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勘探范文

2024-05-27

综合地质勘探范文(精选12篇)

综合地质勘探 第1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方法,技术应用

我国在这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勘探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就应该正确的面对,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地与时代接轨,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只要沿着时代的要求一步步的走下去,那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地质勘探中运用综合勘探方法的意义

地质勘探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某一部分区域进行地质情况的详细了解,获取该地区的详细地质数据和资料,为后面进行的地质活动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地质勘探的具体工作就是矿产的勘察开发、地质灾害的调查取证、地质环境的保护等。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地质勘探方法,有机的结合各种方法,取长补短,是现今我国地质勘探的主要工作方向,也是当前地质勘探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其实施意义在于综合了这些方法的优点点,把这些方法中的一些有点扩大化。对优点进行糅合、合理组织,不仅能能优化勘探工作,提高其效率;充分利用每种方法的优点,扬长避短达到多方位结合,使地质勘探更加立体化、层次化和参数化。

2 当前我国地质勘探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探测勘探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在以前的技术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勘探技术技能。但是放眼看世界,可以得出,虽然我国勘探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水平和制造水平仍然与国际公司的差距很大。甚至拉开了一代这样远的距离,最主要的还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成像勘探设备。另外,在实际的地质勘探的工作中,还出现了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地质勘探储备技术少,地质勘测的成果转化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综合性研究人才缺乏。

地质勘探的技术勘探压迫遵循四个原则:统筹规划,遵循规律、合理布局,突出工作重点,拓宽工作领域和做好科技创新,增强工作能力。其一,就第一点统筹规划来说,需要完善国内外的地质勘探事项,发挥地质勘探在找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必须提前十年或者十五年对地质勘探工作进行规划;其二,遵循规律合理布局来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关地址勘探部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城镇格局、人口分布以及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从而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的统筹规划,引导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三,在工作过程中,要以我国的地质条件为出发点,要突出成矿区带的勘察工作,并根据社会发展的经济形势的需要,扩宽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领域。最后,关于科技创新方面,全面推动成矿理论的完善和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大力促进地质勘探科技能力的提高,发挥现代技术的有效作用,培养一支专业水平一流的地质勘探队伍。

3 地质勘探中综合地质勘探方法

3.1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法也是俗称的物探,它根据岩石、土壤、矿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利用各种高科技仪器发射信号,对这些物质反射回来的信号加以分析,人为的研究信号内容,得到这些地质的物理性质,达到了解矿产分布和地质构造的目的。一般物理勘探法中使用最多的是地震和电阻率测定法,着两种方法也是物理勘探法中获取资料最多应用也最广泛的方法。

3.2 坑探工程法。

坑探法是挖取岩石土壤材料,在实验室对采到土样进行是分析,通过对大尺寸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的技术分析,得到该地区地质的详细数据。坑探所挖的坑一般至少要能进一个人进行材料取样,这种方法获取的地层资料最详细,是一种可靠的地质勘探方法。进行坑探工程挖掘时,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设定所需要挖坑的深度、长度、和宽度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处理。

3.3 钻探工程法。

对于一些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表面覆盖的调查已经不能满足对该地区的实际评估,这就需要对该地区岩层进行垂直、倾斜或水平钻孔,对钻孔所去得的地质构造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这个地区的主要地质勘探数据。钻探工程法能利用钻探机械进行深度不一的地质钻探,一般在钻探法适用于一些岩石成分含量较大,地质组成较复杂的区域。

3.4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一种客观的地质分析方法,通过的一个地区某一段地质的了解,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特定的技术将剩下的地质构造通过绘图的方法描绘在地质地图上。地质填图法要切身结合实际,对已知的那一段地质构造需要有精确的数据作为保证,才能减少人为地质填图法所产生的误差,这种方法在实际观察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填图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地质分析,是一项相对于其他地质勘探方法较安全的方法措施,也是对工作区域的地质情况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

4 地质勘探中先进技术的应用

4.1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

这类创新办法特别是在老矿山的深部和覆盖区的定位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X荧光分析技术能够使单位获得矿产元素成分和品位更加轻便、更加快速、更加灵巧,在未来的地质勘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其找矿勘察的效果也很明显。尽管这种方法是目前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法能够使得地质勘探工作趋向于创新道路,所以,也是值得推广和了解的。

4.2 射线荧光技术。

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新型方法准确性高,能够精确的确定地下资源的具体位置,更加加快了地质勘探这一活动的准确性还有快捷性,整体提高了工作效率。再次是采用GPS感应系统采集信息,目前这一项新型的技术在勘探行业已经被广泛使用,且主要用于地质勘测方面。这是一种新型的定位系统,找矿地质勘探中也经常使用该技术,在使用中,要先建立感应系统,该系统是由空间的导航星座、地面点的控制站、GPS接收机及地面通信网所组成。

4.3 综合技术。

找矿的方法有很多种,现代找矿方法应该加深从地表到地质深部的传统的找矿思路,运用综合技术去思考找矿技术的方法。也就是分析岩石物理性质以及成矿规律,同时使用现代科技,使用各种精密的物理仪器工具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准确的详细的数据,还要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系统将各种数据制作成图表或者表格供技术人员参考。新思路和新方法都应得到应用,只有保证找矿的准确度,以便更能满足生产单位和国家的实际需求。通过实践证明,只要矿山工程和地下水资源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技术都能得到发展。

结束语

进行地质勘探时采用单一的勘探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对这些地质勘探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地质勘探更多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最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嘉伟.浅谈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4(16):101-103.

实习九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 第2篇

一、目的和要求

1、学会阅读和分析褶皱及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

2、学会分析构造发展史。

3、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4、通过综合读图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读图、制图和编写地质文字报告的能力,巩固所学的构造地质学相关知识。

二、读图分析

1、地层分析

分析地层的展布特征和排列;分析并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构造层序和构造发育阶段(主要依据角度不整合及其他依据);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或地质建造)的组合及其组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岩组合。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他的构造层。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构造旋回和构造幕,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

2、褶皱分析

分析单个褶皱形态特征(核部和翼部的地层分布情况、褶皱的延伸方向、褶皱的类型及形态特征);褶皱的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组合特点、叠加关系、展布规律;褶皱的形成时代;褶皱的描述

3、断层分析

单条断层分布和特征(断层类型、延伸方向、断层产状、断层切割和错断的地层);断层的组合特征(平面上和剖面上的组合特征);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分析

一定地区的岩浆岩体及其组合,是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既受区域构造控制,又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岩体又对周围构造有所影响。应分析岩体的形成时代、与其他地层的接触关系、与褶皱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

5、综合分析

断层与褶皱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纵向逆冲断层、横向正断层、斜向平移断层等);断层与褶皱在成因上的关系;断层与褶皱在形成时代上的关系(切割关系);读图区范围内构造发展史分析

