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2024-05-21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精选12篇)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第1篇

(一) 品牌专卖店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的告诉发展, 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在是只简单的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满足, 更加倾向于精神方面。所以现在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也不仅仅局限于过去那些传统模式, 品牌专卖店更是以其独特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专卖店是商品展示的终端, 而品牌专卖店则是人们追求消费水平的更高的一个层次。

(二) 品牌专卖店的意义

专卖店可以展示一个公司企业文化;能有力执行和贯彻公司活动方针, 有效提高公司的执行力;只销售一个公司的品牌专业专注, 成为一个企业的有效销售终端;而且互利共生、管理方便, 可以带来一大批忠诚度极高的大客户和核心经销商, 形成一种良好的销售效应;服务与销售同时兼具, 可以创造一批忠诚稳定的消费群体, 是一个品的持续和稳定的发展;方便及时向终端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公司的产品信息, 及时反馈客户意见及相应的商品销售状态。

品牌专卖店主要消费人群是中上层消费者, 他们针对性极强, 相应的文化品味极高, 对商品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 品牌的文化、定位、品味的高度极其重要, 对于品牌专卖店的展示设计要求也是如此。

二、品牌专卖店的主要展示区域

(一) 品牌专卖店的店面设计

专卖店店面如今也成为城市街道景观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色与时代性, 另一方面, 也直接反映了专卖店经营品牌的整体风格与特色。店面设计主要从门头和橱窗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 门面的设计

门头是专卖店店面设计的重点所在, 是画龙点睛所在, 作为吸引人的一个标志所在, 它要结合企业的CIS视觉系统突显其品牌文化及其特色化。通常商店的都要在正面或者侧面设置新颖醒目、简洁明快的招牌, 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视觉吸引力。

(1) 门头通常使用木板、有机玻璃板、塑铝板、塑料板等饰面板材。材料的合理运用于搭配从而达到某一种风格特色。

(2) 入口的设计在展示设计中尤为重要。第一, 入口的空间感, 利用光与本身空间的凹凸效果营造出来, 诱目性应该在入口装饰聚光灯等, 使店面具有一种吸引力与独特氛围。第二, 专卖店的进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门是专卖店内外空间沟通的联系处, 主要是根据人流情况和店面大小来定门的开启位置。第三, 入口除了要宽敞醒目之外还应注重细节的装饰, 可设置一些具有向导和装饰性的小品例如门柱、雨篷、植物等, 吸引人的注意。另外, 可以考虑将入口正对的视觉深处的墙面照得明亮些, 做一些重点装饰, 作为第二橱窗考虑, 并对陈列物做一些特殊照明。

2. 橱窗的设计

橱窗可以说是一个店面的风向标, 通过它可以向顾客传达它销售的品牌、风格、及当期的流行趋势等, 也是吸引顾客眼球的一个亮点。它的设计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 橱窗的设计方式虽然千变万化, 但是它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品牌特色, 营造品牌文化, 构建特有的文化氛围。它的陈列方式可以大致分为时间、事件、情景、新产品、系列产品几个主题方向。这样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及其使用季节等因素来做出最吸引顾客的陈列, 知顾客之所需;第二, 橱窗的展示一般通过橱窗与室内空间的背板、商品的支撑、配饰之间的搭配等来营造氛围。设计时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造型独特的背板或者支架、小品可以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是一种吸引人的注意力的方式。

(二) 品牌专门店的室内界面设计

室内界面也就是一个立体空间的六个面的设计, 专卖店的室内空间可以从顶棚、地面、立面这三个方面入手, 它们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室内空间的环境氛围。

专卖店的顶棚受室内空间高度的限制, 大型的专卖店会有比较复杂的设备管道, 所以顶棚的装饰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三) 专卖店的灯光照明

光线不仅起到照明作用, 还可以创造空间效果、美化陈列环境, 营造感情氛围。专卖店的光源包括自然光和人工照明, 而人工照明又分为基础照明、重点照明、艺术照明。进行灯光设计必须围绕着专卖店品牌的理念和专卖主题来营造出特定的气氛环境来吸引消费者, 促进销售。

三、商品的陈列展示

商品是一个专卖店空间存在的最终目的所在, 可以说是它的主题。它的成列摆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无论是空间设计, 灯光设计最终都为它服务。

(一) 商品陈列的原则

显眼原则, 所谓显眼即是店里“主打的商品”放置于显眼的方位及高度, 即是一种有效陈列;易选择和拿取, 易选择就是店内的商品除特别贵重或者易损换的商品以外, 都尽量陈列于易拿取的地方。

(二) 商品陈列的形式

品牌专卖店都有相对统一的陈列形式。它的陈列规范展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商品的展示要能够传达这个它所代表品牌的设计理念。品牌商品陈列要能够明确体现出它的特性。所谓特性, 一方面是指功能, 按照商品的不同功能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体现商品的定位, 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心理。

四、品牌专卖店展示设计的心得体会

有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品牌专卖店相较于现在一些商场百货, 超市零售等售卖形式的场所而言, 它无论从装饰风格还是商品的种类与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它的风格更为鲜明独特, 商品种类与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因此品牌专卖店展示空间设计就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的陈列与展示, 也不再是单纯的为卖商品而卖商品, 它是集文化与精神内涵的一种新的展示形式。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邵东涛.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J].商业研究, 2002 (17) .

[2]李茂虎.公共室内空间设计[M].东方出版中心, 2010.

[3][西]Arian Mostaedi, 王建明译.商店设计[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第2篇

【中文摘要】随着当代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出现,人们对消费品的认识不单单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把它作为一种表达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手段。由于物种的丰富,人们对物品的使用价值发生了改变,人们在功能的基础上更追求物品的审美价值,追求格调、品位、地位、阶级阶层等象征意义。展示空间的设计直接的反映了消费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本文从陶瓷展示空间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与当代消费文化之间的联系,针对较好的展示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消费文化时代的陶瓷展示空间进行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解读,继而对当前展示设计观念的变化和审美特征的转变进行论述,了解消费文化影响下的陶瓷展示空间的设计,寻求一种系统的、良性的设计方法,从而来完善陶瓷展示空间设计理念,为消费文化时代的陶瓷展示空间的设计提供良性的发展思路和设计体系。

【英文摘要】With the emergence of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modern consumer society,we no longer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 value of consumer goods, but as a means of express yourself and experience of self.As species richness,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usage value is changed, they pursuit the aesthetic features more,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delicacy, taste, class structure and so on.The design of exhibition space

directly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culture, the paper put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ceramic desi...【关键词】消费文化 陶瓷展示空间 设计

【英文关键词】consumer culture exhibition space of ceramic design 【目录】基于当代消费文化影响下的陶瓷展示空间设计的研究摘要3-4目的77-89-11

Abstract4引言7-9

1.1 研究的1.2 研究的意义71.4 研究内容和方法8-9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消费文化理论概述9-10

2.2 消费文化2.1 消费文化的概念及含义的发展历程10-1111-16当代消费文化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3.2 消费3.1 作为“消费品”的展示设计11-12时间和空间对展示设计的影响12-14展示设计的影响14-15

3.3 日常生活的改变对

4.3.4 消费文化的误区15-16

4.1 陶瓷展示空间的分类陶瓷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16-2416-174.2 陶瓷展示空间的表现形式17-194.3 陶瓷展示空间的主题和风格1919-20

4.4 陶瓷展示空间的布局

4.6 陶瓷4.5 陶瓷展示空间的设计原则20-21

4.7 陶瓷展示空间的道具

22展示空间的产品搭配21-224.8 陶瓷展示空间的色彩4.9 陶瓷展示空间的灯光22-234.10 陶瓷企业形象和品牌文化23-24当代消费文化影响下的陶瓷展示空间设计分析24-355.1 我国陶瓷行业市场的发展状况2424-2525-35

5.2 消费文化与陶瓷展示设计5.3 当代消费文化时代的陶瓷展示空间的调查和分析5.3.1 展厅模式的调查和分析25-31

5.3.2 案例分析31-356.陶瓷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在当代消费文化背景

