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论文范文

2024-07-25

《茶馆》论文范文(精选10篇)

《茶馆》论文 第1篇

最近,《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等多本杂志又再次发表了已故教育家段力佩先生的文章。段力佩几十年前对课堂教学的阐述,今天读来还是那样前卫:“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应该是教师的讲堂。”“‘茶馆式’教学是在课堂里泡杯茶吗?不是。主要指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思维,相互帮助。”“课堂教学中‘议’是关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翻译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构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这样写到: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这种对学生学习的阐释与段力佩的观点何其相似!然而,佐藤学把这种理念引导到了教师教育和校本研修,当时的段力佩还没有。今天,我校在继承、发展“茶馆式”教学,产生后“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把这种理念引入了校本研修,从而产生了与后“茶馆式”教学一脉相承的“茶馆式”校本研修。

一、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

教育科学研究,从不同的维度区分有不同的分类: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等。这其中有一种分类法较为常见,即: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或称发展)性研究。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主流的教育研究是应用性研究,即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研究。当然,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往往又会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可以建立起教育科研的课题进行研究,也不一定把所有的研究都要纳入课题的范畴。因此,不管建立课题与否,中小学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

教育的应用性研究既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应用性研究,也不同于教育的基础性研究。自然科学,无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有普适性。如中学物理学习的牛顿三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普遍适用的。自然科学的成果的普遍性,一般不会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所以,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成果都可以申请专利,政府要保护申报者的知识产权。教育研究成果则不必申请专利,应用教育研究成果也不需要付费,不过用了哪个理论,学了哪个成果,还是要说明来历。教育的基础性研究虽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所区别,但是其具有普适性的特征却往往是相同的。然而,教育的应用性成果不但有它的普适性,更有它的差异性。一项应用性成果,优秀学校不能克隆,优秀教师不能克隆,优秀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也不能克隆。原因就在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学校之间的差异甚大。成果的应用往往要加以修正,甚至需要校长、教师的再创造。

2011年6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召开题为《探索下一代教育中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角色》的国际会议。会上陈玉琨教授谈到了校长、教师培训的三个“化”,即“隐性知识显性化”“个别知识普遍化”“零星知识系统化”。本人对陈玉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解是:教师岗位与临床医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的成长并不是完全通过文本学习所能达到的,很多是实践知识,而这种实践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或称默会知识,只有当它显性化后,其本身的价值才会更大,别人才有可能学习。当然,即使已经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要真正学会,也一定需要自己的实践,没有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是学不会的。本人对陈玉琨的“个别知识普遍化”的理解是:一方面说明一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即使有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如果归纳不出普遍的规律,那么教育研究成果对他人就没有推广的可能,对自身而言也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说明经验往往有个性化、差异性的特征。当我们要应用他人的教育成果时,必须了解自身的教育教学场境,思考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差异。

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差异性决定了各级培训、各级教师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校本研修存在的必要性。这样,校本研修更强调来源于本校的问题,解决本校的问题。真正达到“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不限于学校”的境界。

另外,在教育部、市教委和区教育学院层面常常会出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两种活动。其实到了基层学校,已经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了。校本培训必须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校本教研应该走课程化的道路。因此,我们把两者整合在一起,称为校本研修。

二、为什么倡导“茶馆式”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从组织形式维度看,可分为正规研修与非正规研修,主流研修与非主流研修。正规的、主流的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制度保障的研修。目前,我校正规的、主流的校本研修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教研组研修、年级组研修、项目组研修。(见下表)

这里要说明的是:既然有了教研组研修,课程也强调了“三维”目标,为什么还要有年级组研修呢?这是因为学科德育涵盖不了学校所有的学生德育工作。我校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年级组研修的作用很大。

校本研修从研修形式来看可分多种:“对话式”校本研修指的是学校教师分成两大“阵营”,形成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话。“自研式”校本研修指的是教师进图书馆自研,一般往往还有撰写文章的任务。“经院式”校本研修则包括讲座、参观等。我校更为提倡的校本研修形式是“茶馆式”校本研修。“茶馆式”校本研修的本质是把“茶馆式”教学基本理念与实际操作从课堂教学引入校本研修,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到教师学习中。可以认为这也是对“茶馆式”教学的一大发展。

“茶馆式”教学从表象来看是“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思维,相互帮助”,从本质来看是以“议”为核心,提倡对话,提倡合作,提倡构建学习共同体。从教师学习来说,不但有文本知识,更有实践知识,如果说文本知识的学习需要“议”,需要对话,那么实践知识的学习更需要“议”,更需要对话。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不但有竞争,更有合作。即使竞争也不追求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竞争的结果完全可以做到共赢。有人说:“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没有味。”也有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都有其道理,关键还在于校本研修如何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从认识论看,无论是职初教师还是成熟教师,对在本校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往往不会是一片空白。认识上的提升,常常是在议论、对话的碰撞中产生。曾有一位学者问大师:“明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我的朋友就是听不进去?”大师没有回答,只是做了一个动作:拿了一把壶,拿了一个已装满水的杯子。然后,这位大师仍把壶里的水往杯子里倒,自然壶里的水不会再进入杯子。学者的朋友听不进他的正确观点的原因也找到了。

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听,没有讲、没有议,没有问还不是完整的学习。同样的,教师学习只有听,也不是完整的学习。教师的学习也应该走向对话,走向学习共同体。

三、“茶馆式”校本研修的基本结构

“茶馆式”校本研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研修活动之前进行“茶馆式”校本研修活动方案设计;二是研修活动中进行全程录音或录像;三是研修活动后撰写“茶馆式”校本研修的回顾与反思。