三、编制构造图件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调,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构造纲要图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构造层:将作为划分主要构造层的依据—角度不整合画在图上。构造层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构造层没有统一规定的色谱,当通常要求,时代越老,颜色越深,时代越新,颜色越浅。(2)断层:各类型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且注明断层的名称和编号。对于区域大的构造图,不同时期的断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符号表示。通常情况下,断层用红色粗线表示。(3)褶皱:褶皱用轴迹表示,轴迹线的宽窄反映核部或褶皱宽度变化,倾伏褶皱用枢纽产状表示。(4)岩体:要求绘出岩体的界线和内部岩相界面,注明岩体代号和时代,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5)标示出代表性的地层产状、断层产状、以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6)按照图的相关要求,完成图名、比例、图例、责任表等相关要素。(7)编制典型构造剖面图1~2条,要能够反映全区构造特点。

四、编写地质报告

文字和图表是反映某一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两种主要方式。通过认真读图、分析并制作相关构造图件,写出一篇分析结果报告,要求必须使文字报告和相应的地质图、剖面图、构造纲要图所反映的内容和特征一致。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引言

主要简述分析图件的目的、要求,以及所读图件的区域基本概况。比如:该图位于什么地理位置、什么构造位置、分析研究该图有何意义?整个区域的地层、构造、岩体、矿产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等等。

2、地层特征

主要简述研究区(或图区)地层的分布特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性岩相特征。

3、构造

首先阐述区内总体的构造发育特征(总体褶皱轴向、断裂延伸方向,褶皱总体展布形态,断层总体展布特征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层次,对研究区内构造发育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一般采用下列方法描述:(1)划分构造单元或构造层,详细阐述每个构造层的总体特征;(2)分构造单元或构造层进行详细描述。先单个褶皱或断层的类型、形态和发育特征,再描述同一构造单元或构造层内多个断层与褶皱之间的组合类型与特征。(3)多个构造单元与构造层之间的组合与分布,继承与改造关系。

4、岩体

岩体名称、与围岩之间的关系(侵入或沉积接触)、平面形态与规模、产出构造方位、岩体内部岩石岩相特征、岩体的形成时代等。

5、构造发展简史

根据构造层可划分出全区的构造演化阶段和构造幕次。将研究区内构造时间按照时间顺序,由老到新列成一个序列。

按照构造发育时间顺序,分别简述各个阶段的构造活动特点,如构造性质、构造变形特征、构造作用方式、构造强度、产生的相关构造以及岩体侵入和分布等。

此外,在地质报告中的相应位置,应该附有相应的构造层划分简表、构造特征相关图件(比如,褶皱和断层发育特征、组合类型等图件)、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构造特征分析图、反映个人观点的模式图、立体图等。

分析金山镇地质图,并完成一篇读图报告

综合地质勘探 第3篇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质勘探领域的投入自2012年达到顶峰的1400亿元左右后开始逐年减少。在环保理念下,地质勘探领域的市场收紧,市场上的矿产品价格走低,导致投资减少,同时我国在地勘领域呈现出畸形的产能过剩状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矿勘探既面临着市场紧缩的挑战,又有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关键还是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并加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地勘技术

1、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一般包括采区地面地震勘探以及矿井地震勘探。前者主要是针对矿井区设计前,利用该技术,勘探采区的地质构造以及可能断层发育情况、煤层赋存状态和煤层底板的起伏,并且评价含水层的影响,同时指定防治水害的措施。该阶段主要是针对采区范围小构造的勘探,包括5m左右落差的断层、采空区分布、陷落柱。后者则主要针对井下的勘探。一般有四种勘探方法。其一,井巷二维地震勘探,这是地震反射波方法的一种,且应用最为广泛。沿井巷走向布置覆盖观测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近源全空间多分量勘探时,要依据煤层的分布以及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来设计合理的观测参数,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其二,地震波超前探测,即地震超前预报技术,井下环境十分复杂,井下观测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必须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设置激发点和接收点,超前采集地震数据,提高探测效果。其三,瑞利波勘探,瑞利波就是在激发点水平面附近传播的波,首先通过采集瑞利波,其次从已知资料中分析得出不同频率面波的速度和波长,并制作离散分布曲线,反演得出地质解释。其四,槽波勘探,将煤层作为低速波导,并在其中激发以及传播导波,进而探查煤层。

2、地质雷达勘探。该勘探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体(如空洞、岩石、水体)的分布以及岩性的变化,在大比例尺构造以及岩体结构形态的使用中效果良好(注意是近距离)。

3、电阻率法。该方法的依据是岩土介质的导电性,通过对人工建立的稳定电流场分布规律的分析来找矿或解决某类地质问题。

4、井下直流电法透视。这种方法可主要用来探测水文地质异常区域,在煤矿勘探中主要是探测采煤面内的导水构造、煤层底板的含水层。

5、坑透法。又称无线电波透视法,即向地质体发射无线电波,并观测电波在传播途中场强的衰减确定异常体位置和形态。

二、综合治理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接近14亿的人口数量,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对能源需求量的提高。特别是火力发电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极大。尽管新常态下矿产品市场紧缩,但依然保有相当规模的市场,所以煤矿行业在目前依然是热门产业。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发和利用程度高,技术也相对成熟、系统。但是长久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煤矿开采当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不合理开发、不科学的规划等给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破坏资源等等。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会挖掘出很多埋藏在地底深处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扩散开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其次,地質灾害问题,在开采煤矿时,很明显会造成地质构造的破坏,这可能导致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后,破坏资源问题,主要是地下水资源会遭到破坏。这些问题又会对煤矿开采工作造成困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强调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做好地质勘探以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破败的生态环境在治理时所要耗费成本极大,所以做好地质综合治理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外部政策,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要建立起完善的财政支撑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公共财务制度当中,加强各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以有偿的资源使用原则为准,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及治理费,同时强制要求资源利用单位缴纳一定的补偿金,充实治理资金库。另一方面,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二,治理措施。一方面要針对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并进行备案。要将煤矿开采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其特征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的预判能力,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要积极采用新型的勘探技术,进行超前勘探,准确掌握地质情况,确保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对矿区地质环境当中的动态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评价。而这些动态因素包括矿区瓦斯情况、地表水、地下水、放射性物质等,并辅以新式煤矿开采技术,以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指导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整体把控环境问题。要组织专门地质环境人员,辅以先进的设备,组成小组,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的检测。主要任务是针对矿区开采工作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并进行详细准确的评价与预估,实施过程控制,动态观察。从整体上把控地质环境的变化,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原则,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束语:在新常态下,煤炭行业依然保有相当规模的市场,煤炭行业依然是热门行业之一。长久以来,在煤矿开发过程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地质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造成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在国家强调安全生产的背景下,抓好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重要,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往往破坏易,治理难,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而且任务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抓好地勘技术,并考虑各种外部或内部的因素,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实现煤矿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刚.探究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174-175.

