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的负面影响

2024-07-20

营养素的负面影响(精选7篇)

营养素的负面影响 第1篇

在文章开篇作者谈到,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世界之中,我们的学生则生活在充满高科技的教室里。我们拥抱高科技以及高科技带给我们的诸多好处。然而,技术的过度应用和不恰当应用,也会给课堂的教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技术的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和长期的后果。

现在,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技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学校和教室之中,漠视技术的负面效用的情形也日渐突出。为此,帕麦拉·德罗奇文中提及的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关注,尤其是在技术正面效用得到充分彰显甚至被过度夸大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技术持有更加理性和更加清醒的头脑。

在文章中,帕麦拉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技术的四大负面影响。这四大负面影响分别是:

●负面影响之一:技术改变了孩子们思维的方式

作者认为,技术应用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大脑。《今日心理学》杂志上一篇名为《技术是怎样改变孩子们的思考和注意力模式的?》(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Way Children Think and Focus?)[2]的文章指出,技术应用可能改变大脑的实际连线模式。现在,大约三分之一的两岁以下的孩子在使用移动媒体,而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百分之九十五的12~17岁的青少年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技术上的时间不仅仅给予了孩子们新奇的做事情的方式,而且还改变了他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

比如,这篇文章指出,当视频游戏使得孩子的大脑专注于多重刺激时,可能会导致他们分心和记忆力下降。经常使用搜索引擎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更擅长于检索信息,但这对信息的记忆却并不利。不仅如此,文章还指出,过多地使用技术的孩子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甚至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深度阅读和思考相关的材料。

●负面影响之二:技术改变了孩子们感知的方式

技术应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移情或神会。有一项名为“孩子和屏幕时间:研究能告诉我们些什么?”(Kids And Screen Time: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3]的研究,针对六年级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这项研究发现,五天不接触电子设备的孩子,与那些一直在使用电子设备的孩子相比,他们能更好地提取人脸照片中的情绪线索和非言语线索。实验组的面对面互动的增加,使得学生们对于表达上的细微差别表现得更加敏感。

过度使用技术也可能影响孩子自己的情绪。一份来自英国的名为“过度暴露于技术中使得孩子们变得痛苦”(Overexposure totechnology makes children miserable)的研究报告[4]发现,每日使用技术玩游戏或者上网超过四个小时的孩子,没有那些每日使用不足一个小时的孩子更多地感到幸福。专家解释说,较少的物理接触,可能使得孩子在发展社交技能和情绪反应方面遭遇困难。

●负面影响之三:技术将隐私和安全置于危险境地

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对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会将学生暴露于诸多危险之中。使用技术的那些孩子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分享自己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分享可能就会将他们置于危险境地。有调查显示,在在线的性犯罪中,有82%的在线性犯罪是针对儿童的,性侵害者和犯罪分子使用社会性网络获取受害人的偏好和习惯等相关信息,从而比较容易地实施侵害和犯罪活动。

技术的匿名特性也会使得人们比较容易地在线欺负和凌辱他人。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曾经遭受过文字凌辱或在线欺负。性也是互联网上另外一个高风险的关切行为,有24%的年龄在14~17岁的青少年在线参与了某种形式的性裸露。

●负面影响之四:过度技术应用和过少的体力活动导致肥胖症

儿童肥胖的现象不断增加,人数在不断上升,而技术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之一。许多儿科医生指出,严重肥胖的人数在青少年人群中不断增加。尽管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肥胖的根源可能在于其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数量与类型,一项研究[5]表明,肥胖人数增加,并不仅仅是源于食物,也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技术,并缺乏锻炼。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电视、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人们久坐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花费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却急剧下降。

●重视技术的负面效应

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今天,学生们已经获得了借助技术学习和交流的巨大机会。但是,每一个好处的背后都会伴随着它的代价。当我们理解了这些代价的时候,就有可能尽量减少其代价,保持积极的技术应用。为了更好地、更加充分地使用好技术,教师和家长必须意识到技术的这些负面影响,并且努力避免它。

在文章结尾,帕麦拉指出,毫无疑问,我们不是要彻底地拒绝和远离技术,相反,如同许多事情一样,适度是最好的。那些想要学生体验技术带来的诸多好处并剔除技术负面效用的教师和家长,应当认真考虑下列主张:

1.监控孩子技术的使用。无论你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应当明确地知悉孩子是如何使用技术的。许多班级的计算机被限制为在该使用的时候才可以被学生使用。如果你所在班级的计算机不是这样管理的,那么,请考虑加上这样的规定和约束,或者检查一下浏览记录,看看孩子们用计算机在做什么。对于家长来说,有一些移动电话提供了家庭友好选项,这些选项可以使父母设定时间,禁止孩子呼入呼出、发短消息,甚至上网。

2.教会学生负责任的使用方法。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建立他们的互联网足迹,分析将不恰当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长期后果。鼓励学生们讨论他们可能在线遇到的极端情形,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3.熟悉技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了解年轻人正在使用和喜欢使用的那些东西。VINE、SNAPCHAT,或者其他一些当下流行的东西,这样可以使你能够识别并尽早预测和发现可能遇到的问题。