“茶馆式”校本研修的研修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一是产生研修主题的背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总目标,了解教师在学科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各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在心理、道德、行为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困惑的、突出的问题,归纳后提出研修的方向。二是研修主题。主题内容要做到通俗易懂,甚至要口语化,便于教师发言。每次“茶馆式”校本研修时间有限,所以主题宜小不宜大,更容易使研修内容集中。一个研修主题,可以通过一次校本研修完成,也可以分若干次校本研修完成。三是研修目标。这里指的是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的目标,它既不是近期目标,更不是远期目标,而应该是直接目标。四是研修问题。以研修主题为方向,为了达到研修目标,应该在研前设计若干便于讨论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有层次性。五是研修准备。没有准备就不可能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研修之前要把研修主题、讨论问题告知所有研修人员,要求作好准备;六是研修期望的结论。每次研修活动期望研修人员了解哪些内容,必须明确。

“茶馆式”校本研修的回顾与反思,一般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原设与生成。虽然校本研修之前有方案设计的原设,但由于是“茶馆式”的研讨,教师的发言往往带有生成性,甚至大家不一定能达成共识。在回顾时,应该把这些凸现出来。二是精彩片段摘录。精彩片段包括教师的观点表达,教师间的争论等。三是理性思考。每次研修后反思本次研修达到什么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改进等。

从我校的“茶馆式”校本研修的要求和具体实施过程看,它既相同于茶馆,又不同于茶馆。“茶馆式”校本研修与茶馆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自由、宽松、愉悦、和谐;不同之处在于,“茶馆式”校本研修有主持人,有主题,有问题设计,有研修目标。

四、“茶馆式”校本研修的过程

以一次我校“茶馆式”校本研修为例,主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我们先对主题以及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学生年龄、心理、行为规范等现状,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已有的研修情况与经验等。

了解之后的分析情况如下:年级组即将迎来一年级新生。根据以往经验,孩子刚进入小学,面对新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与他们的学前生活有很大的差异,并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应对新的学习生活尤为重要。

另外,本年级组有八位教师。年级组组长兼班主任吴老师,多年任低年级班主任,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俞老师只有一年教龄,且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有热情但缺乏经验;杨老师尽管年轻但仅任教过中高年级,也缺乏应对一年级新生的经验。年级组其余的教师如楚老师、马老师、徐老师、曹老师和龚老师等,大多富有经验,善于与班主任配合,有的还担任副班主任。同时,教师们的研修意识强,乐于和同伴分享、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经验。

因此,在年级组研修中,探讨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修来提升教师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能力,形成合力,成为共同关注和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分析过后,我们提出了希望达成的目标:明确一年级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常规要求;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策略和途径;提升教师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最后,我们讨论得出了不同阶段的研修主题、内容、目标与形式。如:第一次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做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扶手,目标是明确一年级学生身心的特点,梳理其需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内容包括:学习相关理论,了解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交流、分析学生的表现;一年级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几个方面。阶段不同,主题、内容、目标与形式都会有所变化。

《茶馆》读后感 第2篇

文中主人公是天米,在偶然的一天,天米遇到了她童年时最要好的朋友麦穗,两人坐在灯下回忆起往事,“金钩钩,银钩钩,你的东西给我吃,我的东西给你吃,要好好到老,不好就拉到…”

天米和麦穗是两个可爱的小女孩,都住在宝野,成绩也都是名列前茅,两人曾经是同桌但由于种种原因,麦穗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离开天米。从小到大天米和麦穗发生过很多有趣而有悲伤的事情,但是使我记的最清楚的却只有一件。那就是天米,麦穗和南南发生的一件悲惨的事情。厉寒冰是天米和麦穗的老师,她有个女儿叫南南,因为南南一生下来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所以是不可以剧烈运动的。但是噩运才刚刚开始。

宝野的学校前面就是一家工厂,每天都会把“宝物(水晶碎片)”堆积在门口,而小孩子们就会兴高采烈的跑去捡,天米和麦穗也不例外,一放学就去。有一次,天米和麦穗路过公寓,两人举起手中的“宝物”,被南南正好看见,南南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天米和麦穗手中的“宝物”。天米和麦穗看着南南就与南南聊了起来,了解南南的情况后,两人很同情,便决定带南南去工厂那里捡“宝物”。

有一天,天米,麦穗,带着南南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去了工厂,终于他们捡到了最美的“宝物”,他们三个的心情仿佛中了六和彩,便兴高采烈的回家了。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厉寒冰知道了,她再也不许天米,麦穗带南南出去做任何事情。从此南南又过上了寂寞的生活。有一次,南南又看见了其他孩子手中拿的“宝物”就决定自己一个人去工厂。她凭借着记忆走完了去工厂的路,可是意外却发生了,在回来的路上,一辆卡车却……可怜的南南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最要好的朋友天米和麦穗……

漫谈茶馆演变 第3篇

我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饮茶之风流行,茶叶商品化以及城市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增多后,茶馆才逐步出现。饮茶盛行的西汉时期,市场上已经有人出售茶叶。最早的记载是西汉王褒的《僮约》,文中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前一句说明煮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行为,后一句说明市场上已经有人在出售茶叶。

到了晋代,饮茶之风在长江流域及中原地区普及,市面上开始有流动的摊贩出售茶粥、茶汤了。《汉魏六朝三百家集》中有《司隶教》一文,文中提到:“闻南市有蜀妪做茶粥卖之,廉事毁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妪,独何哉?”意思是西晋时期在洛阳的南市有个四川老妇在卖茶粥,一群官吏把她的器具捣毁了,她没有办法只好改卖面食。为什么要为难她呢?从这条记载可以了解到在集市上卖茶粥是流动摊贩,只是挑着担子流动兜售。

茶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唐代中期,最早的明确记载是《封氏闻见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由于佛教盛行,饮茶有助于修禅,带动了民间的饮茶风习,并促进了城市里出现专门煎煮茶水出售的店铺,不论身份,只要给钱便可以饮用。上述记载还说明茶铺的数量很多,这种茶铺里不是卖茶粥,而是出售茶汤。随着这种茶铺的发展逐渐有了专门的名称:茶坊、茶肆。

