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音乐学专业

2024-09-07

应用音乐学专业(精选11篇)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1篇

一、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建设工作总体建设目标

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服务于区域音乐文化生活, 故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建设工作的总体建设目标可设定为:

(一) 以传承创新区域音乐文化为己任, 在了解区域音乐文化遗产与区域音乐文化生活的前提下, 以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与区域音乐文化产业为依托, 探索并构建“应用音乐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将应用音乐学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紧缺的高素质社会音乐文化工作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 积极参与并引导现实区域社会音乐文化, 顺应当代区域音乐生活实践的需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有多元音乐文化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艺术实践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能力的“本土化、高素质、应用型”的音乐文化工作者, 实现音乐学专业社会应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转型与突破。

(三) 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专业建设强化“实践育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 大力加强“社会合作育人”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参与实际区域社会音乐文化活动策划、管理、演艺、宣传等音乐文化业务的工作中, 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实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 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二、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建设思路

地方高校的应用音乐学专业建设工作, 应强化“实践育人”的教学培养理念, 以学生优良的“音乐表现能力”为其人才素质的基本保障, 同时将此与区域社会音乐文化实际工作能力相融通, 引导学生认识与判断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特点及区域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 使学生投身于区域经济社会音乐文化产业的工作现场。拓宽人才口径, 适应市场音乐文化商业化需求, 培养具备丰富的艺术实践,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其基本的建设思路为:

(一) 践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实践实训的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从音乐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点出发, 在掌握普世性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理论的基础之上, 以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为其广阔的艺术视野, 掌握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传统, 熟知区域音乐民俗事务与音乐文化生活的需求, 努力成长为优秀的区域社会音乐工作者。

(二) 拓宽人才培养口径, 以“音乐表现能力”为“应用音乐学”社会知识技能的构架桥梁, 充分利用区域社会音乐文化资源, 佐以社会音乐事务工作现场的工作流程与工作实践,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课堂学习与社会音乐工作一线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与互补互进。

(三) 对区域社会“应用音乐学”人才的产出实行即时跟踪监督与反馈, 对区域社会应用音乐人才的培养效能及其不足之处应及时做出客观的评价与评判, 为进一步探索建设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提供充足的依据与详实的参照体系。

三、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专业素质及音乐表现能力、社会音乐工作能力, 以这三个主要能力要素为培养目标, 合力育人。这三大能力要素的主要培养理念及其教育途径与课程体系可设计为:

(一) 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音乐“三基”)

学生的音乐“三基”素质主体上来自于音乐学专业本位教育, 但仍应注意“三基”所涉及的所有课程及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 都应指向促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形成及“社会音乐工作”应用能力的提升方向。既应让“三基”有机渗透在学生主体音乐表演的技术表现、审美体验与二度创作中;同时, 学生还应当从社会音乐文化观众客体的角度, 运用所学基本技能、知识与原理, 监控自己的表演全程, 提升表演品质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最后从艺术功能与艺术成效的不同角度, 恰如其分地自我评价音乐组织结构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能否实现的问题, 等等。“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实现矩阵如下:

(二) 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是最能体现音乐学学科实践应用特点的一项专业核心技能。音乐技能性课程可通过学校艺术实践、社会艺术实践及舞台表演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优良“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功能。技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实训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们的重唱、小组唱、表演唱、合唱以及重奏、小乐队合奏、小型音乐剧等, 重视更具娱乐表演方式的艺术表演或串演活动的全程组织与管理、主持与表演能力的培养;提示学生努力积累社会应用型曲目, 将专业艺术视野拓展至区域社会音乐文化生活视野中;加强区域音乐特色的融入与创新能力, 努力形成自编自创自导自演的基本工作素质。

音乐理论课程可大致划分为音乐技法理论课程与人文历史艺术素养课程两大类。音乐技法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大众音乐创作、改编写作实践能力的提升;音乐人文历史艺术素养课程则主要着力于加强学生的音乐基本理论的应用性评价与品鉴能力的抟铸, 即学生应能将音乐人文历史知识内化为艺术涵养与艺术眼光, 建立区域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意识, 努力为社会音乐文化工作品质的形成奠定优良的音乐文化底蕴。

“音乐表现”能力实现矩阵:

(三) 社会音乐实践

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特点决定了能成为尖端艺术人才的毕竟是极少数人, 繁荣发展的文化艺术市场需要的是更多具备操作性工作手段的音乐学人才。社会常见的音乐事务主要包括: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专业艺术团体与艺术家的来访演出活动联络与宣传;社会音乐教育与文化培训机构管理;民俗活动音乐演出与音乐商业中介;乐器 (或其他音乐类) 产品的推销与推广;中小型音乐作品的剪辑、改编与合成;环境音乐 (如商场音乐、茶楼音乐、公共汽车音乐、车间音乐、企业广播音乐等) 、网络音乐的采编与创编;简易音乐海报 (或其他音乐类印刷品) 的编辑与制作;区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等等。这些社会音乐工作的基本素质主要通过社会音乐实践实训活动的开展, 以学校与社会文化文艺机构的合作培养形式完成。“社会音乐实践”实现矩阵:

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是基于二、三级地市公共音乐文化生活所需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设定的, 重点突出了学生音乐“三基”基础上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其音乐社会应用能力的培养。围绕着二三线城市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同时还指出了这三类课程本体系课程建设要求及其相互之间的教学训练的支撑耦合性质等, 以这三个课程体系达到构架一元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同时, 还应指出的是, 地方高校为达到服务社会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其课程体系的总建设目标及其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等固然相当重要, 但其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及其实践教学的整体能力目标的实现实为重中之重。

摘要:地方高校为培养服务于蓬勃发展的现当代城镇音乐文化生活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音乐人才, 应以地方音乐事务工作能力素质的培养为核心, 在对区域民众文化审美需求与音乐特征实践的了解基础之上, 依据音乐“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音乐表现、社会音乐实践这三大能力素质课程来构建应用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13-30.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2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教学运用

我国历来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美育的启蒙工作者,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传统的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无法达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效果更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标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它极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法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又具备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其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首创的,该教学法认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原本性

音乐教育本身是人的教育,是每个人用音乐进行情绪交流和感情表达的方式,而表达要借助语言、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进行,所以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不仅仅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它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最接近人类自然生活状态的方式和内容来进行教学。

1.2 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而不是作为单纯的听众和观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进行的方式,才能创造更多的快乐,其目的是开发参与者原本的音乐潜质并激发他们的生命力。在奥尔夫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枯燥说教、学生一味模仿的现象,都是教师起到一种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在范例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又不失兴趣。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1.3 综合性

奥尔夫曾经说过:“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乐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①他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集语言、舞蹈、动作、美术、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在符合儿童的特点的同时也符合人类生活的本性。

1.4 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学生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它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教师直接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压抑学生的自主即兴能力,而是推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不受有约束地展示自己的即兴创作能力。例如,在节奏型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利用“两个字词组”来教学八分音符节奏型,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名称“两个字词组”,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名称或者“三个字词组”“四个字词组”等其他节奏型的学习。