6.1 展示观念的跨越35-3636

6.2 影响下的改变35-38销售设计观念的变革36-3737-3838-40

6.3 消费文化时代的绿色设计观念6.4 消费文化时代设计观念的时代性和文化性7.当代消费文化对陶瓷展示空间的设计需求7.1 消费文化与陶瓷展示环境设计38

7.2 体验式的消费方式38-3939-4042-438 结论

7.3 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40-41

致谢

41-42

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研究 第3篇

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概述

展示于空间之中,空间形态是展示空间的基础,空间形态构思是展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构成的角度讲,这就产生了由物体所限定的或说包围的三次元空间,即可感知的有形的现象空间。我们将这种有形的现象空间就定义为空间形态。”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艺术设计语言,结合各种媒介,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设计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将展示信息和宣传内容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即“把一定的信息内容告示于公众”。其实质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是在人与物之间创造出一个彼此交往的中介,是为展示活动提供一个具有美学属性的空间结构。

展示空间就是进行展览活动的场所。总的来说,展示空间是以科学的功能布局为基础,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依托,展现出一个人为的精神与物质和谐统一的展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参观者得到信息的传播,性情的陶冶、创造的启发,使人在思想上、文化上、及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上得到新的提升。

展示空间形态的发展

“一切始于世博会”,一句话概括出人类文明进程和生活方式所受到的世博会的重要影响。始自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每次的博览会,都会在展示技术、艺术上出现一些新的突破和飞跃。世博会是对当代文明的记录,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早期的空间展示设计活动,主要以实物陈列为主,且非公开,其功能与大众传播无关,在这阶段展示活动对建筑空间有着很强的依附性,是通过收藏活动所产生的衍生物,展示方式具有随意性的特征。

18 世纪下半叶,法国巴黎卢浮宫向公众开放,标志着展览活动开始具有了社会属性。在这一时期,新的建筑技术、交通方式与材料的出现为展示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工程技术不断的提升突破,以空间展示为主要目的的建筑形态得以出现。由此,在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后,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空间展示设计。

一战后,因新社会的思想和艺术思潮,空间展示设计的发展得到新的力量,空间展示设计原则与意义经过大量具体的实践得以完善,为学科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绘画、图片、雕塑等展示媒介得以充分整合,新视觉形式与新材料的探求使设计语言更加丰富,空间展示活动变为多样化信息传播的载体,展示空间成为展示信息的一部分而不再孤立。

20 世纪下半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复苏,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和成果,人类历史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并开始深刻反思人类世界的战争、资源、环境、自然等诸多问题,从而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空间展示设计活动在规划、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展示媒介上,控制声和光的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综合集成应用电子技术、仿真技术在信息传播的表现手段中得以应用,开始强调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完整性。这使得空间展示设计的内涵获得新的诠释。

时效性、多元化、互动性是当代展示空间的内在动力,以此为切入点,世博会作为一项国际化的展示活动,为我们呈现出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而各种展示手法也深刻影响着展示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探索特色的展示空间时,应当以整个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发展历程为参考,适应后工业社会人类对展示空间的心理文化需要,引领潮流敢于与世界接轨,真正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目标,通过不断加强与全世界的沟通和文化交流,探索当代人类理想的展示空间。

上海“世博会”后的展示设计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影响是持续性的,它不仅推动着城市建设的转型,还将新模式、新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领域;智能、绿化、低碳环保成为重点;“科技”是世博会展示的重点,以先进的科技理念引领各行各业,对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世博会的展馆设计来看,各方面都发生了全新变革。

如今,展示设计已进入智能交互阶段,变得更智能、更人性、更自然。视觉媒体技术在上海世博会展示中的运用,使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一场数字媒体的视觉盛宴,在各种展项展品中,平幕、折幕、弧幕、球幕等形式的影院成为了上海世博会独特的展示形式,甚至将3D、4D、动感平台、互动表演等多种展示技术手段融入展示活动中,使得上海世博会绚丽多彩。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完美落幕,标志着“后世博”时代的开始。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开始由现实走向虚,由限制性走向非限制性,不再仅仅是观展者获取展品的信息,而是要让参观者融入其中,让展示的主题造型元素引导人产生刺激和臆想,从而让观展者对展示的主题和主体均有一定的认同感。

在展示的空间形态设计中,使用最新的展示技术信息,运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以人为本、虚实结合、多元化的展示空间形态,引导与互动为一体,使观众参与并融入到展示空间中,设计出前所未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展示空间。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第4篇

一、“动”与“静”的处理

“动”与“静”一直是这个世界辩证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他们是状态只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优秀的空间,除了完美的艺术元素的修饰,风格、功能迥异的环境,还要有体现这种视觉感的必备条件---“动”与“静”。我们知道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设计的艺术性通常以感觉为准则,落实在最终效果的表现上是“动”与“静”,确切具体点就是感觉的问题,这种感觉是设计领域与美学的综合体验,它集合了二维、三维、甚至包括四维空间环境。但是从国内好多城市规划馆的设计上来看是良莠不齐,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如何把握好这种感觉,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使我们更好的营造展馆空间感觉的先决条件。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民众的需求由物质享受,转化为个性化的精神享受,我们在城市规划馆的空间设计上更加注意视觉的搭配,而在氛围营造和意境的营造上更加注重心灵上的创作,许多追求物质与精神协调统一的规划馆的空间环境成为成功地规划馆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也成为广大设计师学习的对象。同时另类的一些时尚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个性化动态陈列的形式。它们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利用虚拟的仿真的方法,结合光影艺术给观众制造一个逼真的3d空间、4d空间以及虚拟空间(时空隧道),动感的空间,流动的空间以及静止的空间,从而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改变,民众可以“穿越时空”,可以体验不存在的空间的感受。让空间动起来是一种延展空间的方法,而让空间精止,就是对大众心灵的洗涤,注重场所的精神洗涤。它改变着空间的大小、改变空间的形状、改变空间的状态、可以让空间动起来,也可以让空间静下去,总之它赋予了空间神奇的魔力。

虽然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设计中动态美和静态美一直都未曾改变,自从被运用到展示空间的艺术上。它就成为了展示设计师运用最多的手法,想要给人以韵律感就设计色彩或造型或空间序列的重复使用,这种重复的使用,不但可以造成民众起伏的心理,还避免了空间的单调和平淡,同时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动”感。

在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设计中,动态与静态也只是相对的,这一方面可以从展示的形态区分,如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相比,另一方面从人的活动内容区分,如休息区和活动区,展示观赏区和互动体验区,还有一方面属于更高层面的,观众的心里变化,若你把现在的规划看成静态的,那你看历史和未来的时候就是静态的。这些都是相对而言,但有时也会有变化,比如老年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相比时,老年活动区就可以按照静区看待,这都很好理解,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还有观赏的方式方面,动态观赏的区域就可以按动区理解,静态观赏的区域就可以按静区理解。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展示设计中,空间展示内容的形式基本上是以静态来展示的,展示的手法单调,只有很少的部分是动态的,但随着展示手段的完善,展示技术的更新,空间展示的动态展示也越来越多,逐渐活跃了整个规划馆的空间氛围,使得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人机互动的参与为展示规划馆带来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为规划馆也带来了大量的民众,这对规划馆的建设设计就是一场技术革命,使规划展示馆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展示设计逐步针对观众的行为进行设计,观众因此产生了更多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规划展示馆已经进入了“游戏”时代。

以“静态美”为特征的展示空间,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通、最古老的空间设计形态。它完整、单一、封闭、离散、独立,与其他空间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有着较好的“私密感”和“安谧感”。以“动态美”为特征的复合空间设计是一种极为活跃而富有生气的空间形态。它在展示中基本特征是外向、连续、流畅、渗透、穿插、模糊,表现了独特的动态空间美。设计的本质是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也是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那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或精神,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动,这就是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结合,充费利用好每一分空间,使整个展示空间充满韵律与节奏感。带动人们的积极性。给人舒适愉快的心情。

设计师在进行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空间设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不是空间的被动性,控制好“静”和“动”协调性,让观众进入其中,能感觉到空间是有思想的,比如进入历史区马上就能安静下来,对城市历史的思考,进入未来区,马上就能活跃起来,对未来的无限想象。这样“静”和“动”就让城市展示规划馆“活”了起来,有了秩序性。

二、结语

我们认为展示馆的空间设计,注重的氛围营造,文化的传承,未来的展望,有赖于城市缔造者的精神,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逐步把空间表现的场景及其衍生的意义呈现和传达给大众,从而让双方在情感上和思想上达到共鸣,唯有如此,展示馆的目的和意义才能真正的实现。