4.有意识地使用课堂技术。让诸如视频、电影之类的技术主导课堂,这是很容易的。请确保你使用技术是来增强,而不是替代你的教学。你的教学是无法替代的。

5.提供技术的替代解决方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阅读一些纸质的材料,让他们相互进行访谈,面对面的,而不是打字或在线交互。

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负面影响

为防止页岩由于层理结构的角度不合理而出现滑移或裂隙破坏岩层稳定性, 应在车站土方分层开挖的同时对侧墙进行锚杆或锚索施工以增加侧墙岩体稳定性。

三、拱盖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已有成熟工法对比

1、适用范围。

拱盖法一般应用于围岩等级在四级以上、地质条件较好的市内主要干道, 不允许采用盖挖法或明挖施工的地铁车站。常用的“中洞法”、“侧洞法”、“PBA法”则多应用于软岩及土质地层。

2、施工工法的优缺点。

暗挖法车站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中洞法”、“侧洞法”、“PBA法”。这三种工法都有成功实施的先例, 但也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中洞法”是中洞现行, 先建立起梁柱支撑体系, 然后施做侧洞。“侧洞法”是两个侧洞现行, 然后施做中洞。“PBA法”是利用小导洞施做桩梁形成主要传力结构, 在暗挖拱盖下进行内坑开挖。

“侧洞法”、“中洞法”、“PBA法”的不足: (1) 导洞多, 工序多, 爆破次数多, 扰动地层次数多; (2) 支护复杂, 初支拆除多, 废弃工程量大; (3) 导洞与导洞间的连接点

废弃工程量小数少; (2) 支护简单,

初支拆除少, 废弃工程量小; (3) 导洞与导洞间的连接点少, 支护体系有保证; (4) 拱盖形成后, 即可大面积作业, 效率高, 工期缩短; (5) 对于围岩为中风化板岩, 不用打桩; (6) 车站边墙施工预应力锚索, 无临时支撑, 保证施工安全。缺点是围岩强度要求高, 冠梁下侧墙部位弱爆破难以控制。 (表1)

(作者单位: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土石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废弃工程量废弃工程量大

造价高低

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作为国家战略重点。信息技术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优化劳动力结构和促进人来文明进步。近年来, 我国在先进集成电路芯片与光电子器件、高性能计算机与软件、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数字电视与音视频编码, 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等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华生活都取得质的发展。但事物的出现总有其两面性, 信息技术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如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犯罪、信息渗透、数据鸿沟、对信息依赖性增强、带来一定结构性的失业、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影响人的价值观、引起新的社会道德纠纷等。

一、信息泛滥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原有传统媒体如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和平面媒体等的基础上, 现代社会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媒体, 如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这些媒体每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的信息冲击, 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的广告如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平面广告、网络广告 (包括搜索广告) 、语音广告、宣传单等随处泛滥, 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二、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又称信息障碍, 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信息污染包括: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信息垃圾。信息超载由于超过了人们的处理能力或有效运用, 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据统计, 在网络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美国和日本, 近年来的信息吸收率仅为10%左右。大量劣质信息、失实信息、冗余信息、盗版信息、过时信息、污秽信息和污垢信息等通过现代

□文/陆攀攀

信息技术使人们处于低劣的、无关甚至有害的信息包围之中。

三、信息病毒

信息病毒的出现给因特网络和移动网络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目前, 世界上已经有上万种病毒在传播, 造成软件和数据的破坏, 甚至是硬件的破坏。其中, 计算机病毒如今已是PC机用户的一大公害, 它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难以估计。信息病毒主要来源有:业务爱好者恶作剧;保护版权采取的报复性惩罚;蓄意进行破坏;用于研究而设计的程序出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信息病毒具有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针对性、可触发性和抗反病毒软件性的特点。信息病毒按病毒对系统的破坏性划分, 有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按病毒攻击的机型划分, 有计算机病毒和手机病毒等移动媒体病毒;按危害对象划分, 有损害软件的病毒、损害硬件的病毒和损害网络通信的病毒。

四、信息犯罪

信息犯罪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犯罪、信息诈骗和信息攻击犯罪。信息传播犯罪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相关利益方不顾国家有关规定, 传播有关违规信息, 如污秽信息 (如在中国传播色情电影、色情图片等) 、污垢信息 (如反动信息) 和盗版信息 (如网吧违规播放版权媒体作品、侵犯作者著作权等) 。信息诈骗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的虚假产品宣传、误导消费、金融诈骗等各种诈骗, 信息诈骗轻则使人们产生不该有的消费, 重则造成人们金融资产损失乃至人身伤害。信息攻击犯罪是出于个人目的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 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窃取用户密码、“钓鱼”等。

五、信息渗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网络规模扩大、带宽增长、用户数量急剧暴涨、大量网络工具软件发展以及网络协议安全性研究滞后, Internet无序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互联技术的设计初衷是把互联网建设成一个没有国界、没有地域限制的自由领域,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采用植入程序后门等手段进行信息渗透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信息渗透的发生, 很多用户的信息被暴露或盗用, 如通过在网上乱逛从而知道你的需求、通过植入程序后门盗取网银用户账号、密码等。