合理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其他学科教育灵活地互动、结合,从而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上的具体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他们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作为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人群,他们普遍难以理解音乐理论知识,难以掌握乐技能技巧,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一种现象:理论知识不扎实,技术技能不娴熟,没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谈不上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以及对儿童音乐潜质的开发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借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解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有的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强、创造性强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心灵与音乐相沟通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把音乐艺术融入将来的实际教学中。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上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在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乐理和视唱属于音乐课的入门课,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单一的视唱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而奥尔夫教学法采用的是“节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节奏是音乐、舞蹈、语言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节奏的训练就是开发人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它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反应能力、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能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活泼有趣。

节奏的训练,可以从朗诵和声势入手。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利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四种动作来发出声响。它是人们直接宣泄、交流情感的方式,没有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方式和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没有任何乐器就可以运用。声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种独特的节奏训练方式,如在视唱练耳教学课上,我们在学习一首新曲子,可以给曲子的节奏型编配不同的声势进行训练,把原本单一的视唱变成多种类型加动作的有趣曲子,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成了主体参与者。在节奏型的教学上,教师无须单个地讲授,可以让学生先体会各个节奏型的特点,在活动中得出各个节奏型的不同,或者教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把它开发成单人节奏、双人节奏、小组节奏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

2.2 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曾这样描述他创造乐器的过程:“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的却是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1]所以他推崇的器乐教学,是学生们无须经过大量的枯燥技术练习,便能通过乐器灵活自如地作出反应。这一特点恰符合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更符合天性就喜欢拿着东西敲敲打打的儿童。

奥尔夫将乐器分为打击乐器、音条乐器、竖笛。打击乐器是一种音色独特、鲜明,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简单、易学、备受学生喜欢的乐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天生就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有一种好奇,用打击乐器作为其音乐学习的开端,能够很好地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儿童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学习听辨、体验不同色彩的声音。音条乐器有个特点,即它可以把音条进行卸装和更换,如初学者可用只剩下c、e、g三个音的一架音条琴,学习一首由这三个音组成的曲子,或者用来即兴伴奏。由于琴上只有三个音条,学生们就不会有敲错音的顾虑,能很快地掌握曲子,学得也轻松,这增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竖笛主要是吹奏旋律,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备受全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竖笛也比较普及,是一种比较有教学价值的乐器。奥尔夫认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把技术技巧的难度减小到最低限度,使学生们尽快地进入音乐中,没有任何困难和负担,而是去享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儿童音乐教育的引导者。

2.3 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歌唱课主要是以集体课为主,歌唱学习不是注重于歌唱技术技巧的训练,而是培养学生怎样去引导儿童歌唱,怎样去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借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综合性教学,拓展歌唱教学的不同形式。在教授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做些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对旋律有印象,接着利用声势对歌曲节奏进行练习,在熟悉的情况下再随节奏朗诵歌词,然后教师在进行范唱时要求学生跟唱,最后学生可以边唱边加入自己的编排的律动,在表演形式上可以是单人的表演唱或者是集体的表演唱,教师也可以加入奥尔夫乐器进行辅助伴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性。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够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4 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错过了舞蹈技巧训练、柔韧性及灵活性训练所要求的最佳时期了,不利于过度强化的舞蹈技能训练,对他们进行强度的舞蹈技能训练也不现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感悟力,增强学生的艺术兴趣,毕竟他们是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对儿童思维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和需要。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舞蹈教学要与儿童的特点相结合。一方面,要渗透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在舞蹈的音乐、动作、主题上要有所体现,最后也要融合各门艺术,使各门艺术形式相互配合,使舞蹈教学得到创新。例如,在进行《问候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组简单的问候舞蹈动作,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和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出具有各个国家特点的问候动作,从而创编出新的舞蹈动作,并结合各国的语言,形成一支既有各国特色又动作多样化的舞蹈。在这个课堂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教学是音乐、舞蹈和人文知识的交叉融合,这样的艺术表演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美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表演信心。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适合音乐启蒙的原本性的教育方法,它高度的灵活性、有效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与音乐教育活动相适应,有助于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我国提出美育工作要培养的目标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上找准了目标,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为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做了保证。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地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并将其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当中,灵活地教授学生,提高学前教学质量水平,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注释:①1932年在“斯图加特音乐教育研究周”的演说。

参考文献:

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材的合理应用 第3篇

【关键词】高师 钢琴 教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8-02

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技能课,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核心专业课。它对音乐理论课和其他技能课的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高师音乐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可以说,钢琴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专业培养模式的运行。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笔者认为,积极探求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其中涉及到的教材更待补充和调整使之合理应用,以备课堂教学。

现阶段我国高校主要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和21世纪高师音乐系列教程之《钢琴教程》这两套教材为主。这为高师钢琴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并已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我国钢琴教学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各高校间招收的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相差甚远,实际上很难对钢琴教材进行全国性的统一。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专业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深造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编写教材应遵循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特点,重视钢琴艺术的审美性,也应遵循实用性。

一、注重选曲

从教学内容上看,通常包括: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乐曲的弹奏。然而,现在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接触各种音乐风格的演绎,并受多元音乐元素的熏陶,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审美习惯。所以,高师钢琴教材的曲目选择应本着多元化的原则。当然,这不是否定以往教材对技术的严格要求,而是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在以往教材中,除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外,练习曲常以车尔尼系列作品为主,复调作品基本选自巴赫作品,乐曲多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家较为熟知的作曲家作品。我们是否可以多选择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如练习曲可以选择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克列门蒂《名手之道》、《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这几本练习曲不是单纯、机械的手指练习,而是在训练手指各方面能力基础上又赋有音乐性的作品,是技术性和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也是以后向《肖邦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过渡的极好的教材,学生可以穿插使用。

俄罗斯钢琴家巴拉基列夫在教学中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坚持选用艺术性强、有价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一阶段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变奏曲以及巴赫的复调要继续学习,除锻炼学生理性的头脑之外大量学习浪漫乐派、印象乐派及近现代的大型作品:舒曼的《蝴蝶》、《童年情景》,门德尔松的《e小调随想回旋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德彪西的《24首钢琴前奏曲》,拉威尔的《华贵而伤感的圆舞曲》,斯克里亚宾的《钢琴练习曲26首》,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24首钢琴前奏曲》以及阿尔贝尼斯的《玛拉格尼亚舞曲》等。此外,再如爵士乐派、新古典、新民族,还有流行音乐;不同的地域,如欧美、拉美、亚洲、俄罗斯的作品均应涉及。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在教授国外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本土钢琴作品的涉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音乐作品,从而继承发扬。教师可由浅入深地为学生安排曲目:从《卖杂货》、《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旱天雷》到《平湖秋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从《水草舞》、《浏阳河》、《绣金匾》到《春舞》、《二泉映月》、《长短组合》;从《思春》、《彩云追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到《他山集》、《巴蜀之画》、《东山魁夷画意》等。