摘要:展示馆的空间设计有别于其它的室内设计,它是一个综合的设计门类,除了需要我们做好它的规划,展陈等,也需要我们更多的设计手法来诠释展示馆的空间表现。“动”与“静”设计手法研究,不但丰富了展示馆的视觉效果,更是能让展示馆的历史—现在—未来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关键词:展示馆,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9

[2]诺伯舒兹C.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展示环境空间设计-课堂作业 第5篇

课堂练习作业:汽车展销会的空间区域设计(手绘)要求:1 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分割,包括(信息空间(展区)、舞台、员工休息室、VIP休息区、储藏室、洽谈区、维修 中心、计算机室、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过道。2 空间中的各区域可用矩形来代替,要求所分割的面积具有 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要求展位中的参展商为20至30个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本田、丰田、铃木、日产、大众、雷诺、标致 法拉利、菲亚特、凯迪拉克、路虎、林肯、雷克萨斯、劳斯 莱斯、马自达、奇瑞、起亚、三菱、沃尔沃、现代、雪佛兰 雪铁龙、中华、夏利),其中奔驰、宝马、奥迪为重要厂商。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示空间;设计

物、场地、人、时间是展示设计的四个要素。展示空间的设计就是要把这四个因素完美的结合起来的工作。通过展示空间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展品,提出展品的特点和性能。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展示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对展示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索。

一 展示空间设计的概念

展品、展示场所、参观者、展示设备是展示的四个主要的要素。展示设计就是通过对展示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来达到展品展示的目的的有效活动。展示设计最主要的是人为的创造环境,合理的规划空间与场地的结构在人、物、社会之间创造一个相互关联的新的环境。展示设计是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在展示空间中得到一个四维的视觉效果,将平面与立体的综合起来。有效的传达信息是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以科学为功能基础,完整的形象的向公众传达出展品的信息。同时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注重艺术的协调,从观众的心理出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使观众在无形中已经接受到了大量的关于展品的信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性和时代特性。以人为本是展示空间设计的主要理念,从观众的需要和心理出发,一切的设计思路和艺术形态的构造都是围绕着观众的切身感受。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展示空间的设计主要是在艺术的氛围中,将各种医疗器械的具体的特征和性能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美得享受中得到更多所要知道的信息。

二 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1)对设计的要素进行分析

展示空间设计的要素就是人、物、时间、场所和经费。传达信息者和接收信息者就是设计要素中的人,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中,首先要全面了解传达信息者的真正目的,展示的计划,以及期望的展示的规模。在接收信息者方面,要掌握他们的生活的形态、思想观念以及参观的意图。“物”指的就是展品,在这里具体指的是我们所要展览的各种医疗器械。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疗器械的形状、功能、特点、色彩、品牌等方面的情况,合理的布局,科学的组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时间是指设计制作的时间和展示的时间,设计制作的时间是按照展示的时间的要求的,通过设计时间和展示时间的有效的结合和合理的分配,使展示工作准时、顺利的进行。展示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就是场所,设计时,要首先对场所进行考察分析,如场所的规模、场所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场所空间界面的条件和场所设备的条件等。经费是保证展览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展示的内容、展示的规模、展示的效果等都是影响经费的主要因素。经费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费、设计制作费、场租费、展具费、宣传广告费等。

(2)起草企划书和设计的脚本

展示设计的真正开端是撰写展示的文字脚本,一般文字脚本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严格的要求,是设计前的方案准备的工作,在具体的了解展品、场地、观众等信息之后,制定出实现展示目标的指导性的计划。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展示的目的、内容等,展示的规模、场地、时间、展示空间的形式、宣传计划等内容是企划书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脚本在整个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体现了展示的定位和构思。一个好的脚本是进行空间设计的依据,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3)方案的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以脚本为基础,进行深入的再创造。方案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强调展示空间的变化,主要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展示环境的空间。在进行展示方案的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形象,展示设计的目标就是在艺术形式上的新颖,形式上的新颖主要包括空间形象、色调、平面布置、照明的设计等方面运用独特的想象,创造出来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在方案的设计中,要形成展示活动的总体的效果,这样可以对整个展示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另外展示活动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保证展示内容 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展示方案的设计包括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方面,艺术设计是为了使展示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形象,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展示的平面布局、展示的空间的变化、色彩、版式的设计等与展示相关的项目方面的设计是展示的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展示的技术设计是展示效果的技术保障,若想实现好的展示效果,必须要有专业的过硬的设计技术,用技术的方式整体的对展示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

(4)展示设计工程的实施

展示设计的工程实施使将展示的方案变成现实的有效的活动。展示空间设计的工程实施主要阶段有:1)准备阶段。工程实施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工程实施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根据展示脚本列出具体的医疗器械的清单,并对所要展示的医疗器械进行登记注册。然后制作出简单的空间主体的形象的构架,准备好展示中所需要的图标、文字等信息,并且制作好展示活动的宣传单,票券等。还要准备好音箱、屏幕等所需要的器材,各种照明设备要到位,布展时所需要的装饰材料等也要准备完善。2)布展阶段。布展阶段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将摊位、构架等展示空间的主题构建组合安装好,展台、展架等展具要认真的布置,另外要安装好照明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形式具体的布置展品。最后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工作没有做好。3)管理与接待。管理和接待工作在展示活动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主要指对展示活动的一些细小的具体的工作的管理,接待工作主要是为观众服务的,接待工作做到位,可以更好的另观众满意,达到展品展示的目的。

三 影响展示空间效果的主要因素

(1)展示中的人机工程学会影响到展示的空间效果

因为展示活动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关系着人、人造物、环境的人机工程学将会影响到展示的效果。比如没有很好地把握人的尺寸,使人无法在展区中自由的活动,甚至还会碰坏展品。另外还要注意参观者的视觉、视力、视野、视距、视觉的运动特性、视觉的传达效率等的问题,在整个展示活动中,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是需要用眼睛去看的,如果没有人机工程学安排的不合理,那么就会影响人们接收到展品的信息。

(2)展品的陈列会影响到展示的空间效果

展品的陈列主要有展品陈列的形式,展品陈列的结构,展品陈列的基本方式,展品陈列的基本状态,展品陈列的密度、深度和高度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品的陈列是有很多形式的,展品的陈列形式是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的最直接的因素。展品陈列的结构也有很多种类,比如水平结构、竖直结构、交叉结构、放射结构、圆形结构、三角结构等。不同的结构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展品陈列的基本方式有吊挂陈列、置放陈列、张贴陈列、特写陈列、有机陈列和混合陈列。展品陈列的基本状态总体上划分,主要有静态陈列和动态陈列。在展示中,还要注意的是设计合适的展品密度,这样可以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参观。展品的高度也非常重要,最主要的是根据参观者的身高和视线范围。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决定了陈列的深浅,主要有深位陈列和浅位陈列两种形式。

(3)展具

展具主要包括展架、展台、展板与屏障、护栏、以及其他的辅助的设施。展具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展具摆放的位置、次序、形式等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的参观带来影响。

四 新材料在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展览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新的材料开始运用到展示活动中,例如LED显示屏、等离子挂屏导尿管新材料使展示设计的语言更加的丰富,另外展示活动中还运用了多媒体智能化的系统设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文字、声音、图画等有机的组合,提高了宣传的效果。参观导览系统也运用到展示活动中,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医疗器械的具体信息生动形象的传达给观众。多媒体、多幕电影、组合录像等技术也给展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展示空间更加的灵活多变。电子光学显示系统是形成变幻无穷的视觉效果的有效途径,增加视觉的美感。同时展示活动中还采用了先进的环境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保证展览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展览工作。以上这些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到展示活动中,都大大的提高了展示活动的宣传效果,为观众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

五 总结

以上通过对展示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的分析,初步的介绍了展示设计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另外还对影响展示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活动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医疗器械的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为了达到器械展览的目的,首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展示空间,争取达到展品展示的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红. 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形式的研究[J]. 东京文学, 2011(6).

[2] 郝继萍. 浅析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视觉语言[J]. 河南农业, 2012(8).