[2]许超,张艳芳.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47.

[3]袁桂琴,熊盛青,孟庆敏,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11:1744-1805.

综合地质勘探 第4篇

1概述

地质勘探是矿产开采前的必要步骤, 该步骤工作的实施效果能有效避免矿产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 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地质勘探方法逐渐增多, 各类勘探方法功能不同, 其应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要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就需要将各项勘探手段结合起来, 利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对目标进行科学勘探。

2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应用

2.1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是利用多种物理勘探技术、地面测绘技术以及钻探技术的优点, 将其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勘探方法, 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各类勘探技术的优点, 弥补其缺点, 对目标从点、线、面多个维度进行立体化勘探。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并不是各类方法的简单叠加, 需要按照先地面后地下的顺序进行勘探;对地面进行勘探时, 应按照先钻探再物探的顺序进行;对地下进行勘探时, 可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综合地质勘探中, 常用的勘探方法有低位物理勘探、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质填图和遥感技术, 本文将以煤矿地质勘探为例, 对以上五种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说明。

2.1.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为物探, 工作原理是根据岩体物理性质对各种检测仪器发射信号的不同反应, 获得岩体地质构造相关信息的一种勘探技术。当前煤矿勘探中应用较多的是地震和电阻率两种勘探技术。物探技术能获得岩体性质、有机质沉积层范围、地下水地层地基、含煤层的分布及深度、断层与构造形态等多项信息, 可为煤炭资源的存储量估算提供参考。

2.1.2坑探工程。坑探作为一种可靠的勘探手段, 可利用大尺寸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获得地层资料的相关信息, 一般土样尺寸大小为可进入一个以上人员的探坑为准。坑探工程主要包括探槽、探井、 探巷和小窑调查与清理等。坑探工程在暴露区域或开放区域应用较多, 为方便地表地质的勘察研究, 提高地质图的精度, 可在地质填图前进行。具体方法如下:探坑或探槽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挖掘, 再利用机械挖掘时, 应确保开挖位置与取样位置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标准, 开挖尺寸则可根据工程周围环境以及企业经济情况而定。探槽深度小于探坑深度, 若经济条件受限, 探坑选用最低标准即可。坑壁和坑底夹角的科学处理或在交接处用钢板进行支护都可以增强探坑和探槽壁的稳定性。

2.1.3钻探工程。钻探技术是指在覆盖层或岩层进行的垂直、倾斜或水平钻孔, 以获得原状土样的一种勘探技术, 该技术所得数据可为岩层类型的划分、岩层工程性质的测定提供参考数据。钻探技术在煤矿勘探中应用较为普遍, 勘探时利用钻探机械带动钻杆和钻头转动, 向地下钻凿深度可达到千米的小孔, 为地层样品的观察和测量提供条件。在钻进过程中, 孔壁坍塌和孔底隆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孔壁坍塌主要与土层性质、孔深、地下水体情况有关, 因此当钻进深度达到水位以下时, 可采用套管方式增强钻孔壁的稳定性, 也可用冲洗液或水泥浆做稳定处理。钻探技术在煤矿勘探的初期阶段应用较为普遍, 是对物探技术勘探结果的必要补充, 尤其是对于上覆土层较厚的平原地区或旧矿区的深底部等特殊地区, 更是离不开钻探技术。

2.1.4地质填图。地质填图是按照专业比例或统一要求, 将勘探所得地质体、地质现象在地理图上进行描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填图所需信息或数据通常由遥感、航空像片或其他勘探技术所得, 填图的目的是对目标对象地质情况和矿产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描述以供研究使用。地质填图主要步骤如下:资料收集→实地填图→整理完善。第一步, 通过遥感、航空像片等多种技术搜集目标对象的地质资料, 选择和绘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 确定填图单位;第二步, 根据穿越法和追索法确定路线填图, 完成野外实体填图;第三步, 将前期绘制的草图进行缩放处理, 并将不同草图的地质界线进行衔接处理, 形成最终的完整地质图。在煤矿勘探中, 地质填图是最基本的勘探方法之一, 该技术利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 对煤矿富集区域进行调查、研究, 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2.1.5遥感地质。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研究地质科学的手段, 该技术在多光谱卫星像片和可见光航空像片判读的准确率上具有优势, 能快速、准确地找出找矿标志、地质构造。遥感地质应用包括遥感电视、雷达、遥感摄影、激光遥感等, 可对地表、一定深度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客观的探测;抗干扰能力强, 可实现连续性观测;能获取其他探测技术无法获得的地质信息, 并能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 减轻了人工劳动量。遥感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受天气影响较大, 遇到阴雨、雾霾天时, 会干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影响信息接收的准确性。

2.2应用评价。根据以上各种地质勘探方法分析可知, 勘探技术不同, 其使用环境有差异, 所得信息的作用也不同。物探法适用性较强, 但对复杂地层只能获得大致信息, 地层详细信息还需要借助其他勘探技术的辅助;坑探技术适用于一定厚度表层地质信息勘探,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疏松地基的测量却不适用;钻探法适合勘探较深地层的地质情况, 能对其他方法所得信息进行验证、揭露显示和圈定, 但钻探法使用起来难度较大, 对技术要求较高;地质填图是对各项勘探结果的汇总, 将所得信息综合绘制在地理地图上, 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质情况。

3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将应用到地质勘探中, 为我国的矿产开采提供准确信息。由于单一勘探方法的适用条件有限, 无法获得目标对象全面准确的信息, 因此将多种勘探方法综合使用将是未来矿产勘探的主要趋势。地质勘探工作人员, 应认清形势, 积极研发和使用更多的综合性地质勘探技术, 为我国矿产开采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信息。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如何提升地质勘探的效率, 研发地质勘探技术是保证矿产资源开发量的重要前提, 本文先简要的分析了地质勘探的理论基础, 地质勘探的方法, 最后重点介绍了各个地质勘探技术操作方法以及优点。

关键词:地质勘探,综合,物探,坑探,钻探

参考文献

[1]王峪.浅谈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 2014 (4) :101-104.

[2]陈思宇.地质——综合地球物理联合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4.

矿山泥石流地质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 第5篇

泥石流是一种暴发突然, 危害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 它的.发生有自然的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近年来, 泥石流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特别是人们对山区的开发,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诱发的人为泥石流. 以太原西山矿区虎峪沟特大泥石流为例,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的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专家系统分析结果、现场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可见用这种方法对泥石流危险度评判是可行的.

