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县域范文

2024-07-22

贵州县域范文(精选7篇)

贵州县域 第1篇

关键词: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目前, 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贵州县域经济结构不完善, 主要效益来源依旧是传统的第一产业, 其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不佳, 以及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县域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依靠科技技术, 而是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原则

1. 基本思路。

贵州各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为科学发展观, 而主要的指导文件是国发[2012]2号, 认清目前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并纵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 主要抓住沿海制造业转移内陆地区的机遇, 结合贵州各县域交通不便但是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2. 具体原则。

当前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发展贵州县域经济, 应当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考虑到与周围县市, 甚至与全国其他县市相关联的可能行。目前, 贵州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时, 考虑到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贵州所处的区位较为偏远, 暂不考虑与国际经济的关联性。但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 不能只考虑本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 更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要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视角出发, 让创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能有利于促进贵州各县域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 参与产业分工, 承接产业转移。

二、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1. 特色化。

在目前贵州各县域缺乏资金、人才, 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要发展县域经济, 就必须重视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具体到贵州县域经济上, 就是科学分析各县域已有的资源和产业, 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重点开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2. 工业化。

2010年,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从这一思路出发, 响应全省发展战略思路, 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也要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 把发展工业做为县域经济主体来对待, 大力推进工业发展, 尽快形成以工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局面。

3. 集群化。

一直以来,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是通过在县域内产业协作和分工, 尤其是专业化的协作与分工, 让分工不同但是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产业, 尤其是有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 促进贵州各县域形成产业集群的特色发展道路。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途径

1. 创新技术结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够帮助贵州各县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树立一席之地。科技力量不仅可以运用在调整优化县域的产业结构, 同样也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产业的必备条件。

提高贵州县域的科学技术水平, 主要途径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先进的生产技术应当和当地自身条件相吻合, 即要求有利于掌握和消化吸收, 并最终落实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贵州各县域也不能忽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 因此, 能够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就业环境必不可少, 最终目标是创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 让科技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

2. 创新产业结构。

一是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从而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反衬出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二是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不断加大蔬菜、水果的发展, 提高经济作物 (主要是烟草、茶叶) 所占比重。要加快适合贵州省情, 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并重视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三是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贵州各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应当是首先发展特色产业, 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 各县市首先应分析自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明确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培育、创新特色优势, 最终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

3. 创新所有制结构。

目前在我国, 公有制是经济的主体, 但对于县域经济而言, 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公有制, 应当强调的是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贵州省发展县域经济, 必须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尽可能多的领域, 至于企业的控股比例如何分配不应过分强调, 只要社会资本参与能发展贵州的县域经济, 政府就应该不与民争利。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2]朱士鹏.贵州县域经济差异成因及协调发展对策[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 (5) :43-46.

贵州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第2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央将“三农”问题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对西部地区不断加大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 西部农村逐步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但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广大农村面临着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尤其像贵州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严重制约了公共财政的供给力度, 许多地区不仅存在物质性、精神性贫困, 而且存在着基础设施和基本生存发展条件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性贫困”,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已成为制约贵州省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侧重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研究。如刘义勇等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中通过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消费支出结构为函数模型, 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其二, 针对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李朝英、王海卫在《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对策建议》中主张通过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以及慈善援助等途径实现供给机制创新。于慎澄等在《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中指出山东省政府应以建设新农村为发展契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付志宇、郑武权针对贵州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别从解决体制因素及供给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从文献梳理来看,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展开, 而贵州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 且现有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 本文拟通过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对贵州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供给效率进行考察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设定

目前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以政府为主, 因此, 对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 其实质是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为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消费的角度来衡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供给实质涵盖“生产-分配-交换”环节) 。其次, 从消费的角度来考察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状况均衡”, 也就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程度。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公共产品, 而且也包含私人产品。再者,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消费需求, 同时农民的收入是递增且富有弹性的。

依据以上思路, 本文建立的模型为:

其中, a代表贵州省第n种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 Y代表贵州省农村地区第m年的纯收入, c代表该省第n种消费支出的自发性消费, X代表该省农村居民第m年第n种消费的支出。

为了消除非线性相关对回归分析模型的影响, 将该公式两边分别取对数, 模型 (1) 变型为:

(二)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贵州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其中农村居民的收入以贵州省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支出、居住支出、衣着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以及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八大部分构成。在这里, 我们将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这三类支出近似的视为公共服务较强的公共产品支出;而将其余的部分作为私人服务较强的支出。