展场:艺术展示的空间模式 第7篇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理场所中进行, 而举办艺术展览或发生艺术事故的处所就是“展场”。狭义的“展场”, 包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 也包括双年展、文献展、艺术博览会等大型艺术展览。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上看, 展场涉及自然和人工、室内和室外的任何地理环境。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 展场已经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重要性与艺术的展示价值的突显密切相关。展场不仅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展出效果和内在精神的阐释, 甚至已经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场的空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 普通的, 仅仅放置容纳实物的空间, 而是一个被预先构建和规划, 被置于一个社会、历史和文化体系中的富有意蕴的空间。

展场的凸现与艺术的展示价值的扩展密切相关。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 从摄影和电影的发展中看到, 这些机械复制技术对社会、对艺术、对人的观念和感知方式的巨大影响, 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伴随着伟大的技术创新和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复制中的广泛运用,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从产生“光韵”的仪式基础中解放出来。艺术的“光韵” (Aura) , 即传统艺术的原真性、独一无二的时空存在将消失, 这使得艺术的接受层面发生变化。被不同技术方法复制的艺术品由于更适合被展示, 就大大削弱了艺术的崇拜价值, 艺术品的展示价值得到强调, 成为艺术新的创造功能。大量复制的艺术品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 被人们所拥有, 缩短了人与艺术的空间距离, 使艺术更贴近现实。由此本雅明认为这时艺术建立的基础从礼仪转到为政治服务的社会实用性上, 艺术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启蒙和动员大众的工具。艺术的这种展示价值在数字复制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当代艺术开始进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展场自然也由此获得更为自由的空间形式。展场也由传统的被想像为神圣的受到膜拜的空间, 转变为市场所主导的空间。正如吉百尔豪森 (Giebelhausen) 在《建筑即博物馆》中通过研究博物馆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认为虽然人们将博物馆和寺庙、教堂相提并论, “然而实际上, 它在年代上与其他建筑类型如监狱、火车站或百货公司更为相近。”, 它们都是现代的产物, 共同为博物馆形成一种语境, “显示了它的精神遗产和在城市现代化形成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它们还显示了并置关系中内在固有的张力:既神圣又喧哗的现代空间。”[1]吉百尔豪森认为建筑即博物馆, 是建筑构造赋予了博物馆意义。“建筑从观念和物质上决定了参观的条件。它不仅构造了展览的框架, 而且塑造了参观者的经历。”[2]人们通过对建筑的使用和对它的感知与适应, 即以触觉和视觉的方式来接受它, 这是一种更为轻松和分散的接受方式, 是直接深入其中的, 这决不是仅仅凭借单纯的视觉方式所能完成的。人们已经不再将艺术作为凝视的对象, 对之凝神思考, 而是参与其中、深入其中、投入其中。触觉以其注重分散的发生方式成为感知的首要元素。“因为:人类感知机制所面临的任务, 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 仅仅凭单纯的视觉方式——即单纯的深思熟虑, 是不可能完成的, 必须借助于触觉接受, 即通过直接适应才能完成。”[3]展示的艺术与建立在触觉基础上的整体感知方式紧密结合, 构成在艺术领域日益得到推崇和重视的消遣性接受, 成为知觉发生深刻变化的标志。时间、空间、艺术物质实体以及观众的心理和行动都相互作用、相互交织, 形成有机的富有变化的网络系统, 一个丰富的场域。许多宏伟壮观的展场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社区的发展演变中的重要标志, 可以改变国家的形象、改变城市的中心或原先荒废的郊区的面貌。展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一个以文化为产业的象征经济时代, 已经取代皇宫、庙宇的崇高地位, 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的生命力、进取精神和经济实力的表征。

英国学者吉百尔豪森将博物馆建筑的历史分为四种范式: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的阿卡狄亚与古代、19世纪中晚期的大都市与现代、20世纪早中期的新世纪, 新美学、以及20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的新近反应:碎片、对立、表现。第一阶段的建筑以古典主义为理想典范, 是“文明化仪式”的完美空间, 将国家的权威与文明的观念等同起来, 使博物馆成为“城市中的阿卡狄亚回响”。柏林的博物馆区建筑、巴黎的卢浮宫、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等都是这类范式的代表, 它们普遍运用了曾经的皇宫、贵族豪宅等历史建筑, 主要展出19世纪前的历史宝藏。19世纪30年代开始, 大量重要的博物馆在欧美的大城市中崛起, 如英国的国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等, 为塑造19世纪大都市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受到了都市中消费主义的影响, 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博物馆已经成为文化的象征, 同时也是国家的象征。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 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模式成为展览审美潮流的主导——现代主义的建筑、多样化的展览计划和多变的藏品、灵活开放的空间格局, 最重要的是被称为白色立方体的展览审美设计, 用白色的朴素的无装饰的墙面来突出艺术品, 暗示着现代艺术相对于外界的独立性, 集中于作品本身以及其与艺术运动之间的联系。“艺术不再作为特殊社会秩序的产物而是个别天才艺术家的作品而得到展现。”[4]1958年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1968年密斯设计的德国新国家艺术博物馆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现代主义的白色立方体在20世纪后期被由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共同设计的蓬皮杜文化中心以及由弗兰克·盖里设计, 1997年落成的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所突破, 复杂性和对立性被引入博物馆建筑中。当代博物馆不再是文化统一的再现, 必须接纳多样化的藏品和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经历, 因此, 博物馆已经开始依赖于意义的多重性, 建筑的结构已经分裂为碎片, 扩散开来。这种变化不仅在新建的博物馆建筑中得到体现, 许多产生于第一第二阶段的大型博物馆也为此开始了庞大的改造修整工程。1990年, 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计划在一片争议声中完工, 但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接受。几个透明的玻璃金字塔造型结构, 使卢浮宫获得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辉煌和历史悠久的寓意, 又抛弃了作为陵墓结构的幽闭和阴深。这种把多元的文化元素进行新的统一和综合的方式, 也使相对沉重和闭合的卢浮宫变得更得灵动和开放, 体现了当代社会更为流动和快捷的特质, 在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又呈现出现代的活力。它充分体现了贝聿铭“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的观念, 注重建筑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与整个环境相协调。从中国当代的情形看, 在欧美普遍存在的代表国家整体精神面貌的这类大型综合性的艺术博物馆十分缺乏, 仅有故宫博物院有着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但除了少数的手工艺品, 古典名作的展示几乎没有。古典名作束之高阁, 被少数内部专家所垄断,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遗憾, 国宝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应该全民共享。如何学习卢浮宫的经验, 将故宫建设成真正的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宝库, 提升中国的文化氛围, 对中国今后的文化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对于许多展示现代艺术的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说, 没有悠久的历史来吸引目光就自己树立历史的传奇, 它们通过建造的新的, 具有独特的造型、先锋的姿势的艺术展场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成为当代文化的象征和时代的标志。1958年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68年的国际主义大师密斯设计的德国“新国家艺术博物馆”、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共同设计的蓬皮杜文化中心都成为国家新的文化标志。弗兰克·盖里设计、1997年落成的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博得世人瞩目, 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 从而使原先默默无闻的小城成为重要的艺术朝圣之地, 摆脱了原先萧条的经济状况, 获得大幅度的经济增长, 艺术博物馆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巨大提升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也引发了建设艺术博物馆的热潮, 推动了求新求变的趋势。1995年11月26日伦敦《星期日时报》在蛇纹美术馆的报道中认为这种趋势“其宗旨是让人们进行体验, 就像看足球赛或音乐会, 而不是获得一种持久的感觉, 相反看过之后, 一切都被抛在脑后。”[5]博物馆体系的扩展突显了艺术的地位, 并以一种娱乐体系的方式为人所知。

在利用历史古建和建立新建筑之外, 还有第三种开拓艺术展场的途径, 那就是重新改造一些历史不是很悠久或者只是日常的、但有一定的历史社会特点的建筑, 如工业建筑、民居等, 这是目前世界广泛运用的方式, 一方面有助于节约成本, 更重要的是能够保留城市景观的“文脉”。虽然这些建筑没有古典建筑那么宏伟和壮观, 也没有那么多的悠久传统底蕴, 但也经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渗透着一定的记忆, 尤其是大量的工业建筑的改造说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 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向服务型的第三产业迈进, 同时也说明了展示文化在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英国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就是这种改造的成功案例。该建筑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 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对其改造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象征了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的历史地位;二是其坐落的位置极佳, 在泰晤士河南岸, 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 两者间由千禧大桥相连接。泰特现代美术馆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 (Jacqes Herzog) 和皮埃尔·德·梅隆 (Pierre de Meuron) 改建而成, 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 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主楼顶部加盖的玻璃盒子, 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的同时, 还可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 欣赏泰晤士美景, 因此, 泰特美术馆改造完成后就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美术馆之一。在中国最为成功的改造是位于北京东郊大山子的798艺术区。这些工厂始建于1951年, 反映了毛泽东在50年代早期发展重工业, 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思想。这些厂在2001年开始衰败停产, 逐渐被改造成为艺术家的工作室。随着艺术活动的深入和影响力的提高, 画廊、文化娱乐等的大规模进驻, 逐步形成现今的规模, 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地标。