二、注重歌曲伴奏训练

“对所有的学生来说,为旋律选配伴奏应该成为培养创造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高师主要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教学对象,突出师范性的特点。不仅注重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训练,还要服务于社会音乐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伴奏能力和较好的自弹自唱技能。从初级阶段开始即引入伴奏的训练内容,在初步的钢琴弹奏技巧基础上,选编简单的儿歌、童谣伴奏并带有歌词的练习以方便自弹自唱。中级阶段,教材可适当编入一定数量的经典的歌曲,如校园歌曲、电影歌曲、通俗歌曲等。这既可练伴奏又可练弹唱,将其穿插在钢琴演奏技能训练中,避免练琴的枯燥,提高了学习兴趣。再深入训练则可适当选择一些爵士、流行音乐等节奏、律动复杂多变的乐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创编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钢琴演奏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逐步促进其伴奏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协作

钢琴是一件合作性很强的乐器。相互之間的合作是有趣而实用的训练。它能使演奏的音响更为立体、丰富,表演精彩,还能使学生的钢琴演奏更加规范和完整。但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往往也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教材中引入钢琴合作性曲目,如四手联弹、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已是急不可待。这些作品不仅是钢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和学生的必修课。我们还可以编写有关协作的旋律、节奏、律动等多元的训练环节。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材应解决的问题

1.识谱视奏

视奏的训练实际上从学琴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大学后阶段的学习中。在教材中可按难度选用,如名家经典作品选段,歌剧、舞曲主题选,民间音乐选段等供学生弹奏练习。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谱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

2.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进行由量到质的审美提高。

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录音,明白重、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背奏注意事项:入门时期不主张背谱,已背会的曲目要反复习、经常复习。

3.舞台表演能力

舞台表演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常告诉学生,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工夫苦练,而且要敢于登台演奏。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事情。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很有好处。要勇于参加各类演出、考级、比赛,使登台演奏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舞台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

五、教材的分级

现今学生们大多数都不是“琴盲”,有些甚至已经过了业余钢琴考级的相应级别。我们可以尝试将教材分为几个级别,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教。程度低的学生从初级教材开始,程度高的学生可从中或高级入教,这样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一律从《哈农》起步的作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

参考文献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4篇

一、高师技能类小组课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 单调的教学形式。技能类的教学需要灵活交流的教学模式和多样的上课内容, 但在现实的技能课堂中, 老师没能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逐渐就会使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而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技能观点, 不能实现“学”和“教”的一体化。

(二) 枯燥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的教学中, 多个学生必须演唱或演奏同样的曲目素材, 这样的教学内容显得十分的单调枯燥。技能训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必须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三) 教学质量欠佳。在传统的技能小组课中, 共性培养是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的 , 这样虽然节约了教学资源, 却忽视了技能课存在的个性差异,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技术课“交流式”教学

在声乐、器乐或其他技能课堂中, 老师和学生可以抽出时间就某个技巧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同时让学生进行示范, 老师予以及时的指导和讲解。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这种交流, 以形成学生和学生的交流,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老师加以点评和总结。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两种很好的课堂氛围:一是学生在发表观点时, 需要快速地思考和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二是学生在发表的观点同时老, 师可以予以点评,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解决问题的手段, 也可以聆听到不同的技能问题, 开阔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的语言组织、技能听辨、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交流式”技能教学中, 教师在曲目的选择上要将学生的个性和共性相结合, 根据学生音色的不同、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不同、技能使用状态的不同, 予以不同的教学指导, 根据学生的技能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曲目。

三、“技术 + 应用并行”和“交流式”教学形式

以声乐教学与演唱这门技能课为例: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该选择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技能理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 因为正确的歌唱理论的交流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所吸纳。“交流式”教学能够提供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 应用”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首先要正视技巧训练的重要性, 没有熟练的技术运用就不会形成科学的演唱或演奏方法。同时, 应用是日后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的环节, 也是师范生在为人师时需要具备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形式的开设, 是师范生从事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积累手段。

四、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交流式”教学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心理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 是逐渐建立自己人生观的重要过程, 其生理和心理都会慢慢改变, 自立的生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逐渐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 音乐技能类人才有了新的定义:被动的学习会培养学生懒散、脆弱的心理状态, 主动的学习能够培养出富有冒险、创造精神的人才, 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更多地去探索个性化的学习形式。

技能课具有自己的特性, 这种特性又决定了它的难以捉摸,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不能很快地找出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靠自己的意识来支配建立科学的技能方法;二是不能用视觉来感受它的存在, 教师只能凭着听觉来判断学生的技术发挥是否正确、音色是否好听, 同时通过听觉判断来改善学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这也让技能课更加充满神秘色彩。技巧理论在实际的学习掌握过程中难以理解, 多个学生在学习同一技巧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肢体感觉。“交流式”的学习会激发学生去交流技巧、交流体验, 从而来阐述自己对这一技巧问题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学生学习意识的改变能够更新理论理解, 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

五、“交流式”学习与学生全面发展

高师关于技能课的调整不断地在变化, 但是还是存在学生技巧高、技巧应用低的现象。音乐类技能课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技巧运用和技巧应用结合起来教学。我们需要技巧顶尖的歌唱家或演奏家, 同时我们更多的毕业生将来会走向一线教学岗位, “交流式”教学给广大高校从事技能课教学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新颖的学习手段。

六、创新是教改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 学习兴趣的挖掘、积极性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

对于学习兴趣的挖掘需要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到技术, 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年的技能课教育中, 学生会慢慢对技能课产生疲劳感, 如何给枯燥的技能学习注入新鲜血液是我们一直探究的课题。技能课的学习不能孤立进行, 它需要其他学科来辅助完善。

(二) “技术 + 应用”综合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高师声乐、钢琴等技术类小组课都是以多个学生一组的形式来教学, 忽略了技术类课程训练有别于其他科目学习的不同, 或者说其所具有的学科特殊性, 因此这种训练模式无法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与复合型人才。我们以声乐教学与演唱这门技能课为例, 学生的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音色、理解力、技术使用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二是学生在自身感受、意识支配、语言习惯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歌唱中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解和意识支配。如何将技术和教学相结合从而熟练运用, 是音乐学专业构建“技能与应用双线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提纯与改进, “技术和应用双线并行”的教学方式更符合高师技术类小组课的教学规律,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才, 这就迫使大学在自我转型方面要更加贴近社会的需要。人才的服务对象是社会, 社会的需要也使大学必须重新定义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喜欢被动的学生, 但是我们忽视了被动的学生有被动的学习状态, 同时这种学习状态不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视角。“技术 + 应用双线并行”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技能课教学中问题是“怎么来”的,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怎么用”, 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会形成学生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观点。

参考文献

[1]梁娜.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5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教学运用

我国历来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美育的启蒙工作者,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传统的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无法达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效果更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标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它极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法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又具备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其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首创的,该教学法认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原本性

音乐教育本身是人的教育,是每个人用音乐进行情绪交流和感情表达的方式,而表达要借助语言、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进行,所以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不仅仅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它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最接近人类自然生活状态的方式和内容来进行教学。