(三) 实证分析及结论

依据模型 (2) , 利用Eview3.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1。

回归估计结果显示, 可绝系数R除了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和其他商品支出外其余的都拟合较好。回归的标准差都比较小, D.W值也在变动范围内, 估计参数在显著性水平5% (t (13) =2.160) 上显著。a是需求弹性, 表示农民收入每变动1%时, 农村对消费需求变动的百分比。表中交通和通讯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居住支出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弹性都大于1, 即富有弹性;而食品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支出都小于1, 即缺乏弹性。这说明了农民在收入增加时, 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明显要高于私人服务提供的需求。此外, 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最缺少的仍然是交通和通讯, 需求弹性为2.534082, 而供给最充足的是食品支出, 需求弹性为0.560954, 这意味着贵州省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短缺的;C是自发性消费, 也即是说当农民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 仍然必须消费的支出。表中只有食品支出为正值, 其余的消费支出项目均为负值。这说明了当农民纯收入为0时, 他们首先消费的是私人提供的产品供给, 只有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对公共服务方面的产品进行消费。总体来看, 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供给效率低下。

四、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 原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公共服务供给较为短缺, 供给效率低下。究其原因, 虽有历史、地缘、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公共服务资金匮乏, 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

1.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目前,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直线供给模式, 各级政府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 负有公共服务供给的完全责任, 而这种供给机制下政府对官员绩效评价体系的失当, 在现实中造成决策者往往热衷于一些见效快的短期“硬投入”, 导致农村公共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 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低下。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依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 自愿和混合机制的公共服务参与缺乏, 民营化发展滞后。这种“单主体”的供给模式在贵州经济发展滞后、全省贫困面较大的背景下, 势必造成公共服务供给资金严重短缺, 许多农村公共服务项目无法落实到位, 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2. 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的受益主体主要是农民, 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建立优劣直接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成效。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程序, 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政府以行政指令的形式下达到基层。尤其像贵州这样的山区, 农民居住偏远分散, 农民难以达成有效的集中意愿, 这一方面造成政府提供给农民并不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 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冲突和矛盾, 另一方面, 农民虽有自身需求, 但由于农民有效的参与机制的缺失往往导致基层政府和农民缺乏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选择的权力, 从而造成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和供需不均衡。

(二) 政策建议

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协调机制

首先,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其一, 省政府应以法律形式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范围,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其二,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应逐步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比例, 特别是要加大省级财政在农村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支撑力度, 通过直接补助资金等方式, 引导农民积极通过自主参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带动和引导作用。其三、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贵州省可根据88县 (市) 经济发展程度排序分层, 有重点、分步骤合理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进而选择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其次, 努力构建以政府代理为主体, 市场、自愿和混合供给为辅助的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 共同建设美好贵州。

2. 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上下结合”的双向表达机制

首先, 鉴于贵州农村大多位于偏远落后地区, 农民居住分散, 加之农民整体素质较差, 为提高参与的有效性, 降低双方的协调成本, 可考虑由村委会推举优秀村民代表参与方式, 克服公共需求中消费者的偏好难以精确界定的困难, 同时, 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民需求反馈制度, 了解农民在公共服务上的需求。其次,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需求表达的对接、识别机制。要进一步改革现有贵州省农村干部的选举制度。真正实现村干部由农民自主选举,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再者, 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运用农民满意度测评确定公共服务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基层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 构建多渠道的供给筹资体系

为扩大公共服务资金供给总量, 贵州省政府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采取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 引导、筹资社会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其一,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强化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出责任。其二,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 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其三, 利用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对投资于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企业、组织, 提供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政府与市场的融合, 实现政府引导, 社会参与共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摘要:文章运用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贵州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了考察。结论表明, 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供给效率低下。究其原因,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协调机制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上下结合”的双向表达机制, 构建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供给筹资体系是走出现行单主体供给机制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参考文献

[1]靳永翥.公共服务提供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刘文勇、吴显亮、乔春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5) .

贵州县域 第3篇

县域经济是指县辖范围内, 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国县制始于春秋, 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中国县域经济具有自己的特征。

1. 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农村和县城之间的差异。一直以来, 国家的发展重点和政策侧重点一般都放在县城, 这就导致县域的发展速度快, 而农村的发展速度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县城的经济水平远高于农村的发展水平。这种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共有2070个县, 各个县域具有其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由此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就千差万别, 根据《2002年中国县 (市) 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指出, 中国县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缓慢, 但其发展潜力优于东部和沿海地区。

2. 完整性。

县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 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生产性行业, 又有金融、工商、财政、税收等经济管理只能部门。即涉及到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 有涉及到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生活领域, 可以说, 县域经济就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 所以古人云“郡县治, 天下安”的说法。