作 者:毛新虎 周永昌 张国文 MAO Xin-hu ZHOU Yong-chang ZHANG Guo-wen 作者单位:毛新虎,MAO Xin-hu(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太原,030006)

周永昌,张国文,ZHOU Yong-chang,ZHANG Guo-wen(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晋中,030620)

简述煤炭地质综合勘察关键技术 第6篇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察技术;关键技术;综合勘察理论

1. 背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础性能源就是煤炭。虽然我国的煤炭存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炭矿产资源的分布地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经过相应的调查和具体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煤炭类型十分丰富,储备量也十分巨大。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炭分布地质状况,要比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其他煤炭出口国相比,我国的煤炭矿产所处的地质情况是十分不利于煤炭的开采的[1-2]。这一复杂的地质状况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煤炭勘察、投产工作量比其他开采国的要求要严格的多。这样复杂的煤炭分布情况,就更加可以提现出了一个精准的地质勘察数据的必要性。正是我国的国情情况,也从侧面推动了我国的勘察理论和技术发展较快,并且每隔几年就会推出比较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的规程和规范。

2. 我国的煤炭地质综合勘察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导致我国在煤炭领域的综合勘察技术过程中比较注重煤炭资源的快速开发和简单挖掘,绝大多数并未完全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正确保护。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煤炭地理分布的不合理性(東北沿海地区能源需求缺口较大,但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的高原动土及沙漠戈壁之中)[3]。虽然我国的煤炭地质具体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能源储备搜索,但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并未进行过地质勘察。除了我们还缺乏对未勘察的地区的探寻以外,我国一些已经开采和正在开采过程中的老矿区还需要进一步全面的勘察。

针对我国的具体煤炭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的国情,我国的地质勘察人员对我国的煤炭分布及其地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努力并结合了具体的煤炭资源所处情况,使得我国的勘察能力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巨大的提高,已经改变和具体完善了我国传统的勘查技术类型。将勘察技术与地理位置与地址条件甚至当地的经济发展过程相结合,使得单一的勘察技术与历史和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煤炭的深化探寻方面,通过探查煤气层的分布,努力提倡相关企业在开发煤炭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度的开发瓦斯能源。在勘察理论方面,通过推广和深入探讨三维地震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煤炭资源勘察水平。同时,我国的政府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联合出台了很多适合我国及部分地区的勘察操作规程和勘察标准。

3.我国煤炭地质勘查中的综合勘察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煤炭地质资源的综合性勘察期间,如何结合我国的煤炭分布特点,如何解决煤炭开采期间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是我国煤炭地质勘察人员在勘察过程中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实际工程的具体应用中,通过结合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来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进行高效和简易话的勘察,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细微数据波动后面所代表的隐身含义,加快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的“适宜开发”,从而从最根本出出发来发展我国的煤炭经济能源战略[4]。目前我国我国煤炭地质勘查中的综合勘察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技术方面要达到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因此引入准确的地质特性勘查技术是目前我国地质勘察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的挖掘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实际与实践的证明,越精确的地质报告产煤的单位物力投入越小。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过去的地质资料深度和精度与建设和施工以及开采的设计要求相差甚远。近些年出现的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为了适应勘察质量的要求而推出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技术。这一技术也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综合勘察的探查效率和水平。

其次,引入了煤炭资源的遥感技术手段,随着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已经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探索地区的地理特征。从而可以通过对遥感区的地貌、地形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勘察。

再次,整合煤炭资源勘察数据,实现煤炭资源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可以减少其他相关勘测过程的重复工作量,提供横向比较依据,减小文件存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煤炭资源遥感技术和煤炭资源勘察技术的信息化以后,就可以在某些地区实行快速钻探技术和手段。这样对于我国这种煤炭地质条件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结合勘察地区已有的一些数据对个别部位进行快速钻探。当前,快速钻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比较常见的工艺有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和动潜孔锤钻进等。

最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破坏比较严重,如今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全球变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不同挖掘条件所引起的碳的排放情况,地质勘察人员也应该予以考虑。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对采煤矿区进行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并存的方式。

4.结论

本文阐述了我国煤炭地质综合勘察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关键性技术,提出了依据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选定适宜的勘察技术和综合勘察理论。总之,煤炭开采前较为准确的前期勘测,对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贺斌,朱朦. 煤炭地质勘查中的综合勘察技术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4,09:193.

[2]李涛.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的关键技术研究[J]. 能源与节能,2014,09:143-144+151.

[3]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 再论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J]. 中国煤炭地质,2009,12:4-6+23.

[4]胥哲,张艳秋. 我国煤炭资源勘查新进展与发展方向[J]. 科技创新导报,2013,01:33-34.

综合地质勘探 第7篇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煤矿地质在开采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开采不均衡,导致地下环境不稳定,很容易给开采人员造成伤害,更甚者会影响周边城市,对于环境的影响更是重大。煤矿地质勘探技术作为保护煤矿开采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对于煤矿地质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依旧存在着问题,并不能完全保证对于危险的预知,所以在煤矿资源开采中如何提高地质勘探技术、如何保护煤矿周边环境依旧是需要不断进行研究的课题。

1煤矿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1.1现有问题。随着社会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增加,煤炭的开采需求不断攀升,其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增大,环境的污染、地下资源的破坏等许多的地质灾害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安全。煤矿开采对于地质资源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主要如下:

1.1.1造成环境污染。煤矿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有害物质,随着这些物质的扩散,对于空气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土壤、水源等许多环境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1.1.2矿产资源遭受破坏。煤炭资源在开采中,地下水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降低地下水位之后才能进行开采工作,也就会导致地下水受到影响,金额影响地表水产生流失现象,随着地下水的水位降低,也会导致岩石层移位,影响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

1.1.3引发地质灾害。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需要由地下进行采集,会造成地下岩石移动,影响整个区域地下构造,进而造成各种地质灾害的产生。

1.2出现原因。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分别如下:

1.2.1资源开发秩序混乱。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很多企业受利益驱使,并不会对环境负责,追求的仅仅是利益,并不会为地球环境做出考虑,也就造成了资源开发秩序的混乱,开发不规范、开采不适度。

1.2.2资源开发区域分散。许多企业的能力不够,所以煤矿的规模很小,大型煤矿被分割成许多小区域,进行开采工作,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更加严重。

1.2.3企业的结构不合理。许多煤矿开采企业的管理结构并不科学,进而导致对于煤矿开采的设计也并不合理,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并不专业,混乱的开发方式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