艺术史家高名潞和巫鸿都深刻认识到展场的历史变革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特定的展场决定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星星美展从一个公园的展览到进入中国美术馆的变迁, 最终以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为高潮的发展状况, 展现了中国前卫艺术的政治情结, 对官方美术展览空间的占领和争夺, 成为一种艺术观念的重要体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 前卫艺术进入低潮, 失去官方展览的空间, 也被大众文化所抛弃, 为此出现了“公寓艺术”这样一种独特的地下替代空间。他们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做作品, 省钱、省空间, 作品展示完就拆掉, 这些特性体现了艺术家特定时期的生存状况, 有种很强的私密性、具体性和纪实性。伴随全面深入的经济发展, 实验艺术展览的展场开拓出新的多样化的空间, 也变得更为公开化和商业化。它们基本上也经历了西方艺术展示空间的主要发展途径:扩展已有的空间, 充分利用政府、学校的公共美术馆;开辟新渠道, 创建各类半官方和私人展示空间;开发机动的展出场地, 比如超市、酒吧、家具城等, 开始全面进入以上海双年展为代表的, 以国际视野和国际操作, 追求艺术形式和展示上国际化、多样化的感性体验的“美术馆”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一批激进的艺术家反抗博物馆体制、反抗传统艺术机构的绝对权力, 开始寻求新的展示空间, 抛弃博物馆、美术馆这些固定的建筑空间, 介入外部的广阔的地理空间中——山峦、湖泊、大海、街道、公园、各类建筑等公共的、私人的、乡村的、都市的、中心的、边缘的等不同社会层面中, 并形成了大地艺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 代表了艺术在空间环境中的对原有支配空间的权力关系的对抗和博弈。当克里斯托夫 (Christo) 和让娜-克劳德 (JeanneClaude) 在经过和德国当局多年的多次谈判, 终于取得对德国国会大厦的“包裹”权力之后, 一个新的景观就诞生了, 在密集坚固的空间结构中开启了异质的存在。美国艺术家米歇尔·阿舍提倡一种“情境美学”的艺术, 主张艺术品所处的场所是作品的主体, 是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1975年阿舍在洛杉基奥蒂斯艺术学院的展览中要求美术馆在“展览”期间关闭, 他在入口大厅贴了一个告示, 写着“在目前的展览中我就是艺术”, 展示空间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思想更是把艺术行为扩展到整个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 试图用艺术去重建一种信仰, 重建人与人, 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艺术不再局限在特定的场所中, 任何的空间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真正介入到日常生活的实际空间中, 在那里艺术将获得更大的能量, 体现当代艺术的现场性。

也正是在这一激进的观念下触发展场内部展示空间模式的变革。在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美术馆出现之前艺术主要展示在教堂、寺庙或者宫殿、城堡等建筑中, 来凸显一定的宗教气氛或统治者的权威。以现代博物馆的前身、16-18世纪的皇家收藏为例, 可以清楚看到早期艺术展示的基本空间模式。一般皇家收藏都摆放在专门营造的奢侈华美大厅或长廊里, 有油画、雕塑和挂毯, 展现的主题内容往往主要是帝王的肖像或表现其丰功伟绩的作品, 也有的描述各种经典的神话形象和英雄故事, 展现君王的权威。每件作品都单独供奉在装饰繁复的墙龛中, 主要供在重要庆典活动中接待来宾, 向来访者炫耀帝国的财富和权势, 传达国家的理想化的高大富足的形象。法国卢浮宫中的阿波罗画廊就是当时皇家仪式场所的遗存, 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成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将君王的艺术收藏收归国有, 原先帝王的宫殿卢浮宫也被改造成民主共和国的博物馆, 将原本象征帝王权威的空间场所转换为象征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的国家形象的公共仪式场所, 免费对所有人开放, 使得人人都能够获得艺术的熏陶, 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美术馆建设的序幕。伴随着艺术这一新的政治身份的产生, 艺术品在具体空间中的安排和放置也相应进行了重要调整, 这一调整至今还在各大博物馆中沿用, 即按照艺术史的学派类别进行展示, 显现出不同学派的历史演变的脉络, 使得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艺术不同风格的基本格局。在18世纪末, 在艺术还是皇宫贵族的地位和权威的象征的时期, 最流行的展示艺术的空间模式是所谓的“专家品味”或“绅士品味”的方式, 即为了展现其收藏品的非凡品质或其对艺术思潮的理解, 将不同流派的的作品并排挂在一面墙上, 显现出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和相互的关系, 从而来展现其高贵的血统和高超的艺术品味。而按照艺术史序列来悬挂各个学派代表画家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取消了上层阶级的艺术趣味和个人的偏好, 开拓了艺术的学术标准, 不同的学派开始得到相对平等的对待, 展现了当时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并且进一步和民族主义思想相贯通, 使得公共性的博物馆和其中的艺术品成为民族精神的仪式空间, 民族文化的瑰宝, 艺术家的地位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民族的英雄, 代表了民族文明、先进的成就。进入现代时期, 这种按照艺术史分期, 根据流派和地域综合归类, 一个个厅排列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加强, 出现完全以作品为主体的“白盒子”模式, 一直延续至今。但其单调、过于理性的线性思考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多元化的需求, 给人丰富的多方面感官享受。针对这种展示模式的弊病, 许多博物馆进行了新的尝试。如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2000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陈列方案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它的艺术品, 而是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以某个特定主题进行并置, 从而割裂历史脉络, 使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一些博物馆试图通过恢复和再造与艺术作品内涵相关的历史场景来重新赋予艺术品以“光韵”。如卢浮宫把馆藏的三件重要作品根据其文化背景进行重点布置。《蒙娜丽莎》被单独从达芬奇的其它作品中抽出, 高高地置放在威尼斯画派的展厅中, 背后是提香和乔尔乔内的名作做映衬, 正面面对尺幅巨大的维罗内塞创作的《利末家的盛宴》, 似乎只有威尼斯画派恢弘的构图、奔放的笔触才能烘托出《蒙娜丽莎》的举世无双的高贵神圣。雄伟的《胜利女神像》被置于空旷长廊尽头的高高的台阶上, 展现了那君临天下的气势。著名的《维纳斯》也与其它的古希腊作品相分离, 单独享有长长的如同神庙般的柱廊, 供众人膜拜。而且这三件名作被安置在一个集中点上, 成三足鼎立之势, 展现了它们与众不同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而许多艺术家也巧妙利用展示空间的特性来安排艺术品, 使其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梅纳史·卡迪斯曼的装置作品“落叶”就是其中的典范。其作品中德国柏林由著名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肯特设计的犹太纪念馆一间不规则的展场中, 满地覆盖一万多块用厚厚的铁块切割出来的张着嘴的脸。当人们在上面走动时, 踩出哐啷、哐啷的声响在空旷的空间中发出巨大的回响, 仿佛在抱怨、控诉曾经有多少人的尊严就这样被践踏。

“媒介就是信息”是传媒学家麦克卢汉的名言。新技术的发展导致艺术的空间展示模式得到极大的拓展。在当代以电子网络为媒介主流的时代, 更是制造了另一个更真实也更虚幻, 被鲍德里亚称为“拟像世界”的空间。如何在新的世界中, 有效利用新的技术和感知模式, 重建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新型空间模式是当代艺术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2][4]迈克尔·吉百尔豪森.建筑即博物馆.见:珍妮特·马斯汀编著.钱春霞, 陈颖隽等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48页, 48页

[3]参见: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 郭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25-26页

谈谈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艺术设计 第8篇

购物中心

当商业文化进入20世纪以后,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 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渐渐形成了新型商业网。这些新型商业区与传统的商业街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商业街一般集中在城市的繁华地带, 由诸多老字号的商店为龙头慢慢演变而成。但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使得城市交通日渐拥挤, 城市污染、地价上涨等许多问题接踵而来, 于是很多中产者移居到城市郊外, 善于变通的商人们也随之将商场迁至郊外。为了方便顾客, 发展商户的筹划, 他们将购物、饮食、娱乐等各类) 报务功能都集中起来, 并从建筑整体规划入手, 建成了个新的商业区。一般说来, 分为开放区和封闭区。