3. 开放性。

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经济, 而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 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获取竞争优势, 具有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 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获取竞争优势。同时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一,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 带动了农村的产业化、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 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同时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县域经济的发展能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二,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 才能促进产业集群, 人口集聚, 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第三, 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支点,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自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方针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在2008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 发展乡镇企业,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由此可见,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提高广大农民和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

二、施秉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施秉县地处贵州省东部, 全县国土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 辖4乡4镇6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2009年年末总人口14.39万, 其中农业人口11.84万人, 非农业人口3.95万人;县境内居住汉、苗、侗、布依等19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47%。县城处于县中部盆地城关镇境内,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距省会贵阳230公里、州府凯里81公里、湖南怀化230公里。县城一面临山, 三面环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湿润,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1.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近年来, 施秉县通过大力实施“一业带三化”发展战略, 即做大做强旅游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县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56817万元增长到2010年109513万元, 其中, 一产年均增长8%以上;二产年均增长17%以上;三产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经济结构由2005年的“三、一、二”调整为“三、二、一”的新格局。

2.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施秉县在保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药材、烤烟、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烤烟常年种植面积达3.46万亩, 烟农收入7000万元以上, 创烟叶税1500万元以上。建立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亩, 产值9000万元;建立了特色种养殖基地, 2009年肉类总产量达6000吨以上, 种植蔬菜5.2万亩, 其中反季节蔬菜0.5万亩。200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3420万元。

3. 工业经济平稳上升。

施秉县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县之本,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围绕做大做强农产品、中药材加工及冶金等优势产业。积极谋划、争取和实施一批工业技改、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项目,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到2010年, 建设了一批绿色加工企业, 正在建设硅系高新材料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 并且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工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

4. 第三产业保持强劲发展。

施秉县以旅游业为主导, 充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 从而扩大旅游消费, 发展商贸物流业, 促进区域联动和产业互动, 全面加速服务业的发展。至2005年以来,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业呈跨越式发展, 各项旅游指标均高出规划40%以上, 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 旅游直接收入7823.63万元, 旅游综合效益6.9亿元。2006至2009年成功举办四届“杉木河漂流节”, 杉木河景区被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家精品旅游景区”荣誉, 云台山入选“第二届 (2009) 中国避暑名山榜”。服务业环境显著改善, 市场管理规范运行。

三、施秉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县域经济总量小。

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 2009年施秉全县的生产总值为99557万元, 而与施秉相邻的镇远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90100万元。从农民人均纯收人来看, 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5000元大关, 贵州省为3100元, 而施秉县仅为2920元。我们可以看出, 施秉县的经济总量还很小, 与同省邻县的差距很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与全国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全省发展水平也还有相当的差距。

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缺少特色产业。

施秉县虽然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但是农副产品的系列加工方面相对滞后, 特别是中药材和烤烟的深加工。到目前, 施秉县没有成规模的药品加工产, 没有成规模的食品加工产, 没有自己的品牌。农业产业化进程慢,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3. 工业基础薄弱。

施秉县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发展的阶段, 工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粗放、集中, 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 工业经济总量小, 2008年施秉县工业总产值为39453万元, 而邻县的镇远为67975万元, 其州府凯里为244717万元。施秉县大部分企业发展方式粗放, 精深加工的少, 工业产业层次低, 产业链短, 没有形成集群优势, 附加值低, 产业增值能力弱, 缺乏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大产业和大企业。工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还没有具体的工业集中区。

4. 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低。

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整体开发建设力度不够, 市场基础脆弱, 服务业竞争力不强。施秉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 在新规划的533.2平方公里的氵舞阳风景名胜区, 有366平方公里在施秉境内, 境内景观还有杉木河、云台山、黑冲三个游览区;有五台山、三台山、金台山、西华山、古佛山、佛顶山、穿洞、华严洞、漏日岩等景点和人文景观;有历史久违的民族节日有三月三的爬坡节, 五月端阳龙舟节, 有六月六的斗牛节, 还有姊妹节、吃新节、过苗节,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形成极富魅力的贵州东线旅游特色。但是在这么旅游资源中, 只有杉木河是大家所知道的, 而舞阳河风景区的名气也是被邻县的镇远抢先, 其他的旅游资源都处在刚开发或未开发的状态。

四、施秉县发展的对策

发展县域经济, 一个符合本地发展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 对于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找准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谋划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施秉县应立足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加快自身积累基础上, 争取外部要素的进人, 创造县域经济增长的竞争优势, 建设强有力的机动机制。

1.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开拓县外市场, 重点支持绿色农副产品、中草药、烤烟等的输出, 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县域合作空间。以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突破口, 充分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北部湾经济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阳河山水风光旅游经济圈吸引外商投资特色优势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拓展招商引资新方式、新渠道, 借助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渠道, 千方百计引进域外资金, 借势发展, 借力生财。适时调整招商策略, 大力引进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产业, 积极引进与现有优势产业配套的上下游产业。