1.2 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而不是作为单纯的听众和观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进行的方式,才能创造更多的快乐,其目的是开发参与者原本的音乐潜质并激发他们的生命力。在奥尔夫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枯燥说教、学生一味模仿的现象,都是教师起到一种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在范例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又不失兴趣。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1.3 综合性

奥尔夫曾经说过:“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乐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①他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集语言、舞蹈、动作、美术、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在符合儿童的特点的同时也符合人类生活的本性。

1.4 創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学生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它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教师直接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压抑学生的自主即兴能力,而是推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不受有约束地展示自己的即兴创作能力。例如,在节奏型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利用“两个字词组”来教学八分音符节奏型,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名称“两个字词组”,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名称或者“三个字词组”“四个字词组”等其他节奏型的学习。

合理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其他学科教育灵活地互动、结合,从而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上的具体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他们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作为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人群,他们普遍难以理解音乐理论知识,难以掌握乐技能技巧,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一种现象:理论知识不扎实,技术技能不娴熟,没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谈不上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以及对儿童音乐潜质的开发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借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解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有的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强、创造性强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心灵与音乐相沟通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把音乐艺术融入将来的实际教学中。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上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在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乐理和视唱属于音乐课的入门课,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单一的视唱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而奥尔夫教学法采用的是“节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节奏是音乐、舞蹈、语言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节奏的训练就是开发人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它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反应能力、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能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活泼有趣。

节奏的训练,可以从朗诵和声势入手。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利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四种动作来发出声响。它是人们直接宣泄、交流情感的方式,没有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方式和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没有任何乐器就可以运用。声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种独特的节奏训练方式,如在视唱练耳教学课上,我们在学习一首新曲子,可以给曲子的节奏型编配不同的声势进行训练,把原本单一的视唱变成多种类型加动作的有趣曲子,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成了主体参与者。在节奏型的教学上,教师无须单个地讲授,可以让学生先体会各个节奏型的特点,在活动中得出各个节奏型的不同,或者教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把它开发成单人节奏、双人节奏、小组节奏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

2.2 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曾这样描述他创造乐器的过程:“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的却是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1]所以他推崇的器乐教学,是学生们无须经过大量的枯燥技术练习,便能通过乐器灵活自如地作出反应。这一特点恰符合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更符合天性就喜欢拿着东西敲敲打打的儿童。

奥尔夫将乐器分为打击乐器、音条乐器、竖笛。打击乐器是一种音色独特、鲜明,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简单、易学、备受学生喜欢的乐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天生就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有一种好奇,用打击乐器作为其音乐学习的开端,能够很好地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儿童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学习听辨、体验不同色彩的声音。音条乐器有个特点,即它可以把音条进行卸装和更换,如初学者可用只剩下C、E、G三个音的一架音条琴,学习一首由这三个音组成的曲子,或者用来即兴伴奏。由于琴上只有三个音条,学生们就不会有敲错音的顾虑,能很快地掌握曲子,学得也轻松,这增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竖笛主要是吹奏旋律,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备受全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竖笛也比较普及,是一种比较有教学价值的乐器。奥尔夫认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把技术技巧的难度减小到最低限度,使学生们尽快地进入音乐中,没有任何困难和负担,而是去享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儿童音乐教育的引导者。

2.3 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歌唱课主要是以集体课为主,歌唱学习不是注重于歌唱技术技巧的训练,而是培养学生怎样去引导儿童歌唱,怎样去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借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综合性教学,拓展歌唱教学的不同形式。在教授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做些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对旋律有印象,接着利用声势对歌曲节奏进行练习,在熟悉的情况下再随节奏朗诵歌词,然后教师在进行范唱时要求学生跟唱,最后学生可以边唱边加入自己的编排的律动,在表演形式上可以是单人的表演唱或者是集体的表演唱,教师也可以加入奥尔夫乐器进行辅助伴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性。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够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極性。

2.4 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错过了舞蹈技巧训练、柔韧性及灵活性训练所要求的最佳时期了,不利于过度强化的舞蹈技能训练,对他们进行强度的舞蹈技能训练也不现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感悟力,增强学生的艺术兴趣,毕竟他们是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对儿童思维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和需要。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舞蹈教学要与儿童的特点相结合。一方面,要渗透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在舞蹈的音乐、动作、主题上要有所体现,最后也要融合各门艺术,使各门艺术形式相互配合,使舞蹈教学得到创新。例如,在进行《问候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组简单的问候舞蹈动作,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和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出具有各个国家特点的问候动作,从而创编出新的舞蹈动作,并结合各国的语言,形成一支既有各国特色又动作多样化的舞蹈。在这个课堂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教学是音乐、舞蹈和人文知识的交叉融合,这样的艺术表演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美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表演信心。

3 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适合音乐启蒙的原本性的教育方法,它高度的灵活性、有效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与音乐教育活动相适应,有助于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我国提出美育工作要培养的目标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上找准了目标,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为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做了保证。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地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并将其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当中,灵活地教授学生,提高学前教学质量水平,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注释:①1932年在“斯图加特音乐教育研究周”的演说。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6篇

一、当前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文化艺术的逐步发展, 对音乐艺术人才也有了更大了需求, 这既给音乐专业人才提供了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然而, 在当前音乐专业教育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创新的步伐。

首先, 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一般而言, 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是专项突出, 能歌善舞, 精通节目编排、合唱指挥等, 是理论与技能兼具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 当前多数音乐毕业生技能太过单一, 缺乏综合素质, 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出现过剩现象。其次, 教学观念落后, 改革步伐缓慢。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没有结合时代需求, 并未站在时代前沿上更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仍是依照滞后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 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 并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另外, 教学方式单一。在音乐教学中, 有些教师方法滞后,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因而教学枯燥乏味, 课堂呆板、沉闷。如有些音乐理论课, 往往是板书加讲解的传统方式, 即便有些教师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也仅仅是简单的以电脑替代录音机, 以幻灯片来替代黑板, 却未合理而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再如视唱练耳, 主要是钢琴伴奏范唱, 其教学质量不高, 缺乏效率性。此外, 还有学生学习观念与就业观念滞后、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而滞后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以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 转变教学理念,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 音乐专业就业率低, 这表明人才培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则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一些音乐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 欠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没有形成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安排与设置与不合理, 往往侧重理论, 而轻实际应用, 使得学生缺乏综合能力, 不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 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转变教学理念, 了解社会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走向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然后在此目标下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并依照社会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不断摸索出与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使教学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每位音乐教师应及时把握音乐教育中的最新的学术动态, 并不断深入与强化音乐学科及其相互学科的研究与学习, 以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音乐专业人才, 使学生更好、更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2. 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现代化音乐教学中, 要求教师善于将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以拓宽教学空间, 提高教学质量。当前, 不少高校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了多种音乐课程教学中, 如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欧洲音乐简史等, 以增强教学生动性, 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而在使用信息技术时, 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单一的展示视频、音频或文字等, 而需促进视听的有机融合, 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其次,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教师既要学习PowerPoint, 还需熟悉其他课件制作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如几何画板、Author ware、Photoshop、视频与音频编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精心自制课件, 而不是对他人课件的生搬硬套。另外, 教师应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还需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相互补充,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利用数码钢琴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体教课。课堂上, 音乐教师还可任选一名同学对其练习情况进行监听并个别辅导, 实现一对多与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亦或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学习;亦或进行分声部合奏、齐奏等多项练习, 提高学生艺术能力。