六、数据鸿沟的产生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 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美国商务部的“数字鸿沟网”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 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 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 有一部分人, 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 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不幸的一边, 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 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这一定义主要从经济、技术角度入手, 虽然没有包括文化、民族、性别、代际方面的差异, 但是道出了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顾问Dannisi指出, 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数字鸿沟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 由于国家、地区、阶层、种族、行业、年龄和性别等的差异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 也是造成数据鸿沟的原因。

七、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增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 一些传统的习惯和技能也因此改变。如通过信息技术设定的程序来烹饪美食, 由于习惯性地用系统自带的输入法进行文字工作从而导致传统书法技能的丧失以及汉字的遗忘等。

八、带来一定结构性的失业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机器代理原来的人工, 从而给社会造成一定结构性的失业。例如, 工厂通过给机器设定工作流程, 从而代替工人的工作;企业或个人通过防盗电子技术来代替保安的工作;通过运用机器人来代替服务员、佣人和保洁员甚至是厨师。这些原本由人工进行的工作,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使得一些岗位的人员被机器替代, 从而产生失业。

九、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

随着网络的大规模应用, 一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做出窃取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个人或企业电脑数据隐私等一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如出卖其个人信息给产品营销人员或单位、利用软件等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扫描和修改个人或企业电脑数据、网上人肉搜索、随处安装的摄像头和谷歌街景引发的人们日常行为被监控、监测用户的消费习惯。

十、影响人的价值观

人们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多的借助网络, 从而导致个人的交流时间得到大大缩短的同时, 交流范围轻而易举地得到拓宽, 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从而使不同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得到飞速传递。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人们彼此间没有进行传统的沟通交流, 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在网络交流中产生扭曲, 从而改变人的价值观。

十一、引起新的社会道德纠纷

信息社会有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秩序。在信息社会, 一些行为在现实中找不到现成的道德参考范本, 一些行为因为其出现之前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否定, 一些行为利用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冲击但又无评判的标准。在信息社会, 也出现了类似现实的黑社会, 我们称之为“网络黑社会”。网络黑社会受雇于某些人或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 通过网络对一些人和事进行“绞杀”。由于上述现象的产生, 使得社会引发新的道德纠纷。

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密码理论、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和信息隐藏等技术, 以及立法、加强教育等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浅谈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 第3篇

到了1895年, 《纽约新闻报》被威廉·赫斯特所收购, 之后开始了与普利策之间的报业竞争。赫斯特为了能在竞争中快速获胜, 就将廉价报纸的煽情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他使用金钱购买新闻消息, 大量刊登社会丑闻与犯罪新闻, 使用大量让人惊心动魄的图片, 并极力标榜同情贫苦大众, 煽动他们实施民权运动。赫斯特花费大量金钱将《世界报》星期日刊的工作人员挖走, 将“黄色小孩”漫画也刊登在《纽约新闻报》上。普利策没有办法, 就又另聘请别人继续创作“黄色小孩”, 于是两张报纸同时刊登“黄色小孩”漫画。之后, 在这两家报刊之间的竞争中所采用的煽情主义新闻就被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些刺激性、煽情性、怪异性、新奇性的新闻, 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有噱头的新闻。黄色新闻出现根本目的就是赚钱, 而赚钱、获取利益也是资本主义竞争的目的。从资本主义可以延伸到媒介领域, 就是媒体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 开始忽视社会道德、公众利益及其社会责任, “黄色新闻”就变成媒介之间互相竞争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虽然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黄色新闻”的出现时不可避免的。但是“黄色新闻”的滥用还是受到各界的批判。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和他的儿子认为黄色新闻不仅阻塞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 还把生活中的一个个重大问题演变成一场场廉价的闹剧, 而这些新闻不仅不能起到对大众的指导作用, 而且还为一些罪恶、性和暴力等行为开脱。

现今黄色新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黄色新闻仍然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新闻事业。“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的新闻价值观早已经成为西方媒介判断新闻价值的普遍共识。近些年来中国越来越被这样的新闻观念所影响, 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 报刊上刊登的娱乐新闻随处可见, 一些严肃报刊为了吸引受众也不得不尝试更娱乐化的报道形式, 而黄色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渐渐体现出来。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黄色新闻中的煽情主义将真实性原则摒弃了。真实性原则是一直以来新闻界一直尊奉的最高准则, 这就使得新闻事业的水准大幅度地下降。报刊中不断减少严肃新闻内容的比重, 而一些社会事件、生活琐事、名人轶事、灾难性事件、桃色新闻、犯罪事件等新闻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黄色新闻一直源源不断地传播着虚假信息, 对民众表示着虚假同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一些媒体甚至在新闻报道中演绎情节, 夸大其词, 明显倾向于追逐低级趣味的内容。