2. 提高农业产业化。

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 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的链接, 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广泛推广订单式生产,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动机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 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运销, 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附加效益, 形成一批能抗衡市场风险的、有竞争能力的农特产品品牌。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 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 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

3. 加快工业化进程。

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战略, 施秉也应转变思想, 强抓工业。通过调结构、抓改造、建机制、强责任, 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引导和扶持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循环工业, 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资源浪费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加大对现有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监控, 鼓励和督促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设施改造, 做好高污染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发挥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中药材、果蔬、畜禽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绿色加工工业,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深加工和精加工为方向, 不断开发新产品, 构建独具施秉特色的加工工业。

参考文献

[1]冯德显.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 (4) .

[2]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3]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统计年鉴2009年[M]

[4]蒋小华, 卢永忠.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剑川县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 (5)

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贵州的城乡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农村还属于较贫困的地区。由于贵州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起其他地区来说要落后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有效挖掘,从而难以发挥出巨大经济效益作用。同时,县域内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将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对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提高三化的程度,进而对全面推进贵州省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 贵州县域金融需求主要状况

(1)县域金融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贵州目前大力推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引进先进技术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大力需求。

(2)县域金融服务的需求结构多样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包括种植贵州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合作组织等等的一些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个人、企业、机构组织开始涌现出来,农村经济主体的数量开始以较快速度增长,同时经济主体的构成更加多元化。

(3)县域金融的需求需要加强对金融发展环境方面的建设力度。当前贵州农村金融的总体发展环境比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加快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速度造成了阻碍。因此,不断增强对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是能否有效促进贵州县域经济的金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 贵州县域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现状

(1)银行机构不断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银行机构加大了涉农贷款以及支农再贷款的额度,对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发放贷款给予了强力的支持,尤其是为支持贵州省一些经济发展贫困落后的地区增加了贷款,为农户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2)各个银行机构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机构把支持县域经济

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产业链延伸当作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扩宽了业务的范围,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等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事项方面提供了资金贷款服务。

(3)农村信用社则始终把做好“三农”服务看作是自己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竭力为农户、龙头企业和农业经济组织等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需求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早已经成为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金融信贷支持的力度不强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调整和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域金融体系的功能进行了削弱,使其难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匹配。对于银行信贷方面来说,在县域范围内的银行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都只支持提供额度较小的贷款,使得县域内的一些企业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不利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转,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 县域资金向外流出

当前,贵州县域资金不仅不能将其引入到县域经济建设发展里来,相反,县域资金正逐渐向外大量流出。贵州县域金融机构业务中的农村存款每年都得到了增长,然而真正使用在县域发展建设方面的资金量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预期增长。储蓄银行的大量资金外流成为县域资金向外流出的主要渠道。

3. 缺乏完善的县域信贷环境

近年来,贵州一些县域企业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对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债务进行逃避。另外,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利益,对县域企业肆意逃避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表现出不断纵容的态度,从而造成金融机构应收的贷款债务越积越多。同时,贵州县域经济的运行环境和企业经营的信用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四、金融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加大县域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

结合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努力加大对县域金融信贷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信贷支持的规模进行不断扩大、大力支持“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标准,扩大金融服务的涉及范围,提高县域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现代金融产品和开发更全面的金融创新业务。打造具有贵州县域特点的金融服务平台。

2.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减少资金外流

鼓励金融机构将吸收到的县域资金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县域内,用来进行贷款业务,促进资金在县域内部的循环。同时,对某系金融机构把资金从县域中转移出去的行为要进行及时遏止,加强对县域资金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并将更多的资金吸入到县域经济建设中来,有效促进县域投资项目的不断壮大。同时还要健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资金的抗风险能力。

3. 完善县域金融环境的建设

针对贵州相对薄弱的县域金融环境,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是目前重要的当务之急。然而单单依靠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也应该为完善县域金融环境的建设做出贡献。政府部门要完善金融机构的制度建设,为县域资金的供求方面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要进一步深化建设县域金融信用体系,打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

4.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构建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

各个银行部门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协调好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政府、银行、企业三者结合起来,强化打造金融对接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构建金融服务体系,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的资金投入。另外,金融机构要把县域经济的改革创新同提高资金信贷与加强防御规避金融风险的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结论

在推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贵州金融业一直坚持县域经济是市场经济、开放经济、富民经济、特色经济这四种观念。并努力营造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来促进金融业的不断改革创新,使县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针对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方面的问题,金融机构自身以及政府部门都要加强制度方面的改善,政策方面的扶持,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惩罚的力度,为县域金融业的发展维持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环境。致力于构建一个与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为贵州省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贵州县域经济在整个贵州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对贵州整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国家的一些重大发展战略性政策的实施效果。然而,目前在贵州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金融支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减慢贵州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的绊脚石。因此为了使金融支持能够在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有效的作用,并能够更好地适应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本文针对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的相关问题和制约金融支持的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而加快促进贵州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贵州,县域经济,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向民.对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J].西安金融,2003,(4).