茶馆真正成熟的时期是宋代。由于饮茶之风日盛,城市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急剧增加,茶馆业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为我国茶馆业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茶馆业历史上的一个高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叶生产到了宋代得到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举行茶宴招待群臣。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茶肆。宋代茶馆的繁荣以北宋首都汴梁为盛。“约十余里,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十余里长的街道每条坊巷都有茶坊,可见数量之多。至南宋时,茶馆业更加发达并臻于成熟,以首都杭州为最,“处处各有茶坊”。为了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宋代茶馆已经形成不同类型,各自有其服务对象。有主要供文化界人士聚会的,有主要供市民子弟学习或聚会的,有主要为百姓杂役诸行百工提供雇佣机会的等等。宋代茶馆采取增加经营项目的办法以招揽更多的顾客,主要是增强茶馆的餐饮功能和娱乐功能。可以说南宋时期茶馆业的成熟,为此后我国茶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影响深远,至今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茶馆,大部分功能仍然难脱宋代茶馆的窠臼。

明代是我国饮茶方法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重要时期,自唐宋以来盛行的饼茶饮用法被散茶冲泡所代替。明代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宣布废除饼茶,改为散茶。明代统一而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推动了茶馆业的繁荣。“茶馆”一词的出现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到了明代晚期,杭州的茶馆业有了很大发展,据《杭州府志》记载:“今则全市大小茶馆八百余所。”明代的首都已迁到北京,杭州早已不是京城,其政治地位远不如南宋时期,但居然拥有八百余所茶馆,其城市经济的繁荣可想而知。

到了清代茶馆业更为兴盛,各大城市茶馆鳞次栉比,生意兴旺,甚至超过餐饮业。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了扬州茶馆的盛况:“双虹楼,北门桥茶肆也。楼五楹,东壁开牖临河,可以远眺。吾乡茶肆,甲于天下……”。清代北京有些以演戏为主的戏院,在观众看戏时也供应茶水,称之为“茶园”,像“吉祥茶园”、“天乐茶园”,实际上是剧场,不是真正的茶馆。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就说:“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的确,与戏剧、曲艺结合是清代晚期北京茶馆业的一个特点。

《茶馆》论文 第4篇

为什么“茶馆式”教学至今依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以为原因在于“茶馆式”教学的本质是提倡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式教学。由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议”,而“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要形式,教学中有没有议论,可以说是启发式教学与灌输式教学的分界线。这里的“议”,从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从形式来看是个体与个体的对话,个体与群体的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从本质来看则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当学生的经验高于文本,那就是闪光点,当学生的经验低于文本,或旁于文本,那就是“相异构想”。

从近些年的教改情况来看,教育走向对话是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提出了四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和参与式。其实,这四种教学方式的共同之处就是“议”,就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既包括师生对话,也包括生生对话。由此可见,“茶馆式”教学值得传承,只有在传承中发展才能使这一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校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探索这一教学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那么,与“茶馆式”教学相比,我校所推进的后“茶馆式”教学究竟“后”在何处呢?

一、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茶馆式”教学虽然影响巨大,但依然有其局限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仅为一种,即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推进之后,广大中小学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除了接受性学习以外,还有研究性学习。这里,我们把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称作“书中学”;把学生掌握直接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称作“做中学”。

我们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不但在校本课程中产生了研究型课程,而且在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中也引入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从“茶馆式”教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发展成“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这里的“做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做练习,而是“做中学”,即研究性学习,这样使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从“书中学”一种学习方式,变成了“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

既然学科教学中教学的方式由原先单一的“书中学”,变成“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那么哪些内容更适合用“做中学”的方式呢?

“做中学”主题的确定一般有三点依据:一是核心知识,或核心概念。如果内容不是核心知识,不是核心概念,不值得用“做中学”的方式。而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就像语文学科教学中,有的不一定是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知识,然而为了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为了真正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需要解决的就是核心概念。二是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认同这一概念缺少经历,或者已经有经历但经历不全面。“做中学”不但强调最后的结果,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有的知识,有的概念,有的方法,如果没有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另外,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三是主题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一般需要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不一定是教材中的直接标题,而是应该把知识、概念演变成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投入。以下就是一组预备年级、初一年级科学、数学学科中“做中学”主题:“——无限不循环小数”“鱼的口在水里为什么不停地动”“神奇的镜子”“军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人呼出的气体中还有氧气吗”。

这里,我们选择两个实际教学中的案例,说明选择这一主题,采用“做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的理由。

案例一:“

——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果问教师:“0.9的循环大,还是1大?”许多教师会回答:“1大”。也有的教师会犹豫一下:“为什么会问?难道不是0.9<1吗?”心里仍旧相信0.9<1。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深刻:无限的概念不符合一般人的生活经历。怎么会有无限呢?成年人尚且如此,初一学生更是如此。但是无限、有限这一概念又是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知识。如果不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仅仅告诉他们最后的结果,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正确的遗忘了,留下的还是错的。这个主题,还有第二个核心概念——不循环。它也不符合学生的一般经历:怎么会不循环呢?往下算是不是可能就会产生循环呢?由此可见,如果仅仅只是讨论“无限”与“有限”,“循环”与“不循环”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学生只是背出了教师要他们记住的结论。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载体,学生通过自己“做数学”逐步构建起了“无限”和“不循环”的概念,效果很好。

案例二:“军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这是一堂初一的科学课,通过讲解“军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来解释沉浮问题。沉浮问题是一个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一般可以有两个维度:力的平衡和物质密度大小比较。这里就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军舰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来学习这一核心知识。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立即出现了许多“相异构想”,这正反映了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因为接触面积大,所以浮起来了”“因为是海水,所以浮起来了”“因为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所以浮起来了”由于上课是在实验室,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设想一一以实验的形式付之实践,例如学生提出“接触面积大,所以浮起来”的猜想,教师就可以加入橡皮泥,由学生把橡皮泥做成饼状,甚至让接触面积最大化,然后将橡皮泥饼放在水面上,看看是否浮起来了?这样,一个核心知识从问题提出——设想暴露——实践探究——正确构建,学生理解后效果很好。其实,在这一物理核心知识上,如果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也是没有用的。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了教学方式完善,“书中学”与“做中学”并存,以“书中学”为主,但“做中学”必不可少,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

后“茶馆式”教学不但给学生更大的学的空间,也给教师更大的教的空间,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