黄色新闻造成了人们心理的变态化。许多民众受到这类新闻报道的影响, 将一些的暴力、煽情等行为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例如, 1901年暗杀当时美国总统麦金莱的凶手就是受到《纽约新闻报》黄色新闻的煽动, 才会去暗杀总统的。

第二, 黄色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取高额利益、扩大发行量, 它将报刊需要为公众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弃之不理, 忽视了当时社会的报业传统。黄色报刊为了争夺受众、兜售报纸、增加盈利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 不惜破坏公德, 侵犯个人隐私权, 甚至不顾国家安全, 挑起国际争端。而那些黄色新闻的制造者、发布者为了追求发行量, 不择手段, 大量运用犯罪新闻、煽情新闻、耸人听闻的内容来吸引受众, 荼毒了受众的心灵。并且还运用猎奇猎艳的大字标题, 将标题的刺激性加大, 满足了受众的不同口味。媒体在对这类新闻进行时, 总是配上赤身裸体的图片或是鲜血淋漓的案发场面。媒体会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 将一个个严肃性案件通过演变成一场场“神秘探索案”、“莫名死亡案”、“离奇失踪案”、“桃色新闻案”等, 将这些时间的细节详细地陈述、描述, 却很少提及这些案件对公众应有的警示作用, 也很少对这类新闻时间进行反思与分析。

第三, 黄色报纸所刊登的这种极具煽情性、刺激性等内容, 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对自身的政治、经济斗争转移出来, 也将他们对统治阶级带来的剥削压迫的斗争意识有所减弱。对于受压迫者而言, 他们不仅没有从黄色新闻中有所获益, 反而成了最大的牺牲者、受害者。由于黄色新闻的大肆刊登报道, 使得这些人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黄色新闻的影子, 受众难免会受到黄色新闻的影响, 他们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政党、政权和国家, 每天只关注着一些血腥、暴力的新闻, 对他们的思想、行为都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他们对于自身受到的压迫剥削不再关心, 媚俗的新闻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看出黄色新闻对今天的新闻业负面影响很大, 尤其是其负面影响对新闻事业有着极大的制约。所以, 对于“黄色新闻”这种新闻现象, 我们应该慎重地看待, 如何才能好好使用黄色新闻报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艾默里, 埃德温·艾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 (第九版) [M].展江,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多.黄色新闻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J].青年记者, 2010.

[3]李慎.“黄色新闻”辩证看[J].青年记者, 2004 (10) .

[4]陈力丹.美国“黄色新闻”潮的中国启示[J].新闻前哨, 2010.

翻译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 第4篇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尤其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一批中国革命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可以说, 有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传播, 才有了中国共产党, 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也才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才有今天的中国。中国古代文化也对外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新加坡, 内阁资政李光耀将儒家学说明确定位新加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日本著名的企业, 本田防止公司将空子的“好学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作为企业精神进行宣传。德国装哲学家莱布尼兹非常喜欢孔子的学说, 主张把中国的伦理政治与西方的理论学科巧妙地饿融合起来, 形成完美的社会伦理模式和生存环境。翻译是文化间交流与共同的桥梁, 也是承载意识形态的载体。

从青少年的成长来看,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时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并且开始接触文学的时候, 并且也是各种外国文化以及文学不断涌向中国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里都会对规定看许多中外名著, 这也激发了我们的许多兴趣。比如就我个人来讲, 初中的时候对欧·亨利的短片小说就很感兴趣, 所以找了许多他的短片小说来看, 才接触到了与之前读到的中国文学所宣传的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到了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简·奥斯丁的作品, 比如说《理智与情感》中对情感细腻的描写对我影响颇深。本课的时候因为课程设置就对女权主义颇感兴趣, 找来了波伏瓦的《第二性》深入了解。我想对于外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接受也许就是为什么当代青少年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开放的原因, 当然承载这些意识形态的莫过于对于外国各种文学的翻译。

二、翻译的负面影响

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大程度上依赖翻译的顺利进行, 所以错误的翻译很可能会造成外交上的问题。特别中国的很多俗语和成语都包涵了许多神层次的意思, 与字面的意思大不相同。美国政府在2003到2009年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 都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 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 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者是文章, 进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 或者叫做隐藏真实目的, 或者是隐藏野心收集爪子等等。其潜台词无外乎就是说, “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 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际, 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但是根据中文字典中的解释, “韬光养晦”的以是隐藏才能, 不使外漏, 就是不张扬自己, 保持低调。但是这种翻译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的战略, 使中国的形象成为一个等待时机猎食的豹子, 由此可能产生对中国战略错误的认识, 从而影响稳定的外交关系。

由此可以看到误译可以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社会上还产生了这样的现象, 一些经典的很有影响力的作品, 因为难度和时间的原因很少有人去翻译, 但是一些简单畅销的作品却反反复复的被翻译, 造成了翻译出版界门槛大大降低。并且每个译者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不同, 译本的质量也就不同, 也造成了读者的困惑和对有些错误译本的接受。