3. 扩展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与技能兼备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若想培养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教师还需扩展教学内容, 增长学生知识, 使其理论与技能兼备, 并提高综合素质。首先, 丰富应用性课程授课内容,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音乐艺术中, 合唱是重要的集体文艺活动。合唱排练与指挥是具有加强实用性与操作性的综合性艺术。对于音乐专业艺术人才而言, 合唱排练活动也是常接触到的艺术活动之一。而在高校校音乐教学中, 合唱指挥主要是关于专业合唱队指挥与排练, 较少或未涉及童声合唱或业余合唱。而童声合唱或业余合唱人员缺乏专业发声与视唱练耳技巧, 因而不明白专业术语。因此在与他们合作时, 难以用正规方法进行排练。可见, 音乐专业人才还需把握一些童声合唱或群众业余合唱队的指挥技巧与排练方法。其次, 应用性课程还包含了鼓乐队排练、军乐队、即兴伴奏等。这些均是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应掌握的音乐技能。如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学习美声与民族唱法, 也要把握通俗歌曲歌唱技巧。在训练美声唱法时, 其主要代表性曲目有《松花江上》《我住长江头》《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在钢琴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熟练弹奏《二泉映月》《牧童短笛》等代表性的中国钢琴曲。在即兴伴奏训练时, 学生需要熟练弹奏一些少年儿童歌曲与受群众喜爱的通俗歌曲、艺术歌曲。同时, 学生还需把握不同调式的常见的伴奏织体,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需拓宽技能型课程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与技能兼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让学生把握演奏、演唱技巧, 还需引导由文化层面了解音乐作品的政治、文化与创作背景, 在艺术方面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本体知识, 譬如情感表达、作者意图、各要素运用等, 这样让学生兼备理论与技能。

4. 实施分类授课制,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等音乐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 主要课程包括复调、曲式分析、和声学等。但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深奥, 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同时, 有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在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中涉及较少, 因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分类授课制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学生依据不同发展计划加以分类后, 教师则以采取不同授课内容与授课进度分别授课, 以解除同步授课中的有些同学“消化不了”, 有的同学“吃不饱”的矛盾。在分类授课制中, 可以将上述两类同学分为高级班与初级班。其中, 高级班主要是面向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或有考研计划的学生而设置的。而初级班则主要是针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同学而开设的, 其学习内容只包含一些较为简单的, 较为基础的理论知识, 以满足以后学习与工作需求就行。这样, 通过分级授课制, 可让各发展目标同学得到学习需求,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效果。其次, 还可实施分级授课制, 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授课制主要是为视唱练耳与基础乐理课程而设置的。刚进入高校时, 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把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性。如有些同学具有较高的天赋, 同时也受过正规训练, 因而水平较高;有些同学则是一般性水平;而有些学生则缺少天赋, 亦或未受过正规训练, 因而水平不高。而若进行同步授课, 同一教学教学进度, 那么低水平的学生则跟不上进步, 而高水平的同学则感觉教学进度太慢, 因而学生易于出现厌学情绪, 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开展分级授课制, 将同一程度的同学分别集中, 分级教学。如基础乐理分级授课。开学伊始, 对新生展开水平测试, 然后将学生划分为慢班、快班, 制定出不同的授课进度。同时根据难易程度与学习进度制作出一级、二级不同级别的测试题库。

5. 克服偏科问题,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其原因在与高考之前学生需要由舞蹈、器乐、声乐等专业中挑选出一项作专业主项进行音乐专业测试, 因而不少学生会形成错误意识, 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专业”, 于是出现偏科现象, 导致技能单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可制定“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构思是:前两个学年, 对全体学生普遍展开钢琴、声乐等必修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育;后面的学年, 则依据学生前两个学年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一专”培养。同时, 还需贯穿多能”培养, 以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如要求学生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音乐欣赏、音乐史、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另外, 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市场需要, 院校还需设置不同的选修课,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 院校还需拓宽就业渠道, 以促进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提高。第一、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辅导, 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 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 更有目标与方向的学习, 规划好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 并为之而努力学习。同时, 院校与邀请有关专家、成功人士等进行讲座、交流成功经验;亦或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把社会需求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有音乐艺术人才的有关供求信息, 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二、设置新专业,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当前, 人才市场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逐步趋向于多元化, 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院校可开展一些新专业, 譬如文艺组织策划、舞蹈创编、音乐策划管理、舞台音响设置、音乐MIDI制、流行歌曲演唱等, 以培养出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总之, 若想培养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 则需创新教学模式,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以社会市场为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注意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展教学内容, 以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 使其兼备理论与技能;实施分类与分级授课制, 实现因材施技,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克服偏科问题,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使其真正成为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4)

[2]纪明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 (19)

[3]雷伟武.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风·下半月.2008, (07)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7篇

一、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关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每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 但是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等基本都是照搬传统本科高校的。因此, 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学术型的专精, 也无应用型的技术, 很多学生毕业后由于没有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本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2013年, 中国教科院课题组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和国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体系构建、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 先后前往陕西、江西、福建、成都、浙江和哈尔滨等地区30多所学校进行深入调研, 专家们发现, 转型高校的发展基础与诉求虽存在差异, 但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都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成为转型后高校在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思考的问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或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学校对音乐专业学生培养的标准, 主要是看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否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应用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 在地方高校转型阶段, 要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地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这就需要各学校领导、各二级单位通过充分地调查研究, 认真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后高校不断扩招和艺考的持续升温, 全国各地音乐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和从业人数迅速增多, 并且不断地迈向了饱和。而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中间的夹层, 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成为他们心中的困惑, 并长期存在着。以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一方面是专业性、技术性与音乐院校和重点院校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是俯不下身子, 接地气方面没有高职院校做得好。因为矛盾于这种高与低的选择之中, 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明显实效。

2.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许多地方高校理论课程偏多, 实践课程偏少, 没有建立一套实践环节的质量保证体系或相关措施, 或虽有一些保证措施, 但不够完善, 存在许多漏洞, 且执行时没有很好地实施。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课外指导学生排练时花费的时间比课堂教学时间多得多, 但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低于课堂教学的报酬, 有时甚至没有报酬。学校在评优评奖中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全部环节, 缺乏相应的鼓励或激励措施, 这必将对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难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路径。但是从目前来看, 地方高校能够真正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并不多。尤其是音乐专业类的校企合作, 有时候学校很难找到恰当的突破口, 因为学校与行业企业各自在资本投入、风险承担、价值创造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各地众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未能实质上使包括音乐专业在内的学生真正到行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阻碍着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1.是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的迫切需要。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 目前很多地方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据报道, 2011年, 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 是三类高校中最低的。同时, 各地的调查又显示, 很多地方的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高素质人才。这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 而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 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往往不会唱一首完整的歌曲、不能伴奏歌曲、不能编导和排练节目、不会策划和导演晚会等, 缺乏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提高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 地方高校必须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只有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了, 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2014年2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新升本的地方高校。本次会议指出,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 使毕业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 又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有了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 就连接了已有的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和侧重应用性的专业硕士, 构建起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 使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得以打破”。转型后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必须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这不仅是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而且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因此,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背景下培养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更符合党中央和国家教育部对现代教育的战略部署。