1. 开放区

往往为了营造繁荣的市场气氛, 在人口大厅和每层的开敞区域都有大面积的开放式售货区。这些区域一般都经营服装鞋帽等常规货品., 由于是开放型售货, 顶棚照明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开放区的功能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宽敞的交通线路, (2) 明显的购物导向, (3) 充足的光照度, (4) 适量的储藏面积。

2.封闭区

为方便顾客在开放区购物, 应该设置多处收款和打包台。在服装区还应有若干试衣间。在购物中心另一种主要的售货形式是独立封闭的, 习惯上称为店中店。店中店是购物中心中变化最多的单元。往往由不同经营理念的商家租赁下来经营。在服从大的商业空间整体风格的前提下, 每一家店中店都会竭力体现自己的商业风格。

由于店中店的经营多以品牌形象出现, 所以在店面中门面和形象展示尤为重要, 做得好的店面不仅造型新颖, 具有个性, 而且能将品牌风格鲜明地呈现出来。商品展示区是店中店的主体, 但由于一般店面有面积局限, 所以在商品陈列时应将商品分类展示, 并选精品陈列, 展架的设计应和谐统一, 与品牌形象有某些形式上的联系。因为店中店是相对独立的经营体系, 所以必须具备完整的经营流程。办公室、库房、职员休息更衣室等都应该设置, 只是要根据相应的可用面积作合理布局。

超级市场

1. 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70年代初始于美国, 并很快风靡世界, 成为发达国家全新的商业形式。计算机管理降低了商品成本, 并山柜台式售货发展成开架自选, 让顾客购物更随心所欲, 从而扩大了商业机能。这种机能的变革, 使商业的空间布局也相应发生变化, 其功能区分更条理化、科学化。集中式收款台设在出口处, 无形中增大了货场的面积。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商品种类分布的合理性、方便性。作为设计理念非常的人性化, 超级市场超越了这一理念, 而成为家庭主妇、儿童、学生、单身青年乐于光顾的场所。

2. 中小型自选商场

超级市场经过许多商业运转, 得到不断更新, 由大规模的商业经营转化成灵活方便的小规模经营, 并渗入到居住小区和各类生活区里, 包括饭店、度假区等。这种简易的自选市场为人们起居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专卖店

1.同类商品专卖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购物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 也慢慢形成同类商品集中的商业集市, 如服装一条街、食品一条街、珠宝首饰街等等。这些店面往往集中同类商品的各种品牌, 在商业活动中能产生很高的效益。

(1) 妇女时装商店。妇女时装商店具有很强的消费阶层倾向, 而且时装又是一种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的商品, 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流行性。因此, 时装店的室内设计应强调其现代感及特色风格, 也需要有很强的艺术烘托力。

(2) 鞋店。鞋店的展品尺寸较小, 且品种繁多, 在展区设计上应注意分区分组陈设, 注重流线安排。

(3) 金银首饰店。专业首饰店的室内设计重在贵重商品的陈设与展示, 首饰物小价昂, 如

何展示陈列, 需要下一番功夫。因为是贵重商品, 所以商品的陈列柜除具备陈设展示功能外, 收纳及防盗功能也至关重要陈列柜的展示与陈列尺度也需满足顾客易于观看的视觉范围之内。照明设计也应考虑照明器具的比例尺度与该商品相协调, 如石英吸顶牛眼灯、石英轨道射灯。在装修材料方面也应选择高档耐用的材料。

2. 商品专卖店

专卖店的另一种形式是同一品牌的商店。在经营系列商品的同时, 商家更注重的是树立品牌形象和针对消费群体的定位宣传。并且同一品牌的商品往往是系列销售, 如品牌服装店, 就会有与服饰有关的诸如鞋帽、服装、饰物等物品, 所以展架的设计与摆放有一定的分区和错落。通常都会有一个主体的形象展示面, 作为品牌宣传的重点。例如:香港红苹果家具展厅几种不同风格、材质的家具同时存在于专卖店。设计师将展厅分为三个区域:展品区、销售区和服务区。为了满足三个功能的要求, 每个功能分别创造出各有特色的区域。展厅讲究家具摆放、灯光配置、背景音乐、饰物摆设、人群流动等。各区域用玻璃、窗纱、通透墙等手段将展厅各功能区域分开, 引导顾客参观整个系列的商品。把各种产品摆在单独的区间中可形成高档的气氛。

结语

商业环境设计指各类商场、商店、超级市场、售货亭等商业销售环境的展示设计。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往往采用开放式的销售方式, 购物环境的设计就必须与商店的室内装修相协调, 采用适合于销售商品的陈列、展示方式。本文就公共商业环境中的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进行商业展示艺术设计销售空间功能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1]胡以萍, 张亚敏.城市文化与商业环境中的展示艺术[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7, 10.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材料运用 第9篇

1 我国展示空间的材料现状

当前我国的展示空间中所用的材料多为木结构, 这些传统的木材虽然造型安全牢固,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结构的重量, 但是不能适应展览会的施工周期短、使用时间短、更新频率高、运输组装方便的特点。在商业展会中, 由于布展时间短, 那些新组装的传统木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胶合剂就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 造成展馆内空气的污染。而那些花费大量资金资源制作的木结构大部分也只能使用一次, 随后就会当成垃圾被处理掉, 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2国外展示设计材料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绿色设计材料一直备受设计师们所青睐。1871年美国人发明单面瓦楞纸板, 用于包装玻璃灯罩和易碎物品。“瓦楞纸板因为其无污染, 具有良好的抗压、保护和防震缓冲性等优点不仅在包装材料中独占鳌头, 随着成产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逐渐拓宽到其他设计领域[1]”。从现代包装的角度看, 瓦楞纸展示道具改变了传统商品的陈列方式, 利用展示架等独特的形态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就对其产生注意、兴趣、欲望、记忆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美国Campbell soup公司将陈列饼干包装的支撑面采用了重复造型的形式, 将展架做成鱼骨架展示架, 看着幽默生动, 增强了品牌的识别性和公司的认知度。

而亚洲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 在进行展示设计中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材料, 同时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创新。日本一直将使用新能源新资源作为发展绿色展示设计的突破口。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 日本馆采用了特殊环境技术, 馆外覆超轻发电膜, 通过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内部太阳电池, 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馆内通过实景再现影像及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新技术, 让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展示空间的材料合理化运用

我国虽地大物博, 但人口压力使得资源日渐贫乏, 在展示设计时更应充分考虑展示材料的合理化运用, 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促进展示设计在我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2.1 丰富材料种类

我国一直以传统木结构进行展示陈列商品, 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促使我国需及时对展示方式和展示材料进行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 设计的本质就是合理选择材料、运用材料。设计中的材料, 尤其是运用在短期商业展示中的材料概念包括任何可以得到的, 适合条件的物质与非物质。在现实展示设计中采用单一落后的材料和手工加工方法, 必将直接影响我国展示活动的发展。“武钢博物馆是一个以非线性的形态特征和深灰色金属外饰面的工业文化博物馆”[2], 它独特的外形和厚重的金属材料充分体现了工业制成品的特征, 同时其个性与形象比较好地反映了武钢集团的精神面貌和产品特征。

2.2 绿色设计材料运用

绿色设计是当代社会主流技术的研究之一, 它的原则是力求减少资源利用, 使资源能够重复使用及回收再循环。将绿色设计融入到展示设计中, 逐渐成为设计师在进行展示设计中最先考虑的因素。这种绿色展示设计不仅能为展品展示增加绿色元素, 更能充分利用展示资源, 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负担, 有效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展示设计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以及对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有益程度, 决定了绿色展示设计的功能、造型。然而材料在满足展示设计功能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以最低的经济成本, 进行最高的再生值回收并能够重复利用。与传统的设计相比, 绿色展示设计的价值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 其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的内涵以及材料与工艺选择中污染防范技术的应用, 在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中创造和提高设计的总体价值。

3 结语

目前, 我国展览展示设计的个性化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从展示设计的思维方法和材料的创新寻找突破口, 从根本上促进展示空间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浅谈瓦楞纸板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设计, 2012.11.104