1. 不规定“读”“议”“练”“讲”“做”的教学用时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育才中学曾有过对教师讲解的用时规定。目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杜郎口中学也有对教师讲解的用时规定。我们认为:针对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这一现象,在教师还没有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时,作出全校课堂教学教师讲解的用时规定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教师必须考虑哪些可以自己不讲,认识到教师的讲解并不是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然而,这种措施长久了恐怕不行。由于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中的内容不同,统一的教师讲解用时规定就会出现问题。另外,就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但课的类型不同,如数学中的概念课、练习课、解答课、复习课等,教师讲解的用时也不应该一样。同样,“练练”“议议”“读读”“做做”的时间更无法划一,因为内容不同,要求不同,用时可能相差甚远。

2. 不确定“读”“议”“练”“讲”“做”的教学顺序

最近,在全国的基础教育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学案”“学习设计”“学习活动单”等。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教案的全称应该是教学案。还有,教与学从来就是分不开的,备课要求备学生等。其实,这些新生事物的产生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应该认识到目前我们的教师关注教材、关注教师的教比较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不够。而且,这些“学案”“学习设计”“学习活动单”等都在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质是强调了学生先学,这方面的强调应该说也是正确的。另外,有的学校不但规定了课前学生先学,还规定了先学时间,而且一上课全部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几乎一样。前段时间有两所有名的学校在我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学科教学顺序完全一致。这与规定教师上课讲解用时规定一样,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恐怕也不能长久。后“茶馆式”教学有两个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应该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怎么知道哪些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必定是让学生先学。然而,后“茶馆式”教学先学的时间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先学的形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练”“议”“做”,甚至可以教师讲了以后再让学生先学。后“茶馆式”教学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成本”,这“成本”包括学生学习时间及学习时间之外的“投入”。后“茶馆式”教学把学生“先学”时间计入课外作业时间的总量。

3. 不拘泥“读”“练”“议”“讲”“做”的应用完整

长期以来,对教学模式的问题时有争论。有学者就提出教学是否应该有模式?我们认为讲教学模式对,不讲教学模式也对,关键是看自己学校的教师、学生,目前处在什么阶段。刚推进新课程时,有的学校教师水平较弱,甚至出现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没办法”的尴尬局面。那么,推出一些冲击教学突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从教学的更高境界看,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才能使复杂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后“茶馆式”教学不强调一统的教学模式,自然也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拘泥于“读”“议”“练”“做”的应用完整。完全按教学的内容、课的类型、教学的目标,以教学中学生学业效能的高低作方法的取舍。

三、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以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何为效能?我们认为: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见下图)

其中,效率是对于时间的变量,效益是对于时间之外其他“投入”的变量,效果是确定一定价值取向之后的达成程度。学生的学业效率、效益是学生的学业效果对于学生学业“成本”(包括时间及时间之外)的变量,学生学业效果的价值取向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工作。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当然是指全面的教育质量。在我们的“测量工具”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学生学业成绩必然是全面教育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三维”目标,也是真正体现出全面的质量观。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可以有以下5种途径:

1. 学生的学习“成本”不变,效果变大;

2. 学生的学习“成本”变小,效果不变;

3. 学生的学习“成本”变小,效果变大;

4. 学生的学习“成本”变大,效果变更大;

5. 效果变小,学生的学习“成本”变更小。

在以上5种途径中,第4和第5种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第4和第5两种途径都符合提高效能的界定,但不符合教育实际的需求。因为,目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共识,只能减轻,不宜加重,不能以更加大的学生的学习“成本”,来换取所谓的更加大的效果,更加高的质量。另外,效果也不能变小,即学生的学习“成本”变得更小。因为效果变小,质量降低,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只从第1、第2和第3种途径来,而又以第3种为最优。提高学业效能研究与实践的目的还是在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已连续数年对上海部分区进行分析、评估,这种评估的本质是学生学业效能的评估。不但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十分到位的分析,更有对取得学业成绩过程的分析(学生学习“成本”分析),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分析(学生学业全面质量)。例如,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一天中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学生参加补课的时间,学生体育课开设情况,学生艺术课开设情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进行学习的情况,学生利用学生实验室进行学习的情况,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学习的情况,师生关系评价,生生关系评价,学生喜欢学校的程度等,都可以拿来加以分析。

我校的探索是从每一堂课开始的。在一个年级、一门学科,选三至四个班级搞“循环实证”。通过课堂教学两个关键干预因素的不断干预,通过后“茶馆式”教学要求的不断渗透,使上课教师、观课教师、参与研修的教师真实地体会到后“茶馆式”教学给一堂课带来的教学效能的变化,从而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我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推进是从多次“循环实证”后让教师取得共识,从而逐步改变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循环实证”不但推进到多学科、多年级,而且在一个学科往往进行多次。这样,教师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也增强了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后“茶馆式”教学的自觉性。

我校还从考试学科切入,利用后“茶馆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业效能。目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常常体现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考试学科上。没有这些考试学科的学业负担减轻,就没有学生整体学业负担的减轻。也只有考试学科的学业效能提高,才有可能学生学业效能的整体提高。所以,我校在这些考试学科上都利用了后“茶馆式”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效能,减轻学业负担。

我校的后“茶馆式”教学首先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逐渐进入备课、作业、辅导、检查等其他教学环节。但是无论是哪个教学环节,都要求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学业效能的价值取向。以从学生“作业”的一个环节为例,我们还从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作业的批改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效能。

茶馆经营何种模式 第5篇

当您决定要开一个茶楼时,您是否首先会考虑这个茶楼究竟用何种经营模式?如何管理?