[2]汪小勤,黎萍.浅谈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J].武汉金融,2001,(6).

[3]唐阳芬.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信贷支持研究[J].西部论坛,2005,(1).

[4]张改清.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弱化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2008,(1).

贵州县域 第5篇

关键词:脆弱生态,水利投入,资金渠道,县域生态经济,后发优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惑,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水资源严重缺乏。经济高速发展, 环境、生态在经济发展中尤为凸显。根据国发2号文件, 贵州要实现后发展的赶超优势必须选择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然而, 贵州脆弱生态环境急需水利资金大力投入, 才能改善县域生态经济基础。贵州喀斯特地质的山地和降雨不均, 容易形成不同年份的旱灾和水灾交替的严重灾害。贵州多是喀斯特地貌, 山地多, 坡度陡。这种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贵州年份降雨量不均容易造成水旱灾交替发生, 人地紧张加快水土流失。

一、贵州各县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现状及其因素分析

(一) 水利设施落后老化, 资金投入不到位

“十二五”期间, 贵州省水利建设规划要投入1000亿元。我省虽然每年水利投入很大, 但基本都集中在涉及到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防旱的工程, 因为这类工程涉及到重大安全事件, 而且这些工程工作成绩明显, 容易体现政府和水利只能部门的功绩。而农村的农田水利, 由于涉及面大, 加上近些年由于种植业收入低于外出打工收入, 很多农田多是荒芜, 政府更没积极性去投入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上。所以现在贵州各县的农田水利多是20世纪70、80年代建立的, 现在都已经老化, 而且都被荒废, 仅作为历史的水利设施投入一个历史见证而已。

(二) 建设的投融资改革忽略农民利益

小农水, 包括农村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农村饮用水, 具有商业操作的价值, 很多县级水利部门多利用手中职权进行商业化营运管理了, 利用国家投入赚取自己的收入。而农田用水, 由于农业种植本来就收益低, 本来农民对种植积极性就不高, 如果再进行农田水利进行商业化运营管理, 那农民就再也不愿种植, 这也违反国家保证第一产业发展, 解决全国人民基本生存的吃饭问题了。对于无法商业运营的农田水利, 水利部门都指望国家财政投入了, 而国家一投入水利建设费用, 地方官员多放到容易显示自己功绩的大型水利项目上。因此, 现行的水利投入体系和机制完全忽略农村广大弱势地位的农民利益的。其他水利投入更完全投入到商业价值高的工业和商业企业的用水设施上。

(三) 监管部门在水治理和水域开发项目制约和激励机制不够, 也不利于发展生态经济

贵州省各县近几年都在以招商引资作为各级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导致各地都实施追求赶超工业化的经济措施, 一味追求上大工业项目、见效快项目, 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对于见效慢的水域开发项目, 由于资金量大, 投资回收期长, 民间资本觉得政策风险大;许多小水域项目由于规模小, 成效不明显, 不能明显有助于体现官员功绩的, 也很难得到招商的眷顾, 能上全省各县招商项目名单的至少都在千万资金起步。

二、创新机制, 多渠道引进资金增加水利投入, 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后发优势

(一) 力争得到中央和省级政府更多水利资金投入, 提升水利专项资金运用效率

各县应该结合各自县域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确定自己的水利投资发展项目, 充分做好论证和规划, 力争得到省级政府和中央的建设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我省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补给充足、水质优良的特点, 进一步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力度, 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二) “谁投资, 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市场机制, 兼顾农民利益的政策

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原则,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融资机制, 提高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 鼓励民营资本、外资、金融资本投资水利产业, 支持民间和外商以各种形式投资参与经营性为主的水利项目建设和运营。采取这种市场运作机制, 能有效引进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水利产业, 形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农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可实行市场最低价收费。对于江河等水体的水质保护上, 杜绝一味引进工业项目或者水体养殖项目, 避免造成水体的高污染, 因此必须执行严格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措施。而且, 新建高污染工业项目严禁靠近水体, 尤其是饮用水的水体。农村城镇化建设强化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杜绝对江河等水体的污染。

(三) 应抓住国家对水利大投入的契机, 全面发挥各自生态经济的后发优势

各县应结合自身地形、气候、资源和人文等各种特色与优势, 紧紧把握国家大规模对水利进行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契机, 培育水利设备生产和销售市场。引进各类民间资本发展县域生态经济, 重点优先发展与水利有关的特色农业产业或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3-5.