2煤矿综合地质勘探方法

2.1采区地面的地震勘探。在煤矿地质勘探的初期阶段,一般都会选择地面地震勘探法,这样能够对准确开采的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探,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摸清楚煤层赋存状况以及底板的起伏形态,能够将含水岩层的富水性准确的判断出来,并且对可能存在水害的区域进行预防性策略制定。

2.2微动测深勘探。此类勘探技术属于较新的一类探查地址构造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天然场微动信号与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来对面波信号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反演的方式来取得地下S波速度结构。通过观测形式的不同,微动测深探查分为单点勘探、平面探查以及测线勘探等形式。

2.3综合物探法与井下钻探。使用井下钻探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例如:投资少、针对性强、工期短、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因此,在矿井防治水的处理中,井下钻探就成为最关键的手段。在勘探的防水试验当中,通过这一方法能够在宏观上控制含水层的富水性。详细操作如下:首先,对于矿区局部的导水构造、隔水层变薄带以及局部富水带通过各种物探方法探明;其次,通过钻探手段对探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重点对疏水降压、注浆改造等治水排水工程加以布置。

3煤矿地质勘探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控制测量

3.1常规控制测量。首先,在测区范围内对控制点加以选定,构造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式,在坐标系统统一的前提下,对平面位置与高程加以确定,然后将这一部分控制点作为基础,对其他的碎部点位置进行测算,这样的操作也就将控制测量分为了平面与高程两种测量方式。

3.2 GPS控制测量。目前,绝大多数煤矿地质勘探都将GPS作为了首级控制手段,二级控制选择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或者是一级导线。在设计GPS网时,除了边角同测、测角一级测边网等传统性要求之外,其对图形强度要求不高,无需点间通视,也不用在制高点进行设置。所以,在设计上,GPS网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只要在适当的位置进行GPS的安装,就能够进行观测。

4煤矿地质环境的相关治理措施

4.1针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进行调查。想要治理环境问题,就要首先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所以在进行环境治理之前,要对于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掌握煤矿开采中环境问题的类型、产生规律,进而分析观测结果,制定最合适的预防治理方案。

4.2建立矿产开发区域动态监控系统。如果可以在矿区建立动态监控系统,就可以很好地对矿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预知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动态监控系统不仅要对于整个矿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还要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度,要调查好各种环境问题出现的前期预兆,以便及时进行预警,调控环境保护方案,及时进行工作内容调整,避免给环境造成破坏。

4.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在破坏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治理工作,相较于煤矿开采所得,会浪费更多的资源,所以建立一个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煤矿开采对于环境的污染,主要建立方法如下:

4.3.1健全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公共财务制度,将环境保护相关事项纳入其中,强化各个地区的财务支持力度,遵循有偿使用资源的相关原则,收取矿产资源使用费、水资源保护及治理费用,并强制要求资源使用单位缴纳一定的资源补偿备用金,避免在出现资源破坏或者水质污染后,出现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延误环境的治理。

4.3.2完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具有高度的总结性、笼统性,而各个矿区地质特点、环境状态、技术水平均有不同,因此,在法律规范是在实际中应用时,需要根据上述因素,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逐步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体系,使之更适应矿区具体的情况及发展形势,优化实践效果。

5结论

地质勘探技术是维持矿产资源安全的首要技术手段,虽然现有的地质勘探技术依旧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技术也会不断地进步,为煤矿资源勘探创造出一个新的局面。虽然煤矿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对于国际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良好的环境更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煤矿资源开采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造成环境破坏。

参考文献

[1]於春雷,刘江.对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综合地质勘探 第8篇

当前深采勘探方法主要是结合地球物理措施为主要的措施, 然后辅助一些别的方法, 结合电脑科技来开展活动。具体的工作模式分成三种:1) 井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2) 采区地质条件勘查;3) 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探测。

通过当前的活动总结发现, 我国的深采活动主要是结合地球物理措施为主要的措施, 然后辅助一些别的方法, 结合电脑科技来开展活动。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等多元数据, 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 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 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因为地质状态恶劣, 厚度有十分严重的变化等一系列的制约要素的存在, 使得我国的煤矿面临生产困境的状况, 只是单纯的依靠一项措施是无法深入的了解煤层构造等的特征的, 通过多种措施相融汇, 地面采用三维物探手段, 井下先期施工多用途探巷, 配合钻探及井下物探等手段, 对于和生产有影响的制约要素进行深入的探索, 不断进行资料的动态综合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保障。

1 以往的水文地质勘查活动

1.1 常用的措施

通常矿井常常会受到承压水影响, 发生严重的底板突水问题, 这种问题的发生并非是单一要素导致的, 是多种要素融汇到一起产生的, 导致突水的问题有如下的一些。第一, 其产生的根基是岩溶缝隙发育。第二, 它的影响要素是隔水层相关的岩性问题等特征。第三, 它的诱因是活动对底板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 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断裂构造等不断的发展。第五, 它产生的另一个意义重大的要素是水压和矿压之间发生的反应问题。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 我们得知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范围包括了岩溶裂隙水网络发育规律、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断裂构造及底板裂隙的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等。

1.2 措施面临的制约因素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勘察措施, 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一种的话, 通常只可以获知其中的一项突水的产生原因, 比如, 通过传统的抽水等方式, 我们只是可以知道一处的含水状态, 而不能够了解整个区域的状况。除此之外, 突水问题非常的繁琐, 根本无法用一种规律来表述, 换句话讲, 由于空间不断的发展, 地质构造等也出现变动, 不同的突水要素在发展的时候互相的影响变化, 如:断层导水型突水, 构造的突水机理起到了主导作用, 而底板破坏型突水, 采矿动压是突水的关键因素。所以, 要想应对突水问题, 需要对不同的产生机理开展综合的检查活动, 要有目标的进行整治活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问题的出现几率。很明显只用一种措施是远远无法达到我们的期望值的。

2 通过多种措施相互融合开展活动

2.1 采区地面地震勘探

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的时候, 使用此种措施可以分清区域的构造特征等项目, 能够得知煤层的发展问题以及底板等的变化现象, 能够综合的测评含水层问题, 而且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方法, 为矿区设计工作带来了非常可靠的信息基础。

而且这个时期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入的分析采区中的细微构造问题, 包括落差5m左右的断层、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 结合相关的规定, 需要事先做好布设活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有如下的几种, 比如三维地震勘探等。常见的地面物探措施比矿井物探措施要简便许多, 而且效率也非常的高, 不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素的阻碍。所以, 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首选方法。