一. 茶楼经营模式简介:

(1)茶艺馆

特点:此类茶楼以传统饮茶习俗为经营主导,突出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消费对象瞄准经济收入、文化层次都较高的群体,消费也较高,对员工素质要求高,尤其要精通茶艺、茶道。优点:不需要太大的经营场所,茶楼以小而精致为上策,管理也较轻松,利润率较高,总投资量也较小。具有文化气息,能使经营者自身显得高雅。

缺点:客户群单一而且客户总量较少,利润率虽高,但客流量却很难把握,要靠经营者的社会公关能力来拓展客户群,对经营者自身素质要求也高,所处城市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以及消费观念,对此类茶楼影响较大。

此类茶楼流行于北京、福建、中原等地区。

(2)社会综合茶楼

特点:此类茶楼最大的特点是“随意”;“一碗茶”、“一壶茶”、“一杯茶”不限;客户年龄老少、文化高低、收入好差无妨,消费三元五元、十元百元皆可。茶楼经营手段也多样化,客人可以在茶楼内听听戏,吃碗面,擦擦鞋,甚至可以理理发,打打牌,可以说是个休闲小社会。优点:民俗休闲味浓,适合大部分中国人。客户群落广,装修投入不必过高,从而节约成本,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如果地处大城市闹市区,生意不会太差,经营风险小。

缺点:场地面积要求大,经营环境嘈杂,客户层次参差不齐,容易引起矛盾,需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与公共管理部门的关系也需要较好,尽管营业额不会过低,但利润率却不高,经营者往往因为项目不够高雅而缺乏成就感。

此类以重庆、成都一些茶楼为代表

(3)自助式茶楼

特点:自主式茶楼借鉴了唐朝传统茶道的形式,以饮茶为媒介,席间辅以各种干果、水果及地方小吃,摆放在茶楼厅中,自由选取,按位论价,有的茶楼还供应一些素洁的主食,使客户即吃饱肚子,又喝到好茶。

优点:客户群庞大,雅俗共赏,即使不爱喝茶的客户也有可能因为喜欢吃小吃或水果并同时能休闲而来消费(尤其是女客),对客人来说即能喝茶休闲又能饱饱口福,消费也明确而实惠,何乐而不为,即使请客花费心里也有底,消费诱惑力较大,由于采用自助消费,也可节约用工成本,规模可大可小,成本便于控制,茶楼较易培养人气,易树立茶楼品牌,发展空间大。

缺点:经营者必需学会如何管理,或有内行的管理人员,要学会如何控制成本,制度必须健全,要规范经营,否则有风险。

此类茶楼适应性强,全国都有成功案例

(4)复合式茶餐厅

特点:此类茶楼往往是中式茶楼与中式餐饮结合,或是饮茶与西餐结合,餐饮的气氛较浓。优点:概括成一句话,即能吃又能喝,服务较为人性化,尤其在一些小县城,客户交往不习惯单饮茶,往往是吃饭已后再饮茶,在饮茶习俗还未普及的城市较有适应性,利润空间大,相对容易收回投资成本。

缺点:由于此类茶楼处在饮茶习俗的培养初期,经营生命力不长,是短期效应,随着茶客对饮茶环境要求的提高,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此类茶楼在安徽、淮南、淮北地区以及全国中部小县城普遍流行

(5)现代茶饮厅

特点:此类茶楼结合了港台咖啡厅的经营方式,以茶为主,同时供应各类花式饮料、果汁类饮料、洋酒类,并辅以商务套餐,西式餐饮(如牛排)服务时尚,装修现代而高雅。

优点:因为客户群主要瞄准白领,而此类群体收入稳定且追求时尚,消费力持久,客户群较易巩固,管理氛围轻松和谐,此模式代表当代茶楼时尚,深受年轻人喜欢,发展空间大。缺点:由于白领客户群在小型城市较少,因此只适合开在大中型城市,且要城市人口年轻化程度高。

此类茶楼主要流行于上海、杭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

(6)主题茶楼

特点:此类茶楼以茶为媒介,经营主题却在茶外,如有的以茶楼经营场所兼做古玩收藏展卖;有的茶楼卖茶具、茶叶;有的以茶聚会特定人群形成俱乐部式茶楼(如婚介茶楼、交友茶楼、驴友茶楼、钓鱼爱好者茶楼)此类茶楼面积不宜过大。

优点: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做无限的生意,能把经营者个人的爱好于茶楼经营结合,充分利用茶楼空间作为展示其他项目的平台,主题充实而明确。

缺点:可能不容易吸纳普通客户的消费。

以上是粗略介绍的一些茶楼经营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形式,有因地制宜的,有几种形式复合而成的,最关键还是以适合市场为原则。

茶楼经营中如何兼营其他服务?

在很多人心中,茶楼是高档消费。可高档就等于高利润吗?茶楼在沈阳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多数人都认为开茶楼一定赚钱,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沈阳多数茶楼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1990年,从沈阳第一家茶楼支起招牌开张至今,虽然沈阳大大小小的茶楼雨后春笋般开张,但关门 停业的速度同样迅速。沈阳市工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到2007年1月初,沈阳市全市登记注册,并且正在 营业的茶楼一共有50家。

“注销、停业的茶楼远大于这个数字”,经营茶楼8年多的冯经理说,“我经营茶楼这么长时间,在 沈阳看到的能真正做到干茶楼不黄摊、不赔钱的,连四成都达不到。从外面看去,每一个茶楼装修得都挺高档,消费价格也不低,所以人们都认为茶楼是一个高消费的地方,一定非常赚钱。可是实际并非如 此。除去投资成本、日常开销,几乎就不剩什么了。”笔者在走访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普遍认为茶楼的消费较高,这是人们在茶 楼和饭店的选择中选择饭店的主要原因。然而,消费者叫贵,茶楼老板却叫苦。“茶楼的投资很高。拿 装修来说,上下两层300多平方米的茶楼,装修至少要60万元。这比一般的饭店要高出一个档次,茶楼讲 究古朴,我这都是实木装修,这个费用就会高出很大一块”,仙品茶艺馆的经理算了一笔账:店面的租 用一年最少要20万元;装修60万元;茶叶进购一年7万元到10万元;再加上人员开支。这些都是为了“一 杯茶”的质量在服务,这样算来,几十元上百元的茶水,价钱并不算贵”。