[2]陈厚义.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03) :92-98.

贵州县域 第6篇

从2000 年第一轮西部大开发开始, 城镇化就已经提升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点的层面上。但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阔, 内部差异较大, 因此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发展路径也相异。贵州省结合地方实际, 2001 年提出了走有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并在“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个战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省内出现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城镇化模式, 如旅游与城镇化互动等。但对于工业基础薄弱, 缺乏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旅游资源之外的地区, 城镇化路径仍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

201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 2020) 》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县 (市) 城 (区) 拥有的低成本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将吸引更多的人置业, 县 (市) 将成为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 结合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实际情况, 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旨在为制定适合贵州省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提供借鉴。

2 县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趋势

根据最新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 2020) 》, 作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 面临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双重压力, 城镇化基础基础薄弱, 经济总量规模较小的独山县, 结合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通过增加足够的就业岗位, 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其中关键应是加快工业化进程, 结合发展优势, 积极并有选择的承接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二是重构县域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结合发展阶段, 近期有重点的建设一部分城镇;三是优化县城空间布局, 结合地形条件, 适当拓展发展空间, 凭借其优势公共服务资源, 构筑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四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进程, 有序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彰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五是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融入区域交通, 加强城乡交通联系和公共交通一体化, 同时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 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 独山县城镇化概述与瓶颈因素

3.1 城镇化概述

独山县位于贵州省南部, 贵 (州) 广 (西) 交界地区, 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是大西南地区进入两广的重要通道 (见图1) , 县域总面积约2477 平方千米。2012 年,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2 亿元, 三产结构比为24:39:37, 年末户籍人口34.81 万人, 常住人口25.93 万, 城镇化水平为29.4%。近10 年来GDP年平均增速约17.73%, 高于贵州省 (11.62%) 和黔南州 (16.65%) 经济增长速度, 但城镇化水平增速缓慢, 城镇化缺乏动力。

3.2 城镇化瓶颈要素

尽管独山县拥有区位交通、资源能源优势, 并且面临第二轮西部大开发、贵州省建设工业强省、黔南州重点打造“南下通道经济”等发展机遇, 但其城镇化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限制因素。

3.2.1 工程性缺水, 水资源短缺

独山县水资源较丰富, 但由于其地形地貌及地质因素的影响, 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 尤其县域南部岩溶地区发育, 形成地下水通道, 地表水较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黔南州州府从独山县搬至现行所在地都匀市, 同时对今后城镇发展规模以及主导产业选择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3.2.2 石漠化重灾区, 生态较脆弱

独山县石漠化隐患较重, 是全省的重灾区, 即使在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的乡镇, 也受其岩性、土壤影响。全县石漠化严重, 受灾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43.41%, 生态脆弱。

3.2.3 发展基础薄弱, 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现实困境

独山县目前已形成了锑冶炼、建材、粮油、饲料、机械、服装等门类较全但规模仍较小的工业体系, 基本为资源初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 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大部分劳动力仍外出打工。同时, 现状产业空间载体缺乏, 园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4 独山县新型城镇化路径

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彰显”的新型城镇化要求, 结合独山县发展阶段和地方实际, 未来城镇化过程应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4.1 融入区域发展, 提高城市能级

区域城市化背景下, 任何地区已不可能自成封闭体系发展, 中小城市的发展多依托强有力的城镇群, 独山目前缺乏这样的条件。独山县距贵阳255 千米, 需要2 小时左右车程;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地区, 超出半日距离。因此, 独山县的发展将首先依托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城镇群。厦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为独山融入其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 独山县应突出其位于贵州省面向东南沿海的门户区域优势, 以建设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为目标, 加强产业协作。以建成区域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 积极开展区域特色农业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与北部湾经济区形成产业协作链条, 重点发展面向东盟市场的小家电、机械制造等加工业;强化与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联系, 重点发展冶金和新材料、轻纺食品、医药等产业。

4.2 实现四化协调, 提升城镇化动力

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 实施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特色化种植协调互动发展, 为城镇化提供动力。

4.2.1 积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 构建产业集中发展的空间

依托自身优势与特色资源, 在强化农特产品加工、冶金等传统制造业基础上, 主动承接来自珠三角等地的资金技术与生产线, 积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 加快以独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工业园区和麻尾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建设, 提升工业经济规模水平;同时基于水资源短缺现状, 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以及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2.2 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示范, 引导农业现代化与特色化种植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成为我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的重要引擎。以在县域南部建成的中国与新西兰合作的贵州牧草籽繁殖场项目为基础, 围绕蔬菜、烤烟、茶叶、水果、中药、畜牧业六大特色产业, 开展农业园区示范建设, 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 结合大城市的需求, 鼓励发展一部分精耕细作的特色农业。