翻译不仅要把优秀先进的外国文化引入中国, 还承担着将中国优秀先进的文化出口的重大任务, 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国功夫和张艺谋。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无人冠顶诺贝尔文学奖, 就是因为无法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精髓译成他国语言。而此次莫言的获奖也证明了, 不是中国人的文学不够好, 而是翻译不够好, 没办法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 译者也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任务, 他们是桥梁、是纽带、是世界看中国的一扇窗。没有好的译者和译作, 再好的文化也只如一艘孤舟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翻译的积极作用, 最大程度的减小翻译的负面影响。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包括语言、文字、图形与符号的翻译。翻译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中外文化的融合、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更是离不开翻译的作用。从国家间外事的交流到对外国文学的了解都得益于翻译以及译者劳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翻译也是一把双刃剑, 要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较小其负面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积极作用,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Bell.2001.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Edwin Gentzler.2007.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Jeremy Munday.2012.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Taylor&Francis Books Ltd.

[4]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7.

[5]马慧娟, 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6]马慧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7]许钧, 何其莘.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过度追求新闻时效的负面影响分析 第5篇

无疑, 追求新闻时效, 可以让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得知新闻事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事件传播的社会效益, 如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等。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度追求新闻时效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

一、过度追求时效: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特性, 是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 也是新闻人采写新闻的基本原则。新闻受众看新闻, 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 而非听“故事”;相应的, 新闻人采写新闻的过程, 其实就是客观地探寻、还原新闻事实的过程。因此, 新闻的时效性应当以真实性为前提。否则, 报道快了, 却发出错误的信息, 这样报道的新闻不是真正的新闻, 其“快”与“时效”便失去了意义, 甚至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然而, 过度追求新闻时效容易导致新闻失实。很多信息还未来得及核实, 甚至还未发生, 便以新闻的形式刊登, 这在一定意义上会推动假新闻的诞生。类似事件, 屡见不鲜。如, 1948年, 《纽约时报》在报道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之时, 便因抢时效而出了一篇假新闻。当时, 总统大选结束但唱票结果尚未公布, 《纽约时报》因报纸制作周期的限制, 编辑们必须立刻准备次日的报纸头条新闻。他们不能简单地说:总统选举已结束。因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于是, 《纽约时报》的编辑们为了争取时效、体现新闻价值, 顺从了大选期间的民意测验结果, 做出预判, 拟写出这样的新闻标题:《杜威击败杜鲁门》。报纸刊发出去了, 万万没料到, 这次大选是杜鲁门笑到了最后。

图为:1948年11月2日, 杜鲁门高举写着“杜威击败杜鲁门”的《纽约时报》

综上所述, 新闻人在追求新闻时效之时, 还需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在“快”与“准”的对立中找到平衡, 新闻报道做到既快且准。

二、过度追求时效:注意信息碎片化的弊端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其原意为使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传媒过度追求时效性, 会导致两方面的碎片化, 一是事件展现的碎片化, 二是报道主体的碎片化。这两者各有其弊端。

首先, 传媒过度追求时效性, 会直接导致事件展现的碎片化, 并由此形成受众了解事件真相和全貌的障碍。

传媒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往往会追踪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并在事件每一个新的进展出现之时, 就快速地予以报道。这样对事件进展的快速跟进, 满足了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展的知情需要, 也带来了新闻报道的信息碎片化。对于一些重大的复杂事件而言, 信息碎片化情况更为严重。此类事件从发生之日起, 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尘埃落定, 且其中每天都会有新进展、甚至多项进展。因此, 受众在关注该类事件的新闻报道时, 往往看到的只是事件发展的某一个片段, 事情的全貌如何、事情的真相如何皆不得而知。

马航客机MH370航班失联事件便是如此。从2014年3月8日事件发生, 直至3月24日,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搜索结果:马航失联飞机在南印度洋坠海, 机上人员无一人生还, 前后一共17日。这期间, 马航失联飞机相关的各方信息尘嚣直上, 从各方搜索失联客机、碎片残骸的分析确认、马航客机失联原因各种推测分析、机上乘客盗用护照登机问题, 到机上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的家属相关情况等, 每天都会有数次的信息更新。间或夹杂着诸多假新闻, 如“马航5人办妥手续未登机消息”“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是亚裔”“越南通讯社报道发现失踪的MH370”等。如此数量繁多、错综复杂且真假难辨的相关报道, 让受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更别提从中获知事件的全貌和真相了。

其次, 新闻时效的竞争导致报道主体的碎片化 (即去中心化) , 由此还会引发假新闻频发和信息真伪难辨的问题。

在传媒报道时效的激烈竞争中,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脱颖而出。这极大地消解了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的“权威性”“中心地位”, 是谓报道主体的碎片化。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在时效竞争上, 新媒体的制作周期短、接受终端便携这两大优点尤为有力。一方面, 在新媒体上, 信息的制作周期短且灵活, 新闻信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标题新闻、图文消息、视频消息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在抢时效之时, 此类媒体可以以标题新闻的形式, 快速编辑信息进行新闻发布。其信息的制作更新速度, 是传统媒体很难企及的。另一方面, 这些新媒体的接受终端便携, 如手机、i Pad、笔记本电脑等, 因此, 它们所传递的信息更易于被受众获取。发展到现在, 新媒体也针对自身特性强化了这种优势, 如将实时的重大新闻主动推送至受众的接受终端上, 提醒受众阅读。