《茶馆》论文 第6篇

一、学生先学引导性策略

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课堂教学有学习目标,因此,常常把它们称为学业。因为是有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让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相同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有不同的侧重面,所以,相同的教学资源可以达成不同的目标。例如,语文教学就十分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一篇文章,可以偏重朗读,偏重词句,也可偏重写作手法。侧重面的确定,依据文章的适合和学生的需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只是一个例子。”所谓侧重面,也就是这篇文章适合作为什么例子,学生需要什么例子。相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确定不同的深度、广度。

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如果是“书中学”的方式,学生获得别人总结出的间接知识,那么,把教学目标直接告诉学生也未尝不可。然而,如果是“做中学”的方式,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并在探究中自己得出结论,那么,把结论先告诉学生再去探究就意义不大。因此,教师可以提出需要研究的方向及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法。

学生先学,教师引导的形式又是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问题、习题,也可以提出某个学习任务;可以只是给出要求,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语文课上,先出现文章的题目,要学生去猜想文章可能是怎么写的,写些什么内容,然后再让学生开始“读读”,这种情境的创造也是引导。引导是必须的,但引导不拘形式。

二、学生先学最大化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其中,“不教”“不讲”是远期目标,但是这一远期目标的达成一定是在中小学的教学中逐步培养而成的。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不但让学生先学,而且期望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最大化。要达成学生先学的最大化,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生先学的完整性。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先学,教师都没有理由认为学生自己不能学会。因为即使有学生不能自己学会,不等于全部学生中没有人能自己学会;这个班级学生自己不能学会,不等于别的班级的学生自己不能学会;过去教学中学生自己不能学会,不等于现在的教学中学生自己不能学会。

其二,学生先学的灵活性。为了学生先学的最大化,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时间、时段、方式、方法和手段。学生先学的时间可长、可短;可以课前先学,也可以课上先学;可以一次先学,也可以多次学;可以采用“书中学”,也可以采用“做中学”;可以开展“独立学习”,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先读,也可以先练、先听、先议。不同的选择,其目的是在同样的教学目标要求下,让学生学会的最大化。

其三,学生先学应该得到教师的帮助。中小学生处在学会学习的阶段,学生的学会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师的培育,在学生先学的阶段应该得到教师的帮助。而且,这种帮助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也是不同的。例如,一堂初中的历史课,教授中世纪的宗教。教师安排学生先学都在课堂上进行,把教材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学生先学第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学生先学第二部分内容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图表,实质为内容的“脉络”;在学生先学第三部分内容前,教师放了一段录像,描述的是中世纪宗教的教堂。学生对教堂和宗教可能没有直接的认识,录像能帮助学生自己学会。目前,上海与全国一样,出现了“学案”“导学案”“任务单”等探索,虽然名称不同,界定不同,但是,它们往往属于同一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己先学。

学生先学最大化,指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最大化。其中“化”表示过程和程度。学生学会学习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师的培育下,长期逐步形成的,需要各学科和全学段教师通力合作,并在最大化的进程中,逐步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

三、预设问题设计突出重点、难点策略

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能提出问题,反映出自己的疑惑,但是,在许多场境下,学生自己认为学会了,而实际并没有学会。因此,不要期望学生能把自己没有学会的全部提出来,教师应该有预设问题的设计。另外,让学生带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对学生自己学习的帮助,这些教师设计的问题、习题往往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脚手架”。应用后“茶馆式”教学进行教学实践,预设问题的设计往往是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教师预设的问题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它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技术。

教学目标往往反映了教师对教学重点的理解,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可能遇到难点的假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预设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预设问题的设计更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教师在备课中分析出的重点、难点,不是用于教师的讲解,而是用于问题的设计。

后“茶馆式”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建构学科和学科的逻辑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的预设问题,是学生自己建构不可或缺的来自教师的重要帮助。

四、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策略

如果以教师的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形式,那么,教学的评价往往在课堂教学之后。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也常常是教师的自问自答,意义不大。后“茶馆式”教学提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许多教师听后的疑惑是:“如何知道学生哪些学会,哪些没有学会?”因此,后“茶馆式”教学一定是把教学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

在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时,往往让他们带着教师预设的问题和习题等开展学习,这些问题和习题用于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产生的结果往往是有人能回答,有人难以回答;有人自己认为能回答了,但回答是错的。在随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教师参与了某些小组的合作学习,那么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习题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它们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自己建构起知识与知识体系。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习题的评价,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究竟哪些他们还没有学会。在全班大组合作时,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如果是口头的评价,只能由一位学生回答,这位学生需要教师选择,满足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时是为了进一步暴露,有时可以通过这位学生的回答判断全班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学业中、偏下的学生),也有的是为了对某些学生的鼓励。由此看来,后“茶馆式”教学不仅把教学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已经把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了。

五、学生先解疑,教师后解疑策略

学生先解疑,教师后解疑策略与“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的基本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学生自己能学会,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学会的,也包括学生群体学会的,只要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都不需要讲,不需要解疑。

这个策略看似简单,操作性强,教师容易接受。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很难从“应然”到“实然”,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太习惯于自己讲解,也太习惯于自己对学生解疑。在我校推进后“茶馆式”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虽然有改革的认同,但进了教室,明明可以让学生解疑的,自己一不小心又冲到了帮助学生解疑的前列。二是有的教师认同了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但对学生对学生的解疑存在疑虑:解疑如果回答错了怎么办?我们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解疑出错都是小概率事件,这种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另外,我校进行过长期统计,问学生:你遇到学习上有问题时,最想请教的是谁?无一例外,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中,选择最多的都是学生。这可能与学生对学生更了解有关。更重要的问题是,学生在对别的学生解疑时,自己还在提高。

六、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策略

在教师讲解为唯一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中,是不会产生生成性问题的,即使学生有生成性问题,也会被忽略、被扼杀。在后“茶馆式”教学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不但会产生,还可能充分暴露。但是,教师应该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

我校的后“茶馆式”教学对外有许多开放活动。有人在听课后反映:“班中肯定还有一些学生的疑惑没有解决。”对充分暴露、解决“相异构想”的基本特征表示不解。其实,我们对“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观点不敢恭维。课堂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后“茶馆式”教学要达成的效果是:同样的教师,教同样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更快,学会的学生更多。这里,我们并不反对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只是认为很难在一堂课内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认为后“茶馆式”教学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因此,在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是要解决的,但是往往只能解决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

