另一方面是出镜记者的语气、神情等对事件信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感染作用, 缩短了信息传播的距离, 直接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让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 接收度更高。

记者在现场出镜报道是在对整个新闻事件背景、起因、初步过程、发展趋势、关联人物等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新闻事实进行的现场报道。因此, 在出镜报道前必须尽可能地了解与事实有关的一切人、事, 否则就不能完整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 有可能完全超出之前的预案和设想, 甚至事态向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 记者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方法, 在现场发生深刻改变的情况下, 能够掌控局面, 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角度、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将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然后传递给受众。出镜记者在报道前, 要认真检查自己的衣着、饰物等, 保证自己的外观与事件发生的情境和性质有契合点。例如, 去工地上进行采访报道就要衣着朴素, 劳动服最佳;现场报道重要的会议, 最好穿西服等正装。要检查话筒、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 确保设备无故障, 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设备一旦出现故障, 就会导致现场报道无法进行。出镜报道前要认真分析新闻事实, 要从受众最关心、最关注的角度, 找到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制定现场采访预案, 包括画面的采录、人物的声音、提问的问题等, 要确保现场报道层次清晰、逻辑合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三、现场参与感能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只能借助文字和声音传递信息, 受众需要在接收信息时, 在脑海中想象事件发生的环境、场景等, 不能体验“眼见为实”的感觉。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在于将受众直接带到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和真实的声音, 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形成受众与事件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河北卫视农民频道有一档节目《老三热线》, 记者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的现场, 通过农民现身说法, 客观表现事实信息。主持人作为见证人和参与人, 帮助受众梳理事实脉络, 并进行现场解读, 带领受众进入现场, 让受众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新闻。同时, 主持人又以第三者的身份置身事外, 对事件进行客观评论, 为受众理解新闻独辟蹊径。电视新闻的现场参与感, 让受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进入新闻现场, 提高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四、巧妙利用同期声有助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的表现

除了新闻事件本身真实、现场画面真实、声音真实等因素外, 同期声也是构成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的重要因素。新闻发生是一个过程, 而新闻报道只能将过程浓缩成一个连续的片段。因此, 没有同期声, 只有连续的画面片段不足以展现新闻事实的全部内容。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独特的现场感、参与感带给受众真实感, 这种强烈的真实感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特征, 也是新闻价值所在。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现场报道的方式方法, 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 才能让新闻呈现出蓬勃朝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信息传播媒介日益丰富, 传播手段也日益先进,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为一种生活的新闻报道方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用视频直播的方式, 以新闻当事人、见证者的身份讲述新闻事实或交代事件背景和环境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因为其强烈的现场感, 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而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人和受众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特点提出了增强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9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壮大, 许多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由此涌现了许多新闻及社交软件, 例如微信、微博、贴吧等等各种形式的软件, 它们正在以人类所无法想象的速度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 将大量的信息传输给人类, 这是人们目前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 这些新媒体集各种优势于一身, 具体有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信息全面、视频音频形式多样, 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产生了猛烈的冲击, 由此看来,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 传统的电视传播就应该总结经验, 吸收先进的传播技术, 相应的掌握一些关于新闻的采访、编辑、制作等技能, 争取为人们的生活呈现出生动的、准确的、形象的新闻事件, 提高电视传播信息的真实性, 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含义及特点

1.1 含义

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而出现并发展的, 新媒体下的电视新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无线卫星传输途径, 把电视作为接收的终端, 为人们传播一系列的新闻, 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娱乐等等, 电视这一传播新闻的媒介得到了很大的变革, 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能够满足人类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1.2 特点

1) 即时性和高效性。

新媒体的发展, 引起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变革, 以卫星传输为主要渠道的传播手段, 使得电视传播的新闻具有即时性和高效性。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会第一时间为人们所了解。

2) 广泛性和全面性。

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众群体较广, 新闻的内容丰富而全面, 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 真所谓无所不有。面对众多的新闻资源, 人们可以有选择性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满足自身的需要。