新闻报道主体碎片化 (去中心化) , 传统媒体不再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唯一渠道, 如今, 新媒体也成为了人们搜索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的选择多了, 似乎百利无一害, 但其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弊端: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在可信度上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 假新闻频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传播门槛低, 用户多且杂, 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混乱、虚假信息的扩散。而一些主流媒体的客户端为了能在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竞争中获得关注, 往往为了抢先推送信息而忽略了核实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即出现了上文所担忧的因抢时效而忽略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另一方面, 信息真伪难辨。微博等新媒介的信息来源复杂、传播速度快、传播效力大, 加之传统媒体“权威”不再, 信息真伪鉴别困难。尤其是对一些复杂事件的报道传播, 真相在众说纷纭中更加扑朔迷离。此次马航事件报道中出现的诸多传播甚广的假新闻便是例子。

综上所述, 新媒体强势参与新闻报道, 报道主体碎片化, 会导致传媒在抢时效的过程中不加核实地进行信息发布或者转发, 由此假新闻频出。更重要的是, 因为没有“权威”、没有“报道中心”, 媒体的报道更加真伪难辨。

三、过度追求时效:警惕信息超载的问题

信息超载指人们在应用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 由于信息量过大超出了个人的有效处理能力, 从而产生的面对信息的低分析决策能力和无形的压迫感。在信息量快速膨胀爆炸的信息社会, 信息超载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困扰人们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基于上文的分析, 可以发现, 媒体过度追求时效, 会导致新闻信息数量激增, 并且鱼龙混杂。一方面, 新闻信息数量激增, 且冗余信息过多。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发生23天之时 (2014年3月30日) , 笔者在百度搜索关键字“马航MH370”, 找到相关结果约1, 950, 000个。新闻信息数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这1, 950, 000个结果中, 存在着大量的不必要的冗余信息, 多为媒体不加核实、修改而转载的新闻内容。另一方面, 前文分析过, 传媒传递的新闻信息往往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这些都给受众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提出挑战, 带来信息超载的问题。

结论

时效性之于新闻, 其重要性无需再做赘述。但在新闻实践当中, 我们除了注意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还应当注意到过度追求时效而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努力平衡“快”与“准”的矛盾, 注意信息碎片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弊端, 发挥各媒体自身的优势, 更好地完成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赵玉明, 王福顺主编.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2]向春香, 陶红.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5 (9) .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 第6篇

新闻报道是一个将社会事件公布于众的重要过程。在新闻事件内容上, 其事件内容的整体发展过程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见解与认识, 从而对人们思维观念形成引导与影响, 该引导和影响能够根据事态发展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对人民及社会均有一定影响力。在负面新闻报道上, 负面新闻的报道方式常规是以陈述事实、批判、反思三个环节进行, 但若在报道过程中对报道方式存在忽视, 缺乏客观角度报道, 则会将负面新闻引导至错误的思维观念上, 使得人们对新闻内容出现错误见解, 这对社会的正面发展十分不利。

1.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

现代新闻的发展平台不再仅限于电视平台及报刊杂志平台, 其在网络媒体及多个软件平台中均实现了良好发展, 这使得现代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及敏感度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 也增强了社会群众对新闻事件的重视程度。从当前负面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 负面新闻的广大报道及批判的视角早已覆盖了正面新闻的影响力, 其影响程度已远远超出现代媒体的预想程度, 同时其影响力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所始料未及的。首先, 在问题上, 许多媒体在负面新闻报道上都存在一定的利益因素, 这使得多家媒体在报道时都发展成了标题党、内容无根据猜测等报道方式, 该报道虽能够良好的吸引大众眼球, 但其报道内容与新闻的报道理念出现了背离, 使得舆论导向被引向了错误方向。部分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时, 时常会以暴力或血腥的内容呈现方式吸引大众的关注, 而这些新闻报道都存在明显的道德色彩, 内容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 观点及见解都更倾向于撰稿人的个人观念, 这样的报道方式及新闻内容无疑给社会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则是经济利益, 媒体在利益的诱使下忽略了负面新闻的错误报道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并将新闻媒体当成是社会道德的审判对象, 这无疑是将新闻事业发展推向了深渊 (1) 。

新闻报道是反映新闻和呈现新闻的重要方式。在如今信息爆炸与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 许多新闻媒体为抓住群众注意力,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需以争分夺秒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报道, 而部分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时, 为追求新闻事件发布速度对报道内容缺乏深入了解, 对事件整体背景了解不完整, 采访过程较为片面, 报道内容容易出现重要细节缺失, 或对新闻事件内容作出夸大化报道, 这些均有可能对新闻当事人造成误会及影响, 导致事件内容的真实性出现质疑。负面新闻的整体是包含了事件的发生、经过及结果, 其事件包含了完整的过程。当负面新闻在事件发生时出现了报道信息不准确时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但前提是媒体需对负面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中将之前不准确信息作出修正。但是在现实当中, 负面新闻在报道事件初期时会十分热情, 而在事情发展至后期时却很少出现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而媒体在最初报道事件内容时并不能对事件后期发展做到预见, 因此在最初时许多媒体会出现意见表达无节制现象, 使得负面新闻事件的整体舆论朝向了错误方向, 最终给新闻当事人及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 (2) 。