4.3 重构县域空间, 推进分片统筹

加强城乡资源整合, 加快建设服务周边区域、集聚人口的城镇, 重点加强县城与重点镇 (麻尾镇) 的建设;依据县域各地区的资源特色, 推进县域分片统筹;尊重民意, 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加快新农村建设, 改善村容村貌, 延续乡村民族风貌特色 (见图2) 。

4.3.1 逐步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 实现就近城镇化

独山现状城镇化率仅为29%, 与全国和贵州省的平均水平均存在不小差距。为实现独山的长远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拉”结合,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逐步减少长距离外出务工。

同时加快城镇建设, 为城镇化提供空间载体。其中, 县城应承担县域的综合服务功能, 包括居住、公共服务、产业功能等;重点镇承担片区服务中心功能, 包括产业、公共服务功能等;一般乡镇重点是完善服务配套, 以提供民生服务为主。

4.3.2 提升县城、重点镇综合服务功能

县城应在提升老城的基础上, 向南北拓展。北部结合黔桂铁路独山新火车站的建设, 以独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 建设产城一体的新区;南部结合职教城的建设, 适当拓展发展空间, 最终实现县城居住、产业和公共服务等城市综合功能, 建成辐射县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和集聚城镇化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

重点镇, 即位于县域南部, 与广西南丹县交界的麻尾镇。由于县城至南部距离较长, 约1 小时车程, 因此其定位为县域副中心, 县域南部产业、服务功能和城镇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 引导发展冶金、中医药、新型建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加工制造业, 加快发展绿色轻工产业, 建设省级工业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并逐步限制发展对水体和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产业。

4.3.3 实现分片统筹发展

根据县域不同地域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性、传统经济联系、发展状态与发展趋势, 通过加强城镇间的职能联系和分工协作, 以行政区为载体, 培育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与竞争优势, 形成5 大片区 (见表1) 。

4.3.4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村庄有序整治

城乡统筹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在独山即将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时, 要加快建立对城乡劳动者政策统一、服务共享、机会均等的就业创业体系,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要完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基本保障, 完善其就医、就业以及子女就学的相关政策机制。

针对村庄,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 应以实现城乡“品质均优、功能互补、设施完善”为目标, 重点突出其生态保育、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等功能,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保护和强化地方风貌, 适度推进村庄整合, 注重特色村的保护与建设。

4.4 保育生态文明, 彰显文化特色

4.4.1 全力保障生态, 凸显生态独山

独山生态环境良好, 森林覆盖率高, 同时也面临生态脆弱的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强化生态基质, 提升生态功能, 继续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强化山地生态基质;另一方面, 应依托自然山水资源, 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 凸显山水城市特色价值。

4.4.2 保护历史资源, 体现人文独山

独山县历史悠久, 民族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县城至今仍保留良好的历史格局。未来在积极保护各级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 加强其彰显利用。县城中的老城应整体保护与延续历史格局, 保持石城墙遗址走向, 有条件的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再现石城墙遗址, 同时保护6 个城门遗迹、11 条历史街巷共1个历史地段 (见图3) 。

4.5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设施和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差距。

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切实贯彻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 从“县城公交”扩展到“全域公交”, 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兼顾集约发展要求, 城乡给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均等化, 污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提供方式差异化。

5 结语

文章总结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下, 县域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但由于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 城镇化路径也将存在较大差异, 普适性的模式难以建立, 需要更多的案例研究。同时, 由于城镇化涉及内容广泛, 文章未涉及支撑城镇化实施, 促进进城农民市民化的地方制度设计, 这需要今后重点加强研究。

摘要:西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新型城镇化路径区别于东、中部地区。在“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彰显”等新型城镇化要求下,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应重点突出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就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保育生态文明、彰显文化特色、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西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独山县

参考文献

[1]江厥中.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着力点.城乡建设, 2000 (4) .

[2]张遵东, 杜彪.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探讨.时代金融, 2013 (24) .

[3]陶修华, 郭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影响下的小城镇创新规划实践——以南京市白马镇为例.2013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3.

[4]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独山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1—2030) .2011.