3) 真实性和虚假性。

新媒体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及传媒的商业性, 一些传播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开始不顾社会效益,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例如:借娱乐的名义传播低俗的、品味低下的文化资源, 甚至有些媒体进行新闻炒作, 传播绯闻轶事。与此同时, 一些人也在网络上散播虚假的消息, 这都导致了新闻传播信息的虚假性。新闻传播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加真实的、可靠的资源, 那么如何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把关”将是我们接下来论述的重点问题。

2 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把关”的具体技能与技巧

2.1 电视新闻采访方面的技能

针对电视新闻的采访, 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 掌握一定的发现新闻线索的技巧。

电视新闻采访的首要前提是获取一定的线索, 只有获取独家的新闻线索, 才可以进行采访和传播, 才可以提高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就对新闻采访的工作者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 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渠道, 如微博、贴吧、论坛等, 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主动对新闻的线索进行走访和深入的探讨, 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 新闻采访的工作者应该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 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 能够沿着政治的走向来收集新闻信息。唯有这样搜集到的信息才更能保证其真实性, 而且更有助于电视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提高辨别信息资源是非的技能。

信息来源的渠道具有广泛性、多样性, 为了给人们呈现更加正能量的、有价值的新闻, 这也对新闻的采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 善于从人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进而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 从贴近生活的小事中挖掘大道理, 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 出现了许多的新闻媒介, 导致传播的信息日益泛滥, 新闻采访者必须提高辨别信息真假性的观察能力, 运用全面的眼光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对比、核实, 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保证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提高辨别信息资源是非的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新闻采访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3) 高度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正如“上好一堂课, 需要备好一节课”, 备课是上课的首要前提, 由于新闻报道需要做到的是具有真实性与时效性, 所以只有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才能在采访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从而更好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引导被采访者, 最终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新闻采访者为了实现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及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这就需要工作者事先对被采访者的个人情况、性格、观点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分析好采访的主题及目标,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 确保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

2.2 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技能

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是一门艺术, 是把通过采访所掌握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要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不仅要求注重采访的真实性, 而且也要注重编辑的真实性。编辑技能包括:修改记者的文字稿和新闻标题及撰写的技能, 写编后评论的能力, 对画面的判断处理能力, 操作电子编辑机的技能, 组织好整体的新闻采编和创新能力。对新闻的编辑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3 结束语

面对新媒体的发展, 为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需要采访者把握好采访技能, 后期明确地做好编辑以及设计工作, 然后把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 才能最终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的目的。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含义及特点, 其次分析论述电视新闻的采访及编辑制作的技能技巧, 来说明如何才能对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把关”。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真实性,“把关”

参考文献

[1]田连友, 谢商精.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3 (12) :212-214.

[2]韩冰.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发展困境及出路分析[J].新闻传播, 2014 (16) .

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 第10篇

1 通过规范化的吐字发音来提升真实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因而必须将规范化的吐字发音作为电视新闻播音“真实感”的重中之重,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播音,尽量少用方言俚语。规范化的吐字发音,还必须着眼于提升吐字发音的真实感和规范性,尽量减少使用似是而非的“方言普通话”,即少用、慎用与普通话差别较小的普通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更真实准确的理解节目内容,同时,也能够通过规范化的吐字发音引导受众使用普通话,使电视新闻播音更具有语言传播的普适性和规范性,因而也能够有效的促进真实性。

2 通过准确化的信息传递来提升真实感

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要求播音员必须准确、清晰、真实的传递信息,因而播音员必须对电视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以及整体新闻内容的认知程度,既不能随意改变字音,更不能因信息传递不当而改变新闻事实。准确传递信息,还要求播音员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的对电视新闻稿句进行断句。

3 通过形象化的体态语言来提升真实感

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播音的最大区别在于,播音员在播音过程中,受众不仅“闻其声”还会“观其行”,因而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播音员除了要进行语言塑造,还需要塑造体态语言。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等电视新闻,播音员的衣着庄重严谨、大方得体,体现了严肃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形象化的体态语言,还要求播音员必须注意穿着仪表,必须要本着“新闻上镜装”的要求,切实体现亲切感和亲和力,使观众更乐于接受,增强节目的可可信度和真实感。