2. 负面新闻的报道方式改革策略

2.1 遵循公正、客观理念报道负面新闻

新闻是一个陈述事件过程的公众平台, 其在报道方式上, 各个媒体需清晰认识新闻对社会带来的力量及影响, 不可夸大也不可一味的从吸引大众眼球上进行夸大报道, 应明确新闻的公众意义,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初衷及目的做到正确认识, 以公正、客观的角度将新闻内容进行真实呈现, 并站在公众角度对问题进行意见发表。在负面新闻选择上, 其新闻案例需进行严格筛选, 并对报道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报道方式加以重视, 对整个社会及新闻当事人的影响力做到明确认识, 考虑大众人群对负面新闻形成的见解, 排除负面影响因素, 使负面新闻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 (3) 。

2.2 排除零干扰因素宣传真实新闻

信息传播速度已越来越快, 其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十分繁多, 这也使得当下媒体之间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烈, 许多媒体为博取大众关注度, 时常在原本的负面新闻事件中加入了许多关联不大的信息内容, 这使得新闻事件失去了真实度, 内容也存在无关联的干扰因素。对此, 负面新闻在报道时, 其需对新闻内容存在的无关联干扰信息进行筛选, 将新闻重点信息进行保留, 并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进行真伪核实。将负面新闻报道放于哗众取宠的视角上进行宣传必然会导致重要的新闻信息遭到忽视, 而无关联的新闻内容最终却成为了传播重点, 这样的负面新闻报道方式必然会使得原本的新闻信息失去传播意义, 对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也极易造成不良影响。

2.3 不发表个人观点

新闻记者在报道负面新闻时, 其需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 对自身工作内容做到明确认识, 在负面新闻报道过程中, 需禁止发表个人观点及意见, 对新闻的报道目的及意义做到充分了解。负面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真实性, 而观点的添加会引导社会群众的思维观念发生变化, 使得社会群众对新闻内容缺乏自身见解。因此, 报道人员在报道新闻时需对自身所发表言论的后果及影响力做到清晰认识, 对新闻内容报道以准确的切入方式报道关键内容, 对新闻无关联事件或其它相关事件不给予独断评论, 站在客观角度看待新闻事件。

2.4 以预见性方式报道新闻

预见性报道理念是指负面新闻撰稿者及报道者需对新闻事件内容的整体发展做到考量和思考, 并对该新闻传播对社会群众带来的心理影响进行全面预估, 从而对新闻内容的撰稿方式做好充分思考, 使新闻内容更好的引导社会朝着正面方向发展, 减少因负面报道带来的不良影响。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负面新闻时, 其若出现对新闻事件了解不完全、事件对错存在争议的情况下, 工作者在撰稿时需对该事件的正确发展方向及社会效应进行预测和评估, 以建设性的撰稿方式作为报道主要内容, 并注意撰稿语言表达方式, 不可对尚有争议的新闻事件以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其所有文字需以建设性方式提供良性的讨论话题, 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面方向发展, 为后续事情发展做好周全准备, 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整体发展做到全程跟踪。

结语

综上所述, 时至今日, 新闻的影响力不再仅仅是事件本身当事人, 其对社会发展、大众思维均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而在负面新闻的报道上, 其需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做到详细了解, 在此基础上, 将新闻事件进行还原, 并以公正、客观、真实的方式将负面新闻进行报道, 引导社会群众正确认识负面新闻, 同时也使负面新闻引导社会进行反思, 达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摘要:新闻是反映当代社会事件、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重要平台, 不同的新闻内容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力。负面新闻是新闻事件组成之一, 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时不仅仅是正面影响, 也可能是负面影响。当负面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出现利益因素或其它因素时, 其报道方式往往会将真实的新闻内容引导于错误方向, 导致社会出现错误舆论, 这使得负面新闻的披露从正面引导走向了负面引导, 社会的正面形象受到了负面的诱导和影响, 最终导致社会风气发生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不仅仅与新闻报道内容有关, 与报道方式也有直接关联。对此, 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 本文针对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负面新闻,社会影响,报道方式

注释

1 程斯辉, 曹靖.网络教育形象忧思——关于网络负面教育新闻过量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4, 11 (08) :5-15.