贵州县域 第7篇

一、贵州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活动与环境状况概述

贵州地处我国长江和珠江上游, 为两江生态屏障。境内地势起伏, 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省。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 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37.85%, 其中以布依族、苗族居多, 主要居住在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十一个自治县。贵州民族地区多位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的山区, 地理位置偏僻,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经济发展落后, 当地农民为解决生活问题不得不采取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粗放经营等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退化以及石漠化现象严重。据2001年的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 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0.39%。石漠化土地多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 生态恶化与区域贫困互为因果, 不仅制约了贵州民族地区的发展, 同时给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安顺市, 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334900人, 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4791人, 占总人口的61.15%。农业人口302661人, 占总人口的90.37%。全县土地面积1468平方公里, 喀斯特地貌面积1213.227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82.64%。建国以来关岭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受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时期发展模式和政策的影响, 当地石漠化严重, 2007年石漠化面积比率为44.22%, 累积环境效应显著。

二、贵州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实证研究

1、建立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建立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应遵循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区域性、针对性、可比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等一般原则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本文选取1949年为起点, 进行时间序列上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五十年》、《贵州省情》、《贵州年鉴》、《贵州统计年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志》以及关岭统计局、农业局、环保局的历史统计资料。由于样本时间跨度大, 指标数据在个别年份存在缺失的情况, 本文采用统计回归方法进行了推断补充。建立的贵州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指标的不同量纲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因此有必要对收集得到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消除各指标量纲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x为某一指标实际值, xmax和xmin分别为该指标纵向比较时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E (x) 为x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准值。所谓正向指标, 是指数值越大, 越使指数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指标, 反之则为逆向指标。

3、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中环境污染控制指数F1、生态环境现状指数F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数F3以及独立的农业发展水平指数F4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ij为指标cij在Fi中的权重系数, E (cij) 为cij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准值。

综合评价生态系统的累积环境效应, 需要引入由环境污染控制指数F1、生态环境现状指数F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数F3共同构成的生态安全指数S, 计算公式为:

其中Vi为Fi在S中的权重系数。对于权重系数wij及Vi, 本文采用AHP法来确定其具体数值。由于生态与农业是两个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的系统, 因此借鉴协同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 可以计算出生态安全指数与农业发展指数的协同度P, 计算公式如下:

协同度P反映了两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趋势, 体现了系统相变过程的特征与规律。运用专家咨询法, 我们将其分为低度耦合、拮抗、磨合和高度耦合四个阶段。当0<P<25时, 两系统处于低度耦合阶段, 此时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生态环境容载能力强, 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累积效应不明显;当25<P<50时, 两系统处于拮抗阶段, 此时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下降, 累积环境效应显著;当50<P<75时, 两系统处于磨合阶段,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序度提高, 良性互动作用明显;当75<P<100时, 两系统处于高度耦合阶段, 此时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有序, 相互促进。计算所得结果如图1。

三、折线图分析

1、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指数分析。

新中国成立前, 关岭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低下, 土地利用率低。建国后, 生产力得到发展, 1952年的土地改革和1956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使关岭农业发展指数稳步上升, 但之后受到错误思想路线的引导毁林毁草开荒耕种, 导致关岭大片原始林木被毁, 生态安全指数出现拐点, 关岭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损失。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制约, 农业发展指数一直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 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关岭的农业发展指数才得以显著提升。但长期以来农耕方式的落后及发展模式的偏差使当地累积环境效应显著, 石漠化现象严重, 生态安全指数反呈大幅下滑趋势。虽然九十年代以来关岭政府大力采取绿色行动, 治理石漠化, 但由于长期以来累积的环境影响, 生态恢复工作事倍功半, 生态安全指数没有显著提高。

2、协同度指数分析。

建国以来, 关岭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协同度指数基本维持在40-50区间范围内, 生态与农业系统处于拮抗阶段, 说明两者之间的有序程度不高, 累积环境效应较为显著, 难以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共同发展。不过协同度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至2007年时为47.30, 接近磨合阶段水平, 表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 关岭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与生态的协调。1991年全县耕地完成“坡改梯”改造7.07万亩, 变三跑地 (跑土、跑水、跑肥) 为三保地 (保土、保水、保肥) , 同时配套退耕逐步还林的办法, 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 关岭农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作用日益明显。建国以来关岭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状况, 说明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观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发展、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解决贵州民族地区“贫困一人增一耕进一林退一生态恶化一贫困”的恶性循环, 就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 加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对长江、珠江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点, 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当地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协同发展状况, 评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 揭示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模式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农业,累积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Lynton K.Caldwell:Science and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M].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2.

[3]《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4]石明奎等: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贵州境内22县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贵州县域】相关文章:

县域教育06-13

县域工业07-19

县域支行08-12

县域公路08-24

县域社会09-07

县域级繁荣05-13

县域生态文明06-21

县域经济转型08-30

民族县域经济09-06

县域工业园区05-08

上一篇:学生人际隔阂问题论文下一篇:中低收入家庭理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