2.2 微动测深勘查

它是指在时间范围以及空间范围内都没有规律可循的表现形式。结合相关的知识我们明确, 与之相关的记录不仅涵盖体波同时还指面波。因为在通常状态下, 它的震源是位于地表或则还是海底部分, 因此面波比体波来说有更多的优点, 而此种勘察措施就是指通过这种优点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而且, 因为观测形式存在非常多的差异, 所以该方法可以分为如下的一些表现内容。第一, 单点形式的。单点勘查方式观测台阵, 它通常是由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构成的, 在圆心和圆周上内接正三角形顶点处各设置一套微动观测仪。结合勘察项目的具体规定, 可以由超过三个的圆来构成。第二, 测线形式的。上述的措施并不适合用到规模较大的活动中去, 对于这种大规模的活动通常是使用此种方式, 获得S波速度剖面成果图。在需要进行活动的区域之中按照合理的间隔布设测量线, 可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 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 结合钻孔及其它地质资料, 可进一步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意义。最后一种, 平面形式的。它常用到规定较为细致的活动中去, 当设备非常多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3 井下钻探及综合物探

在放水试验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 (矿井、采区) 的基础上, 针对富水地区的不同活动面, 结合相应的状态, 使用形式多样的措施, 分析某个地域的导水情况等等, 然后结合一定的钻探活动做深入的分析, 有目的的布设注浆活动等项目。1) 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从大的层面上来看, 它是一种直流电法。它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分析活动面中的导水情况等相关的内容。通过很多矿区的分析活动我们发现, 它是一项非常常用的, 而且效果很显著的措施。2) TEM探测:瞬变电磁法。它是利用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向铺设在地面的矩形线圈发送双极性大电流, 在电流开启和关断时, 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电压脉冲, 电压脉冲的衰减产生感应磁场 (即一次磁场) 。一次磁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地下介质中产生涡流。地下涡流的变化又生产二次磁场, 由于不同地质体其电性特征存在差异, 其二次场的衰减亦存在差异。因此, 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 可达到推测、分析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TEM探测可以探测不同高程的相对富水区, 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3) 弹性波CT:即地震层析成相技术, 通过此法, 我们可以获知关键构造的具体状态, 不妥目前我国的这项技术发展的并不是非常快, 还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3 结论

综合地质勘探 第9篇

当前, 煤矿的矿井突水、煤与瓦斯、陷落柱与断层以及采空区塌陷灾害是我国的煤矿地质的主要灾害。这些灾害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威胁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煤矿的地质勘探的可行性和比选性工程方案能预上述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设计依据。我国传统的地质地质勘探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 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是直流电测深法, 就是以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来研究的一种岩石和矿石视电阻率的方法;二是瞬变电磁法。瞬变电磁法 (简称为TEM法) 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并广为应用的一种新的电磁法。是一种时间域人工电磁感应方法;三是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高科技地学技术, 随着微电子工艺的迅速发展, 地质雷达逐渐走向高精度化和便携化, 广泛应用于环境、煤矿地质和工程探测中。就是通过发射短脉冲形式的高频电磁波,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走时与位置等参数来研究地质结构的方法, 此外, 还有重磁勘探法、高密度电率法、大地磁电阻率法以及三维地震勘探法等方法。

以上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单一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能大致对煤矿地质结构大探明某一种突水因素, 而不能对整个煤矿开采范围的地质结构有效掌握。

2 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

综合地质勘探就是充分应用通感、地面测绘、多种物探以及必要钻探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勘探, 其优点是能达到点、线、面结合, 多层次、多参数、立体化综合勘探, 其原则是先地面后井下, 地面采用先钻探后物探的方法, 井下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

2.1 采区地面的地震勘探

煤矿企业在开发前, 首先应该采用地面地震勘探的手段, 对煤矿需要开采区的地质构造形态与断层发育规律进行详细的勘探了解, 对煤层赋存状况与底板起伏形态要有所把握, 同时要客观评价矿区开采的含水层富水性, 制定出矿区发生水害预防策略, 让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为煤矿采区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 在采区地面的地震勘探阶段, 还要对采区范围内的小构造主进一步勘探了解, 譬如落差5m左右的断层、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等等, , 以煤矿采区衔接的要求为基础, 提前设计实施。当前我国较为成熟的探测技术主要有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矿井直流电法以及钻探等几种。相对于矿井而言, 地面物探方法优点是施工简单, 探测效率, 缺点也比较明显, 即受到地表条件的限制因素的影响很大, 所以, 煤矿在地表条件的满足下, 可以首选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质勘探。

2.2 微动测深勘查

微动测深勘查就是以探查地质构造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通常是通过天然场微动信号与数据处理与分析手段来提取面波信号, 利用反演来获得地下S波速度结构。勘探新技术微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定期和空间域都极不规则, 由波动理论可以得出, 有体波与面波都在微动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 微动的震源是发生在地表面或者是海底面的。由此可见, 分析微动测深勘查的面波成分十分重要, 微动测深勘查就是利用这一占绝对优势的面波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此外, 根据不同的观测形式, 微动测深探查通常分为下列几种形式:一是单点勘查。观测台阵是单点勘探的最大特点, 方阵的组成是两个大小不一的的同心圆, 同心圆中内接正三角形。将多个微动观测仪分别设置在两个圆的心与圆周上的内接正三角形的顶点处。单点勘查观测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勘查深度与台阵的大小是成正比关系的。如果勘查要求的深度大, 可以增加同心圆, 使观测台阵的观测点增多;二是测线勘查。很多煤田的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勘查, 这样单点勘查就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因此, 为获得S波速度剖面成果图, 可以根据要求采用测线 (剖面) 观测系统。具体方法是在煤层的测区内, 根据一定的间距来设置测线, 达到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的目的, 同时能够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如果这种方式的勘查能够结合钻孔或者其他相关的一些地质资料, 有利于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三是平面探查。平面探查适于煤矿矿区要求更精细的勘探, 如果资金充足, 仪器数量较多, 可以采用平面观测, 同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体, 达到圈出速度异常体或者面的目的。

2.3 井下钻探与综合物探法

井下钻探是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优点众多, 譬如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少、针对性强、水压水量直观、经济合理。在勘探放水试验时,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 对每一富水区的工作面, 首先利用物探的各种手段, 并根据不同的条件探明煤矿矿区局部导水构造、隔水层变薄带及局部富水带, 然后再用少量的钻探手段来验证。重点布置注浆改造、疏水降压等治水工程。具体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首先是井下直流电法透视, 这种方法是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的导水构造、底板含水层的集中富水带为目的。二是TEM探测:瞬变电磁法, 也被称作TEM法, 这种方法是以探测不同高程的相对富水区为目的, 为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提供可靠的资料;三是弹性波CT, 也被称为地震层析成相技术, 这种方式能够可推测煤矿矿区的主要构造的发育状况, 四是瑞利波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对掘进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体情况做到了解, 对于探测煤矿矿区的前方构造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煤矿矿区受底板岩溶水害威胁严重的, 其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应该采用各种规模的放水试验为主要探查方法, 在此前提下, 再利用多种物探及钻探的手段, 对矿区的局部水文地质异常区加大勘查力度, 让多种勘探方法的综合效应能够相互补充与相互验证。

3 结束语

总之, 地球物理方法是煤矿开采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煤矿企业在对矿区的地质勘探中, 必须将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充分结合起来, 大力运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勘探技术, 取得多元数据, 以便对断层分布、地下煤层深度和厚度以及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等等地质状况充分的掌握, 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建立出矿区的预测与评价的模型, 发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作用, 为煤矿的安全与稳定生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钦宝, 陈同俊, 陈凤云.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20 (2) :370-373.[1]吴钦宝, 陈同俊, 陈凤云.中国东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20 (2) :370-373.