何谓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学生的典型错误。典型错误,可以涉及核心知识、核心概念,也可以是错误比例较高的问题。其二,学生的不同思维。一种思维是概括不了全部的,文科如此,理科也是如此。不同思维,不一定是正确与错误之分,也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思考的角度、方法、途径是不同的。其三,尤为重视有创意的“闪光点”。“相异构想”不但有错误的,也可能是有“闪光点”的,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育与不断暴露解决“相异构想”有关。

七、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策略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建构学科和学科体系的两个最主要的教学组织方式,反映了对教学的本质理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两者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作用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

学会独立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基础。今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生的独立学习不仅通过文本,通过实验、实践,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独立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兴趣、好奇心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石。合作学习,往往是独立学习之后很自然的选择。人是有差异的,独立学习之后这种差异更大,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资源。其实,如果不进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教师根本无法解决这么多学生中的各种“相异构想”的。一个人无法独立生活在世上,而且,目前绝大部分成果也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生活需要合作分享,学习也需要合作分享。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把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作为教学组织方式转变的策略。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表现出两种组织方式的结合应用,有时仅为独立学习,有时仅为合作学习,应该视不同教学内容而定。

后“茶馆式”教学策略是后“茶馆式”教学操作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教学策略还属教学中观层面的问题,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意义已经凸现。

茶馆闲聊 第7篇

读10年语文, 不如聊半年QQ。

版主:水晶

下期话题:

(1) 若教育有公平则户籍无意义。

———经济学家童大焕评论上海的户改新政

(2) 爸妈的工作好, 和老师的关系好, 自己学习好。

———现在学生眼中的“三好生”

(3) 而今卖猪肉也需要高学历的时代来临了。

———网友争议该咋看研究生争当“猪肉佬”。

和平鸽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聊天一方面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而且这种训练更有效果。面对一个话题, 大家通常可以畅所欲言, 相互启发, 积极应对, 在这时, 思维高度活跃, 思路异常开阔。可以说, 聊天是一种最好的口语训练。

金刀客

读书和聊QQ的确有一比, 良书如友, 友如良书。不是有“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说吗?不过择友如挑书, 慎之得益, 反之受损。

品味人生

在现在这么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中, 哪有闲时间读长篇书呀!还是聊聊天, 品味生活更为快捷!

邵亚雄

书是人类进步的知识阶梯, 但学十年语文真不如用十年语文能使人进步得更快。

王瓛

《朱子治家格言》曰:“子孙岁愚, 金书不可不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上网与知己好友聊聊天, 确实有益, 但未必有如“读十年语文, 不如聊半年QQ”之说!尤其更不能网聊成瘾。

缘分

生活中, 读书和聊QQ都很重要, 但二者不能等同。正如生活中的吃饭和睡觉一样。

花开的声音

学以致用。读书使我们高尚, 聊QQ让我们的交流有情有趣。

梦心魂

语文犹如细粮, QQ好比烩菜, 细粮虽好, 却不如烩菜来得实惠。细粮和烩菜要兼而有之, 方能营养均衡。

土豆

简直是胡扯。语言是神圣的, 岂可胡乱下定义?QQ是现代化的交流工具, 难道现代化了, 人就没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敬畏?

小山

先学十年语文, 再聊半年QQ。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聊QQ时才能“牛气冲天”!

小沙漠

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前提, 学语文与聊QQ不矛盾, 不冲突, 也不具有可比性。相反, 聊QQ还会使学语文时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规范逐渐消失, 更会让QQ群里流行的“没头没尾、毫无逻辑”的语言冲击学生的语言思维。

参与方式:

1.在我的博客上登录发表您的观点, 博客网址: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2.发电子邮件到liqueur0804@163.com;

3.发短信到13659447496。

茶馆博客:

茶馆闲聊 第8篇

时代不同, 际遇不同。但无论如何,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谁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说青出于蓝而不能胜于蓝, 则是两代人的悲哀。世界终归属于年轻一辈。

zhangqing7233

这些话有偏见。中国80后、90后的大学生确实很多是独生子女, 可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比父辈们大。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压力, 才使得他们并不缺乏竞争能力。众所周知,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一大批年少有为的人脱颖而出。他们比父辈们出成果的时间要短, 出成绩的年龄要小。不要总以父辈吃了多少苦, 经过了多少挫折为借口, 来向当今的大学生说教, 他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 更先进, 科技更进步, 所以理应少受挫折, 早出成绩。

白银68

这段话有偏见, 现实恰恰与之相反。因为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人们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 孩子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也都上了一个台阶。当前社会更需要真才实学和有能力的孩子, 这就造就和磨炼出更有毅力和更有实干精神的新一代。与此同时, 因为孩子少, 又是独生子女, 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付出和要求也会更高更多, 进一步锻炼了孩子的竞争毅力。家庭与家庭, 学校与学校, 人与人之间都形成一种竞争。没有这种竞争和毅力, 社会怎能进步这么快?新旧社会相比, 还是证明一切都在进步, 一代更比一代强。

小山

茶馆闲聊 第9篇

我现在真的很穷, 想招聘一名干爹。要有钱, 能照顾我的。再一个就是我现在很想要一部智能手机。

———一个18岁少年在网上发帖, 遭到众多网友的“炮轰”

版主:水晶

下期话题:

(1) “孟母堂”被上海市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叫停。———走在边缘的私塾教育, 您对它有什么看法?

(2) 黑龙江省首开先河, 对“早恋”问题进行立法。新法规一经颁布, 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人质疑:学生早恋是否应该纳入法规监管?它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一纸法规对早恋究竟有多大作用?———早恋也犯法?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hailong7857

这样的想法实在有些荒唐, 但又值得让我们去深思。

校园中的富裕子弟, 什么没有?校园外的同龄社会青年, 什么没有?虽然他们的拥有来得不同, 但比起那些穷苦的子弟, 他们又有什么?羡慕和嫉妒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成为一种生活的阴影, 又能怪谁?