展示空间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10篇

一、展示空间设计当中所包含的理论概念

在展示空间设计当中, 设计一词所指的就是应当提前做好计划, 根据设定的计划进行某个主题的研究, 进一步确定所要展示的方向, 一件物品的摆放, 角度, 背景等都会有多种信息传递出来, 一般的空间设计体现在室内或者是室外进行展示, 当所展示的物品所处的环境不同, 则应当同时根据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等等对展示物品进行详细的搭配, 这样更能体现出展示者的专业特点。空间展示主要是指在通过更加具有个性的物品搭配向人群传递出设计者心中所想表达的信息。在展示空间设计当中, 不仅要搭配富含文化底蕴的色彩, 也要在物品展示当中对其整个设计风格进行逐一的对比与研究, 用适当的手法展现出其固有的特色。在近些年来国际化的趋势下, 空间设计已经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 在空间展示设计中加强中外交流合作, 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 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传播。

二、展示空间设计影响着文化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了多角度多方式的表达形式, 在展示空间设计当中文化的设计对其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时下的设计当中, 不论是对文化的利用还是对空间主体展示的研究, 都被设计师多次研究和力争改变其现状, 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无论是设计师的手法还是设计师的使用工具都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是在设计表达当中仍然体现着很大的作用, 展示设计对于细节的运用, 环境色彩的搭配、空间场景的表达当中既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还应当具有现代特色的美感, 所以展示空间设计对于设计者的要求非常之高。在空间设计当中, 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根据不同的设计师设计出的展示空间也不同, 有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讲究大气稳重的设计理念;有的则是讲究对整体的内涵, 包括了边角突出、内部圆润等等;更有的设计包含着浓重的现代气息, 但是带给观众的却是另一种感觉。在不同的地域当中, 设计师会根据当时的天气环境等等结合着现有的民族风俗, 地理位置进行设计与调整, 所以在大多数的设计当中根据设计师本身的风格不同所设计出的展示空间也都不同, 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设计灵感设计理念都离不开文化的内涵, 在设计出的作品上面更是会用独到的手法表现出特有的设计理念。所以展示空间设计当中不仅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进行改变, 还会因为时间空间等众多因素下进行效果的转变。

三、展示空间当中的人文创新

(一) 素有现代文化信息传递的中华传承

在展示空间的设计当中, 空间设计是彼此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空间设计当中, 不同的领域所创造出的设计是会对彼此相互影响的, 相互产生辅助的作用。设计师一般是用展示空间而向别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所以当一个设计师能否对设计理念的体会、设计要素的研究, 能否在设计当中给自己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 能否对人产生精神的力量非常重要。所以当一个设计将文化理念融合到空间设计当中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认知。

(二) 展现独到的民族特色

在现代, 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欢利用名族特色的空间展示对其进行设计与展示, 在民族文化设计当中, 不仅会在设计当中体现出展示空间的多样性, 还会对其表达出更多的名族特色。所以, 一般设计师会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上面进行民族文化与设计手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不断地进行融合, 加入新颖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设计当中对于民族设计不仅要注重室内、室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灵感, 还要注重地域文化精髓的研究。不管是对室内室外的展示设计都能充分的利用其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气息, 打造出独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展示空间。在这样相结合下, 既能对不同的民族特色进行融合提炼, 又能彰显出设计空间独具的艺术魅力。

(三) 有独到见解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空间展示的时候, 不仅仅要对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 还应当附有自己对创新的独到见解。在融合当中进行创新, 在设计当中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结合, 对民族特色的吸收, 还应当有能将这些外界的理念融为自身的精神, 融为自己更高的境界, 在实现文化传承当中进行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进步。融合地域、空间、时间、民族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信息融合当中进行变革, 破而后立, 产生新的体会, 没有改变就没有发现, 展示空间设计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不经意的动作、打破常规的想法等都有可能是这空间设计的主题。所以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 还要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延续与变革。

所以在对展示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 即要对地域文化特色信息进行保留, 又要在其设计时体现出文化设计的艺术理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象征。同样文化也是一个世纪人文的精神寄托, 在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展示空间设计无论是怎样的超前都离不开对文化传承的艺术理念。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气息, 而设计者通过这种对文化的设计打造, 对人们传递具有时代特色的表达, 让人们对待艺术对待人文渐渐地形成一种正能量的艺术表达。空间设计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大众也离不开空间设计所带来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1]牛耿欣.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7:33.

[2]张蕊, 张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博物馆室内体验式设计——以年画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5, 05:314-318.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 第11篇

在视觉形态各要素中,色彩虽然不能独立存在,需依附于形或光出现,但其自身独特的表现力却是不容小觑的。我们都曾有这样的感受,不同的色彩给人的直观感受都不尽相似:令人或兴奋,或抑郁;或快乐,或悲伤;或轻松,或压抑……作为强调视觉观赏性的博物馆,色彩在其展示环境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色彩设计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展示的艺术效果与观众情绪。因此,探索色彩的表现效果和基本规律,寻求展示用色的新意境,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国内关于色彩研究的相关著作较多,且对展示空间色彩设计的专题研究也有问世,却罕有将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章节铺展,笔者本着抛砖引玉的态度,仅以参与设计、制作的中国消防博物馆为例,就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进行探讨。

一、展示空间色彩设计的生理、心理依据

1、生理依据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曾对色彩的生理特性做如下解释: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的视锥细胞,分别敏感于红、绿、蓝三种波长。当这些感光色素受到剌激时,它们分解而导致各自的神经细胞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传向大脑,大脑中这些神经冲动按不同比例的混合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光是色彩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视觉体验:当你长时间(两分钟以上)地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把目光迅速转移到一张灰白纸上时,将会出现一个青色方块。这种神经兴奋所留在视网膜上的痕迹,被称为视觉残像(视觉后像)。视觉残像现象证明了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需要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客观上这种补色没有出现,眼睛即会自动调节颜色补偿。遵循这一生理特性,能有助于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色彩布局中,建立和谐、平衡的视觉环境。

2、心理依据

有关色彩的心理感觉纷繁复杂,如:温度感觉、距离感觉、重量感觉、时间感觉、软硬感觉、膨胀收缩感觉、前进后退感觉等。除此之外,色彩的心理特性还表现在色彩的表情上。实践证明,人的生活体验和视觉经验经长期积累,使各种心理反应具有互通性,这种互通性使情感中的某些性质与色彩特征产生了间接联系。这种特性,表明了色彩是具有表情的,并由联想产生。一般而言,每种颜色会有特定的心理感受,但这种心理上的感受还可能因年龄、性别、民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设计者若能妥善利用色彩表情表达某一拟定信息,可为展示信息服务。

二、中国消防博物馆展示空间色彩设计

1、项目介绍

中国消防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展陈面积9500平方米,共分四层,由序厅、古代展厅、近现代展厅、多媒体展厅四部分组成。陈列展出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消防观念、消防组织、消防法制、消防科技世代延续发展的久远历程,以及异彩纷呈的消防文化。

由于人们对于消防的固有联想即为消防红,将红色作为总体色调作用于消防类博物馆也屡见不鲜。如何合理利用红色,并创造新的视觉意境,是该项目面临的问题。

2、设计实践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色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展示主题和内容,通过色彩的心理特性传达展示信息。中国消防博物馆仍然选择以消防红作为线索色贯穿于展区内,但在使用上考虑到红色属于高纯度色彩,大面积使用会造成观众焦躁情绪,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因而面积上有做适度减少。

在古代以及近现代展厅(图1,2),设计者采用米色、灰色作为墙面色,红色作为展板颜色,辅以暖色的射光灯,形成了以米黄色为主的空间界面色调。这种性质相近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但问题是,这种近于单调的统一能否适合观众长时间的伫立参观?事实上,接近的色彩排列可以形成和谐统一感,但这种秩序化的色彩有时候是与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相悖的。眼睛如果长时间观看一种颜色,会加速视觉疲劳的产生,简单的色彩推移是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的。有鉴于此,设计者在局部运用了消防红作为墙面及展板色彩,以高明度、高色调的颜色在机械的统一中刺激了观众眼球,在保持整体统一的前提下,设置组合模式,相互交错,有机结合。