三、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注意吸纳新成果, 使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得到不断优化。2015年, 河池学院遴选了8个专业作为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其中艺术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是其中一个试点专业。作为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艺术学院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全体教师的积极作用, 鼓励教师热心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对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终形成了通识教育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行业企业选修模块, 充分考虑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或者艺术实践活动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位音乐专业学生, 不通过实践锻炼是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的。学校在2015年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 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 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艺术竞赛活动, 如参加河池市每年一次铜鼓山歌艺术节演出、参加宜州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参加学校每年的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演出, 参加艺术学院每年举行的音乐五项全能比赛、河池学院的才艺大赛等等,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3.扩大学生选修空间。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多, 因此, 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更多的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选修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选修。河池学院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行业企业选修课程模块共包括排练类、表演类、服务类、教学类、创作类、综合类等6项, 其中排练类开设舞蹈编导、合唱重唱排练、器乐合奏、管乐排练, 表演类包括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表演、戏剧小品表演, 服务类包括灯光音响运用、晚会策划、节目主持、钢琴调律、舞台道具制作, 教学类包括教学法、歌曲弹唱、多媒体制作, 创作类包括歌曲写作、配器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 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4.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地方高校要培养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必须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 学生在地方文艺团体或者中小学校得到实践锻炼。2015年河池学院强化了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问题。例如, 方案中设置认知实习, 即第二学期就要求学生到行业企业学开展调研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并给予1个学分, 目的是促进学生走进行业企业, 初步了解这些单位的基本行情和人才需求情况。同时, 艺术学院还与湖北宜昌柏斯音乐集团和宜州市辰泰文化传播公司取得联系, 争取与柏斯音乐集团的钢琴厂和宜州市辰泰文化传播公司合作, 通过长期的合作探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桂仙.转型发展背景下音乐学专业应用型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 2015, (12) .

[2]卢雪珊.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 2015, (12) .

[3]刘长旭.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课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J].音乐生活, 2013, (6) .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8篇

歌曲写作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三本高校的音乐专业也必然开设这一课程。本课程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一定的识读乐谱和听辨音高、节奏、音程、旋律等初步能力的基础上, 重在培养学生音乐的分析能力和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及校内外音乐活动所需的歌曲的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表现及创作的能力, 为学生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014年2月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 指出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而不能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 教师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让学生的专业能力符合将来岗位工作的要求。在歌曲写作课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应用技能的锻炼, 培养出“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 使学生在具备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基础上, 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和专业创新能力。

一、当前歌曲写作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曲理论知识是来源于对优秀歌曲规律的总结。将作曲理论运用于创作中, 可以有效的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甚至在创作实践中产生新的作曲技法和理论知识。但在歌曲写作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与教学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

(一) 教材中谱例老旧,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市面上有不少关于歌曲写作的书, 常用的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陈国权著的《歌曲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朱敬修编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歌曲写作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樊祖荫著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教材:歌曲写作教程》等。将这些书作为三本高校的教材, 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谱例大多过于老旧, 而且书本还没有附带CD光盘给学生去欣赏、分析谱例。由于三本高校学生是本科第三批录取, 所以其音乐综合素质相对比较薄弱, 对于所接触的音乐面也比较窄。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面对《毕业歌》《革命熔炉火最红》这种年代相对久远的歌曲感到很陌生, 无法产生感情的共鸣, 更加无法激起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关注不同时期学生关注的艺术歌曲甚至是流行歌曲, 选取其中优秀的作品, 结合歌曲写作教学中个阶段的知识重点进行讲解,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主动模仿、创作歌曲。

(二) 脱离对音乐的理解, 盲目的套用作曲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 教师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充分掌握了作曲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却写不出一首流畅的歌曲。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歌曲写作之前还能创作出一些优美的旋律, 但是学习了歌曲写作后, 反而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音乐创作了。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在创作的时候, 没有将作曲理论知识和实际创作联系起来, 甚至被理论束缚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歌曲创作出来是被人们来欣赏的, 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或是符合一部分人群的审美倾向, 才会被认可。所以, 单纯用作曲理论知识套用出来的旋律是很难被听众所接受的。

那么, 在教学中, 教师如何将作曲理论知识和实际创作联系起来呢?首先, 我们要提高学生听音、记谱的能力, 否则学生无法准确的将内心想要的音乐记谱下来。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将自己想要的旋律先用手机、MP3、MP4等录音设备录下来, 然后借助钢琴或吉他等乐器反复听唱, 将谱子记录下来。其次, 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加强其音乐的情感教育。例如:掌握音乐的风格、音区的特点、不同情绪的音乐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体现出来的, 等。这些都需要师生一起大量分析优秀的作品的谱例, 聆听其音响, 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再次, 学生在分析优秀作品的同时, 要和课本中所介绍的作曲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深刻体会到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创作中的效果。最后, 学生要将每个阶段所学的知识, 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教师建议学生采用模仿优秀作品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造中来, 创作出流畅甚至动人的歌曲。

二、提倡“自主、合作”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一) 声乐作品的创作

根据歌词进行创作, 是歌曲写作课程传统的练习方法和考核方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教师指定的歌词, 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二是学生自己创作歌词, 并为之谱曲。无论是这两者中的任何情况都离不开师生的互动和反馈。

无论学生是否为声乐主副修学生, 都应当在征得声乐老师的同意下, 积极参与或旁听声乐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直接聆听、学习、记忆实际的音响效果, 掌握人声咬字呼吸的特点、音域的选择、音区的对比、不同音色人声的融合, 等情况, 更好的进行歌曲的创作。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邀请声乐老师走进歌曲写作课堂, 现场演唱学生的音乐作品。当然学生可以在课外邀请声乐专业的老师或同学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反馈意见来完善作品。

(二) 指导性命题的创作

由教师命题, 并提出创作要求, 并提示创作方法。教师给出如:离别、思念、喜悦等命题。学生按照教师的命题, 先寻找几首相同或相近意境的优秀歌曲。之后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分析作品的作曲方法, 而且要探寻作品是如何运用音乐要素将音乐的情境传达给听众的。最后, 对作品进行模仿, 并在模仿的过程加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不仅仅自由运用所学的作曲技术理论, 甚至还能突破所学, 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优秀歌曲。