教育, 我真的有话要说。

李兴泉

社会发展到这一步, 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已经在无形之中渗透到少年儿童的心中, 左右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如果我们只一味地说今天的儿童怎么了, 那不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被当今的学生漠视, 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我认为有必要从社会大环境这方面考虑一下了。只要我们人人都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 还会有学生这样做吗?

张永璟

人类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新鲜事物, 也出现了一些社会怪现象。青少年迷恋网络, 被一些不正之风腐蚀了心灵, 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 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 走自力更生的路, 抛弃一切依靠他人、不劳而获的愚蠢想法。

jlf12345

有钱就是爹。我看还是让他直接去招聘人民币吧!

空谷驹

学生们吃穿用的都是父母给的。拿父母的东西炫耀, 实际上是一种耻辱, 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因为那不是他创造的, 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真理。我们穷但我们不卑贱, 用努力、用成绩同样也可以获得尊重。实际上我很不支持学生拥有手机, 因为它对学习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参与方式:

1.在我的博客上登录发表您的观点, 博客网址: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2.发电子邮件到liqueur0804@163.com

茶馆闲聊 第10篇

湖南推出首个师德量化标准, 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版主:水晶

下期话题:

(1) 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2) 禁止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申静

从绩效工资出台的那一刻起, 我就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会不会是压垮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固执地认为, 当前的中国教育, 只要评价体系不变, 所有的改革都只是空话。“绩效”在教育中, 何为绩?何为效?无非就是学生的成绩, 教学的效果。但是, 教育的成绩, 又岂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绩效工资的实行, 实际上只能引发教师更大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而这一切, 最终将无可避免地转化成学生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绩效”之举, 有欠考虑。而将师德师风纳入考核, 则让人更加不能理解。“德”、“风”是很抽象的东西, 你拿什么来衡量?教育的重大意义, 以及它在操作中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都决定了教育在实施中只能是以教师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lqzxldw

这样做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又是一次不公平的待遇, 大凡师德成绩高的教师差不多都是领导吧。

北飞南

一些孩子因为德育积分中的加分而学会造假。大人造假则更可恶, 量化师德也会使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粉墨登场。这不是危言耸听, “林子大了, 什么鸟都有”, 因为校园里也有不干净的人和事。师德量化的话, 一些人品行中的水分可能就“拧不干”了。

zhangyj1

当然, 作为一名教师而言, 首先应该有师德, 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将这个纳入绩效考核就没有必要了, 反倒会让教师们拉帮结派, 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飞翔我心

据我所知, 绩效工资的出台是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奖勤罚懒。可是, 时下舆论对教师过度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权, 造成一部分教师已经放手不管学生。尤其是那些有不良倾向的学生, 家庭大多有问题, 教师们往往是费力费心却不讨好。再加上国家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手段规定又不明朗, 如今又把师德纳入绩效考核, 这类学生就更没有人敢管了。

参与方式:

1.在我的博客上登录发表您的观点, 博客网址: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2.加入我们的“茶馆闲聊”QQ群:56547705

茶馆博客: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温超

作为教育工作者, 师德人人牢记在心, 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但将师德量化后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又该如何实施呢?正如湖南师大刘德华教授提出的:师德是个很难量化的东西, 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它做“实”, 还是个棘手的问题, 而且老师的师德好不好, 主管领导的印象和其他因素经常作用其中。

所以, 我认为把师德和工资挂钩, 若把握不好“度”就很有可能使师德变味, 出现为绩效考核而做出貌似师德高尚的事情。

gsmlrh

绩效工资?如何把握绩效?谁考核绩效?而它是不是又会成为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另一条绳索呢?

张朝全

教师师德的高尚与否, 在于是否有献身教育的思想, 创新教育的理念, 以及关爱学生的行为;更在于是否一直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修炼自身。这些都是仅凭量化而无法达到的。

梅子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底线和原则, 把师德纳入教师考核,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我们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了, 效果很好, 我就是受益者。同时它也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及责任感!

何俊国

师德不是工具, 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甚至贬低它对教师主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价值, 更不能让其沦为硬性约束教师的“紧箍咒”。既然如此, 师德就是难以量化的。

比如对学生吧, 你能说某老师对甲同学付出的爱值几分吗?同样地, 在乙同学身上付出的爱不一定和甲同学一样, 那又该得几分呢?再则, 说热爱学生又应以什么为依据呢?是天天派领导全程跟踪老师的工作, 还是凭老师自己的文字总结, 又或者是向学生和家长调查呢?那么, 到底哪一个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呢?可以说, 师德规范是无法用“量”来计算的。

我们不能忘记, 当地震灾难突如其来时,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四个学生。在那一刻, 是他对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毫无选择, 毅然地张开双臂, 护住了自己的学生,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 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我想, 谭老师这种高尚的师德应该不是一个方案就可以“量化”出来的吧。

或许, 当师德量化方案出台后, 老师们会细心地去钻研方案的每一句话, 然后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方案里有的, 就去做, 没有的, 即使到眼前了, 也是不会管的。这样, 师德量化便成了“套子”, 那么, 它对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到底是起到了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呢?

张展

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 就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努力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提高教师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

xs

师德怎么去量化?由谁来量化?公平吗?量化的结果只能是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和积极性。有多少教师不是凭着爱心、良心、责任心去工作的?

lznjyhjwsf

作为教师, 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 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下一代, 所以应该把师德纳入绩效考核, 并且实行一票否决。这种做法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教师也是一个惩戒。

我也说一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茶馆》论文】相关文章:

茶馆论文题目04-07

老舍茶馆小论文题目04-03

浅谈茶馆中人物形象论文题目04-06

《茶馆》笔记07-18

茶馆人物语言05-10

老舍的茶馆06-17

小茶馆范文05-17

茶馆比较范文05-18

茶馆全文范文05-18

茶馆教案范文05-18

上一篇:小学数学集下一篇:乡土中国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