[2]田茂虎, 马培智.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33 (2) :59-60, 63.[2]田茂虎, 马培智.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33 (2) :59-60, 63.

综合地质勘探 第10篇

1 常见的地质找矿手段

地质找矿方法有着很多不同的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目前较为常用的找矿方法大多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而得出的, 其中对于技术上的缺陷以及实用性也有了很深的掌握和了解。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这些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中在掌握起优势和劣势上也能够更加清楚, 因此在地质找矿的过程中, 一些较为常见的找矿方法的应用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地质找矿的效率。

1.1 地质路线图填图技术

这种找矿技术在地质勘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左右, 其中填图技术的应用也相对较为广泛。填图技术主要是针对地质路线而进行的一项技术, 其中绘制地质路线图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完整的线路图数据, 特别是在完善路线图上也有着更好的作用效果, 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填图所带来的困难。而目前地质路线图中通常都会含有大量的数据, 在填充的过程中, 还需要对整个区域地理的整体状态进行重新填充, 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填图工作的重要性。

地址线路图中填图工作需要利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嘉怡完成, 目前采用穿越法对于线路图的填充也有着非常好的表现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可以更好的在整体上对主干线进行布置, 同时利用这种方法也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通过对穿越法的应用, 地质路线图的绘制精度也能够大大提高, 在进行地质找矿的过程中, 通过路线图就可以更好的提高地质找矿的效率。因此这也为地质找矿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这也是非常值得采纳的一种最为科学有效的方式。

通过地质路线图进行系统化的记录, 从而全面的分析相关的地质工作, 为找矿工作的开展及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在找矿工作的建立过程中, 要调查各种地质的剖面, 就要充分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剖面的设计, 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地质资源, 这种找矿技术的应用可以采取直接性的技术手段, 如果对于地段相对较为特殊的位置, 经常采用的路线形式是十字形或是丁字形的设计模式, 从而可以更全面的分析地质剖面。

1.2 物理探测技术

对于物理技术的探测形势而言, 整个探测的内容是较容易理解的, 主要是指在整个探测的过程中, 会通过一些物理仪器技术形式的应用, 进行资质资源的测量。在高精密磁法的技术测量过程中, 可以采用地质磁力仪器进行技术的研究, 但是, 在这种技术形式的应用过程中, 应该注意的是, 在测量之前应该保证测试仪器的一致性, 这样才可以在根本意义上保证测量的质量。如果在野外地测量的过程中, 采用激电中间梯度的装置, 那么视极化率以及视电阻率就是整个内容中主要的参数。对于控制供电极距、测量极距以及测量点距而言, 应该将控制数值确定在1200米、40米以及20米之间, 要是现在整个测量的过程中, 完成测量的模式, 就应该需要三台以上的接收机。

2 将地质找矿手段综合运用到具体找矿工作中

2.1 将地质找矿手段综合利用的原因

对于皖南地区的勘探工作而言, 虽然在这个地区内矿场的储存量相对较大, 但是很多的勘探工作都是出于浅部矿场, 对于于二深部矿体的保存资料相对较少, 所以本文根据皖南地区中的地质概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江南地区而言, 江南地背斜与华南地台这两部分构成了中断层, 这种地层主要是由咀海相碳酸盐多年沉积而成, 而该地区的新构造的运动较为激烈, 这中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升降的运动, 而这种矿床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 同时也是埋藏最深的铜矿地区, 因此, 在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的找矿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的建立过程中, 就需要充分的对我国地质情况进行分析, 考虑到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 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考虑到基本的自然资源, 从而才可以在根本意义上形成科学化、合理化的找矿技术形式。

2.2 将地质找矿手段综合运用的技巧

由于皖南地区矿床资源的丰富性, 在整个地质勘查工作的建立过程中, 需要充分结合地质找矿工作的综合性运用原理, 结合各种找矿技术的应用手段, 通过优点与缺点的相互融合, 制定优化的采矿技术形式, 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促进地质矿产勘探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 在采矿技术形式的应用过程中, 要充分的采用地质填图手段, 结合探测的结果, 对矿产资源的位置进行明确性的测量, 将物理的技术形式作为主要内容, 在通过与其他技术形式的充分结合, 优化基本的找矿技术形式。但是, 如果在整个技术形式的应用过工程中, 物理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建立因素, 就可以将科学化的探测技术与之充分结合, 提高找矿技术形式, 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整个工作中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地质找矿手段种类繁多, 每一种找矿手段均有其特点, 同时所适用的找矿阶段以及找矿细节也不尽相同, 因此, 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不能单独应用某一手段, 也是要将种种手段进行综合利用, 这样才能使找矿效果达到最好, 从而为我国找矿工作的发展提供基础, 也使我国的能源供应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同时, 在对找矿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 还要对当地地质条件及自然条件等进行实际考虑, 这对于找矿手段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必须得到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雨, 薛清波, 谭宁, 王居松, 李小永.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 2011, 4:477-482.

[2]张林霞, 李艺, 周红军.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 2012, 2:1-8.