这个教学过程可以总结为“命题——寻找——分析——模仿——创作”。这个过程中非常需要师生的紧密合作。由于三本高校、共用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 学生在图书、音响资料方面的主动获得是非常有限的。那么, 教师在学生寻找模仿的歌曲时候, 应该给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作品分析过程中, 学生要与教师及时分享自己的心得。对于模仿和创作的环节, 师生要相互的探讨,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进行创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的能力

三本的学生由于是本科第三批录取, 其入学的专业综合素质相对是比较薄弱的, 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适应社会能力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晚会、学校合唱队、乐队甚至社会团体的创作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 创作校级和班级歌曲

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 对于学校、班级的集体生活史最有感触和发言权的。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校歌、班歌。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感受先通过歌词表达出来, 再通过对歌词的律动、结构、情绪的分析, 将歌词赋予旋律。

在歌曲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第一, 是因为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不要拘泥于传统化、公式化的教学, 将学生的歌曲创作局限于艺术歌曲的创作。培养学生创作不同风格的歌曲, 利于学生就业后在不同的音乐环境下进行与实际要求相符的音乐创作。第二, 音乐的创作者要具有对音乐的冲动和感动才能创作出感动他人的作品。学生对于艺术歌曲、说唱音乐、爵士音乐、校园民谣等风格的歌曲有着各自的理解和偏好,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熟悉和感动的音乐风格的作品, 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欲望。

(二) 召开期末作品音乐会

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的长短不一, 有些高校的歌曲写作课程是没有涉及伴奏编配的课程。但是如果学生不能为自己创作的歌曲编配伴奏, 那么就无法在舞台完整的展示自己的作品。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过程中, 和声的选择、伴奏音型的设计、织体的结构布局、伴奏乐器的选择都是课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比较难理解这些要靠听觉感受得到到艺术。所以, 这需要学生们在实践中共同合作完成。

在歌曲写作课程结束前, 教师组织学生召开期末作品音乐会, 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作曲的学生通过乐队的现场排练、钢琴的现场伴奏, 可以更加形象的掌握对于伴奏的织体、音型选择, 更充分了解和声的效果、音色的搭配等知识。同时, 作曲学生在编排音乐会节目过程中, 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出现不同的教育现象。教学的改革就是为了我们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多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不仅仅掌握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 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能用到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人才, 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更加兴旺。

参考文献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9篇

一、尊重差异, 个性分层

教师结合学员已有的声乐水平、表演能力和可开发潜力等, 对学员进行科学分组, 针对各组特点, 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学员之间在能力、智力和专业水平上均存在差异, 因此分层教学是可行的。经过长期实践, 认为分层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师结合学员特点, 制订与其相对应的教学计划, 并进行针对性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员更加容易地掌握相应知识,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员均能够有所提升, 并且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文化馆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属于一个长期并复杂的过程, 工作相当艰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结合不同学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需要学员反复和长时间的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演唱者各个器官之间相互配合, 实现理想效果, 并且要持之以恒。教师学会灵活教学, 从浅入深、循序渐进, 保障学员打好声乐基本功, 并且能够对歌曲内容以及风格等正确理解。例如, 部分学生不会进行真假声过渡, 针对这类学生, 教师可以从真声开始训练。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其放松肌肉, 从而引入假声, 并进行反复练习。还有一类学生, 发声相对较紧, 针对这类学生,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呼吸, 引导学生将喉咙打开, 归好元音的韵, 多练习跳音,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声音。

二、争取质变, 个性选曲

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曲目练习范围, 有针对性地进行曲目的选择, 帮助学生在不同曲目表演过程中, 充分掌握不同曲目特点, 以量变促成质变, 进而使学员在声乐表演的能力上得到不断提高。

文化馆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不同曲目进行深入研究, 选取不同类型的曲目让学生练习。教师可以通过比喻的形式,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曲目中每个部分的唱法。例如, 通过“狗喘气”这种方式让学员练习深呼吸, 进而掌握腹肌力量和运用技巧;用“失声痛哭”训练学员高音等。这些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声乐知识, 进而掌握多种曲目的唱法, 最终产生质变。

三、注重应用, 个性实践

实践教学是文化馆声乐表演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内容充分体现了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目的和教育规律。声乐表演是一门极富实践性的专业, 声乐表演价值以及声乐表演教学的价值均体现在艺术实践中。教学过程中, 合理运用艺术实践模式, 充分将课堂教学成果体现在艺术表演实践上, 促使教学和社会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 既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验证, 同时能够使课堂走向舞台、回归社会, 为今后学员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对初学者而言, 可以组织其在文化馆内进行汇报性演出。对于学龄较长的学员, 要适当扩大视野, 可以带领学员到社区、社会上表演, 也可以接受商演。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注重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对实践活动进行精心规划, 针对每个阶段制订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 结合声乐学习实际情况, 设定实践主题, 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所表演节目的内容、形式选择、安排和排练等顺利实施, 将教学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 充分锻炼学员对声乐的应用能力以及主动意识。

四、关注过程, 个性评价

对学员的成绩进行评价, 需要将学员日常艺术实践、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以及艺术表演等均纳入学员最后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声乐学员开始学习声乐表演时, 其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 对不同学员进行评价, 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声乐培养, 主要目的不是将每位学员均培养成歌唱家, 而是希望学员成为具备良好表演能力, 并受社会欢迎的艺术人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对学员进行评价, 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应当是成绩评价中的一部分。通过这种评价方式, 对声乐学员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做出充分反映。

五、结束语

1. 分层教学也就是分组教学, 针对不同学员, 因材施教。

2. 无论何种事物, 要想产生质变, 首先要有足够的量变, 声乐表演专业也是如此。

3. 文化馆声乐教学, 进行艺术实践是课堂的延续, 教师要将这一活动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始终。

4. 文化馆开展声乐表演专业教学, 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将各个教学过程纳入评价体系当中。

摘要:对音乐表演专业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结合声乐表演特点, 总结了如何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 提升学员声乐表演能力。

关键词:声乐表演,文化馆,个性化教学,表演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春宝.探索多元化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艺术实践改革[J].大众文艺, 2012 (5) :244-245.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表演 声乐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改革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具有主观性,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参照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而开设的,他们主观地认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于是就罗列、堆砌一些课程,从而导致课程设置科目众多且混杂无序,知识碎片化,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既没有深入企业展开充分调研,也没有进行行业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和调研,更不是按照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来开设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显然不符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课程结构的建立,还只是停留在课程的概念上,并没有深入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的层面上来,教学内容的整合绝不是几门课程的随意拼凑或简单叠加,而是应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机整合。

2、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高技能、应用型是高校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典型特征,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的鮮明特点。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在评估热潮的推动下,高校都进行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远远大于教育部40%的基本要求,大多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深度还不够,还不能系统的高质的完成技能训练。其二,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形式化明显。学生被动的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样的实践教学是不能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和表演技能的目的。其三,实践教学管理松散,首先体现在实践教学缺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