另外,在处理展示空间界面色彩时需重视另一重点:边缘色和主体色的关系。在空间内,色彩的边界部分是对比最为强烈的地方,两色邻近的边缘矛盾又尤为冲突。在近现代展厅中,考虑到明暗度接近的色彩并置在一起,会导致整体效果的不明快、缺乏层次感,同时为了处理边缘问题(图2),设计者利用色块边缘加黑色的方法来处理分割,这一小面积的对比起到了醒目、明快的作用。

在多媒体展厅,设计者设计了丰富的体验项目,如:报警体验、地震逃生体验、地铁火灾体验、家庭灭火体验等。体验项目以模拟火灾环境、急救现场,通过多媒体技术、灯光、音效等设备,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其中,不同的光色组合,为模拟场景创造了丰富的气氛与意境。例如:在建筑消防设施剖面演示展项(图3),设计者采用红、蓝灯光渲染办公室场景,一冷一暖,强烈的色彩营造了发生火灾前夕气氛的神秘、紧张,作用于观众的心理与情绪,使其感同身受,融入体验主题。

而在古代和近现代展厅(图4),其展示目的是以宣传中国消防历史发展进程的遗存、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影像为主,因此在塑造光色时以不过度影响展品真实色彩为原则,将光源的色彩指数设置较低,利用光色强化或柔化展示空间色调,统一展示空间氛围。

3、小结

中国消防博物馆在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中,重视展示空间内色调的协调统一,注意色彩心理的相关特征与影响因素,使展示空间有效突出消防主题,并试图寻求最为合理的视觉效果和接受方式。

三、结语

由于博物馆展示空间内涉及的色彩因素非常复杂,在此无法一一阐述,笔者简明扼要地对色彩的生理、心理特性以及中国消防博物馆这一实例的分析研究,提出展示空间内色调协调统一以及光色运用的方法、途径,希望对今后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色彩设计有着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室内外视觉环境设计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于滨力.陈列色彩的两个问题[J].中国博物馆,1982,07.

3姜宏伟.陈列色彩设计[J].中国博物馆,1997,04.

4汉青.光影在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表现[D].2010.

商业空间展示照明设计的应用分析 第12篇

1 展示照明的基本类别

在展示设计中, 照明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展现产品内容与特点, 常见的照明种类有天然照明、人工照明和综合照明。

1.1 天然照明

在商业展示设计中, 常见的天然照明包括日光和月光, 这属于完全的天然采光, 其主要特点是受自然界的影响而不易被人为控制, 除了室外展示设计, 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1.2 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演变, 早期的有火光、烛光、油脂光源灯, 到后来的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在展示设计中, 常见的人工照明主要包括白炽灯、荧光灯、汞灯、钠灯、LED灯等人造光源, 其主要特点是根据特定的环境、场合容易受人工控制, 在绝大部分展示设计采用, 其使用频度高达90%以上。展示设计常见灯具种类与特征见表1。

1.3 综合照明

综合照明是将天然照明和人工照明相互结合 (见图1) 。展示设计逐渐向此类照明发展。

2 展示照明的主要方式

2.1 柜角的照明

柜角照明是在柜内拐角外安装照明灯具, 为了避免刺激顾客及消费者的视觉, 灯罩的大小尺寸要选配适当。从视觉角度来看, 柜角照明和基础照明之间的差距应尽可能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不宜过大, 以免人在转移视线时由于频繁的亮适应和暗适应, 加剧视觉疲劳。但是过分均匀的照度水平会增加能源的浪费, 也会影响展示的效果。因此, 选择合适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照明方式是对展示中的特定物品或环境进行特殊强调, 具有吸引视线的作用。例如表现封闭式展示照明和垂直陈列物品的照明。

2.2 底灯式照明

对于贵重的工艺品和化妆品, 可在陈列柜的底部装设荧光灯管, 利用穿透光有效地表现商品的形状和色彩, 如果同时使用定点照明, 可增加照明效果, 通常表现为光檐的使用和光色的综合运用, 其目的是增强设计气氛, 营造活跃的艺术空间, 显示商品价值。

2.3 混合式照明

展示照明在设计上除了在功能上起到照射作用外, 还要富有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有效吸引顾客的眼球, 通过灯光设计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与好感, 这就要求在灯饰照明中不仅要有单一的照明方式, 还要运用混合式照明方法。

1) 对于较高的商品陈列柜, 如果仅在上部用荧光灯照明, 有时下部亮度不够, 则可增加聚光灯作为补充, 使灯光直接照射底部;

2) 玻璃展柜本身设置照明时, 一般以管形灯泡、白炽灯沿着前缘安装, 应该利用反射光避免刺眼。

比较低的展柜或者在特殊形态的情况下, 如不能设置光源的, 直接将照明器具埋入顶棚、贴于顶棚或者悬挂于顶棚, 或从墙面支架投射光线。对玻璃展柜实施照明时, 必须考虑到不使光源反射到玻璃面, 适当调节照明器具位置。柜台的照明由于距离很短, 而且即便移动了物件的位置也不会影响到照明装填。另外, 物件的配线研究十分必要, 还必须考虑到发热问题。

2.4 下部照式照明

当展柜不便装设照明灯具时, 可在顶棚上设定点照射的下投式照明装置。为了避免强烈的反射光耀眼, 给顾客带来不适, 很难看清商品等, 应该结合展柜高度, 顶棚高度和顾客站立位置等, 正确选定下投式灯具的安装高度和照射方向。如果展柜是矮型的, 即可俯视的, 可利用底部透光来照明, 或在柜内安装低压卤素射灯来解决。这样就必须尽量采用带有遮光板的射灯并仔细调节角度, 以减少眩光对观众的干扰。

3 展示照明设计的典型特征

3.1 展示的照度水平与照度均匀水平

不同的展示内容、环境及不同的消费者, 对照明的照度水平有不同的要求, 具体的照度往往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从视觉角度来看, 重点照明和基础照明之间的差距应尽可能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不宜过大, 以免人在转移视线时由于频繁的亮适应和暗适应, 加剧视觉疲劳。但是, 过分均匀的照度水平会增加能源的浪费, 也会影响展示的效果。因此, 选择合适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就此, 各国都规定了各自的照度均匀标准, 如美国规定, 一般场合最低照度与最高照度之比不得小于0.7, 英国、法国为0.5。展示环境的照度均匀水平可据此适当调整。

3.2 避免阴影和眩光

不适当的阴影会影响展示的效果, 尤其是对版面和文字。纠正的办法是正确布置光源位置和采用多点光源。然而, 阴影也会造成一些特殊的效果, 尤其在商业环境中, 运用得当的光影, 会令场景的效果更加引人入胜。

眩光是不恰当的照明带来的后果, 也是展示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眩光可分两种: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直接眩光是来自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到眼睛上, 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避免直接眩光的方法有正确布置光源位置, 利用灯罩的保护角, 以及采用亮度低的光源 (如日光灯) 等。间接眩光指光源通过光滑的反光物体的反射后, 射入观看者眼中造成的不舒服感觉。因此在设计中使用光滑的表面材料时, 应当注意避免间接的眩光产生。设计师在布置光源时须认真考虑光源的位置与投射方向。此外, 在布置展品时也要考虑这一因素, 以避免间接眩光破坏展品形象的完整性。

4 结语

商业空间的展示照明设计, 合理的运用各种照明设计提高展柜及展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应该从展示照明的舒适度出发, 对其灯饰的特性、空间环境、展柜设计形式等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在制作上综合利用人工照明与综合照明等手段;并遵循展柜设计的协调性、人性化、实用性基本原则;通过现代科技的照明技术, 既能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又能突出展示商品。运用柜角照明、底灯饰照明、混合式照明、下部照式照明等照明手法渲染环境气氛, 创造特定的情调, 不同类别的灯饰设施通过精心的设计, 营造出别致的艺术气氛。

在商场室内营销空间照明设计中, 光的设计对于商品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是能够在特定光源下将商品特性表现出来、展示商品的固有特性和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在展示照明设计的灵活运用、灯具的合理布局、适应消费者视觉舒适度等方面仍应继续加强。

摘要:介绍了天然照明、人工照明及综合照明等常见照明种类的性能与特点, 分析了商业空间展示照明的主要方式, 并研究了展示照明设计的典型特征, 以创造良好的照明环境, 提高展柜与展品的吸引力。

关键词:商业空间,展示照明,设计

参考文献

[1]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

[2]汪建松.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郑子礼, 彭良栋.商店橱窗、展台的装饰和布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

上一篇:文章写作下一篇: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