2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 (1979-2013) [D].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 (11) :125-126.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第7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作为社会新事物的主要接受者和实践者, 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都逐渐步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时代知识信息非常丰富,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以及娱乐的重要工具, 网络学习在给大学生带来了光明前景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加强网络管理,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 正确使用网络信息, 增强自律意识,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积极的一面, 弱化其不良影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新课题。

1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1 网络给学生思想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消除了地域和国界。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政治制度等极易导致大学生本不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混乱。互联网在大量传播各种有益知识信息的同时, 也在迅速传播着一些有害的网络文化垃圾, 大量的网络文化垃圾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 又缺乏对网络文化垃圾的鉴别、筛选和抵制能力,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影响下, 常常会发生偏颇。因为好奇心驱使, 部分学生常常会主动搜索关注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站, 久而久之, 受到这些网站内容的影响, 这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降低、道德水平也在日趋下降。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好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1.2 网络给学生文体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 大学生们承受着学习、考研、就业、恋爱等多重压力, 许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 而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转换为英雄、仙女等角色, 在暴力的打杀中释放压力, 在不断升级中体验成功的感觉, 在一些网络游戏中, 心仪的玩家甚至可以结婚, 举行结婚典礼, 使一些恋爱受挫的学生也找到了宣泄的渠道。上述种种导致这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 陶醉于网络游戏带来的幻想和快感之中, 宁愿坐在电脑前与虚拟人物打打杀杀, 也不愿意与现实中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他们过度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即使他们精力充沛, 也必然会导致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由此又会导致上课无精打采, 甚至旷课、夜不归宿, 担心家长责备和学校的处分, 又产生焦虑、苦闷的情绪, 对学习不感兴趣, 产生厌恶感, 因而学习成绩下降, 缺乏自信;对游戏以外的活动缺乏动机, 个人生活懒散, 行为孤僻。总之, 对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1.3 网络给学生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如今的网络已不仅仅是平面传播信息的媒体, 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当前社会中, 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求职已十分普遍,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许多人为了节省时间, 购物、交友都在网络上进行, 从而出现了“宅男”、“宅女”这样的名词。如今的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写作业、交作业;查询图书、论文;购买学习、生活必须品;娱乐等等。网络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 也给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带来了弊端。一方面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将学习生活安排妥当, 造成许多大学生越来越“宅”, 难得与朋友们聚在一起。另一方面, 由于改变了面对面聊天的模式, 许多网络聊天平台是匿名的, 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也可以将编辑好的对话修改后再发出, 还可以复制网络流行的语言甚至段落给对方, 使得人们在网络聊天时更加自信。所以, 有些学生在人前常常是一副腼腆内向的模样, 而在网上却幽默健谈。这类学生常常感到在网络中与人交往更加愉快, 相对频繁的在网上交友, 逐渐远离了身边的同学。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 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造成了网络人际圈大, 现实人际圈小的境况。许多大学生往往是上网时情绪高度兴奋, 下网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所以, 网上交友的大红人也许会在现实社交中存在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这是愦憾, 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2 学生工作中的对策

2.1 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学习, 利用网络贴近学生生活, 便于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

如QQ现在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学生们几乎都有自己固定使用的QQ号。又如人人网等实名制社交网络、微博等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如果辅导员、班主任自己都不会使用QQ、微博等网络工具, 就无从谈起利用这些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同时, 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尽量掌握学生实名的网络通讯信息, 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日志等, 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的苗头。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关心的话题, 真正贴近学生内心真实想法,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更容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老师可以利用QQ、MSN或飞信等通讯工具, 使用学生中流行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经常沟通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 将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朋友的角色, 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使得学生愿意向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应加强对心理教育咨询队伍的建设, 才能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指导, 进而形成良好的外界环境, 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

2.2 学生工作者要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利用网络对学

生进行管理和服务,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通过网络开展学生文体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和学生的参与率。正所谓“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能再一味的禁止学生上网, 与其变本加厉的引起学生的逆反和好奇心, 不如利用网络对学生开展健康的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可以依托校园网络, 以院系或班级为单位构建网站, 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开展学生文体活动时, 可以在活动进行过程中, 让学生在网上参与投票, 或开设论坛让学生对该项活动中的选手或环节进行评论, 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并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些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文体活动也可以逐步由关注转变到参与。另外, 网络也可以对开展学生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比如建立学生工作QQ群, 将主管的学生QQ都纳入群中, 利用该QQ群发布各类通知、公告, 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再如将学生加为飞信好友。当前在学生中, 电脑的拥有率还不是很高, 但手机已经几乎人手一部, 使用飞信群发短信功能可以随时向学生发布文体活动、就业信息等消息, 提高工作效率。

2.3 学生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要通过网络谈话或面谈等方式开解并引导沉溺网络的学生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来往, 另一方面, 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比如在学生中开展一些参与率高, 娱乐性大于参赛性的趣味运动比赛;组织学生到特殊学校或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等, 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在这些活动开展期间, 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宣传, 迎合当下大学生喜欢“晒”的特点, 及时将活动内容“晒”到相关网站或微博, 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进这些活动中来, 通过参加这些有趣的活动, 结交更多现实中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李书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04) .

[2]杨丹.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 (08) .

[3]刘艳花.高校学生工作网络化的利与弊[J].价值工程.2011-02-18.

[4]高华清, 桂崇文.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才智.2011 (17) .

[5]罗德明.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8 (27) .

上一篇:《水》教学实录下一篇: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