4 通过情感的真实投入来提升真实感

主持人是节目的招牌和灵魂,在主持节目时能恰到好处的处理所主持节目的情感技巧。例如,说悲情的新闻、喜悦的新闻时,就要求主持人的在主持时有不同的表达,即使是严肃的新闻播音工作,仍然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有足够的感情投入,这就要求播音员在播音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端正匀称、大方得体、真实质朴外,还要以电视新闻稿件为依据展现出不同的表情变化,或平和、或喜悦、或伤痛。例如,董倩主持的《新闻调查》,在播报一些破坏社会和谐事件时,主持人表现出来的质疑;播报有利促进社会和平的一些事件时的喜悦,都深深的感染了观众,进而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

5 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对于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至关重要。电视新闻播音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背离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因而电视新闻播音员必须苦练内功,通过提升自身播音能力来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吸引性和感染力。

摘要:真实是对新闻的根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新闻播音的灵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视新闻无论是理念还是内容、无论是形式还是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电视新闻播音正朝着外延扩张、语言丰富、风格各异的方向发展。但真实、清晰、准确永远是电视新闻播音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就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电视新闻播音员提升“真实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播音员,真实感

参考文献

[1]白晓清.电视新闻播音的真实感[J].采写编,2013(3).

[2]李珂.电视新闻播音的“播”与“说”[J].今传媒,2013(5).

[3]赵长征.谈电视新闻中播音技巧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3(16).

[4]杨梅.解读电视新闻真实再现的适度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2010(1).

[5]张晓东.新闻播音如何体现真实性[J].山东视听,2003(2).

[6]武芳.新闻播音方式的新思考[J].中国报业,2013(8).

新闻真实和事实真实的区别 第11篇

长期以来,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的新闻报道中的每一项事实,都要求作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久有据。也就是说,新闻报道中的主要新闻要素,均要引之有据,确凿可信,而且对这些要素的细节描述,不容许有丝毫的“合理想象”;另外,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一切资料,也要求有可靠的来源,必要时要有明确的交待。

总体真实。即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新闻媒介不仅在单个的事实报道上是真实的、准确无误的,而且在对事实的总体把握上,在全面的新闻报道内容上,都必须掌握总体真实的原则,决不能以偏概全,引起误导。

本质真实。即要求新闻媒介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世事变换,人们对新闻报道提出的新的要求。

以上3个方面,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并非任何新闻报道都应当、或可能揭示出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及本质),但总的来说,它们还是较完整地概括了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原则。然而,在具体对某个新闻内容进行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中,却会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原则的把握和实践,以至于我们在对新闻的真实度进行评价和判断时,往往无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对于记者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新闻线索,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进行采访,了解新闻事件脉络,并以文字或画面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所以,记者眼中的新闻事实很容易归结为新闻写作中的几个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个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

但是不是说在报道中包含了这几个要素的新闻就是真实的新闻呢?显然不是。首先,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很多事情,一个记者需要从中选出合适的内容进行采访报道。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便会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对这些事实进行筛选和判断;其次,对于同一事实,记者们面对大量的采访素材,丰富的背景材料,在报道中如何组织这些素材,以什么样的思路利用这些材料,均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较容易把握的是新闻的事实真实,或单个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而不易掌握报道的总体真实或本质真实。

对于媒体的决策者(把关人)来说,每天要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取正式发表或播出的新闻条目,他们对同类新闻的整体态势或一段时期内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有较全面的掌握,但对单个新闻的事实真实却只能借助经验进行判断了。同时,由于这些把关人所在的新闻媒体代表的利益集团的不同,或这些把关人本身的观念信仰的不同,他们对新闻条目或新闻事实的取舍也会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判。所以,把关人对新闻的取舍并不完全是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他们会有目的地维护一些集团的利益,在新闻的取舍上也不一定真正把握整体真实或本质真实的原则。