3、声乐教学曲目地选择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在演唱曲目的选择上已经可以做到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演唱水平进行选择。目前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大都还是采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训练方式,尤其是采用美声与民族相结合的混声唱法的训练观念根深蒂固,通俗唱法却颇为鲜见,作为一种倍受人们喜爱的唱法,为何通俗唱法会受到高校声乐教学的排斥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沿用音乐学院的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采用西洋唱法与民族唱法进行“学院派”教学,受这种精英教育的模式的长期影响难免视通俗唱法为一种技术含量低、演唱不科学的歌唱形式,因而忽略了甚至是排斥通俗唱法的教学,通俗唱法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已为市场和百姓所接受,同时由于其通俗性、大众化和独特的演唱个性,教学的难度相对较小,更适合部分基础相对比较差的高校声乐学生,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要与时代、市场接轨,通俗唱法融入声乐教学切实可行,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在声乐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运用,唱法之间要互相取长补短,综上所述,当前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基本上走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去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没有深层次地去思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种都成为了制约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枷锁。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构建基于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建

立在岗位要求的基础上的,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了解其能力的要求,并以此来依据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再根据课程体系来组织教学

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一步,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我们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所培养的声乐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定位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法律知识,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等,其中文化素质尤为重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学习和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二是专业素养:这主要包括四种能力:其一,演唱能力。其二,教学能力。其三,组织策划能力。其四,创编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有好的创意才可能出现好的节目,这是艺术素质的体现,也是最难的一项能力。

2、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项目包系统和课程体系

采用模块教育理论,构建项目包形式的课程体系;依据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所需职业能力,打破学科型课程结构,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能力、知识进行重构,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所有课程整合成8个项目包组织教学,包括以培养专业岗位人才基本素质为目标的“综合素质项目包”1个,专业所需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基础演唱能力、读谱识谱能力和声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整合的“基础技能项目包”1个,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技能项目包“3个,专业技能个性项目包2个,以学生职业生涯拓展能力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能力拓展项目包”1个。“综合素质项目包”、“基础技能项目包”和“专业技能个性项目包”中的课程均为必修课程。专业技能项目包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专业技能,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个方向实施教学,学生从三个项目包选择一个项目包学习。“职业生涯能力拓展项目包”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由此构成了适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总之,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方案、有步骤、有考核标准、有实践结果。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强艺术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琴.音乐教材编写理念、内容及方式的全面突破[J]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6月

应用音乐学专业 第11篇

(一) 掌握声乐技能程度对声乐表演中的心理影响。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条件的设施, 以及对于招生情况的不可选择性。声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在进校前接受一段时间的考前培训, 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出于考学的多方面原因而进入地方本科院校。他们对于歌唱中的呼吸、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的运用还不成熟, 演唱时身体各个器官的也缺乏协调性, 也就相应的导致了他们在歌唱中的心理紧张。

(二) 舞台经验对声乐表演心理的影响。声乐表演是一门表演艺术, 它是要通过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呈现。表演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 而且要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表演者在舞台中常出现的状况, 如放错伴奏, 跑调, 破音, 歌唱前喉咙不适, 灯光, 观众的视线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往往会使表演者惊慌失措或者心有余悸。表演者由于缺少舞台经验, 无法应对舞台当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在舞台下以及练习过程中都展现出自然和积极的状态, 可是一上了舞台就极会出现脑袋一片空白, 心跳加快气息浅薄, 特别是到了高音部分表现得相当吃力, 还伴随着习惯性的不良的动作和表情, 致使表演失去美感, 缺乏表现力, 而失去了观赏价值, 失去听众。舞台中技能的良好掌握及其运用得好, 也需要建立在具备良好的舞台心理调节能力的基础上的。

(三) 情绪性格对声乐表演的影响。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每首声乐作品都有自身的情绪特征, 比如作品《我爱你中国》不仅需要大气磅薄的英雄气概, 同时也要有细腻的柔情感情色彩。演唱时学生的性格也是影响声乐表演的一个因素, 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多接触世界, 性情开朗、自信利于歌唱, 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性格比较孤僻、害羞, 不利于声乐表演。

二、声乐表演中心理调节能力

(一) 注重声乐技能协调运用。常言到“艺高人胆大”, 地方院校的学生要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 提高自身应用技巧的能力。演唱时, 要保持正确、优雅的站姿, 歌唱时要把共鸣腔打开, 嘴形自然, 不要紧张、僵硬, 保持常态心平气和, 既要紧张又要相对松弛, 才能控制好共鸣腔, 得到想要的音色和音量。歌唱的吐字是很重要的, 如果咬字含糊不清, 将无法表达歌曲意义, 平时要注重朗诵练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声乐演唱能力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 刻苦训练培养好演唱中的各种适应心理, 为下次的演唱做好心理准备。

(二) 增加舞台经验对表演心理的作用。缺乏舞台经验使表演者因不适应舞台而产生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 影响歌唱发挥。所以表演者增加舞台经验是有必要的。对出现的紧张, 冒冷汗, 心跳加速等, 有些人解决的办法有, 深呼吸, 原地踢腿或者做扩胸运动等, 压腿运动等, 达到放松缓解局部肌肉和韧带的作用。深呼吸也可以使呼吸肌肉相对方放松。可以利用注意转移法将注意转移, 消除部分紧张。王晶一《论声乐表演活动中的心理控与调节》中说到, “转移紧张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 仔细体会作品所需要表达的情感, 切忌这个时候不要背歌词, 拼命的回忆歌词会感到越来越紧张。”[1]那么除了回忆歌词不能做外, 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旋律上和情感抒发内容上。歌唱表演是一项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 所以在表演中应尽量避免陋习的出现。在情绪稳定之后, 表演者应该理性的控制好歌唱的行为举止, 理性的认识和控制好容易出现在舞台中的不良习惯, 例如, 用身体、脚或者头来打拍子, 伸下巴站姿随意等, 这些不良的习惯, 所以在平时技能训练中, 应该以认真、正确的心理状态去对待, 只有在平时养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和歌唱的行为习惯才能在舞台中展现出个性的美, 才能使自己对舞台充满自信。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增长见识, 加强实战经验。

(三) 声乐表演中情绪性格的调节。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声乐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他们演唱积极性, 引导他们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唱。声乐表演不仅需要演唱功底, 同时歌者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会为歌唱家演唱的歌曲中的情感而感动, 比如刘和刚在歌手大奖赛演唱的《父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声乐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改变害羞的情绪, 多上台表演, 增加他们演出实践活动。

三、结语

声乐表演少不了心理的调配, 也只有了解和掌握舞台中的心理, 多去实践、练习, 才能够在逐步提高声乐表演中的心理。声乐表演是心理感受的集中体现, 是人文素养的形式美和内在美的在外表露的形式之一。对于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演唱心理的提高和应用, 笔者认为还要编写适合地方院校学生发展的声乐心理教材, 让学生提高声乐心理方面的知识, 增强他们战胜心理问题的信心。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吸收声乐表演心理方面的教师, 努力提高在校声乐教师对于声乐表演心理方面的研究, 加大投入力度, 使其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一.论声乐表演活动中的心理调控与调节[J].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07, 1.

上一篇:连续观察日记下一篇:地区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