综合地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行业广泛开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获得了可观的纸质数据和电子文档。这些地质矿产资料具有阶段性、专业性、种类多和格式复杂等特点,且分散在多个部门,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继承性差。如何有效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充分利用成为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抽象分类,并利用先进的GIS组件技术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有效地实现了综合地质数据的保存、管理、查询和利用。

2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

2.1系统体系结构

综合地质数据库采用C/S与B/S模式相结合的3层架构模式: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显示层主要为客户端提供系统访问接口,即为用户提供数据显示和操作界面。在C/S模式中,显示层由系统客户端软件组成;在B/S模式中,显示层则由ASP.NET WEB窗体和代码隐藏文件组成,Web窗体负责向用户展示操作界面,而代码隐藏文件负责进行各个控件的事件处理。业务逻辑层完成系统主要业务逻辑并实现系统主要功能,不管是C/S模式还是B/S模式,综合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大部分是一致的,故以ActiveX、DLL组件形式实现系统业务逻辑层的各个功能模块,然后将其封装到C/S与B/S服务器的业务逻辑层,以实现代码共享,确保代码一致性,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易修改性。

2.2系统功能

系统以地质数据树为基础,将系统功能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地质数据树(地质分类树)的管理;二是地质数据的管理;三是系统与地质数据安全机制管理;四是地学三维建模数据输出管理。用户通过对地质数据树的管理实现地质数据分类管理,地质数据的管理则主要是指对地质数据的元数据和实体数据的管理。

3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3.1地质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综合地质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是在数据库应用与维护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操作。导出与导入子系统为用户在应用程序层执行地质数据入库、地质数据专题应用提取、地质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提供了工具。

3.1.1属性数据和实体数据都导入Oracle数据库。这种方案容易理解和实现,将实体数据用BLOB字段进行存储,对数据量小的数据存储比较方便。但是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效率。

3.1.2属性数据存在Oracle数据库,实体数据存在Serv U文件服务器。这种方案实现相对复杂,但是对于提高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帮助。该方案在文件服务器上按照地质数据分类目录树的结构建立相应目录,然后将实体数据导入到相应的目录,属性数据导入到数据库。

3.2用户的管理权限

借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ABC)思想,在GeoDBMS中将地质数据树中各个结点视为数据资源对象,在各个结点上为每个用户指派角色,以此实现对地质数据的访问控制。

3.2.1权限管理数据库

该功能的实现涉及到数据库中多个数据表。用户表记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信息;权限表记录用户的操作权限,包括编辑、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角色表记录系统中所有角色的信息;角色权限表记录角色与权限的对应关系;用户角色指派表记录用户在地质数据树节点上的权限;地质数据树表记录地质数据树的节点信息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

3.2.2系统结构

3.2.2.1权限浏览:该模块通过读取用户角色指派表信息,获取用户在地质数据树各结点上所被指派的角色,并从角色权限表获取角色所包含的权限,从而实现浏览用户在地质数据树各结点上所拥有权限的功能。

3.2.2.2角色权限设置:系统级管理员可以根据企业职能岗位的特点进行角色的定义、角色权限的分配等功能操作。

3.2.2.3权限管理工具:权限管理工具是系统提供给系统级管理员进行地质数据树权限管理的功能模块。在权限管理工具中,系统级管理员可以进行部门管理、用户管理、用户角色的指派,以及在不删除用户、角色、地质数据树结点的情况下停止用户在树结点上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3.2.2.4会话管理工具:在综合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将用户对地质数据树中结点所进行的一次访问(操作处理)称为用户与该结点所执行的一次会话,会话管理工具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互动,使用户获得地质数据树中各结点的角色和操作权限的功能支撑模块。

参考文献:

[1]黄卫东.图书馆开发旅游信息资源的策略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0(11):28-30.

[2]张晶,牛淑红.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策略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1):33;49.

[3]张美英,夏斌.旅游信息数据库的需求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32):33-36.

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探讨 第12篇

关键词:石油,综合地质录井,意义,管理,措施

石油综合地质录井在石油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油气勘探工程中, 做好综合地质录井管理工作, 有利于提高钻探的质量, 还可以提高老区的调整井以及对新区开发井的施工水平。在管理工作中, 需要应用多项技术, 有的技术还跨越了多个学科, 这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必须掌握多项管理知识, 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 要对地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这样才能促进石油企业更好的发展。

1 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重要意义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市场适应力, 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工作, 要对管理的技术进行优化, 还要对管理的理念进行革新, 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当前社会, 石油企业面临的竞争比较多, 其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 在石油综合地质录井工作中, 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当前企业发展形势下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 管理人员必须对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 要引进新的管理理念, 实现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现代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管理。在石油综合地质录井工作中, 应用新的管理技术, 可以促进石油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 应用新型的管理技术也是石油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可以对地层进行客观的分析, 可以了解地质地层荧光以及脱气情况;应用新的管理技术还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详实性;在当前形势下, 需要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还要建立控制平台, 采用多种信息采集手段, 应用性的管理技术, 还可以提高石油综合地质测量的服务水平。在地质录井工作中需要应用集仪器, 还需要应用新研制出测量技术, 要实现一体化的管理。石油综合地质录井还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 要考虑当前信息时代对石油企业发展的要求, 还要做好技术革新工作, 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 还要具有创新的意识, 有创新才有进步, 要培养出综合型技术人才, 这样才能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提高石油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效益。

2 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措施

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保证地质测量的可靠性。为了提高管理的水平, 管理人员必须转变管理的理念, 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信息时代下, 管理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这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 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设备与技术的个性工作, 要投入一定资金, 重视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工作, 加强对管理措施的开发与完善, 这样才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工作, 还要开发多种技术手段,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还要保证其操作的熟练程度,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团队,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保证管理机制的成熟性。石油企业要从容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挑战, 为石油企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1 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

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是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第一个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 迅猛发展的因特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发展条件, 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这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适时对石油录井各项技术参数数据及管理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信息的多向传递, 为石油公司的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快捷的科学依据, 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加快石油的勘探和开发进程,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因此, 必须坚持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

在现阶段, 石油录井的管理对石油企业来说, 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规范化、数字化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 管理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化自动控制平台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种自动化管理数据的远程传输力度较小, 不能满足及时、快捷沟通的需要, 管理数据的采集缺乏有效的管理软件的技术支撑, 如石油录井管理质量的控制、井场生产的调度和控制、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控制、井场物流及仓储的调配和管理等方面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化与现代化统一的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综合管理与控制分析系统。所以, 必须不断更新石油录井管理和控制理念, 进行技术创新, 并且这种创新还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更好地体现人性化和技术化。

2.2 坚持管理制度的创新

坚持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第二个措施。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是石油行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作, 网络技术在石油综合地质录井中的采用, 要求石油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大力建立健全适应信息技术需要的各项管理制度, 改革和及时摒弃那些陈旧的管理制度, 针对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现代化、科学化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研究、科学更新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 居安思危、大胆创新, 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2.3 坚持服务的创新

坚持服务的创新是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管理的第三个措施。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从根本上讲是服务于石油企业对石油油井的勘探和开发。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石油录井管理在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服务创新, 充分利用管理资源, 创新服务观念和服务手段,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加强石油综合地质录井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这项工作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还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做好管理技术的优化工作, 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还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革新, 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 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这样也可以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管理人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这有利于促进石油企业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欠平衡钻井录井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06) .

[2]石圣琦, 汪利武, 梁宇奇.测录井综合分析技术在花24平1井钻探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06) .

[3]林保政, 梁鹏.简易流量测井法在红四井田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 2010 (04) .

上一篇:管道优化设计下一篇:数字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