对于广大的新闻接受者——受众而言,面对众多的新闻报道,则必须学会选择性地接受。受众对于新闻真实的要求,往往在事实真实、整体真实的基础上,更多地希望直接看到新闻的本质真实,然而如上所述,一个真实的事实,在经过了记者的采访加工、把关人的选择取舍后,往往会揉进了记者与把关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与真正的本质真实有了一定的差距。

因此,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盲目地从新闻报道的手段或新闻的细节来衡量,而应当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不同的新闻报道,抓住新闻的本质真实,才不致于被各种缤纷的新闻报道弄得不知所措。当然,由于个人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对同样的新闻产生不同的评判结果,这又增加了我们对新闻真实度的判断难度。

浅谈新闻选择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第12篇

首先, 新闻选择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表现在最终的编辑环节, 在早期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过程中也十分必要。具体来讲, 新闻采访是对事实材料的初步挑选, 新闻写作则是对事实的加工整合, 而编辑出版则是对新闻事实的再次审视和最终认可。传者按照新闻选择的标准对事实材料进行公正且负责任的把关, 有力地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 使得新闻作品更接近事实真相。同时, 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 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其次, 对于同一事实, 不同传者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把握, 可以起到丰富新闻传播内容, 活跃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在宏观的媒介传播环境中, 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新闻传者却有很多。每一家新闻媒体出于自身性质和定位, 针对相同的新闻事件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表达。对于各种大相径庭的报道内容, 我们却很少只尊其一而对其他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 我们也十分乐于享受各家媒体为我们这些越来越挑剔的受众所“私人定制”的立异标新的成果。

然而, 新闻选择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 新闻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存在。由于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客观事实经过人的大脑转化为阐述性的文字, 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痕迹。此外, 由于记者的阶级立场、价值取向、思维观点以及知识构成的限制, 客观发生的事实经由采访、写作以及编辑直到最终成为新闻, 即便其真实性没有折扣, 新闻选材或解读的方面太过狭窄也会给受众全方位的认知带来不利影响, 正如朝鲜国内新闻“主旋律”式的宣传。由于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和狭隘性特点, 绝大多数普通朝鲜民众对于自己所在的国家的真实情况了解不深, 更不用说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了。因此,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容易被传播媒介所控制和左右, 而对新闻事实的自我甄别能力也大体丧失。

除此之外,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许多新闻从业者不从挖掘新闻深度上做文章, 不在提高质量上求成效, 反而动起了“编发虚假失实报道、恶意篡改新闻标题”的歪脑筋, 妄图通过夸张、刺激的题目招揽眼球, 增加点击量。这种消极的新闻选择手段也给新闻真实性带来极大的损害。此类事例, 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 新闻选择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是矛盾的, 但同时矛盾也是可以部分化解的。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环节, 传者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 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坚信新闻理想, 不为名利所诱, 相信绝大多数虚假新闻是可以杜绝的。

同时,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事实真相是客观存在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却可以为人所认识和感知。新闻是提供给受众的, 说到底, 新闻真实与否, 传者把关虽是关键, 但最重要的还要靠受众自身的自我甄别和判断。

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常识或受众经过一番甄别便可以辨别出的, 自然可以归结为假新闻。而对于那些错综复杂、真相不易显露的新闻, 受众任何批评、怀疑和求证都是合理的, 但我们也要记得不能把正常的批评、合理的怀疑和善意的求证都归到假新闻一类。例如2013年春节将至, 连霍高速河南义昌大桥段发生垮塌。很多网民质疑大桥的质量, 怀疑是豆腐渣工程, 在这种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 这种猜测自然是合理的。此时记者将此怀疑写入新闻报道中受众自然不能说是假新闻。然而之后新闻发布会则报告了大桥垮塌的原因, 是货车超载烟花爆竹。此时记者再用之前的怀疑作为解释, 则必然违背基本事实, 成为了假新闻。此外, 近来频发的所谓“高铁事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列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警鸣, 由此中途停车致使大面积晚点。经过事故排查, 我们才知, 发生的原因并非中国高铁技术欠缺, 竟是乘客在车厢内吸烟。众所周知, 吸烟是高铁车厢内严格禁止的。

上一篇:思想和艺术精品下一篇:补偿性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